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94|回覆: 0

[中國方言] 吳語源流小考(1)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09-1-19 10: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經濟網
(一)吳語初源來自古楚語

    吳越地區在春秋時為吳國越國領地,當時這些諸侯國的主體民族為百越人(屬侗台語族)。吳為越並,語言並無變化。越後又為楚國所滅,吳地被列為三楚之一的『東楚』內。這表明是楚人給吳越地區帶來了華夏語基礎。這還可以由好幾個方面推論:

    據傳說吳國王族與周同姓,來自中原,這還有『宜侯』銘文為證,則王族原來可能是會說華語的,但數百年與越族相處之後能否在日常說話中保持下來大可懷疑,因連王名都已越化。但吳越王鑄禮器兵器皆使用漢字,吳季札尤其通中原禮樂(孔子弟子中江南唯吳人子游一人,【禮記】記孔子稱季札為『吳之習於禮者』),那麼統治層應至少在文化上要學華語,猶如舊時歐洲貴族之習拉丁文。只不知當時用的是中原雅音還是相鄰的楚音(從楚伍子胥、伯骸⑽鬧幀⒎扼喚勻朧宋庠嬌矗贍苄源蟆W⒁餳詞垢緄奈饊悼尚牛妒芳恰の饊蘭搖匪怠疤儆憾四吮季B保蛞彩譴又芟染胖廖獾)。

    楚語正式進入吳越由楚滅越開始。楚滅越時間現有四說:(1)楚威王七年,即公元前333年(【史記・越世家】及【六國年表】未記年,僅云『盡取故吳地至浙江』同時破齊徐州。【楚世家】破齊事列該年,集解引『徐廣曰:時楚已滅越而伐齊』);(2)楚懷王二十二年,即前306年(【史記會注考證】);(3)楚考烈王元年,即前262年(【越絕書・吳地傳】);(4)楚考烈王十四年,即前249年(蒙文通:【越史叢考】;蒙氏認為楚陸續敗越奪地,奪取吳故地較早,但未及會稽,直至秦方滅)。後二說實為春申君入吳之時。【史記・楚世家】說考烈王元年(前262年)封令尹黃歇於吳號春申君,至幽王元年(前237年)被殺,凡25年(而【春申君列傳】則說考烈王十五年春申君才求移封於江東,【越絕書】則謂幽王立,封春申君於吳,治吳三年後以子為假君,父子治吳凡14年),這段時間內據【越絕書・吳地傳】說春申君泊無錫湖、祀歷山,造龍尾陵道,作吳兩倉、吳市、諸里大\、獄廷、楚門等,還有好幾處客冢,說明當時楚國積極加強對吳的統治,官吏、兵將、食客眾多,春申君被殺後又十六年才被秦滅亡(楚滅後楚人在吳仍有很大勢力,從項梁叔侄在吳的號召力及後來項羽率江東子弟八千人過江反秦可知)。楚人幾十年的統治形成當地發展漢語的條件,今日老湘語與吳語有許多共同處,似非偶然。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全國為三十六郡,於吳越地東置會稽郡、西置鄣郡。漢初曾一度合併,後又改會稽為吳郡,漢武則改鄣郡為丹陽郡;至東漢又分置會稽、吳郡。秦漢置郡設官駐兵,中原移民主要聚居點應在郡治的吳(今蘇州)、會稽(今紹興)、宛陵(今宣城)及一些重鎮如秣陵(金陵,今南京)等處,吳語方言應是以此等地方為中心發展起來的,故後來吳語還是分別以蘇州為蘇南吳語中心,紹興為浙江吳語中心,宣城為皖南吳語中心。但當時越族力量還很強,部分越人往往進入山區成為所謂『山越』,而浙南、福建一直還是越人天下。雖然漢武帝詔命徙甌越、東越、閩越於江淮,不過遷走了三越的王族、軍隊主力與豪強而已(註:此說不確,【史記・東越列傳】和【漢書・閩粵傳】都明確記載『將其民徙處江淮之間,東越(粵)地遂虛』),廣大散居越人退入山區,後來又出就故地,如史載『(東甌)後遺人往往漸出』(【太平御覽】卷一七一引【吳地記】),『(閩越)遁逃山谷者頗出』(【宋書・州郡志】),而形成了回浦(溫州)、冶(建安)、東冶(福州)三縣。東漢時還曾派高級將領驃騎將軍張意以水軍討伐東甌(見【太平御覽】引【東觀漢紀】佚文)。直至三國時許靖致曹操書還敘說自己從會稽『南至交州,經歷東甌、閩越之國,行經萬里,不見漢地』(【三國志・蜀書・許靖傳】),說明那時浙南、福建還沒有被真正完全控制。乃至南朝宋謝靈運『嘗自始寧(上虞南鄉)南山伐木開徑直至臨海,從者數百,臨海太守王L驚駭,謂為山賊』。當由山間還有山越遺民而致誤會。因此無怪乎西漢末揚雄所記『吳越』方言詞主要還是侗台語詞彙了,這說明後來吳語方言的形成是經歷一段很長的時間的。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