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10|回覆: 0

[專家評論] 聯合早報:[史蒂芬・羅奇]美國大幻象

[複製連結]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2-9-2 10: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聯合早報
     
  在1998年9月亞洲金融危機最嚴峻的時候,來自時任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的信息很簡單:在步履蹣跚的世界裏,美國不是繁榮的綠洲。時至今日,格林斯潘的觀點看來比當時還要準確。
  誠然,美國經濟過去三年的復甦趨勢疲軟。但很多人都認為,經濟無論如何至少是在復甦,在發達世界步履蹣跚的環境下,美國稱得上堅韌之源。與2008至2009年的大衰退不同,如今,人們普遍希望美國有能力成為中流砥柱,在歐元區陷入危機時為世界提供支持。
  再仔細想想。自2009年的第一季度,當美國經濟在戰後最嚴重的衰退中觸底後,出口在接下來的反彈中貢獻了足足41%。是的:在經歷了歷史上最大的消費狂歡後,美國消費者再也無力回天,美國經濟需要大量依靠海外市場的支撐。如今,這些海外市場正面對難題,美國可能很快步上後塵。
  亞洲、拉美和歐洲加起來佔美國過去三年出口導向增長勢頭的83%。(美國商務部所收集的地區和國家貿易統計數據並不進行季節調整,以下比較均以2009年第一季度至2012年第一季度可比季節比較為基礎。)
  亞洲在其中首屈一指,貢獻了美國過去三年出口增長的33%,這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其中最大的需求來源是佔15個百分點的大中華區(中國大陸、台灣及香港)。不消說,中國增長的日漸減速――即使是在我相信最有可能出現的軟着陸情況下――正威脅美國最大的出口復d源頭。其他以亞洲為首的美國出口推動力――特別是韓國、日本和台灣――本身都是出口導向經濟且嚴重依賴減速中的中國。
  拉美是美國出口復興的第二大源頭,佔美國過去三年產品外銷的28%。巴西和墨西哥加起來占這增長的19個百分點。這兩個國家目前的增長均在顯著放緩,特別是巴西。但是,由於墨西哥生產和美國消費(目前有復燃之勢)之間存在緊密聯繫,其經濟的任何反彈都不會長久。 
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
  最後,歐洲(佔美國過去三年累計出口增長的21%)目前的狀況可謂悽慘。美國商務部的統計數據在指出出口的推動力上並沒有多大幫助,因為它只公佈了部分國家的數據。我們所知道的,是英國、德國和法國――即所謂的核心經濟體――加起來只貢獻了美國2009年初至今總出口增長的3.5%,其中又以英國所佔比例最大。這顯示美國對歐洲的出口增長集中於所謂的外圍國。這顯然是個嚴重的問題。
  做預測總是有風險的,但一些『假定』情景有助於我們一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前途。自2009年第二季度以來,美國年率化真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平均為2.4%。其中約40%來自出口,這意味着美國經濟的其他部分的增長率只有區區1.4%。
  如果美國出口持平,沒有增長而且其他條件也保持不變(相當大膽的假設),總體真實GDP將趨向1.4%。不管用什麼標準衡量,這樣的增長率都不可不謂疲軟――很可能造成失業增加和消費信心的進一步受挫。
  另一個情形是出口緩和下降,在四個季度的時期內真實出口下降5%。在這種情形下,真實GDP增長可能跌到1%的『失速速度』的臨界值下,讓美國經濟隨時都有可能再現衰退。相比之下,5%的出口下降假設與2008至2009年期間所發生的真實出口猛降13.6%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因此,這一『假定』已是對外部需求疲軟導致的下行風險的謹慎樂觀估計了。
  所有這些都體現了日趨相互依賴的世界所帶來的一大顯而易見卻常被忽視的影響: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歐元危機是一次嚴重衝擊,正在全世界造成連鎖反應。歐洲是出口導向的中國的最大外部需求來源;中國不好,以中國為中心的其他亞洲國家就不會好;而連鎖反應還將延伸到日漸依賴出口的美國經濟。最近的就業和零售數據的疲軟狀況顯示,這反應可能已經發生了。
  格林斯潘在1998年發出警告時,出口只佔美國GDP的10.5%。如今,隨着後危機時代的美國將寶押在出口導向復甦,這一比重上升到14%的歷史新高。當前的全球減速與20世紀90年代末不同,與三四年前破壞性更大的衝擊也不同――至少到目前為止是這樣。但當下的全球減速,對美國或其他任何國家來說肯定不可以說是不重要的。
  在全球化的時代,沒有人能充當獨善其身的旁觀者。在全球經濟面臨又一次重大衝擊的情況下,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稱為繁榮的綠洲。美國的增長幻象便是很好的例子。
作者Stephen S. Roach是耶魯大學教員,摩根士丹利亞洲前主席。
英文原題:The Great American Mirage
版權所有: Project Syndicate, 2012
      
【聯合早報網】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