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90|回復: 0

[專家評論] 聯合早報:[史蒂芬・罗奇]美国大幻象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2-9-2 10: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联合早报
     
  在1998年9月亚洲金融危机最严峻的时候,来自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的信息很简单:在步履蹒跚的世界里,美国不是繁荣的绿洲。时至今日,格林斯潘的观点看来比当时还要准确。
  诚然,美国经济过去三年的复苏趋势疲软。但很多人都认为,经济无论如何至少是在复苏,在发达世界步履蹒跚的环境下,美国称得上坚韧之源。与2008至2009年的大衰退不同,如今,人们普遍希望美国有能力成为中流砥柱,在欧元区陷入危机时为世界提供支持。
  再仔细想想。自2009年的第一季度,当美国经济在战后最严重的衰退中触底后,出口在接下来的反弹中贡献了足足41%。是的:在经历了历史上最大的消费狂欢后,美国消费者再也无力回天,美国经济需要大量依靠海外市场的支撑。如今,这些海外市场正面对难题,美国可能很快步上后尘。
  亚洲、拉美和欧洲加起来占美国过去三年出口导向增长势头的83%。(美国商务部所收集的地区和国家贸易统计数据并不进行季节调整,以下比较均以2009年第一季度至2012年第一季度可比季节比较为基础。)
  亚洲在其中首屈一指,贡献了美国过去三年出口增长的33%,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其中最大的需求来源是占15个百分点的大中华区(中国大陆、台湾及香港)。不消说,中国增长的日渐减速――即使是在我相信最有可能出现的软着陆情况下――正威胁美国最大的出口复d源头。其他以亚洲为首的美国出口推动力――特别是韩国、日本和台湾――本身都是出口导向经济且严重依赖减速中的中国。
  拉美是美国出口复兴的第二大源头,占美国过去三年产品外销的28%。巴西和墨西哥加起来占这增长的19个百分点。这两个国家目前的增长均在显著放缓,特别是巴西。但是,由于墨西哥生产和美国消费(目前有复燃之势)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其经济的任何反弹都不会长久。 
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
  最后,欧洲(占美国过去三年累计出口增长的21%)目前的状况可谓凄惨。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在指出出口的推动力上并没有多大帮助,因为它只公布了部分国家的数据。我们所知道的,是英国、德国和法国――即所谓的核心经济体――加起来只贡献了美国2009年初至今总出口增长的3.5%,其中又以英国所占比例最大。这显示美国对欧洲的出口增长集中于所谓的外围国。这显然是个严重的问题。
  做预测总是有风险的,但一些“假定”情景有助于我们一窥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前途。自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年率化真实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平均为2.4%。其中约40%来自出口,这意味着美国经济的其他部分的增长率只有区区1.4%。
  如果美国出口持平,没有增长而且其他条件也保持不变(相当大胆的假设),总体真实GDP将趋向1.4%。不管用什么标准衡量,这样的增长率都不可不谓疲软――很可能造成失业增加和消费信心的进一步受挫。
  另一个情形是出口缓和下降,在四个季度的时期内真实出口下降5%。在这种情形下,真实GDP增长可能跌到1%的“失速速度”的临界值下,让美国经济随时都有可能再现衰退。相比之下,5%的出口下降假设与2008至2009年期间所发生的真实出口猛降13.6%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因此,这一“假定”已是对外部需求疲软导致的下行风险的谨慎乐观估计了。
  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日趋相互依赖的世界所带来的一大显而易见却常被忽视的影响: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欧元危机是一次严重冲击,正在全世界造成连锁反应。欧洲是出口导向的中国的最大外部需求来源;中国不好,以中国为中心的其他亚洲国家就不会好;而连锁反应还将延伸到日渐依赖出口的美国经济。最近的就业和零售数据的疲软状况显示,这反应可能已经发生了。
  格林斯潘在1998年发出警告时,出口只占美国GDP的10.5%。如今,随着后危机时代的美国将宝押在出口导向复苏,这一比重上升到14%的历史新高。当前的全球减速与20世纪90年代末不同,与三四年前破坏性更大的冲击也不同――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但当下的全球减速,对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来说肯定不可以说是不重要的。
  在全球化的时代,没有人能充当独善其身的旁观者。在全球经济面临又一次重大冲击的情况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称为繁荣的绿洲。美国的增长幻象便是很好的例子。
作者Stephen S. Roach是耶鲁大学教员,摩根士丹利亚洲前主席。
英文原题:The Great American Mirage
版权所有: Project Syndicate, 2012
      
《联合早报网》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