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延章

[二十四史] 新唐書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13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新唐書  卷七十一‧表第十一  宰相世系一 唐為國久,傳世多,而諸臣亦各修其家法,務以門族相高。其材子賢孫不殞其世德,或父子相繼居相位,或累數世而屢顯,或終唐之世不絕。嗚呼,其亦盛矣!然其所以盛衰者,雖由功德薄厚,亦在其子孫。作宰相世系表。
裴氏出自風姓。顓頊裔孫大業生女華,女華生大費,大費生皐陶,皐陶生伯益,賜姓嬴氏。生大廉,大廉五世孫曰仲衍,仲衍四世孫曰軒,軒生潏,潏生飛廉,飛廉生惡來,惡來生女防,女防生旁皐,旁皐生太几,太几生大駱,大駱生非子,周孝王使養馬汧、渭之間,以馬蕃息,封之於秦為附庸,使續嬴氏,號曰秦嬴。非子之支孫封鄉,因以為氏,今聞喜城是也。六世孫陵,當周僖王之時封為解邑君,乃去「邑」從「衣」為裴。裴,衣長貌。一云晉平公封顓頊之孫鍼於周川之裴中,號裴君,疑不可辨。陵裔孫蓋,漢水衡都尉、侍中,九世孫燉煌太守遵,自雲中從光武平隴、蜀,徙居河東安邑,安、順之際徙聞喜。曾孫曄,并州刺史、度遼將軍。子茂字巨光,靈帝時歷郡守、尚書,率諸將討李傕有功,封陽吉平侯。三子:潛、徽、輯。
西眷裴出自陽吉平侯茂長子徽,字文秀,魏冀州刺史、蘭陵武公,以其子孫多仕西涼者,故號西眷。四子:黎、康、楷、綽。黎字伯宗,一名演,游擊將軍、祕書監。二子粹、苞。粹,晉武威太守。二子:詵、。詵,太常卿,避地涼州,及苻堅克河西,復還解縣,生劭,劭生和,和生鍾,鍾生景惠。

洗馬裴出自粹子暅。暅生慬,自河西歸桑梓,居解縣洗馬川,號洗馬裴,仕前秦大鴻臚 。二子:天恩、天壽。

南來吳裴出自黎第二子苞。苞三子:軫、丕、彬。軫生嗣,嗣西涼武都太守。三子:邕 、○、策。邕度江居襄陽,生順宗。順宗三子:叔寶、叔業、令寶。叔業,齊南兗州刺 史,初歸北,號南來吳裴,事後魏,豫州刺史、蘭陵郡公,諡忠武。子蒨之、芬之、簡 之、英之、藹之。

令寶二子:彥先、彥遠。彥遠生鑒,鑒生獻。

中眷裴氏表
東眷裴氏表
裴氏定著五房:一曰西眷裴,二曰洗馬裴,三曰南來吳裴,四曰中眷裴,五曰東眷裴。 宰相十七人。(西眷有寂、矩;洗馬有談、炎;南來吳有耀卿、行本、坦;中眷有光庭 、遵慶、樞、贄;東眷有居道、休、澈、、冕、度。)
劉氏出自祁姓。帝堯陶唐氏子孫生子有文在手曰:「劉累」,因以為名。能擾龍,事夏 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封為杜伯,亦稱唐杜氏。至宣王,滅其國。其子隰叔奔 晉為士師,生士蒍。蒍生成伯缺,缺生士會。會適秦,歸晉,有子留於秦,自為劉氏。 生明,明生遠,遠生陽,十世孫,戰國時獲於魏,遂為魏大夫。秦滅魏,徙大梁,生清 ,徙居沛。生仁,號豐公。生煓,字執嘉。生四子:伯、仲、邦、交。邦,漢高祖也。 高祖七世孫宣帝,生楚孝王囂,囂生思王衍,衍生紆,紆生居巢侯般,字伯興。般生愷 ,字伯豫,太尉、司空。生茂,字叔盛,司空、太中大夫,徙居叢亭里。愷六世孫訥, 晉司隸校尉。孫憲生羨。羨二子:敏、該。敏從子僧利。
劉氏表
蕭氏出自姬姓,帝嚳之後。商帝乙庶子微子,周封為宋公,弟仲衍八世孫戴公生子衎, 字樂父,裔孫大心平南宮長萬有功,封於蕭,以為附庸,今徐州蕭縣是也,子孫因以為 氏。其後楚滅蕭,裔孫不疑為楚相春申君上客,世居豐沛。漢有丞相酇文終侯何,二子 :遺、則。則生彪,字伯文,諫議大夫、侍中,以事始徙蘭陵丞縣。生章,公府掾。章 生仰,字惠高,生皓。皓生望之,御史大夫,徙杜陵。生育,光祿大夫。生紹,御史中 丞,復還蘭陵。生閎,光祿勳。閎生闡,濟陰太守。闡生冰,吳郡太守。冰生苞,後漢 中山相。生周,博士。周生蟜,蛇丘長。蟜生逵,州從事。逵生休,孝廉。休生豹,廣 陵郡丞。豹生裔,太中大夫。生整,字公齊,晉淮南令,過江居南蘭陵武進之東城里。 三子:俊、鎋、烈。苞九世孫卓,字子略,洮陽令,女為宋高祖繼母,號皇舅房。卓生 源之,字君流,徐、兗二州刺史,襲封陽縣侯。生思話,郢州都督,封陽穆侯。六子: 惠開、惠明、惠基、惠休、惠朗、惠蒨。惠蒨,齊左戶尚書。生介。
蕭氏表
竇氏出自姒姓,夏后氏帝相失國,其妃有仍氏女方娠,逃出自竇,奔歸有仍氏,生子曰 少康。少康二子:曰杼,曰龍,留居有仍,遂為竇氏。龍六十九世孫鳴犢,為晉大夫, 葬常山。及六卿分晉,竇氏遂居平陽。鳴犢生仲,仲生臨,臨生亶,亶生陽,陽生庚, 庚生誦,二子:世、扈。世生嬰,漢丞相魏其侯也。扈二子:經、充。經,秦大將軍, 生甫,漢孝文皇后之兄也。充,避秦之難,徙居清河,漢贈安成侯,葬觀津。二子:長 君、廣國。廣國字少君,章武景侯。二子:定、誼。誼生賞,襲章武侯,宣帝時,以吏 二千石徙扶風平陵。二子:壽、邕。壽,護羌校尉,燉煌南竇祖也。邕,南陽太守,生 猛,定安太守。二子:秀、敷。秀二子:丕、林。林,後漢武威太守、太中大夫,避難 徙居武威,為武威竇祖。敷三子:平年、友、融。融字周公,大司馬、安豐戴侯。生穆 ,城門校尉、駙馬都尉,襲安豐侯。五子:勳、宣、褒、霸、嘉。宣生尚,以家難隨母 徙隴右,為隴右竇祖。嘉,少府兼侍中、安豐侯。三子:潛、奉、萬全。奉子武,特進 槐里侯,晉贈文嘉貞侯。萬全襲安豐侯。二子:會宗、章。會宗子孫居武功扶風。章, 大鴻臚卿。三子:陶、唐、統。統字敬道,鴈門太守,以竇武之難,亡入鮮卑拓拔部, 使居南境代郡平城,以間窺中國,號沒鹿回部落大人。後得匈奴舊境,又徙居之。生賔 ,字力延,襲部落大人。二子:異、他。他字建侯,亦襲部落大人,為後魏神元皇帝所 殺,併其部落。他生勤,字羽德,穆帝復使領舊部落,命為紇豆陵氏。晉冊為穆帝為代 王,亦封勤忠義侯,徙居五原。生子真,字玄道,率衆入魏,為征西大將軍。生朗,字 明遠,復領父衆。二子:滔、祐。祐,遼東公,亦領部落。三子:提、拓、巖。自拓不 領部落,為魏侍中、遼東宣王。巖,安西大將軍、遼東穆公,從孝武徙洛陽,自是遂為 河南洛陽人。三子:那、敦、略。略字六頭,征北大將軍、建昌孝公。孝文帝之世,復 為竇氏。五子:興、拔、岳、善、熾。
竇氏表
陳氏出自媯姓,虞帝舜之後。夏禹封舜子商均於虞城,三十二世孫遏父為周陶正,武王 妻以元女大姬,生滿,封之於陳,賜姓媯,以奉舜祀,是為胡公。九世孫厲公他生敬仲 完,奔齊,以國為姓。旣而食邑於田,又為田氏。十五世孫齊王建為秦所滅。三子:昇 、桓、軫。桓稱王氏。軫,楚相,封潁川侯,因徙潁川,稱陳氏。生嬰,秦東陽令史。 嬰生成安君餘,餘生軌,軌生審,審生安,安生恒,恒生願,願四子:清、察、齊、尚 。齊生源,源三子:寔、崱、邃。寔字仲弓,後漢大將軍掾屬,文範先生。六子:紀、 夔、洽、諶、休、光。諶字季方,獻文先生。生青州刺史忠。二子:佐、和。佐二子: 準、徽。準字道基,晉太尉、廣陵元公。生伯眕,建興中度江居曲阿新豐湖。生匡,二 子:赤松、世達。世達,長城令,徙居長城下若里,生丞相掾康。康生盱眙太守英,英 生尚書郎公弼,公弼生步兵校尉鼎,鼎生散騎侍郎高,高生懷安令詠,詠生安成太守猛 ,猛生太常卿道巨,道巨生文讚。文讚三子:談先、霸先、休先。
陳氏表
封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孫鉅為黃帝師,胙土命氏,至夏后氏之世,封父列為諸侯,其地 汴州封丘有封父亭,即封父所都。至周失國,子孫為齊大夫,遂居渤海蓨縣。裔孫岌, 字仲山,後漢侍中、涼州刺史。生咺,咺四世孫仁,仁孫釋,晉侍中、東夷校尉。二子 :○、悛。悛二子:放、弈。弈,燕太尉。二子:蘄、勸。蘄孫鑒,後魏滄水太守。三 子:琳、回、滑。
封氏表
楊氏出自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封為楊侯。一云晉武公子伯僑生文,文生突,羊舌大夫也 。又云晉之公族食邑於羊舌,凡三縣:一曰銅鞮,二曰楊氏,三曰平陽。突生職,職五 子:赤、肸、鮒、虎、季夙。赤字伯華,為銅鞮大夫,生子容。肸字叔向,亦曰叔譽。 鮒字叔魚。虎字叔羆,號「羊舌四族」。叔向,晉太傅,食采楊氏,其地平陽楊氏縣是 也。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以邑為氏,號曰楊石,黨於祁盈,盈得罪於晉,並滅羊舌氏 ,叔向子孫逃於華山仙谷,遂居華陰。有楊章者,生苞、朗、款。苞為韓襄王將,守脩 武,子孫因居河內。朗為秦將,封臨晉君,子孫因居馮翊。款為秦上卿,生碩,字太初 ,從沛公征伐,為太史。八子:鷃、奮、甝、儵、熊、喜、鸇、魋。喜字幼羅,漢赤泉 嚴侯。生敷,字伯宗,赤泉定侯。生胤,字毋害。胤生敞,字君平,丞相、安平敬侯。 二子:忠、惲。忠,安平頃侯。生譚,屬國、安平侯。二子:寶、并。寶字稚淵。二子 :震、衡。震字伯起,太尉。五子:牧、里、秉、讓、奉。牧字孟信,荊州刺史、富波 侯。二子:統、馥。十世孫孕,孕六世孫渠,渠生鉉,燕北平郡守。生元壽,後魏武川 鎮司馬,生惠嘏。
楊氏表
高氏出自姜姓,齊太公六世孫文公赤,生公子高,孫傒,為齊上卿,與管仲合諸侯有功 ,桓公命傒以王父字為氏,食采於盧,諡曰敬仲,世為上卿。敬仲生莊子虎,虎生傾子 ,傾子生宣子固,固生厚,厚生子麗,子麗生止,奔燕。十世孫量,為宋司城,後入楚 。十世孫洪,後漢渤海太守,因居渤海蓨縣。洪四世孫褒,字宣仁,太子太傅。褒孫承 ,字文休,國子祭酒、東莞太守。生延,字慶壽,漢中太守。延生納,字孝才,魏尚書 郎、東莞太守。納生達,字式遠,吏部郎中、江夏太守。四子:約、乂、隱、漢。隱, 晉玄菟太守。生慶,北燕太子詹事、司空。三子:展、敬、泰。展,後魏黃門侍郎,三 都大官。二子:讜、頤。讜,冀青二州中正、滄水康公。二子:祚、祐。祐字子集,光 祿大夫、建康靈侯。二子:和璧、振。
高氏表
房氏出自祁姓,舜封堯子丹朱於房,朱生陵,以國為氏。陵三十五世孫鍾,周昭王時食 采靈壽。生沈,沈十二世孫漢常山太守雅,徙清河繹幕。十一世孫植,後漢司空。植八 代孫諶,隨慕容德南遷,因居濟南。四子:裕、坦、邃、熙,號「四祖」。裕孫後魏冀 州刺史法壽。孫翼,仕至鎮遠將軍,襲壯武伯。二子:熊、豹。熊字子彪,本州主簿, 生彥謙。
房氏表
宇文氏出自匈奴南單于之裔。有葛烏兔為鮮卑君長,世襲大人,至普迴,因獵得玉璽, 自以為天授也,俗謂「天子」為「宇文」,因號宇文氏。或云神農氏為黃帝所滅,子孫 遁居北方。鮮卑俗呼「草」為「俟汾」,以神農有嘗草之功,因自號俟汾氏,其後音訛 遂為宇文氏。普迴子莫那自陰山徙居遼西,至後周追諡曰獻侯。獻侯生可地汗,號莫何 單于,闢地西出玉門,東踰遼水。孫普撥,普撥生丘不勤,丘不勤生莫珪,莫珪生遜暱 延,遜暱延生佚豆歸,自稱大單于,為慕容晃所滅。生六子:一曰拔拔陵陵,二曰拔拔 瓌,三曰紇闍,四曰目原,五曰紇闍俟直,六曰目陳。拔拔陵陵號阿若諺,仕後魏,都 牧主、開府儀同三司、安定忠侯,以豪傑徙居代州武川。生系,位至內阿干。二子:韜 、阿頭。韜三子:肱、顥、泰。泰,後周太祖文皇帝。阿頭生仲,贈大司徒、虞公。生 興,襲虞公,生洛。
宇文氏表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13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新唐書  卷七十二‧表第十二  宰相世系二 長孫氏出自拓拔鬱律。生二子:長曰沙莫雄,次曰什翼犍。什翼犍即後魏道武皇帝祖也 。後魏法,七分其國人,以兄弟分統之。沙莫雄為南部大人,後改名仁,號為拓拔氏。 生嵩,太尉、柱國大將軍、北平宣王。道武以嵩宗室之長,改為長孫氏。至孝文,以獻 帝長兄為紇骨氏,次兄普氏為周氏,又次兄為達奚氏,又次兄為伊婁氏,改為婁氏,又 次兄敦丘氏為丘氏,次兄俟氏為万俟氏,叔公之後乙旃氏為叔孫氏,疏屬車焜氏改為車 氏,是為十姓。太和中,詔自代北而徙者皆為河南洛陽人。嵩三子:泰、同、敦。泰, 征南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生黃門侍郎、大將軍延年。延年生陝州刺史、鄫國公儉, 儉生相州刺史、昌寧公平。二子:道生、道開。道生,太尉、上黨靖王。三子:旃、太 一、德一。旃,司空、上黨康王,生觀。觀,司徒、上黨定王,生稚、澄。稚字幼卿, 西魏尚書令、太師、上黨文宣王。二子:子裕、子彥。子裕,右武衛將軍、平原公。二 子:紹遠、兕。
長孫氏宰相一人。无忌。 長孫氏表
杜氏出自祁姓,帝堯裔孫劉累之後。在周為唐杜氏,成王滅唐,以封弟叔虞,改封唐氏 子孫於杜城,京兆杜陵縣是也。杜伯入為宣王大夫,無罪被殺,子孫分適諸侯之國,居 杜城者為杜氏。在魯有杜洩,避季平子之難,奔於楚,生大夫綽。綽生段,段生赫,赫 為秦大將軍,食采於南陽衍邑,世稱為「杜衍」。赫少子秉,上黨太守,生南陽太守札 。札生周,御史大夫,以豪族徙茂陵。三子:延壽、延考、延年。延年字幼公,御史大 夫、建平敬侯。六子:緩、繼、他、紹、緒、熊。熊字少卿,荊州刺史,生後漢諫議大 夫穰,字子饒。二子:敦、篤。敦字仲信,西河太守,生邦,字召伯,中散大夫。三子 :賔、宏、繁。賔字叔達,舉有道不就。二子:翕、崇。崇字伯括,司空掾,生畿。畿 字伯侯,魏河東太守、豐樂戴侯。三子:恕、理、寬。恕字伯務,弘農太守、幽州刺史 。生預,字元凱,晉荊州刺史、征南大將軍、當陽侯。四子:錫、躋、耽、尹。錫字世 嘏,為尚書左丞。曾孫悊。二子:楚、秀。秀二子:果、皎。皎生徽,徽字曄,隋懷州 長史、豐鄉侯。生吒、淹。
杜氏宰相十一人。如晦、淹、元穎、審權、讓能、黃裳、佑、悰、正倫、鴻漸、暹。 杜氏表
隴西李氏
李氏武陽房出自興聖皇帝第七子豫,其後為武陽房。 武陽房表
姑臧大房出自興聖皇帝第八子翻,字士舉,東晉祁連、酒泉、晉昌太守。三子:寶、懷 達、抗。抗,東萊太守。生思穆,字叔仁,後魏營州刺史、樂平宣惠伯。生獎,字道休 ,北齊魏尹、廣平侯。生瓌,黃門郎。生斌,散騎侍郎,襲樂平伯。寶七子:承、茂、 輔、佐、公業、沖、仁宗。承號姑臧房。
姑臧房表
丹楊房:晉東莞太守雍長子曰倫,五世孫文度,西涼安定太守,與族人寶入後魏,因居 京兆山北。
丹楊房表
隴西李氏定著四房:其一曰武陽,二曰姑臧,三曰燉煌,四曰丹楊。宰相十人。武陽房 有迥秀;姑臧大房有義琰、蔚、揆、逢吉;丹楊房有靖、昭德;又有道廣、元紘、晟。
趙郡李氏,出自秦司徒曇次子璣,字伯衡,秦太傅。三子:雲、牧、齊。牧為趙相,封 武安君,始居趙郡。趙納頓弱之間,殺牧。齊為中山相,亦家焉,即中山始祖也。牧三 子:汨、弘、鮮。汨,秦中大夫、詹事,生諒、左車、仲車。左車,趙廣武君,生常伯 、遐。遐字伯友,漢涿郡守,生岳、德、文、班。岳字長卿,諫議大夫,生秉、義。秉 字世範,潁川太守,因徙家焉。生翼、協、敏。敏,五大夫將軍,生謨、道、朗。謨字 道謀,臨淮太守,生哆、華、旭。哆字子讓,上黨太守,生護、元。護字鴻默,酒泉太 守,生武、昭、奮。武字昭先,東郡太守、太常卿,生讚、脩、奕、就。脩字伯游,後 漢太尉,生諒、叔、訓、季。諒字世益,趙國相。生膺,字元禮,河南尹。生瓌、瓚, 瑾。瑾字叔瑜,東平相,避難復居趙,生志、恢、宣。恢字叔興,生定、臺、獎、碩。 定字文義,魏水衡都尉、漁陽太守,生伯括、機、叔括、季括。機字仲括,太學博士、 臨江樂安二郡太守,生羣、瓌、密、楷、越。楷字雄方,晉司農丞、治書侍御史,避趙 王倫之難,徙居常山。五子:輯、晃、芬、勁、叡。叡子勗,兄弟居巷東;勁子盛,兄 弟居巷西。故叡為東祖,芬與弟勁共稱西祖,輯與弟晃共稱南祖。自楷徙居平棘南,通 號平棘李氏。輯字護宗,高密太守,子慎敦,居柏仁,子孫甚微,與晃南徙故壘,故輯 、晃皆稱南祖。晃字仲黃,鎮南府長史。生羲,字敬仲,燕司空長史。生吉,字彥同, 東宮舍人。生聦,字小時,尚書郎。二子真、融。
南祖表
東祖叡,字幼黃,高平太守、江陵寧公。生勗,字景賢,頓丘太守、大中正。生頤,字 彥祖,高陽太守、武安公。四子:勰、系、奉、曾。
東祖表
西祖勁字少黃,晉治書侍御史。二子:盛、隆。 西祖表
遼東李氏:璣少子齊,趙相,初居中山,十三世孫寶,字君長,後漢玄菟都尉,徙襄平 。生雄,車騎長史。生亮,字威明,原武令。生敏,河內太守。生信。生胤,字宣伯, 晉司徒、廣陸成侯。生固,字萬基,散騎郎。生志,字彥道,陽平太守、嗣廣陸侯。弟 沉,沉孫根。
遼東李氏表
江夏李氏:漢酒泉太守護次子昭,昭少子就,後漢會稽太守、高陽侯,徙居江夏平春。 六世孫式,字景則,東晉侍中。生嶷。嶷生尚,字茂仲。生矩,字茂約,江州刺史。生 充,字弘度,中書侍郎。生顒,郡舉孝廉,七世孫元哲。
江夏李氏表
漢中李氏:漢東郡太守、太常卿武孫頡,後漢博士,始居漢中南鄭。生郃,字孟節,司 徒。生固,字子堅,太尉。生三子:基字憲公,茲字季公,燮字德公,安平相。十二世 孫德林。
漢中李氏表
趙郡李氏定著六房:其一曰南祖,二曰東祖,三曰西祖,四曰遼東,五曰江夏,六曰漢 中。宰相十七人。南祖有游道、藩、固言、日知、敬玄、紳、元素;東祖有絳、嶠、玨 ;西祖有懷遠、吉甫、德裕;遼東有泌;江夏有鄘、磎;漢中有安期。
王氏出自姬姓。周靈王太子晉以直諫廢為庶人,其子宗敬為司徒,時人號曰「王家」, 因以為氏。八世孫錯,為魏將軍。生賁,為中大夫。賁生渝,為上將軍。渝生息,為司 寇。息生恢,封伊陽君。生元,元生頤,皆以中大夫召,不就。生翦,秦大將軍。生賁 ,字典,武陵侯。生離,字明,武城侯。二子:元、威。元避秦亂,遷於琅邪,後徙臨 沂。四世孫吉,字子陽,漢諫大夫,始家皐虞,後徙臨沂都鄉南仁里。生駿,字偉山, 御史大夫。二子:崇、游。崇字德禮,大司空、扶平侯。生遵,字伯業,後漢中大夫、 義鄉侯。生二子:時、音。音字少玄,大將軍掾。四子:誼、叡、典、融。融字巨偉。 二子:祥、覽。覽字玄通,晉宗正卿、即丘貞子。六子:栽、基、會、正、彥、琛。栽 字士初,撫軍長史,襲即丘子。三子:導、穎、敞。導字茂弘,丞相始興文獻公。六子 :悅、恬、劭、洽、協、薈。洽字敬和,散騎侍郎。二子:珣、玟。珣字元琳,尚書令 、前將軍,諡曰獻穆。五子:弘、虞、柳、孺、曇首。曇首,宋侍中、太子詹事、豫寧 文侯。二子:僧綽、僧虔。僧綽,中書侍郎,襲豫寧愍侯。生儉,字仲寶,齊侍中、尚 書令、南昌文憲公。生騫,字思寂,梁給事中、南昌安侯。生規,字威明,左戶尚書、 南昌章侯。生褒,褒字子淵,後周光祿大夫、石泉康侯。生鼒,字玉鉉,隋安都通守、 石泉明威侯。子弘讓、弘直。
王氏定著三房:一曰琅邪王氏,二曰太原王氏,三曰京兆王氏。宰相十三人。琅邪有方 慶、璵、搏、璿;太原有溥、縉、珪、涯、晙、播、鐸;京兆有徽、德真。
王氏表
魏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受封於畢,其後國絕,裔孫萬為晉獻公大夫,封 於魏,河中河西縣是也,因為魏氏。萬生芒、季。季生武子犨。犨生悼子。悼子生昭子 絳。絳生嬴。嬴生獻子舒。舒生襄子曼多。曼多生文子須。須生桓子。桓子孫文侯都。 都生武侯擊。擊生惠王罃。罃生襄王嗣。嗣生哀王。哀王生昭王。昭王生公子无忌。孫 無知,漢高梁侯。生均。均生恢。恢二子:伯倫、彥。彥字叔綸,張掖太守。生歆,字 子胡,鉅鹿太守,初居下曲陽。二子:愉、悅。愉字彥長,侍中。生宙,字惠開,平原 郡守。生紹。曾孫宣,北海公。孫紞。二子:儔、植。儔為東祖,植為西祖。儔孫藪。 三子:儵、意、暨。意裔孫士廓。
魏氏宰相六人。玄同、徵、謨、元忠、知古、扶。 魏氏表
溫氏出自姬姓。唐叔虞之後,以公族封於河內溫,因以命氏。又郤至食采於溫,亦號溫 季。漢有溫疥,封栒侯,諡曰順。生仁,仁子何,始居太原祁縣。何六代孫序,字次房 ,後漢護羌校尉。二子:壽、益。壽,鄒平侯相。益字伯起,兗州刺史。生恕,孫恢, 魏揚州刺史。生濟南太守恭。恭二子:羨、憺。憺、晉河東太守。生嶠,字太真,江州 刺史、始安忠武公。從子楷,隨桓謐奔於後魏。兄孫奇,馮翊太守。曾孫裕,太中大夫 ,生君攸。
溫氏宰相一人。彥博。 溫氏表
戴氏出自子姓,宋戴公之孫,以祖父諡為氏。至漢信都太傅戴德,世居魏郡斥丘。裔孫 景珍。
景珍,後魏司州從事。冑字玄胤,相太宗。    
  仲孫。至德,相高宗。良紹。
戴氏宰相二人。冑、至德。
侯氏出自姒姓。夏后氏之裔封於侯,子孫因以為氏。一云本出姬姓,晉侯緡為曲沃武公 所滅,子孫適於他國,以侯為氏。鄭有侯宣多,生晉。漢末徙上谷,裔孫恕為北地太守 ,因家於北地三水。四世孫植,從魏孝武西遷,賜姓侯伏氏,又賜姓賀吐氏,其後復舊 。
植字仁幹,周驃騎大將軍、肥城節公。  君集,相太宗。
  侯氏宰相一人。君集。
岑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異母弟耀子渠,武王封為岑子,其地梁國北岑亭是也。子孫因以 為氏,世居南陽棘陽。後漢有征南大將軍、舞陽壯侯岑彭,字君然。生屯騎校尉、細陽 侯遵。遵曾孫像,南郡太守。生晊,字公孝,黨錮難起,逃於江夏山中,徙居吳郡。生 亮伯,亮伯生軻,吳會稽鄱陽太守。六子:寵、昏、安、頌、廣、晏。後徙鹽官。十世 孫善方。
岑氏宰相三人。文本、羲、長倩。 岑氏表
張氏出自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周宣王 時有卿士張仲,其後裔事晉為大夫。張侯生老,老生趯,趯生骼。至三卿分晉,張氏仕 韓。韓相張開地,生平,凡相五君。平生良,字子房,漢留文成侯。良生不疑。不疑生 典。典生默。默生大司馬金。金生陽陵公乗千秋,字萬雅。千秋生嵩。嵩五子:壯、瓚 、彭、睦、述。壯生胤。胤生皓,字叔明,後漢司空,世居武陽犍為。皓生宇,北平、 范陽太守,避地居方城。宇孫肥如侯孟成。孟成生平,魏漁陽郡守。平生華,字茂先, 晉司空、壯武公。二子:禕、韙。禕字彥仲,散騎侍郎。生輿,字公安,太子捨人,襲 壯武公。生次惠,宋濮陽太守。二子:穆之,安之。安之之族,徙居襄陽。
張氏宰相十七人。柬之、說、嘉貞、延賞、弘靖、九齡、仁願、鎰、錫、文瓘、光輔、 文蔚、濬、行成、大安、鎬、亮。
張氏表
馬氏出自嬴姓,伯益之後。趙王子趙奢為惠文王將,封馬服君,生牧,亦為趙將,子孫 因以為氏,世居邯鄲。秦滅趙,牧子興徙咸陽,秦封武安侯。三子:珪、琛、嵩。嵩生 述,字貞惠,漢太子大夫、平通侯。生權,為寧東將軍。三子:何羅、通、倫。通字達 ,黃門郎、侍中、重合侯,坐何羅反,徙扶風茂陵成懽里。生賔,議郎、繡衣使者。三 子:慶、昌、襄。昌生仲,玄武司馬。四子:況、余、員、援。余字聖卿,中壘校尉、 揚州牧。二子:嚴、敷。嚴字威卿,後漢將作大匠。七子:固、伉、歆、鱄、融、留、 續。歆十一世孫默,十二世孫岫。
馬氏宰相三人。燧、植、周。 馬氏表
褚氏出自子姓。宋共公子段,字子石,食采於褚,其德可師,號曰「褚師」,生公孫肥 ,子孫因為褚氏。漢梁相褚大,元、成間有褚先生少孫,裔孫重,始居河南陽翟。裔孫 招,安東將軍、揚州都督、關內侯。孫○,字武良,晉安東將軍,始徙丹楊。五子:頠 、說、洽、裕、祥。洽,武昌太守。生征討大都督、都鄉元穆侯裒,字季野。二字:歆 、熙。歆字幼安,祕書監。生爽,字義弘,會稽王諮議參軍。爽五子:秀之、粹之、陟 之、裕之、淡之。秀之字長倩,宋太常。四子:○之、湛之、貞之、法顯。
褚氏宰相一人。遂良。 褚氏表
崔氏出自姜姓。齊丁公伋嫡子季子讓國叔乙,食采於崔,遂為崔氏。濟南東朝陽縣西北 有崔氏城是也。季子生穆伯。穆伯生沃。沃生野。八世孫夭生杼,為齊正卿。生子成、 子明、子彊,皆為慶封所殺。子明奔魯,生良,十五世孫意如,為秦大夫,封東萊侯。 二子:業、仲牟。業字伯基,漢東萊侯,居清河東武城。生太常信侯昱。昱生襄國太守 穆侯紹。紹生光祿勳嗣侯雅。雅生揚州刺史忠。忠生散騎常侍泰。泰字世榮,始居歈縣 。二子:恪、景。恪,丞相司直,生郡功曹殷。七子:雙、邯、宇、金、虎、蕃、固。 雙為東祖,邯為西祖,宇為南祖,亦號中祖。宇四世孫林,字德儒,魏司空、安陽孝侯 。曾孫悅,前趙司徒、左長史、關內侯。三子:渾、潛、湛。湛生顗,後魏平東府諮議 參軍。生蔚,自宋奔後魏,居滎陽,號鄭州崔氏。
崔氏定著十房:一曰鄭州,二曰鄢陵,三曰南祖,四曰清河大房,五曰清河小房,六曰 清河青州房,七曰博陵安平房,八曰博陵大房,九曰博陵第二房,十曰博陵第三房。宰 相二十三人。鄭州崔氏有元綜;鄢陵有知溫;南祖有昭緯、慎由、胤、○、神基;清河 大房有龜從,小房有彥昭、羣、鄲;青州房有圓;安平房有仁師、湜;博陵大房有玄暐 、損、鉉、元式,第二房有珙、遠、祐甫、植,第三房有日用。
崔氏表
于氏出自姬姓。周武王第二子邘叔,子孫以國為氏,其後去「邑」為于氏。其後自東海 郯縣隨拓拔鄰徙代,改為万紐于氏。後魏孝文時復為于氏。外都大官新安公栗磾生侍中 、尚書令洛拔。洛拔六子:烈、敦、果、勁、洎、天恩。天恩,內行長、遼西太守,生 太中大夫仁。仁生高平郡都將子安。子安生隴西郡守建平郡公子提。子提生謹,字思敬 ,從西魏孝武帝入關,遂為京兆長安人,仕後周,太師、燕文公。九子:寔、翼、義、 智、紹、弼、簡、禮、廣。
于氏宰相三人。○、志寧、琮。 于氏表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13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新唐書  卷七十三‧表第十三  宰相世系三 柳氏出自姬姓。魯孝公子夷伯展孫無駭生禽,字季,為魯士師,諡曰惠,食采於柳下, 遂姓柳氏。楚滅魯,仕楚。秦并天下,柳氏遷於河東。秦末,柳下惠裔孫安,始居解縣 。安孫隗,漢齊相。六世孫豐,後漢光祿勳。六世孫軌,晉吏部尚書。生景猷,晉侍中 。二子:耆、純。耆,太守,號「西眷」。耆二子:恭、璩。恭,後魏河東郡守,南徙 汝、潁,遂仕江表。曾孫緝,宋州別駕、宋安郡守。生僧習,與豫州刺史裴叔業據州歸 於後魏,為揚州大中正、尚書右丞、方輿公。五子:鷟、慶、虯、檜、鸑。
柳氏宰相三人。奭、璨、渾。 柳氏表
韓氏出自姬姓。晉穆侯沸少子曲沃桓叔成師生武子萬,食采韓原,生定伯,定伯生子輿 ,子輿生獻子厥,從封,遂為韓氏。十五世孫襄王倉,為秦所滅。少子蟣虱,生信,漢 封韓王。生弓高侯頹當。頹當生孺。孺生案道侯說。說生長君。長君生龍額侯增。增生 河南尹騫,避王莽亂,居赭陽。九世孫河東太守術,生河東太守純。純生魏司徒南鄉恭 侯暨。六世孫延之,字顯宗,後魏魯陽侯。孫瓌,平涼太守,安定公。生恒州刺史演。 演生褒。
韓氏宰相四人。瑗、休、滉、弘。 韓氏表
來氏出自子姓。商之支孫食采於郲,因以為氏,其後避難去「邑」。秦末徙新野。漢有 光祿大夫來漢,從楊僕擊南越。孫仲,諫議大夫。生歙,字君叔,中郎將。生稜。稜生 歷,為執金吾。生定,中郎將。孫豔,司空。生敏,字敬達,蜀執慎將軍。七世孫崱, 始徙江都。
崱。繪。護兒,隋左翊衛大將軍、榮國公。恒,相高宗。景業,虞部郎中。
      濟,相高宗。敬業,潤州刺史。
        慶遠,中書舍人。
  來氏宰相二人。濟、恒。
許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孫伯夷之後,周武王封其裔孫文叔於許,後以為太嶽之嗣,至元 公結為楚所滅,遷於容城,子孫分散,以國為氏。自容城徙冀州高陽北新城都鄉樂善里 。秦末有許猗,隱居不仕。曾孫毗,漢侍中、太常。生德,字伯饒,安定、汝南太守, 因居平輿。四子:據、政、邈、勁。據,大司農。生允,字士崇,魏中領軍、鎮北將軍 。三子:殷、動、猛。允孫式,式二子:販、邁。販字仲仁,晉司徒掾。四子:茂、詢 、嶷、雅。詢字玄度,四子:元之、仲之、季之、珪。珪,宋給事、著作郎、桂陽太守 。生勇慧,齊太子家令、冗從僕射、晉陵縣侯。二子:懋、胤。懋,梁天門太守、中庶 子,生亨。德次子政,字義先,別居邵陵。
許氏宰相二人。敬宗、圉師。 許氏表
辛氏出自姒姓。夏后啟封支子於莘,「莘」「辛」聲相近,遂為辛氏。周太史辛甲為文 王臣,封於長子。秦有將軍辛騰,家於中山苦陘。曾孫蒲,漢初以豪族徙隴西狄道。曾 孫柔,字長汎,光祿大夫、右扶風都尉、馮翊太守。四子:臨、衆、武賢、登翁。武賢 ,破羌將軍。生慶忌,左將軍、光祿大夫、常樂公。生子產,豫章太守。曾孫茂,後漢 成義將軍、酒泉太守、侍中。三子:緘、述、孟孫。孟孫生長水校尉伯真。伯真二子: 孟興、叔興。孟興二子:恩、殷。恩生子焉。子焉三子:寅、裕、胥。
辛氏宰相一人。茂將。 辛氏表
任姓出自黃帝少子禹陽,受封於任,因以為姓。十二世孫奚仲,為夏車正,更封於薛。 又十二世孫仲虺,為湯左相。太戊時有臣扈,武丁時有祖巳,皆徙國於邳。祖巳七世孫 成侯,又遷於摯,亦謂之摯國。漢有御史大夫廣阿侯任敖,世居於沛,其後徙居渭南。
雅相,相高宗。    鵬,陵州刺史。迪簡,易定節度使。憲字亞司。
任氏宰相一人。雅相。
盧氏出自姜姓。齊文公子高,高孫傒為齊正卿,諡曰敬仲,食采於盧,濟北盧縣是也, 其後因以為氏。田和篡齊,盧氏散居燕、秦之間。秦有博士敖,子孫家於涿水之上,遂 為范陽涿人。裔孫植,字子幹,漢北中郎將。生毓,字子象,魏司空、容城成侯。三子 :欽、簡、珽。欽,晉尚書僕射。珽字子笏,晉侍中尚書、廣燕穆子。三子:浮、皓、 志。志字子道,晉中書監、衛尉卿。三子:諶、謐、詵。諶字子諒,晉侍中、中書監。 五子:勗、凝、融、偃、徵。勗居巷南,號「南祖」。偃居北,號「北祖」。偃仕慕容 氏,營丘太守。二子:邈、闡。邈,范陽太守。生玄,字子真,後魏中書侍郎、固安宣 侯。二子:巡、度世。度世字子遷,青州刺史固安惠侯。四子:陽烏、敏、昶、尚之, 號「四房盧氏」。
盧氏宰相八人。大房有商、承慶;第二房有翰、邁;第三房有懷慎、杞;范陽有○、光 啟。
盧氏表
上官氏出自羋姓。楚王子蘭為上官大夫,以族為氏。漢徙大姓以實關中,上官氏徙隴西 上邽。漢有右將軍安陽侯桀,生安,車騎將軍、桑樂侯,以反伏誅。遺腹子期,裔孫勝 ,蜀太尉。二子:曰茂、曰先。先徙東郡,後徙陝郡。五世孫回。至弘為江都總監,又 徙揚州。
回,後周襄城太守。  弘,隋比部郎中、江都總監。儀字游韶,相高宗。庭芝,周王府屬,天水郡公。    
        庭璋,太子僕。經野,德州刺史。  
          經國。  
          經緯。詔,侍御史。
上官氏宰相一人。儀。
樂氏出自子姓。宋戴公生公子衎,字樂父,生傾父澤,澤生夷父須,子孫以王父字為氏 。須生大司寇樂呂,呂孫喜,喜生司城子罕。裔孫樂羊,為魏文侯將,封於靈壽,其後 子孫因家焉。裔孫毅,趙封望諸君。毅孫臣叔,漢封華成君,子孫自趙徙長陵。裔孫親 ,後漢本縣吏。生恢字伯奇,尚書僕射。生羽林監乾,徙南陽淯陽。孫仁,為武陵太守 。生清河太守平。平生散騎常侍方。生廣,字彥輔,晉尚書令、信陵公。裔孫恂。
恂,梁西揚州刺史。亮,後周固道郡守。宗,青城令。彥瑋字德珪,相高宗。思順,白水令。
        思晦,相武后。
樂氏宰相二人。彥瑋、思晦。
孫氏出自姬姓。衛康叔八世孫武公和生公子惠孫,惠孫生耳,為衛上卿,食采於戚,生 武仲乙,以王父字為氏。乙生昭子炎,炎生莊子紇,紇生宣子○,○生桓子良夫,良夫 生文子林父,林父生嘉,世居汲郡。晉有孫登,即其裔也。又有出自羋姓。楚蚡冒生王 子蒍章,字無鉤,生蒍叔伯呂臣,孫蒍賈伯嬴生蒍艾獵,即令尹叔敖,亦為孫氏。又有 出自媯姓。齊田完字敬仲,四世孫桓子無宇,無宇二子:恒、書。書字子占,齊大夫, 伐莒有功,景公賜姓孫氏,食采於樂安。生憑,字起宗,齊卿。憑生武,字長卿,以田 、鮑四族謀為亂,奔吳,為將軍。三子:馳、明、敵。明食采於富春,自是世為富春人 。明生髕,髕生勝,字國輔,秦將。勝生蓋,字光道,漢中守。生知,字萬方,封武信 君。知生念,字甚然,二子:豐、益。益字玄器,生卿,字伯高,漢侍中。生憑,字景 純,將軍。二子:屆、詢。詢字會宗,安定太守。二子:鸞、騏。鸞生爰居,爰居生福 ,為太原太守,遇赤眉之難,遂居太原中都。太原之族有嵐州刺史昉,生存進,安定太 守。詢次子騏,字士龍,安邑令。二子:通、敻。通子孫世居清河,後魏有清河太守靈 懷。武德中,子孫因官徙汝州郟城。靈懷曾孫茂道。
孫氏宰相二人。清河有茂道。武邑有偓。 孫氏表
姜姓本炎帝,生於姜水,因以為姓。其後子孫變易他姓。堯遭洪水,共工之從孫佐禹治 水,為四嶽之官,以其主四嶽之祭,尊之,故稱曰「大嶽」,命為侯伯,復賜以祖姓曰 姜,以紹炎帝之後。裔孫太公望封齊,為田和所滅,子孫分散。漢初,姜氏以關東大族 徙關中,遂居天水。蜀大將軍平襄侯維,裔孫明,世居上邽。
姜氏宰相二人。恪、公輔。 姜氏表
陸氏出自媯姓。田完裔孫齊宣王少子通,字季達,封於平原般縣陸鄉,即陸終故地,因 以氏焉。通諡曰元侯,生恭侯發,為齊上大夫。發二子:萬、皐。皐生邕,邕生漢太中 大夫賈。萬生烈,字伯元,吳令、豫章都尉,旣卒,吳人思之,迎其喪,葬於胥屏亭, 子孫遂為吳郡吳縣人。二子:衡、盱。盱字子光,襄賁令。生鴻,字叔鸞,本州從事。 鴻生建,字公榮,渤海太守。建生曄,字奉光,本州從事。生恭,字彥祖,御史中丞、 京兆尹。恭生璜,字公伯。璜生文,字孝平,弘農都尉。文生親,字公道,成都令。親 生衆,字世業,舉秀才,除郎中。生賜,字思祖,丞相府主簿。生閎,字子春,潁川太 守、尚書令。三子:卬、溫、桓,號潁川枝。桓字叔文,生續,字知初,揚州別駕。三 子:稠、逢、褒,號荊州枝。稠,荊州刺史。二子:肅、謙。肅,丹徒令,號丹徒枝。 十世孫鎮之。
陸氏宰相六人。丹徒枝有敦信;太尉枝有元方、象先、希聲;侍郎枝有扆、贄。 陸氏表
趙氏出自嬴姓。顓頊裔孫伯益,帝舜賜以嬴姓。十三世孫造父,周穆王封於趙城,因以 為氏。其地河東永安縣是也。六世孫奄父,號公仲,生叔帶,去周仕晉文侯。五世孫夙 ,晉獻公賜采邑於耿,河東皮氏縣有耿鄉是也。夙生共孟,共孟生衰,字子餘,諡曰成 季。成季十八世孫遷,為秦所滅,趙人立遷兄嘉為代王,後降於秦。秦使嘉子公輔主西 戎,西戎懷之,號曰趙王,世居隴西天水西縣。公輔十二世孫融,字長,後漢右扶風、 大鴻臚。融七世孫瑤。
趙氏宰相四人。仁本、憬、彥昭、宗儒。 趙氏表
閻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太伯曾孫仲弈於閻鄉,因以為氏。又云,昭王少子生而手文曰 「閻」,康王封於閻城。又云,唐叔虞之後晉成公子懿,食采於閻邑,晉滅,子孫散處 河洛,前漢末,居滎陽。尚書閻章生暢,侍中、北宜春侯。三子:顯、景、晏。顯,車 騎將軍、長社侯。顯生穆,避難徙於巴西之安漢。顯孫甫,魏武帝封為平樂鄉侯,復居 河南新安。生牂柯太守璞,璞生晉殿中將軍、漢中太守讚。讚生遼西太守亨。亨生北平 太守安成亭侯鼎,字玉鉉,死劉聦之難。子昌,奔於代王猗盧,遂居馬邑。孫滿,後魏 諸曹大夫,自馬邑又徙河南。孫善,龍驤將軍、雲中鎮將,因居雲州盛樂。生車騎將軍 、燉煌鎮都大將提,提生盛樂郡守進。進少子慶,字仁度,後周小司空、上柱國、石保 成公,賜姓大野氏,至隋復舊。生毗。
閻氏宰相一人。立本。 閻氏表
郝氏出自郝省氏,太昊之佐也。商帝乙之世,裔孫期封於太原之郝鄉,因以為氏。裔孫 晏,秦上卿。晏孫瑗,太原守。生夔,漢匈奴中郎將。裔孫晉末因官徙潤州丹楊。七世 孫迴,自丹楊徙安陸。
迴,梁江夏太守。破敵,後周沔州太守。  相貴,滁州刺史。處俊,相高宗。北叟,司諫郎。
          南容,祕書郎。
          處傑,鄜州刺史。
郝氏宰相一人。處俊。
薛氏出自任姓。黃帝孫顓頊少子陽封於任,十二世孫奚仲為夏車正,禹封為薛侯,其地 魯國薛縣是也。奚仲遷於邳,十二世孫仲虺,復居薛,為湯左相。臣扈、祖巳皆其冑裔 也。祖巳七世孫曰成,徙國於摯,更號摯國。女大任,生周文王,至武王克商,復封為 薛侯。齊桓霸諸侯,獨薛侯不從,黜為伯。歷三代,凡六十四世,其可記者:畛生初, 初生厲侯陵,陵生宣武侯房,房生哀侯褒,褒生莊侯元,元生平侯貴,貴生昭侯直,直 生襄侯夷,夷生桓侯辨,辨生康侯安興,安興生定公箱,箱生恭侯尚,尚生景侯魏,魏 生宣侯伯勤,伯勤生簡侯文歡,文歡生惠侯夷黃,夷黃生靈侯英,英生文侯俱,俱生隱 侯清,清生愍侯洪,為楚所滅。公子登仕楚懷王為沛公,不仕,隱於博徒,因以國為氏 ,所謂薛公也。生雲,雲生卬,卬生倪,為楚令尹。倪生翁,翁生鑒,漢初獻策滅黥布 ,封千戶侯。生瑑,瑑生茂宣,茂宣生懷則,懷則生引孫,引孫生廣德,字廣德,御史 大夫。廣德生饒,長沙太守。饒生願,為淮陽太守,因徙居焉。生方丘,字夫子。方丘 生漢,字公子,後漢千乗太守。漢生彪,字輔國,司徒祭酒。彪生侍御史安期,安期生 中山相脩,脩生馬邑都尉山塗,山塗生山陽大守固,固生龍丘令文伯,文伯生東海相衍 ,衍生兗州別駕蘭,為曹操所殺。子永,字茂長,從蜀先主入蜀,為蜀郡太守。永生齊 ,字夷甫,巴、蜀二郡太守,蜀亡,率戶五千降魏,拜光祿大夫,徙河東汾陰,世號蜀 薛。二子:懿、始。懿字元伯,一名奉,北地太守,襲鄢陵侯。三子:恢、雕、興。恢 一名開,河東太守,號「北祖」;雕號「南祖」;興,「西祖」。雕生徒,徒六子:堂 、暉、推、煥、渠、黃。堂生廣,晉上黨太守,生安都。
薛氏定著二房:一曰南祖,二曰西祖。宰相三人。南祖有訥;西祖有稷、元超。 薛氏表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13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新唐書  卷七十四‧表第十四  宰相世系四 韋氏出自風姓。顓頊孫大彭為夏諸侯,少康之世,封其別孫元哲於豕韋,其地滑州韋城是也。豕韋、大彭迭為商伯,周○王時,始失國,徙居彭城,以國為氏。韋伯遐二十四 世孫孟,為漢楚王傅,去位,徙居魯國鄒縣。孟四世孫賢,漢丞相、扶陽節侯,又徙京 兆杜陵。生玄成,丞相。生寬。寬生育。育生浚,後漢尚書令。生豹,梓潼太守。生著 ,東海相。孫冑,魏詹事、安城侯。三子:潛、穆、愔。潛號「西眷」,穆號「東眷」 。潛曾孫惠度,後魏中書侍郎。生千雄,略陽太守。生鄭子,字英,代郡守、兗州刺史 。生瑱,字世珍,後周侍中、平齊惠公,號平齊公房。二子:峻、師。
韋氏定著九房:一曰西眷,二曰東眷,三曰逍遙公房,四曰鄖公房,五曰南皮公房,六 曰駙馬房,七曰龍門公房,八曰小逍遙公房,九曰京兆韋氏。宰相十四人。平齊公房有 保衡、弘敏;東眷有方質;逍遙公房有貫之、處厚、待價;鄖公房有巨源;南皮公房有 見素;駙馬房有溫;龍門公房有執誼;襄陽有思謙、嗣立;京兆有貽範、昭度。
韋氏表
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於西虢,封虢仲於東虢。西虢地在虞、鄭之間,平 王東遷,奪虢叔之地與鄭武公,楚莊王起陸渾之師伐周,責王滅虢,於是平王求虢叔裔 孫序,封於陽曲,號曰郭公。「虢」謂之「郭」,聲之轉也,因以為氏。後漢末,大司 農郭全代居陽曲,生蘊。蘊生準、配、鎮。鎮,謁者僕射、昌平侯。裔孫徙潁川。
郭氏宰相四人。待舉、子儀、元振、正一。 郭氏表
武氏出自姬姓。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為氏。漢有武臣,為趙王。梁 鄒孝侯臣,生德。德生東武亭侯最。最生敬襄侯嬰。嬰生中涓、濟陰侯山附,後以酎金 國除。山附生陳留太守、內黃侯都。都生汝南太守宣,字文達。宣二子:尚、浮。浮字 元海,司徒、左長史。生臨漳令靜,字伯濟。靜生烈,字文照。烈生光祿勳篤,字猗伯 。篤生太常、中壘校尉悌,字周篤。悌生九江太守、臨潁侯端。端生魏侍中、南昌侯周 ,周三子:陔、韶、茂。陔字元夏,晉左僕射、薛定侯。陔生太山太守、嗣薛侯越。越 生威遠將軍、嗣薛侯鋪。鋪生太子洗馬嘏。嘏生洛州長史、歸義侯念。念生平北將軍、 五兵尚書晉陽公洽,別封大陵縣,賜田五十頃,因居之。生祭酒神龜。龜生本州大中正 、司徒越王長史、襲壽陽公克已。已生北齊鎮遠將軍、襲壽陽公居常。常生後周永昌王 諮議參軍儉。生華。
武氏宰相五人。攸暨、攸寧、元衡、三思、承嗣。 武氏表
騫氏出自孔子弟子閔損,字子騫,其孫文,以王父字命氏。後漢質帝時有騫宏,字弘伯 ,避地允吾,為金城別駕,封金城侯,子孫因家焉。裔孫彄,晉將軍、平陽郡太守。二 子:白、昊。白四世孫敬,字宗之,後魏奉朝請、金城郡守、尚書庫部郎中、征南將軍 、金城侯、散騎常侍、和州刺史。一子成,裔孫行本,唐靈州都督長史。彄五世孫威。
威,後魏鄯州刺史、隰成公。    直,華州長史。味道,相武后。慎金。
          辭玉。
          公胤。
騫氏宰相一人。味道。
沈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子聃叔季,字子揖,食采於沈,汝南平輿沈亭,即其地也, 春秋魯成公八年為晉所滅。沈子生逞,字循之,奔楚,遂為沈氏。生嘉,嘉字惟良,二 子:尹丙、尹戊。尹戊字仲達,奔楚隱於零山,為楚左司馬。生諸梁,諸梁字子高,亦 為左司馬,食采於葉,號葉公。二子:尹射、尹文。尹射字脩文,為楚令尹,旬日亡去 ,隱於華山。二子:尹朱、尹赤。尹赤字明禋,生郢。郢字文明,召為丞相,不就,生 平。平字俊之,封竹邑侯,生遂。遂字佐時,秦博士。生倧,字文甫,左庶長、竹邑侯 ,生遵。遵字伯吾,漢齊王太傅、敷德侯,徙居九江壽春。二子:盛、達。達字伯弘, 驃騎將軍。生乾,字仲元,尚書令。生泓,泓字元良,南陽太守、彭城侯。生勗,勗字 子衡,揚武校尉、鎮軍將軍。三子:嵩、奮、奉。奮字仲異,御史中丞。生格,格字仲 悌,將作大匠。生謙,謙字文恭,御史中丞。生靖,靖字文光,濟陰太守,避王莽之難 ,隱居桐柏山。三子:勳、戎、臺。戎字威卿,後漢先祿勳,以九江從事降劇賊尹良, 封為海昏侯,辭不就,徙居會稽之烏程。靈帝分烏程為永安縣,孫皓分吳郡為吳興郡, 晉改永安為武康,即為郡人。戎生四子:酆、懿、齊、恭。酆字聖通,零陵太守。四子 :滸、仲、高、景。景,河間相,生彥。彥裔孫君諒。
君諒,相武后。    超。崧字文甫。
沈氏宰相一人。君諒。
蘇氏出自己姓。顓頊裔孫吳回為重黎,生陸終。生樊,封於昆吾。昆吾之子封於蘇,其 地鄴西蘇城是也。蘇忿生為周司寇,世居河內,後徙武功杜陵,至漢代郡太守建,徙扶 風平陵,封平陵侯。三子:嘉、武、賢。嘉,奉車都尉。六世孫南陽太守、中陵鄉侯純 ,字桓公。生章,字孺文,并州刺史。五世孫魏東平相、都亭剛侯則,字文師。四子: 恬、愉、遁、援。愉字休豫,晉太常光祿大夫、尚書。七世孫彤。二子:雅、振。
蘇氏宰相五人。良嗣、瓌、頲、味道、檢。 蘇氏表
范氏出自祁姓,帝堯裔孫劉累之後。在周為唐杜氏,周宣王滅杜,杜伯之子隰叔奔晉為 士師,曾孫士會,食采於范,其地濮州范縣也,子孫遂為范氏。至後漢博士滂,世居河 內。唐有履冰。
履冰,相武后。冬芬,宣州刺史。                  履冰裔孫隋,麗水丞。
  范氏宰相一人。履冰。
邢氏出自姬姓。周公第四子封於邢,後為衛所滅,子孫以國為氏。世居滁州全椒。唐有 內史文偉,相武后。
邢氏宰相一人。文偉。
傅氏出自姬姓。黃帝裔孫大由封於傅邑,因以為氏。商時虞、虢之界,有傅氏居於巖傍 ,號為傅巖。盤庚得說於此,命以為相。裔孫漢義陽侯介子始居北地。曾孫長復,封義 陽侯。生章,章生叡,叡生後漢弘農太守允,字固。二子:嘏、松。嘏字蘭石,魏尚書 僕射、陽都元侯。十一世孫弈,唐中散大夫、太史令、泥陽縣男。北齊有行臺僕射傅伏 武,孫文傑,唐杞王府典軍。清河傅氏出自後漢漢陽太守壯節侯燮,字南容。生幹,字 彥林,魏扶風太守。生晉司隸校尉、鶉觚剛侯玄,字休弈,生司隸校尉、貞侯咸,子孫 自北地徙清河。裔孫仕後魏為南陽太守,生交益。
交益,殿中侍御史。元淑,地官侍郎、冬官尚書。伯玉。
    黃中,司勳郎中。
  依仁。延嗣,侍御史。
  遊藝,相武后。  
傅氏宰相一人。遊藝。
史氏出自周太史佚之後,子孫以官為氏。漢有魯國史恭。三子:高、曾、玄。高,大司 馬、樂陵安侯。二子:術、丹。丹,左將軍、武陽傾侯。孫均,均子崇,自杜陵受封溧 陽侯,遂為郡人。崇裔孫宋樂鄉令瓌。
瓖。              務滋,相武后。惟肖,清河令。  
                    翽,御史大夫。
史氏宰相一人。務滋。
宗氏出自子姓。宋襄公母弟敖仕晉,孫伯宗為三卿所殺,子州犁奔楚,食采於鍾離。州 犁少子連,家於南陽,以王父字為氏,世居河東。
明,隋司隸刺史。岌,魏王府記室、巴西主簿。秦客,相武后。
    楚客字叔敖,相武后、中宗。
    晉卿,司農卿。
    鄭卿。
宗氏宰相二人。秦客、楚客。
格氏出自允格之後。漢有御史班,裔孫顯。
顯,後魏青州刺史。    德仁,隋剡丞。    
      處仁。希玄,洛州司法參軍。  
        輔元,相武后。遵,殿中侍御史。
          逵。
格氏宰相一人。輔元。
歐陽氏出自姒姓。夏少康庶子封於會稽,至越王無彊為楚所滅,無彊子蹄更封於烏程歐 餘山之陽,為歐陽亭侯,遂以為氏。後有為涿郡太守,子孫或居渤海。晉頓丘太守建為 趙王所殺,兄子質,字純之,居長沙臨湘。七世族孫景達,字敬遠,齊本州治中。生荔 浦令僧寶,字士章。僧寶生梁陽山穆公頠,字靖世。頠二子:紇、約。
歐陽氏宰相一人。通。 歐陽氏表
狄氏出自姬姓。周成王母弟孝伯封於狄城,因以為氏。孔子弟子狄黑裔孫漢博士山,世 居天水。後秦樂平侯伯支裔孫恭,居太原,生湛,東魏帳內正都督、臨邑子。孫孝緒。
狄氏宰相一人。仁傑。 狄氏表
袁氏出自媯姓。陳胡公滿生申公犀侯,犀侯生靖伯庚,庚生季子惛,惛生仲牛甫,甫生 聖伯順,順生伯他父,他父生戴伯,戴伯生鄭叔,鄭叔生仲爾金父,金父生莊伯,莊伯 生諸,字伯爰,孫宣仲濤塗,賜邑陽夏,以王父字為氏。宣仲生選,選生聲子突,突生 惠子雅,雅生頗,奔鄭。秦末,裔孫告辟難居於河、洛之間,少子政,以袁為氏。九世 孫袁生生玄。孫幹,封貴鄉侯,復居陳郡陽夏。八世孫良,二子:昌、璋。昌,成武令 ,生漢司徒安,字邵公。三子:賞、京、敞。京,蜀郡太守,二子:彭、湯。湯字仲河 ,太尉、安國康侯。三子:成、逢、隗。成,左中郎,生紹,紹中子熙,其後世居樂陵 東光。熙裔孫令喜。
袁氏宰相三人。恕己、滋、智弘。 袁氏表
姚姓,虞舜生於姚墟,因以為姓。陳胡公裔孫敬仲仕齊為田氏,其後居魯,至田豐,王 莽封為代睦侯,以奉舜後。子恢避莽亂,過江居吳郡,改姓為媯。五世孫敷,復改姓姚 ,居吳興武康。敷生信,吳選曹尚書。八世孫僧垣,隋開府儀同三司、北隆公。二子: 察、最。
姚氏宰相二人。○、元之。 姚氏表
婁氏出自姒姓。夏少康裔孫東樓公封於杞,為楚所滅,子孫食邑於婁,因以為氏,城陽 諸縣有婁鄉是也。
師德,相武后。思潁,介休令。志學,千乗令。  
      圖南。
婁氏宰相一人。師德。
豆盧氏本姓慕容氏。燕主廆弟西平王運生尚書令臨澤敬侯制,制生右衛將軍北地愍王精 ,降後魏,北人謂歸義為「豆盧」,因賜以為氏,居昌黎棘城。二子:醜、勝。
豆盧氏宰相一人。欽望。 豆盧氏表
周氏出自姬姓。黃帝裔孫后稷,后稷封於邰,其地扶風斄鄉是也。后稷子不窋失其官, 竄於西戎,曾孫慶節,立國於豳,其地新平漆縣東北有豳亭是也。七世孫古公亶父,為 狄所逼,徙居岐下之周原,改國號曰周,其地扶風美陽南是也。武王克商,十一世平王 遷都王城,河南縣是也。平王少子烈,食采汝墳。烈生懋,懋生文,文生昇,昇生興, 興生晏,晏生安,安生弘,弘生明,明生隱,隱生壽,壽生容,容生休,休生雄,雄生 暉,暉生寬,寬生員,員生成,成生邕。秦滅周,并其地,遂為汝南著姓。生秀,秀生 仁,字季房。漢興,續周之嗣,復封為汝墳侯,賜號正公。以汝墳下濕,徙於安成。十 子,長曰球,執金吾,生平陵令應。應生郎中、孝廉道,道生五官中郎約,約生決曹掾 燕,燕裔孫表。
周氏宰相二人。允元、墀。 周氏表
吉氏出自姞姓。黃帝裔孫伯儵封於南燕,賜姓曰姞,其地東郡燕縣是也,後改為吉。
哲,易州刺史。頊,相武后。渾,司勳郎中。
  琚,鄠令。溫,武、禮二部侍郎。
吉氏宰相一人。頊。
顧氏出自己姓。顧伯,夏商侯國也,子孫以國為氏,初居會稽。吳丞相雍孫榮,晉司空 。雍弟徽,侍中,又居鹽官。徽十世孫越,陳黃門侍郎,孫胤。
胤,著作郎、餘杭公。琮,相武后。潤,祕書郎。
    浚,齊安太守。
顧氏宰相一人。琮。
朱氏出自曹姓。顓頊之後有六終,彥六子,其第五子曰安。周武王克商,封安苗裔俠於 邾,附庸於魯,其地魯國鄒縣是也。自安至儀父十二世,始見春秋。齊桓行霸,儀父附 從,進爵稱子,桓公以下,春秋後八世而為楚所滅,故子孫去「邑」為朱氏,世居沛國 相縣。前漢大司馬長史詡生浮,字公叔,大司馬、大司空、新息侯。生下邳太守永,永 九世孫吏部尚書尚,尚生質,司徒。質二子:禹、卓。禹,司隸校尉、青州刺史,坐黨 錮誅,子孫避難丹楊,丹楊朱氏之祖也。卓生扶風太守翻,翻生上洛太守越,越字元勝 。越八世孫丞相行參軍詢。二子濟,濟生沖,沖生威則,散騎常侍、給事中。生騰,字 龍懷,陳郡太守。三子:憲、斌、綽。綽字祖明,西陽太守。二子:齡石、超石。騰裔 孫建,後周太子洗馬。生僧寧,隋睢陽太守。生操。
朱氏宰相一人。敬則。 朱氏表
唐氏出自祁姓。帝堯初封唐侯,其地中山唐縣是也。舜封堯子丹朱為唐侯,至夏時,丹 朱裔孫劉累遷於魯縣,累孫猶守故地,至商,更號豕韋氏,周復改為唐公。成王滅唐, 以封弟叔虞,其後更封劉累裔孫在魯縣者為唐侯,以奉堯嗣,其地唐州方城是也。魯定 公五年,楚滅唐,子孫以國為氏,分仕晉、楚。有唐雎,為魏大夫。孫厲,居沛國,漢 封斥丘懿侯。生朝,朝生賢,賢生遵,遵生蒙,中郎將。生臨邛令都,都生倫,倫生林 。林,尚書令,王莽封建德侯。生蔚,國除,徙居潁川。生武威長惠,惠生侍御史賁, 賁生大司空珍,珍生會稽太守瑁,瑁生翔,為丹楊太守,因家焉。二子:固、滂。固, 吳尚書僕射。生別部司馬瓊,瓊生宣,宣生晉鎮西校尉上庸襄侯彬,字儒宗。二子:熙 、極。熙,太常丞,娶涼州刺史張軌女,永嘉末,遂居涼州。生輝,字子產,仕前涼陵 江將軍,徙居晉昌。七子:伯廉、威、季賢、幼賢、孝、達、季禮。威為永世令,生弘 。三子:瑤、偕、諮,號「三祖」。
唐氏宰相一人。休璟。 唐氏表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13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新唐書  卷七十五‧表第十五  宰相世系五 敬氏出自媯姓。陳厲公子完適齊,諡曰敬仲,子孫以諡為氏。敬仲之後至秦有敬丕,丕 生教,為河東太守,子孫因官家焉。裔孫韶,漢末為揚州刺史,生昌,封猗氏侯。昌生 歸。
敬氏宰相一人。暉。 敬氏表
桓氏出自姜姓。齊桓公之後,以諡為氏。又云,出自子姓,宋桓公之後向魋,亦號桓氏 。後漢有太子少傅桓榮,世居譙國龍亢。榮八世孫彝,晉宣城內史。五子:雲、溫、豁 、祕、沖。沖,荊州刺史、豐城公,生嗣、謙、修。修,晉護軍將軍、長社侯,過江居 丹楊。生尹,尹生崇之,崇之七世孫法嗣。
法嗣,郇王府諮議參軍。思敏,少府丞。彥範,相中宗。  
    臣範,京兆尹。庭昌,刑部郎中。
桓氏宰相一人。彥範。
祝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克商,封黃帝之後於祝,後為齊所并,其封域至齊之間祝阿、祝 丘是也。後漢有司徒恬,孫羲生廣,廣為始平太守,子孫留家焉。生魏太中大夫仍,仍 生諶,晉驃騎府司馬。諶生偃,散騎常侍,以平關中兵寇,封始平縣伯。生瑜,瑜生熙 ,熙生寶,三世襲封。二子:老、歸。老,後魏輔國將軍、中外都督。二子:猷、俟。
祝氏宰相一人。欽明。 祝氏表
紀氏出自姜姓。炎帝之後封於紀,侯爵,為齊所滅,因以國為氏。隋有司農少卿和整, 世居天水上邽,生士騰。
士騰,隋翼州刺史。儼,雍州司倉參軍。先知,御史中丞。黃中。
    全經,戶部郎中。謙。
      咸。
  及,廓州刺史。處訥,相中宗。  
紀氏宰相一人。處訥。
鄭氏出自姬姓。周厲王少子友封於鄭,是為桓公,其地華州鄭縣是也。生武公,與晉文 侯夾輔平王,東遷於洛,徙溱、洧之間,謂之新鄭,其地河南新鄭是也。十三世孫幽公 為韓所滅,子孫播遷陳、宋之間,以國為氏。幽公生公子魯,魯六世孫榮,號鄭君,生 當時,漢大司農,居滎陽開封。生韜,韜生江都守仲,仲生房,房生趙相季,季生議郎 奇。奇生稚,漢末自陳居河南開封,晉置滎陽郡,遂為郡人。稚生御史中丞賔,賔生興 ,字贛,蓮勺令。興生衆,字仲師,大司農。衆生城門校尉安世,安世生騎都尉綝,綝 生上計掾熙,熙二子:泰、渾。渾,魏少府大匠。渾生崇,晉荊州刺史。崇生遹,遹生 隨,扶風太守。隨生趙侍中略,略六子:翳、豁、淵、靜、悅、楚。豁字君明,燕太子 少傅、濟南公,生溫。溫四子:濤、曄、簡、恬。濤居隴西。曄,後魏建威將軍、南陽 公,為北祖。簡為南祖。恬為中祖。曄生中書博士茂,一名小白,七子:白麟、胤伯、 叔夜、洞林、歸藏、連山、幼麟,因號「七房鄭氏」。大房白麟後絕,第三房叔夜後無 聞。
鄭氏定著二房:一曰北祖,二曰南祖。宰相九人。北祖有珣瑜、覃、朗、餘慶、從讜、 延昌;南祖有絪;滎陽鄭氏有畋;滄州鄭氏有愔。
鄭氏表
鍾氏出自子姓,與宗氏皆晉伯宗之後也。伯宗子州犁仕楚,食采於鍾離,因以為姓。楚 漢時有鍾離眛,為項羽將,有二子:長曰發,居九江,仍故姓;次曰接,居潁川長社, 為鍾氏。漢有西曹掾皓,字季明,二子:迪、敷。迪,郡主簿,生繇、演。繇字元常, 魏太傅、定陵侯。生毓、會。毓字稚叔,侍中、廷尉。生駿,駿字伯道,晉黃門侍郎。 生廚,字叔光,公府掾。生雅,字彥冑,過江仕晉,侍中。生誕,字世長,中軍參軍。 生靖,字道寂,潁川太守。生源,字循本,後魏永安太守。生挺,字法秀,襄城太守、 潁川郡公。生蹈,字之義,南齊中軍。二子:嶼、嶸。嶼字秀望,梁永嘉縣丞。生寵, 字元輔,為臨海令。避侯景之難,徙居南康贛縣,生寶慎。
鍾氏宰相一人。紹京。 鍾氏表
宋氏出自子姓。殷王帝乙長子啟,周武王封之於宋,三十六世至君偃,為楚所滅,子孫 以國為氏。楚有上將軍義,義生昌,漢中尉,始居西河介休。十二世孫晃,晃三子:恭 、畿、洽,徙廣平利人。
宋氏宰相二人。璟、申錫。 宋氏表
源氏出自後魏聖武帝詰汾長子疋孤。七世孫禿髮傉檀,據南涼,子賀降後魏,太武見之 曰:「與卿同源,可改為源氏。」位太尉、隴西宣王。生侍中馮翊惠公懷,懷二子:子 邕、子恭。子恭字靈順,中書監、臨汝文獻公,周、隋之際,居鄴郡安陽。生彪,字文 宗,隋莒州刺史、臨潁縣公,生師民。
源氏宰相一人。乾曜。 源氏表
牛氏出自子姓。宋微子之後司寇牛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漢有牛邯,為護羌校尉,因 居隴西,後徙安定,再徙鶉觚。
牛氏宰相二人。仙客、僧孺。 牛氏表
苗氏出自芊姓。楚若敖生鬬伯比,伯比生子良。子良生越椒,字伯棼,以罪誅。其子賁 皇奔晉,晉侯與之苗邑,因以為氏,其地河內軹縣南有苗亭,即其地也。上黨長子縣有 苗襲夔。
苗氏宰相一人。晉卿。 苗氏表
呂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孫為諸侯,號共工氏,有地在弘農之間,從孫伯夷,佐堯掌禮, 使遍掌四岳,為諸侯伯,號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賜氏曰呂,封為呂侯。呂者,膂 也,謂能為股肱心膂也。其地蔡州新蔡是也。歷夏、商,世有國土,至周穆王,呂侯入 為司寇,宣王世改「呂」為「甫」,春秋時為強國所并,其地後為蔡平侯所居。呂侯枝 庶子孫,當商、周之際,或為庶人。呂尚字子牙,號太公望,封於齊。十九世孫康公貸 為田和所篡,遷於海濱。康公七世孫禮,秦昭襄王十九年自齊奔秦,為柱國、少宰、北 平侯。二子:伯昌、仲景。伯昌生青,以令尹從漢高祖,封陽信侯,諡曰胡。唐有隋州 刺史仁宗,即其後也。康公未失國時,呂氏子孫先已散居韓、魏、齊、魯之間,其後又 徙東平壽張。魏有徐州刺史萬年亭侯虔,字子路,孫行鈞,其後世居河東。
呂氏宰相一人。諲。 呂氏表
第五氏出自媯姓。齊諸田,漢初多徙奉園陵者,故以次第為氏。唐有第五華,弟琦。
琦,相肅宗。峰,台州刺史。  
  平,京兆兵曹參軍。  
  申。牟,兼御史中丞。
第五氏宰相一人。琦。
常氏出自姬姓。衛康叔支孫食采常邑,因以為氏。唐有新豐常氏。 常氏表 常氏宰相一人。袞。
喬氏出自姬姓,本橋氏也。漢太尉玄六世孫勤,後魏平原內史,從孝武入關,居同州, 生朗,朗生達,後周文帝命橋氏去「木」,義取高遠也。世居太原。
琳,相德宗。彝。
琛。  
喬氏宰相一人。琳。
關氏出自商大夫關龍逢之後。蜀前將軍漢壽亭侯羽,生侍中興,其後世居信都。裔孫播 ,相德宗。
關氏宰相一人。播。
渾氏出自匈奴渾邪王,隨拓拔氏徙河南,因以為氏。自迥貴至瑊,世襲皐蘭州都督。 渾氏宰相一人。瑊。 渾氏表
齊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孫呂尚後封於齊,因以為氏。漢有平敬侯齊受,傳封四世,居高 陽。晉有武邑侯齊琰。
齊氏宰相二人。抗、映。 齊氏表
董氏出自姬姓。黃帝裔孫有飂叔安,生董父,舜賜姓董氏。裔孫辛有,辛有子孫分適晉 ,有董孤。裔孫翳,項羽封為翟王,都高奴,子孫遂居隴西。漢江都相仲舒少子之孫, 自廣川徙隴西,裔孫徙河東。
董氏宰相一人。晉。 董氏表
賈氏出自姬姓。唐叔虞少子公明,康王封之於賈,為賈伯,河東臨汾有賈鄉,即其地也 ,為晉所滅,以國為氏。晉公族狐偃之子射姑為晉太師,食邑於賈,字季他,亦號賈季 。漢有長沙王太傅誼,生璠,尚書中兵郎。生二子:嘉、惲。嘉,宜春太守,生敻,游 擊將軍。五子:洪、潤、汭、湘、注。汭,輕騎將軍,生曄,下邳太守。二子:冰、淵 。淵,遼東太守。三子:納、邠、丕。丕生沂,祕書監。二子:廷玉、秀玉。秀玉,武 威太守,生衍,兗州刺史。生龔,輕騎將軍,徙居武威。二子:綵、詡。詡,魏太尉、 肅侯,生璣,駙馬都尉、關內侯,又徙長樂。二子:通、延。通,侍中、車騎大將車。 三子:仲安、仲謀、仲達。仲達,潁川太守。生疋,字彥度,輕車將軍、雍州刺史、酒 泉郡公。二子:乂、康。康,祕書監。二子:鍇、鈞。鈞生弼,散騎侍郎。二子:躬之 、匪之。躬之,宋太宰參軍。四子:希鏡、希遠、希逸、希叟。希鏡,南齊外兵郎,生 梲,義興郡太守。生執,梁太府卿。二子:暹、肇。肇二子:寰、宏。宏,後梁中軍長 史。生勰,北齊青兗等州刺史、河東公。二子:○、巘。巘,殿中監。三子:懿、愨、 憲。憲避葛榮之難,避地浮陽。
賈氏宰相二人。耽、餗。 賈氏表
權氏出自子姓。商武丁之裔孫封於權,其地南郡當陽縣權城是也。楚武王滅權,遷於那 處,其孫因以為氏。秦滅楚,遷大姓於隴西,因居天水。漢有左輔都尉忠,十四世孫翼 ,字子良,前秦右僕射、安丘敬公。生宣吉、宣褒。宣褒,後秦黃門侍郎,六世孫榮。
權氏宰相一人。德輿。 權氏表
皇甫氏出自子姓。宋戴公白生公子充石,字皇父。皇父生季子來,來生南雍○,以王父 字為氏。○六世孫孟之,孟之生遇,避地奔魯。裔孫鸞,漢興,自魯徙茂陵,改「父」 為「甫」。裔孫晉廣魏太守固,生柴,徙襄陽,後又徙壽春,裔孫珍義。
皇甫氏宰相一人。鎛。 皇甫氏表
程氏出自風姓。顓頊生稱,稱生老童。老童二子:重、黎。重為火正,司地,其後世為 掌天地之官。裔孫封於程,是謂程伯,雒陽有上程聚,即其地也。至周宣王時,程伯休 父失其官守,以諸侯入為王司馬,又有司馬氏。程氏世居長安。
思奉,利州刺史。子珪,左贊善大夫。獻可,太子左諭德。异字師舉,相憲宗。巽。
程氏宰相一人。异。
令狐氏出自姬姓。周文王子畢公高裔孫畢萬,為晉大夫,生芒季。芒季生武子魏犨。犨 生顆,以獲秦將杜回功,別封令狐,生文子頡,因以為氏,世居太原。秦有太原守五馬 亭侯範,十四世孫漢建威將軍邁,與翟義起兵討王莽,兵敗死之。三子:伯友、文公、 稱,皆奔燉煌。伯友入龜茲,文公入疏勒,稱為故吏所匿,遂居效轂。稱六子:扶、堅 、由、羨、瑾、猛。由字仲平,後漢伊吾都尉。六子:禹、霸、容、明、渙、淳。禹字 巨先,博陵太守。四子:輝、洽、延、溥。溥字文悟,蒼梧太守。三子:璜、叡、瑒。 溥五世孫晉諫議大夫馨,馨孫亞,字就胤,前涼西海太守、安人亭侯。二子:粹、綏。 亞孫敏,字永昌,前涼鳴沙令。四子:達、忠、襲、越。敏五世孫虯,字惠獻,後魏燉 煌郡太守、鸇陰縣子。四子:元保、整、慶保、休。整,周御正中大夫、彭陽襄公,賜 姓宇文氏,生熙。
令狐氏宰相二人。楚、綯。 令狐氏表
段氏出自姬姓。鄭武公子共叔段,其孫以王父字為氏。漢有北地都尉卬,世居武威。十 四世孫後魏晉興太守紛。五世孫偃師,徙河南。
段氏宰相一人。文昌。 段氏表
元氏出自拓拔氏。黃帝生昌意,昌意少子悃,居北,十一世為鮮卑君長。平文皇帝鬱律 二子:什翼犍、烏孤。什翼犍,昭成皇帝也,始號代王,至道武皇帝改號魏,至孝文帝 更為元氏。
什翼犍七子:一曰寔君,二曰翰,三曰閼婆,四曰壽鳩,五曰紇根,六曰力真,七曰窟 咄。寔君生道武皇帝珪,珪生明元皇帝嗣,嗣生太武皇帝燾,燾生景穆皇帝晃。景穆諸 子唯濬、新成、子推、天錫、雲、禎、胡兒、休八房子孫聞於唐。濬,文成皇帝也。文 成諸子唯弘、長樂二房子孫聞於唐。弘,獻文皇帝也。獻文諸子唯宏、幹、羽、勰四房 子孫聞於唐。宏,孝文帝也。七子:恂、恪、懷、愉、懌、悅。恪,宣武皇帝也。懷, 廣平文穆王,生廣平文懿王悌,悌生侍中、驃騎大將軍、廣平王贊,贊生謙。
元氏宰相一人。稹。大曆宰相元載,本景氏,故不著。 元氏表
路氏出自姬姓。帝摯子玄元,堯封於中路,歷虞、夏稱侯,子孫以國為氏。漢符離侯博 德始居平陽。裔孫嘉,字君賔,晉安東太守。孫藻,藻二子纂、建。
路氏宰相二人。巖、隋。 路氏表
舒氏出自偃姓。皐陶之後封於蓼,安豐蓼縣即其地也。春秋魯文公五年,為楚所滅,其 後更復為楚屬國,亦名曰舒,又曰羣舒,又曰舒蓼,又曰舒庸,又曰舒鳩,一國而有五 名。春秋魯襄二十五年,楚又滅之,子孫以國為氏,世居廬江。
恒,武昌軍將校。元輿,相文宗。
  元肱字良哉。
  元迥字子穎,山南東道從事。
  元褒,司封員外郎。
舒氏宰相一人。元輿。
白氏出自姬姓。周太王五世孫虞仲封於虞,為晉所滅。虞之公族井伯奚媵伯姬於秦,受 邑於百里,因號百里奚。奚生視,字孟明,古人皆先字後名,故稱為孟明視。孟明視二 子:一曰西乞術,二曰白乞丙,其後以為氏。裔孫武安君起,賜死杜郵,始皇思其功, 封其子仲於太原,故子孫世為太原人。二十三世孫後魏太原太守邕,邕五世孫建。
白氏宰相一人。敏中。 白氏表
夏侯氏出自姒姓。夏禹裔孫東樓公封為杞侯,至簡公為楚所滅,弟他奔魯,魯悼公以其 夏禹之後,給以采地為侯,因以為氏焉。後去魯之沛,分沛為譙,遂為郡人。唐有駕部 郎中審封。
審封。敏。      
  敬。      
  孜字好學,相宣宗、懿宗。潭字虛中,禮部侍郎。坦。映字光文。
    澤字表中。    
  斐。      
  敖。藻字司文。    
夏侯氏宰相一人。孜。
蔣氏出自姬姓。周公第三子伯齡封於蔣,其地光州仙居縣是也,宋改為樂安,蔣為強國 所滅,子孫因以為氏。漢有蔣詡,十世孫休,自樂安徙義興陽羨縣。十一世孫元遜,陳 左衛將軍。其族有太子洗馬、弘文館學士瓌,生將明。
將明,國子司業、集賢殿學士、副知院使。乂字德源,祕書監、義興懿公。             係,檢校左僕射、淮陽公。兆。承初字昌遠。
      曙字耀之。延翰。              
      庸字臺臣。                
    伸字大直,相宣宗、懿宗。泳字越之。                
    偕,左補闕。                  
    仙。                  
    佶。琛字獻之。                
蔣氏宰相一人。伸。
畢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高,封於畢,以國為氏。後漢兗州別駕諶,世居東平。 五世孫衆慶,宋本州大中正。五世孫憬。
憬,司衛少卿、許州刺史。構,戶部尚書、魏景公。抗,兵部員外郎、吳郡太守、江南採訪使。○,王屋尉。鎬。  
        ○。  
        銶。  
        銳。  
      增。    
  栩,豐王府司馬。浚,汾州長史。勻,協律郎。諴字存之,相懿宗。紹顏,渭南尉、直史館。
          知顏,千牛備身。
    曜,侍御史。      
畢氏宰相一人。諴。
曹姓出自顓頊。五世孫陸終第五子安,為曹姓,至曹挾,封之於邾,為楚所滅,復為曹 姓。唐有河南曹氏。
周。景伯。確字剛中,相懿宗。希甫字嵩臣。
    汾字道謙,戶部侍郎。希幹字荷臣。
曹氏宰相一人。確。
徐氏出自嬴姓。皐陶生伯益,伯益生若木,夏后氏封之於徐,其地下邳僮縣是也。至偃 王三十二世為周所滅,復封其子宗為徐子。宗十一世孫章禹,為吳所滅,子孫以國為氏 。章禹十三世孫詵,為秦莊襄王相。生仲,仲字景伯。生延,字方遠。延生由,字智卿 。由生該,字昌言。該生光,字子暉,漢下邳太守。光生大司農靜,字君安。靜生益州 刺史萬秋,字蘭卿。萬秋生左曹給事充,字彥通。充生諫議大夫安仁。二子:豐、霸。 豐為北祖,霸為南祖。
徐氏宰相三人。商、彥若、世勣。 徐氏表
孔氏出自子姓。商帝乙長子微子啟封於宋,弟微仲衍曾孫湣公捷生弗父何,何生宋父周 ,周生世父勝,勝生正考父,父生嘉,字孔父。孔父生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父,以王父 字為氏。生防叔,避華父督之難,奔魯,為大夫。生伯夏,夏生鄒大夫叔梁紇。紇二子 :孟皮、仲尼。仲尼為魯司寇,攝相事。生鯉,字伯魚。伯魚生伋,字子思,為魯穆公 師。生白,字子上,齊威王相。白生求,字子家。求生箕,字子京,魏相。箕生穿,字 子高。穿生斌,字子慎,一名胤,魏文侯相文信君。三子:鮒、騰、樹。騰字子襄,漢 孝惠博士、長沙太傅。生忠,字子貞,博士。忠二子:武、安國。武生延年,大將軍、 太傅。延年生霸,字次孺,給事中、高密相、褒成烈君。四子:福、振、喜、光。福, 關內侯。生房,房生均,字長平,尚書郎。生大司馬元成侯志,志生損。自均皆世襲褒 成侯,及損,徙封褒亭侯。生曜,曜生完,無子,以弟子魏奉議郎羨為嗣。羨生晉太常 卿、黃門侍郎震,震生嶷,嶷生豫章太守撫,撫生從事中郎懿。自羨以下襲奉聖侯。生 宋崇聖侯鮮,鮮生後魏崇聖大夫乗,乗生祕書郎靈珍,靈珍生文泰。自靈珍以下襲崇聖 侯。文泰生渠。
孔氏宰相一人。緯。 孔氏表
獨孤氏出自劉氏。後漢世祖生沛獻王輔,輔生釐王定,定生節王丐。丐二子:廣、廙。 廙,洛陽令。生穆,穆生度遼將軍進伯,擊匈奴,兵敗被執,囚之孤山下。生尸利,單 于以為谷蠡王,號獨孤部。尸利生烏利。二子:去卑、猛。猛生副論。副論生路孤,路 孤生眷,眷生羅辰,從後魏孝文徙洛陽,為河南人,初以其部為氏,位定州刺史、永安 公。生廷尉貞公萬齡。萬齡生稽,字延平,鎮東將軍、文公。稽生鎮東將軍歸,歸生冀 。
獨孤氏宰相一人。損。 獨孤氏表
李氏三公七人,三師二人。柳城李氏有光弼;武威李氏有抱玉;高麗李氏有正已。又柳 城李氏有寶臣;雞田李氏有光顏;范陽李氏有載義;代北李氏有克用。
李氏表
王氏三公二人,三師一人。營州王氏有思禮;河內王氏有智興;安東王氏有鎔。 王氏表
田氏出自媯姓。陳厲公子完,字敬仲,仕齊,初有采地,因號田氏。又云,「陳」「田 」聲相近也。至田和篡齊為諸侯,九世至王建,為秦所滅。漢興,諸田徙陽陵,後徙北 平。魏議郎田疇,字子泰。二十二世孫璟。
田氏三公一人。承嗣。 田氏表
烏氏出自姬姓。黃帝之後,少昊氏以烏鳥名官,以世功命氏。齊有烏之餘,裔孫世居北 方,號烏洛侯,後徙張掖。
烏氏三公一人。重胤。 烏氏表
唐宰相三百六十九人,凡九十八族。再入五十七人:長孫无忌、楊師道、李勣、褚遂良 、李義府、劉仁軌、騫味道、狄仁傑、姚璹、李元素、婁師德、陸元方、蘇味道、楊再 思、杜景佺、宗楚客、魏元忠、張錫、唐休璟、韋嗣立、蘇瓌、蕭至忠、岑羲、宋璟、 郭元振、竇懷貞、源乾曜、苗晉卿、李峴、杜鴻漸、李勉、鄭餘慶、武元衡、李吉甫、 張弘靖、李逢吉、王涯、王播、牛僧孺、李宗閔、李德裕、崔鉉、杜悰、白敏中、劉瞻 、盧攜、鄭從讜、裴澈、蕭遘、韋昭度、孔緯、徐彥若、李谿、王摶、陸扆、崔遠、裴 樞。三入十二人:武承嗣、武攸寧、豆盧欽望、武三思、李嶠、李懷遠、崔湜、劉幽求 、張說、張延賞、王鐸、鄭畋。四入三人:韋巨源、姚元之、韋安石。五入三人:蕭瑀 、裴度、崔胤。三公三師七十一人:宗室親王二十人:秦王世民、齊王元吉、荊王元景 、吳王恪、徐王元禮、韓王元嘉、霍王元軌、舒王元名、相王旦、宋王憲、申王撝、邠 王守禮、忠王浚、薛王業、慶王琮、廣平郡王俶、福王綰、撫王紘、榮王○、建王震。 以宰相及前宰相遷者二十七人:裴寂、房玄齡、長孫无忌、李勣、武三思、楊國忠、杜 佑、裴度、王涯、李德裕、李讓夷、杜悰、白敏中、令狐綯、夏侯孜、韋保衡、王鐸、 鄭畋、鄭從讜、蕭遘、韋昭度、孔緯、杜讓能、徐彥若、崔胤、王摶、柳璨。以軍功進 者二十人:李光弼、郭子儀、王思禮、僕固懷恩、李抱玉、田承嗣、李正已、朱泚、李 寶臣、侯希逸、馬燧、李晟、李光顏、烏重胤、王智興、李載義、李克用、王建、韓建 、朱全忠。以恩澤進者四人:武攸暨、李輔國、于頔、韓弘。皆通見宰相世系。別著田 氏、烏氏二族。希逸,亡其世系。輔國,中官也;懷恩,叛臣也;朱泚、王建、韓建、 朱全忠,唐之盜也,皆削而不著。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13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新唐書  卷七十六‧列傳第一  后妃上 太穆竇皇后 文德長孫皇后 徐賢妃 王皇后 則天武皇后 和思趙皇后 韋皇后 肅明劉皇后 昭成竇皇后 王皇后 貞順武皇后 元獻楊皇后 楊貴妃
唐制:皇后而下,有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是為夫人。昭儀、昭容、昭媛、脩儀、脩容、脩媛、充儀、充容、充媛,是為九嬪。婕妤、美人、才人各九,合二十七,是代世婦。寶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合八十一,是代御妻。自餘六尚,分典乗輿服御,皆有員次。後世改復不常。開元時,以后下復有四妃非是,乃置惠、麗、華三妃,六儀,四美人,七才人,而尚宮、尚儀、尚服各二,參合前號,大抵踵周官相損益云,然則尚矣。
禮本夫婦,詩始后妃,治亂因之,興亡係焉。盛德之君,帷薄嚴奧,裏謁不忏于朝,外言不內諸閫,關雎之風行,彤史之化脩,故淑範懿行,更為內助。若夫豔嬖之興,常在中主。笫裯旣交,則情與愛遷;顏辭媚熟,則事為私奪。乗易昏之明,牽不斷之柔,險言似忠,故受而不詰,醜行已效,反狃而為好。左右附之,憸壬惎之,狡謀鉗其悟先,哀誓楗於寵初,天下之事已去,而恬不自覺,此武、韋所以遂篡弒而喪王室也。至於楊氏未死,玄亂厥謀;張后制中,肅幾斂衽。吁,可嘆哉!中葉以降,時多故矣,外有攻討之勤,內寡嬿溺之私,羣閹朋進,外戚勢分,后妃無大善惡,取充職位而已,故列著于篇。
高祖太穆順聖皇后竇氏,京兆平陵人。父毅,在周為上柱國,尚武帝姊襄陽長公主,入隋為定州總管、神武公。
后生,髮垂過頸,三歲與身等。讀女誡、列女等傳,一過輒不忘。武帝愛之,養宮中,異它甥。時突厥女為后,無寵,后密諫曰「吾國未靖,虜且彊,願抑情撫接,以取合從,則江南、關東不吾梗。」武帝嘉納。及崩,哀毀同所生。聞隋高祖受禪,自投床下,曰:「恨我非男子,不能捄舅家禍。」毅遽掩其口,曰:「毋妄言,赤吾族!」常謂主曰:「此女有奇相,且識不凡,何可妄與人?」因畫二孔雀屏間,請昏者使射二矢,陰約中目則許之。射者閱數十,皆不合。高祖最後射,中各一目,遂歸於帝。
始,元貞太后羸老有疾,而性素嚴,諸姒娣皆畏,莫敢侍。后事之,獨怡謹盡孝,或淹月不釋衣履。工為篇章規誡,文有雅體。又善書,與高祖書相雜,人不辨也。崩於涿郡,年四十五。
帝在煬帝時,多畜善馬,后見曰:「上性樂此,盍以獻?徒留之速罪,無益也。」不聽,頃果坐譴。帝後見隋政亂,多妄誅殛,乃為自安計,數奏鷹犬異駒,煬帝果喜,擢位將軍。因泣謂諸子曰:「早用而母言,得此久矣!」帝有天下,詔即所葬園為壽安陵,謚曰穆。及祔獻陵,尊為太穆皇后。
始,太宗生,有二龍之符,后於諸子中愛視最篤。後即位,過慶善宮,覽觀梗欷,顧侍臣曰:「朕生於此,今母后永違,育我之德不可報。」因號慟,左右皆流涕。乃享后于正寢。它日幸九成宮,夢后若平生,旣悟,潸然不自勝。明日,詔有司大發倉賑貧瘠,以為后報焉。上元中,益謚太穆神皇后。
太宗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河南洛陽人。其先魏拓拔氏,後為宗室長,因號長孫。高祖稚,大丞相、馮翊王。曾祖裕,平原公。祖兕,左將軍。父晟,字季,涉書史,趫鷙曉兵,仕隋為右驍衛將軍。
后喜圖傳,視古善惡以自鑒,矜尚禮法。晟兄熾,為周通道館學士。嘗聞太穆勸撫突厥女,心誌之。每語晟曰:「此明睿人,必有奇子,不可以不圖昏。」故晟以女太宗。后歸寧,舅高士廉妾見大馬二丈立后舍外,懼,占之,遇坤之泰。卜者曰:「坤順承天,載物無疆;馬,地類也;之泰,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又以輔相天地之宜。繇協歸妹,婦人事也。女處尊位,履中而居順,后妃象也。」時隱太子釁鬩已構,后內盡孝事高祖,謹承諸妃,消釋嫌猜。及帝授甲宮中,后親尉勉,士皆感奮。尋為皇太子妃,俄為皇后。
性約素,服御取給則止。益觀書,雖容櫛不少廢。與帝言,或及天下事,辭曰:「牝雞司晨,家之窮也,可乎?」帝固要之,訖不對。後廷有被罪者,必助帝怒請繩治,俟意解,徐為開治,終不令有冤;下嬪生豫章公主而死,后視如所生;媵侍疾病,輟所御飲藥資之。下懷其仁。兄无忌,於帝本布衣交,以佐命為元功,出入卧內,帝將引以輔政,后固謂不可,乗間曰:「妾託體紫宮,尊貴已極,不願私親更據權于朝。漢之呂、霍,可以為誡。」帝不聽,自用无忌為尚書僕射。后密諭令牢讓,帝不獲已,乃聽,后喜見顏間。異母兄安業無行,父喪,逐后、无忌還外家。后貴,未嘗以為言。擢位將軍。後與李孝常等謀反,將誅,后叩頭曰:「安業罪死無赦。然向遇妾不以慈,戶知之;今論如法,人必謂妾釋憾於兄,無乃為帝累乎!」遂得減流越巂。太子承乾乳媼請增東宮什器,后曰:「太子患無德與名,器何請為?」
從幸九成宮,方屬疾,會柴紹等急變聞,帝甲而起,后輿疾以從,宮司諫止,后曰:「上震驚,吾可自安?」疾稍亟,太子欲請大赦,汎度道人,祓塞災會。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支。若脩福可延,吾不為惡;使善無效,我尚何求?且赦令,國大事,佛、老異方教耳,皆上所不為,豈宜以吾亂天下法!」太子不敢奏,以告房玄齡,玄齡以聞,帝嗟美。而羣臣請遂赦,帝旣許,后固爭止。及大漸,與帝決,時玄齡小譴就第,后曰:「玄齡久事陛下,預奇計祕謀,非大故,願勿置也。妾家以恩澤進,無德而祿,易以取禍,無屬樞柄,以外戚奉朝請足矣。妾生無益於時,死不可以厚葬,願因山為壟,無起墳,無用棺槨,器以瓦木,約費送終,是妾不見忘也。」又請帝納忠容諫,勿受讒,省遊畋作役,死無恨。崩,年三十六。
后嘗采古婦人事著女則十篇,又為論斥漢之馬后不能檢抑外家,使與政事,乃戒其車馬之侈,此謂開本源,恤末事。常誡守者:「吾以自檢,故書無條理,勿令至尊見之。」及崩,宮司以聞,帝為之慟,示近臣曰:「后此書可用垂後,我豈不通天命而割情乎!顧內失吾良佐,哀不可已已!」謚曰文德,葬昭陵,因九嵕山,以成后志。帝自著表序始末,揭陵左。上元中,益謚文德聖皇后。
太宗賢妃徐惠,湖州長城人。生五月能言,四歲通論語、詩,八歲自曉屬文。父孝德,嘗試使擬離騷為小山篇曰:「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孝德大驚,知不可掩,於是所論著遂盛傳。太宗聞之,召為才人。手未嘗廢卷,而辭致贍蔚,文無淹思。帝益禮顧,擢孝德水部員外郎,惠再遷充容。
貞觀末,數調兵討定四夷,稍稍治宮室,百姓勞怨。惠上疏極諫,且言:「東戍遼海,西討崑丘,士馬罷耗,漕饟漂沒。捐有盡之農,趨無窮之壑;圖未獲之衆,喪已成之軍。故地廣者,非常安之術也;人勞者,為易亂之符也。」又言:「翠微、玉華等宮,雖因山藉水,無築構之苦,而工力和僦,不謂無煩。有道之君,以逸逸人;無道之君,以樂樂身。」又言:「伎巧為喪國斧斤,珠玉為蕩心酖毒,侈麗纖美,不可以不遏。志驕於業泰,體逸於時安。」其剴切精詣,大略如此。帝善其言,優賜之。帝崩,哀慕成疾,不肯進藥,曰:「帝遇我厚,得先狗馬侍園寢,吾志也。」復為詩、連珠以見意。永徽元年卒,年二十四,贈賢妃,陪葬昭陵石室。
惠之弟齊聃,齊聃子堅,皆以學聞,女弟為高宗婕妤,亦有文藻,世以擬漢班氏。
高宗廢后王氏,并州祁人,魏尚書左僕射思政之孫。從祖母同安長公主以后婉淑,白太宗以為晉王妃。王居東宮,妃亦進冊,擢父仁祐陳州刺史。帝即位,立為皇后。仁祐以特進封魏國公;母柳,本國夫人。仁祐卒,贈司空。
初,蕭良娣有寵,而武才人貞觀末以先帝宮人召為昭儀,俄與后、良娣爭寵,更相毀短。而昭儀詭險,即誣后與母挾媚道蠱上,帝信之,解魏國夫人門籍,罷后舅柳奭中書令。李義府等陰佐昭儀,以偏言怒帝,遂下詔廢后、良娣皆為庶人,囚宮中。后母兄、良娣宗族悉流嶺南。許敬宗又奏:「仁祐無他功,以宮掖故,超列三事,今庶人謀亂宗社,罪宜夷宗,仁祐應斲棺,陛下不窮其誅,家止流竄,仁祐不宜引庇廕宥逆子孫。」有詔盡奪仁祐官爵。而后及良娣俄為武后所殺,改后姓為「蟒」,良娣為「梟」。
初,帝念后,間行至囚所,見門禁錮嚴,進飲食竇中,惻然傷之,呼曰:「皇后、良娣無恙乎?今安在?」二人同辭曰:「妾等以罪棄為婢,安得尊稱耶?」流淚嗚咽。又曰:「陛下幸念疇日,使妾死更生,復見日月,乞署此為『回心院』。」帝曰:「朕即有處置。」武后知之,促詔杖二人百,剔其手足,反接投釀罋中,曰:「令二嫗骨醉!」數日死,殊其尸。初,詔旨到,后再拜曰:「陛下萬年!昭儀承恩,死吾分也。」至良娣,罵曰:「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後為貓,使武氏為鼠,吾當扼其喉以報。」后聞,詔六宮毋畜貓。武后頻見二人被髮瀝血為厲,惡之,以巫祝解謝,即徙蓬萊宮,厲復見,故多駐東都。中宗即位,皆復其姓。
高宗則天順聖皇后武氏,并州文水人。父士彠,見外戚傳。文德皇后崩,久之,太宗聞士彠女美,召為才人,方十四。母楊,慟泣與訣,后獨自如,曰:「見天子庸知非福,何兒女悲乎?」母韙其意,止泣。旣見帝,賜號武媚。及帝崩,與嬪御皆為比丘尼。高宗為太子時,入侍,悅之。王皇后久無子,蕭淑妃方幸,后陰不悅。它日,帝過佛廬,才人見且泣,帝感動。后廉知狀,引內後宮,以撓妃寵。
才人有權數,詭變不窮。始,下辭降體事后,后喜,數譽於帝,故進為昭儀。一旦顧幸在蕭右,寖與后不協。后性簡重,不曲事上下,而母柳見內人尚宮無浮禮,故昭儀伺后所薄,必款結之,得賜予,盡以分遺。由是后及妃所為必得,得輒以聞,然未有以中也。昭儀生女,后就顧弄,去,昭儀潛斃兒衾下,伺帝至,陽為歡言,發衾視兒,死矣。又驚問左右,皆曰:「后適來。」昭儀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殺吾女,往與妃相讒媢,今又爾邪!」由是昭儀得入其訾,后無以自解,而帝愈信愛,始有廢后意。久之,欲進號「宸妃」,侍中韓瑗、中書令來濟言:「妃嬪有數,今別立號,不可。」昭儀乃誣后與母厭勝,帝挾前憾,實其言,將遂廢之。長孫无忌、褚遂良、韓瑗及濟瀕死固爭,帝猶豫;而中書舍人李義府、衛尉卿許敬宗素險側,狙勢即表請昭儀為后,帝意決,下詔廢后。詔李勣、于志寧奉璽綬進昭儀為皇后,命羣臣及四夷酋長朝后肅義門,內外命婦入謁。朝皇后自此始。
后見宗廟,再贈士至司徒,爵周國公,謚忠孝,配食高祖廟。母楊,再封代國夫人。家食魏千戶。后乃製外戚誡獻諸朝,解釋譏譟。於是逐无忌、遂良,踵死徙,寵煽赫然。后城宇深,痛柔屈不恥,以就大事,帝謂能奉己,故扳公議立之。已得志,即盜威福,施施無憚避,帝亦儒昏,舉能鉗勒,使不得專,久稍不平。麟德初,后召方士郭行真入禁中為蠱祝,宦人王伏勝發之,帝怒,因是召西臺侍郎上官儀,儀指言后專恣,失海內望,不可承宗廟,與帝意合,乃趣使草詔廢之。左右馳告,后遽從帝自訴,帝羞縮,待之如初,猶意其恚,且曰:「是皆上官儀教我!」后諷許敬宗構儀,殺之。
初,元舅大臣怫旨,不閱歲屠覆,道路目語,及儀見誅,則政歸房帷,天子拱手矣。羣臣朝、四方奏章,皆曰「二聖」。每視朝,殿中垂簾,帝與后偶坐,生殺賞罰惟所命。當其忍斷,雖甚愛,不少隱也。帝晚益病風不支,天下事一付后。后乃更為太平文治事,大集諸儒內禁殿,譔定列女傳、臣軌、百僚新誡、樂書等,大氐千餘篇。因令學士密裁可奏議,分宰相權。
始,士彠娶相里氏,生子元慶、元爽。又娶楊氏,生三女:伯嫁賀蘭越石,蚤寡,封韓國夫人;仲即后;季嫁郭孝慎,前死。楊以后故,寵日盛,徙封榮國。始,兄子惟良、懷運與元慶等遇楊及后禮薄,后銜不置。及是,元慶為宗正少卿,元爽少府少監,惟良司衛少卿,懷運淄州刺史。它日,夫人置酒,酣,謂惟良曰:「若等記疇日事乎?今謂何?」對曰:「幸以功臣子位朝廷,晚緣戚屬進,憂而不榮也。」夫人怒,諷后偽為退讓,請惟良等外遷,無示天下私。繇是,惟良為始州刺史;元慶,龍州;元爽,濠州,俄坐事死振州。元慶至州,憂死。韓國出入禁中,一女國姝,帝皆寵之。韓國卒,女封魏國夫人,欲以備嬪職,難於后,未決。后內忌甚,會封泰山,惟良、懷運以岳牧來集,從還京師,后毒殺魏國,歸罪惟良等,盡殺之,氏曰「蝮」,以韓國子敏之奉士彠祀。初,魏國卒,敏之入弔,帝為慟,敏之哭不對。后曰:「兒疑我!」惡之。俄貶死。楊氏徙酇、衛二國,咸亨元年卒,追封魯國,謚忠烈,詔文武九品以上及五等親與外命婦赴弔,以王禮葬咸陽,給班劍、葆仗、鼓吹。時天下旱,后偽表求避位,不許。俄又贈士太尉兼太子太師、太原郡王,魯國忠烈夫人為妃。
上元元年,進號天后,建言十二事:一、勸農桑,薄賦徭;二、給復三輔地;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禁浮巧;五、省功費力役;六、廣言路;七、杜讒口;八、王公以降皆習老子;九、父在為母服齊衰三年;十、上元前勳官已給告身者無追覈;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稟入;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進階申滯。帝皆下詔略施行之。
蕭妃女義陽、宣城公主幽掖廷,幾四十不嫁,太子弘言于帝,后怒,酖殺弘。帝將下詔遜位于后,宰相郝處俊固諫,乃止。后欲外示寬裕,劫人心使歸己,即奏言:「今羣臣納半俸、百姓計口錢以贍邊兵,恐四方妄商虛實,請一罷之。」詔可。
儀鳳三年,羣臣、蕃夷長朝后于光順門。即并州建太原郡王廟。帝頭眩不能視,侍醫張文仲、秦鳴鶴曰:「風上逆,砭頭血可愈。」后內幸帝殆,得自專,怒曰:「是可斬,帝體寧刺血處邪?」醫頓首請命。帝曰:「醫議疾,烏可罪?且吾眩不可堪,聽為之!」醫一再刺,帝曰:「吾目明矣!」言未畢,后簾中再拜謝,曰:「天賜我師!」身負繒寶以賜。
帝崩,中宗即位,天后稱皇太后,遺詔軍國大務聽參決。嗣聖元年,太后廢帝為廬陵王,自臨朝,以睿宗即帝位。后坐武成殿,帝率羣臣上號冊。越三日,太后臨軒,命禮部尚書攝太尉武承嗣、太常卿攝司空王德真冊嗣皇帝。自是太后常御紫宸殿,施慘紫帳臨朝。追贈五世祖後魏散騎常侍克己為魯國公,妣裴即其國為夫人;高祖齊殷州司馬居常為太尉、北平郡王,妣劉為王妃;曾祖永昌王諮議參軍、贈齊州刺史儉為太尉、金城郡王,妣宋為王妃;祖隋東郡丞、贈并州刺史、大都督華為太尉、太原郡王,妣趙為王妃。皆置園邑,戶五十。考為太師、魏王,加實戶滿五千,妣為王妃,王園邑守戶百。時睿宗雖立,實囚之,而諸武擅命。又謚魯國公曰靖,裴為靖夫人;北平郡王曰恭肅,金城郡王曰義康,太原郡王曰安成,妃從夫謚。太后遣冊武成殿使者告五世廟室。
於是柳州司馬李敬業、括蒼令唐之奇、臨海丞駱賔王疾太后脅逐天子,不勝憤,乃募兵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陳敬之,據州欲迎廬陵王,衆至十萬。楚州司馬李崇福連和。盱眙人劉行舉嬰城不肯從,敬業攻之,不克。太后拜行舉游擊將軍,擢其弟行實楚州刺史。敬業南度江取潤州,殺刺史李思文,曲阿令尹元貞拒戰死。太后詔左玉鈐衛大將軍李孝逸為揚州道行軍大總管,率兵三十萬討之,戰于高郵,前鋒左豹韜果毅成三朗為唐之奇所殺。又以左鷹揚衛大將軍黑齒常之為江南道行軍大總管,并力。敬業興三月敗,傳首東都,三州平。
始,武承嗣請太后立七廟,中書令裴炎沮止,及敬業之興,下炎獄,殺之,并殺左威衛大將軍程務挺。太后方怫恚,一日,召羣臣廷讓曰:「朕於天下無負,若等知之乎?」羣臣唯唯。太后曰:「朕輔先帝踰三十年,憂勞天下。爵位富貴,朕所與也;天下安佚,朕所養也。先帝棄羣臣,以社稷為託,朕不敢愛身,而知愛人。今為戎首者皆將相,何見負之遽?且受遺老臣伉扈難制有若裴炎乎?世將種能合亡命若徐敬業乎?宿將善戰若程務挺乎?彼皆人豪,不利於朕,朕能戮之。公等才有過彼,蚤為之。不然,謹以事朕,無詒天下笑。」羣臣頓首,不敢仰視,曰:「惟陛下命。」
久之,下詔陽若復辟者。睿宗揣非情,固請臨朝,制可。乃冶銅匭為一室,署東曰「延恩」,受干賞自言;南曰「招諫」,受時政失得;西曰「申冤」,受抑枉所欲言;北曰「通玄」,受讖步祕策。詔中書門下一官典領。
太后不惜爵位,以籠四方豪桀自為助,雖妄男子,言有所合,輒不次官之,至不稱職,尋亦廢誅不少縱,務取實材真賢。又畏天下有謀反逆者,詔許上變,在所給輕傳,供五品食,送京師,即日召見,厚餌爵賞歆動之。凡言變,吏不得何詰,雖耘夫蕘子必親延見,稟之客館。敢稽若不送者,以所告罪之。故上變者遍天下,人人屏息,無敢議。
新豐有山因震突出,太后以為美祥,赦其縣,更名慶山。荊人俞文俊上言:「人不和,疣贅生;地不和,堆阜出。今陛下以女主處陽位,山變為災,非慶也。」太后怒,投嶺外。
詔毀乾元殿為明堂,以浮屠薛懷義為使督作。懷義,鄠人,本馮氏,名小寶,偉岸淫毒,佯狂洛陽市,千金公主嬖之。主上言:「小寶可入侍。」后召與私,悅之。欲掩跡,得通籍出入,使祝髮為浮屠,拜白馬寺主。詔與太平公主婿薛紹通昭穆,紹父事之。給廄馬,中官為騶侍,雖承嗣、三思皆尊事惟謹。至是護作,士數萬,巨木率一章千人乃能引。又度明堂後為天堂,鴻麗嚴奧次之。堂成,拜左威衛大將軍、梁國公。
始作崇先廟于西京,享武氏。承嗣偽款洛水石,導使為帝,遣雍人唐同泰獻之,后號為「寶圖」,擢同泰游擊將軍。於是汜人又上瑞石,太后乃郊上帝謝況,自號聖母神皇,作神皇璽,改寶圖曰「天授聖圖」,號洛水曰永昌水,圖所曰聖圖泉,勒石洛壇左曰「天授聖圖之表」,改汜水曰廣武。時柄去王室,大臣重將皆撓不得逞,宗室孤外無寄足地。於是,韓王元嘉等謀舉兵唱天下,迎還中宗。琅邪王沖、越王貞先發,諸王倉卒無應者,遂敗。元嘉與魯王靈夔等皆自殺,餘悉坐誅,諸王牽連死滅殆盡,子孫雖嬰褓亦投嶺南。太后身拜洛受圖,天子率太子、羣臣、蠻夷以次列,大陳珍禽、奇獸、貢物、鹵簿壇下,禮成去。
永昌元年,享萬象神宮,改服袞冕,搢大圭,執鎮圭,睿宗亞獻,太子終獻。合祭天地,五方帝、百神從,以高祖、太宗、高宗配,引魏王士彠從配。班九條,訓百官。遂大饗羣臣。號士彠周忠孝太皇,楊忠孝太后。以文水墓為章德陵,咸陽墓為明義陵。太原安成王為周安成王,金城郡王為魏義康王,北平郡王為趙肅恭王,魯國公為太原靖王。
載初中,又享萬象神宮,以太穆、文德二皇后配皇地祇,引周忠孝太后從配。作曌、 1058.gif 、埊、 1059.gif 、囝、○、 1060.gif 22611.gif 1061.gif 1062.gif 1063.gif 1064.jpg 十有二文。太后自名曌。改詔書為制書。以周、漢為二王後,虞、夏、殷後為三恪,除唐屬籍。拜薛懷義輔國大將軍,封鄂國公,令與羣浮屠作大雲經,言神皇受命事。春官尚書李思文詭言:「周書武成為篇,辭有『垂拱天下治』,為受命之符。」后喜,皆班示天下,稍圖革命。然畏人心不肯附,乃陰忍鷙害,肆斬殺怖天下。內縱酷吏周興、來俊臣等數十人為爪吻,有不慊若素疑憚者,必危法中之。宗姓侯王及它骨骾臣將相駢頸就鈇,血丹狴戶,家不能自保。太后操奩具坐重幃,而國命移矣。
御史傅游藝率關內父老請革命,改帝氏為武。又脅羣臣固請,妄言鳳集上陽宮,赤雀見朝堂。天子不自安,亦請氏武,示一尊。太后知威柄在己,因大赦天下,改國號周,自稱聖神皇帝,旗幟尚赤,以皇帝為皇嗣。立武氏七廟于神都。尊周文王為文皇帝,號始祖,妣姒曰文定皇后;武王為康皇帝,號睿祖,妣姜曰康惠皇后;太原靖王為成皇帝,號嚴祖,妣曰成莊皇后;趙肅恭王為章敬皇帝,號肅祖,妣曰章敬皇后;魏義康王為昭安皇帝,號烈祖,妣曰昭安皇后;祖周安成王為文穆皇帝,號顯祖,妣曰文穆皇后;考忠孝太皇為孝明高皇帝,號太祖,妣曰孝明高皇后。罷唐廟為享德廟,四時祠高祖以下三室,餘廢不享。至日,祀上帝萬象神宮,以始祖及考妣配,以百神從祀。盡王諸武。詔并州文水縣為武興,比漢豐、沛,百姓世給復。以始祖冢為德陵,睿祖為喬陵,嚴祖為節陵,肅祖為簡陵,烈祖為靖陵,顯祖為永陵,章德陵為昊陵,明義陵為順陵。
太后雖春秋高,善自塗澤,雖左右不悟其衰。俄而二齒生,下詔改元為長壽。明年,享神宮,自制大樂,舞工用九百人,以武承嗣為亞獻,三思為終獻。帝之為皇嗣,公卿往往見之,會尚方監裴匪躬、左衛大將軍阿史那元慶、白澗府果毅薛大信、監門衛大將軍范雲仙潛謁帝,皆腰斬都市,自是公卿不復上謁。
有上封事言嶺南流人謀反者,太后遣攝右臺監察御史萬國俊就按,得實即論決。國俊至廣州,盡召流人,矯詔賜自盡,皆號哭不服,國俊驅之水曲,使不得逃,一日戮三百餘人。乃誣奏流人怨望,請悉除之。於是太后遣右衛翊府兵曹參軍劉光業、司刑評事王德壽、苑南面監丞鮑思恭、尚輦直長王大貞、右武衛兵曹參軍屈貞筠,皆攝監察御史,分往劍南、黔中、安南等六道訊鞫,而擢國俊左臺侍御史。光業等亦希功于上,惟恐殺人之少。光業殺者九百人,德壽殺七百人,其餘亦不減五百人。太后久乃知其冤,詔六道使所殺者還其家。國俊等亦相踵而死,皆見有物為厲云。
太后又自加號金輪聖神皇帝,置七寶于廷:曰金輪寶,曰白象寶,曰女寶,曰馬寶,曰珠寶,曰主兵臣寶,曰主藏臣寶,率大朝會則陳之。又尊其顯祖為立極文穆皇帝,太祖為無上孝明皇帝。延載二年,武三思率蕃夷諸酋及耆老請作天樞,紀太后功德,以黜唐興周,制可。使納言姚護作。乃大裒銅鐵合冶之,署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置端門外。其制若柱,度高一百五尺,八面,面別五尺,冶鐵象山為之趾,負以銅龍,石鑱怪獸環之。柱顛為雲蓋,出大珠,高丈,圍三之。作四蛟,度丈二尺,以承珠。其趾山周百七十尺,度二丈。無慮用銅鐵二百萬斤。乃悉鏤羣臣、蕃酋名氏其上。
薛懷義寵稍衰,而御醫沈南璆進,懷義大望,因火明堂,太后羞之,掩不發。懷義愈很恣怏怏。乃密詔太平公主擇健婦縛之殿中,命建昌王武攸寧、將作大匠宗晉卿率壯士擊殺之,以畚車載尸還白馬寺。懷義負幸昵,氣蓋一時,出百官上,其徒多犯法。御史馮思勗劾其姦,懷義怒,遇諸道,命左右歐之,幾死,弗敢言。默啜犯塞,拜新平、伐逆、朔方道大總管,提十八將軍兵擊胡,宰相李昭德、蘇味道至為之長史、司馬。後厭入禁中,陰募力少年千人為浮屠,有逆謀。侍御史周矩劾狀請治驗,太后曰:「第出,朕將使詣獄。」矩坐臺,少選,懷義怒馬造廷,直往坐大榻上,矩召吏受辭,懷義即乗馬去。矩以聞,太后曰:「是道人素狂,不足治,力少年聽窮劾。」矩悉投放醜裔。懷義構矩,俄免官。
太后祀天南郊,以文王、武王、士與唐高祖并配。太后加號天冊金輪聖神皇帝。遂封嵩山,禪少室,冊山之神為帝,配為后。封壇南有大槲,赦日置雞其杪,賜號「金雞樹」。自制升中述志,刻石示後。改明堂為通天宮,鑄九州鼎,各位其方,列廷中。又斂天下黃金作大儀鐘,不克。久之,以崇先廟為崇尊廟,禮視太廟,旋復崇尊廟為太廟。
自懷義死,張易之、昌宗得幸,乃置控鶴府,有監,有丞及主簿、錄事等,監三品,以易之為之。太后自見諸武王非天下意,前此中宗自房州還,復為皇太子,恐百歲後為唐宗室躪藉無死所,即引諸武及相王、太平公主誓明堂,告天地,為鐵券使藏史館。改昊陵署為攀龍臺。久視初,以控鶴監為天驥府,又改奉宸府,罷監為令,以左右控鶴為奉宸大夫,易之復為令。
神龍元年,太后有疾,久不平,居迎仙院。宰相張柬之與崔玄暐等建策,請中宗以兵入誅易之、昌宗,於是羽林將軍李多祚等帥兵自玄武門入,斬二張于院左。太后聞變而起,桓彥範進請傳位,太后返卧,不復語。中宗於是復即位。徙太后上陽宮,帝率百官詣觀風殿問起居,後率十日一詣宮,俄朝朔、望。廢奉宸府官,遷東都武氏廟于崇尊廟,更號崇恩,復唐宗廟。諸武王者咸降爵。是歲,后崩,年八十一。遺制稱則天大聖皇太后,去帝號。謚曰則天大聖后,祔乾陵。
會武三思蒸韋庶人,復用事。於是大旱,祈陵輒雨。三思訹帝詔崇恩廟祠如太廟,齋郎用五品子。博士楊孚言:「太廟諸郎取七品子,今崇恩取五品,不可。」帝曰:「太廟如崇恩可乎?」孚曰:「崇恩太廟之私,以臣準君則僭,以君準臣則惑。」乃止。及韋、武黨誅,詔則天大聖皇后復號天后,廢崇恩廟及陵。景雲元年,號大聖天后。太平公主奸政,請復二陵官,又尊后曰天后聖帝,俄號聖后。太平誅,詔黜周孝明皇帝號,復為太原郡王,后為妃,罷昊、順等陵。開元四年,追號則天皇后。太常卿姜皎建言:「則天皇后配高宗廟,主題天后聖帝,非是,請易題為則天皇后武氏。」制可。
中宗和思順聖皇后趙氏,京兆長安人。祖綽,武德中,戰有功,終右領軍將軍。父瓌,尚高祖常樂公主。
帝為英王,聘后為妃。高宗於公主恩尤隆。武后不喜,乃幽妃內侍省。瓌自定州刺史、駙馬都尉貶括州,絕主朝謁,隨瓌之官。妃旣囚,扃鍵牢謹,日給飼料。衛者候其突煙數日不出,披戶視之,死腐矣。瓌以壽州刺史與主預越王事,死。神龍元年,追謚妃曰恭皇后,贈瓌左衛大將軍。中宗崩,蕆陵事,韋庶人不臣,不得祔,有司加上尊謚,以后祔定陵。
中宗庶人韋氏,京兆萬年人。祖弘表,貞觀中曹王府典軍。
帝在東宮,后被選為妃。嗣聖初,立為皇后。俄與帝處房陵,每使至,帝輒恐,欲自殺。后止曰:「禍福何常,早晚等死耳,無遽!」及帝復即位,后居中宮。
是時,上官昭容與政事,方敬暉等將盡誅諸武,武三思懼,乃因昭容入請,得幸於后,卒謀暉等誅之。初,帝幽廢,與后約:「一朝見天日,不相制。」至是與三思升御床博戲,帝從旁典籌,不為忤。三思諷羣臣上后號為順天皇后。乃親謁宗廟,贈父玄貞上洛郡王。左拾遺賈虛己建言:「非李氏王者,盟書共棄之。今復國未幾,遽私后家,且先朝禍鑒未遠,甚可懼也。如令皇后固辭,使天下知後宮謙讓,不亦善乎?」不聽。神龍三年,節愍太子舉兵敗。宗楚客率羣臣請加號「翊聖」,詔可。禁中謬傳有五色雲起后衣笥,帝圖以示諸朝,因大赦天下,賜百官母、妻封號。太史迦葉志忠表上桑條歌十二篇,言后當受命,曰:「昔高祖時,天下歌桃李;太宗時,歌秦王破陣;高宗歌堂堂;天后世,歌武媚娘;皇帝受命,歌英王石州;后今受命,歌桑條韋,蓋后妃之德專蠶桑,共宗廟事也。」乃賜志忠第一區,綵七百段。太常少卿鄭愔因之被樂府。楚客又諷補闕趙延禧離釋桑條為九十八代,帝大喜,擢延禧諫議大夫。
於是昭容以武氏事動后。即表增出母服;民以二十三為丁,限五十九免;五品而上母、妻不繇夫、子封者,喪得用鼓吹。數改制度,陰儲人望。稍寵樹親屬,封拜之。昭容與母及尚宮賀婁等多受金錢。封巫趙隴西夫人,出入禁中,勢與上官埒。繇是墨敕斜封出矣。三年,帝親郊,引后亞獻。明年,正月望夜,帝與后微服過市,彷徉觀覽,縱宮女出游,皆淫奔不還。國子祭酒葉靜能善禁架,常侍馬秦客高醫,光祿少卿楊均善烹調,皆引入後廷。均、秦客蒸於后,嘗喪免,不歷旬輒起。
帝遇弒,議者讙咎秦客及安樂公主。后大懼,引所親議計,乃以刑部尚書裴談、工部尚書張錫輔政,留守東都,詔將軍趙承福、薛簡以兵五百衛譙王重福,與兄溫定策,立溫王重茂為皇太子,列府兵五萬分二營屯京師,然後發喪。太子即位,是為殤帝。皇太后臨朝,溫總內外兵,檢護宮省。族弟濯、播,宗子捷、璿,璿甥高崇及武延秀,分領左右屯營、羽林、飛騎、萬騎。京師大恐,傳言且革命。播、璿入軍中,鞭督萬騎欲立威,士怨不為用。俄而臨淄王引兵夜披玄武門入羽林,殺璿、播、崇於寢,斧關叩太極殿,后遁入飛騎營,為亂兵所殺。斬延秀、安樂公主。分捕諸韋、諸武與其支黨,悉誅之,梟后及安樂首東市。翌日,追貶為庶人,葬以一品禮。
上官昭容者,名婉兒,西臺侍郎儀之孫。父廷芝,與儀死武后時。母鄭,太常少卿休遠之姊。
婉兒始生,與母配掖廷。天性韶警,善文章。年十四,武后召見,有所制作,若素構。自通天以來,內掌詔命,掞麗可觀。嘗忤旨當誅,后惜其才,止黥而不殺也。然羣臣奏議及天下事皆與之。
帝即位,大被信任,進拜昭容,封鄭沛國夫人。婉兒通武三思,故詔書推右武氏,抑唐家,節愍太子不平。及舉兵,叩肅章門索婉兒,婉兒曰:「我死,當次索皇后、大家矣!」以激怒帝,帝與后挾婉兒登玄武門避之。會太子敗,乃免。婉兒勸帝侈大書館,增學士員,引大臣名儒充選。數賜宴賦詩,君臣賡和,婉兒常代帝及后、長寧安樂二主,衆篇並作,而采麗益新。又差第羣臣所賦,賜金爵,故朝廷靡然成風。當時屬辭者,大抵雖浮靡,然所得皆有可觀,婉兒力也。鄭卒,謚節義夫人。婉兒請降秩行服,詔起為婕妤,俄還昭容。帝即婉兒居穿沼築巖,窮飾勝趣,即引侍臣宴其所。是時,左右內職皆聽出外,不何止。婉兒與近嬖至皆營外宅,涖人穢夫爭候門下,肆狎昵,因以求劇職要官。與崔湜亂,遂引知政事。湜開商山道,未半,因帝遺制,虛列其功,加甄賞。韋后之敗,斬闕下。
初,鄭方妊,夢巨人畀大稱曰:「持此稱量天下。」婉兒生踰月,母戲曰:「稱量者豈爾邪?」輒啞然應。後內秉機政,符其夢云。景雲中,追復昭容,謚惠文。始,從母子王昱為拾遺,昱戒曰:「上往囚房陵,武氏得志矣,卒而中興,天命所在,不可幸也。三思雖乗釁,天下知必敗,今昭容上所信,而附之,且滅族!」鄭以責婉兒,不從。節愍誅三思,果索之,始憂懼。及草遺制,即引相王輔政。臨淄王兵起,被收。婉兒以詔草示劉幽求,幽求言之王,王不許,遂誅。開山初,裒次其文章,詔張說題篇。
睿宗肅明順聖皇后劉氏,祖德威,自有傳。儀鳳中,帝在藩,納為孺人,俄為妃。生寧王、壽昌代國二公主。帝即位,為皇后。會帝降號皇嗣,復為妃。長壽二年,為戶婢誣與竇德妃挾蠱道祝詛武后,並殺之宮中,葬祕莫知。景雲元年,追謚肅明皇后。
睿宗昭成順聖皇后竇氏,曾祖抗,父孝諶,自有傳。
后婉淑,尤循禮則。帝為相王,納為孺人;即位,進德妃。生玄宗及金仙、玉真二公主。與肅明同追謚,並招魂葬東都之南,肅明曰惠陵,后曰靖陵,立別廟曰儀坤以享云。帝崩,追稱皇太后,與肅明祔橋陵。后以子貴,故先祔睿宗室。肅明以開元二十年乃得祔廟。
初,太常加謚后曰「大昭成」。或言:「法宜引『聖真』冠謚,而曰『大昭成』,非也。以單言配之,應曰『聖昭』若『睿成』;以復言配之,應曰『大聖昭成』、『聖真昭成』。」又引太穆皇后始謚穆,及高祖崩,合帝謚曰太穆,追增太穆神皇后;文德皇后始謚文德,及太宗崩,合謚文德聖皇后。又援范曄著漢光烈等為比。太常謂:「曄以帝號標后謚,是史家記事體,婦人非必與夫同也。入廟稱后,繫夫;在朝稱太,繫子。『文母』,生號也;『文王』,旣沒謚也。周公豈以夫從婦乎?漢法不可以為據。」制曰「可」。天寶八載制詔,自太穆而下六皇后,並增上「順聖」二謚云。
玄宗皇后王氏,同州下邽人。梁冀州刺史神念之裔孫。帝為臨淄王,聘為妃。將清內難,預大計。先天元年,立為皇后。久無子,而武妃稍有寵,后不平,顯詆之。然撫下素有恩,終無肯譖短者。帝密欲廢后,以語姜皎。皎漏言,即死。后兄守一懼,為求厭勝,浮屠明悟教祭北斗,取霹靂木刻天地文及帝諱合佩之,曰:「後有子,與則天比。」開元十二年,事覺,帝自臨劾有狀,乃制詔有司:「皇后天命不祐,華而不實,有無將之心,不可以承宗廟、母儀天下,其廢為庶人。」賜守一死。
始,后以愛弛,不自安。承間泣曰:「陛下獨不念阿忠脫紫半臂易斗麪,為生日湯餅邪?」帝憫然動容。阿忠,后呼其父仁皎云。繇是久乃廢。當時王諲作翠羽帳賦諷帝。未幾卒,以一品禮葬。後宮思慕之,帝亦悔。寶應元年,追復后號。
玄宗貞順皇后武氏,恒安王攸止女,幼入宮。帝即位,寖得幸。時王皇后廢,故進冊惠妃,其禮秩比皇后。
初,帝在潞,趙麗妃以倡幸,有容止,善歌舞。開元初,父兄皆美官。及妃進,麗妃恩亦弛,以十四年卒,謚曰和。生太子瑛。而皇甫德儀生鄂王,劉才人生光王,皆藩邸之舊,後愛薄,而妃乃專寵。封所生母楊鄭國夫人,弟忠國子祭酒,信祕書監。將遂立皇后,御史潘好禮上疏曰:「禮,父母讎,不共天。春秋,子不復讎,不子也。陛下欲以武氏為后,何以見天下士!妃再從叔三思也,從父延秀也,皆干紀亂常,天下共疾。夫惡木垂蔭,志士不息;盜泉飛溢,廉夫不飲。匹夫匹婦尚相擇,況天子乎?願慎選華族,稱神祇之心。春秋:宋人夏父之會,無以妾為夫人;齊桓公誓葵丘曰:『無以妾為妻。』此聖人明嫡庶之分。分定,則窺競之心息矣。今人間咸言右丞相張說欲取立后功圖復相,今太子非惠妃所生,而妃有子,若一儷宸極,則儲位將不安。古人所以諫其漸者,有以也!」遂不果立。
妃生子必秀嶷,凡二王、一主,皆不育。及生壽王,帝命寧王養外邸。又生盛王、咸宜太華二公主。後李林甫以壽王母愛,希妃意陷太子、鄂光二王,皆廢死。會妃薨,年四十餘,贈皇后及謚,葬敬陵。
玄宗元獻皇后楊氏,華州華陰人。曾祖士達,為隋納言。天授中,以武后母黨,追封士達為鄭王,父知慶太尉。
帝在東宮,后以景雲初入宮為良媛。時太平公主忌帝,而宮中左右持兩端,纖悉必聞。媛方娠,帝不自安,密語侍讀張說曰:「用事者不欲吾多子,奈何?」命說挾劑以入,帝於曲室自煮之。夢若有介而戈者環鼎三,而三煮盡覆。以告說,說曰:「天命也!」乃止。生男,是為肅宗。
帝即位,為貴嬪。其姊,節愍太子妃也。初,肅宗生,卜云「不宜養。」乃命王皇后舉之。后無子,撫肅宗如所生。後又生寧親公主,乃薨。說以舊恩,故子垍得尚寧親。肅宗即位,至德二載,太上皇自蜀誥有司「其議尊稱」,遂上冊謚。寶應末,祔泰陵。
玄宗貴妃楊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孫。徙籍蒲州,遂為永樂人。幼孤,養叔父家。始為壽王妃。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後廷無當帝意者。或言妃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內禁中,異之,即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號「太真」,更為壽王聘韋詔訓女,而太真得幸。善歌舞,邃曉音律,且智筭警穎,迎意輒悟。帝大悅,遂專房宴,宮中號「娘子」,儀體與皇后等。
天寶初,進冊貴妃。追贈父玄琰太尉、齊國公。擢叔玄珪光祿卿,宗兄銛鴻臚卿,錡侍御史,尚太華公主。主,惠妃所生,最見寵遇。而釗亦寖顯。釗,國忠也。三姊皆美劭,帝呼為姨,封韓、虢、秦三國,為夫人,出入宮掖,恩寵聲焰震天下。每命婦入班,持盈公主等皆讓不敢就位。臺省、州縣奉請託,奔走期會過詔敕。四方獻餉結納,門若市然。建平、信成二公主以與妃家忤,至追內封物,駙馬都尉獨孤明失官。
它日,妃以譴還銛第,比中仄,帝尚不御食,笞怒左右。高力士欲驗帝意,乃白以殿中供帳、司農酒餼百餘車送妃所,帝即以御膳分賜。力士知帝旨,是夕,請召妃還,下鑰安興坊門馳入。妃見帝,伏地謝,帝釋然,撫尉良渥。明日,諸姨上食,樂作,帝驟賜左右不可貲。由是愈見寵,賜諸姨錢歲百萬為脂粉費。銛以上柱國門列戟,與錡、國忠、諸姨五家第舍聯亙,擬憲宮禁,率一堂費緡千萬。見它第有勝者,輒壞復造,務以瓌侈相夸詡,土木工不息。帝所得奇珍及貢獻分賜之,使者相銜於道,五家如一。
妃每從游幸,乗馬則力士授轡策。凡充錦繡官及冶瑑金玉者,大抵千人,奉須索,奇服祕玩,變化若神。四方爭為怪珍入貢,動駭耳目。於是嶺南節度使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以所獻最,進九章銀青階,擢翼戶部侍郎,天下風靡。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
天寶九載,妃復得譴還外第,國忠謀於吉溫。溫因見帝曰:「婦人過忤當死,然何惜宮中一席廣為鈇鑕地,更使外辱乎?」帝感動,輟食,詔中人張韜光賜之。妃因韜光謝帝曰:「妾有罪當萬誅,然膚髮外皆上所賜,今且死,無以報。」引刀斷一繚髮奏之,曰:「以此留訣。」帝見駭惋,遽召入,禮遇如初。因又幸秦國及國忠第,賜兩家鉅萬。
國忠旣遙領劍南,每十月,帝幸華清宮,五宅車騎皆從,家別為隊,隊一色,俄五家隊合,爛若萬花,川谷成錦繡,國忠導以劍南旗節。遺鈿墮舄,瑟瑟璣琲,狼藉于道,香聞數十里。十載正月望夜,妃家與廣寧主僮騎爭闤門,鞭挺讙競,主墮馬,僅得去。主見帝泣,乃詔殺楊氏奴,貶駙馬都尉程昌裔官。國忠之輔政,其息昢尚萬春公主,暄尚延和郡主;弟鑑尚承榮郡主。又詔為玄琰立家廟,帝自書其碑。銛、秦國早死,故韓、虢與國忠貴最久。而虢國素與國忠亂,頗為人知,不恥也。每入謁,並驅道中,從監、侍姆百餘騎,炬蜜如晝,靚妝盈里,不施幃障,時人謂為「雄狐」。諸王子孫凡婚聘,必先因韓、虢以請,輒皆遂,至數百千金以謝。
初,安祿山有邊功,帝寵之,詔與諸姨約為兄弟,而祿山母事妃,來朝,必宴餞結歡。祿山反,以誅國忠為名,且指言妃及諸姨罪。帝欲以皇太子撫軍,因禪位,諸楊大懼,哭于廷。國忠入白妃,妃銜塊請死,帝意沮,乃止。及西幸至馬嵬,陳玄禮等以天下計誅國忠,已死,軍不解。帝遣力士問故,曰:「禍本尚在!」帝不得已,與妃訣,引而去,縊路祠下,裹尸以紫茵,瘞道側,年三十八。
帝至自蜀,道過其所,使祭之,且詔改葬。禮部侍郎李揆曰「龍武將士以國忠負上速亂,為天下殺之。今葬妃,恐反仄自疑。」帝乃止。密遣中使者具棺槨它葬焉。啟瘞,故香囊猶在,中人以獻,帝視之,悽感流涕,命工貌妃於別殿,朝夕往,必為鯁欷。
馬嵬之難,虢國與國忠妻裴柔等奔陳倉,縣令率吏追之,意以為賊,棄馬走林。虢國先殺其二子,柔曰:「丐我死!」即并其女刺殺之,乃自剄,不殊,吏載置于獄,問曰:「國家乎?賊乎?」吏曰:「互有之。」乃死,瘞陳倉東郭外。
贊曰:或稱武、韋亂唐同一轍,武持久,韋亟滅,何哉?議者謂否。武后自高宗時挾天子威福,脅制四海,雖逐嗣帝,改國號,然賞罰己出,不假借羣臣,僭於上而治於下,故能終天年,阽亂而不亡。韋氏乗夫,淫蒸于朝,斜封四出,政放不一,旣鴆殺帝,引睿宗輔政,權去手不自知,戚地已疏,人心相挻,玄宗藉其事以撼豪英,故取若掇遺,不旋踵宗族夷丹,勢奪而事淺也。然二后遺後王戒,顧不厚哉!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13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新唐書  卷七十七‧列傳第二  后妃下 張皇后 章敬吳太后 貞懿獨狐皇后 睿真沈太后 昭德王皇后 莊憲王皇后 懿安郭太后 孝明鄭太后 恭僖王太后 貞獻蕭太后 宣懿韋太后 郭貴妃 王賢妃 元昭晁太后 惠安王太后 郭淑妃 恭憲王太后 何皇后
肅宗廢后庶人張氏,鄧州向城人,家徙新豐。祖母竇,昭成皇后女弟也。玄宗幼失昭成,母視姨,鞠愛篤備。帝即位,封鄧國夫人,親寵無比。五息子,曰去惑、去疑、去奢、去逸、去盈,皆顯官。去盈尚常芬公主。去逸生后。
肅宗為忠王時,納韋元珪女為孺人。旣建太子,以孺人為妃,后為良娣。妃兄堅為李林甫構死,太子懼,請與妃絕,毀服幽禁中。安祿山反,陷于賊,至德中薨。
始,妃旣絕,良娣得專侍太子,慧中而辯,能迎意傅合。玄宗西幸,娣與太子從,度渭,民鄣道乞留復長安,太子不聽。中人李輔國密啟,娣又贊其謀,遂定計北趣靈武。時軍衛單寡,夕次,娣必寢前,太子曰:「暮夜可虞,且捍賊非婦人事,宜少戒。」對曰:「方多事,若倉卒,妾自當之,殿下可徐為計。」駐靈武,產子三日,起縫戰士衣,太子敕止,對曰:「今豈自養時邪?」乾元初,冊拜淑妃,贈其父尚書左僕射,姊妹皆封號,弟清、潛尚大寧、延和二郡主。遂立為皇后,詔內外命婦悉朝光順門。
后能牢寵,稍稍豫政事,與李輔國相助,多以私謁橈權。親蠶苑中,羣命婦相禮,儀物甚盛。二年,羣臣上帝尊號,后亦諷羣臣尊己號「翊聖」,帝問李揆,揆爭不可。會月蝕,帝以咎在後宮,乃止。又與輔國謀徙上皇西內。端午日,帝召見山人李唐,帝方擁幼女,顧唐曰:「我念之,無怪也。」唐曰:「太上皇今日亦當念陛下。」帝泫然涕下,而內制於后,卒不敢謁西宮。帝不豫,后自箴血寫佛書以示誠。
初,建寧王倓數短后於帝,上皇在蜀,以七寶鞍賜后,而李泌請分以賞戰士,倓助泌請,故后怨,卒被譖死。繇是太子深畏,事后謹甚。后猶欲危之,然以子佋早世而侗幼,故太子得無患。寶應元年,帝大漸,后與內官朱輝光等謀立越王係,而李輔國、程元振以兵衛太子,幽后別殿。代宗已立,羣臣白帝請廢為庶人,殺之。清、潛與舅竇履信皆流放,支黨伏誅。
肅宗章敬皇后吳氏,濮州濮陽人。父令珪,以郫丞坐事死,故后幼入掖廷。
肅宗在東宮,宰相李林甫陰構不測,太子內憂,鬢髮班禿。後入謁,玄宗見不悅,因幸其宮,顧廷宇不汛掃,樂器塵蠹,左右無嬪侍,帝愀然謂高力士曰:「兒居處乃爾,將軍叵使我知乎?」詔選京兆良家子五人虞侍太子,力士曰:「京兆料擇,人得以藉口,不如取掖廷衣冠子,可乎?」詔可。得三人,而后在中,因蒙幸。忽寢厭不寤,太子問之,辭曰:「夢神降我,介而劍,決我脅以入,殆不能堪。」燭至,其文尚隱然。生代宗,為嫡皇孫。生之三日,帝臨澡之。孫體攣弱,負姆嫌陋,更取他宮兒以進,帝視之不樂,姆叩頭言非是。帝曰:「非爾所知,趣取兒來!」於是見嫡孫,帝大喜,向日視之,曰:「福過其父。」帝還,盡留內樂宴具,顧力士曰:「可與太子飲,一日見三天子,樂哉!」
后性謙柔,太子禮之甚渥,年十八薨。代宗即位,羣臣請以后祔肅宗廟,乃追尊為皇后,上謚,合葬建陵。啟故窆,貌澤若生,衣皆赭色,見者嘆異,謂有聖子之符云。
代宗貞懿皇后獨孤氏,失其何所人。父穎,左威衛錄事參軍。
天寶中,帝為廣平王,時貴妃楊氏外家貴冠戚里,祕書少監崔峋妻韓國夫人以其女女皇孫為妃。妃生子偲,所謂召王者。妃倚母家,頗驕媢。諸楊誅,禮寖薄,及薨,后以姝豔進,居常專夜。王即位,冊貴妃,生韓王迥、華陽公主。
大曆十年薨,追號為皇后,上謚。帝悼思不已,故殯內殿,累年不外葬。後三年,始詔於都左治陵,欲朝夕望見之。補闕姚南仲諫而止,乃葬莊陵。詔宰相常袞為哀冊,帝於后厚,故送終華廣,務稱其情,袞極道悽婉,以中帝意。又詔羣臣為挽辭,帝擇其尤悲者令歌之。
初,后愛遇第一,官其宗叔卓少府監,兄良佐太子中允。
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吳興人。開元末,以良家子入東宮,太子以賜廣平王,實生德宗。
天寶亂,賊囚后東都掖廷。王入洛,復留宮中。時方北討,未及歸長安,而河南為史思明所沒,遂失后所在。代宗立,以德宗為皇太子,詔訪后在亡,不能得。
德宗即位,乃先下詔贈后曾祖士衡太保,祖介福太傅,父易直太師,弟易良司空,易直子震太尉。一日封拜百二十七人,詔制皆錦翠池飾,以廄馬負載賜其家。易良妻崔入謁,帝易服,召王、韋美人出拜,詔崔勿荅。
建中元年,乃具冊前上皇太后尊號,帝供張含元殿,具袞冕,出自左序,立東方,羣臣在位,帝再拜奉冊,欷歔感咽,左右皆泣。於是中書舍人高參上議:「漢文帝即位,遣薄昭迎太后于代。今宜用漢故事,令有司擇日分遣諸沈行州縣物色咨訪,以述宣皇帝孝思意,冀上天降休,靈命允荅。須審知皇太后行在,然後遣大臣備法駕奉迎。」帝乃以睦王述為奉迎使,工部尚書喬琳副之,昇平公主侍起居,使者分行天下。
故中官高力士女頗能言禁中事,與女官李真一嘗從后游。李見高,疑問之,含糊不堅,而年狀差似后。又后嘗削脯哺帝,傷左指,高亦嘗剖瓜傷指。是時宮中無識后者。於是迎還上陽宮,馳以聞。帝喜,羣臣皆賀。力士子知非是,具言其情,詔貸之。帝謂左右:「吾寧受百罔,冀一得真。」於是自謂太后者數矣,及索驗左,皆辭窮,終帝世無聞焉。貞元七年,詔贈外高祖琳為司徒,封徐國公,為立五廟,以琳為始祖,詔族子房為金吾將軍,奉其祀。
憲宗即位,有司建言:「皇太后沈氏厭代二十有七年,大行皇帝至孝,哀思罔極,建中時,發明詔,遣使者奉迎,凡舟車所至罔不逮,歲推月遷,參訪理絕。請因大行皇帝啟殯,詔羣臣為皇太后發哀肅章內殿,中人奉廞衣置幄坐,宮中朝夕上食,告天地宗廟,上太皇太后謚冊,作神主祔代宗廟,備法駕,奉褘衣,納于元陵祠室。」詔曰「可」。
德宗昭德皇后王氏,本仕家,失其譜系。帝為魯王時納為嬪,生順宗,尤見寵禮。旣即位,冊號淑妃,贈其父遇揚州大都督,子姓姻出悉得官。
貞元三年,妃久疾,帝念之,遂立為皇后。冊禮方訖而后崩,羣臣大臨三日,帝七日釋服。將葬,后母郕國鄭夫人請設奠,有詔祭物無用寓,欲祭聽之。於是宗室王、大臣李晟渾瑊等皆祭,自發塗日日奠,終發引乃止。葬靖陵,置令丞如它陵臺。立廟,奏坤元之舞。敕宰相張延賞、柳渾等製樂曲,帝嫌文不工;李紓上謚冊曰「大行皇后」,帝又謂不典。並詔翰林學士吳通玄改譔,冊曰「咨后王氏」。然議者謂岑文本所上文德皇后冊言「皇后長孫氏」為得禮。永貞元年,改祔崇陵。
德宗賢妃韋氏,戚里舊族也。祖濯,尚定安公主。初為良娣,德宗貞元四年,冊拜賢妃。宮壼事無不聽,而性敏淑,言動皆有繩矩,帝寵重之,後宮莫不師其行。帝崩,自表留奉崇陵園。元和四年薨。
順宗莊憲皇后王氏,琅邪人。祖難得,有功名於世。代宗時,后以良家選入宮,為才人。順宗在藩,帝以才人幼,故賜之,為王孺人,是生憲宗。王在東宮,冊為良娣。后性仁順,宮中化其德,莫不柔雍。順宗即位,疾已綿頓,后侍醫藥不少怠。將立后,會病棘而止。憲宗內禪,尊為太上皇后。元和元年,乃上尊號曰皇太后。
后謹畏,深抑外家,無豪絲假貸,訓厲內職,有古后妃風。十一年崩,年五十四。遺令曰:「皇太后敬問具位。萬物之理,必歸於有極,未亡人嬰霜露疾,日以衰頓,幸終天年,得奉陵寢,志願獲矣,其何所哀。易月之典,古今所共。皇帝宜三日聽政,服二十七日釋。天下吏民,令到臨三日止。宮中非朝暮臨,無輒哭。無禁昏嫁、祠祀、飲食酒肉。已釋服,聽舉樂。侍醫無加罪。陪祔如舊制。」有司上謚,葬豐陵。
憲宗懿安皇后郭氏,汾陽王子儀之孫。父曖,尚昇平公主,實生后。憲宗為廣陵王,娉以為妃。順宗以其家有大功烈,而母素貴,故禮之異諸婦,是生穆宗。元和元年,進冊貴妃。八年,羣臣三請立為后,帝以歲子午忌,又是時後廷多嬖豔,恐后得尊位,鉗掣不得肆,故章報聞罷。
穆宗嗣位,上尊號皇太后,贈曖太尉,母齊國大長公主,擢兄釗刑部尚書,鏦金吾大將軍。后移御興慶宮,凡朔望三朝,帝率百官詣宮門為壽。或歲時慶問燕饗,後宮戚里內外婦,車騎駢壅,環佩之聲滿宮。帝亦豪矜,朝夕供御,務華衍侈大稱后意。后嘗幸驪山,登覽裴回,詔景王督禁甲從,帝自到昭應奉迎,留帳飲數日還。帝崩,中人有為后謀稱制者,后怒曰:「吾效武氏邪?今太子雖幼,尚可選重德為輔,吾何與外事哉?」
敬宗立,號太皇太后。寶曆倉卒,后召江王嗣皇帝位,是為文宗。文宗性謹孝,事后有禮,凡羞果鮮珍及四方奇奉,必先獻宗廟、三宮,而後御之。
武宗喜畋游,角武抃,擇五坊小兒得出入禁中。它日問后起居,從容請曰:「如何可為盛天子?」后曰:「諫臣章疏宜審覽,度可用用之,有不可,以詢宰相。毋拒直言,勿納偏言,以忠良為腹心,此盛天子也。」帝再拜,還索諫章閱之,往往道游獵事,自是畋幸稀,小兒武抃等不復橫賜矣。
宣宗立,於后,諸子也,而母鄭,故侍兒,有曩怨。帝奉養禮稍薄,后鬱鬱不聊,與一二侍人登勤政樓,將自隕,左右共持之。帝聞不喜,是夕后暴崩。有司上尊謚,葬景陵外園。太常官王皞請后合葬景陵,以主祔憲宗室,帝不悅,令宰相白敏中讓之。皞曰:「后乃憲宗東宮元妃,事順宗為婦,歷五朝母天下,不容有異論。」敏中亦怒,周墀又責謂,皞終不橈,墀曰:「皞信孤直。」俄貶皞句容令。懿宗咸通中,皞還為禮官,申抗前論,乃詔后主祔于廟。
憲宗孝明皇后鄭氏,丹楊人,或言本尒朱氏。元和初,李錡反,有相者言后當生天子。錡聞,納為侍人。錡誅,沒入掖廷,侍懿安后。憲宗幸之,生宣宗。宣宗為光王,后為王太妃。及即位,尊為皇太后。太后不肯別處,故帝奉養大明宮,朝夕躬省候焉。懿宗立,尊后為太皇太后。咸通三年,帝奉后宴三殿,命翰林學士侍立結綺樓下。六年崩,移仗西內,上謚冊,葬景陵旁園。
穆宗恭僖皇后王氏,越州人,本仕家子。幼得侍帝東宮,生敬宗。長慶時,冊為妃。敬宗立,上尊號為皇太后,贈后父紹卿司空,母張追封趙國夫人。文宗時,稱寶曆太后。大和五年,宰相建白以太皇太后與寶曆太后稱號未辨,前代詔令不敢斥言,皆以宮為稱,今寶曆太后居義安殿,宜曰義安太后。詔可。會昌五年崩,有司上謚,葬光陵東園。
穆宗貞獻皇后蕭氏,閩人也。穆宗為建安王,后得侍,生文宗。文宗立,上尊號曰皇太后。
初,后去家入長安,不復知家存亡,惟記有弟,帝為訪之。俄有男子蕭洪因后姊婿呂璋白見之,太后謂得真弟,悲不自勝。帝拜洪金吾將軍,出為河陽三城節度使,稍徙鄜坊。始,節度自神策出者,舉軍為辨裝,因三倍取償。洪所代未及償而死,軍中併責償於洪,洪不許,左軍中尉仇士良憾之。會閩有男子蕭本又稱太后弟,士良以聞,自鄜坊召洪下獄按治,洪乃代人,詔流驩州,不半道,賜死。擢本贊善大夫,寵贈三世,帝以為真,不淹旬,賜累鉅萬。然太后真弟庸輭莫能自達,本紿得其家系,士良主之,遂聽不疑。歷衛尉卿、金吾將軍。會福建觀察使唐扶上言,泉州男子蕭弘自言太后弟,御史臺參治非是,昭義劉從諫又為言,請與本辨,有詔三司高元裕、孫簡、崔郇雜問,乃皆妄。本流愛州,弘儋州,而太后終不獲弟。
初,大和中,懿安太后居興慶宮,寶曆太后居義安殿,后居大內,號「三宮太后」。帝每五日問安及歲時慶謁,率繇複道至南內,羣臣及命婦詣宮門候起居。有司獻四時新物送三宮,亦稱賜,帝曰「上三宮,何可言賜?」遽索筆滅「賜」為「奉」。開成中,正月望夜,帝御咸泰殿,大然鐙作樂,迎三宮太后,奉觴進壽,禮如家人,諸王、公主皆得侍。
武宗時,徙積慶殿,又號積慶太后。大中元年崩,上今謚。
穆宗宣懿皇后韋氏,失其先世。穆宗為太子,后得侍,生武宗。長慶時,冊為妃。
武宗立,妃已亡,追冊為皇太后,上尊謚,又封后二女弟為夫人。有司奏:「太后陵宜別制號。」帝乃名所葬園曰福陵。旣又問宰相:「葬從光陵與但祔廟孰安?」奏言:「神道安於靜,光陵因山為固,且二十年,不可更穿。福陵崇築已有所,當遂就。臣等請奉主祔穆宗廟便。」帝乃下詔:「朕因誕日展禮于太皇太后,謂朕曰:『天子之孝,莫大於承續。』今穆宗皇帝虛合享之位,而宣懿太后實生嗣君,當以祔廟。」繇是奉后合食穆宗室。
尚宮宋若昭,貝州清陽人,世以儒聞。父廷芬,能辭章,生五女,皆警慧,善屬文。長若莘,次若昭、若倫、若憲、若荀。莘、昭文尤高。皆性素潔,鄙薰澤靚妝,不願歸人,欲以學名家,家亦不欲與寒鄉凡裔為姻對,聽其學。若莘誨諸妹如嚴師,著女論語十篇,大抵準論語,以韋宣文君代孔子,曹大家等為顏、冉,推明婦道所宜。若昭又為傳申釋之。
貞元中,昭義節度使李抱真表其才,德宗召入禁中,試文章,并問經史大誼,帝咨美,悉留宮中。帝能詩,每與侍臣賡和,五人者皆預,凡進御,未嘗不蒙賞。又高其風操,不以妾侍命之,呼學士。擢其父饒州司馬、習藝館內教,賜第一區,加穀帛。
元和末,若莘卒,贈河內郡君。自貞元七年,祕禁圖籍,詔若莘總領,穆宗以若昭尤通練,拜尚宮,嗣若莘所職。歷憲、穆、敬三朝,皆呼先生,后妃與諸王、主率以師禮見。寶曆初卒,贈梁國夫人,以鹵簿葬。
若憲代司祕書,文宗尚學,以若憲善屬辭,粹論議,尤禮之。大和中,李訓、鄭注用事,惡宰相李宗閔,譖言因駙馬都尉沈 25ac3.gif 厚賂若憲求執政。帝怒,幽若憲外第,賜死,家屬徙嶺南。訓、注敗,帝悟其讒,追恨之。
若倫、若荀早卒。廷芬男獨愚不可教,為民終身。
敬宗貴妃郭氏,右威衛將軍義之子,失義何所人。長慶時,后以容選入太子宮。太子即位,為才人,生晉王普。帝以早得子,又淑麗冠後廷,故寵異之。踰年,為貴妃,贈義禮部尚書,兄環少府少監,賜大第。文宗立,愛晉王若己子,待妃禮不衰。亡其薨年。
武宗賢妃王氏,邯鄲人,失其世。年十三,善歌舞,得入宮中。穆宗以賜潁王。性機悟。開成末,王嗣帝位,妃陰為助畫,故進號才人,遂有寵。狀纖頎,頗類帝。每畋苑中,才人必從,袍而騎,校服光侈,略同至尊,相與馳出入,觀者莫知孰為帝也。帝欲立為后,宰相李德裕曰:「才人無子,且家不素顯,恐詒天下議。」乃止。
帝稍惑方士說,欲餌藥長年,後寖不豫。才人每謂親近曰:「陛下日燎丹,言我取不死。膚澤消槀,吾獨憂之。」俄而疾侵,才人侍左右,帝熟視曰:「吾氣奄奄,情慮耗盡,顧與汝辭。」荅曰:「陛下大福未艾,安語不祥?」帝曰:「脫如我言,奈何?」對曰:「陛下萬歲後,妾得以殉。」帝不復言。及大漸,才人悉取所常貯散遺宮中,審帝已崩,即自經幄下。當時嬪媛雖常妒才人專上者,返皆義才人,為之感慟。宣宗即位,嘉其節,贈賢妃,葬端陵之柏城。
宣宗元昭皇后晁氏,不詳其世。少入邸,最見寵荅。及即位,以為美人。大中中薨,贈昭容,詔翰林學士蕭寘銘其窆,具載生鄆王、萬壽公主。後夔、昭等五王居內院,而鄆獨出閤。及即位,是為懿宗。外頗疑帝非長。寘出銘辭以示外廷,乃解。帝追冊昭容為皇太后,上尊謚,詔后二等以上親悉官之,配主宣宗廟,自建陵曰慶陵,置宮寢。
懿宗惠安皇后王氏,亦失所來。咸通中,冊號貴妃,生普王。七年薨。十四年,王即位,是為僖宗。追尊皇太后,冊上謚號,祔主懿宗廟,即其園為壽陵。后屬緦以上,帝悉官之。
懿宗淑妃郭氏,幼入鄆王邸。宣宗在位,春秋高,惡人言立太子事。王以嫡長居外宮,心常憂惴。妃護侍左右,慰安起居,終得無恙。生女未能言,忽曰:「得活。」王驚異之。及即位,以妃為美人,進拜淑妃。
女為同昌公主,下嫁韋保衡。保衡處內宅,妃以主故,出入娛飲不禁,是時譁言與保衡亂,莫得其端。僖宗立,保衡緣它罪為人所發,且汙舊謗,卒貶死。妃猶處禁中。黃巢之難,天子出蜀倉卒,妃不及從,遂流落閭里,不知所終。
懿宗恭憲皇后王氏,其出至微。咸通中,列後廷,得幸,生壽王而卒。王立,是為昭宗,追號皇太后,上謚,祔主懿宗室,即故葬號安陵,召后弟瓌官之。
景福初,瓌位任寖重,帝亦以外家倚之,為中尉楊復恭所媢,表為黔南節度使。瓌之鎮,道吉柏江,復恭密喻楊守亮覆其家。
昭宗皇后何氏,梓州人,系族不顯。帝為壽王,后得侍,婉麗多智,恩荅厚甚。旣即位,號淑妃。從狩華州,詔冊為皇后。
光化三年,帝獵夜歸,后遣德王還邸,遇劉季述,留王紫廷院。明日,季述等挾王陳兵召百官,脅帝內禪。后恐賊臣加害天子,即取璽授季述,與帝同幽東宮。賊平,反正。
天復中,從帝駐鳳翔,李茂貞請帝勞軍,不得已,后從御南樓。會朱全忠逼帝東遷,后謂帝曰:「此後大家夫婦委身賊手矣!」涕數行下。帝奔播旣屢,威柄盡喪,左右皆悍逆庸奴,后侍膳服,無須臾去側。至洛,帝憂,忽忽與后相視無死所。已而遇弒。
哀帝即位,尊為皇太后,宮中不敢哭,徙居積善宮,號積善太后。帝將禪天下,后亦遇害。初,蔣玄暉為全忠邀九錫,入喻,后度不免,見玄暉垂泣祈哀,以母子託命。宣徽使趙殷衡譖於全忠曰:「玄暉等銘石像瘞積善宮,將復唐。」全忠怒,遂遣縊后,以醜名加之,廢為庶人。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13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新唐書  卷七十八‧列傳第三  宗室 太祖八子:長延伯,次真,次世祖皇帝,次璋,次繪,次禕,次蔚,次亮。
南陽公延伯,蚤薨,無嗣。高祖武德中,與六王同追封。
譙王真,從太祖戰歿,無嗣。
畢王璋,仕周為梁州刺史,與趙王祐謀殺隋文帝,不克,死。生二子:曰韶,曰孝基。韶死隋世,武德時追封東平王,生子道宗。
江夏郡王道宗字承範。高祖即位,授左千牛備身、略陽郡公。裴寂與劉武周戰度索原,寂敗,賊逼河東,道宗年十七,從秦王討賊。王登玉壁城以望,謂道宗曰:「賊怙衆欲戰,爾計謂何?」對曰「武周席勝,剡然鋒未可當,正宜以計摧之。且烏合之衆憚持久,若堅壁以頓其銳,須食盡氣老,可不戰禽也。」王曰:「而意與我合。」旣而賊糧匱,夜引去,追戰滅之。
出為靈州總管。時梁師都弟洛仁連突厥兵數萬傅于壘,道宗閉城守,伺隙出戰,破之。高祖謂裴寂曰:「昔魏任城王彰有卻敵功,道宗似之。」因封任城王。
始,突厥郁射設入居五原,道宗逐出之,震耀威武,斥地贏千里。貞觀元年,召拜鴻臚卿,遷大理。太宗方經略突厥,復授靈州都督。三年,為大同道行軍總管,助李靖破虜,親執頡利可汗,賜封六百戶,還為刑部尚書。吐谷渾寇邊,靖出崑丘道,詔與侯君集為靖副。賊聞兵且至,走嶂山數千里。諸將欲止,獨道宗請窮追,靖曰:「善。」君集未從。道宗以單師進,去大軍十日,及之。吐谷渾拒險殊死鬬,道宗陰引千騎超山乗其後,賊驚,遂大潰。徙封江夏,授鄂州刺史。久之,坐貪贓,帝聞,怒曰:「朕提四海之富,士馬若林,如使轍跡環天下,游觀不度,采絕域之玩、海表之珍,顧不得邪?特以勞民自樂,不為也。人心無藝,當以誼制之。今道宗已王,稟賜多而貪不止,顧不鄙哉!」乃免官,削封戶,以王就第。明年,召為茂州都督,未行,拜晉州刺史。遷禮部尚書。
侯君集破高昌還,頗怨望。道宗嘗從容奏言:「君集智小言大,且為戎首。」帝問所以知必反者,對曰:「見其忌而矜功,恥為房、李下,官尚書,常鬱鬱不平。」帝曰:「君集誠有功,材無不堪,朕寧惜爵位邪?弟未及耳。不宜輕億度,使自猜危。」旣而君集反,帝笑曰:「如公素揣。」
帝將討高麗,先遣營州都督張儉輕騎度遼規形勢,儉畏,不敢深入。道宗請以百騎往,帝許之,約其還,曰:「臣請二十日行,留十日覽觀山川,得還見天子。」因秣馬束兵,旁南山入賊地,相易險,度營陣便處。將還,會高麗兵斷其路,更走間道,謁帝如期。帝曰:「賁、育之勇何以過!」賜金五十斤,絹千匹。
乃詔與李勣為前鋒,濟遼,拔蓋牟城。會賊救至,道宗與總管張君乂領騎裁四千,虜十倍,皆欲浚溝保險須帝至,道宗曰:「賊遽來,其兵必疲,我一鼓摧之,固矣。昔耿弇不以賊遺君父,吾為前軍,當清道迎乗輿,尚何待?」勣善之。選壯騎數十,突進賊營,左右出入,勣合擊,大破之。帝至,咨美,賜奴婢四十口。乃築拒闉,攻安市城,闉毀傅城,道宗失部分,反為賊據。帝斬其果毅傅伏愛,道宗跣行請罪,帝曰:「漢武帝殺王恢,不如秦穆公赦孟明。」遂置不問。在陣傷足,帝親加砭治,賜御膳。還,以疾辭劇就閑,改太常卿。
高宗永徽初,房遺愛以反誅,長孫无忌、褚遂良與道宗有宿怨,誣與遺愛善,流象州,道病薨,年五十四。无忌等得罪,詔復爵邑。道宗晚好學,接士大夫,不倨于貴。國初宗室,唯道宗、孝恭為最賢。子景恒,封盧國公,相州刺史。
道宗弟道興,武德初,爵廣寧郡王,以屬疏降封縣公。貞觀九年,為交州都督,以南方瘴厲,恐不得年,頗忽忽憂悵,卒于官,贈交州都督。
永安壯王孝基,武德初得王,歷陝州總管、鴻臚卿,以罪奪官。
二年,劉武周寇太原,夏人呂崇茂以縣應賊。詔孝基為行軍總管攻之,工部尚書獨孤懷恩、內史侍郎唐儉、陝州總管于筠隸焉。筠請急攻城,絕外援,且當有變。時懷恩挾異計,紿說孝基曰:「夏城堅,攻之引日,宋金剛在近,內拒外彊,一敗塗地。不如頓兵待秦王破賊,則夏自孤,此謂不戰而屈人也。」孝基謂然。會尉遲敬德至,與崇茂夾官師,遂大敗。孝基及筠等皆執於賊,謀亡歸,為賊所害。高祖為發哀,優賜其家。晉陽平,購尸不獲,招魂以葬,贈左衛大將軍及謚。
無子,以兄子道立嗣,封高平王,後降封縣公,終陳州刺史。曾孫涵。
涵,簡素忠謹,為宗室俊。累授贊善大夫。郭子儀表為關內鹽池判官。肅宗至平涼,未知所從。朔方留後杜鴻漸等條士馬倉廥,使涵奉牋馳謁肅宗。涵旣見,敷奏明辯,肅宗悅,除左司員外郎,再遷宗正少卿。
寶應初,河朔平,涵方母喪,奪哀持節宣慰,所至州縣,非公事未嘗言,蔬飯水飲,席地以瞑。使還,固請終制,代宗見其毀,許之。服除,擢給事中,遷兵部侍郎。
朱希彩殺李懷仙,復宣慰河北,還為浙西觀察使。居五歲,入朝,拜御史大夫、京畿觀察使。德宗嗣位,以涵和易無所繩舉,除太子少傅、山陵副使。以父諱徙光祿卿。未幾,遷左散騎常侍,以尚書右僕射致仕,累封襄武縣公,卒,贈太子太保。
子鰅,貞元初為饒州別駕。妾高以善歌入宮,鰅因御醫許泳通書,坐誅。
雍王繪為隋夏州總管。子贄,追爵河南王,生道玄。
淮陽壯王道玄,性謹厚,習技擊,然進止都雅。武德初,例王。年十五,從秦王擊宋金剛於介州,先登,王壯之,賞予良厚。討王世充,戰多。竇建德屯虎牢,王輕騎致賊,遣道玄伏以待,賊至,走之。轉戰汜水,登南阪,貫賊陣出其背,復引還,賊皆靡,所發命中。王喜,以副騎給之。每赴敵,飛矢著身如蝟,氣益厲。東都平,為洛州總管。府廢,更授刺史。俄為山東道行軍總管討劉黑闥,以多見褒。
黑闥再亂,道玄率史萬寶戰下博,越濘馳,約萬寶繼進,萬寶素少之,不肯前,曰:「吾被詔,以王兒子名大將,而軍進退實在我。今其輕鬬,若大軍竭馳,必陷濘,莫如以王啗賊,我結陣待之,雖不利王,而利國也。」道玄遂戰歿,年十九。萬寶為賊所乗,舉軍潰,身獨免。太宗追悼曰:「自兵興,兒常從我,每見我深入輒克,故慕之。惜其少,遠圖不究,哀哉!」因流涕。贈左驍衛大將軍及謚。
無子,以弟道明嗣王,遷左驍衛大將軍。貞觀十四年,與武衛將軍慕容寶節送弘化公主於吐谷渾,坐漏言主非帝女,奪王,終鄆州刺史。六世孫漢。
漢字南紀,少事韓愈,通古學,屬辭雄蔚,為人剛,略類愈。愈愛重,以子妻之。擢進士第,遷累左拾遺。
敬宗侈宮室,舶賈獻沈香亭材,帝受之,漢諫曰:「以沈香為亭,何異瑤臺瓊室乎?」是時,王政謬僻,漢言切,多所救補。坐婞訐出佐興元幕府。
文宗立,召為屯田員外郎、史館修撰。論次憲宗實錄,書宰相李吉甫事不假借,子德裕惡之。會李宗閔當國,擢知制誥,稍進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初,德裕貶袁州,漢助為排擠,後德裕復輔政,漢坐宗閔黨出為汾州刺史,宗閔再逐,改州司馬。詔有司不二十年不得用。然不數歲,徙絳州長史,遂不復振。大中時,召拜宗正少卿,卒。
始,漢為中丞,表孔溫業為御史,及漢晚見召,溫業已為中丞,每燕集,人以為榮。
郇王禕,為隋上儀同三司。生子叔良、德良、幼良。
長平肅王叔良,武德初,例王,鎮涇州,捍薛仁杲。仁杲內史令翟長孫以衆降。於是大饑,米斗千錢,叔良不恤士,損糧以漁利,下皆怨。仁杲知之,陽言食盡,去,遣高墌人詭降。叔良遣驃騎劉感受之,未至城,三烽發,仁杲兵自南原譟而還,大戰百里細川,感為賊執。叔良懼,悉出金勞軍,委事於長孫,乃克安。
久之,突厥入寇,詔叔良率五將軍擊之,中流矢,道薨。贈左翊衛大將軍、靈州總管。
子孝協嗣。
孝協,始王范陽,俄降為郇國公、魏州刺史。麟德中,坐贓抵死,司宗卿隴西王博²等為言於高宗求貸,帝不許,遂自殺。
弟孝斌為原州都督府長史。生子思訓,為江都令。武后多殺宗室,思訓棄官去。中宗復位,以耆舊擢宗正卿,封隴西郡公,歷益州都督府長史。開元初,進彭國公,加戶滿四百,進右武衛大將軍。卒,贈秦州都督,陪葬橋陵。思訓善畫,世所謂「李將軍山水」者。弟思誨,為揚州參軍事。子林甫,自有傳。
新興郡王德良,少以疾不任職。薨,贈涼州都督。
孫晉,先天中,為雍州長史,治有名,襲王。坐豫太平公主謀被誅,改氏「厲」。晉就刑,僚吏奔解,唯司功參軍李撝從王如它日,晉死,哭其尸盡哀。姚元崇歎曰:「欒、向儔邪!」擢為尚書郎。
長樂郡王幼良,資暴急,高祖數曉勒,不悛。有盜其馬者,輒殺之。帝怒曰:「盜信有罪,王而專殺可乎?」詔禮部尚書李綱召宗室即朝堂杖之百,乃釋。出為涼州都督,嘯不逞為左右,市里苦之。
太宗立,或告王陰養士,交境外。詔中書令宇文士及往代,并按狀。士及繩之急,左右恐,欲劫王由間道趨長安自明,不即北奔突厥。士及露劾,帝復遣侍御史孫伏伽鞫視,無異辭,遂賜死。六世孫回,別傳。
蔡烈王蔚為周朔州總管,生子安、哲。
西平懷王安,仕隋為右領軍大將軍,封趙公。武德時,例王。生子琛、孝恭、瑊、瓌。
襄武郡王琛字仲寶。木訥少文。隋義寧初,封襄武郡公,與太常卿鄭元持女伎聘突厥始畢可汗,約和親。始畢禮之,贈遺蕃渥,遣骨吐祿特勒隨琛入獻,授刑部侍郎。武德初,始王,歷利、蒲、絳三州總管。宋金剛陷澮州,稽胡多叛,詔琛鎮隰州,政寬簡,為夷夏愛便。薨,子儉襲王,例降為公。
河間元王孝恭,少沈敏,有識量。
高祖已定京師,詔拜山南招尉大使,徇巴蜀,下三十餘州。進擊朱粲,破之,俘其衆,諸將曰:「粲徒食人,摯賊也,請阬之。」孝恭曰:「不然,今列城皆吾寇,若獲之則殺,後渠有降者乎?」悉縱之。繇是騰檄所至輒下。
明年,拜信州總管,承制得拜假。當是時,蕭銑據江陵,孝恭數進策圖銑,帝嘉納。進王趙郡,以信州為夔州。乃大治舟艦,肄水戰。會李靖使江南,孝恭倚其謀,遂圖江陵,盡召巴蜀首領子弟收用之,外示引擢而內實質也。俄進荊湘道總管,統水陸十二軍發夷陵,破銑二鎮,縱戰艦放江中。諸將曰:「得舟當濟吾用,棄之反資賊,奈何?」孝恭曰:「銑之境,南際嶺,左薄洞庭,地險士衆,若城未拔而援至,我且有內外憂,舟雖多,何所用之?今銑瀕江鎮戍,見艫舠蔽江下,必謂銑已敗,不即進兵,覘候往返,以引救期,則吾旣拔江陵矣。」已而救兵到巴陵,見船,疑不進。銑內外阻絕,遂降。帝悅,遷荊州大總管,詔圖破銑狀以進。
孝恭治荊,為置屯田,立銅冶,百姓利之。遷襄州道行臺左僕射。時嶺表未平,乃分遣使者,綏輯安慰,其款附者四十有九州,朝廷號令暢南海矣。
未幾,輔公祏反,寇壽陽,詔孝恭為行軍元帥討之。引兵趨九江,李靖、李勣、黃君漢、張鎮州、盧祖尚皆稟節度。將發,大饗士,杯水變為血,坐皆失色,孝恭自如,徐曰:「禍福無基,唯所召爾!顧我不負於物,無重諸君憂。公祏禍惡貫盈,今仗威靈以問罪,杯中血,乃賊臣授首之祥乎!」盡飲罷,衆心為安。公祏將馮惠亮等拒嶮邀戰,孝恭堅壁不出,遣奇兵絕饟道,賊饑,夜薄營,孝恭卧不動。明日,使羸兵扣賊壘挑之,祖尚選精騎陣以待。俄而兵卻,賊追北且囂,遇祖尚軍,薄戰,遂大敗。惠亮退保梁山,孝恭乗勝破其別鎮,賊赴水死者數千計。公祏窮,棄丹楊走,騎窮追,生禽之,江南平。璽書褒美,賜甲第一區、女樂二部、奴婢七百口、寶玩不貲。進授東南道行臺左僕射。行臺廢,更為揚州大都督。
孝恭再破巨賊,北自淮,東包江,度嶺而南,盡統之。欲以威重夸遠俗,乃築第石頭城,陳廬徼自衛。或誣其反,召還,頗為憲司鐫詰,旣無狀,赦為宗正卿。賜實封千二百戶。歷涼州都督、晉州刺史。貞觀初,為禮部尚書,改王河間。
性奢豪,後房歌舞伎百餘,然寬恕退讓,無矜伐色,太宗用是親重之,宗室莫比也。嘗謂人曰:「吾所居頗壯麗,非吾心也。當別營一區,令粗足充事而已。吾歿後,子也才,易以守;不才,不為他人所利。」十四年,中飲暴薨,年五十。帝哭之慟,贈司空、揚州都督及謚,陪葬獻陵。
始,隋亡,盜賊遍天下,皆太宗身自討定,謀臣驍帥並隸麾下,無特將專勳者,惟孝恭獨有方面功以自見云。子崇義、晦。
崇義嗣王,降封譙國公,歷蒲、同二州刺史、益州都督府長史,有威名。終宗正卿。
晦,乾封中為營州都督,以治狀聞,璽書勞賜。遷右金吾將軍,檢校雍州長史,摧擿姦伏無留隱,吏下畏之。高宗將幸洛,詔晦居守,謂曰:「關中事一以屬公,然法令牽制,不可以成政,法令外苟可以利人者行之,毋須以聞。」故晦治有異績。武后時,遷秋官尚書。卒,贈幽州都督。初,晦第起觀閣,下臨肆區,其人候晦曰:「庶人不及以禮,然室家之私,不願外窺,今將辭公。」晦驚,遽毀徹之。子榮,奉吳王恪祀。
濟北郡王瑊,武德中,為尚書左丞,例王。終始州刺史。
漢陽郡王瓌,始為郡公,進王。高祖使持幣遺突厥頡利可汗言和親事。頡利始見瓌,倨甚。瓌開說,示以厚幣,乃大喜,改容加禮,因遣使隨入獻名馬。後復聘,頡利謂其下曰:「前瓌來,悔不少屈之,當使拜我。」瓌伺知之,旣見頡利,即長揖。頡利怒,留不遣。瓌意象自若,不為屈。虜知不可劫,卒以禮遣。
遷左武候將軍,代孝恭為荊州都督,政務清靜。嶺外酋豪數相攻,瓌遣使諭威德,皆如約,不敢亂。後例為公。長史馮長命者,嘗為御史大夫,素貴,事多專決,瓌怒,杖之,坐免。起為宜州刺史、散騎常侍,薨。
濟南郡王哲,為隋柱國、備身將軍,追王。
子瑗。
廬江郡王瑗字德圭。武德時,例王,累遷山南東道行臺右僕射。與河間王孝恭合討蕭銑,無功。更為幽州都督。瑗素懦,朝廷恐不任職,乃以右領軍將軍王君廓輔行。君廓,故盜也,其勇絕人,瑗倚之,許結婚,寄心腹。
時隱太子有陰謀,厚結瑗。太子死,太宗令通事舍人崔敦禮召瑗,瑗懼有變。君廓內險賊,欲以計陷瑗而取己功,即謂瑗曰:「事變未可知,大王國懿親,受命守邊,擁兵十萬,而從一使者召乎?且趙郡王前已屬吏,今太子、齊王又復爾,大王勢能自保邪?」因泣。瑗信之,曰:「以命累公。」乃囚敦禮,勒兵,召北燕州刺史王詵與計事。兵曹參軍王利涉說瑗曰:「王今無詔擅發兵,則反矣。當須權結衆心。若諸刺史召之不至,將何以全?」瑗曰:「奈何?」對曰「山東豪傑嘗為竇建德所用,今失職與編戶夷,此其思亂,若旱之望雨。王能發使,使悉復舊職,隨在所募兵,有不從,得輒誅之,則河北之地可呼吸而有。然後遣王詵外連突厥,繇太原南趨蒲、絳,大王整駕西入關,兩軍合勢,不旬月天下定矣。」瑗從之,以內外兵悉付君廓。利涉以君廓多翻覆,請以兵屬詵,瑗猶豫,君廓密知之,馳斬詵首,徇于軍曰:「李瑗與王詵反,錮敕使,擅追兵,今詵已斬,獨瑗在,無能為也。諸君從之且族滅,助我者富貴可得!」衆曰:「願討賊。」乃出敦禮于獄。瑗聞之,率左右數百被甲出。君廓呼曰:「瑗誖亂,諸君皆詿誤,若何從之以取夷戮?」衆反走。瑗罵君廓曰:「小人賣我,行自及!」即禽瑗縊之,傳首京師,廢為庶人,絕屬籍。
鄭孝王亮,仕隋為海州刺史,追王。生子神通、神符。
淮安靖王神通,少輕俠。隋大業末在長安。會高祖兵興,吏逮捕,亡命入鄠南山,與豪英史萬寶、裴勣、柳崇禮等舉兵應太原,約司竹賊帥何潘仁連和,進與平陽公主兵合,徇鄠下之。自署關中道行軍總管,以萬寶為副,勣為長史,崇禮為司馬,令狐德棻為記室。從平京師,為宗正卿,典兵宿衛。王永康郡,俄徙淮安。
武德初,拜山東安撫大使,黃門侍郎崔幹副之,進擊宇文化及于魏。化及敗走聊城,神通追北,賊糧盡願降,神通不肯受,幹請納之,神通曰:「師久暴露,今賊食盡,克不旦暮,正當破之,以玉帛酬戰力。若降,吾何所藉手?」幹曰:「竇建德危至,而化及未平,我轉側兩賊間,勢必危,王又貪其玉帛,敗不日。」神通怒,囚幹軍中。
會士及自濟北餽軍,化及復振。神通進兵薄其壘,貝州刺史趙君德先登扳堞,神通忌其功,止軍不進。君德怒,詬而還,城復堅。神通遣兵走魏州取攻具,為莘人所乗,引卻。後二日,建德拔聊城,勢遂張,山東州縣靡然歸之。神通麾下多亡,乃退保黎陽,依李世勣,俄為建德所虜。後與同安公主自賊歸。及建德滅,復授河北行臺左僕射。從平劉黑闥,遷左武衛大將軍。薨,贈司空。
神通十一子,得王者七人,道彥、孝詧、孝同、孝慈、孝友、孝節、孝義,後皆降王。孝逸爵公。孝銳不得封,有子齊物顯。
膠東郡王道彥,幼孝謹。初,神通避吏于鄠,被疾山谷間,累旬食盡,道彥羸服丐人間,或採野實以進;神通未食,不敢先,即有所分,辭以飽,乃藏弃以待。高祖初,封義興郡公,例得王。貞觀初,為相州都督,徙岷州,以父喪解。荷土就墳,躬蒔松柏,偃廬柴毀,雖親友不復識。太宗嗟歎,敕侍中王珪臨諭。
服除,復拜岷州都督。間遣入党項諭國威靈,區落降。從李靖擊吐谷渾,詔道彥為赤水道總管。帝厚以利啖党項,使為鄉導,其酋拓拔赤辭詣靖自言:「隋擊吐谷渾,我資其軍,而隋無信,反見仇剽。今將軍若無它,我願資糧,將復如隋乎?」諸將與歃血遣之。道彥至闊水,見無備,因掠其牛羊,諸羌怨,即引兵障野狐峽,道彥不得進,為赤辭所乗,軍大敗,死者數萬,退保松州。詔減死,謫戍邊。久之,召為媯州都督。卒,贈禮部尚書。
初,武德五年同封者,孝詧為高密王,孝同淄川王,孝慈廣平王,孝友河間王,孝節清河王,孝義膠西王。於是唐始興,務廣支蕃鎮天下,故從昆弟子自勝衣以上,皆爵郡王。太宗即位,舉屬籍問大臣曰:「盡王宗子於天下,可乎?」封德彝曰:「漢所封,惟帝子若親昆弟;其屬遠,非大功不王。如周郇滕、漢賈澤尚不得茆土,所以別親疏也。先朝一切封之,爵命崇而力役多,以天下為私奉,非所以示至公。」帝曰:「朕君天下以安百姓,不容勞百姓以養己之親。」於是疏屬王者皆降為公,唯嘗有功者不降。故道彥等並降封公。
孝逸,少好學,頗屬文。始封梁郡公。高宗時,四遷益州大都督府長史。武后擅國,入為左衛將軍,親遇之。
徐敬業稱兵,以孝逸為左玉鈐衛大將軍、揚州行軍大總管,帥師南討。至淮,而敬業已攻潤州,遣弟敬猷壁淮陰,偽將韋超據都梁山以拒孝逸,超衆憑險完屯。孝逸會諸將議曰:「賊今負山,攻則士無所用力,騎不得騁,寇救死,傷夷必衆。不如偏旅綴之,全軍趨揚州,勢不數日可破。」支度使薛克構曰:「超雖據險,然兵少,若置小敵不擊,無以示威;披衆以守,則戰有闕。捨之則後憂,不如擊之。若克超,淮陰自震,淮陰破,楚諸縣開門候官軍矣。由是以趨江都,逆首可取。」孝逸從之,登山急擊超,殺數百人,薄暝解,超夜走。進擊敬猷淮陰,破之。敬業回軍下阿溪,孝逸引兵直度,敬業大敗,遂拔揚州。以功進鎮軍大將軍,徙封吳國公,威名稜然。
武承嗣等忌之,以讒下遷施州刺史。又使人騰惡語聞上,武后信之,以嘗有功,貸死,流儋州,薨。景雲初,贈金州大都督。
孝同曾孫國貞。
國貞父廣業,為劍州長史。國貞剛鯁,有吏才。乾元中,由長安令遷河南尹。史思明寇東都,李光弼壁河陽,國貞率官吏西走陝,數月,召為京兆尹。
上元初,拜劍南節度使,召為殿中監,以戶部尚書持節朔方、鎮西、北庭、興平、陳鄭節度行營兵馬及河中節度都統處置使,治于絳。尋加晉、絳、慈、隰、沁等州觀察處置使。旣至,糧乏,而所儲陳腐,民貧不忍遽斂,上書以聞。而軍中讙謗,突將王振乗衆怨紿曰:「具畚鍤以待役事。」衆皆怒,夜燒牙門。左右奔告,請避之,國貞曰:「吾被命為將,其可棄城乎?」固請,乃逃獄中。振引衆劫取之,置食其前曰:「食是而役其力,可乎?」國貞曰:「與爾等方討賊,何事役為?正緣儲食腐儉,已請諸朝,吾何所負?」衆服其言,且引去。振曰:「都統不死,吾曹殆矣!」遂害之,并殺其二子及三大將。
有詔以郭子儀代之。國貞清白善用法,世稱辦吏,然峻於操下,故其衆思得子儀,而振因肆其惡。及子儀至,振自謂且見德,子儀怒曰:「汝臨賊境而害主將,賊若乗虛,是無絳矣,又欲為功乎?」即斬以徇。詔贈國貞揚州大都督。
子錡,自有傳。
孝節曾孫暠,少孤,事母孝。始為枝江丞,荊州長史張柬之曰:「帝宗千里駒,吾得其人!」累擢衛尉少卿。居母喪,柴瘠,訖除,家人未嘗見言笑。與兄昇、弟暈相友。
開元初,為汝州刺史,政嚴簡,有治稱。昆弟繇東都候之,輒羸服往,州人無知者,其清慎舉如此。四遷至黃門侍郎,檢校太原以北諸軍節度使。太原俗為浮屠法者,死不葬,以尸棄郊飼鳥獸,號其地曰「黃阬」。有狗數百頭,習食胔,頗為人患,吏不敢禁。暠至,遣捕羣狗殺之,申厲禁條,約不再犯,遂革其風。二十一年,以工部尚書持節使吐蕃,旣還,金城公主請明疆埸,表石赤嶺上,盟遂堅定。還,以奉使有指,再遷吏部。
暠,美風儀,以莊重稱,當時有宰相望。累為太子少傅、武都縣伯。卒,贈益州大都督。
暈至太僕少卿。暈子進亦知名,好從當世賢士游,賙人之急,累擢給事中。至德初,從廣平王東征,以工部侍郎署雍王元帥府行軍司馬,為回紇鞭之幾死。遷兵部。卒,贈禮部尚書。
孝節四世孫說,字巖甫。父遇及,天寶時為御史中丞、東畿採訪使。說以蔭補率府兵曹參軍。馬燧節度太原,辟署少尹,遷汾州刺史。李自良代燧,復奏為少尹。大將張瑤得士心,嘗請告未許,而自良卒,說與監軍王定遠祕其喪,前給瑤告,以毛朝陽代之,然後告喪。詔以通王為節度大使,授說行軍司馬、節度留後。
定遠自以有勞於說,頗橫恣,請別賜印,監軍有印自定遠始。於是擅補吏,易置諸將。彭令茵者,以久勞不服,定遠怒,殺之,埋馬矢中,其家請尸,不許,舉軍怨。說上其事,德宗以奉天扈從功,恕死免官。詔未至,定遠謀刺說,說走而免。定遠召諸將,出笥中詔書紿曰:「詔以李景略知留後,召說還。公等皆有除。」諸將欲拜,大將馬良輔呼曰:「妄言也,不可受!」定遠懼,走乾陽樓,召麾下皆不至,自投下死。說盡斬同謀者,乃安。擢說檢校禮部尚書、節度使。累封隴西縣男。
說精于職,築天成軍,邊備積完。晚被疾,不能事,軍幾亂。卒,贈尚書右僕射。
齊物字道用。天寶初,擢累陝州刺史。開砥柱,通漕路,發重石,下得古鐵戟若鏵然,銘曰「平陸」。上之,詔因以名縣。遷河南尹,坐與李適之善,貶竟陵太守,還,遷京兆尹,太子太傅,兼宗正卿。卒,贈太子太師。性苛察少恩,喜發人私,然絜廉自喜,吏無敢欺者。忿陝尉裴冕,械而折愧之,及冕當國,除齊物太子賔客,世善冕能損怨云。
子復。
復字初陽,以蔭仕,累為江陵司錄參軍。衛伯玉才之,表江陵令。遷少尹,歷饒、蘇二州刺史。李希烈叛,荊南節度使張伯儀數為賊窘,朝廷以復在江陵得士心,即母喪奪為少尹,充行軍司馬,佐伯儀。會伯儀罷,改容州刺史,兼本管招討使。先是,西原亂,吏獲反者沒為奴婢,長役之。復至,使訪親戚,一皆原縱。在容三年,人以賴安。轉嶺南節度使,時安南經略使高正平、張應繼卒,其佐李元度、胡懷義等因阻兵脅州縣,肆為姦贓。復至,誘懷義杖死,流元度,南裔肅然。教民作陶瓦,鐫諭蠻獠,收瓊州,置都督府,以綏定其人。召拜宗正卿。歷華州刺史。貞元十年鄭滑節度使李融卒,軍亂,以復檢校兵部尚書代融節度。復下令墾營田以稟其軍,而賦不及民,衆悅。加檢校尚書右僕射。卒,年五十九,贈司空,謚曰昭。復更方鎮,所在稱治,然頗嗜財,為世所譏。
從父若水,為左金吾大將軍,兼通事舍人,容貌瓌偉,在朝三十年,多識舊儀,每宣勞揖贊,進止閑華,有可觀者。
襄邑恭王神符字神符,少孤,事兄謹。高祖兵興,神符留長安,為衛文昇所囚。京師平,封安吉郡公。帝受禪,例王。遷并州總管。
頡利可汗盜邊,神符與戰汾東,斬級五百,獲馬二千。又戰沙河,獲乙利達官,得可汗所乗馬及鎧。召為太府卿。遷揚州大都督,自丹楊度江,治隋江都故郡,揚人利之。然少威嚴,不為下所畏。累擢宗正卿,以足不良改光祿大夫,歸第,月給羊酒。太宗就第尉問,又令乗小輿入紫微殿,三衛挾輿以升。遷開府儀同三司。永徽二年薨,年七十三,贈司空、荊州都督,陪葬獻陵。
子七人,並爵郡王,例降公。惟德懋、文暕知名。德懋,官少府監、臨川郡公。五世孫從晦。文暕,幽州都督、魏國公。垂拱中,坐累貶藤州別駕,誅。子挺、捷,捷襲封。挺曾孫程,捷曾孫石,別傳。
從晦祖模,仕至德中為猗氏令。史思明陷洛陽,賊帥掠諸縣,模率衆拒平之。稍遷黔中觀察使。終太子賔客,贈太子太保,謚曰敬。
從晦寶曆初及進士第,擢累太常博士。甘露之禍,御史中丞李孝本被誅,從晦以族昆弟貶朗州司戶參軍。改澶王府諮議,分司東都。忌者重發前坐,下遷亳州司馬。久乃轉吏部郎中,兼侍御史,知雜事。出為常州刺史,鎮海軍節度使。李琢表其政,賜金紫。歷京兆尹、工部侍郎、山南西道節度使。又以最就進銀青光祿大夫。卒,年六十三,贈吏部尚書。
從晦姿質偉岸,所至以風力聞。少與崔龜從、李景讓、裴休善。獎目後進,名知人,楊收方布衣,進謁,從晦一見如雅識,即待以公輔,後果宰相。
世祖四子:長曰澄,次湛,次洪,次高祖神堯皇帝。
梁王澄,蚤薨,無嗣。武德初,與二王同追封。
蜀王湛,生子博义、奉慈。
隴西恭王博义,武德初,與奉慈例王。高宗時,擢累禮部尚書,特進。驕侈不循法度,伎妾數百,曳羅紈,甘粱肉,放於聲樂以自娛。其弟奉慈亦荒縱,皆為帝所鄙。嘗曰:「吾仇人有善且用之,況親戚乎?王等昵小人,專為不軌,先王墳典不聞學,何以為善哉?」各賜市書絹二百疋,以愧切之,然不自克也。薨,贈開府儀同三司、荊州都督。
渤海敬王奉慈,顯慶時,為原州都督,薨。
七世孫戡。
戡字定臣,幼孤。年十歲所即好學,大寒,掇薪自炙。夜無然膏,默念所記。年三十,明六經,舉進士,就禮部試,吏唱名乃入,戡恥之。明日,徑返江東,隱陽羨里。陽羨民有鬬爭不決,不之官而詣戡以辨。凡論著數百篇。常惡元和有元、白詩,多纖豔不逞,而世競重之。乃集詩人之類夫古者,斷為唐詩,以譏正其失云。平盧節度使王彥威表為巡官,府遷,還洛陽,卒。
贊曰:景、元子孫,當草昧之初,乗運而奮,方高祖攘除四方,所以宣力,皆顯顯為世豪英。至河間之功,江夏之略,可謂宗室標的者也。
始,唐興,疏屬畢王,至太宗,稍稍降封。時天下已定,帝與名臣蕭瑀等喟然講封建事,欲與三代比隆,而魏徵、李百藥皆謂不然。徵意以唐承大亂,民人彫喪,始復生業,遽起而瓜分之,故有五不可之說。百藥稱帝王自有命,曆祚之短長不緣封建。又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禍,亟於哀、平、桓、靈,而詆曹元首、陸士衡之言以為繆悠。而顏師古獨議建諸侯,當少其力,與州縣雜治,以相維持。然天子由是罷不復議。
至名儒劉秩目武氏之禍,則建論以為設爵無土,署官不職,非古之道,故權移外家,宗廟絕而更存。存之之理,在取順而難逆;絕之之原,在單弱而無所憚。至謂郡縣可以小寧,不可以久安。大抵與曹、陸相上下。而杜佑、柳宗元深探其本,據古驗今,而反復焉。
佑之言曰:「夫為人置君,欲其蕃息則在郡縣,然而主胙常促;為君置人,不病其寡則在建國,然而主胙常永。故曰,建國利一宗,列郡利百姓。且立法未有不敝者,聖人在度其患之長短而為之。建國之制,初若磐石,然敝則鼎峙力爭,陵遲而後已,故為患也長。列郡之制,始天下一軌,敝則世崩俱潰,然而戡定者易為功,故其為患也短。」又謂:「三王以來,未見郡縣之利,非不為也,後世諸儒因泥古彊為之說,非也。」
宗元曰:「封建非聖人意,然而歷堯、舜、三王莫能去之,非不欲去之,勢不可也。秦破六國,列都會,置守宰,據天下之圖,攝制四海,此其得也。二世而亡,有由矣。暴威刑,竭人力,天下相合,劫令殺守,圜視而並起,時則有叛民,無叛吏。漢矯秦枉,剖海內,立宗子功臣,數十年間奔命扶傷不給,時則有叛國,無叛郡。唐興,制州縣,而桀黠時起,失不在州而在於兵,時則有叛將,無叛州。」以為「矯而革之,垂二百年,不在諸侯明矣」。又言:「湯之興,諸侯歸者三千,資以勝夏;武王之興,會者八百,資以滅商。徇之為安,故仍以為俗,是湯、武之不得已也。不得已,非公之大也,私其力於己也。秦革之者,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云。
觀諸儒之言,誠然。然建侯置守,如質文遞救,亦不可一概責也。救土崩之難,莫如建諸侯;削尾大之勢,莫如置守宰。唐有鎮帥,古諸侯比也。故王者視所救為之,勿及於敝則善矣。若乃百藥推天命、佑言郡縣利百姓而主胙促,乃臆論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13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新唐書  卷七十九‧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 高祖二十二子:竇皇后生建成、太宗皇帝、玄霸、元吉,萬貴妃生智雲,莫嬪生元景,孫嬪生元昌,尹德妃生元亨,張氏生元方,郭婕妤生元禮,宇文昭儀生元嘉及第十九子靈夔,王才人生元則,張寶林生元懿,張美人生元軌,楊美人生鳳,劉婕妤生元慶,崔嬪生元裕,小楊嬪生元名,楊嬪生元祥,魯才人生元曉,柳寶林生元嬰。
隱太子建成小字毗沙門。資簡弛,不治常檢,荒色嗜酒,畋獵無度,所從皆博徒大俠。
隋末,高祖被詔捕賊汾、晉間,留建成護家,居河東。高祖已起兵,密召與元吉赴太原,隋人購之急,從間道至,授左領軍大都督,封隴西郡公。引兵略定西河,從平京師。唐國建,為世子,開府置官屬。又遷撫軍大將軍,為東討元帥,將萬人徇洛陽,授尚書令。
高祖受禪,立為皇太子。詔率將軍桑顯和擊司竹羣盜,平之。涼州人安興貴殺李軌,以衆降,詔趣原州應接。建成素驕,不恤士,雖甚暑,晝夜馳獵,衆不堪其勞,亡者過半。帝欲其習事,乃敕非軍國大務聽裁決之。又以李綱、鄭善果為宮官,參謀議。稽胡劉仚成寇邊,詔建成進討,破之鄜州,斬虜千計,引渠長悉官之,使還招羣胡。仚成與它大帥降,建成畏其衆,紿欲城州縣者,使降胡操築,陰勒兵殺六千人,仚成奔梁師都。嘗循行北邊,遇賊四百出降,悉馘其耳縱之。
中允王珪、洗馬魏徵以帝初興,建成不知謀,而秦王數平劇寇,功冠天下,英豪歸之,陰許立為皇太子,勢危甚。會劉黑闥亂河北,珪等進說曰:「殿下特以嫡長居東宮,非有功德為人所稱道。今黑闥痍叛殘孽,衆不盈萬,利兵鏖之,唾手可決,請往討,因結山東英俊心,自封殖。」建成遂請行。黑闥敗洺水,建成問徵曰:「山東其定乎?」對曰:「黑闥雖敗,殺傷太甚,其魁黨皆縣名處死,妻子係虜,欲降無繇,雖有赦令,獲者必戮,不大蕩宥,恐殘賊嘯結,民未可安。」旣而黑闥復振,廬江王瑗棄洺州,山東亂。命齊王元吉討之,有詔降者赦罪,衆不信。建成至,獲俘皆撫遣之,百姓欣悅。賊懼,夜奔,兵追戰。黑闥衆猶盛,乃縱囚使相告曰:「褫而甲還鄉里,若妻子獲者,旣已釋矣。」衆乃散,或縛其渠長降,遂禽黑闥。
帝晚多內寵,張婕妤、尹德妃最幸,親戚分事宮府。建成與元吉通謀,內結妃御以自固。當是時,海內未定,秦王數將兵在外,諸妃希所見。及洛陽平,帝遣諸妃馳閱後宮,見府庫服玩,皆私有求索,為兄弟請官。秦王已封帑簿,及官爵非有功不得,妃媛曹怨之。會為陝東道行臺,有詔屬內得專處決。王以美田給淮安王神通,而張婕妤為父丐之,帝手詔賜田,詔至,神通已前得,不肯與。婕妤妄曰「詔賜妾父田,而王奪與人。」帝怒,召秦王讓曰:「我詔令不如爾教邪?」他日,謂裴寂曰:「兒久典兵,為儒生所誤,非復我昔日子。」秦府屬杜如晦騎過尹妃父門,恚其傲,率家童捽毆,折一指。父懼,即使妃前訴秦王左右暴其父,帝不察,大怒,詰王曰:「兒左右乃凌我妃家,況百姓乎?」王自辨曉,訖不置,繇是見疏。帝召諸王燕,秦王感母之不及有天下也,偶獨泣,帝顧不樂,妃媛因得中傷之,為建成游說曰:「海內無事,陛下春秋高,當自娛,秦王輒悲泣,正為嗔忌妾屬耳。使陛下萬歲後,王得志,妾屬無遺類。東宮慈愛,必能全養。」乃皆悲不自勝。帝惻然,遂無易太子意。
突厥入寇,帝議遷都,秦王苦諫止。建成見帝曰:「秦王欲外禦寇,沮遷都議,以久其兵,而謀篡奪。」帝寖不悅。
初,帝令秦王居西宮承乾殿,元吉居武德殿,與上臺、東宮晝夜往來,皆攜弓刀,相遇如家人禮。由是皇太子令、秦齊二王教與詔敕雜行,內外懼,莫知所從。建成等私募四方驍勇及長安惡少年二千人為宮甲,屯左右長林門,號「長林兵」。又令左虞候率可達志募幽州突厥兵三百內宮中,將攻西宮。或告於帝,帝召建成責謂,乃流志巂州。
華陰楊文幹素凶詖,建成昵之,使為慶州總管,遣募兵送京師,欲為變。時帝幸仁智宮,秦王、元吉從,建成謂元吉曰:「秦王且遍見諸妃,彼金寶多,有以賂遺之也。吾安得箕踞受禍?安危之計決今日。」元吉曰:「善。」乃命郎將尒朱煥、校尉橋公山齎甲遺文幹,趣興兵。煥等懼,至豳鄉白反狀,寧州人杜鳳亦上變。帝遣司農卿宇文穎驛召文幹,元吉陰結穎,使告文幹,文幹遽率兵反。帝以建成首謀,未忍治,即詔捕王珪、魏徵及左衛率韋挺、舍人徐師謨、左衛車騎馮世立,欲殺之以薄太子罪。乃手詔召建成,建成懼,不敢往。師謨勸遂舉兵,詹事主簿趙弘智諫建成損車服,輕往謝罪。乃詣行在所,未至,屏官屬,徑入謁,叩頭請死,投身於地,不能起。帝怒,夜囚幕中,使兵衛守。會文幹陷寧州,帝驚,以宮近賊,夜率衛士南趣,山行十餘里,明乃還宮。召秦王問計,對曰:「文幹豎子耳,官司當即禽之,就使假刻漏之久,正須遣一將可辦。」帝曰:「事連建成,恐應者衆。爾自行,還,吾以爾為太子,使建成王蜀,蜀地狹,不足為變,若不能事汝,取之易也。」秦王率衆趣寧州,文幹為其下所殺,以其首降,執宇文穎送京師。秦王之行,元吉及內嬖更為建成請,封德彝亦陰說帝,由是意解,復詔建成居守,但責兄弟不相容,而謫王珪、韋挺、天策兵曹參軍杜淹於遠方。然怨猜日結。
建成等召秦王夜宴,毒酒而進之,王暴疾,衉血數升,淮安王扶掖還宮。帝問疾,因敕建成:「秦王不能酒,毋夜聚。」又謂秦王曰:「吾起晉陽,平天下,皆爾力,將定東宮,爾亟讓,故成而美志。又太子立多歷年,吾重奪之。觀而兄弟終不相下,同在京師,忿鬩且深。爾還洛陽行臺,自陝以東悉主之,建天子旌旗,如梁孝王故事。」王泣曰:「非所願也,不可遠膝下。」帝曰:「陸賈,漢臣也,猶遞過諸子,況我天下主,東西兩宮,思汝即往,何所悲邪?」王將行,建成等謀曰:「秦王得土地甲兵,必為患;留之京師,一匹夫耳。」因密使人說帝,言「秦王左右皆山東人,聞還洛,皆洒然喜,觀其意,不復來矣」。事果寢。
俄而突厥寇邊,太子薦元吉北討,欲因其兵作亂。長孫无忌、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等勸秦王先圖之。王乃密奏建成等與後宮亂,因曰:「臣無負兄弟,今乃欲殺臣,是為世充、建德復仇。使臣死,雖地下,愧見諸賊。」帝大驚,報曰:「旦日當窮治,而必早參。」張婕妤馳語建成,乃召元吉謀,曰:「請勒宮甲,託疾不朝。」建成曰:「善,然不共入朝,事何繇知?」遲明,乗馬至玄武門,秦王先至,以勇士九人自衛。時帝已召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德彝、宇文士及、竇誕、顏師古等入。建成、元吉至臨湖殿,覺變,遽反走,秦王隨呼之,元吉引弓欲射,不能彀者三。秦王射建成即死,元吉中矢走,敬德追殺之。俄而東宮、齊府兵三千攻玄武門,閉不得入。接戰久之,矢及殿屋。王左右數百騎至,合擊之,衆遂潰。帝謂裴寂等曰:「事今奈何?」蕭瑀、陳叔達曰:「臣聞內外無限,父子不親,失而弗斷,反蒙其亂。建成、元吉自草昧以來,未始與謀,旣立,又無功德,疑貳相濟,為蕭墻憂。秦王功蓋天下,內外歸心,立為太子,付軍國大務,陛下釋重負矣。」帝曰:「此吾志也!」乃召秦王至,尉撫之曰:「朕幾有投杼之惑。」秦王號泣不能止。
建成死年三十八。長子承宗為太原王,早卒;承道安陸王,承德河東王,承訓武安王,承明汝南王,承義鉅鹿王,皆坐誅。詔除建成、元吉屬籍。其黨疑懼,更相告,廬江王瑗遂反。乃下詔建成、元吉、瑗支黨不得相告訐,由是遂安。太宗立,追封建成為息王,謚曰隱,以禮改葬,詔東宮舊臣皆會,帝於宜秋門哭之,以子福為後。十六年,追今贈。
宇文穎者,代人。自李密所來降,為農圃監,封化政郡公。性貪昏,與元吉厚善,故豫文幹謀。事敗,帝責曰:「朕以文幹叛,故遣卿,乃同逆邪?」穎無以對,斬之。
衛懷王玄霸字大德。幼辯惠。隋大業十年薨,年十六,無子。武德元年,追王及謚,又贈秦州總管、司空。以太宗子泰為宜都王,奉其祀,葬芷陽。泰徙封越,更以宗室西平王瓊子保定嗣。薨,無子,國除。
巢剌王元吉小字三胡。高祖兵已西,留守太原,封姑臧郡公,進齊國,總十五郡諸軍事,加鎮北將軍、太原道行軍元帥。帝受禪,進王齊,為并州總管。
初,元吉生,太穆皇后惡其貌,不舉,侍媼陳善意私乳之。及長,猜鷙好兵,居邊久,益驕侈。常令奴客、諸妾數百人被甲習戰,相擊刺,死傷甚衆。後元吉中創,善意止之,元吉恚,命壯士拉死,私謚慈訓夫人。
劉武周略汾、晉,詔遣右衛將軍宇文歆助守。元吉喜鷹狗,出常載罝罔三十車,曰:「我寧三日不食,不可一日不獵。」夜潛出淫民家,府門不閉。歆驟諫,不納,乃顯表於帝曰:「王數出與竇誕縱獵,蹂民田,縱左右攘奪,畜產為盡。每射於道,觀人避矢以為樂。百姓怨毒。不可與共守。」有詔召還。元吉密諷民詣闕請,乃得歸。武周以五千騎屯黃蛇嶺,元吉使將軍張達以步卒百人嘗寇,達辭兵少,彊之,至則盡沒。達怒,導武周陷榆次。元吉保祁,賊急攻之,遁還并州,賊張甚。元吉紿司馬劉德威曰:「公以老弱守,吾率銳士拒賊。」因齎寶物、攜妻妾夜出,委軍奔京師,并州陷。帝怒,自是嘗令從秦王征討,不復顓軍矣。
尋授侍中、襄州道行臺尚書令、稷州刺史。秦王圍東都,竇建德來援,王以精騎逆戰,留元吉、屈突通守,而世充易之,輒出兵,元吉設伏劫之,斬首八百級,禽其將。東都平,拜司空,賜袞冕服、鼓吹二部、班劍二十人、黃金二千斤,與太子、秦王得三鑪鑄錢。累進司徒,兼侍中、并州大都督。
時秦王有功,而太子不為中外所屬,元吉喜亂,欲并圖之。乃構於太子曰:「秦王功業日隆,為上所愛,殿下雖為太子,位不安,不早計,還踵受禍矣,請為殿下殺之。」太子不忍,元吉數諷不已,許之。於是邀結宮掖,厚賂中書令封德彝,使為游說,帝遂疏秦王,愛太子。元吉乃多匿亡命壯士,厚賜之,使為用。元吉記室參軍榮九思為詩刺之曰:「丹青飾成慶,玉帛禮專諸。」元吉見之,弗悟也。其典籤裴宣儼免官,往事秦府,元吉疑事泄,鴆殺之。自是人莫敢言。秦王嘗從帝幸元吉第,伏護軍宇文寶寢內,將以刺王,太子固止之,元吉慍曰:「為兄計,於我何害?」
突厥郁射設入圍烏城,建成薦元吉北討,乃多引秦王府驍將秦叔寶、尉遲敬德、程知節、段志玄與行,又籍秦府精兵益麾下。帝知之,不能禁。元吉承間密請害秦王,帝曰:「是有定四海功,殺之無名。」元吉曰:「王昔平東都,顧望不即西,散金帛樹私惠,豈非反邪?」帝不應。太子與元吉謀:「兵行,吾與秦王至昆明池,伏壯士拉之,以暴卒聞,上無不信。然後說帝付吾國,吾以爾為皇太弟,而盡擊殺叔寶等。」率更令王晊密以謀告秦王,王召僚屬謀,皆曰:「元吉戾很,使得志,且不能事其兄。往者護軍薛寶以元吉字合之,其文成『唐』,元吉喜曰:『但除秦王,取東宮如反掌耳!』為亂未克,已復傾奪,大王不蚤正之,社稷非復唐有。」秦王由是定計。
死年二十四。子承業為梁郡王,承鸞漁陽王,承獎普安王,承裕江夏王,承度義陽王,並伏誅。貞觀初,改葬,追爵海陵郡王及謚。後改封巢,以曹王明嗣。
楚哀王智雲初名稚詮。善射,工書、弈。隋大業末,從建成寓河東。高祖初,建成走太原,吏捕智雲送長安,為陰世師所害,年十四。武德元年,追王及謚。
母萬貴妃,性恭順,為帝所禮,宮中事一一咨決。
三年,以太宗子寬為嗣,又贈涼州總管、司徒。寬早薨,國除。貞觀二年,復以濟南公世都子靈龜嗣,歷魏州刺史,為政威嚴,盜賊不發;鑿永濟渠,通新市,百姓利之。薨,子福嗣,降為公。卒,子承況嗣,神龍中為右羽林將軍,同節愍太子死于難。
荊王元景,武德三年始王趙,與魯、酆二王同封。貞觀初,累遷雍州牧。十年,徙封荊。
明年,詔荊州都督荊王元景、梁州都督漢王元昌、徐州都督徐王元禮、潞州都督韓王元嘉、遂州都督彭王元則、鄭州刺史鄭王元懿、絳州刺史霍王元軌、虢州刺史虢王鳳、豫州刺史道王元慶、鄧州刺史鄧王元裕、壽州刺史舒王元名、幽州都督燕王靈夔、蘇州刺史許王元祥、安州都督吳王恪、相州都督魏王泰、齊州都督齊王祐、益州都督蜀王愔、襄州刺史蔣王惲、揚州都督越王貞、并州都督晉王治、秦州都督紀王慎所任刺史并功臣令世世襲。會長孫无忌等固讓,遂廢不行。徙鄜州。永徽初,進位司徒,賜實封至千五百戶。
房遺愛謀反,坐子則與往還繫獄。時吳王亦抵罪,高宗謂大臣曰:「朕欲從公丐叔及兄死。」兵部侍郎崔敦禮曰:「陛下雖申恩,不可詘天下法。」遂賜死。久之,追封沈黎王,以渤海王奉慈子長沙嗣,降為侯。神龍初,復王爵,以孫逖嗣。薨,無子,國除。
漢王元昌,初王魯,累遷梁州都督,後徙封漢。有勇力,善騎射。數觸軌憲,太宗手詔誨督,乃怨望,附太子承乾,通饋謝。來朝京師,宿東宮,嘗有醜語;又見帝側有宮人善琵琶,乃曰:「事成幸賜我。」承乾許之,割臂血盟。事敗,帝弗忍誅,欲免死,高士廉、李勣等固爭不奉詔,乃賜死,國除。
酆悼王元亨,貞觀二年,授金州刺史,之藩,太宗憐其幼,思之,數遣使為勞問,賜金盞以娛樂之。六年薨,無子,國除。
周王元方,武德四年始王,與鄭、宋、荊、滕四王同封。貞觀三年薨,無子,國除。
徐康王元禮性恭畏,善騎射。始王鄭,即授鄭州刺史。後徙王徐,遷徐州都督。為絳州刺史,有治名,璽書勞勉,實封至千戶。永徽中,加司徒,兼潞州刺史。薨,贈太尉、冀州大都督,陪葬獻陵。
三子,茂為淮南王,餘爵公。
茂險薄無行。初,元禮疾,姬趙有美色,茂逼蒸之,元禮切責,茂恚,屏侍衛藥膳,曰:「為王五十年足矣,何服藥為?」以不食薨。茂嗣。上元中,事洩,流死振州。
神龍初,以茂子璀嗣,開元中,為宗正員外卿。薨,子延年嗣。拔汗那王入朝,延年將以女嫁之,為右相李林甫劾奏,貶文安郡別駕,終餘杭司馬,國除。永泰初,延年婿黔中觀察使趙國珍言諸朝,詔以其子諷嗣王。
韓王元嘉字元嘉。始王宋,後改王徐,為潞州刺史。母昭儀,宇文述女也,寵於高祖,旣即位,欲立為后,固辭。元嘉以母寵故,特為帝愛,後出諸子無及者。在潞時,年十五,聞太妃病,涕泣不食。居喪毀甚,太宗數尉勉。少好學,藏書至萬卷,皆以古文字參定同異。與弟靈夔友愛,燕見終日如布衣禮,閨門脩整,當世稱之。
貞觀九年,更封韓,遷滑州都督。高宗末,為澤州刺史。武后得政,進授太尉,徙定州刺史,以霍王元軌為司徒,舒王元名為司空,滕王元嬰開府儀同三司,魯王靈夔太子太師,越王貞太子太傅,紀王慎太子太保,外示尊寵,而內將圖之。
垂拱中,元嘉徙絳州刺史,與子譔及越王子沖糾合宗室同舉兵,未發。會武后詔宗室朝明堂,元嘉遣使告諸王曰:「大享後,太后必盡誅諸王,不如先事起。不然,李氏無種矣。」乃為中宗詔,督諸王發兵。沖即以兵五千攻濟州,而諸王倉卒兵不至,遂敗。元嘉至京師,謀泄,后逼令自殺,年七十。詔改氏元嘉、魯王、越王為「虺」。
元嘉六子。訓,潁川王,蚤卒。誼,武陵王。諶,上黨公。譔,黃公,工為辭章,孟利貞嘗稱其文曰:「劉鄰之、周思茂不過也。」出為通州刺史,辭疾歸,且謀應越王也。諶通音律,歷杭州別駕,與譔俱死。時籍沒者衆,惟沖、譔家書為多,皆文句詳正,祕府所不及。神龍初,追復元嘉爵土,以第五子訥嗣。薨,子叔璩嗣,歷國子司業。薨,子煒嗣。建中中,改王鄆。後懿宗以鄆王即位,復改嗣韓王云。
彭思王元則字彝。初王荊,出為婺州刺史。貞觀十年徙王,為遂州都督,以冠服奢僭免。久之,為澧州刺史,更折節厲行。薨,贈司徒、荊州大都督,陪葬獻陵。高宗登望春宮,過其喪,哭之慟。
無子,以霍王子絢嗣,龍朔中,封南昌王。薨,子志暕嗣,開元中,為宗正卿。
鄭惠王元懿,始王滕,貞觀中,出為兗州刺史,徙王,歷鄭、潞、絳三州刺史,實封千戶。喜經術,數斷大獄,務寬平,高宗嘉之,璽詔褒錫。薨,贈司徒、荊州大都督,陪葬獻陵。
十子,長子璥嗣王,為鄂州刺史。薨,子希言嗣,開元中,為右金吾大將軍,再為太子詹事。弟察言,生二子,曰自仙、 4396.gif 為陳留公,生宗閔。璥弟琳,安德郡公,生擇言,擇言生勉。勉、宗閔、夷簡皆位宰相,別有傳,時稱小鄭王後,亦曰惠鄭王後,以別鄭王亮云。
霍王元軌,武德六年始王蜀,與豳、漢二王同封,後徙吳。多材藝,高祖愛之。
太宗嘗問羣臣曰:「朕子弟孰賢?」魏徵曰:「臣愚不盡知其能,唯吳王數與臣言,未嘗不自失。」帝曰:「朕亦器之,然卿以為前代孰比?」對曰:「經學文雅,漢河間、東平也。至孝行,曾、閔不能過。」帝由是遇益厚。詔納徵女為妃。嘗從獵,遇羣豕,帝使射之,筈不虛彀,豕為盡。帝撫其背曰:「爾藝過人,顧今無所施。方天下未定,得若豈不用乎?」
貞觀七年,為壽州刺史。高祖崩,去官,毀瘠甚,服除,遂菜食布衣終身,至忌日,輒累晝不食。十年,徙王,歷絳、徐、定三州刺史,實封至千戶。所至閉閤讀書,以吏事委長史、司馬。謙慎未嘗與物忤。數引見處士劉玄平,為布衣交。或問王所長於玄平,荅曰「無長。」問者不解,玄平曰:「人有短,所以見長。若王無所不備,吾何以稱之。」
突厥寇定州,元軌令開城門,偃旗幟,虜疑,不敢入,夜遁。州人李嘉運潛結賊,詔窮誅支黨,元軌以寇近且彊,人心危,但殺嘉運,餘無所詰,因自劾。帝喜曰:「朕固悔之。非王之明,幾失定州矣。」
王文操者,與賊戰,敗,二子鳳、賢更以身蔽父,得全,二子死。縣抑不為言,元軌廉知之,遣使弔祭,上其事。詔贈鳳、賢朝散大夫,旌禮其閭。
元軌每朝,數上疏陳得失,多所裨正,帝尊重之,有大事,常密驛咨逮。帝崩,與侍中劉齊賢同知山陵事。元軌淹練故事,齊賢歎曰:「是非吾等及已!」嘗遣國令督封租,令請貿易取贏,荅曰:「汝當正吾失,反訹吾以利邪?」不納。進司徒,出為襄、青二州刺史。越王敗,坐嘗通謀,徙黔州,檻車載至陳倉,薨。
六子,緒為江都王,純安定王,餘皆爵為公。緒有名譽,為金州刺史,誅。神龍初,並復官爵,以緒孫暉嗣王,開元中,為左千牛員外將軍。
虢莊王鳳字季成。始王豳,為鄧州刺史。俄徙王,歷虢、豫、青三州刺史,實封千戶。喜畋游,遇官屬尤嫚。使奴蒙虎皮,怖其參軍陸英俊幾死,因大笑為樂。薨,贈司徒、揚州大都督,陪葬獻陵。
七子,長子翼嗣,為平陽王。薨,子宇嗣。宇無子,爵不傳。次子茂融,以勇聞,垂拱中為申州刺史。黃公譔與越王謀舉兵,倚以為助。時詔諸王公赴東都,茂融私問所親高子貢,子貢報曰:「來必死。」乃稱疾不朝,以俟兵期。及得越王書,倉卒不能應,僚屬勸白其書,擢太子右贊善大夫,俄為黨屬所引,誅。
中宗更以鳳孫邕嗣王,娶韋后妹,累遷祕書監,知隴右三使仗內諸廄。徙王汴。未幾,韋氏敗,邕殺其妻,送首於朝,議者鄙之。削爵,貶沁州刺史,不事。後復爵,還戶二百,累遷衛尉卿。薨,子巨嗣。
巨剛銳果決,略通書史,好屬辭。天寶五載,出為西河太守。坐資給柳勣支黨,貶義陽司馬。明年,御史中丞楊慎矜得罪,其附離史敬忠與巨善,又坐免官,錮置南賔郡。召拜夷陵太守。
安祿山陷東京,玄宗方擇將帥,張垍言巨有謀,可屬大事。召至京師,楊國忠忌之,謂人曰:「小兒詎可使對天子?」踰月不得見。帝知之,召入禁中,對合旨,帝大悅,敕宰相與語,久不得罷,國忠怠,謂巨曰:「比來人多口打賊,君不爾乎?」巨曰:「誰為相公手打賊者乎?」乃授陳留、譙郡太守,攝御史大夫、河南節度使。明日謝,帝驚曰:「何攝為?」即詔兼御史大夫。巨奏:「方艱難時,賊多詐,有如陛下召臣,何以取信?」乃析契授之。
俄兼統嶺南何履光、黔中趙國珍、南陽魯炅三節度使事。時炅戰數屈,詔貶為果毅,以來瑱代之。巨奏:「炅若能存孤城,功足補過,則何以處之?」帝曰:「卿隨所處置。」巨至內鄉,賊將畢思琛解圍走,遂趣南陽,貶炅白衣從軍,其暮,稱詔復職。
京師平,拜留守,兼御史大夫。明年,拜太子少師,兼河南尹、東畿採訪使。征乗牛之出入市者,斥所得佐用度,然稍自盜沒。其妃即張皇后從女弟,內不睦。巨選府縣官備使令,妃亦引蒲博少年分黨招貨賄,橈政事。宗正卿李遵素私張,發巨贓事,貶遂州刺史。會段子璋反,道遂州,巨倉卒不知所出,即迎謁,為子璋所殺。
子則之,嗜學,年五十餘,尚執經太學,嗣曹王皐薦之。貞元二年,繇睦王府長史遷左金吾衛大將軍。坐與從甥竇申善,貶昭州司馬。
道孝王元慶,始王漢,後徙陳,出為趙州刺史。貞觀十年,徙王,授豫州刺史,累實封千戶。時諸王奉給薄於帝子,至數寠乏,大臣莫敢言。十八年,黃門侍郎褚遂良為太宗從容言之,不能行。高宗時,歷滑州刺史,以治績聞,數蒙褒賜。遷徐、沁、衛三州刺史。事母謹,及喪,請躬脩墳墓,詔不聽。薨,贈司徒、益州都督,陪葬獻陵。
九子,誘為嗣,王臨淮,為澧州刺史,坐贓削爵。更以次子詢之子微嗣,終宗正卿。子鍊嗣,廣德中,亦至宗正卿。
鄧康王元裕,貞觀五年始王鄶,十一年徙王。始王及徙,皆與譙、魏、許、密四王同封。累實封至千二百戶。
好學,善談名理,與典籤盧照鄰為布衣交。五為州刺史,遷兗州都督。薨,贈司徒、益州大都督,陪葬獻陵。無子,以江王子廣平公炅嗣。薨,子孝先嗣,開元中,為冠軍大將軍。
舒王元名,始王譙,後徙王。高祖之在大安宮,太宗晨夕使尚宮問起居,元名纔十歲,保媼言:「尚宮有品當拜。」元名曰:「此帝侍婢耳,何拜為?」太宗壯之,曰:「真吾弟也!」及長,矜嚴疏財,未嘗問家人生業。歷五州刺史,實封至千戶。
子豫章王亶,治江州,有美政。高宗以元名善訓子,手詔褒美。又欲授元名大州,辭曰:「臣忝屬籍,豈以州郡為仕進資邪?」治石州二十年,數游山林,有高蹈意。垂拱中,徙鄭州,境接東畿,諸王貴戚為刺史者縱家人暴百姓,元名至,一革之,為治廉威。進加司空。
武后時,亶為丘神勣所構,繫詔獄死,元名坐遷利州,尋被殺。神龍初,詔復官爵,贈司徒。時少子鄅國公昭已卒,乃以亶子津嗣,開元中,為左威衛將軍。薨,子萬嗣。薨,子藻嗣。
魯王靈夔,篤學,善草隸,通音律。初王魏,後王燕,為幽州都督。已而徙王,實封至千戶。頻歷五州刺史,遷太子太師。垂拱元年,徙相州,坐與越王謀起兵,流振州,自殺。
子詵,為清河王,早夭。藹為范陽王,知越王必敗,白發其謀,得不誅。歷右散騎常侍,為酷吏所害。神龍初,悉追復王爵,以藹子道堅嗣。
道堅方嚴有禮法,閨門肅如也。七為州刺史,遷國子祭酒。開元中,選授汴州刺史、河南道採訪使。州據水陸都會,前後刺史多瀆利,唯道堅以清毅稱。入為宗正卿。薨,贈禮部尚書。子宇嗣,從玄宗至蜀,為右金吾將軍。寶應初,皇太子子封魯王,更封宇為嗣鄒王。弟道邃封戴國公,恭默自守,以脩山東婚姻故事,數任清職,終尚書右丞。
江安王元祥,始王許,後徙王,四為州刺史,實封至千戶。性庸遴,所至營財產無厭。時滕、蔣、虢三王皆貪暴,得其府官者惡之不願行,故時語曰:「寧向儋、崖、振、白,不事江、滕、蔣、虢。」元祥魁大,帶十圍,食兼數人。韓、虢、魏亦鴻偉,然不逮也。薨,贈司徒、并州大都督,陪葬獻陵。
七子,晫為永嘉王,有禽獸行,誅死;皎為武陽王,餘皆爵公,武后時,多及誅。皎子叢,以幼流死嶺表,葬南安,人號其冢為「天孫墓」。中宗立,以從子欽嗣王,又以皎封絕,更取弟子繼宗嗣,旣而以郡王不襲,降澧國公。
密貞王元曉,貞觀中為虢州刺史,實封至千戶。徙澤州。薨,贈司徒、揚州都督,陪葬獻陵。
子穎嗣,為南安王。薨,子勗嗣,早薨。神龍初,以穎弟亮養子曇嗣。開元五年,更詔元曉再從孫東莞郡公徹嗣,徙封濮陽郡王,歷宗正卿、金紫光祿大夫。
滕王元嬰,貞觀十三年始王,實封千戶。為金州刺史,驕縱失度。在太宗喪,集官屬燕飲歌舞,狎昵廝養;巡省部內,從民借狗求罝,所過為害;以丸彈人,觀其走避則樂;城門夜開,不復有節。高宗以書切責曰:「朕以王至親,不忍致于法,今署下上考,冀媿王心。」
久之,遷洪州都督。官屬妻美者,紿為妃召,逼私之。嘗為典籤崔簡妻鄭嫚罵,以履抵元嬰面血流,乃免。元嬰慙,歷旬不視事。後坐法削戶及親事帳內之半,謫置滁州。起授壽州刺史,徙隆州,復不循法。錄事參軍事裴聿諫正其失,元嬰捽辱之。聿入計具奏,帝遷聿六品上階。帝嘗賜諸王綵五百,以元嬰及蔣王貪黷,但下書曰:「滕叔、蔣弟不須賜,給麻二車,助為錢緡。」二王大慙。武后時,進拜開府儀同三司、梁州都督。薨,贈司徒、冀州都督,陪葬獻陵。
子十八人,長子脩琦嗣,為長樂王,餘爵公。垂拱中,六人死詔獄。神龍初,更以少子脩信子涉嗣,開元中,授左驍衛將軍。薨,子湛然嗣,從玄宗至蜀,擢左金吾將軍。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13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新唐書  卷八十‧列傳第五  太宗諸子 太宗十四子:文德皇后生承乾,又生第四子泰、高宗皇帝,後宮生寬,楊妃生恪,又生第六子愔,陰妃生祐,王氏生惲,燕妃生貞,又生第十一子囂,韋妃生慎,後宮生簡,楊妃生福,楊氏生明。
常山愍王承乾字高明,生承乾殿,即以命之。武德三年,始王常山郡,與長沙、宜都二王同封。俄徙中山。太宗即位,立為皇太子。
甫八歲,特敏惠,帝愛之。在諒闇,使裁決庶政,有大體,後每行幸,則令監國。及長,好聲色慢游,然懼帝,祕其跡。臨朝,言諄諄必忠孝,退乃與羣不逞狎慢。左右或進諫,危坐斂容,痛自咎,飾非辯給,諫者拜荅不暇,故人人以為賢而莫之察。後過惡寖聞,宮臣若孔穎達、令狐德棻、于志寧、張玄素、趙弘智、王仁表、崔知機等皆天下選,每規爭承乾,帝必厚賜金帛,欲以厲其心。承乾傲不悛,往往遣人陰圖害之。時魏王泰有美名,帝愛重。而承乾病足,不良行,且懼廢,與泰交惡。泰亦謀奪長,各樹黨。
東宮有俳兒,善姿首,承乾嬖愛,帝聞震怒,收兒殺之,坐死者數人。承乾意為泰告,望甚。內念兒不已,築室圖其象,贈官樹碑,為起冢苑中,朝夕祭。承乾至其處裴回,涕數行下,愈怨懟,稱疾不朝,累數月。
又使戶奴數十百人習音聲,學胡人椎髻,翦綵為舞衣,尋橦跳劍,鼓鞞聲通晝夜不絕。造大銅鑪、六熟鼎,招亡奴盜取人牛馬,親視烹燖,召所幸廝養共食之。又好突厥言及所服,選貌類胡者,被以羊裘,辮髮,五人建一落,張氊舍,造五狼頭纛,分戟為陣,繫幡旗,設穹廬自居,使諸部斂羊以烹,抽佩刀割肉相啗。承乾身作可汗死,使衆號哭剺面,奔馬環臨之。忽復起曰:「使我有天下,將數萬騎到金城,然後解髮,委身思摩,當一設,顧不快邪!」左右私相語,以為妖。又襞氊為鎧,列丹幟,勒部陣,與漢王元昌分統,大呼擊刺為樂。不用命者,披樹抶之,或至死,輕者輒腐之。嘗曰:「我作天子,當肆吾欲;有諫者,我殺之,殺五百人,豈不定?」
又召壯士左衛副率封師進、刺客張師政、紇干承基等謀殺魏王泰,不克,遂與元昌、侯君集、李安儼、趙節、杜荷鑱臂血喢之,謀以兵入西宮。貞觀十七年,齊王祐反齊州,承乾謂承基等:「我宮西牆,去大內正可二十步棘耳,豈與齊州等?」會承基連齊王事繫獄當死,即上變。帝詔長孫无忌、房玄齡、蕭瑀、李勣、孫伏伽、岑文本、馬周、褚遂良雜治,廢為庶人,徙黔州。十九年死,帝為廢朝,葬以國公禮。
子象,為懷州別駕,厥鄂州別駕。開元中,象子適之為宰相,贈還承乾始王,象越州都督、郇國公。
楚王寬,武德三年,出後楚哀王,蚤薨,貞觀初追封。
鬱林王恪,始王長沙,俄進封漢。貞觀二年徙蜀,與越、燕二王同封。不之國,久乃為齊州都督。帝謂左右曰:「吾於恪豈不欲常見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藩屏,吾百歲後,庶兄弟無危亡憂。」十年,改王吳,與魏、齊、蜀、蔣、越、紀六王同徙封。授安州都督。帝賜書曰:「汝惟茂親,勉思所以藩王室,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外之為君臣,內之為父子,今當去膝下,不遺汝珍,而遺汝以言,其念之哉!」坐與乳媼子博,罷都督,削封戶三百。高宗即位,拜司空、梁州都督。
恪善騎射,有文武才。其母隋煬帝女,地親望高,中外所向。帝初以晉王為太子,又欲立恪,長孫无忌固爭,帝曰:「公豈以非己甥邪?且兒英果類我,若保護舅氏,未可知。」无忌曰:「晉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舉棋不定則敗,況儲位乎?」帝乃止。故无忌常惡之。永徽中,房遺愛謀反,因遂誅恪,以絕天下望。臨刑呼曰:「社稷有靈,无忌且族滅!」四子,仁、瑋、琨、璄並流嶺表。顯慶五年,追王鬱林,為立廟,以河間王孝恭孫榮為鬱林縣侯以嗣。神龍初,贈司空,備禮改葬。
光宅中,仁遇赦還,適會榮以罪斥,故得襲鬱林縣男,歷岳州別駕,爵郡公。嘗使江左,州人遺以金,拒不內。武后遣使者勞曰「兒,吾家千里駒。」更名千里。自天授後,宗室賢者多株翦,唯千里詭躁不情,數進符瑞諸異物,得免。中宗反正,改王成紀。未幾,進王成。
節愍太子誅武三思,千里與其子天水王禧率數十人斬右延明門以入。太子敗,誅死,籍其家,改氏「蝮」。睿宗立,詔還氏及官爵。
瑋蚤卒,中宗追封朗陵王。子袨,出繼蜀王愔。開元中,以傍繼國改封廣漢郡王,遷太僕卿同正員,薨。
琨,武后時歷六州刺史,皆有名。聖曆中,為嶺南招慰使,安輯反獠,甚得其宜。卒,贈司衛卿。神龍初,贈張掖郡王。開元中,以子禕貴,追封吳王。
禕少有志尚,事繼母謹,撫異母弟祗,以友稱。當襲封,固讓祗,中宗嘉其意,特封嗣江王,以繼囂後。開元時,亦以傍繼徙信安郡王。累為州刺史,治嚴辦。遷禮部尚書、朔方節度使。
初,吐蕃據石堡城,數盜塞,詔禕與河西、隴右議攻取。旣到屯,諏日進師。或謂:「城險,賊所愛,必固守。今兵深入,有如不捷,吾軍必奔,不如持重伺賊勢。」禕曰:「人臣之節,豈憚險不進乎?必衆寡不敵者,吾以死繼之。」於是分兵迮賊路,督諸將倍道進,遂拔之。自是河、隴諸軍游弈,拓地至千里。玄宗喜,更號其城曰振武軍。
契丹牙官可突于叛,詔拜忠王為河北道行軍元帥討之,敕禕以副。王不行,故禕率裴耀卿諸將分道出范陽北,擊二蕃,破之,禽酋長以還,餘部竄伏。加開府儀同三司,領關內支度營田採訪處置使,授二子官。
禕功多,執政害之,賞不讎,為當時所恨。久之,擢兵部尚書,為朔方節度大使。坐事下除衢州刺史。歷滑、懷二州。天寶初,以太子少師致仕。明年,遷太師,未拜,薨。
禕治家嚴,教子有法度,故峘、嶧、峴皆顯。
峘性質厚,歷宦有美名,以王孫封趙國公。楊國忠亂政,悉斥不附己者。峘由考功郎中拜睢陽太守,以清簡為二千石最。方入計,而玄宗入蜀,即走行在。除武部侍郎,兼御史大夫。俄拜蜀郡太守、劍南節度採訪使。郭千仞反,與陳玄禮共討平之。上皇還京,遷戶部尚書,改越國。
乾元元年,持節都統江淮節度宣慰觀察使。都統之號,自峘始。明年,宋州刺史劉展有異志,詔拜展為淮南節度使,密詔峘與揚州長史鄧景山圖之。時展強扈,旣受詔,即悉兵度淮,峘、景山拒之,戰壽春,敗績,峘走丹楊。詔貶袁州司馬,卒于官,贈揚州大都督。弟峴別傳。
祗封嗣吳王,出為東平太守。安祿山反,河南、陳留、滎陽、靈昌相繼陷,祗募兵拒賊,玄宗壯之。累遷陳留太守,持節河南道節度採訪使。歷太僕、宗正卿。代宗大曆時,祗旣宗室老,以太子賔客為集賢院待制。是時,勳望大臣無職事者皆得待詔于院,給飧錢署舍以厚其禮,自左僕射裴冕等十三人為之。
子巘,以廕補五品官。祗薨,兄岵得罪,乃以巘嗣王。累至宗正卿,檢校刑部尚書。薨,贈太子少保。性介直,面刺人短。歷官清白,居室不能庇風雨。收恤甥姪,慈愛過人,家無留儲,公卿合賻乃克葬。
璄,神龍初封歸政郡王,歷宗正卿,坐千里事,貶南州司馬。
濮恭王泰字惠褒。始王宜都,徙封衛,繼懷王後。又徙封越,為揚州大都督。再遷雍州牧、左武候大將軍。改王魏。帝以泰好士,善屬文,詔即府置文學館,得自引學士。又以泰大腰腹,聽乗小輿至朝。司馬蘇勗勸泰延賔客著書,如古賢王。泰乃奏撰括地志,於是引著作郎蕭德言、祕書郎顧胤、記室參軍蔣亞卿、功曹參軍謝偃等撰次。衛尉供帳,光祿給食,士有文學者多與,而貴游子弟更相因藉,門若市然。泰悟其過,欲速成,乃分道計州,繙緝疏錄,凡五百五十篇,歷四期成。詔藏祕閣,所賜萬段。後帝幸泰延康坊第,曲赦長安死罪,免坊人一年租,府僚以差賜帛。
又泰月稟過皇太子遠甚,諫議大夫褚遂良諫曰:「聖人尊嫡卑庶,謂之儲君,故用物不會,與王共之,庶子不得為比,所以塞嫌萌,杜禍源。先王制法,本諸人情,知有國家者必有嫡庶,庶子雖愛,不得過嫡子。如當親者疏,當尊者卑,則私恩害公,惑志亂國。今魏王稟料過東宮,議者以為非是。昔漢竇太后愛梁王,封四十餘城。王築苑三百里,治宮室,為複道,費財鉅萬,出警入蹕,一不得意,遂發病死。宣帝亦驕淮陽王,幾至於敗,輔以退讓之臣,乃克免。今魏王新出閤,且當示以節儉,自可在後月加歲增。又宜擇師傅,敦以謙儉,勉以文學,就成德器,此所謂聖人之教,不肅而成也。」
帝又敕泰入居武德殿,侍中魏徵亦言:「王為陛下愛子,欲安全之,則不當使居嫌疑之地。今武德殿在東宮之西,昔海陵居之矣,論者為不可。雖時與事異,人之多言,尚或可畏。又王之心亦弗遑舍,願罷之,成王以寵為懼之美。」帝悟,乃止。
時皇太子承乾病蹇,泰以計傾之,乃引駙馬都尉柴令武、房遺愛等布腹心,而韋挺、杜楚客相繼攝府事。二人者,為泰要結中朝臣,津介賂遺,羣臣更附為朋黨。承乾懼,陰遣人稱泰府典籤詣玄武門上封,帝省之,書言泰罪,帝怒,即遣捕詰,不獲。旣而太子敗,帝陰許立泰,岑文本、劉洎請遂立泰為太子。長孫无忌固欲立晉王,帝以太原石文有「治萬吉」,復欲從无忌。泰微知之,因語晉王:「爾善元昌,得無及乎?」王憂甚,帝怪之,以故對,帝憮然悟。會召承乾譴勒,承乾曰:「臣貴為太子,尚何求?但為泰所圖,與朝臣謀自安爾。無狀之人,遂教臣為不軌事。若泰為太子,正使其得計耳。」帝曰:「是也,有如立泰,則副君可詭求而得。使泰也立,承乾、治俱死;治也立,泰、承乾可無它。」即幽泰將作監,解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候大將軍,降王東萊。因詔:「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窺望者,兩棄之,著為令。」然帝猶謂无忌曰:「公勸我立雉奴,雉奴仁懦,得無為宗社憂,奈何?」雉奴,高宗小字。
泰尋改王順陽,居均州之鄖鄉。帝嘗持泰表語左右曰:「泰文辭可喜,豈非才士?我心念泰無已時,但為社稷計,遣居外,使兩相完也。」二十一年進王濮。高宗即位,詔泰開府置僚屬,車服羞膳異等。薨鄖鄉,年三十五,贈太尉、雍州牧。二子:欣、徽。
欣嗣王,武后時為酷吏所陷,貶昭州別駕,薨。子嶠,神龍初得嗣王。開元中為國子祭酒,以罪貶鄧州別駕,薨。徽封新安郡王。
庶人祐字贊。武德八年,王宜陽,進王楚,又王燕,已乃封齊,領齊州都督。貞觀十一年始歸國。明年入朝,以疾留京師。其舅尚乗直長陰弘智,憸人也,說祐曰:「王兄弟多,即上萬歲後,何以自全?要須得士自助。」乃引客燕弘信謁祐,祐悅,賜金帛,使募劍客。十五年還州。
初,帝用王府長史、司馬,必取骨鯁敢言者,有過失輒聞。而祐溺羣小,好弋獵,長史薛大鼎屢諫不聽,帝以輔王無狀,免之,更用權萬紀。萬紀性剛急,以法繩祐。有昝君謨、梁猛虎者,騎射得幸,萬紀斥之,祐私引與狎昵。帝數以書讓祐,萬紀恐并獲罪,即說祐曰:「王,上愛子,上欲王改悔,故數教責王。誠能飭躬引咎,萬紀請入朝言之,上意宜解。」祐因上書謝罪。萬紀見帝,言祐且自新,帝悅,厚賜萬紀,而仍譙戒祐。祐聞萬紀見勞,而己蒙責,以為賣己,益不平。會萬紀又以疑貳繫君謨等,制祐不出國門,悉暴祐罪于朝,祐不勝忿。有詔刑部尚書劉德威臨訊,頗實,帝召祐、萬紀還京師。祐與燕弘亮等謀,射殺萬紀,支解之。左右勸祐遂發兵,乃募城中男子年十五以上悉發,私署左右上柱國,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托東、托西等王,斥庫貲行賞,驅人築堞浚隍,繕甲兵。人惡之,皆夜縋亡去。
詔兵部尚書李勣與劉德威發便道兵討之。祐日夜引弘亮等五人對其妃宴樂。語官軍,則弘亮妄言:「王毋憂,右手持酒啗,左手刀拂之。」祐信愛弘亮,聞之喜。帝手敕祐曰:「吾常戒汝勿近小人,正為此耳。往吾子,今國讎,我上慙皇天,下愧后土。」題畢,涕而遣。祐檄諸縣,縣輒以聞。祐窮蹙,上表曰:「臣,帝子也,為萬紀讒搆,上天降靈,罪人斯得。臣狂失心,惝怳驚悸,左右無兵,即欲顛走,所以頗仗械以自衛護。」時勣未至,而青、淄等州兵已集。或勸祐虜子女走豆子為盜,計未決,兵曹杜行敏夜勒兵鑿垣入,祐與弘亮等閉門拒,至日中,行敏呼曰:「吾為國討賊,不速降,且焚。」士積薪,祐乃出,執送京師。賜死內侍省,貶為庶人,葬以國公禮。詔齊州給復一年,擢行敏巴州刺史,封南陽郡公。
祐喜養鬬鴨,方未反,狸鴨四十餘,絕其頭去。及敗,牽連誅死者凡四十餘人。
祐之亂,州人羅石頭數祐罪,以刀直前刺祐,不克,殺之。詔贈亳州刺史。
嘗引騎徇邑聚,野人高君狀曰:「上親平寇難,土地甲兵不勝計。今王以數千人為亂,猶一手搖泰山,又如君父何?」祐擊禽之,愧其言,不能殺。詔擢榆社令。
蜀悼王愔,貞觀五年始王梁,與郯、漢、申、江、代五王同封。徙王蜀,實封八百戶。出為岐州刺史。數畋游,為非法,帝頻責教,不悛,怒曰:「禽獸可擾於人,鐵石可為器,愔曾不如之!」乃削封戶及國官半,徙虢州。久之,還戶,增至千。復出馳弋,敗民稼。典軍楊道整叩馬諫,愔捽擊之。御史大夫李乾祐劾愔罪,高宗怒,貶黃州刺史。擢道整匡道府折衝都尉。
吳王恪得罪,愔以母弟廢為庶人,徙巴州。俄封涪陵王,薨。咸亨初,復爵土,贈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以子璠嗣王。璠,武后時謫死歸誠州。神龍初,以朗陵王瑋子嗣。
蔣王惲,始王郯,又徙王蔣,拜安州都督,賜實封千戶。永徽三年,徙梁州。惲造器物服玩,多至四百車,所經州縣騷然護送,為有司劾奏,詔貸不問。上元中,遷箕州刺史。錄事參軍張君徹誣告惲反,詔使者按驗,惲惶懼自殺。高宗知其枉,斬君徹,贈惲司空、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三子:煒、煌、休道。
煒初王汝南郡,惲薨,遂嗣王,為武后所害。神龍初,以嫡孫紹宗為嗣蔣王,薨,子欽福嗣,為率更令。
煌封蔡國公。孫之芳,有令譽,安祿山奏為范陽司馬。祿山反,自拔歸京師。歷工部侍郎、太子右庶子。廣德初,詔兼御史大夫使吐蕃,被留二歲乃得歸。拜禮部尚書,改太子賔客。
休道子琚,神龍初封嗣趙王,開元中改王中山。
越王貞,始王漢,後徙原,已乃封越。貞善騎射,涉文史,有吏幹,為宗室材王。武后初,遷累太子太傅、豫州刺史。中宗廢居房陵,貞乃與韓王元嘉及王子黃公譔,魯王靈夔、王子范陽王藹,霍王元軌、王子江都王緒,及子琅邪王沖計議反正。
垂拱四年,明堂成,悉追宗室行享禮,共疑后遂大誅戮不遺種,事且急,譔乃矯帝璽書賜沖曰:「朕幽縶,諸王宜即起兵。」於是命長史蕭德琮募兵,告諸王師期。八月,沖先發,諸王莫有應者,獨貞將兵攻上蔡,破之,而沖已敗。貞稍徇屬縣,得士七千,列五營:貞為中營,以裴守德為大將軍,領中營;趙成美為左中郎將,領左營;閭弘道為右中郎將,領右營;安摩訶為郎將,領後軍;王孝志為右將軍,領前軍。以韋慶禮為司馬,署官五百。然脅誘無鬬志,家童皆佩符以辟兵。九月,后遣左豹韜衛大將軍麴崇裕、夏官尚書岑長倩率兵十萬討之,以鳳閣侍郎張光輔為諸軍節度,乃下詔削貞父子屬籍,改氏「虺」。崇裕等次豫州,貞少子規及裴守德拒戰,兵潰,貞乃閉門守。守德者,驍勇士。貞始起,以女妻之,委以腹心。至是,欲殺貞自贖。會軍薄城,家人白貞:「今事乃爾,王豈受戮辱者邪?」即仰藥死。規自殺,守德與主俱縊。起凡二十日敗。始,貞臨水自鑒,不見其首,惡之,未幾及禍。
沖,貞長子也。好學,勇而才,累遷博州刺史。初發,有士五千,度河趣武水,武水令告急魏州,州遣莘令馬玄素領兵先乗城,沖攻之,因風,積薪焚其門,火作風反,衆心沮解,其屬董元寂誦言「王與國家戰,乃反爾。」沖斬以徇,衆懼,遂潰,唯家僮數十從之,乃走博州,為當關刺死。后命丘神勣討之,兵未至,沖已死,起七日敗。二弟:蒨、溫。蒨,常山公,坐死。溫以前告,流嶺南。
初,貞騰檄壽州刺史趙瓌,諭以興兵且假道。瓌得檄,許為應,瓌妻常樂長公主亦趣諸王蚤立功,故瓌與主皆死。濟州刺史薛顗與其弟紹謀應沖,率所部庸、調,治兵募士,沖敗,下獄死。顗,駙馬都尉瓘之子,母城陽長公主,封河東縣侯。紹尚太平公主,擢累右玉鈐衛員外將軍,以主婿不加戮,餓死河南獄。
神龍初,敬暉等奏沖父子死社稷,請復爵土,為武三思等沮罷。開元四年,乃復爵土,有司謚死不忘君曰敬。五年,又詔:「王嗣絕國除,朕甚悼焉。其以貞從孫故許王子夔國公琳嗣王,奉王祀。」琳薨,爵不傳。
貞最幼息珍子謫嶺表,數世不能歸。開成中,女孫持四世喪北還,求祔王塋。詔嘉憫,敕宗正寺、京兆府為訪其兆,非陪陵者聽葬。女名元真,為道士。
紀王慎,始王申,後徙紀,食戶八百。貞觀中,遷襄州刺史,以治當最,天子璽書勞勉,人為立石頌德。二十三年,進戶至千。文明初,累遷太子太師、貝州刺史。慎少好學,善星步,與越王齊名,當世號「紀越」。
初,貞連諸王起兵,慎知時未可,獨拒不與合。將就誅而免,改氏「虺」,載以檻車,謫巴州,薨于道。七子:續、琮、叡、秀、獻、欽、證。續與秀最知名。
續王東平,歷和州刺史,薨。琮義陽王,叡楚國公,秀襄陽郡公,獻廣化郡公,欽建平郡公,五人並為武后所殺。神龍初,以證嗣王,擢左驍衛將軍,薨。子行同嗣。
琮三子:行遠、行芳、行休。始,琮與二弟同死桂林。開元四年,行休請身迎柩,旣至,無封樹,議者謂不可復得。行休歸,地布席以祈。是夜夢王乗舟,舟判為二。旣而適野,見東洲中斷,乃悟焉。又靈堂鎖一夕莖自屈,管上有指跡,一奇二並。使卜人筮之,曰「屈,於文為尸出;指者,示也;一奇二並,三殯也。先王告之矣。」乃趣其所,發之如言,而一節獨闕。行休號而寢,夢琮告曰:「在洛南洲。」明日,直殯南得之。於是以三喪歸,陪葬昭陵,贈琮陳州刺史。永昌時,行遠、行芳斥巂州,六道使至,行遠先就戮,行芳幼當赦,抱持請代,遂與俱死,西南人稱死悌云。
慎女東光縣主,始八歲,聞慎有疾,不食,父哀之,紿云已愈,主察顏色未平,終不肯御,內外稱之。長適太子司議郎裴仲將。時妃、主多恃貴,以奢豫相矜,主獨儉素,姊弟誚曰:「人生富貴在得志,獨勤苦,欲何求?」荅曰:「我幼好禮,今行之不違,非得志謂何?且自古賢妃淑女以恭遜著名,驕縱敗德,況榮寵貴盛,儻來物也,可恃以凌人乎?」及王死,號慟,嘔血數升。免喪,絕膏沐者二十年。始,諸王、妃、主自垂拱後被害者皆稾掩之。神龍初,詔州縣普加求訪,祭以牲牢,復官爵,諸王皆陪葬昭、獻二陵。主聞,感慟,卒,敕其子曰:「為我謝親戚,酷憤已雪,下見先王無恨矣!」中宗為舉哀章善門,下詔褒揚。
江殤王囂,封之明年薨,無後。
代王簡,已封薨,無後。
趙王福,貞觀十三年始王,出後隱太子。遷累梁州都督,實封八百戶。薨,贈司空、并州都督,陪葬昭陵。無子,神龍初,以蔣王惲孫思順嗣王。
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寵之,欲立為后,魏徵諫曰:「陛下不可以辰嬴自累。」乃止。貞觀二十一年,始王曹,累為都督、刺史。高宗詔出後巢王。永隆中,坐太子賢事,降王零陵,徙黔州。都督謝祐逼殺之,帝聞,悼甚,黔官吏皆坐免。景雲中,陪葬昭陵。三子:俊、傑、備。
俊嗣王,南州別駕,傑為黎國公,垂拱時並及誅。神龍初,以傑子胤為嗣曹王。是時,諸王子孫自嶺外還,入見中宗,皆號慟,帝為泣下。初,武后時,壯者誅死,幼皆沒為官奴,或匿人間庸保。至是,相繼出,帝隨屬遠近封拜云。後備自南還,詔停胤封而封備,歷衛尉少卿同正員,薨。開元十二年,復封胤。薨,子戢嗣,位左衛率府中郎將。子皐嗣。
皐字子蘭,少補左司禦兵曹參軍。天寶十一載嗣王。事母太妃鄭以孝聞。安祿山反,奉母逃民間,間走蜀,謁玄宗,由都水使者遷左領軍將軍。上元初旱歉,皐祿不足養,請補外,不許,乃故抵輕法,貶溫州長史,俄攝州事。州大饑,發官廩數十萬石賑餓者,僚史叩庭請先以聞,皐曰:「人日不再食且死,可俟命後發哉?苟殺我而活衆,其利大矣!」旣貸,乃自劾,優詔開許,就進少府監。時殿中侍御史李鈞與其弟京兆法曹參軍鍔宦旣遂,不肯還鄉,母窮不自給。皐行縣見之,歎曰:「入則孝,出則悌,有餘力則學。若二子者可與事君乎哉?」舉劾之,並錮死。召還,未得見,即上書言治道,詔授衡州刺史,為觀察使謾劾,貶潮州。會楊炎起道州為宰相,知皐直,復用為衡州刺史。初,御史覆訊,皐懼憂其母,出則囚服,入乃衣冠,貌言如平常。及為潮,以遷入告。至是復位,乃言其實。
建中元年,進拜湖南觀察使。前帥辛京杲貪虐,使部將王國良戍武岡,賴其富,即劾以死,國良恐,據縣反,斂荊、黔、洪、桂兵討之,再歲不能下。皐至,遺書曰:「觀將軍非敢大逆者,特逃讒抗死爾!將軍遇我,可以降,我固為京杲誣者,幸蒙雪,何忍以兵加將軍哉?以為不然,我以陣術破將軍陣,以攻法屠將軍城,非將軍所度也。」國良得書,喜且畏,因請降,然內尚首鼠。皐即日單騎稱使者造國良壘,賊延使者入,皐大呼其軍曰:「有識曹王者乎?乃我也。來受良降,良今安在?」一軍愕眙,不敢動,國良迎拜,叩頭請罪。皐執手,約為昆弟,則盡焚攻守具,散其兵。有詔赦之,賜名惟新。
明年,持母喪至江陵。會梁崇義反,奪為左衛大將軍,復觀察湖南。李希烈反,遷江西節度使。受命日,不宿家,至豫章,大令將吏曰:「有功未申與懷器謀不發者,皆自言。」得裨校伊慎、李伯潛、劉旻,悉補大將。擢王鍔為中軍,以馬彝、許孟容為幕府。治戰艦,裒兵二萬,以士二千五百委慎等教之。自將五百人,教以秦兵團力法,聯其賞罰,弛張如一,乃約以五百人擊慎卒二千五百,莫能當其鋒,即盡以教之。初,慎嘗從希烈平襄州,至是,希烈懼為皐用,即反間,德宗信之,將誅慎,皐請赦之,使自效。會與賊夾江陣,皐勉慎立功,以所乗馬及器鎧賜之,使將先鋒,斬賊數百級,乃免。
賊柵蔡山不可攻,皐聲言西取蘄,引兵艦循泝江上。賊聞,以羸師保柵,悉軍行江北,與皐直。西去蔡山三百里,皐遣步士悉登舟,順流下,攻蔡山,拔之。間一日,賊救至,遂大敗,乃取蘄州,降其將李良,平黃州,兵益振。
會舒王為元帥,授皐前軍兵馬使。俄而天子狩奉天,鹽鐵使包佶為陳少游所窘,以運艚泝江,次蘄口,希烈使杜少誠將步騎三萬將絕江道,皐遣伊慎兵七千禦于永安,走之。以功進工部尚書。帝駐梁州,皐之貢助相望。以天子處外,乃不敢居城府,出屯西塞山大洲,徙郡縣為軍市。改戶部尚書。又遣伊慎、王鍔攻安州,未下,希烈遣劉戒虛以步騎八千援之,皐命李伯潛迎擊於應山,俘之,遂下安州,斬偽刺史王嘉祥。希烈別遣兵援隋州,皐破之厲鄉,因下平靜、白雁關,賊遂不敢南略。遷荊南節度使,賜實封三百戶。凡戰大小三十二,取州五、縣二十,斬首三萬三千,禽生萬六千,未嘗敗。師所過,不敢伐桑棗、踐禾稼。朝廷仰食江淮,而西道出九江,至大別,皆與賊接,皐轉戰數千里,餉路遂通,江漢倚皐為固。淮西平,乃請護喪歸東都,帝走中人賵弔。訖葬來朝,還就鎮。
初,江陵東北傍漢有古鄣,不治,歲輒溢。皐脩塞之,得其下良田五千頃。規江南廢洲為廬舍,構二橋跨江,而流人自占者二千餘家。繇荊抵樂鄉二百里,其間墟聚凡數十,不井飲,皐始命鑿井以便人。貞元初,吳少誠擅蔡,故徙皐鎮山南東道,割隋、汝以益軍,練兵峙糧,市回鶻馬以益戰騎,歲時大畋以教士,少誠畏之。
皐性勤儉,能知人疾苦。參聽微隱,盡得吏下短長,其賞罰必信。所至常平物估,豪舉不得擅其利。教為戰艦,挾二輪蹈之,鼓水疾進,駛于陣馬。有所造作,皆用省而利長。以物遺人,必自視衡量,庫帛皆印署,以杜吏謾。扶風馬彝未知名,皐識之,卒以正直稱。張柬之有園圃在襄陽,皐嘗宴集,將市取之。彝曰:「漢陽有中興功,今遺業當百世共保,奈何使其子孫鬻乎?」皐謝曰:「主吏失詞,以為君羞,微君安得聞此言?」卒年六十,贈尚書右僕射,謚曰成。
皐嘗自創意為欹器,以髤木上出五觚,下銳圓,為盂形,所容二豆,少則水弱,多則彊,中則水器力均,雖動搖,乃不覆云。
子象古、道古。
象古,元和中,自衡州刺史擢安南都護,貪縱不法。驩州刺史楊清者,蠻酋也,象古忌其豪,召為牙門將,常鬱鬱思亂。會討黃賊,象古發甲助之,乃授清兵三千。清與子志烈還襲安南,殺象古并其家。詔赦清為瓊州刺史,以桂仲武為都護。清拒命,仲武分諭渠酋,兵皆附,破城,斬清,夷其族。
道古,舉進士,獻書闕下,擢校書郎、集賢院學士。累遷司門員外郎,歷利、隋、唐、睦四州刺史。柳公綽鎮鄂岳,為飛譖上聞,憲宗欲代之。裴度言:「嗣曹王皐嘗能以江漢兵制李希烈,威惠在人,今以其子將,必有功。」會道古自黔中觀察使入朝,乃代公綽,倍道入其軍,公綽惶遽出,財貲皆被奪。元和十二年,攻申州,破其郛,進圍中城。守卒夜驅女子登而譟,發懸門以出,道古衆亂,多死於賊。李聽守安州,未嘗敗,道古誣逐之。自將出木陵關,士卒驕,不能制,又度支錢道古悉以饋權倖,故賜不給,其下怨怒,戰不甚力,賊亦易之。故再入申,不能下,卒無功。淮西平,加檢校御史大夫,召為宗正卿、左金吾將軍。
帝喜服餌,道古欲自媚,而所善柳泌自謂能化金為不死藥,乃因宰相皇甫鎛以聞,俄會帝崩。穆宗為太子,惡之,旣立,誅泌,貶鎛,斥道古為循州司馬。終以服丹歐血死。長慶初,詔還其官。道古巧于宦,便佞傾下,游公卿間,常與弈博,偽不勝,厚進所償,嗜利者多得其懽心,故少盜美名。及死,賣宅以葬。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