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16|回復: 0

[汉语词典] 命题的结构(2)

[複製鏈接]
家邻 發表於 2012-12-5 17: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语文报
“三分法”碰到的最大困难在于罗素所说的“主谓命题”,即语言中由自动词构成的、反映一个事物自我运动的命题。罗素说,“有没有由单一的和一个动词组成的复合体呢?”“‘A存在’或许会被当作一个可能是这类复合体的例子。或许存在这种复合体的可能性,正是这种可能性使我们不可能立即决定动词和关系等同。或许有这样的动词,它们在语法上和在哲学上都不是及物动词。这类动词,倘若存在的话,就可以将它们称作谓词。而将它们归属的那些命题可以称为主谓命题。”[8]其实一般认为,“A存在”是形而上学命题,并不是主谓命题的典型例子。日常语言中,如“花开了”“鸟飞了”“鲁迅老了”等大量例子则是这类由不及物动词构成的表达一个事物自我运动的命题。将这类命题归入关系命题的确是个难题。将一个对象和它自己的运动说成所谓“一元关系”,难以成立;关系至少是二元的。将这类命题按“三分法”分为三个部分更是个难题。这类难题,只有将个体概念分析到感性概念[10]的层次,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物体的运动,通过感觉才能反映到人的思维中。“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11]一个物体的自我运动,实际上是这个物体由一种时空状态向另一种时空状态演变和过渡。例如,“花开了”,是说花从没有开的状态过渡到开放的状态;“苏格拉底成了哲学家”是说起初苏格拉底不是哲学家,而后来他是哲学家了。虽然运动是流动不居的,“意味着物体在一个地方同时又不在一个地方”[12],但是“从辨证的观点看来,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之中”[13]。这就是说,运动着的物体在某一瞬间、某一地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之中,这种相对静止状态就是该物体的一种变体,通过人的感觉,反映到思维里就是该运动物体在特定时空状态中的感性形象所构成的一个感性概念。金星的晨星和昏星、月亮的上弦月和下弦月、中国的旧中国和新中国等等就是这样的感性概念。一个物体从一个时空状态过渡到另一个时空状态,反映到思维中就是由一个感性概念过渡到另一个感性概念。整个运动就是这种感性概念序列的过渡。正如拍摄电影,拍下来的是一个一个的静止镜头,播放出来的却是连续的活动。用逻辑来表现一个物体的自我运动,也就体现为两个或多个感性概念的序列、连续或过渡的关系。借用语法术语,可以称这种关系为陈述关系[5]。
  陈述关系仍然适用于罗素的关系公式,只不过关系者项不是两个对象,而是一个对象的两个变体,可以表示为:X1RX2[5].这个公式可读作:X由一种时空状态X1“变化为”另一种时空状态X2。当感性概念X1、X2概括为个体概念X的时候,X的自我运动就体现为从X1、X2中抽象出来的时空状态的变化。这样,公式与自然语言中主谓句就保持了一致。主谓句中的谓语所反映的正是事物时间、空间和状态的变化。例如,“鲁迅老了”的“老”表示从一种时间过渡到另一种时间;“鸟飞了”的“飞”表示从一个空间过渡到另一个空间;“花开了”的“开”表示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所以,事物的自我运动归根结底是该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逻辑上反映事物自我运动的陈述关系也可以称为时空关系。由此可以看出,系动词也表示关系。这就排除了使罗素“不可能立即决定动词和关系等同”的因素,因而可以决定,所有的动词都代表着关系。这样,罗素所说的“主谓命题”仍然是关系命题,只不过是由语言所掩盖的关系命题的概括形式,所以仍然适用于“三分法”,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三分法”不仅适用于所有简单命题的分析,而且可以贯彻于复合命题的分析。一般复合命题都由三个部分构成:联结词和它所联结的两个分命题。联结词起到联结分命题的结构作用,是区分不同复合命题形式的特征性要素,既不能归入到前一个分命题,也不能归入到后一个分命题,它与它所联结的分命题一起是复合命题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一个复合命题只能适用于“三分法”,只能分析为三个部分。
  综上所述,分析命题的正确方法是“三分法”,无论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都应当分析为三个部分。“三分法”揭示了命题的内在统一性,即所有命题都有一个关系项,都无一例外地是关系命题;“三分法”突出了命题每个部分的地位与作用,理清了命题内部的结构和关系;深入地探索,还可以对命题的三个部分作进一步的限制和区分,从而为实现以逻辑形式精确地刻画各种复杂的自然语言现象提供可能。因此,在命题结构分析中,“三分法”取代“两分法”将是可以预料的。


     作者:王春华

  
  参考文献:
  [1]吉 奇.主词和谓词[A].[美]A.P.马蒂尼奇编:语言哲学
  [C].牟博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王春华.想象的逻辑作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4,(6).
  [4]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上篇)[M].余纪元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王春华.论运动的逻辑形式[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6).
  [6]江天骥:西方逻辑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英]罗 素.数理哲学导论[M].晏成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8][英]罗 素:我的哲学的发展[M].温锡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9]马玉柯.西方逻辑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10]王春华.概念的结构[J].学术论坛,2006,(1).
  [11]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2]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