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延章

華夏傳統【節日 禮儀 服飾】之復興計劃 [電子書匯總]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7:31 | 顯示全部樓層
三 寒食已逝、清明尤存——寒食向清明的節令演變
  上巳、寒食的消失和清明節地位的上升,是華夏歲時節日演變中的重要現象。對此,民俗專家們做過多年的專門研究,讓我們來看專家們是如何看待這一現象的。

   著名民俗學家黃濤先生指出,與其他傳統節日相比,清明節的特色有三個:一是兼有節氣與節日兩種『身份』,二是以戶外活動(掃墓、踏青等)為主,三是兼有肅穆(或悲傷)(在掃墓祭奠活動中)與歡樂(在踏青等遊玩活動中)兩種情感氛圍。這種特色的形成與其來歷密切相關。從起源和形成的角度看,清明節是『清明』節氣、寒食節、上巳節三者融合而成的節日

   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清明時處早春三月,春光明媚,萬物復甦,氣候宜人而到處生機勃勃,是春遊和郊外娛樂的好時光,所以清明前後自然成為人們樂於到戶外、郊野嬉遊的的好時光。

   寒食節在農曆三月,清明之前一兩天。漢代以前寒食節禁火的時間較長,以一月為限。漢代確定寒食節為清明前三天。唐宋時期減為清明前一天。從先秦到南北朝,寒食都被當作一個很大的節日。唐朝時它仍然是一個較大的節日,但已開始式微,逐漸為清明節所兼併。

   寒食節增加掃墓、遊樂活動的準確時間,目前尚未見到明確的記載。但從北宋王溥所撰【唐會要】的記載,可以得知唐朝初年民間在寒食節掃墓並郊遊的習俗已經蔚成風氣並引起朝廷的注意。唐高宗李治龍朔二年(622年),朝廷發布了一道詔令,禁止民間『臨喪嫁娶』和『送葬之時,共為歡飲』,也禁止寒食節上墳,更不許在悲傷地掃墓之後又歡快地郊遊:『或寒食上墓,復為歡樂。坐對松檟,曾無戚容。既玷風猷,並宜禁斷。』(【唐會要】卷二三)顯然朝廷認為民間這些做法是矛盾、不可思議的行為,是對亡靈、鬼神的不恭,是不嚴肅的、傷風敗俗的。但是,民間習俗並不因朝廷的禁令而衰減,反而越來越興盛。所以,過了一百多年,到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十年(732年),朝廷又頒布敕令,准許寒食上墓行拜掃之禮,並定為常式。

   但同時也規定掃墓之後不得就地飲食作樂『食餘饌任於他處,不得作樂』。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唐玄宗又下敕令:『凡庶人之中,情理多闕,寒食上墓便為燕樂者,見任官典不考前資,殿三年,白身人決一頓。』(【唐會要】卷二十三)而在墳前享用祭品本是民間自古以來的習慣,雖有朝廷嚴令也難以禁除。

   從此以後,寒食掃墓之俗更為盛行。後來,因官吏回鄉掃墓,時有耽誤職守的事,朝廷又頒布幾個政令解決假期的問題。開始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按大曆十二年(777年)詔令,唐朝衙門依例放假五天,到貞元六年(790年),假日加到七天。這樣官員們可以從容地進行掃墓祭奠之事。由此可見,當時寒食節已經成為唐朝一個很隆重的全國性節日。唐朝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說:『秋貴重陽冬貴蠟,不如寒食在春前。』即寒食節的重要程度超過了重陽節和年終蜡祭。宋代的寒食節也放假七天。

   那麼,這時的寒食節與清明節是什麼關係呢?如上所述,此時寒食節的習俗主要有三項:禁火、掃墓、郊遊。唐宋時期人們所過和所說的『寒食節』其實是現在所說的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混合。寒食與清明只差一天,三日禁火完畢,到清明這一天要換新火,以柳條或榆木乞取新火。這樣清明與寒食就連在一起,清明的換新火活動成為寒食活動的一部分。其實,唐宋時期清明前後的一系列活動是連成一片的,在當時人們的觀念里清明節是寒食節的一部分,作為換取新火的一天也被當作重要的日子。因為清明前幾天是禁火的,到墓地上燒紙上供也應該是在清明這一天。有些詩文所記載的寒食掃墓燒紙的事其實是在清明之日。在名稱上,稱『寒食』的居多,如唐梅堯臣詩【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園】寫郊外遊春的盛況;有稱『清明』的,如杜甫【清明詩】描寫唐代大曆五年長沙清明節遊春的熱鬧場景:『着處繁華矜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渡頭翠柳艷明媚,爭道朱蹄驕齧膝。』也有並稱『寒食清明』的,如白居易【寒食野忘吟】:『烏嘀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有些詩文將二名混稱,有的詩題為『清明』,下面的詩句又說成『寒食』;或題為『寒食』,詩句說成『清明』。據【唐會要】,在大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朝廷有敕令:『自今以後,寒食同清明』。晚唐、宋代以後,禁火食冷之俗轉衰,到元代此俗大體消亡,『寒食』的名稱自然越來越少被人提及,而本來是節氣名稱的『清明』突顯出來,以之概括這一段節期的人漸多。到明清,『清明』之稱多於『寒食』,成取代後者之勢。到現代,大多數地方的百姓只知『清明節』,不知道『寒食節』之名了。但還有少數地方有禁火或食冷之俗,如山西、山東的一些地方。

   清明節與原本意義的寒食節在習俗內容上共同之處並不顯著,二者主要的聯繫有兩點:一是時間相連,二是都有懷念、祭祀前人的情感訴求。這兩點聯繫最終使清明節置代或兼併了寒食節。由寒食節的禁火到清明節的祭奠的置代,是民眾在時間鄰近的條件下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完成的。

   關於上巳節與清明節的關係,黃濤先生認為,由於時間與清明鄰近,又都是在郊外的活動,上巳節的踏青飲宴與清明掃墓後的春遊娛樂開始尚分頭而行,後來逐漸合而為一。上巳節重交遊踏青的特點被整合到清明節習俗之中。可以說,清明節盛行春遊的習俗主要是繼承上巳節的傳統。

   綜上所述,黃濤先生指出,根據現有資料,清明在唐朝之前還沒有成為節日;從唐代開始,清明節逐漸成為一個融合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習俗的重要民俗節日。王維在【寒食城東即事】一詩中說:『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是寒食、清明與上巳三者融合為一體的有力佐證。在唐朝前期,雖然這一段時間的習俗多被稱為『寒食』,但在實質上其主體部分已經是今天所說的清明節。到宋代以至明清,清明節發展到最盛行的時期,其後綿延不絕。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7:32 | 顯示全部樓層
四 『梨花風起正清明』——清明節之節物風俗

  如本文所述,清明節的風俗基本繼承自寒食節,所以,完全可以說,所謂清明節風俗,實際上就是歷史上已經形成的寒食節風俗。祭俗、食俗、娛俗,大體上別無二致。不過在食俗方面還是稍有不同,寒食節食俗,皆為冷食事先準備好的食品。而清明節則要寬泛許多,大量春日時新菜蔬、美味,皆可入食,而根本不問冷熱。

   比如,民間在清明時常吃炒螺螄。有『清明螺,賽只鵝』之說。螺螄價廉物美,很受百姓歡迎。清明節這天,還要辦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沒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孫們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餚,葷以魚肉為主,素以豆腐青菜為主,酒以家釀甜白酒為主。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7:33 | 顯示全部樓層
五 重建人文詩性信仰,再尋華夏明媚春光——寒食、清明節復興方案
  由於寒食與清明之間的繼承與融合的關係,兩者互為一體、難解難分,故我們對寒食、清明兩節不做嚴格的區分,將其視為一個節日的整體,統稱『寒食清明』之節。

(一)寒食清明節在當代中國的流傳現狀

   直到今天,清明仍然是中國人比較重視的傳統節日,但是這種重視幾乎完全出於一種風俗慣性和文化流失的本能反應,嚴重缺乏實質性內容,更多的只是本能地堅守模糊的風俗底線。換言之,寒食早已煙消雲散,而清明也幾近空洞無物。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的話,那麼華夏傳統的清明節很可能步上巳與寒食的後塵,成為又一具只留下節日名稱的文化空殼。

   當代中國人,幾乎完全不知寒食為何物,更遑論什麼寒食風俗了。寒食清明的幾大風俗中,只有掃墓之風殘存,而踏青與春日遊藝幾乎完全消失。這也與我國不合理的節假制度有密切關係,如前所說,唐時寒食清明節,休假日最長高達七天,而現在,寒食清明皆不放假,忙碌的城市人能設法祭掃已屬不易,又何來踏青的閒情雅致。

   殘存的祭掃風俗也已經嚴重異化。一方面,由於殯葬制度的變遷,土葬已被廢止,掃墓之俗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依託;另一方面,由於社會風氣的惡化,清明時節各種違背清明慎終追遠、懷念親人與先賢本意的現象也大量滋生,有的人甚至用『紙二奶』『搖頭丸』等所謂的『另類祭品』進行祭掃。

   公祭方面,對黃帝、孔子等的祭祀存在着許多不規範的現象,比如,清明祭黃帝時,禮儀小姐身穿大開衩的旗袍,露着大腿紀念人文先祖,失去了應有的莊重和肅穆。參加公祭的人群着裝也非常混亂,西裝、夾克、『唐裝』、中山裝、牛仔褲,五花八門什麼樣的都有。

   許多地方還在清明日組織大中小學的學生祭掃烈士墓,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卻常常出現諸如學生騎在烈士頭上嘻鬧、祭掃之後垃圾遍地等不應有的現象。

   以上種種清明亂象,令華夏文明古國蒙羞,令華夏兒女汗顏。寒食清明節延續了兩千多年,它本該是一個華夏國民慎終追遠、莊重地紀念先人的最文明的節日,本該是中國人最肅穆、最優雅、最安靜的一個節日,而現在卻弄得充滿喧囂、浮躁之感。

   我們的『清明』哪裡去了?

   浮躁源於信仰的不再,源於儀式的流失。大把大把的祭品燒過,心中卻沒有一絲對先人真正的敬意和懷念。各種公祭廣場人山人海,旅遊與經濟的炒作卻是最強烈的意念與心思。而真正的信仰,反倒在清明之祭中變得非常稀薄,成為了無關緊要的東西。

   有人說,幾千年來,人們在這個『氣清景明』的節氣中,進行『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為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這神聖的生命交流儀式,一年年輪迴、一代代傳承,構成了人們頑強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動力,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續展開新的有機構成。 國家與文明的歷史,靠個人與家庭的傳續來完成;沒有個人與家庭的傳續,歷史將是蒼白、抽象而沒有人情味的;清明節的祭奠儀式是個體與歷史連接的精神臍帶,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聖。『追遠』不僅有『民德歸厚』的教化意義,還會讓我們獲得面向未來的力量,確定個體與時代的歷史位置。在崇拜『新』與『未來』的今天,這是必不可少的儀式。我們緬懷先人,祭祀先祖,因為他們是自己的來源,他們的辛勞和奮鬥乃是我們繼續前行的起點。這是尊重生命與敬畏歷史的不絕之流。 清明之祭,是道德的詩性信仰。

   而事實上,我們這個民族,已經基本喪失了這種面向生命與文明的敬意,喪失了這種詩性的信仰。

   該『靜』時『鬧』,而該『鬧』時卻『靜』得一塌糊塗。如前所言,寒食清明節有歡樂喧鬧的另一面,有充滿春日動感與活力的踏青、插柳、鞦韆、蹴鞠、牽鈎、風箏等充滿漢民族特色的春日運動和遊藝活動。而到了今天,踏青、鞦韆等風俗已難覓蹤跡,忙碌的人們終日身心疲憊,在清明來臨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在網上上香祭掃一下了事,那些漢族風格的春日運動,很少有人知曉和問津。

   漢民族服飾的喪失更讓這些活動失去了味道。穿着西裝,如何踏青?穿着牛仔褲,頭戴柳環更是缺乏韻味。鞦韆是要女孩子穿着飄逸漢服才真正能盪起來的,風箏也需要與飄揚的裙裾搭配才更有靈性。

   清明時節,北方最多的不是紛紛春雨,而已經是來勢洶洶的沙塵暴。每年春季,北方的中國人常常弄得『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忽然風起沙塵來,京城到處賣碳翁』,就是當代中國北方城市春季的寫照。環境的持續惡化讓億萬中國人很難真正體驗到春光的明媚。

   清明的綠色變成了灰色,清明的靈動也凝固了,我們這個最善於感受的民族,已經不再能感受到真正華夏春天的清新與嫵媚,詩意沒有了,漢民族的心靈已經變得乾癟枯澀。

   我們的『清明』哪裡去了?

   『四海同寒食、千古為一人』,這是多麼美好而真誠的文明信仰。功名與利祿,在我如浮雲。其實子推的故事是真是假甚至是有是無,都無關緊要,寒食的紀念,是一個民族樸素的道德情感和跨越數千年的堅守。由此,漢民族慎終追遠的文明性格有了一個最適合表達的節令時間,華夏第一祭日,意義即在於此。

   立春時節,乍暖還寒。陽春三月,方景物清明。花朝、上巳、寒食、清明……如果說,從臘祭到上元,是漢民族冬日裡最歡樂最溫暖的狂歡,而立春開始至寒食清明,則是漢民族迎春的綠色樂章,那是一個心中充滿浪漫和詩意的民族才會有的優美節日。寒食的鞦韆飛過,你聽到立夏荷塘的蛙鳴了嗎……

   失落了詩性的信仰,不再有明媚的春光,我們失去的不是寒食、清明,我們失去的,是心中的華夏。

(二)寒食、清明之節復興方案

   1 放假

   寒食清明假日法定化,已是普遍的社會共識和起碼的人文常識,也已經是人大代表業已提出的正式法律議案,此處不再贅述其意義。

   綜合考慮,呼籲國家對寒食清明節進行如下的假日安排:

   取消或縮減五一長假,將節日時間轉移至上巳、寒食、清明三節,加上周末,形成大清明春季長假。給人們留下祭掃、踏青、運動的充分休息時間,恢復漢民族清明春遊和運動的習俗。寒食日定為國家公祭日和烈士紀念日。植樹節轉移至清明日。

  (註: 此文寫於2006年,清明假日法定化如今已實現,五一長假也已縮短。感謝前輩們的努力。)

   2 公祭及民間祭祀活動

   公祭如祭黃帝、孔子、革命烈士等,公祭黃帝、孔子時,宜採用正規的祭禮,民間人士應着本民族的正式禮服。對於漢族,即玄端一類。

   民間祭祀,則需殯葬制度的進一步改革完善。此論題此處無法詳細展開,但『既尊重傳統又符合國情、節約土地、優化生態、文明、肅穆、節儉』當為進一步完善的方向。而在祭祀禮儀方面,則需以莊重、意誠為本,鮮花、果品、上香、祭酒即可,無須鋪張浪費。祭服應採用漢民族傳統的玄端、深衣類正式祭祀禮服。

   3 恢復『寒食』的節日食俗

   建議寒食日前,按照前面的介紹,舉家親手製作麥粥、棗錮飛燕、青精飯、青團、桃花粥、煮雞蛋等寒食特色食品,備寒食日食用。自然,寒食一天即可,清明便可恢復正常飲食。而且,體質較弱的兒童、老人、孕產婦等仍應進用熱食。

   雕畫雞蛋、鬥雞卵也是一種有趣的節日活動。

   4 舉行改火等節日儀式以為民眾娛樂

   宜由政府為民眾組織表演,鑽木取火等改火儀式趣味性強,也有一定的文明教育意義。家長也可以帶小孩子自己嘗試鑽木取火(提示:鑽木取火並非易事,需要一定技巧,適當的鑽具、足量的易燃物是關鍵)

   5 恢復踏青、插柳、戴柳等寒食節俗

   踏青時,宜穿適合郊野運動的輕便舒服的襦裙、直身一類漢服,詳細着裝建議,請參考:漢服系統知識分類綱要 五:服制與場合。

   6 鞦韆、蹴鞠、拔河、風箏……重溫漢民族特色濃厚的春日運動

   服飾方面,皆宜穿輕便的漢服,具體建議同上。蹴鞠,在古代是開展廣泛的民族體育活動,需着漢服、制皮球進行比賽,建議政府為民眾進行表演,團體、社區、單位等也可自行組織比賽,關於蹴鞠的知識和製作、組織方法等問題,可用百度進行檢索。(百度搜索:蹴鞠)

   當清明時節華夏大地到處是穿着民族服飾漢服蹴鞠的人群、拔河的少年、盪鞦韆的姑娘和放風箏的孩子,那將是怎樣一幅美麗的華夏春日踏青遊戲圖?那種全民健身,我們不是早就擁有了麼,為何要讓它流失呢?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7:35 | 顯示全部樓層
浴佛節
節日時間:農曆四月初八
  可以不信神明,但決不能沒有神聖;可以不信宗教,但不能沒有信仰;可以無所畏懼,但決不能失去敬畏。當今世界,對財富和金錢的追逐,是比任何宗教都狂熱,它已經是最普及的信仰了。當莊嚴、理想、神聖都成了遊戲,金錢的力量無所不在,市場邏輯統治一切,正人心靈的宗教就靠在一旁,儒釋耶倡導的仁愛、慈悲和博愛也少有問津,故此看到有十萬人參加浴佛法會,還是十分欣慰。
——引自網絡 代題記
1 淨水浴佛,蕩滌己心

  浴佛節是一個佛教的節日,不信佛教的大多數公眾接觸較少。這裡只收集一些資料做簡單的介紹。

  夏曆每年四月初八是浴佛節。這一天,佛教寺廟要舉行浴佛法會,為民眾祈福。浴佛,即以淨水為佛像沐浴。漂滿鮮花的淨水香湯中,站立着一尊尊釋迦牟尼的塑像。這種佛像是佛祖釋迦牟尼誕生時的形象,稱為太子像。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僧眾以小勺舀香湯浴太子像頭上,沐像三次,再灑上香花。信教公眾兩人一組,依次浴佛。

  有一個佛教的問答,問者曰:佛還要我們替他沐浴嗎。答者曰:浴佛是在洗滌我們自己的塵垢,提醒我們時時保有一顆清淨之心。

  淨水浴佛,蕩滌己心。這就是佛教這一中國重要文明形態充滿哲思的智慧。

2 浴佛節的產生

  恭維往昔三千年,花卉爭妍四月天……讓我們回到幾千年前,無憂樹下佛祖釋迦牟尼誕生的奇幻時刻……

  傳說釋迦牟尼佛的母親摩耶夫人,在藍毗尼園無憂樹下誕生悉達多太子,那時候陽光普照,花卉爭妍,悉達多太子出生的時候,有着種種殊勝的瑞相,他誕生不久,就能行走七步,每走一步,就是一朵蓮花,預兆着將來捨身出家,普度眾生的志願。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此時天空中天女散花,九龍吐水,為太子浴身,他就變成一個普通正常的嬰兒了。在悉達多太子十九歲時,一天走出東、南、西、北四城門,看到生老病死的現象,為了探求真理,救度眾生解脫人生痛苦,終於決定出家修行。起先六年他到各地尋師訪道,後來又修六年苦行,最後他覺得苦行無法究竟解脫,於是放棄苦行,步行到菩提場,於菩提樹下金剛座上靜坐冥想。終於在三十一歲時,夜睹明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即佛的覺悟),成為佛陀。

  根據這一傳說,於每年四月八日舉行法會,在大殿裡用一水盆供奉太子像(即釋迦牟尼佛誕生像),全寺僧人和信徒用香湯為佛像沐浴,作為佛誕生紀念。

  浴佛的儀式開始於印度,是從求福滅罪的一種宗教要求演變出來的。在佛教成立以前,婆羅門教早有一種浴像的風俗,起源於印度人使精神清潔的思想。 唐代義淨法師【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灌沐尊儀章】說:佛雖然已經滅度,但是形像仍然存在,所以應該尊敬佛像如佛在世一般。以香花供養佛像,能生清淨心;經常灌沐佛像,能夠去除煩惱。所以,在印度,浴佛是常用的儀軌。每當浴佛時,執事僧便鳴楗椎通知,在寺院內撐開寶蓋,在殿堂的兩邊羅列香瓶。其次,取金、銀、銅、石等的佛像,放在銅、金、木、石盤內,使僧眾唱梵唄音樂,在佛像身上塗香,用香水灌沐,再用白毛巾擦拭乾淨,然後安置在殿堂內,散上各種花。所以,大佛像每半個月或一個月大家一起灌沐,小佛像隨己所能每天都要灌沐。因為印度天氣太熱,僧人既然頻繁沐浴,那麼佛像也需要勤加灌沐。

  隨着佛教的傳人,浴佛的儀式很早就在中國流傳了。【三國志·吳書·劉繇傳】記載笮融『每浴佛,多設酒飯,布席於路,徑數十里,人民來觀及就食者且萬人,費以巨億計』。這大概可以看作『浴佛會』的濫觴。後來這種習俗逐漸流傳到朝廷和仕宦之間,到了南北朝更是普遍流行於民間。

  關於佛誕節的日子,東南亞各國的佛教徒以四月十五日為佛誕節,也是佛成道日、佛涅盤日,中國的蒙藏地區也是如此。中國佛典中對佛誕日的記載有二月八日、四月八日和十二月八日三種。北朝時多以四月八日為浴佛節,自南朝梁開始經過唐至遼初,大多在二月八日浴佛。宋代北方改在十二月八日,南方則在四月八日。元代【敕修百丈清規】規定四月八日為釋迦如來誕辰,此後南北均以四丹八日為浴佛節,舉行浴佛法會,至今相沿不變。

  浴佛的方法,在大殿內設香湯盆,放兩支小勺,在別處安置太子像(即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誕生像)一尊,以便迎請至大殿舉行浴佛儀式。先敲鐘打板,僧人、居士搭衣持具,到大殿集合,分班對面立,頂禮三拜。然後,引禮二人執引磬,執事六人,托香花盤二眾同唱『稽首歸依大覺尊』贊;主法者拈香,展具,頂禮三拜,然後將太子像捧上。大眾唱完贊後,接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回到大殿。大殿內鐘鼓齊鳴,大眾依次回到大殿,主法者將太子像安置於香湯盆內,鐘鼓、佛號一齊停止。維那舉腔唱『菩薩下雲中』贊,主法者拈香禮佛。唱贊後,主法者宣讀文疏。然後,大眾同音念『崦底沙底沙僧伽娑訶』咒語三遍,接着唱『佛寶贊』及贊佛偈。主法者開始浴佛,用小勺舀香湯至太子像頭上,灌沐佛像三次,再灑上香花。兩序大眾則分別出班兩個人,依次浴佛。由於參加居士很多,儀式十分隆重莊嚴。全部浴完佛後,大眾唱回向,唱三歸依,禮佛而退。

3 浴佛節的其它風俗

  浴佛節又名四月八、佛誕節、龍華會,這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起的宗教節日,但是又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其中的浴佛、齋會、結緣、放生和求子在過去廣為流行。寺廟行浴佛禮時,民眾則爭舍財錢、放生、求子,祈求佛祖保佑,出現各種廟會。在四月八日,各地佛寺舉行佛誕進香。在北方地區則傳說四月十八日為泰山娘娘——碧霞元君的生日,即舉行妙峰山廟會,南方地區龍華、九華、姑蘇等地也均有盛大廟會。廟會期間還有堆佛塔活動。

  浴佛節時,還有齋會。齋會,又名吃齋會、善會,由僧家召集,請善男信女在四月八日赴會,念佛經、吃齋,飯菜有麵條、蔬菜和酒等。

  在浴佛節中還有一種結緣活動。它是以施捨的形式,祈求結來世之緣。民間舍豆結緣,寺院、宮廷也不例外。宮中要煮青豆,分賜宮女內監及內廷大臣,稱作『吃緣豆』。?

  在浴佛節前後,還有一些其他宗教活動,如慶祝菖蒲生日,四月十八解災,以儺驅疫,請符治病,偶像治病等等。人們也祭藥王,祭祀華佗、孫思邈。因受道教影響,也拜感應藥聖真人,流行神撿藥,進行採藥活動。

4 珍愛文明遺產、感受佛教文明——浴佛節的時代傳承

  浴佛節的傳承,有三個層次。

  一是國家文化遺產的層次。佛教文明與儒家文明、道教文明一樣,是漢民族重要的文明組成部分,漢傳佛教在世界宗教歷史上影響深遠。佛教及佛教節日是中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自然,其中也包括了浴佛節。浴佛節等佛教節日的傳承應納入國家文化遺產保護的視野之中。

  二是信教國民的層次。保護好這一重要宗教節日,信教國民按照佛教儀規開展節日的法事活動。

  三是普通公眾的層次。有人說,過去,我們完全否認了宗教的社會作用,殊為不智,宗教在各個時期都有其積極意義和社會價值。的確如此。真正的宗教文明,有其維繫社會道德、促進社會和諧的正面價值。其實,借浴佛節等宗教節日,普通公眾也可以從中得到積極的啟發、溫情的撫慰、停下忙碌的腳步、抒緩疲憊的身心。

  淨水浴佛,蕩滌己心。佛教其實是一種充滿智慧的哲學,在浴佛節時我們換上傳統的漢服,看一看佛像安靜的笑容,看一看寺院檐角飛過的浮雲,看信眾淨水浴佛的虔誠,傾聽檐下滴水的禪音。一點寧靜、一點反思、幾束遐想,就足夠了。不是嗎。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7:37 | 顯示全部樓層
立夏節
節日時間:農曆立夏日

一 迎接夏日的到來——華夏傳統節日立夏節

  每年的立夏日是漢民族傳統的立夏節。

  立夏與立春立秋立冬一樣,是標誌四季開始的日子。立夏之時太陽到達黃經45度,這便是夏天開始的時刻。與立春時的東郊迎春一樣,立夏時也有迎夏儀式。古時天子率百官迎夏於南郊,並祭祀炎帝和祝融。立夏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氣,民間以立夏日的陰睛測一年的豐歉,認為立夏時下場雨最好,民諺雲,『立夏不下,旱到麥罷』、『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

  民間的立夏節習俗主要集中在食俗與娛俗兩個方面:

  食俗主要是疰夏、嘗新:

  疰(zhù),中醫指發於夏令的身體特徵,食欲不振,身倦肢軟。夏天來臨,漸熱的天氣常讓人有倦怠之感。所以,民間吃各種時鮮立夏食品以防疰夏。這其中有個傳說。相傳很早以前,女媧娘娘為了下界小孩不疰夏,鬥法勝了病疫瘟神,瘟神保證凡女媧娘娘的子孫不受傷害。女媧娘娘傳話百姓:第二年立夏之日,小孩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疰夏之疫。『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所以,立夏又稱為疰夏日。

  嘗新的時鮮很多,如茶葉蛋(稱為立夏蛋)、青梅、櫻桃、穗麥、鮮筍、鮮蠶豆、鰣魚、烏米飯(烏樹葉泡米煮成)、五虎丹(紅棗、黑棗、胡桃、桂圓、荔枝)、草頭攤粞(米粉金花菜)等等。

  娛俗主要是斗蛋、疰夏繩、秤人

  立夏節時,大人用絲線編成蛋套,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掛在小孩子脖子上。有的還在蛋上繪畫圖案,小孩子相互比試,稱為斗蛋。

  疰夏繩即長命縷,用五色絲線繫於小孩手腕等處為其消災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秤人活動主要流行於南方,類似於春節期間『人日』的活動。秤人據說起源於三國時代。傳說蜀漢先主劉備死後,諸葛亮把他阿斗交趙子龍送往江東,並拜託其後媽、吳國孫夫人撫養。那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着趙子龍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來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體重多少,再修書向諸葛亮匯報,由此形成傳入民間的風俗。另種說法是,魏國司馬昭發兵消滅蜀漢,又恐原屬漢地的臣民不服,所以善待被俘虜的後主阿斗,封他為安樂公。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馬昭當着一批跟到洛陽的蜀漢降臣之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以後每年立夏再秤一次,布告天下,表示他沒有虧待安樂公,使他年年增加體重。後民間仿效,由此形成風俗。

  立夏秤人有兩種,有的懸秤於大樹,多是給老人小孩秤量。有的懸秤於屋梁,是女子互相秤量,品肥論瘦,嘻哈打趣,儼然一種閨中遊戲。蔡雲【吳覦】詩云:『風開繡閣揚羅衣,認是鞦韆戲卻非。為掛量才上官秤,評量燕瘦與環肥。』

二 立夏漢服野餐會

  分析立夏的主題不難發現,健康防病和保護兒童是立夏節最重要的意義。過立夏節,我們建議舉家或親朋好友野餐聚會的形式進行。

  聚會時,身着輕爽靚麗的漢服夏裝,在山野郊外聚餐歡會,在山林之間,迎接夏日的到來。嘗新的時鮮,可在家做好,也可現場來做。給大人孩子掛上長命縷消災祈福,吃立夏蛋、煮烏米飯、摘青梅、嘗櫻桃、燒野菜、斗蛋、秤人……一起在小荷初露的荷塘邊感受獨特的初夏氣息。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7:59 | 顯示全部樓層
端午節
一 端午溯源

  端午之名,端,正也,始也。本為五月的第一個五日。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如將一年比一天,歲中五月恰如一日之正午,或許就是後來『五』漸漸通為『午』的原因了,故端五又即端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 

   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的豐富,起源的紛紜。

   除漢族外,還有滿、蒙、藏、苗、彝、畲、錫伯、朝鮮等約28個民族慶祝這個節日。我國的端午節很早就傳入了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這些國家至今還在歡度端午佳節。

   多年來媒體、教科書等介紹端午節的來歷時,總是只強調它是一個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結果,在相當長的年月里,使幾代人不了解端午節的真實內容和原汁原味的文化內涵。同許多傳統佳節一樣,端午正逐漸失去其美好的傳統文化記憶,如今鮮有人了解:全民防疫健身的內涵才是這個節日的第一大內容。

   端午溯源與傳說 

  1 上古夏至節

   聞一多考證,端午之源應該是華夏上古的『夏至節』。而夏至之節是殷曆的新年。殷人以『大火(火星)星昏見南中』的夏曆五月為歲首,正是種黍和收麥之月。殷曆一月即相當於夏曆(今又叫農曆、陰曆)五月。上古以『夏至』(坤日)與『冬至』(干日)為一年的兩大節日。可見這個日子的隆重了。

   西周至漢代,從周曆、太初曆到三統曆,曆法運算日益精密,夏至不再確定於五月初五,夏至遂與端午分為兩個節日。但直到晉代,五月五日仍稱『地祗節』。【道藏·歲書】:『五月五日為地臘,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萬類,內延年壽,記錄長生。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2 華夏祭龍日
  
  華夏民族是龍圖騰的崇拜者,聞一多云:『端午為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端午本是祭龍的日子。古時五月江河漲水,人們把希望寄托在操縱水的龍的身上,祈禱一年風調雨順和行舟安全。據聞一多考證,當初有5個以龍為圖騰的部落一起擇定吉日,以五月的第五個日子為祭祀日。華夏民族的數字崇拜為『1、3、5、7、9』,且疊日為吉日,如三月三(上巳)、五月五(端午)、七月七(七夕)、九月九(重陽)。總之,祭龍習俗為這一典型華夏傳統佳節中最早且不可或缺的信仰成分。 

   3 賢孝投江傳說
  
  端午節的投江傳說有三個

   廣為人知的是三閭大夫屈原的故事。楚懷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後扣其為質,使之客死秦國,頃襄王即位後繼續實施投降政策,不願屈服的屈原再次被逐,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破郢都,屈原悲憤難當,遂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身殉自己的政治理想。汨羅市屈原紀念館館長劉石林認為,屈原選擇這一天投江,其一是因為端午是古代水鄉的祭龍節日,是楚人最看重的一個吉日。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攝提貞於盂陬兮,唯庚寅吾以降……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他為自己生於寅年寅月寅日的吉日而自豪,最終也選擇—個吉日為自己的生命畫上句號。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江邊去弔唁。漁夫們划船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遺體。人們將飯糰、雞蛋等丟進江里,讓魚龍蝦蟹吃飽而不去齧咬屈大夫的身體。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便用楝樹葉包裹,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而划船江面則發展成為龍舟競渡。

   第二個傳說則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其棄楚投吳,助吳伐楚,子胥掘墓鞭屍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之子夫差繼位後,對其忠言骨鯁頗有厭惡,直至最後信讒而將其賜死。子胥在死前請鄰人在其死後將其雙目挖出懸於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遂自刎。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其屍裹以革,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傳說子胥含冤而死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是為端午節。

   【會稽典錄】則記浙人之俗,認為端午是為了紀念東漢孝女曹娥,為救父而投江:『女子曹娥,會稽上虞人,父能弦歌為巫。漢安帝二年五月五日於江沂濤迎波神溺死,不得屍骸。曹娥年十四,乃緣江號哭,晝夜不絕聲七日,遂投江而死。』浙人為紀念曹娥,乃稱端午為『女兒節』。
1.jpg
圖:曹娥廟
   4 石榴懸門避黃巢

   唐朝僖宗年間,黃巢領兵造反。殺人放火,百姓聞之逃難。五月間,黃巢的軍隊攻進河南,兵臨鄧州城下,路遇一婦人攜子疾走。見她懷抱一個大點的男孩,牽着的卻是幼小的。黃巢很奇怪,遂下馬詢問。婦人答:黃巢殺了叔叔全家,只剩下這個惟一的命脈,萬一無法兼顧的時候,只好犧牲自己的孩子,保全叔叔的骨肉。結果這還有一絲天良的寇盜聽後頗為感動,就告訴婦人只要門上懸掛石榴花,就可以避黃巢之禍。婦人聽了,將信將疑,不過她還是回到城裡,把這個消息傳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陽,黃巢的軍隊攻進城裡,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着石榴花。為了遵守承諾黃巢只得領兵離去,全城得以倖免。此後端午,門上懸掛石榴花的習俗也流傳下來。

   綜上所述,端午節起源於上古的『夏至節』,殷商之歲首日。端午食粽的風俗,來源於上古於新年日以新麥、新黍祭祀祖神;龍舟競渡與龍圖騰崇拜祭祀有關。後來隨歷史之變遷,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事跡因都死於『五月五日』而有所增附,逐漸豐富了這個古老的華夏傳統節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8:05 | 顯示全部樓層
二 端午之節物風俗

  (一)禳解祛除之俗

   五月正值『惡月』,蚊蟲孳生,病邪流行,故禳解災邪是端午節第一大主題,由此衍生了各種趨避惡晦的節俗,如灑掃庭院、懸戴藥草、蘭湯祓禊、佩戴香囊、飲雄黃酒、吃五毒餅、游百病等。華夏民族向來講究清潔,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

   1 採藥草、懸艾蒲、鬥百草
  
  端午插戴花草來源已久。艾草、菖蒲和石榴花是最常用的應景藥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舊時端午,家家戶戶都會采些艾草、菖蒲懸於門上。認為它們可以驅蟲邪。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載:『是日采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針灸里有種灸法,也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灼燒。

   與採藥、采艾蒲等相聯繫的有蹋百草、鬥百草等遊戲,是古人往野外遊藝之遺俗。後來發展成為插花藝術。

   2 沐蘭湯、佩香囊、纏彩縷
  
  以夏至/端午為歲首之俗,今日早已不見於中原。但禮失而求諸野。在少數民族中,則至今仍可見此俗遺風。

   端午洗浴蘭湯是華夏古俗。當時的蘭不是現在的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九歌·雲中君】有『浴蘭湯兮沐芳華』之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五雜俎】記明代人因為『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後來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沐浴。
1.jpg
圖:佩蘭

   香囊用五色絲或碎布製成,內填香料及中草藥,佩於胸前。既是長輩對晚輩的愛心,也是少女贈與心上人的信物,如今也亦發展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工藝品。

   【風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繩結續命縷,俗說以益人命。』五色絲,又名長命縷、續命縷等,以絲線繫結祈福,就是近年流行世界的所謂『中國結』的起源。?

   3 健人、豆娘、艾虎、畫額

   健人 江浙一帶端五時婦女的一種飾物。一般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做成,形狀為小人騎虎,亦有另加鍾、鈴、纓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婦女髮髻,也用以饋送。【清嘉錄】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銀絲製為繁纓、鍾、鈴諸狀,騎人於虎,極精細,綴小釵,貫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者,供婦女插鬢。又互相獻賚,名曰健人。』健人一說與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 

   豆娘 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云:『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銷翦制艾葉,或攢繡仙、佛、合、烏、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群花之類。縐紗蜘蛛,綺榖鳳麟,繭虎絨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蟬蠍,又葫蘆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寶蓋,繡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艾虎 舊時端午節驅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我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風俗通】云:『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惡』。故民間多取虎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節的艾虎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編剪而成,或剪彩為虎,粘以艾葉,佩戴於髮際身畔。端午節飾戴艾虎的風習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宋陳元規【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端午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綾羅製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繫於小兒之背,古詩云:「玉燕釵頭艾虎輕」,即此意也。』

   除佩飾艾虎以外,端午節還有用雄黃酒為小兒在額頭畫『王』的風習,稱畫額,其意也在於借虎辟邪。

   4 刺五毒、刻桃印、剪紙葫蘆、掛鏡

   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於五毒之上,即認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這是一種辟邪巫術遺俗。民間又在衣飾上繡制五毒,在餅上綴五毒圖案,均含驅除之意。 
2.jpg
圖:五毒圖

   端午也以桃印為門飾。桃是民俗中驅鬼之物,【續漢書·禮儀志】:『朱索、五色桃印為門戶飾,以止惡氣。』【燕京歲時記】:『端陽日用彩紙剪成各樣葫蘆,倒粘於門闌上,以泄毒氣。』有的還在紙葫蘆上垂絲穗、飄帶等,或在葫蘆中剪出五毒形狀,掛貼於門,亦表示將五毒之氣泄盡之意。 

   至今民間仍有懸鏡於門以避邪之俗。在唐代,專於五月五日午時於揚州揚子江心鑄銅鏡,以進貢皇帝,稱為『天子鏡』,這也是辟邪之意,所以後世多於門前掛鏡驅邪。 

  (二)端陽食飲之俗

   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武帝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

   粽子是端午食俗中的主角了。據載,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或楝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晉代,粽子正式被定為端午節食品。南北朝時出現雜粽,即米中摻肉、栗、棗、豆等,此時粽子還用作禮品。唐代的粽子用米,講究『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時有『果品粽』,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的樓台亭閣、木車牛馬,宋代粽子成為一種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從菰葉變為箬葉,後來又用了葦葉,附加料也更加豐富多彩。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另外的端午應景食品還有鹹蛋、五毒餅和時令鮮果,不過,遠不如粽子的知名度遍及大江南北。五毒餅是印有『五毒』圖案的餅,民間認為,吃了五毒餅,可驅五毒。

  (三)端午祭祀之俗

   端午祭祀,源於祭龍之俗,屈子事後亦有內容的增加,龍舟、投粽,都有祭祀之意。歷代也修建了屈子祠等祭祀建築,除此之外,端午節民間還有祭祀瘟神,迎鬼船等活動。江南有些地方因為水淺,不能進行龍舟競渡,所以在五月初五這天,用紙紮成旱船,帶着去登高、遊街,稱為『迎鬼船』。 

  (四)遊藝娛樂之俗

   端午龍舟競渡之俗,傳說起源于越王勾踐於五月五日檢閱水軍。【事物紀原】引【楚傳】:競渡『起于越王勾踐。』【荊楚歲時記】則說其俗也是來自祭祀屈原。有人綜合,認為龍舟競渡『因勾踐以為成風,拯屈原而為俗也。』

   另外,端午娛俗一度還有鞦韆、馬球(擊鞠)、鬥百草等。『擊鞠』又稱『擊球』或『打球』,即騎在馬上持棍打球的運動,這項活動,在唐宋時期非常盛行。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8:07 | 顯示全部樓層
三 端午節復興過節方案

  端午復興方案幾點說明:
 1 端午復興,開展各種端午節日活動的前提是端午節成為國家法定假日。(此文寫於2006年,今已實現。)  
  2 端午復興有賴於政府部門積極採取措施,創造各種必要的復興條件。  
  3 端午節日活動中涉及較多中醫中藥問題,有關資料和方案僅供參考,實踐前建議徵詢專業中醫醫生指導。

(一)復興禳解祛除之俗

   ① 浴蘭湯、着漢服

   端午節清晨,行蘭湯沐浴,換上漢服,開始一天的端午節日活動。
  
  華夏先民蘭湯沐浴,所用的藥草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佩蘭,別名蘭草、水香、都梁香、大澤蘭、燕尾香、香水蘭、千金草、女蘭、香草、針尾鳳等等。佩蘭是一種常用的中草藥,中藥店有售。

   蘭湯的製作很簡單,從中藥店買適量佩蘭,以紗包之在水中煮,然後除去即可。有野生佩蘭的地區,還可以親自採摘佩蘭使用。

   沐浴時,建議使用木浴桶、木浴盆等浴器。(衛浴用品市場有售)
  
  除了使用佩蘭,還可以使用其它適合做藥浴的中草藥,比如,艾草、菖蒲、銀花藤、野菊花、九節楓、蕁麻、柳樹枝、野薄荷、鳳仙、白玉蘭、柏葉、大風根、桃葉等,皆可煎水入浴。

   提示:任何中草藥都有宜忌人群,使用前應向專業中醫師諮詢。

   漢民族講究修潔淨身。隆重的儀式前多要焚香、沐浴、齋戒,其中,沐浴是最重要的。這裡的沐浴可不是簡單的洗澡,而帶有一定的儀式心理,在清潔身體的同時,內心也在自省和內修,從而達到內外一致。蘭湯沐浴,以家庭為主。沐浴前也是儀式的一部分,建議循傳統習俗着特定的浴衣,漢服的浴衣名叫『明衣』。【論語·鄉黨篇十】有:『齊,必有明衣,布。齊必變食,居必遷坐。』明衣即用一般棉布製成,寬鬆整潔,類似中衣。沐浴後,再更換正裝漢服,節日的儀式感油然而生。

   端午時穿用漢服,男子可用深衣、袍衫類,女子可用襦裙或深衣。面料宜輕薄,色彩宜明快。

   除了家庭蘭湯沐浴,還可以組織集體蘭湯沐浴儀式,以做祛除祈福。如高校、單位組織等等。地點如溫泉、泳池等。集體蘭湯浴時,可穿用訶子等漢服內衣。

   對於日常穿西方服飾的當代漢族人來說,端午蘭湯沐浴後更換漢服,是節日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俗節日應高於生活,應具有儀式感和民族性,有關分析,請參考我們制定的春節復興方案的相關闡述文字。

   ②繡香囊、贈香囊

   端午節,建議女孩子為戀人或親人親手繡一個香囊,內容香物可以有很多種,一般是以硃砂、雄黃、香藥、白芷、川芎、芩草等,再編以纓絡絲絛或加上玉飾,贈與戀人或父母親人以做避邪驅瘟。或者妻子為丈夫、孩子繡一個,都是飽含情意的節日禮物。

   香囊的造型千變萬化,需要巧手慧心來做。對於現代女孩們來說,雖然不再像古時那樣侑於女紅,連接觸的機會也很少,但心靈手巧永遠是珍貴的品質,尤其是對女孩子。所以,建議女孩子們,在某些特定的節日裡,拿起針線重溫傳統。關於香囊、荷包的製作,在互聯網上有很多資料,也無一定之規,在如今這個充斥着『野蠻女友』的時代,女孩子偶爾拿起針線,會是一道溫婉動人的風景。

   我們期待看到的景象是:端午節,女孩們為戀人和親人穿針引線,將心意親手繡進精巧的香囊;家庭主婦安坐在窗邊,銀絲上下穿飛,她們不時幸福地瞟一眼旁邊的丈夫和孩子……端午節,全家身着漢服佩着各色香囊、臂纏彩縷,一起參加節日活動。飄滿粽香的街市、龍舟競渡的水濱,儘是身穿漢服佩戴端午香囊的人群。

   ③懸艾葉,掛菖蒲,熏蒼朮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懸艾葉,掛菖蒲的風俗延續至今,保存的相對較好。幾束艾草、幾根菖蒲,綁成一束,插在房前屋後、掛於窗畔門旁,清香宜人、神清氣爽。艾葉菖蒲全國各地都有,從市場買來即可使用。除了艾葉菖蒲,桃枝、石榴花、紫蘇、榕枝也是很好的端午祛毒之物。

   熏蒼朮即把蒼朮、艾葉熏燒,以驅殺蚊蟲細菌。注意人不要呆在熏煙的屋裡,並注意防火。

   ④系五色絲、長命縷

   用五色絲線繫結在小孩子手腕、腳腕等處,以做驅毒祈福。小孩可系,大人也可系,一家人相互繫結,父母給孩子系,夫妻相互系,是否真能除病避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份溫馨親情和美好的心願。

   五色絲的系法很多,簡單的以五色絲線直接或合股,繫於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於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飾於胸前;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繡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等等。可以盡情發揮想象力。

   ⑤戴石榴花、健人、豆娘等端午飾物

   穿上漢服,梳好髮髻,製作各種端午飾物插戴。

   石榴花自然是從石榴樹上採摘。健人、豆娘、艾虎等飾物,製作難度稍大,有興趣的女孩子需參照前面的介紹再以網絡搜尋資料細心研習。

   ⑥刺五毒、刻桃印、剪紙葫蘆、掛鏡

   參照五毒圖案,親自繪畫,可以帶小孩子來畫,很有趣味,畫完以針刺之,表示刺死五毒。
  
  用桃木刻為印紐,塗以紅、藍、黃、白、黑五色並寫上祈福之語,鈕間穿孔。端午節時,用彩絛將桃印系在門上或帳屏間,起驅毒避邪的作用,當然,只是祈福而已。

   用彩紙剪成各樣葫蘆,倒貼於門闌上,以泄毒氣,還可以在葫蘆上垂絲穗、飄帶,剪出五毒形狀等等。

   端午節,取一面鏡子掛在大門外,以做驅邪之用。

   這些端午節驅疫之物,我們現在重新找回來,並非迷信它真能避邪,只是藉以表達美好的心願並做端午娛樂而已。

(二)復興端陽食飲之俗

   全家親手製作一桌端陽食宴,在蘭湯沐浴後於清涼的晨風中食用,可謂愜意之事。端午食飲如粽子、雄黃酒、菖蒲酒、硃砂酒、時令鮮果、五毒餅、鹹蛋等。我們建議,清晨的端陽宴,作為端午節的『正餐』。

  ·為什麼要在清晨舉行端陽食宴呢?
  
  民諺雲,『早端午,晚中秋』,古人認為清晨屬龍,晨時正是群龍行雨之時,清晨舉行端午宴,意在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另外,端午正值初夏,清晨不冷不熱涼風習習,蘭湯沐浴後神清氣爽,端陽宴食飲又皆是清淡可口之物,此時舉宴正當其時。

  ·建議以純端陽食飲為主,不要弄得滿桌大魚大肉。
  
  過節需要節日的特色和儀式,端午節只吃端午食飲,儀式感就得以建立。

   ·為什麼要親手製作端陽食飲呢?

   不親手製作,節日的樂趣和親情的交融就失去了很多。現在過節沒有意思,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都放棄了自製節日食品的環節而從超市買來成品了事。節日食飲本身並不重要,製作的過程才是最大的節日樂趣所在。

   粽子是人們最熟悉的端陽食品,種類不勝枚舉,製作花樣繁多,此處不再贅述。全家一起動手,清洗粽葉,淘洗粽料,親手包製。吃粽子時還可以做解粽比賽,比賽誰的粽葉更長,增加食飲樂趣。

   關於雄黃酒:中西方醫學均指出,雄黃應慎用,雄黃泡酒飲用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我們建議,雄黃酒噴灑驅毒即可,不必飲用或在身體塗抹,古時民間流行的以雄黃酒為兒童額頭畫『王』字,可以硃砂菖蒲酒代替。雄黃是常用中藥,藥店有售,購買適量浸酒,噴灑於屋角、床下、地毯等處起到驅蟲作用。

   硃砂菖蒲酒製作也很簡單,端午節前幾天,買來菖蒲切碎,浸泡於酒罈中,加入硃砂,端午時即可飲用。以硃砂菖蒲酒取代雄黃酒,為兒童額頭畫寫『王』字。

   端午時節時令鮮果很多,如櫻桃、桑椹、石榴等,鹹蛋也是常見食品,可自行醃製也可購買。
  
  五毒餅簡單地說就是帶有五毒花紋的餅,一般的做法是果料蜂蜜白糖等做成餅餡,還有一種玫瑰餅,是摻入了玫瑰花瓣搗成的玫瑰醬,餅坯成形後,用刀在上面刻上五毒花紋,在烤箱中烤熟即成。無烤箱時可用微波爐烤制。

   北方端午節按照當地風俗,採摘各種可食嫩樹葉晾製成茶葉,嶺南則有煲涼茶的習慣,嶺南涼茶種類繁多,北方民眾不甚熟悉,不過,金銀花、玫瑰花、菊花、麥冬、竹葉、橘皮、荷葉等許多東西,也可以很容易製成簡單的涼茶。

   清晨的端陽宴之後,還不妨把端陽食飲打包灌壺(如裝些粽子鮮果五毒餅,灌些硃砂菖蒲酒),在上午的節日活動後作為午餐食飲,在公園、山林草地等處做端午野餐,休憩『躲午』,也非常有節日趣味。(注意保持環境衛生,文明過節)

(三)復興端午祭祀之俗

   伍子胥墓在江蘇吳縣胥口鎮百伍相國祠,曹娥廟在浙江上虞百官鎮,被稱為江南第一廟。屈原故里也有很多紀念性建築。對這些歷史文化名人的紀念,是端午節重要的節日活動。

   官方祭祀活動,應適度、節儉。民間祭祀,更需莊重、規範,祭祀時,應穿正式的漢服禮服,按照傳統的祭儀進行。有關問題,請關注我們對民間祭禮復興的研習討論。

   祭龍儀式、迎鬼船等儺文化活動,需有關方面為民眾組織,公眾欣賞觀看,體驗和感受華夏文化中對龍神的崇拜。信仰道教或感興趣的公民還可以在此時掛天師符、貼鍾馗像等。

(四)復興遊藝娛樂之俗

   ①龍舟競渡

   這是一項觀賞性和參與性都很強的兼有祭祀、體育、娛樂功能的活動,我們建議,政府部門積極創造條件,擴大龍舟活動規模和參與面,全國各地,凡是有水適合比賽的地方,都可以搞龍舟競渡活動,豐富各地人民的端午節日生活。

   各種院校、企事業團體、社區,組織各自的龍舟隊,開展端午競渡比賽活動,就能把參與面擴大,讓更多的普通人學習划龍舟、熱愛龍舟運動。競渡龍舟、遊船龍舟,還可以成為政府免費提供的或商業經營的體育項目,讓老百姓都能來劃一划、游一游,拍照錄影,這都是讓國民更多地接觸龍舟運動的好形式。當然,龍舟運動是水上項目,安全和環保問題需加以充分重視。

   龍舟活動,多數國民還是以觀賞為主,我們期待,未來的端午節,各地舉行熱鬧的龍舟競渡活動,水中是如梭的龍舟,岸邊,是穿着各色美麗漢服的人群,人們扶老攜幼舉家觀看。

   ②鬥百草

   鬥百草的玩法很多,在山野采百草,比賽多寡優劣,為『文斗』。以百草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為輸,為『武鬥』。另外還有以花草文字詩詞互報花名、草名,總之,可盡情發揮,端午節人們身着漢服踏青郊遊,行鬥草遊戲,是一種清新雅致的娛樂。不僅可鬥草,還可斗花,斗花也是古時人們尤其是閨中女子常玩的端午遊戲。

   ③觀賞擊踘(馬球)
  
  近年來西安等地再現了唐式馬球運動,我們期待這項運動能逐漸走向平民化,讓更多的公眾能夠參與。普及之前,公眾可以穿漢服觀賞,也是一種很有特色的端午節日活動。

   ④盪鞦韆

   盪鞦韆也是漢民族喜愛的一種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端午節,女孩子不妨穿輕便的襦裙盪起鞦韆,有關鞦韆活動,請參考我們已推出的【寒食清明節復興方案】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8:11 | 顯示全部樓層
雨節
節日時間:農曆五月十三
一 雨節簡介

  雨節並非節日復興的重點,在此收集資料做簡單介紹,供有興趣過節的同胞參考。

  端午節過後幾天就是雨節。在夏曆的五月十三。雨節又叫關公誕、關公磨刀日,這是怎麼回事呢。眾所周知,我國民間關公崇拜的現象非常普遍,關羽被附會成了各種神,這是民俗學者們很感興趣的民間信仰文化現象。關公和下雨聯繫了起來,使他具有了一定的『雨水神』的屬性。

  雨節前後,雨季即將來臨,乾旱也時常發生。民諺說,『大旱不過五月十三』,有一種說法是,這天下雨的機率高達百分之90%以上。是否具有氣象學的依據,不得而知,不過,作為一個旱澇頻發的國家,對雨水的期盼和紀念,有其必然性,雨節的意義即在於此。

  雨節與關公的聯繫,說法很多。有的說,此日為關公生日;有的說,這是關公單刀赴會的日子;有的說,此日關公磨刀,磨刀需要雨水,這天所下的雨為磨刀雨;還有的更繪聲繪色,『大旱不過五月十三』,但是倘不雨又如何呢。民間求之關帝,必驗。傳說宋真宗時,旱魃作怪,竭鹽池之水。真宗求助於張天師,天師則派關羽降妖伏魔。關羽苦戰七天,降伏了妖魔。真宗感其神力,封為『義勇武安王』。後來民間多於是日舉辦關帝廟會,祈求關帝顯靈,逐魔消災,普降甘霖。

  磨刀雨的說法非常有趣,據說五月十三天空必雷聲隆隆降下大雨,這雷聲就是關老爺磨刀的聲音。民間最著名的信仰神真是威力無窮,他那口大刀不知演繹出了多少神奇的故事。

  與之相聯的還有個叫卓刀泉的地方,在武漢伏虎山麓,傳說東漢末年,關羽曾駐兵於此,因天旱無水,兵干馬渴,關羽一急之下,戳刀於地,頓時水涌成泉,後來人們
便把此泉取名為『卓刀泉』。
1.jpg
圖:卓刀泉

  雨節的民俗活動主要是祈雨、祀關聖帝君、廟會、吃麵、曬甲等。

  祈雨時,以一條小蛇放在鋪着黃表紙的川盤裡,供在神棚,人們焚香燒紙,祈禱甘霖。官民祀關聖帝君,焚香禱祝,求籤卜卦,向關帝進大刀紙馬,舉行關帝廟會。此日,武士曬鎧甲,成為『晾甲會』。五月十三,新麥已熟,麥收完畢,所以民間常在雨節吃麵條,品嘗豐收的喜悅。

二 雨節的傳承

  我國是一個旱災頻發的國家,抗旱減災是長期的經濟社會事業。我們建議,把雨節的五月十三,定為中國的防旱減災日。可以與母親水窖、西部飲水工程等社會事業相結合,開展相關的各種社會活動。

  雨節也是保存和展示關帝崇拜這種民間信仰文化的節日,關帝廟在各地分布很廣,各地不妨根據條件,在雨節時開展各種關帝祭、關帝廟會等民俗活動。民眾不妨穿上漢服,參觀遊覽各種關帝紀念文化場所,參加各種關帝廟會。農村的國民,收穫新麥後製作各種特色麵食,品嘗豐收的成果。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8:12 | 顯示全部樓層
分龍、夏至、天貺
一、分龍節

  夏曆五月二十是分龍節。現在通常的看法都認為這是毛南族和畲族的節日,其實華夏民族的分龍日才是正源。據考證,分龍節最早來源於遠古的祈雨方式——雩舞。【周禮·司巫】:『若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論語·先進】:『風乎舞雩』。古人認為,翡翠鳥能預知雨水。頭戴翡翠鳥羽毛做成的羽冠,即是用一種巫術的方式,呼由東方七宿組成的龍喚雷雨的到來。

  【左傳】云:『龍見而雨』。這裡的『龍』,即東方七宿組成的『龍』。【左傳】:『建巳之月,蒼龍宿之體,昏見東方,萬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遠為百穀祈膏雨。』龍星從出現至消失,至少經歷了三個多月的時間,這段時間正是播種前後地里急需雨水的季節,分龍節很可能與古代『龍』星出現前後的『舞雩』習俗有關。民間認為,在這一天,原來生活在一起的五條龍都要分開,各主一方晴雨。如果這一天還不下雨,人們就會考慮是否需要祈雨。宋代已有此節,民間認為分龍日次日如雨,則多大水。民諺雲,二十分龍廿一雨,石頭縫裡都是米。江南地區有以此日演習救火之俗。

  分龍節復興,最有意義的是雩舞等巫儀民俗舞蹈的整理和保存。『冠者五六人,童者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中的這段記述展示了往日華夏巫儀民俗的興盛和豐富多彩,建議政府積極為民眾發掘、整理雩舞、商羊舞等經典的華夏儺舞,作為分龍節的民俗展示活動。

二、夏至節

  夏至是白天最長的一天。夏至節在漢代已有,宋代官員還放假三天。【豹隱紀談】載有『夏至九九歌』,與我們熟悉的冬至九九歌如出一轍。歌曰:夏至後,一九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爭向路頭宿。五九四十五,樹頭秋葉舞。六九五十四,乘涼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入眠尋被單。八九七十二,被單添夾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

  夏至節,民間祭土地神,祈求農業豐收。夏至共十五天,其中上時三天,二時五天,末時七天,此時最怕下雨。而在多旱的北方則流行求雨風俗,當雨水過多以後,人們又利用巫術止雨。

  在夏至後天氣炎熱,人們食欲不振,開始消瘦,即『枯夏』。民間開始偷閒消夏,注意飲食補養,官府也停止辦公事。民間有飲食三鮮的說法:地上三鮮為莧菜、蠶豆和杏仁,樹上三鮮為櫻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鮮為海絲、鮒魚和鹹鴨蛋。江南有些地方喜吃烏飯,據傳說是紀念戰國龐涓。浙江建德民謠說:『立夏日,吃補食。』說明夏至補食從立夏就開始了。一般都吃紅棗燒雞蛋和黃芪燉雞,以滋補身體。廣東有喜吃狗肉之習,俗語說:『夏至狗,沒啶走(無處藏身)。』民間還有吃麵的風俗,曰『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冬至餃子夏至面』。

  夏至民間喜冷食、涼食、瓜果。喝『七家茶』,多飲食涼粉、酸梅湯,服用冰塊。涼亭賞夏也是人們盛夏中進行的一項防暑活動。雨傘、扇子、涼帽、涼蓆、竹夫人等用品也常被使用,古代流行竹枕,稱竹夫人,又稱百花娘子、竹姬、青奴。在【吳友如畫寶】中有一幅『竹妖入夢』,就繪有一男子臥於床上抱着竹夫人入夢的情景。游泳、婦女兒童戲水、養金魚、叉魚、釣鱉、捕蛙、捉魚、捉鱔魚、夏獵等活動也是夏至常見活動。?

三、天貺節

  天貺節的別稱很多,六月六、回娘家節、蟲王節、曬書節等等,可見其起源的多元和內容的豐富。

  『天貺』原為道教稱謂,即『天賜』之意。這個節和中和節一樣,是一位皇帝所定,這個皇帝就是宋真宗,【宋史·真宗紀】曰:『真宗四年,詔以六月六日天書再降日為「天貺節」。』此節僅限於偽托『天書封祀』,故該節逐漸演變為『六月六』節。

  因為有六月六降天書的傳說,民間又人為當天是龍曬鱗的晴朗日子,整個節氣又處於盛夏,多雨易霉,這種多雨天對書籍、衣物都十分不利,因此只要遇到晴天就要進行曝曬。所以有曬衣物、器具、書籍的風俗,同時也把小狗、小貓等寵物轟下水洗澡。

  此日亦為曬經日或曰曝書日。相傳唐僧取經回時曬經,故稱。是日,各寺院照例翻曬經書,民間亦有『翻經會』之俗。

  民間認為六月六日也是蟲王生日,是日聚會於蟲王廟﹑土地廟,宰豬羊供奉蟲王,祈求免除蟲害。

  六月六時,婦女沐發潔身,又正當夏閒,所以常在此日回娘家。此俗也有傳說為依據,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卿孤偃驕傲自大,氣死親家趙衰。有一年晉國遭受災害,孤偃出京城放糧,女婿想乘孤偃過生日之時,為父親報仇,殺死孤偃。女兒知道後,星夜趕回娘家報信,讓父親有個準備。孤偃放糧回城,深知自己辦了壞事,悔恨不已。他不僅不怪女婿,還改正了自己的毛病。事後,每年六月六日,孤偃都把女婿、女兒接回家裡,合家團聚。後來傳到民間,逐漸成了婦女回娘家的節日,也稱為姑姑節。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