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09|回覆: 3

[道學研究] 洛陽老子學會:行道之德(一)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1-5-31 00: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切自然而然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第二十三章】

老子認為:人少主觀妄為,而該順應自然。

狂風颳不到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這是誰做的呢?天地。天地暴肆尚且不能長久,又何況人呢!

人是物質和精神的綜合體,無論是肉體的死亡還是精神的破壞,人都難以為人。身體和精神一樣,都是來自於自然,也必服從於自然,反之,就是自我毀滅。

那麼,什麼是自然呢?我們可以觀察一下,老子通過觀察發現,狂風和暴雨都是不能持久的,因此,我們也可以得出結論,身體和精神的暴風驟雨也是不能長久的,如果我們人為的持續激烈地使用我們的身體和精神,那麼,我們的身心就會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即使是蒼天與大地這樣龐大的物質都不能長久,就不用說我們那弱小的肉體與精神了。

事實上,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常犯的錯誤就是不僅勉強自己,同時也勉強別人,不僅破壞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時也破壞物質世界,這樣的行為如果得不到改變,我們的地球很快就會不適應人類的生存,許多動物、植物早已先人類而滅絕,這是不爭的事實。

人類因為考查、經歷的信驗不足,而不相信順應自然的這一客觀規律的存在,那麼,我們怎麼會健康長壽呢?

尊道即是道德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以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三十八章】

古代的君王都很長壽,他們不住大屋子,不建築亭台樓閣,吃東西不講究各種珍饈美味,穿衣服不追求厚暖。如果衣服穿得過於暖和,人的氣脈運行就會鬱結,氣脈鬱結,血液就不會流暢。如果吃東西吃得過飽,把腸胃塞得太滿,腹中的廢料就會增加,在這樣的狀態中,祈求養生是辦不到的。

彭祖是顓頊的玄孫,黃帝的第八代孫,相傳他歷經唐虞夏商等代,活了八百多歲。彭祖精於養生,【莊子?刻意】曾把他作為導引養形之人的代表人物,【楚辭?天問】還說他善於食療。

相傳,帝堯的時候,他因為進獻雉羹,堯便把彭城封給他,所以後世稱他為彭祖。舜的時候,他從師尹壽子,學得真道,遂隱居武夷山。到商代末年,已有七百六十七歲(或說有八百餘歲)。儘管這麼大年紀,可他仍不顯衰老。他自幼喜好恬靜,不追求名譽,不汲於世事,不刻意打扮自己,終日以養生修身為事。商王請他做大夫,他推託不了,只好應諾,卻常常以有病為由,不上朝聽政。他精通補導之術,常常服用水桂、雲母粉、麋角散。平日沉默寡言,從不誇耀自己有道,也從不做一些詭惑變化鬼怪之事,以博取名譽。

他也常常四處週遊,從不乘車馬,即使要出外週遊百日、數十日,也不帶乾糧,回來之後,衣食與平常也沒什麼兩樣。他也善於導引行氣,經常從早到晚閉氣內息,之後揉擦眼睛,按摩身體,舐唇咽唾,最後才站起身來。有時身體疲乏不適,他就導引閉氣,攻治患處,使其九竅、五臟、四肢以至毛髮都氣流通暢,身體又舒服如初。商王聽說後,便親自來向他問道,他閉口不語;給他數萬金,他如數收下,全分給貧窮的百姓。

當時,有一個叫采女的女子,也是個得道之人,懂得養生的方法,雖然有二百六七十歲,仍然像四五十歲的樣子。

商王把她請到宮裏,特意建了一所紫閣華屋,裝飾上金玉,讓采女居住。商王見彭祖不肯傳道,就讓采女前往,希望由此得知一二。采女便來請教彭祖延年益壽的方法。彭祖說:『我不是仙人,僅是一位得道者。所謂仙人,或能竦身入雲,無翅而飛;或者駕龍乘雲,上達天階;或者化作鳥獸,游浮青雲;或者潛行江海,翱翔名山。他們食元氣,吃芝草,出入人間,而人卻不知道,從不與俗流交接。他們雖能長生不死,但卻遠離人情榮樂,與麻雀化成蛤蟆沒什麼兩樣,都失去了自己的本真,我倒覺着,服吃甘脂,通陰陽,骨節堅硬,顏色和澤,老而不衰,延年久視,長存世間,不被寒溫風濕所傷,不被鬼神眾精冒犯,五嶽百蟲不來傷害身體,也不為喜怒所連累,這是最好不過的了。』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1-6-16 12:29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天地暴虐「」一譯的暴虐過於主觀臆斷,『人是物質與精神的結合』觀點與原文無關,是完全的個人發揮,這種解讀有害無益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1-6-16 12:35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信不足,有不信焉』意譯過於牽強,此文完全是先假設好論點,再從經典中牽強地尋找論據,容易得出背叛原旨的結論。
悟途 發表於 2013-4-7 12:56 | 顯示全部樓層
謝謝哦,辛苦辛苦!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