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52|回覆: 0

[道學研究] 洛陽老子學會:行道之德(三)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1-5-31 01: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新陳代謝

酵母菌(兼性厭氧型生物)——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通常分布在含糖量較高和偏酸性的環境中,如蔬菜、水果的表面和菜園、果園的土壤中。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微生物,在有氧的條件下,將糖類物質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的條件下,將糖類物質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酵母菌在生產中的應用十分廣泛,除了熟知的釀酒、發麵外,還能用於生產有機酸、提取多種酶等。

任何活着的生物都必須不斷地吃進東西,不斷地積累能量,還必須不斷地排泄廢物,不斷地消耗能量。這種生物體內同外界不斷進行的物質和能量交換的過程,就是新陳代謝。新陳代謝是生命現象的最基本特徵,它由兩個相反而又統一的過程組成,一個是同化作用的過程,另一個是異化作用的過程。

各種生物的新陳代謝,在生長、發育和衰老階段是不同的。幼嬰兒、青少年正在長身體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物質來建造自身的機體,因此新陳代謝旺盛,同化作用占主導位置。到了老年、晚年,人體機能日趨退化,新陳代謝就逐漸緩慢,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的主次關係也隨之轉化。

動物冬眠時,雖然不吃不喝,但是新陳代謝並未停止,只不過變得非常緩慢。

新陳代謝是生命體不斷進行自我更新的過程,如果新陳代謝停止了,生命也就結束了。

久病成醫

原文: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老子第四十章】

傳說老子在八十多歲時,生過一場病,吃了一段時間的藥,沒有見效。有一天,他拖着病體來到一座山坡上,向長長的一片樹林走去,自覺身體越來越輕鬆,便效法天道的動靜結合,試驗起天道治病的方法來。

人真正能夠了解自己的病情,並對症下藥的人並不多,多數還是求助於專業人士的幫助。不過,專業人士之水平亦有高下,所以才有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等所謂的稱謂,依此對應教授、副教授、講師的級別待遇。追想當年扁鵲、華佗、李時珍等一代大師,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行醫資格證,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職務、職稱之類的東西。

中國有句俗話,叫『久病成醫』。對於這個問題,因病而成的醫,多不能稱其為醫。因為這種醫太專業,不但是病情專一,並且適用的人大概也只有患者自己而已。即便是症狀相同,其所引發的原因也未必一樣,所以,所用的藥也要有所不同。作為患者本人,他在久病之後的治療過程中,也只能根據自己的體悟,來理解什麼藥對自己有作用。久病成醫,作為針對自身疾病的治療和調養,是有一定針對性的,對自己有效不見得對別人有效。

每個人的心理活動都基本遵循着一般規律,有一些症狀的出現,看起來非常不合常理,好像行為或情緒與以往的習慣相左,這可能是個體察覺到了自身的心理不平衡狀態,為了重新達到新的平衡而做出的努力。這些症狀的表面之下,其實是一種指向自身完善的良性動機。比如,一個人突然脾氣暴躁,罵人,摔東西,躁狂,性能量轉化為非常態等,反映了潛意識中對自我機能平衡的要求。就像是氣象現象的各種風暴,造成惡劣的天氣,是因為某個區域的氣壓太低,首先要搞清風向才知道目標在哪裡。

老子將身體擺在形上的層次,肯定人身與天地合一的生命內涵,強調其相互感通的哲理關係。將病因擺在形下的層次,降落在具體的身體形式上,指出外感致病、心理致病與社會致病的種種因素,肇因於人體與天地關係間的失常,有形的身軀聯結不上宇宙秩序的常道,在欲望的作祟下,失去了天人間原有的平衡與和諧的狀態,人體不足以抵抗各種外邪的侵襲,導致病患叢生。這種天人關係的瓦解與破壞,正是有限形體的最大病源,招來無窮的禍患。要防治身體的各種疾病,還是要進行形下與形上的會通,回到天人一體的思維模式上,順應與運用天地之道,即以法天則地的方式,重新進入到宇宙的秩序之中。

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是從生命的精神層面入手,關心的不是身體的生理現象,而是法乎自然的運行規律,以精神內守的方式解消外在物慾的追求,不是採用物質的醫療方式,而是透過精神對形體的積極作用,達到除疾康復的醫療目的,所以老子說:『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五禽戲

五禽戲是一種中國傳統的健身方法,由五種模仿動物的動作組成。據說,五禽戲是漢代名醫華佗發明的,但也有人認為華佗是五禽戲的整理改編者,在漢代以前已經有許多類似的健身法。最早記載了『五禽戲』名目的是南北朝陶弘景的【養性延命錄】。

五禽戲由五種動作組成,分別是虎戲、鹿戲、熊戲、猿戲和鳥戲,每種動作都是模仿了相應的動物。每種動作都是左右對稱地各做一次,並配合氣息調理。

(一)熊戲

身體自然站立,兩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先右腿屈膝,身體微向右轉,同時右肩向前下晃動,右臂亦隨之下沉,左肩則向外舒展,左臂微屈上提。然後左腿屈膝,其餘動作與上左右相反。如此反覆晃動,次數不限。

(二)虎戲

腳跟靠攏,成立正姿勢,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

1左式

1)兩腿屈膝下蹲,重心移至右腿,左腳虛步,腳掌點地,靠於右腳內踝處,同時兩掌握拳提至腰兩側,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2)左腳向左前方斜進一步,右腳隨之跟進半步,重心坐於右腿,左腳掌虛步點地,同時兩拳沿胸部上抬,拳心向後,抬至口前,兩拳相對翻轉變掌,向前按出,高與胸齊,掌心向前,兩掌虎口相對,眼看左手。

2右式

1)左腳向前邁出半步,右腳隨之至左腳內踝處,重心坐於左腿,右腳掌虛步點地,兩腿屈膝,同時兩掌變拳,撤至腰兩側,拳心向上,眼看右前方。

2)同左式2,唯左右相反。如此反覆,左右虎撲,次數不限。

(三)猿戲

腳跟靠攏,成立正姿勢,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

1左式

1)兩腿屈膝,左腳向前輕靈邁出,同時左手沿胸前至口平處,向前如取物樣探出,將達終點時,手掌撮攏成鈎手,手腕自然下垂。

2)右腳向前輕靈邁出,左腳隨至右腳內踝處,腳掌虛步點地,同時右手沿胸前至口平處時,向前如取物樣探出,將達終點時,手掌撮攏成鈎手,左手同時收至左肋下。

3)左腳向後退步,右腳隨之退至左腳內踝處,腳掌虛步點地,同時左手沿胸前至口平處,向前如取物樣探出,最終成為鈎手,右手同時收回至右肋下。

2右式

動作與左式相同,唯左右相反。

(四)鹿戲

身體自然直立,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

1左式

1)右腿屈膝,身體後坐,左腿前伸,左膝微屈,左腳虛踏;左手前伸,左臂微屈,左手掌心向右,右手置於左肘內側,右手掌心向左。

2)兩臂在身前同時逆時針方向旋轉,左手繞環較右手大些,同時要注意腰胯、尾骶部的逆時針方向旋轉,久而久之,過渡到以腰胯、尾骶部的旋轉帶動兩臂的旋轉。

2右式

動作與左式相同,唯方向左右相反,繞環旋轉方向亦有順逆不同。

(五)鳥戲

兩腳平行站立,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

1左式

1)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右腳隨之跟進半步,腳尖虛點地,同時兩臂慢慢從身前抬起,掌心向上,與肩平時兩臂向左右側方舉起,隨之深吸氣。

2)右腳前進與左腳相併,兩臂自側方下落,掌心向下,同時下蹲,兩臂在膝下相交,掌心向上,隨之深呼氣。

2右式

同左式,唯左右相反。

五禽戲鍛煉要做到:全身放鬆,意守丹田,呼吸均勻,形神合一。常練五禽之戲,可活動腰肢關節,壯腰健腎,疏肝健脾,補益心肺,從而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孫思邈養生法

孫思邈,京兆華原(即今陝西省耀縣)人,生於581年,卒於682年,享年102歲。我國隋唐時期偉大的醫藥學家。孫思邈因病學醫,熱愛醫學,淡泊名利,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在位期間,曾多次邀請他入朝做官,都被他婉言謝絕。

他一邊行醫,一邊採藥,曾先後到過陝西的太白山、終南山,山西的太行山,河南的嵩山以及四川的峨嵋山等地。廣泛搜集單方、驗方和藥物的使用知識,在藥物學研究方面,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所以人們尊稱他為『藥王』。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他提出的養生觀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注意調整飲食,忌過飢過飽、過冷過熱。

2注意穿着薄厚,涼熱適中。

3大、小便要及時排空。

4注意大汗之後的防護。

5 氣候反常要注意保養。

1.jpg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