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華軍

中國新法家華軍——帛書老子注

  [複製連結]
 樓主| 華軍 發表於 2009-11-30 10:32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1)而爲器,當其無,有埴器之用。鑿戶牖(2)。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

譯文:

三十根輻條插在一個輪轂上,由於輪轂中有圓孔,才能有車子可用。揉捏黏土而燒制陶器,因爲陶器的中間是空的,所以才能用來裝東西。在牆上開鑿窗戶,正因爲房屋裡是空虛的,房屋才能使用。所以我們有有形的東西可以利用,是因爲無形的事物在起著作用。

解說:

『道』是虛空的(無),天地萬物(有)由道而生,因『道』無爲,萬物循道而自爲。前面老子用轂、埴、牖之『無』,來解釋車、埴器、室之『有』。闡述的就是『有』我們可以加以利用,其本原是『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如果把前面的有與無的關係放在治國上。老子認爲朝廷的抱法處勢,清靜無爲,才是百姓富有,國家強盛的決定性基礎。

注釋:

(1)埏(shan),指捏,揉。埴(zhi),用於燒制陶器的黏土。

(2)牖(you)上古的『窗』專指開在屋頂上的天窗,開在牆壁上的窗叫『牖』。
 樓主| 華軍 發表於 2009-11-30 10:34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1)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之治也,(2)爲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

譯文:

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性情放蕩發狂。貴重難得的物品,令人行動受到阻礙。所以聖人治國,只求吃飽肚子,不求聲色犬馬,所以去除縱慾奢華,留下寡慾儉樸。

解說:

『五色』泛指色彩斑讕的服裝服飾,君主如果沉迷於享受『五色』,就會對事情失去判斷能力(目盲),【呂氏春秋】記載:寒冷的冬天,衛靈公(與孔子同時代衛國君主)要開鑿花園水池,大臣宛春勸他說:『天寒興役,恐怕傷民。』衛靈公說:『天很寒冷嗎?』宛春回答說:『您穿著狐裘的衣服,坐著熊皮的墊子,屋角有火灶燃著,所以您感覺不到寒冷。可老百姓卻很寒冷啊。』衛靈公看不到百姓的寒冷,可算是『目盲』了,但他聽取了宛春的勸告,停止建池,還不算『耳聾』。(3)

君主沉醉於歌舞聲平之中,就聽不進臣下的直言和百姓的聲音了(耳聾),達官貴人們每天山珍海味都吃膩了,卻不會體會到百姓的飢苦,歷史上這樣的朝廷沒有一個不走向滅亡的。

無休止的欲望會使人精神失常,朝廷顯貴們橫徵暴斂瘋狂剝削,不但搞得百姓沒有活路,也使得腐敗橫行官場混亂,使朝廷政令不通,妨礙了對國家的統治(行妨)。

韓非子說:『聖人不受五色的引誘,不沉溺於聲樂;明君輕視珍貴的玩物,拋棄過分華麗的東西。人沒有毛羽,不穿衣就不能戰勝寒冷;上不接天而下不著地,把腸胃作爲根本,不吃飯就不能生存,因此不能免除貪利之心。貪利之心不除,是自身的憂患。所以聖人穿衣足夠勝寒,吃飯足夠充飢,就不憂慮了。』(4)這是對老子所說的『聖人之治也,爲腹不爲目』最好的解釋了。

注釋:

(1)五色,青、赤、白、黑、黃五種顏色。古代以此五者爲正色。【書·益稷】:『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


(2)帛書甲乙本皆爲『是以聖人之治也,爲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流行本改爲『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

(3)【呂氏春秋·分職】:『衛靈公天寒鑿池,宛春諫曰:「天寒起役,恐傷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公衣狐裘,坐熊席,隅有灶,是以不寒。民則寒矣。」』

(4)【韓非子·解老】:人無毛羽,不衣則不犯寒;上不屬天而下不著地,以腸胃爲根本,不食則不能活;是以不免於欲利之心。欲利之心不除,其身之憂也。故聖人衣足以犯寒,食足以充虛,則不憂矣。
 樓主| 華軍 發表於 2009-11-30 10:34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十三章

原文:

人,(1)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爲下,(2)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苟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爲身於爲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愛以身爲天下,如可以寄天下矣。

譯文:

人,無論遇到榮耀還是屈辱的事,都好象受到驚恐,看重大的憂患如同看重自己的生命一般。什麼叫無論遇到榮耀還是屈辱的事,都好象受到驚恐?得到榮寵是低下的事。得到了它,好似驚怕;失去了它,好似驚怕;這是叫做榮寵和恥辱都好似驚怕。什麼叫看重大的憂患如同看重自己的生命一般?我之所以有大的憂患,因爲我有這個生命,如果我沒有生命,我還有什麼憂患呢?所以象看重自己的身體一樣去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託付於他了,象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去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寄託於他了。

解說:

有身體才會有感受,所以人的一切悲歡榮辱,都是因爲身體、生命的存在。利、害;榮、辱;樂、苦;人皆趨前而避後。這也就是法家所講的人皆趨利而避害(3)。【呂氏春秋·重已】上說:『如今我的生命屬於我所有,而給我帶來的利益也是極大的。以它的貴賤而論,即使貴爲天子,也不足以同它相比,以它的輕重而論,即使富有天下,也不能同它交換;以它的安危而論,一旦失掉它,終身不可再得到。正是由於這三個方面的原因,有道之人對生命特別小心謹慎(4)。』

【呂氏春秋·貴生】有這樣一段話:『道的實體用來保壘身體,它的剩餘用來治理國家,它的渣滓用來治理天下。由此看來,帝王的功業是聖人閒暇之餘的事,並不是用以全身養生的方法。如今世俗所謂的君子損害身體捨棄生命來追求外物,他們這樣做將達到什麼目的昵?他們又將採用什麼手段達到目的呢?(5)』

天下,是最珍貴的,可是聖人不因它而危害自己的生命,又何況其它的東西呢?只有不因天下而危害自己生命的人,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6)

前面講解身體、生命的寶貴,以希寄君主執政治理天下,應當如同看重,愛惜自己的身體一樣,只有這樣,居榮思辱,居安思危,天下才能繁榮昌盛。

在我看來,如果以法治國,形恆自定,事恆自施(7),君王可以無爲而治。如果以人治國,事事躬親,瘁心瀝血,君王就是累得丟了性命,天下又豈能治理的好呢?

注釋:

(1)楚簡本老子多了一個人字,此從楚簡本。

(2)楚簡本及帛書皆爲『寵爲下』,流行本改爲『寵爲上,辱爲下』。德清說:『世人皆以寵爲榮,卻不知寵乃是辱。』『寵爲下,謂寵乃下賤之事也。』魏源說:『夫寵人者上人,寵於人者下人,得之則驚喜,失之則驚憂焉。』陳鼓應說:『得寵是不光榮的。』

(3)管子·禁藏篇】說: 『見利莫能勿就,見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賈,倍道兼行,夜以續日,千里而不遠者,利在前也。漁人之入海,海深萬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商君書·錯法】說:『人生而有好惡,故民可治也。』


(4)【呂氏春秋·孟春紀·重已】:今吾生之爲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論其貴賤,爵爲天子,不足以比焉;論其輕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論其安危,一曙失之,終身不復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

(5)【呂氏春秋·仲春紀·貴生】:道之真,以持身;其緒餘,以爲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觀之,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養生之道也。今世俗之君子,危身棄生以徇物,彼且奚以此之也?彼且奚以此爲也?

(6)【呂氏春秋·仲春紀·貴生】:天下,重物也,而不以害其生,又況於他物乎?惟不以天下害其生者也,可以托天下。

(7)【黃帝四經·十大】:『形恆自定,是我愈靜。事恆自施,是我無爲。』(祥見第二章)
 樓主| 華軍 發表於 2009-11-30 10:35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十四章

原文:

視之而不見,名之曰微。聽之而不聞,名之曰希。捪之而不得,名之曰夷(1)。三者不可致計,故混而爲一。一者,其上不謬,其下不忽。尋尋(2)呵!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望(3)。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執今(4)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譯文:

(道)用眼睛看不見,可稱之爲『微』。用耳朵聽不到,可稱之爲『希』。用手摸而不覺有凹凸不平,可稱之爲『夷』。這三者不可以完全測量、比較、計算清楚,所以這三者是渾然一體的。『一』這個對象(指道),上古之時不是謬誤,後世之時不會被輕視,綿綿不絕啊,不能用文字來描述清楚,又反回到空虛無形。這叫做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物形的形象,這可稱爲『忽望』。跟著它看不到它的尾端,迎著它看不到它的頭部。把執住現今的大道法則,以駕馭現實,以知道亙古的開始,這可稱爲道的法則。

解說:

大道無所不在,但我們卻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人類了解的世界不是宇宙的全部,因爲人類的感官是有限的,所以大道是『無形』的,所以我們無法對大道『至計』。大道看似無形,而萬物皆循道紀,萬古不變。執道者應當把握現實,以體會道的原理,現實也是『古始』的延續,如果懂得了這個萬古不滅之道,那就可稱爲遵守『道』的法則了(是謂道紀)。

法家理論源於道家,主張『不法古,不循今』(5).在中華原文明走向成熟的春秋戰國時代,是法家人物,以道家哲學爲基礎,銳意改革自強不息,把中華文明推向了萬丈光芒的頂峰。

在唐太宗【帝范】中說的:『應務適時,以道制物』。可以說是對『執今之道,御今之有』的解釋。

至於流行本對此重要思想的篡改,我想並非偶然。我們將在後面的章節更祥細的了解一些關鍵的『修』改,以了解偉大的中華道家哲學的變遷。

注釋:

(1)無形無相,稱爲微;無聲無息,稱爲希(大音希聲——第四十一章);平坦無阻,稱爲夷。通行本作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2)中國古代的一種長度單位,八尺爲尋。 尋尋指長長的,沒有間斷。

(3)帛書甲本缺失,乙本爲沕望,『沕』通『忽』,意爲渺茫;遼遠;恍忽。『忽乎吾將行兮。』——【楚辭·屈原·涉江】,『望』指邊跡,如『神覆宇宙而無望。』——【呂氏春秋·下賢】

(4)帛本甲乙本皆爲『執今之道』,流行本改爲『執古之道』,此處之改乃與【老子】原文相反,反而與儒家復古之言同流,如此巨大改動,豈是偏誤?

(5)【商君書·開塞第七】:聖人不法古,不循今。法古則後於時,循今則塞於勢……
 樓主| 華軍 發表於 2009-11-30 10:35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爲道者,微妙玄達,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爲之容,曰:豫(1)呵其若冬涉水,猶呵其若畏四鄰,嚴呵其若客,渙呵其若凌釋,敦呵其若朴(2),混呵其若濁,曠呵其若谷。濁而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不欲盈(3)。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4)。

譯文:

上古善於遵行大道的人(指行道的君主),微妙無比,深奧通達,心思縝密深邃而難以了解。因爲他們深不可識,所以勉強形容如下。猶豫啊,如大象冬天走過江河的冰面。謹慎啊,象猶猴警惕著四周的敵人。嚴謹啊,仿佛在別人家裡做客。無聲無息啊,好象緩緩融化的堅冰。敦厚樸實啊,如同沒有加工過的木材。混同融合啊,好像江河的濁水。胸懷寬廣啊,好似空曠的山谷。渾濁之水可以靜待其緩緩變爲清徹。如何能使躁動的氣氛安寧下來並讓他重現生機?保持此道的人不追求驕奢淫逸,只有不追求驕奢淫逸,才能『爲王不成,其敝足以安。』(即使不稱王天下,也能保證自己的安全)。

解說:

老子一口氣用了七個比喻,來表達他心目中爲道者的樣子。沉默淳樸而又謹慎小心能守靜篤而無爲,又能處動盪而不驚。

只有清靜無爲,道法行於天下,天下自能安定。只有處動盪而不驚,才能使躁動的氣氛安寧下來,生機重現。老子對道的理解,乃是經天緯地,富國強兵的偉大哲學。絕非是安逸無事,恬淡超脫的玄虛之學。

注釋:

(1)豫,象之大者。——【說文】,猶、豫,二獸名,性多疑——【康熙字典】。

(2)朴,沒有加工過的木木材。

(3)盈:指驕奢淫逸。唐李世民【帝范·誡盈】:人主好奇技淫聲、鷙鳥猛獸,游幸無度,田獵不時。如此則徭役煩,徭役煩則人力竭,人力竭則農桑廢焉。人主好高台深池,雕琢刻鏤,珠玉珍玩,黼黻絺綌。如此則賦斂重,賦斂重則人才遺,人才遺則饑寒之患生焉。……

(4)爲『不成而敝』的倒裝句,是成語:『爲王不成,其敝足以安。』的簡化。
 樓主| 華軍 發表於 2009-11-30 10:37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十六章

原文:

至虛極也,守靜篤(1)也。萬物並(2)作,吾以觀其復也。天物芸芸(3),各復歸於其根,曰靜(4)。靜,是謂復命。復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5),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譯文:

達到虛無的極點,專注於抱守清靜。萬物一齊蓬勃生長,我從而考察其往復的道理。天地萬物紛紛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萬物返回其根)叫做靜。靜,可稱爲復歸於大道的法則。復歸於大道的法則,是天地萬物運行的常理。知道這個常理,就算是明白的人。不知道這個常理,就是無知,無知而肆意妄爲,就會招至兇險。知道天地萬物運行的常理,就能包容萬物,能包容萬物,就是最大的公平,公平對待萬物,才能稱得上萬物之王,符合天的法則,才能稱王天下,天是尊從大道的法則運行的,只有大道的法則是長久的,遵從大道的法則,就可長治久安,一生沒有危險。

解說:

聖人虛靜無爲,觀察萬物運行之常理,萬物皆循『道』之法則運行。【韓非子·飾邪】說:『故先王以道爲常,以法爲本,本治則名尊,本亂則名絕。』又說:『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亡。』聖人以天道推演人道,以道法行於天下,才能實現最大的公平;百姓才能循法而自立自爲,國家才能富強,長治久安。如果君主不知常,不守法,肆意妄爲,必將天下大亂。


注釋:

(1)篤 忠實,一心一意

(2)通行本作『並』。此處兩句【楚簡本】作『萬物方作,居以須復也』帛本皆爲『萬物旁作』亦與『並』相通。

(3)通行本作『夫物芸芸』。【楚簡本】作『天道員員』。帛本爲『天物芸芸』。

(4)乙本作『曰靜』,通行本作『歸根曰靜』。甲本殘缺,但僅有兩字空位。

(5)帛書甲乙本皆爲『王』,流行本改爲全。
 樓主| 華軍 發表於 2009-11-30 10:38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焉。猶呵!其貴言。成事述功(1),百姓皆謂:我自然。

譯文:

最好的治國之道,下邊的百姓只知道有朝廷的存在而已。其次的治國之道,百姓喜歡、讚美朝廷。再其次的治國之道,百姓害怕朝廷。最下等的治國之道,百姓侮辱瞧不起朝廷。朝廷沒有誠信,百姓就不信任朝廷。猶豫啊!他對自己的言論小心謹慎。事業成就,當講述自己的功勞的時候,百姓都說:這是我自己干出來的。

解說:

最好的治國之道,下邊的百姓只知道有朝廷的存在而已。這個治國之道,當然就是無爲而治。老子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第三十八章)。就是說:最高的德(也就是最好的治國方法),就是不空講道德,所以才有德。以法爲教,不空談仁義道德,法令通行而公平,賞信罰必(2)不避貴踐。才能取信於民,才能給百姓自主的機會。百姓凡事自立自爲,用不著投親靠友,請客送禮。朝廷政務清閒,百事不留(請參閱第三十八章)。所以百姓只知道有朝廷的存在,但用不著千里上訪,似乎自己與朝廷沒有關係。

其次的治國之道,就是第三十八章所講的以『仁』治國。君王看似大有做爲,興利除弊,勤政愛民。臣下及百姓都讚揚他,但如同沒有尺度就不能造出精細的器具一樣,不以法治進行賞罰,君王就會出現失誤。就算是君王雄才大略,賞罰得當,最終也會落得人亡政息的後果。

再次的治國之道,就是第三十八章所講的以『義』治國。君王出於私自的利益,興事有爲,橫徵暴斂,不顧百姓利益。百姓畏懼這個朝廷。但正如老子所說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七十四章)』這樣的朝廷,如果壓迫的老百姓沒有活路了,也就離被推翻不遠了。(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矣。)

最次的治國之道,就是第三十八章所講的以『禮』治國。表面上全是華華禮儀、昭昭仁義,大街小巷全是道德說教,同時推行的卻是貴族世襲、等級禮制。強迫百姓做『禮』的表演,百姓只能在背後侮辱咒罵朝廷。百姓對這樣的朝廷毫無信任,國家如同一盤散沙, 危如累卵。

君主治理國家應當抱守天道,不以私情害法,不以私慾妄爲。 唐太宗說:『我每次臨朝聽政,想說一句話,都要再三考慮,恐怕對百姓帶來危害,所以不多說話。』(3)這是對老子『猶呵!其貴言』最好的解釋。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講道:『由於有罪而受到誅罰,民眾不會怨恨上級長官……,因爲有功而受到獎賞,臣子不會感激君主的恩德……』。(4)慎子說:『君主依法治理國家,而不用凡事親爲,那麼萬事皆決斷於法,有了以法決斷,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所作所爲受到相應的獎賞和處罰,而不把幻想寄托在君主的私人愛好上,因此人們心裡就不會產生怨恨,全國上下就會和睦相處』。(5)這樣才能在臣下和百姓當中取得誠信,樹立威信。

天下如果有法治,百姓用不著處處拉關係結黨羽,能自立自爲。成就事業講述功勞之時自然就會說:『這是我自己干出來的』。用不著感謝皇恩浩蕩,沒必要給領導戴高帽子。

只有全面的了解一下先秦諸子百家,才是根本理解【老子】的含義。儒、法、名、墨、兵、農、縱橫、雜……,等百家之學的哲學基礎無不由道家而出。其中關係最爲密切的當屬法家。縱觀世界歷史橫覽東西文明,法治都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兩千五百年前,偉大的華夏族先賢,用他們的智慧和經驗,總結出了天道運行之理,並且實踐了以法治國統一東亞大陸的壯舉,把東方文明的基因永遠寫入中華人的血液。雖然我們經歷了暗暗黑夜,但昨天的記憶,還在我們的心中,往聖的智慧,將是我們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動力。

注釋:

(1)楚簡本爲『成事述功』,帛書甲乙本皆爲『成功遂事』,流行本爲『功成事遂』此從楚簡本。

(2)【六韜·文韜·賞罰第十一】載:『文王問太公曰:賞所以存勸,罰所以示懲。吾欲賞一以勸百,罰一以懲眾,爲之奈何?太公曰:凡用賞者貴信,用罰者貴必。賞信罰必於耳目之所聞見,則所不聞見者,莫不陰化矣。』

(3)【資治通鑑·唐紀】:上曰:『朕每臨朝,欲發一言,未嘗不三思。恐爲民害,是以不多言』。

(4)【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以罪受誅,人不怨上,跀危坐子皋。以功受賞,臣不德君,翟璜操右契而乘軒』。

(5)【慎子·君人】:『大君任法而弗躬。則事斷於法矣。法之所加。各以其分。蒙其賞罰而無望於君也。是以怨不生而上下和矣』。
 樓主| 華軍 發表於 2009-11-30 10:41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十八章

原文:

故:(1)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譯文:

所以:抱法處勢無爲而治的大道被廢止了,就會有仁義說教充滿社會。巧智辯慧(2)出現了,社會就產生了虛假偽詐之事。六親不和睦,於是有人提倡父慈子孝。國家政治陷於昏亂狀態,才突顯出忠臣的作用。

解說:

在上一章,老子講了四種治國的方法,這一章開始用了『故』字,是爲了總結、解答前面的幾種治國之道的弊端。那麼上一章講的治國方法具體是哪幾種呢?我們在後面章節里能找到明確的答案。第三十八章中講的:道、仁、義、禮,四種治國方法中,以道治國,無爲而治,沒有私慾,百姓只知有個朝廷。以仁治國,有爲而不爲自己的利益著想,百姓喜歡、讚美朝廷。以義治國,有爲而出於私利,百姓害怕朝廷。以禮治國,百姓不響應,則朝廷官員們就捲起袖子,對百姓生拉硬拽,百姓侮辱瞧不起朝廷。(3)

所以,抱法處勢無爲而治的大道,被廢止了之後,就會以仁、義、禮來治理國家。其結果就是出現『大偽』『六親不和』『國家昏亂』。

在周朝,所謂的『智』指的是了解『仁義禮樂』的知識。(4)所謂的『慧』指的是區別判斷『仁義禮樂』的能力。(5)

用觀察人們的處世爲人是否符合『禮制』這樣的智慧來治理國家,人們就會戴上偽善的面具,從事的是危害國家的勾當。魯迅在他的【狂人日記】中這樣寫道:『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在春秋戰國那個偉大的時代,森嚴的等級禮制,已經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特權世襲的封建制,已走到了末路。取而代之的,是布衣馳騖天下爲公的法治社會。

兩千多年過去了,雖然我們經歷了太多的曲折與恥辱,我們哲學被篡改歪曲,我們的家園被外族鐵蹄蹂躪,我們的歷史被熱血與淚水無數次的沖刷。但我們偉大的民族還是站立在這裡了,我們能找到那條迷失已久的大道,我們一定能重鑄祖先曾經輝煌燦爛的文明之碑!

注釋:

(1)帛書甲乙本皆有『故』字,使文章前後貫通,此從帛書。

(2)【商君書·說民】:辯慧,亂之贊也……,意爲:誇誇其談的辯論智慧,是國家昏亂的幫凶。

(3)第三十八章:……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上禮爲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4)【論語·里仁篇】:仁者安仁,智者利仁。【論語·陽貨篇】:子曰:『唯上智下愚不移。』

(5)【左傳·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故不可立。』【漢書·萬石衛直周張傳】:『夫議政者,苦其諂諛傾險辯慧深刻也。諂諛則主德毀,傾險則下怨恨,辯慧則破正道,深刻則務恩惠。』
 樓主| 華軍 發表於 2009-12-5 09:59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新法家華軍——帛書老子注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原文:

絕智棄辯(1),民利百倍。絕仁棄義(2),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言也,以爲使(3)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譯文:

杜絕巧智,去掉辯慧,百姓就會得到百倍的利益。杜絕偽仁,去掉假義,百姓就會恢復孝順與慈愛。杜絕淫巧,去掉私利,國家就沒有盜賊。這三句話,來控制自己還不夠,所以要讓這三句話有一個歸屬:表現無華抱守儉樸,少貪私利節制欲望。

解說:

春秋戰國時代,之所以道家、法家反對所謂的『智』『聖』(4)『仁』『義』,是因爲朝廷的禮制之下的『仁』『義』說教不能給人民(包括官員)帶來公平。在冠冕堂皇的說教之下,產生的卻是道貌岸然的偽詐與誇誇其談的辯智。商君說:『辯慧,是造成國家昏亂的幫凶』(5),韓非說:『仁義道德說教和辯論遊說之智,都不是保全國家的辦法』(6)。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在【韓非子】中,有很多耐人尋味發人深思的小故事,比如:有一個宋國人,請求爲燕王在棘樹刺上雕刻一個獼猴,然後燕王花費方圓十八里的收入來供養他,但他要求燕王必須齋戒三個月,給燕王駕車的人是個鐵匠,他對燕王說:『我聽說君王沒有連續齋戒十天而不舉行宴會的,所以這個宋國人才故意以三個月爲期限。而雕刻的工具必須比雕刻的器物要小,作爲一個鐵匠,我沒辦法打出這樣小的刻刀。看來這是沒有結果的東西,君王必須明察他。』聽了這話,燕王於是把這個宋國人抓起來審問,果然是假的,就把他殺了。鐵匠對燕王說:『從無法度量因而多虛假這個角度來推論,世上那些能花言巧語的人,說的多數是能在棘樹刺上刻猴之類的話。』(7)

君主迷信不能證實的巧妙之說,不以形名法度來辨明真偽,就背離了富民強國之道。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與第三章的『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意思相近,君主不貪私利,也即不貴難得之貨,國家也就沒有了『盜賊』。

在春秋時代,反對仁義的主張還沒有到言詞激烈的程度,前面章節中的關於反對仁義的詞句,比如第五章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在楚簡本章節中沒有。而到了戰國時代,天下進入了白熱化的大爭時代,尤以道家、法家爲代表的人物,對周政府及致力於『克已復禮』的儒家『聖人』學說,進行了嚴厲的批判。

注釋:

(1)楚簡本爲『絕智棄辯』帛書及流行本皆爲『絕聖棄智』,此從楚簡本。

(2)楚簡本爲『絕偽棄慮,民復稚子』,帛書及流行本皆爲『絕仁棄義,民復孝慈』。莊子所說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就是對儒家所謂的『聖人』而言。儒家信奉的聖人言什麼呢?言仁義。(【論語·衛靈公】: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故,上一句『絕聖』與此句『絕仁』意思相近,而楚簡本此句『絕偽棄慮』與上一句『絕智棄辯』相近,故,在上一句取楚簡本,此從帛書。

(3)楚簡本爲『使』,帛書及流行本爲『文』,此從楚簡本。

(4)【論語·季氏】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5)【商君書·說民】:辯慧,亂之贊也……,意爲:誇誇其談的辯論智慧,是國家昏亂的幫凶。

(6)【韓非子·五蠹】:『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

(7)【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宋人有請爲燕王以棘刺之端爲母猴者,必三月齋,然後能觀之。燕王因以三乘養之。右御冶工言王曰:『臣聞人主無十日不燕之齋。今知王不能久齋以觀無用之器也,故以三月爲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今臣冶人也,無以爲之削,此不然物也。王必察之。』王因囚而問之,果妄,乃殺之。冶人又謂王曰:『計無度量,言談之士多棘刺之說也。』
 樓主| 華軍 發表於 2009-12-5 10:01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新法家華軍——帛書老子注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原文:

絕學無憂。唯與呵,其相去幾何?美與惡,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荒呵,其未央哉!眾人熙熙,若享太牢(1),而春登台。我泊焉未佻(2),若嬰兒未咳。累呵,如無所歸。眾人皆有餘,我獨遺。我愚人之心也,沌沌呵。俗人昭昭。我獨若昏呵。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呵。忽呵,其若海,望(3)呵,其若無所止。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以俚。吾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譯文:

拒絕這些學問,才能去除憂患。『唯』與『呵』這兩種語氣,差別有多大?所謂的『美』與所謂的『惡』,相距有多遠?百姓畏懼朝廷,朝廷也不可以不畏懼百姓。荒淫無度啊,他們沒完沒了!眾人興高采烈,好象享受『太牢』盛宴,春天登台享樂。我對此淡泊,不像他們那樣輕佻放縱,像一個還不會開口笑的嬰兒。疲憊啊!好像無家可歸。眾人都富足有餘,只有我一無所有。我懷著一顆愚鈍的心啊,好似昏昧無知的樣子。世俗的人們都喜歡顯示自己,唯有我好象昏昏不明。世俗的人們都喜歡明察秋毫,唯有我默默無聞。遼闊無邊啊,它(道)好象大海一樣,浩瀚彌遠啊,它(道)好像沒有盡頭。眾人都有自己的本領長處,只有我頑固不苟同,像粗俗的俚人。我寧願與眾人不同,而看重『道』這個萬物之母。

解說:

很多注家把『絕學無憂』解釋爲放棄學習文化,倡導愚民思想和政策,這是多麼可笑啊,人類文明的進步,離得開文化知識的進步嗎?第四十八章中,老子講道:『爲學者日益,爲道者日損。』難道不是對知識的肯定嗎?

那麼這裡,老子講的『絕學無憂』要拒絕的是什麼學問呢?是區別『唯』與『呵』,『美』與『惡』的學問。周朝的治國思想是以禮爲基礎的,『唯』與『呵』代表著嚴格的等級秩序,『美』與『惡』代表著君子美德與小人醜惡,尊禮者爲『美』,不尊禮者爲『惡』,【禮記】中講到:只要掌握了美與惡的區別,就知識廣博,可以旁徵博引進行比喻,然後能成爲導師,然後就能成爲君王。(4)

再比如:我們常說的唯唯喏喏中的『唯』與『諾』,是有區別的。如果是回答平輩的人,就回答『諾』,如果是回答比自己地位尊貴的人,就得用『唯』。(5)回答錯了,就是失禮,失禮就不美了。

春秋戰國時代,諸候爭霸中華大地戰火紛飛,無數的邦國被滅亡,周朝政府的禮制對平民的壓迫已嚴重阻礙了社會的進步,法治在無數邦國的激烈竟爭中被一次次的實踐和放大,於戰國時代走向成熟。

這裡,老子強烈的批評了朝廷貴族們的驕奢淫逸,闡述了一個行道者的心態。

老子自稱『愚人之心』,是形容在別人眼裡他這種思想是愚蠢的。其實只有老子自己知道,這才是經天緯地安定天下的大道。所以在後面章節里老子說:『我由此知道無爲而治的好處。不天天宣揚道德教化,抱法處勢無爲而治的好處,天下很少有人能知道啊!(第四十三章:吾是以知無爲之有益也。不言之教,無爲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老子還說:『使我稍有點(對道的)了解,行走(喻實踐)於大道上,只怕悖逆了大道。大道非常平坦,而人們卻很容易懈怠(第五十三章:使我介有知,行於大道,唯他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

朝廷天天搞禮儀、講仁義,在華華禮儀,昭昭仁義的背後卻是魯迅筆下的『吃人』的社會,國家也必然走向昏亂。如果抱法處勢,無爲而治,國家的政治看似淡然無味,卻是使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繁榮穩定的好辦法。第五十八章中:其政悶悶,其民淳淳。與本章的『我獨悶悶』的執政思想是一致的。而後的: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也與本章的『俗人察察』所批評的做法是一致的。

注釋:

(1)太牢,周朝宴會分五個等級,『太牢』是最高級的。按『禮』的規定,『太牢』是周天子才能舉辦的盛宴。

(2)帛書甲本爲『我泊焉未佻』,流行本改爲『未兆』,從帛書甲本。

(3)帛書甲本爲『忽』乙本爲『沕』。其意相通,指遼闊的樣子,『望』,甲乙本皆爲『望』字,指無邊無際的樣子。

(4)【禮記·學記】:『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爲師。能爲師然後能爲長,能爲長然後能爲君。

(5)【禮記·曲禮】:『必慎唯諾』。、『父召無諾,先生召無諾,唯而起。』【禮記·內則】:『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多,應唯敬對。』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