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791|回复: 18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卷一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发表于 2012-6-1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汉川草庐  作者: 汉川草庐
古文观止   卷一
篇名作者
郑伯克段于鄢左传‧隐公元年
周郑交质左传‧隐公三年
石碏谏宠州吁左传‧隐公三年
臧僖伯谏观鱼左传‧隐公五年
郑庄公戒饬守臣左传‧隐公十一年
臧哀伯谏纳郜鼎左传‧桓公二年
季梁谏追楚师左传‧桓公二年
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左传‧僖公四年
宫之奇谏假道左传‧僖公五年
齐桓下拜受胙左传‧僖公九年
阴饴甥对秦伯左传‧僖公十五年
子鱼论战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寺人披见文公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介之推不言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展喜犒师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僖公三十年
蹇叔哭师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休竹客 发表于 2012-6-1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文观止       校对、白话翻译:luo 卷一‧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隐公元年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它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白话翻译
当初郑武公娶申国的女子,名叫武姜,生了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姜氏惊吓到,所以取名寤生,也因此而讨厌庄公。武姜喜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了庄公即位,武姜为共叔段请求制地为封邑。庄公说:‘制地,乃险要之邑城,虢叔就是死在那里。其他的邑城,我一定从命。’武姜请求京地。于是庄公把京地封给共叔段,称共叔段为京城大叔。
祭仲说:‘都城超过三百丈,是国家的祸害。依先王的制度,大都不超过国城的三分之一,中都不超过五分之一,小都不超过九分之一。今京城超出法度,不合先王的制度,君王将无法承受。’庄公说:‘是姜氏想这样。我该如何避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里会满足!不如早做安排,使他无所蔓延。一旦蔓延,就难应付了。蔓草都很难铲除,何况是君王所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取灭亡,你等著瞧吧!’
没多久大叔命令西鄙、北鄙两地同时也要接受他的管辖。公子吕说:‘一国不能忍受二君,君王将有什么打算呢?如果要让位给大叔,臣就请求去事奉他。如果不让,那么就请除掉他,别使人民有二心。’庄公说:‘不必,他将自取其祸的。’大叔又进一步把两地据为己有,并且扩大到廪延。子封说:‘可以下手了,再扩大下去,他将得到民心。’庄公说:‘不义不亲,扩大将会崩溃。’
大叔修城郭、积粮食,整顿军备,准备步卒、兵车,打算偷袭郑国;武姜也预备开城门做内应。庄公得知进兵的日期,说:‘可以了。’于是命子封率领两百辆兵车讨伐京城,京城的人民背叛大叔段。段退走到鄢,庄公又进兵伐鄢。五月辛丑,大叔逃到共国。
《春秋》书上记载:‘郑伯克段于鄢。’段不敬兄长,所以不称弟。如同二国之君,所以称克。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有失教诲,这是符合郑国人民的意思。不说出奔,实是难以下笔。
于是庄公把姜氏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不久却又后悔了。
颍考叔是颍谷的封人,听闻到这件事。借着进献贡物去见庄公,庄公赐他食物。他把肉放在一边不吃,庄公问他,他回答说:‘小人家有母亲,尝过小人所有的食物,没有尝过君王所赐的肉羹,请让小人把肉羹带回去给母亲吃。’庄公说:‘你有母亲可赠送,独我没有。’颍考叔说:‘敢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庄公告诉他原故,并且表示后悔。颍考叔回答说:‘君王有何好忧虑的呢?如果掘地见泉,在地道中相见,有谁敢说不对呢?’庄公就照他的话做了。
庄公进入地道,赋诗说:‘大地道中,其乐也融融。’武姜走出地道,赋诗说:‘大地道外,其情也和乐。’于是母子和好如初。
君子说:‘颍考叔真是大孝啊!爱自己的母亲,又影响到庄公。《诗经》说:“孝子心无匮乏,永远赐福你的族类。”说的正是这种情况吧。’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休竹客 发表于 2012-6-1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文观止             校对、白话翻译:luo 卷一‧周郑交质  左传‧隐公三年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谿沼沚之毛,𬞟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𬞟,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白话翻译
郑武公、庄公相继为周平王的卿士,平王要把庄公的政权分一半给西虢公,庄公因此埋怨平王。平王说:‘没有这回事。’于是周郑交换人质。王子狐到郑国当人质,郑公子忽到周当人质。
平王死后,周人准备把政权交给西虢公。四月,郑国大夫祭足率兵割取周温地的麦子;秋天,又割取了周都城的谷子。自此周郑交恶。
君子说:‘信誓如果不是发自心中,交换人质也没有用。如能彼此了解谅解,用礼来约束,虽然没有人质,又有谁能离间呢?如真有诚信,即使是山涧溪谷池沼沙洲的野草,浮萍蘩草水草水藻之类的野菜,筐筥锜釜的器具,池中路旁的积水,都可祭祀鬼神,可进献王公。更何况是君子缔结两国的信约,依礼来行事,又哪里用得着交换人质呢?国风有《采蘩》、《采𬞟》两篇诗,大雅有《行苇》、《泂酌》两篇诗,这都是在表明忠信的重要啊!’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休竹客 发表于 2012-6-1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文观止        校对、白话翻译:luo 卷一‧石碏谏宠州吁  左传‧隐公三年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
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白话翻译
卫庄公娶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为夫人,夫人叫做庄姜。庄姜貌美但没有生孩子,卫国《硕人》这首诗就是为她所作的。庄公又从陈国娶了夫人,叫做厉妫,厉妫生了孝伯,孝伯早死。厉妫的妹妹戴妫生桓公,庄姜把桓公当做是自己的儿子。
公子州吁是庄公的宠妾所生,受到庄公的宠爱。州吁喜欢弄武,庄公也不禁止,庄姜则讨厌他。
石碏谏庄公说:‘臣听说爱儿子就要教他走正道,不可让他入邪路。骄恣、奢侈、淫乐、放荡,都是邪恶的根源。这四者之所以会发生,是宠爱太超过了。如要立州吁,就得赶快确定;如还不确定,过度宠爱将导致祸患。受宠而不骄恣,骄恣而能屈抑,屈抑而不怨恨,怨恨而能忍受,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而且低贱妨害尊贵,年少凌驾年长,疏远离间亲近,新人离间旧人,位低超越位高,淫乱破坏道义,这是所谓的六逆。君合义,臣从命,父慈爱,子孝顺,兄友爱,弟恭敬,这是所谓的六顺。舍去顺而效法逆,将招致祸患。做国君的,应该将祸患致力消除,如今反而去招致它,这恐怕是不可以的。’庄公不听。
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交往,石碏加以禁止,但没有用。至桓公即位,石碏就告老退休。
注:鲁隐公三年时,卫桓公已即位十五年。所以本篇史事并非发生在隐公三年,而是追叙性质。鲁隐公四年,州吁弑桓公而自立为王。同年九月,州吁被卫国人所杀;石碏之子石厚,也因依附州吁而遭杀身之祸。这正应验了石碏的预警,如当初卫庄公和石厚都能听石碏的劝告,则上述之悲剧应不至发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休竹客 发表于 2012-6-1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文观止        校对、白话翻译:luo 卷一‧臧僖伯谏观鱼  左传‧隐公五年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白话翻译
春天,隐公将到棠去看补鱼。臧僖伯进谏说:‘凡物不能够用来讲习大事,它的材料不能用来做有用的器具,那么国君就不需理会它。国君的责任是将人民纳入轨和物,讲习大事以端正法度叫做轨,取用材料以彰显器具叫做物。不合轨度、不择器物,叫做乱政。乱政频繁,是国家败亡的原因。所以春蒐、夏苗、秋狝、冬狩,都是利用农闲时来讲习军事。每三年出兵演习一次,入城时整齐队伍以尚威武,入城后祭告宗庙而后饮酒,这是藉以检查军备、昭显车服旌旗的华彩、明示贵贱、辨别阶级、调顺长幼、讲习威仪的。如果鸟兽之肉不摆入祭器内,其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装饰器具,那么国君就不去射猎,这是古代的制度。至于山林川泽的产物,制造器具的材料,是贱役的工作,官吏的职责,不是国君应当过问的。’
隐公说:‘我是要去巡视边地的。’于是就前往了。让渔人陈列渔具,看他们补鱼,僖伯推说生病,没有跟从。
《春秋》记载说:‘隐公到棠检视渔具。’这是讽刺隐公不合礼,而且还说棠地太远,是表示隐公不该去的。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休竹客 发表于 2012-6-1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文观止         校对、白话翻译:luo 卷一‧郑庄公戒饬守臣  左传‧隐公十一年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齐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乃与郑人。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实偪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圄也。’
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寘于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白话翻译
秋七月,鲁隐公会合齐侯、郑伯攻打许国。初一,军队逼近许国城下。颍考叔拿着郑伯的指挥旗率先登城,子都自城下用箭射他,颍考叔摔了下来。瑕叔盈又拿起指挥旗登城,向四周挥动旗子,大喊说:‘国君登城了!’于是郑国军队全登上城了。初三,进占许国。许庄公逃到卫国去。齐侯要把许国让给隐公。隐公说:‘君王认为许国不守法度,所以跟随君王讨伐。许国已经伏其罪了,虽然君王有命令,寡人不敢接受。’于是给了郑国。
郑伯让许国大夫百里辅佐许庄公的弟弟许叔居住在许国的东边,说:‘上天降祸于许国,鬼神都不满于许君,于是借寡人的手惩罚他。寡人连一二个父兄都不能相安无事,又哪里敢把讨伐许国当作是自己的功绩呢?寡人有个弟弟,都不能和睦相处,还让他四处去寄食,又如何能长久占有许国呢?你就帮着许叔安抚许国的人民吧,我会派公孙获来帮你。如果寡人能以寿终,上天也会依礼终止降祸于许国,愿意让许公再度统治许国。只是我郑国如有所请求,就像旧时的通婚,希望能委屈的听从。而且也不会让别族的人逼近此处,来和我郑国争夺这块土地。我的子孙救亡都来不及了,哪里还能替许国祭祀祖先呢?寡人之所以让你居住在此,不仅是为了许国,也是为了巩固我的边陲。’
于是派公孙获住在许国的西边,说:‘你所有的器物财货,都不要放置在许国。我若死了,你得赶紧离开此地。我的父亲才在这里新建都城,周王室又日益衰微,周朝的子孙一天天丧失原有的功业。许国,是四岳的后代。上天既然厌弃了周族,我还能和许国争嘛?’
君子认为郑庄公处理这件事是合礼的。礼,乃是治理国家、安定社稷、整序人民、有利后代的事。许国没有法度所以讨伐它,服了罪就宽恕它,审度自己的德行、酌量自己的力量来处理事情。见机行事,不连累后人,可以说是‘知礼’的了。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休竹客 发表于 2012-6-1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文观止         校对、白话翻译:luo 卷一‧臧哀伯谏纳郜鼎  左传‧桓公二年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𬘘纮𫄧,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旗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寘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白话翻译
夏四月,从宋国取得郜国的大鼎。初九,安放在大庙,这是不合礼的。
臧哀伯进谏说:‘做国君的,是要表彰道德杜绝邪恶,以昭示百官,还怕有所缺失,因此显扬道德以训示子孙。所以用茅草覆盖宗庙的屋顶,用蒲草结成的席子做祭天时所乘的车的车垫,祭祀用的肉羹不调五味,祭祀用的黍稷不精凿,这是用来昭示节俭。礼服、礼帽、蔽膝、玉笏、束带、下衣、绑腿、复鞋、横簪、瑱绳、冠带、冠饰,这是用来昭示制度。佩巾画上水藻,佩刀系上玉饰,鞶带垂饰,旌旗的飘带,马系的革带,这都是用来昭示定数。衣裳绘绣上火、龙、黼、黻,这是用来昭示文采。用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画各种形象,这是用来昭示物色。马锡、车横铃、车前铃、旗铃,是用来昭示声音。旌旗上画日月星,这是用来昭示光明。所谓道德,是要节俭有法度,增减有定数,用图纹形象来表示它,用声音颜色来彰显它,这是用来昭示百官。百官因此戒慎恐惧,而不敢违反纪律。现在反而破坏道德树立邪恶,将受赂的郜鼎安置在大庙,公然向百官展示。百官如果效法,还能惩罚他们吗?国家的衰败,是由官吏的邪恶开始的。官吏会失德,就是仗着恩宠公然贿赂。郜鼎在大庙,还有比这更明显的贿赂吗?周武王灭商时,把九鼎迁移到雒邑去,高义之士还说他不对哩,更何况把明示邪恶叛乱的赂器放在大庙里,这怎么可以呢?’桓公不听。
周天子的内史听到这件事,说:‘臧孙达的后代在鲁国一定能长保禄位吧!国君违背礼制,他能不忘用道德去劝阻。’
注:鲁桓公二年正月,宋国的华父督杀了孔父嘉,并且夺取他的妻子,又弑杀了宋殇公,然后从郑国迎回宋公子冯,立公子冯为国君,是为宋庄公。三月,鲁桓公在稷和齐釐公、陈桓公、郑庄公相会,承认宋国的新政权。宋国的新政权对其四君各有贿赂,鲁桓公得到的就是郜鼎。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休竹客 发表于 2012-6-1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文观止         校对、白话翻译:luo 卷一‧季梁谏追楚师  左传‧桓公六年
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
鬬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鬬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王毁军而纳少师。
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絜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故务其三时,脩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脩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
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白话翻译
楚武王想要侵略随国,先派薳章假意去谈和,并把军队驻扎在瑕地等待。随国派少师主持和谈。
鬬伯比告诉楚武王说:‘我国在汉水东边无法扩大国土,是由于我们自己的失策。我们扩张军队,并且整具甲兵,用武力来对付他国,他们必然害怕而联合起来对付我们,所以难以离间。汉水东边的国家,随国最大。随国如果自大,必然放弃其他小国。小国离心,是楚国的利益。少师自傲,请把我国的老弱士卒让他看。’熊率且比说:‘随国有季梁在,有什么用呢?’鬬伯比说:‘这是为以后打算,少师会得到随君的宠信。’楚武王就藏起精锐的士卒而摆出老弱来接待少师。
少师回去后,请随君追击楚师。随侯准备答应。季梁劝阻说:‘现在楚国正得到天命,楚军老弱,是用来诱骗我们的吧!君王何必性急呢?臣听说小国之所以能抗衡大国,是因为小国有道而大国荒淫。所谓道,是忠于人民而诚心敬奉鬼神。在上位能为人民谋福利,就是忠;祝史能真实的祝祷,就是信。现在人民还在饥饿,而君王却想满足私欲,祝史诈称功德来祝祷,臣真不知这怎么行得通。’
随侯说:‘我祭祀用的牺牲毛色纯净又肥壮,谷物也丰盛完备,怎说不真诚呢?’季梁回答说:‘人民,是鬼神关心的主体。因此圣王先造福人民,然后才尽力事奉鬼神。所以敬奉牺牲时祝告说“硕大又肥壮”,这是说人民的财力普遍富足,是说牲畜肥大又繁多,是说没有瘟疫这些疾病,是说各式好品种都有。敬奉谷物时祝告说“洁净又丰盛”,这是说农时没有被侵害,而且人民和乐又丰收。敬奉酒醴时祝告说“甜美又香醇”,这是说上下都有美德而没有邪恶之心。所谓祭物的馨香,是指没有谗言邪恶。所以专心致力于农时,修明五教,亲睦九族,以尽心祭祀鬼神。于是人民和洽,而鬼神降福,所以做任何事都能成功。现在人民各有异心,鬼神也无关心的主体,君王虽然祭祀特别丰盛,又能求得什么福分呢?君王姑且修明政事,而亲近兄弟之国,或许可以避免祸难。’
随侯畏惧而修明政事,楚国不敢来侵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休竹客 发表于 2012-6-1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文观止         校对、白话翻译:luo 卷一‧曹刿论战  左传‧庄公十年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白话翻译
齐国军队侵略我国,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进见庄公。他的乡人说:‘在位的人自然会谋画,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在位者浅薄,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去进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凭借什么作战?庄公说:‘舒适美好的衣服,不敢专有,一定分给他人。’曹刿回答说:‘小的恩惠无法普遍,人民是不会跟从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不敢增加,一定对神诚实。’曹刿回答说:‘小诚实无法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会降福的。’庄公说:‘大小的讼案,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依照实情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忠于人民的表现,可以一战。出战时,请让我跟从。’
庄公和曹刿共乘一部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交战。庄公准备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齐军击了三次鼓后,曹刿说:‘可以了。’齐军战败。庄公准备追击,曹刿说:‘还不行。’曹刿下车察视齐军的车轮痕迹,再登上车前横木瞭望齐军,说:‘可以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后,庄公问曹刿为何如此做。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再击鼓就衰退,第三次击鼓就竭尽了。他们士气竭尽我们正饱满,所以能打败齐军。大国,虚实难以料测,怕有埋伏。我看齐军的车轮混乱,旌旗歪倒,所以才敢追击他们。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休竹客 发表于 2012-6-1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文观止         校对、白话翻译:luo 卷一‧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左传‧僖公四年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白话翻译
僖公四年春,齐侯率领诸侯的军队侵略蔡国,蔡军溃散,于是又攻打楚国。
楚国的国君楚子派使者来到诸侯之军中说:‘齐君在北方,寡人在南方,即使是马牛发情也不会追逐到对方去。没料想到齐君竟然进入我国,这是为什么?’齐公之相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的先君太公说:“五侯九伯,你都可征伐他们,以辅助周王室。”赐给我先君征伐的区域,东到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你们该进贡苞茅而不进贡,周天子祭祀时没有苞茅供奉,无法漉酒祭神,寡人为此而来问罪。周昭王南征时没有回去,寡人为此而来责问。’使者回答说:‘没有贡苞茅,这是寡君的罪过,至于昭王没有回去,请君王去汉水的岸边问吧!’
诸侯进军,驻扎在陉。
夏天,楚子派屈完到军中。诸侯军退,驻扎在召陵。
齐侯陈列诸侯的军队,和屈完一同乘车观看。齐侯说:‘哪里是诸侯们为了寡人和齐国结盟,实是为了延续与先君的友好关系。贵国也与诸侯友好好吗?’屈完回答说:‘承君王的恩惠求福于敝国的社稷,又不嫌弃寡君,这正是寡君的意愿。’齐侯说:‘以这些军队作战,谁能抵抗?以这些军队攻城,哪个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说:‘君王若能以德安抚诸侯,谁敢不服?君王如果动用武力,楚国有方城山当城墙,有汉水当护城河,君王的军队虽然众多,也派不上用场。’
于是屈完和诸侯订定了盟约。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