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楼主: 延章

[二十四史] 元史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2-6-1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feature"> 元史  卷五十一‧志第三下  五行二 水不润下
元统元年五月,汴梁阳武县河溢害稼。六月,京畿大霖雨,水平地丈余。泾河溢,关中水灾。黄河大溢,河南水灾。泉州霖雨,溪水暴涨,漂民居数百家。七月,潮州大水。二年正月,东平须城县、济宁济州、曹州济阴县水灾。二月,滦河、漆河溢,永平路属县皆水。瑞州路水。三月,山东霖雨,水涌。四月,东平、益都水。五月,镇江路水。宣德府大水。六月,淮河涨,漂山阳县境内民畜房舍。九月,吉安路水。至元元年,河决汴梁封丘县。二年五月,南阳邓州大水。六月,泾水溢。八月,大都至通州霖雨,大水。三年二月,绍兴大水。五月,广西贺州大水害稼。六月,卫辉淫雨至七月,丹、沁二河泛涨,与城西御河通流,平地深二丈余,漂没人民房舍田禾甚众。民皆栖于树木,郡守僧家奴以舟载饭食之,移老弱居城头,日给粮饷,月余水方退。汴梁兰阳、尉氏二县,归德府皆河水泛溢。黄州及衢州常山县皆大水。四年五月,吉安永丰县大水。六月,邵武大水,城市皆洪流,漂沿溪民居殆尽。五年六月庚戌,汀州路长汀县大水,平地深三丈许,损民居八百家,坏民田二百顷,溺死者八千余人。七月,沂州沂、沭二河暴涨,决堤防,害田稼。邵武光泽县大水。常州宜兴县山水出,势高一丈,坏民居。六年二月,京畿五州十一县及福州路福宁州大水。五月甲子,庆元奉化州山崩,水涌出平地,溺死人甚众。六月,衢州西安、龙游二县大水。庚戌,处州松阳、龙泉二县积雨,水涨入城中,深丈余,溺死五百余人。遂昌县尤甚,平地三丈余。桃源乡山崩,压溺民居五十三家,死者三百六十余人。七月壬子,延平南平县淫雨,水泛涨,溺死百余人,损民居三百余家,坏民田二顷七十余亩。乙卯,奉元路盩厔县河水溢,漂溺居民。八月甲午,卫辉大水,漂民居一千余家。十月,河南府宜阳县大水,漂民居,溺死者众。至正元年,汴梁钧州大水,扬州路崇明、通、泰等州海潮涌溢,溺死一千六百余人。二年四月,睢州仪封县大水害稼。六月癸丑夜,济南山水暴涨,冲东西二关,流入小清河,黑山、天麻、石固等寨及卧龙山水通流入大清河,漂没上下民居千余家,溺死者无算。三年二月,巩昌宁远、伏羌、成纪三县山崩水涌,溺死者无算。五月,黄河决白茅口。七月,汴梁中牟、扶沟、尉氏、洧川四县,郑州荥阳、汜水、河阴三县大水。四年五月,霸州大水。六月,河南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民居数百家。济宁路兖州,汴梁鄢陵、通许、陈留、临颍等县大水害稼,人相食。七月,滦河水溢,出平地丈余,永平路禾稼庐舍漂没甚众。东平路东阿、阳谷、汶上、平阴四县,衢州西安县大水。温州飓风大作,海水溢,漂民居,溺死者甚众。五年七月,河决济阴,漂官民亭舍殆尽。十月,黄河泛溢。七年五月,黄州大水。八月壬午,杭州、上海浦中午潮退而复至。八年正月辛亥,河决,陷济宁路。四月,平江、松江大水。五月庚子,广西山崩水涌,漓江溢,平地水深二丈余,屋宇人畜漂没。壬子,宝庆大水。乙卯,钱塘江潮比之八月中高数丈余,沿江民皆迁居以避之。六月己丑,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平地深丈有五尺余,漂没六十余里,死者一千五百人。是月,胶州大水。七月,高密县大水。九年七月,中兴路公安、石首、潜江、监利等县及沔阳府大水。夏秋,蕲州大水伤稼。十年五月,龙兴瑞州大水。六月乙未,霍州灵石县雨水暴涨,决堤堰,漂民居甚众。七月,汾州平遥县汾水溢。静江荔浦县大水害稼。十一年夏,龙兴南昌、新建二县大水。安庆桐城县雨水泛涨,花崖、龙源二山崩,冲决县东大河,漂民居四百余家。七月,冀宁路平晋、文水二县大水,汾河汎溢东西两岸,漂没田禾数百顷。河决归德府永城县,坏黄陵冈岸。静江路大水,决南北二渠。十二年六月,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漂民居千余家,溺死七百人。七月,衢州西安县大水。十三年夏,蓟州丰润、玉田、遵化、平谷四县大水。七月丁卯,泉州海水日三潮。十四年六月,河南府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没民居,溺死三百余人。秋,蓟州大水。十五年六月,荆州大水。十六年,河决郑州河阴县,官署民居尽废,遂成中流。山东大水。十七年六月,暑雨,漳河溢,广平郡邑皆水。秋,蓟州四县皆大水。十八年秋,京师及蓟州、广东惠州、广西四县、贺州皆大水。十九年九月,济州任城县河决。二十年七月,通州大水。二十二年三月,邵武光泽县大水。二十三年,孟州济源、温县水。七月,河决东平寿张县,圮城墙,漂屋庐,人溺死甚众。二十四年三月,益都县井水溢而黄。怀庆路孟州、河内、武陟县水。七月,益都路寿光县、胶州高密县水。二十五年秋,蓟州大水。东平须城、东阿、平阴三县河决小流口,达于清河,坏民居,伤禾稼。二十六年二月,河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六月,河南府大霖雨,瀍水溢,深四丈许,漂东关居民数百家。秋七月,汾州介休县汾水溢。蓟州四县、卫辉、汴梁钧州大水害稼。八月,棣州大清河决,滨、棣二州之界,民居漂流无遗。济宁路肥城县西黄水汎溢,漂没田禾民居百有余里,德州齐河县境七十余里亦如之。
至正二十年十一月,汴梁原武、荥泽二县黄河清三日。二十一年十一月,河南孟津县至绛州垣曲县二百里河清七日,新安县亦如之。十二月,冀宁路石州河水清,至明年春冰泮,始如故。二十四年夏,卫辉路黄河清。
至正六年九月,彰德雨雪,结冻如琉璃。七年八月,卫辉陨霜杀稼。九年三月,温州大雪。十年春,彰德大寒,近清明节,雨雪三尺,民多冻馁而死。十一年三月,汴梁路钧州大雷雨雪,密县平地雪深三尺余。十三年秋,邵武光泽县陨霜杀稼。二十三年三月,东平路须城、东阿、阳谷三县陨霜杀桑,废蚕事。八月,钧州密县陨霜杀菽。二十七年三月,彰德大雪,寒甚于冬,民多冻死。五月辛巳,大同陨霜杀麦。秋,冀宁路徐沟、介休二县雨雪。十二月,奉元路咸宁县井水冰。二十八年四月,奉元陨霜杀菽。
元统元年三月戊子,绍兴萧山县大风雨雹,拔木仆屋,杀麻麦,毙伤人民。二年二月甲子,塞北东凉亭雨雹。至元元年七月,西和州、徽州雨雹。二年八月甲戌朔,高邮宝应县大雨雹。是时,淮、浙皆旱,唯本县濒河,田禾可刈,悉为雹所害,凡田之旱者无一雹及之。四年四月癸巳,清州八里塘雨雹,大过于拳,其状有如龟者,有如小儿形者,有如狮象者,有如环玦者,或椭如卵,或圆如弹,玲珑有窍,色白而坚,长老云:‘大者固常见之,未有奇状若是也。’至正二年五月,东平路东阿县雨雹,大者如马首。三年六月,东平阳谷县雨雹。六年二月辛未,兴国路雨雹,大如马首,小者如鸡子,毙禽畜甚众。五月辛卯,绛州雨雹,大者二尺余。八年四月庚辰,钧州密县雨雹,大如鸡子,伤麦禾。龙兴奉新县大雨雹,伤禾折木。八月己卯,益都临淄县雨雹,大如杯盂,野无青草,赤地如赭。九年二月,龙兴大雨雹。十年五月,汾州平遥县雨雹。十一年四月乙巳,彰德雨雹,大者如斧,时麦熟将刈,顷刻亡失,田畴坚如筑场,无粒遗留者,地广三十里,长百有余里,树木皆如斧所劈,伤行人、毙禽畜甚众。五月癸丑,文水县雨雹。十三年四月,益都高苑县雨雹,伤麦禾及桑。十四年六月,蓟州雨雹。十七年四月,济南大风雨雹。十九年四月,莒州蒙阴县雨雹。五月,通州及益都临朐县雨雹害稼。二十年五月,蓟州遵化县雨雹终日。二十一年五月,东平雨雹害稼。二十二年八月,南雄雨雹如桃李实。二十三年五月,鄜州宜君县雨雹,大如鸡子,损豆麦。七月,京师及隰州永和县大雨雹害稼。二十五年五月,东昌聊城县雨雹,大如拳,小者如鸡子,二麦不登。二十六年六月,汾州平遥县雨雹。二十七年二月乙丑,永州城中昼晦,鸡栖于埘,人举灯而食,既而大雨雹,逾时方明。五月,益都大雷雨雹。七月,冀宁徐沟县大风雨雹,拔木害稼。二十八年六月,庆阳府雨雹,大如盂,小者如弹丸,平地厚尺余,杀苗稼,毙禽兽。
至正三年秋,兴国路永兴县雷,击死粮房贴书尹章于县治。时方大旱,有朱书在其背云:‘有旱却言无旱,无灾却道有灾,未庸歼厥渠魁,且击庭前小吏。’七年五月庚戌,台州路黄岩州海滨无云而雷。冬,卫辉路天鼓鸣。十年六月戊申,广西临桂县无云而雷,震死邑民廖广达。十二月庚子,汾州孝义县雷雨。十一年十二月,台州大雨震电。十二年三月丙午,宁国路无云而雷。十三年十二月庚戌,京师无云而雷,少顷有火坠于东南。怀庆路河内县及河南府天鼓鸣于西北。是日怀庆之修武、潞州之襄垣县皆无云而雷,声震天地。是月,汾州雷雨。十四年十二月,孝义县雷雨。十九年十二月,台州大雷电。二十一年十一月戊申,温州乐清县雷。二十七年正月乙未夜,晋宁路绛州天鼓鸣空中,如闻战斗之声。十月,奉元路雷电。
至正二十五年六月戊申,京师大雨,有鱼随雨而落,长尺许,人取而食之。
至元五年六月庚戌,汀州长汀县山蛟出,大雨骤至,平地涌水,深三丈余,漂没民居八百余家,坏田二百余顷。至正十七年六月癸酉,温州有龙斗于乐清江中,飓风大作,所至有光如球,死者万余人。八月癸丑,祥符县西北有青白二龙见,若相斗之势,良久而散。二十三年正月甲辰,广西贵州江中有物登岸,蛇首四足而青色,长四尺许,军民聚观而杀之。二十四年六月,保德州有黄龙见于咸宁井中。二十七年六月丁巳,皇太子寝殿新甃井成,有龙自井而出,光焰烁人,宫人震慑仆地。又宫墙外长庆寺所掌成宗斡耳朵内大槐树,有龙缠绕其上,良久飞去,树皮皆剥。七月,益都临朐县有龙见于龙山,巨石重千斤,浮空而起。二十八年十一月,大同路怀仁县河岸崩,有蛇大小相绾结,可载数车。
至正三年秋,建宁浦城县民家豕生豚,二尾八足。十五年,镇江民家豕生豚如象形。二十四年正月,保德州民家豕生豚,一首二身八蹄二尾。
至元元年正月,广西师宗州生妻适和,一产三男。汴梁祥符县市中一乞丐妇人,忽生髭须。至正九年四月,枣阳民张氏妇生男,甫及周岁,长四尺许,容貌异常,皤腹拥肿,见人辄嬉笑,如世俗所画布袋和尚云。二十三年五月,霸州民王马驹妻赵氏,一产三男。六月,毫家务李闰妻张氏,一产三男。
至正元年四月戊寅,彰德有赤风自西北来,忽变为黑,昼晦如夜。十三年冬,袁州路每日暮,有黑气环绕郡城。十七年正月己丑,杭州降黑雨,河池水皆黑。二十八年七月乙亥,京师黑雾,昏暝不辨人物,自旦近午始消,如是者旬有五日。
火不炎上
元统元年六月甲申,杭州火。至正元年四月辛卯,台州火。乙未,杭州火,燔官舍民居公廨寺观,凡一万五千七百余间,死者七十有四人。二年四月,杭州又火。六年八月己巳,延平路火,燔官舍民居八百余区,死者五人。十年,兴国路自春及夏,城中火灾不绝,日数十起。二十年,惠州路城中火灾屡见。二十三年正月乙卯夜,广西贵州火,同知州事韩帖木不花、判官高万章及家人九口俱死焉,居民死者三百余人,牛五十头,马九匹,公署、仓库、案牍焚烧皆尽。二十八年二月癸卯,京师武器库灾。己巳,陕西有飞火自华山下,流入张良弼营中,焚兵库器仗。六月甲寅,大都大圣寿万安寺灾。是日未时,雷雨中有火自空而下,其殿脊东鳌鱼口火焰出,佛身上亦火起。帝闻之泣下,亟命百官救护,唯东西二影堂神主及宝玩器物得免,余皆焚毁。此寺旧名白塔,自世祖以来,为百官习仪之所,其殿阶阑楯一如内庭之制。成宗时,置世祖影堂于殿之西,裕宗影堂于殿之东,月遣大臣致祭。
至元六年冬,京师无雪。至正八年九月,奉元路桃杏花。十四年八月,冀宁路榆次县桃李花。十五年十一月,汾州介休县桃杏花。十七年十一月,汾州桃杏花。
至正十一年十月,衢州东北雨米如黍。十一月,建宁浦城县雨黑子如稗实;邵武大雨震电,雨黑黍如芦穄;信州雨黑黍;鄱阳县雨菽豆。郡邑多有,民皆取而食之。十六年六月,彰德路苇叶顺次倚叠而生,自编成若旗帜,上尖叶聚粘如枪,民谣云:‘苇生成旗,民皆流离;苇生成枪,杀伐遭殃。’又有黍自生成文,红黑字,其上节云‘天下太平’,其下节云‘天下刀兵’。十八年,处州山谷中小竹结实如小麦,饥民采食之。二十一年,明州象山县竹穗生实如小米,可食。
至正十一年,广西庆远府有异禽双飞,见于述昆乡,飞鸟千百随之,盖凤凰云。其一飞去,其一留止者,为僮人射死,首长尺许,毛羽五色,有藏之以献于帅府者,久而其色鲜明如生云。五月,兴国有大鸟百余,飞至郡西白朗山颠,状如人立,去而复至者数次。十九年,京师鸱鸮夜鸣达旦,连月乃止,有杜鹃啼于城中,居庸关亦如之。二十七年三月丁丑朔,莱州招远县大社里黑风大起,有大鸟自南飞至,其色苍白,展翅如席,状类鹤,俄顷飞去,遗下粟、黍、稻、麦、黄黑豆、荞麦于张家屋上,约数升许,是岁大稔。
元统二年正月庚寅朔,河南省雨血。是日众官晨集,忽闻燔柴烟气,既而黑雾四塞,咫尺不辨,腥秽逼人,逾时方息。及行礼毕,日过午,骤雨随至,霑洒垩墙及裳衣皆赤。至元四年四月辛未,京师雨红沙,昼晦。至正五年四月,镇江丹阳县雨红雾,草木叶及行人裳衣皆濡成红色。十三年三月丙戌,彰德路西南,有火自天而下,如在城外,之无有。十二月庚戌,潞州襄垣县有火坠于东南。十四年,卫辉路有天光见于西方。十二月辛卯,绛州有红气,起自北方,蔽天几半,移时方散。十五年春,蓟州雨血。十八年三月辛丑夜,大同路有黑气蔽于西方,声如雷然。俄顷,有云如火,交射中天,遍地俱见火光,以物触地,辄有火起,至夜半,空中如有兵戈相击之声。二十一年七月己巳,冀宁路忻州西北,有赤气蔽空如血,逾时方散。八月壬午,棣州夜半有赤气亘天,起西北至于东北。癸未,彰德西北,夜有红气亘天,至明方息。乙酉,大同路北方,夜有赤气蔽天,直过天庭,自东而西,移时方散,如是者三。十月癸巳昧爽,绛州有红气见于北方,如火。二十三年三月壬戌,大同路夜有赤气亘天,中侵北斗。六月丁巳,绛州日暮有红光见于北方,如火,中有黑气相杂,又有白虹二,直冲北斗,逾时方散。庚申,晋宁路北方,日暮天赤,中有白气如虹者三,一贯北斗,一贯北极,一贯天潢,至夜分方灭。八月丙辰,忻州东北,夜有赤气亘天,中有白色如蛇形,徐徐而行,逾时方散。十月丙申朔,大名路向青、齐一方,有赤气照耀千里。二十四年九月癸酉,冀宁平晋县西北方,至夜天红半壁,有顷,从东而散。二十八年六月壬寅,彰德路天宁寺塔忽变红色,自顶至踵,表里透彻,如锻铁初出于炉,顶上有光焰迸发,自二更至五更乃止。癸卯、甲辰,亦如之。先是,河北有童谣云:‘塔儿黑,北人作主南人客;塔儿红,朱衣人作主人公。’七月癸酉,京师赤气满天,如火照人,自寅至辰,气焰方息。
至元元年十二月,芝草生于荆门州当阳县覆船山,一本五干,高尺有二寸,一本二干,高五寸有半,干皆两岐;二本相依附,扶疏瑰奇,如珊瑚枝,其高者结为华盖庆云之状。五年秋,芝草生于中书工部之屋梁,一本七干。
木不曲直
至元五年十一月癸酉,瑞州路新昌州雨木冰,至明年二月壬寅冰始解。至正四年正月,汴梁路郑州尉氏、洧川、河阴三县及龙兴靖安县雨木冰。十一月,东平雨木冰。十二年九月壬午,冀宁保德州雨木冰。十四年冬,龙兴雨木冰。二十五年二月辛亥,汴梁雨木冰,状如楼阁、人物、冠带、鸟兽、花卉,百态具备,羽幢珠葆,弥望不绝,凡五日始解。
至正三年夏,上都、大都桑果叶,皆有黄色龙文。九年秋,奉元桃杏实。十二年五月,汴梁祥符县椿树结实如木瓜。十六年七月,彰德李树结实如小黄瓜。民谣云:‘李生黄瓜,民皆无家。’二十一年,明州松树结实,其大有盈尺者。八月,汴梁祥符县邑中树木,一夕皆有湿泥涂之。
至元二年五月乙卯,南阳邓州大霖雨,自是日至于六月甲申乃止。三年六月,卫辉路淫雨。至正二年秋,彰德路霖雨。三年四月至七月,汴梁路荥泽县,钧州新郑、密县霖雨害稼。四年夏,汴梁兰阳县,许州长葛、郾城、襄城,睢州,归德府亳州之鹿邑,济宁之虞城淫雨害蚕麦,禾皆不登。八月,益都霖雨,饥民有相食者。五年夏秋,汴梁祥符、尉氏、洧川,郑州、钧州、亳州久雨害稼,二麦禾豆俱不登。河间路淫雨,妨害盐课。八年五月,京师大霖雨,都城崩圮。钧州新郑县淫雨害麦。九年七月,高唐州大霖雨,坏官署民居。归德府淫雨浃十旬。十年二月,彰德路大雨害麦。二十年七月,益都高苑县、陕州黾池县大雨害稼。二十三年七月,怀庆路河内、修武、武陟三县及孟州淫雨害稼。二十四年秋,密州安丘县大雨。二十五年秋,密州安丘县,潞州,汴梁许州及钧州之密县淫雨害稼。二十七年秋,彰德路淫雨。
至正六年八月,龙兴进贤县甘露降。二十年十月,国子学大成殿松柏树有甘露降其上。
至正十年春,丽正门楼斗栱内,有人伏其中,不知何自而至,远近聚观之。门尉以白留守,达于都堂,上闻,有旨令取付法司鞫问。但云蓟州人,问其姓名,诘其所从来,皆惘若无知,唯妄言祸福而已,乃以不应之罪笞之,忽不知所在。
至正二十年八月,庆阳,延安,宁、安等州野鼠食稼,初由鹑卵化生,既成牝牡,生育日滋,百亩之田,一夕俱尽。二十六年,泗州濒淮两岸,有灰黑色鼠,暮夜出穴,成群覆地食禾。
金不从革
至正十年正月甲戌,棣州白昼空中有声自西北而来,距州二十里陨于地,化为石,其色黑,微有金星散布其上。有司以进,遂藏之司天监。十一月冬至夜,陕西耀州有星坠于西原,光耀烛地,声如雷鸣者三,化为石,形如斧,一面如铁,一面如锡,削之有屑,击之有声。十六年冬十一月,大名路大名县有星如火,自东南流,尾如曳篲,坠入于地,化为石,青黑光莹,状如狗头,其断处类新割者。有司以进,太史验视云‘天狗也’,命藏于库。十九年四月己丑,建宁路瓯宁县有星坠于营山前,其声如雷,化为石。二十三年六月庚戌,益都临朐县龙山有星坠入于地,掘之深五尺,得石如砖,褐色,上有星如银,破碎不完。
至正九年,龙兴靖安县山石迸裂,涌水,人多死者。十年三月,庆元奉化州南山石突开,其碎而大者,有山川人物禽鸟草木之文。二十七年六月丁卯,沂州东苍山有巨石,大如屋,崩裂坠地,声震如雷。七月丙戌,广西灵川县临江石崖崩。
元统元年夏,绍兴旱,自四月不雨至于七月。淮东、淮西皆旱。二年三月,湖广旱,自是月不雨至于八月。四月,河南旱,自是月不雨至于八月。秋,南康旱。至元元年夏,河南及邵武大旱。二年,蕲州、黄州、浙东衢州、婺州、绍兴、江东信州、江西瑞州等路及陕西皆旱。是年四月,黄州黄冈县周氏妇产一男即死,狗头人身,咸以为旱魃云。六年夏,广东南雄路旱,自二月不雨至于五月,种不入土。至正二年,彰德、大同二郡及冀宁平晋、榆次、徐沟县,汾州孝义县,忻州皆大旱,自春至秋不雨,人有相食者。秋,卫辉大旱。三年秋,兴国大旱。四年,福州大旱,自三月不雨至于八月。兴化、邵武、镇江及湖南之桂阳皆旱。五年,曹州禹城县大旱。夏,胶州高密县旱。六年,镇江及庆元奉化州旱。七年,怀庆、卫辉、河东及凤翔之岐山、汴梁之祥符、河南之孟津皆大旱。八年三月,益都临淄县大旱。五月,四川旱。十年夏秋,彰德旱。十一年,镇江旱。十二年,蕲州、黄州大旱,人相食。浙东绍兴旱。台州自四月不雨至于七月。十三年,蕲州、黄州及浙东庆元、衢州、婺州,江东饶州,江西龙兴、瑞州、建昌、吉安,广东南雄,湖南永州、桂阳皆大旱。十四年,怀庆河内县、孟州,汴梁祥符县,福建泉州,湖南永州、宝庆,广西梧州皆大旱。祥符旱魃再见,泉州种不入土,人相食。十五年,卫辉大旱。十六年,婺州、处州皆大旱。十八年春,蓟州旱。莒州、滨州、般阳淄川县、霍州、鄜州、凤翔岐山县春夏皆大旱。莒州家人自相食,岐山人相食。十九年,晋宁、凤翔,广西梧州、象州皆大旱。二十年,通州旱。汾州介休县自四月至秋不雨。广西宾州大旱,自闰五月不雨至于八月。二十二年,河南洛阳、孟津、偃师三县大旱,人相食。二十三年,山东济南、广西贺州皆大旱。
至元五年八月,京师童谣云:‘白雁望南飞,马札望北跳。’至正五年,淮、楚间童谣云:‘富汉莫起楼,穷汉莫起屋,但看羊儿年,便是吴家国。’十年,河南、北童谣云:‘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十五年,京师童谣云:‘一阵黄风一阵沙,千里万里无人家,回头雪消不堪看,三眼和尚弄瞎马。’此皆诗妖也。至元三年,郡邑皆相传朝廷欲括童男女,于是市井乡里竞相嫁娶,仓卒成言,贫富长幼多不得其宜者,此民讹也。
至正十年,彰德境内狼狈为害,夜如人形,入人家哭,就人怀抱中取小儿食之。二十三年正月,福州连江县有虎入于县治。二十四年七月,福州白昼获虎于城西。
至元二年七月,黄州蝗。三年六月,怀庆、温州、汴梁阳武县蝗。五年七月,胶州即墨县蝗。至正四年,归德府永城县及亳州蝗。十七年,东昌茌平县蝗。十八年夏,蓟州、辽州、潍州昌邑县、胶州高密县蝗。秋,大都、广平、顺德及潍州之北海、莒州之蒙阴、汴梁之陈留、归德之永城皆蝗。顺德九县民食蝗,广平人相食。十九年,大都霸州、通州,真定,彰德,怀庆,东昌,卫辉,河间之临邑,东平之须城、东阿、阳谷三县,山东益都、临淄二县,潍州、胶州、博兴州,大同、冀宁二郡,文水、榆次、寿阳、徐沟四县,沂、汾二州,及孝义、平遥、介休三县,晋宁潞州及壶关、潞城、襄垣三县,霍州赵城、灵石二县,隰之永和,沁之武乡,辽之榆社、奉元,及汴梁之祥符、原武、鄢陵、扶沟、杞、尉氏、洧川七县,郑之荥阳、汜水,许之长葛、郾城、襄城、临颍,钧之新郑、密县,皆蝗,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又罄,则人相食。七月,淮安清河县飞蝗蔽天,自西北来,凡经七日,禾稼俱尽。二十年,益都临朐、寿光二县,凤翔岐山县蝗。二十一年六月,河南巩县蝗,食稼俱尽。七月,卫辉及汴梁荥泽县、郑州蝗。二十二年秋,卫辉及汴梁开封、扶沟、洧川三县,许州及钧之新郑、密二县蝗。二十五年,凤翔岐山县蝗。
元统二年六月,彰德雨白毛,俗呼云‘老君髯’。民谣曰:‘天雨牦,事不齐。’至元三年三月,彰德雨毛,如线而绿,俗呼云‘菩萨线’。民谣曰:‘天雨线,民起怨,中原地,事必变。’六年七月,延安路鄜州雨白毛,如马鬃,所属邑亦如之。至正十三年四月,冀宁榆次县雨白毛,如马鬃。七月,泉州路雨白丝。十八年五月,益都雨白牦。十九年三月,兴化路连日雨牦。二十五年五月甲子,京师雨牦,长尺许,如马鬃。二十七年五月,益都雨白牦。
至元四年八月丁丑,京师白虹亘天。至正二十二年,京师有白气如小索,起危宿,长五百丈,扫太微。二十四年六月癸卯,冀宁路保德州三星昼见,有白气横突其中。二十六年三月丁亥,白虹五道亘天,其第三道贯日。又气横贯东南,良久乃灭。二十七年五月,大名路有白气二道。二十八年闰七月乙丑,冀宁文水县有白虹贯日,自东北直绕西南,云影中似日非日,如镜者三,色青白,逾时方没。
稼穑不成
元统元年夏,两淮大饥。二年春,淮西饥。七月,池州饥。十一月,济南、莱芜县饥。至元元年春,益都路沂水、日照、蒙阴、莒四县及龙兴路饥。夏,京师饥。是岁,沅州、道州、宝庆及邵武、建宁饥。二年,顺州及淮西安丰,浙西松江,浙东台州,江西江、抚、袁、瑞,湖北沅州卢阳县饥。三年,大都及济南、蕲州、杭州、平江、绍兴、溧阳、瑞州、临江饥。五年,上都开平县、桓州,兴和宝昌州,濮州之鄄城,冀宁之交城,益都之胶、密、莒、潍四州,辽东沈阳路,湖南衡州,江西袁州,八番顺元等处皆饥。六年,顺德之邢台,济南之历城,大名之元城,德州之清平,泰安之奉符、长清,淮安之山阳等县,归德邳州,益都、般阳、处州、婺州四郡皆饥。至正元年春,京畿州县、真定、河间、济南及湖南饥。夏,彰德及温州饥。二年,保德州大饥。三年,卫辉、冀宁、忻州大饥,人相食。四年,霸州大饥,人相食。东平路东阿、阳谷、汶上、平阴四县皆大饥。冬,保定、河南饥。五年春,东平路须城、东阿、阳谷三县及徐州大饥,人相食。夏,济南、汴梁、河南、邠州、瑞州、温州、邵武饥。六年五月,陕西饥。七年,彰德、怀庆、东平、东昌、晋宁等处饥。九年春,胶州大饥,人相食。钧州新郑、密县饥。十四年春,浙东台州,江东饶,闽海福州、邵武、汀州,江西龙兴、建昌、吉安、临江,广西静江等郡皆大饥,人相食。十七年,河南大饥。十八年春,莒州蒙阴县大饥,斗米金一斤。冬,京师大饥,人相食,彰德、山东亦如之。十九年正月至五月,京师大饥,银一锭得米仅八斗,死者无算。通州民刘五杀其子而食之。保定路莩死盈道,军士掠孱弱以为食。济南及益都之高苑,莒之蒙阴,河南之孟津、新安、黾池等县皆大饥,人相食。二十一年,霸州饥,民多莩死。
至正四年,福州、邵武、延平、汀州四郡,夏秋大疫。五年春夏,济南大疫。十二年正月,冀宁保德州大疫。夏,龙兴大疫。十三年,黄州、饶州大疫。十二月,大同路大疫。十六年春,河南大疫。十七年六月,莒州蒙阴县大疫。十八年夏,汾州大疫。十九年春夏,鄜州并原县,莒州沂水、日照二县及广东南雄路大疫。二十年夏,绍兴山阴、会稽二县大疫。二十二年,又大疫。
至正元年七月,广西雷州飓风大作,涌潮水,拔木害稼。二年十月,海州飓风作,海水涨,溺死人民。十三年五月乙丑,州飓风大作,坏官舍民居,屋瓦门扉皆飘扬七里之外。十四年七月甲子,潞州襄垣县大风拔木偃禾。二十一年正月癸酉,石州大风拔木,六畜皆鸣,人持枪矛,忽生火焰,抹之即无,摇之即有。二十四年,台州路黄岩州海溢,飓风拔木,禾尽偃。二十七年三月庚子,京师有大风,起自西北,飞砂扬砾,昏尘蔽天,逾时,风势八面俱至,终夜不止,如是者连日。自后,每日寅时风起,万窍争鸣,戌时方息,至五月癸未乃止。
至正三年六月,梧州青虫食稼。十年七月,同州虫食稼,郡守石亨祖祷于玄妙观,寒雨三日,虫尽死。十九年五月,济南章丘、邹平二县蝻,五谷不登。
二十二年春,卫辉路螟。六月,莱州胶水县虸蚄生。七月,掖县虸蚄生,害稼。二十三年六月,宁海文登县虸蚄生。七月,莱州招远、莱阳二县及登州、宁海州虸蚄生。
至正九年三月,陈州杨家庄上牛生黄犊,火光满室,麻顶绿角,间生绿毛,不食乳,二日而死。十年秋,襄阳车城民家牛生犊,五足,前三后二。十六年春,汴梁祥符县牛生犊,双首,不及二日死。二十八年五月,东昌聊城县钱镇抚家牛生黄犊,六足,前二后四。
至元五年二月,信州雨土。至正三年三月至四月,忻州风霾昼晦。二十六年四月乙丑,奉元路黄雾四塞。
元统元年八月,巩昌、徽州山崩。九月庚申,秦州山崩。十月丙寅,凤州山崩。十一月丙申,巩昌成纪县地姴山崩。癸卯,安庆灊山县地震。辛亥,秦州地裂山崩。十二月,饶州德兴县,余干、乐平二州地震。二年五月,信州地震。八月辛未,京师地震。鸡鸣山崩,陷为池,方百里,人死者众。至元元年十一月壬寅,兴国路地震。十二月丙子,安庆路地震,所属宿松、太湖、灊山三县同时俱震。庐州、蕲州、黄州亦如之。是月,饶州亦地震。二年正月乙丑,宿松地震。五月壬申,秦州山崩。三年八月辛巳夜,京师地震。壬午,又大震,损太庙神主;西湖寺神御殿壁仆,祭器皆坏。顺州、龙庆州及怀来县皆以辛巳夜地震,坏官民房舍,伤人及畜牧。宣德府亦如之,遂改为顺宁云。四年春,保安州及瑞州路新昌州地震。六月,信州路灵山裂。七月己酉,保安州地大震。丙辰,巩昌府山崩。八月丙子,京师地震,日凡二三,至乙酉乃止。密州安丘县地震。六年六月己亥,秦州成纪县山崩地裂。至正元年二月,汴梁路地震。二年四月辛丑,冀宁路平晋县地震,声如雷鸣,裂地尺余,民居皆倾仆。七月,惠州雨水,罗浮山崩,凡二十七处,坏民居,塞田涧。十二月己酉,京师地震。三年二月,钧州新郑、密县地震。六月乙巳,秦州秦安县南坡崩裂,压死人畜。七月戊辰,巩昌山崩,人畜死者众。十二月,胶州及属邑高密地震。四年八月,莒州蒙阴县地震。十二月,东平路东阿、阳谷、平阴三县及汉阳地震。五年春,蓟州地震,所领四县及东平汶上县亦如之。十二月乙丑,镇江地震。六年二月,益都路益都、昌乐、寿光三县,潍州北海县、胶州即墨县地震。三月,高苑县地震,坏民居。六月,广州增城县罗浮山崩,水涌溢,溺死百余人。九月戊午,邵武地震。翌日,地中有声如鼓,夜复如之。七年二月,益都临淄、临朐,潍州之昌邑、胶州之高密、济南之棣州地震。三月,东平路东阿、阳谷、平阴三县地震,河水动摇。五月,临淄地又震,七日乃止。河东地坼泉涌,崩城陷屋,伤人民。十一月,镇江丹阳县地震。九年六月,台州地震。七月庚寅,泉州大风雨。永春县南象山崩,压死者甚众。十年,冀宁徐沟县地震。五月甲子,龙兴宁州大雨,山崩数十处。丙寅,瑞州上高县蒙山崩。十月乙酉,泉州安溪县侯山鸣。十一年四月,冀宁路汾、忻二州,文水、平晋、榆次、寿阳四县,晋宁辽州之榆社,怀庆河内、修武二县及孟州皆地震,声如雷霆,圮房屋,压死者甚众。八月丁丑,中兴路公安、松滋、枝江三县,峡、荆门二州地震。十二年二月丙戌,霍州灵石县地震。闰三月丁丑,陕西地震,庄浪、定西、静宁、会州尤甚,移山湮谷,陷没庐舍,有不见其迹者。会州公廨墙圮,得弩五百余张,长丈余,短者九尺,人莫能开挽。十月丙午,霍州赵城县霍山崩,涌石数里,前三日,山鸣如雷,禽兽惊散。十三年三月,庄浪、定西、静宁、会州地震。七月,汾州白彪山坼。十四年四月,汾州介休县地震,泉涌。七月,孝义县地震。十一月,宁国路地震,所领宁国、旌德二县亦如之。淮安路海州地震。十二月己酉,绍兴地震。十五年四月,宁国敬亭、麻姑、华阳诸山崩。六月丁丑,冀宁保德州地震。十六年春,蓟州地震,凡十日,所领四县亦如之。六月,雷州地大震。十七年十月,静江路东门地陷,城东石山崩。十二月丁酉,庆元路象山县鹅鼻山崩,有声如雷。十八年二月乙亥,冀宁临州地震。五月,益都地震。十九年正月甲午,庆元地震。二十年二月,延平顺昌县地震。二十二年三月,南雄路地震。二十三年十二月丁巳,台州地震。二十五年十月壬申,兴化路地震,有声如雷。二十六年三月,海州地震如雷,赣榆县吴山崩。六月,汾州介休县地震。绍兴山阴县卧龙山裂。七月辛亥,冀宁路徐沟县,石、忻、临三州,汾之孝义、平遥二县同日地震,有压死者。丙辰,泉州同安县大雷雨,三秀山崩。是月,河南府巩县大霖雨,地震山崩。十一月辛丑,华州蒲城县洛岸崩,壅水,绝流三日。十二月庚午,华州之蒲城县洛水和顺崖崩,其崖戴石,有岩穴可居,是日压死辟乱者七十余人。二十七年五月,山东地震。六月,沂州山石崩裂,有声如雷。七月丙戌,静江灵川县大藏山石崖崩。十月丙辰,福州雷雨,地震。十二月庚午,又震,有声如雷。二十八年六月,冀宁文水、徐沟二县,汾州孝义、介休二县,临州、保德州,隰之石楼县及陕西皆地震。十月辛巳,陕西地又震。
至元四年五月,彰德临彰县麦秀两岐,有三穗者。至正元年,延平顺昌县嘉禾生,一茎五穗。冀宁太原县有嘉禾,异亩同颖。三年八月,晋宁临汾县嘉禾生,有五穗至八穗者。十年,彰德路谷麦双穗。十六年,大同路秦城乡嘉禾生,一茎二穗五穗,有九穗者,有异茎而同穗者。二十六年五月,洛阳县康家庄有瑞麦,一茎四穗双穗三穗者其众。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2-6-1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feature"> 元史  卷五十二‧志第四  历一 夫明时治历,自黄帝、尧、舜与三代之盛王,莫不重之,其文备见于传记矣。虽去古既远,其法不详,然原其要,不过随时考验,以合于天而已。汉刘歆作三统历,始立积年日法,以为推步之准。后世因之,历唐而宋,其更元改法者,凡数十家,岂故相为乖异哉?盖天有不齐之运,而历为一定之法,所以既久而不能不差,既差则不可不改也。
元初承用金大明历,庚辰岁,太祖西征,五月望,月蚀不效;二月、五月朔,微月见于西南。中书令耶律楚材以大明历后天,乃损节气之分,减周天之秒,去交终之率,治月转之余,课两曜之后先,调五行之出没,以正大明历之失。且以中元庚午岁,国兵南伐,而天下略定,推上元庚午岁天正十一月壬戌朔,子正冬至,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同会虚宿六度,以应太祖受命之符。又以西域、中原地里殊远,创为里差以增损之,虽东西万里,不复差忒。遂题其名曰西征庚午元历,表上之,然不果颁用。
至元四年,西域札马鲁丁撰进万年历,世祖稍颁行之。十三年,平宋,遂诏前中书左丞许衡、太子赞善王恂、都水少监郭守敬改治新历。衡等以为金虽改历,止以宋纪元历微加增益,实未尝测验于天,乃与南北日官陈鼎臣、邓元麟、毛鹏翼、刘巨渊、王素、岳铉、高敬等参考累代历法,复测候日月星辰消息运行之变,参别同异,酌取中数,以为历本。十七年冬至,历成,诏赐名曰授时历。十八年,颁行天下。二十年,诏太子谕德李谦为历议,发明新历顺天求合之微,考证前代人为附会之失,诚可以贻之永久,自古及今,其推验之精,盖未有出于此者也。今衡、恂、守敬等所撰历经及谦历议故存,皆可考据,是用具著于篇。惟万年历不复传,而庚午元历虽末尝颁用,其为书犹在,因附着于后,使来者有考焉。作历志。
授时历议上
验气
天道运行,如环无端,治历者必就阴消阳息之际,以为立法之始。阴阳消息之机,何从而见之?惟候其日晷进退,则其机将无所遁。候之之法,不过植表测景,以究其气至之始。智作能述,前代诸人为法略备,苟能精思密索,心与理会,则前人述作之外,未必无所增益。
旧法择地平衍,设水准绳墨,植表其中,以度其中晷。然表短促,尺寸之下所为分秒太、半、少之数,未易分别。表长,则分寸稍长,所不便者,景虚而淡,难得实景。前人欲就虚景之中考求真实,或设望筒,或置小表,或以木为规,皆取表端日光下彻圭面。今以铜为表,高三十六尺,端挟以二龙,举一横梁,下至圭面,共四十尺,是为八尺之表五。圭表刻为尸寸,旧寸一,今申而为五,厘毫差易分。别创为景符,以取实景。其制以铜叶,博二寸,长加博之二,中穿一窍,若针芥然,以方为趺,一端设为机轴,令可开阖,榰其一端,使其势斜倚,北高南下,往来迁就于虚景之中,窍达日光,仅如米许,隐然见横梁于其中。旧法以表端测晷,所得者日体上边之景,今以横梁取之,实得中景,不容有毫末之差。
地中八尺表景,冬至长一丈三尺有奇,夏至尺有五寸。今京师长表,冬至之景七丈九尺八寸有奇,在八尺表则一丈五尺九寸六分;夏至之景一丈一尺七寸有奇,在八尺表则二尺三寸四分。虽晷景长短所在不同,而其景长为冬至,景短为夏至,则一也。惟是气至时刻考求不易,盖至日气正,则一岁气节从而正矣。刘宋祖冲之尝取至前后二十三四日间晷景,折取其中,定为冬至,且以日差比课,推定时刻。宋皇祐间,周琮则取立冬、立春二日之景,以为去至既远,日差颇多,易为推考。纪元以后诸历,为法加详,大抵不出冲之之法。新历积日累月,实测中晷,自远日以及近日,取前后日率相埒者,参考同异,初非偏取一二日之景,以取数多者为定,实减大明历一十九刻二十分。仍以累岁实测中晷日差分寸,定拟二至时刻于后。
推至元十四年丁丑岁冬至
其年十一月十四日己亥,景长七丈九尺四寸八分五釐五毫;至二十一日丙午,景长七丈九尺五寸四分一厘;二十二日丁未,景长七丈九尺四寸五分五釐。以己亥、丁未二日之景相校,余三分五毫为晷差,进二位;以丙午、丁未二日之景相校,余八分六釐为法;除之,得三十五刻;用减相距日八百刻,余七百六十五刻;折取其中,加半日刻,共为四百三十二刻半;百约为日,得四日;余以十二乘之,百约为时,得三时,满五十又作一时,共得四时;余以十二收之,得三刻;命初起距日己亥算外,得癸卯日辰初三刻为丁丑岁冬至。此取至前后四日景。
十一月初九日甲午,景七丈八尺六寸三分五釐五毫;至二十六日辛亥,景七丈八尺七寸九分三釐五毫;二十七日壬子,景七丈八尺五寸五分。以甲午、壬子景相减,复以辛亥、壬子景相减,准前法求之,亦得癸卯日辰初三刻。至二十八日癸丑,景七丈八尺三寸四釐五毫,用壬子、癸丑二日之景与甲午景,准前法求之,亦合。此取至前后八九日景。
十一月丙戌朔,景七丈五尺九寸八分六釐五毫;二日丁亥,景七丈六尺三寸七分七釐;至十二月初六日庚申,景七丈五尺八寸五分一厘。准前法求之,亦在辰初三刻。此取至前后一十七日景。
十月二十一日丙子,景七丈九寸七分一厘;至十二月十六日庚午,景七丈七寸六分;十七日辛未,景七丈一寸五分六釐五毫。准前法求之,亦得辰初三刻。此取至前后二十七日景。
六月初五日癸亥,景一丈三尺八分;距十五年五月癸未朔,景一丈三尺三分八釐五毫;初二日甲申,景一丈二尺九寸二分五毫。准前法求之,亦合。此取至前后一百六十日景。
推十五年戊寅岁夏至
五月十九日辛丑,景一丈一尺七寸七分七釐五毫;距二十八日庚戌,景一丈一尺七寸八分;二十九日辛亥,景一丈一尺八寸五釐五毫。用辛丑、庚戌二日之景相减,余二釐五毫,进二位为实;复用庚戌、辛亥景相减,余二分五釐五毫为法;除之,得九刻,用减相距日九百刻,余八百九十一刻;半之,加半日刻,百约,得四日;余以十二乘之,百约,得十一时;余以十二收为刻,得三刻;命初起距日辛丑算外,得乙巳日亥正三刻夏至。此取至前后四日景。
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己巳,景七丈一尺三寸四分三釐;距十五年十一月初二日辛巳,景七丈七寸五分九釐五毫;初三日壬午,景七丈一尺四寸六釐。用己巳、壬午景相减,以辛巳、壬午景相减除之,亦合。此用至前后一百五十六日景。
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丙寅,景七丈二尺九寸七分二釐五毫;十三日丁卯,景七丈二尺四寸五分四釐五毫;十四日戊辰,景七丈一尺九寸九釐;距十五年十一月初四日癸未,景七丈一尺九寸五分七釐五毫;初五日甲申,景七丈二尺五寸五釐;初六日乙酉,景七丈三尺三分三釐五毫。前后互取,所得时刻皆合。此取至前后一百五十八九日景。
十四年十二月初七日辛酉,景七丈五尺四寸一分七釐;初八日壬戌,景七丈四尺九寸五分九釐五毫;初九日癸亥,景七丈四尺四寸八分六釐;距十五年十一月初九日戊子,景七丈四尺五寸二分五毫;初十日己丑,景七丈五尺三釐五毫;十一日庚寅,景七丈五尺四寸四分九釐五毫。以壬戌、己丑景相减为实,以辛酉、壬戌景相减为法,除之;或以壬戌、癸亥景相减,或以戊子、己丑景相减,若己丑、庚寅景相减,推前法求之,皆合。此取至前后一百六十三四日景。
推十五年戊寅岁冬至
其年十一月十九日戊戌,景七丈八尺三寸一分八釐五毫;距闰十一月初九日戊午,景七丈八尺三寸六分三釐五毫;初十日己未,景七丈八尺八分二釐五毫。用戊戌、戊午二日景相减,余四分五釐为晷差,进二位,以戊午、己未景相减,余二寸八分一厘为法,除之,得一十六刻,加相距日二千刻,半之,加半日刻,百约,得十日;余以十二乘之,百约为时,满五十又进一时,共得七时;余以十二收为刻;命初起距日己亥算外,得戊申日未初三刻为戊寅岁冬至。此取至前后十日景。
十一月十二日辛卯,景七丈五尺八寸八分一厘五毫;十三日壬辰,景七丈六尺三寸一厘五毫;闰十一月十五日甲子,景七丈六尺三寸六分六釐五毫;十六日乙丑,景七丈五尺九寸五分三釐;十七日丙寅,景七丈五尺五寸四釐五毫。用壬辰、甲子景相减为实,以辛卯、壬辰景相减为法,除之,亦得戊申日未初三刻。或用甲子、乙丑景相减,推之,亦合。若用辛卯、乙丑景相减为实,用乙丑、丙寅景相减,除之,并同。此取至前后十六七日景。
十一月初八日丁亥,景七丈四尺三分七釐五毫;闰十一月二十日己巳,景七丈四尺一寸二分;二十一日庚午,景七丈三尺六寸一分四釐五毫。用丁亥、己巳景相减为实,以己巳、庚午景相减,除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二十一日景。
六月二十六日戊寅,景一丈四尺四寸五分二釐五毫;二十七日己卯,景一丈四尺六寸三分八釐;至十六年四月二日戊寅,景一丈四尺四寸八分一厘。以二戊寅景相减,用后戊寅、己卯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一百五十日景。
五月二十八日庚戌,景一丈一尺七寸八分;至十六年四月二十九日乙巳,景一丈一尺八寸六分三釐;三十日丙午,景一丈一尺七寸八分三釐。用庚戌、丙午景相减,以乙巳、丙午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百七十八日景。
推十六年己卯岁夏至
四月十九日乙未,景一丈二尺三寸六分九釐五毫;二十日丙申,景一丈二尺二寸九分三釐五毫;至五月十九日乙丑,景一丈二尺二寸六分四釐。以丙申、乙丑景相减,余二分九釐五毫为晷差,进二位;以乙未、丙申景相减,得七分六釐为法;除之,得三十八刻;加相距日二千九百刻,半之,加半日刻,百约,得十五日;余以十二乘之,百约,得二时;余以十二收之,得二刻;命初起距日丙申算外,得辛亥日寅正二刻为夏至。此取至前后十五日景。
三月二十一日戊辰,景一丈六尺三寸九分五毫;六月十六日壬辰,景一丈六尺九分九釐五毫;十七日癸巳,景一丈六尺三寸一分一厘。用戊辰、癸巳景相减,以壬辰、癸巳景相减,准前法推之,亦合。此取至前后四十二日景。
三月初二日己酉,景二丈一尺三寸五釐;至七月初七日壬子,景二丈一尺一寸九分五釐五毫;初八日癸丑,景二丈一尺四寸八分六釐五毫。用己酉、壬子景相减,以壬子、癸丑景相减,如前法推之,亦合。此取至前后六十一二日景。
三日戊申朔,景二丈一尺六寸一分一厘;至七月初八日癸丑,景二丈一尺四寸八分六釐五毫;初九日甲寅,景二丈一尺九寸一分五釐五毫。用戊申、癸丑景相减,以癸丑、甲寅景相减,准前法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六十二三日景。
二月十八日乙未,景二丈六尺三分四釐五毫;至七月二十一日丙寅,景二丈五尺八寸九分九釐;二十二日丁卯,景二丈六尺二寸五分九釐。用乙未、丙寅景相减,以丙寅、丁卯景相减,如前法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七十五六日景。
二月三日庚辰,景三丈二尺一寸九分五釐五毫;至八月初五日庚辰,景三丈一尺五寸九分六釐五毫;初六日辛巳,景三丈二尺二分六釐五毫。用前庚辰与辛巳景相减,以后庚辰、辛巳景相减,如前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九十日景。
正月十九日丁卯,景三丈八尺五寸一厘五毫;至八月十八日癸巳,景三丈七尺八寸二分三釐;十九日甲午,景三丈八尺三寸一分五毫。用丁卯、甲午景相减,以癸巳、甲午景相校,如前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一百三四日景。
推十六年己卯岁冬至
十月二十四日戊戌,景七丈六尺七寸四分;至十一月二十五日己巳,景七丈六尺五寸八分;二十六日庚午,景七丈六尺一寸四分二釐五毫。用戊戌、己巳景相减,余一寸六分为晷差,进二位;以己巳、庚午景相减,余四寸三分七釐五毫为法;除之,得三十六刻;以相减距日三千一百刻,余三千六十四刻;半之,加五十刻,百约,得一十五日;余以十二乘之,百约为时,满五十,又进一时,共得十时;余以十二收之为刻,得二刻;命初起距日戊戌算外,得癸丑日戌初二刻冬至。此取至前后十五六日景。
十月十八日壬辰,景七丈四尺五分二釐五毫;十九日癸巳,景七丈四尺五寸四分五釐;二十日甲午,景七丈五尺二分五釐;至十一月二十八日壬申,景七丈五尺三寸二分;二十九日癸酉,景七丈四尺八寸五分二釐五毫;十二月甲戌朔,景七丈四尺三寸六分五釐;初二日乙亥,景七丈三尺八寸七分一厘五毫。用甲午、癸酉景相减,癸巳、甲午景相减,如前推之,亦同。若以壬申、癸酉景相减为法,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十八九日景。
若用癸巳与甲戌景相减,以壬辰、癸巳景相减,推之,或癸巳、甲午景相减,推之,或用甲戌、癸酉景相减,推之,或甲戌、乙亥景相减,推之,或以壬辰、乙亥景相减,用壬辰、癸巳景相减,推之并同。此取至前后二十日景。
十月十六日庚寅,景七丈三尺一分五釐;十二月初三日丙子,景七丈三尺三寸二分;初四日丁丑,景七丈二尺八寸四分二釐五毫。用庚寅、丁丑景相减,以丙子、丁丑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二十三日景。
十月十四日戊子,景七丈一尺九寸二分二釐五毫;十五日己丑,景七丈二尺四寸六分九釐;十二月初五日戊寅,景七丈二尺二寸七分二釐五毫。用己丑、戊寅景相减,以戊子、己丑景相减,推之,或用己丑、庚寅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二十四日景。
十月初七日辛巳,景六丈七尺七寸四分五釐;初八日壬午,景六丈八尺三寸七分二釐五毫;初九日癸未,景六丈八尺九寸七分七釐五毫;十二月十二日乙酉,景六丈八尺一寸四分五釐。用壬午、乙酉景相减,以辛巳、壬午相减,推之,壬午、癸未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三十一二日景。
十月乙亥朔,景六丈三尺八寸七分;十二月十八日辛卯,景六丈四尺二寸九分七釐五毫;十九日壬辰,景六丈三尺六寸二分五釐。用乙亥、壬辰景相减,以辛卯、壬辰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三十八日景。
九月二十二日丙寅,景五丈七尺八寸二分五釐;十二月二十八日辛丑,景五丈七尺五寸八分;二十九日壬寅,景五丈六尺九寸一分五釐。用丙寅、辛丑景相减,以辛丑、壬寅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四十七八日景。
九月二十日甲子,景五丈六尺四寸九分二釐五毫;至十二月二十九日壬寅,景五丈六尺九寸一分五釐;至十七年正月癸卯朔,景五丈六尺二寸五分。用甲子、癸卯相减,壬寅、癸卯景相减,推之亦同。此取至前后五十日景。
右以累年推测到冬夏二至时刻为准,定拟至元十八年辛巳岁前冬至,当在己未日夜半后六刻,即丑初一刻。
岁余岁差
周天之度,周岁之日,皆三百六十有五。全策之外,又有奇分,大率皆四分之一。自今岁冬至距来岁冬至,历三百六十五日,而日行一周,凡四周,历千四百六十,则余一日,析而四之,则四分之一也。然天之分常有余,岁之分常不足,其数有不能齐者,惟其所差至微,前人初未觉知。迨汉末刘洪,始觉冬至后天,谓岁周余分太强,乃作乾象历,减岁余分二千五百为二千四百六十二。至晋虞喜、宋何承天、祖冲之,谓岁当有差,因立岁差之法。其法损岁余,益天周,使岁余浸弱,天周浸强,强弱相减,因得日躔岁退之差。岁余、天周,二者实相为用,岁差由斯而立,日躔由斯而得,一或损益失当,讵能与天协哉?
今自刘宋大明壬寅以来,凡测景验气得冬至时刻真数者有六,取相距积日时刻,以相距之年除之,各得其时所用岁余。复自大明壬寅距至元戊寅积日时刻,以相距之年除之,得每岁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分二十五秒,比大明历减去一十一秒,定为方今所用岁余。余七十五秒,用益所谓四分之一,共为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七十五秒,定为天周。余分强弱相减,余一分五十秒,用除全度,得六十六年有奇,日却一度,以六十六年除全度,适得一分五十秒,定为岁差。
复以尧典中星考之,其时冬至日在女、虚之交。及考之前史,汉元和二年,冬至日在斗二十一度;晋太元九年,退在斗十七度;宋元嘉十年,在斗十四度末;梁大同十年,在斗十二度;隋开皇十八年,犹在斗十二度;唐开元十二年,在斗九度半;今退在箕十度。取其距今之年、距今之度较之,多者七十余年,少者不下五十年,辄差一度。宋庆元间,改统天历,取大衍岁差率八十二年及开元所距之差五十五年,折取其中,得六十七年,为日却行一度之差。施之今日,质诸天道,实为密近。
然古今历法,合于今必不能通于古,密于古必不能验于今。今授时历,以之考古,则增岁余而损岁差;以之推来,则增岁差而损岁余;上推春秋以来冬至,往往皆合;下求方来,可以永久而无弊;非止密于今日而已。仍以大衍等六历,考验春秋以来冬至疏密,凡四十九事,具列如后。
冬至刻
 大衍宣明纪元统天大明授时
献公十五年戊寅岁,正月甲寅朔旦冬至。
  丙辰二十二 乙卯八十八 丁巳三十三 乙卯二 丁巳三十五 甲寅九十九
僖公五年丙寅岁,正月辛亥朔旦冬至。
 辛亥九十四 辛亥六十六 壬子七十四 辛亥二十七 壬子八十九 辛亥十四
昭公二十年己卯岁,正月己丑朔旦冬至。
 己丑四十五 己丑二十 庚寅二十五 戊子九十二 庚寅二十九 戊子八十三
宋元嘉十二年乙亥岁,十一月十五日戊辰景长。
 戊辰三十五 戊辰三十二 戊辰三十九 戊辰五十一 戊辰四十一 戊辰四十七
元嘉十三年丙子岁,十一月二十六日甲戌景长。
 癸酉五十九 癸酉五十七 癸酉六十三 癸酉七十五 癸酉六十五 癸酉七十一
元嘉十五年戊寅岁,十一月十八日甲申景长。
 甲申八 甲申六 甲申十二 甲申二十四 甲申十四 甲申十九
元嘉十六年己卯岁,十月二十九日己丑景长。
 己丑三十三 己丑三十 己丑三十七 己丑四十八 己丑三十七 己丑四十四
元嘉十七年庚辰岁,十一月初十日甲午景长。
 甲午五十七 甲午五十五 甲午六十一 甲午七十二 甲午六十三 甲午六十八
元嘉十八年辛巳岁,十一月二十一日己亥景长。
 己亥八十二 己亥七十九 己亥八十五 己亥九十七 己亥八十七 己亥九十三
元嘉十九年壬午岁,十一月初三日乙巳景长。
 乙巳六 乙巳四 乙巳十 乙巳二十一 乙巳一十一 乙巳一十七
大明五年辛丑岁,十一月乙酉冬至。
 甲申七十 甲申六十八 甲申七十三 甲申八十九 甲申七十四 甲申七十九
陈天嘉六年乙酉岁,十一月庚寅景长。
 庚寅十二 庚寅十三 庚寅五 庚寅二十四 庚寅八 庚寅十七
光大二年戊子岁,十一月乙巳景长。
 乙巳八十 乙巳八十六 乙巳七十九 乙巳九十七 乙巳八十一 乙巳九十
太建四年壬辰岁,十一月二十九日丁卯景长。
 丙寅八十三 丙寅七十八 丙寅七十七 丙寅九十五 丙寅九十八 丙寅八十七
太建六年甲午岁,十一月二十日丁丑景长。
 丁丑三十二 丁丑三十三 丁丑二十五 丁丑四十三 丁丑二十七 丁丑三十六
太建九年丁酉岁,十一月二十三日壬辰景长。
 癸巳四 癸巳六 壬辰九十九 癸巳十六 癸巳空 癸巳八
太建十年戊戌岁,十一月五日戊戌景长。
 戊戌三十 戊戌三十 戊戌二十三 戊戌四十 戊戌二十四 戊戌三十三
隋开皇四年甲辰岁,十一月十一日己巳景长。
 己巳七十七 己巳七十八 己巳六十九 己巳八十六 己巳七十一 己巳八十六
开皇五年乙巳岁,十一月二十二日乙亥景长。
 乙亥一 乙亥二 甲戌九十二 乙亥十一 甲戌五十五 乙亥一十
开皇六年丙午岁,十一月三日庚辰景长。
 庚辰二十五 庚辰二十六 庚辰十八 庚辰三十四 庚辰十九 庚辰三十四
开皇七年丁未岁,十一月十四日乙酉景长。
 乙酉五十 乙酉五十一 乙酉四十二 乙酉五十九 乙酉四十四 乙酉五十九
开皇十一年辛亥岁,十一月二十八日丙午景长。
 丙午四十八 丙午四十九 丙午四十三 丙午五十七 丙午四十一 丙午五十六
开皇十四年甲寅岁,十一月辛酉朔旦冬至。
 壬戌二十一 壬戌二十二 壬戌十三 壬戌三十 壬戌十四 壬戌二十九
唐贞观十八年甲辰岁,十一月乙酉景长。
 甲申四十三 甲申四十五 甲申三十一 甲申五十 甲申三十二 甲申四十四
贞观二十三年己酉岁,十一月辛亥景长。
 庚戌六十五 庚戌六十八 庚戌五十三 庚戌七十二 庚戌五十四 庚戌六十六
龙朔二年壬戌岁,十一月四日己未至戊午景长。
 戊午八十三 戊午八十六 戊午六十九 戊午八十八 戊午七十一 戊午八十二
仪凤元年丙子岁,十一月壬申景长。
 壬申二十五 壬申二十八 壬申十 壬申二十八 壬申十二 壬申二十二
永淳元年壬午岁,十一月癸卯景长。
 癸卯七十二 癸卯七十五 癸卯五十七 癸卯七十六 癸卯五十八 癸卯六十八
开元十年壬戌岁,十一月癸酉景长。
 癸酉四十九 癸酉五十四 癸酉三十一 癸酉五十 癸酉三十二 癸酉四十六
开元十一年癸亥岁,十一月戊寅景长。
 戊寅七十四 戊寅七十七 戊寅五十五 戊寅七十四 戊寅五十六 戊寅七十
开元十二年甲子岁,十一月癸未冬至。
 癸未九十八 甲申三 癸未八十 癸未九十九 癸未八十一 癸未九十五
宋景德四年丁未岁,十一月戊辰日南至。
 戊辰十五 戊辰二十六 丁卯七十四 丁卯八十二 丁卯七十四 丁卯八十
皇祐二年庚寅岁,十一月三十日癸丑景长。
 癸丑六十五 癸丑七十九 癸丑二十二 癸丑二十五 癸丑二十二 癸丑二十三
元丰六年癸亥岁,十一月丙午景长。
 丙午七十三 丙午八十五 丙午二十六 丙午二十七 丙午二十六 丙午二十六
元丰七年甲子岁,十一月辛亥景长。
 辛亥九十七 壬子一十 辛亥五十 辛亥五十一 辛亥五十 辛亥五十一
元祐三年戊辰岁,十一月壬申景长。
 壬申九十四 癸酉八 壬酉四十八 壬申四十八 壬申四十八 壬申四十八
元祐四年己巳岁,十一月丁丑景长。
 戊寅十九 戊寅三十二 丁丑七十二 丁丑七十二 丁丑七十二 丁丑七十二
元祐五年庚午岁,十一月壬午冬至。
 癸未四十四 癸未五十六 壬午九十六 壬午九十七 壬午九十六 壬午九十六
元祐七年壬申岁,十一月癸巳冬至。
 癸巳九十二 甲午五 癸巳四十五 癸巳四十五 癸巳四十五 癸巳四十五
元符元年戊寅岁,十一月甲子冬至。
 乙丑三十九 乙丑五十二 甲子九十一 甲子九十一 甲子九十一 甲子九十一
崇宁三年甲申岁,十一月丙申冬至。
 丙申八十六 丙申九十九 丙申三十七 丙申三十六 丙申三十七 丙申三十七
绍熙二年辛亥岁,十一月壬申冬至。
 癸酉十二 癸酉二十七 壬申五十七 壬申四十七 壬申五十七 壬申四十六
庆元三年丁巳岁,十一月癸卯日南至。
 甲辰五十九 甲辰七十四 甲辰三 癸卯九十二 甲辰三 癸卯九十二
嘉泰三年癸亥岁,十一月甲戌日南至。
 丙子五 丙子二十一 乙亥四十九 乙亥三十七 乙亥四十九 乙亥三十七
嘉定五年壬申岁,十一月壬戌日南至。
 癸亥二十五 癸亥四十一 壬戌六十九 壬戌五十六 壬戌六十八 壬戌五十六
绍定三年庚寅岁,十一月丙申日南至。
 丁酉六十五 丁酉八十三 丁酉七 丙申六十三 丁酉七 丙申九十二
淳祐十年庚戌岁,十一月辛巳日南至。
 壬午九十四 壬午七十一 辛巳九十六 辛巳七十七 辛巳九十四 辛巳七十八
本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十一月己未夜半后六刻冬至。
 己未八十七 庚申五 己未二十五 己未四 己未二十四 己未六
右自春秋献公以来,凡二千一百六十余年,用大衍、宣明、纪元、统天、大明、授时六历推算冬至,凡四十九事。大衍历合者三十二,不合者十七;宣明历合者二十六,不合者二十三;纪元历合者三十五,不合者十四;统天历合者三十八,不合者十一;大明历合者三十四,不合者十五;授时历合者三十九,不合者十事。
今按献公十五年戊寅岁正月甲寅朔旦冬至,授时历得甲寅,统天历得乙卯,后天一日;至僖公五年丙寅岁正月辛亥朔旦冬至,授时、统天皆得辛亥,与天合;下至昭公二十年己卯岁正月己丑朔旦冬至,授时、统天皆得戊子,并先一日,若曲变其法以从之,则献公、僖公皆不合矣。以此知春秋所书昭公冬至,乃日度失行之验。一也。大衍历考古冬至,谓刘宋元嘉十三年丙子岁十一月甲戌日南至,大衍与皇极、麟德三历皆得癸酉,各先一日,乃日度失行,非三历之差。今以授时历考之,亦得癸酉。二也。大明五年辛丑岁十一月乙酉冬至,诸历皆得甲申,殆亦日度之差。三也。陈太建四年壬辰岁十一月丁卯景长,大衍、授时皆得丙寅,是先一日;太建九年丁酉岁十一月壬辰景长,大衍、授时皆得癸巳,是后一日;一失之先,一失之后,若合于壬辰,则差于丁酉,合于丁酉,则差于壬辰,亦日度失行之验。五也。开皇十一年辛亥岁十一月丙午景长,大衍、统天、授时皆得丙午,与天合;至开皇十四年甲寅岁十一月辛酉冬至,而大衍、统天、授时皆得壬戌,若合于辛亥,则失于甲寅,合于甲寅,则失于辛亥,其开皇十四年甲寅岁冬至,亦日度失行。六也。唐贞观十八年甲辰岁十一月乙酉景长,诸历得甲申,贞观二十三年己西岁十一月辛亥景长,诸历皆得庚戌,大衍历议以永淳、开元冬至推之,知前二冬至乃史官依时历以书,必非候景所得,所以不合,今以授时历考之亦然。八也。自前宋以来,测景验气者凡十七事,其景德丁未岁戊辰日南至,统天、授时皆得丁卯,是先一日;嘉泰癸亥岁甲戌日南至,统天、授时皆得乙亥,是后一日;一失之先,一失之后,若曲变其数以从景德,则其余十六事多后天,从嘉泰,则其余十六事多先天,亦日度失行之验。十也。
前十事皆授时历所不合,以此理推之,非不合矣,盖类其同则知其中,辨其异则知其变。今于冬至略其日度失行及史官依时历书之者凡十事,则授时历三十九事皆中,统天历与今历不合者仅有献公一事,大衍历推献公冬至后天二日,大明后天三日,授时历与天合。下推至元庚辰冬至,大衍后天八十一刻,大明后天一十九刻,统天历先天一刻,授时历与天合。以前代诸历校之,授时为密,庶几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云。
古今历参校疏密
授时历与古历相校,疏密自见,盖上能合于数百载之前,则下可行之永久,此前人定说。古称善治历者,若宋何承天,隋刘焯,唐傅仁均、僧一行之流,最为杰出。今以其历与至元庚辰冬至气应相校,未有不舛戾者,而以新历上推往古,无不吻合,则其疏密从可知已。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壬午岁十一月乙巳日十一刻冬至,距本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八百三十八年。其年十一月,气应己未六刻冬至,元嘉历推之,得辛酉,后授时二日;授时上考元嘉壬午岁冬至,得乙巳,与元嘉合。
隋大业三年丁卯岁十一月庚午日五十二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六百七十三年。皇极历推之,得庚申冬至,后授时一日;授时上考大业丁卯岁冬至,得庚午,与皇极合。
唐武德元年戊寅岁十一月戊辰日六十四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六百六十二年。戊寅历推之,得庚申冬至,后授时一日;授时历上考武德戊寅岁,得戊辰冬至,与戊寅历合。
开元十五年丁卯岁十一月己亥日七十二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五百五十三年。大衍历推之,得己未冬至,后授时八十一刻;授时历上考开元丁卯岁,得己亥冬至,与大衍历合,先四刻。
长庆元年辛丑岁十一月壬子日七十六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四百五十九年。宣明历推之,得庚申冬至,后授时一日;授时历上考长庆辛丑岁,得壬子冬至,与宣明历合。
宋太平兴国五年庚辰岁十一月丙午日六十三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三百年。乾元历推之,得庚申冬至,后授时一日;授时历上考太平兴国庚辰岁,得丙午冬至,与乾元合。
咸平三年庚子岁十一月辛卯日五十三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二百八十年。仪天历推之,得庚申冬至,后授时一日;授时上考咸平庚子岁,得辛卯冬至,与仪天合。
崇宁四年乙酉岁十一月辛丑日六十二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一百七十五年。纪元历推之,得己未日冬至,后授时十九刻;授时历上考崇宁乙酉岁,得辛丑日冬至,与纪元历合,先二刻。
金大定十九年己亥岁十一月己巳日六十四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一百一年。大明历推之,得己未冬至,后授时一十九刻;授时历上考大定己亥岁,己巳冬至,与大明历合,先九刻。大明冬至盖测验未密故也。
庆元四年戊午岁十一月己酉日一十七刻冬至,距至元十七年庚辰岁,计八十二年。统天历推之,得己未冬至,先授时一刻;授时历上考庆元戊午岁,得己酉日冬至,与统天历合。
周天列宿度
列宿著于天,为舍二十有八,为度三百六十五有奇。非日躔无以校其度,非列舍无以纪其度,周天之度,因二者以得之。天体浑圆,当二极南北之中,络以赤道,日月五星之行,常出入于此。天左旋,日月五星溯而右转,昔人历象日月星辰,谓此也。然列舍相距度数,历代所测不同,非微有动移,则前人所测或有未密。古用窥管,今新制浑仪,测用二线,所测度数分秒与前代不同者,今列于左。
   汉洛下闳所测 唐一行所测 宋皇祐所测 元丰所测 崇宁所测 至元所测   角十二度         十二度一十分   亢九度       九度少 九度二十分   氐十五度   十六度     十六度三十分   房五度     六度 五度太 五度六十分   心五度   六度   六度少 六度五十分   尾十八度   十九度   十九度少 十九度一十分   箕十一度   十度 十一度 十度半 十度四十分   东方七十五度   七十七度 七十九度   七十九度二十分   斗二十六度及分 二十六度 二十五度     二十五度二十分   牛八度   七度   七度少 七度二十分    女十二度   十一度   十一度少 十一度三十五分   虚十度 十度少强   九度少度   八度九十五分   危十七度   十六度   十五度半 十五度四十分   室十六度 十六度 十七度     十七度十一分   壁九度       八度太 八度六十分   北方九十八度及分 九十八度二十五分 九十五度二十五分 九十四度二十五分 九十四度七十五分 九十三度八十分太   奎十六度       十六度半 十六度六十分   娄十二度         十一度八十分   胃十四度   十五度     十五度六十分   昴十一度       十一度少 十一度三十分   毕十六度 十七度 十八度 十七度 十七度少 十七度四十分   觜二度 一度     半度 五分    参九度 十度     十度半 十一度一十分   西方八十度 八十一度 八十三度 八十二度 八十三度 八十三度八十五分   井三十三度   三十四度   三十三度少 三十三度三十分   鬼四度 三度 二度   二度半 二度二十分   柳十五度   十四度   十三度太 十三度三十分   星七度       六度太 六度三十分   张十八度     十七度 十七度少 十七度二十五分   翼十八度     十九度 十八度太 十八度七十五分   轸十七度         十七度三十分   南方一百一十二度 一百一十一度 一百一十度 一百一十度 一百九度二十五分 一百八度四十分   
参九度十度  十度半十一度一十分
西方八十度八十一度八十三度八十二度八十三度八十三度八十五分
井三十三度 三十四度 三十三度少三十三度三十分
鬼四度三度二度 二度半二度二十分
柳十五度 十四度 十三度太十三度三十分
星七度   六度太六度三十分
张十八度  十七度十七度少十七度二十五分
翼十八度  十九度十八度太十八度七十五分
轸十七度    十七度三十分
南方一百一十二度一百一十一度一百一十度一百一十度一百九度二十五分一百八度四十分
  日躔
日之丽天,县象最著,大明一生,列宿俱熄。古人欲测躔度所在,必以昏旦夜半中星衡考其所距,从考其所当;然昏旦夜半时刻未易得真,时刻一差,则所距、所当,不容无舛。晋姜岌首以月食冲检,知日度所在;纪元历复以太白志其相距远近,于昏后明前验定星度,因得日躔。今用至元丁丑四月癸酉望月食既,推求得冬至日躔赤道箕宿十度,黄道九度有奇。仍自其年正月至己卯岁终,三年之间,日测太阴所离宿次及岁星、太白相距度,定验参考,共得一百三十四事,皆躔箕宿,适与月食所冲允合。以金赵知微所修大明历法推之,冬至犹躔斗初度三十六分六十四秒,比新测实差七十六分六十四秒。
日行盈缩
日月之行,有冬有夏,言日月行度,冬夏各不同也。人徒知日行一度,一岁一周天,曾不知盈缩损益,四序有不同者。北齐张子信积候合蚀加时,觉日行有入气差,然损益未得其正。赵道严复准晷景长短,定日行进退,更造盈缩以求亏食。至刘焯立躔度,与四序升降,虽损益不同,后代祖述用之。
夫阴阳往来,驯积而变,冬至日行一度强,出赤道二十四度弱,自此日轨渐北,积八十八日九十一分,当春分前三日,交在赤道,实行九十一度三十一分而适平。自后其盈日损,复行九十三日七十一分,当夏至之日,入赤道内二十四度弱,实行九十一度三十一分,日行一度弱,向之盈分尽损而无余。自此日轨渐南,积九十三日七十一分,当秋分后三日,交在赤道,实行九十一度三十一分而复平。自后其缩日损,行八十八日九十一分,出赤道外二十四度弱,实行九十一度三十一分,复当冬至,向之缩分尽损而无余。盈缩均有损益,初为益,末为损。自冬至以及春分,春分以及夏至,日躔自北陆转而西,西而南,于盈为益,益极而损,损至于无余而缩。自夏至以及秋分,秋分以及冬至,日躔自南陆转而东,东而北,于缩为益,益极而损,损至于无余而复盈。盈初缩末,俱八十八日九十一分而行一象;缩初盈末,俱九十三日七十一分而行一象;盈缩极差,皆二度四十分。由实测晷景而得,仍以算术推考,与所测允合。
月行迟疾
古历谓月平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汉耿寿昌以为日月行至牵牛、东井,日过度,月行十五度,至娄、角,始平行,赤道使然。贾逵以为今合朔、弦、望、月食加时,所以不中者,盖不知月行迟疾意。李梵、苏统皆以月行当有迟疾,不必在牵牛、东井、娄、角之间,乃由行道有远近出入所生。刘洪作乾象历,精思二十余年,始悟其理,列为差率,以囿进退损益之数。后之作历者,咸因之。至唐一行,考九道委蛇曲折之数,得月行疾徐之理。
先儒谓月与五星,皆近日而疾,远日而迟。历家立法,以入转一周之日,为迟疾二历,各立初末二限,初为益,末为损。在疾初迟末,其行度率过于平行;迟初疾末,率不及于平行。自入转初日行十四度半强,从是渐杀,历七日,适及平行度,谓之疾初限,其积度比平行余五度四十二分。自是其疾日损,又历七日,行十二度微强,向之益者尽损而无余,谓之疾末限。自是复行迟度,又历七日,适及平行度,谓之迟初限,其积度比平行不及五度四十二分。自此其迟日损,行度渐增,又历七日,复行十四度半强,向之益者亦损而无余,谓之迟末限。入转一周,实二十七日五十五刻四十六分,迟疾极差皆五度四十二分。旧历日为一限,皆用二十八限。今定验得转分进退时各不同,今分日为十二,共三百三十六限,半之为半周限,析而四之为象限。
白道交周
当二极南北之中,横络天体以纪宿度者,赤道也。出入赤道,为日行之轨者,黄道也。所谓白道,与黄道交贯,月行之所由也。古人随方立名,分为八行,与黄道而九,究而言之,其实一也。惟其随交迁徙,变动不居,故强以方色名之。
月道出入日道,两相交值,当朔则日为月所掩,当望则月为日所冲,故皆有食。然涉交有远近,食分有深浅,皆可以数推之。所谓交周者,月道出入日道一周之日也。日道距赤道之远,为度二十有四。月道出入日道,不逾六度;其距赤道也,远不过三十度,近不下十八度。出黄道外为阳,入黄道内为阴,阴阳一周,分为四象;月当黄道为正交,出黄道外六度为半交,复当黄道为中交,入黄道内六度为半交,是为四象。象别七日,各行九十一度,四象周历,是谓一交之终,以日计之,得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二十二分二十四秒。每一交,退天一度二百分度之九十三,凡二百四十九交,退天一周有奇,终而复始。正交在春正,半交出黄道外六度,在赤道内十八度。正交在秋正,半交出黄道外六度,在赤道外三十度。中交在春正,半交入黄道内六度,在赤道内三十度。中交在秋正,半交入黄道内六度,在赤道外十八度。月道与赤道正交,距春秋二正黄赤道正交宿度,东西不及十四度三分度之二。夏至在阴历内,冬至在阳历外,月道与赤道所差者多;夏至在阳历外,冬至在阴历内,月道与赤道所差者少。盖白道二交,有斜有直,阴阳二历,有内有外,直者密而狭,斜者疏而阔,其差亦从而异。今立象置法求之,差数多者不过三度五十分,少者不下一度三十分,是为月道与赤道多少之差。
昼夜刻
日出为昼,日入为夜,昼夜一周,共为百刻。以十二辰分之,每辰得八刻三分刻之一。无间南北,所在皆同。昼短则夜长,夜短则昼长,此自然之理也。春秋二分,日当赤道出入,昼夜正等,各五十刻。自春分以及夏至,日入赤道内,去极浸近,夜短而昼长。自秋分以及冬至,日出赤道外,去极浸远,昼短而夜长。以地中揆之,长不过六十刻,短不过四十刻。地中以南,夏至去日出入之所为远,其长有不及六十刻者;冬至去日出入之所为近,其短有不止四十刻者。地中以北,夏至去日出入之所为近,其长有不止六十刻者;冬至去日出入之所为远,其短有不及四十刻者。今京师冬至日出辰初二刻,日入申正二刻,故昼刻三十八,夜刻六十二;夏至日出寅正二刻,日入戌初二刻,故昼刻六十二,夜刻三十八。盖地有南北,极有高下,日出入有早晏,所以不同耳。今授时历昼夜刻,一以京师为正,其各所实测北极高下,具见天文志。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2-6-1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feature"> 元史  卷五十三‧志第五  历二 授时历议下
交食
历法疏密,验在交食,然推步之术难得其密,加时有早晚,食分有浅深,取其密合,不容偶然。推演加时,必本于躔离朓朒;考求食分,必本于距交远近;苟入气盈缩、入转迟疾未得其正,则合朔不失之先,必失之后。合朔失之先后,则亏食时刻,其能密乎?日月俱东行,而日迟月疾,月追及日,是为一会。交值之道,有阳历阴历;交会之期,有中前中后;加以地形南北东西之不同,人目高下邪直之各异,此食分多寡,理不得一者也。今合朔既正,则加时无早晚之差;气刻适中,则食分无强弱之失;推而上之,自诗、书、春秋及三国以来所载亏食,无不合焉者。合于既往,则行之悠久,自可无弊矣。
     诗、书所载日食二事
书征:‘惟仲康肇位四海。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
  今按:大衍历作仲康即位之五年癸巳,距辛巳三千四百八年,九月庚戌朔,泛交二十六日五千四百二十一分入食限。
诗小雅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今按:梁太史令虞云,十月辛卯朔,在幽王六年乙丑朔。大衍亦以为然。以授时历推之,是岁十月辛卯朔,泛交十四日五千七百九分入食限。
    春秋日食三十七事
隐公三年辛酉岁,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杜预云:‘不书朔,史官失之。’公羊云:‘日食或言朔或不言朔,或日或不日,或失之前或失之后,失之前者朔在前也,失之后者朔在后也。’穀梁云:‘言日不言朔,食晦日也。’姜岌校春秋日食云:‘是岁二月己亥朔,无己巳,似失一闰。三月己巳朔,去交分入食限。’大衍与姜岌合。今授时历推之,是岁三月己巳朔,加时在昼,去交分二十六日六千六百三十一入食限。
桓公三年壬申岁,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
 姜岌以为是岁七月癸亥朔,无壬辰,亦失闰。其八月壬辰朔,去交分入食限。大衍与姜岌合。以今历推之,是岁八月壬辰朔,加时在昼,食六分一十四秒。
桓公十七年丙戌岁,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左氏云:‘不书日,史官失之。’大衍推得在十一月交分入食限,失闰也。以今历推之,是岁十一月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八千五百六十入食限。
庄公十八年乙巳岁,春王三月,日有食之。
 穀梁云:‘不言日,不言朔,夜食也。’大衍推是岁五月朔,交分入食限,三月不应食。以今历推之,是岁三月朔,不入食限。五月壬子朔,加时在昼,交分入食限,盖误五为三。
庄公二十五年壬子岁,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大衍推之,七月辛未朔,交分入食限。以今历推之,是岁七月辛未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七日四百八十九入食限,失闰也。
庄公二十六年癸丑岁,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岁十二月癸亥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三千五百五十一入食限。
庄公三十年丁巳岁,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岁十月庚午朔,加时在昼,去交分十四日四千六百九十六入食限,失闰也。大衍同。
僖公十二年癸酉岁,春王三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姜氏云:‘三月朔,交不应食,在误条;其五月庚午朔,去交分入食限。’大衍同。今历推之,是岁五月庚午朔,加时在昼,去交分二十六日五千一百九十二入食限,盖五误为三。
僖公十五年丙子岁,夏五月,日有食之。
 左氏云:‘不书朔与日,史官失之也。’大衍推四月癸丑朔,去交分入食限,差一闰。今历推之,是岁四月癸丑朔,去交分一日一千三百一十六入食限。
文公元年乙未岁,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姜氏云:‘二月甲午朔,无癸亥。三月癸亥朔,入食限。’大衍亦以为然。今历推之,是岁三月癸亥朔,加时在昼,去交分二十六日五千九百十七分入食限,失闰也。
文公十五年己酉岁,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岁六月辛丑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四千四百七十三分入食限。
宣公八年庚申岁,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
 杜预以七月甲子晦食。姜氏云:‘十月甲子朔,食。’大衍同。今历推之,是岁十月甲子朔,加时在昼,食九分八十一秒,盖十误为七。
宣公十年壬戌岁,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丙辰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九百六十八分入食限。
宣公十七年己巳岁,六月癸卯,日有食之。
 姜氏云:‘六月甲辰朔,不应食。’大衍云:‘是年五月在交限,六月甲辰朔,交分已过食限,盖误。’今历推之,是岁五月乙亥朔,入食限。六月甲辰朔,泛交二日已过食限,大衍为是。
成公十六年丙戌岁,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岁六月丙寅朔,加时在昼,去交分二十六日九千八百三十五分入食限。
成公十七年丁亥岁,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姜氏云:‘十二月戊子朔,无丁巳,似失闰。’大衍推十一月丁巳朔,交分入食限。今历推之,是岁十一月丁巳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二千八百九十七分入食限,与大衍同。
襄公十四年壬寅岁,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岁二月乙未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一千三百九十三分入食限也。
襄公十五年癸卯岁,秋八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姜氏云:‘七月丁巳朔,食,失闰也。’大衍同。今历推之,是岁七月丁巳朔,加时在昼,去交分二十六日三千三百九十四分入食限。
襄公二十年戊申岁,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岁十月丙辰朔,加时在昼,交分十三日七千六百分入食限。
襄公二十一年己酉岁,秋七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庚戌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三千六百八十二分入食限。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姜氏云:‘比月而食,宜在误条’。衍亦以为然。今历推之,十月已过交限,不应频食,姜说为是。
襄公二十三年辛亥岁,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癸酉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五千七百三分入食限。
襄公二十四年壬子岁,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既。
 今历推之,是月甲子朔,加时在昼,日食九分六秒。
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汉志:‘董仲舒以为比食又既。’大衍云:‘不应频食,在误条。’今历推之,立分不协,不应食,大衍说是。
襄公二十七年乙卯岁,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姜氏云:‘十一月乙亥朔,交分入限,应食。’大衍同。今历推之,是岁十一月乙亥朔,加时在昼,交分初日八百二十五分入食限。
昭公七年丙寅岁,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甲辰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七日二百九十八分入食限。
昭公十五年甲戌岁,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大衍推五月丁巳朔,食,失一闰。今历推之,是岁五月丁巳朔,加时在昼,交分十三日九千五百六十七分入食限。
昭公十七年丙子岁,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姜氏云:‘六月乙巳朔,交分不协,不应食,当误。’大衍云:‘
当在九月朔,六月不应食,姜氏是也。’今历推之,是岁九月甲戌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七千六百五十分入食限。
昭公二十一年庚辰岁,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壬午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八千七百九十四分入食限。
昭公二十二年辛巳岁,冬十有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癸酉朔,交分十四日一千八百入食限。杜预以长历推之,当为癸卯,非是。
昭公二十四年癸未岁,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乙未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三千八百三十九分入食限。
昭公三十一年庚寅岁,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辛亥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六千一百二十八分入食限。
定公五年丙申岁。春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三月辛卯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三百三十四分入食限。
定公十二年癸卯岁,十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岁十月丙寅朔,加时在昼,交分十四日二千六百二十二分入食限,盖失一闰。
定公十五年丙午岁,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庚辰朔,加时在昼,交分十三日七千六百八十五分入食限,
哀公十四年庚申岁,夏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
 今历推之,是月庚申朔,加时在昼,交分二十六日九千二百一分入食限。
  右诗、书所载日食二事,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凡三十有七事,以授时历推之,惟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辰朔及二十四年八月癸巳朔不入食限,盖自有历以来,无比月而食之理。其三十五食,食皆在朔,经或不书日,不书朔,公羊、穀梁以为食晦,二者非;左氏以为史官失之者,得之。其间或差一日二日者,盖由古历疏阔,置闰失当之弊,姜岌、一行已有定说。孔子作书,但因时历以书,非大义所关,故不必致详也。
    三国以来日食
蜀章武元年辛丑,六月戊辰晦,时加未。
  授时历,食甚未五刻。
  大明历,食甚未五刻。
   右皆亲。二历推戊辰皆七月朔。
  魏黄初三年壬寅,十一月庚申晦食,时加西南维。
  授时历,食甚申二刻。
  大明历,食甚申三刻。
   右授时亲,大明次亲。二历推庚申皆十二月朔。
梁中大通五年癸丑,四月己未朔食,在丙。
  授时历,亏初午四刻。
  大明历,亏初午四刻。
   右皆亲。
太清元年丁卯,正月己亥朔食,时加申。
  授时历,食甚申一刻。
  大明历,食甚申三刻。
   右授时次亲,大明亲。
陈太建八年丙申,六月戊申朔食,于卯甲间。
  授时历,食甚卯二刻。
  大明历,食甚卯四刻。
   右授时次亲,大明疏远。
唐永隆元年庚辰,十一月壬申朔食,巳四刻甚。
  授时历,食甚巳七刻。
  大明历,食甚巳五刻。
   右授时疏,大明亲。
开耀元年辛巳,十月丙寅朔食,巳初甚。
  授时历,食甚辰正三刻。
  大明历,食甚辰正一刻。
   右授时亲,大明疏。
嗣圣八年辛卯,四月壬寅朔食,卯二刻甚。
  授时历,食甚寅八刻。
  大明历,食甚卯初刻。
   右皆次亲。
十七年庚子,五月己酉朔食,申初甚。
  授时历,食甚申初二刻。
  大明历,食甚申正初刻。
   右授时次亲,大明疏远。
十九年壬寅,九月乙丑朔食,申三刻甚。
  授时历,食甚申一刻。
  大明历,食甚申四刻。
   右授时次亲,大明亲。
景龙元年丁未,六月丁卯朔食,午正甚。
  授时历,食甚午正二刻。
  大明历,食甚未初初刻。
   右授时次亲,大明疏远。
开元九年辛酉,九月乙巳朔食,午正后三刻甚。
  授时历,食甚午正一刻。
  大明历,食甚午正二刻。
   右授时次亲,大明亲。
宋庆历六年丙戍,三月辛巳朔食,申正三刻复满。
  授时历,复满申正三刻。
  大明历,复满申正一刻。
   右授时密合,大明次亲。
皇祐元年己丑,正月甲午朔食,午正甚。
  授时历,食甚午初三刻。
  大明历,食甚午正初刻。
   右授时亲,大明密合。
五年癸巳岁,十月丙申朔食,未一刻甚。
  授时历,食甚未三刻。
  大明历,食甚未初刻。
   右授时次亲,大明亲。
至和元年甲午,四月甲午朔食,申正一刻甚。
  授时历,食甚申正一刻。
  大明历,食甚申正二刻。
   右授时密合,大明亲。
嘉祐四年己亥,正月丙申朔食,未三刻复满。
  授时历,复满未初二刻。
  大明历,复满未初二刻。
   右皆亲。
六年辛丑,六月壬子朔食,未初亏初。
  授时历,亏初未初刻。
  大明历,亏初未一刻。
   右授时亲,大明次亲。
治平三年丙午,九月壬子朔食,未二刻甚。
  授时历,食甚未三刻。
  大明历,食甚未四刻。
   右授时亲,大明次亲。
熙宁二年己酉,七月乙丑朔食,辰三刻甚。
  授时历,食甚辰五刻。
  大明历,食甚辰四刻。
   右授时次亲,大明亲。
元丰三年庚申,十一月己丑朔食,巳六刻甚。
  授时历,食甚巳五刻。
  大明历,食甚巳二刻。
   右授时亲,大明疏远。
绍圣元年甲戌,三月壬申朔食,未六刻甚。
  授时历,食甚未五刻。
  大明历,食甚未五刻。
   右皆亲。
大观元年丁亥,十一月壬子朔食,未二刻亏初,未八刻甚,申六刻复满。
  授时历,亏初未三刻,食甚申初刻,复满申六刻。
  大明历,亏初未初刻,食甚未七刻,复满申五刻。
   右授时历亏初、食甚皆亲,复满密合;大明亏初次亲,食甚、复满皆亲。
绍兴三十二年壬午,正月戊辰朔食,申初亏初。
  授时历,亏初申一刻。
  大明历,亏初未七刻。
   右皆亲。
淳熙十年癸卯,十一月壬戌朔食,巳正二刻甚。
  授时历,食甚巳正二刻。
  大明历,食甚巳正一刻。
   右授时密合,大明亲。
庆元元年乙卯,三月丙戌朔食,午初二刻亏初。
  授时历,亏初午初一刻。
  大明历,亏初午初二刻。
   右授时亏初亲,大明亏初密合。
嘉泰二年壬戌,五月甲辰朔食,午初一刻亏初。
  授时历,亏初巳正三刻。
  大明历,亏初午初三刻。
   右皆亲。
嘉定九年丙子,二月甲申朔食,申正四刻甚。
  授时历,食甚申正三刻。
  大明历,食甚申正二刻。
   右授时亲,大明次亲。
淳祐三年癸卯,三月丁丑朔食,巳初二刻甚。
  授时历,食甚巳初一刻。
  大明历,食甚巳初初刻。
   右授时亲,大明次亲。
本朝中统元年庚申,三月戊辰朔食,申正二刻甚。
  授时历,食甚申正一刻。
  大明历,食甚申初三刻。
   右授时亲,大明疏。
至元十四年丁丑,十月丙辰朔食,午正初刻亏初,未初一刻食甚,未正二刻复满。
 授时历,亏初午正初刻,食甚未初一刻,复满未正一刻。
  大明历,亏初午正三刻,食甚未正一刻,复满申初二刻。
   右授时亏初、食甚皆密合,复满亲;大明亏初疏,食甚、复满皆疏远。
  前代考古交食,同刻者为密合,相较一刻为亲,二刻为次亲,三刻为疏,四刻为疏远。今授时、大明校古日食,上自后汉章武元年,下讫本朝,计三十五事。密合者,授时七,大明二。亲者,授时十有七,大明十有六。次亲者,授时十,大明八。疏者,授时一,大明三。疏远者,授时无,大明六。
    前代月食
宋元嘉十一年甲戌,七月丙子望食,四更二唱亏初,四更四唱食既。
  授时历,亏初四更三点,食既在四更四点。
  大明历,亏初在四更二点,食既在四更五点。
   右授时亏初亲,食既密合;大明亏初密合,食既亲。
  十三年丙子,十二月癸巳望食,一更三唱食既。
授时历,食既在一更三点。
大明历,食既在一更四点。
右授时密合,大明亲。
十四年丁丑,十一月丁亥望食,二更四唱亏初,三更一唱食既。
  授时历,亏初在二更五点,食既在三更二点。
  大明历,亏初在二更四点,食既在三更二点。
   右授时亏初、食既皆亲;大明亏初密合,食既亲。
梁中大通二年庚戌,五月庚寅望月食,在子。
  授时历,食甚在子正初刻。
  大明历,食甚在子正初刻。
   右皆密合。
大同九年癸亥,三月乙巳望食,三更三唱亏初。
  授时历,亏初三更一点。
  大明历,亏初三更三点。
   右授时次亲,大明密合。
隋开皇十二年壬子,七月己未望食,一更三唱亏初。
  授时历,亏初在一更四点。
  大明历,亏初在一更五点。
   右授时亲,大明次亲。
十五年乙卯,十一月庚午望食,一更四点亏初,二更三点食甚,三更一点复满。
  授时历,亏初在一更三点,食甚在二更二点,复满在二更五点。
  大明历,亏初在一更五点,食甚在二更三点,复满在二更五点。
   右授时亏初、食甚、复满皆亲;大明亏初、复满皆亲,食甚密合。
十六年丙辰,十一月甲子望食,四更三筹复满。
  授时历,复满在四更四点。
  大明历,复满在四更五点。
   右授时亲,大明次亲。
后汉天福十二年丁未,十二月乙未望食,四更四点亏初。
  授时历,亏初四更五点。
  大明历,亏初四更一点。
   右授时亲,大明次亲。
宋皇祐四年壬辰,十一月丙辰望食,寅四刻亏初。
  授时历,亏初在寅二刻。
  大明历,亏初在寅一刻。
   右授时次亲,大明疏。
嘉祐八年癸卯,十月癸未望食,卯七刻甚。
  授时历,食甚在辰初刻。
  大明历,食甚在辰初刻。
   右皆亲。
熙宁二年己酉,闰十一月丁未望食,亥六刻亏初,子五刻食甚,丑四刻复满。
  授时历,亏初在亥六刻,食甚在子五刻,复满在丑三刻。
  大明历,亏初在子初刻,食甚在子六刻,复满在丑四刻。
   右授时亏初、食甚密合,复满亲;大明亏初次亲,食甚亲,复满密合。
四年辛亥,十一月丙申望食,卯二刻亏初,卯六刻甚。
  授时历,亏初在卯初刻,食甚在卯五刻。
  大明历,亏初在卯四刻,食甚在卯七刻。
   右亏初皆次亲,食甚皆亲。
六年癸丑,三月戊午望食,亥一刻亏初,亥六刻甚,子四刻复满。
  授时历,亏初在戌七刻,食甚在亥五刻,复满在子三刻。
  大明历,亏初在亥二刻,食甚在亥七刻,复满在子四刻。
   右授时亏初次亲,食甚、复满皆亲;大明亏初、食甚皆亲,复满密合。
七年甲寅,九月己酉望食,四更五点亏初,五更三点食既。
  授时历,亏初在四更五点,食既在五更三点。
  大明历,亏初在四更三点,食既在五更二点。
   右授时亏初、食既皆密合;大明亏初次亲,食既亲。
崇宁四年乙酉,十二月戊寅望食,酉三刻甚,戌初刻复满。
  授时历,食甚在酉一刻,复满在酉七刻。
  大明历,食甚在酉三刻,复满在戌二刻。
   右授时食甚、复满皆次亲;大明食甚密合,复满次亲。
本朝至元七年庚午,三月乙卯望食,丑三刻亏初,寅初刻食甚,寅六刻复满。
  授时历,亏初在丑二刻,食甚在寅初刻,复满在寅六刻。
  大明历,亏初在丑四刻,食甚在寅一刻,复满在寅七刻。
   右授时亏初亲,食甚、复满密合;大明亏初、食甚、复满皆亲。
九年壬申,七月辛未望食,丑初刻亏初,丑六刻食甚,寅三刻复满。
  授时历,亏初在子七刻,食甚在丑四刻,复满在寅一刻。
  大明历,亏初在丑二刻,食甚在丑六刻,复满在寅二刻。
   右授时亏初亲,食甚、复满皆次亲;大明亏初次亲,食甚密合,复满亲。
十四年丁丑,四月癸酉望食,子六刻亏初,丑三刻食既,丑五刻甚,丑七刻生光,寅四刻复满。
 授时历,亏初在子六刻,食既在丑四刻,食甚在丑五刻,生光丑六刻,复满寅四刻。
  大明历,亏初在丑初刻,食既丑七刻,食甚在丑七刻,生光在丑八刻,复满寅六刻。
   右授时亏初、食甚、复满皆密合,食既、生光皆亲;大明亏初、食甚、复满皆次亲,食既疏远,生光亲。
十六年己卯,二月癸酉望食,子五刻亏初,丑二刻甚,丑七刻复满。
  授时历,亏初在子五刻,食甚在丑二刻,复满在丑七刻。
  大明历,亏初在子七刻,食甚在丑三刻,复满在丑七刻。
   右授时亏初、食甚、复满皆密合;大明亏初次亲,食甚亲,复满密合。
八月己丑望食,丑五刻亏初,寅初刻甚,寅四刻复满。
  授时历,亏初在丑三刻,食甚在寅初刻,复满在寅四刻。
  大明历,亏初在丑七刻,食甚在寅二刻,复满在寅四刻。
   右授时亏初次亲,食甚、复满皆密合;大明亏初、食甚皆次亲,复满密合。
十七年庚辰,八月甲申望食,在昼,戌一刻复满。
  授时历,复满在戌一刻。
  大明历,复满在戌四刻。
   右授时密合,大明疏。
  已上四十五事:密合者,授时十有八,大明十有一;亲者,授时十有八,大明十有七;次亲者,授时九,大明十有四;疏者,授时无,大明二;疏远者,授时无,大明一。
定朔
日平行一度,月平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一昼夜之间,月先日十二度有奇,历二十九日五十三刻,复追及日,与之同度,是谓经朔。经朔云者,谓合朔大量不出此也。日有盈缩,月有迟疾,以盈缩迟疾之数损益之,始为定朔。
古人立法,简而未密,初用平朔,一大一小,故日食有在朔二,月食有在望前后者。汉张衡以月行迟疾,分为九道;宋何承天以日行盈缩,推定小余;故月有三大二小。隋刘孝孙、刘焯欲遵用其法,时议排抵,以为迂怪,卒不能行。唐傅仁均始采用之,至贞观十九年九月后,四月频大,复用平朔。讫麟德元年,始用李淳风甲子元历,定朔之法遂行。淳风又以晦月频见,故立进朔之法,谓朔日小余在日法四分之三已上者,虚进一日,后代皆循用之。然虞尝曰:‘朔在会同,苟躔次既合,何疑于频大;日月相离,何拘于间小。’一行亦曰:‘天事诚密,虽四大三小,庸何伤。’今但取辰集时刻所在之日以为定朔,朔虽小余在进限,亦不之进。甚矣,人之安于故习也。
初历法用平朔,止知一大一小,为法之不可易,初闻三大二小之说,皆不以为然。自有历以来,下讫麟德,而定朔始行,四大三小,理数自然,唐人弗克若天,而止用平朔。迨本朝至元,而常议方革。至如进朔之意,止欲避晦日月见,殊不思合朔在酉戌亥,距前日之卯十八九辰矣,若进一日,则晦不见月,此论诚然。苟合朔在辰申之间,法不当进,距前日之卯已逾十四五度,则月见于晦,庸得免乎?且月之隐见,本天道之自然,朔之进退,出人为之牵强,孰若之废人用天,不复虚进,为得其实哉。至理所在,奚恤乎人言,可为知者道也。
不用积年日法
历法之作,所以步日月之躔离,候气朔之盈虚,不揆其端,无以测知天道,而与之吻合;然日月之行迟速不同,气朔之运参差不一,昔人立法,必推求往古生数之始,谓之演纪上元。当斯之际,日月五星同度,如合璧连珠然。惟其世代绵远,驯积其数至逾亿万,后人厌其布算繁多,互相推考,断截其数而增损日法,以为得改宪之术,此历代积年日法所以不能相同者也。然行之未远,浸复差失,盖天道自然,岂人为附会所能苟合哉。夫七政运行于天,进退自有常度,苟原始要终,候验周匝,则象数昭著,有不容隐者,又何必舍目前简易之法,而求亿万年宏阔之术哉。
今授时历以至元辛巳为元,所用之数,一本诸天,秒而分,分而刻,刻而日,皆以百为率,比之他历积年日法,推演附会,出于人为者,为得自然。
或曰:‘昔人谓建历之本,必先立元,元正然后定日法,法定然后度周天以定分至,然则历之有积年日法尚矣。自黄帝以来,诸历转相祖述,殆七八十家,未闻舍此而能成者。今一切削去,无乃昧于本原,而考求未得其方欤?’是殆不然。晋杜预有云:‘治历者,当顺天以求合,非为合以验天。’前代演积之法,不过为合验天耳。今以旧历颇疏,乃命厘正,法之不密,在所必更,奚暇踵故习哉。遂取汉以来诸历积年日法及行用年数,具列于后,仍附演积数法,以释或者之疑。
三统历西汉太初元年丁丑邓平造,行一百八十八年,至东汉元和乙酉,后天七十八刻。
  积年,一十四万四千五百一十一。
  日法,八十一。
四分历东汉元和二年乙酉编䜣造,行一百二十一年,至建安丙戌,后天七刻。
  积年,一万五百六十一。
  日法,四。
乾象历建安十一年丙戌刘洪造,行三十一年,至魏景初丁巳,后天七刻。
  积年,八千四百五十二。
  日法,一千四百五十七。
景初历魏景初元年丁巳杨伟造,行二百六年,至宋元嘉癸未,先天五十刻。
  积年,五千八十九。
  日法,四千五百五十九。
元嘉历宋元嘉二十年癸未何承天造,行二十年,至大明七年癸卯,先天五十刻。
  积年,六千五百四十一。
  日法,七百五十二。
大明历宋大明七年癸卯宋祖冲之造,行五十八年,至魏正光辛丑,后天二十九刻。
  积年,五万二千七百五十七。
  日法,三千九百三十九。
正光历后魏正光二年辛丑李业兴造,行一十九年,至兴和庚申,先天十三刻。
  积年,一十六万八千五百九。
  日法,七万四千九百五十二。
兴和历兴和二年庚申李业兴造,行一十年,至齐天保庚午,先天九十九刻。
  积年,二十万四千七百三十七。
  日法,二十万八千五百三十。
天保历北齐天保元年庚午宋景业造,行一十七年,至周天和丙戌,后天一日八十七刻。
  积年,一十一万一千二百五十七。
  日法,二万三千六百六十。
天和历后周天和元年丙戌甄鸾造,行一十三年,至大象己亥,先天四十刻。
  积年,八十七万六千五百七。
  日法,二万三千四百六十。
大象历大象元年己亥马显造,行五年,至隋开皇甲辰,后天十刻。
  积年,四万二千二百五十五。
  日法,一万二千九百九十二。
开皇历隋开皇四年甲辰张宾造,行二十四年,至大业戊辰,后天七刻。
  积年,四百一十二万九千六百九十七。
  日法,一十万二千九百六十。
大业历大业四年戊辰张胄玄造,行一十一年,至唐武德己卯,后天七刻。
  积年,一百四十二万八千三百一十七。
  日法,一千一百四十四。
戊寅历唐武德二年己卯道士傅仁均造,行四十六年,至麟德乙丑,后天四十七刻。
  积年,一十六万五千三。
  日法,一万三千六。
麟德历麟德二年乙丑李淳风造,行六十三年,至开元戊辰,后天一十二刻。
  积年,二十七万四百九十七。
  日法,一千三百四十。
大衍历开元十六年戊辰僧一行造,行三十四年,至宝应壬寅,先天一十三刻。
  积年,九千六百九十六万二千二百九十七。
  日法,三千四十。
五纪历宝应元年壬寅郭献之造,行二十三年,至贞元乙丑,后天二十四刻。
  积年,二十七万四百九十七。
  日法,一千三百四十。
贞元历贞元元年乙丑徐承嗣造,行三十七年,至长庆壬寅,先天十五刻。
  积年,四十万三千三百九十七。
  日法,一千九十五。
宣明历长庆二年壬寅徐昂造,行七十一年,至景福癸丑,先天四刻。
  积年,七百七万五百九十七。
  日法,八千四百。
崇玄历景福二年癸丑边冈造,行十四年,后六十三年,至周显德丙辰,先天四刻。
  积年,五千三百九十四万七千六百九十七。
  日法,一万三千五百。
钦天历五代周显德三年丙辰王朴造,行五年,至宋建隆庚申,先天二刻。
  积年,七千二百六十九万八千七百七十七。
  日法,七千二百。
应天历宋建隆元年庚申王处讷造,行二十一年,至太平兴国辛巳,后天二刻。
  积年,四百八十二万五千八百七十七。
  日法,一万单二。
乾元历太平兴国六年辛巳吴昭素造,行二十年,至咸平辛丑,合。
  积年,三千五十四万四千二百七十七。
  日法,二千九百四十。
仪天历咸平四年辛丑史序造,行二十三年,至天圣甲子,合。
  积年,七十一万六千七百七十七。
  日法,一万一百。
崇天历天圣二年甲子宋行古造,行四十年,至治平甲辰,后天五十四刻。
  积年,九千七百五十五万六千五百九十七。
  日法,一万五百九十。
明天历治平元年甲辰周琮造,行一十年,至熙宁甲寅,合。
  积年,七十一万一千九百七十七。
  日法,三万九千。
奉元历熙宁七年甲寅卫朴造,行十八年,至元祐壬申,后天七刻。
  积年,八千三百一十八万五千二百七十七。
  日法,二万三千七百。
观天历元祐七年壬申皇居卿造,行一十一年,至崇宁癸未,先天六刻。
  积年,五百九十四万四千九百九十七。
  日法,一万二千三十。
占天历崇宁二年癸未姚舜辅造,行三年,至丙戌,后天四刻。
  积年,二千五百五十万一千九百三十七。
  日法,二万八千八十。
纪元历崇宁五年丙戌姚舜辅造,行二十一年,至金天会丁未,合。
  积年,二千八百六十一万三千四百六十七。
  日法,七千二百九十。
大明历金天会五年丁未杨级造,行五十三年,至大定庚子,合。
  积年,三亿八千三百七十六万八千六百五十七。
  日法,五千二百三十。
重修大明历大定二十年庚子赵知微重修,行一百一年,至元朝至元辛巳,后天一十九刻。
  积年,八千八百六十三万九千七百五十七。
  日法,五千二百三十。
统元历后宋绍兴五年乙卯陈得一造,行三十二年,至乾道丁亥,合。
  积年,九千四百二十五万一千七百三十七。
  日法,六千九百三十。
乾道历乾道三年丁亥刘孝荣造,行九年,至淳熙丙申,后天一刻。
  积年,九千一百六十四万五千九百三十七。
  日法,三万。
淳熙历淳熙三年丙申刘孝荣造,行一十五年,至绍熙辛亥,合。
  积年,五千二百四十二万二千七十七。
  日法,五千六百四十。
会元历绍熙二年辛亥刘孝荣造,行八年,至庆元己未,后天一十刻。
  积年,二千五百四十九万四千八百五十七。
  日法,三万八千七百。
统天历庆元五年己未杨忠辅造,行八年,至开禧丁卯,先天六刻。
  积年,三千九百一十七。
  日法,一万二千。
开禧历开禧三年丁卯鲍澣之造,行四十四年,至淳祐辛亥,后天七刻。
  积年,七百八十四万八千二百五十七。
  日法,一万六千九百。
淳祐历淳祐十年庚戌李德卿造,行一年,至壬子,合。
  积年,一亿二千二十六万七千六百七十七。
  日法,三千五百三十。
会天历宝祐元年癸丑谭玉造,行十八年,至咸淳辛未,后天一刻。
  积年,一千一百三十五万六千一百五十七。
  日法,九千七百四十。
成天历咸淳七年辛未陈鼎造,行四年,至至元辛巳,后天一刻。
  积年,七千一百七十五万八千一百五十七。
  日法,七千四百二十。
此下不曾行用,见于典籍经进者二历。
皇极历大业间刘焯造,阻难不行,至唐武德二年己卯,先天四十三刻。
  积年,一百万九千五百一十七。
  日法,一千二百四十二。
乙未历大定二十年庚子耶律履造,不曾行用,至辛巳,后天一十九刻。
  积年,四千四十五万三千一百二十六。
  日法,二万六百九十。
授时历元至元十八年辛巳为元。
  积年日法不用。
  实测到至元十八年辛巳岁。
  气应,五十五日六百分。
  闰应,二十日一千八百五十分。
  经朔,三十四日八千七百五十分。
日法,二千一百九十,演纪上元己亥,距至元辛巳九千八百二十五万一千四百二十二算。
  气应,五十五日六百二分。
  闰应,二十日一千八百五十三分。
  经朔,三十四日八千七百四十九分。
日法,八千二百七十,演纪上元甲子,距辛巳五百六十七万五百五十七算,日命甲子。
  气应,五十五日五百三十三分。
  闰应,二十日一千八百八分。
  经朔,三十四日八千七百二十五分。
日法,六千五百七十,演纪上元甲子,距辛己三千九百七十五万二千五百三十七算。
  气应,五十五日六百三十一分。
  闰应,二十日一千九百一十九分。
  经朔,三十四日八千七百一十二分。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2-6-1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feature"> 元史  卷五十四‧志第六  历三 授时历经上
步气朔第一
至元十八年岁次辛巳为元。上考往古,下验将来,皆距立元为算。周岁消长,百年各一,其诸应等数,随时推测,不用为元。
日周,一万。
岁实,三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五分。
通余,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五分。
朔实,二十九万五千三百五分九十三秒。
通闰,十万八千七百五十三分八十四秒。
岁周,三百六十五日二千四百二十五分。
朔策,二十九日五千三百五分九十三秒。
气策,十五日二千一百八十四分三十七秒半。
望策,十四日七千六百五十二分九十六秒半。
弦策,七日三千八百二十六分四十八秒少。
气应,五十五万六百分。
闰应,二十万一千八百五十分。
没限,七千八百一十五分六十二秒半。
气盈,二千一百八十四分三十七秒半。
朔虚,四千六百九十四分七秒。
旬周,六十万。
纪法,六十。
推天正冬至
置所求距算,以岁实(上推往古,每百年长一;下算将来,每百年消一。)乘之,为中积。加气应,为通积。满旬周,去之;不尽,以日周约之为日,不满为分。其日命甲子算外,即所求天正冬至日辰及分。(如上考者,以气应减中积,满旬周,去之;不尽,以减旬周。余同上。)
求次气
置天正冬至日分,以气策累加之,其日满纪法,去之,外命如前,各得次气日辰及分秒。推天正经朔
置中积,加闰应,为闰积。满朔实,去之不尽,为闰余,以减通积,为朔积。满旬周,去之;不尽,以日周约之,为日,不满为分,即所求天正经朔日及分秒。(上考者,以闰应减中积,满朔实,去之不尽,以减朔实,为闰余。以日周约之为日,不满为分,以减冬至日及分,不及减者,加纪法减之,命如上。)
求弦望及次朔
置天正经朔日及分秒,以弦策累加之,其日满纪法,去之,各得弦望及次朔日及分秒。
推没日
置有没之气分秒,(如没限已上为有没之气。)以十五乘之,用减气策,余满气盈而一,为日,并恒气日,命为没日。
推灭日
置有灭之朔分秒,(在朔虚分已下为有灭之朔。)以三十乘之,满朔虚而一,为日,并经朔日,命为灭日。
步发敛第二
土王策,三日四百三十六分八十七秒半。月闰,九千六十二分八十二秒。辰法,一万。半辰法,五千。刻法,一千二百。
推五行用事
各以四立之节,为春木、夏火、秋金、冬水首用事日。以土王策减四季中气,各得其季土始用事日。
气侯
正月 立春,正月节。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 雨水,正月中。獭祭鱼。侯雁北。草木萌动。
二月 惊蛰,二月节。桃始华。仓鹒鸣。鹰化为鸠。 春分,二月中。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三月 清明,三月节。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 谷雨,三月中。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
四月 立夏,四月节。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小满,四月中。苦莱秀。靡草死。麦秋至。
五月 芒种,五月节。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 夏至,五月中。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
六月 小暑,六月节。温风至。蟋蟀居壁。鹰始挚。 大暑,六月中。腐草为萤。二润溽暑。大雨时行。
七月 立秋,七月节。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处暑,七月中。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八月 白露,八月节。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秋分,八月中。雷始收声。蛰虫坏户。水始涸。
九月 寒露,九月节。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 霜降,九月中。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十月 立冬,十月节。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十月中。虹藏不见。(天气上升,)闭塞而成冬。
十一月(地气下降。) 大雪,十一月节。鹖鴠不鸣。虎始交。荔挺出。 冬至,十一月中。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十二月 小寒,十二月节。雁北乡。鹊始巢。雉雊。 大寒,十二月中。鸡乳。征鸟厉疾。水泽腹坚。
推中气去经朔
置天正闰余,以日周约之,为日,命之,得冬至去经朔。以月闰累加之,各得中气去经朔日算。(满朔策,去之,乃全置闰,然俟定朔无中气者裁之。)
推发敛加时
置所求分秒,以十二乘之,满辰法而一,为辰数;余以刻法收之,为刻;命子正算外,即所在辰刻。(如满半辰法,通作一辰,命起子初。)
步日躔第三
周天分,三百六十五万二千五百七十五分。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七十五秒。半周天,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八十七秒半。象限,九十一度三十一分四十三秒太。岁差,一分五十秒。周应,三百一十五万一千七十五分。半岁周,一百八十二日六千二百一十二分半。盈初缩末限,八十八日九千九十二分少。缩初盈末限,九十三日七千一百二十分少。
推天正经朔弦望入盈缩历
置半岁周,以闰余日及分减之,即得天正经朔入缩历。(冬至后盈,夏至后缩。)以弦策累加之,各得弦望及次朔入盈缩历日及分秒。(满半岁周去之,即交盈缩。)
求盈缩差
视入历盈者,在盈初缩末限已下,为初限,已上,反减半岁周,余为末限;缩者,在缩初盈末限已下,为初限,已上,反减半岁周,余为末限。其盈初缩末者,置立差三十一,以初末限乘之,加平差二万四千六百,又以初末限乘之,用减定差五百一十三万三千二百,余再以初末限乘之,满亿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缩初盈末者,置立差二十七,以初末限乘之,加平差二万二千一百,又以初末限乘之,用减定差四百八十七万六百,余再以初末限乘之,满亿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即所求盈缩差。
又术:置入限分,以其日盈缩分乘之,万约为分,以加其下盈缩积,万约为度,不满为分秒,亦得所求盈缩差。
赤道宿度
角十二(一十) 亢九(二十) 氐十六(三十) 房五(六十)心六(五十) 尾十九(一十) 箕十(四十)右东方七宿,七十九度二十分。
斗二十五(二十) 牛七(二十) 女十一(三十五) 虚八(九十五太)危十五(四十) 室十七(一十) 壁八(六十)右北方七宿,九十三度八十分太。
奎十六(六十) 娄十一(八十) 胃十五(六十) 昴十一(三十)毕十七(四十) 觜初(五) 参十一(一十)右西方七宿,八十三度八十五分。
井三十三(三十) 鬼二(二十) 柳十三(三十) 星六(三十)张十七(二十五) 翼十八(七十五) 轸十七(三十)右南方七宿,一百八度四十分。
右赤道宿次,并依新制浑仪测定,用为常数,校天为密。若考往古,即用当时宿度为准。
推冬至赤道日度
置中积,以加周应为通积,满周天分,(上推往古,每百年消一;下算将来,每百年长一。)去之,不尽,以日周约之为度,不满,退约为分秒。命起赤道虚宿六度外,去之,至不满宿,即所求天正冬至加时日躔赤道宿度及分秒。(上考者,以周应减中积,满周天,去之;不尽,以减周天,余以日周约之为度;余同上。如当时有宿度者,止依当时宿度命之。)
求四正赤道日度
置天正冬至加时赤道日度,累加象限,满赤道宿次,去之,各得春夏秋正日所在宿度及分秒。
求四正赤道宿积度
置四正赤道宿全度,以四正赤道日度及分减之,余为距后度;以赤道宿度累加之,各得四正后赤道宿积度及分。
黄赤道率
   积度
至后黄道  分后赤道
  度率
  积度
至后赤道  分后黄道
  度率
  积差
  差率
   初

   一
0八  六五
   八十二秒
   一


0八  六五

0八  六三
八十二秒
二分四六
   二


一七  二八

0八  六0
三分二八
四分一一
   三


二五  八八

0八  五七
七分三九
五分七六
   四


三四  四五

0八  四九
十三分一五
七分四一
   五


四二  九四

0八  四三
二十分五六
九分0七
   六


五一  三七

0八  三三
二十九分
 六三
十分七三
   七


五九  七0

0八  二三
四十分三六
十二分四0
   八


六七  九三

0八  一二
五十二分七六
十四分0八
   九


七六  0五

0八  0一
六十六分八四
十五分七六
   十


八四  0六

0七  八六
八十二分六0
十七分四五
   十一

十一
九一  九二

0七  七二

00  0五
十九分一六
   十二

十二
九九  六四

0七  五五

一九  二一
二十分八七
   十三

十四
0七  一九

0七  四0

四0  0八
二十二分五八
   十四

十五
一四  五九

0七  二0

六二  六六
二十四分三0
   十五

十六
二一  七九

0七  0四
一 八六
九六
二十六分0五
   十六

十七
二八  八三

0六  八四
二 一三  
0一
二十七分七九
   十七

十八
三五  六七

0六  六三

四0  八0
二十九分五五
   十八

十九
四二  三0

0六  四二

七0  三五
三十一分三0
   十九

二十
四八  七二

0六  二二

0一  六五
三十三分0七
   二十

二十一
五四  九四

0五  九九

三四  七二
三十四分八五
   二十一

二十二
六0  九三

0五  七五

六九  五七
三十六分六三
   二十二

二十三
六六  六八

0五  五四

0六  二0
三十八分四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七二  二二

0五  三0

四四  六二
四十分二0
   二十四

二十五
七七  五二

0五  0六

八四  八二
四十二分
   二十五

二十六
八二  五八

0四  八二

二六  八二
四十三分七九
   二十六

二十七
八七  四0

0四  五六

七0  六一
四十五分五九
   二十七

二十八
九一  九六

0四  三二

一六  二0
四十七分三八
   二十八

二十九
九六  二八

0四  0八

六三  五八
四十九分一七
   二十九

三十一 00  
三六

0三  八二

一二  七五
五十分九五
   三十

三十二
0四  一八

0三  五五

六三  七0
五十二分
七三
   三十一

三十三
0七  七三
一 0三  
三二

一六  四三
五十四分五0
   三十二

三十四
一一  0五

0三  0六

七0  九三
五十六分二六
   三十三

三十五
一四  一一

0二  八0

二七  一九
五十八分0
   三十四

三十六
一六  九一

0二  五四

八五  二0
五十九分七四
   三十五

三十七
一九  四五

0二  二九

四四  九四
六十一分四五
   三十六

三十八
二一  七四

0二  0三
十一 0六  
三九
六十三分一四
   三十七

三十九
二三  七七

0一  七七
十一
六九  五三
六十四分八一
   三十八

四十
二五  五四

0一  五二
十二
三四  三四
六十六分四七
   三十九

四十一
二七  0六

0一  二六
十三
00  八一
六十八分0八
   四十

四十二
二八  三二
一 0一  
0二
十三
六八  八九
六十九分六七
   四十一

四十三
二九  三四

00  七五
十四
三八  五六
七十一分二四
   四十二

四十四
三0  0九

00  四九
十五
0九  八0
七十二分七六
   四十三

四十五
三0  五八

00  二七
十五
八二  五六
七十四分二六
   四十四

四十六
三0  八五

00  00
十六
五六 八二
七十五分
七一
   四十五

四十七
三0  八五

九九  七四
十七
三二  五三
七十七分一二
   四十六

四十八
三0  五九

九九  五一
十八
0九  六五
七十八分五0
   四十七

四十九
三0  一0

九九  二五
十八
八八  一五
七十九分八四
   四十八

五十
二九  三五

九九  0一
十九
六七  九九
八十一分一二
   四十九

五十一
二八  三六

九八  七六
二十
四九  一一
八十二分三七
   五十

五十二
二七  一二

九八  五一
二十一
三一  四八
八十三分五七
   五十一

五十三
二五  六三

九八  二七
二十二
一五  0五
八十四分七二
   五十二

五十四
二三  九0

九八  0三
二十二
九九  七七
八十五分八三
   五十三

五十五
二一  九三

九七  八0
二十三
八五  六0
八十六分八八
   五十四

五十六
一九  七三

九七  五五
二十四
七二  四八
八十七分八九
   五十五

五十七
一七  二八

九七  三一
二十五
六0  三七
八十八分八五
   五十六

五十八
一四  五九

九七  0八
二十六
四九  二二
八十九分七七
   五十七

五十九
一一  六七

九六  八五
二十七
三八  九九
九十分六三
   五十八

六十
0八  五二

九六  六一
二十八
二九  六二
九十一分四四
   五十九

六十一
0五  一三

九六  三九
二十九
二一  0六
九十二分二二
   六十

六十二
0一  五二

九六  一六
三十
一三  二八
九十二分九四
   六十一

六十二
九七  六八

九五  九四
三十一
0六  二二
九十三分六一
   六十二

六十三
九三  六二
九五  
七二
三十一
九九  八三
九十四分二六
   六十三

六十四
八九 三四
  
九五  五一
三十二
九四  0九
九十四分
八五
   六十四

六十五
八四  八五

九五  二九
三十三
八八  九四
九十五分三八
   六十五

六十六
八0  一四

九五  0九
三十四
八四  三二
九十五分九0
   六十六

六十七
七五  二三

九四  八七
三十五
八0  二二
九十六分三八
   六十七

六十八
七0  一0

九四  七0
三十六
七六  六0
九十六分八一
   六十八

六十九
六四  八0

九四  五0
三十七
七三  四一
九十七分一九
   六十九

七十
五九  三0

九四  二七
三十八
七0  六0
九十七分五六
   七十

七十一
五三  五七

九四  一二
三十九
六八  一六
九十七分八九
   七十一

七十二
四七  六九

九三  九二
四十
六六  0五
九十八分一八
   七十二

七十三
四一  六一

九三  八五
四十一
六四  二三
九十八分四五
   七十三

七十四
三五  四六

九三  五三
四十二
六二  六八
九十八分六八
   七十四

七十五
二八  九九

九三  四三
四十三
六一  三六
九十八分九一
   七十五

七十六
二二  四二

九三  二九
四十四
六0  二七
九十九分一0
   七十六

七十七
一五  七一

九三  一五
四十五
五九  三七
九十九分二五
   七十七

七十八
0八  八六

九三  0四
四十六
五八  六二
九十九分四0
   七十八

七十九
0一  九0

九二  八六
四十七
五八  0二
九十九分五二
   七十九

七十九
九四  七六

九二  七五
四十八
五七  五四
九十九分六二
   八十

八十
八七  五一

九二  六五
四十九
五七  一六
九十九分七二
   八十一

八十一
八0  一六

九二  五五
五十
五六  八八
九十九分七九
   八十二

八十二
七二  七一

九二  四四
五十一
五六  六七
九十九分八四
   八十三

八十三
六五  一五

九二  三八
五十二
五六  五一
九十九分八九
   八十四

八十四
五七  五三

九二  二八
五十三
五六  四0
九十九分九三
   八十五

八十五
四九  八一

九二  二二
五十四
五六  三三
九十九分九六
   八十六

八十六
四二  0三

九二  一五
五十五
五六  二九
九十九分九七
   八十七

八十七
三四  一八

九二  一二
五十六
五六  二六
九十九分九九
   八十八

八十八
二六  三0

九二  一0
五十七
五六  二五

   八十九

八十九
一八  四0

九二  0四
五十八
五六  二五

   九十

九十
一0  四四

九二  0四
五十九
五六  二五

   九十一
三一
九十一
0二  四八

二八  七七
六十
五六  二五

三一  二五
   九十一
   九十一
三一  二五
   六十
八七  五0
    推黄道宿度
置四正后赤道宿积度,以其赤道积度减之,余以黄道率乘之,如赤道率而一;所得,以加黄道积度,为二十八宿黄道积度;以前宿黄道积度减之,为其宿黄道度及分。(其秒就近为分。)
黄道宿度
角十二(八十七) 亢九(五十六) 氐十六(四十) 房五(四十八)心六(二十七) 尾十七(九十五) 箕九(五十九)右东方七宿,七十八度一十二分。
斗二十三(四十七) 牛六(九十) 女十一(一十二) 虚九(分空太)危十五(九十五) 室十八(三十二) 壁九(三十四)右北方七宿,九十四度一十分太。
奎十七(八十七) 娄十二(三十六) 胃十五(八十一) 昴十一(0八)毕十六(五十) 觜初(0五) 参十(二十八)右西方七宿,八十三度九十五分。
井三十一(0三) 鬼二(一十一) 柳十三 星六(三十一)张十七(七十九) 翼二十(0九) 轸十八(七十五)右南方七宿,一百九度八分。
右黄道宿度,依今历所测赤道准冬至岁差所在算定,以凭推步。若上下考验,据岁差每移一度,依术推变,各得当时宿度。
推冬至加时黄道日度
置天正冬至加时赤道日度,以其赤道积度减之,余以黄道率乘之,如赤道率而一;所得,以加黄道积度,即所求年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及分秒。
求四正加时黄道日度
置所求年冬至日躔黄赤道差,与次年黄赤道差相减,余四而一,所得,加象限,为四正定象度。置冬至加时黄道日度,以四正定象度累加之,满黄道宿次,去之,各得四正定气加时黄道宿度及分。
求四正晨前夜半日度
置四正恒气日及分秒,(冬夏二至,盈缩之端,以恒为定。)以盈缩差命为日分,盈减缩加之,即为四正定气日及分。置日下分,以其日行度乘之,如日周而一;所得,以减四正加时黄道日度,各得四正定气晨前夜半日度及分秒。
求四正后每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
以四正定气日距后正定气日为相距日,以四正定气晨前夜半日度距后正定气晨前夜半日度为相距度,累计相距日之行定度,与相距度相减;余如相距日而一,为日差;(相距度多为加,相距度少为减。)以加减四正每日行度率,为每日行定度;累加四正晨前夜半黄道日度,满宿次,去之,为每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及分秒。
求每日午中黄道日度置其日行定度,半之,以加其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得午中黄道日度及分秒。
求每日午中黄道积度以二至加时黄道日度距所求日午中黄道日度,为二至后黄道积度及分秒。
求每日午中赤道日度
置所求日午中黄道积度,满象限,去之,余为分后;内减黄道积度,以赤道率乘之,如黄道率而一;所得,以加赤道积度及所去象限,为所求赤道积度及分秒;以二至赤道日度加而命之,即每日午中赤道日度及分秒。
黄道十二次宿度
危,十二度六十四分九十一秒。入娵訾之次,辰在亥。奎,一度七十三分六十三秒。入降娄之次,辰在戌。胃,三度七十四分五十六秒。入大梁之次,辰在酉。毕,六度八十八分五秒。入实沈之次,辰在申。井,八度三十四分九十四秒。入鹑首之次,辰在未。柳,三度八十六分八十秒。入鹑火之次,辰在午。张,十五度二十六分六秒。入鹑尾之次,辰在巳。轸,十度七分九十七秒。入寿星之次,辰在辰。氐,一度一十四分五十二秒。入大火之次,辰在卯。尾,三度一分一十五秒。入析木之次,辰在寅。斗,三度七十六分八十五秒。入星纪之次,辰在丑。女,二度六分三十八秒。入玄枵之次,辰在子。求入十二次时刻
各置入次宿度及分秒,以其日晨前夜半日度减之,余以日周乘之,为实;以其日行定度为法;实如法而一,所得,依发敛加时求之,即入次时刻。
步月离第四
转终分,二十七万五千五百四十六分。转终,二十七日五千五百四十六分。转中,十三日七千七百七十三分。初限,八十四。中限,一百六十八。周限,三百三十六。月平行,十三度三十六分八十七秒半。转差,一日九千七百五十九分九十三秒。弦策,七日三千八百二十六分四十八秒少。上弦,九十一度三十一分四十三秒太。望,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八十七秒半。下弦,二百七十三度九十四分三十一秒少。转应,一十三万一千九百四分。
推天正经朔入转
置中积,加转应,减闰余,满转终分,去之,不尽,以日周约之为日,不满为分,即天正经朔入转日及分。(上考者,中积内加所求闰余,减转应,满转终,去之,不尽,以减转终,余同上。)
求弦望及次朔入转
置天正经朔入转日及分,以弦策累加之,满转终,去之,即弦望及次朔入转日及分秒。(如径求次朔,以转差加之。)
求经朔弦望入迟疾历各视入转日及分秒,在转中已下,为疾历;已上,减去转中,为迟历。
迟疾转定及积度
   入转日
  初末限
  迟疾度
  转定度
  转积度
   初

疾初
十四 六七
六四

   一
  
一十二二十
疾一 三0
七七
十四 五五
七三
十四 六七
六四
   二
  
二十四四十
疾二 四九
六三
十四 四0
二九
二十九 二三
三七
   三
  
三十六六十
疾三 五三
0五
十四 二一
三0
四十三 六三
六六
   四
  
四十八八十
疾四 三七
四八
十三 九八
七七
五十七 八四
九六
   五
  
六十一
疾四 九九
三八
十三 七二
七一
七十一 八三
七三
   六
  
七十三二十
疾五 三五
二二
十三 四四
四六
八十五 五六
四四
   七
末八十二六十
疾五 四二
八一
十三 二三
五三
九十九 00
九0
   八
  
七十四十
疾五 二九
四七
十二 九四
七五
一百一十二 二四  
     四三
   九
  
五十八二十
疾四 八七
三五
十二 六九
四八
一百二十五 一九  
 一八
   十
  
四十六
疾四 一九
九六
十二 四七
七七
一百三十七 八八  
 六六
   十一
  
三十三八十
疾三 三0
八六
十二 二九
六0
一百五十 三六  
 四三
   十二
  
二十一六十
疾二 二三
五九
十二 一四
九六
一百六十二 六六  
 0三
   十三
  
九四十
疾一 0一
六八
十二 0四
六二
一百七十四 八0  
 九九
   十四
初二八十
迟初 三0  
八八
十二 0八
五二
一百八十六 八五  
 六一
   十五
  
一十五
迟一 五九
二三
十二 二一
二二
一百九十八 九四  
 一三
   十六
  
二十七二十
迟二 七四
八八
十二 三七
五二
二百一十一 一五  
 三五
   一七
  
三十九四十
迟三 七四
二二
十二 五七
三0
二百二十三 五二  
 八七
   十八
  
五十一六十
迟四 五三
八0
十二 八0  
六三
二百三十六 一0  
 一七
   十九
  
六十三八十
迟五 一0
0四
十三 0七
五三
二百四十八 九0  
 八0
   二十
  
七十六
迟五 三九
三八
十三 三三
七七
二百六十一 九八  
 三三
   二十一
末七十九八十
迟五 四二
四八
十三 五七
一二
二百七十五 三二  
 一0
   二十二
  
六十七六十
迟五 二二
二三
十三 八五
一一
二百八十八 八九  
 二二
   二十三
  
五十五四十
迟四 七三
九九
十四 0九
五五
三百二 七四
三三
   二十四
  
四十三二十
迟四 0一
三一
十四 三0
四六
三百一十六 八三  
 八八
   二十五
  
三十一
迟三 0七
七二
十四 四七
八二
三百三十一 一四  
 三四
   二十六
  
一十八八十
迟一 九六
七七
十四 六一
六三
三百四十五 六二  
 一六
   二十七
  
六六十
迟 七二
0一
十四 七一
五四
三百六十 二三
    七九
  求迟疾差
置迟疾历日及分,以十二限二十分乘之,在初限已下为初限,已上覆减中限,余为末限。置立差三百二十五,以初末限乘之,加平差二万八千一百,又以初末限乘之,用减定差一千一百一十一万,余再以初末限乘之,满亿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即迟疾差。
又术:置迟疾历日及分,以迟疾历日率减之,余以其下损益分乘之,如八百二十而一,益加损减其下迟疾度,亦为所求迟疾差。
求朔弦望定日
以经朔弦望盈缩差与迟疾差,同名相从,异名相消,(盈迟缩疾为同名,盈疾缩迟为异名。)以八百二十乘之,以所入迟疾限下行度除之,即为加减差,盈迟为加,缩疾为减。以加减经朔弦望日及分,即定朔弦望日及分。若定弦望分在日出分已下者,退一日,其日命甲子算外,各得定朔弦望日辰。定朔干名与后朔干同者,其月大;不同者,其月小;内无中气者,为闰月。
推定朔弦望加时日月宿度
置经朔弦望入盈缩历日及分,以加减差加减之,为定朔弦望入历,在盈,便为中积,在缩,加半岁周,为中积;命日为度,以盈缩差盈加缩减之,为加时定积度;以冬至加时日黄道宿度加而命之,各得定朔弦望加时日度。
凡合朔加时,日月同度,便为定朔加时月度;其弦望各以弦望度加定积,为定弦望月行定积度;依上加而命之,各得定弦望加时黄道月度。
推定朔弦望加时赤道月度
各置定朔弦望加时黄道月行定积度,满象限,去之,以其黄道积度减之,余以赤道率乘之,如黄道率而一,用加其下赤道积度及所去象限,各为赤道加时定积度;以冬至加时赤道日度加而命之,各为定朔弦望加时赤道月度及分秒。(象限已下及半周,去之,为至后;满象限及三象,去之,为分后。)
推朔后平交入转迟疾历
置交终日及分,内减经朔入交日及分,为朔后平交日;以加经朔入转,为朔后平交入转;在转中已下,为疾历;已上,去之,为迟历。
求正交日辰
置经朔,加朔后平交日,以迟疾历依前求到迟疾差,迟加疾减之,为正交日及分,其日命甲子算外,即正交日辰。
推正交加时黄道月度
置朔后平交日,以月平行度乘之,为距后度;以加经朔中积,为冬至距正交定积度;以冬至日黄道宿度加而命之,为正交加时月离黄道宿度及分秒。
求正交在二至后初末限
置冬至距正交积度及分,在半岁周已下,为冬至后;已上,去之,为夏至后。其二至后,在象限已下,为初限;已上,减去半岁周,为末限。
求定差距差定限度
置初末限度,以十四度六十六分乘之,如象限而一,为定差;反减十四度六十六分,余为距差。以二十四乘定差,如十四度六十六分而一;所得,交在冬至后名减,夏至后名加,皆加减九十八度,为定限度及分秒。
求四正赤道宿度
置冬至加时赤道度,命为冬至正度;以象限累加之,各得春分、夏至、秋分正积度;各命赤道宿次去之,为四正赤道宿度及分秒。
求月离赤道正交宿度
以距差加减春秋二正赤道宿度,为月离赤道正交宿度及分秒。(冬至后,初限加,末限减,视春正;夏至后,初限减,末限加,视秋正。)
求正交后赤道宿积度入初末限
各置春秋二正赤道所当宿全度及分,以月离赤道正交宿度及分减之,余为正交后积度;以赤道宿次累加之,满象限去之,为半交后;又去之,为中交后;再去之,为半交后;视各交积度在半象已下,为初限;已上,用减象限,余为末限。
求月离赤道正交后半交白道(旧名九道)出入赤道内外度及定差
置各交定差度及分,以二十五乘之,如六十一而一;所得,视月离黄道正交在冬至后宿度为减,夏至后宿度为加,皆加减二十三度九十分,为月离赤道后半交白道出入赤道内外度及分;以周天六之一,六十度八十七分六十二秒半,除之,为定差。(月离赤道正交后为外,中交后为内。)
求月离出入赤道内外白道去极度
置每日月离赤道交后初末限,用减象限,余为白道积;用其积度减之,余以其差率乘之;所得,百约之,以加其下积差,为每日积差;用减周天六之一,余以定差乘之,为每日月离赤道内外度;内减外加象限,为每日月离白道去极度及分秒。
求每交月离白道积度及宿次
置定限度,与初末限相减相乘,退位为分,为定差;(正交、中交后为加,半交后为减)。以差加减正交后赤道积度,为月离白道定积度;以前宿白道定积度减之,各得月离白道宿次及分。
推定朔弦望加时月离白道宿度
各以月离赤道正交宿度距所求定朔弦望加时月离赤道宿度,为正交后积度;满象限,去之,为半交后;又去之,为中交后;再去之,为半交后;视交后积度在半象已下,为初限;已上,用减象限,为末限;以初末限与定限度相减相乘,退位为分,分满百为度,为定差;(正交中交后为加,半交后为减。)以差加减月离赤道正交后积度,为定积度,以正交宿度加之,以其所当月离白道宿次去之,各得定朔弦望加时月离白道宿度及分秒。
求定朔弦望加时及夜半晨昏入转
置经朔弦望入转日及分,以定朔弦望加减差加减之,为定朔弦望加时入转;以定朔弦望日下分减之,为夜半入转;以晨分加之,为晨转;昏分加之,为昏转。
求夜半月度
置定朔弦望日下分,以其入转日转定度乘之,万约为加时转度,以减加时定积度,余为夜半定积度;依前加而命之,各得夜半月离宿度及分秒。
求晨昏月度
置其日晨昏分,以夜半入转日转定度乘之,万约为晨昏转度;各加夜半定积度,为晨昏定积度;加命如前,各得晨昏月离宿度及分秒。
求每日晨昏月离白道宿次
累计相距日数转定度,为转积度;与定朔弦望晨昏宿次前后相距度相减,余以相距日数除之,为日差;(距度多为加,距度少为减。)以加减每日转定度,为行定度;以累加定朔弦望晨昏月度,加命如前,即每日晨昏月离白道宿次。(朔后用昏,望后用晨,朔望晨昏俱用。)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2-6-1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feature"> 元史  卷五十六‧志第八  历五 庚午元历上
演纪上元庚午,距太祖庚辰岁,积年二千二十七万五千二百七十算外,上考往古,每年减一算,下验将来,每年加一算。
步气朔术
日法,五千二百三十。
岁实,一百九十一万二百二十四。
通余,二万七千四百二十四。
朔实,一十五万四千四百四十五。
通闰,五万六千八百八十四。
岁策,三百六十五,余一千二百七十四。
朔策,二十九,余二千七百七十五。
气策,一十五,余一千一百四十二,秒六十。
望策,一十四,余四千二,秒四十五。
象策,七,余二千一,秒二十二半。
没限,四千八十七,秒三十。
朔虚分,二千四百五十五。
旬周,三十一万三千八百。
纪法,六十。
秒母,九十。
求天正冬至
置上元庚午以来积年,以岁实乘之,为通积分;满旬周,去之;不尽,以日法约之,为日,不盈为余;命壬戌算外,即得所求天正冬至大小余也。(先以里差加减通积分,然后求之。求里差术,具月离篇中。)
求次气
置天正冬至大小余,以气策及余累加之,秒盈秒母从分,分满日法从日,即得次气日及余分秒。
求天正经朔 置通积分,满朔实去之,不尽,为闰余;以减通积分,为朔积分;满旬周,去之,不尽,如日法而一,为日,不尽,为余,即得所求天正经朔大小余也。
求弦望及次朔 置天正经朔大小余,以象策累加之,即各得弦望及次朔经日及余秒也。
求没日
置有没之气恒气小余,如没限以上,为有没之气;以秒母乘之,内其秒,用减四十七万七千五百五十六;余,满六千八百五十六而一;所得,并入恒气大余内,命壬戌算外,即得为没日也。
求灭日
置有灭之朔小余,(经朔小余不满朔虚分者。)六因之,如四百九十一而一;所得,并经朔大余,命为灭日。
步卦候发敛术
候策,五,余三百八十,秒八十。
卦策,六,余四百五十七,秒六。
贞策,三,余二百二十八,秒四十八。
秒母,九十。
辰法,二千六百一十五。
半辰法,一千三百七半。
刻法,三百一十三,秒八十。
辰刻,八,分一百四,秒六十。
半辰刻,四,分五十二,秒三十。
秒母,一百。
求七十二候 置节气大小余,命之为初候;以候策累加之,即得次候及末候也。
求六十四卦
置中气大小余,命之为公卦;以卦策累加之,得辟卦;又加,得侯内卦;以贞策加之,得节气之初,为侯外卦;又以贞策加之,得大夫卦;又以卦策加之,为卿卦也。
求土王用事 以贞策减四季中气大小余,即得土王用事日也。
求发敛
置小余,以六因之,如辰法而一,为辰数;不尽,以刻法除为刻,命子正算外,即得加时所在辰刻分也。(如加半辰法,即命子初。)
求二十四气卦候
   恒气 月中节
四正卦   初候
  次候
  末候
  始卦
  中卦
  终卦
   冬至 十一月中
坎初六  蚯蚓结
麋角解
水泉动
公中孚
辟复
侯屯内
   小寒 十二月节
坎九二  雁北向
鹊始巢
野䴗始鸲
侯屯外
大夫谦
卿睽
   大寒 十二月中
坎六三  ○始乳
鸷鸟厉疾
水泽腹坚

辟临
侯小过内
   立春 正月节
坎六四  东风解冻
蛰虫始振
鱼上冰
侯小过外
大夫蒙
卿益
   雨水 正月中
坎九五  獭祭鱼
鸿雁来
草木萌动
公渐
辟泰
侯需内
   惊蛰 二月节
坎上六  桃始华
鸧鹒鸣
鹰化为鸠
侯需外
大夫随
卿晋
   春分 二月中
震初九  玄鸟至
雷乃发声
始电
公解
辟大壮
侯豫内
   清明 三月节
震六二  桐始华
田鼠化为鴽
虹始见
侯豫外
大夫讼
卿蛊
   谷雨 三月中
震六三  萍始生
鸣鸠拂其羽
戴胜降于桑
公革
辟夬
侯旅内
   立夏 四月节
震九四  蝼啯鸣
蚯蚓出
王○生
侯旅外
大夫师
卿比
   小满 四月中
震六五  苦菜秀
靡草死
小暑至
公小畜
辟干
侯大有内
   芒种 五月节
震上六  螳螂生
鵙始鸣
反舌无声
侯大有外
大夫家人
卿井
   夏至 五月中
离初九  鹿角解
蜩始鸣
半夏生
公咸
辟姤
侯鼎内
   小暑 六月节
离六二  温风至
蟋蟀居壁
鹰乃学习
侯鼎外
大夫丰
卿涣
   大暑 六月中
离九三  腐草化为萤
土润溽暑
大雨时行
公履
辟遁
侯恒内
   立秋 七月节
离九四  凉风至
白露降
寒蝉鸣
侯恒外
大夫节
卿同人
   处暑 七月中
离六五  鹰乃祭鸟
天地始肃
禾乃登
公损
辟否
侯巽内
   白露 八月节
离上九  鸿雁来
玄鸟归
○鸟养羞
侯巽外
大夫萃
卿大畜
   秋分 八月中
兑初九  雷乃收声
蛰虫坯户
水始涸
公贲
辟观
侯归妹内
   寒露 九月节
兑九二  鸿雁来宾
雀入大水化为蛤
菊有黄花
侯归妹外
大夫无妄
卿明夷
   霜降 九月中
兑六三  豺乃祭兽
草木黄落
蛰虫咸俯
公困
辟剥
侯艮内
   立冬 十月节
兑九四  水始冰
地始冻
野○入水化为蜃
侯艮外
大夫既济
卿噬嗑
   小雪 十月中
兑九五  虹藏不见
天气上腾地气下降
闭塞成冬
公大过
辟坤
侯未济内
   大雪 十一月节
兑上六  鹖鸟不鸣
虎始交
荔挺出
侯未济外
大夫蹇
卿颐
  步日○术
周天分,一百九十一万二百九十二,秒九十八。
岁差,六十八,秒九十八。
秒母, 一百。
周天度,三百六十五,分二十五,秒六十七。
象限,九十一,分三十一,秒九 。
分秒母,一百。
二十四气日积度盈缩
   恒气
  日积度
  分秒
  损益率
  初末率
  日差
  盈缩积
   冬至

   益七千五十九
初四百九十八  八十 六十五
末四百二十八 八十八 一十一

九十一  七十九
盈空
   小寒
一十五
九十二
四十三
益五千九百二十
初四百二十五  八十九 七十二
末三百五十二 一十 四十一

一十八  九十九
盈七千五十九
   大寒
三十一
七十三
四十八
益四千七百一十八
初三百四十八  八十四 八十
末二百七十一   一十八 七十四

四十六  一十九
盈一万二千九百七十九
   立春
四十七
四十二
五十一
益三千四百五十三
初二百六十七  六十二 八十六
末一百八十六   一十六 一十六

七十二  九十六
盈一万七千六百九十七
   雨水
六十二
九十八
八十九
益二千一百二十六
初一百八十二  二十七 三十八
末九十七    一十二 三十二

九十八  八十七
盈二万一千一百五十
   惊蛰
七十八
四十二

益七百三十九
初九十一  一十三 四十六
末五    九十八 四十

九十八  八十七
盈二万三千二百七十六
   春分
九十三
七十一
二十四
损七百三十九
初五  九十八 四十
末九十一    一十三 四十六

九十八  八十七
盈二万四千一十五
   清明
一百八
八十五
六十九
损二千一百二十六
初九十八  九十六 五十
末一百八十  四十三 二十
五 七十二
九十六
盈二万三千二百七十六
   谷雨
一百二十三
八十六
二十八
损三千四百五十三
初一百八十八  六 四十八
末二百六十五  七十二 五十四

四十六  一十九
盈二万一千一百五十
   立夏
一百三十八
七十三
六十
损四千七百一十八
初二百七十三  一十一 九十七
末三百四十六  九十一 四十三
五 一十八
九十九
盈一万七千六百九十七
   小满
一百五十三
四十八
二十七
损五千九百二十
初三百五十四  三 七十九
末四百二十三  九十六 三十二

九十一  七十九
盈一万二千九百七十九
   芒种
一百六十八

九十二
损七千五十九
初四百二十八  八十八 一十一
末四百九十八  八十 六十 五

九十一  七十九
盈七千五十九
   夏至
一百八十二
六十二
一十八
益七千五十九
初四百九十八  八十 六十五
末四百二十八  八十八 一十一

九十一  七十九
缩空
   小暑
一百九十七
一十三
四十三
益五千九百二十
初四百二十五  八十九 七十二
末三百五十二  一十 四十一

一十八  九十九
缩七千五十九
   大暑
二百一十一
七十六

益四千七百一十八
初三百四十八  八十四 八十
末二百七十一  一十八 七十四

四十六  一十九
缩一万二千九百七十九
   立秋
二百二十六
五十
七十五
益三千四百五十三
初二百六十七  六十二 八十六
末一百八十六  一十六 一十六

七十二  九十六
缩一万七千六百九十七
   处暑
二百四十一
三十八

益二千一百二十六
初一百八十二  二十七 三十八
末九十七  一十二 三十二

九十八  八十七
缩二万一千一百五十
   白露
二百五十六
三十八
六十六
益七百三十九
初九十一  一十三 四十六
末五  九十八 四十

九十八  八十七
缩二万三千二百七十六
   秋分
二百七十一
五十三
一十二
损七百三十九
初五  九十八 四十
末九十一  一十三 四十六

九十八  八十七
缩二万四千一十五
   寒露
二百八十六
八十二
三十五
损二千一百二十六
初九十八  九十六 五十
末一百八十  四十三 二十

七十二  九十六
  缩二万三千二百七十六
   霜降
三百二
二十五
四十六
损三千四百五十三
初一百八十八  六 四十八
末二百六十五  七十二 五十四

四十六  一十九
缩二万一千一百五十
   立冬
三百一十七
八十一
八十四
损四千七百一十八
初二百七十三  一十一 九十七
末三百四十六  九十一 四十三

一十八  九十九
缩一万七千六百九十七
   小雪
三百三十三
五十
八十七
损五千九百二十

三百五十四  三七十九  末四百二十三  九十六 三十二

九十一  七十九
  缩一万二千九百七十九
   大雪
三百四十九
三十一
九十二
损七千五十九
初四百二十八  八十八 一十一
末四百九十八  八十 六十五

九十一  七十九
缩七千五十 九
    恒气
  中积
  经分
约分
  损益率
  初末率
  日差
  朓朒积
   冬至

   益二百七十六
初一十九 四十八  六十四
末一十六 七十八  五十二
一十九
朒空
   小寒
十五
一千一百四十二  六十
二十一  八十四
益二百三十二
初一十六 六十八  七十四
末一十三 八十 一十九
二十二十九
朒二百七十六
   大寒
三十
二千二百八十五  三十
四十三  六十九
益一百八十五
初一十三 六十九  一十一
末一十 六十二  一十四
二十一五十九
朒五百八
   立春
四十五
三千四百二十八
六十五  五十四
益一百三十五
初一十 四十六  七十
末七 二十七  四十五
二十二四十五
朒六百九十三
   雨水
六十
四千五百七十  六十
八十七  三十九
益八十三
初七 一十一  一十四
末三 七十九  六十三
二十三三十二
朒八百二十八
   惊蛰
七十六
四百八十三  三十
九  二十四
益二十九
初三 五十六  三十一
末空 二十四  八十
二十三三十二
朒九百一十一
   春分
九十一
一千六百二十六
三十一  九
损二十九
初空 二十四  八十
末三 五十六  三十一
二十三三十二
朒九百四十
   清明
一百六
二千七百六十八  六十
五十二  九十三
损八十三
初三 八十五  七十六
末七 五  一
二十二四十五
朒九百一十一
   谷雨
一百二十一
三千九百一十一  三十
七十四  七十八
损一百三十五
初七 三十三 五十九
末一十 四十  五十六
二十一五十九
朒八百二十八
   立夏
一百三十六
五千五十四
九十六  六十三
损一百八十五
初一十 七十一  三十六
末一十三 五十九  九十一
二十二十九
朒六百九十三
   小满
一百五十二
九百九十六  六十
一十八  四十八
损二百三十二
初一十三 八十九  四十
末一十六 五十九  五十二
一十九
朒五百八
   芒种
一百六十七
二千一百九  三十
四十  三十三
损二百七十六
初一十六  七十八  五十二
末一十九 四十九  六十四
一十九
朒二百七十六
   夏至
一百八十二
三千二百五十二
六十二  一十八
益二百七十六
初一十九 四十八 六十四
末一十六 七十八  五十二
一十九
朓空
   小暑
一百九十七
四千三百九十四  六十
八十四  二
益二百三十二
初一十六 六十八  七十四
末一十三 八十  一十九
二十二十九
朓二百七十六
   大暑
二百一十三
三百七  三十
五  八十七
益一百八十五

一十三 六十九  一十一 末一十 六十二  一十四
二十一五十九
朓五百八
   立秋
二百二十八
一千四百五十
二十七  七十二
益一百三十五
初一十 四十六  七十
末七 二十七  四十五
二十二四十五
朓六百九十三
   处暑
二百四十三
二千五百九十二  六十
四十九  五十七
益八十三
初七 一十一  一十四
末三 七十九  六十三
二十三三十二
朓八百二十八
   白露
二百五十八
三千七百三十五  三十
七十一  四十二
益二十九
初三 五十六  三十一
末空 二十四  八十
二十三三十二
朓九百一十一
   秋分
二百七十三
四千八百七十八
九十三  二十七
损二十九
初空 二十四  八十
末三 五十六  三十一
二十三三十二
朓九百四十
   寒露
二百八十九
七百九十  六十
一十五  一十二
损八十三
初三 八十五  七十六
末七 五  一
二十二四十五
朓九百一十一
   霜降
三百四
一千九百三十三  三十
三十六  九十六
损一百三十五
初七 二十五  五十九
末十一 四十  五十六
二十一五十九
朓 八百二十八
   立冬
三百一十九
三千七十六
五十八  八十一
损一百八十五
初一十 七十一  三十六
末一十三 五十九  九十一
二十二十九
朓六百九十三
   小雪
三百三十四
四千二百十八  六十
八十  六十六
损二百三十二
初一十三 八十九  四十
末一十六 五十九  五十二
一十九
朓五百八
   大雪
三百五十
一百三十一  三十
二  五十一
损二百七十六
初一十六 七十八  五十二
末一十九 四十八  六十四
一十九
朓二百七十 六
  求每日盈缩朓朒
各置其气损益率,(求盈缩,用盈缩之损益;求朓朒,用朓朒之损益。)六因,如象限而一,为其气中率;与后气中率相减,为合差;半合差,加减其气中率,为初末汎率。(至后,加初减末;分后,减初加末。)又置合差,六因,如象限而一,为日差;半之,加减初末汎率,为初末定率;至后,减初加末;分后,加初减末。以日差累加减气初定率,为每日损益分;至后,减;分后,加。各以每日损益分加减气下盈缩朓朒,为每日盈缩朓朒。(二分前一气无后率相减为合差者,皆用前气合差。)
求经朔弦望入气
置天正闰余,以日法除为日,不满,为余;如气策以下,以减气策,为入大雪气;以上,去之,余亦以减气策,为入小雪气;即得天正经朔入气日及余也;以象策累加之,满气策去之,即为弦望入次气日及余;因加得后朔入气日及余也。(便为中朔望入气。)
求每日损益盈缩朓朒
以日差益加损减其气初损益率,为每日损益率;驯积损益其气盈缩朓朒积,为每日盈缩朓朒积。
求经朔弦望入气朓朒定数
以各所求入气小余,以乘其日损益率,如日法而一;所得,损益其下朓朒积,为定数。(便为中朔弦望朓朒定数。)
赤道宿度
斗二十五 牛七(少) 女十一(少) 虚九(少六十七秒)危十五度半 室十七 壁八(太)右北方七宿,九十四度(六十七秒。)
奎十六半 娄十二 胃十五 昂十一(少)毕十七(少) 觜半 参十半右西方七宿,八十三度。
井三十三(少) 鬼二半 柳十三(太) 星六(太)张十七(少) 翼十八(太) 轸十七右南方七宿,一百九度少。
角十二 亢九(少) 氐十六 房五(太)心六(少) 尾十九(少) 箕十半右东方七宿,七十九度。
求冬至赤道日度
置通积分,以周天分去之;余,日法而一,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以百为母,命起赤道虚宿七度外,去之,不满宿,即得所求年天正冬至加时日躔赤道宿度及分秒。(其在寻斯干之东西者,先以里差加减通积分。)
求春分夏至秋分赤道日度
置天正冬至加时赤道日度,累加象限,满赤道宿次,去之,即各得春分、夏至、秋分加时日在宿度及分秒。
求四正赤道宿积度
置四正赤道宿全度,以四正赤道日度及分秒减之,余为距后度;以赤道宿度累加之,各得四正后赤道宿积度及分秒。
求赤道宿积度入初末限
视四正后赤道宿积度及分,在四十五度六十五分五十四秒半以下,为入初限;以上者,用减象限,余为入末限。
求二十八宿黄道度
置四正后赤道宿入初末限度及分,减一百一度;余,以初末限度及分乘之,进位,满百为分,分满百为度;至后以减、分后以加赤道宿积度,为其宿黄道积度;以前宿黄道积度减之,(其四正之宿,先加象限,然后以前宿减之。)为其宿黄道度及分。(其分就近约为太半少。
黄道宿度
斗二十三 牛七 女十一 虚九(少六十七秒)危十六 室十八(少) 壁九半右北方七宿,九十四度(六十七秒。)
奎十七(太) 娄十二(太) 胃十五半 昂十一毕十六半 觜半 参九(太)右西方七宿,八十三度(太)。
井三十半 鬼二半 柳十三(少) 星六(太)张十七(太) 翼二十 轸十八半右南方七宿,一百九度(少。)
角十二(太) 亢九(太) 氐十六(少) 房五(太)心六 尾十八(少) 箕九半右东方七宿,七十八度(少)。
前黄道宿度,依今历岁差所在算定。如上考往古,下验将来,当据岁差,每移一度,依术推变当时宿度,然后可步七曜,知其所在。
求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
以冬至加时赤道日度分秒,减一百一度,余以冬至加时赤道日度及分秒乘之,进位,满百为分,分满百为度,命曰黄赤道差;用减冬至加时赤道日度及分秒,即得所求年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及分秒。
求二十四气加时黄道日度
置所求年冬至日躔黄赤道差,以次年黄赤道差减之,余以所求气数乘之,二十四而一;所得,以加其气中积度及约分,以其气初日盈缩数盈加缩减之,用加冬至加时黄道日度,依宿次去之,即各得其气加时黄道日躔宿度及分秒。(如其年冬至加时赤道宿度空分秒在岁差以下者,即加前宿全度,然求黄赤道差,余依术算。)
求二十四气及每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
副置其恒气小余,以其气初日损益率乘之,(盈缩之损益。)万约之,应益者盈加缩减,应损者盈减缩加,其副日法除之,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以减其气加时黄道日度,即得其气初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每日加一度,以万乘之,又以每日损益数,(盈缩之损益。)应益者盈加缩减,应损者盈减缩加,为每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及分秒。
求每日午中黄道日度
置一万分,以所求入气日损益数加减,(益者,盈加缩减;损者,盈减缩加。)半之,满百为分,不满为秒,以加其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即其日午中日躔黄道宿度及分秒。
求每日午中黄道积度以二至加时黄道日度,距至所求日午中黄道日度,为入二至后黄道日积度及分秒。
求每日午中黄道入初末限
视二至后黄道积度,在四十三度一十二分八十七秒之以下为初限;以上,用减象限,余为入末限。其积度,满象限去之,为二分后黄道积度;在四十八度一十八分二十二秒之以下,为初限;以上,用减象限,余为入末限。
求每日午中赤道日度
以所求日午中黄道积度,入至后初限、分后末限度及分秒,进三位,加二十万二千五十少,开平方除之,所得减去四百四十九半;余在初限者,直以二至赤道日度加而命之;在末限者,以减象限,余以二分赤道日度加而命之,即每日午中赤道日度。
以所求日午中黄道积度,入至后末限、分后初限度及分秒,进三位,用减三十万三千五十少,开平方除之,所得,以减五百五十半,其在初限者,以所减之余,直以二分赤道日度加而命之;在末限者,以减象限,余以二至赤道日度加而命之,即每日午中赤道日度。
太阳黄道十二次入宫宿度
危 十三度三十九分五十九秒外入卫分陬訾之次,辰在亥。奎 二度三十五分八十五秒外入鲁分降娄之次,辰在戌。胃 四度二十四分三十三秒外入赵分大梁之次,辰在酉。毕 七度九十五分二十秒外入晋分实沈之次,辰在申。井 九度四十七分一十秒外入秦分鹑首之次,辰在未。柳 四度九十五分一十六秒外入周分鹑火之次,辰在午。张 十五度五十六分三十五秒外入楚分鹑尾之次,辰在巳。轸 十度四十四分五秒外入郑地寿星之次,辰在辰。氐 一度七十七分七十七秒外入宋分大火之次,辰在卯。尾 三度九十七分七十二秒外入燕分析木之次,辰在寅。斗 四度三十六分六十六秒外入吴越分星纪之次,辰在丑。女 二度九十一分九十一秒外入齐分玄枵之次,辰在子。
求入宫时刻
各置入宫宿度及分秒,以其日晨前夜半日度减之,(相近一度之间者求之。)余以日法乘其分,(其秒从于下,亦通乘之。)为实;以其日太阳行分为法;实如法而一,所得,依发敛加时求之,即得其日太阳入宫时刻及分秒。
步晷漏术
中限,一百八十二日六十二分一十八秒。冬至初限、夏至末限,六十二日二十分。夏至初限、冬至末限,一百二十日四十二分。冬至永安晷影常数,一丈二尺八寸三分。夏至永安晷影常数,一尺五寸六分。周法,一千四百二十八。内外法,一万八百九十六。半法,二千六百一十五。日法四分之三,三千九百二十二半。日法四分之一,一千三百七半。昏明分,一百三十分七十五秒。昏明刻,二刻一百五十六分九十秒。刻法,三百一十三分八十秒。秒母,一百。
求午中入气中积
置所求日大余及半法,以所入气大小余减之,为其日午中入气;以加其气中积,为其日午中中积。(小余以日法除,为约分。)
求二至后午中入初末限
置午中中积及分,如中限以下,为冬至后;以上,去中限,为夏至后。其二至后,如在初限以下,为初限;以上,覆减中限,余为入末限也。
求午中晷影定数
视冬至后初限、夏至后末限,百通日内分,自相乘,副置之,以一千四百五十除之;所得,加五万三百八,折半限分并之,除其副为分,分满十为寸,寸满十为尺,用减冬至地中晷影常数,为所求晷影定数。
视夏至后初限、冬至后末限,百通日内分,自相乘,为上位;下置入限分,以二百二十五乘之,百约之,加一十九万八千七十五,为法;(夏至前后半限以上者,减去半限,列于上位,下置半限,各百通日内分,先相减,后相乘,以七千七百除之,所得以加其法。)反除上位为分,分满十为寸,寸满十为尺,用加夏至地中晷影常数,为所求晷影定数。
求四方所在晷影
各于其处测冬夏二至晷数,乃相减之,余为其处二至晷差;亦以地中二至晷数相减,为地中二至晷差。其所求日在冬至后初限、夏至后末限者,如在半限以下,倍之;半限以上,覆减全限,余亦倍之;并入限日,三因,折半,以日为分,十分为寸,以减地中二至晷差,为法;置地中冬至晷影常数,以所求日地中晷影定数减之,余以其处二至晷差乘之,为实;实如法而一,所得,以减其处冬至晷数,即得其处其日晷影定数。所求日在夏至后初限、冬至后末限者,如在半限以下,倍之;半限以上,覆减全限,余亦倍之;并入限日,三因,四除,以日为分,十分为寸,以加地中二至晷差,为法;置所求日地中晷影定数,以地中夏至晷影常数减之,余以其处二至晷差乘之,为实;实如法而一,所得,以加其处夏至晷数,即得其处其日晷影定数。
二十四气陟降及日出分
   恒气
  增损差
  加减差
  陟降率
  初末率
  日出分
   冬至

初九  二十六  末七  九十六
减十
陟十四十
初空  五 五十
末一  二十六 四
一千五百六十七九十二
   小寒

初七  八十九  末六  五十九
减十
陟二十八七十三
初一  三十六
末二  三十七 三十六
一千五百五十七五十二
   大寒

初六  五十二  末五  二十二
减十
陟四十三五十六
初二  四十三
末三  二十五 一十八
一千五百二十八七十九
   立春

初五  一十八  末三  八十八
减十
陟五十五一十九
初三  二十九
末三  九十二 四十二
一千四百八十五二十三
   雨水

初三  八十二  末二  五十二
减十
陟六十三九十
初三  九十五 五十
末四  三十九 八十八
一千四百三十四
   惊蛰

初二  四十八  末一  三十八
减十
陟六十九一十八
初四  四十四
末四  六十七 一十六
一千三百六十六一十四
   春分
损 初一 三十六
末二 四十
加八
陟六十四六十九
初四  三十七
末四  一十 六十八
一千二百九十六九十六
   清明
损 初二 五十
末三  五十四
加八
陟五十九九
初四  八 五十
末三  六十六 二十二
一千二百三十二二十七
   谷雨

初三  六十五  末四  六十九
加八
陟五十八十四
初三  六十二
末三  三 六十二
一千一百七十三一十八
   立夏

初四  八十  末五  八十四
加八
陟三十九八十六
初二  九十八
末二  二十四 五十
一千一百二十二三十四
   小满

初五  九十八  末七  二
加八
陟二十六六
初二 一十六
末一  二十五
一千八十二四十八
   芒种

初七  一十九  末八  二十三
加八
陟九三十五
初一  一十五
末空  七 六
一千五十六四十二
   夏至

初八  三十七  末七  三十三
减八
降九三十五
初空  四 五十
末一  一十四 四十
一千四十七七
   小暑

初七  二十  末六  一十六
减八
降二十六六
初一  二十三
末二  一十六 五十二
一千五十六四十二
   大暑

初六  末四  九十六
减八
降三十九八十六
初二  二十二 五十
末二  九十九 二十二
一千八十二四十八
   立秋

初四  八十  末三  七十六
减八
降五十八十四
初三  三
末三  六十二 九十二
一千一百二十二三十四
   处暑

初三  六十  末二  五十六
减八
降五十九九
初三  六十五 五十
末四  八 六十二
一千一百七十三一十八
   白露

初二  四十  末一  三十六
减八
降六十四六十九
初四  一十 五十
末四  三十六 八十二
一千二百三十二二十七
   秋分
损 初一  六十
末二 六十
加十
降六十九一十八
初四  六十八
末四  四十四 九十
一千二百九十六九十六
   寒露

初二  六十二  末三  九十二
加十
降六十三九十
初四  四十二
末三  九十六 二十二
一千三百六十六一十四
   霜降

初三  九十八  末五  二十八
加十
降五十五一十九
初三  九十四
末三  二十九 一十八
一千四百三十四
   立冬

初五  三十二  末六  六十二
加十
降四十三五十六
初三 二十七
末二  四十三 四十二
一千四百八十五二十三
   小雪

初六  六十六  末七  九十六
加十
降二十八七十三
初二  三十九 五十
末一  三十七 一十六
一千五百二十八七十九
   大雪

初八  三  末九  三十二
加十
降十四十
初一  二十八 五十
末空  七 一十二
一千五百五十七五十 二
  二分前后陟降率
春分前三日,太阳入赤道内,秋分后三日,太阳出赤道外,故其陟降与他日不伦,今各 别立数而用之。
惊蛰,十二日陟四(六十七。此为末率,于此用毕。其减差亦止于此也。) 一十六 十三日陟四(四十一。) 十四日陟四(三十八。) 六 九十
十五日陟四。
秋分,初日降四(三十八。)一日降四(三十九。)二日降四(五十九。)三日降四( 六十八。) 此为初率,始用之。(其加差亦始于此也。)
求每日日出入晨昏半昼分
各以陟降初率,陟减降加其气初日日出分,为一日下日出分;以增损差(仍加减加减差 。)增损陟降率,驯积而加减之,即为每日日出分;覆减日法,余为日入分;以日出分 减日入分,半之,为半昼分;以昏明分减日出分,为晨分;加日入分,为昏分。
求日出入辰刻
置日出入分,以六因之,满辰法而一,为辰数;不尽,刻法除之,为刻,不满为分。命 子正算外,即得所求。
求昼夜刻
置日出分,十二乘之,刻法而一,为刻,不满为分,即为夜刻;覆减一百,余为昼刻及 分秒。
求更点率 置晨分,四因之,退位,为更率;二因更率,退位,为点率。
求更点所在辰刻
置更点率,以所求更点数因之,又六因之,内加更筹刻,满辰法而一,为辰数;不尽, 满刻法,除之,为刻数;不满,为分;命其日辰刻算外,即得所求。
求四方所在漏刻
各于所在下水漏,以定其处冬至或夏至夜刻,乃与五十刻相减,余为至差刻。置所求日黄 道去赤道内外度及分,以至差刻乘之,进一位,如二百三十九而一,为刻;不尽,以刻 法乘之,退除为分;内减外加五十刻,即得所求日夜刻;以减百刻,余为昼刻。(其日 出入辰刻及更点差率等,并依前术求之。)
求黄道内外度
置日出之分,如日法四分之一以上,去之,余为外分;如日法四分之一以下,覆减之, 余为内分。置内外分,千乘之,如内外法而一,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即为黄道去 赤道内外度;内减外加象限,即得黄道去极度。
求距中度及更差度
置半法,以晨分减之,余为距中分;百乘之,如周法而一,为距中度;用减一百八十三 度一十二分八十三秒半,余四因,退位,为每更差度。
求昏明五更中星
置距中度,以其日午中赤道日度加而命之,即昏中星所格宿次,因为初更中星;以更差 度累加之,满赤道宿次,去之,即得逐更及明中星。
步月离术
转终分,一十四万四千一百一十,秒六千二十,微六十。 转终日,二十七,余二千九百,秒六千二十,微六十。 转中日,一十三,余四千六十五,秒三千一十,微三十。 朔差日,一,余五千一百四,秒三千九百七十九,微四十。 象策,七,余二千一,秒二千五百。 秒母,一万。 微母,一百。 上弦度,九十一,分三十一,秒四十一太。 望度,一百八十二,分六十二,秒八十三半。 下弦度,二百七十三,分九十四,秒二十五少。 月平行度,十三,分三十六,秒八十七半。 分秒母,一百。 七日初数,四千六百四十八,末数,五百八十二。 十四日初数,四千六十五,末数,一千一百六十五。 二十一日初数,三千四百八十三,末数,一千七百四十七。二十八日初数,二千九百一。
求经朔弦望入转(凡称秒者,微从之,他仿此。)
置天正朔积分,以转终分及秒去之,不尽,如日法而一,为日,不满为余秒,即天正十 一月经朔入转日及余秒;以象策累加之,去命如前,得弦望经日加时入转及余秒;径求 次朔入转,即以朔差加之。(加减里差,即得中朔弦望入转及余秒。)
求转定分及积度朓朒
  一日  一千四百六十八卷  度初  疾初  益五百一十三  朓初    二日  一千四百五十七卷  一十四度六十八  疾一度三十一  益四百六十九  朓五百一十三    三日  一千四百四十二  二十九度二十五  疾二度五十一  益四百一十一  朓九百八十二    四日  一千四百二十二  四十三度六十七  疾三度五十六  益三百三十二  朓一千三百九十三    五日  一千三百九十九  五十七度八十九  疾四度四十一  益二百四十三  朓一千七百二十五    六日  一千三百七十三  七十一度八十八  疾五度三  益一百四十一  朓一千九百六十八    七日  一千三百四十七  八十五度六十一  疾五度三十九  初益四十三末损四  朓二千一百九    八日  一千三百二十一  九十九度八  疾五度四十九  损六十三  朓二千一百四十八    九日  一千二百九十五  一百一十二度二十九  疾五度三十三  损一百六十四  朓二千八十五    十日  一千二百七十一  一百二十五度二十四  疾四度九十一  损二百五十八  朓一千九百二十一    十一日  一千二百四十七  一百三十七度九十五  疾四度二十五  损三百五十二  朓一千六百六十三    十二日  一千二百二十八  一百五十度四十二  疾三度三十五  损四百二十七  朓一千三百一十一    十三日  一千二百一十四  一百六十二度七十  疾二度二十六  损四百八十一  朓八百八十四    十四日  一千二百四  一百七十四度八十四  疾一度三  初损四百三末益一百一十七  朓四百三    十五日  一千二百八  一百八十六度八十八  迟空三十  益五百五  朒一百一十七    十六日  一千二百一十九  一百九十八度九十六  迟一度五十九  益四百六十二  朓六百二十二    十七日  一千二百三十六  二百一十一度一十五  迟二度七十七  益三百九十五  朒一千八十四    十八日  一千二百五十八  二百二十三度五十一  迟三度七十八  益三百九  朒一千四百七十九    十九日  一千二百八十一  二百三十六度九  迟四度五十七  益二百一十九  朓一千七百八十八    二十日  一千三百七  二百四十八度九十  迟五度一十三  益一百一十七  朒二千七    二十一日  一千三百三十三  二百六十一度九十七  迟五度四十三  初益二十七末损一十一  朒二千一百二十四    二十二日  一千三百五十九  二百七十五度三十  迟五度四十七  损八十六  朒二千一百四十    二十三日  一千三百八十四  二百八十八度八十九  迟五度二十五  损一百八十四  朒二千五十四    二十四日  一千四百八  三百二度七十三  迟四度七十八  损二百七十八  朒一千八百七十    二十五日  一千四百三十一  三百一十六度八十一  迟四度七  损三百六十八  朒一千五百九十二    二十六日  一千四百四十九  三百三十一度一十二  迟三度一十三  损四百三十八  朒一千二百二十四    二十七日  一千四百六十三  三百四十五度八六十一  迟二度一  损四百九十三  朒七百八十六    二十八日  一千四百七十二  三百六十度二十四  迟空七十五  损二百九十三  朒二百九十三   求中朔弦望入转朓朒定数
置入转小余,以其日算外损益率乘之,如日法而一,所得,以损益朓朒积,为定数。其四七日下余,如初数以下,初率乘之,如初数而一,以损益朓朒积,为定数;如初数以上,以初数减之,余乘末率,如末数而一,用减初率,余如朓朒积,为定数。其十四日下余,如初数以上,以初数减之,余乘末率,如末数而一,为朓朒定数。
求朔弦望中日
以寻斯干城为准,置相去地里,以四千三百五十九乘之,退位,万约为分,曰里差;以加减经朔弦望小余,满与不足,进退大余,即中朔弦望日及余。(以东加之,以西减之。)
求朔弦望定日
置中朔弦望小余,朓减朒加入气入转朓朒定数,满与不足,进退大余,命壬戌算外,各得定朔弦望日辰及余。定朔干名与后朔同者,其月大;不同者,其月小;月内无中气者,为闰。视定朔小余,秋分后在日法四分之三以上者,进一日;春分后,定朔日出分与春分日出分相减之,余者,三约之,用减四分之三;定朔小余及此分以上者,亦进一日;或有交,亏初于日入前者,不进之。定弦望小余,在日出分以下者,退一日;或有交,亏初于日出前者,小余虽在日出后,亦退之。如望在十七日者,又视定朔小余在四分之三以下之数,(春分后用减定之数。)与定望小余在日出分以上之数相校之,朔少望多者,望不退,而朔犹进之;望少朔多者,朔不进,而望犹退之。(日月之行,有盈缩迟疾;加减之数,或有四大三小。若循常当察加时早晚,随所近而进退之,使不过四大三小。)
求定朔弦望中积
置定朔弦望小余,与中朔弦望小余相减之,余以加减经朔弦望入气日余,(中朔弦望,少即加之,)多即减之。即为定朔弦望入气;以加其气中积,即为定朔弦望中积。(其余,以日法退除为分秒。)
求定朔弦望加时日度
置定朔弦望约余,以所入气日损益率乘之,(盈缩之损益。)万约之,以损益其下盈缩积,乃盈加缩减定朔弦望中积,又以冬至加时日躔黄道宿度加之,依宿次去之,即得定朔弦望加时日所在度分秒。
又法:置定朔弦望约余,副之,以乘其日盈缩之损益率,万约之,应益者盈加缩减,应损者盈减缩加,其副满百为分,分满百为度,以加其日夜半日度,命之,各得其日加时日躔黄道宿次。(若先于历中注定每日夜半日度,即用此法为妙也。)
求定朔弦望加时月度
凡合朔加时日月同度,其定朔加时黄道日度即为定朔加时黄道月度;弦望,各以弦望度加定朔弦望加时黄道日度,依宿次去之,即得定朔弦望加时黄道月度及分秒。
求夜半午中入转
置中朔入转,以中朔小余减之,为中朔夜半入转。又中朔小余,与半法相减之,余以加减中朔加时入转,(中朔少如半法,加之;多如半法,减之。)为中朔午中入转。若定朔大余有进退者,亦加减转日,否则因中为定,每日累加一日,满转终日及余秒,去命如前,各得每日夜半午中入转。(求夜半,因定朔夜半入转累加之;求午中,因定朔午中入转累加之;求加时入转者,如求加时入气之术法。)
求加时及夜半月度
置其日入转算外转定分,以定朔弦望小余乘之,如日法而一,为加时转分;(分满百为度。)减定朔弦望加时月度,为夜半月度。以相次转定分累加之,即得每日夜半月度。(或朔至弦望,或至后朔,皆可累加之。然近则差少,远则差多。置所求前后夜半相距月度为行度,计其日相距入转积度,与行度相减,余以相距日数除之,为日差行度。多日差加每日转定分行度,少日差减每日转定分而用之可也。欲求速,即用此数。欲究其微,而可用后术。)
求晨昏月度
置其日晨分,乘其日算外转定分,日法而一,为晨转分;用减转定分,余为昏转分。又以朔望定小余,乘转定分,日法而一,为加时分,以减晨昏转分,为前;不足,覆减之,为后;乃前加后减加时月度,即晨昏月度所在宿度及分秒。
求朔弦望晨昏定程
各以其朔昏定月减上弦昏定月,余为朔后昏定程。以上弦昏定月,减望昏定月,余为上弦后昏定程。以望晨定月,减下弦晨定月,余为望后晨定程。以下弦晨定月,减后朔晨定月,余为下弦后晨定程。
求每日转定度
累计每定程相距日下转积度,与晨昏定程相减,余以相距日数除之,为日差;(定程多,加之;定程少,减之。)以加减每日转定分,为转定度;因朔弦望晨昏月,每日累加之,满宿次去之,为每日晨昏月度及分秒。(凡注历,朔日已后注昏月,望后一日注晨月。)古历有九道月度,其数虽繁,亦难削去,具其术。
求正交日辰
置交终日及余秒,以其月经朔加时入交汎日及余秒减之,余为平交入其月经朔加时后日算及余秒;(中朔同。)以加其月中朔大小余,其大余命壬戌算外,即得平交日辰及余秒。(求次交者,以交终日及余秒加之,如大余满纪法,去之,命如前,即得次平交日辰及余秒也。)
求平交入转朓朒定数
置平交小余,加其日夜半入转,余以乘其日损益率,日法而一,所得,以损益其日下朓朒积,为定数。
求平交日辰
置平交小余,以平交入转朓朒定数朓减朒加之,满与不足,进退日辰,即得正交日辰及余秒;与定朔日辰相距,即得所在月日。
求中朔加时中积
各以其月中朔加时入气日及余,加其气中积及余,其日命为度,其余,以日法退除为分秒,即其月中朔加时中积度及分秒。
求正交加时黄道月度
置平交入中朔加时后日算及余秒,以日法通日内余进二位,如三万九千一百二十一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以加其月中朔加时中积,然后以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而命之,即得其月正交加时月离黄道宿度及分秒。如求次交者,以交中度及分秒加而命之,即得所求。
求黄道宿积度
置正交加时黄道宿全度,以正交加时月离黄道宿度及分秒减之,余为距后度及分秒;以黄道宿度累加之,即各得正交后黄道宿积度及分秒。
求黄道宿积度入初末限
置黄道宿积度及分秒,满交象度及分秒去之,余在半交象以下为初限;以上者,减交象度,余为末限。(入交积度、交象度,并在交会篇中。)
求月行九道宿度
凡月行所交,冬入阴历,夏入阳历,月行青道;(冬至夏至后,青道半交在春分之宿,当黄道东;立冬立夏后,青道半交在立春之宿,当黄道东南;至所冲之宿,亦皆如之也。宜细推。)冬入阳历,夏入阴历,月行白道;(冬至夏至后,白道半交在秋分之宿,当黄道西;立冬立夏后,白道半交在立秋之宿,当黄道西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也。)春入阳历,秋入阴历,月行朱道;(春分秋分后,朱道半交在夏至之宿,当黄道南;立春立秋后,朱道半交在立夏之宿,当黄道西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也。)春入阴历,秋入阳历,月行黑道。(春分秋分后,黑道半交在冬至之宿,当黄道北;立春立秋后,黑道半交在立冬之宿,当黄道东北;至所冲之宿,亦如之也。)四时离为八节,至阴阳之所交,皆与黄道相会,故月行有九道。各以所入初入初末限度及分,减一百一度,余以所入初入初末限度及分乘之,半而退位为分,分满百为度,命为月道与黄道汎差。
凡日以赤道内为阴,外为阳;月以黄道内为阴,外为阳。故月行正交,入夏至后宿度内为同名,入冬至后宿度内为异名。其在同名者,置月行与黄道汎差,九因之,八约之,为定差;半交后,正交前,以差减;正交后,半交前,以差加;(此加减出入六度,正如黄赤道相交同名之差,若较之渐异,则随交所在迁变不常。)仍以正交度距秋分度数,乘定差,如象限而一,所得,为月道与赤道定差;前加者为减,减者为加。其在异名者,置月行与黄道汎差,七因之,八约之,为定差;半交后,正交前,以差加;正交后,半交前,以差减;(此加减出入六度,正异如黄赤道相交异名之差,若较之渐同,则随交所在迁变不常。)仍以正交度距春分度数,乘定差,如象限而一,所得,为月道与赤道定差;前加者为减,减者为加,各加减黄道宿积度,为九道宿积度;以前宿九道积度减之,为其宿九道度及分秒。(其分就近约为太、半、少,论春夏秋冬,以四时日所在宿度为正。)
求正交加时月离九道宿度
以正交加时黄道日度及分,减一百一度,余以正交度及分乘之,半而退位为分,分满百为度,命为月道与黄道汎差。其在同名者,置月行与黄道汎差,九因之,八约之,为定差,以加;仍以正交度距秋分度数乘定差,如象限而一,所得,为月道与赤道定差,以减。其异名者,置月行与黄道汎差,七因之,八约之,为定差,以减;仍以正交度距春分度数,乘定差,如象限而一,所得,为月道与赤道定差,以加。置正交加时黄道月度及分,以二差加减之,即为正交加时月离九道宿度及分。
求定朔弦望加时月所在度
置定朔加时日躔黄道宿次,凡合朔加时,月行潜在日下,与太阳同度,是为加时月离宿次;各以弦望度及分秒,加其所当弦望加时日躔黄道宿度,满宿次,去之,命如前,各得定朔弦望加时月所在黄道宿度及分秒。
求定朔弦望加时九道月度
各以定朔弦望加时月离黄道宿度及分秒,加前宿正交后黄道积度,为定朔弦望加时正交后黄道积度;如前求九道积度,以前宿九道积度减之,余为定朔弦望加时九道月离宿度及分秒。(其合朔加时,若非正交,则日在黄道,月在九道,所入宿度虽多少不同,考其两极若绳准。故云月行潜在日下,与太阳同度,即为加时。九道月度,求其晨昏夜半月度,并依前术。)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2-6-1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feature"> 元史  卷五十七‧志第九  历六 庚午元历下
步交会术
交终分,一十四万二千三百一十九,秒九千三百六,微二十。交终日,二十七,余一千一百九,秒九千三百六,微二十。交中日,一十三,余三千一百六十九,秒四千六百五十三,微一十。交朔日,二,余一千六百六十五,秒六百九十三,微八十。交望日,一十四,余四千二,秒五千。秒母,一万。微母,一百。交终度,三百六十三,分七十九,秒三十六。交中度,一百八十一,分八十九,秒六十八。交象度,九十,分九十四,秒八十四。半交象度,四十五,分四十七,秒四十二。日食既前限,二千四百。定法,二百四十八。日食既后限,三千一百。定法,三百二十。月食限,五千一百。月食既限,一千七百。定法,三百四十。分秒母,皆一百。
求朔望入交(先置里差,半之,如九而一,所得依其加减天正朔积分,然后求之。)
置天正朔积分,以交终分去之,不尽,如日法而一,为日,不满为余,即得天正十一月中朔入交汎日及余秒。(便为中朔加时入交汎日及余。)交朔加之,得次朔;交望加之,得望;再加交望,亦得次朔;各为朔望入交汎日及余秒。(凡称余秒者,微亦从之,余仿此。)
求定朔及每日夜半入交
各置入交汎日及余秒,减去中朔望小余,即为定朔望夜半入交汎日及余秒。若定朔望有进退者,亦进退交日,否则因中为定,大月加二日,小月加一日,余皆加四千一百二十,秒六百九十三,微八十,即次朔夜半入交;累加一日,满交终日及余秒,去之,即每日夜半入交汎日及余秒。
求定朔望加时入交
置中朔望加时入交汎日及余秒,以入气入转朓朒定数朓减朒加之,即得定朔望加时入交汎日及余秒。
求定朔望加时入交积度及阴阳历
置定朔望加时入交汎日,以日法通之,内余进二位,如三万九千一百二十一而一,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即得定朔望加时月行入交积度;以定朔望加时入转迟疾度迟减疾加之,即为月行入交定积度;如交中度以下,为入阳历积度,以上,去之,为入阴历积度。(每日夜半准此求之。)
求月去黄道度
视月入阴阳历积度及分,交象以下,为少象;以上,覆减交中,余为老象。置所入老少象度于上位,列交象度于下,相减,相乘,倍之,退位为分,分满百为度,用减所入老少象度及分;余,又与交中度相减、相乘,八因之,以一百一十除之,为分,分满百为度,即得月去黄道度及分。
求朔望加时入交常日及定日
置朔望入交汎日,以入气朓朒定数朓减朒加,为入交常日。又置入转朓朒定数,进一位,以一百二十七而一,所得,朓减朒加交常日,为入交定日及余秒。求入交阴阳历交前后分视入交定日,如交中以下,为阳历;以上,去之,为阴历。如一日上下,以日法通日内分,内余为交后分;十三日上下,覆减交中日,余为交前分。
求日月食甚定余
置朔望入气入转朓朒定数,同名相从,异名相消,以一千三百三十七乘之,以定朔望加时入转算外转定分除之,所得,以朓减朒加中朔望小余,为汎余。日食,视汎余,如半法以下,为中前,半法以上,去之,为中后。置中前后分,与半法相减、相乘,倍之,万约为分,曰时差。中前以时差减汎余,为定余;覆减半法,余为午前分;中后以时差加汎余,为定余;减去半法,余为午后分。月食,视汎余,在日入后夜半前,如日法四分之三以下,减去半法,为酉前分;四分之三以上,覆减日法,余为酉后分。又视汎余,在夜半后日出前者,如日法四分之一以下,为卯前分;四分之一以上,覆减半法,余为卯后分。其卯酉前后分,自相乘,四因,退位,万约为分,以加汎余,为定余。各置定余,以发敛加时法求之,即得日月食甚辰刻及分秒。
求日月食甚日行积度
置定朔望食甚大小余,与中朔望大小余相减之,余以加减中朔望入气日余,(以中朔望少加多减。)即为食甚入气;以加其气中积,为食甚中积。又置食甚入气余,以所入气日损益率(盈缩之损益。)乘之,如日法而一,以损益其日盈缩积,盈加缩减食甚中积,即为食甚日行积度及分。先以食甚中积经分为约分,然后加减之,余类此者,依而求之。
求气差
置日食食甚日行积度及分,满中限去之,余在象限以下,为初限;以上,覆减中限,为末限;皆自相乘,进二位,以四百七十八而一,所得,用减一千七百四十四,余为气差恒数;以午前后分乘之,半昼分除之,所得,以减恒数,为定数。(如不及减者,覆减为定数,应加者减之,应减者加之。)春分后,阳历减阴历加;秋分后,阳历加阴历减。(春分前秋分后,各二日二千一百分为定气,于此宜加减之。)
求刻差
置日食食甚日行积度及分,满中限去之,余与中限相减、相乘,进二位,如四百七十八而一,所得,为刻差恒数;以午前后分乘之,日法四分之一除,所得,为定数。(若在恒数以上者,倍恒数,以所得之数减之,为定数,依其加减。)冬至后,午前阳加阴减,午后阳减阴加;夏至后,午前阳减阴加,午后阳加阴减。
求日食去交前后定分
置气刻二差定数,同名相从,异名相消,为食差;依其加减去交前后分,为去交前后定分。视其前后定分,如在阳历,即不食;如在阴历,即有食之。如交前阴历不及减,反减之,(反减食差。)为交后阳历;交后阴历不及减,反减之,为交前阳历;即不食。交前阳历不及减,反减之,为交后阴历;交后阳历不及减,反减之,为交前阴历;即日有食之。
求日食分
视去交前后定分,如二千四百以下,为既前分;以二百四十八除,为大分;二千四百以上,覆减五千五百,(不足减者不食。为既后分;以三百二十除,为大分,不尽,退除为秒。其一分以下者,涉交太浅,太阳光盛,或不见食。)
求月食分
视去交前后分,(不用气刻差者。)一千七百以下者,食既;以上,覆减五千一百,(不足减者不食。)余以三百四十除之,为大分;不尽,退除为秒,即月食之分秒。去交分在既限以下,覆减既限,亦以三百四十除之,为既内之大分。
求日食定用分
置日食之大分,与三十分相减、相乘,又以二千四百五十乘之,如定朔入转算外转定分而一,所得,为定用分;减定余,为初亏分;加定余,为复圆分;各以发敛加时法求之,即得日食三限辰刻也。
求月食定用分
置月食之大分,与三十五分相减、相乘,又以二千一百乘之,如定望入转算外转定分而一,所得,为定用分;加减定余,为初亏复圆分。各如发敛加时法求之,即得月食三限辰刻。月食既者,以既内大分,以一十五分相减相乘,又以四千二百乘之,如定望入转算外转定分而一,所得为既内分;用减定用分,为既外分。置月食定余,减定用分,为初亏分;因加既外分,为食既分;又加既内分,为食甚分;(即定余分是也。)再加既内分,为生光分;复加既外分,为复圆分。各以发敛加时法求之,即得月食五限辰刻及分。(如月食既者,以十分并既内大分,如其法而求其定用分也。)
求月食所入更点
置食甚所入日晨分,倍之,五约之,为更法;又五约之,为点法。乃置月食初末诸分,昏分以上者,减昏分;晨分以下者,加晨分;如不满更法,为初更;不满点法,为一点。依法以次求之,即得更点之数。
求日食所起
食在既前,初起西南,甚于正南,复于东南。食在既后,初起西北,甚于正北,复于东北。其食八分以上者,皆起正西,复正东。(此据正午地而论之。)
求月食所起
月在阳历,初起东北,甚于正北,复于西北。月在阴历,初起东南,甚于正南,复于西南。其食八分以上,皆起正东,复正西。(此亦据正午地而论之。)
求日月出入带食所见分数
各以食甚小余,与日出入分相减,余为带食差;以乘所食之分,满定用分而一,(月食既者,以既内分减带食差,余乘所食分,如既外分而一,不及减者,为带食既出入。)以减所食分,即日月出入带食所见之分。(其食甚在昼,晨为渐进,昏为已退;食甚在夜,晨为已退,昏为渐进也。)
求日月食甚宿次
置日月食甚日行积度,(望即更加望度。)以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而命之,依黄道宿次去之,即各得日月食甚宿度及分秒。
步五星术
木星周率,二百八万六千一百四十二,秒九。历率,二千二百六十五万五百五十七。历度法,六万二千一十四。周日,三百九十八日八十八分。历度,三百六十五度二十四分九十秒。历中,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四十五秒。历策,一十五度二十一分八十七秒。伏见,一十三度。
   段目
  段日
  平度
  限度
  初行率
   合伏
一十六日八十六
三度八十六
二度九十三
二十三
   晨顺疾
二十八日
六度一十一
四度六十四
二十二
   晨次疾
二十八日
五度五十一
四度一十九
二十一
   晨顺迟
二十八日
四度三十一
三度二十八
一十八
   晨末迟
二十八日
一度九十一
一度四十五
一十二
   晨留
二十四日
           晨退
四十六日五十八
四度 八十八
一十八  空度 三十二
八十二       夕退
四十六日五十八
四度 八十八
一十八  空度 三十二
八十二  一十六
   夕留
二十四日
           夕末迟
二十八日
一度九十一
一度四十五
     夕顺迟
二十八日
四度三十一
三度二十八
一十二
   夕次疾
二十八日
五度五十一
四度一十九
一十八
   夕顺疾
二十八日
六度一十一
四度六十四
二十一
   夕伏
一十六日八十六
三度八十六
二度九十三
二十二
   策数  损益率  盈积度  损益率  缩积度    一  益一百五十九  初  益一百五十九  初    二  益一百四十二  一度五十九  益一百四十二  一度五十九    三  益一百二十  三度一  益一百二十  三度一    四  益九十三  四度二十一  益九十三  四度二十一    五  益六十一  五度一十四  益六十一  五度一十四    六  益二十四  五度七十五  益二十四  五度七十五    七  损二十四  五度九十九  损二十四  五度九十九    八  损六十一  五度七十五  损六十一  五度七十五    九  损九十三  五度一十四 损九十三  五度一十四   十  损一百二十  四度二十一  损一百二十  四度二十一    十一  损一百四十二  三度一  损一百四十二  三度一    十二  损一百五十九  一度五十九  损一百五十九  一度五十九   火星
周率,四百七万九千四十二,秒一十四半。历率,三百五十九万二千七百五十七,秒四十四少。历度法,九千八百三十六半。周日,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三分一十六秒。历度,三百六十五度二十四分七十五秒。历中,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三十七秒半。历策,一十五度二十一分八十六秒。伏见,一十九度。
   段目
  段日
  平度
  限度
  初行率
   合伏
六十七日
四十八度
四十五度四十八
七十二
   晨顺疾
六十三日
四十四度六十
四十二度二十六
七十一
   晨次疾
五十八日
四十度九
三十七度九十九
七十
   晨中疾
五十二日
三十四度六
三十二度三十二
六十八
   晨末疾
四十五日
二十六度三十二
二十四度九十九
六十三
   晨顺迟
三十七日
一十六度六十八
一十五度八十
五十四
   晨末迟
二十八日
五度七十五
五度四十五
三十七
   晨留
一十一日
           晨退
二十八日
九十六   五十八
八度
一十五  六十
三度
五  四十
     夕退
二十八日
九十六   五十八
八度
一十五  六十
三度
五  四十
四十一
   夕留
一十一日
           夕末迟
二十八日
五度七十五
五度四十五
     夕顺迟
三十七日
一十六度六十八
一十五度八十
三十七
   夕末疾
四十五日
二十六度三十二
二十四度九十九
五十四
   夕中疾
五十二日
三十四度六
三十二度三十二
六十三
   夕次疾
五十八日
四十度九
三十七度九十九
六十八
   夕顺疾
六十三日
四十四度六十
四十二度二十六
七十
   夕伏
六十七日
四十八度
四十五度四十八
七十一
   策数  损益率  盈积度  损益率  缩积度    一  益一千一百六十  初  益四百五十八  初    二  益八百  一十一度六十  益四百五十三  四度五十八    三  益四百六十四  一十九度六十  益四百三十三  九度一十一    四  益一百五十二  二十四度二十四  益三百九十六  一十三度四十四    五  损五十七  二十五度七十六  益三百四十一  一十七度 四十    六  损一百七十二  二十五度一十九  益二百六十六  二十度八十一    七  损二百六十六  二十三度四十七  益一百七十二  二十三度四十七    八  损三百四十一  二十度八十一  损五十七  二十五度一十九    九  损三百九十六  一十七度四十  损一百五十二  二十五度七十六    十  损四百三十三  一十三度四十四  损四百六十四  二十四度二十四    十一  损四百五十三  九度一十一  损八百  一十九度六十    十二  损四百五十八  四度五十八  损一千一百六十  一十一度六十   土星
周率,一百九十七万七千四百一十一,秒六十九。历率,五千六百二十二万三千二百 四十八半。历度法,一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八。周日,三百七十八日九分二秒。历 度,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六十八秒。历中,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八十四秒。历策 ,一十五度二十一分九十秒。伏见,一十七度。
   段目
  段日
  平度
  限度
  初行率
   合伏
一十九日四十八
二度四十八
一度五十六
一十三
   晨顺疾
二十七日五十
三度二十二
二度二
一十二
   晨次疾
二十七日五十
二度六十四
一度六十五
一十一
   晨迟
二十七日五十
一度四十八
空度九十一

   晨留
三十六日
           晨退
五十一日 六
 五十一  三度 三十九
六十六  空度 二十八
三十三       夕退
五十一日 六
 五十一  三度 三十九
六十六  空度 二十八
三十三  九七十五
   夕留
三十六日
           夕迟
二十七日五十
一度四十八
空度九十一
     夕次疾
二十七日五十
二度六十四
一度六十五

   夕顺疾
二十七日五十
三度二十二
二度二
一十一
   夕伏
一十九日四十八
二度四十八
一度五十六
一十二
   策数  损益率  盈积度  损益率  缩积度    一  益二百一十三  初  益一百六十三  初    二  益一百九十七  二度一十三  益一百四十九  一度六十三    三  益一百六十八  四度一十  益一百二十八  三度一十二    四  益一百二十八  五度七十八  益一百  四度四十    五  益八十一  七度六  益六十五  五度四十    六  益三十三  七度八十七  益二十三  六度五    七  损三十三  八度二十  损二十三  六度二十八    八  损八十一  七度八十七  损六十五  六度五    九  损一百二十八  七度六  损一百  五度四十    十  损一百六十八  五度七十八  损一百二十八  四度四十    十一  损一百九十七  四度一十  损一百四十九  三度一十二    十二  损二百一十三  二度一十三  损一百六十三  一度六十三   金星
周率,三百五万三千八百四,秒六十三太。历率,一百九十一万二百四十,秒七十六 半。历度法,五千二百三十。周日,五百八十三日九十分一十四秒。合日,二百九 十一日九十五分七秒。历度,三百六十五度二十四分六十八秒。历中,一百八十二度 六十二分三十四秒。历策,一十五度二十一分八十六秒。伏见,一十度半。
   段目
  段日
  平度
  限度
  初行率
   合伏
三十九日二十五
四十九度七十五
四十七度七十六
一百二十七
   夕顺疾
四十七日七十五
六十度 一十六
五十  五十七度七十六
一百二十六
   夕次疾
四十七日七十五
五十九度三十九
五十七度一
一百二十五
   夕中疾
四十七日七十五
五十七度
五十四度七十二
一百二十三
   夕末疾
三十九日二十五
四十二度二十九
四十度六十
一百一十五
   夕顺迟
二十九日二十五
二十四度七十二
二十三度七十三
一百
   夕末迟
一十八日二十五
六度 九十三
五十  六度六十六
六十九
   夕留
七日
           夕退
九日 七十
七  三度 七十九
九十三  一度 六十九
七       夕退伏
六日
四度五十
二度二
六十八
   合退伏
六日
四度五十
二度二
八十二
   晨退
九日 七十
七  三度 七十九
九十三  一度 六十九
七  六十八
   晨留
七日
           晨末迟
一十八日二十五
六度 九十三
五十  六度六十六
     晨顺迟
二十九日二十五
二十四度七十二
二十三度七十三
六十九
   晨末疾
三十九日二十五
四十二度二十九
四十度六十
一百
   晨中疾
四十七日七十五
五十七度
五十四度七十二
一百一十五
   晨次疾
四十七日七十五
五十九度三十九
五十七度一
一百二十三
   晨顺疾
四十七日七十五
六十度 一十六
五十  五十七度七十六
一百二十五
   晨伏
三十九日二十五
四十九度七十五
四十七度七十六
一百二十六
   策数  损益率  盈积度  损益率  缩积度    一  益五十二  初  益五十二  初    二  益四十八  空度五十二  益四十八  空度五十二    三  益四十一半  一度  益四十一半  一度    四  益三十二半  一度四十一半  益三十二半  一度四十一半    五  益二十一  一度七十四  益二十一  一度七十四    六  益七  一度九十五  益七  一度九十五    七  损七  二度二  损七  二度二    八  损二十一  一度九十五  损二十一  一度九十五    九  损三十二半  一度七十四  损三十二半  一度七十四    十  损四十一半  一度四十一半  损四十一半  一度四十一半    十一  损四十八  一度  损四十八  一度    十二  损五十二  空度五十二  损五十二  空度五十二   水星
周率,六十万六千三十一,秒七十七半。历率,一百九十一万二百四十二,秒一十三半。历度法,五千二百三十。周日,一 百一十五日八十七分六十秒。合日,五十七日九十三分八十秒。历度,三百六十五度 二十四分七十秒。历中,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三十五秒。历策,一十五度二十一分 八十五秒。晨伏夕见,一十四度。夕伏晨见,一十九度。
   段目
  段日
  平度
  限度
  初行率
   合伏
一十五日
二十九度
二十四度三十六
二百五
   夕顺疾
一十五日
二十三度七十五
一十九度九十五
一百八十一
   夕顺迟
一十五日
一十三度二十五
一十一度一十三
一百三十五
   夕留
二日
           夕退伏
一十日 九十三
八十  八度 六
二十  二度 四十九
八十       合退伏
一十日 九十三
八十  八度 六
二十  二度 四十九
八十  一百八
   晨留
二日
           晨顺迟
一十五日
一十三度二十五
一十一度一十三
     晨顺疾
一十五日
二十三度七十五
一十九度九十五
一百三十五
   晨伏
一十五日
二十九度
二十四度三十六
一百八十一
   策数  损益率  盈积度  损益率  缩积度    一  益五十七  初  益五十七  初    二  益五十三  空度五十七  益五十三  空度五十七    三  益四十五  一度一十  益四十五  一度一十    四  益三十五  一度五十五  益三十五  一度五十五    五  益二十二  一度九十  益二十二  一度九十    六  益八  二度一十二  益八  二度一十二    七  损八  二度二十  损八  二度二十    八  损二十二  二度一十二  损二十二  二度一十二    九  损三十五  一度九十  损三十五  一度九十    十  损四十五  一度五十五  损四十五  一度五十五    十一  损五十三  一度一十  损五十三  一度一十    十二  损五十七  空度五十七  损五十七  空度五十七   求五星天正冬至后平合及诸段中积中星
置通积分,(先以里差加减之。)各以其星周率去之,不尽,为前合分;覆减周率,余为后合分;如日法而一,不满,退除为分秒,即得其星天正冬至后平合中积中星。(命为日,曰中积;命为度,曰中星。)以段日累加中积,即为诸段中积;以平度累加中星,经退则减之,即为诸段中星。
求五星平合及诸段入历
置通积分,各加其星后合分,以历率去之,不尽,各以其历度法除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即为其星平合入历度及分秒;以诸段限度累加之,即得诸段入历度及分秒。
求五星平合及诸段盈缩定差
各置其星段入历度及分秒,如在历中以下,为盈;以上,减去历中,余为缩。以其星历策除之,为策数;不尽,为入策度及分。命策数算外,以其策损益率乘之,余历策而一,为分,以损益其下盈缩积度,即为其星段盈缩定差。
求五星平合及诸段定积
各置其星段中积,以其段盈缩定差盈加缩减之,即得其段定积日及分;加天正冬至大余及约分,满纪法,去之,不满,命壬戌算外,即得日辰也。
求五星平合及诸段所在月日
各置其段定积,以加天正闰日及约分,以朔策及约分除之,为月数;不尽,为入月以来日数及分。其月数,命天正十一月算外,即得其段入月中朔日数及分;乃以日辰相距,为所在定朔月日。
求五星平合及诸段加时定星
各置中星,以盈缩定差盈加缩减,(金星倍之,水星三之,然后加减。)即为五星诸段定星;以加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依宿次命之,即其星其段加时所在宿度及分秒。
求五星诸段初日晨前夜半定星
各以其段初行率,乘其段定积日下加时分,百约之,乃顺减退加其日加时定星,即其段初日晨前夜半定星所在宿度及分秒。
求诸段日率度率各以其段日辰,距后段日辰为日率。以其段夜半宿次,与后段夜半宿次相减,余为度率。
求诸段平行分各置其段度率及分秒,以其段日率除之,即得其段平行度日及分秒。
求诸段緫差及日差
本段前后平行分相减,为其段汎差;(假令求木星次疾汎差,乃以顺疾顺迟平行分相减,余为次疾汎差,他皆仿此。)倍而退位,为增减差;加减其段平行分,为初末日行分;(前多后少者,加为初,减为末;前少后多者,减为初,加为末。)倍增减差,为緫差;以日率减一除之,为日差。
求前后伏迟退段增减差
前伏者,置后段初日行分,加其日差之半,为末日行分;后伏者,置前段末日行分,加其日差之半,为初日行分;以减伏段平行分,余为增减差。前迟者,置前段末日行分,倍其日差减之,为初日行分;后迟者,置后段初日行分,倍其日差减之,为末日行分;以迟段平行分减之,余为增减差。(前后近留迟段。)木火土三星,退行者,六因平行分,退一位,为增减差。金星,前后伏退者,三因平行分,半而退位,为增减差。前退者,置后段初日之行分,以其日差减之,为末日行分。后退者,置前段末日之行分,以其日差减之,为初日行分;以本段平行分减之,余为增减差。水星,半平行分为增减差,皆以增减差加减平行分,为初末日行分。(前多后少,加初减末;前少后多,减初加末。)又倍增减差为緫差,以日率减一,除之,为日差。
求每日晨前夜半星行宿次
各置其段初日行分,以日差累损益之,(后少则损之,后多则益之。)为每日行度及分秒;乃顺加退减之,满宿次去之,即得每日晨前夜半星行宿次。(视前段末日后段初日行分相较之数,不过一二日差为妙;或多日差数倍,或颠倒不伦,当类同前后增减差稍损益之,使其有伦,然后用之。或前后平行分俱多俱少,则平注之;或緫差之秒不盈一分,亦平注之;若有不伦而平注得伦者,亦平注之。)
求五星平合及见伏入气
置定积,以气策及约分除之,为气数;不满,为入气日及分秒;命天正冬至算外,即得所求平合及见伏入气日及分秒。
求五星平合及见伏行差
各以其段初日星行分与太阳行分相减,余为行差。若金在退行、水在退合者,相并为行差。如水星夕伏晨见者,直以太阳行分为行差。
求五星定合及见伏汎积
木火土三星,各以平合晨疾夕伏定积,为定合定见定伏汎积。金水二星,置其段盈缩定差,(水星倍之。)各以行差除之,为日,不满,退除为分秒;若在平合夕见晨伏者,盈减缩加;如在退合夕伏晨见,盈加缩减;皆以加减定积为定合定见定伏汎积。
求五星定合定积定星
木火土三星,各以平合行差除其日太阳盈缩差,为距合差日;以太阳盈缩差减之,为距合差度;日在盈缩历,以差日差度减之;在缩历,加之;加减其星定合汎积,为定合定积定星。金水二星,顺合退合,各以平合退合行差,除其日太阳盈缩差,为距合差日;顺加退减太阳盈缩差,为距合差度;顺在盈历,以差日差度加之;在缩历,减之;退在盈历,以差日减之,差度加之;在缩历,以差日加之,差度减之;皆以加减其定星定合再定合汎积,为定合再定合定积定星;以冬至大余及约分加定积,满纪法,去之,命得定合日辰;以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定星,满宿次,去之,即得定合所在宿次。(其顺退所在盈缩,即太阳盈缩。)
求木火土三星定见伏定日
各置其星定见伏汎积,晨加夕减象限日及分秒;(半中限为象限。)如中限以下,自相乘;以上,覆减岁周日及分秒,余亦自相乘;满七十五而一,所得,以其星伏见度乘之,一十五除之,为差。其差,如其段行差而一,为日,不满,退除为分秒;见加伏减汎积,为定积;加命如前,即得日辰。
求金水二星定见伏定日
各以伏见日行差,除其日太阳盈缩差,为日。若晨伏夕见,日在盈历,加之;在缩历,减之;如夕伏晨见,日在盈缩,减之,在缩历,加之;加减其星汎积,为常积。视常积,如中限以下,为冬至后;以上,去之,余为夏至后。其二至后,如象限以下,自相乘;以上,覆减中限,余亦自相乘;各如法而一为分,(冬至后晨,夏至后夕,以一十八为法;冬至后夕,夏至后晨,以七十五为法。)以伏见度乘之,一十五除之,为差。其差,满行差而一,为日,不满,退除为分秒;加减常积,为定积;(冬至后,晨见夕伏,加之;夕见晨伏,减之。夏至后,晨见夕伏,减之;夕见晨伏,加之。)加命如前,即得定见伏日辰。
其水星,夕疾在大暑气初日至立冬气九日三十五分以下者,不见;晨留在大寒气初日至立夏气九日三十五分以下者,不见。春不晨见,秋不夕见者,亦旧历有之。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2-6-1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feature"> 元史  卷五十八‧志第十  地理一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初,太宗六年甲午,灭金,得中原州郡。七年乙未,下诏籍民,自燕京、顺天等三十六路,户八十七万三千七百八十一,口四百七十五万四千九百七十五。宪宗二年壬子,又籍之,增户二十余万。世祖至元七年,又籍之,又增三十余万。十三年,平宋,全有版圆。二十七年,又籍之,得户一千一百八十四万八百有奇。于是南北之户緫书于策者,一千三百一十九万六千二百有六,口五千八百八十三万四千七百一十有一,而山泽溪洞之民不与焉。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文宗至顺元年,户部钱粮户数一千三百四十万六百九十九,视前又增二十万有奇,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而高丽守东籓,执臣礼惟谨,亦古所未见。地大民众,后世狃于治安,而不知诘戎兵、慎封守,积习委靡,一旦有变,而天下遂至于不可为。呜呼!盛极而衰,固其理也。
唐以前以郡领县而已,元则有路、府、州、县四等。大率以路领州、领县,而腹里或有以路领府、府领州、州领县者,其府与州又有不隶路而直隶省者,具载于篇,而其沿革则溯溯唐而止焉。作地理志。(凡路,低于省一字。府与州直隶省者,亦低于省一字。其有宣慰司、廉访司,亦止低于省一字。各路录事司与路所亲领之县与府、州之隶路者,低于路一字。府与州所领之县,低于府与州一字。府领州、州又领县者,又低于县一字。路所亲领之县若府若州,曰领县若干、府若干、州若干;府与州所领之县,则曰若干县,所以别之也。)
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为路二十九,州八,属府三,属州九十一,属县三百四十六。(各路立站,緫计一百九十八处。)
大都路,唐幽州范阳郡。辽改燕京。金迁都,为大兴府。元太祖十年,克燕,初为燕京路,緫管大兴府。太宗七年,置版籍。世祖至元元年,中书省臣言:‘开平府阙庭所在,加号上都,燕京分立省部,亦乞正名。’遂改中都,其大兴府仍旧。四年,始于中都之东北置今城而迁都焉。(京城右拥太行,左挹沧海,枕居庸,奠朔方。城方六十里,十一门:正南曰丽正,南之右曰顺承,南之左曰文明,北之东曰安贞,北之西曰健德,正东曰崇仁,东之右曰齐化,东之左曰光熙,正西曰和义,西之右曰肃清,西之左曰平则。海子在皇城之北、万寿山之阴,旧名积水潭,聚西北诸泉之水,流入都城而汇于此,汪洋如海,都人因名焉。恣民渔采无禁,拟周之灵沼云。)九年,改大都。十九年,置留守司。二十一年,置大都路緫管府。户一十四万七千五百九十,口四十万一千三百五十。(用至元七年抄籍数。)领院二、县六、州十。州领十六县。
右警巡院。左警巡院。(初设警巡院三,至元四年,省其一,止设左右二院,分领坊市民事。)
县六
大兴,(赤。)宛平,(赤。与大兴分治郭下。金水河源出玉泉山,流入皇城,故名金水。)良乡,(下。)永清,(下。)宝坻下。(至元十六年,于县立屯田所,收子粒赴太仓及醴源仓输纳。)昌平。(下。)
州十
涿州,(下。)唐范阳县,复改涿州。宋因之。元太宗八年,为涿州路。中统四年,复为涿州。领二县:范阳,(下。倚郭。)房山。(下。金奉先县,至元二十七年,改今名。)
霸州,(下。)唐隶幽州。周始置霸州。宋升永清郡。金信安军。元仍为霸州。领四县:益津,(下。倚郭。中统四年省,至元二年置。)文安,(下。)大城,(下。)保定。(下。至元二年,省入益津,四年置。)
通州,(下。)唐为潞县。金改通州,取漕运通济之义,有丰备、通济、太仓以供京师。领二县:潞县,(倚郭。)三河。(下。)
蓟州,(下。)唐置,后改渔阳郡,仍改蓟州。宋为广郡。金为中都。元太祖十年,定其地,仍为蓟州。领五县:渔阳,(下。倚郭。)丰闰,(下。至元二年,省入玉田,四年,以路当冲要复置。二十一年,立丰闰署,领屯田八百三十七户。)玉田,(下。)遵化,(下。)平谷。(下。至元二年,省入渔阳,十三年复置。)
漷州,(下。)辽、金为漷阴县。元初为大兴府属邑,至元十三年,升漷州,割大兴府之武清、香河二邑来属。领二县:香河,(下。)武清。
顺州,(下。)唐初改燕州,复为归德郡,复为顺州,复为归顺州。辽为归化军。宋为顺兴军。金仍为顺州,置温阳县。元废县存州。
檀州,(下。)唐改密云郡,又复为檀州。辽为武威军。宋为镇远军。金仍为檀州。元因之。东安州,下。唐以前为安次县。辽、金因之,元初隶大兴府。太宗七年,隶霸州。中统四年,升为东安州,隶大都路。
固安州,(下。)唐仍隋旧为固安县,隶幽州。宋隶涿水郡。金隶涿州。元宪宗九年,隶霸州,又改隶大兴府。中统四年,升固安州。
龙庆州,唐为妫川县。金为缙山县。元至元三年,省入怀来县,五年复置,本属上都路宣德府奉圣州。二十二年,仁宗生于此。延祐三年,割缙山、怀来来隶大都,升缙山为龙庆州。领一县:怀来。(下。)
上都路,唐为奚、契丹地。金平契丹,置桓州。元初为札剌儿部、兀鲁郡王营幕地。宪宗五年,命世祖居其地,为巨镇。明年,世祖命刘秉忠相宅于桓州东、滦水北之龙冈。中统元年,为开平府。五年,以阙庭所在,加号上都,岁一幸焉。至元二年,置留守司。五年,升上都路緫管府。十八年,升上都留守司,兼行本路緫管府事。户四万一千六十二,口一十一万八千一百九十一。领院一、县一、府一、州四,州领三县,府领三县、二州,州领六县。
警巡院。
县一开平。(上。)
府一顺宁府,唐为武州。辽为德州。金为宣德州。元初为宣宁府。太宗七年,改山西东路緫管府。中统四年,改宣德府,隶上都路。仍至元三年,以地震改顺宁府。领三县、二州。
三县宣德,(下。)倚郭。(至元二年,省本府之录事司并龙门县并入焉。二十八年,又割龙门去属云州。)宣平,(下。)顺圣。(下。本隶弘州,今来属。)
二州保安州,(下。)唐新州。辽改奉圣州。金为德兴府。元初因之。旧领永兴、缙山、怀来、矾山四县。至元二年,省矾山入永兴。三年,省缙山入怀来,仍改为奉圣州,隶宣德府。五年,复置缙山。延祐三年,以缙山、怀来仍隶大都。仍至元三年,以地震改保安州。领一县:永兴。(下。倚郭。)
蔚州,(下。)唐改为安边郡,又改为兴唐县,又仍为蔚州。辽为忠顺军。金仍为蔚州。元至元二年,省州为灵仙县,隶弘州。其年,复改为蔚州,隶宣德府。领五县:灵仙,(下。)灵丘,(下。)飞狐,(下。)定安,(下。)广灵。(下。)
州四
兴州,(下。)唐为奚地。金初为兴化军,隶北京,后为兴州。元中统三年,属上都路。领二县:兴安,(下。至元二年置。)宜兴。(中。至元二年置。)
松州,(下。)本松林南境,辽置松山州。金为松山县,隶北京路大定府。元中统三年,升为松州,仍存县。至元二年,省县入州。
桓州,(下。)本上谷郡地,金置桓州。元初废,至元二年复置。
云州,(下。)古望云川地,契丹置望云县。金因之。元中统四年,升县为云州,治望云县。至元二年,州存县废。二十八年,复升宣德之龙门镇为望云县,隶云州。领一县:望云。
兴和路,(上。)唐属新州。金置柔远镇,后升为县,又升抚州,属西京。元中统三年,以郡为内辅,升隆兴路緫管府,建行宫。户八千九百七十三,口三万九千四百九十五。领县四、州一。
县四高原,(下。倚郭。中统二年隶宣德府,三年来属。)怀安,(下。元初隶宣德府,中统三年来属。)天成,(下。元初隶宣德府,中统三年来属。)咸宁。(下。元初隶宣德府,中统三年来属。)
州一宝昌州,(下。)金置昌州。元初隶宣德府,中统三年隶本路,置盐使司。延祐六年,改宝昌州。
永平路,(下。)唐平州。辽为卢龙军。金为兴平军。元太祖十年,改兴平府。中统元年,升平滦路,置緫管府,设录事司。大德四年,以水患改永平路。户一万三千五百一十九,口三万五千三百。领司一、县四、州一。州领二县。录事司。
县四卢龙,(下。倚郭。)迁安,(下。至元二年,省入卢龙县,后复置。)抚宁,(下。至元二年,与海山俱省入昌黎。三年复置。四年,又与海山俱入昌黎。七年复置,仍省昌黎、海山入焉。十一年,复置昌黎,以属滦州,今昌黎属本县。)昌黎。(下。至元十一年复置,仍并海山入焉。详见抚宁县。)
州一滦州,(下。)在卢龙塞南,金领义丰、马城、石城、乐亭四县。元至元二年,省义丰入州。三年复置,先以石城省入乐亭,其年改入义丰。四年,马城亦省。领二县:义丰,(下。倚郭。至元二年省入州,三年复置。)乐亭。(下。元初尝于县置漠州,寻废,复为乐亭县,隶滦州。)
德宁路,(下。)领县一:德宁。(下。)净州路,(下。)领县一:天山。(下。)泰宁路,(下。)领县一:泰宁。(下。)集宁路,(下。)领县一:集宁。(下。)应昌路,(下。)领县一:应昌。(下。)全宁路,(下。)领县一:全宁。(下。)宁昌路,(下。)领县一:宁昌。(下。)砂井緫管府,领县一:砂井。以上七路、一府、八县皆阙。
保定路,(上。)本清苑县,唐隶鄚州。宋升保州。金改顺天军。元太宗十一三年,升顺天路,置緫管府。至元十二年,改保定路,设录事司。户七万五千一百八十二,口一十三万九百四十。领司一、县八、州七。州领十一县。录事司。
县八清苑,(中。附郭。)满城,(中。)唐县,(下。金隶定州,后来属。)庆都,(下。元初隶真定府,太宗十一年来属。)行唐,(下。)曲阳,(中。古恒州地,唐为曲阳县。宋属中山府。金因之。元初改恒州,立元帅府,割阜平、灵寿、行唐、庆都、唐县以隶之。逮移镇归德,还隶中山府,复为曲阳县,后隶保定,北岳恒山在焉。)新安,(下。金置新安州渥城县。元至元二年,州县俱废,改为新安镇,入归信县。四年,割入容城。九年,置新安县来属。)博野。(下。至元三十一年立。)
州七
易州,(中。)唐改上谷郡,又复为易州。元太宗十一年,割隶顺天府。至元十年,隶大都路。二十三年,还隶保定。领三县:易县,(中。倚郭。元初存州废县,至元三年复置。)涞水,(下。)定兴。(下。金隶涿州,今来属。)
祁州,(中。)唐为义丰县,属定州。宋改为蒲阴县。金于县置祁州,属真定路。元至元三年,立附郭蒲阴县及以束鹿、深泽二县来属,隶保定。领三县:蒲阴,(中。倚郭。)深泽,(下。至元二年,并入束鹿县,三年又来属。)束鹿。(中。)
雄州,(下。)唐归义县。五代为瓦桥关,周世宗克三关,于关置雄州。宋为易阳郡。金为永定军。元太宗十一年,割雄州三县属顺天路。至元十年,改属大都路。十二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二十三年,复以雄州隶之。领三县:归信,(下。)容城,(下。金隶安肃州,今来属。)新城。(太宗二年,改新泰州。七年,复为县,隶大都路。十一年,隶顺天路。至元二年,隶雄州。十年,隶大都。二十三年复来属。)
安州,(下。)唐为唐兴县,隶鄚州。宋升顺安军。金改安州,治渥城县。元初移治葛城。至元二年,废为镇,入高阳县,后复改安州,隶保定。领二县:葛城,(下。倚郭。)高阳。(下。)
遂州,(下。)唐为遂城县,属易州。宋改广信军。金废为遂城县,隶保州。元至元二年,省入安肃州为镇,后复置州而县废,隶保定。
安肃州,下。本易州宥戎镇地,宋创立静戎军,又改安肃军。金为安肃州。元隶保定。
完州,(下。)唐为北平县,隶定州。宋升北平军。金更为永平县,又改完州。元至元二年,改永平县,后复为完州。
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
真定路,唐恒山郡,又改镇州。宋为真定府。元初置緫管府,领中山府,赵、邢、洺、磁、滑、相、濬、卫、祁、威、完十一州。后割磁、威隶广平,濬、滑隶大名,祁、完隶保定,又以邢入顺德,洺入广平,相入彰德,卫入卫辉;又以冀、深、晋、蠡四州来属。户一十三万四千九百八十六,口二十四万六百七十。领司一、县九、府一、州五。府领三县,州领十八县。
录事司。
县九真定,(中。倚郭。)稿城,(中。太宗六年,为永安州,无极、宁晋、新乐、平棘四县隶焉。七年,废州为槁城县,属真定。)栾城,(下。)元氏,(中。)获鹿,(中。太宗在潜邸改西宁州,既即位七年,复为获鹿县,隶真定。)平山。(下。)灵寿,(下。)阜平,(下。)涉县。(元初为崇州,隶真定路,后废州复置涉县。至元二年,省入磁州,后复来属。)
府一中山府,唐定州。宋为中山郡。金为中山府。元初因之。旧领祁、完二州,太宗十一年,割二州隶顺天府,后为散府,隶真定。领三县:安喜,(中。)新乐,(下。)无极。(中。)
州五
赵州,(中。)唐赵州。宋为庆源军。金改沃州。元仍为赵州。旧领平棘、临城、栾城、元氏、高邑、赞皇、宁晋、隆平、柏乡九县,太祖十五年,割栾城、元氏隶真定。领七县:平棘,(中。)宁晋,(下。)隆平,(下。)临城,(中。)柏乡,(下。)高邑,(下。)赞皇。(下。)(至元二年,并入高邑。七年复置。)
冀州,(上。)唐改魏州,后仍为冀州。宋升安武军。元仍为冀州。领五县:信都,(中。至元初与冀州录事司俱省入冀州,后复置。三年,省录事司入焉,为冀州治所。)南宫,(上。)枣彊,(中。)武邑,(中。)新河。(中。太宗四年置。)
深州,(下。)唐改饶阳郡,后仍为深州。元初隶河间,置帅府。太宗十年,隶真定路,领饶阳、安平、武彊、束鹿、静安五县。后割安平、饶阳、武强隶晋州,束鹿隶祁州,以冀州之衡水来属。领二县:静安,(中。)衡水。(下。)
晋州,唐、宋皆为鼓城县。元太祖十年,改晋州。太宗十年,立鼓城等处军民万户府。中统二年,复为晋州。领四县:鼓城,(中。倚郭。)饶阳,(中。)安平,(下。太祖十九年,为南平州,于此行千户緫管府事,领饶阳一县。太宗七年,复改为县,隶深州。宪宗在潜,隶鼓城等处军民万户府。中统二年,改立晋州,仍为安平县隶焉。)武彊。(下。)(元初创立东武州,领武邑、静安。太宗六年,废州复为县,改隶深州。十一年,割属祁州。宪宗在潜,隶鼓城等处军民万户府。中统二年,置晋州,县隶焉。)
蠡州,(下。)唐始置。宋改永宁军。金仍为蠡州。元初隶真定,领司候司、博野县。至元三年,省司候司、博野县入蠡州。十七年,直隶省部。二十一年,仍属真定。
顺德路,(下。)唐邢州。宋为信德府。金改邢州。元初置元帅府,后改安抚司。宪宗分洺水民户之半于武道镇,置司緫管。五年,以武道镇置广宗县,并以来属。中统三年,升顺德府。至元元年,以洺州、磁州来属。二年,洺、磁自为一路,以顺德为顺德路緫管府。户三万五百一,口一十二万四千四百六十五。领司一、县九。
录事司。
县九邢台,(中。倚郭。)钜鹿,(中。)内丘,(中。至元二年,并唐山县入焉,后复置唐山,与内丘并。)平乡,(中。)广宗,(中。宪宗五年置。中统三年以后属顺德府。至元二年,省入平乡县,后复置,隶顺德路。)沙河,(下。至元二年,省南和县入焉。后复置南和,与沙河并。)南河,(下。)唐山。(下。)任县。(下。至元二年,省入邢台县,后复置。)
广平路,(下。)唐洺州,又为广平郡。元太宗八年,置邢洺路緫管府,以邢、磁、威隶之。宪宗二年,为洺磁路,止领磁、威二州。至元十五年,升广平路緫管府。户四万一千四百四十六,口六万九千八十二。领司一、县五、州二。州领六县。
录事司。
县五永平,(中。倚郭。)曲周,(中。)肥乡,(中。)鸡泽,(下。元初并入永年,后复置。)广平。(下。)
州二
磁州,(中。)唐磁州。宋为滏阳郡。金以隶彰德。元太祖十年,升为滏源军节度,隶真定路。太宗八年,隶邢洺路。宪宗二年,改邢洺路为洺磁路。至元二年,以真定之涉县及成安县并入滏阳,武安县并入邯郸,止以滏阳、邯郸二县及录事司来属。后复置涉县归真定,以滏阳、武安、邯郸、成安、录事司隶焉。至元三年,并录事司入滏阳县。至元十五年,改洺磁路为广平路緫管府,磁州仍隶焉。领四县:滏阳,(中。倚郭。)武安,(中。)邯郸,(下。)成安。(下。)
威州,(中。)旧无此州,金始置。元太宗六年,割隶邢洺路,以洺水县来属。宪宗二年,隶洺磁路,徙州治于洺水。领二县:洺水,(中。倚郭。太宗八年,隶洺州。定宗二年,改隶威州。宪宗二年,徙威州治此。)井陉。(下。威州本治此,宪宗二年,移州治于洺水县,井陉为属县。)
彰德路,(下。)唐相州,又改邺郡。石晋升彰德军。金升彰德府。元太宗四年,立彰德緫帅府,领卫、辉二州。宪宗二年,割出卫、辉,以彰德为散府,属真定路。至元二年,复立彰德緫管府,领怀、孟、卫、辉四州,及本府安阳、临漳、汤阴、辅岩、林虑五县。四年,又割出怀、孟、卫、辉,仍立緫管,以林虑升为林州,复立辅岩县隶之。六年,并辅岩入安阳。户三万五千二百四十六,口八万八千二百六。领司一、县三、州一。
录事司。
县三安阳,(上。至元六年,并辅岩入焉。)汤阴,(中。)临漳。(中。)
州一林州,(下。)本林虑县,金升为州。元太宗七年,行县事。宪宗二年,复为州。至元二年,复为县,又并辅岩入焉。未几复为州,割辅岩入安阳,仍以州隶彰德路。
大名路(上。)唐魏州。五代南汉改大名府。金改安武军。元因旧名,为大名府路緫管府。户六万八千六百三十九,口一十六万三百六十九。领司一、县五、州三。州领六县。
录事司。
县五元城,(中。倚郭。至元二年,并入大名县,后复置。)大名,(中。倚郭。(太宗六年,立县治。宪宗二年,迁县事于府城内。至元二年,省元城来属,寻析大名、元城为二县。九年,还县治于故所。)南乐,(中。)魏县,(中。)清河。(本恩州地,太宗七年,籍为清河县,隶大名路。)
州三
开州,(上。)唐澶州。宋升开德府。金为开州。元割开封之长垣、曹州之东明来属。领四县:濮阳,(上。倚郭。)东明,(中。太宗七年,割隶大名路。至元二年来属。)长垣,(中。初隶大名路,至元二年始隶开州。)清丰。(中。)
滑州,中。唐改灵昌郡。宋改武成军。元仍为滑州。领二县:白马,(上。为州治所。)内黄。
濬州,(下。)唐置黎州,后废。石晋置濬州。宋为通利军,又改平川军。金复为濬。元初隶真定。至元二年,隶大名。
怀庆路,(下。)唐怀州,复改河内郡,又仍为怀州。宋升为防御。金改南怀州,又改沁南军。元初复为怀州。太宗四年,行怀孟州事。宪宗六年,世祖在潜邸,以怀孟二州为汤沐邑。七年,改怀孟路緫管府。至元元年,以怀孟路隶彰德路。二年,复以怀孟自为一路。延祐六年,以仁宗潜邸改怀庆路。户三万四千九百九十三,口一十七万九百二十六。领司一、县三、州一。州领三县。
录事司。
县三河内,(中。)修武,(中。)武陟。(中。)
州一孟州,(下。)唐置河阳军,又升孟州。宋隶河北道。金大定中,为河水所害,北去故城十五里,筑今城,徙治焉。故城谓之下孟州,新城谓之上孟州。元初治下孟州。宪宗八年,复立上孟州,河阳、济源、王屋、温四县隶焉,设司候司。至元三年,省王屋入济源,并司候司入河阳。领三县:河阳,(下。)济源,(下。太宗六年,改济源为原州。七年,州废,复为县。至元三年,省王屋县入焉。)温县。
卫辉路,(下。)唐义州,又为卫州,又为汲郡。金改河平军。元中统元年,升卫辉路緫管府,设录事司。户二万二千一百一十九,口一十二万七千二百四十七。领司一、县四、州二。
录事司。
县四汲县,(下。倚郭。)新乡,(中。)获嘉,(下。)胙城。(下。旧以胙城为倚郭。宪宗元年,还州治于汲,以胙城为属邑。)
州二
辉州,(下。)唐以共城县置共州。宋隶卫州。金改为河平县,又改苏门县,又升苏门县为辉州,置山阳县属焉。至元三年,省苏门县,废山阳为镇,入本州。
淇州,(下。)唐、宋、金并为卫县之域,曰鹿台乡。元宪宗五年,以大名、彰德、卫辉籍余之民,立为淇州,因又置县曰临淇,为倚郭。中统元年,隶大名路宣抚司。至元三年,立卫辉路,以州隶之,而临淇县省。
河间路,(上。)唐瀛州。宋河间府。元至元二年,置河间路緫管府。户七万九千二百六十六,口一十六万八千五百三十六。领司一、县六、州六。州领十七县。
录事司。
县六河间,(中。倚郭。)肃宁,(下。至元二年,废为镇,入河间县,后复旧。)齐东,(下。宪宗三年,隶济南路。至元二年,还属河间路。)宁津,(下。宪宗二年,属济南路,至元二年,隶河间。)临邑,(下。本属济南府,太宗七年,割属河间。宪宗三年,还属济南。至元二年,复属河间。)青城。(下。本青平镇,太宗七年,析临邑、宁津地置县,隶济南。中统置青城县,隶陵州。至元二年,隶河间。)
州六
沧州,(中。)唐改景城郡,复仍为沧州。金升临横海军。元复为沧州。领五县:清池,(中。)乐陵,(中。)南皮,下。无棣,(下。至元二年,并入乐陵县,以县治入济南之棣州,寻复置。)盐山。(下。)
景州,(中。)唐观州,又改景州。宋改永静军。金仍改观州。元因之。至元二年,复为景州。领五县:蓨县,(中。旧属观州,元初升元州,后复为蓨县。)故城,(中。元初隶河间路。至元二年,并为故城镇,属景州。是年,复置县还来属。)阜城,(下。)东光,(下。)吴桥。(中。)
清州,(下。)五代置乾宁军。宋为乾宁郡,大观间以河清,改清州。金为乾宁军。元太宗二年,改清宁府。七年,又改清州。至元二年,以靖海、兴济两县及本州司候司并为会川县,后复置清州。领三县:会川,(中。)靖海,下。兴济。(下。)
献州,(下。)本乐寿县,宋隶瀛州,又隶河间府。金改为寿州,又改献州。元至元二年,以州并入乐寿,直隶河间路,未几复旧。领二县:乐寿,(中。附郭。)交河。(中。至元二年,入乐寿,未几如故。)
莫州,(下。)唐置鄚州,寻改为莫。旧领二县,至元二年,省入河间,未几仍领二县:莫亭,(下。倚郭。至元二年,与任丘俱省入河间县,后复置。)任丘。(下。)
陵州,(下。)本将陵县,宋、金皆隶景州。宪宗三年,割隶河间府。是年升陵州,隶济南路。至元二年,复为县。三年,复为州,仍隶河间路。
东平路,(下。)唐郓州,又改东平郡,又号天平军。宋改东平府,隶河南道。金隶山东西路。元太祖十五年,严实以彰德、大名、磁、洺、恩、博、濬、滑等户三十万来归,以实行台东平,领州县五十四。实没,子忠济为东平路管军万户緫管,行緫管府事,州县如旧。至元五年,以东平为散府。九年,改下路緫管府。户四万四千七百三十一,口五万二百四十七。领司一、县六。
录事司。
县六顺城,(下。为东平治所。)东阿,(中。)阳谷,(中。)汶上,(中。)寿张,(下。)平阴。(下。至元十一年,以县之辛镇寨、孝德等四乡分析他属。明年,改寨为肥城,作中县,隶济宁路,以平阴为下县,仍属东平。)
东昌路,(下。)唐博州。宋隶河北东路。金隶大名府。元初隶东平路。至元四年,析为博州路緫管府。十三年,改东昌路,仍置緫管府。户三万三千一百二,口一十二万五千四百六。领司一、县六。
录事司。
县六聊城,(中。倚郭。)堂邑,(中。)莘县,(中。宋隶大名府,元割以来属。)博平,(中。)茌平,(中。)丘县。(下。本为镇,隶曲周。至元二年,并入堂邑。二十六年,山东宣慰司言:‘丘县并入堂邑,差税词诉相去二百余里,往复非便。平恩有户二千七百,升县为宜。’遂立丘县,隶东昌。)
济宁路,(下。)唐麟州。周于此置济州。元太宗七年,割属东平府。至元六年,以济州还治钜野,仍析郓城之四乡来属。八年,升济宁府,治任城,寻还治钜野。十二年,复立济州,治任城,属济宁府。十五年,迁府于济州,却以钜野行济州事。其年又以府治归钜野,而济州仍治任城,但为散州。十六年,济宁升为路,置緫管府。户一万五百四十五,口五万九千八百一十八。领司一、县七、州三。州领九县。
录事司。
县七钜野,(中。倚郭。金废,属郓州。至元六年复立。)郓城,(上。金以水患,徙置盘沟村。元至元八年,复来属。)肥城,(中。宋、金为平阴县。元至元十二年,以平阴莘镇寨东北十五里旧城改设今县。)金乡,下。(初隶济州,至元二年来属。)砀山,金为水荡没。元宪宗七年,始复置县治,隶东平路。至元二年,以户口稀少,并入单父县。三年复置,属济州。八年,属济宁路。虞城,下。(金圮于水。元宪宗二年,始复置县,隶东平路。至元二年,以户口稀少,并入单父。三年,复立县,属济州。八年,隶济宁路。丰县。唐属徐州。元宪宗二年,属济州。至元二年,以沛县并入丰县。三年,复立沛县。八年,以丰县直隶济宁路。)
州三
济州,(下。)唐以前为济北郡,治单父。唐初为济州,又为济阳郡,仍改济州。周濒济水立济州。宋因之。金迁州治任城,以河水湮没故也。元至元二年,以户不及千数,并隶任城。六年,迁州于钜野,而任城为属邑。八年,升州为济宁府,治任城,复还府治钜野。十二年,以任城当江淮水陆冲要,复立济州,属济宁府而任城废。十五年,迁府于济州,以钜野行济州事。其年复于钜野立府,仍于此为州。二十三年,复置任城,隶州。领三县:任城,(倚郭。)鱼台,(太宗七年,属济州。至元二年,并入金乡。三年复故。八年,属济宁府。十三年来属。)沛县。(太宗七年,移滕州治此。宪宗二年,州废,复为县。至元二年,省入丰县。三年复置。八年,隶济宁府。十三年来属。)
兖州,(下。)唐初为兖州,复昇泰宁军。宋改袭庆府。金改泰定军。元初复为兖州,属济州。宪宗二年,分隶东平路。至元五年,复属济州。十六年,隶济宁路緫管府。(二十三年,立尚珍署,领屯田四百五十六户,收子粒赴济州官仓输纳,余粮粜卖,所入钞纳于光禄寺)。领四县:嵫阳,曲阜,泗水,(至元二年,省入曲阜。三年复置。)宁阳。(至元二年,省入嵫阳。大德元年复置。)
单州,(下。)唐置辉州,治单父。后唐改为单州。宋升团练州。金隶归德府。元初属济州。宪宗二年,属东平府。至元五年,复属济州。十六年,隶济宁路。领二县:单父,县在郭下。(元初与单州并属济州。宪宗二年,隶东平府。至元二年,复立单父县。三年,还属济州,今属单州。)嘉祥。(旧属济州。宪宗二年,割隶东平路。至元三年,还属济州。今为单州属县。)
曹州,(上。)唐初为曹州,后改济阴郡,又仍为曹州。宋改兴仁府。金复为曹州。元初隶东平路緫管府。至元二年,直隶省部。户三万七千一百五十三,口一十九万五千三百三十五。领县五:济阴,(上。)成武,中。定陶,中。禹城,中。楚丘。中。
濮州,(上。)唐初为濮州,后改濮阳郡,又仍为濮州。宋升防御郡。金为刺史州。元初隶东平路,后割大名之馆陶、朝城,恩州之临清,开州之观城来属。至元五年,析隶省部。户一万七千三百一十六,口六万四千二百九十三。领县六:鄄城,(上。)朝城,(中。初隶东平府,至元五年来属。)馆陶。中。(初属东平路,至元三年来属。)临清,观城,下。(金属开州,元初来属。)范县。下。(初属东平路,至元二年来属。)
高唐州,(中。)唐为县,属博州。宋、金因之。元初隶东平,至元七年升州。户一万九千一百四,口二万三千一百二十一。领县三:高唐,(中。)夏津,(中。初隶东平,至元七年来属。)武城。中。(初隶东平,至元七年来属。)
泰安州,(中。)本博城县,唐初于县置东泰州,后废州,改为乾封县,属兖州。宋改奉符县。金置泰安州。元初属东平路。至元二年,省新泰县入莱芜县。五年,析隶省部。三十一年,复立新泰县。(东岳泰山在焉。)户九千五百四十,口一万七百九十五。领县四:奉符,(中。)长清,(中。旧属济南府,元初来属。)莱芜,(下。)新泰。(金属泰安州,至元二年,省入莱芜,三十一年复立。)
德州,唐初为德州,后改平原郡,又仍为德州。金属山东西路。元初隶东平路緫管府,割大名之清平、济南之齐河县来属。户二万四千四百二十四,口一十五万六千九百五十二。领县五:安德,(下。)平原,(下。)齐河,(金创置此县,隶济南府,至元二年来属。)清平,(宋、金隶大名府,元初来属。)德平。
恩州,中。唐贝州,又为清河郡。宋改恩州。金隶大名府路。元初割清河县隶大名府,以武城隶高唐,惟存历亭一县及司候司。至元二年,县及司俱省入州。七年,自东平析隶省部。户一万五百四十五,口三万七千四百七十九。
冠州,本冠氏县,唐因隋旧,置毛州,后州废,县属魏州。宋、金并属大名府。元初属东平路。至元六年,升冠州,直隶省。户五千六百九十七,口二万三千四十。
山东东西道宣慰司
益都路,唐青州,又升卢龙军。宋改镇海军。金为益都路緫管府。户七万七千一百六十四,口二十一万二千五百二。领司一、县六、州八。州领十五县。
录事司。
县六益都,(中。倚郭。至元二年,以行淄州及行淄川县并入。三年,又并临淄、临朐二县入焉。十五年,割临淄、临朐复置县,并属本路。)临淄,(下。)临朐,(下。)高苑,(下。)(旧属淄州。)乐安,(下。)寿光。(下。)
州八
潍州,(下。)唐初为潍州,后废。宋为北海军,复升潍州。金属益都路。元初领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及司候司。宪宗三年,省司候司入北海。至元三年,省昌乐县入北海。领二县:北海,(下。)昌邑。(下。)
胶州,(下。)唐初为胶西县。宋置临海军。金仍改为胶西县,属密州。元太祖于县置胶州。领三县:胶西,(中。)即墨,(下。宋、金皆隶莱州,元太祖二十二年来属。)高密。(下。宋、金并隶密州。)
密州,唐初改为高密郡,后仍为密州。宋为临海军,复为密州。元初因之,以胶西、高密属胶州。宪宗三年,省司候司入诸城县,隶益都。领二县:诸城,州治所。安丘。(下。)
莒州,(下。)唐废莒州,以莒县隶密州。宋沿其旧。金复为莒州,隶益都府。元初因之。领四县:莒县,(下。)州治所。(宪宗三年,省司候司入焉。)沂水,下。(有沂山,为东镇。)日照,下。蒙阴。下。(元初,因旧名为新泰县。中统三年,以李璮乱,人民逃散,省入沂水。皇庆二年,复置为蒙阴县。)
沂州,(下。)唐初改为琅邪郡,后仍为沂州。宋属京东东路。金属山东东路。元属益都路。领二县:临沂,(中。)州治所。(宪宗三年,省司候司入焉。)费县。(下。)
滕州,(下。)唐为滕县,属徐州。宋仍旧。金改为滕州,属兖州。元隶益都路。领二县:滕县,(下。)(宪宗三年,省司候司入焉。)邹县。(下。)
峄州,(下。)唐置鄫州,又改兰陵县为承县,后州废,以县属沂州。宋仍旧。金改兰陵县,于县置峄州。元初以峄州隶益都路,至元二年,省兰陵入本州。博兴州,(下。)唐博昌县。后唐改博兴。宋属青州。金属益都府。元初升为州。
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济南路,(上。)唐齐州,又改临淄郡,又改济南郡,又为齐州。宋为济南府。金因之。元初改济南路緫管府,旧领淄、陵二州。至元二年,淄州割入淄莱路,陵州割入河间路,又割临邑县隶河间路,长清县入泰安州,禹城县隶曹州,齐河县入德州,割淄州之邹平县来属,置緫管府。户六万三千二百八十九,口一十六万四千八百八十五。领司一、县四、州二。州领七县。
录事司。
县四历城,(中。)倚郭。章丘,(上。)邹平,(上。唐、宋皆属淄州,至元间来属。)济阳。中。
州二
棣州,(上。)唐析沧州之阳信、商河、乐陵、厌次置棣州。宋、金因之。元初滨、棣自为一道,中统三年,改置滨棣路安抚司。至元二年,与滨州俱棣济南路。领四县:厌次,(中。倚郭。初立司候司,至元二年,省入本县。)商河,中。阳信,中。无棣。(下。宋、金属沧州,元初割无棣之半属沧州,半以来属。)
滨州,(中。)唐属棣州。周始置滨州。金隶益都。元初以棣州为滨棣路。至元二年,省路为州,隶济南路。领三县:渤海,(中。初设司候司,至元二年,省入此县。)利津,(下。)沾化。(下。)
般阳府路,(下。)唐淄州,宋属河南道。金属山东东路。元初太宗在潜,置新城县。中统四年,割滨州之蒲台来属。先是,淄州隶济南路緫管府;五年,升淄州路,置緫管府。是岁改元至元,割邹平属济南路、高苑属益都路。二年,改淄州路为淄莱路。二十四年,改般阳路,取汉县以为名。户二万一千五百三十,口一十二万三千一百八十五。领司一、县四、州二。州领八县。
录事司。
县四淄川,(中。)倚郭。长山,(中。初属济南路,中统三五年来属。)新城,中。(本长山县驿台,太宗在潜,以人民完聚,创置城曰新城,以田、索二镇属焉。)蒲台。下。(金属滨州,元初隶滨棣路。中统五年,属淄州。至元二年,改属淄莱路,升中县。)
州二
莱州,(中。)唐初改东莱郡为莱州。宋为防御州。金升定海军,属山东东路。元初属益都路。中统五年,属淄莱州路。旧设录事司。至元二年,省入掖县,又省即墨入掖与胶水,仍隶般阳路。领四县:掖县,(中。倚郭。至元二年,省录事司,析即墨县入焉。)胶水,(下。至元二年,析即墨县入焉。)招远,(下。)莱阳。(下。)
登州,(下。)唐初为牟州,复改登州,宋属河南道。元初属益都路。中统五年,别置淄莱路,以登州隶之。至元二十四年,改属般阳路。领四县:蓬莱,(下。)黄县,下。福山,(下。伪齐以登州之雨水镇为福山县,杨疃镇为栖霞县。)栖霞。(下。)
宁海州,(下。)伪齐刘豫以登州之文登、牟平二县立宁海军。金升宁海州。元初隶益都路。至元九年,直隶省部。户五千七百一十三,口一万五千七百四十三。领县二:牟平,(中。)文登。(下。)
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
大同路,(上。)唐为北恒州,又为云州,又改云中郡。辽为西京大同府。金改緫管府。元初置警巡院。至元二十五年,改西京为大同路。户四万五千九百四十五,口一十二万八千四百九十六。领司一、县五、州八。州领四县。(大德四年,于西京黄华岭立屯田。六年,立万户府,所属山阴、雁门、马邑、鄯阳、洪济、金城、宁武凡七屯。)
录事司。
县五大同,(中。倚郭。至元二年,省西县入焉。)白登,(下。至元二年,废为镇,属大同县,寻复置。)宣宁,(下。)平地,(下。本号平地袅袅,至元二年,省入丰州。三年,置县,曰平地。)怀仁。(下。)
州八
弘州,(下。)唐为清塞军,隶蔚州。辽置弘州。金仍旧。旧领襄阴、顺圣二县。元至元中,割顺圣隶宣德府,惟领襄阴及司候司,后并省入州。
浑源州,(下。)唐为浑源县,隶应州。金升为州,仍置县在郭下,并置司候司。元至元四年省入州。
应州,(下。)唐末置。后唐升彰国军。元初仍为应州。领二县:金城,(下。)州治所。山阴。(下。)(至元二年,并入金城,后复置。)
朔州,(下。)唐改马邑郡为朔州。后唐升振武军。宋为朔宁府。金为朔州。元因之。领二县:鄯阳,(下。至元四年,省录事司入焉。)马邑。(下。)
武州,(下。)唐隶定襄、马邑二郡。辽置武州宣威军。元至元二年,割宁边州之半来属。旧领宁边一县及司候司,四年省入州。
丰州,(下。)唐初为丰州,又改九原郡,又仍为丰州。金为天德军。元复为丰州。旧有录事司并富民县,元至元四年省入州。
东胜州,(下。)唐胜州,又改榆林郡,又复为胜州。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东城南直榆林,后以东城滨河,徙置绥远峰南郡今东胜州是也。金初属西夏,后复取之。元至元二年,省宁边州之半入焉。旧有东胜县及录事司,四年省入州。
云内州,(下。)唐初立云中都督府,复改横塞军,又改天德军,即中受降城之地。金为云内州。旧领云川、柔服二县,元初废云川,设录事司。至元四年,省司、县入州。
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
冀宁路,(上。)唐并州,又为太原府。宋、金因之。元太祖十三年,立太原路緫管府。大德九年,以地震改冀宁路。户七万五千四百四,口一十五万五千三百二十一。领司一、县十、州十四。州领九县。
录事司。
县十阳曲,(中。倚郭。)文水,(中。)平晋,(下。)祁县,(下。旧隶晋州,后州废,隶太原路。)榆次,(下。至元二年,隶太原路。)太谷,(下。)清源,(下。)寿阳,(下。)交城,(下。)徐沟。(下。)
州十四
汾州,(中。)唐改西河郡为浩州,又改汾州,又改西河郡,又为汾州。金置汾阳军。元初立汾州元帅府,割灵石县隶平阳路之霍州,仍析置小灵石县,后废府。至元二年,复行州事,省小灵石入介休。三年,并温泉入孝义。领四县:西河,(中。)孝义,(下。至元三年,割温泉县之半置巡检司,隶本县。)平遥,(下。元初属太原府,至元二年来属。)介休。(下。元初置直隶太原府,至元二年来属,仍省小灵石县入焉。)
石州,(下。)唐初改离石郡为石州,又改昌化郡,又仍为石州。宋、金因其名。元中统二年,省离石县入本州。三年,复立。至元三年,省温泉入孝义,以临泉为临州。旧置司候司,后与孟门、方山俱省入离石。领二县:离石,(下。)倚郭。宁乡。(下。太宗九年,隶太原府。定宗三年,隶石州。宪宗九年,又隶太原府。至元三年,复来属。)
忻州,(下。)唐初置新兴郡,后改忻州,又改定襄郡,又为忻州。金隶太原府。元因之。领二县:秀容,(下。)倚郭。(至元二年,省入忻州。四年复置。)定襄。(下。)
平定州,(下。)唐为广阳县。宋为平定军。金为平定州。元至元二年,省倚郭平定、乐平二县入本州。七年,复立乐平。领一县:乐平。(下。倚郭。至元二年,省县为乡,入本州,立巡检司。七年复立。)
临州,(下。)唐置临泉县,又置北和州,后州废,隶石州。宋置晋宁军。金废军,置临水县,隶石州。元中统二年,仍改临泉县,直隶太原府。三年,升临州。
保德州,(下。)本岚州地,宋始置州。旧有倚郭县,元宪宗七年废县。至元二年,省隩州、芭州入本州。三年,又并岢岚军入焉。四年,割岢岚隶管州,隩州仍来属。
崞州,(下。)本崞县,元太祖十四年升崞州。
管州,(下。)唐以静乐县置,后州废,属岚州。后又为宪州。宋为静乐军。金为静乐郡,又改为管州。元太祖十六年,以岚州之岢岚、宁化、楼烦并入本州。至元二十二年,割岢岚隶岚州,而宁化、楼烦并入本州。
代州,(下。)唐置代州緫管府。金改都督府。元中统四年,并门县入州。台州,(下。)唐为五台县,隶代州。金升台州,隶太原路。元因之。兴州,(下。)唐临津县,隶岚州,又改合河县。金升兴州,隶太原路。元因之。坚州,(下。)唐繁畤县。金为坚州,隶太原路。元因之。岚州,(下。)唐、宋并为岚州。金升镇西节度。至元二年,省入管州。五年复立。盂州,(下。)本盂县,金升为州。元因之。
晋宁路,(上。)唐晋州。金为平阳府。元初为平阳路,大德九年,以地震改晋宁路。户一十二万六百二十,口二十七万一百二十一。领司一、县六、府一、州九。府领六县,州领四十县。
录事司。
县六临汾,(中。倚郭。)襄陵,(中。)洪洞,(中。)浮山,(下。)汾西,(下。)岳阳。(下。本猗冀氏县,属平阳府。至元三年,省入岳阳县。四年,以县当东西驿路之要复置,并岳阳、和川二县入焉。后复改为岳阳县。)
府一河中府,唐蒲州,又改河中府,又改河东郡,又仍为河中府。宋为护国军。金复为河中府。元宪宗在潜,置河解万户府,领河、解二州。河中府领录事司及河东、临晋、虞乡、猗氏、万泉、河津、荣河七县。至元三年,省虞乡入临晋,省万泉入猗氏,并录事司入河东,罢万户府,而河中府仍领解州。八年,割解州直隶平阳路,河中止领五县。十五年,复置万泉县来属。领六县:河东,(下。府治所。)万泉,(下。)猗氏,(下。)荣河,(下。金隶荣州,元初废荣州,复为荣河县。)临晋,(下。)河津。(下。)
州九
绛州,(中。)唐初为绛郡,又改绛州。宋置防御。金改晋安府。元初为绛州行元帅府,河、解二州诸县皆隶焉。后罢元帅府,仍为绛州,隶平阳路。领七县:正平,(下。倚郭。至元二年,省录事司入焉。)太平,(中。)曲沃,(下。)翼城,(下。金为翼州,元初复为翼城县,隶绛州。)稷山,(下。)绛县,(下。)(至元二年,省垣曲县入焉。十六年,复立垣曲县,绛县如故。)垣曲。(下。)
潞州,(下。)唐初为潞州,后改上党郡,又仍为潞州。宋改隆德军。金复为潞州。元初为隆德府,行都元帅府事。太宗三年,复为潞州,隶平阳路。至元三年,以涉县割入真定府,以录事司并入上党县。领七县:上党,(下。)壸关,(下。)长子,(下。)潞城,(下。)屯留,(下。至元三年,省入襄垣。十五年复置。)襄垣,(下。)黎城。(下。至元二年,并涉县偏城等十三村入焉。)
泽州,(下。)唐初为泽州,后为高平郡,又仍为泽州。宋属河东道。金为平阳府。元初置司候司及领晋城、高平、阳城、沁水、端氏、陵川六县。至元三年,省司候司、陵川县入晋城,省端氏入沁水。后复置陵州。领五县:晋城,(下。)高平,(下。)阳城,(下。)沁水,(下。)陵川。(下。至元三年,省入晋城,后复置。)
解州,(下。)本唐蒲州之解县。五代汉乾祐中置解州。宋属京兆府。金升宝昌军。元至元四年,并司候司入解县。(有盐池,方一百二十里。)领六县:解县,(下。)安邑,下。闻喜,(下。)夏县,(下。)平陆,(下。)芮城。(下。)
霍州,(下。)唐初为霍山郡,又改吕州,又废州而以县隶晋州。金改霍州。元因之。领三县:霍邑,(下。)倚郭。(有霍山为中镇。赵城,旧属平阳府。)灵石。(下。旧属汾州。)
隰州,(下。)唐初为隰州,又改大宁郡,又仍为隰州。元以州隶晋宁路。领五县:隰川,(中。)州治所。(至元三年,省大宁、蒲、温泉三县入焉。)大宁,(下。至元三年,省入隰川,二十三年复置。)石楼,(下。)永和,(下。)蒲县。(下。)
沁州,(下。)唐初为沁州,又改阳城郡,又仍为沁州。宋置威胜军。金仍为沁州。元因之。领三县:铜鞮,(下。)州治所。(至元十年,省录事司、武乡县入焉。)沁源,(下。至元十年,省绵上县入焉。)武乡。(下。至元三年,省入铜鞮,后复立。)
辽州,(下。)唐初置辽州,又改箕州,又改仪州。宋复为辽州。元隶晋宁路。领三县:辽山,(下。)倚郭。榆社,(下。至元三年,省入辽山,六年复立。)和顺。(下。至元三年,省仪城县入焉。)
吉州,(下。)唐初置西汾州,又为南汾州,又改慈州。宋置吉乡军。金改耿州,又改吉州。元初领司候司、吉乡、乡宁二县。中统二年,并司候司入吉乡县。至元二年,省吉乡。三年,又省乡宁并入州。后复置乡宁。领一县:乡宁。(下。)
岭北等处行中书省统和宁路緫管府
和宁路,上。始名和林,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名城。太祖十五年,定河北诸郡,建都于此。初立元昌路,后改转运和林使司,前后五朝都焉。(太宗乙未年,城和林,作万安宫。丁酉,治迦坚茶寒殿,在和林北七十余里。戊戌,营图苏胡迎驾殿,去和林城三十余里。)世祖中统元年,迁都大兴,和林置宣慰司都元帅府。后分都元帅府于金山之南,和林止设宣慰司。至元二十六年,诸王叛兵侵轶和林,宣慰使怯伯等乘隙叛去。二十七年,立和林等处都元帅府。大德十一年,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以淇阳王月赤察儿为右丞相,太傅答剌罕为左丞相,罢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置和林緫管府。至大二年,改行中书省为行尚书省。四年,罢尚书省,复为行中书省。皇庆元年,改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改和林路緫管府为和宁路緫管府。(至元二十年,令西京宣慰司送牛一千,赴和林屯田。二十二年,并和林屯田入五条河。三十年,命戍和林汉军四百,留百人,余令耕屯杭海。元贞元年,于六卫汉军内拨一千人赴青海屯田。北方立站帖里干、木怜、纳怜等一百一十九处。)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2-6-1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feature"> 元史  卷五十九‧志第十一  地理二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七、府一,属州十二,属县十。徒存其名而无城邑者,不在此数。(本省计站一百二十处。)
辽阳路,上。唐以前为高句骊及渤海大氏所有。梁贞明中,阿保机以辽阳故城为东平郡。后唐升为南京。石晋改为东京。金置辽阳府,领辽阳、鹤野二县;后复改为东京,宜丰、澄、复、盖、沈、贵德州、广宁府、来远军并属焉。元初废贵德、澄、复州、来远军,以广宁府、婆娑府、懿州、盖州作四路,直隶省。至元六年,置东京緫管府,降广宁为散府隶之。十五年,割广宁仍自行路事,直隶省。十七年,又以婆娑府、懿州、盖州来属。二十四年,始立行省。二十五年,改东京为辽阳路,后废婆娑府为巡检司。户三千七百八,口三万三千二百三十一。(壬子年抄籍数。)领县一、州二。
县一辽阳。(下。倚郭。至元六年,以鹤野县、警巡院入焉。)
州二
盖州,(下。)初为盖州路。至元六年,并为东京支郡,并熊岳、汤池二县入建安县。八年,又并建安县入本州。
懿州,(下。)初为懿州路。至元六年为东京支郡,所领豪州及同昌、灵山二县省入顺安县,入本州。
广宁府路,(下。)金为广宁府。元封孛鲁古歹为广宁王,旧立广宁行帅府事;后以地远,迁治临潢,立緫管府。至元六年,以户口单寡,降为东京路緫管府属郡。十五年,复分为路,行緫管府事。(有医巫闾山为北镇,在府城西北二十里。至顺钱粮户数四千五百九十五。)领县二:闾阳,(下。初立千户所,至元十五年,以户口繁伙,复立行千户所。后复为闾阳县。)望平。(至元六年,省锺秀县入焉。十五年,为望平军民千户所,今复为县。)
肇州。(按哈剌八都鲁传至元三十年,世祖谓哈剌八都鲁曰:‘乃颜故地曰阿八剌忽者产鱼,吾今立城,而以兀速、憨哈纳思、乞里吉思三部人居之,名其城曰肇州,汝往为宣慰使。’既至,定市里,安民居,得鱼九尾皆千斤来献。又成宗纪元贞元年,立肇州屯田万户府,以辽阳行省左丞阿散领其事。而元大一统志与经世大典皆不载此州,不知其所属所领之详。今以广宁为乃颜分地,故府注于广宁府之下。乃颜,孛鲁古歹之孙也。)
山北辽东道肃政廉访司
大宁路,(上。)本奚部,唐初其地属营州,贞观中奚酋可度内附,乃置饶乐郡。辽为中京大定府。金因之。元初为北京路緫管府,领兴中府及义、瑞、兴、高、锦、利、惠、川、建、和十州。中统三年,割兴州及松山县属上都路。至元五年,并和州入利州为永和乡。七年,兴中府降为州,仍隶北京,改北京为大宁。二十五年,改为武平路,后复为大宁。户四万六千六,口四十四万八千一百九十三。(壬子年数。)领司一、县七、州九。
录事司。(初置警巡院,至元二年,改置录事司。)
县七大定,(下。中统二年,省长兴入焉。)龙山,(下。初属大定府。至元四年,属利州,后复来属。)富庶,(下。至元三年,省入兴中州,后复置。)和众,(下。)金源,(下。)惠和,(下。)武平。(下。)
州九
义州。(下。)兴中州,(下。)元初因旧为兴中府,后省。至元七年,又降府为州。
瑞州。(下。至元二十三年,伯颜奏准以唆都、哈䚟等拘收户计,种田立屯于瑞州之西,拨濒海荒闲地及时开耕,设打捕屯田緫管府,仍以唆都、哈䚟等为屯田官。)
高州。(下。)锦州。(下。)利州。(下。)惠州。(下。)川州。(下。)建州。(下。)
东宁路,本高句骊平壤城,亦曰长安城。汉灭朝鲜,置乐浪、玄菟郡,此乐浪地也。晋义熙后,其王高琏始居平壤城。唐征高丽,拔平壤,其国东徙,在鸭绿水之东南千余里,非平壤之旧。至王建,以平壤为西京。元至元六年,李延龄、崔垣、玄元烈等以府州县镇六十城来归。八年,改西京为东宁府。十三年,升东宁路緫管府,设录事司,割静州、义州、麟州、威远镇隶婆娑府。本路领司一,余城堙废,不设司存,今姑存旧名。
录事司。土山县。中和县。铁化镇。
都护府,自唐之季,地入高丽,置府州县镇六十余城,此为都护府,虽仍唐旧名,而无都护府之实。至元六年,李延龄等以其地来归,后城治废毁,仅存其名,属东宁路。
定远府。郭州。抚州。黄州。(领安岳、三和、龙冈、咸从、江西五县,长命一镇。)灵州。慈州。嘉州。顺州。殷州。宿州。德州。(领江东、永清、通海、顺化四县,宁远、柔远、安戎三镇。)昌州。铁州。(领定戎一镇。)泰州。价价州。朔州。宣州。(领宁朔、席岛二镇。)成州。(领树德一镇。)熙州。孟州。(领三登一县,椒岛、椴岛、宁德三镇。)延州。(领阳岩一镇。)云州。
沈阳路,本挹娄故地,渤海大氏建定理府,都督沈、定二州,此为沈州地。契丹为兴辽军,金为昭德军,又更显德军,后皆毁于兵火。元初平辽东,高丽国麟州神骑都领洪福源率西京、都护、龟州四十余城来降,各立镇守司,设官以抚其民。后高丽复叛,洪福源引众来归,授高丽军民万户,徙降民散居辽阳沈州,初创城郭,置司存,侨治辽阳故城。中统二年,改为安抚高丽军民緫管府。及高丽举国内附,四年,又以质子𬘯为安抚高丽军民緫管,分领二千余户,理沈州。元贞二年,并两司为沈阳等路安抚高丽军民緫管府,仍治辽阳故城,辖緫管五、千户二十四、百户二十五。(至顺钱粮户数五千一百八十三。)
开元路,古肃慎之地,隋、唐曰黑水靺鞨。唐初,渠长阿固郎始来朝,后乃臣服,以其地为燕州,置黑水府。其后渤海盛,靺鞨皆役属之。又其后渤海浸弱,为契丹所攻,黑水复擅其地,东濒海,南界高丽,西北与契丹接壤,即金鼻祖之部落也。初号女真,后避辽兴宗讳,改曰女直。太祖乌古打既灭辽,即上京设都,海陵迁都于燕,改为会宁府。金末,其将蒲鲜万奴据辽东。元初癸巳岁,出师伐之,生禽万奴,师至开元、率恤宾品,东土悉平。开元之名,始见于此。乙未岁,立开元、南京二万户府,治黄龙府。至元四年,更辽东路緫管府。二十三年,改为开元路,领咸平府,后割咸平为散府,俱隶辽东道宣慰司。(至顺钱粮户数四千三百六十七。)
咸平府,古朝鲜地,箕子所封,汉属乐浪郡,后高丽侵有其地。唐灭高丽,置安东都护以统之,继为渤海大氏所据。辽平渤海,以其地多险隘,建城以居流民,号咸州安东军,领县曰咸平。金升咸平府,领平郭、安东、新兴、庆云、清安、归仁六县,兵乱皆废。元初因之,隶开元路,后复割出,隶辽东宣慰司。
合兰府水达达等路,土地旷阔,人民散居。元初设军民万户府五,抚镇北边。一曰桃温,距上都四千里。一曰胡里改,距上都四千二百里、大都三千八百里。(有胡里改江并混同江,又有合兰河流入于海。)一曰斡朵怜。一曰脱斡怜。一曰孛苦江。各有司存,分领混同江南北之地。其居民皆水达达、女直之人,各仍旧俗,无市井城郭,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故设官牧民,随俗而治,有合兰府水达达等路,以相统摄焉。(有俊禽曰海东青,由海外飞来,至奴儿干,土人罗之,以为土贡。至顺钱粮户数二万九百六。)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十二、府七、州一,属州三十四,属县一百八十二。(本省陆站一百六处,水站九十处。)
河南江北道肃政谦访司
汴梁路,上。唐置汴州緫管府。石晋为开封府。宋为东京,建都于此。金改南京,宣宗南迁,都焉。金亡,归附。旧领归德府,延、许、裕、唐、陈、亳、邓、汝、颍、徐、邳、嵩、宿、申、郑、钧、睢、蔡、息、卢氏行襄樊二十州。至元八年,令归德自为一府,割亳、徐、邳、宿四州隶之;升申州为南阳府,割裕、唐、汝、郑、嵩、卢氏行襄樊隶之。九年,废延州,以所领延津、阳武二县属南京路,统蔡、息、郑、钧、许、陈、睢、颍八州,开封、祥符倚郭,而属邑十有五。旧有警巡院,十四年改录事司。二十五年,改南京路为汴梁路。二十八年,以濒河而南、大江以北,其地冲要,又新入版图,置省南京以控治之。三十年,升蔡州为汝宁府,属行省,割息、颍二州以隶焉。本路户三万一十八,口一十八万四千三百六十七。(壬子年数。)领司一、县十七、州五。州领二十一县。
录事司
县十七开封,(下。倚郭。)祥符,(下。倚郭。)中牟,(下。)原武,(下。旧以此县隶延州,元初隶开封府,后复为延州,县如旧。至元九年,州废,后来属。)鄢陵,(中。)荥泽,(下。旧隶郑州,至元二年来属。)封丘,(中。金大定中,河水湮没,迁治新城。元初,新城又为河水所坏,乃因故城遗址,稍加完葺而迁治焉。)扶沟,(下。)阳武,(下。旧隶延州,至元九年,州废来属。)杞县,(中。元初河决,城之北面为水所圯,遂为大河之道,乃于故城北二里河水北岸,筑新城置县,继又修故城,号南杞县。盖黄河至此分为三,其大河流于二城之间,其一流于新城之北郭睢河中,其一在故城之南,东流,俗称三叉口。)延津,(下。旧为延州,隶河南路。至元九年,州废,以县来属。)兰阳,(下。)通许,(下。)尉氏,(下。)太康,(下。)洧川,(下。)陈留。(下。)
州五
郑州,(下。)唐初为郑州,又改荥阳郡。宋为奉宁军。金仍为郑。元初领管城、荥阳、汜水、河阴、原武、新郑、密、荥泽八县及司候司,后割新郑、密属钧州,荥泽、原武隶开封府,并司候司入管城。领四县:管城,(下。)倚郭。荥阳,(下。)汜水,(下。)河阴,(下。)
许州,(下。)唐初为许州,后改颍川郡,又仍为许州。宋升颍昌府。金改昌武军。元初复为许州。领五县:长社,(下。)长葛,(下。)郾城,(下。)襄城,(下。)临颍。(下。)
陈州,(下。)唐初为陈州,后改淮阳郡,又仍为陈州。宋升怀德府。金复为陈州。元初因之。旧领宛丘、南顿、项城、商水、西华、清水六县。(至元二年,南顿、项城、清水皆废,后复置。)南顿、项城。领五县:宛丘,西华,商水,至元二年,省南顿、项城入焉,后复置。南顿,项城。
钧州,(下。)唐、宋皆不置郡,伪齐置颍顺军。金改颍顺州,又改钧州。元至元二年,又割郑州密县来属。领三县:阳翟,(下。)新郑,(下。)密县。(下。)
睢州,(下。)唐属曹州。宋改拱州,又升保庆军。金改睢州。元因之。领四县:襄邑,(下。倚郭。)考城,(下。)仪封,(下。)柘城。(下。)
河南府路,唐初为洛州,后改河南府,又改东京。宋为西京。金为中京金昌府。元初为河南府,府治即周之王城。旧领洛阳、宜阳、永宁、登封、巩、偃师、孟津、新安、渑池九县,后割渑池隶陕州。户九千五百二,口六万五千七百五十一。(壬子年数。)领司一、县八、州一。州领四县。
录事司。
县八洛阳,宜阳,(下。)永宁,(下。)登封,(下。中岳嵩山在焉。)巩县,(下。)孟津,(下。)新安,偃师。(下。)
州一陕州,(下。)唐初为陕州,又改陕府,又改陕郡。宋为保义军。元仍为陕州。领四县:陕县,(下。)灵宝,(下。至元三年,省入陕县,八年,废虢州为虢略,隶陕州。并虢略治灵宝,以虢略为巡检司,并朱阳县入焉。)阌乡,下。(至元二年,省湖城县入焉。)渑池。(下。金升为韶州,置渑池司候司。元至元三年,省司候司。八年,省韶州,复为县,隶河南路,后割以来属。)
南阳府,唐初为宛州,而县名南阳,后州废,以县属邓州。历五代至宋皆为县。金升为申州。元至元八年,升为南阳府,以唐、邓、裕、嵩、汝五州隶焉。二十五年,改属汴梁路,后直隶行省。户六百九十二,口四千八百九十三。(壬子年数。)领县二、州五。州领十一县。
县二南阳,(下。倚郭。)镇平。(下。)
州五
邓州,(下。)唐初为邓州,后改南阳郡,又仍为邓州。宋属京西南路。金属南京开封府。旧领穰县、南阳、内乡、淅川、顺阳五县。元初以淅川、顺阳省入内乡。旧设录事司,至元二年并入穰县。领三县:穰县,(下。倚郭。)内乡,(下。至元二年,以顺阳来属。)新野。(下。)
唐州,(下。)唐初为显州,后改唐州。宋属京西南路。金改裕州。元初复为唐州。至元三年,以民力不及,废湖阳、比阳、桐柏三县。领一县:泌阳。倚郭。
嵩州,(下。)唐为陆浑、伊阙二县。宋升顺州。金改嵩州,领伊阳、福昌二县。元初以福昌隶河南。至元三年,省伊阳入州。领一县:卢氏。(下。至元二年,隶南京路。八年,属南阳府。十一年来属。)
汝州,(下。)唐初为伊州,又改汝州。宋属京西北路。元至元三年,废郏城、宝丰二县入梁县,后复置郏县。领三县:梁县,(下。)鲁山。(下。)郏县。(下。)
裕州,(下。)唐初置北澧州,又改鲁州,后废为县,属唐州。金升为裕州。旧领方城、舞阳、叶县。元初即叶县行随州事,就置崑阳县为属邑。至元三年,罢州,并崑阳、舞阳二县入叶县,后复置舞阳。领三县:方城,(下。倚郭。)叶县,(下。)舞阳。(下。)
汝宁府,唐蔡州。上蔡、西平、确山、遂平、平舆为属邑。至元七年,省遂平、平舆入汝阳,隶汴梁路。三十年,河南江北行省平章伯颜言:‘蔡州去汴梁地远,凡事稽误,宜升散府。’遂升汝宁府,直隶行省,以息、颍、信阳、光四州隶焉,复置遂平县。(抄籍户口阙,至顺钱粮户数七千七十五。)领县五、州四。州领十县。
县五汝阳,(下。元初废,后置蔡州治此,仍复置县。)上蔡,(下。)西平,(下。)确山。(下。)遂平。(下。元初省入汝阳,后复置。)
州四
颍州,(下。)唐初为信州,后改汝阴郡,又改颍州。宋升顺昌府。金复为颍州。旧领汝阴、泰太和、沈丘、颍上四县。元至元二年,省四县及录事司入州。后复领三县:太和,(下。)沈丘,(下。)颍上。(下。)
息州,(下。)唐初为息州,后为新息县,隶蔡州。五代至宋皆因之。金复置息州。旧领新息、新蔡、真阳、褒信四县。元中统三年,以李璮叛,废州。四年,复置。至元三年,以四县并入州。后复领二县:新蔡,(下。)真阳。(下。)
光州,(下。)唐初为光州,后改弋阳郡,又复为光州。宋升光山军。元至元十二年归附,属蕲黄宣慰司。二十三年,同蕲、黄等州,直隶行省。三十年,隶汝宁府。领三县:定城,固始,(下。宋末兵乱,徙治无常。至元十一年复旧治。)光山。(下。兵乱地荒,至元十二年复立旧治。)
信阳州,(下。)唐初为申州,又改义阳郡。宋改信阳军,端平间,兵乱地荒,凡四十余年。元至元十四年,改立信阳府,领罗山、信阳二县。十五年,改为信阳州。二十年,以罗山县当驿置要冲,徙州治此,而移县治于西南,号曰罗山新县,今州治即旧县。户三千四百一十四,口三二万三千七百五十一。(至元七年数。)领二县:罗山。倚郭。信阳。
归德府,唐宋州,又为睢阳郡。后唐为归德军。宋升南京。金为归德府。金亡,宋复取之。旧领宋城、宁陵、下邑、虞城、谷熟、砀山六县。元初与亳之酂县同时归附,置京东行省,未几罢。岁壬子,又立司府州县官,以绥定新居之民。中统二年,审民户多寡,定官吏员数。至元二年,以虞城、砀山二县在枯黄河北,割属济宁府,又并谷熟入睢阳,酂县入永州,降永州为永城县,与宁陵、下邑隶本府。八年,以宿、亳、徐、邳并隶焉。壤地平坦,数有河患。府为散郡,设知府、治中、府判各一员,直隶行省。(抄籍户数阙,至顺钱粮户数二万三千三百一十七。)领县四、州四。州领八县。
县四睢阳,(下。倚郭。唐曰宋城,亦曰睢阳。金曰睢阳。宋曰宋城。元仍曰睢阳。)永城,(下。)下邑,(下。)宁陵。(下。)
州四
徐州,(下。)唐初为徐州,又改彭城郡,又升武宁军。宋因之。金属山东西路。金亡,宋复之。元初归附后,凡州县视民多少设官吏。至元二年,例降为下州。旧领彭城、萧、永固三县及录事司,至是永固并入萧县,彭城并录事司并入州。领一县:萧县。(下。至元二年,并入徐州,十二年复立。)
宿州,(中。)唐置,宋升保静军,金置防御使。金亡,宋复之。元初隶归德府,领临涣、蕲、灵壁、符离四县并司候司。至元二年,以四县一司并入州。四年,以灵壁入泗州,十七年复来属。领一县:灵壁。(下。)
邳州,(下。)唐初为邳州,后废属泗州,又属徐州。宋置淮阳军。金复为邳州。金亡,宋暂有之。元初以民少,并三县入州。至元八年,以州属归德府。十二年,复置睢宁、宿迁两县,属淮安。十五年,还来属。领三县:下邳,(下。)州治所。宿迁,(下。)睢宁。(下。)
亳州,(下。)唐初为亳州,后改谯郡,又仍为亳州。宋升集庆军。金复为亳州。金亡,宋复之。元初领县六:谯、酂、鹿邑、城父、卫真、谷熟。后以民户少,并城父入谯,卫真入鹿邑,谷熟入睢阳,酂入永城,其睢阳、永城去隶归德。后复置城父。领三县:谯县,(下。)鹿邑。(下。此邑数有水患,历代民不宁居。)城父。(下。)
襄阳路,唐初为襄州,后改襄阳郡。宋为襄阳府。元至元十年,兵破樊城,襄阳守臣吕文焕降,罢宋京西安抚司,立河南等路行中书省,更襄阳府为散府,未几罢省。十一年,改襄阳府为緫管府,又立荆湖等路行枢密院。十二年,立荆湖行中书省,后复罢。本府领四县、一司,十九年割均、房二州,光化、枣阳二县来属。(抄籍户口数阙,至顺钱粮户数五千九十。)领司一、县六、州二。州领四县。
录事司。
县六襄阳,(下。倚郭。)南漳,(下。)宜城,(下。)谷城,(下。)光化,(至元十三年南伐,明年设官置县,属南阳,十九年来属。)枣阳。(至元十四年,属南阳,十九年来属。)
州二
均州,(下。)唐初为均州,又为武当郡。宋为武当军。元至元十二年,江陵归附,割隶湖北道宣慰司。十九年,还属襄阳。领二县:武当,(下。兵乱迁治无常,至元十四年复置。)郧县。(下。兵后侨治无常,至元十四年复置。)
房州,(下。)唐初为迁州,后为房州,又改房陵郡。宋置保康军。德祐中,知州黄思贤纳土,命千户镇守,仍令思贤领州事。至元十九年,隶襄阳路。领二县:房陵,(下。)竹山。(下。)
蕲州路,(下。)唐初为蕲州,后改蕲春郡,又仍为蕲州。宋为防御州。至元十二年,立淮西宣抚司。十四年,改緫管府,设录事司。户三万九千一百九十,口二十四万九千三百二十一。(自此以后至德安府,皆用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司一、县五。
录事司。
县五蕲春,(中。倚郭。)蕲水,(中。)广济,(中。宋嘉熙兵乱,徙治大江中洲,归附后复旧治。)黄梅,(中。嘉熙兵乱,侨治中洲,后复旧。)罗田。(下。兵乱县废,归附后始立。)
黄州路,(下。)唐初为黄州,后改齐安郡,又仍为黄州。宋为团练军州。元至元十二年归附。十四年,立緫管府。十八年,又为黄蕲州宣慰司治所。二十三年,罢宣慰司,直隶行省。户一万四千八百七十八,口三万六千八百七十九。领司一、县三。
录事司。
县三黄冈,(中。州治所。)黄陂,(下。兵乱侨治鄂州青山矶,归附还旧治。)麻城。(下。兵乱徙治什子山,归附还旧治。)
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庐州路,(上。)唐改庐江郡,又仍为庐州。宋为淮南西路。元至元十三年,设淮西緫管府。明年,于本路立緫管府,隶淮西道。二十八年,以六安军为县来属,后升六安县为州。户三万一千七百四十六,口二十二万九千四百五十七。领司一、县三、州三。州领八县。
录事司。
县三合肥,(上。倚郭。)梁县,(中。)舒城。(中。)
州三
和州,(中。)唐改历阳郡,后仍为和州。宋隶淮南西路。元至元十三年,置镇守万户府。明年,改立安抚司。又明年,升和州路。二十八年,降为州,隶庐州路。旧设录事司,后入州自治。领三县:历阳,(上。倚郭。)含山,(中。)乌江。(中。)
无为州,(中。)唐初隶光州。宋始以城口镇置无为军,思与天下安于无事,取‘无为而治’之意以名之。元至元十四年,升为路。二十八年,降为州,罢巢州为县以属焉。领三县:无为,(上。倚郭。)庐江,(中。)巢县。(下。)
六安州,(下。)唐以霍山县置霍州,后州废仍为县。梁改灊山县。宋改六安军。元至元十二年归附,二十八年降为县,隶庐州路,后升为州。领二县:六安,(中。)英山。(中。)
安丰路,(下。)唐初为寿州,后改寿春郡。宋为寿春府,又以安丰县为安丰军,继迁安丰军于寿春府。元至元十四年,改安丰路緫管府。十五年,定为散府,领寿春、安丰、霍丘三县。二十八年,复升为路,以临濠府为濠州,与下蔡、蒙城俱来属。户一万七千九百九十二,口九万七千六百一十一。领司一、县五、州一。州领三县。
录事司。
县五寿春,(中。倚郭。)安丰,(下。至元二十一年,江淮行省言:‘安丰之芍陂可溉田万顷,若立屯开耕,实为便益。’从之。于安丰县立万户府,屯户一万四千八百有奇。)霍丘,(下。)下蔡,(下。至元十三年,隶寿春府。二十八年罢府,与蒙城皆来属。)蒙城。(下。)
州一濠州,(下。)唐初为濠州,后改锺离郡,又仍为濠州。阻淮带山,与寿阳俱为淮南之险郡,名初从豪,后加水为濠。南唐置定远军。宋为团练州,初隶淮南路,后隶淮南西路。元至元十三年归附,设濠州安抚司。十五年,定为临濠府。二十八年,复为濠州,革怀远为下县来属。领三县:锺离,(下。倚郭。)定远,(下。)怀远。(下。宋为怀远军,领荆山一县。至元二十八年,以军为县,隶濠州,省荆山入焉。)
安庆路,(下。)唐初为东安州,又改舒州,又改同安郡,又复为舒州。宋为安庆府。元至元十三年,立安抚司。十四年,改安庆路緫管府,属蕲黄宣慰司。二十三年,罢宣慰司,直隶行省。户三万五千一百六,口二十一万九千四百九十。领司一、县六。
录事司。
县六怀宁,(中。)宿松,(中。)望江,(下。)太湖,(中。)桐城,(中。)灊山。(至治三年初立。)
淮东道宣慰使司
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司扬州路,上。唐初改南兖州,又改邗州,又改广陵郡,又复为扬州。宋为淮南东路。元至元十三年,初建大都督府,置江淮等处行中书省。十四年,改为扬州路緫管府。十五年,置淮东道宣慰司,本路属焉。十九年,省宣慰司,以本路緫管府直隶行省。二十一年,行省移杭州,复立淮东道宣慰司,止统本路并淮安二郡,而本路领高邮府及真、滁、通、泰、崇明五州。二十二年,行省复迁,宣慰司遂废,所属如故。后改立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移治汴梁路,复立淮东道宣慰司,割出高邮府为散府,直隶宣慰司。户二十四万九千四百六十六,口一百四十七万一千一百九十四。领司一、县二、州五。州领九县。
录事司。
县二江都,(上。倚郭。)泰兴。(上。)
州五
真州,(中。)五代以前地属扬州,宋以迎銮镇置建安军,又升为真州。元至元十三年,初立真州安抚司。十四年,改真州路緫管府。二十一年,复为州,隶扬州路。领二县:扬子,(上。倚郭。至元二十年,省录事司入焉。)六合。(下。)
滁州,(下。)唐初析扬州地置,又改永阳郡,又复为滁州。元至元十五年,改滁州路緫管府。二十年,仍为州,隶扬州路。领三县:清流,(中。至元十四年,省录事司入焉。)来安,(下。)全椒。(中。)
泰州,(上。)唐更海陵县曰吴陵,置吴州,寻废。南唐昇泰州。元至元十四年,立泰州路緫管府。二十一年,改为州,隶扬州路。领二县:海陵,(上。倚郭。)如皋。(上。)
通州,(中。)唐属扬州。南唐于海陵东境置静海镇。周平淮南,改为通州。宋改静海郡。元至元十五年,改通州路緫管府。二十一年,复为州,隶扬州路。领二县:静海,(上。倚郭。)海门。(中。)
崇明州,(下。)本通州海滨之沙洲,宋建炎间有昇州句容县姚、刘姓者,因避兵于沙上,其后稍有人居焉,遂称姚刘沙。嘉定间置盐场,属淮东制司。元至元十四年,升为崇明州。
淮安路,(上。)唐楚州,又改临淮郡,又仍为楚州。宋为淮安州。元至元十三年,行淮东安抚司。十四年,改立緫管府,领山阳、盐城、淮安、淮阴、新城、清河、桃园七县,设录事司。二十年,升为淮安府路,并淮安、新城、淮阴三县入山阳,兼领临淮府、海宁、泗、安东四郡,其盱眙、天长、临淮、虹、五河、赣榆、朐山、沐阳各归所隶。二十七年,革临淮府,以盱眙、天长隶泗州。户九万一千二十二,口五十四万七千三百七十七。领司一、县四、州三。州领八县。(至元二十三年,于本路之白水塘、黄家疃等处立洪泽屯田万户村。)
录事司。
县四山阳,(上。至元十二年,安东州归附,以本县马罗军寨作山阳县。十三年,淮安路归附,仍存淮安县。二十年,省淮安、新城入焉。)盐城,(上。)桃园,(下。)清河。(下。本泗州之清河口,宋立清河军,至元十五年为县。)
州三
海宁州,(下。)唐海州。宋隶淮南东路。元至元十五年,升为海州路緫管府,复改为海宁府,未几降为州,隶淮安路。初设录事司,二十年,与东海县并入朐山。领三县:朐山,(中。)沐阳,(下。)赣榆。(下。)
泗州,(下。)唐改临淮郡,后复为泗州。宋隶淮南东路。元至元十三年,降为下州。旧领临淮、淮平、虹、灵壁、睢宁五县。十六年,割睢宁属邳州。十七年,割灵壁入宿州,以五河县来属。二十一年,并淮平入临淮。二十七年,废临淮府,以盱眙、天长二县隶焉。领五县:临淮,(下。)虹县,(下。)五河,(下。元隶临淮府,十七年来属。)盱眙,(上。宋招信军。至元十三年,行招信军安抚司事,领盱眙、天长、招信、五河四县。明年,升招信路緫管府。十五年,改为临淮府。十七年,以五河县在淮之北,改属泗州。二十年,并招信入盱眙。二十七年,废临淮府为盱眙县。)天长。中。
安东州。(下。)
高邮府,唐为县。宋升为军。元至元十四年,升为高邮路緫管府,领录事司及高邮、兴化二县。二十年,废安宜府为宝应县来属,又并录事司,改高邮路为府,属扬州路。今隶宣慰司。(抄籍户口数阙,至顺钱粮户数五万九十有八。)领县三:高邮,(上。)兴化,(中。)宝应。(上。旧为宝应军,至元十六年为安宜府。二十年,废府为县,来属本府。)
荆湖北道宣慰司
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
中兴路,(上。)唐荆州,复为江陵府。宋为荆南府。元至元十三年,改上路緫管府,设录事司。天历二年,以文宗潜籓,改为中兴路。户一十七万六百八十二,口五十九万九千二百二十四。领司一、县七。
录事司。
县七江陵,(上。)公安,(中。)石首,(中。)松滋,(中。)枝江,(下。)潜江,(中。)监利。(中。宋末兵乱民散,收附后始复旧。)
峡州路,(下。)唐改夷陵郡,又为峡州。宋隶荆湖北路,后徙治江南。元至元十三年归附,十七年升为峡州路。户三万七千二百九十一,口九万三千九百四十七。领县四:夷陵,(中。宋末随州迁治不常,归附后,复归江北旧治。)宜都,(下。)长阳,(下。)远安。(下。)
安陆府,唐郢州,又改富水郡,又为郢州。宋隶京西南路。元至元十三年归附,十五年升为安陆府。户一万四千六百六十五,口三万三千五百五十四。领县二:长寿,(中。)京山。(中。兵乱移治汉滨,至元十三年还旧治。)
沔阳府,唐复州,又改竟陵郡,又为复州。宋端平间,移州治于沔阳镇。至元十三年归附,改为复州路,十五年升为沔阳府。户一万七千七百六十六,口三万九百五十五。领县二:玉沙,(中。倚郭。)景陵。(中。兵乱徙治无常,归附后还旧治。)
荆门州,(下。)唐为县。宋升为军,端平间移治当阳县。元至元十三年归附,十四年升为府,十五年迁府治于古城,降为州。户二万九千四百七十一,口一十六万五千四百三十五。领县二:长林,(上。)当阳。(中。)
德安府,唐安州,又改安陆郡,又仍为安州。宋为德安府,咸淳间徙治汉阳。元至元十三年还旧治,隶湖北道宣慰司。十八年罢宣慰司,直隶鄂州行省,为散府,后割以来属。户一万九百二十三,口三万六千二百一十八。领县四、州一。州领二县。
县四安陆。(下。)孝感,(下。)应城,(中。)云梦。(下。)
州一随州,(下。)唐初为随州,又改汉东郡,又复为随州。宋为崇信军,又为枣阳军,后因兵乱迁徙无常。元至元十二年归附。十三年,即黄仙洞为州治。户一万五千九百六十六,口五万二千六十四。领二县:随县,(下。)应山。(下。)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2-6-1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feature"> 元史  卷六十‧志第十二  地理三 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四、府五、州二十七,属州十二,属县八十八。(本省陆站八十处,水站一处。)
奉元路,(上。)唐初为雍州,后改关内道,又改京兆府,又以京城为西京,又曰中京,又改上都。宋分陕西永兴、秦凤、熙河、泾原、环庆、鄜延为六路。金并陕西为四路。元中统三年,立陕西四川行省,治京兆。至元初,并云阳县入泾阳,栎阳县入临潼,终南县入盩厔。十六年,改京兆为安西路緫管府。二十三年,四川置行省,改此省为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大德元年,移云南行台于此,为陕西行台。皇庆元年,改安西为奉元路。户三万三千九百三十五,口二十七万一千三百九十九。(壬子年数。)领司一、县十一、州五。州领十五县。
录事司。
县十一咸宁,(下。)长安,(下。)咸阳,(下。)兴平,(下。)临潼,(下。屯田一千二十顷有奇。)蓝田,(下。)泾阳,(下。至元二年,并入高陵县。三年复立。屯田一千三二十顷有奇。)高陵,(下。)鄠县,(下。)盩厔,(下。屯田九百四十三顷有奇。)郿县。(下。旧为郿州,添置柿林县。至元元年,省郿州为郿县,废柿林。)
州五
同州,(下。)唐初为同州,又改冯翊郡,又复为同州。宋为定国军。金因之。元仍为同州。领五县:朝邑,(下。)白水,(下。)郃阳,(下。)澄城,(下。)韩城。(下。唐、宋为韩城县,金曰桢州。至元元年,州废。二年再立。六年,州又废,止设县。)
华州,(下。)唐改镇国军。宋改镇潼军。金改金安军。元复为华州。(西岳华山在焉。)领三县:华阴,(下。)蒲城,(下。)渭南。(下。屯田一千二百二十二顷有奇。)
耀州,(下。)唐初立宜州,后为华原县,后又为耀州。宋为感义军,又改感德军,又为耀州如故。金因之。元至元元年,并华原县入州,又并美原入富平。领三县:三原,(下。)富平,(下。)同官。(下。)
乾州,(下。)唐以高宗乾陵所在,改醴泉县为奉天,又升为乾州。宋改醴州。金复改乾州。元至元元年,并奉天县入州。五年,复置奉天,省好畤入焉,又割永寿来属,后又改奉天为醴泉。领三县:醴泉,(下。)武功,(下。)永寿。(下。宋、金属邠州。至元十五年,徙县治于麻亭。)
商州,(下。)唐初为商州,又改上洛郡,又复为商州。宋及元皆因之。领一县:洛南。(下。)
延安路,(下。)唐初为延州,又改延安郡,又为延州。宋为延安府。金为鄜延路。元改延安路。户六千五百三十九,口九万四千六百四十一。(壬子年数。)领县八、州三。州领八县。(本路屯田四百八十余顷。)
县八肤施,(下。)甘泉,(下。)宜川,(下。元初置司候司。至元六年,省入宜川。)延长,(下。)延川,(下。)安定,(下。本宋旧堡,元壬子年升为安定县。至元元年,析置丹头县。四年,并丹头入本县。)安塞,(下。本金旧堡,壬子年升为县。)保安。(下。金为保安州,至元六年,降为县。)
州三
鄜州,(下。)唐初为鄜州,又改洛交郡,又复为鄜州。宋、金因之。旧领洛交、洛川、鄜城、直罗四县。元至元四年,并鄜城入洛川,又并洛交、直罗入州。六年,废坊州,以中部、宜君二县来属。领三县:洛川,(下。)中部,(下。)宜君。(下。)
绥德州,(下。)唐绥州,又改上郡,又为绥州。宋为绥德军。金为州,领八县。归附后,并嗣武入米脂,绥平入怀宁。至元四年,并定戎入米脂,怀宁入青涧,又并义合、绥德入本州。领二县:青涧,(下。)米脂。(下。)
葭州,(下。)唐银州。宋为晋宁军。金改为葭州。元至元六年,并通秦、弥川、葭卢入州,并太和入神木,建宁入府谷。领三县:神木,(下。元初创立云州于古麟州之神木寨。至元六年,废州为县。)吴堡,(下。)府谷。(下。后唐为府州。元初建州治。至元六年,废为县。)
兴元路,(下。)唐为梁州,又改汉中郡,又为兴元府。宋仍旧名。元立兴元路緫管府,久之,以凤、金、洋三州隶焉。宋时领南郑、西县、褒城、廉水、城固五县,后废廉水入南郑。元初割出西县属沔州,以洋州西乡县来属。户二千一百四十九,口一万九千三百七十八。(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县四、州三。
县四南郑,(下。)城固,(下。)褒城,(下。)西乡,(下。)
州三
凤州,(下。)唐初为凤州,后升节度府。宋为团练州。至元五年,以在郭梁泉县并入州,隶兴元路。
洋州,(下。)唐改洋川郡,又复为洋州,后更革不常。宋复为洋州。元至元二年,省兴道、真符二县入州。
金州,(下。)唐改西城郡为金州。宋升为金房开达四州路。元为散州。
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司
凤翔府,唐为扶风郡,又为凤翔府,号西京。宋、金因其名。元初割平凉府、秦、陇、德顺、西宁、镇原州隶巩昌路,废恒州,以所领盩厔县隶安西府路,寻立凤翔路緫管府。至元九年,更为散府。户二千八十一,口一万四千九百八。(壬子年数。)领县五:凤翔,(下。屯田九十顷有奇。)扶风,(下。)岐山,(下。)宝鸡,(下。)麟游。(下。)
邠州,(下。)唐豳州,以字类幽,改为邠。宋、金以来皆因之。领县二:新平,(下。)淳化。(下。至元七年,并三水入本县。)
泾州,(下。唐改安定郡,后仍为泾州。宋改彰化军。旧领保定、长武、灵台、良原四县。金改保定县为泾川。元初以隶都元帅府,立緫司辖邠州,后属巩昌都緫帅府,或隶平凉府、陕西省,所隶不一,今直隶省。领县二:泾川,(下。泾州治此,即保定。)灵台。(下。至元七年,并归泾川。十一年复立,以良原并入,而长武仍并于泾川。)
开成州,(下。唐原州。宋为镇戎军。金升镇戎州。元初仍为原州。至元十年,皇子安西王分治秦、蜀,遂立开成府,仍视上都,号为上路。至治三年,降为州。领县一、州一。
县一开成。
州一广安州。(本镇戎地,金升为县,隶镇戎州,经乱荒废。元至元十年,安西王封守西土,既立开成路,遂改为广安县,募民居止,未几户口繁伙。十五年升为州,仍隶本路。)
庄浪州。(下。沿革阙。成宗大德八年二月,降庄浪路为州。)
巩昌等处緫帅府
巩昌府,唐初置渭州,后曰陇西郡,寻陷入吐蕃。宋复得其地,置巩州。金为巩昌府。元初改巩昌路便宜都緫帅府,统巩昌、平凉、临洮、庆阳、隆庆五府及秦、陇、会、环、金、德顺、徽、金洋、安西、河、洮、岷、利、巴、沔、龙、大安、褒、泾、邠、宁、定西、镇原、阶、成、西和、兰二十七州,又于成州行金洋州事。至元五年,割安西州属脱思麻路緫管府。六年,以河州属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七年,并洮州入安西州。八年,割岷州属脱思麻路。十三年,立巩昌路緫管府。十四年,复行便宜都緫帅府事,其年割隆庆府,利、巴、大安、褒、沔、龙等州隶广元路。二十一年,又以泾、邠二州隶陕西汉中道宣慰司,而帅府所统者,巩昌、平凉、临洮、庆阳,府凡四;秦、陇、宁、定西、镇原、阶、成、西和、兰、会、环、金、德顺、徽、金洋,州凡十有五。户四万五千一百三十五,口三十六万九千二百七十二。(壬子年数。)领司一、县五。
录事司。
县五陇西,(下。)宁远,(下。)伏羌,(下。本旧寨,至元十三年升县。)通渭,(下。)鄣县。(下。宋名盐川寨,金为镇,至元十七年,置今县。)
平凉府,唐为马监,隶原州。宋为泾原路,升平凉军。金立平凉府。元初并潘原县入平凉,化平入华亭,隶巩昌帅府。领县三:平凉,(下。屯田一百一十五顷。)崇信,(下。)华亭。(下。)
临洮府,唐临洮军。宋为镇洮军,又为熙州。金为临洮府。元至元十三年,复以渭源堡升为县。领县二:狄道,(下。)渭源,(下。)
庆阳府,唐庆州。宋环庆路,改庆阳军,又升府。金为庆原路。元初改为庆阳散府,至元七年,并安化、彭原入焉。领县一:合水。(下。)
秦州,(中。)唐初为秦州。宋为天水郡。金为秦州。旧领六县。元至元七年,并鸡川、陇城入秦安,治坊入清水。领县三:成纪,(中。)清水,(中。)秦安。(下。)
陇州,(中。)唐改汧阳郡,复为陇州。宋、金置防御使。旧领四县。元至元七年,省吴山、陇安入汧源,十三年,罢防御使为散郡。(有吴山为西镇。)领县二:汧源,(中。)汧阳。(下。)
宁州,(下。)唐初改北地郡为宁州。宋、金因之。元至元七年,并襄乐、安定、定平入州。领县一:真宁。(下。)
定西州,(下。)本唐渭州西市,五代沦于先零。宋置定西城。金改定西县,复升为州,仍置安西县,倚郭,通西二寨,并置县来属。元至元三年,并三县入本州。(屯田四百六十七顷。)镇原州,下。唐原州,又为平凉郡。宋、金因之。元改镇原州,以镇戎州之东山、三川二县来属。至元七年,例并州县,遂以临泾、彭阳及东山、三川四县入本州。(屯田四百二十六顷有奇。)
西和州,(下。)唐岷州,又改和政郡,又仍为岷州。宋改曰西和。旧领县三,大潭、祐川军兴久废,惟有长道一县,元至元七年,亦并入本州。环州,下。唐改威州。宋复为环州,后与庆州定为环庆路。金隶庆阳府。元初为散郡。旧领通远一县,元至元七年并入本州。
金州,(下。)本兰州龛谷寨,金升寨为县,以龛谷为金州治所。元至元七年,并县入州。
静宁州,(下。)宋庆历中,以渭州陇干城置德顺军,复置陇干县。金升为州。元初并治平、水洛入陇干,后复省陇干,改为静宁州。领县一:隆德。(下。)
兰州,(下。)唐初置,后改金城郡,又仍为兰州。宋、金因之。元初领阿干一县及司候司,至元七年并司县入本州。会州,(下。)唐初改西会州,又为粟州,又为会宁郡,又为会州。宋置敷川县。金置保川县,陷于河西,侨治州西南百里会川城,名新会州。元初弃新会州,迁于所隶西宁县。至元七年,并县入州。
徽州,(下。)元兵入蜀,凤州二县首降,以凤州仍治梁泉,别置南凤州治于河池。后又升永宁乡为县,与两当同为属邑。至元元年,改为徽州。七年,并河池、永宁二县入州。领县一:两当。(下。)
阶州,(下。)唐初置武州,又改武都郡,又更名阶州。宋因之。今州治在柳树城,距旧城东八十里。旧领福津、将利二县,至元七年并入本州。
成州,(下。)唐初为成州,又改同谷郡,后仍为成州。宋因之。旧领同谷、栗亭二县。元初岁壬寅,以田世显挈成都府归附,今迁于栗亭,行栗亭管民司事,不隶成州,割天水县来属。至元七年,并同谷、天水二县入州。
金洋州,本隶兴元路,戊戌岁,有雷、李二将挈民户归附,令迁至成州,自行金洋州事。土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至元九年,于土蕃西川界立宁河站。)
河州路。(下。)领县三:定羌,(下。)宁河,(下。)安乡,(下。)
雅州。(下。宪宗戊午岁,攻破雅州,石泉守将赵顺以城降。)领县五:名山。(下。)泸山,(下。)百丈,(下。)荣经,(下。)严道。(下。)
黎州。(下。至元十八年,给黎、雅州民千一百五十四户、钞二千三百八锭,以资牛具种实。)领县一:汉源。(下。)
洮州。(下。)领县一:可当。(下。)贵德州。(下。)茂州。(下。)领县二:汶山,(下。)汶川。(下。)
脱思麻路。
岷州。(下。)铁州。(下。)
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等处宣抚司。(至元二年,授雅州碉门安抚使高保四虎符,高保四言:‘碉门旧有城邑,中统初为宋人所废,众依山为栅,去碉门半舍,欲复戍故城,便于守佃。’敕秦蜀行省:‘彼中缓急,卿等相度,顺得其宜,城如可复,当助成之。’三年,谕四川行枢密院,遣人于碉门、岩州西南沿边,丁宁告谕官吏军民,有愿来归者,方便接纳,用意存恤,百姓贫者赈之,愿徙近里城邑者以屋舍给之。)
礼店文州蒙古汉儿军民元帅府。(自河州以下至此多阙,其余如朵甘思、乌思藏、积石州之类尚多,载籍疏略,莫能详录也。)
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九、府三,属府二,属州三十六,军一,属县八十一。蛮夷种落,不在其数。(本省陆站四十八处,水站八十四处。盐场十二处,俱盐井所出。井凡九十五眼,在成都、夔府、重庆、叙南、嘉定、顺庆、广元、潼川、绍庆等路所管州县万山之间。)
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
成都路,上。唐改蜀郡为益州,又改成都府。宋为益州路,又为成都府路。元初抚定,立緫管府,设录事司。至元十三年,领成都、嘉定、崇庆三府,眉、邛、隆、黎、雅、威、茂、简、汉、彭、绵十一州,后嘉定自为一路,以眉、雅、黎、邛隶之。二十年,又割黎、雅属吐蕃招讨司,降崇庆为州,隆州并入仁寿县,隶本府。户三万二千九百一十二,口二十一万五千八百八十八。(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司一、县九、州七。州领十一县。
录事司。
县九成都,(下。唐、宋为成都府治所。至元十三年,以本县元管大城内西北隅并入录事司。)华阳,(下。)新都,(下。)郫县,(下。)温江,(下。)双流,(下。)新繁,(下。)仁寿,(下。唐为陵州。宋为隆州。元至元二十年,以此州地荒民散,并为仁寿县,隶成都路。)金堂。(下。宋属怀安军。元初升为怀州,而县属如故。至元二十年,并州入金堂县,隶成都路。)
州七
彭州,(下。)唐置蒙州,又为彭州。宋及元因之。领二县:蒙阳,(下。)崇宁。(下。)
汉州,(下。)唐为德阳郡,又为汉州。自唐至宋,苦于兵革,民不聊生。元中统元年,复立汉州。领三县:什邡,(下。)德阳,(下。至元八年,升为德州。十三年,仍为县,隶成都路。十八年,复来属。)绵竹。(下。至元十三年,以户少并入州,后复置。)
安州,(下。)唐置石泉县。宋升为军。元中统五年,升为安州。领一县:石泉。(下。)
灌州,(下。)唐导江县。五代为灌州。宋为永康军,后废为灌口寨。元初复立灌州。至元十三年,以导江、青城二县户少,省入州。(青城陶坝立屯田万户府。)
崇庆州,(下。)唐为唐安郡,又为蜀州。宋为崇庆军。元至元十二年,立緫管府。二十年,改为崇庆州,并江原县入州。(本州有屯田万户府。)领二县:晋原,(下。)新津。(下。)
威州,(下。)唐维州。宋改威州,领保宁、通化二县。元至元十九年,并保宁入州。领一县:通化。(下。)
简州,(下。)唐析益州置。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并附郭阳安县入州。二十二年,并成都府所属灵泉县来隶。而本州有平泉,以地荒,竟废之。
嘉定府路,下。唐初为嘉州,又改犍为郡,又仍为嘉州。宋升嘉定府。元至元十三年,立緫管府。旧领龙游、夹江、峨眉、犍为、洪雅五县。二十年,并洪雅入夹江。领司一、县四、州二。州领三县。(户口数阙。)
录事司。
县四龙游,(下。)夹江,(下。)峨眉,(下。)犍为。(下。)
州二
眉州,(下。)唐改嘉州,又仍为眉州。元至元十四年,隶嘉定路。领二县:彭山,(下。)青神。(下。)
邛州,唐孵置邛州,又改临邛郡,又仍为邛州。元至元十四年,立安抚司,兼行州事。二十一年,并临邛、依政、蒲江三县入州。领一县:大邑。(下。)
广元路,(下。)唐初为利州,又改益昌郡,又复为利州。宋为利州路,端平后兵乱无宁岁,地荒民散者十有七年,元宪宗三年,立利州治,设都元帅府。至元十四年,罢帅府,改为广元路。户一万六千四百四十二,口九万六千四百六。(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县二、府一、州四。府领三县,州领七县。(本路屯田九顷有奇。)
县二绵谷,(下。)昭化。(下。元初并葭萌入焉。)
府一保宁府,(下。)唐隆州,又改阆州,又为阆中郡。后唐为保宁军。元初立东川路元帅府。至元十三年,升保宁府。二十年,罢元帅府,改保宁路。初领新得、小宁二州,后并入阆中县,又并奉国入苍溪县,新井、新政、西水緫入南部县,仍改为府,隶广元路。(本府屯田一百一十八顷有奇。)领三县:阆中,(下。)倚郭。苍溪,(下。)南部。(下。)
州四
剑州,(下。)唐为始州,后改剑州。宋升普安军,又为隆庆府。元至元二十年,改剑州。领二县:普安,(下。至元二十年,并普城、剑门入焉。)梓潼。(下。)
龙州,(下。)唐初为龙门郡,又改龙州,又改江油郡,又改应灵郡。宋改政州,继复旧。元宪宗岁戊午,宋守将王知府以城降。至元二十二年,并江油、清川二县入焉。巴州,(下。)唐初改巴州,又改清化郡,又为巴州。宋领化城、难江、恩阳、曾口、上通江、下通江六县。元至元二十年,并难江、恩阳二县入化城,上、下通江二县入曾口。领二县:化城,(下。)曾口。(下。)
沔州,(下。)唐初为兴州,又为顺政郡,又改兴州。宋改沔州。元至元十四年,隶广元路。二十年,废褒州,止设铎水县,迁沔州而治焉。领三县:铎水,(下。)倚郭。大安,(下。本大安州,至元二十年,降为县以来属。)略阳。下。(至元二十年,并长举及西县入焉。)
顺庆路,(下。)唐为南充郡,又改梁果州,又改充州。宋升顺庆府。元中统元年,立征南都元帅府。至元四年,置东川路统军司,后改东川府。十五年,复为顺庆。二十年,升为路,设录事司。户二千八百二十一,口九万五千一百五十六。(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司一、县二、府一、州二。府领二县,州领五县。
录事司。
县二南充,(下。至元二十年,并汉初入焉。)西充。(下。至元二十年,并流溪旧县入焉。)
府一广安府,唐属宕渠、巴西、洛陵三郡。宋置广安军,又改宁西军。元至元十五年,废宁西军。二十年,升为广安府。旧领渠江、岳池、和溪、新明四县,后并和溪、新明入岳池。领二县:渠江,(下。)倚郭。岳池。(下。)
州二
蓬州,(下。)唐改蓬山郡,又仍为蓬州。元初立宣抚都元帅府,后罢。至元二十年,立蓬州路緫管府,后复为蓬州。领三县:相如,(至元二十年,以金城寨入焉。)营山,(下。)至元二十年,并良山入焉。仪陇。(下。至元二十年,并蓬池、伏虞入焉。)
渠州,(下。)唐初为渠州,又改𣸣潾山郡,又为渠州。宋属潼川府。元至元十一年,立渠州安抚司。二十年,罢安抚司,以渠州为散郡。领二县:流江,(下。)大竹。(下。至元二十年,并邻山、邻水入焉。)
潼川府,唐梓州,又改梓潼郡,又为梓州。宋改静戎军,又改静安军,又升潼川府。兵后地荒,元初复立府治。至元二十年,并涪城及录事司入郪县,通泉入射洪,东关入盐亭,铜山入中江。领县四、州二。(户口阙。)
县四郪县,(下。倚郭。)中江,(下。)射洪,(下。)盐亭。(下)。
州二
遂宁州,(下。)唐遂州,又改遂宁郡。宋为遂宁府。元初因之。至元十九年,并遂宁、青石二县入小溪,长江入蓬溪,后复改为州。领二县:小溪,(下。)蓬溪。(下。)
绵州,(下。)唐更改不常。元初隶成都路。元至元二十年,并魏城入本州,改隶潼川路。领二县:彰明,(下。)罗江。(下。)
永宁路。(下。)阙。领州一。
筠连州。(下。)阙。(至元十七年,枢密院言:‘四川行省参政行诸蛮夷部宣慰司昝顺言,先是奉旨以高州,筠连州腾川县隶安抚郭汉杰立站,今汉杰已并蛮洞五十六。有旨昝顺所陈,卿等与中书议,臣等以为宜遣使行视之。’帝曰:‘此五十六洞如旧隶高州、筠连,则与郭汉杰立站,否则还之昝顺。’)领一县:腾川。(下。)
四川南道宣慰司。(至元十六年立。)
重庆路,(上。)唐渝州。宋更名恭州,又升重庆府。元至元十六年,立重庆路緫管府。二十一年,升为上路,割忠、涪二州为属郡。二十二年,又割泸、合来属,省壁山入巴县,废南平军入南川县为属邑,置录事司。户二万二千三百九十五,口九万三千五百三十五。(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司一、县三、州四。州领十县。(本路三堆、中嶆、赵市等处屯田四百二十顷。)
录事司。
县三巴县,(下。倚郭。)江津,(下。至元十六年,赐四川行省参政昝顺田民百八十户于江津县。)南川。(下。)
州四
泸州,(下。)唐改泸川郡为泸州。宋为泸川军。元至元二十年,并泸川县入焉。二十二年,隶重庆路。领三县:江安,(下。)纳溪,(下。)合江。(下。)
忠州,(下。)唐改为南宾郡,又为忠州。宋升咸淳府。元仍为忠州。领三县:临江,(下。)南宾,(下。)丰都。(下。)
合州,(下。)唐为合州,又改巴川郡,又仍为合州。宋因之。元至元十五年,宋安抚使王立以城降。二十年,为散郡,并录事司、赤水入石照县。二十二年,改为州,隶重庆路。领三县:铜梁,(下。元初并巴川入焉。)定远,(下。本宋地,名女菁平。元至元四年,便宜都緫帅部兵创为武胜军,后为定远州。二十四年,降为县。)石照。(下。)
涪州,(下。)唐改为涪陵郡,又改涪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并涪陵、乐温二县入焉。领一县:武龙。(下。)
绍庆府,(下。)唐黔州,又黔中郡。宋升为绍庆府。元至元二十年,仍置府。户三千九百四十四,口一万五千一百八十九。(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县二:彭水,(下。)黔江。(下。)
怀德府。领州四。阙。
来宁州,(下。)柔远州,(下。)酉阳州,(下。)服州。(下。)皆阙。
夔路,(下。)唐初为信州,又为夔州,又为云安郡,又仍为夔州。宋升为帅府。元至元十五年,立夔州路緫管府,以施、云安、万、大宁四州隶焉。二十二年,又以开、达、梁山三州来属。户二万二十四,口九万九千五百九十八。(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司一、县二、州七。州领五县。(本路屯田五十六顷。)
录事司。
县二奉节,(下。)巫山。(下。)
州七
施州,(下。)唐改清江郡,又改清化郡,又复为施州。宋因之。旧领清江、建始二县。元至元二十二年,并清江入州。领一县:建始。(下。)
达州,(下。)唐为通州,又改通川郡,又仍为通州。宋更名达州。元至元十五年,隶四川东道宣慰司。二十二年,改隶夔路。领二县:通川,(下。)新宁。(下。)
梁山州,(下。)本梁山县,宋升梁山军。元至元二十年,升为州。领一县:梁山。(下。)
万州,(下。)唐改浦州为万州,又改南浦郡。宋为浦州,元至元二十年,以南浦为万州。领一县:武宁。
云阳州,(下。)唐云安监。宋置安义县,后复为监。元至元十五年,立云安军。二十年,升云阳州,并云阳县入焉。
大宁州,(下。)旧大昌县,宋置监。元至元二十年,升为州,并大昌县入焉。开州,(下。)唐改为盛山郡,又复为开州。宋及元皆因之。
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
叙州路,古僰国,唐戎州。贞观初徙治僰道,在蜀江之西三江口。宋升为上州,属东川路,后易名叙州,咸淳中城登高山为治所。元至元十二年,郭汉杰挈城归附。十三年,立安抚司。未几,毁山城,复徙治三江口,罢安抚司,立叙州。十八年,复升为路,隶诸部蛮夷宣抚司。领县四、州二。
县四宜宾,(下。)庆符,(下。)南溪,(下。)宣化。(下。元贞二年,于本县置万户府,领军屯田四十余顷。)
州二
富顺州,(下。)唐富义县。宋富义监,后改富顺县。元至元十二年,改立富顺监安抚司。二十年,罢安抚司,升富顺州。
高州,(下。)古夜郎之属境,邻乌蛮,与长宁军地相接,均为西南羌族,前代以为化外,置而不论。唐开拓边地,于本部立高州。宋设长宁军,十州族姓俱效顺。元至元十五年,云南行省遣官招谕内附。十七年,知州郭安复行州事,蛮人散居村囤,无县邑乡镇。
马湖路,(下。)古牂牁属地,汉、唐以下名马湖部。宋时蛮主屯湖内。元至元十三年内附后,立緫管府,迁于夷部溪口,濒马湖之南岸创府治。其民散居山箐,无县邑乡镇。领军一、州一。(初,马湖蛮来朝,尝以独本葱为献,由是岁至,郡县疲于递送,元贞二年敕罢之。)
军一长宁军,唐置长宁等羁縻十四州、五十六县,并隶泸州都督府。宋以长宁地当冲要,升为长宁军,立安宁县。元至元十二年,郡守黄立挈城效顺。二十二年,设录事司,后与安宁县俱省入本军。
州一戎州,(下。)本夜郎国西南蛮种,号大坝都掌,分族十有九,前代以化外,置而弗论。唐武后时,恢拓蛮徼,设十四州、五团、二十九县,于本部置晏州。元至元十三年,以昝顺为蛮夷部宣抚司,遣官招谕。十七年,本部官得兰纽来见,授以大坝都緫管。二十二年,升为戎州。叛服不常,州治在箐前。所领俱村囤,无县邑乡镇。
上罗计长官司,领蛮地罗计、罗星,乃古夜郎境,为西南种族,前代置之化外。宋设长宁军,十州族姓俱效顺,各命之官。其后分姓他居,遂有上、下罗计之分,盖亦如唐羁縻之,以为西蜀后户屏蔽。元至元十三年,蛮夷部宣抚昝顺引本部夷酋得赖阿当归顺。十五年,授得赖阿当千户。十八年,黎州同知李奇以武恩将军来充罗星长官。二十二年,夷人叛,诱訹上罗星夷,行枢密院讨平之。其民人散居村箐,无县邑乡镇。
下罗计长官司,领蛮地。其境近乌蛮,与叙州、长宁军相接,均为西南夷族,与上罗计同。至元十二年,长宁知军率先内附。十三年,昝顺引本部夷酋得颜个诣行枢密院降,奏充下罗计蛮夷千户。二十二年,诸蛮皆叛,惟本部无异志。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领豕蛾夷地,在庆符向南抵定川,古夜郎之属,唐羁縻定州之支江县也。至元十三年收附,于庆符县侨置千户所,领四十六囤:
黄水口上下落骨,山落牟许满吴,么落财,么落贤,腾息奴,屯莫面,落搔,么落梅,么得幸,上落松,么得会,么得恶,落魂,落昧下村,落岛,么得享,落燕,落得虑,么得了,么腾斛,许宿,么九色,落搔屯右,么得晏,落能,山落寡,水落寡,落得擂,么得具,么得渊,腾日彯,落昧上村,赖扇,许焰,腾郎,周头,卖落炎,落女,爱答落,爱答速,么得奸,阿郎头,下得辛,上得辛,爱得娄,落鸥。
诸部蛮夷:
秦加大散等洞。(以下各设蛮夷官。)叙崖冒朱等洞。陇堤纣皮等洞。石耶洞。散毛洞。彭家洞。黑土石等处。市备洞。乐化兀都剌布白享罗等处。洪望册德等族。大江九姓罗氏。水西。鹿朝。
阿永蛮部。(至元二十一年,酋长阿泥入觐,自言阿永邻境乌蒙等蛮悉隶皇太子位,愿依例附属。诏从其请,以阿永蛮隶宫府。)
师壁洞安抚司。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阿者洞。(以下各设蛮夷官。)谢甲洞。上安下坝。阿渠洞。下役洞。驴虚洞。钱满等处。水洞下曲等寨。必藏等处。酌宜等处。雍邦等寨。崖笋等寨。冒朱洞。麻峡柘歌等寨。新附嵬罗金井。沙溪等处。宙窄洞。新容米洞。
甘肃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七、州二,属州五。(本省马站六处。)
河西陇北道肃政廉访司
甘州路,(上。)唐为甘州,又为张掖郡,宋初为西夏所据,改镇夷郡,又立宣化府。元初仍称甘州。至元元年,置甘肃路緫管府。八年,改甘州路緫管府。十八年,立行中书省,以控制河西诸郡。户一千五百五十,口二万三千九百八十七。(至元二十七年数。本路黑山、满峪、泉水渠、鸭子翅等处屯田,计一千一百六十余顷。)
永昌路,(下。)唐凉州。宋初为西凉府,景德中陷入西夏。元初仍为西凉府。至元十五年,以永昌王宫殿所在,立永昌路,降西凉府为州隶焉。
西凉州。(下。)
肃州路,(下。)唐为肃州,又为酒泉郡。宋初为西夏所据。元太祖二十一年,西征,攻肃州下之。世祖至元七年,置肃州路緫管府。户一千二百六十二,口八千六百七十九。(至元二十七年数。)
沙州路,(下。)唐为沙州,又为敦煌郡。宋仍为沙州,景祐初,西夏陷瓜、沙、肃三州,尽得河西故地。金因之。元太祖二十二年,破其城以隶八都大王。至元十四年,复立州。十七年,升为沙州路緫管府,瓜州隶焉。(沙州去肃州千五百里,内附贫民欲乞粮沙州,必须白之肃州,然后给与,朝廷以其不便,故升沙州为路。)
瓜州,(下。)唐改为晋昌郡,复为瓜州。宋初陷于西夏。夏亡,州废。元至元十四年复立。二十八年徙居民于肃州,但名存而已。
亦集乃路,(下。)在甘州北一千五百里,城东北有大泽,西北俱接沙碛,乃汉之西海郡居延故城,夏国尝立威福军。元太祖二十一年内附。至元二十三年,立緫管府。(二十三年,亦集乃緫管忽都鲁言:‘所部有田可以耕作,乞以新军二百人凿合即渠于亦集乃地,并以傍近民西僧余户助其力。’从之。计屯田九十余顷。)
宁夏府路,(下。)唐属灵州。宋初废为镇,领番部。自唐末有拓拔思恭者镇夏州,世有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宋天禧间,传至其孙德明,城怀远镇为兴州以居,后升兴庆府,又改中兴府。元至元二十五年,置宁夏路緫管府。(至元八年,立西夏中兴等路行尚书省。元贞元年,革宁夏路行中书省,并其事于甘肃行省。)领州三。(本路枣园、纳怜站等处屯田一千八百顷。)
灵州,(下。)唐为灵州,又为灵武郡。宋初陷于夏国,改为翔庆军。
鸣沙州,(下。)隋置环州,立鸣沙县。唐革州以县隶灵州。宋没于夏国,仍旧名。元初立鸣沙州。(屯田四百四十余顷。)
应理州,(下。)与兰州接境,东阻大河,西据沙山。考之图志,乃唐灵武郡地。其州城未详建立之始,元初仍立州。
山丹州,(下。)唐为删丹县,隶甘州。宋初为夏国所有,置甘肃军。元初为阿只吉大王分地。至元六年,行山丹城事,删讹为山。二十二年,升为州,隶甘肃行省。西宁州,(下。)唐置鄯州,理湟水县,上元间没于土蕃,号青唐城。宋改为西宁州。元初为章吉驸马分地。至元二十三年,立西宁州等处拘榷课程所。二十四年,封章吉为宁濮郡王,以镇其地。
兀剌海路。(阙。太祖四年,由黑水城北兀剌海西关口入河西,获西夏将高令公,克兀剌海城。)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楼主| 延章 发表于 2012-6-1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feature"> 元史  卷六十一‧志第十三  地理四 云南诸路行中书省,为路三十七、府二,属府三,属州五十四,属县四十七。其余甸寨军民等府不在此数。(马站七十四处,水站四处。)
云南诸路道肃政廉访司,(大德三年,罢云南行御史台,立肃政廉访司。)
中庆路,(上。)唐姚州。阁罗凤叛,取姚州,其子凤伽异增筑城曰柘东,六世孙券丰祐改曰善阐,历五代迄宋,羁縻而已。元世祖征大理,凡收府八,善阐其一也,郡四,部三十有七。其地东至普安路之横山,西至缅地之江头城,凡三千九百里而远;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凡四千里而近。宪宗五年,立万户府十有九,分善阐为万户府四。至元七年,改为路。(八年,分大理国三十七部为南北中三路,路设达鲁花赤并緫管。)十三年,立云南行中书省,初置郡县,遂改善阐为中庆路。领司一、县三、州四。州领八县。(本路军民屯田二万二千四百双有奇。)
录事司。
县三昆明,(中。倚郭。唐置。元宪宗四年,分其地立千户二。至元十二年,改善州,领县。二十一年,州革,县如故。其地有昆明池,五百余里,夏潦必冒城郭。张立道为大理等处劝农使,求泉源所出,泄其水,得地万余顷,皆为良田云。)富民,下。(至元四年,立黎灢千户。十二年,即黎灢立县。)宜良。下。(唐匡州,即其地。蛮酋罗氏于此立城居之,名曰罗裒龙,乃今县也。元宪宗六年,立太池千户,隶嵩明万户。至元十三年,升宜良州,治太池县。二十一年,州罢为县,后废太池来属。)
州四
嵩明州,(下。)州在中庆东北,治沙札卧城。乌蛮车氏所筑,白蛮名为嵩明。昔汉人居之,后乌、白蛮强盛,汉人徙去,盟誓于此,因号嵩盟,今州南有土台,盟会处也。汉人尝立长州,筑金城、阿葛二城。蒙氏兴,改长州为嵩盟部,段氏因之。元宪宗六年,立嵩明万户。至元十二年,复改长州。十五年,升嵩明府。二十二年,降为州。领二县:杨林,(下。在州东南,治杨林城,乃杂蛮枳氏、车氏、斗氏、麽氏四种所居之地,城东门内有石如羊形,故又作羊。唐有羊林部落,即此地。元宪宗七年,立羊林千户。至元十二年,改为县。)邵甸。下。(在州西,治白邑村,无城郭,车蛮、斗蛮旧地,名为束甸,以束为邵,宪宗七年,立邵甸千户。至元十二年,改为县。)
晋宁州,(下。)唐晋宁县,蒙氏、段氏皆为阳城堡部。元宪宗七年,立阳城堡万户。至元十二年,改晋宁州。领二县:呈贡,(下。西临滇泽之滨,在路之南,州之北,其间相去六十里,有故城曰呈贡,世为些莫强宗邵蛮所居。元宪宗六年,立呈贡千户。至元十二年,割诏营、切龙、呈贡、雌甸、塔罗、和罗忽六城及乌纳山立呈贡县。)归化。下。(在州东北,呈贡县南,西宾滇泽,地名大吴龙,昔吴氏所居,后为些莫徒蛮所有,世隶善阐。宪宗六年,分隶呈贡千户。至元十二年,割大吴龙、安江、安淜明立归化县。)
昆阳州,(下。)在滇池南,僰、獹杂夷所居,有城曰巨桥,今为州治。阁罗凤叛唐,令曲缚蛮居之。段氏兴,隶善阐。元宪宗并罗瑀等十二城,立巨桥万户。至元十三年,改昆阳州。领二县:三泊,(下。至元十三年,于那龙城立县。)易门。(下。在州之西,治市坪村,世为乌蛮所居。段氏时,高智昇治善阐,奄而有之。至元四年,立洟门千户。十二年,改为县。县西有泉曰洟源。讹作易门。)
安宁州,(下。)唐初置安宁县,隶崑州。阁罗凤叛唐后,乌、白蛮迁居。蒙氏终,善阐酋孙氏为安宁城主,及袁氏、高氏互有其地。元宪宗七年,隶阳城堡万户。至元三年,立安宁千户。十二年,改安宁州。领二县:禄丰,(下。在州西,治白村,其地瘴热,非大酋所居,惟乌、杂蛮居之,迁徙不常。至元十三年,割安宁千户之碌琫、化泥、骥琮笼三处立禄丰县。因江中有石如甑,俗名碌琫,译谓碌为石,琫为甑,讹为今名。)罗次。(下。在州北,治压磨吕白村,本乌蛮罗部,地险俗悍。至元十二年,因罗部立罗次州,隶中庆路。二十四年,改州为县。二十七年,隶安宁州。)
威楚开南等路,(下。)为杂蛮耕牧之地,夷名俄碌,历代无郡邑,后爨酋威楚筑城俄碌睒居之。唐时蒙舍诏阁罗凤合六诏为一,侵俄碌,取和子城,今镇南州是也。后阁罗凤叛,于本境立郡县,诸爨尽附。蒙氏立二都督、六节度,银生节度即今路也。及段氏兴,银生隶姚州,又名当筋验。及高升泰执大理国柄,封其侄子明量于威楚,筑外城,号德江城,传至其裔长寿。元宪宗三年征大理,平之。六年,立威楚万户。至元八年,改威楚路,置緫管府。领县二、州四。州领一县。(本路军民屯田共七千一百双。)
县二威楚,(下。倚郭。至元十五年,升威州,仍立富民、净乐二县。二十一年,降州为威楚县,革二县为乡来属。)定远。(下。在路北,地名目直睒,杂蛮居之。诸葛孔明征南中,经此睒,后号为牟州。唐蒙氏遣爨蛮酋抬萼镇牟州,筑城曰耐笼。至高氏专大理国政,命云南些莫徒酋夷羡徙民二百户于黄蓬阱阱,其抬萼故城隶高氏。元宪宗四年,立牟州千户,黄蓬阱阱为百户。至元十二年,改为定远州,黄蓬阱为南宁县,后革县为乡,改州为县,隶本路。)
州四
镇南州,(下。)州在路北,昔朴、落蛮所居。川名欠舍,中有城曰鸡和。至唐时,蒙氏并六诏,征东蛮,取和子、鸡和二城,置石鼓县,又于沙却置俗富郡。沙却即今州治。至段氏封高明量为楚公,欠舍、沙却皆隶之。元宪宗三年,其酋内附。七年,立欠舍千户、石鼓百户。至元二十二年,改欠舍千户为镇南州,立定边、石鼓二县。二十四年,革二县为乡,仍隶本州。
南安州,(下。)州在路东南,山岭稠叠,内一峰竦秀,林麓四周,其顶有泉。昔黑爨蛮祖瓦晟吴立栅居其上,子孙渐盛,不隶他部,至高氏封威楚方隶焉。宪宗立摩刍千户,隶威楚万户。至元十二年,改千户为南安州,隶本路。领一县:广通。(下。县在州之北,夷名为路睒,杂蛮居之。南诏阁罗凤曾立路睒县,至段氏封高明量于威楚,其后宜州酋些莫徒裔易裒等附之,至高长寿遂处于路睒,易裒去旧堡二十里,山上筑城白龙戏新栅。宪宗七年,长寿内附,立路睒千户。至元十二年改为广通县,隶南安州。)
开南州,(下。)州在路西南,其川分十二甸,昔朴、和泥二蛮所居也。庄𫏋王滇池,汉武开西南夷,诸葛孔明定益州,皆未尝涉其境。至蒙氏兴,立银生府,后为金齿、白蛮所陷,移府治于威楚,开南遂为生蛮所据。自南诏至段氏,皆为徼外荒僻之地。元中统三年平之,以所部隶威楚万户。至元十二年,改为开南州。
威远州,(下。)州在开南州西南,其川有六,昔扑、和泥二蛮所居。至蒙氏兴,开威楚为郡,而州境始通。其后金齿、白夷蛮酋阿只步等夺其地。中统三年征之,悉降。至元十二年,立开南州及威远州,隶威楚路。
武定路军民府,(下。)唐隶姚州,在滇北,昔獹鹿等蛮居之。至段氏使乌蛮阿○治纳洟胒共龙城于共甸,又筑城名曰易龙,其裔孙法瓦浸盛,以其远祖罗婺为部名。元宪宗四年内附。七年,立为万户,隶威楚。至元八年,并仁德、于矢入本部为北路。十二年,割出二部,改本路为武定。领州二。州领四县。(本路屯田七百四十八双。)
州二
和曲州,(下。)州在路西南,蛮名叵簉甸,僰、○诸种蛮所居。地多汉冢,或谓汉人曾居。蒙氏时,白蛮据其地,至段氏以乌蛮阿○并吞诸蛮聚落三十余处,分兄弟子侄治之,皆隶罗婺部。元宪宗六年,改叵簉甸曰和曲。至元二十六年,升为州。领二县:南甸,(下。路治本县,蛮曰瀼甸,又称洟陬笼。至元二十六年改为县。)元谋。(下。夷中旧名环州,元治五甸,至元十六年改为县。)
禄劝州,(下。)州在路东北,甸名洪农碌券,杂蛮居之,无郡所。至元二十六年,立禄劝州。领二县:易笼,(下。易笼者,城名,在州北,地名倍场。县境有二水,蛮语谓洟为水,笼为城,因此为名。昔罗婺部大酋居之,为群酋会集之所。至元二十六年,立县。)石旧。(下。县在州东,有四甸:曰掌鸠,曰法块,曰抹撚,曰曲蔽。掌鸠甸有溪绕其三面,凡数十渡,故名,今讹名石旧。至元二十六年,立县。)
鹤庆路军民府,(下。)府治在丽江路东南,大理路东北,夷名其地曰鹤川、样共。昔隶越析诏,汉、唐未建城邑。开元末,阁罗凤合六诏为一,称南诏,徙治羊苴咩城,地近龙尾、鹤柘,今府即其地也。大和中,蒙劝封祐于样共立谋统郡。蒙氏后,经数姓如故。元宪宗三年内附,为鹤州。七年,立二千户,仍称谋统,隶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年,罢谋统千户,复为鹤州。二十年,为燕王分地,隶行省。二十三年,升为鹤庆府。领一县:剑川。(下。县治在剑川湖西,夷云罗鲁城。按唐史南诏有六节度,剑川其一也。初蒙氏未合六诏时,有浪穹诏与南诏战,不胜,遂保剑川,更称剑浪。贞元中,南诏击破之,夺剑、共诸川地,其酋徙居剑睒西北四百里,号剑羌。蒙氏终,至段氏,改剑川为义督睑。宪宗四年内附。七年,立义督千户。至元十一年,罢千户,立剑川县,隶鹤州。军民屯田共二一千余双。)
云远路军民緫管府,元贞二年置。
彻里军民緫管府,大德中置。(大德中,云南省言:‘大彻里地与八百媳妇犬牙相错,势均力敌。今大彻里胡念已降,小彻里复控扼地利,多相杀掠,胡念日与相拒,不得离,遣其弟胡伦入朝,指画地形,乞别立彻里军民宣抚司,择通习蛮夷情状者为之帅,招其来附,以为进取之地。’乃立彻里军民緫管府。)
广南西路宣抚司。(阙)。
丽江路军民宣抚司,路因江为名,谓金沙江出沙金,故云。源出吐蕃界。今丽江即古丽水,两汉至隋、唐皆为越巂郡西徼地,昔么蛮、些蛮居之,遂为越析诏。二部皆乌蛮种,居铁桥。贞元中,其地归南诏。元宪宗三年,征大理,从金沙济江,么、些负固不服。四年春,平之,立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八年,立宣慰司。十三年,改为丽江路,立军民緫管府。二十二年,府罢,于通安、巨津之间立宣抚司。领府一、州七。州领一县。
府一北胜府,在丽江之东。唐南诏时,铁桥西北有施蛮者,贞元中为异牟寻所破,迁其种居之,号剑羌,名其地曰成偈睒,又改名善巨郡。蒙氏终,段氏时,高智升使其孙高大惠镇此郡。后隶大理。元宪宗三年,其酋高俊内附。至元十五年,立为施州。十七年,改为北胜州。二十年,升为府。
州七
顺州,在丽江之东,俗名牛睒。昔顺蛮种居剑、共川。唐贞元间,南诏异牟寻破之,徙居铁桥、大婆、小婆、三探览等川。其酋成斗族渐盛,自为一部,迁于牛睒。至十三世孙自瞠犹隶大理。元宪宗三年内附。至元十五年,改牛睒为顺州。蒗蕖州,治罗共睒,在丽江之东,北胜、永宁南北之间,罗落、么、些三种蛮世居之。宪宗三年,征大理。至元九年内附。十六年,改罗共睒为蒗蕖州。
永宁州,昔名楼头睒,接吐蕃东徼,地名答蓝,么、些蛮祖泥月乌逐出吐蕃,遂居此睒,世属大理。宪宗三年,其三十一世孙和字内附。至元十六年,改为州。
通安州,治在丽江之东,雪山之下。昔名三睒。仆繲蛮所居,其后么、些蛮叶古乍夺而有之,世隶大理。宪宗三年,其二十三世孙麦良内附。中统四年,以麦良为察罕章管民官。至元九年,其子麦兀袭父职。十四年,改三睒为通安州。
兰州,在兰沧水之东。汉永平中始通博南山道,渡兰沧水,置博南县。唐为卢鹿蛮部。至段氏时,置兰溪郡,隶大理。元宪宗四年内附,隶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十二年,改兰州。
宝山州,在雪山之东,丽江西来,环带三面。昔么、些蛮居之。其先自楼头徙居此,二十余世。世祖征大理,自卞头济江,由罗邦至罗寺,围大匮等寨,其酋内附,名其寨曰察罕忽鲁罕。至元十四年,以大匮七处立宝山县,十六年升为州。
巨津州,昔名罗波九睒,北接三川、铁桥,西邻吐蕃。按唐书,南诏居铁桥之南,西北与吐蕃接。今州境实大理西北陬要害地,么、些大酋世居之。宪宗三年内附。至元十四年,于九睒立巨津州,盖以铁桥自昔为南诏、吐蕃交会之大津渡,故名。领一县:临西。(下。县在州之西北,乃大理极边险僻之地,夷名罗裒间,居民皆么、些二种蛮。至元十四年,立大理州县,于罗裒间立临西县,以西临吐蕃境故也,隶巨津州。)
东川路,(下。)至元二十八年立。茫部路军民緫管府。(下。)益良州。(下。)强州。(下。)
孟杰路。(自东川路以下阙。泰定三年,八百媳妇蛮请官守,置木安、孟杰二府于其地。)
普安路,(下。)治在盘町山阳,巴盘江东。古夜郎地。秦为黔中地,两汉隶牂牁郡,蜀隶兴古郡,隋立牂州。唐置西平州,后改兴古郡为盘州。蒙氏叛唐,其地为南诏东鄙,东爨乌蛮七部落居之。其后爨酋阿宋逐诸蛮据其地,号于失部,世为酋长。元宪宗七年,其酋内附,命为于失万户。至元十三年,改普安路緫管府。明年,更立招讨司。十六年,改为宣抚司。二十二年,罢司为路。
曲靖等路宣慰司军民万户府,曲、靖二州在汉为夜郎味县地。蜀分置兴古郡。隋初为恭州、协州。唐置南宁州。东、西爨分乌、白蛮二种,自曲靖州西南昆川距龙和城,通谓之西爨白蛮。自弥鹿、升麻二川南至步头,通谓之东爨乌蛮。贞观中,以西爨归王为南宁都督,袭杀东爨首领盖聘。南诏阁罗凤以兵胁西爨,徙之至龙和,皆残于兵。东爨乌蛮复振,徙居西爨故地,世与南诏为婚,居故曲靖州。天宝末,征南诏,进次曲靖州,大败,其地遂没于蛮。元宪宗六年,立磨弥部万户。至元八年,改为中路。十三年,改曲靖路緫管府。二十年,以隶皇太子。二十五年,升宣抚司。领县一、州五。州领六县。(本路屯田四千四百八十双,岁输金三千五百五十两、马一百八十四。)
县一南宁。(下。倚郭。唐以爨归王为南宁州都督,治石城。及阁罗凤叛,州废,蒙氏改石城郡。至段氏,乌蛮莫弥部酋据石城。元宪宗三年内附。六年,立千户,隶莫弥部万户。至元十三年,升南宁州。二十二年,革为县。)
州五
陆凉州,(下。)即汉牂牁郡之平夷县。南诏叛后,落温部蛮世居之。宪宗三年内附,立落温千户,属落蒙万户。至元十三年,改为陆凉州。领二县:芳华,(下。在州西。)河纳。(下,在州南,治蔡村。)
越州,(下。)在路之南,其川名鲁望,普么部蛮世居之。宪宗四年内附。六年,立千户,隶末迷万户。至元十二年,改越州,隶曲靖路。
罗雄州,(下。)与溪洞蛮獠接壤,历代未尝置郡,夷名其地为塔敝纳夷甸。俗传盘瓠六男,其一曰蒙由丘,后裔有罗雄者居此甸。至其孙普恐,名其部曰罗雄。宪宗四年内附。七年,隶普摩千户。至元十三年,割夜苴部为罗雄州,隶曲靖路。
马龙州,(下。)夷名曰撒匡。昔僰、剌居之,盘瓠裔纳垢逐旧蛮而有其地。至罗苴内附,于本部立千户。至元十三年,改为州,即旧马龙城也。领一县:通泉。(下。在州西南,与嵩明州杨林县接壤,纳垢之孙易陬分居其地。元初为易龙百户,隶马龙千户。至元十三年,改名通泉县,隶马龙州。)
霑益州,(下。)在本路之东北,据南盘江、北盘江之间。唐初置州,天宝末,没于蛮,为僰、剌二种所居。后磨弥部夺之。元初其孙普垢○内附。宪宗七年,以本部隶曲靖磨弥万户府。至元十三年,改沾益州。领三县:交水,(下。治易陬龙城。其先磨弥部酋蒙提居之,后大理国高护军逐其子孙为私邑。宪宗五年内附。至元十三年,即其城立县。)石梁,(下。系磨弥部,又名伍勒部。其酋世为巫,居石梁原山。至元十三年为县。)罗山。(下。夷名落蒙山,乃磨弥部东境。)
澂江路,(下。)治在滇池东南。唐属牂州,隶黔州都督府。开元中,降为羁縻州。今夷中名其地曰罗伽甸。初,么、些蛮居之,后为僰蛮所夺。南诏蒙氏为河阳郡,至段氏,么、些蛮之裔复居此甸,号罗伽部。元宪宗四年内附,六年以罗伽部为万户。至元三年,改万户为中路。十六年,升为澂江路。领县三、州二。州领三县。(本路屯田四千一百双。)
县三河阳,(下。内附后为千户。至元十六年,为河阳州。二十六年,降为县。)江川,(下。在抃澂江路南,星云湖之北。蒙氏叛唐,使白蛮居之。至段氏,些么徒蛮之裔居此城。更名步雄部。其后弄景内附,即本部为千户。至元十三年,改千户为江川州。二十年,降为县。)阳宗。(下。在本路西北,明湖之南。昔么、些蛮居之,号曰强宗部,其酋卢舍内附,立本部千户。至元十三年,改为县。)
州二
新兴州,(下。)汉新兴县。唐初隶牂州,后南诏叛,降为羁縻州。蒙氏为温富州。段氏时么、些蛮分居其地。内附后,立为千户。至元十三年,改新兴州,隶澂江路。领二县:普舍,(下。在州西北。昔有强宗部蛮之裔,长曰部傍,据普具龙城,次曰普舍,据普札龙城。二城之西有白城,汉人所筑。二酋屡争其地,莫能定。后普舍孙苴○内附,立本部为千户。十三年,改千户为普舍县,治普札龙城,隶新兴州。)研和。(下。么些徒蛮步雄居之,其孙龙钟锸内附,立百户。至元十三年,改为县。)
路南州,(下。)州在本路之东,夷名路甸,有城曰撒吕,黑爨蛮之裔落蒙所筑,子孙世居之,因名落蒙部。宪宗朝内附,即本部立万户。至元七年,并落蒙、罗伽、末迷三万户为中路。十三年,分中路为二路,改罗伽为澂江路,落蒙为路南州,隶澂江路。领一县:邑市。(下。至元十三年,即邑市、弥歪二城立邑市县,弥沙等五城立弥沙县。二十四年,并弥沙入本县,隶路南州。)
普定路,本普里部,归附后改普定府。(至元二十七年,初斡罗思、吕国瑞入贿丞相桑哥及要束木等,请创罗甸宣慰司。至是,言招到罗甸国札哇并龙家、宋家、犵狫、苗人诸种蛮夷四万六千六百户。阿卜、阿牙者来朝,为曲靖路宣慰同知脱因及普安路官所阻。会云南行省言:‘罗甸即普里也,归附后改普定府,印信具存,隶云南省三十余年,赋役如期。今所创罗甸宣慰安抚司,隶湖南省。斡罗思等擅以兵胁降普定土官矣资男、札哇、希古等,勒令同其入觐,邀功希赏。气罢之,仍以其地隶云南。’制可。)大德七年,改为路。(大德七年,中书省臣言:‘蛇节、宋隆济等作乱,普定知府容苴率众效顺。容苴没,其妻适姑亦能宣力戎行,乞令袭其夫职。仍改普定为路,隶曲靖宣慰司,以适姑为本路緫管,虎符。’)
仁德府,昔僰、剌蛮居之,无郡县。其部曰仲扎溢源,后乌蛮之裔新丁夺而有之。至四世孙,因其祖名新丁,以为部号,语讹为仁地。宪宗五年内附。明年,立本部为仁地万户。至元初复叛,四年降之,仍为万户。十三年,改万户为仁德府。(本府屯田五百六十双。)领县二:为美,(下。县治在府北,地名溢浦适侣睒甸,即仁地故部。至元二十四年置县。)归厚。(下。县治在府西,地名易浪湳龙,旧隶仁地部。至元二十四年,分立二县,曰倘俸,曰为美。二十五年,改倘俸曰归厚。)
罗罗蒙庆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建昌路,(下。)本古越嶲地,唐初设中都督府,治越嶲。至德中,没于吐蕃。贞元中复之。懿宗时,蒙诏立城曰建昌府,以乌、白二蛮实之。其后诸酋争强,不能相下,分地为四,推段兴为长。其裔浸强,遂并诸酋,自为府主,大理不能制。传至阿宗,娶落兰部建蒂女沙智。元宪宗朝,建蒂内附,以其婿阿宗守建昌。至元十二年,析其地置緫管府五、州二十三,建昌其一路也,设罗罗宣慰司以緫之。本路领县一、州九。州领一县。(本路立军民屯田。)
县一中县。(县治在住头回甸,盖越嶲之东境也。所居乌蛮自别为沙麻部,以酋长所立处为中州。至元十年内附。十四年,仍为中州。二十二年,降为县。隶建昌路。)
州九
建安州,(下。)即緫府所治。建蒂既平,分建昌府为万户二,又置千户二。至元十五年,割建乡城十四村及建蒂四村立宝安州。十七年,改本千户为建安州。二十六年,革宝安州,以其乡村来属。
永宁州,(下。)在建昌之东郭。唐时南诏立建昌郡,领建安、永宁二州。元至元九年,西平王平建蒂。十六年,分建昌为二州,在城曰建安,东郭曰永宁,俱隶建昌路。泸州,下。州在路西,昔名沙城睑,即诸葛武侯禽孟获之地。有泸水,深广而多瘴,鲜有行者,冬夏常热,其源可𬊈鸡豚。至段氏时,于热水甸立城。名洟笼,隶建昌。宪宗时,建蒂内附,复叛,至元九年平之。十五年,改洟笼为泸州。礼州,下。州在路西北,泸沽水东,所治曰笼么城。南诏末,诸蛮相侵夺,至段氏兴,并有其地。裔孙阿宗内附,复叛,至元九年平之,设千户。十五年,改为礼州。领一县:泸沽。(县在州北。昔罗落蛮所居,至蒙氏霸诸部,以乌蛮酋守此城,后渐盛,自号曰落兰部,或称罗落。其裔蒲德遣其侄建蒂内附。建蒂继叛,杀蒲德,自为酋长,并有诸部。至元九年平之,设千户。十三年升万户,十五年改县。)
里州,(下。)唐隶嶲州都督。蒙诏时落兰部小酋阿都之裔居此,因名阿都部。传至纳空,随建蒂内附。中统三年叛。至元十年,其子耶吻效顺,隶乌蒙。十八年,设千户。二十二年,同乌蛮叛,奔罗罗斯。二十三年,升军民緫管府。二十六年,府罢为州,隶建昌路。阔州,下。州治密纳甸。古无城邑,乌蒙所居。昔仲由蒙之裔孙名科居此,因以名为部号,后讹为阔。至三十七世孙僰罗内附。至元九年,设千户。二十六年,改为州。
邛部州,(下。)州在路东北,大渡河之南,越嶲之东北。君长十数,筰都最大。唐立邛部县,后没于蛮。至宋岁贡名马土物,封其酋为邛都王。今其地夷称为邛部川,治乌弄城,昔么、些蛮居之,后仲由蒙之裔夺其地。元宪宗时内附。中统五年,立邛部川安抚招讨使,隶成都元帅府。至元十年,割属罗罗斯宣慰司。二十一年,改为州。
隆州,(下。)州在路之西南,与汉邛都县接境,唐会川县之西北。蒙氏改会川为会同逻,立五睑,本州为边府睑。其后睑主杨大兰于睑北垲上立城,分派而居,名曰大隆城,即今州治也。元至元十三年内附。十四年,设千户。十七年,改隆州。
姜州,(下。)姜者蛮名也。乌蛮仲牟由之裔阿坛绛始居閟畔部,其孙阿罗仕大理国主高泰,是时会川有城曰龙纳,罗落蛮世居焉。阿罗挟高氏之势,攻拔之,遂以祖名曰绛部。宪宗时,随閟畔内附,因隶焉。至元八年,为落兰部酋建蒂所破。九年平之,遂隶会川,后属建昌。十五年,改为姜州。二十七年,复属閟畔部,后又属建昌。
德昌路军民府,(下。)汉邛都县地,唐没于南诏。路在建昌西南,所居蛮号屈部。元至元九年内附。十二年,立定昌路,以本部为昌州。二十三年,罢定昌路,并入德昌路,治本州葛鲁城。领州四。(本路立军民屯田。)
昌州,(下。)路治本州。初,乌蛮阿屈之裔浸强,用祖名为屈部。其孙乌则,至元九年内附。十二年,改本部为州,兼领普济、威龙,隶定昌路。二十三年,罢定昌路,并隶德昌。德州,下。在路之北。其地今名吾越甸,城曰亦苴龙,所居蛮苴郎,以远祖名部曰赪𫄧。宪宗时内附。至元十二年,立千户。十三年,改为德州,隶德平路。二十三年,改隶德昌。威龙州,下。州在路西南,夷名巴翠部,领小部三,一曰沙娲普宗,二曰乌鸡泥祖,三曰娲诺龙菖蒲,皆獹鲁蛮种也。至元十五年,合三部立威龙州,隶德昌。
普济州,(下。)州在路西北,夷名玕甸。昔为荒僻之地,獹鲁蛮世居之,后属屈部。至元九年,随屈部内附。十五年,于玕甸立定昌路。二十三年,路革,改隶德昌。
会川路,(下。)路在建昌南。唐移邛都于此。其地当征蛮之要冲,诸酋听会之所,故名。天宝末,没于南诏,立会川都督府,又号清宁郡。至段氏仍为会川府。元至元九年内附。十四年立会川路,治武安州。领州五。(本路立军民屯田。)
武安州。(下。)蛮称龙泥城。至元十四年,立管民千户。十七年,改为武安州。
黎溪州,(下。)古无城邑,蛮云黎𫸩,讹为今名。初,乌蛮与汉人杂处,及南诏阁罗凤叛,徙白蛮守之。蒙氏终,罗罗逐去白蛮。段氏兴,令罗罗蛮乞夷据其地。至元九年,其裔阿夷内附,改其部为黎溪州。
永昌州,(下。)州在路北,治故归依城,即古会川也。唐天宝末,没于南诏,置会川都督。至蒙氏改会同府,置五睑,徙张、王、李、赵、杨、周、高、段、何、苏、龚、尹十二姓于此,以赵氏为府主,居今州城。赵氏弱,王氏据之。及段氏兴高氏专政,逐王氏,以其子高政治会川。元宪宗三年,征大理,高氏逃去。九年,故酋王氏孙阿龙率众内附。至元八年,以其男阿禾领会川。十四年,改管民千户。十七年,立永昌州,隶会川路。
会理州,(下。)州在会川府东南。唐时南诏属会川节度,地名昔陀。有蛮名阿坛绛,亦仲由蒙之遗种。其裔罗于则,得昔陀地居之,取祖名曰绛部,后强盛,尽有四州之地,号蒙歪。元宪宗八年,其孙亦芦内附,隶閟畔万户。至元四年,属落兰部。十三年,改隶会川路。 十五年,置会理州,仍隶会川。二十七年,复属閟畔部。
麻龙州,(下。)麻龙者,城名也,地名棹罗能。乌蛮蒙次次之裔,祖居閟畔东川,后普恐迁苗卧龙,其孙阿麻内附。至元五年,为建蒂所并。十二年,属会川。十四年,立管民千户,隶会川路。十七年,立为州。二十七年,割属閟畔部。
柏兴府,昔摩沙夷所居。汉为定莋县,隶越嶲郡。唐立崑明县。天宝末没于吐蕃。后复属南诏,改香城郡。元至元十年,其盐井摩沙酋罗罗将○鹿、茹库内附。十四年,立盐井管民千户。十七年,改为闰盐州,以○鹿部为普乐州,俱隶德平路。二十七年,并普乐、闰盐二州为闰盐县,立柏兴府,隶罗罗宣慰司。领县二:闰盐,(下。倚郭。夷名为贺头甸,以县境有盐井故名。)金县。(下。县在府北,夷名利宝揭勒。所居蛮因茹库,乃汉越嶲郡北境,与吐蕃接。至元十五年,立为金州,后降为县,以县境斛僰和山出金,故名焉。)
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临安路,下。唐隶牂州,天宝末没于南诏。蒙氏立都督府二,其一曰通海郡,段氏改为秀山郡,阿僰部蛮居之。元宪宗六年内附,以本部为万户。至元八年改为南路,十三年又改为临安路。领县二、千户一、州三。州领二县。(宣慰司所领屯田六百双,本路有司所管三千四百双,爨僰军千户所管一千一百五十双有奇。)
县二河西,(下。县在杞麓湖之南,又名其地曰休腊。昔庄掞𫏋王其地。唐初于姚州之南置西宗州,领三县,河西其一也。天宝后没于蛮,为步雄部,后阿僰蛮易渠夺而居之。元宪宗六年内附。七年,即阿僰部立万户,休腊隶之。至元十三年,始为河西州,隶临安路。二十六年,降为县。)蒙自。(下。县界南邻交趾,西近建水州。县境有山名自目则,汉语讹为蒙自,上有故城。白夷所筑,即今县治,下临巴甸。南诏时以赵氏镇守,至段氏,阿僰蛮居之。宪宗六年内附,继叛,七年平之,立千户,隶阿僰万户。至元十三年,改阿僰万户为临安路,以本千户为县。)
舍资千户。(蒙自县之东,阿僰蛮所居地。昔名褎古,又曰部袅踵甸。传至裔孙舍资,因以为名。内附后,隶蒙自千户。至元十三年,改蒙自为县,其地近交趾,遂以舍资为安南道防送军千户,隶临安路。)
州三
建水州,(下。)在本路之南,近接交趾,为云南极边。治故建水城,唐元和间蒙氏所筑,古称步头,亦云巴甸。每秋夏溪水涨溢如海,夷谓海为惠,○为大,故名惠○,汉语曰建水,历赵、杨、李、段数姓,皆仍旧名,些么徒蛮所居。内附后,立千户,隶阿僰万户。至元十三年,改建水州,隶临安路。
石平州,(下。)在路之西南,阿僰蛮据之,得石坪,聚为居邑,名曰石坪。至元七年,改邑为州,隶临安路。
宁州,(下。)在本路之东。唐置梨州,天宝末没于蛮。地号浪旷,夷语谓旱龙也。步雄部蛮些么徒据之,后属爨蛮酋阿几,以浪旷割与宁酋豆圭。元宪宗四年,宁酋内附。至元十三年,改为宁州,隶临安路。旧领三县:通海,嶍峨,西沙。西沙在州东,宁部蛮世居之。其裔孙西沙筑城于此,因名西沙笼。宪宗四年,其酋普提内附,就居此城为万户。至元十三年,立为西沙县。二十六年,以隶宁州。至治二年,并入州。领二县:通海,(下。倚郭。元初立通海千户,隶善阐万户。至元十三年,改通海县,隶宁海府。二十七年,府革,直隶临安路,今割隶宁州。)嶍峨。(下。县在河西县之西,控扼山谷,北接滇池,亦属滇国。昔嶍猊蛮居之,后阿僰酋逐嶍猊据其地。至其孙阿次内附,以其部立千户。至元十三年,改为州,领邛洲、平甸二县。二十六年,降为县,并二县为乡,隶临安路。今割隶宁州。)
广西路,(下。)东爨乌蛮弥鹿等部所居。唐为羁縻州,隶黔州都督府。后师宗、弥勒二部浸盛,蒙氏、段氏莫能制。元宪宗七年,二部内附,隶落蒙万户。至元十二年,籍二部为军,立广西路。十八年,复为民。领州二。
师宗州,(下。)在路之东南。昔爨蛮逐獠、僰等居之,其后师宗据匿弄甸,故名师宗部。至元十二年,立为千户。十八年,复为民。二十七年,改为州。
弥勒州,(下。)在路南。昔些莫徒蛮之裔弥勒得郭甸、巴甸、部笼而居之,故名其部曰弥勒。至元十二年,为千户。十八年,复为民。二十七年,改为州。
元江路,(下。)古西南夷地。今元江在梁州之西南,又当在黑水之西南也。阿僰诸部蛮自昔据之。宪宗四年内附,七年复叛,率诸部筑城以拒命。至元十三年,遥立元江府以羁縻之。二十五年,命云南王讨平之,割罗盘、马笼、步日、思么、罗丑、罗陀、步腾、步竭、台威、台阳、设栖、你陀十二部于威远,立元江路。
步日部。(在本路之西。蒙氏立此甸,徙白蛮镇之,名步日睑。)
马笼部。(因马笼山立寨,在本路之北,所居蛮阿僰。元初立为千户,属宁州万户。至元十三年,改隶元江万户。二十五年,属元江路。)
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大理路军民緫管府,(上。)本汉楪榆县地。唐于昆明之梇栋川置姚州都督府,治楪榆洱河蛮。后蒙舍诏皮罗阁逐河蛮取太和城,至阁罗凤号大蒙国。云南先有六诏,至是请于朝,求合为一,从之。蒙舍在其南,故称南诏。徙治太和城。至异牟寻又迁于喜郡史城,又徙居羊苴咩城,即今府治。改号大礼国。其后郑、赵、杨三氏互相篡夺,至石晋时,段思平更号大理国。元宪宗三年收附。六年,立上下二万户。至元七年,并二万户为大理路。(有点苍山在大理城西,周广四百里,为云南形胜要害之地。城中有五花楼,唐大中十年,南诏王券丰佑所建。楼方五里,高百尺,上可容万人。世祖征大理时,驻兵楼前。至元三年,尝赐金重修焉。)领司一、县一、府二、州五。府领一县,州领二县。
录事司。(宪宗七年,立中千户,属大理万户。至元十一年,罢千户,立录事司。十二年,升理州。二十一年,州罢,复立录事司。)
县一太和。(倚郭。宪宗七年,于城内外立上中下三千户。至元二十六年,即中千户立录事司,上下二千户立县。)
府二
永昌府,唐时蒙氏据其地,历段氏、高氏皆为永昌府。元宪宗七年,分永昌之永平立千户。至元十一年,立永昌州。十五年升为府,隶大理路。领一县:永平。(下。县在府东,鹿沧江之东,即汉博平县。唐蒙氏改胜乡郡,属永昌。至元十一年,改永平县,隶永昌府。)
腾冲府,在永昌之西,即越睒地。唐置羁縻郡。蒙氏九世孙异牟寻取越睒,逐诸蛮有其地,为软化府。其后白蛮徙居之,改腾冲府。元宪宗三年,府酋高救内附。至元十一年,改藤越州,又立藤越县。十四年,改腾冲府。二十五年,罢州县,府如故。(永昌、腾冲二府军民屯田共二万二千一百五双。)
州五
邓川州,(下。)在本路北。夷有六诏,邆睒其一也。唐置邆川州,治大釐。蒙氏袭而夺之,后改德原城,隶大理。段氏因之。元宪宗三年内附。七年,立德原千户,隶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年,改德原城为邓川州。领一县:浪穹。(下。本名弥茨,乃浪穹诏所居之地。唐初,其王铎罗望与南诏战,不胜,保剑川,更称剑浪。贞元中,南诏破之,以浪穹、施浪、邓睒緫三浪为浪穹州。元宪宗七年内附,立浪穹千户,隶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年降为县,隶邓川州。)
蒙化州,(下。)本蒙舍城。唐置阳瓜州。天宝间,凤伽异为州刺史。段氏为开南县。元宪宗七年,以蒙舍立千户,属大理上万户。至元十一年,立蒙化府。十四年,升为路。二十年,降为州,复隶大理路。
赵州,(下。)昔为罗落蛮所居地。蒙氏立国,有十睑,赵川睑其一也。夷语睑若州。皮罗阁置赵郡,阁罗凤改为州,段氏改天水郡。宪宗七年立赵睑千户,隶大理下万户。至元十一年改为州,又于白崖睑立建宁县,隶本州,即古勃弄地。二十五年县革入州,隶大理路。
姚州,(下。)唐于梇栋川置姚州都督府。天宝间,阁罗凤叛,取姚州,附吐蕃。终段氏为姚州。元宪宗三年内附。七年,立统矢千户、大姚堡千户。至元十二年,罢统矢,立姚州,隶大理路。领一县:大姚,(下。唐置西濮州,后更名髳州,南接姚州,统县四,一曰青蛉,即此地。夷名大姚堡,与梇栋川相接。元宪宗七年,立千户,隶大理下万户。至元十一年,罢千户立大姚县,隶姚州。)
云南州,(下。)唐以汉云南县置郡。蒙氏至段氏并为云南州。元宪宗七年立千户,隶大理下万户。至元十一年,立云南州。
蒙怜路军民府。(至元二十七年,从云南行省请,以蒙怜甸为蒙怜路军民緫管府,蒙莱甸为蒙莱路军民緫管府。其余阙。)
蒙莱路军民府。阙。
金齿等处宣抚司。其地在大理西南,兰沧江界其东,与缅地接其西。土蛮凡八种:曰金齿,曰白夷,曰僰,曰峨昌,曰骠,曰繲,曰渠罗,曰比苏。按唐史,茫施蛮本关南种,在永昌之南,楼居,无城郭。或漆齿,或金齿,故俗呼金齿蛮。自汉开西南夷后,未尝与中国通。唐南诏蒙氏兴,异牟寻破群蛮,尽虏其人以实其南东北,取其地,南至青石山缅界,悉属大理。及段氏时,白夷诸蛮渐复故地,是后金齿诸蛮浸盛。元宪宗四年,平定大理,继征白夷等蛮。中统初,金齿、白夷诸酋各遣子弟朝贡。二年,立安抚司以统之。至元八年,分金齿、白夷为东西两路安抚使。十二年,改西路为建宁路,东路为镇康路。十五年,改安抚为宣抚,立六路緫管府。二十三年,罢两路宣抚司,并入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柔远路,在大理之西,永昌之南。其地曰潞江,曰普坪睑,曰申睑僰寨,曰乌摩坪。僰蛮即通典所谓黑爨也。中统初,僰酋阿八思入朝。至元十三年,与茫施、镇康、镇西、平缅、麓川俱立为路,隶宣抚司。
茫施路,在柔远路之南,泸江之西。其地曰怒谋,曰大枯睒,曰小枯睒。即唐史所谓茫施蛮也。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隶宣抚司。
镇康路,在柔远路之南,兰江之西。其地曰石睒,亦黑僰所居。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隶宣抚司。
镇西路,在柔远路正西,东隔麓川。其地曰于赖睒,曰渠澜睒,白夷蛮居之。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隶宣抚司。
平缅路,北近柔远路。其地曰骠睒,曰罗必四庄,曰小沙摩弄,曰骠睒头,白夷居之。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隶宣抚司。
麓川路,在茫施路东。其地曰大布茫。曰睒头附赛,曰睒中弹吉,曰睒尾福禄培,皆白夷所居。中统初内附,至元十三年立为路,隶宣抚司。
南睒,在镇西路西北。其地有阿赛睒、午真睒,白夷峨昌所居。元初内附,至元十五年隶宣抚司。(金齿六路一睒,岁赋金银各有差。)
乌撒乌蒙宣慰司,在本部巴的甸。乌撒者蛮名也。其部在中庆东北七百五十里,旧名巴凡兀姑,今曰巴的甸,自昔乌杂蛮居之。今所辖部六,曰乌撒部、阿头部、易溪部、易娘部、乌蒙部、閟畔部。其东西又有芒布、阿晟二部。后乌蛮之裔折怒始强大,尽得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为部名。宪宗征大理,累招不降。至元十年始附。十三年,立乌撒路。十五年,为军民緫管府。二十一年,改军民宣抚司。二十四年,升乌撒乌蒙宣慰司。
木连路军民府。以下阙。蒙光路军民府。木邦路军民府。孟定路军民府。谋粘路军民府。南甸军民府。六难路甸军民府。陋麻和管民官。云龙甸军民府。缥甸军民府。二十四寨达鲁花赤。孟隆路军民府。
木朵路军民緫管府。(至元三十年,以金齿木朵甸户口增殖,立下路緫管府,其为长者给两珠虎符。)
金齿孟定各甸军民官。
孟爱等甸军民府。(至元二十一年,金齿新附孟爱甸酋长遣其子来朝,即其地立军民緫管府。)
蒙兀路。
通西军民緫管府。(大德元年,蒙阳甸酋领缅吉纳款,遣其弟阿不剌等赴阙进方物,且请岁贡银千两及置郡县驿传,遂立通西军民府。)
木来军民府。(至元二十九年,云南省言:‘新附金齿适当忙兀秃儿迷失出征军马之冲,资其刍粮,拟立为木来路。’中书省奏置散府,以布伯为达鲁花赤,用其土人马列知府事。)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