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延章

[二十四史] 明史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明史   卷八十一‧志第五十七  食貨五 錢鈔 坑冶(附鐵冶銅場) 商稅 市舶 馬市
錢幣之興,自九府圜法,歷代遵用。鈔始於唐之飛錢,宋之交會,金之交鈔。元世始終用鈔,錢幾廢矣。
太祖初置寶源局於應天,鑄「大中通寶」錢,與歷代錢兼行。以四百文為一貫,四十文為一兩,四文為一錢。及平陳友諒,命江西行省置貨泉局,頒大中通寶錢,大小五等錢式。即位,頒「洪武通寶」錢,其制凡五等:曰「當十」、「當五」、「當三」、「當二」、「當一」。「當十」錢重一兩,余遞降至重一錢止。各行省皆設寶泉局,與寶源局並鑄,而嚴私鑄之禁。洪武四年改鑄大中、洪武通寶大錢為小錢,初,寶源局錢鑄「京」字於背,後多不鑄,民間無「京」字者不行,故改鑄小錢以便之。尋令私鑄錢作廢銅送官,償以錢。是時有司責民出銅,民毀器皿輸官,頗以為苦。而商賈沿元之舊習用鈔,多不便用錢。
七年,帝乃設寶鈔提舉司。明年始詔中書省造大明寶鈔,命民間通行。以桑穰為料,其制方,高一尺,廣六寸,質青色,外為龍文花欄。橫題其額曰「大明通行寶鈔」。其內上兩旁,復為篆文八字,曰「大明寶鈔,天下通行」。中圖錢貫,十串為一貫。其下云「中書省奏准印造大明寶鈔與銅錢通行使用,偽造者斬,告捕者賞銀二十五兩,仍給犯人財產。」若五百文則畫錢文為五串,余如其制而遞減之。其等凡六:曰一貫,曰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每鈔一貫,准錢千文,銀一兩;四貫准黃金一兩。禁民間不得以金銀物貨交易,違者罪之;以金銀易鈔者聽。遂罷寶源、寶泉局。越二年,復設寶泉局,鑄小錢與鈔兼行,百文以下止用錢。商稅兼收錢鈔,錢三鈔七。十三年,以鈔用久昏爛,立倒鈔法,令所在置行用庫,許軍民商賈以昏鈔納庫易新鈔,量收工墨直。會中書省廢,乃以造鈔屬戶部,鑄錢屬工部,而改寶鈔文「中書省」為「戶部」,與舊鈔兼行。十六年,置戶部寶鈔廣源庫、廣惠庫;入則廣源掌之,出則廣惠掌之。在外衛所軍士,月鹽皆給鈔,各鹽場給工本鈔。十八年,天下有司官祿米皆給鈔,二貫五百文准米一石。
二十二年詔更定錢式:生銅一斤,鑄小錢百六十,折二錢半之,「當三」至「當十」,準是為差。更造小鈔,自十文至五十文。二十四年諭榷稅官吏,凡鈔有字貫可辯者,不問爛損,即收受解京,抑勒與偽充者罪之。二十五年設寶鈔行用庫於東市,凡三庫,各給鈔三萬錠為鈔本,倒收舊鈔送內府。令大明寶鈔與歷代錢兼行,鈔一貫准錢千文,提舉司於三月內印造,十月內止,所造鈔送內府充賞賚。明年罷行用庫,又罷寶泉局。時兩浙、江西、閩、廣民重錢輕鈔,有以錢百六十文折鈔一貫者,由是物價翔貴,而鈔法益壞不行。三十年乃更申交易用金銀之禁。
成祖初,犯者以奸惡論,惟置造首飾器皿,不在禁例。永樂二年詔犯者免死,徙家戍興州。陝西都司僉事張豫,坐抵易官鈔論戍。江夏民父死,以銀營葬具,當戍邊。帝以其迫於治葬,非玩法,特矜宥之。都御史陳瑛言:「比歲鈔法不通,皆緣朝廷出鈔太多,收斂無法,以致物重鈔輕。莫若暫行戶口食鹽法。天下人民不下千萬戶,官軍不下二百萬家,誠令計口納鈔食鹽,可收五千餘萬錠。」帝令戶部會群臣議。大口月食鹽一斤,納鈔一貫,小口半之。從其議。設北京寶鈔提舉司,稅糧課程贓罰俱折收鈔,其直視洪武初減十之九。後又令鹽官納舊鈔支鹽,發南京抽分場積薪、龍江提舉司竹木鬻之軍民,收其鈔。應天歲辦蘆柴,征鈔十之八。帝初即位,戶部尚書夏原吉請更鈔板篆文為「永樂」。帝命仍其舊。自後終明世皆用洪武年號雲。
仁宗監國,令犯笞杖者輸鈔。及即位,以鈔不行詢原吉。原吉言:「鈔多則輕,少則重。民間鈔不行,緣散多斂少,宜為法斂之。請市肆門攤諸稅,度量輕重,加其課程。鈔入官,官取昏軟者悉毀之。自今官鈔宜少出,民間得鈔難,則自然重矣。」乃下令曰:「所增門攤課程,鈔法通,即復舊,金銀布帛交易者,亦暫禁止。」然是時,民卒輕鈔。至宣德初,米一石用鈔五十貫,乃馳布帛米麥交易之禁。凡以金銀交易及匿貨增直者罰鈔,府縣衛所倉糧積至十年以上者,鹽糧悉收鈔,秋糧亦折鈔三分,門攤課鈔增五倍,塌房、店舍月納鈔五百貫,果園、騾車並令納鈔。戶部言民間交易,惟用金銀,鈔滯不行。乃益嚴其禁,交易用銀一錢者,罰鈔千貫,贓吏受銀一兩者,追鈔萬貫,更追免罪鈔如之。
英宗即位,收賦有米麥折銀之令,遂減諸納鈔者,而以米銀錢當鈔,馳用銀之禁。朝野率皆用銀,其小者乃用錢,惟折官俸用鈔,鈔壅不行。十三年復申禁令,阻鈔者追一萬貫,全家戍邊。天順中,始馳其禁。憲宗令內外課程錢鈔兼收,官俸軍餉亦兼支錢鈔。是時鈔一貫不能直錢一文,而計鈔征之民,則每貫征銀二分五釐,民以大困。
弘治元年,京城稅課司,順天、山東、河南戶口食鹽,俱收鈔,各鈔關俱錢鈔兼收。其後乃皆改折用銀。而洪武、永樂、宣德錢積不用,詔發之,令與歷代錢兼用。戶部請鼓鑄,乃復開局鑄錢。凡納贖收稅,歷代錢、制錢各收其半;無制錢即收舊錢,二以當一。制錢者,國朝錢也。舊制,工部所鑄錢入太倉、司鑰二庫;諸關稅錢亦入司鑰庫。共貯錢數千百萬,中官掌之,京衛軍秋糧取給焉,每七百當銀一兩。武宗之初,部臣請察核侵蝕;又以錢當俸糧者,僅及銀數三之一,請於承運庫給銀。時中官方用事,皆不聽。已而司鑰庫太監龐○言:「自弘治間榷關折銀入承運庫,錢鈔缺乏,支放不給,請遵成化舊制,錢鈔兼收。」從之。正德三年,乙太倉積錢給官俸,十分為率,錢一銀九。又從太監張永言,發天財庫及戶部布政司庫錢,關給徵收,每七十文征銀一錢,且申私鑄之禁。嘉靖四年,令宣課分司收稅,鈔一貫折銀三釐,錢七文折銀一分。是時鈔久不行,錢亦大壅,益專用銀矣。
明初鑄洪武錢。成祖九年鑄永樂錢。宣德九年鑄宣德錢。弘治十六年以後,鑄弘治錢。至世宗嘉靖六年,大鑄嘉靖錢。每文重一錢三分,且補鑄累朝未鑄者。三十二年鑄洪武至正德九號錢,每號百萬錠,嘉靖錢千萬錠,一錠五千文。而稅課抽分諸廠,專收嘉靖錢。民患錢少,乃發內庫新舊錢八千一百萬文折給俸糧。又令通行歷代錢,有銷新舊錢及以銅造像制器者,罪比盜鑄。先是,民間行濫惡錢,率以三四十錢當銀一分。後益雜鉛錫,薄劣無形制,至以六七十文當銀一分。翦楮夾其中,不可辨。用給事中李用敬言,以制錢與前代雜錢相兼行,上品者俱七文當銀一分,余視錢高下為三等,下者二十一文當銀一分;私造濫惡錢悉禁不行,犯者置之法。小錢行久,驟革之,民頗不便。又出內庫錢給文武官俸,不論新舊美惡,悉以七文折算。諸以俸錢市易者,亦悉以七文抑勒予民,民亦騷然。
屬連歲大侵,四方流民就食京師,死者相枕藉。論者謂錢法不通使然。於是御史何廷鈺條奏,請許民用小錢,以六十文當銀一分。戶部執不從。廷鈺訐奏尚書方鈍及郎中劉爾牧。帝怒,斥爾牧,采廷鈺議,命從民便。且定嘉靖錢七文,洪武諸錢十文,前代錢三十文,當銀一分。然諸濫惡小錢,以初禁之嚴,雖奉旨間行,竟不復用,而民間競私鑄嘉靖通寶錢,與官錢並行焉。
給事中殷正茂言:「兩京銅價大高,鑄錢得不償費。宜采雲南銅,運至岳州鼓鑄,費工本銀三十九萬,可得錢六萬五千萬文,直銀九十三萬餘兩,足以少佐國家之急。」戶部覆言:「雲南地僻事簡,即山鼓鑄為便。」乃敕巡撫以鹽課銀二萬兩為工本。未幾,巡撫王昺言費多入少,乞罷鑄。帝以小費不當惜,仍命行之。越數年,巡按王諍復言宜罷鑄。部議:「錢法壅滯者,由宣課司收稅以七文當一分。奸民乘機阻撓,錢多則惡濫相欺,錢少則增直罔利,故禁愈繁而錢愈滯。自今准折聽民便,不必定文數,而課稅及官俸且俱用銀。」乃罷雲南鑄錢,而從戶部議。
時所鑄錢有金背,有火漆,有旋邊。議者以鑄錢艱難,工匠勞費,革旋車用鑢鐋。於是鑄工競雜鉛錫便銼治,而輪郭粗糲,色澤黯黲。奸偽仿效,盜鑄日滋,金背錢反阻不行。死罪日報,終不能止。帝患之,問大學士徐階。階陳五害,請停寶源局鑄錢,應支給錢者悉予銀。帝乃鞫治工匠侵料減工罪,而停鼓鑄。自後稅課徵銀而不征錢。且民間止用制錢,不用古錢,而私鑄者多。
隆慶初,錢法不行,兵部侍郎譚綸言:「欲富民,必重布帛菽粟而賤銀,欲賤銀,必制錢法以濟銀之不足。今錢惟佈於天下,而不以輸於上,故其權在市井。請令民得以錢輸官,則錢法自通。」於是課稅銀三兩以下復收錢,民間交易一錢以下止許用錢。時錢八文折銀一分,禁民毋得任意低昂。直隸巡按楊家相請鑄大明通寶錢,不識年號。部議格不行。高拱再相,言:「錢法朝議夕更,迄無成說。小民恐今日得錢,而明日不用,是以愈更愈亂,愈禁愈疑。請一從民便,勿多為制以亂人耳目。」帝深然之。錢法復稍稍通矣。寶鈔不用垂百餘年,課程亦鮮有收鈔者,惟俸錢獨支鈔如故。四年始以新鑄隆慶錢給京官俸雲。
萬曆四年命戶工二部,准嘉靖錢式鑄「萬曆通寶」金背及火漆錢,一文重一錢二分五釐,又鑄旋邊錢,一文重一錢三分,頒行天下,俸糧皆銀錢兼給。雲南巡按郭庭梧言:「國初京師有寶源局,各省有寶泉局,自嘉靖間省局停廢,民用告匱。滇中產銅,不行鼓鑄,而反以重價購海,非利也。」遂開局鑄錢。尋命十三布政司皆開局。采工部言,以五銖錢為準,用四火黃銅鑄金背,二火黃銅鑄火漆,粗惡者罪之。蓋以費多利少則私鑄自息也。久之,戶部言:「錢之輕重不常,輕則斂,重則散,故無壅閼匱乏之患。初鑄時,金背十文直銀一分,今萬曆金背五文,嘉靖金背四文,各直銀一分,火漆旋邊亦如之。僅逾十年,而輕重不啻相半,錢重而物價騰踴,宜發庫貯以平其直。」從之。時王府皆鑄造私錢,吏樂敢訐。古錢阻滯不行,國用不足,乃命南北寶源局拓地增爐鼓鑄。而北錢視南錢昂值三之一,南鑄大抵輕薄。然各循其舊,並行不廢。
天啟元年鑄泰昌錢。兵部尚書王象干,請鑄當十、當百、當千三等大錢,用龍文,略仿白金三品之制,於是兩京皆鑄大錢。後有言大錢之弊者,詔兩京停鑄大錢,收大錢發局改鑄。當是時,開局遍天下,重課錢息。
崇禎元年,南京鑄本七萬九千餘兩,獲息銀三萬九千有奇;戶部鑄錢獲息銀二萬六千有奇。其所鑄錢,皆以五十五文當銀一錢,計息取盈,工匠之賠補,行使之折閱,不堪命矣。寶泉局銅本四十萬兩,舊例錢成還本太倉,次年再借,至是令永作鑄本。三年,御史鐃京言:「鑄錢開局,本通行天下,今乃苦於無息,旋開旋罷,自南北兩局外,僅存湖廣、陝西、四川、雲南及宣、密二鎮。而所鑄之息,不盡歸朝廷,復苦無鑄本,蓋以買銅而非采銅也。乞遵洪武初及永樂九年、嘉靖六年例,遣官各省鑄錢,采銅於產銅之地,置官吏駐兵,仿銀礦法,十取其三。銅山之利,朝廷擅之,小民所采,仍予直以市。」帝從之。是時鑄廠並開,用銅益多,銅至益少。南京戶部尚書鄭三俊請專官買銅。戶部議原籍產銅之人駐鎮遠、荊、常銅鉛會集處,所謂采銅於產銅之地也。帝俱從之。既,又采絳、孟、垣曲、聞喜諸州縣銅鉛。荊州抽分主事朱大受言:「荊州上接黔、蜀,下聯江、廣,商販銅鉛畢集,一年可以四鑄。四鑄之息,兩倍於南,三倍於北。」因陳便宜四事,即命大受專督之。遂定錢式,每文重一錢,每千直銀一兩。南都錢輕薄,屢旨嚴飭,乃定每文重八分。初,嘉靖錢最工,隆、萬錢加重半銖,自啟、禎新鑄出,舊錢悉棄置。然日以惡薄,大半雜鉛砂,百不盈寸,捽擲輒破碎。末年敕鑄當五錢,不及鑄而明亡。
初制,歷代錢與制錢通行。自神宗初,從僉都御史龐尚鵬議,古錢止許行民間,輸稅贖罪俱用制錢。啟、禎時廣鑄錢,始括古錢以充廢銅,民間市易亦擯不用矣。莊烈帝初即位,御平台召對,給事中黃承昊疏有銷古錢之語。大學士劉鴻訓言:「北方皆用古錢,若驟廢之,於民不便。」帝以為然。既而以御史王燮言,收銷舊錢,但行新錢,於是古錢銷毀頓盡。蓋自隋世盡銷古錢,至是凡再見雲。
鈔法自弘、正間廢,天啟時,給事中惠世揚復請造行。崇禎末,有蔣臣者申其說,擢為戶部司務。倪元璐方掌部事,力主之,然終不可行而止。
坑冶之課,金銀、銅鐵、鉛汞、硃砂、青綠,而金銀礦最為民害。徐達下山東,近臣請開銀場。太祖謂銀場之弊,利於官者少,損於民者多,不可開。其後有請開陝州銀礦者,帝曰:「土地所產,有時而窮。歲課成額,征銀無已。言利之臣,皆戕民之賊也。」臨淄丞乞發山海之藏以通寶路,帝黜之。成祖斥河池民言採礦者。仁、宣仍世禁止,填番禺坑洞,罷嵩縣白泥溝發礦。然福建尤溪縣銀屏山銀場局爐冶四十二座,始於洪武十九年。浙江溫、處、麗水、平陽等七縣,亦有場局。歲課皆二千餘兩。
永樂間,開陝西商縣鳳皇山銀坑八所。遣官湖廣、貴州採辦金銀課,復遣中官、御史往核之。又開福建浦城縣馬鞍等坑三所,設貴州太平溪、交阯宣光鎮金場局,葛容溪銀場局,雲南大理銀冶。其不產金銀者,亦屢有革罷。而福建歲額增至三萬餘兩,浙江增至八萬餘。宣宗初,頗減福建課,其後增至四萬餘,而浙江亦增至九萬餘。英宗下詔封坑穴,撤閘辦官,民大蘇息,而歲額未除。歲辦,皆洪武舊額也。閘辦者,永、宣所新增也。既而禁革永煎。奸民私開坑穴相殺傷,嚴禁不能止。下詔宥之,不悛。言者復請開銀場,則利歸於上,而盜無所容。乃命侍郎王質往經理,定歲課,福建銀二萬餘,浙江倍之。又分遣御史曹祥、馮傑提督,供億過公稅,民困而盜愈眾。鄧茂七、葉宗留之徒流毒浙、閩,久之始定。景帝嘗封閉,旋以盜礦者多,兵部尚書孫原貞請開浙江銀場,因並開福建,命中官戴細保提督之。天順四年命中官羅永之浙江,羅珪之雲南,馮讓之福建,何能之四川。課額浙、閩大略如舊,雲南十萬兩有奇,四川萬三千有奇,總十八萬三千有奇。成化中,開湖廣金場,武陵等十二縣凡二十一場,歲役民夫五十五萬,死者無算,得金僅三十五兩,於是復閉。而浙江銀礦以缺額量減,雲南屢開屢停。
弘治元年始減雲南二萬兩,溫、處萬兩餘,罷浦城廢坑銀冶。至十三年,雲南巡撫李士實言:「雲南九銀場,四場礦脈久絕,乞免其課。」報可。四川、山東礦穴亦先後封閉。武宗初,從中官秦文等奏,復開浙、閩銀礦。既而浙江守臣言礦脈已絕,乃令歲進銀二萬兩,劉瑾誅乃止。世宗初,閉大理礦場。其後薊、豫、齊、晉、川、滇所在進礦砂金銀,複議開採,以助大工。既獲玉旺峪礦銀,帝諭合臣廣開採。戶部尚書方鈍等請令四川、山東、河南撫按嚴督所屬,一一搜訪,以稱天地降祥之意。於是公私交鶩礦利,而浙江、江西盜礦者且劫徽、寧,天下漸多事矣。
隆慶初,罷薊鎮開採。南中諸礦山,亦勒石禁止。萬曆十二年,奸民屢以礦利中上心。諸臣力陳其弊。帝雖從之,意怏怏。二十四年,張位秉政,前衛千戶仲春請開礦,位不能止。開採之端啟,廢弁白望獻礦峒者日至,於是無地不開。中使四出:昌平則王忠,真、保、薊、永、房山、蔚州則王虎,昌黎則田進,河南之開封、彰德、衛輝、懷慶、葉縣、信陽則魯坤,山東之濟南、青州、濟寧、沂州、滕、費、蓬萊、福山、樓霞、招遠、文登則陳增,山西之太原、平陽、潞安則張忠,南直之寧國、池州則郝隆、劉朝用,湖廣之德安則陳奉,浙江之杭、嚴、金、衢、孝豐、諸暨則曹金,後代以劉忠,陝西之西安則趙鑒、趙欽,四川則丘乘雲,遼東則高淮,廣東則李敬,廣西則沈永壽,江西則潘相,福建則高采,雲南則楊榮。皆給以關防,並偕原奏官往。礦脈微細無所得,勒民償之。而奸人假開採之名,乘傳橫索民財,陵轢州縣。有司恤民者,罪以阻撓,逮問罷黜。時中官多暴橫,而陳奉尤甚。富家鉅族則誣以盜礦,良田美宅則指以為下有礦脈,率役圍捕,辱及婦女,甚至斷人手足投之江,其酷虐如此。帝縱不問。自二十五年至三十三年,諸璫所進礦稅銀幾及三百萬兩,群小藉勢誅索,不啻倍蓰,民不聊生。山西巡撫魏允貞上言:「方今水旱告災,天鳴地震,星流氣射,四方日報。中外軍興,百姓困敝。而嗜利小人,借開採以肆饕餮。倘釁由中作,則礦夫冗役為禍尤烈。至是而後,求投珠抵璧之說用之晚矣。」河南巡按姚思仁亦言:「開採之弊,大可慮者有八。礦盜哨聚,易於召亂,一也。礦頭累極,勢成土崩,二也。礦夫殘害,逼迫流亡,三也。雇民糧缺,飢餓噪呼,四也。礦洞遍開,無益浪費,五也。礦砂銀少,強科民買,六也。民皆開礦,農桑失業,七也。奏官強橫,淫刑激變,八也。今礦頭以賠累死,平民以逼買死,礦夫以傾壓死,以爭鬥死。及今不止,雖傾府庫之藏,竭天下之力,亦無濟於存亡矣。」疏入,皆不省。識者以為明亡蓋兆於此。
鐵冶所,洪武六年置。江西進賢、新喻、分宜,湖廣興國、黃梅,山東萊蕪,廣東陽山,陝西鞏昌,山西吉州二,太原、澤、潞各一,凡十三所,歲輸鐵七百四十六萬餘斤。河南、四川亦有鐵冶。十二年益以茶陵。十五年,廣平吏王允道言:「磁州產鐵,元時置官,歲收百餘萬斤,請如舊。」帝以民生甫定,復設必重擾,杖而流之海外。十八年罷各布政司鐵冶。既而工部言:「山西交城產雲子鐵,舊貢十萬斤,繕治兵器,他處無有。」乃復設。已而武昌、吉州以次復焉。末年,以工部言,復盡開,令民得自采煉,每三十分取其二。永樂時,設四川龍州、遼東都司三萬衛鐵冶。景帝時,辦事吏請復陝西、寧遠鐵礦,工部劾其違法,下獄。給事中張文質以為不宜塞言路,乃釋之。弘治十七年,廣東歸善縣請開鐵冶,有司課外索賂,唐大鬢等因作亂,都御史劉大夏討平之。正德十四年,廣州置鐵廠,以鹽課提舉司領之,禁私販如鹽法。嘉靖三十四年開建寧、延平諸府鐵冶。隆、萬以後,率因舊制,未嘗特開雲。
銅場,明初,惟江西德興、鉛山。其後四川梁山,山西五台,陝西寧羌、略陽及雲南皆采水銀、青綠。太祖時,廉州巡檢言:「階州界西戎,有水銀坑冶及青綠、紫泥,願得兵取其地。」帝不許。惟貴州大萬山長官司有水銀、硃砂場局,而四川東川府會川衛山產青綠、銀、銅,以與外番接境,虞軍民潛取生事,特禁飭之。成化十七年封閉雲南路南州銅坑。弘治十八年裁革板場坑水銀場局。正德九年,軍士周達請開雲南諸銀礦,因及銅、錫、青綠。詔可,遂次第開採。嘉靖、隆、萬間,因鼓鑄,屢開雲南諸處銅場,久之所獲漸少。崇禎時,遂括古錢以供爐冶焉。
關市之徵,宋、元頗繁瑣。明初務簡約,其後增置漸多,行齎居鬻,所過所止各有稅。其名物件析榜於官署,按而征之,惟農具、書籍及他不鬻於市者勿算,應徵而藏匿者沒其半。買賣田宅頭匹必投稅,契本別納紙價。凡納稅地,置店歷,書所止商氏名物數。官司有都稅,有宣課,有司,有局,有分司,有抽分場局,有河泊所。所收稅課,有本色,有折色。稅課司局,京城諸門及各府州縣市集多有之,凡四百餘所。其後以次裁併十之七。抽分在南京者,曰龍江、大勝港;在北京者,曰通州、白河、盧溝、通積、廣積;在外者,曰真定、杭州、荊州、太平、蘭州、廣寧。又令軍衛自設場分,收貯柴薪。河泊所惟大河以南有之,河北止鹽山縣。
凡稅課,征商估物貨;抽分,科竹木柴薪;河泊,取魚課。又有門攤課鈔,領於有司。太祖初,征酒醋之稅,收官店錢。即吳王位,減收官店錢,改在京官店為宣課司,府縣官店為通課司。
凡商稅,三十而取一,過者以違令論。洪武初,命在京兵馬指揮領市司,每三日一校勘街市度量權衡,稽牙儈物價;在外,城門兵馬,亦令兼領市司。彰德稅課司,稅及蔬果、飲食、畜牧諸物。帝聞而黜之。山西平遙主簿成樂秩滿來朝,上其考曰「能恢辦商稅」。帝曰:「稅有定額,若以恢辦為能,是剝削下民,失吏職也。州考非是。」命吏部移文以訊。十年,戶部奏:「天下稅課司局,征商不如額者百七十八處。遂遣中官、國子生及部委官各一人核實,立為定額。十三年,吏部言:「稅課司局歲收額米不及五百石者,凡三百六十四處,宜罷之。」報可。胡惟庸伏誅,帝諭戶部曰:「曩者奸臣聚斂,稅及纖悉,朕甚恥焉。自今軍民嫁娶喪祭之物,舟車絲布之類,皆勿稅。」罷天下抽分竹木場。明年令以野獸皮輸魚課,制裘以給邊卒。
初,京師軍民居室皆官所給,比舍無隙地。商貨至,或止於舟,或貯城外,駔儈上下其價,商人病之。帝乃命於三山諸門外,瀕水為屋,名塌房,以貯商貨。
永樂初定製,嫁娶喪祭時節禮物、自織布帛、農器、食品及買既稅之物、車船運己貨物、魚蔬雜果非市販者,俱免稅。准南京例,置京城官店塌房。七年遣御史、監生於收課處榷辦課程。二十一年,山東巡按陳濟言:「淮安、濟寧、東昌、臨清、德州、直沽,商販所聚。今都北平,百貨倍往時。其商稅宜遣人監榷一年,以為定額。」帝從之。
洪熙元年增市肆門攤課鈔。宣德四年,以鈔法不通,由商居貨不稅,由是於京省商賈湊集地、市鎮店肆門攤稅課,增舊凡五倍。兩京蔬果園不論官私種而鬻者,塌房、庫房、店舍居商貨者,騾驢車受僱裝載者,悉令納鈔。委御史、戶部、錦衣衛、兵馬司官各一,於城門察收。舟船受僱裝載者,計所載料多寡、路近遠納鈔。鈔關之設自此始。其倚勢隱匿不報者,物盡沒官,仍罪之。於是有漷縣、濟寧、徐州、淮安、揚州、上新河、滸墅、九江、金沙洲、臨清、北新諸鈔關,量舟大小修廣而差其額,謂之船料,不稅其貨。惟臨清、北新則兼收貨稅,各差御史及戶部主事監收。自南京至通州,經淮安、濟寧、徐州、臨清,每船百料,納鈔百貫。侍郎曹弘言:「塌房月鈔五百貫,良苦,有鬻子女輸課者。」帝令核除之。及鈔法通,減北京蔬地課鈔之半,船料百貫者減至六十貫。
英宗初,詔凡課程門攤,俱遵洪武舊額,不得藉口鈔法妄增。未幾,以兵部侍郎于謙奏,革直省稅課司局,領其稅於有司;罷濟寧、徐州及南京上新河船料鈔,移漷縣鈔關於河西務;船料當輸六十貫者減為二十貫。商民稱便。九年,王佐掌戶部,置彰義門官房,收商稅課鈔,復設直省稅課司官,征榷漸繁矣。景泰元年,于謙柄國,船料減至十五貫,減漲家灣及遼陽課稅之半。大理卿薛瑄忻言:「抽分薪炭等匿不報者,准舶商匿番貨罪,盡沒之,過重。請得比匿稅律。」帝從之。成化七年增置蕪湖、荊州、杭州三處工部官。初抽分竹木,止取鈔,其後易以銀,至是漸益至數萬兩。尋遣御史榷稅。孝宗初,御史陳瑤言:「崇文門監稅官以掊克為能,非國體。」乃命客貨外,車輛毋得搜阻。又從給事中王敞言,取回蕪湖、荊州、杭州抽分御史,以府州佐貳官監收其稅。十三年復遣御史。正德十一年始收泰山碧霞元君祠香錢,從鎮守太監言也。十二年,御史胡文靜請革新設諸抽分廠。未一年,太監鄭璽請復設於順德、廣平。工部尚書李鐩依阿持兩端,橫征之端復起。尋命中官李文、馬俊之湖廣、浙江抽分廠,與主事中分榷稅。世宗初,抽分中官及江西、福建、廣東稅課司局多所裁革,又革真定諸府抽印木植中官。
京城九門之稅,弘治初歲入鈔六十六萬餘貫,錢二百八十八萬餘文,至末年,數大減。自正德七年以後,鈔增四倍,錢增三十萬。嘉靖三年,詔如弘治初年例,仍減錢三十萬。直省關稅,成化以來,折收銀,其後復收錢鈔。八年復收銀,遂為定製。始時鈔關估船料定稅,既而以估料難核,乃度梁頭廣狹為準,自五尺至三丈六尺有差。帝令以成尺為限,勿科畸零。太監李能請於山海關榷商稅,行之數年,主事鄔閱言:「廣寧八裏鋪前屯衛既有榷場,不宜再榷。」罷之。其後復山海關稅,罷八裏鋪店錢。四十二年令各關歲額定數之外,余饒悉入公帑。隆慶二年始給鈔關主事關防敕書,尋令鈔關去府近者,知府收解;去府遠者,令佐貳官收貯府庫,季解部。主事掌核商所報物數以定稅數,收解無有所與。
神宗初,令商貨進京者,河西務給紅單,赴崇文門並納正、條、船三稅;其不進京者,河西務止收正稅,免條、船二稅。萬曆十一年革天下私設無名稅課。然自隆慶以來,凡橋樑、道路、關津私擅抽稅,罔利病民,雖累詔察革,不能去矣。迨兩宮三殿災,營建費不貲,始開礦增稅。而天津店租,廣州珠榷,兩淮余鹽,京口供用,浙江市舶,成都鹽茶,重慶名木,湖口、長江船稅,荊州店稅,寶坻魚葦及門攤商稅、油布雜稅,中官遍天下,非領稅即領礦,驅脅官吏,務朘削焉。
榷稅之使,自二十六年千戶趙承勛奏請始。其後高采於京口,暨祿於儀真,劉成於浙,李鳳於廣州,陳奉於荊州,馬堂於臨清,陳增於東昌,孫隆於蘇、杭,魯坤於河南,孫朝於山西,丘乘雲於四川,梁永於陝西,李道於湖口,王忠於密雲,張曄於盧溝橋,沈永壽於廣西,或征市舶,或征店稅,或專領稅務,或兼領開採。奸民納賄於中官,輒給指揮千戶札,用為爪牙。水陸行數十裏,即樹旗建廠。視商賈懦者肆為攘奪,沒其全貲。負戴行李,亦被搜索。又立土商名目,窮鄉僻塢,米鹽雞豕,皆令輸稅。所至數激民變,帝率庇不問。諸所進稅,或稱遺稅,或稱節省銀,或稱罰贖,或稱額外贏餘。又假買辦、孝順之名,金珠寶玩、貂皮、名馬,雜然進奉,帝以為能。甚至稅監劉成因災荒請暫寬商稅,中旨仍征課四萬,其嗜利如此。三十三年始詔罷採礦,以稅務歸有司,而稅使不撤。李道詭稱有司固卻,乞如舊便。帝遽從之。又聽福府承奉謝文銓言,設官店於崇文門外,以供福邸。戶部尚書趙世卿屢疏,不聽。世卿又言:「崇文門、河西務、臨清、九江、滸墅、揚州、北新、淮安各鈔關,歲征本折約三十二萬五千餘兩,萬曆二十五年增銀八萬二千兩,此定額也。乃二十七年以後,歷歲減縮,至二十九年總解二十六萬六千餘兩。究厥所由,則以稅使苛斂,商至者少,連年稅使所供,即此各關不足之數也。」疏入不省。寶坻銀魚廠,永樂時設,穆宗時,止令估直備廟祀上供。及是始以中官坐采,又征其稅,後並稅武清等縣非產魚之處。增葦網諸稅,且及青縣、天津。九門稅尤苛,舉子皆不免,甚至擊殺覲吏。事聞,詔法司治之,監豎為小戢。至四十二年,李太后遺命減天下稅額三之一,免近京畸零小稅。光宗立,始盡蠲天下額外稅,撤回稅監,其派入地畝、行戶、人丁、間架者,概免之。
天啟五年,戶部尚書李起元請復榷水陸衝要,依萬曆二十七八年例,量征什一。允行之。崇禎初,關稅每兩增一錢,通八關增五萬兩。三年復增二錢,惟臨清僅半,而崇文門、河西務俱如舊。戶部尚書畢自嚴,議增南京宣課司稅額一萬為三萬。南京戶部尚書鄭三俊,以宣課所收落地稅無幾,請稅蕪湖以當增數。自嚴遂議稅蕪湖三萬兩,而宣課仍增一萬。三俊悔,疏爭不能已。九年複議增稅課款項。十三年增關稅二十萬兩,而商民益困矣。
凡諸課程,始收鈔,間折收米,已而收錢鈔半,後乃折收銀,而折色、本色遞年輪收,本色歸內庫,折色歸太倉。
明初,東有馬市,西有茶市,皆以馭邊省戍守費。海外諸國入貢,許附載方物與中國貿易。因設市舶司,置提舉官以領之,所以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釁隙也。洪武初,設於太倉黃渡,尋罷。復設於寧波、泉州、廣州。寧波通日本,泉州通琉球,廣州通占城、暹羅、西洋諸國。琉球、占城諸國皆恭順,任其時至入貢。惟日本叛服不常,故獨限其期為十年,人數為二百,舟為二艘,以金葉勘合表文為驗,以防詐偽侵軼。後市舶司暫罷,輒復嚴禁瀕海居民及守備將卒私通海外諸國。
永樂初,西洋剌泥國回回哈只馬哈沒奇等來朝,附載胡椒與民互市。有司請征其稅。帝曰:「商稅者,國家抑逐末之民,豈以為利。今夷人慕義遠來,乃侵其利,所得幾何,而虧辱大體多矣。」不聽。三年,以諸番貢使益多,乃置驛於福建、浙江、廣東三市舶司以館之。福建曰來遠,浙江曰安遠,廣東曰懷遠。尋設交阯雲屯市舶提舉司,接西南諸國朝貢者。初,入貢海舟至,有司封識,俟奏報,然後起運。宣宗命至即馳奏,不待報隨送至京。
武宗時,提舉市舶太監畢真言:「舊制,泛海諸船,皆市舶司專理,近領於鎮巡及三司官,乞如舊便。」禮部議:市舶職司進貢方物,其汎海客商及風泊番船,非敕旨所載,例不當預。中旨令如熊宣舊例行。宣先任市舶太監也,嘗以不預滿剌加諸國番舶抽分,奏請兼理,為禮部所劾而罷。劉瑾私真,謬以為例雲。
嘉靖二年,日本使宗設、宋素卿分道入貢,互爭真偽。市舶中官賴恩納素卿賄,右素卿,宗設遂大掠寧波。給事中夏言言倭患起於市舶。遂罷之。市舶既罷,日本海賈往來自如,海上奸豪與之交通,法禁無所施,轉為寇賊。二十六年,倭寇百艘久泊寧、台,數千人登岸焚劫。浙江巡撫朱紈訪知舶主皆貴官大姓,市番貨皆以虛直,轉鬻牟利,而直不時給,以是構亂。乃嚴海禁,毀余皇,奏請鐫諭戒大姓,不報。二十八年,紈又言:「長澳諸大俠林恭等勾引夷舟作亂,而巨奸關通射利,因為嚮導,躪我海濱,宜正典刑。」部覆不允。而通番大猾,紈輒以便宜誅之。御史陳九德劾紈措置乖方,專殺啟釁。帝逮紈聽勘。紈既黜,奸徒益無所憚,外交內訌,釀成禍患。汪直、徐海、陳東、麻葉等起,而海上無寧日矣。三十五年,倭寇大掠福建、浙、直,都御史胡宗憲遣其客蔣洲、陳可願使倭宣諭。還報,倭志欲通貢市。兵部議不可,乃止。三十九年,鳳陽巡撫唐順之議復三市舶司。部議從之。四十四年,浙江以巡撫劉畿言,仍罷。福建開而復禁。萬曆中,復通福建互市,惟禁市硝黃。已而兩市舶司悉復,以中官領職如故。
永樂間,設馬市三:一在開原南關,以待海西;一在開原城東五裏,一在廣寧,皆以待朵顏三衛。定直四等:上直絹八疋,布十二,次半之,下二等各以一遞減。既而城東、廣寧市皆廢,惟開原南關馬市獨存。大同馬市始正統三年,巡撫盧睿請令軍民平價市駝馬,達官指揮李原等通譯語,禁市兵器、銅鐵。帝從之。十四年,都御史沈固請支山西行都司庫銀市馬。時也先貢馬互市,中官王振裁其馬價,也先大舉入寇,遂致土木之變。
成化十四年,陳鉞撫遼東,復開三衛馬市。通事劉海、姚安肆侵牟,朵顏諸部懷怨,擾廣寧,不復來市。兵部尚書王越請令參將、布政司官各一員監之,毋有所侵克。遂治海、安二人罪。尋令海西及朵顏三衛入市;開原月一市,廣寧月二市,以互市之稅充撫賞。正德時,令驗放入市者,依期出境,不得挾弓矢,非互市日,毋輒近塞垣。
嘉靖三十年,以總兵仇鸞言,詔於宣府、大同開馬市,命侍郎史道總理之。兵部員外郎楊繼盛諫。不從。俺答旋入寇抄,大同市則寇宣府,宣府市則寇大同。幣未出境,警報隨至。帝始悔之,召道還。然諸部嗜馬市利,未敢公言大舉,而邊臣亦多畏懾,以互市啖之。明年罷大同馬市,宣府猶未絕,抄掠不已,乃並絕之。隆慶四年,俺答孫把漢那吉來降,於是封貢互市之議起。而宣、大互市復開,邊境稍靜。然撫賞甚厚,朝廷為省客兵餉、減哨銀以充之。頻年加賞,而要求滋甚,司事者復從中乾沒,邊費反過當矣。
遼東義州木市,萬曆二十三年開,事具李化龍傳。二十六年從巡撫張思忠奏罷之,遂並罷馬市。其後總兵李成梁力請復,而薊遼總督萬世德亦疏於朝。二十九年復開馬、木二市,後以為常。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明史   卷八十二‧志第五十八  食貨六 上供采造 采造 柴炭 采木 珠池 織造 燒造 俸餉 會計
采造之事,累朝侈儉不同。大約靡於英宗,繼以憲、武,至世宗、神宗而極。其事目繁瑣,征索紛紜。最鉅且難者,曰采木。歲造最大者,曰織造、曰燒造。酒醴膳羞則掌之光祿寺,採辦成就則工部四司、內監司局或專差職之,柴炭則掌之惜薪司。而最為民害者,率由中官。
明初,上供簡省。郡縣貢香米、人參、葡萄酒,太祖以為勞民,卻之。仁宗初,光祿卿井泉奏,歲例遣正官往南京采玉面狸,帝叱之曰:「小人不達政體。朕方下詔,盡罷不急之務以息民,豈以口腹細故,失大信耶!」宣宗時,罷永樂中河州官買乳牛造上供酥油者,以其牛給屯軍。命御史二人察視光祿寺,凡內外官多支及需索者,執奏。英宗初政,三楊當軸,減南畿孳牧黃牛四萬,糖蜜、果品、腒脯、酥油、茶芽、梗糯、粟米、藥材皆減省有差,撤諸處捕魚官。即位數月,多所撙節。凡上用膳食器皿三十萬七千有奇,南工部造金龍鳳白瓷諸器,饒州造朱紅膳盒諸器,營膳所造,以進宮中食物,尚膳監率乾沒之。帝令備帖具書,如數還給。景帝時,從于謙言,罷真定、河間采野味、直沽海口造乾魚內使。
天順八年,光祿果品物料凡百二十六萬八千餘斤,增舊額四之一。成化初,詔光祿寺牲口不得過十萬。明年,寺臣李春請增。禮部尚書姚夔言:「正統間,雞鵝羊豕歲費三四萬。天順以來增四倍,暴殄過多。請從前詔。」後二年,給事中陳鉞言:「光祿市物,概以勢取。負販遇之,如被劫掠。夫光祿所供,昔皆足用,今不然者,宣索過額,侵漁妄費也。」大學士彭時亦言:「光祿寺委用小人買辦,假公營私,民利盡為所奪。請照宣德、正統間例,斟酌供用,禁止買辦。」於是減魚果歲額十之一。弘治元年命光祿減增加供應。初,光祿俱預支官錢市物,行頭吏役因而侵蝕。乃令各行先報納而後償價,遂有游手號為報頭,假以供應為名,抑價倍取,以充私橐。御史李鸞以為言,帝命禁止。十五年,光祿卿王珩,列上內外官役酒飯及所畜禽獸料食之數,凡百二十事。乃降旨,有仍舊者,有減半者,有停止者。於是放去乾明門虎、南海子貓、西華門鷹犬、御馬監山猴、西安門大鴿等,減省有差,存者減其食料。自成化時,添坐家長隨八十餘員,傳添湯飯中官百五十餘員。天下常貢不足於用,乃責買於京師鋪戶。價直不時給,市井負累。兵部尚書劉大夏因天變言之,乃裁減中官,歲省銀八十餘萬。
武宗之世,各宮日進、月進,數倍天順時。廚役之額,當仁宗時僅六千三百餘名,及憲宗增四之一。世宗初,減至四千一百名,歲額銀撙節至十三萬兩。中年復增至四十萬。額派不足,借支太倉。太倉又不足,乃令原供司府依數增派。於是帝疑其乾沒,下禮部問狀,責光祿寺具數以奏。帝復降旨詰責,乃命御史稽核月進揭帖,兩月間省銀二萬餘兩,自是歲以為常。
先是上供之物,任土作貢,曰歲辦。不給,則官出錢以市,曰採辦。其後本折兼收,採辦愈繁。於是召商置買,物價多虧,商賈匿跡。二十七年,戶部言:「京師召商納貨取直,富商規避,應役者皆貧弱下戶,請核實編審。」給事中羅崇奎言:「諸商所以重困者,物價賤則減,而貴則不敢增。且收納不時,一遭風雨,遂不可用,多致賠累。既收之後,所司更代不常,不即給直,或竟沈合。幸給直矣,官司折閱於上,番役齮齕於下,名雖平估,所得不能半。諸弊若除,商自樂赴,奚用編審。」帝雖納其言,而仍編審如戶部議。
穆宗朝,光祿少卿李鍵奏十事,帝乃可之,頗有所減省:停止承天香米、外域珍禽奇獸,罷寶坻魚鮮。凡薦新之物,領於光祿寺,勿遣中官。又從太監李芳請,停徵加增細梗米、白青鹽,命一依成、弘間例。御史王宗載請停加派。部議悉准原額,果品百七萬八千餘斤,牲口銀五萬八千餘兩,免加派銀二萬餘。未行,而神宗立,詔免之。世宗末年,歲用止十七萬兩,穆宗裁二萬,止十五萬餘,經費省約矣。萬曆初年,益減至十三四萬,中年漸增,幾三十萬,而鋪戶之累滋甚。時中官進納索賂,名鋪墊錢,費不訾,所支不足相抵,民不堪命,相率避匿。乃僉京師富戶為商。令下,被僉者如赴死,重賄營免。官司蜜鈎,若緝奸盜。宛平知縣劉曰淑言:「京民一遇僉商,取之不遺毫髮,貲本悉罄。請厚估先發,以甦民困。」御史王孟震斥其越職,曰淑自劾解官去。至熹宗時,商累益重,有輸物於官終不得一錢者。
洪武時,宮禁中市物,視時估率加十錢,其損上益下如此。永樂初,斥言采五色石者,且以溫州輸礬困民,罷染色布。然內使之出,始於是時。工役繁興,征取稍急,非土所有,民破產購之。軍器之需尤無算。仁宗時,山場、園林、湖池、坑冶、果樹、蜂蜜,官設守禁者,悉予民。宣宗罷閘辦金銀,其他紙靛、紵絲、紗羅、紵緞、香貨、銀硃、金箔、紅花、茜草、麂皮、香蠟、藥物、果品、海味、○朱紅戧金龍鳳器物,多所罷減。副都御史弋謙言:「有司給買辦物料價,十不償一,無異空取。」帝嘉納之,諭工部察懲。又因泰安州稅課局大使郝智言,悉召還所遣官,敕自今更不許輒遣,自軍器、軍需外,凡買辦者盡停止。然寬免之詔屢下,內使屢敕撤還,而奉行不實,宦者輒名採辦,虐取於民。誅袁琦、阮巨隊等十餘人,患乃稍息。英宗立,罷諸處採買及造下西洋船木,諸冗費多敕省。正統八年,以買辦擾民,始令於存留錢糧內折納,就近解兩京。
先是仁宗時,令中官鎮守邊塞,英宗復設各省鎮守,又有守備、分守,中官布列天下。及憲宗時益甚,購書採藥之使,搜取珍玩,靡有孑遺。抑賣鹽引,私采禽鳥,糜官帑,納私賂,動以巨萬計。太岳、太和山降真諸香,通三歲用七千斤,至是倍之。內府物料,有至五六倍者。孝宗立,頗有減省。甘肅巡撫羅明言:「鎮守、分守內外官競尚貢獻,各遣使屬邊衛搜方物,名曰採辦,實扣軍士月糧馬價,或巧取番人犬馬奇珍。且設膳乳諸房,僉廚役造酥油諸物。比及起運,沿途騷擾,乞悉罷之。」報可,然其後靡費漸多。至武宗任劉瑾,漁利無厭。鎮守中官率貢銀萬計,皇店諸名不一,歲辦多非土產。諸布政使來朝,各陳進貢之害,皆不省。
世宗初,內府供應減正德什九。中年以後,營建齋醮,采木采香,採珠玉寶石,吏民奔命不暇,用黃白蠟至三十餘萬斤。又有召買,有折色,視正數三倍。沉香、降香、海漆諸香至十餘萬斤。又分道購龍涎香,十餘年未獲,使者因請海舶入澳,久乃得之。方澤、朝日壇,爵用紅黃玉,求不得,購之陝西邊境,遣使覓於阿丹,去土魯番西南二千裏。太倉之銀,頗取入承運庫,辦金寶珍珠。於是貓兒睛、祖母碌、石綠、撤孛尼石、紅剌石、北河洗石、金剛鑽、朱藍石、紫英石、甘黃玉,無所不購。穆宗承之,購珠寶益急。給事中李己、陳吾德疏諫。己下獄,吾德削籍。自是供億浸多矣。
神宗初,內承運庫太監崔敏請買金珠。張居正封還敏疏,事遂寢。久之,帝日黷貨,開採之議大興,費以鉅萬計,珠寶價增舊二十倍。戶部尚書陳蕖言庫藏已竭,宜加撙節。中旨切責。而順天府尹以大珠鴉青購買不如旨,鐫級。至於末年,內使雜出,采造益繁。內府告匱,至移濟邊銀以供之。熹宗一聽中官,采造尤伙。莊烈帝立,始務釐剔節省,而庫藏已耗竭矣。
永樂中,後軍都督府供柴炭,役宣府十七衛所軍士采之邊關。宣宗初,以邊木以扼敵騎,且邊軍不宜他役,詔免其採伐,令歲納銀二萬餘兩,後府召商買納。四年置易州山廠,命工部侍郎督之,僉北直、山東、山西民夫轉運,而後府輸銀召商如故。
初,歲用薪止二千萬餘斤。弘治中,增至四千萬餘斤。轉運既艱,北直、山東、山西乃悉輸銀以召商。正德中,用薪益多,增直三萬餘兩。凡收受柴炭,加耗十之三,中官輒私加數倍。逋負日積,至以三年正供補一年之耗。尚書李鐩議,令正耗相准,而主收者復私加,乃以四萬斤為萬斤,又有輸納浮費,民弗能堪。世宗登極,乃酌減之。隆慶六年,後府採納艱苦,改屬兵部武庫司。萬曆中,歲計柴價銀三十萬兩,中官得自征比諸商,酷刑悉索,而人以惜薪司為陷阱雲。
采木之役,自成祖繕治北京宮殿始。永樂四年遣尚書宋禮如四川,侍郎古樸如江西,師逵、金純如湖廣,副都御史劉觀如浙江,僉都御史史仲成如山西。禮言有數大木,一夕自浮大谷達於江。天子以為神,名其山曰神木山,遣官祠祭。十年復命禮采木四川。仁宗立,已其役。宣德元年修南京天地山川壇殿宇,復命侍郎黃宗載、吳廷用采木湖廣。未幾,因旱災已之。尋復采大木湖廣,而諭工部酌省,未幾復罷。其他處亦時采時罷。弘治時,發內帑修清寧宮,停四川采木。
正德時,采木湖廣、川、貴,命侍郎劉丙督運。太監劉養劾其不中梁棟,責丙陳狀,工部尚書李鐩奪俸。嘉靖元年革神木千戶所及衛卒。二十年,宗廟災,遣工部侍郎潘鑒、副都御史戴金於湖廣、四川採辦大木。二十六年復遣工部侍郎劉伯躍采於川、湖、貴州,湖廣一省費至三百三十九萬餘兩。又遣官核諸處遣留大木。郡縣有司,以遲誤大工逮治褫黜非一,並河州縣尤苦之。萬曆中,三殿工興,采楠杉諸木於湖廣、四川、貴州,費銀九百三十餘萬兩,征諸民間,較嘉靖年費更倍。而采鷹平條橋諸木於南直、浙江者,商人逋直至二十五萬。科臣劾督運官遲延侵冒,不報。虛糜乾沒,公私交困焉。
廣東珠池,率數十年一采。宣宗時,有請令中官采東莞珠池者,擊之獄。英宗始使中官監守,天順間嘗一采之。至弘治十二年,歲久珠老,得最多,費銀萬餘,獲珠二萬八千兩,遂罷監守中官。正德九年又采,嘉靖五年又采,珠小而嫩,亦甚少。八年復詔采,兩廣巡撫林富言:「五年採珠之役,死者五十餘人,而得珠僅八十兩,天下謂以人易珠。恐今日雖以人易珠,亦不可得。」給事中王希文言:「雷、廉珠池,祖宗設官監守,不過防民爭奪。正德間,逆豎用事,傳奉採取,流毒海濱。陛下御極,革珠池少監,未久旋復。驅無辜之民,蹈不測之險,以求不可必得之物,而責以難足之數,非聖政所宜有。」皆不聽。隆慶六年詔雲南進寶石二萬塊,廣東採珠八千兩。神宗立,停罷。既而乙太后進奉,諸王、皇子、公主冊立、分封、婚禮,令歲辦金珠寶石。復遣中官李敬、李鳳廣東採珠五千一百餘兩。給事中包見捷力諫,不納。至三十二年始停采。四十一年,以指揮倪英言,復開。
明制,兩京織染,內外皆置局。內局以應上供,外局以備公用。南京有神帛堂、供應機房,蘇、杭等府亦各有織染局,歲造有定數。
洪武時,置四川、山西諸行省,浙江紹興織染局。又置藍靛所於儀直、六合,種青藍以供染事。未幾悉罷。又罷天下有司歲織緞匹。有賞賚,給以絹帛,於後湖置局織造。永樂中,復設歙縣織染局。令陝西織造駝毼。正統時,置泉州織造局。天順四年遣中官往蘇、松、杭、嘉、湖五府,於常額外,增造彩緞七千匹。工部侍郎翁世資請減之,下錦衣獄,謫衡州知府。增造坐派於此始。孝宗初立,停免蘇、杭、嘉、湖、應天織造。其後復設,乃給中官鹽引,鬻於淮以供費。
正德元年,尚衣監言:「內庫所貯諸色紵絲、紗羅、織金、閃色,蟒龍、鬥牛、飛魚、麒麟、獅子通袖、膝襴,並胸背鬥牛、飛仙、天鹿,俱天順間所織,欽賞已盡。乞令應天、蘇、杭諸府依式織造。」帝可之。乃造萬七千餘匹。蓋成、弘時,頒賜甚謹。自劉瑾用事,幸璫陳乞漸廣,有未束髮而僭冒章服者,濫賞日增。中官乞鹽引、關鈔無已,監督織造,威劫官吏。至世宗時,其禍未訖。即位未幾,即令中官監織於南京、蘇、杭、陝西。穆宗登極,詔撤中官,已而復遣。
萬曆七年,蘇、松水災,給事中顧九思等請取回織造內臣,帝不聽。大學士張居正力陳年饑民疲,不堪催督,乃許之。未幾復遣中官。居正卒,添織漸多。蘇、杭、松、嘉、湖五府歲造之外,又令浙江、福建,常、鎮、徽、寧、揚、廣德諸府州分造,增萬餘匹。陝西織造羊絨七萬四千有奇,南直、浙江紵絲、紗羅、綾紬、絹帛,山西潞紬,皆視舊制加丈尺。二三年間,費至百萬,取給戶、工二部,搜括庫藏,扣留軍國之需。部臣科臣屢爭,皆不聽。末年,復令稅監兼司,奸弊日滋矣。
明初設南北織染局,南京供應機房,各省直歲造供用,蘇、杭織造,間行間止。自萬曆中,頻數派造,歲至十五萬匹,相沿日久,遂以為常。陝西織造絨袍,弘、正間偶行,嘉、隆時復遣,亦遂沿為常例。
燒造之事,在外臨清磚廠,京師琉璃、黑窯滄廠,皆造磚瓦,以供營繕。宣宗始遣中官張善之饒州,造奉先殿几筵龍鳳文白瓷祭器,磁州造趙府祭器。逾年,善以罪誅,罷其役。正統元年,浮梁民進瓷器五萬餘,償以鈔。禁私造黃、紫、紅、綠、青、藍、白地青花諸瓷器,違者罪死。宮殿告成,命造九龍九鳳膳案諸器,既又造青龍白地花缸。王振以為有璺,遣錦衣指揮杖提督官,敕中官往督更造。成化間,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鎮,燒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費不貲。孝宗初,撤回中官,尋復遣,弘治十五年復撤。正德末復遣。
自弘治以來,燒造未完者三十餘萬器。嘉靖初,遣中官督之。給事中陳皋謨言其大為民害,請罷之。帝不聽。十六年新作七陵祭器。三十七年遣官之江西,造內殿醮壇瓷器三萬,後添設饒州通判,專管御器廠燒造。,是時營建最繁,近京及蘇州皆有磚廠。隆慶時,詔江西燒造瓷器十餘萬。萬曆十九年命造十五萬九千,既而復增八萬,至三十八年未畢工。自後役亦漸寢。
國家經費,莫大於祿餉。洪武九年定諸王公主歲供之數:親王,米五萬石,鈔二萬五千貫,錦四十匹,紵絲三百匹,紗、羅各百匹,絹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綿二千兩,鹽二百引,花千斤,皆歲支。馬料草,月支五十匹。其緞匹,歲給匠料,付王府自造。靖江王,米二萬石,鈔萬貫,余物半親王,馬料草二十匹。公主未受封者,紵絲、紗、羅各十匹,絹、冬夏布各三十匹,綿二百兩;已受封,賜莊田一所,歲收糧千五百石,鈔二千貫。親王子未受封,視公主;女未受封者半之。子已受封郡王,米六千石,鈔二千八百貫,錦十匹,紵絲五十匹,紗、羅減紵絲之半,絹、冬夏布各百匹,綿五百兩,鹽五十引,茶三百斤,馬料草十匹。女已受封及已嫁,米千石,鈔千四百貫,其緞匹於所在親王國造給。皇太子之次嫡子並庶子,既封郡王,必俟出合然後歲賜,與親王子已封郡王者同。女俟及嫁,與親王女已嫁者同。凡親王世子,與已封郡王同,郡王嫡長子襲封郡王者,半始封郡王。女已封縣主及已嫁者,米五百石,鈔五百貫,余物半親王女已受封者。郡王諸子年十五,各賜田六十頃,除租稅為永業,其所生子世守之,後乃令止給祿米。
二十八年詔以官吏軍士俸給彌廣,量減諸王歲給,以資軍國之用。乃更定親王萬石,郡王二千石,鎮國將軍千石,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以二百石遞減,輔國中尉、奉國中尉以百石遞減,公主及駙馬二千石,郡王及儀賓八百石,縣主、郡君及儀賓以二百石遞減,縣君、鄉君及儀賓以百石遞減。自後為永制。仁宗即位,增減諸王歲祿,非常典也。時鄭、越、襄、荊、淮、滕、梁七王未之藩,令暫給米歲三千石,遂為例。正統十二年定王府祿米,將軍自賜名受封日為始,縣主、儀賓自出合成婚日為始,於附近州縣秋糧內撥給。景泰七年定郡王將軍以下祿米,出合在前,受封在後,以受封日為始;受封在前,出合在後,以出合日為始。
宗室有罪革爵者曰庶人。英宗初,頗給以糧。嘉靖中,月支米六石。萬曆中減至二石或一石。
初,太祖大封宗藩,令世世皆食歲祿,不授職任事,親親之誼甚厚。然天潢日繁,而民賦有限。其始祿米盡支本色,既而本鈔兼支。有中半者,有本多於折者,其則不同。厥後勢不能給,而冒濫轉益多。奸弊百出,不可究詰。自弘治間,禮部尚書倪岳即條請節減,以寬民力。嘉靖四十一年,御史林潤言:「天下之事,極弊而大可慮者,莫甚於宗藩祿廩。天下歲供京師糧四百萬石,而諸府祿米凡八百五十三萬石。以山西言,存留百五十二萬石,而宗祿三百十二萬;以河南言,存留八十四萬三千石,而宗祿百九十二萬。是二省之糧,借令全輸,不足供祿米之半,況吏祿、軍餉皆出其中乎?故自郡王以上,猶得厚享,將軍以下,多不能自存,饑寒困辱,勢所必至,常號呼道路,聚詬有司。守土之臣,每懼生變。夫賦不可增,而宗室日益蕃衍,可不為寒心。宜令大臣科道集議於朝,且諭諸王以勢窮弊極,不得不通變之意。令戶部會計賦額,以十年為率,通計兵荒蠲免、存留及王府增封之數。共陳善後良策,斷自宸衷,以垂萬世不易之規。」下部複議,從之。至四十四年乃定宗藩條例。郡王、將軍七分折鈔,中尉六分折鈔,郡縣主、郡縣鄉君及儀賓八分折鈔,他冒濫者多所裁減。於是諸王亦奏辭歲祿,少者五百石,多者至二千石,歲出為稍紓,而將軍以下益不能自存矣。
明初,勛戚皆賜官田以代常祿。其後令還田給祿米。公五千石至二千五百石,侯千五百石至千石,伯千石至七百石。百官之俸,自洪武初,定丞相、御史大夫以下歲祿數,刻石官署,取給於江南官田,十三年復位內外文武官歲給祿米、俸鈔之制,而雜流吏典附焉。正從一二三四品官,自千石至三百石,每階遞減百石,皆給俸鈔三百貫。正五品二百二十石,從減五十石,鈔皆百五十貫。正六品百二十石,從減十石,鈔皆九十貫。正從七品視從六品遞減十石,鈔皆六十貫。正八品七十五石,從減五石,鈔皆四十五貫。正從九品視從八品遞減五石,鈔皆三十貫。勒之石。吏員月俸,一二品官司提控、都吏二石五斗,掾史、令史二石二斗,知印、承差、吏、典一石二斗;三四品官司令史、書吏、司吏二石,承差、吏、典半之;五品官司司吏一石二斗,吏、典八斗;六品以下司吏一石;光祿寺等吏、典六斗。敎官之祿,州學正月米二石五斗,縣敎諭、府州縣訓導月米二石。首領官之祿,凡內外官司提控、案牘、州吏目、縣典史皆月米三石。雜職之祿,凡倉、庫、關、場、司、局、鐵冶、遞運、批驗所大使月三石,副使月二石五斗,河泊所官月米二石,閘壩官月米一石五斗。天下學校師生廩膳米人日一升,魚肉鹽酰之屬官給之。宦官俸,月米一石。
二十五年更定百官祿。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從一品至正三品,遞減十三石至三十五石,從三品二十六石,正四品二十四石,從四品二十一石,正五品十六石,從五品十四石,正六品十石,從六品八石,正七品至從九品遞減五斗,至五石而止。自後為永制。
洪武時,官俸全給米,間以錢鈔兼給,錢一千,鈔一貫,抵米一石。成祖即位,令公、侯、伯皆全支米;文武官俸則米鈔兼支,官高者支米十之四、五,官卑者支米十之六、八;惟九品、雜職、吏、典、知印、總小旗、軍,並全支米。其折鈔者,每米一石給鈔十貫。永樂二年乃命公、侯、伯視文武官吏,米鈔兼支。仁宗立,官俸折鈔,每石至二十五貫。宣德八年,禮部尚書胡濴掌戶部,議每石減十貫,而以十分為準,七分折絹,絹一匹抵鈔二百貫。少師蹇義等以為仁宗在春宮久,深憫官員折俸之薄,故即位特增數倍,此仁政也,詎可違?濴不聽,竟請於帝而行之,而卑官日用不贍矣。正統中,五品以上米二鈔八,六品以下米三鈔七。時鈔價日賤,每石十五貫者已漸增至二十五貫,而戶部尚書王佐復奏減為十五貫。成化二年從戶部尚書馬昂請,又省五貫。舊例,兩京文武官折色俸,上半年給鈔,下半年給蘇木、胡椒。七年從戶部尚書楊鼎請,以甲字庫所積之布估給,布一匹當鈔二百貫。是時鈔法不行,一貫僅直錢二三文,米一石折鈔十貫,僅直二三十錢,而布直僅二三百錢,布一匹折米二十石,則米一石僅直十四五錢。自古官俸之薄,未有若此者。
十六年又令以三梭布折米,每匹抵三十石。其後粗闊棉布亦抵三十石,梭布極細者猶直銀二兩,粗布僅直三四錢而已。久之,定布一匹折銀三錢。於是官員俸給凡二:曰本色,曰折色。其本色有三:曰月米,曰折絹米,曰折銀米。月米,不問官大小,皆一石。折絹,絹一匹當銀六錢。折銀,六錢五分當米一石。其折色有二:曰本色鈔,曰絹布折鈔。本色鈔十貫折米一石,後增至二十貫。絹布折鈔,絹每匹折米二十石,布一匹折米十石。公侯之祿,或本折中半,或折多於本有差。文武官俸,正一品者,本色僅十之三,遞增至從九品,本色乃十之七。武職府衛官,惟本色米折銀例,每石二錢五分,與文臣異,余並同。其三大營副將、參、游、佐員,每月米五石,巡捕營提督、參將亦如之。巡捕中軍、把總官,月支口糧九斗,旗牌官半之。
天下衛所軍士月糧,洪武中,令京外衛馬軍月支米二石,步軍總旗一石五斗,小旗一石二斗,軍一石。城守者如數給,屯田者半之。民匠充軍者八斗,牧馬千戶所一石,民丁編軍操練者一石,江陰橫海水軍稍班、碇手一石五斗。陣亡病故軍給喪費一石,在營病故者半之。籍沒免死充軍者謂之恩軍。家四口以上一石,三口以下六斗,無家口者四斗。又給軍士月鹽,有家口者二斤,無者一斤,在外衛所軍士以鈔准。永樂中,始令糧多之地,旗軍月糧,八分支米,二分支鈔。後山西、陝西皆然,而福建、兩廣、四川則米七鈔三,江西則米鈔中半,惟京軍及中都留守司,河南、浙江、湖廣軍,仍全支米。已而定製,衛軍有家屬者,月米六斗,無者四斗五升,余皆折鈔。凡各衛調至京操備軍兼工作者,米五斗。其後增損不一,而本折則例,各鎮多寡不同,不能具舉。
凡各鎮兵餉,有屯糧,有民運,有鹽引,有京運,有主兵年例,有客兵年例。屯糧者,明初,各鎮皆有屯田,一軍之田,足贍一軍之用,衛所官吏俸糧皆取給焉。民運者,屯糧不足,加以民糧。麥、米、豆、草、布、鈔、花絨運給戍卒,故謂之民運,後多議折銀。鹽引者,召商入粟開中,商屯出糧,與軍屯相表裏。其後納銀運司,名存而實亡。京運,始自正統中。後屯糧、鹽糧多廢,而京運日益矣。主兵有常數,客兵無常數。初,各鎮主兵足守其地,後漸不足,增以募兵,募兵不足,增以客兵。兵愈多,坐食愈眾,而年例亦日增雲。
明田稅及經費出入之數,見於掌故進,皆略可考見。洪武二十六年,官民田總八百五十萬七千餘頃。夏稅,米麥四百七十一萬七千餘石,錢鈔三萬九千餘錠,絹二十八萬八千餘匹;秋糧,米二千四百七十二萬九千餘石,錢鈔五千餘錠。弘治時,官民田總六百二十二萬八千餘頃。夏稅,米麥四百六十二萬五千餘石,鈔五萬六千三百餘錠,絹二十萬二千餘匹;秋糧,米二千二百十六萬六千餘石,鈔二萬一千九百餘錠。萬曆,官民田總七百一萬三千餘頃。夏稅,米麥總四百六十萬五千餘石,起運百九十萬三千餘石,余悉存留,鈔五萬七千九百餘錠,絹二十萬六千餘匹;秋糧,米總二千二百三萬三千餘石,起運千三百三十六萬二千餘石,余悉存留,鈔二萬三千六百餘錠。屯田六十三萬五千餘頃,花園倉基千九百餘所,征糧四百五十八萬四千餘石。糧草折銀八萬五千餘兩,布五萬匹,鈔五萬餘貫,各運司提舉大小引鹽二百二十二萬八千餘引。
歲入之數,內承運庫,慈寧、慈慶、乾清三宮子粒銀四萬九千餘兩,金花銀一百一萬二千餘兩,金二千兩。廣惠庫、河西務等七鈔關,鈔二千九百二十八萬餘貫,錢五千九百七十七萬餘文。京衛屯鈔五萬六千餘貫。天財庫、京城九門鈔六十六萬五千餘貫,錢二百四十三萬餘文。京、通二倉,並薊、密諸鎮漕糧四百萬石。京衛屯豆二萬三千餘石。太倉銀庫,南北直隸、浙江、江西、山東、河南派剩麥米折銀二十五萬七千餘兩。絲綿、稅絲、農桑絹折銀九萬餘兩,綿布、苧布折銀三萬八千餘兩。百官祿米折銀二萬六千餘兩。馬草折銀三十五萬三千餘兩。京五草場折銀六萬三千餘兩。各馬房倉麥豆草折銀二十餘萬兩。戶口鹽鈔折銀四萬六千餘兩。薊、密、永、昌、易、遼東六鎮,民運改解銀八十五萬三千餘兩。各鹽運提舉余鹽、鹽課、鹽稅銀一百萬三千餘兩。黃白蠟折銀六萬八千餘兩。霸、大等馬房子粒銀二萬三千餘兩。備邊並新增地畝銀四萬五千餘兩。京衛屯牧地增銀萬八千餘兩。崇文門商稅、牙稅一萬九千餘兩,錢一萬八千餘貫。張家灣商稅二千餘兩,錢二千八百餘貫。諸鈔關折銀二十二萬三千餘兩。泰山香稅二萬餘兩。贓罰銀十七萬餘兩。商稅、魚課、富戶、曆日、民壯、弓兵並屯折、改折月糧銀十四萬四千餘兩。北直隸、山東、河南解各邊鎮麥、米、豆、草、鹽鈔折銀八十四萬二千餘兩。諸雜物條目繁瑣者不具載。所載歲入,但計起運京邊者,而存留不與焉。
歲出之數,公、侯、駙馬、伯祿米折銀一萬六千餘兩。官吏、監生俸米四萬餘石。官吏折俸絹布銀四萬四千餘兩,錢三千三百餘貫。倉庫、草場、官攢、甲斗,光祿、太常諸司及內府監局匠役本色米八萬六千餘石,折色銀一萬三千餘兩。錦衣等七十八衛所官吏、旗校、軍士、匠役本色米二百一萬八千餘石,折色銀二十萬六千餘兩。官員折俸絹布銀二十六萬八千餘兩。軍士冬衣折布銀八萬二千餘兩。五軍、神樞、神機三大營將卒本色米十二萬餘石,冬衣折布銀二千餘兩,官軍防秋三月口糧四萬三千餘石,營操馬匹本色料二萬四千餘石,草八十萬餘束。巡捕營軍糧七千餘石。京營、巡捕營,錦衣、騰驤諸衛馬料草折銀五萬餘兩。中都留守司,山東、河南二都司班軍行糧及工役鹽糧折銀五萬餘兩。京五草場商價一萬六千餘兩。御馬三倉象馬等房,商價十四萬八千餘兩。
諸邊及近京鎮兵餉。
宣府:主兵,屯糧十三萬二千餘石,折色銀二萬二千餘兩,民運折色銀七十八萬七千餘兩,兩淮、長蘆、河東鹽引銀十三萬五千餘兩,京運年例銀十二萬五千兩;客兵,淮、蘆鹽引銀二萬六千餘兩,京運年例銀十七萬一千兩。
大同:主兵,屯糧本色七萬餘石,折色銀一萬六千餘兩,牛具銀八千餘兩,鹽鈔銀一千餘兩,民運本色米七千餘石,折色銀四十五萬六千餘兩,屯田及民運本色草二百六十八萬餘束,折草銀二萬八千餘兩,淮、蘆鹽四萬三千餘引,京運年例銀二十六萬九千餘兩;客兵,京運銀十八萬一千兩,淮、蘆鹽七萬引。
山西:主兵,屯糧二萬八千餘石,折色銀一千餘兩,草九萬五千餘束,民運本色米豆二萬一千餘石,折色銀三十二萬二千餘兩,淮、浙、山東鹽引銀五萬七千餘兩,河東鹽課銀六萬四千餘兩,京運銀十三萬三千餘兩;客兵,京運銀七萬三千兩。
延綏:主兵,屯糧五萬六千餘石,地畝銀一千餘兩,民運糧料九萬七千餘石,折色銀十九萬七千餘兩,屯田及民運草六萬九千餘束,淮、浙鹽引銀六萬七千餘兩,京運年例銀三十五萬七千餘兩;客兵,淮、浙鹽引銀二萬九千餘兩,京運年例銀二萬餘兩。
寧夏:主兵,屯糧料十四萬八千餘石,折色銀一千餘兩,地畝銀一千餘兩,民運本色糧千餘石,折色銀十萬八千餘兩,屯田及民運草一百八十三萬餘束,淮、浙鹽引銀八萬一千餘兩,京運年例銀二萬五千兩;客兵,京運年例銀萬兩。
甘肅:屯糧料二十三萬二千餘石,草四百三十餘萬束,折草銀二千餘兩,民運糧布折銀二十九萬四千餘兩,京運銀五萬一千餘兩,淮、浙鹽引銀十萬二千餘兩。
固原:屯糧料三十一萬九千餘石,折色糧料草銀四萬一千餘兩,地畝牛具銀七千一百餘兩,民運本色糧料四萬五千餘石,折色糧料草布花銀二十七萬九千餘兩,屯田及民運草二十萬八千餘束,淮、浙鹽引銀二萬五千餘兩,京運銀六萬三千餘兩,犒賞銀一百九十餘兩。
遼東:主兵,屯糧二十七萬九千餘石,荒田糧四百餘兩,民運銀十五萬九千餘兩,兩淮、山東鹽引銀三萬九千餘兩,京運年例銀三十萬七千餘兩;客兵,京運年例銀十萬二千餘兩。
薊州:主兵,民運銀九千餘兩,漕糧五萬石,京運年例銀二十萬六千餘兩;客兵,屯糧料五萬三千餘石,地畝馬草折色銀萬六千餘兩,民運銀萬八千餘兩,山東民兵工食銀五萬六千兩,遵化營民壯工食銀四千餘兩,鹽引銀萬三千餘兩,京運年例銀二十萬八千餘兩,撫賞銀一萬五千兩,犒軍銀一萬三千餘兩。
永平:主兵,屯糧料三萬三千餘石,民運糧料二萬七千餘石,折色銀二萬八千餘兩,民壯工食銀萬二千餘兩,京運年例銀十二萬二千餘兩;客兵,屯草折銀三千餘兩,民運草三十一萬一千餘束,京運銀十一萬九千餘兩。密云:主兵,屯糧六千餘石,地畝銀二百九十兩,民運銀萬兩有奇,漕糧十萬四千餘石,京運銀十六萬兩有奇;客兵,民運銀萬六千餘兩,民壯工食銀九百餘兩,漕糧五萬石,京運銀二十三萬三千餘兩。
昌平:主兵,屯糧折色銀二千四百餘兩,地畝銀五百餘兩,折草銀一百餘兩,民運銀二萬兩有奇,漕糧十八萬九千餘石,京運年例銀九萬六千餘兩;客兵,京運年例銀四萬七千餘兩。
易州:主兵,屯糧二萬三千餘石,地畝銀六百餘兩,民運銀三十萬六千餘兩;客兵,京運銀五萬九千兩。
井陘:主兵,屯糧萬四千餘石,地畝銀八千餘兩,民運本色米麥一萬七千餘石,折色銀四萬八千餘兩;客兵,京運年例銀三千餘兩。
他雜費不具載。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明史   卷八十三‧志第五十九  河渠一 黃河上
黃河,自唐以前,皆北入海。宋熙寧中,始分趨東南,一合泗入淮,一合濟入海。金明昌中,北流絕,全河皆入淮,元潰溢不時,至正中受害尤甚,濟寧、曹、鄆間,漂沒千餘裏。賈魯為總制,導使南,匯淮入海。
明洪武元年決曹州雙河口,入魚台。徐達方北征,乃開塌場口,引河入泗以濟運,而徙曹州治於安陵。塌場者,濟寧以西、耐牢坡以南直抵魚台南陽道也。八年,河決開封太黃寺堤。詔河南參政安然發民夫三萬人塞之。十四年決原武、祥符、中牟,有司請興築。帝以為天災,令護舊堤而已。十五年春,決朝邑。七月決滎澤、陽武。十七年決開封東月堤,自陳橋至陳留橫流數十裏。又決杞縣,入巴河。遣官塞河,蠲被災租稅。二十二年,河沒儀封,徙其治於白樓村。二十三年春,決歸德州東南鳳池口,徑夏邑、永城。發興武等十衛士卒,與歸德民併力築之。罪有司不以聞者。其秋,決開封西華諸縣,漂沒民舍。遣使振萬五千七百餘戶。二十四年四月,河水暴溢,決原武黑洋山,東經開封城北五裏,又東南由陳州、項城、太和、潁州、潁上,東至壽州正陽鎮,全入於淮。而賈魯河故道遂淤。又由舊曹州、鄆城兩河口漫東平之安山,元會通河亦淤。明年複決陽武,汜陳州、中牟、原武、封丘、祥符、蘭陽、陳留、通許、太康、扶溝、杞十一州縣,有司具圖以聞。發民丁及安吉等十七衛軍士修築。其冬大寒,役遂罷。三十年八月決開封,城三面受水。詔改作倉庫於滎陽高阜,以備不虞。冬,蔡河徙陳州。先是,河決,由開封北東行,至是下流淤,又決而之南。
永樂三年,河決溫縣堤四十丈,濟、澇二水交溢,淹民田四十餘裏,命修堤防。四年修陽武黃河決岸。八年伙,河決開封,壞城二百餘丈,民被患者萬四千餘戶,沒田七千五百餘頃。帝以國家藩屏地,特遣侍郎張信往視。信言:「祥符魚王口至中灤下二十餘裏,有舊黃河岸,與今河面平。濬而通之,使循故道,則水勢可殺。」因繪圖以進。時尚書宋禮、侍郎金純方開會通河。帝乃發民丁十萬,命興安伯徐亨、侍郎蔣廷瓚偕純相治,並令禮總其役。九年七月,河復故道,自封丘金龍口,下魚台塌場,會汶水,經徐、呂二洪南入於淮。是時,會通河已開,黃河與之合,漕道大通,遂議罷海運,而河南水患亦稍息。已而決陽武中鹽堤,漫中牟、祥符、尉氏。工部主事蘭芳按視,言:「堤當急流之沖,夏秋泛漲,勢不可驟殺。宜卷土樹椿以資捍禦,無令重為民患而已。」又言:「中灤導河分流,使由故道北入海,誠萬世利。但緣河堤埽,止用蒲繩泥草,不能持久。宜編木為囤,填石其中,則水可殺,堤可固。」詔皆從其議。十四年決開封州縣十四,經懷遠,由渦河入於淮。二十年,工部以開封土城堤數潰,請濬其東故道。報可。
宣德元年霪雨,溢開封州縣十。三年,以河患,徙靈州千戶所於城東。六年從河南布政使言,濬祥符抵儀封黃陵岡淤道四百五十裏。是時,金龍口漸淤,而河復屢溢開封。十年從御史李懋言,濬金龍口。
正統二年筑陽武、原武、滎澤決岸。又決濮州、范縣。三年,河複決陽武及邳州,灌魚台、金鄉、嘉祥。越數年,又決金龍口、陽榖堤及張家黑龍廟口,而徐、呂二洪亦漸淺,太黃寺巴河分水處,水脈微細。十三年方從都督同知武興言,發卒疏濬。而陳留水夏漲,決金村堤及黑潭南岸。築垂竣,複決。其秋,新鄉八柳樹口亦決,漫曹、濮,抵東昌,沖張秋,潰壽張沙灣,壞運道,東入海。徐、呂二洪遂淺澀。命工部侍郎王永和往理其事。永和至山東,修沙灣未成,以冬寒停役。且言河決自衛輝,宜敕河南守臣修塞。帝切責之,令山東三司築沙灣,趣永和塞河南八柳樹,疏金龍口,使河由故道。明年正月,河複決聊城。至三月,永和濬黑洋山西灣,引其水由太黃寺以資運河。修築沙灣堤大半,而不敢盡塞,置分水閘,設三空放水,自大清河入海。且設分水閘二空於沙灣西岸,以泄上流,而請停八柳樹工。從之。是時,河勢方橫溢,而分流大清,不端向徐、呂。徐、呂益膠淺,且自臨清以南,運道艱阻。
景泰二年特敕山東、河南巡撫都御史洪英、王暹協力合治,務令水歸漕河。暹言:「黃河自陝州以西,有山峽,不能為害;陝州以東,則地勢平緩,水易泛溢,故為害甚多。洪武二十四年改流,從汴梁北五裏許,由鳳陽入淮者為大黃河。其支流出徐州以南者為小黃河,以通漕運。自正統十三年以來,河復故道,從黑洋山後徑趨沙灣入海明,但存小黃河從徐州出。岸高水低,隨濬隨塞,以是徐州之南不得飽水。臣自黑洋山東南抵徐州,督河南三司疏濬。臨清以南,請以責英。」未幾,給事中張文質劾暹、英治水無績,請引塌場水濟徐、呂二洪,濬潘家渡以北支流,殺沙灣水勢。且開沙灣浮橋以西河口,築閘引水,以灌臨清,而別命官以責其成。詔不允,仍命暹、英調度。
時議者謂:「沙灣以南地高,水不得南入運河。請引耐牢坡水以灌運,而勿使經沙灣,別開河以避其衝決之勢。」或又言:「引耐牢坡水南去,則自此以北枯澀矣。」甚者言:「沙灣水湍急,石鐵沈下若羽,非人力可為。宜設齊醮符咒以禳之。」帝心甚憂念,命工部尚書石璞往治,而加河神封號。
璞至,濬黑洋山至徐州以通漕,而沙灣決口如故。乃命中官黎賢、阮洛,御史彭誼協治。璞等築石堤於沙灣,以御決河,開月河二,引水以益運河,且殺其決勢。三年五月,河流漸微細,沙灣堤始成。乃加璞太子太保,而於黑洋山、沙灣建河神二新廟,歲春秋二祭。六月,大雨浹旬,複決沙灣北岸,掣運河之水以東,近河地皆沒。命英督有司修築。復敕中官黎賢、武艮,工部侍郎趙榮往治。四年正月,河複決新塞口之南,詔復加河神封號。至四月,決口乃塞。五月,大雷雨,複決沙灣北岸,掣運河水入鹽河,漕舟盡阻。帝復命璞往。乃鑿一河,長三裏,以避決口,上下通運河,而決口亦築壩截之,令新河、運河俱可行舟。工畢奏聞。帝恐不能久,令璞且留處置,而命諭德徐有貞為僉都御史端治沙灣。
時河南水患方甚,原武、西華皆遷縣治以避水。巡撫暹言:黃河舊從開封北轉流東南入淮,不為害。自正統十三年改流為二。一自新鄉入柳樹,由故道東經延津、封丘入沙灣。一決滎澤,漫流原武,抵祥符、扶溝、通許、洧川、尉氏、臨潁、郾城、陳州、商水、西華、項城、太康。沒田數十萬頃,而開封患特甚。雖嘗築大小堤於城西,皆三十餘裏,然沙土易壞,隨築隨決,小堤已沒,大堤復壞其半。請起軍民夫協築,以防後患。」帝可其奏。太僕少卿黃仕儁亦言:「河分兩派,一自滎澤南流入項城,一自新鄉八柳樹北流,入張秋會通河,並經六七州縣,約二千餘裏。民皆盪析離居,而有司猶征其稅。乞敕所司覆視免徵。」帝亦可其奏。巡撫河南御史張瀾又言:「原武黃河東岸嘗開二河,合黑洋山舊河道引水濟徐、呂。今河改決而北,二河淤塞不通,恐徐、呂乏水,必妨漕運,黑洋山北,河流稍紆迴,請因決口改挑一河以接舊道,灌徐、呂。」帝亦從之。
有貞至沙灣,上治河三策:「一置水閘門。臣聞水之性可使通流,不可使堙塞。禹鑿龍門,辟伊闕,為疏導計也。故漢武堙瓠子終弗成功,漢明疏汴河逾年着績。今談治水者甚眾,獨樂浪王景所述制水門之法可取。蓋沙灣地土皆沙,易致坍決,故作壩作閘皆非善計。請依景法損益其間,置閘門於水,而實其底,令高常水五尺。小則拘之以濟運,大則疏之使趨海,則有通流之利,無堙塞之患矣。一開分水河。凡水勢大者宜分,小者宜合。今黃河勢大恆衝決,運河勢小恆干淺,必分黃水合運河,則有利無害。請度黃河可分之地,開廣濟河一道,下穿濮陽、博陵及舊沙河二十餘裏,上連東、西影塘及小嶺等地又數十裏,其內則有古大金堤可倚以為固,其外有八百裏梁山泊可恃以為泄。至新置二閘亦頗堅牢,可以宣節,使黃河水大不至泛溢為害,小亦不至干淺以阻漕運。」其一挑深運河。帝諭有貞,如其議行之。
有貞乃逾濟、汶,沿衛、沁,循大河,道濮、范,相度地形水勢,上言:「河自雍而豫,出險固而之夷斥,水勢既肆。由豫而兗,土益疏,水益肆。而沙灣之東,所謂大洪口者,適當其沖,於是決焉,而奪濟、汶入海之路以去。諸水從之而泄,堤以潰,渠以淤,澇則溢,旱則涸,漕道由此阻。然驟而堰之,則潰者益潰,淤者益淤。今請先疏其水,水勢平乃治其決,決止乃濬其淤。」於是設渠以疏之,起張秋金堤之首,西南行九裏至濮陽濼,又九裏至博陵陂,又六裏至壽張之沙河,又八裏至東、西影塘,又十有五裏至白嶺灣,又三裏至李鞬,凡五十裏。由李鞬而上二十裏至竹口蓮花池,又三十裏至大瀦潭,乃逾范暨濮,又上而西,凡數百裏,經澶淵以接河、沁,築九堰以御河流旁出者,長各萬丈,實之石而鍵以鐵。六年七月,功成,賜渠名廣濟。沙灣之決垂十年,至是始塞。亦會黃河南流入淮,有貞乃克奏功。凡費木鐵竹石累數萬,夫五萬八千有奇,工五百五十餘日。自此河水北出濟漕,而阿、鄄、曹、鄆間田出沮洳者,百數十萬頃。乃濬漕渠,由沙灣北至臨清,南抵濟寧,復建八閘於東昌,用王景制水門法以平水道,而山東河患息矣。
七年夏,河南大雨,河決開封、河南、彰德。其秋,畿輔、山東大雨,諸水並溢,高地丈余,堤岸多衝決。仍敕有貞修築。未幾,事竣,還京入見。獎勞甚至,擢副都御史。
天順元年修祥符護城大堤。五年七月,河決汴梁土城,又決磚城,城中水丈余,壞官民舍過半。周王府宮人及諸守土官皆乘舟筏以避,軍民溺死無算。襄城亦決縣城。命工部侍郎薛遠往視,恤災戶、蠲田租,公廨民居以次修理。明年二月,開祥符曹家溜,河勢稍平。
七年春,河南布政司照磨金景輝考滿至京,上言:「國初,黃河在封丘,後徙康王馬頭,去城北三十裏,復有二支河:一由沙門注運河,一由金龍口達徐、呂入海。正統戊辰,決滎澤,轉趨城南,並流入淮,舊河、支河俱堙,漕河因而淺澀。景泰癸酉,因水迫城,築堤四十裏,勞費過甚,而水發輒潰,然尚未至決城壕為人害也。至天順辛巳,水暴至,土城磚城並圮,七郡財力所築之堤,俱委諸無用,人心惶惶,未知所底。夫河不循故道,並流入淮,是為妄行。今急宜疏導以殺其勢。若止委之一淮,而以堤防為長策,恐開封終為魚鱉之區。乞敕部檄所司,先疏金龍口寬闊以接漕河,然後相度舊河或別求泄水之地,挑濬以平水患,為經久計。」命如其說行之。
成化七年命王恕為工部侍郎,奉敕總理河道。總河侍郎之設,自恕始也。時黃河不為患,恕端力漕河而已。
十四年,河決開封,壞護城堤五十丈。巡撫河南都御史李衍言:「河南累有河患,皆下流壅塞所致。宜疏開封西南新城地,下抵梁家淺舊河口七裏壅塞,以泄杏花營上流。又自八角河口直抵南頓,分導散漫,以免祥符、鄢陵、睢、陳、歸德之災。乃敕衍酌行之。明年正月遷滎澤縣治以避水,而開封堤不久即塞。
弘治二年五月,河決開封及金龍口,入張秋運河,又決埽頭五所入沁。郡邑多被害,汴梁尤甚,議者至請遷開封城以避其患。布政司徐恪持不可,乃止。命所司大發卒築之。九月命白昂為戶部侍郎,修治河道,賜以特敕,令會山東、河南、北直隸三巡撫,自上源決口至運河,相機修築。
三年正月,昂上言:「臣自淮河相度水勢,抵河南中牟等縣,見上源決口,水入南岸者十三,入北岸者十七。南決者,自中牟楊橋至祥符界析為二支:一經尉氏等縣,合潁水,下塗山,入於淮;一經通許等縣,入渦河,下荊山,入於淮。又一支自歸德州通鳳陽之亳縣,亦合渦河入於淮。北決者,自原武經陽武、祥符、封丘、蘭陽、儀封、考城,其一支決入金龍等口,至山東曹州,沖入張秋漕河。去冬,水消沙積,決口已淤,因並為一大支,由祥符翟家口合沁河,出丁家道口,下徐州。此河流南北分行大勢也。合潁、渦二水入淮者,各有灘磧,水脈頗微,宜疏濬以殺河勢。合沁水入徐者,則以河道淺隘不能受,方有漂沒之虞。況上流金龍諸口雖暫淤,久將複決,宜於北流所經七縣,築為堤岸,以衛張秋。但原敕治山東、河南、北直隸,而南直隸淮、徐境,實河所經行要地,尚無所統。」於是並以命昂。
昂舉郎中婁性協治,乃役夫二十五萬,筑陽武長堤,以防張秋。引中牟決河出滎澤陽橋以達淮,濬宿州古汴河以入泗,又濬睢河自歸德飲馬池,經符離橋至宿遷以會漕河,上築長堤,下修減水閘。又疏月河十餘以泄水,塞決口三十六,使河流入汴,汴入睢,睢入泗,泗入淮,以達海。水患稍寧。昂又以河南入淮非正道,恐卒不能容,復於魚台、德州、吳橋修古長堤;又自東平北至興濟鑿小河十二道,入大清河及古黃河以入海。河口各建石堰,以時啟閉。蓋南北分治,而東南則以疏為主雲。
六年二月以劉大夏為副都御史,治張秋決河。先是,河決張秋戴家廟,掣漕河與汶水合而北行,遣工部侍郎陳政督治。政言:「河之故道有二:一在滎澤孫家渡口,經朱仙鎮直抵陳州;一在歸德州飲馬池,與亳州地相屬。舊俱入淮,今已淤塞,因致上流衝激,勢盡北趨。自祥符孫家口、楊家口、車船口,蘭陽銅瓦廂決為數道,俱入運河。於是張秋上下勢甚危急,自堂邑至濟寧堤岸多崩圮,而戴家廟減水閘淺隘不能泄水,亦有衝決。請濬舊河以殺上流之勢,塞決河以防下流之患。」政方漸次修舉,未幾卒官。帝深以為憂,命廷臣會薦才識堪任者。僉舉大夏,遂賜敕以往。
十二月,巡按河南御史塗升言:「黃河為患,南決病河南,北決病山東。昔漢決酸棗,複決瓠子;宋決館陶,複決澶州;元決汴梁,複決蒲口。然漢都關中,宋都大梁,河決為患,不過瀕河數郡而已。今京師專藉會通河歲漕粟數百萬石,河決而北,則大為漕憂。臣博採與論,治河之策有四:
「一曰疏濬。滎、鄭之東,五河之西,飲馬、白露等河皆黃河由渦入淮之故道。其後南流日久,或河口以淤高不泄,或河身狹隘難容,水勢無所分殺,遂泛濫北決。今惟躧上流東南之故道,相度疏濬,則正流歸道,餘波就壑,下流無奔潰之害,北岸無衝決之患矣。二曰扼塞。既殺水勢於東南,必須築堤岸於西北。黃陵岡上下舊堤缺壞,當度下流東北形勢,去水遠近,補築無遺,排障百川悉歸東南,由淮入海,則張秋無患,而漕河可保矣。」三曰用人,薦河南僉事張鼐。四曰久任,則請專信大夏,且於歸德或東昌建公廨,令居中裁決也。帝以為然。
七年五月命太監李興、平江伯陳銳往同大夏共治張秋。十二月築塞張秋決口工成。初,河流湍悍,決口闊九十餘丈,大夏行視之,曰:「是下流未可治,當治上流。」於是即決口西南開越河三裏許,使糧運可濟,乃濬儀封黃陵岡南賈魯舊河四十餘裏,由曹出徐,以殺水勢。又濬孫家渡口,別鑿新河七十餘裏,導使南行,由中牟、潁川東入淮。又濬祥符四府營淤河,由陳留至歸德分為二。一由宿遷小河口,一由亳渦河,俱會於淮。然後沿張秋兩岸,東西築台,立表貫索,聯巨艦穴而窒之,實以土。至決口,去窒沈艦,壓以大埽,且合且決,隨決隨築,連晝夜不息。決既塞,繚以石堤,隱若長虹,功乃成。帝遣行人齎羊酒往勞之,改張秋名為安平鎮。
大夏等言:「安平鎮決口已塞,河下流北入東昌、臨清至天津入海,運道已通,然必築黃陵岡河口,導河上流南下徐淮,庶可為運道久安之計。」廷議如其言。乃以八年正月築塞黃陵岡及荊隆等口七處,旬有五日而畢。蓋黃陵岡居安平鎮之上流,其廣九十餘丈,荊隆等口又居黃陵岡之上流,其廣四百三十餘丈。河流至此寬漫奔放,皆喉襟重地。諸口既塞,於是上流河勢復歸蘭陽、考城,分流徑徐州、歸德、宿遷,南入運河,會淮水,東注於海,南流故道以復。而大名府之長堤,起胙城,歷滑縣、長垣、東明、曹州、曹縣抵虞城,凡三百六十裏。其西南荊隆等口新堤起於家店,歷銅瓦廂、東橋抵小宋集,凡百六十裏。大小二堤相翼,而石壩俱培築堅厚,潰決之患於是息矣。帝以黃陵岡河口功成,敕建黃河神祠以鎮之,賜額曰昭應。其秋,召大夏等還京。荊隆即金龍也。
十一年,河決歸德。管河工部員外郎謝緝言:「黃河一支,先自徐州城東小浮橋流入漕河,南抵邳州、宿遷。今黃河上流於歸德州小壩子等處衝決,與黃河別支會流,經宿州、睢寧,由宿遷小河口流入漕河。於是小河口北抵徐州水流漸細,河道淺阻。且徐、呂二洪,惟賴沁水接濟,自沁源、河內、歸德至徐州小浮橋流出,雖與黃河異源,而比年河、沁之流合而為一。今黃河自歸德南決,恐牽引沁水俱往南流,則徐、呂二洪必至淺阻。請亟塞歸德決口,遏黃水入徐以濟漕,而挑沁水之淤,使入徐以濟徐、呂,則水深廣而漕便利矣。」帝從其請。
未幾,河南管河副使張鼐言:「臣嘗請修築侯家潭口決河,以濟徐、呂二洪。今自六月以來,河流四溢,潭口決齧彌深,工費浩大,卒難成功。臣嘗行視水勢,荊隆口堤內舊河通賈魯河,由丁家道口下徐、淮,其跡尚在。若於上源武陟木欒店別鑿一渠,下接荊隆口舊河,俟河流南遷,則引之入渠,庶沛然之勢可接二洪,而糧運無所阻矣。」帝為下其議於總漕都御史李蕙。
越二歲,兗州知府龔弘上言:「副使鼐見河勢南行,欲自荊隆口分沁水入賈魯河,又自歸德西王牌口上下分水亦入賈魯河,俱由丁家道口入徐州。但今秋水從王牌口東行,不由丁家口而南,顧逆流東北至黃陵岡,又自曹縣入單,南連虞城。乞令守臣亟建疏濬修築之策。」於是河南巡撫都御史鄭齡言:「徐、呂二洪藉河、沁二水合流東下,以相接濟,今丁家道口上下河決堤岸者十有二處,共闊三百餘丈,而河淤三十餘裏。上源奔放,則曹、單受害,而安平可虞;下流散溢,則蕭、碭被患,而漕流有阻。濬築誠急務也。」部覆從之,乃修丁家口上下堤岸。
初,黃河自原武、滎陽分而為三:一自亳州、鳳陽至清河口,通淮入海;一自歸德州過丁家道口,抵徐州小浮橋;一自窪泥河過黃陵岡,亦抵徐州小浮橋,即賈魯河也。迨河決黃陵岡,犯張秋,北流奪漕,劉大夏往塞之,仍出清河口。十八年,河忽北徙三百裏,至宿遷小河口。正德三年又北徙三百裏,至徐州小浮橋。四年六月又北徙一百二十裏,至沛縣飛雲橋,俱入漕河。
是時,南河故道淤塞,水惟北趨,單、豐之間河窄水溢,決黃陵岡、尚家等口,曹、單田廬多沒,至圍豐縣城郭,兩岸闊百餘裏。督漕及山東鎮巡官恐經鉅野、陽穀故道,則奪濟寧、安平運河,各陳所見以請。議未定。明年九月,河復沖黃陵岡,入賈魯河,汎溢橫流,直抵豐、沛。御史林茂達亦以北決安平鎮為虞,而請濬儀封、考城上流故道,引河南流以分其勢,然後塞決口,築故堤。
工部侍郎崔岩奉命修理黃河,濬祥符董盆口、滎澤孫家渡,又濬賈魯河及亳州故河各數十裏,且築長垣諸縣決口及曹縣外堤、梁靖決口。功未就而驟雨,堤潰。岩上疏言:「河勢沖盪益甚,且流入王子河,亦河故道,若非上流多殺水勢,決口恐難卒塞。莫若於曹、單、豐、沛增築堤防,毋令北徙,庶可護漕。」且請別命大臣知水利者共議。於是帝責岩治河無方,而以侍郎李堂代之。堂言:「蘭陽、儀封、考城故道淤塞,故河流俱入賈魯河,經黃陵岡至曹縣,決梁靖、楊家二口。侍郎岩亦嘗修濬,緣地高河淀,隨濬隨淤,水殺不多,而決口又難築塞。今觀梁靖以下地勢最卑,故眾流奔注成河,直抵沛縣,藉令其口築成,而容受全流無地,必致回激黃陵岡堤岸,而運道妨矣。至河流故道,堙者不可復疏,請起大名三春柳至沛縣飛雲橋,築堤三百餘裏,以障河北徙。」從之。六年二月,功未竣,堂言:「陳橋集、銅瓦廂俱應增築,請設副使一人端理。」會河南盜起,召堂還京,命姑已其不急者。遂委其事於副使,而堤役由此罷。
八年六月,河複決黃陵岡。部議以其地界大名、山東、河南,守土官事權不一,請端遣重臣,乃命管河副都御史劉愷兼理其事。愷奏,率眾祭告河神,越二日,河已南徙。尚書李鐩因請祭河,且賜愷羊酒。愷於治河束手無策,特歸功於神。曹、單間被害日甚。
世宗初,總河副都御史龔弘言:「黃河自正德初載,變遷不常,日漸北徙。大河之水合成一派,歸入黃陵岡前乃折而南,出徐州以入運河。黃陵歲初築三埽,先已決去其二,懼山、陝諸水橫發,加以霖潦,決而趨張秋,復由故道入海。臣嘗築堤,起長垣,由黃陵岡抵山東楊家口,延袤二百餘裏。今擬距堤十裏許再築一堤,延袤高廣如之。即河水溢舊堤,流至十裏外,性緩勢平,可無大決。」從之。自黃陵岡決,開封以南無河患,而河北徐、沛諸州縣河徙不常。
嘉靖五年,督漕都御史高友璣請濬山東賈魯河、河南鴛鴦口,分泄水勢,毋偏害一方。部議恐害山東、河南,不允。其冬,以章拯為工部侍郎兼僉都御史治河。
先是,大學士費宏言:「河入汴梁以東分為三支,雖有衝決,可無大害。正德末,渦河等河日就淤淺,黃河大股南趨之勢既無所殺,乃從蘭陽、考城、曹、濮奔赴沛縣飛雲橋及徐州之溜溝,悉入漕河,泛溢瀰漫,此前數年河患也。近者,沙河至沛縣浮沙涌塞,官民舟楫悉取道昭陽湖。春夏之交,湖面淺涸,運道必阻,渦河等河必宜亟濬。」御史戴金言:「黃河入淮之道有三:自中牟至荊山合長淮曰渦河;自開封經葛岡小壩、丁家道口、馬牧集鴛鴦口至徐州小浮橋口曰汴河;自小壩經歸德城南飲馬池抵文家集,經夏邑至宿遷曰白河。弘治間,渦、白上源堙塞,而徐州獨受其害。宜自小壩至宿遷小河並賈魯河、鴛鴦口、文家集壅塞之處,盡行疏通,則趨淮之水不止一道,而徐州水患殺矣。」御史劉欒言:「曹縣梁靖口南岸,舊有賈魯河,南至武家口十三裏,黃沙淤平,必宜開濬。武家口下至馬牧集鴛鴦口百十七裏,即小黃河舊通徐州故道,水尚不涸,亦宜疏通。」督漕總兵官楊宏亦請疏歸德小壩、丁家道口、亳州渦河、宿遷小河。友璣及拯亦屢以為言。俱下工部議,以為濬賈魯故道,開渦河上源,功大難成,未可輕舉,但議築堤障水,俾入正河而已。
是年,黃河上流驟溢,東北至沛縣廟道口,截運河,注雞鳴台口,入昭陽湖。汶、泗南下之水從而東,而河之出飛雲橋者漫而北,淤數十裏,河水沒豐縣,徙治避之。
明年,拯言:「滎澤北孫家渡、蘭陽北趙皮寨,皆可引水南流,但二河通渦,東入淮,又東至鳳陽長淮衛,經壽春王諸園寢,為患叵測。惟寧陵北坌河一道,通飲馬池,抵文家集,又經夏邑至宿州符離橋,出宿遷小河口,自趙皮寨至文家集,凡二百餘裏,濬而通之,水勢易殺,而園寢無患。」乃為圖說以聞。命刻期舉工。而河決曹、單、城武楊家、梁靖二口、吳士舉莊,沖入雞鳴台,奪運河,沛地淤填七八裏,糧艘阻不進。御史吳仲以聞,因劾拯不能辦河事,乞擇能者往代。其冬,以盛應期為總督河道右都御史。
是時,光祿少卿黃綰、詹事霍韜、左都御史胡世寧、兵部尚書李承勛各獻治河之議。
綰言:
漕河資山東泉水,不必資黃河,莫若濬兗、冀間兩高中低之地,道河使北,至直沽入海。
韜言:
議者欲引河自蘭陽注宿遷。夫水溢徐、沛,猶有二洪為之束捍,東北諸山亘列如垣,有所底極,若道蘭陽,則歸德、鳳陽平地千裏,河勢奔放,數郡皆壑,患不獨徐、沛矣。按衛河自衛輝汲縣至天津入海,猶古黃河也。今宜於河陰、原武、懷、孟間,審視地形,引河水注於衛河,至臨清、天津,則徐、沛水勢可殺其半。且元人漕舟涉江入淮,至封丘北,陸運百八十裏至淇門,入御河達京師。御河即衛河也。今導河注衛,冬春溯衛河沿臨清至天津,夏秋則由徐、沛,此一舉而運道兩得也。
世寧言:
河自汴以來,南分二道:一出汴城西滎澤,經中牟、陳、潁,至壽州入淮;一出汴城東祥符,經陳留、亳州,至懷遠入淮。其東南一道自歸德、宿州,經虹縣、睢寧,至宿遷出其東,分五道:一自長垣、曹、鄆至陽穀出;一自曹州雙河口至魚台塌場口出;一自儀封、歸德至徐州小浮橋出;一自沛縣南飛雲橋出;一自徐、沛之中境山、北溜溝出。六道皆入漕河,而南會於淮。今諸道皆塞,惟沛縣一道僅存。合流則水勢既大,河身亦狹不能容,故溢出為患。近又漫入昭陽湖,以致流緩沙壅。宜因故道而分其勢,汴西則濬孫家渡抵壽州以殺上流,汴東南出懷遠、宿遷及正東小浮橋、溜溝諸道,各宜擇其利便者,開濬一道,以泄下流。或修武城南廢堤,抵豐、單接沛北廟道口,以防北流。此皆治河急務也。至為運道計,則當於湖東滕、沛、魚台、鄒縣間獨山、新安社地別鑿一渠,南接留城,北接沙河,不過百餘裏。厚筑西岸以為湖障,令水不得漫,而以一湖為河流散漫之區,乃上策也。」
承勛言:
黃河入運支流有六。自渦河源塞,則北出小黃河、溜溝等處,不數年諸處皆塞,北並出飛雲橋,於是豐、沛受患,而金溝運道遂淤。然幸東面皆山,猶有所障,故昭陽湖得通舟。若益徙而北,則徑奔入海,安平鎮故道可慮,單縣、谷亭百萬生靈之命可虞。又益北,則自濟寧至臨清運道諸水俱相隨入海,運何由通?臣愚以為相六道分流之勢,導引使南,可免衝決,此下流不可不疏濬也。欲保豐、沛、單縣、谷亭之民,必因舊堤築之,堤其西北使毋溢出,此上流不可不堤防也。其論昭陽湖東引水為運道,與世寧同。乃下總督大臣會議。
七年正月,應期奏上,如世寧策,請於昭陽湖東改為運河。會河決,於廟道口三十餘裏,乃別遣官濬趙皮寨,孫家渡,南、北溜溝以殺上流,堤武城迤西至沛縣南,以防北潰。會旱災修省,言者請罷新河之役,乃召應期還京,以工部侍郎潘希曾代。希曾抵官,言:「邇因趙皮寨開濬未通,疏孫家渡口以殺河勢,請敕河南巡撫潘塤督管河副使,刻期成功。」帝從其奏。希曾又言:「漕渠廟道口以下忽淤數十裏者,由決河西來橫衝口上,並掣閘河之水東入昭陽湖,致閘水不南,而飛雲橋之水時復北漫故也。今宜於濟、沛間加築東堤,以遏入湖之路,更筑西堤以防黃河之沖,則水不散緩,而廟道口可永無淤塞之虞。」帝亦從之。
八年六月,單、豐、沛三縣長堤成。九年五月,孫家渡河堤成。逾月,河決曹縣。一自胡村寺東,東南至賈家壩入古黃河,由丁家道口至小浮橋入運河。一自胡村寺東北,分二支:一東南經虞城至碭山,合古黃河出徐州;一東北經單縣長堤抵魚台,漫為坡水,傍谷亭入運河。單、豐、沛三縣長堤障之,不為害。希曾上言:「黃由歸德至徐入漕,故道也。永樂間,濬開封支河達魚台入漕以濟淺。自弘治時,黃河改由單、豐出沛之飛雲橋,而歸德故道始塞,魚台支河亦塞。今全河復其故道,則患害已遠,支流達於魚台,則淺涸無虞,此漕運之利,國家之福也。」帝悅,下所司知之,乃召希曾還京。自是,豐、沛漸無患,而魚台數溢。
十一年,總河僉都御史戴時宗請委魚台為受水之地,言:「河東北岸與運道鄰,惟西南流者,一由孫家渡出壽州,一由渦河口出懷遠,一由趙皮寨出桃源,一由梁靖口出徐州小浮橋。往年四道俱塞,全河南奔,故豐、沛、曹、單、魚台以次受害。今患獨鍾於魚台,宜棄以受水,因而道之,使入昭陽湖,過新開河,出留城、金溝、境山,乃易為力。至塞河四道,惟渦河經祖陵,未敢輕舉,其三支河頗存故跡,宜乘魚台壅塞,令開封河夫卷埽填堤,逼使河水分流,則魚台水勢漸減,俟水落畢工,並前三河共為四道,以分泄之,河患可已。」
明年,都御史朱裳代時宗,條上治河二事,大略言:「三大支河宜開如時宗計,而請塞梁靖口迤東由魚台入運河之岔口,以捍黃河,則谷亭鎮迤南二百餘裏淤者可濬,是謂塞黃河之口以開運河。黃河自谷亭轉入運河,順流而南,二日抵徐州,徐州逆流而北,四日乃抵谷亭,黃水之利莫大於此。恐河流北趨,或由魚台、金鄉、濟寧漫安平鎮,則運河堤岸衝決;或三支一有壅淤,則谷亭南運河亦且衝決。宜繕築堤岸,束黃入運,是謂借黃河之水以資運河。」詔裳相度處置。
十三年正月,裳復言:
今梁靖口、趙皮寨已通,孫家渡方濬。惟渦河一支,因趙皮寨下流睢州野雞岡淤正河五十餘裏,漫於平地,注入渦河。宜挑濬深廣,引導漫水歸入正河,而於睢州張見口築長堤至歸德郭村,凡百餘裏,以防汎溢。更時疏梁靖口下流,且挑儀封月河入之,達於小浮橋,則北岸水勢殺矣。
夫河過魚台,其流漸北,將有越濟寧、趨安平、東入於海之漸。嘗議塞岔河之口以安運河,而水勢洶湧,恐難遽塞。塞亦不能無橫決,黃陵岡、李居莊諸處不能無患。徐州迤上至魯橋泥沙停滯,山東諸泉水微,運道必澀。請創築城武至濟寧縷水大堤百五十餘裏,以防北溢。而自魯橋至沛縣東堤百五十餘裏修築堅厚,固之以石。自魚台至谷亭開通淤河,引水入漕,以殺魚台、城武之患,此順水之性不與水爭地者也。
孫家渡、渦河二支俱出懷遠,會淮流至鳳陽,經皇陵及壽春王陵至泗州,經祖陵。皇陵地高無慮,祖陵則三面距河,壽春王陵尤迫近。祖陵宜築土堤,壽春王陵宜砌石岸,然事體重大,不敢輕舉也。清江浦口正當黃、淮會合之沖,二河水漲漫入河口,以致淤塞滯運,宜濬深廣。而又築堤以防水漲,築壩以護行舟,皆不可緩。往時淮水獨流入海,而海口又有套流,安東上下又有澗河、馬邏諸港以分水入海。今黃河匯入於淮,水勢已非其舊,而諸港套俱已堙塞,不能速泄,下壅上溢,梗塞運道。宜將溝港次第開濬,海口套沙,多置龍爪船往來爬盪,以廣入海之路,此所謂殺其下流者也。
河出魚台雖藉以利漕,然未有數十年不變者也。一旦他徙,則徐、沛必涸。宜大濬山東諸泉以匯於汶河,則徐、沛之渠不患乾涸,雖岔河口塞亦無虞矣。
工部覆如其議,帝允行之。未幾,裳憂去,命劉天和為總河副都御史代裳。
是歲,河決趙皮寨入淮,谷亭流絕,廟道口復淤。天和役夫十四萬濬之。已而河忽自夏邑大丘、回村等集沖數口,轉向東北,流經蕭縣,下徐州小浮橋。天和言:「黃河自魚、沛入漕河,運舟通利者數十年,而淤塞河道、廢壞閘座、阻隔泉流、沖廣河身,為害亦大。今黃河既改沖從虞城、蕭、碭,下小浮橋,而榆林集、侯家林二河分流入運者,俱淤塞斷流,利去而害獨存。宜濬魯橋至徐州二百餘裏之淤塞。」制可。
十四年從天和言,自曹縣梁靖口東岔河口築壓口縷水堤,復築曹縣八裏灣至單縣侯家林長堤各一道。是年冬,天和條上治河數事,中言:「魯橋至沛縣東堤,舊議築石以御橫流,今黃河既南徙,可不必築。孫家渡自正統時全河從此南徙,弘治間淤塞,屢開屢淤,卒不能通。今趙皮寨河日漸沖廣,若再開渡口,併入渦河,不惟二洪水澀,恐亦有陵寢之虞,宜仍其舊勿治。舊議祥符磐石、蘭陽銅瓦廂、考城蔡家口各添築月堤。臣以為黃河之當防者惟北岸為重,當擇其去河遠者大堤中堤各一道,修補完築,使北岸七八百裏間聯屬高厚,則前勘應築諸堤舉在其中,皆可罷不築。」帝亦從之。
十五年,督漕都御史周金言:「自嘉靖六年後,河流益南,其一由渦河直下長淮,而梁靖口、趙皮寨二支各入清河,匯於新莊閘,遂灌裏河。水退沙存,日就淤塞。故老皆言河自汴來本濁,而渦、淮、泗清,新莊閘正當二水之口,河、淮既合,昔之為沛縣患者,今移淮安矣。因請於新莊更置一渠,立閘以資蓄泄。」從之。
十六年冬從總河副都御史於湛言,開地丘店、野雞岡諸口上流四十餘裏,由桃源集、丁家道口入舊黃河,截渦河水入河濟洪。十八年,總河都御史胡纘宗開考城孫繼口、孫祿口黃河支流,以殺歸、睢水患,且灌徐、呂,因於二口築長堤,及修築馬牧集決口。
二十年五月命兵部侍郎王以督理河道,協總河副都御史郭持平計議。先一歲,黃河南徙,決野雞岡,由渦河經亳州入淮,舊決口俱塞。其由孫繼口及考城至丁家道口,虞城入徐、呂者,亦僅十之二。持平久治弗效,降俸戴罪。以旗至,上言:「國初,漕河惟通諸泉及汶、泗,黃河勢猛水濁,遷徙不常,故徐有貞、白昂、劉大夏力排之,不資以濟運也。今幸黃河南徙,諸閘復舊,宜濬山東諸泉入野雞岡新開河道,以濟徐、呂;而築長堤沛縣以南,聚水如閘河制,務利漕運而已。」明年春,持平請濬孫繼口及扈運口、李景高口三河,使東由蕭、碭入徐濟運。其秋,從以旗言,於孫繼口外別開一渠泄水,以濟徐、呂。凡八月,三口工成,以旗、持平皆被獎,遂召以旗還。未幾,李景高口復淤。
先是,河決豐縣,遷縣治於華山,久之始復其故治。河決孟津、夏邑,皆遷其城。及野雞岡之決也,鳳陽沿淮州縣多水患,乃議徙五河、蒙城避之。而臨淮當祖陵形勝不可徙,乃用巡按御史賈太亨言,敕河撫二臣亟濬碭山河道,引入二洪,以殺南注之勢。
二十六年秋,河決曹縣,水入城二尺,漫金鄉、魚台、定陶、城武,沖谷亭。總河都御史詹瀚請於趙皮寨諸口多穿支河,以分水勢。詔可。
三十一年九月,河決徐州房村集至邳州新安,運道淤阻五十裏。總河副都御史曾鈞上治河方略,乃濬房村至雙溝、曲頭,築徐州高廟至邳州沂河。又言:「劉伶台至赤晏廟凡八十裏,乃黃河下流,淤沙壅塞,疏濬宜先。次則草灣老黃河口,衝激淹沒安東一縣,亦當急築,更築長堤磯嘴以備衝激。又三裏溝新河口視舊口水高六尺,開舊口有沙淤之患,而為害稍輕;開新口未免淹沒之虞,而漕舟頗便。宜暫閉新口,建置閘座,且增築高家堰長堤,而新莊諸閘甃石以遏橫流。」帝命侍郎吳鵬振災戶,而悉從鈞奏。
三裏溝新河者,督漕都御史應檟以先年開清河口通黃河之水以濟運。今黃河入海,下流澗口、安東俱漲塞,河流壅而漸高,瀉入清河口,沙停易淤,屢濬屢塞。溝在淮水下流黃河未合之上,故閉清河口而開之,使船由通濟橋溯溝出淮,以達黃河者也。
時濬徐、邳將訖工,一夕,水涌復淤。帝用嚴嵩言,遣官祭河神。而鵬、鈞復共奏請急築濬草灣、劉伶台,建閘三裏溝,迎納泗水清流;且於徐州以上至開封濬支河一二,令水分殺。其冬,漕河工竣,進鈞秩侍郎。
三十七年七月,曹縣新集淤。新集地接梁靖口,歷夏邑、丁家道口、馬牧集、韓家道口、司家道口至蕭縣薊門出小浮橋,此賈魯河故道也。自河患亟,別開支河出小河以殺水勢,而本河漸澀。至是遂決,趨東北段家口,析而為六,曰大溜溝、小溜溝、秦溝、濁河、胭脂溝、飛雲橋,俱由運河至徐洪。又分一支由碭山堅城集下郭貫樓,析而為五,曰龍溝、母河、梁樓溝、楊氏溝、胡店溝,亦由小浮橋會徐洪,而新集至小浮橋故道二百五十餘裏遂淤不可復矣。自後,河忽東忽西,靡有定向,水得分瀉者數年,不至壅潰。然分多勢弱,淺者僅二尺,識者知其必淤。
至四十四年七月,河決沛縣,上下二百餘裏運道俱淤。全河逆流,自沙河至徐州以北,至曹縣棠林集而下,北分二支:南流者繞沛縣戚山楊家集,入秦溝至徐;北流者繞豐縣華山東北由三敎堂出飛雲橋。又分而為十三支,或橫絕,或逆流入漕河,至湖陵城口,散漫湖坡,達於徐州,浩渺無際,而河變極矣。乃命朱衡為工部尚書兼理河漕,又以潘季馴為僉都御史總理河道。明年二月,復遣工科給事中何起鳴往勘河工。
衡巡行決口,舊渠已成陸,而盛應期所鑿新河故跡尚在,地高,河決至昭陽湖不能復東,乃定計開濬。而季馴則以新河土淺泉涌,勞費不貲,留城以上故道初淤可復也。由是二人有隙。起鳴至沛,還,上言:「舊河之難復有五。黃河全徙必殺上流,新集、龐家屯、趙家圈皆上流也。以不貲之財,投於河流已棄之故道,勢必不能,一也。自留城至沛,莽為巨浸,無所施工,二也。橫亙數十裏,褰裳無路,十萬之眾何所棲身,三也。挑濬則淖陷,築岸則無土,且南塞則北奔,四也。夏秋淫潦,難保不淤,五也。新河開鑿費省,且可絕後來潰決之患。宜用衡言開新河,而兼采季馴言,不全棄舊河。」廷臣議定,衡乃決開新河。
時季馴持復故道之議,廷臣又多以為然。遂勘議新集、郭貫樓諸上源地。衡言:
河出境山以北,則閘河淤;出徐州以南,則二洪涸;惟出境山至小浮橋四十餘裏間,乃兩利而無害。自黃河橫流,碭山郭貫樓支河皆已淤塞,改從華山分為南北二支:南出秦溝,正在境山南五裏許,運河可資其利;惟北出沛縣西及飛雲橋,逆上魚台,為患甚大。
朝廷不忍民罹水災,拳拳故道,命勘上源。但臣參考地形有五不可。自新集至兩河口皆平原高阜,無尺寸故道可因,郭貫樓抵龍溝頗有河形,又系新淤,無可駐足,其不可一也。黃河所經,鮮不為患,由新集則商、虞、夏邑受之,由郭貫樓則蕭、碭受之,今改復故道,則魚、沛之禍復移蕭、碭,其不可二也。河西注華山,勢若建瓴,欲從中鑿渠,挽水南向,必當築壩橫截,遏其東奔,於狂瀾巨浸之中,築壩數裏,為力甚難,其不可三也。役夫三十萬,曠日持久,騷動三省,其不可四也。大役踵興,工費數百萬,一有不繼,前功盡隳,其不可五也。惟當開廣秦溝,使下流通行,修築南岸長堤以防奔潰,可以甦魚、沛昏墊之民。
從之。衡乃開魚台南陽抵沛縣留城百四十餘裏,而濬舊河自留城以下,抵境山、茶城五十餘裏,由此與黃河會。又築馬家橋堤三萬五千二百八十丈,石堤三十裏,遏河之出飛雲橋者,趨秦溝以入洪。於是黃水不東侵,漕道通而沛流斷矣。方工未成,河複決沛縣,敗馬家橋堤。論者交章請罷衡。未幾,工竣。帝大喜,賦詩四章誌喜,以示在直諸臣。
隆慶元年五月加衡太子少保。始河之決也,支流散漫遍陸地,既而南趨濁河。迨新河成,則盡趨秦溝,而南北諸支河悉並流焉。然河勢益大漲。三年七月決沛縣,自考城、虞城、曹、單、豐、沛抵徐州俱受其害,茶城淤塞,漕船阻邳州不能進。已雖少通,而黃河水橫溢沛地,秦溝、濁河口淤沙旋疏旋壅。朱衡已召還,工部及總河都御史翁大立皆請於梁山之南別開一河以漕,避秦溝、濁河之險,後所謂泇河者也。詔令相度地勢,未果行。
四年秋,黃河暴至,茶城復淤,而山東沙、薛、汶、泗諸水驟溢,決仲家淺運道,由梁山出戚家港,合於黃河。大立復請因其勢而濬之。是時,淮水亦大溢,自泰山廟至七裏溝淤十餘裏,而水從諸家溝傍出,至清河縣河南鎮以合於黃河。大立又言:「開新莊閘以通回船,復陳瑄故道,則淮可無虞。獨黃河在睢寧、宿遷之間遷徙未知所定,泗州陵寢可虞。請濬古睢河,由宿遷歷宿州,出小浮橋以泄二洪之水。且規復清河、魚溝分河一道,下草灣,以免衝激之患,則南北運道庶幾可保。」時大立已內遷,方受代,而季馴以都御史復起總理河道。部議令區畫。
九月,河複決邳州,自睢寧白浪淺至宿遷小河口,淤百八十裏,糧艘阻不進。大立言:「比來河患不在山東、河南、豐、沛,而專在徐、邳,故先欲開泇河口以遠河勢、開蕭縣河以殺河流者,正謂浮沙壅聚,河面增高,為異日慮耳。今秋水洊至,橫溢為災。權宜之計,在棄故道而就新沖;經久之策,在開泇河以避洪水。」乞決擇於二者。部議主塞決口,而令大立條利害以聞。大立遂以開泇口、就新沖、復故道三策並進,且言其利害各相參。會罷去,策未決,而季馴則主復故道。
時茶城至呂梁,黃水為兩崖所束,不能下,又不得決。至五年四月,乃自靈璧雙溝而下,北決三口,南決八口,支流散溢,大勢下睢寧出小河,而匙頭灣八十裏正河悉淤。季馴役丁夫五萬,盡塞十一口,且濬匙頭灣,築縷堤三萬餘丈,匙頭灣故道以復。旋以漕船行新溜中,多漂沒,季馴罷去。
六年春復命尚書衡經理河工,以兵部侍郎萬恭總理河道。二人至,罷泇河議,專事徐、邳河,修築長堤,自徐州至宿遷小河口三百七十裏,並繕豐、沛大黃堤,正河安流,運道大通。衡乃上言:「河南屢被河患,大為堤防,今幸有數十年之安者,以防守嚴而備御素也。徐、邳為糧運正道,既多方以築之,則宜多方以守之。請用夫每裏十人以防,三裏一鋪,四鋪一老人巡視。伏秋水發時,五月十五日上堤,九月十五日下堤,願攜家居住者聽。」詔如議。六月,徐、邳河堤工竣,遂命衡回部,賞衡及總理河道都御史萬恭等銀幣有差。
是歲,御史吳從憲言:「淮安而上清河而下,正淮、泗、河、海沖流之會。河潦內出,海潮逆流,停蓄移時,沙泥旋聚,以故日就壅塞。宜以春夏時濬治,則下流疏暢,汎溢自平。」帝即命衡與漕臣勘議。而督理河道署郎中事陳應薦挑穵海口新河,長十裏有奇,闊五丈五尺,深一丈七尺,用夫六千四百餘人。
衡之被召將還也,上疏言:「國家治河,不過濬淺、築堤二策。濬淺之法,或爬或澇,或逼水而沖,或引水而避,此可人力勝者。然茶城與淮水會則在清河,茶城、清河無水不淺。蓋二水互為勝負,黃河水勝則壅沙而淤,及其消也,淮漕水勝,則沖沙而通。水力蓋居七八,非專用人力也。築堤則有截水、縷水之異,截水可施於閘河,不可施於黃河。蓋黃河湍悍,挾川潦之勢,何堅不瑕,安可以一堤當之。縷水則兩岸築堤,不使旁潰,始得遂其就下入海之性。蓋以順為治,非以人力勝水性,故至今百五六十年為永賴焉。清河之淺,應視茶城,遇黃河漲落時,輒挑河、潢,導淮水沖刷,雖遇漲而塞,必遇落而通,無足慮也。惟清江浦水勢最弱,出口處所適與黃河相值。宜於黃水盛發時,嚴閉各閘,毋使沙淤。若海口則自隆慶三年海嘯,壅水倒灌低洼之地,積瀦難泄。宜時加疏濬,毋使積塞。至築黃河兩岸堤,第當縷水,不得以攔截為名。」疏上,報聞而已。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明史   卷八十四‧志第六十  河渠二 黃河下
萬曆元年,河決房村,築堤窪子頭至秦溝口。明年,給事中鄭岳言:「運道自茶城至淮安五百餘裏,自嘉靖四十四年河水大發,淮口出水之際,海沙漸淤,今且高與山等。自淮而上,河流不迅,泥水愈淤。於是邳州淺,房村決,呂、梁二洪平,茶城倒流,皆坐此也。今不治海口之沙,乃日築徐、沛間堤岸,桃、宿而下,聽其所之。民之為魚,未有已時也。」因獻宋李公義、王令圖濬川爬法。命河臣勘奏,從其所言。而是年秋,淮、河並溢。明年八月,河決碭山及邵家口、曹家莊、韓登家口而北,淮亦決高家堰而東,徐、邳、淮南北漂沒千裏。自此桃、清上下河道淤塞,漕艘梗阻者數年,淮、揚多水患矣。總河都御史傅希摯改築碭山月堤,暫留三口為泄水之路。其冬,並塞之。
四年二月,督漕侍郎吳桂芳言:「淮、揚洪潦奔沖,蓋緣海濱汊港久堙,入海止雲梯一徑,致海擁橫沙,河流汎溢,而鹽、安、高、寶不可收拾。國家轉運,惟知急漕,而不暇急民,故朝廷設官,亦主治河,而不知治海。請設水利僉事一員,專疏海道,審度地利,如草灣及老黃河皆可趨海,何必專事雲梯哉?」帝優詔報可。
桂芳復言:「黃水抵清河與淮合流,經清江浦外河,東至草灣,又折而西南,過淮安、新城外河,轉入安東縣前,直下雲梯關入海。近年關口多壅,河流日淺,惟草灣地低下,黃河衝決,駸駸欲奪安東入海,以縣治所關,屢決屢塞。去歲,草灣迤東自決一口,宜於決口之西開挑新口,以迎埽灣之溜,而於金城至五港岸築堤束水。語云:『救一路哭,不當復計一家哭。』今淮、揚、鳳、泗、邳、徐不啻一路矣。安東自眾流匯圍,祇文廟、縣署僅存椽瓦,其勢垂陷,不如委之,以拯全淮。」帝不欲棄安東,而命開草灣如所請。八月,工竣,長萬一千一百餘丈,塞決口二十二,役夫四萬四千。帝以海口開濬,水患漸平,賚桂芳等有差。
未幾,河決韋家樓,又決沛縣縷水堤,豐、曹二縣長堤,豐、沛、徐州、睢寧、金鄉、魚台、單、曹田廬漂溺無算,河流齧宿遷城。帝從桂芳請,遷縣治、築土城避之。於是御史陳世寶請復老黃河故道,言:「河自桃源三義鎮歷清河縣北,至大河口會淮入海。運道自淮安天妃廟亂淮而下,十裏至大河口,從三義鎮出口向桃源大河而去,凡七十餘裏,是為老黃河。至嘉靖初,三義鎮口淤,而黃河改趨清河縣南與淮會,自此運道不由大河口而徑由清河北上矣。近者,崔鎮屢決,河勢漸趨故道。若仍開三義鎮口引河入清河北,或令出大河口與淮流合,或從清河西別開一河,引淮出河上游,則運道無恐,而淮、泗之水不為黃流所漲。」部覆允行。
桂芳言:「淮水向經清河會黃河趨海。自去秋河決崔鎮,清江正河淤淀,淮口梗塞。於是淮弱河強,不能奪草灣入海之途,而全淮南徙,橫灌山陽、高、寶間,向來湖水不逾五尺,堤僅七尺,今堤加丈二,而水更過之。宜急護湖堤以殺水勢。」部議以為必淮有所歸,而後堤可保,請令桂芳等熟計。報可。
開河、護堤二說未定,而河複決崔鎮,宿、沛、清、桃兩岸多壞,黃河日淤墊,淮水為河所迫,徙而南,時五年八月也。希摯議塞決口,束水歸漕。桂芳欲沖刷成河,以為老黃河入海之路。帝令急塞決口,而俟水勢稍定,乃從桂芳言。時給事中湯聘尹議導淮入江以避黃,會桂芳言:「黃水向老黃河故道而去,下奔如駛,淮遂乘虛湧入清口故道,淮、揚水勢漸消。」部議行勘,以河、淮既合,乃寢其議。
管理南河工部郎中施天麟言:
淮、泗之水不下清口而下山陽,從黃浦口入海。浦口不能盡泄,浸淫高、寶邵伯諸湖,而湖堤盡沒,則以淮、泗本不入湖,而今入湖故也。淮、泗之入湖者,又緣清口向未淤塞,而今淤塞故也。清口之淤塞者,又緣黃河淤塞日高,淮水不得不讓河而南徙也。蓋淮水併力敵黃,勝負或亦相半,自高家堰廢壞,而清口內通濟橋、朱家等口淮水內灌,於是淮、泗之力分,而黃河得以全力制其敝,此清口所以獨淤於今歲也。下流既淤,則上流不得不決。
每歲糧艘以四五月畢運,而堤以六七月壞。水發之時不能為力,水落之後方圖堵塞。甫及春初,運事又迫,僅完堤工,於河身無與。河身不挑則來年益高。上流之決,必及於徐、呂,而不止於邳、遷;下流之涸,將盡乎邳、遷,而不止於清、桃。須不惜一年糧運,不惜數萬帑藏,開挑正河,寬限責成,乃為一勞永逸。
至高家堰、朱家等口,宜及時築塞,使淮、泗併力足以敵黃,則淮水之故道可復,高、寶之大患可減。若興、鹽海口堙塞,亦宜大加疏濬。而湖堤多建減水大閘,堤下多開支河。要未有不先黃河而可以治淮,亦未有不疏通淮水而可以固堤者也。
事下河漕諸臣會議。
淮之出清口也,以黃水由老黃河奔注,而老黃河久淤,未幾復塞,淮水仍漲溢。給事中劉鉉請亟開通海口,而簡大臣會同河漕諸臣往治。乃命桂芳為工部尚書兼理河漕,而裁總河都御史官。桂芳甫受命而卒。
六年夏,潘季馴代。時給事中李淶請多濬海口,以導眾水之歸。給事中王道成則請塞崔鎮決口,築桃、宿長堤,修理高家堰,開復老黃河。並下河臣議。季馴與督漕侍郎江一麟相度水勢,言
海口自雲梯關四套以下,闊七八裏至十餘裏,深三四丈。欲別議開鑿,必須深闊相類,方可注放,工力甚難。且未至海口,干地猶可施工,其將入海之地,潮汐往來,與舊口等耳。舊口皆系積沙,人力雖不可濬,水力自能沖刷,海無可濬之理。惟當導河歸海,則以水治水,即濬海之策也。河亦非可以人力導,惟當繕治堤防,俾無旁決,則水由地中,沙隨水去,即導河之策也。
頻年以來,日以繕堤為事,顧卑薄而不能支,迫近而不能容,雜以浮沙而不能久。是以河決崔鎮,水多北潰,為無堤也。淮決高家堰、黃浦口,水多東潰,堤弗固也。不咎制之未備,而咎築堤為下策,豈通論哉!上流既旁潰,又岐下流而分之,其趨雲梯入海口者,譬猶強弩之末耳。水勢益分則力益弱,安能導積沙以注海。
故今日濬海急務,必先塞決以導河,尤當固堤以杜決,而欲堤之不決,必真土而勿雜浮沙,高厚而勿惜鉅費,讓遠而勿與爭地,則堤乃可固也。沿河堤固,而崔鎮口塞,則黃不旁決而沖漕力專。高家堰築,朱家口塞,則淮不旁決而會黃力專。淮、黃既合,自有控海之勢。又懼其分而力弱也,必暫塞清江浦河,而嚴司啟閉以防其內奔。姑置草灣河,而專復雲梯以還其故道。仍接築淮安新城長堤,以防其末流。使黃、淮力全,涓滴悉趨於海,則力強且專,下流之積沙自去,海不濬而辟,河不挑而深,所謂固堤即以導河,導河即以濬海也。
又言:
黃水入徐,歷邳、宿、桃、清,至清口會淮而東入海。淮水自洛及鳳,歷盱、泗,至清口會河而東入海。此兩河故道也。元漕江南粟,則由揚州直北廟灣入海,未嘗淮。陳瑄始堤管家諸湖,通淮為運道。慮淮水漲溢,則築高家堰堤以捍之,起武家墩,經大、小澗至阜寧湖,而淮不東侵。又慮黃河漲溢,則堤新城北以捍之,起清江浦,沿池山、柳浦灣迤東,而黃不南侵。
其後,堤岸漸傾,水從高堰決入,淮郡遂同魚鱉。而當事者未考其故,謂海口壅閉,宜亟穿支渠。詎知草灣一開,西橋以上正河遂至淤阻。夫新河闊二十餘丈,深僅丈許,較故道僅三十之一,豈能受全河之水?下流既壅,上流自潰,此崔鎮諸口所由決也。今新河復塞,故河漸已通流,雖深闊未及原河十一,而兩河全下,沙隨水刷,欲其全復河身不難也。河身既復,闊者七八裏,狹亦不下三四百丈,滔滔東下,何水不容?匪惟不必別鑿他所,即草灣亦可置勿濬矣。
故為今計,惟修復陳瑄故跡,高築南北兩堤,以斷兩河之內灌,則淮、揚昏墊可免。塞黃浦口,築寶應堤,濬東關等淺,修五閘,復五壩,則淮南運道無虞。堅塞桃源以下崔鎮口諸決,則全河可歸故道。黃、淮既無旁決,並驅入海,則沙隨水刷,海口自復,而桃、清淺阻,又不足言。此以水治水之法也。若夫爬撈之說,僅可行諸閘河,前入屢試無功,徒費工料。」於是條上六議:曰塞決口以挽正河,曰築堤防以杜潰決,曰復閘壩以防外河,曰創滾水壩以固堤岸,曰止濬海工程以省糜費,曰寢開老黃河之議以仍利涉。帝悉從其請。
七年十月,兩河工成,賚季馴、一麟銀幣,而遣給事中尹瑾勘實。八年春進季馴太子太保工部尚書,蔭一子。一麟等遷擢有差。是役也,築高家堰堤六十餘裏,歸仁集堤四十餘裏,柳浦灣堤東西七十餘裏,塞崔鎮等決口百三十,築徐、睢、邳、宿、桃、清兩岸遙堤五萬六千餘丈,碭、豐大壩各一道,徐、沛、豐、碭縷堤百四十餘裏,建崔鎮、徐升、季泰、三義減水石壩四座,遷通濟閘於甘羅城南,淮、揚間堤壩無不修築,費帑金五十六萬有奇。其秋擢季馴南京兵部尚書。季馴又請復新集至小浮橋故道,給事中王道成、河南巡撫周鑒等不可而止。自桂芳、季馴時罷總河不設,其後但以督漕兼理河道。高堰初築,清口方暢,流連數年,河道無大患。
至十五年,封丘、偃師、東明、長垣屢被衝決。大學士申時行言:「河所決地在三省,守臣畫地分修,易推委。河道未大壞,不必設都御史,宜遣風力老成給事中一人行河。」乃命工科都給事中常居敬往。居敬請修築大社集東至白茅集長堤百裏。從之。
初,黃河由徐州小浮橋入運,其河深且近洪,能刷洪以深河,利於運道。後漸徙沛縣飛雲橋及徐州大、小溜溝。至嘉靖末,決邵家口,出秦溝,由濁河口入運,河淺,迫茶城,茶城歲淤,運道數害。萬曆五年冬,河復南趨,出小浮橋故道,未幾復堙。潘季馴之塞崔鎮也,厚築堤岸,束水歸漕。嗣後水發,河臣輒加堤,而河身日高矣。於是督漕僉都御史楊一魁欲復黃河故道,請自歸德以下丁家道口濬至石將軍廟,令河仍自小浮橋出。又言:「善治水者,以疏不以障。年來堤上加堤,水高凌空,不啻過顙。濱河城郭,決水可灌。宜測河身深淺,隨處挑濬,而於黃河分流故道,設減水石門以泄暴漲。」給事中王士性則請復老黃河故道。大略言:
自徐而下,河身日高,而為堤以束之,堤與徐州城等。束益急,流益迅,委全力於淮而淮不任。故昔之黃、淮合,今黃強而淮益縮,不複合矣。黃強而一啟天妃、通濟諸閘,則灌運河如建瓴。高、寶一梗,江南之運坐廢。淮縮則退而侵泗。為祖陵計,不得不建石堤護之。堤增河益高,根本大可虞也。河至清河凡四折而後入海。淮安、高、寶、鹽、興數百萬生靈之命托之一丸泥,決則盡成魚暇矣。
紛紛之議,有欲增堤泗州者,有欲開顏家、灌口、永濟三河,南甃高家堰、北築滾水壩者。總不如復河故道,為一勞永逸之計也。河故道由三義鎮達葉家沖與淮合,在清河縣北別有濟運河,在縣南蓋支河耳。河強奪支河,直趨縣南,而自棄北流之道,然河形固在也。自桃源至瓦子灘凡九十裏,窪下不耕,無室廬填墓之礙,雖開河費鉅,而故道一復,為利無窮。
議皆未定。居敬及御史喬璧星皆請復專設總理大臣。乃命潘季馴為右都御史總督河道。
時帝從居敬言,罷老黃河議,而季馴抵官,言:「親集故道,故老言『銅幫鐵底』,當開,但歲儉費繁,未能遽行。」又言:「黃水濁而強,汶、泗清且弱,交會茶城。伏秋黃水發,則倒灌人漕,沙停而淤,勢所必至。然黃水一落,漕即從之,沙隨水去,不濬自通,縱有淺阻,不過旬日。往時建古洪、內華二閘,黃漲則閉閘以遏濁流,黃退則啟閘以縱泉水。近者居敬復增建鎮口閘,去河愈近,則吐納愈易。但當嚴閘禁如清江浦三閘之法,則河渠永賴矣。」帝方委季馴,即從其言,罷故道之議。未幾,水患益甚。
十七年六月,黃水暴漲,決獸醫口月堤,漫李景高口新堤,沖入夏鎮內河,壞田廬,沒人民無算。十月,決口塞。十八年,大溢,徐州水積城中者逾年。眾議遷城改河。季馴濬魁山支河以通之,起蘇伯湖至小河口,積水乃消。十九年九月,泗州大水,州治淹三尺,居民沉溺十九,浸及祖陵。而山陽復河決,江都、邵伯又因湖水下注,田廬浸傷。工部尚書曾同亨上其事,議者紛起。乃命工科給事中張貞觀往泗州勘視水勢,而從給事中楊其休言,放季馴歸,用舒應龍為工部尚書總督河道。
二十年三月,季馴將去,條上辨惑者六事,力言河不兩行,新河不當開,支渠不當濬。又著書曰河防一覽,大旨在築堤障河,束水歸漕;築堰障淮,逼淮注黃。以清刷濁,沙隨水去。合則流急,急則蕩滌而河深;分則流緩,緩則停滯而沙積。上流既急,則海口自辟而無待於開。其治堤之法,有縷堤以束其流,有遙堤以寬其勢,有滾水壩以泄其怒。法甚詳,言甚辯。然當是時,水勢橫潰,徐、泗、淮、揚間無歲不受患,祖陵被水。季馴謂當自消,已而不驗。於是季馴言詘,而分黃導淮之議由此起矣。
貞觀抵泗州言:「臣謁祖陵,見泗城如水上浮盂,盂中之水復滿。祖陵自神路至三橋、丹墀,無一不被水。且高堰危如累卵,又高、寶隱禍也。今欲泄淮,當以辟海口積沙為第一義。然泄淮不若殺黃,而殺黃於淮流之既合,不若殺於未合。但殺於既合者與運無妨,殺於未合者與運稍礙。別標本,究利害,必當殺於未合之先。至於廣入海之途,則自鮑家口、黃家營至魚溝、金城左右,地勢頗下,似當因而利導之。」貞觀又會應龍及總漕陳於陛等言:「淮、黃同趨者惟海,而淮之由黃達海者惟清口。自海沙開濬無期,因而河身日高;自河流倒灌無已,因而清口日塞。以致淮水上浸祖陵,漫及高、寶,而興、泰運堤亦衝決矣。今議辟清口沙,且分黃河之流於清口上流十裏地,去口不遠,不至為運道梗。分於上,複合於下,則沖海之力專。合必於草灣之下,恐其復沖正河,為淮城患也。塞鮑家口、黃家營二決,恐橫衝新河,散溢無歸。兩岸俱堤,則東北清、沭、海、安窪下地不虞潰決。計費凡三十六萬有奇。若海口之塞,則潮汐莫窺其涯,難施畚鍤。惟淮、黃合流東下,河身滌而漸深,海口刷而漸辟,亦事理之可必者。」帝悉從其請。乃議於清口上流北岸,開腰鋪支河達於草灣。
既而淮水自決張福堤。直隸巡按彭應參言:「祖陵度可無虞,且方東備倭警,宜暫停河工。」部議令河臣熟計。應龍、貞觀言:「為祖陵久遠計,支河實必不容已之工,請候明春倭警寧息舉行。」其事遂寢。
二十一年春,貞觀報命,議開歸、徐達小河口,以救徐、邳之溢;導濁河入小浮橋故道,以紓鎮口之患。下總河會官集議,未定。五月,大雨,河決單縣黃堌口,一由徐州出小浮橋,一由舊河達鎮口閘。邳城陷水中,高、寶諸湖堤決口無算。明年,湖堤盡築塞,而黃水大漲,清口沙墊,淮水不能東下,於是挾上源阜陵諸湖與山溪之水,暴浸祖陵,泗城淹沒。二十三年,又決高郵中堤及高家堰、高良澗,而水患益急矣。
先是,御史陳邦科言:「固堤束水未收刷沙之利,而反致衝決。法當用濬,其方有三。冬春水涸,令沿河淺夫乘時撈淺,則沙不停而去,一也。官民船往來,船尾悉擊鈀犁,乘風搜滌,則沙不寧而去,二也。仿水磨、水碓之法,置為木機,乘水滾盪,則沙不留而去,三也。至淮必不可不會黃,故高堰斷不可棄。湖溢必傷堤,故周家橋潰處斷不可開。已棄之道必淤滿,故老黃河、草灣等處斷不可。」疏下所司議。戶部郎中華存禮則請復黃河故道,並濬草灣。而是時腰鋪猶未開,工部侍郎沈節甫言:「復黃河未可輕議,至諸策皆第補偏救弊而已,宜概停罷。」乃召應龍還工部,時二十二年九月也。
既而給事中吳應明言:「先因黃河遷徙無常,設遙、縷二堤束水歸漕,及水過沙停,河身日高,徐、邳以下居民盡在水底。今清口外則黃流阻遏,清口內則淤沙橫截,強河橫灌上流約百裏許,淮水僅出沙上之浮流,而瀦蓄於盱、泗者遂為祖陵患矣。張貞觀所議腰鋪支河歸之草灣,或從清河南岸別開小河至駱家營、馬廠等地,出會大河,建閘啟閉,一遇運淺,即行此河,亦策之便者。」至治泗水,則有議開老子山,引淮水入江者。宜置閘以時啟閉,拆張福堤而堤清口,使河水無南向。部議下河漕諸臣會勘。直隸巡按牛應元因謁祖陵,目擊河患,繪圖以進,因上疏言:
黃高淮壅,起於嘉靖末年河臣鑿徐、呂二洪巨石,而沙日停,河身日高,潰決由此起。當事者計無復之,兩岸築長堤以束,曰縷堤。縷堤複決,更於數裏外築重堤以防,曰遙堤。雖歲決歲補,而莫可誰何矣。
黃、淮交會,本自清河北二十裏駱家營,折而東至大河口會淮,所稱老黃河是也。陳瑄以其迂曲,從駱家營開一支河,為見今河道,而老黃河淤矣。萬曆間,復開草灣支河,黃舍故道而趨,以致清口交會之地,二水相持,淮不勝黃,則竄入各閘口,淮安士民於各閘口築一土埂以防之。嗣後黃、淮暴漲,水退沙停,清口遂淤,今稱門限沙是也。當事者不思挑門限沙,乃傍土埂築高堰,橫亙六十裏,置全淮正流之口不事,復將從旁入黃之張福口一併築堤塞之,遂倒流而為泗陵患矣。前歲,科臣貞觀議辟門限沙,裁張福堤,其所重又在支河腰鋪之開。
總之,全口淤沙未盡挑辟,即腰鋪工成,淮水未能出也,況下流鮑、王諸口已決,難以施工。豈若復黃河故道,盡辟清口淤沙之為要乎?且疏上流,不若科臣應明所議,就草灣下流濬諸決口,俾由安東歸五港,或於周家橋量為疏通,而急塞黃堌口,挑蕭、碭渠道,濬符離淺阻。至宿遷小河為淮水入黃正路,急宜挑辟,使有所歸。
應龍言:「張福堤已決百餘丈,清口方挑沙,而腰鋪之開尤不可廢。」工部侍郎沈思孝因言:「老黃河自三義鎮至葉家沖僅八千餘丈,河形尚存。宜亟開濬,則河分為二,一從故道抵顏家河入海,一從清口會淮,患當自弭。請遣風力科臣一人,與河漕諸臣定畫一之計。」乃命禮科給事中張企程往勘。而以水患累年,迄無成畫,遷延糜費,罷應龍職為民,常居敬、張貞觀、彭應參等皆譴責有差。
御史高舉清「疏周家橋,裁張福堤,辟門限沙,建滾水石壩於周家橋、大小澗口、武家墩、綠楊溝上下,而壩外濬河築岸,使行地中。改塘埂十二閘為壩,灌閘外十二河,以辟入海之路。濬芒稻河,且多建濱江水閘,以廣入江之途。然海口日壅,則河沙日積,河身日高,而淮亦不能安流。有灌口者,視諸口頗大,而近日所決蔣家、鮑家、畀家三口直與相射,宜挑濬成河,俾由此入海。」工部主事樊兆程亦議辟海口,而言:「舊海口決不可濬,當自鮑家營至五港口挑濬成河,令從灌口入海。」俱下工部。請並委企程勘議。
是時,總河工部尚書楊一魁被論,乞罷,因言:「清口宜濬,黃河故道宜復,高堰不必修,石堤不必砌,減水閘壩不必用。」帝不允辭,而詔以盡心任事。御史夏之臣則言:「海口沙不可劈,草灣河不必濬,腰鋪新河四十裏不必開,雲梯關不必辟,惟當急開高堰,以救祖陵。」且言:「曆年以來,高良澗土堤每遇伏秋即衝決,大澗口石堤每遇洶湧即崩潰。是高堰在,為高、寶之利小;而高堰決,則為高、寶之害大也。孰若明議而明開之,使知趨避乎?」給事中黃運泰則又言:「黃河下流未泄,而遽開高堰、周橋以泄淮水,則淮流南下,黃必乘之,高、寶間盡為沼,而運道月河必衝決矣。不如濬五港口,達灌口門,以入於海之為得也。」詔並行勘議。
企程乃上言:「前此河不為陵患,自隆慶末年高、寶、淮、揚告急,當事狃於目前,清口既淤,又築高堰以遏之,堤張福以束之,障全淮之水與黃角勝,不虞其勢不敵也。迨後甃石加築,堙塞愈堅,舉七十二溪之水匯於泗者,僅留數丈一口出之,出者什一,停者什九。河身日高,流日壅,淮日益不得出,而瀦蓄日益深,安得不倒流旁溢為泗陵患乎?今議疏淮以安陵,疏黃以導淮者,言人人殊。而謂高堰當決者,臣以為屏翰淮、揚,殆不可少。莫若於其南五十裏開周家橋注草子湖,大加開濬,一由金家灣入芒稻河注之江,一由子嬰溝入廣洋湖達之海,則淮水上流半有宣洩矣。於其北十五裏開武家墩,注永濟河,由窯灣閘出口直達涇河,從射陽湖入海,則淮水下流半有歸宿矣。此急救祖陵第一義也。」會是時,祖陵積水稍退,一魁以聞,帝大悅,仍諭諸臣急協定宣洩。
於是企程、一魁共議欲分殺黃流以縱淮,別疏海口以導黃。而督漕尚書褚鈇則以江北歲祲,民不堪大役,欲先泄泄淮而徐議分黃。御史應元折衷其說,言:「導淮勢便而功易,分黃功大而利遠。顧河臣所請亦第六十八萬金,國家亦何靳於此?」御史陳煃嘗令寶應,慮周家橋既開,則以高郵、邵伯為壑,運道、民產、鹽場交受其害,上疏爭之,語甚激,大旨分黃為先,而淮不必深治。且欲多開入海之路,令高、寶諸湖之水皆東,而後周家橋、武家墩之水可注。而淮安知府馬化龍復進分黃五難之說。潁州兵備道李弘道又謂宜開高堰。鈇遂據以上聞。給事中林熙春駁之,言:「淮猶昔日之淮,而河非昔日之河,先是河身未高,而淮尚安流,今則河身既高,而淮受倒灌,此導淮固以為淮,分黃亦以為淮。」工部乃覆奏云:「先議開腰鋪支河以分黃流,以倭儆、災傷停寢,遂貽今日之患。今黃家壩分黃之工若復沮格,淮壅為害,誰職其咎?請令治河諸臣導淮分黃,亟行興舉。」報可。
二十四年八月,一魁興工未竣,復條上分淮導黃事宜十事。十月,河工告成,直隸巡按御史蔣春芳以聞,復條上善後事宜十六事。乃賞賚一魁等有差。是役也,役夫二十萬,開桃源黃河壩新河,起黃家嘴,至安東五港、灌口,長三百餘裏,分泄黃水入海,以抑黃強。辟清口沙七裏,建武家墩、高良澗、周家橋石閘,泄淮水三道入海,且引其支流入江。於是泗陵水患平,而淮、揚安矣。
然是時一魁專力桃、清、淮、泗間,而上流單縣黃堌口之決,以為不必塞。鈇及春芳皆請塞之。給事中李應策言:「漕臣主運,河臣主工,各自為見。宜再令析議。」一魁言:「黃堌口一支由虞城、夏邑接碭山、蕭縣、宿州至宿遷,出白洋河,一小支分蕭縣兩河口,出徐州小浮橋,相距不滿四十裏。當疏濬與正河會,更通鎮口閘裏湖之水,與小浮橋二水會,則黃堌口不必塞,而運道無滯矣。」從之。於是議濬小浮橋、沂河口、小河口以濟徐、邳運道,以泄碭、蕭漫流,掊歸仁堤以護陵寢。
是時,徐、邳復見清、泗運道不利,鈇終以為憂。二十五年正月,復極言黃堌口不塞,則全河南徙,害且立見。議者亦多恐下齧歸仁,為二陵患。三月,小浮橋等口工垂竣,一魁言:
運道通利,河徙不相妨,已有明驗。惟議者以祖陵為慮,請征往事折之。洪武二十四年,河決原武,東南至壽州入淮。永樂九年,河北入魚台。未幾復南決,由渦河經懷遠入淮。時兩河合流,歷鳳、泗以出清口,未聞為祖陵患。正統十三年,河北沖張秋。景泰中,徐有貞塞之,復由渦河入淮。弘治二年,河又北沖,白昂、劉大夏塞之,復南流,一由中牟至潁、壽,一由亳州至渦河入淮,一由宿遷小河口會泗。全河大勢縱橫潁、亳、鳳、泗間,下溢符離、睢、宿,未聞為祖陵慮,亦不聞堤及歸仁也。
正德三年後,河漸北徙,由小浮橋、飛雲橋、谷亭三道入漕,盡趨徐、邳,出二洪,運道雖濟,而泛溢實甚。嘉靖十一年,朱裳始有渦河一支中經鳳陽祖陵未敢輕舉之說。然當時猶時濬祥符之董盆口、寧陵之五裏鋪、滎澤之孫家渡、蘭陽之趙皮寨,又或決睢州之地丘店、界牌口、野雞岡,寧陵之楊村鋪,俱入舊河,從亳、鳳入淮,南流未絕,亦何嘗為祖陵患?
嘉靖二十五年後,南流故道始盡塞,或由秦溝入漕,或由濁河入漕。五十年來全河盡出徐、邳,奪泗入淮。而當事者方認客作主,日築堤而窘之,以致河流日壅,淮不敵黃,退而內瀦,遂貽盱、泗祖陵之患。此實由內水之停壅,不由外水之沖射也。萬曆七年,潘季馴始慮黃流倒灌小河、白洋等口,挾諸河水沖射祖陵,乃作歸仁堤為保障計,復張大其說,謂祖陵命脈全賴此堤。習聞其說者,遂疑黃堌之決,下齧歸仁,不知黃堌一決,下流易泄,必無上灌之虞。況今小河不日竣工,引河復歸故道,去歸仁益遠,奚煩過計為?」報可。
一魁既開小浮橋,築義安山,濬小河口,引武沂泉濟運。及是年四月,河復大決黃堌口,溢夏邑、永城,由宿州府離橋出宿遷新河口入大河,其半由徐州入舊河濟運。上源水枯,而義安束水橫壩復沖二十餘丈,小浮橋水脈微細,二洪告涸,運道阻澀。一魁因議挑黃堌口迤上埽灣、淤嘴二處,且大挑其下李吉口北下濁河,救小浮橋上流數十裏之涸。復上言:「黃河南旋至韓家道、盤岔河、丁家莊,俱岸闊百丈,深逾二丈,乃銅幫鐵底故道也。至劉家窪,始強半南流,得山西坡、永涸湖以為壑,出溪口入符離河,亦故道也。惟徐、邳運道淺涸,所以首議開小浮橋,再加挑辟,必大為運道之利。乃欲自黃堌挽回全河,必須挑四百裏淤高之河身,築三百裏南岸之長堤,不惟所費不貲,竊恐後患無已。」御史楊光訓等亦議挑埽灣直渠,展濟濁河,及築山西坡歸仁堤,與一魁合,獨鈇異議。帝命從一魁言。
一魁復言:「歸仁在西北,泗州在東南,相距百九十裏,中隔重岡疊嶂。且歸仁之北有白洋河、朱家溝、周家溝、胡家溝、小河口泄入運河,勢如建瓴,即無歸仁,祖陵無足慮。濁河淤墊,高出地上,曹、單間闊一二百丈,深二三丈,尚不免橫流,徐、邳間僅百丈,深止丈余,徐西有淺至二三尺者,而夏、永、韓家道口至符離,河闊深視曹、單,避高就下,水之本性,河流所棄,自古難復。且運河本籍山東諸泉,不資黃水,惟當仿正統間二洪南北口建閘之制,於鎮口之下,大浮橋之上,呂梁之下洪,邳州之沙坊,各建石閘,節宣汶、泗,而以小浮橋、沂河口二水助之,更於鎮口西築壩截黃,開唐家口而注之龍溝,會小浮橋入運,以杜灌淤鎮口之害,實萬全計也。」報可。
二十六年春,從楊光訓等議,撤鈇,命一魁兼管漕運。六月,召一魁掌部事,命劉東星為工部侍郎,總理河漕。
二十七年春,東星上言:「河自商、虞而下,由丁家道口抵韓家道口、趙家圈、石將軍廟、兩河口,出小浮橋下二洪,乃賈魯故道也。自元及我朝行之甚利。嘉靖三十七年北徙濁河,而此河遂淤。潘季馴議復開之,以工費浩繁而止。今河東決黃堌,由韓家道口至趙家圈百餘裏,沖刷成河,即季馴議復之故道也。由趙家圈至兩河口,直接三仙台新渠,長僅四十裏,募夫五萬濬之,逾月當竣,而大挑運河,小挑濁河,俱可節省。惟李吉口故道嘗挑復淤,去冬已挑數裏,前功難棄,然至鎮口三百裏而遙,不若趙家圈至兩河口四十裏而近。況大浮橋已建閘蓄汶、泗之水,則鎮口濟運亦無藉黃流。」報可。十月,功成,加東星工部尚書,一魁及余官賞賚有差。
初,給事中楊廷蘭因黃堌之決,請開泇河,給事中楊應文亦主其說。既而直隸巡按御史佴祺復言之。東星既開趙家圈,復采眾說,鑿泇河,以地多沙石,工未就而東星病。河既南徙,李吉口淤殿日高,北流遂絕,而趙家圈亦日就淤塞,徐、邳間三百裏,河水尺余,糧艘阻塞。
二十九年秋,工科給事中張問達疏論之。會開、歸大水,河漲商丘,決蕭家口,全河盡南注。河身變為平沙,商賈舟膠沙上。南岸蒙牆寺忽徙置北岸,商、虞多被淹沒,河勢盡趨東南,而黃堌斷流。河南巡撫曾如春以聞,曰:「此河徙,非決也。」問達復言:「蕭家口在黃堌上流,未有商舟不能行於蕭家口而能行於黃堌以東者,運艘大可慮。」帝從其言,方命東星勘議,而東星卒矣。問達復言:「運道之壞,一因黃堌口之決,不早杜塞;更因併力泇河,以致趙家圈淤塞斷流,河身日高,河水日淺,而蕭家口遂決,全河奔潰入淮,勢及陵寢。東星已逝,宜急補河臣,早定長策。」大學士沈一貫、給事中桂有根皆趣簡河臣。
御史高舉獻三策。請濬黃堌口以下舊河,引黃水注之東,遂塞黃堌口,而遏其南,俟舊河沖刷深,則並塞新決之口。其二則請開泇河及膠萊河,而言河漕不宜並於一人,當選擇分任其事。江北巡按御史吳崇禮則請自蒙牆寺西北黃河灣曲之所,開濬直河,引水東流。且濬李吉口至堅城集淤道三十餘裏,而盡塞黃堌以南決口,使河流盡歸正漕。工部尚書一魁酌舉崇禮之議,以開直河、塞黃堌口、濬淤道為正策,而以泇河為旁策,膠萊為備策。帝命急挑舊河,塞決口,且兼挑泇河以備用。下山東撫按勘視膠萊河。
三十年春,一魁覆河撫如春疏言:「黃河勢趨邳、宿,請築汴堤自歸德至靈、虹,以障南徙。且疏小河口,使黃流盡歸之,則瀰漫自消,祖陵可無患。」帝喜納之。已而言者再疏攻一魁。帝以一魁不塞黃堌口,致沖祖陵,斥為民。復用崇禮議,分設河漕二臣,命如春為工部侍郎,總理河道。如春議開虞城王家口,挽全河東歸,須費六十萬。
三十一年春,山東巡撫黃克纘言:「王家口為蒙牆上源,上流既達,則下流不可旁泄,宜遂塞蒙牆口。」從之。時蒙牆決口廣八十餘丈,如春所開新河未及其半,塞而注之,慮不任受。有獻策者言:「河流既回,勢若雷霆,藉其勢沖之,淺者可深也。」如春遂令放水,水皆泥沙,流少緩,旋淤。夏四月,水暴漲,沖魚、單、豐、沛間,如春以憂卒。乃命李化龍為工部侍郎,代其任。
給事中宋一韓言:「黃河故道已復,陵、運無虞。決口懼難塞,宜深濬堅城以上淺阻,而增築徐、邳兩岸,使下流有所容,則舊河可塞。」給事中孟成己言:「塞舊河急,而濬新河尤急。」化龍甫至,河大決單縣蘇家莊及曹縣縷堤,又決沛縣四鋪口太行堤,灌昭陽湖,入夏鎮,橫衝運道。化龍議開泇河,屬之邳州直河,以避河險。給事中侯慶遠因言:「泇河成,則他工可徐圖,第毋縱河入淮。淮利則洪澤水減,而陵自安矣。」
三十二年正月,部覆化龍疏,大略言:「河自歸德而下,合運入海,其路有三:由蘭陽道考城至李吉口,過堅城集,入六座樓,出茶城而向徐、邳,是名濁河,為中路;由曹、單經豐、沛,出飛雲橋,汎昭陽湖,入龍塘,出秦溝而向徐、邳,是名銀河,為北路;由潘家口過司家道口,至何家堤,經符離,道睢寧,入宿遷,出小河口入運,是名符離河,為南路。南路近陵,北路近運,惟中路既遠於陵,且可濟運,前河臣興役未竣,而河形尚在。」因奏開泇有六善。帝從其議。
工部尚書姚繼可言:「黃河沖徙,河臣議于堅城集以上開渠引河,使下流疏通,復分六座樓、苑家樓二路殺其水勢,既可移豐、沛之患,又不至沼碭山之城。開泇分黃,兩工並舉,乞速發帑以濟。」允之。八月,化龍奏分水河成。事具泇河志中。加化龍太子少保兵部尚書。會化龍丁艱候代,命曹時聘為工部侍郎,總理河道。是秋,河決豐縣,由昭陽湖穿李家港口,出鎮口,上灌南陽,而單縣決口復潰,魚台、濟寧間平地成湖。
三十三年春,化龍言:「豐之失,由巡守不嚴,單之失,由下埽不早,而皆由蘇家莊之決。南直、山東相推諉,請各罰防河守臣。至年來緩堤防而急挑濬,堤壞水溢,不咎守堤之不力,惟委濬河之不深。夫河北岸自曹縣以下無入張秋之路,南岸自虞城以下無入淮之路,惟由徐、邳達鎮口為運道。故河北決曹、鄆、豐、沛間,則由昭陽湖出李家口,而運道溢;南決虞、夏、徐、邳間,則由小河口及白洋河,而運道涸。今泇河既成,起直河至夏鎮,與黃河隔絕,山東、直隸間,河不能制運道之命。獨朱旺口以上,決單則單沼,決曹則曹魚,及豐、沛、徐、邳、魚、碭皆命懸一線堤防,何可緩也?至中州荊隆口、銅瓦廂皆入張秋之路,孫家渡、野雞岡、蒙牆寺皆入淮之路,一不守,則北壞運,南犯陵,其害甚大。請西自開封,東至徐、邳,無不守之地,上自司道,下至府縣,無不守之人,庶幾可息河患。」乃敕時聘申飭焉。
其秋,時聘言:「自蘇莊一決,全河北注者三年。初泛豐、沛,繼沼單、魚,陳燦之塞不成,南陽之堤盡壞。今且上灌全濟,旁侵運道矣。臣親詣曹、單,上視王家口新築之壩,下視朱旺口北潰之流,知河之大可憂者三,而機之不可失者二。河決行堤,泛溢平地,昭陽日墊,下流日淤,水出李家口者日漸微緩,勢不得不退而上溢。溢於南,則孫家渡、野雞岡皆入淮故道,毋謂蒙牆已塞,而無憂於陵。溢於北,則芝麻莊、荊隆口皆入張秋故道,毋謂泇役已成,而無憂於運。且南之夏、商,北之曹、濮,其地益插,其禍益烈,其挽回益不易,毋謂災止魚、濟,而無憂於民。顧自王家口以達朱旺,新導之河在焉。疏其下流以出小浮橋,則三百裏長河暢流,機可乘者一。自徐而下,清黃並行,沙隨水刷,此數十年所未有,因而導水歸徐,容受有地,機可乘者二。臣與諸臣熟計,河之中路有南北二支:北出濁河,嘗再疏再壅;惟南出小浮橋,地形卑下,其勢甚順,度長三萬丈有奇,估銀八十萬兩。公諸虛耗,乞多方處給。」疏上留中。時聘乃大挑朱旺口。十一月興工,用夫五十萬。三十四年四月,工成,自朱旺達小浮橋延袤百七十裏,渠廣堤厚,河歸故道。
六月,河決蕭縣郭暖樓人字口,北支至茶城、鎮口。三十五年,決單縣。三十九年六月,決徐州狼矢溝。四十年九月,決徐州三山,沖縷堤二百八十丈,遙堤百七十餘丈,梨林鋪以下二十裏正河悉為平陸,邳、睢河水耗竭。總河都御史劉士忠開韓家壩外小渠引水,由是壩以東始通舟楫。四十二年,決靈璧陳鋪。四十四年五月,複決狼矢溝,由蛤鰻、周柳諸湖入泇河,出直口,復與黃會。六月,決開封陶家店、張家灣,由會城大堤下陳留,入亳州渦河。四十七年九月,決陽武脾沙堽,由封丘、曹、單至考城,復入舊河。時朝政日馳,河臣奏報多不省。四十二年,劉士忠卒,總河閱三年不補。四十六年閏四月,始命工部侍郎王佐督河道。河防日以廢壞,當事者不能有為。
天啟元年,河決靈譬雙溝、黃鋪,由永姬湖出白洋、小河口,仍與黃會,故道湮涸。總河侍郎陳道亨役夫築塞。時淮安霪雨連旬,黃、淮暴漲數尺,而山陽裏外河及清河決口匯成巨浸,水灌淮城,民蟻城以居,舟行街市。久之始塞。三年,決徐州青田大龍口,徐、邳、靈、睢河並淤,呂梁城南隅隱,沙高平地丈許,雙溝決口亦滿,上下百五十裏悉成平陸。四年六月,決徐州魁山堤,東北灌州城,城中水深一丈三尺,一自南門至雲龍山西北大安橋入石狗湖,一由舊支河南流至鄧二莊,歷租溝東南以達小河,出白洋,仍與黃會。徐民苦淹溺,議集貲遷城。給事中陸文獻上徐城不可遷六議。而勢不得已,遂遷州治於雲龍,河事置不講矣。六年七月,河決淮安,逆入駱馬湖,灌邳、宿。
崇禎二年春,河決曹縣十四鋪口。四月,決睢寧,至七月中,城盡圮。總河侍郎李若星請遷城避之,而開邳州壩泄水入故道,且塞曹家口匙頭灣,逼水北注,以減睢寧之患。從之。四年夏,河決原武湖村鋪,又決封丘荊隆口,敗曹縣塔兒灣大行堤。六月黃、淮交漲,海口壅塞,河決建義諸口,下灌興化、鹽城,水深二丈,村落盡漂沒。逡巡逾年,始議築塞。興工未幾,伏秋水發,黃、淮奔注,興、鹽為壑,而海潮復逆沖,壞范公堤。軍民及商灶戶死者無算,少壯轉徙,丐江、儀、通、泰間,盜賊千百嘯聚。至六年,鹽城民徐瑞等言其狀。帝憫之,命議罰河曹官。而是時,總河朱光祚方議開高堰三閘。淮、揚在朝者合疏言:「建義諸口未塞,民田盡瀋水底。三閘一開,高、寶諸邑盪為湖海,而漕糧鹽課皆害矣。高堰建閘始於萬曆二十三年,未幾全塞。今高堰日壞,方當急議修築,可輕言開濬乎?」帝是其言,事遂寢。又從御史吳振纓請,修宿、寧上下西北舊堤,以捍歸仁。七年二月,建義決口工成,賜督漕尚書楊一鵬、總河尚書劉榮嗣銀幣。
八年九月,榮嗣得罪。初,榮嗣以駱馬湖運道潰淤,創挽河之議,起宿遷至徐州,別鑿新河,分黃水注其中,以通漕運。計工二百餘裏,金錢五十萬。而其所鑿邳州上下,悉黃河故道,濬尺許,其下皆沙,挑掘成河,經宿沙落,河坎復平,如此者數四。迨引黃水入其中,波流迅急,沙隨水下,率淤淺不可以舟。及漕舟將至,而駱馬湖之潰決適平,舟人皆不願由新河。榮嗣自往督之,欲繩以軍法。有入者輒苦淤淺,弁卒多怨。巡漕御史倪於義劾其欺罔誤工,南京給事中曹景參復重劾之,逮問,坐贓,父子皆瘐死。郎中胡璉分工獨多,亦坐死。其後駱馬湖復潰,舟行新河,無不思榮嗣功者。
當是時,河患日棘,而帝又重法懲下,李若星以修濬不力罷官,朱光祚以建義蘇嘴決口逮擊。六年之中,河臣三易。給事中王家彥嘗切言之。光祚亦竟瘐死。而繼榮嗣者周鼎修泇利運頗有功,在事五年,竟坐漕舟阻淺,用故決河防例,遣戍煙瘴。給事中沈胤培、刑部侍郎惠世揚、總河侍郎張國維各疏請寬之,乃獲宥免雲。
十五年,流賊圍開封久,守臣謀引黃河灌之。賊偵知,預為備。乘水漲,令其黨決河灌城,民盡溺死。總河侍郎張國維方奉詔赴京,奏其狀。山東巡撫王永吉上言:「黃河決汴城,直走睢陽,東南注鄢陵、鹿邑,必害亳、泗,侵祖陵,而邳、宿運河必涸。」帝令總河侍郎黃希憲急往捍禦,希憲以身居濟寧不能攝汴,請特設重臣督理。命工部侍郎周堪賡督修汴河。
十六年二月,堪賡上言:「河之決口有二:一為朱家寨,寬二裏許,居河下流,水面寬而水勢緩;一為馬家口,寬一裏余,居河上流,水勢猛,深不可測。兩口相距三十裏,至汴堤之外,合為一流,決一大口,直衝汴城以去,而河之故道則涸為平地。怒濤千頃,工力難施,必廣濬舊渠,遠數十裏,分殺水勢,然後畚鍤可措。顧築濬並舉,需夫三萬。河北荒旱,兗西兵火,竭力以供,不滿萬人,河南萬死一生之餘,未審能應募否,是不得不藉助於撫鎮之兵也。」乃敕兵部速議,而令堪賡刻期興工。至四月,塞朱家寨決口,修堤四百餘丈。馬家口工未就,忽沖東岸,諸埽盡漂沒。堪賡請停東岸而專事西岸。帝令急竣工。
六月,堪賡言:「馬家決口百二十丈,兩岸皆築四之一,中間七十餘丈,水深流急,難以措手,請俟霜降後興工。」已而言:「五月伏水大漲,故道沙灘壅涸者刷深數丈,河之大勢盡歸於東,運道已通,陵園無恙。」疏甫上,決口再潰。帝趣鳩工,未奏績而明亡。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明史   卷八十五‧志第六十一  河渠三 運河上
明成祖肇建北京,轉漕東南,水陸兼挽,仍元人之舊,參用海運。逮會通河開,海陸並罷。南極江口,北盡大通橋,運道三千餘裏。綜而計之,自昌平神山泉諸水,匯貫都城,過大通橋,東至通州入白河者,大通河也。自通州而南至直沽,會衛河入海者,白河也。自臨清而北至直沽,會白河入海者,衛水也。自汶上南旺分流,北經張秋至臨清,會衛河,南至濟寧天井閘,會泗、沂、洸三水者,汶水也。自濟寧出天井閘,與汶合流,至南陽新河,舊出茶城,會黃、沁後出夏鎮,循泇河達直口,入黃濟運者,泗、洸、小沂河及山東泉水也。自茶城秦溝,南歷徐、呂,浮邳,會大沂河,至清河縣入淮後,從直河口抵清口者,黃河水也。自清口而南,至於瓜、儀者,淮、揚諸湖水也。過此則長江矣。長江以南,則松、蘇、浙江運道也。淮、揚至京口以南之河,通謂之轉運河,而由瓜、儀達淮安者,又謂之南河,由黃河達豐、沛曰中河,由山東達天津曰北河,由天津達張家灣曰通濟河,而總名曰漕河。其逾京師而東若薊州,西北若昌平,皆嘗有河通,轉漕餉軍。
漕河之別,曰白漕、衛漕、閘漕、河漕、湖漕、江漕、浙漕。因地為號,流俗所通稱也。淮、揚諸水所匯,徐、兗河流所經,疏瀹決排,繄人力是系,故閘、河、湖於轉漕尤急。
閘漕者,即會通河,北至臨清,與衛河會,南出茶城口,與黃河會,資汶、洸、泗水及山東泉源。泉源之派有五。曰分水者,汶水派也,泉百四十有五。曰天井者,濟河派也,泉九十有六。曰魯橋者,泗河派也,泉二十有六。曰沙河者,新河派也,泉二十有八。曰邳州者,沂河派也,泉十有六。諸泉所匯為湖,其浸十五。曰南旺,東西二湖,周百五十餘裏,運渠貫其中。北曰馬蹋,南曰蜀山,曰蘇魯。又南曰馬場。又南八十裏曰南陽,亦曰獨山,周七十餘裏。北曰安山,周八十三裏。南曰大、小昭陽,大湖袤十八裏,小湖殺三之一,周八十餘裏。由馬家橋留城閘而南,曰武家,曰赤山,曰微山,曰呂孟,曰張王諸湖,連注八十裏,引薛河由地浜溝出,會於赤龍潭,並趨茶城。自南旺分水北至臨清三百裏,地降九十尺,為閘二十有一;南至鎮口三百九十裏,地降百十有六尺,為閘二十有七。其外又有積水、進水、減水、平水之閘五十有四。又為壩二十有一,所以防運河之泄,佐閘以為用者也。其後開泇河二百六十裏,為閘十一,為壩四。運舟不出鎮口,與黃河會於董溝。
河漕者,即黃河。上自茶城與會通河會,下至清口與淮河會。其道有三:中路曰濁河,北路曰銀河,南路曰符離河。南近陵,北近運,惟中路去陵遠,於運有濟。而河流遷徙不常,上流苦潰,下流苦淤。運道自南而北,出清口,經桃、宿,溯二洪,入鎮口,陟險五百餘裏。自二洪以上,河與漕不相涉也。至泇河開而二洪避,董溝辟而直河淤,運道之資河者二百六十裏而止,董溝以上,河又無病於漕也。
湖漕者,由淮安抵揚州三百七十裏,地卑積水,匯為澤國。山陽則有管家、射陽,寶應則有白馬、汜光,高郵則有石臼、甓社、武安、邵伯諸湖。仰受上流之水,傍接諸山之源,巨浸連亙,由五塘以達於江。慮淮東侵,築高家堰拒其上流,築王簡、張福二堤御其分泄。慮淮侵而漕敗,開淮安永濟、高郵康濟、寶應弘濟三月河以通舟。至揚子灣東,則分二道:一由儀真通江口,以漕上江湖廣、江西;一由瓜洲通西江嘴,以漕下江兩浙。本非河道,專取諸湖之水,故曰湖漕。
太祖初起大軍北伐,開蹋場口、耐牢坡,通漕以餉梁、晉。定都應天,運道通利:江西、湖廣之粟,浮江直下;浙西、吳中之粟,由轉運河;鳳、泗之粟,浮淮;河南、山東之粟,下黃河。嘗由開封運粟,溯河達渭,以給陝西,用海運以餉遼卒,有事於西北者甚鮮。淮、揚之間,築高郵湖堤二十餘裏,開寶應倚湖直渠四十裏,築堤護之。他小修築,無大利害也。
永樂四年,成祖命平江伯陳瑄督轉運,一仍由海,而一則浮淮入河,至陽武,陸挽百七十裏抵衛輝,浮於衛,所謂陸海兼運者也。海運多險,陸挽亦艱。九年二月乃用濟寧州同知潘叔正言,命尚書宋禮、侍郎金純、都督周長濬會通河。會通河者,元轉漕故道也,元末已廢不用。洪武二十四年,河決原武,漫安山湖而東,會通盡淤,至是復之。由濟寧至臨清三百八十五裏,引汶、泗入其中。泗出泗水陪尾山,四泉並發,西流至兗州城東,合於沂。汶河有二。小汶河出新泰宮山下。大汶河出泰安仙台嶺南,又出萊蕪原山陰及寨子村,俱至靜豐鎮合流,繞徂徠山陽,而小汶河來會。經寧陽北堈城,西南流百餘裏,至汶上。其支流曰洸河,出堈城西南,流三十裏,會寧陽諸泉,經濟寧東,與泗合。元初,畢輔國始於堈城左汶水陰作斗門,導汶入洸。至元中,又分流北入濟,由壽張至臨清,通漳、御入海。
南旺者,南北之脊也。自左而南,距濟寧九十裏,合沂、泗以濟;自右而北,距臨清三百餘裏,無他水,獨賴汶。禮用汶上老人白英策,築壩東平之戴村,遏汶使無入洸,而盡出南旺,南北置閘三十八。又開新河,自汶上袁家口左徙五十裏至壽張之沙灣,以接舊河。其秋,禮還,又請疏東平東境沙河淤沙三裏,築堰障之,合馬常泊之流入會通濟運。又於汶上、東平、濟寧、沛縣並湖地設水櫃、陡門。在漕河西者曰水櫃,東者曰陡門,櫃以蓄泉,門以泄漲。純復濬賈魯河故道,引黃水至塌場口會汶,經徐、呂入淮。運道以定。
其後,宣宗時,嘗發軍民十二萬,濬濟寧以北自長溝至棗林閘百二十裏,置閘諸淺,濬湖塘以引山泉。正統時,濬滕、沛淤河,又於濟寧、滕三州縣疏泉置閘,易金口堰土壩為石,蓄水以資會通。景帝時,增置濟寧抵臨清減水閘。天順時,拓臨清舊閘,移五十丈。憲宗時,築汶上、濟寧決堤百餘裏,增南旺上、下及安山三閘。命工部侍郎杜謙勘治汶、泗、洸諸泉。武宗時,增置汶上袁家口及寺前鋪石閘,濬南旺淤八十裏,而閘漕之治詳。惟河決則挾漕而去,為大害。
陳瑄之督運也,於湖廣、江西造平底淺船三千艘。二省及江、浙之米皆由江以入,至淮安新城,盤五壩過淮。仁、義二壩在東門外東北,禮、智、信三壩在西門外西北,皆自城南引水抵壩口,其外即淮河。清江浦者,直淮城西,永樂二年嘗一修閘。其口淤塞,則漕船由二壩,官民商船由三壩入淮,輓輸甚勞苦。瑄訪之故老,言:「淮城西管家湖西北,距淮河鴨陳口僅二十裏,與清江口相值,宜鑿為河,引湖水通漕,宋喬維岳所開沙河舊渠也。」瑄乃鑿清江浦,導水由管家湖入鴨陳口達淮。十三年五月,工成。緣西湖築堤亘十裏以引舟。淮口置四閘,曰移風、清江、福興、新莊。以時啟閉,嚴其禁。並濬儀真、瓜洲河以通江湖,鑿呂梁、百步二洪石以平水勢,開泰州白塔河以達大江。築高郵河堤,堤內鑿渠四十裏。久之,復置呂梁石閘,並築寶應、汜光、白馬諸湖堤,堤皆置涵洞,互相灌注。是時淮上、徐州、濟寧、臨清、德州皆建倉轉輸。濱河置舍五百六十八所,舍置淺夫。水澀舟膠,俾之導行。增置淺船三千餘艘。設徐、沛、沽頭、金溝、山東、谷亭、魯橋等閘。自是漕運直達通州,而海陸運俱廢。
宣德六年用御史白圭言,濬金龍口,引河水達徐州以便漕。末年至英宗初,再濬,並及鳳池口水,徐、呂二洪,西小河,而會通安流,自永、宣至正統間凡數十載。至十三年,河決滎陽,東沖張秋,潰沙灣,運道始壞。命廷臣塞之。
景泰三年五月,堤工乃完。未匝月而北馬頭複決,掣漕流以東。清河訓導唐學成言:「河決沙灣,臨清告涸。地卑堤薄,黃河勢急,故甫完堤而複決也。臨清至沙灣十二閘,有水之日,其勢甚陡。請於臨清以南濬月河通舟,直抵沙灣,不復由閘,則水勢緩而漕運通矣。」帝即命學成與山東巡撫洪英相度。工部侍郎趙榮則言:「沙灣抵張秋岸薄,故數決。請於決處置減水石壩,使東入鹽河,則運河之水可蓄。然後厚堤岸,填決口,庶無後患。」
明年四月,決口方畢工,而減水壩及南分水墩先敗,已復盡沖墩岸橋樑,決北馬頭,掣漕水入鹽河,運舟悉阻。敎諭彭塤請立閘以制水勢,開河以分上流。御史練綱上其策。詔下尚書石璞。璞乃鑿河三裏,以避決口,上下與運河通。是歲,漕舟不前者,命漕運總兵官徐恭姑輸東昌、濟寧倉。及明年,運河膠淺如故。恭與都御史王竑言:「漕舟蟻聚臨清上下,請亟敕都御史徐有貞築塞沙灣決河。」有貞不可,而獻上三策,請置水閘,開分水河,挑運河。
六年三月詔群臣集議方略。工部尚書江淵等請用官軍五萬以濬運。有貞恐役軍費重,請復陳瑄舊制,置撈淺夫,用沿河州縣民,免其役。五月,濬漕工竣。七月,沙灣決口工亦竣,會通復安。都御史陳泰一濬淮、揚漕河,築口置壩。黃河嘗灌新莊閘至清江浦三十餘裏,淤淺阻漕,稍稍濬治,即復其舊。英宗初,命官督漕,分濟寧南北為二,侍郎鄭辰治其南,副都御史賈諒治其北。
成化七年,又因廷議,分漕河沛縣以南、德州以北及山東為三道,各委曹郎及監司專理,且請簡風力大臣總理其事。始命侍郎王恕為總河。二十一年敕工部侍郎杜謙浚運道,自通州至淮、揚,會山東、河南撫按相度經理。
弘治二年,河複決張秋,沖會通河,命戶部侍郎白昂相治。昂奏金龍口決口已淤,河並為一大支,由祥符合沁下徐州而去。其間河道淺隘,宜於所經七縣,築堤岸以衛張秋。下工部議,從其請。昂又以漕船經高郵甓社湖多溺,請於堤東開復河四十裏以通舟。越四年,河複決數道入運河,壞張秋東堤,奪汶水入海,漕流絕。時工部侍郎陳政總理河道,集夫十五萬,治未效而卒。
六年春,副都御史劉大夏奉敕往治決河。夏半,漕舟鱗集,乃先自決口西岸鑿月河以通漕。經營二年,張秋決口就塞,復築黃陵岡上流。於是河復南下,運道無阻。乃改張秋曰安平鎮,建廟賜額曰顯惠神祠,命大學士王鏊紀其事,勒於石。而白昂所開高郵復河亦成,賜名康濟,其西岸以石甃之。又甃高郵堤,自杭家閘至張家鎮凡三十裏。高郵堤者,洪武時所築也。陳瑄因舊增築,延及寶應,土人相沿謂之老堤。正統三年易土以石。成化時,遣官築重堤於高郵、邵伯、寶應、白馬四湖老堤之東。而王恕為總河,修淮安以南諸決堤,且濬淮、揚漕河。重湖壖民盜決溉田之罰,造閘○以儲湖水。及大夏塞張秋,而昂又開康濟,漕河上下無大患者二十餘年。
十六年,巡撫徐源言:「濟寧地最高,必引上源洸水以濟,其口在堈城石瀨之上。元時治閘作堰,使水盡入南旺,分濟南北運。成化間,易土以石。夫土堰之利,水小則遏以入洸,水大則閉閘以防沙壅,聽其漫堰西流。自石堰成,水遂橫溢,石堰既壞,民田亦沖。洸河沙塞,雖有閘門,壓不能啟。乞毀石復土,疏洸口壅塞以至濟寧,而築堈城迤西春城口子決岸。」帝命侍郎李鐩往勘,言:「堈城石堰,一可遏淤沙,不為南旺湖之害,一可殺水勢,不慮戴村壩之沖,不宜毀。近堰積沙,宜濬。堈城稍東有元時舊閘,引洸水入濟寧,下接徐、呂漕河。東平州戴村,則汶水入海故道也。自永樂初,橫築一壩,遏汶入南旺湖,漕河始通。今自分水龍王廟至天井閘九十裏,水高三丈有奇,若洸河更濬而深,則汶流盡向濟寧而南,臨清河道必涸。洸口不可濬。堈城口至柳泉九十裏,無關運道,可弗事。柳泉至濟寧,汶、泗諸水會流處,宜疏者二十餘裏。春城口,外障汶水,內防民田,堤卑岸薄,宜與戴村壩並修築。」從之。正德四年十月,河決沛縣飛雲橋,入運。尋塞。
世宗之初,河數壞漕。嘉靖六年,光祿少卿黃綰論泉源之利,言:「漕河泉源皆發山東南旺、馬場、樊村、安山諸湖。泉水所鍾,亟宜修濬,且引他泉並蓄,則漕不竭。南旺、馬場堤外孫村地窪,若瀦為湖,改作漕道,尤可免濟寧高原淺澀之苦。」帝命總河侍郎章拯議。而拯以黃水入運,運船阻沛上,方為御史吳仲所劾。拯言:「河塞難遽通,惟金溝口迤北新沖一渠,可令運船由此入昭陽湖,出沙河板橋。其先阻淺者,則西曆雞冢寺,出廟道北口通行。」下部並議,未決。給事中張嵩言:「昭陽湖地庳,河勢高,引河灌湖,必致瀰漫,使湖道復阻。請罷拯,別推大臣。」部議如嵩言。拯再疏自劾,乞罷。不許。卒引運船道湖中。其冬,詔拯還京別,而命擇大臣督理。
諸大臣多進治河議。詹事霍韜謂:「前議役山東、河南丁夫數萬,疏濬淤沙以通運。然沙隨水下,旋濬旋淤。今運舟由昭陽湖入雞鳴台至沙河,迂迴不過百裏。若沿湖築堤,浚為小河,河口為閘,以待蓄泄,水溢可避風濤,水涸易為疏濬。三月而土堤成,一年而石堤成,用力少,取效速。黃河愈溢,運道愈利,較之役丁夫以浚淤土,勞逸大不侔也。」尚書李承勛謂:「於昭陽湖左別開一河,引諸泉為運道,自留城沙河為尤便。」與都御史胡世寧議合。七年正月,總河都御史盛應期奏如世寧策,請於昭陽湖東鑿新河,自汪家口南出留城口,長百四十裏,刻期六月畢工。工未半,而應期罷去,役遂已。其後三十年,朱衡始循其遺蹟,濬而成之。是年冬,總河侍郎潘希曾加築濟、沛間東西兩堤,以拒黃河。
十九年七月,河決野雞岡,二洪涸。督理河漕侍郎王以旗請濬山東諸泉以濟運,且築長堤聚水,如閘河制。遂清舊泉百七十八,開新泉三十一。以旗復奏四事。一請以諸泉分隸守土官兼理其事,毋使堙塞。一請於境山鎮、徐、呂二洪之下,各建石閘,蓄水數尺以行舟,旁留月河以泄暴汛;築四木閘於武家溝、小河口、石城、匙頭灣,而置方船於沙坊等淺,以備撈濬。一言漕河兩岸有南旺、安山、馬場、昭陽四湖,名為水櫃,所以匯諸泉濟漕河也。豪強侵佔,蓄水不多,而昭陽一湖淤成高地,大非國初設湖初意。宜委官清理,添置閘、壩、斗門,培築堤岸,多開溝渠,濬深河底,以復四櫃。一言黃河南徙,舊閘口俱塞,惟孫繼一口獨存。導河出徐州小浮橋,下徐、呂二洪,此濟運之大者。請於孫繼口多開一溝,及時疏瀹,庶二洪得濟。帝可其奏,而以管泉專責之部曹。
徐、呂二洪者,河漕咽喉也。自陳瑄鑿石疏渠,正統初,復濬洪西小河。漕運參將湯節又以洪迅敗舟,於上流築堰,逼水歸月河,河南建閘以蓄水勢。成化四年,管河主簿郭昇以大石築兩堤,錮以鐵錠,鑿外洪敗船惡石三百,而平築裏洪堤岸,又甃石岸東西四百餘丈。十六年增甃呂梁洪石堤、石壩二百餘丈,以資牽挽。及是建閘,行者益便之。
四十四年七月,河大決沛縣,漫昭陽湖,由沙河至二洪,浩渺無際,運道淤塞百餘裏。督理河漕尚書朱衡循覽盛應期所鑿新河遺蹟,請開南陽、留城上下。總河都御史潘季馴不可。衡言:「是河直秦溝,有所束隘。伏秋黃水盛,昭陽受之,不為壑也。」乃決計開濬,身自督工,重懲不用命者。給事中鄭欽劾衡故興難成之役,虐民幸功。朝廷遣官勘新舊河孰利。給事中何起鳴勘河還,言:「舊河難復有五,而新河之難成者亦有三。顧新河多舊堤高阜,黃水難侵,濬而通之,運道必利。所謂三難者,一以夏村迤北地高,恐難接水,然地勢高低,大約不過二丈,一視水平加深,何患水淺。一以三河口積沙深厚,水勢湍急,不無阻塞,然建壩攔截,歲一挑濬之,何患沙壅。一以馬家橋築堤,微山取土不便,又恐水口投埽,勢必不堅,然使委任得人,培築高厚,無必不可措力之理。開新河便。」下廷臣集議,言新河已有次第,不可止。況百中橋至留城白洋淺,出境山,疏濬補築,亦不全棄舊河,議俱合。帝意乃決。時大雨,黃水驟發,決馬家橋,壞新築東西二堤。給事中王元春、御史黃襄皆劾衡欺誤,起鳴亦變其說。會衡奏新舊河百九十四裏俱已流通,漕船至南陽出口無滯。詔留衡與季馴詳議開上源、築長堤之便。
隆慶元年正月,衡請罷上源議,惟開廣秦溝,堅築南長堤。五月,新河成,西去舊河三十裏。舊河自留城以北,經謝溝、下沽頭、中沽頭、金溝四閘,過沛縣,又經廟道口、湖陵城、孟陽、八裏灣、谷亭五閘,而至南陽閘。新河自留城而北,經馬家橋、西柳莊、滿家橋、夏鎮、楊莊、朱梅、利建七閘,至南陽閘合舊河,凡百四十裏有奇。又引魚諸泉及薛河、沙河注其中,而設壩於三河之口,築馬家橋堤,遏黃水入秦溝,運道乃大通。未幾,鯰魚口山水暴決,沒漕艘。帝從衡請,自東邵開支河三道以分泄之,又開支河於東邵之上,歷東滄橋以達百中橋,鑿豸裏溝諸處為渠,使水入赤山湖,由之以歸呂孟湖,下境山而去。
衡召入為工部尚書,都御史翁大立代,上言:「漕河資泉水,而地形東高西下,非湖瀦之則涸,故漕河以東皆有櫃;非湖泄之則潰,故漕河以西皆有壑。黃流逆奔,則以昭陽湖為散漫之區;山水東突,則以南陽湖為瀦蓄之地。宜由回回墓開通以達鴻溝,令谷亭、湖陵之水皆入昭陽湖,即濬鴻溝廢渠,引昭陽湖水沿渠東出留城。其湖地退灘者,又可得田數千頃。」大立又言:「薛河水湍悍,今盡注赤山湖,入微山湖以達呂孟湖,此尚書衡成績也。惟呂孟之南為邵家嶺,黃流填淤,地形高仰,秋水時至,翕納者小,浸淫平野,奪民田之利。微山之西為馬家橋,比草創一堤以開運道,土未及堅而時為積水所撼,以尋丈之址,二流夾攻,慮有傾圮。宜鑿邵家嶺,令水由地溝出境山以入漕河,則湖地可耕,河堤不潰。更於馬家橋建減水閘,視旱澇為啟閉,乃通漕長策也。」並從之。
三年七月,河決沛縣,茶城淤塞,糧艘二千餘皆阻邳州。大立言:「臣按行徐州,循子房山,過梁山,至境山,入地浜溝,直趨馬家橋,上下八十裏間,可別開一河以漕。」即所謂泇河也。請集廷議,上即命行之。未幾,黃落漕通,前議遂寢。時淮水漲溢,自清河至淮安城西淤三十餘裏,決禮、信二壩出海,寶應湖堤多壞。山東諸水從直河出邳州。大立以聞。其冬,自淮安板閘至清河西湖嘴開濬垂成,而裏口復塞。督漕侍郎趙孔昭言:「清江一帶黃河五十裏,宜築堰以防河溢;淮河高良澗一帶七十餘裏,宜築堰以防淮漲。」帝令亟濬裏口,與大立商築堰事宜,並議海口築塞及寶應月河二事。
四年六月,淮河及鴻溝境山疏濬工竣。大立方奏聞,諸水忽驟溢,決仲家淺,與黃河合,茶城復淤。未幾,自泰山廟至七裏溝,淮河淤十餘裏,其水從朱家溝旁出,至清河縣河南鎮以合於黃河。大立請開新莊閘以通回船,兼濬古睢河,泄二洪水,且分河自魚溝下草灣,保南北運道。帝命新任總河都御史潘季馴區畫。頃之,河大決邳州,睢寧運道淤百餘裏。大立請開泇口、蕭縣二河。會季馴築塞諸決,河水歸正流,漕船獲通。大立、孔昭皆以遲漕糧削籍,開泇之議不果行。
五年四月,河複決邳州王家口,自雙溝而下,南北決口十餘,損漕船運軍千計,沒糧四十萬餘石,而匙頭灣以下八十裏皆淤。於是膠、萊海運之議紛起。會季馴奏邳河功成,帝以漕運遲,遣給事中雒遵往勘。總漕陳烗及季馴俱罷官。
六年,從雒遵言,修築茶城至清河長堤五百五十裏,三裏一鋪,鋪十夫,設官畫地而守。又接築茶城至開封兩岸堤。從朱衡言,繕豐、沛大黃堤。衡又言:「漕河起儀真訖張家灣二千八百餘裏,河勢凡四段,各不相同。清江浦以南,臨清以北,皆遠隔黃河,不煩用力。惟茶城至臨清,則閘諸泉為河,與黃相近。清河至茶城,則黃河即運河也。茶城以北,當防黃河之決而入;茶城以南,當防黃河之決而出。防黃河即所以保運河,故自茶城至邳、遷,高築兩堤,宿遷至清河,盡塞缺口,蓋以防黃水之出,則正河必淤,昨歲徐、邳之患是也。自茶城秦溝口至豐、沛、曹、單,創築增築以接縷水舊堤,蓋以防黃水之入,則正河必決,往年曹、沛之患是也。二處告竣,故河深水束,無旁決中潰之虞。沛縣之子頭至秦溝口,應築堤七十裏,接古北堤。徐、邳之間,堤逼河身,宜於新堤外別築遙堤。」詔如其議,以命總河侍郎萬恭。
萬曆元年,恭言:「祖宗時造淺船近萬,非不知滿載省舟之便,以閘河流淺,故不敢過四百石也。其制底平、倉淺,底平則入水不深,倉淺則負載不滿。又限淺船用水不得過六拏,伸大指與食指相距為一拏,六拏不過三尺許,明受水淺也。今不務遵行,而競僱船搭運。僱船有三害,搭運有五害,皆病河道。請悉遵舊制。」從之。
恭又請復淮南平水諸閘,上言:「高、寶諸湖周遭數百裏,西受天長七十餘河,徒恃百裏長堤,若障之使無疏泄,是潰堤也。以故祖宗之法,偏置數十小閘於長堤之間,又為令曰『但許深湖,不許高堤』,故設淺船淺夫取湖之淤以厚堤。夫閘多則水易落而堤堅,濬勤則湖愈深而堤厚,意至深遠也。比年畏修閘之勞,每壞一閘即堙一閘,歲月既久,諸閘盡堙,而長堤為死障矣。畏濬淺之苦,每湖淺一尺則加堤一尺,歲月既久,湖水捧起,而高、寶為盂城矣。且湖漕勿堤與無漕同,湖堤勿閘與無堤同。陳瑄大置減水閘數十,湖水溢則瀉以利堤,水落則閉以利漕,最為完計。積久而減水故跡不可復得,湖且沈堤。請復建平水閘,閘欲密,密則水疏,無漲懣患;閘欲狹,狹則勢緩,無齧決虞。」尚書衡覆奏如其請。於是儀真、江都、高郵、寶應、山陽設閘二十三,濬淺凡五十一處,各設撈淺船二,淺夫十。
恭又言:「清江浦河六十裏,陳瑄濬至天妃祠東,注於黃河。運艘出天妃口入黃穿清,特半餉耳。後黃漲,逆注入口,浦遂多淤。議者不制天妃口而遽塞之,令淮水勿與黃值。開新河以接淮河,曰『接清流勿接濁流,可不淤也』。不知黃河非安流之水,伏秋盛發,則西擁淮流數十裏,並灌新開河。彼天妃口,一黃水之淤耳。今淮、黃會於新開河口,是二淤也。防一淤,生二淤,又生淮、黃交會之淺。歲役丁夫千百,濬治方畢,水過複合。又使運艘迂八裏淺滯而始達於清河,孰與出天妃口者之便且利?請建天妃閘,俾漕船直達清河。運盡而黃水盛發,則閉閘絕黃,水落則啟天妃閘以利商船。新河口勿濬可也。」乃建天妃廟口石閘。
恭又言:「由黃河入閘河為茶城,出臨清板閘七百餘裏,舊有七十二淺。自創開新河,汶流平衍,地勢高下不甚相懸,七十淺悉為通渠。惟茶、黃交會間,運盛之時,正值黃河水落之候,高下不相接,是以有茶城黃家閘之淺,連年患之。祖宗時,嘗建境山閘,自新河水平,閘沒泥淖且丈余。其閘上距黃家閘二十裏,下接茶城十裏,因故基累石為之,可留黃家閘外二十裏之上流,接茶城內十裏之下流,且挾二十裏水勢,沖十裏之狹流,蔑不勝矣。」乃復境山舊閘。
恭建三議,尚書衡覆行之,為運道永利。而是時,茶城歲淤,恭方報正河安流,回空船速出。給事中朱南雍以回空多阻,劾恭隱蔽溺職。帝切責恭,罷去。
三年二月,總河都御史傅希摯請開泇河以避黃險,不果行。希摯又請濬梁山以下,與茶城互用,淤舊則通新而挑舊,淤新則通舊而挑新,築壩斷流,常通其一以備不虞。詔從所請。工未成,而河決崔鎮,淮決高家堰,高郵湖決清水潭、丁志等口,淮城幾沒。知府邵元哲開菊花潭,以泄淮安、高、寶三城之水,東方芻米少通。
明年春,督漕侍郎張翀以築清水潭堤工鉅不克就,欲令糧船暫由圈子田以行。巡按御史陳功不可。河漕侍郎吳桂芳言:「高郵湖老堤,陳瑄所建。後白昂開月河,距湖數裏,中為土堤,東為石堤,首尾建閘,名為康濟河。其中堤之西,老堤之東,民田數萬畝,所謂圈子田也。河湖相去太遠,老堤缺壞不修,遂至水入圈田,又成一湖。而中堤潰壞,東堤獨受數百裏湖濤,清水潭之決,勢所必至。宜遵弘治間王恕之議,就老堤為月河,但修東西二堤,費省而工易舉。」帝命如所請行之。是年,元哲修築淮安長堤,又疏鹽城石口下流入海。
五年二月,高郵石堤將成,桂芳請傍老堤十數丈開挑月河。因言:「白昂康濟月河去老堤太遠,人心狃月河之安,忘老堤外捍之力。年復一年,不加省視,老、中二堤俱壞,而東堤不能獨存。今河與老堤近,則易於管攝。」御史陳世寶論江北河道,請於寶應湖堤補石堤以固其外,而於石堤之東復築一堤,以通月河,漕舟行其中。並議行。其冬,高郵湖土石二堤、新開漕河南北二閘及老堤加石、增護堤木城各工竣事。桂芳又與元哲增築山陽長堤,自板閘至黃浦亘七十裏,閉通濟閘不用,而建興文閘,且修新莊諸閘,築清江浦南堤,創板閘漕堤,南北與新舊堤接。板閘即故移風閘也。堤、閘並修,淮、揚漕道漸固。
六年,總理河漕都御史潘季馴築高家堰,及清江浦柳浦灣以東加築禮、智二壩,修寶應、黃浦等八淺堤,高、寶減水閘四,又拆新莊閘而改建通濟閘於甘羅城南。明初運糧,自瓜、儀至淮安謂之裏河,自五壩轉黃河謂之外河,不相通。及開清江浦,設閘天妃口,春夏之交重運畢,即閉以拒黃。歲久法弛,閘不封而黃水入。嘉靖末,塞天妃口,於浦南三裏溝開新河,設通濟閘以就淮水。已又從萬恭言,復天妃閘。未幾,又從御史劉光國言,增築通濟,自仲夏至季秋,隔日一放回空漕船。既而啟閉不時,淤塞日甚,開朱家口引清水灌之,僅通舟。至是改建甘羅城南,專向淮水,使河不得直射。
十年,督漕尚書凌雲翼以運船由清江浦出口多艱險,乃自浦西開永濟河四十五裏,起城南窯灣,歷龍江閘,至楊家澗出武家墩,折而東,合通濟閘出口。更置閘三,以備清江浦之險。是時漕河就治,淮、揚免水災者十餘年。初,黃河之害漕也,自金龍口而東,則會通以淤。迨塞沙灣、張秋閘,漕以安,則徐、沛間數被其害。至崔鎮高堰之決,黃、淮交漲而害漕,乃在淮、揚間,湖潰則敗漕。季馴以高堰障洪澤,俾堰東四湖勿受淮侵,漕始無敗。而河漕諸臣懼湖害,日夜常惴惴。
十三年從總漕都御史李世達議,開寶應月河。寶應汜光湖,諸湖中最湍險者也,廣百二十餘裏。槐角樓當其中,形曲如箕,瓦店翼其南,秤鈎灣翼其北。西風鼓浪,往往覆舟。陳瑄築堤湖東,蓄水為運道。上有所受,下無所宣,遂決為八淺,匯為六潭,興、鹽諸場皆沒。而淮水又從周家橋漫入,溺人民,害漕運。武宗末年,郎中楊最請開月河,部覆不從。嘉靖中,工部郎中陳毓賢、戶部員外范韶、御史聞人詮、運糧千戶李顯皆以為言,議行未果。至是,工部郎中許應逵建議,世達用其言以奏,乃決行之。濬河千七百餘丈,置石閘三,減水閘二,築堤九千餘丈,石堤三之一,子堤五千餘丈。工成,賜名弘濟。尋改石閘為平水閘。應逵又築高郵護城堤。其後,弘濟南北閘,夏秋淮漲,吞吐不及,舟多覆者。神宗季年,督漕侍郎陳薦於南北各開月河以殺河怒,而溜始平。
十五年,督漕侍郎楊一魁請修高家堰以保上流,砌范家口以制旁決,疏草灣以殺河勢,修禮壩以保新城。詔如其議。一魁又改建古洪閘。先是,汶、泗之水由茶城會黃河。隆慶間,濁流倒灌,稽阻運船,郎中陳瑛移黃河口於茶城東八裏,建古洪、內華二閘,漕河從古洪出口。後黃水發,淤益甚。一魁既改古洪,帝又從給事中常居敬言,令增築鎮口閘於古洪外,距河僅八十丈,吐納益易,糧運利之。
工部尚書石星議季馴、居敬條上善後事宜,請分地責成:接築塔山縷堤,清江浦草壩,創築寶應西堤,石砌邵伯湖堤,疏濬裏河淤淺,當在淮、揚興舉;察復南旺、馬踏、蜀山、馬場四湖,建築坎河滾水壩,加建通濟、永通二閘,察復安山湖地,當在山東興舉。帝從其議。未幾,眾工皆成。
十九年,季馴言:「宿遷以南,地形西窪,請開縷堤放水。沙隨水入,地隨沙高,庶水患消而費可省。」又請易高家堰土堤為石,築滿家閘西攔河壩,使汶、泗盡歸新河。設減水閘於李家口,以泄沛縣積水。從之。十月,淮湖大漲,江都淳家灣石堤、邵伯南壩、高郵中堤、朱家墩、清水潭皆決。郎中黃日謹築塞僅竣,而山陽堤亦決。
二十一年五月,恆雨。漕河汎溢,潰濟寧及淮河諸堤岸。總河尚書舒應龍議:築堽城壩,遏汶水之南,開馬踏湖月河口,導汶水之北。開通濟閘,放月河土壩以殺洶湧之勢。從其奏。數年之間,會通上下無阻,而黃、淮並漲,高堰及高郵堤數決害漕。應龍卒罷去。建議者紛紛,未有所定。
楊一魁代應龍為總河尚書,力主分黃導淮。治逾年,工將竣,又請決湖水以疏漕渠,言:「高、寶諸湖本沃壤也,自淮、黃逆壅,遂成昏墊。今入江入海之路即濬,宜開治涇河、子嬰溝、金灣河諸閘及瓜、儀二閘,大放湖水,就湖疏渠,與高、寶月河相接。既避運道風波之險,而水涸成田,給民耕種,漸議起科,可充河費。」命如議行。時下流既疏,淮水漸帖,而河方決黃堌口。督漕都御史褚鈇恐泄太多,徐、邳淤阻,力請塞之。一魁持不可,濬兩河口至小浮橋故道以通漕。然河大勢南徙,二洪漕屢涸,復大挑黃堌下之李吉口,挽黃以濟之,非久輒淤。
一魁入掌部事。二十六年,劉東星繼之,守一魁舊議,李吉口淤益高。歲冬月,即其地開一小河,春夏引水入徐州,如是者三年,大抵至秋即淤。乃復開趙家圈以接黃,開泇河以濟運。趙家圈旋淤,泇河未復,而東星卒。於是鳳陽巡撫都御史李三才建議自鎮口閘至磨兒莊仿閘河制,三十裏一閘,凡建六閘於河中,節宣汶、濟之水,聊以通漕。漕舟至京,不復能如期矣。東星在事,開邵伯月河,長十八裏,闊十八丈有奇,以避湖險。又開界首月河,長千八百餘丈。各建金門石閘二,漕舟利焉。
三十二年,總河侍郎李化龍始大開泇河,自直河至李家港二百六十餘裏,盡避黃河之險。化龍憂去,總河侍郎曹時聘終其事,疏敘泇河之功,言:「舒應龍創開韓家莊以泄湖水,而路始通。劉東星大開良城、侯家莊以試行運,而路漸廣。李化龍上開李家港,鑿都水石,下開直河口,挑田家莊,殫力經營,行運過半,而路始開,故臣得接踵告竣。」因條上善後六事,運道由此大通。其後每年三月開泇河壩,由直河口進,九月開召公壩入黃河,糧艘及官民船悉以為準。
四十四年,巡漕御史朱階請修復泉湖,言:「宋禮築壩戴村,奪二汶入海之路,灌以成河,復導洙、泗、洸、沂諸水以佐之。汶雖率眾流出全力以奉漕,然行遠而竭,已自難支。至南旺,又分其四以南迎淮,六以北赴衛,力分益薄。況此水夏秋則漲,冬春而涸,無雨即夏秋亦涸。禮逆慮其不可恃,乃於沿河昭陽、南旺、馬踏、蜀山、安山諸湖設立斗門,名曰水櫃。漕河水漲,則瀦其溢出者於湖,水消則決而注之漕。積泄有法,盜決有罪,故旱澇恃以無恐。及歲久禁馳,湖淺可耕,多為勢豪所佔,昭陽一湖已作藩田。比來山東半年不雨,泉欲斷流,按圖而索水櫃,茫無知者。乞敕河臣清核,亟築堤壩斗門以廣蓄儲。」帝從其請。
方議濬泉湖,而河決徐州狼矢溝,由蛤鰻諸湖入泇河,出直口,運船迎溜艱險。督漕侍郎陳薦開武河等口,泄水平溜。後二年,決口長淤沙,河始復故道。總河侍郎王佐加築月壩以障之。至泰昌元年冬,佐言:「諸湖水櫃已復,安山湖且復五十五裏,誠可利漕。請以水櫃之廢興為河官殿最。」從之。
天啟元年,淮、黃漲溢,決裏河王公祠,淮安知府宋統殷、山陽知縣練國事力塞之。三年秋,外河複決數口,尋塞。是年冬,濬永濟新河。自凌雲翼開是河,未幾而閉。總河都御史劉士忠嘗開壩以濟運,已復塞。而淮安正河三十年未濬。故議先挑新河,通運船回空,乃濬正河,自許家閘至惠濟祠長千四百餘丈,復建通濟月河小閘,運船皆由正河,新河復閉。時王家集、磨兒莊湍溜日甚,漕儲參政朱國盛謀改濬一河以為漕計,令同知宋士中自泇口迤東抵宿遷陳溝口,復溯駱馬湖,上至馬頰河,往回相度。乃議開馬家洲,且疏馬頰河口淤塞,上接泇流,下避劉口之險,又疏三汊河流沙十三裏,開滔莊河百餘丈,濬深小河二十裏,開王能莊二十裏,以通駱馬湖口,築塞張家等溝數十道,束水歸漕。計河五十七裏,名通濟新河。五年四月,工成,運道從新河,無劉口、磨兒莊諸險之患。明年,總河侍郎李從心開陳溝地十裏,以竟前工。
崇禎二年,淮安蘇家嘴、新溝大壩並決,沒山、鹽、高、泰民田。五年,又決建義北壩。總河尚書朱光祚濬駱馬湖,避河險十三處,名順濟河。六年,良城至徐塘淤為平陸,漕運愆期,奪光祚官,劉榮嗣繼之。
八年,駱馬湖淤阻,榮嗣開河徐、宿,引注黃水,被劾,得重罪。侍郎周鼎繼之,乃專力於泇河,濬麥河支河,築王母山前後壩、勝陽山東堤、馬蹄崖十字河攔水壩,挑良城閘抵徐塘口六千餘丈。九年夏,泇河復通,由宿遷陳溝口合大河。鼎又修高家堰及新溝漾田營堤,增築天妃閘石工,去南旺湖彭口沙礓,濬劉呂莊至黃林莊百六十裏。而是時黃、淮漲溢日甚,倒灌害漕。鼎在事五年,卒以運阻削職。繼之者侍郎張國維,甫蒞任,即以漕涸被責。
十四年,國維言:「濟寧運道自棗林閘溯師家莊、仲家淺二閘,歲患淤淺,每引泗河由魯橋入運以濟之。伏秋水長,足資利涉。而挾沙注河,水退沙積,利害參半。旁自白馬河匯鄒縣諸泉,與泗合流而出魯橋,力弱不能敵泗,河身半淤,不為漕用。然其上源寬處正與仲家淺閘相對,導令由此入運,較魯橋高下懸殊,且易細流為洪流,又減沙滲之患,而濟仲家淺及師莊、棗林,有三便。」又言:「南旺水本地脊,惟藉泰安、新泰、萊蕪、寧陽、汶上、東平、平陰、肥城八州縣泉源,由汶入運,故運河得通。今東平、平陰、肥城淤沙中斷,請亟濬之。」復上疏運六策:一復安山湖水櫃以濟北閘,一改挑滄浪河從萬年倉出口以利四閘,一展濬汶河、陶河上源以濟邳派,一改道沂河出徐塘口以並利邳、宿,其二即開三州縣淤沙及改挑白馬湖也。皆命酌行。國維又濬淮、揚漕河三百餘裏。當是時,河臣竭力補苴,南河稍寧,北河數淺阻。而河南守臣壅黃河以灌賊。河大決開封,下流日淤,河事益壞,未幾而明亡矣。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明史   卷八十六‧志第六十二  河渠四 運河下 海運
江南運河,自杭州北郭務至謝村北,為十二裏洋,為塘栖,德清之水入之。逾北陸橋入崇德界,過松老抵高新橋,海鹽支河通之。繞崇德城南,轉東北,至小高陽橋東,過石門塘,折而東,為王灣。至皂林,水深者及丈。過永新,入秀水界,逾陡門鎮,北為分鄉鋪,稍東為繡塔。北由嘉興城西轉而北,出杉青三閘,至王江涇鎮,松江運艘自東來會之。北為平望驛,東通鶯脰湖,湖州運艘自西出新興橋會之。北至松陵驛,由吳江至三裏橋,北有震澤,南有黃天盪,水勢漰湃,夾浦橋屢建。北經蘇州城東魚口,水由齾塘入之。北至楓橋,由射瀆經滸墅關,過白鶴鋪,長洲、無錫兩邑之界也。錫山驛水僅浮瓦礫。過黃埠,至洛社橋,江陰九裏河之水通之。西北為常州,漕河舊貫城,入東水門,由西水門出。嘉靖末防倭,改從南城壕。江陰,順塘河水由城東通丁堰,沙子湖在其西南,宜興鍾溪之水入之。又西,直瀆水入之,又西為奔牛、呂城二閘,常、鎮界其中,皆有月河以佐節宣,後並廢。其南為金壇河,溧陽、高淳之水出焉。丹陽南二十裏為陵口,北二十五裏為黃泥壩,舊皆置閘。練湖水高漕河數丈,一由三思橋,一由仁智橋,皆入運。北過丹徒鎮,有瀦婆灘多軟沙。丹徒以上運道,視江潮為盈涸。過鎮江,出京口閘,閘外沙堵延袤二十丈,可藏舟避風,由此浮於江,與瓜步對。自北郭至京口首尾八百餘裏,皆平流。歷嘉而蘇,眾水所聚,至常州以西,地漸高仰,水淺易泄,盈涸不恆,時濬時壅,往往兼取孟瀆、德勝兩河,東浮大江,以達揚、泰。
洪武二十六年嘗命崇山侯李新開溧水胭脂河,以通浙漕,免丹陽輸挽及大江風濤之險。而三吳之粟,必由常、鎮。三十一年濬奔牛、呂城二壩河道。
永樂間,修練湖堤。即命通政張璉發民丁十萬,濬常州孟瀆河,又濬蘭陵溝,北至孟瀆河閘,六千餘丈,南至奔牛鎮,千二百餘丈。已復濬鎮江京口、新港及甘露三港,以達於江。漕舟自奔牛溯京口,水涸則改從孟瀆右趨瓜洲,抵白塔,以為常。
宣德六年從武進民請,疏德勝新河四十裏。八年,工竣。漕舟自德勝北入江,直泰興之北新河。由泰州壩抵揚子灣入漕河,視白塔尤便。於是漕河及孟瀆、德勝三河並通,皆可濟運矣。
正統元年,廷臣上言:「自新港至奔牛,漕河百五十裏,舊有水車卷江潮灌注,通舟溉田。請支官錢置車。」詔可。然三河之入江口,皆自卑而高,其水亦更迭盈縮。八年,武進民請濬德勝及北新河。浙江都司蕭華則請濬孟瀆。巡撫周忱定議濬兩河,而罷北新築壩。白塔河之大橋閘以時啟閉,而常、鎮漕河亦疏濬焉。
景泰間,漕河復淤,遂引漕舟盡由孟瀆。三年,御史練綱言:「漕舟從夏港及孟瀆出江,逆行三百裏,始達瓜洲。德勝直北新,而白塔又與孟瀆斜直,由此兩岸橫渡甚近,宜大疏淤塞。」帝命尚書石璞措置。會有請鑿鎮江七裏港,引金山上流通丹陽,以避孟瀆險者。鎮江知府林鶚以為迂道多石,壞民田墓多,宜濬京口閘、甘露壩,道裏近,功力省。乃從鶚議。浙江參政胡清又欲去新港、奔牛等壩,置石閘以蓄泉。亦從其請。而濬德勝河與鑿港之議俱寢。然石閘雖建,蓄水不能多,漕舟仍入孟瀆。
天順元年,尚寶少卿凌信言,糧艘從鎮江裏河為便。帝以為然,命糧儲河道都御史李秉通七裏港口,引江水注之,且濬奔牛、新港之淤。巡撫崔恭又請增置五閘。至成化四年,閘工始成。於是漕舟盡由裏河,其入二河者,回空之艘及他舟而已。定製,孟瀆河口與瓜、儀諸港俱三年一濬。孟瀆寬廣不甚淤,裏河不久輒涸,則又改從孟瀆。
弘治十七年,部臣復陳夏港、孟瀆遠浮大江之害,請亟濬京口淤,而引練湖灌之。詔速行。正德二年復開白塔河及江口、大橋、潘家、通江四閘。十四年從督漕都御史臧鳳言,濬常州上下裏河,漕舟無阻者五十餘載。
萬曆元年又漸涸,復一濬之。歲貢生許汝愚上言:「國初置四閘:曰京口,曰丹徒,防三江之涸;曰呂城,曰奔牛,防五湖之泄。自丹陽至鎮江蓄為湖者三:曰練湖,曰焦子,曰杜墅。歲久,居民侵種,焦、杜二湖俱涸,僅存練湖,猶有侵者。而四閘俱空設矣。請濬三湖故址通漕。」總河傅希摯言:「練湖已濬,而焦子、杜墅源少無益。」其議遂寢。未幾,練湖復淤淺。
五年,御史郭思極、陳世寶先後請復練湖,濬孟瀆。而給事中湯聘尹則請於京口旁別建一閘,引江流內注,潮長則開,縮則閉。御史尹良任又言:「孟瀆渡江入黃家港,水面雖闊,江流甚平,由此抵泰興以達灣頭、高郵僅二百餘裏,可免瓜、儀不測之患。至如京口北渡金山而下,中流遇風有漂溺患,宜挑甘露港夾岸洲田十餘裏,以便回泊。」御史林應訓又言:「自萬緣橋抵孟瀆,兩厓陡峻,雨潦易圮,且江潮湧沙,淤塞難免。宜於萬緣橋、黃連樹各建閘以資蓄泄。」又言:「練湖自西晉陳敏遏馬林溪,引長山八十四溪之水以溉雲陽,堤名練塘,又曰練河,凡四十裏許。環湖立涵洞十三。宋紹興時,中置橫埂,分上下湖,立上、中、下三閘。八十四溪之水始經辰溪沖入上湖,復由三閘轉入下湖。洪武間,因運道澀,依下湖東堤建三閘,借湖水以濟運,後乃漸堙。今當盡革侵佔,復濬為湖。上湖四際夾阜,下湖東北臨河,原埂完固,惟應補中間缺口,且增筑西南,與東北相應。至三閘,惟臨湖上閘如故,宜增建中、下二閘,更設減水閘二座,界中、下二閘間。共革田五千畝有奇,塞沿堤私設涵洞,止存其舊十三處,以宣洩湖水。冬春即閉塞,毋得私啟。蓋練湖無源,惟藉瀦蓄,增堤啟閘,水常有餘,然後可以濟運。臣親驗上湖地仰,八十四溪之水所由來,懼其易泄;下湖地平衍,僅高漕河數尺,又常懼不盈。誠使水裕堤堅,則應時注之,河有全力矣。」皆下所司酌議。
十三年,鎮江知府吳撝謙復言:「練湖中堤宜飭有司春初即修,以防衝決,且禁勢豪侵佔。」從之。十七年濬武進橫林漕河。
崇禎元年,濬京口漕河。五年,太常少卿姜志禮建漕河議,言:「神廟初,先臣寶著漕河議,當事採行,不開河而濟運者二十餘年。後復佃湖妨運,歲累畚鍤。故老有言,『京口閘底與虎丘塔頂平』,是可知挑河無益,蓄湖為要也。今當革佃修閘,而高築上下湖圍埂,蓄水使深。且漕河閘座非僅京口、呂城、新閘、奔牛數處而已,陵口、尹公橋、黃泥壩、新豐、大犢山節節有閘,皆廢去,並宜修建。而運道支流如武進洞子河、連江橋河、扁擔河,丹陽簡橋河、陳家橋河、七裏橋河、丁議河、越瀆河,滕村溪之大壩頭,丹陽甘露港南之小閘口,皆應急修整。至奔牛、呂城之北,各設減水閘。歲十月實以土,商民船盡令盤壩。此皆舊章所當率由。近有欲開九曲河,使運船竟從泡港閘出江,直達揚子橋,以免瓜洲啟閘稽遲者,試而後行可也。回空糧艘及官舫,宜由江行,而於河莊設閘啟閉。數役並行,漕事乃大善矣。」議不果行。
江漕者,湖廣漕舟由漢、沔下潯陽,江西漕舟出章江、鄱陽而會於湖口,暨南直隸寧、太、池、安、江寧、廣德之舟,同浮大江,入儀真通江閘,以溯淮、揚入閘河。瓜、儀之間,運道之咽喉也。洪武中,餉遼卒者,從儀真上淮安,由鹽城汎海;餉梁、晉者,亦從儀真赴淮安,盤壩入淮。江口則設壩置閘,凡十有三。濬揚子橋河至黃泥灣九千餘丈。永樂間,濬儀真清江壩、下水港及夾港河,修沿江堤岸。洪熙元年濬儀真壩河,後定製儀真壩下黃泥灘、直河口二港及瓜洲二港、常州之孟瀆河皆三年一濬。宣德間,從侍郎趙新、御史陳祚請,濬黃泥灘、清江閘。成化中,建閘於儀真通江河港者三,江都之留潮通江者二。已而通江港塞。弘治初,復開之,既又於總港口建閘蓄水。儀真、江都二縣間,有官塘五區,築閘蓄水,以溉民田,豪民占以為業,真、揚之間運道阻梗。嘉靖二年,御史秦鉞請復五塘。從之。萬曆五年,御史陳世寶言:「儀真江口,去閘太遠,請於上下十數丈許增建二閘,隨湖啟閉,以截出江之船,盡令入閘,庶免遲滯。」疏上,議行。
白塔河者,在泰州。上通邵伯,下接大江,斜對常州孟瀆河與泰興北新河,皆浙漕間道也。自陳瑄始開。宣德間,從趙新、陳祚請,命瑄役夫四萬五千餘人濬之,建新閘、潘家莊、大橋、江口四閘。正統四年,水潰閘塞,都督武興因閉不用,仍自瓜洲盤壩。瓜洲之壩,洪武中置,凡十五,列東西二港間。永樂間,廢東壩為廠,以貯材木,止存西港七壩。漕舟失泊,屢遭風險。英宗初年,乃復濬東港。既而,巡撫周忱築壩白塔河之大橋閘,以時啟閉,漕舟稍分行。自鎮江裏河開濬,漕舟出甘露、新港,徑渡瓜洲;而白塔、北新,皆以江路險遠,舍而不由矣。
衛漕者,即衛河。源出河南輝縣,至臨清與會通河合,北達天津。自臨清以北皆稱衛河。詳具本志。
白漕者,即通濟河。源出塞地,經密雲縣霧靈山,為潮河川。而富河、罾口河、七渡河、桑乾河、三裏河俱會於此,名曰白河。南流經通州,合通惠及榆、渾諸河,亦名潞河。三百六十裏,至直沽會河入海,賴以通漕。楊村以北,勢若建瓴,底多淤沙。夏秋水漲苦潦,冬春水微苦澀。沖潰徙改頗與黃河同。耎兒渡者,在武清、通州間,尤其要害處也。自永樂至成化初年,凡八決,輒發民夫築堤。而正統元年之決,為害尤甚,特敕太監沐敬、安遠侯柳溥、尚書李友直隨宜區畫,發五軍營卒五萬及民夫一萬築決堤。又命武進伯朱冕、尚書吳中役五萬人,去河西務二十裏鑿河一道,導白水入其中。二工並竣,人甚便之,賜河名曰通濟,封河神曰通濟河神。先是,永樂二十一年築通州抵直沽河岸,有衝決者,隨時修築以為常。迨通濟河成,決岸修築者亦且數四。萬曆三十一年從工部議,挑通州至天津白河,深四尺五寸,所挑沙土即築堤兩岸,著為令。
大通河者,元郭守敬所鑿。由大通橋東下,抵通州高麗莊,與白河合,至直沽,會衛河入海,長百六十裏有奇。十裏一閘,蓄水濟運,名曰通惠。又以白河、榆河、渾河合流,亦名潞河。洪武中漸廢。
永樂四年八月,北京行部言:「宛平昌平西湖、景東牛欄莊及青龍華家瓮山三閘,水衝決岸。」命發軍民修治。明年復言:「自西湖、景東至通流,凡七閘,河道淤塞。自昌平東南白浮村至西湖、景東流水河口一百裏,宜增置十二閘。」從之。未幾,閘俱堙,不復通舟。
成化中,漕運總兵官楊茂言:「每歲自張家灣舍舟,車轉至都下,雇值不貲。舊通惠河石閘尚存,深二尺許,修閘瀦水,用小舟剝運便。」又有議於三裏河從張家灣墩橋以西疏河泊舟者。下廷臣集議,遣尚書楊鼎、侍郎喬毅相度。上言:「舊閘二十四座,通水行舟。但元時水在宮牆外,舟得入城內海子灣。今水從皇城金水河出,故道不可復行。且元引白浮泉往西逆流,今經山陵,恐妨地脈。又一畝泉過白羊口山溝,兩水沖截難引。若城南三裏河舊無河源,正統間修城壕,恐雨多水溢,乃穿正陽橋東南窪下地,開壕口以泄之,始有三裏河名。自壕口八裏,始接渾河。舊渠兩岸多廬墓,水淺河窄,又須增引別流相濟。如西湖草橋源出玉匠局、馬跑等地,泉不深遠。元人曾用金口水,洶湧沒民舍,以故隨廢。惟玉泉、龍泉及月兒、柳沙等泉,皆出西北,循山麓而行,可導入西湖。請濬西湖之源,閉分水清龍閘,引諸泉水從高梁河,分其半由金水河出,余則從都城外壕流轉,會於正陽門東。城壕且閉,令勿入三裏河並流。大通橋閘河隨旱澇啟閉,則舟獲近倉,甚便。」帝從其議。方發軍夫九萬修濬,會以災異,詔罷諸役。所司以漕事大,乃命四萬人濬城壕,而西山、玉泉及抵張家灣河道,則以漸及焉。越五年,乃敕平江伯陳銳,副都御史李裕,侍郎翁世資、王詔督漕卒濬通惠河,如鼎、毅前議。明年六月,工成,自大通橋至張家灣渾河口六十餘裏,濬泉三,增閘四,漕舟稍通。然元時所引昌平三泉俱遏不行,獨引一西湖,又僅分其半,河窄易盈涸。不二載,澀滯如舊。正德二年嘗一濬之,且修大通橋至通州閘十有二,壩四十有一。
嘉靖六年,御史吳仲言:「通惠河屢經修復,皆為權勢所撓。顧通流等八閘遺蹟俱存,因而成之,為力甚易,歲可省車費貲二十餘萬。且歷代漕運皆達京師,未有貯國儲於五十裏外者。」帝心以為然,命侍郎王軏、何詔及仲偕相度。軏等言:「大通橋地形高白河六丈余,若濬至七丈,引白河達京城,諸閘可盡罷,然未易議也。計獨濬治河閘,但通流閘在通州舊城中,經二水門,南浦、土橋、廣利三閘皆闤闠衢市,不便轉挽。惟白河濱舊小河廢壩西,不一裏至堰水小壩,宜修築之,使通普濟閘,可省四閘兩關轉搬力。」而尚書桂萼言不便,請改修三裏河。帝下其疏於大學士楊一清、張璁。一清言:「因舊閘行轉搬法,省運軍勞費,宜斷行之。」璁亦言:「此一勞永逸之計,萼所論費廣功難。」帝乃萼議。
明年六月,仲報河成,因疏五事,言:「大通橋至通州石壩,地勢高四丈,流沙易淤,宜時加濬治。管河主事宜專委任,毋令兼他務。官吏、閘夫以罷運裁減,宜復舊額。慶豐上閘、平津中閘今已不用,宜改建通州西水關外。剝船造費及遞歲修艌,俱宜酌處。」帝以先朝屢勘行未即功,仲等四閱月工成,詔予賞,悉從其所請。仲又請留督工郎中何棟專理其事,為經久計。從之。九年擢棟右通政,仍管通惠河道。是時,仲出為處州知府,進所編通惠河志。帝命送史館,采入會典,且頒工部刊行。自此漕艘直達京師,迄於明末。人思仲德,建祠通州祀之。
薊州河者,運薊州官軍餉道也。明初,海運餉薊州。天順二年,大河百戶閔恭言「南京並直隸各衛,歲用旗軍運糧三萬石至薊州等衛倉,越大海七十餘裏,風濤險惡。新開沽河,北望薊州,正與水套、沽河直,袤四十餘裏而徑,且水深,其間阻隔者僅四之一,若穿渠以運,可無海患。」下總兵都督宋勝、巡按御史李敏行視可否。勝等言便,遂開直沽河。闊五丈,深丈五尺。成化二年一濬,二十年再濬,並濬鴉鴻橋河道,造豐潤縣海運糧儲倉。正德十六年,運糧指揮王瓚言:「直沽東北新河,轉運薊州,河流淺,潮至方可行舟。邊關每匱餉,宜濬使深廣。」從之。初,新河三歲一濬。嘉靖元年易二歲,以為常。十七年濬殷留莊大口至舊倉店百十六裏。
豐潤環香河者,濬自成化間,運粟十餘萬石以餉薊州東路者也。後堙廢,餉改薊州給,大不便。嘉靖四十五年從御史鮑承蔭請,復之,且建三閘於北濟、張官屯、鴉鴻橋以瀦水。
昌平河,運諸陵官軍餉道也。起鞏華城外安濟橋,抵通州渡口。袤百四十五裏,其中淤淺三十裏難行。隆慶六年大濬,運給長陵等八官軍月糧四萬石,遂成流通。萬曆元年復疏鞏華城外舊河。
海運,始於元至元中。伯顏用朱清、張瑄運糧輸京師,僅四萬餘石。其後日增,至三百萬餘石。初,海道萬三千餘裏,最險惡,既而開生道,稍徑直。後殷明略又開新道,尤便。然皆出大洋,風利,自浙西抵京不過旬日,而漂失甚多。
洪武元年,太祖命湯和造海舟,餉北徵士卒。天下既定,募水工運萊州洋海倉粟以給永平。後遼左及迤北數用兵,於是靖海侯吳禎、延安侯唐勝宗、航海侯張赫、舳艫侯朱壽先後轉遼餉,以為常。督江、浙邊海軍大舟百餘艘,運糧數十萬。賜將校以下綺帛、胡椒、蘇木、錢鈔有差,民夫則復其家一年,溺死者厚恤。三十年,以遼東軍餉贏羨,第令遼軍屯種其地,而罷海運。
永樂元年,平江伯陳瑄督海運糧四十九萬餘石,餉北京、遼東。二年,以海運但抵直沽,別用小船轉運至京,命於天津置露囤千四百所,以廣儲蓄。四年定海陸兼運。瑄每歲運糧百萬,建百萬倉於直沽尹兒灣城。天津衛籍兵萬人戍守。至是,命江南糧一由海運,一由淮、黃,陸運赴衛河,入通州,以為常。陳瑄上言:「嘉定瀕海,當江流之沖,地平衍,無大山高嶼。海舟停泊,或值風濤,觸堅膠淺輒敗。宜於青浦築土為山,立堠表識,使舟人知所避,而海險不為患。」詔從之。十年九月,工成。方百丈,高三十餘丈。賜名寶山。御製碑文紀之。
十三年五月復罷海運,惟存遮洋一總,運遼、薊糧。正統十三年減登州海船百艘為十八艘,以五艘運青、萊、登布花鈔錠十二萬餘觔,歲賞遼軍。
成化二十三年,侍郎丘濬進大學衍義補,請尋海運故道與河漕並行,大略言:「海舟一載千石,可當河舟三,用卒大減。河漕視陸運費省什三,海運視陸省什七,雖有漂溺患,然省牽卒之勞、駁淺之費、挨次之守,利害亦相當。宜訪素知海道者,講求勘視。」其說未行。弘治五年,河決金龍口,有請復海運者,朝議弗是。
嘉靖二年,遮洋總漂糧二萬石,溺死官軍五十餘人。五年停登州造船。二十年,總河王以旗以河道梗澀,言:「海運雖難行,然中間平度州東南有南北新河一道,元時建閘直達安東,南北悉由內洋而行,路捷無險,所當講求。」帝以海道迂遠,卻其議。三十八年,遼東巡撫侯汝諒言:「天津入遼之路,自海口至右屯河通堡不及二百裏,其中曹泊店、月坨桑、姜女墳、桃花島皆可灣泊。」部覆行之。四十五年,順天巡撫耿隨朝勘海道,自永平西下海,百四十五裏至紀各莊,又四百二十六裏至天津,皆傍岸行舟。其間開洋百二十裏,有建河、糧河、小沽、大沽河可避風。初允其議,尋以御史劉翾疏沮而罷。是年,從給事中胡應嘉言,革遮洋總。
隆慶五年,徐、邳河淤,從給事中宋良佐言,復設遮洋總,存海運遺意。山東巡撫梁夢龍極論海運之利,言:「海道南自淮安至膠州,北自天津至海倉,島人商賈所出入。臣遣卒自淮、膠各運米麥至天津,無不利者。淮安至天津三千三百裏,風便,兩旬可達。舟由近洋,島嶼聯絡,雖風可依,視殷明略故道甚安便。五月前風順而柔,此時出海可保無虞。」命量撥近地漕糧十二萬石,俾夢龍行之。
六年,王宗沐督漕,請行海運。詔令運十二萬石自淮入海。其道,由雲梯關東北歷鷹游山、安東衛、石臼所、夏河所、齊堂島、靈山衛、古鎮、膠州、鰲山衛、大嵩衛、行村寨,皆海面。自海洋所歷竹島、寧津所、靖海衛,東北轉成山衛、劉公島、威海衛,西曆寧海衛,皆海面。自福山之罘島至登州城北新海口沙門等島,西曆桑島、峔屺島;自峔屺西曆三山島、芙蓉島、萊州大洋、海倉口;自海倉西曆淮河海口、魚兒鋪,西北歷侯鎮店、唐頭塞;自侯鎮西北大清河、小清河海口,乞溝河入直沽,抵天津衛。凡三千三百九十裏。
萬曆元年,即墨福山島壞糧運七艘,漂米數千石,溺軍丁十五人。給事、御史交章論其失,罷不復行。二十五年,倭寇作,自登州運糧給朝鮮軍。山東副使於仕廉復言:「餉遼莫如海運,海運莫如登、萊。蓋登、萊度金州六七百裏,至旅順口僅五百餘裏,順風揚帆一二日可至。又有沙門、鼉磯、皇城等島居其中,天設水遞,止宿避風。惟皇城至旅順二百裏差遠,得便風不半日可度也。若天津至遼,則大洋無泊;淮安至膠州,雖僅三百裏,而由膠至登千裏而遙,礁礙難行。惟登、萊濟遼,勢便而事易。」時頗以其議為然,而未行也。四十六年,山東巡撫李長庚奏行海運,特設戶部侍郎一人督之,事具長庚傳。
崇禎十二年,崇明人沈廷揚為內閣中書,復陳海運之便,且輯海運書五卷進呈。命造海舟試之。廷揚乘二舟,載米數百石,十三年六月朔,由淮安出海,望日抵天津。守風者五日,行僅一旬。帝大喜,加廷揚戶部郎中,命往登州與巡撫徐人龍計度。山東副總兵黃蔭恩亦上海運九議,帝即令督海運。先是,寧遠軍餉率用天津船赴登州,候東南風轉粟至天津,又候西南風轉至寧遠。廷揚自登州直輸寧遠,省費多。尋命赴淮安經理海運,為督漕侍郎朱大典所沮,乃命易駐登州,領寧遠餉務。十六年加光祿少卿。福王時,命廷揚以海舟防江,尋命兼理糧務。南都既失,廷揚崎嶇唐、魯二王間以死。
當嘉靖中,廷臣紛紛議復海運,漕運總兵官萬表言:「在昔海運,歲溺不止十萬。載米之舟,駕船之卒,統卒之官,皆所不免。今人策海運輒主丘濬之論,非達於事者也。」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明史   卷八十七‧志第六十三  河渠五 淮河 泇河 衛河 漳河 沁河 滹沱河 桑乾河 膠萊河
淮河,出河南平氏胎簪山。經桐柏,其流始大。東至固始,入南畿潁州境,東合汝、潁諸水。經壽州北,肥水入焉。至懷遠城東,渦水入焉。東經鳳陽、臨淮,濠水入焉。又經五河縣南,而納澮、沱、漴、潼諸水,勢盛流疾。經泗州城南,稍東則汴水入焉。過龜山麓,益折而北,會洪澤、阜陵、泥墩、萬家諸湖。東北至清河,南會於大河,即古泗口也,亦曰清口,是謂黃、淮交會之沖。淮之南岸,漕河流入焉,所謂清江浦口。又東經淮安北、安東南而達於海。
永樂七年,決壽州,泛中都。正統三年,溢清河。天順四年,溢鳳陽。皆隨時修築,無鉅害也。正德十二年,複決漕堤,灌泗州。泗州,祖陵在焉,其地最下。初,淮自安東雲梯關入海,無旁溢患。迨與黃會,黃水勢盛,奪淮入海之路,淮不能與黃敵,往往避而東。陳瑄鑿清江浦,因築高家堰舊堤以障之。淮、揚恃以無恐,而鳳、泗間數為害。嘉靖十四年用總河都御史劉天和言,築堤衛陵,而高堰方固,淮暢流出清口,鳳、泗之患弭。隆慶四年,總河都御史翁大立復奏濬淮工竣,淮益無事。
至萬曆三年三月,高家堰決,高、寶、興、鹽為巨浸。而黃水躡淮,且漸逼鳳、泗。乃命建泗陵護城石堤二百餘丈,泗得石堤稍寧。於是,總漕侍郎吳桂芳言:「河決崔鎮,清河路淤。黃強淮弱,南徙而灌山陽、高、寶,請急護湖堤。」帝令熟計其便。給事中湯聘尹議請導淮入江。會河從老黃河奔入海,淮得乘虛出清口。桂芳以聞,議遂寢。
六年,總河都御史潘季馴言:「高堰,淮、揚之門戶,而黃、淮之關鍵也。欲導河以入海,必藉淮以刷沙。淮水南決,則濁流停滯,清口亦堙。河必決溢,上流水行平地,而邳、徐、鳳、泗皆為巨浸。是淮病而黃病,黃病而漕亦病,相因之勢也。」於是築高堰堤,起武家墩,經大小澗、阜陵湖、周橋、翟壩,長八十裏,使淮不得東。又以淮水北岸有王簡、張福二口泄入黃河,水力分,清口易淤淺,且黃水多由此倒灌入淮,乃築堤捍之。使淮無所出,黃無所入,全淮畢趨清口,會大河入海。然淮水雖出清口,亦西淫鳳、泗。
八年,雨澇,淮薄泗城,且至祖陵墀中。御史陳用賓以聞。給事中王道成因言:「黃河未漲,淮、泗間霖雨偶集,而清口已不容泄。宜令河臣疏導堵塞之。」季馴言:「黃、淮合流東注,甚迅駛。泗州岡阜盤旋,雨潦不及宣洩,因此漲溢。欲疏鑿,則下流已深,無可疏;欲堵塞,則上流不可逆堵。」乃令季馴相度,卒聽之而已。十六年,季馴復為總河,加泗州護堤數千丈,皆用石。
十九年九月,淮水溢泗州,高於城壕,因塞水關以防內灌。於是,城中積水不泄,居民十九淹沒,侵及祖陵。疏泄之議不一,季馴謂當聽其自消。會嘔血乞歸,言者因請允其去。而帝遣給事中張貞觀往勘,會總河尚書舒應龍等詳議以上,計未有所定。連數歲,淮東決高良澗,西灌泗陵。帝怒,奪應龍官,遣給事中張企程往勘。議者多請拆高堰,總河尚書楊一魁與企程不從,而力請分黃導淮。乃建武家墩經河閘,泄淮水由永濟河達涇河,下射陽湖入海。又建高良澗及周橋減水石閘,以泄淮水,一由岔河入涇河,一由草子湖、寶應湖下子嬰溝,俱下廣洋湖入海。又挑高郵茆塘港,通邵伯湖,開金家灣,下芒稻河入江,以疏淮漲,而淮水以平。其後三閘漸塞。
崇禎間,黃、淮漲溢,議者復請開高堰。淮、揚在朝者公疏力爭,議遂寢。然是時,建義諸口數決,下灌興、鹽,淮患日棘矣。
泇河,二源。一出費縣南山谷中,循沂州西南流,一出嶧縣君山,東南與費泇合,謂之東、西二泇河。南會彭河水,從馬家橋東,過微山、赤山、呂孟等湖,逾葛墟嶺,而南經侯家灣、良城,至泇口鎮,合蛤鰻、連汪諸湖。東會沂水,從周湖、柳湖,接邳州東直河。東南達宿遷之黃墩湖、駱馬湖,從董、陳二溝入黃河。引泗合沂濟運道,以避黃河之險,其議始於翁大立,繼之者傅希摯,而成於李化龍、曹時聘。
隆慶四年九月,河決邳州,自睢寧至宿遷淤百八十裏。總河侍郎翁大立請開泇河以避黃水,未決而罷。明年四月,河複決邳州,命給事中雒遵勘驗。工部尚書朱衡請以開泇口河之說下諸臣熟計。帝即命遵會勘。遵言:「泇口河取道雖捷,施工實難。葛墟嶺高出河底六丈余,開鑿僅至二丈,硼石中水泉湧出。侯家灣、良城雖有河形,水中多伏石,難鑿,縱鑿之,湍激不可通漕。且蛤鰻、周柳諸湖,築堤水中,功費無算。微山、赤山、呂孟等湖雖可築堤,然須鑿葛墟嶺以泄正派,開地溝以散餘波,乃可施工。」請罷其議。詔尚書朱衡會總河都御史萬恭等覆勘。衡奏有三難,大略如遵指。且言漕河已通,徐、邳間堤高水深,不煩別建置。乃罷。
萬曆三年,總河都御史傅希摯言:「泇河之議嘗建而中止,謂有三難。而臣遣錐手、步弓、水平、畫匠,於三難處核勘。起自上泉河口,開向東南,則起處低洼,下流趨高之難可避也。南經性義村東,則葛墟嶺高堅之難可避也。從陡溝河經郭村西之平坦,則良城侯家灣之伏石可避也。至泇口上下,河渠深淺不一,湖塘聯絡相因,間有砂礓,無礙挑穵。大較上起泉河口,水所從入也,下至大河口,水所從出也。自西北至東南,長五百三十裏,比之黃河近八十裏,河渠、河塘十居八九,源頭活水,脈絡貫通,此天之所以資漕也。誠能捐十年治河之費,以成泇河,則黃河無慮壅決,茶城無慮填淤,二洪無慮艱險,運艘無慮漂損,洋山之支河可無開,境山之閘座可無建,徐、呂之洪夫可盡省,馬家橋之堤工可中輟。今日不貲之費,他日所省抵有餘者也。臣以為開泇河便。」乃命都給事中侯於趙往會希摯及巡漕御史劉光國,確議以聞。於趙勘上泇河事宜:「自泉河口至大河口五百三十裏內,自直河至清河三百餘裏,無賴於泇,事在可已。惟徐、呂至直河上下二百餘裏,河沖蕭、碭則涸二洪,沖睢寧則淤邳河,宜開以避其害,約費百五十餘萬金。特良城伏石長五百五十丈,開鑿之力難以逆料。性義嶺及南禹陵俱限隔河流,二處既開,則豐、沛河決,必至灌入。宜先鑿良城石,預修豐、沛堤防,可徐議興功也。」部覆如其言,而謂開泇非數年不成,當以治河為急。帝不悅,責於趙阻撓,然議亦遂寢。
二十年,總河尚書舒應龍開韓莊以泄湖水,泇河之路始通。至二十五年,黃河決黃堌口南徙,徐、呂而下幾斷流。方議開李吉口、小浮橋及鎮口以下,建閘引水以通漕,而論者謂非永久之計。於是,工科給事中楊應文、吏科給事中楊廷蘭皆謂當開泇河,工部覆議允行。帝命河漕官勘報,不果。二十八年,御史佴祺復請開泇河。工部覆奏云:「用黃河為漕,利與害參用;泇河為漕,有利無害。但泇河之外,由微山、呂孟、周柳諸湖,伏秋水發虞風波,冬春水涸虞淺阻,須上下別鑿漕渠,建閘節水。」從之。總河尚書劉東星董其事,以地多沙石,工艱未就。工科給事中張問達以為言。御史張養志復陳開泇河之說有四:
一曰開黃泥灣以通入泇之徑。邳州沂河口,入泇河門戶也。進口六七裏,有湖名連二汪,其水淺而闊,下多淤泥。欲挑濬則無岸可修,欲為壩埽則無基可築。湖外有黃泥灣,離湖不遠,地頗低。自沂口至湖北崖約二十餘裏,於此開一河以接泇口,引湖水灌之,運舟可直達泇口矣。
一曰鑿萬家莊以接泇口之源。萬家莊,泇口迤北地也。與台家莊、侯家灣、良城諸處,皆山岡高阜,多砂礓石塊,極難為工。東星力鑿成河。但河身尚淺,水止二三尺,宜更鑿四五尺,俾韓莊之水下接泇口,則運舟無論大小,皆沛然可達矣。
一曰濬支河以避微口之險。微山湖在韓莊西,上下三十餘裏,水深丈余。必探深淺,立標為嚮導,風正帆懸,頃刻可過,突遇狂飇,未免敗沒。今已傍湖開支河四十五裏,上通西柳莊,下接韓莊,牽挽有路。當再疏濬,庶無漂溺之患。
其一則以萬莊一帶勢高,北水南下,至此必速。請即其地建閘數座,以時蓄泄。
詔速勘行。而東星病卒。御史高舉獻河漕三策,復及泇河。工部尚書楊一魁覆言:「泇河經良城、彭河、葛墟嶺,石礓難鑿,故口僅丈六尺,淺亦如之,當大加疏鑿。其韓莊渠上接微山、呂孟,宜多方疏導,俾無淤淺。順流入馬家橋、夏鎮,以為運道接濟之資。」帝以泇河既有成績,命河臣更挑濬。
三十年,工部尚書姚繼可言泇河之役宜罷,乃止不治。未幾,總河侍郎李化龍複議開泇河,屬之直河,以避河險。工科給事中侯慶遠力主其說,而以估費太少,責期太速,請專任而責成之。三十二年正月,工部覆化龍疏,言:「開泇有六善,其不疑有二。泇河開而運不借河,河水有無聽之,善一。以二百六十裏之泇河,避三百三十裏之黃河,善二。運不借河,則我為政得以熟察機宜而治之,善三。估費二十萬金,開河二百六十裏,視朱衡新河事半功倍,善四。開河必行召募,春荒役興,麥熟人散,富民不擾,窮民得以養,善五。糧船過洪,必約春盡,實畏河漲,運入泇河,朝暮無妨,善六。為陵捍患,為民御災,無疑者一。徐州向苦洪水,泇河既開,則徐民之為魚者亦少,無疑者二。」帝深善之,令速鳩工為久遠之計。八月,化龍報分水河成,糧艘由泇者三之二。會化龍丁艱去,總河侍郎曹時聘代,上言頌化龍功。然是時,導河、濬泇,兩工並興,役未能竟。而黃河數溢壞漕渠。給事中宋一韓遂詆化龍開泇之誤,化龍憤,上章自辨。時聘亦力言泇可賴,因畫善後六事以聞。部覆皆從其議。且言:「泇開於梗漕之日,固不可因泇而廢黃;漕利於泇成之後,亦不可因黃而廢泇。兩利俱存,庶幾緩急可賴。」因請築郗山堤,削頓莊嘴,平大泛口湍溜,濬貓兒窩等處之淺,建鉅梁吳沖閘,增三市徐塘壩,以終泇河未就之功。詔如議。越數年,泇工未竟,督漕者復舍泇由黃。舟有覆者,遷徙黃、泇間,運期久逾限。
三十八年,御史蘇惟霖疏陳黃、泇利害,請專力於泇,略言:「黃河自清河經桃源,北達直河口,長二百四十裏。此在泇下流,水平身廣,運舟日行僅十裏。然無他道,故必用之。自直河口而上,歷邳、徐達鎮口,長二百八十餘裏,是謂黃河。又百二十裏,方抵夏鎮。其東自貓窩、泇溝達夏鎮,止二百六十餘裏,是謂泇河。東西相對,舍此則彼。黃河三四月間淺與泇同。五月初,其流洶湧,自天而下,一步難行。由其水挾沙而來,河口日高。至七月初,則淺涸十倍。統而計之,無一時可由者。溺人損舟,其害甚劇。泇河計日可達,終鮮風波,但得實心任事之臣,不三五年缺略悉補,數百年之利也。」工科給事中何士晉亦言:「運道最險無如黃河。先年水出昭陽湖,夏鎮以南運道沖阻,開泇之議始決。避淺澀急溜二洪之險,聚諸泉水,以時啟閉,通行無滯者六年。乃今忽欲舍泇由黃,致倉皇損壞糧艘。或改由大浮橋,河道淤塞,復還由泇。以故運抵灣遲,汲汲有守凍之慮,由黃之害略可見矣。顧泇工未竟,闊狹深淺不齊。宜拓廣濬深,與會通河相等。重運空回,往來不相礙,迴旋不相避,水常充盛,舟無留行。歲捐水衡數萬金,督以廉能之吏,三年可竣工。然後循駱馬湖北岸,東達宿遷,大興畚鍤,盡避黃河之險,則泇河之事訖矣。或謂泉脈細微,太闊太深,水不能有。不知泇源遠自蒙、沂,近挾徐塘、許池、文武諸泉河,大率視濟寧泉河略相等。呂公堂口既塞,則山東諸水總合全收,加以閘壩堤防,何憂不足?或謂直抵宿遷,此功迂而難竟,是在任用得人,綜理有法耳。」疏入,不報。
明年,部覆總河都御史劉士忠泇黃便宜疏,言:「泇渠春夏間,沂、武、京河山水沖發,沙淤潰決,歲終當如南旺例修治。顧別無置水之地,勢不得不塞泇河壩,令水復歸黃流。故每年三月初,則開泇河壩,令糧艘及官民船由直河進。至九月內,則開召公壩,入黃河,以便空回及官民船往來。至次年二月中塞之。半年由泇,半年由黃,此兩利之道也。」因請增驛設官。又覆惟霖疏,言:「直隸貓窩淺,為沂下流,河廣沙淤,不可以閘,最為泇患。宜西開一月河,以通沂口。凡水挾沙來,沙性直走,有月河以分之,則聚於洄伏之處,撈刷較易,而泇患少減矣。」俱報可。其後,泇河遂為永利,但需補葺而已。然泇勢狹窄,冬春糧艘回空仍由黃河焉。
四十八年,巡漕御史毛一鷺言:「泇河屬夏鎮者有閘九座,屬中河者止藉草壩。分司官議於直口等處建閘,請舉行之。」詔從其議。
崇禎四年,總漕尚書楊一鵬濬泇河。九年,總河侍郎周鼎奏重濬泇河成。久之,鼎坐決河防遠戍。給事中沈胤培訟其修泇利運之功,得減論。
衛河,源出河南輝縣蘇門山百門泉。經新鄉、汲縣而東,至畿南濬縣境,淇水入焉,謂之白溝,亦曰宿胥瀆。宋、元時名曰御河。由內黃東出,至山東館陶西,漳水合焉。東北至臨清,與會通河合。北歷德、滄諸州,至青縣南,合滹沱河。北達天津,會白河入海。所謂衛漕也。其河流濁勢盛,運道得之,始無淺澀虞。然自德州下漸與海近,卑窄易沖潰。
初,永樂元年,瀋陽軍士唐順言:「衛河抵直沽入海,南距黃河陸路才五十裏。若開衛河,而距黃河百步置倉廒,受南運糧餉,至衛河交運,公私兩便。」乃命廷臣議,未行。其冬,命都督僉事陳俊運淮安、儀真倉糧百五十萬餘石赴陽武,由衛河轉輸北京。五年,自臨清抵渡口驛決堤七處,發卒塞之。後宋禮開會通河,衛河與之合。時方數決堤岸,遂命禮並治之。禮言:「衛輝至直沽,河岸多低薄,若不究源析流,但務堤築,恐復潰決,勞費益甚。會通河抵魏家灣,與土河連,其處可穿二小渠以泄於土河。雖遇水漲,下流衛河,自無橫溢患。德州城西北亦可穿一小渠。蓋自衛河岸東北至舊黃河十有二裏,而中間五裏故有溝渠,宜開道七裏,泄水入舊黃河,至海豐大沽河入海。」詔從之。
英宗初,永平縣丞李祐請閉漳河以防患,疏衛河以通舟。從之。正統四年築青縣衛河堤岸。十三年從御史林廷舉請,引漳入衛。十四年,黃河決臨清四閘,御史錢清請濬其南撞圈灣河以達衛。從之。
景泰四年,運艘阻張秋之決。河南參議豐慶請自衛輝、胙城洎於沙門,陸挽三十裏入衛,舟運抵京師。命漕運都督徐恭覆報,如其策。山東僉事江良材嘗言:「通河於衛有三便。古黃河自孟津至懷慶東北入海。今衛河自汲縣至臨清、天津入海,則猶古黃河道也,便一。三代前,黃河東北入海,宇宙全氣所鍾。河南徙,氣遂遷轉。今於河陰、原武、懷、孟間導河入衛,以達天津,不獨徐、沛患息,而京師形勝百倍,便二。元漕舟至封丘,陸運抵淇門入衛。今導河注衛,冬春水平,漕舟至河陰,順流達衛。夏秋水迅,仍從徐、沛達臨清,以北抵京師。且修其溝洫,擇良有司任之,可以備旱澇,捍戎馬,益起直隸、河南富強之勢,便三。」詹事霍韜大然其畫,具奏以聞。不行。
萬曆十六年,總督河漕楊一魁議引沁水入衛,命給事中常居敬勘酌可否。居敬言:「衛小沁大,衛清沁濁,恐利少害多。」乃止。泰昌元年十二月,總河侍郎王佐言:「衛河流塞,惟挽漳、引沁、辟丹三策。挽漳難,而引沁多患。丹水則雖勢與沁同,而丹口既辟,自修武而下皆成安流,建閘築堰,可垂永利。」制可,亦未能行也。
崇禎十三年,總河侍郎張國維言:「衛河合漳、沁、淇、洹諸水,北流抵臨清,會閘河以濟運。自漳河他徙,衛流遂弱,挽漳引沁之議,建而未行。宜導輝縣泉源,且酌引漳、沁,辟丹水,疏通滏、洹、淇三水之利害得失,命河南撫、按勘議以聞。」不果行。
漳河,出山西長子曰濁漳,樂平曰清漳,俱東經河南臨漳縣,由畿南真定、河間趨天津入海。其分流至山東館陶西南五十裏,與河合。洪武十七年,河決臨漳,敕守臣防護。復諭工部,凡堤塘堰壩可御水患者,皆預修治。有司以黃、沁、漳、衛、沙五河所決堤岸丈尺,具圖計工以聞。詔以軍民兼築之。永樂七年,決固安縣賀家口。九年,決西南張固村河口,與滏陽河合流,下田不可耕。臨漳主簿趙永中乞令災戶於漳河旁墾高阜荒地。從之。是年築沁州及大名等府決堤。十三年,漳、滏並溢,漂沒磁州田稼。二十二年,溢廣宗。洪熙元年,漳、滏並溢,決臨漳三冢村等堤岸二十四處,發軍民修築。宣德八年復築三冢村堤口。
正統元年,漳、滏並溢,壞臨漳杜村西南堤。三年,漳決廣平、順德。四年,又決彰德。皆命修築。十三年,御史林廷舉言:「漳河自沁州發源,七十餘溝會而為一,至肥鄉,堤岸逼隘。水勢激湍。故為民患。元時分支流入衛河。以殺其勢。永樂間堙塞,舊跡尚存,去廣平大留村十八裏。宜發丁夫鑿通,置閘,遏水轉入之,而疏廣肥鄉水道。則漳河水減,免居民患,而衛河水增,便漕。」從之。漳水遂通於衛。
正德元年濬滏陽河。河舊在任縣新店村東北,源出磁州。經永年、曲周、平鄉,至穆家口,會百泉等河北流。永樂間,漳河決而與合,二水每並為患。至景泰間,又合漳,沖曲周諸縣,沿河之地皆築堤備之。成化間,舊河淤,沖新店西南為新河,合沙、洺等河入穆家口,亦築堤備之。英宗時,漳已通衛。弘治初,益徙入御河,遂棄滏堤不理。其後,漳水復入新河,兩岸地皆沒。任縣民高暘等以為言,下巡撫官勘奏,言:「穆家口乃眾河之委,當從此先,而並濬新舊河,令分流。漳、滏缺堤,以漸而築。」從之。自此漳、滏匯流,而入衛之道漸堙矣。
萬曆二十八年,給事中王德完言:「漳河決小屯,東經魏縣、元城,抵館陶入衛,為一變,其害小。決高家口,析二流於臨漳之南北,俱至成安東呂彪河合流,經廣平、肥鄉、永年,至曲周入滏水,同流至青縣口方入漕河,為再變,其害大。滏水不勝漳,而今納漳,則狹小不能束巨浪,病溢而患在民。衛水昔仰漳,而今舍漳,則細緩不能卷沙泥,病涸而患在運。塞高家河口,導入小屯河,費少利多,為上策。仍回龍鎮至小灘入衛,費鉅害少,為中策。築呂彪河口,固堤漳水,運道不資利,地方不罹害,為下策。」命河漕督臣集議行之。直隸巡按佴祺亦請引漳河。並下督臣,急引漳會衛,以圖永濟。不果行。
沁河,出山西沁源縣綿山東谷。穿太行山,東南流三十裏入河南境。繞河內縣東北,又東南至武陟縣,與黃河會而東注,達徐州以濟漕。其支流自武陟紅荊口,經衛輝入衛河。元郭守敬言:「沁余水引至武陟,北流合御河灌田。」此沁入衛之故跡也。
明初,黃河自滎澤趨陳、潁,逕入於淮,不與沁合。乃鑿渠引之,令河仍入沁。久之,沁水盡入黃河,而入衛之故道堙矣。武陟者,沁、黃交會處也。永樂間,再決再築。宣德九年,沁水決馬曲灣,經獲嘉至新鄉,水深成河,城北又匯為澤。築堤以防,猶不能遏。新鄉知縣許宣請堅築決口,俾由故道。遣官相度,從之。沁水稍定,而其支流復入於衛。正統三、四年間,武陟沁堤復再決再築。十三年,黃河決滎澤,背沁而去。乃從武陟東寶家灣開渠三十裏,引河入沁,以達淮。自後,沁、河益大合,而沁之入衛者漸淤。
景泰三年,僉事劉清言:「自沁決馬曲灣入衛,沁、黃、衛三水相通,轉輸頗利。今決口已塞,衛河膠淺。運舟悉從黃河,嘗遇險阻。宜遣官濬沁資衛,軍民運船視遠近之便而轉輸之。」詔下巡撫集議。
明年,清復言:「東南漕舟,水淺弗能進。請自滎澤入沁河,濬岡頭百二十裏以通衛河。且張秋之決,由沁合黃,勢遂奔急。若引沁入衛,則張秋無患。」行人王晏亦言:「開岡頭置閘,分沁水,使南入黃,北達衛。遇漲則閉閘,漕可永無患。」並下督漕都御史王竑等核實以聞。
明年,給事中何陞言:「沁河有漏港已成河。臨清屯聚膠淺之舟,宜使從此入黃,度二旬可達淮。」詔竑及都御史徐有貞閱之。既而罷引沁河議,初,王晏請漕沁,有司多言弗利。晏固爭。吏部尚書王直請遣官行河,命侍郎趙榮同晏往。榮亦言不利,議乃寢。天順八年,都察院都事金景輝復請濬陳橋集古河,分引沁水,北通長垣、曹州、鉅野,以達漕河。詔按實以聞,未能行也。
弘治二年夏,黃河決埽頭五處,入沁河。其冬,又決祥符翟家口,合沁河,出丁家道口。十一年,員外郎謝緝以黃河南決,恐牽沁水南流,徐、呂二洪必涸。請遏黃河,堤沁水,使俱入徐州。方下所司勘議,明年漕運總兵官郭鋐上副使張鼐引沁河議請於武陟木欒店鑿渠抵荊隆口,分沁水入賈魯河,由丁家道口以下徐、淮。倘河或南徙,即引沁水入渠,以濟二洪之運。帝即令鼐理之。而曹縣知縣鄒魯又駁鼐議,謂引沁必塞沁入河之口,沁水無歸,必漫田廬。若俟下流既通而始塞之,水勢擣虛,千裏不折,其患更大,甚於黃陵。且起木欒店至飛雲橋,地以千裏計,用夫百萬,積功十年,未能必其成也。兗州知府龔弘主其說,因上言:「鼐見河勢南行,故建此議。但今秋水逆流東北,亟宜濬築。」乃從河臣撫臣議,修丁家口上下堤岸,而鼐議卒罷。
至萬曆十五年,沁水決武陟東岸蓮花池、金屹 當,新鄉、獲嘉盡淹沒。廷議築堤障之。都御史楊一魁言:「黃河從沁入衛,此故道也。自河徙,而沁與俱南,衛水每涸。宜引沁入衛,不使助河為虐。」部覆言:「沁入黃,衛入漕,其來已久。頃沁水決木欒蓮花口而東,一魁因建此議。而科臣常居敬往勘,言:『衛輝府治卑於河,恐有衝激。且沁水多沙,入漕反為患,不如堅築決口,廣辟河身』。」乃罷其議。
三十三年,茶陵知州范守己復言:「嘉靖六年,河決豐、沛。胡世寧言:『沁水自紅荊口分流入衛,近年始塞。宜擇武陟、陽武地開一河,北達衛水,以備徐、沛之塞。』會盛應期主開新渠,議遂不行。近者十年前,河沙淤塞沁口,沁水不得入河,自木欒店東決岸,奔流入衛,則世寧紅荊口之說信矣。彼時守土諸臣塞其決口,築以堅堤,仍導沁水入河。而堤外河形直抵衛滸,至今存也。請建石閘於堤,分引一支,由所決河道東流入衛。漕舟自邳溯河而上,因沁入衛,東達臨清,則會通河可廢。」帝命總河及撫、按勘議,不行。
滹沱河,出山西繁峙泰戲山。循太行,掠晉、冀,逶迤而東,至武邑合漳。東北至青縣岔河口入衛,下直沽。或雲九河中所稱徒駭是也。
明初,故道由稿城、晉州抵寧晉入衛,其後遷徙不一。河身不甚深,而水勢洪大。左右旁近地大率平漫,夏秋雨潦,挾眾流而潰,往往成巨浸。水落,則因其淺淤以為功。修堤濬流,隨時補救,不能大治也。洪武間一濬。建文、永樂間,修武強、真定決岸者三。至洪熙元年夏,霪雨,河水大漲,晉、定、深三州,稿城、無極、饒陽、新樂、寧晉五縣,低田盡沒,而滹沱遂久淤矣。宣德六年,山水復暴泛,沖壞堤岸,發軍民濬之。正統元年溢獻縣,決大郭黿窩口堤。四年溢饒陽,決醜女堤及獻縣郭家口堤,淹深州田百餘裏,皆命有司修築。十一年復疏晉州故道。
成化七年,巡撫都御史楊璿言:「霸州、固安、東安、大城、香河、寶坻、新安、任丘、河間、肅寧、饒陽諸州縣屢被水患,由地勢平衍,水易瀦積。而唐、滹沱、白溝三河上源堤岸率皆低薄,遇雨輒潰。官吏東西決放,以鄰為壑。宜求故跡,隨宜濬之。」帝即命璿董其事,水患稍寧。至十八年,衛、漳、滹沱並溢,潰漕河岸,自清平抵天津決口八十六。因循者久之。
弘治二年修真定縣白馬口及近城堤三千九百餘丈。五年又築護城堤二道。後複比年大水,真定城內外俱浸。改挑新河,水患始息。
嘉靖元年築束鹿城西決口,修晉州紫城口堤。未幾,復連歲被水。十年冬,巡按御史傅漢臣言:「滹沱流經大名,故所築二堤沖敗,宜修復如舊。」乃命撫、按官會議。其明年,敕太僕卿何棟往治之,棟言:「河發渾源州,會諸山之水,東趨真定,由晉州紫城口之南入寧晉泊,會衛河入海,此故道也。晉州西高南下,因沖紫城東溢,而束鹿、深州諸處遂為巨浸。今宜起稿城張村至晉州故堤,築十八裏,高三丈,廣十之,植椿榆諸樹。乃濬河身三十餘裏,導之南行,使歸故道,則順天、真、保諸郡水患俱平矣。」又用郎中徐元祉言,於真定濬滹沱河以保城池,又導束鹿、武強、河間、獻縣諸水,循滹沱以出。皆從之。自後數十年,水頗戢,無大害。
萬曆九年,給事中顧問言:「臣令任丘,見滹沱水漲,漂沒民田不可勝紀。請自饒陽、河間以下水占之地,悉捐為河,而募夫深濬河身,堅築堤岸,以圖永久。」命下撫、按官勘議。增築雄縣橫堤八裏,任丘東堤二十裏。
桑乾河,盧溝上源也。發源太原之天池,伏流至朔州馬邑雷山之陽,有金龍池者渾泉溢出,是為桑乾。東下大同古定橋,抵宣府保安州,雁門、應州、雲中諸水皆會。穿西山,入宛平界。東南至看舟口,分為二。其一東由通州高麗莊入白河。其一南流霸州,合易水,南至天津丁字灃入漕河,曰盧溝河,亦曰渾河。河初過懷來,束兩山間,不得肆。至都城西四十裏石景山之東,地平土疏,衝激震盪,遷徙弗常。元史名盧溝曰小黃河,以其流濁也。上流在西山後者,盈涸無定,不為害。
嘉靖三十三年,御史宋儀望嘗請疏鑿,以漕宣、大糧。三十九年,都御史李文進以大同缺邊儲,亦請「開桑乾河以通運道。自古定橋至盧溝橋務裏村水運五節,七百餘裏,陸運二節,八十八裏。春秋二運,可得米二萬五千餘石。且造淺船由盧溝達天津,而建倉務裏村、青白口八處,以備撥運。」皆不能行。下流在西山前者,泛溢害稼,畿封病之,堤防急焉。
洪武十六年濬桑乾河,自固安至高家莊八十裏,霸州西支河二十裏,南支河三十五裏。永樂七年,決固安賀家口。十年,壞盧溝橋及堤岸,沒官田民廬,溺死人畜。洪熙元年,決東狼窩口。宣德三年,潰盧溝堤。皆發卒治之。六年,順天府尹李庸言:「永樂中,運河決新城,高從周口遂致淤塞。霸州桑圓裏上下,每年水漲無所泄,漫涌倒流,北灌海子凹、牛欄佃,請亟修築。」從之。七年,侍郎王佐言:「通州至河西務河道淺狹,張家灣西舊有渾河,請疏濬。」帝以役重止之。九年,決東狼窩口,命都督鄭銘往築。正統元年復命侍郎李庸修築,並及盧溝橋小屯廠潰岸,明年工竣。越三年,白溝、運河二水俱溢,決保定縣安州堤五十餘處。復命庸治之,築龍王廟南石堤。七年築渾河口。八年築固安決口。
成化七年,霸州知州蔣愷言:「城北草橋界河,上接渾河,下至小直沽注於海。永樂間,渾河改流,西南經固安、新城、雄縣抵州,屢決為害。近決孫家口,東流入河,又東抵三角淀。小直沽乃其故道,請因其自然之勢,修築堤岸。」詔順天府官相度行之。十九年命侍郎杜謙督理盧溝河堤岸。弘治二年,決楊木廠堤,命新寧伯譚祐、侍郎陳政、內官李興等督官軍二萬人築之。正德元年築狼窩決口。久之,下流支渠盡淤。
嘉靖十年從郎中陸時雍言,發卒濬導。三十四年修柳林至草橋大河。四十一年命尚書雷禮修盧溝河岸。禮言:「盧溝東南有大河,從麗莊園入直沽下海,沙淀十餘裏。稍東岔河,從固安抵直沽,勢高。今當先濬大河,令水歸故道,然後築長堤以固之。決口地下水急,人力難驟施。西岸故堤綿亙八百丈,遺址可按,宜並築。」詔從其請。明年旋工,東西岸石堤凡九百六十丈。
萬曆十五年九月,神宗幸石景山,臨觀渾河。召輔臣申時行至幄次,諭曰:「朕每聞黃河衝決,為患不常,欲觀渾河以知水勢。今見河流洶湧如此,知黃河經理倍難。宜飭所司加慎,勿以勞民傷財為故事。至選用務得人,吏、工二部宜明喻朕意。」
膠萊河,在山東平度州東南,膠州東北。源出高密縣,分南北流。南流自膠州麻灣口入海,北流經平度州至掖縣海倉口入海。議海運者所必講也。元至元十七年,萊人姚演獻議開新河,鑿地三百餘裏,起膠西縣東陳村海口,西北達膠河,出海倉口,謂之膠萊新河。尋以勞費難成而罷。
明正統六年,昌邑民王坦上言:「漕河水淺,軍卒窮年不休。往者江南常海運,自太倉抵膠州。州有河故道接掖縣,宜濬通之。由掖浮海抵直沽,可避東北海險數千裏,較漕河為近。」部覆寢其議。
嘉靖十一年,御史方遠宜等複議開新河。以馬家墩數裏皆石岡,議復寢。十七年,山東巡撫胡纘宗言:「元時新河石座舊跡猶在,惟馬壕未通。已募夫鑿治,請復濬淤道三十餘裏。」命從其議。
至十九年,副使王獻言:「勞山之西有薛島、陳島,石砑林立,橫伏海中,最險。元人避之,故放洋走成山正東,逾登抵萊,然後出直沽。考膠萊地圖,薛島西有山曰小竺,兩峯夾峙。中有石岡曰馬壕,其麓南北皆接海崖,而北即麻灣,又稍北即新河,又西北即萊州海倉。由麻灣抵海倉才三百三十裏,由淮安逾馬壕抵直沽,才一千五百裏,可免鐃海之險。元人嘗鑿此道,遇石而止。今鑿馬壕以趨麻灣,濬新河以出海倉,誠便。」獻乃於舊所鑿地迤西七丈許鑿之。其初土石相半,下則皆石,又下石頑如鐵。焚以烈火,用水沃之,石爛化為燼。海波流匯,麻灣以通,長十有四裏,廣六丈有奇,深半之。由是江、淮之舟達於膠萊。逾年,復濬新河,水泉旁溢,其勢深闊,設九閘,置浮梁,建官署以守。而中間分水嶺難通者三十餘裏。時總河王以旗議復海運,請先開平度新河。帝謂妄議生擾,而獻亦適遷去,於是工未變而罷。
三十一年,給事中李用敬言:「膠萊新河在海運舊道西,王獻鑿馬家壕,導張魯、白、現諸河水益之。今淮舟直抵麻灣,即新河南口也,從海倉直抵天津,即新河北口也。南北三百餘裏,潮水深入。中有九穴湖、大沽河,皆可引濟。其當疏濬者百餘裏耳,宜急開通。」給事中賀涇、御史何廷鈺亦以為請。詔廷鈺會山東撫、按官行視。既而以估費浩繁,報罷。
隆慶五年,給事中李貴和復請開濬,詔遣給事中胡檟會山東撫、按官議。檟言:「獻所鑿渠,流沙善崩,所引白河細流不足灌注。他若現河、小膠河、張魯河、九穴、都泊皆潢污不深廣。膠河雖有微源,地勢東下,不能北引。諸水皆不足資。上源則水泉枯涸,無可仰給;下流則浮沙易潰,不能持久。擾費無益。」巡撫梁夢龍亦言:「獻誤執元人廢渠為海運故道,不知渠身太長,春夏泉涸無所引注,秋冬暴漲無可蓄泄。南北海沙易塞,舟行滯而不通。」乃復報罷。
萬曆三年,南京工部尚書劉應節、侍郎徐栻複議海運,言:「難海運者以放洋之險,覆溺之患。今欲去此二患,惟自膠州以北,楊家圈以南,濬地百裏,無高山長阪之隔,楊家圈北悉通海潮矣。綜而計之,開創者什五,通濬者什三,量濬者什二。以錐探之,上下皆無石,可開無疑。」乃命栻任其事。應節議主通海。而栻往相度,則膠州旁地高峻,不能通潮。惟引泉源可成河,然其道二百五十餘裏,鑿山引水,築堤建閘,估費百萬。詔切責栻,謂其以難詞沮成事。會給事中光懋疏論之,且請令應節往勘。應節至,謂南北海口水俱深闊,舟可乘潮,條悉其便以聞。
山東巡撫李世達上言:「南海麻灣以北,應節謂沙積難除,徙古路溝十三裏以避之。又慮南接鴨綠港,東連龍家屯,沙積甚高,渠口一開,沙隨潮入,故復有建閘障沙之議。臣以為閘閉則潮安從入?閘啟則沙又安從障也?北海倉口以南至新河閘,大率沙淤潮淺。應節挑東岸二裏,僅去沙二尺,大潮一來,沙壅如故,故復有築堤約水障沙之議。臣以為障兩岸之沙則可耳,若潮自中流衝激,安能障也?分水嶺高峻,一工止二十丈,而費千五百金。下多碙○石,掣水甚難。故復有改挑王家丘之議。臣以為吳家口至亭口高峻者共五十裏,大概多碙○石,費當若何?而舍此則又無河可行也。夫潮信有常,大潮稍遠,亦止及陳村閘、楊家圈,不能更進。況日止二潮乎?此潮水之難恃也。河道紆曲二百裏,張魯、白、膠三水微細,都泊行潦,業已乾涸。設遇亢旱,何泉可引?引泉亦難恃也。元人開濬此河,史臣謂其勞費不貲,終無成功,足為前鑒。」巡按御史商為正亦言:「挑分水嶺下,方廣十丈,用夫千名。才下數尺為碙○石,又下皆沙,又下盡黑沙,又下水泉湧出,甫挑即淤,止深丈二尺。必欲通海行舟,更須挑深一丈。雖二百餘萬,未足了此。」給事中王道成亦論其失。工部尚書郭朝賓覆請停罷。遂召應節、栻還說,罷其役。嗣是中書程守訓,御史高舉、顏思忠,尚書楊一魁相繼議及之,皆不果行。
崇禎十四年,山東巡撫曾櫻、戶部主事邢國璽復申王獻、劉應節之說。給內帑十萬金,工未舉,櫻去官。十六年夏,尚書倪元璐請截漬糧由膠萊河轉餉,自膠河口用小船抵分水嶺,車盤嶺脊四十裏達於萊河,復用小船出海,可無島礁漂損之患。山東副總兵黃蔭恩獻議略同。皆未及行。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明史   卷八十八‧志第六十四  河渠六 直省水利
三代疆理水土之制甚詳。自井田廢,溝遂堙,水常不得其治,於是穿鑿渠塘井陂,以資灌溉。明初,太祖詔所在有司,民以水利條上者,即陳奏。越二十七年,特諭工部,陂塘湖堰可蓄泄以備旱潦者,皆因其地勢修治之。乃分遣國子生及人材,遍詣天下,督修水利。明年冬,郡邑交奏。凡開塘堰四萬九百八十七處,其恤民者至矣。嗣後有所興築,或役本境,或資鄰封,或支官料,或采山場,或農隙鳩工,或隨時集事,或遣大臣董成。終明世水政屢修,可具列雲。
洪武元年修和州銅城堰閘,周回二百餘裏。四年修興安靈渠,為陡渠者三十六。渠水發海陽山,秦時鑿,溉田萬頃。馬援葺之,後圮。至是始復。六年發鬆江、嘉興民夫二萬開上海胡家港,自海口至漕涇千二百餘丈,以通海船。且濬海鹽澉浦。八年開登州蓬萊閣河。命耿炳文濬涇陽洪渠堰,溉涇陽、三原、醴泉、高陵、臨潼田二百餘裏。九年修彭州都江堰。十二年,李文忠言:「陝西病鹹鹵,請穿渠城中,遙引龍首渠東注。」從其請,甃以石。十四年築海鹽海塘。十七年築磁州漳河決堤。決荊州岳山壩以灌民田。十九年築長樂海堤。二十三年修崇明、海門決堤二萬三千九百餘丈,役夫二十五萬人。四川永寧宣慰使言:「所轄水道百九十灘,江門大灘八十二,皆被石塞。」詔景川侯曹震往疏之。二十四年修臨海橫山嶺水閘,寧海、奉化海堤四千三百餘丈。築上虞海堤四千丈,改建石閘。濬定海、鄞二縣東錢湖,灌田數萬頃。二十五年鑿溧陽銀墅東壩河道,由十字港抵沙子河胭脂壩四千三百餘丈,役夫三十五萬九千餘人。二十七年濬山陽支家河。鬱林州民言:「州南北二江相去二十餘裏,乞鑿通,設石陡諸閘。」從之。二十九年修築河南洛堤。復興安靈渠。時尚書唐鐸以軍興至其地,圖渠狀以聞。請濬深廣,通官舟以餉軍。命御史嚴震直燒鑿陡澗之石,餉道果通。三十一年,洪渠堰圮,復命耿炳文修治之。且濬渠十萬三千餘丈。建文四年疏吳淞江。
永樂元年修安陸京山漢水塌岸,章丘漯河東堤,高密、濰決岸,安陽河堤,福山護城決堤,浙江赭山江塘,餘干龍窟壩塘岸,臨潁褚河決口,濰縣白浪河堤,潛山、懷寧陂堰,高要青岐、羅婆圩,通州徐灶、食利等港,平遙廣濟渠,句容楊家港、王旱圩等堤,肇慶、鳳翔遙頭岡決岸,南陽高家、屯頭二堰及沙、澧等河堤,夏縣古河決口三十餘裏。修築和州保大等圩百二十餘裏,蓄水陡門九。濬昌邑河渠五所,鑿嘉定小橫瀝以通秦、趙二涇,濬崑山葫蘆等河。
命夏原吉治蘇、松、嘉興水患,濬華亭、上海運鹽河,金山衛閘及漕涇分水港。原吉言:「浙西諸郡,蘇、松最居下流,嘉、湖、常頗高,環以太湖,綿亙五百裏。納杭、湖、宣、歙溪澗之水,散注澱山諸湖,以入三泖。頃為浦港堙塞,漲溢害稼。拯治之法,在濬吳淞諸浦。按吳淞江袤二百餘裏,廣百五十餘丈,西接太湖,東通海,前代常疏之。然當潮汐之沖,旋疏旋塞。自吳江長橋抵下界浦,百二十餘裏,水流雖通,實多窄淺。從浦抵上海南倉浦口,百三十餘裏,潮汐淤塞,已成平陸,灩沙游泥,難以施工。嘉定劉家港即古婁江,逕入海,常熟白茆港逕入江,皆廣川急流。宜疏吳淞南北兩岸、安亭等浦,引太湖諸水入劉家、白茆二港,使其勢分。松江大黃浦乃通吳淞要道,今下流遏塞難濬。旁有范家浜,至南倉浦口徑達海。宜濬深闊。上接大黃浦,達泖湖之水,庶幾復禹貢『三江入海』之舊。水道既通,乃相地勢,各置石閘,以時啟閉。每歲水涸時,預修圩岸,以防暴流,則水患可息。」帝命發民丁開濬。原吉晝夜徒步,以身先之,功遂成。
二年修泰州河塘萬八千丈,興化南北堤、泰興沿江圩岸、六合瓜步等屯。濬丹徒通潮舊江,又修象山茭湖塘岸,海康、徐聞二縣那隱坡、調黎等港堤岸,黃岩混水等十五閘、六陡門,孟津河堤,分宜湖塘,武陟馬田堤岸,香山竹徑水陂,復興安分水塘。興安有江,源出海陽山。江中橫築石埭,分南北渠,溉民田甚溥。埭上疊石如鱗,以防沖溢。嚴震直撤石增埭,水迫無所泄,沖塘岸,盡趨北渠,南渠淺澀,民失利。至是修復如舊。
海門民請發淮安、蘇、常民丁協修張墩港、東明港百餘裏潰堤。帝曰:「三郡民方苦水患,不可重勞。」遣官行視,以揚州民協築之。當塗民言:「慈湖瀕江,上通宣、歙,東抵丹陽湖,西接蕪湖。久雨浸淫,潮漲傷農,宜遣勘修築。」帝從其請,且諭工部,安、徽、蘇、松、浙江、江西、湖廣凡湖泊卑下,圩岸傾頹,亟督有司治之。夏原吉復奉命治水蘇、松,盡通舊河港。又濬蘇州千墩浦、致和塘、安亭、顧浦、陸皎浦、尤涇、黃涇共二萬九千餘丈,松江大黃浦、赤雁浦、范家共萬二千丈,以通太湖下流。
先是,修含山崇義堰。未幾,和州民言:「銅城閘上抵巢湖,下通揚子江,決圩岸七十餘處,乞修治。」其吏目張良興又言:「水淹麻、澧二湖田五萬餘頃,宜築圩埂,起桃花橋,訖含山界三十裏。」俱從之。
三年修上虞曹娥江壩埂,溫縣馱塢村堤堰四千餘丈,南海衛蓮塘、四會縣鴉鵲水等堤岸,無為州周興等鄉及鷹揚衛烏江屯江岸。築昌黎及歷城小清河決堤,應天新河口北岸,從大勝關抵江東驛三千三百丈。濬海州北舊河,上通高橋,下接臨洪場及山陽運鹽河十八裏。
四年修築宣城十九圩,豐城穆湖圩岸,石首臨江萬石堤,溧水決圩。修懷寧斗潭河、彭灘圩岸,順天固安,保定荊岱,樂亭魯家套、社河口、吉水劉家塘、雲陂,江都劉家圩港。築湖廣廣濟武家穴等江岸。新建石頭岡圩岸、江浦沿江堤。開泰州運鹽河、普定秦潼河、西溪南儀阡三處河口,導流興化、鹽城界入海。濬常熟福山塘三十六裏。
五年修長洲、吳江、崑山、華亭、錢塘、仁和、嘉興堤岸,餘姚南湖壩,築高要銀岡、金山等潰堤,溉田五百餘頃。治杭州江岸之淪者。六年濬浙江平陽縣河。七年修安陸州渲馬灘決岸、海鹽石堤,築泰興攔江堤三千九百餘丈。且濬大港北淤河,抵縣南,出大江,四千五百餘丈。八年修丹陽練湖塘,汝陽汝河堤岸,南陵野塘圩、蚌盪壩,松滋張家坑、何家洲堤岸,平度州濰水、浮糠河決口百十二,堤堰八千餘丈,吳江石塘官路橋樑。
九年修安福丁陂等塘堰,安仁饒家陂、壽光堤,安陸京山景陵圩岸,長樂官塘,長洲至嘉興石土塘橋路七十餘裏,泄水洞百三十一處,監利車水堤四千四百餘丈,高安華陂屯陂堤,仁和、海寧、海鹽土石塘岸萬餘丈。築沂州沭河口決岸,並瀹沭陽沭河。築直隸新城張村等口決堤,仁和黃濠塘岸三百餘丈,孫家圍塘岸二十餘裏。濬濰縣干丹河、定襄故渠六十三裏,引滹沱水灌田六百餘頃。疏福山官渠,濬江陰青陽河道,鄒平白條溝河三十餘裏。
麗水民言:「縣有通濟渠,截松陽、遂昌諸溪水入焉。上、中、下三源,流四十八派,溉田二千餘頃。上源民泄水自利,下源流絕,沙壅渠塞。請修堤堰如舊。」部議從之。齊東知縣張昇言:「小清河洪水衝決,淹沒諸鹽場及青州田。請濬上流,修長堤,使水行故道。」皇太子遣官經理之。鄜州民言:「洛水橫決而西,沖塌州城東北隅。請濬故道,循州東山麓南流。」從之。
十年修浙江平陽捍潮堤岸,黃梅臨江決岸百二十餘裏,海門捍潮堤百三十裏。築新會圩岸二千餘丈,獻縣、饒陽恭儉等岸,安丘紅河決岸,安州直亭等河決口八十九,華容、安津等堤決口四十六。濬上海蟠龍江、濰縣白浪河。北京行太僕卿楊砥言:「吳橋、東光、興濟、交河及天津等屯田,雨水決堤傷稼。德州良店驛東南二十五裏有黃河故道,與州南土河通。穿渠置閘,分殺水勢,大為民便。」命侍郎藺芳往理之。
十一年修蕪湖陶辛、政和二圩,保定、文安二縣河口決岸五十四,應天新河圩岸,天長福勝、戚家莊二塘,滎澤大濱河堤。濬崑山太平河。十二年修鳳陽安豐塘水門十六座及牛角壩、新倉鋪塌岸,武陟郭村、馬曲堤岸,聊城龍灣河,濮州紅船口,范縣曹村河堤岸。築三河決堤。濬海州官河二百四十裏。解州民言:「臨晉涑水河逆流,決姚暹渠堰,入砂地,淹民田,將及鹽池。」尋又言:「硝池水溢,決豁口,入鹽池。」以涑水渠、姚暹渠並流,故命官修築如其請。
十三年修興濟決岸、南京羽林右衛刁家圩屯田堤。吳江縣丞李昇言:「蘇、松水患,太湖為甚,急宜泄其下流。若常熟白茆諸港,崑山千墩等河,長洲十八都港汊,吳縣、無錫近湖河道,皆宜循其故跡,濬而深之。仍修蔡涇等閘,候潮來往,以時啟閉。則泛濫可免,而民獲耕種之利。」從之。十五年修固安孫家口及臨漳固冢堤岸。十六年修魏縣決岸。
十七年,蕭山民言:「境內河渠四十五裏,溉田萬頃,比年淤塞,乞疏濬,仍置閘錢清小江壩東,庶旱潦無憂。」山東新城民言:「縣東鄭黃溝源出淄川,下流壅沮,霖潦妨農。陳家莊南有干河,上與溝接,下通烏江,乞濬治。」並從之。十八年,海寧諸縣民言:「潮沒海塘二千六百餘丈,延及吳家等壩。」通政岳福亦言:「仁和、海寧壞長降等壩,淪海千五百餘丈。東岸赭山、岩門山、蜀山舊有海道,淤絕久,故西岸潮愈猛。乞以軍民修築。」並從之。明年修海寧等縣塘岸。
二十一年修嘉定抵松江潮圮圩岸五千餘丈、交阯順化決堤百餘丈。文水民言:「文谷山常稔渠分引文谷河流,袤三十餘裏,灌田。今河潰泄水。」從其奏,葺治之。二十二年修臨海廣濟河閘。
洪熙元年修黃岩濱海閘壩。視永樂初,增府判一員,專其事。修獻縣、饒陽恭儉堤及窯堤口。
宣德二年,浙江歸安知縣華嵩言:「涇陽洪渠堰溉五縣田八千四百餘頃。洪武時,長興侯耿炳文前後修濬,未久堰壞。永樂間,老人徐齡言於朝,遣官修築,會營造不果。乞專命大臣起軍夫協治。」從之。三年修灌縣都江等堰四十四。臨海民言:「胡巉諸閘瀦水灌田,近年閘壞而金鰲、大浦、湖淶、舉嶼等河遂皆壅阻,乞為開築。」帝曰:「水利急務,使民自訴於朝,此守令不得人爾。」命工部即飭郡縣秋收起工。仍詔天下:「凡水利當興者,有司即舉行,毋緩視。」
巡按江西御史許勝言:「南昌瑞河兩岸低洼,多良田。洪武間修築,水不為患。比年水溢,岸圮二十餘處。豐城安沙繩灣圩岸三千六百餘丈,永樂間水沖,改修百三十餘丈。近者久雨,江漲堤壞。乞敕有司募夫修理。」中書舍人陸伯倫言:「常熟七浦塘東西百裏,灌常熟、崑山田,歲租二十餘萬石。乞聽民自濬之。」皆詔可。
四年修獻縣柳林口堤岸。潛江民言:「蚌湖、陽湖皆臨襄河,水漲岸決,害荊州三衛、荊門、江陵諸州縣官民屯田無算。乞發軍民築治。」從之。福清民言:「光賢裏官民田百餘頃,堤障海水。堤壞久,田盡荒。永樂中,嘗命修治,迄今未舉,民不得耕。」帝責有司亟治,而諭尚書吳中嚴飭郡邑,陂池堤堰及時修濬,慢者治以罪。
五年,巡撫侍郎成均言:「海鹽去海二裏,石嵌土岸二千四百餘丈,水齧其石,皆已刓敝。議築新石於岸內,而存其舊者以為外障。乞如洪武中令嘉、嚴、紹三府協夫舉工。」從之。
六年修瀏陽、廣濟諸縣堤堰,豐城西北臨江石堤及西南七圩壩,石首臨江三堤。濬餘姚舊河池。巡撫侍郎周忱言:「溧水永豐圩周圍八十餘裏,環以丹陽、石臼諸湖。舊築埂壩,通陟門石塔,農甚利之。今頹敗,請葺治。」敎諭唐敏言:「常熟耿涇塘,南接梅裏,通崑承湖,北達大江。洪武中,濬以溉田。今壅阻,請疏導。」並從之。
七年修眉州新津通濟堰。堰水出彭山,分十六渠,溉田二萬五千餘畝。河東鹽運使言:「鹽池近地姚暹河,流入五星湖轉黃流河,兩岸窪下。比歲雨溢水漲,沖至解州。浪益急,遂潰南岸,沒民田三十餘裏,鹽池護堤皆壞。復因下流涑水河高,壅淤逆流,姚暹以決。乞起民夫疏瀹。」從之。
蘇州知府況鍾言:「蘇、松、嘉、湖湖有六,曰太湖、龐山、陽城、沙湖、昆承、尚湖。永樂初,夏原吉濬導,今復淤。乞遣大臣疏濬。」乃命周忱與鍾治之。是歲,汾河驟溢,敗太原堤。鎮守都司李謙、巡按御史徐傑以便宜修治,然後馳奏。帝嘉獎之。
八年葺湖廣偏橋衛高陂石洞,完縣南關舊河。復和州銅城堰閘。修安陽廣惠等渠,磁州滏陽河、五爪濟民渠。九年修江陵枝江沿江堤岸。築薊州決岸。毀蘇、松民私築堤堰。十年築海鹽潮決海塘千五百餘丈。主事沈中言:「山陰西小江,上通金、嚴,下接三江海口,引諸暨、浦江、義烏諸湖水以通舟。江口近淤,宜築臨浦戚堰障諸湖水,俾仍出小江。」詔部覆奪。
正統元年修吉安沿江堤。築海陽、登雲、都雲、步村等決堤。濬陝西西安灞橋河。二年築蠡縣王家等決口。修新會鸞台山至瓦塘浦頹岸,江陵、松滋、公安、石首、潛江、監利近江決堤。又修湖廣老龍堤,以為漢水所潰也。三年疏泰興順德鄉三渠,引湖溉田;潞州永祿等溝渠二十八道,通於漳河。四年修容城杜村口堤。設正陽門外減水河,並疏城內溝渠。荊州民言:「城西江水高城十餘丈,霖潦壞堤,水即灌城。請先事修治。」寧夏巡撫都御史金濂言:「鎮有五渠,資以行溉,今明沙州七星、漢伯、石灰三渠久塞。請用夫四萬疏濬,溉蕪田千三百餘頃。」並從之。
五年修太湖堤,海鹽海岸,南京上中下新河及濟川衛新江口防水堤,漷縣、南宮諸堤。築順天、河間及容城杜村口、郎家口決堤。塞海寧蠣岩決堤口。濬鹽城伍祐、新興二場運河。初,溧水有鎮曰廣通,其西固城湖入大江,東則三塔堰河入太湖。中間相距十五裏,洪武中鑿以通舟。縣地稍窪,而湖納寧國、廣德諸水,遇潦即溢,乃築壩於鎮以御之,而堰水不能至壩下。是歲,改築壩於葉家橋。胭脂河者,水入秦淮道也。蘇、松船皆由以達,沙石壅塞,因並濬之。山陽涇河壩,上接漕河,下達鹽城,舊置絞關以通舟,歲久且敝,又恐盜泄水利,遂築塞河口。是歲,從民請,修壩並復絞關。
六年造宣武門東城河南岸橋。修江米巷玉河橋及堤,並濬京城西南河。築豐城沙月諸河堤、蕪湖陶辛圩新埂。濬海寧官河及花塘河、硤石橋塘河,築瓦石堰二所。疏南京江洲,殺其水勢,以便修築塌岸。高郵知州韓簡言:「官河上下二閘皆圮,河亦不通,且子嬰溝塞,減水陰洞閉,致旱澇無所濟。俱乞濬治。」詔部核實以行。
七年修江西廣昌江岸、蕭山長山浦海塘、彭山通濟堰。築南京浦子口、大勝關堤,九江及武昌臨江塌岸。濬江陵、荊門、潛江淤沙三十餘裏。八年修蘭溪卸橋浦口堤,弋陽官陂三所。濬南京城河。
九年修德州耿家灣等堤岸、杞縣離溝堤。築容城杜村堤決口。易上虞菱湖土壩為石閘。挑無錫裏谷、蘇塘、華港、上村、李走馬塘諸河,東南接蘇州苑山湖塘,北通揚子江,西接新興河,引水灌田。濬杞縣牛墓岡舊河,武進太平、永興二河。疏海鹽永安河,茶市院新涇、陶涇塘諸河。都御史陳鎰言:「朝邑多沙鹼,難耕。縣治洛河,與渭水通,請穿渠灌之。」新安民言:「城南長溝河,西通徐、漕二水,東連雄縣直沽,沙土淤塞,請發丁夫疏濬。」海陽民蕭瑤言:「縣有長溪,源出山麓,流抵海口,周袤潮郡,故登隆等都俱置溝通溉。惟隆津等都陸野絕水,歲旱無所賴。乞開溝如登隆。」長樂民劉彥梁言:「嚴湖二十餘裏,南接稠菴溪,西通倒流溪,可備旱溢。又有張塘涵、塘前涵、大塘涵、陳塘港,其利如嚴湖。乞令有司疏濬。」廣濟民言:「縣與鄰邑黃梅,歲運糧三萬石於望牛墩。小車盤剝,不堪其勞。連城湖港廖家口有溝抵墩前,淤淺不能行船。請與黃梅合力濬通,以便水運。」並從之。
十一年修洞庭湖堤。築登州河岸。濬通州金沙場八裏河,以通運渠。任丘民言:「凌城港去縣二十五裏,內有定安橋河,北十八裏通流,東七裏沙塞。宜疏通與港相接,入直沽張家灣。」巡撫周忱言:「應天、鎮江、太平、寧國諸府,舊有石臼等湖。其中溝港,歲辦魚課。其外平圩淺灘,聽民牧放孳畜、採掘菱藕,不許種耕。故山溪水漲,有所宣洩。近者富豪築圩田,遏湖水,每遇泛溢,害即及民,宜悉禁革。」並從之。
十二年疏平度州大灣口河道,荊州公安門外河,以便公安、石首諸縣輸納。浙江聽選官王信言:「紹興東小江,南通諸暨七十二湖,西通錢塘江。近為潮水涌塞,江與田平,舟不能行,久雨水溢,鄰田輒受其害。乞發丁夫疏濬。」從之。
十三年築寧夏漢、唐壩決口。疏山西涑水河、南海縣通海泉源。鑿宣府城濠,引城北山水入南城大河。湖廣五開衛言:「與苗接,山路峻險。去衛三十裏有水通靖州江,亂石沙灘,請疏以便輸運。」雲南鄧川州言:「本州民田與大理衛屯田接壤湖畔,每歲雨水沙土壅淤,禾苗淹沒。乞命州衛軍民疏治。」並從之。
十四年濬南海潘埇堤岸,置水閘。和州民言:「州有姥鎮河,上通麻、澧二湖,下接牛屯大河,長七十裏許,廣八丈。又有張家溝,連銅城閘,通大江,長減姥鎮之半,廣如之,灌溉降福等七十餘圩及南京諸衛屯田。近年河潰閘圮,率皆淤塞。請興役疏濬,仍於姥鎮、豐山嘴、葉公坡各建閘以備旱澇。」從之。
景泰元年築丹陽甘露等壩。二年修玉河東西堤。濬安定門東城河,永嘉三十六都河,常熟顧新塘,南至當湖,北至揚子江。三年修泰和信豐堤。築延安、綏德決河,綿州西岔河通江堤岸。濬常熟七浦塘,劍州海子。疏孟瀆河浜涇十一。工部言:「海鹽石塘十八裏,潮水衝決,浮土修築,不能久。」詔別築石塘捍之。
四年濬江陰順塘河十餘裏,東接永利倉大河,西通夏港及揚子江。雲南總兵官沐璘言:「城東有水南流,源發邵甸,會九十九泉為一,抵松花壩分為二支:一繞金馬山麓,入滇池;一從黑窯村流至雲澤橋,亦入滇池。舊於下流築堰,溉軍民田數十萬頃,霖潦無所泄。請令受利之家,自造石閘,啟閉以時。」報可。五年疏靈寶黎園莊渠,通鴻瀘澗,溉田萬頃。六年濬華容杜預渠,通運船入江,避洞庭險。修容城白溝河杜村口、固安楊家等口決堤。
七年,尚書孫原貞言:「杭州西湖舊有二閘,近皆傾圮,湖遂淤塞。按宋蘇軾云:『杭本江海故地,水泉咸苦。自唐李泌引湖水入城為六井,然後井邑日富,不可許人佃種。』周淙亦言:『西湖貴深。』因招兵二百,專一撈湖。其後,豪戶復請佃,湖日益填塞,大旱水涸。詔郡守趙與開濬,芰荷茭盪悉去,杭民以利。此前代經理西湖大略也。其後,勢豪侵佔無已,湖小淺狹,閘石毀壞。今民田無灌溉資,官河亦澀阻。乞敕有司興濬,禁侵佔以利軍民。」從之。
天順二年修彭縣萬工堰,灌田千餘頃。五年,僉事李觀言:「涇水出涇陽仲山谷,道高陵,至櫟陽入渭,袤二百裏。漢開渠溉田,宋、元俱設官主之。今雖有瓠口鄭、白二渠,而堤堰摧決,溝洫壅瀦,民弗蒙利。」乃命有司濬之。
八年,永平民言:「漆河繞城西南流入海,城趾皆石,故水不能決。其餘則沙土易潰,前人於東北築土堤,西南甓岸。今歲久日塌,宜作堤於東流,橫以激之,使合西流,庶無盪析患。」都御史項忠言:「涇陽之瓠口鄭、白二渠,引涇水溉田數萬頃,至元猶溉八千頃。其後,渠日淺,利因以廢。宣德初,遣官修鑿,畝收四三石。無何復塞,渠旁之田,遇旱為赤地。涇陽、醴泉、三原、高陵皆患苦之。昨請於涇水上源龍潭左側疏濬,訖舊渠口,尋以詔例停止。今宜畢其役。西安城西井泉咸苦,飲者輒病。龍首渠引水七十裏,修築不易,且利止及城東。西南皂河去城一舍許,可鑿,令引水與龍首渠會,則居民盡利。」邳州知州孟琳言:「榆行諸社俱臨沂河,久雨岸崩二十八處,低田盡淹。乞與修築。」並從之。
成化二年修壽州安豐塘。四年疏石州城河。六年修平湖周家涇及獨山海塘。七年,潮決錢塘江岸及山陰、會稽、蕭山、上虞,乍浦、瀝海二所,錢清諸場。命侍郎李顒修築。八年,堤襄陽決岸。十年,廷臣會議,江浦北城圩古溝,北通滁河浦子口;城東黑水泉古溝,南入大江。二溝相望,岡壟中截。宜鑿通成河,旱引澇泄。從之。
十一年濬杭州錢塘門故渠,左屬涌金門,建橋閘以蓄湖水。巡撫都御史牟俸言:「山東小清河,上接濟南趵突諸泉,下通樂安沿海高家港鹽場。大清河,上接東平坎河諸泉,下通濱州海豐、利津,沿海富國鹽場。淤塞,苦盤剝,雨水又患淹沒。勸農參政唐澞濬河造閘,請令兼治水利。」詔可。
十二年,巡按御史許進言:「河西十五衛,東起莊浪,西抵肅州,綿亙幾二千裏,所資水利多奪於勢豪。宜設官專理。」詔屯田僉事兼之。
十四年,俸言:「直隸蘇、松與浙西各府,頻年旱澇,緣周環太湖,乃東南最窪地,而蘇、松尤最下之沖。故每逢積雨,眾水奔潰,湖泖漲漫,淹沒無際。按太湖即古震澤,上納嘉、湖、宣、歙諸州之水,下通婁、東、吳淞三江之流,東江今不復見,婁、淞入海故跡具存。其地勢與常熟福山、白茆二塘俱能導太湖入江海,使民無墊溺,而土可耕種,歷代開濬具有成法。本朝亦常命官修治,不得其要。而濱湖豪家盡將淤灘栽蒔為利。治水官不悉利害,率於泄處置石樑,壅土為道,或慮盜船往來,則釘木為柵。以致水道堙塞,公私交病。請擇大臣深知水利者專理之,設提督水利分司一員隨時修理,則水勢疏通,東南厚利也。」帝即令俸兼領水利,聽所濬築。功成,乃專設分司。
十五年修南京內外河道。十八年濬雲南東西二溝,自松華壩黑龍潭抵西南柳壩南村,灌田數萬頃。修居庸關水關、城券及隘口水門四十九,樓鋪、墩台百二。二十年修嘉興等六府海田堤岸,特選京堂官往督之。二十二年濬南京中下二新河。
弘治三年,從巡撫都御史丘鼐言,設官專領灌縣都江堰。六年敕撫民參政朱瑄濬河南伊、洛,彰德高平、萬金,懷慶廣濟,南陽召公等渠,汝寧桃陂等堰。
七年濬南京天、潮二河,備軍屯田水利。七月命侍郎徐貫與都御史何鑒經理浙西水利。明年四月告成。貫初奉命,奏以主事祝萃自隨。萃乘小舟究悉源委。貫乃令蘇州通判張旻疏各河港水,瀦之大壩。旋開白茆港沙面,乘潮退,決大壩水衝激之,沙泥刷盡。潮水盪激,日益闊深,水達海無阻。又令浙江參政周季麟修嘉興舊堤三十餘裏,易之以石,增繕湖州長興堤岸七十餘裏。貫乃上言:「東南財賦所出,而水患為多。永樂初,命夏原吉疏濬。時以吳淞江灩沙浮蕩,未克施工。迨今九十餘年,港浦愈塞。臣督官行視,濬吳江長橋,導太湖散入澱山、陽城、昆承等湖泖。復開吳淞江並大石、趙屯等浦,泄澱山湖水,由吳淞江以達於海。開白茆港白魚洪、鯰魚口,泄崑承湖水,由白茆港以注於江。開斜堰、七鋪、鹽鐵等塘,泄陽城湖水,由七丫港以達於海。下流疏通,不復壅塞。乃開湖州之漊涇,泄西湖、天目、安吉諸山之水,自西南入於太湖。開常州之百瀆,泄溧陽、鎮江、練湖之水,自西北入於太湖。又開諸陡門,泄漕河之水,由江陰以入於大江。上流亦通,不復堙滯。」是役也,修濬河、港、涇、瀆、湖、塘、陡門、堤岸百三十五道,役夫二十餘萬,祝萃之功多焉。
巡撫都御史王珣言:「寧夏古渠三道,東漢、中唐並通。惟西一渠傍山,長三百餘裏,廣二十餘丈,兩岸危峻,漢、唐舊跡俱堙。宜發卒濬鑿,引水下流。即以土築東岸,建營堡屯兵以遏寇沖。請帑銀三萬兩,並靈州六年鹽課,以給其費。」又請於靈州金積山河口,開渠灌田,給軍民佃種。並從之。
十八年修築常熟塘壩,自尚湖口抵江,及黃、泗等浦,新莊等沙三十餘處。濬杭州西湖。
正德七年修廣平滏陽河口堤岸。十四年濬南京新江口右河。十五年,御史成英言:「應天等屯田在江北滁、和、六合者,地勢低,屢為水敗。從金城港抵濁河達烏江三十餘裏,因舊跡濬之,則水勢泄而屯田利。」詔可。
嘉靖元年築濬束鹿、肥鄉、獻、魏堤渠。初,蘇、松水道盡為勢家所據。巡撫李充嗣畫水為井地,示開鑿法,戶佔一區,計工刻日。造濬川爬,用巨筏數百,曳木齒,隨潮進退,擊汰泥沙。置小艇百餘,尾鐵帚以導之。濬故道,穿新渠,巨浦支流,罔不灌注。帝嘉其勞,賚以銀幣。二年修德勝門東、朝陽門北城垣河道,築儀真、江都官塘五區。
十年,工部郎中陸時雍言:「良鄉盧溝河,涿州琉璃、胡良二河,新城、雄縣白溝河,河間沙河,青縣滹沱河,下流皆淤。宜以時濬,使達於海。」詔巡撫議之。
十一年,太僕卿何棟勘畿封河患有二。一論滹沱河。其一言:「真定鴨、沙、磁三河,俱發源五台。會諸支水,抵唐河藺家圈,合流入河間。東南經任丘、霸州、天津入海,此故道也。河間東南高,東北下,故水決藺家口,而肅寧、新安皆罹其害。宜築決口,濬故道。涿州胡良河,自拒馬分流,至州東入渾河。良鄉琉璃河,發源磁家務,潛入地中,至良鄉東入渾河。比者渾河壅塞,二河不流。然下流淤沙僅四五裏,請亟濬之。」部覆允行。
郎中徐元祉受命振葘,上言:「河本以泄水,今反下壅;淀本以瀦水,今反上溢。故畿輔常苦水,順天利害相半,真定利多於害,保定害多於利,河間全受其害。弘、正間,嘗築長堤,排決口,旋即潰敗。今惟疏濬可施,其策凡六。一濬本河,俾河身寬邃。九河自山西來者,南合滹沱而不侵真定諸郡,北合白溝而不侵保定諸郡。此第一義也。一濬支河。令九河之流,經大清河,從紫城口入;經文都村,從涅槃口入;經白洋淀,從藺家口入;經章哥窪,從楊村河入。直遂以納細流,水力分矣。一濬決河。九河安流時,木支二河可受,遇漲則岸口四沖。宜每衝量存一口,復濬令合成一渠,以殺湍急,備淫溢。一濬淀河。令澱澱相通,達於本支二河,使下有所泄。一濬淤河。九河東逝,悉由故道,高者下,下者通。佔據曲防者,抵罪。一濬下河。九河一出青縣,一出丁字沽,二流相匝於苑家口。故施工必自苑家口始,漸有成效,然後次第舉行,庶減諸郡水害。」帝嘉納之。
明年,香河郭家莊自開新河一道,長百七十丈,闊五十丈,近舊河十裏余。詔河官亟繕治。
十三年,巡撫都御史周金言:「藺家圈決口,塞之則東溢,病河間;不塞則東流漸淤,病保定。宜存決口而濬廣新河,使水東北平流,無壅涸患。」從之。
二十四年濬南京後湖。初,胡體干按吳,以松江泛溢,進六策:曰開川,曰濬湖,曰殺上流之勢,曰決下流之壑,曰排潮漲之沙,曰立治田之規。是年,呂光洵按吳,復奏蘇、松水利五事:
一曰廣疏濬以備瀦泄。三吳澤國,西南受太湖諸澤,水勢尤卑。東北際海,岡隴之地,視西南特高。高苦旱,卑苦澇。昔人於下流疏為塘浦,導諸湖水北入江,東入海,又引江潮流衍於岡隴外。瀦泄有法,水旱無患。比來縱浦橫塘,多堙不治,惟黃浦、劉河二江頗通。然太湖之水源多勢盛,二江不足以泄之。岡隴支河又多壅絕,無以資灌溉。於是高下俱病,歲常告葘。宜先度要害,於澱山等茭蘆地,導太湖水散入陽城、昆承、三泖等湖。又開吳淞江及大石、趙屯等浦,泄澱山之水以達於海。濬白茆、鯰魚諸口,泄昆承之水以注於江。開七浦、鹽鐵等塘,泄陽城之水以達於江。又導田間之水,悉入小浦,以納大浦,使流者皆有所歸,瀦者皆有所泄。則下流之地治,而澇無所憂矣。乃濬艾祁、通波以溉青浦,濬顧浦、吳塘以溉嘉定,濬大瓦等浦以溉崑山之東,濬許浦等塘以溉常熟之北,濬臧村等港以溉金壇,濬澡港等河以溉武進。凡隴岡支河堙塞不治者,皆濬之深廣,使復其舊。則上流之地亦治,而旱無所憂矣。此三吳水利之經也。
一曰修圩岸以固橫流。蘇、松、常、鎮東南下流,而蘇、松又常、鎮下流,易瀦難泄。雖導河濬浦引注江海,而秋霖泛漲,風濤相薄,則河浦之水逆行田間,沖齧為患。宋轉運使王純臣嘗令蘇、湖作田塍御水,民甚便之。司農丞郟亶亦云:「治河以治田為本。」故老皆雲,前二三十年,民間足食,因餘力治圩岸,田益完美。近皆空乏,無暇修繕,故田圩漸壞,歲多水葘。合敕所在官司專治圩岸。岸高則田自固,雖有霖澇不能為害。且足制諸湖之水咸歸河浦中,則不待決泄,自然湍流。而岡隴之地,亦因江水稍高,又得畝引以資灌溉,不特利於低田而已。
一曰復板閘以防淤淀。河浦之水皆自平原流入江海,水慢潮急,以故沙隨浪涌,其勢易淤。昔人權其便宜,去江海十裏許夾流為閘,隨潮啟閉,以御淤沙。歲旱則長閉以蓄其流,歲澇則長啟以宣其溢,所謂置閘有三利,蓋謂此也。近多堙塞,惟常熟福山閘尚存。故老以為河浦入海之地,誠皆置閘,自可歷久不壅。
一曰量緩急以處工費。
一曰重委任以責成功。
詔悉如議。光洵因請專委巡撫歐陽必進。從之。二十六年,給事中陳斐請仿江南水田法,開江北溝洫,以祛水患,益歲收。報可。
三十八年,總督尚書楊博請開宣、大荒田水利。從之。巡撫都御史翁大立言:「東吳水利,自震澤濬源以注江,三江導流以入海,而蘇州三十六浦,松江八匯,毘陵十四瀆,共以節宣旱澇。近因倭寇衝突,汊港之交,率多釘柵築堤以為捍禦,因致水流停瀦,淤滓日積。渠道之間,仰高成阜。且具區湖泖,並水而居者雜蒔茭蘆,積泥成盪,民間又多自起圩岸。上流日微,水勢日殺。黃浦、婁江之水又為舟師所居,下流亦淤。海潮無力,水利難興,民田漸磽。宜於吳淞、白茆、七浦等處造成石閘,啟閉以時。挑鎮江、常州漕河深廣,使輸挽無阻,公私之利也。」詔可。
四十二年,給事中張憲臣言:「蘇、松、常、嘉、湖五郡水患疊見。請濬支河,通潮水;築圩岸,御湍流。其白茆港、劉家河、七浦、楊林及凡河渠河盪壅淤沮洳者,悉宜疏導。」帝以江南久苦倭患,民不宜重勞,令酌濬支河而已。四十五年,參政凌雲翼請專設御史督蘇、松水利。詔巡鹽御史兼之。
隆慶三年開湖廣竹筒河以泄漢江。巡撫都御史海瑞疏吳淞江下流上海淤地萬四千丈有奇。江面舊三十丈,增開十五丈,自黃渡至宋家橋長八十裏。明年春,瑞言:「三吳入海之道,南止吳淞,北止白茆,中止劉河。劉河通達無滯,吳淞方在挑疏。土人請開白茆,計濬五千餘丈,役夫百六十四萬餘。」又言:「吳淞役垂竣,惟東西二壩未開。父老皆言崑山夏駕口、吳江長橋、長洲寶帶橋、吳縣胥口及凡可通流下吳淞者,逐一挑畢,方可開壩。」並從之。是年築海鹽海塘。越四年,從巡撫侍郎徐栻議,復開海鹽秦駐山,南至澉浦舊河。
萬曆二年築荊州采穴,承天泗港、謝家灣諸決堤口。復築荊、岳等府及松滋諸縣老垸堤。
四年,巡撫都御史宋儀望言:「三吳水勢,東南自嘉、秀沿海而北,皆趨松江,循黃浦入海;西北自常、鎮沿江而東,皆趨江陰、常熟。其中太湖瀦蓄,匯為巨浸,流注龐山、瀆墅、澱山、三泖,陽城諸湖。乃開浦引湖,北經常熟七浦、白茆諸港入於江,東北經崑山、太倉穿劉家河,東南通吳淞江、黃浦,各入於海。諸水聯絡,四面環護,中如仰盂。杭、嘉、湖、常、鎮勢繞四隅,蘇州居中,松江為諸水所受,最居下。乞專設水利僉事以裨國計。」部議遣御史董之。
六年,巡撫都御史胡執禮請先濬吳淞江長橋、黃浦。先是,巡按御史林應訓言:
蘇、松水利在開吳淞江中段,以通入海之勢。太湖入海,其道有三:東北由劉河,即古婁江故道;東南由大黃浦,即古東江遺意;其中為吳淞江,經崑山、嘉定、青浦、上海,乃太湖正脈。今劉河、黃浦皆通,而中江獨塞者,蓋江流與海潮遇,海潮渾濁,賴江水迅滌之。劉河獨受巴、陽諸湖,又有新洋江、夏駕浦從旁以注;大黃浦總會杭、嘉之水,又有澱山、泖盪從上而灌。是以流皆清駛,足以敵潮,不能淤也。
惟吳淞江源出長橋、石塘下,經龐山、九裏二湖而入。今長橋、石塘已堙,龐山、九裏復為灘漲,其來已微。又有新洋江、夏駕浦掣其水以入劉河,勢乃益弱,不能勝海潮洶湧之勢而滌濁渾之流,日積月累,淤塞僅留一線。水失故道,時致淫濫。支河小港,亦復壅滯。舊熟之田,半成荒畝。
前都御史海瑞力破議,挑自上海江口宋家橋至嘉定艾祁八十裏,幸尚通流。自艾祁至崑山慢水港六十餘裏,則俱漲灘,急宜開濬,計淺九千五百餘丈,闊二十丈。此江一開,太湖直入於海,濱江諸渠得以引流灌田,青浦積荒之區俱可開墾成熟矣。
並從之。至是,工成。應訓又言:
吳江縣治居太湖正東,湖水由此下吳淞達海。宋時運道所經,畏風阻險,乃建長橋、石塘以通牽挽。長橋百三十丈,為洞六十有二。石塘小則有竇,大則有橋,內外浦涇縱橫貫穿,皆為泄水計也。石塘涇竇半淤,長橋內外俱圮,僅一二洞門通水。若不疏濬,雖開吳淞下流,終無益也。宜開龐山湖口,由長橋抵吳家港。則湖有所泄,江有所歸,源盛流長,為利大矣。
松江大黃浦西南受杭、嘉之水,西北受淀、泖諸盪之水,總會於浦,而秀州塘、山涇港諸處實黃浦來源也。澱山湖入黃浦道漸多淤淺,宜為疏瀹。而自黃浦、橫澇、洙涇,經秀州塘入南泖,至山涇港等處,萬四千餘丈,待濬尤急。
他如蘇之茜涇、楊林、白茆、七浦諸港,松之蒲匯、官紹諸塘,常、鎮之澡港、九曲諸河,並宜設法開導,次第修舉。
八年又言:
蘇、松諸郡干河支港凡數百,大則泄水入海,次則通湖達江,小則引流灌田。今吳淞江、白茆塘、秀州塘、蒲匯塘、孟瀆河、舜河、青暘港俱已告成,支河數十,宜盡開濬。
俱從其請。
久之,用儀望議,特設蘇、松水利副使,以許應逵領之。乃濬吳淞八十餘裏,築塘九十餘處,開新河百二十三道,濬內河百三十九道,築上海李家洪老鴉嘴海岸十八裏,發帑金二十萬。應逵以其半訖工。三十七、八年間,霪雨浸溢,水患日熾。越數年,給事中歸子顧言:「宋時,吳淞江闊九裏。元末淤塞。正統間,周忱立表江心,疏而濬之。崔恭、徐貫、李充嗣、海瑞相繼濬者凡五,迄今四十餘年,廢而不講。宜使江闊水駛,塘浦支河分流四達。」疏入留中。巡按御史薛貞復請行之,下部議而未行。至天啟中,巡撫都御史周起元復請濬吳淞、白茆。崇禎初,員外郎蔡懋德、巡撫都御史李待問皆以為請。久之,巡撫都御史張國維請疏吳江長橋七十二谼及九裏、石塘諸洞。御史李謨復請濬吳淞、白茆。俱下部議,未能行也。
十年,增築雄縣橫堤八裏,御滹沱暴漲。
十三年,以尚寶少卿徐貞明兼御史,領墾田使。貞明為給事中,嘗請興西北水利如南人圩田之制,引水成田。工部覆議:「畿輔諸郡邑,以上流十五河之水泄於貓兒一灣,海口又極束隘,故所在橫流。必多開支河,挑濬海口,而後水勢可平,疏濬可施。然役大費繁,而今以民勞財匱,方務省事,請罷其議。」乃已。後貞明謫官,著潞水客譚一書,論水利當興者十四條。時巡撫張國彥、副使顧養謙方開水利於薊、永有效,於是給事中王敬民薦貞明,特召還,賜敕勘水利。貞明乃先治京東州邑,如密雲燕樂莊,平谷水峪寺、龍家務莊,三河塘會莊、順慶屯地。薊州城北黃厓營,城西白馬泉、鎮國莊,城東馬伸橋,夾林河而下別山鋪,夾陰流河而下至於陰流。遵化平安城,夾運河而下沙河鋪西,城南鐵廠、涌珠湖以下韭菜溝、上素河、下素河百餘裏。豐潤之南,則大寨、剌榆坨、史家河、大王莊,東則榛子鎮,西則鴉紅橋,夾河五十餘裏。玉田青莊塢、後湖莊、三裏屯及大泉、小泉,至於瀕海之地,自水道沽關、黑岩子墩至開平衛南宋家營,東西百餘裏,南北百八十裏。墾田三萬九千餘畝。至真定將治滹沱近堧地,御史王之棟言:「滹沱非人力可治,徒耗財擾民。」帝入其言,欲罪諸建議者。申時行言:「墾田興利謂之害民,議甚舛。顧為此說者,其故有二。北方民游惰好閒,憚於力作,水田有耕耨之勞,胼胝之苦,不便一也。貴勢有力家侵佔甚多,不待耕作,坐收蘆葦薪芻之利;若開墾成田,歸於業戶,隸於有司,則己利盡失,不便二也。然以國家大計較之,不便者小,而便者大。惟在斟酌地勢,體察人情,沙堿不必盡開,黍麥無煩改作,應用夫役,必官募之,不拂民情,不失地利,乃謀國長策耳。」於是貞明得無罪,而水田事終罷。
巡撫都御史梁問孟築橫城堡邊牆,慮寧夏有黃河患,請堤西岔河,障水東流。從之。十九年,尚寶丞周弘禴言:「寧夏河東有漢、秦二壩,請依河西漢、唐壩築以石,於渠外疏大渠一道,北達鴛鴦諸湖。」詔可。
二十三年,黃、淮漲溢,淮、揚昏墊。議者多請開高家堰以分淮。寶應知縣陳煃為御史,慮高堰既開,害民產鹽場,請自興、鹽迤東,疏白塗河、石○口、廖家港為數河,分門出海;然後從下而上,濬清水、子嬰二溝,且多開瓜、儀閘口以泄水。給事中祝世祿亦言:「議者欲放淮從廣陽、射陽二湖入海。廣陽闊僅八裏,射陽僅二十五丈,名為湖,實河也。且離海三百裏,迂迴淺窄,高、寶七州縣水惟此一線宣洩之,又使淮注焉,田廬鹽場,必無幸矣。廣陽湖東有大湖,方廣六十裏,湖北口有舊官河,自官盪至鹽城石○口,通海僅五十三裏,此導淮入海一便也。」下部及河漕官議,俱格不行。既而總河尚書楊一魁言:「黃水倒灌,正以海口為阻。分黃工就,則石○口、廖家港、白駒場海口,金灣、芒稻諸河,急宜開刷。」乃命如議行之。
三十年,保定巡撫都御史汪應蛟言:「易水可溉金台,滹水可溉恆山,溏水可溉中山,滏水可溉襄國,漳水可溉鄴下,而瀛海當眾河下流,故號河中,視江南澤國不異。至於山下之泉,地中之水,所在皆有,宜各設壩建閘,通渠築堤,高者自灌,下則車汲。用南方水田法,六郡之內,得水田數萬頃,畿民從此饒,永無旱澇之患。不幸濱河有梗,亦可改折於南,取糴於北。此國家無窮利也。」報可。應蛟乃於天津葛沽、何家圈、雙溝、白塘,令防海軍丁屯種,人授田四畝,共種五千餘畝,水稻二千畝,收多,因上言:「墾地七千頃,歲可得谷二百餘萬石,此行之而效者也。」
是年,真定知府郭勉濬大鳴、小鳴泉四十餘穴,溉田千頃。邢臺達活、野狐二泉流為牛尾河,百泉流為澧河,建二十一閘二堤,灌田五百餘頃。
天啟元年,御史左光斗用應蛟策,復天津屯田,令通判盧觀象管理屯田水利。明年,巡按御史張慎言言:「自枝河而西,靜海、興濟之間,萬頃沃壤。河之東,尚有鹽水沽等處為膏腴之田,惜皆蕪廢。今觀象開寇家口以南田三千餘畝,溝洫蘆塘之法,種植疏濬之方,皆具而有法,人何憚而不為。大抵開種之法有五。一官種。謂牛、種、器具、耕作、雇募皆出於官,而官亦盡收其田之入也。一佃種。謂民願墾而無力,其牛、種、器具仰給於官,待納稼之時,官十而取其四也。一民種。佃之有力者,自認開墾若干,迨開荒既熟,較數歲之中以為常,十一而取是也。一軍種。即令海防營軍種葛沽之田,人耕四畝,收二石,緣有行、月糧,故收租重也。一屯種。祖宗衛軍有屯田,或五十畝,或百畝。軍為屯種者,歲入十七於官,即以所入為官軍歲支之用。國初兵農之善制也。四法已行,惟屯種則今日兵與軍分,而屯僅存其名。當選各衛之屯余,墾津門之沃土,如官種法行之。」章下所司,命太僕卿董應舉管天津至山海屯田,規劃數年,開田十八萬畝,積穀無算。
崇禎二年,兵部侍郎申用懋言:「永平濼河諸水,逶迤寬衍,可疏渠以防旱潦。山坡隙地,便栽種。宜令有司相地察源,為民興利。」從之。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明史   卷八十九‧志第六十五  兵一 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舊制,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外統之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而上十二衛為天子親軍者不與焉。征伐則命將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領之,既旋則將上所佩印,官軍各回衛所。蓋得唐府兵遺意。文皇北遷,一遵太祖之制,然內臣觀兵,履霜伊始。洪、宣以後,狃於治平,故未久而遂有土木之難。于謙創立團營,簡精銳,一號令,兵將相習,其法頗善。憲、孝、武、世四朝,營制屢更,而威益不振。衛所之兵疲於番上,京師之旅困於占役。馴至末造,尺籍久虛,行伍衰耗,流盜蜂起,海內土崩。宦豎降於關門,禁軍潰於城下,而國遂以亡矣。今取其一代規制之詳,及有關於軍政者,著於篇。
京營 侍衛上直軍(皇城守衛) (京城巡捕)四衛營
京軍三大營,一曰五軍,一曰三千,一曰神機。其制皆備於永樂時。
初,太祖建統軍元帥府,統諸路武勇,尋改大都督府。以兄子文正為大都督,節制中外諸軍。京城內外置大小二場,分敎四十八衛卒。已,又分前、後、中、左、右五軍都督府。洪武四年,士卒之數,二十萬七千八百有奇。
成祖增京衛為七十二。又分步騎軍為中軍,左、右掖,左、右哨,亦謂之五軍。歲調中都、山東、河南、大寧兵番上京師隸之。設提督內臣一,武臣二,掌號頭官二,大營坐營官一,把總二,中營坐營官一,馬步隊把總各一。左右掖、哨官如之。又有十二營,掌隨駕馬隊官軍,設把總二。又有圍子手營,掌操練上直叉刀手及京衛步隊官軍,設坐營官一,統四司,以一、二、三、四為號,把總各二。又有幼官舍人營,掌操練京衛幼官及應襲舍人,坐營官一,四司把總各一。此五軍營之部分也。已,得邊外降丁三千,立營分五司。一,掌執大駕龍旗、寶纛、勇字旗、負御寶及兵仗局什物上直官軍。一,掌執左右二十隊勇字旗、大駕旗纛金鼓上直官軍。一,掌傳令營旗牌,御用監盔甲、尚冠、尚衣、尚履什物上直官軍。一,掌執大駕勇字旗、五軍紅盔貼直軍上直官軍。一,掌殺虎手、馬轎及前哨馬營上直明甲官軍、隨侍營隨侍東宮官舍、遼東備御回還官軍。提督內臣二,武臣二,掌號頭官二,坐司官五,見操把總三十四,上直把總十六,明甲把總四。此三千營之部分也。已,征交阯,得火器法,立營肄習。提督內臣、武臣,掌號頭官,皆視三千營,亦分為五軍。中軍,坐營內臣一,武臣一。其下四司,各監槍內臣一,把司官一,把總官二。左右掖、哨皆如之。又因得都督譚廣馬五千匹,置營名五千下,掌操演火器及隨駕護衛馬隊官軍。坐營內臣、武臣各一,其下四司,各把司官二。此神機營之部分也。居常,五軍肄營陣,三千肄巡哨,神機肄火器。大駕征行,則大營居中,五軍分駐,步內騎外,騎外為神機,神機外為長圍,周二十裏,樵採其中。三大營之制如此。
洪熙時,始命武臣一人總理營政。宣德五年,以成國公朱勇言,選京衛卒隸五軍訓練。明年,命科道及錦衣官核諸衛軍數。帝之徵高煦及破兀良哈,皆以京營取勝焉。正統二年,復因勇言,令錦衣等衛、守陵衛卒存其半,其上直旗校隸錦衣督操,余悉歸三大營。土木之難,京軍沒幾盡。
景帝用于謙為兵部尚書,謙以三大營各為敎令,臨期調撥,兵將不相習,乃請於諸營選勝兵十萬,分十營團練。每營都督一,號頭官一,都指揮二,把總十,領隊一百,管隊二百。於三營都督中推一人充總兵官,監以內臣,兵部尚書或都御史一人為提督。其餘軍歸本營,曰老家。京軍之制一變。英宗復辟,謙死,團營罷。
憲宗立,復之,增為十二。成化二年復罷。命分一等、次等訓練。尋選得一等軍十四萬有奇。帝以數多,令仍分十二營團練,而區其名,有奮、耀、練、顯四武營,取、果、效、鼓四勇營,立、伸、揚、振四威營。命侯十二人掌之,各佐以都指揮,監以內臣,提督以勛臣,名其軍曰選鋒。不任者仍為老家以供役,而團營之法又稍變。二十年,立殫忠、效義二營;練京衛舍人、余丁。二營,永樂間設,後廢,至是復設。未幾,以無益罷。帝在位久,京營特注意,然缺伍至七萬五千有奇,大率為權貴所隱佔。又用汪直總督團營,禁旅專掌於內臣,自帝始也。
孝宗即位,乃命都御史馬文升為提督。是時營軍久苦工役。成化末,餘子俊嘗言之,文升復力陳不可。又請於每營選馬步銳卒二千,遇警徵調。且遵洪、永故事,五日一操,以二日走陣下營,以三日演武。從之。時尚書劉大夏陳弊端十事,復奏減修乾清宮卒。內臣謂其不恤大工,大學士劉健曰:「愛惜軍士,司馬職也。」帝納之。會戶部主事李夢陽極論役軍之害,並及內臣主兵者。以語侵壽寧侯,下詔獄,遂格不行。
武宗即位,十二營銳卒僅六萬五百餘人,稍弱者二萬五千而已。給事中葛嵩請選五軍、三千營精銳歸團練,而存八萬餘人於營以供役。惠安伯張偉謬引舊制以爭,事遂已,隱佔如故。鐇反,太監張永將京軍往討,中官權益重。及流寇起,邊將江彬等得幸,請調邊軍入衛。於是集九邊突騎家丁數萬人於京師。名曰外四家。立兩官廳,選團營及勇士、四衛軍於西官廳操練,正德元年所選官軍操於東官廳。自是兩官廳軍為選鋒。而十二團營且為老家矣。武宗崩,大臣用遺命罷之。當是時,工作浩繁,邊將用事,京營戎政益大壞。給事中王良佐奉敕選軍,按籍三十八萬有奇,而存者不及十四萬,中選者僅二萬餘。
世宗立,久之,從廷臣言,設文臣知兵者一人領京營。是時額兵十萬七千餘人,而存者僅半。專理京營兵部尚書李承勛請足十二萬之數。部議遵弘治中例,老者補以壯丁,逃、故者清軍官依期解補。從之。十五年,都御史王廷相提督團營,條上三弊:一,軍士多雜派,工作終歲,不得入操。雖名團營聽征,實與田夫無異。二,軍士替代,吏胥需索重賄,貧軍不能辦,老羸苟且應役,而精壯子弟不得收練。三,富軍憚營操徵調,率賄將弁置老家數中,貧者雖老疲,亦常操練。語頗切中。既而兩郊九廟諸宮殿之工起,役軍益多。兵部請分番為二,半團操,半放歸,而收其月廩雇役。詔行一年。自後邊警急,團營見兵少,僅選騎卒三萬,仍號東西官廳。余者悉老弱,仍為營帥、中官私役。
二十九年,俺答入寇,兵部尚書丁汝夔核營伍不及五六萬人。驅出城門,皆流涕不敢前,諸將領亦相顧變色。汝夔坐誅。大學士嚴嵩乃請振刷以圖善後。吏部侍郎王邦瑞攝兵部,因言:「初,京營勁旅不減七八十萬,元戎宿將常不乏人。自三大營變為十二團營,又變為兩官廳,雖浸不如初,然額軍尚三十八萬有奇。今武備積馳,見籍止十四萬餘,而操練者不過五六萬,支糧則有,調遣則無。比敵騎深入,戰守俱稱無軍。即見在兵,率老弱疲憊、市井游販之徒,衣甲器械取給臨時。此其弊不在逃亡,而在占役;不在軍士,而在將領。蓋提督、坐營、號頭、把總諸官,多世胄紈絝,平時占役營軍,以空名支餉,臨操則肆集市人,呼舞博笑而已。先年,尚書王瓊、毛伯溫、劉天和常有意振飭。然將領惡其害己,陰謀阻撓,軍士又習於驕惰,競倡流言,事復中止,釀害至今。乞大振乾綱,遣官精核。」帝是其言,命兵部議興革。
於是悉罷團營、兩官廳,復三大營舊制。更三千曰神樞。罷提督、監槍等內臣。設武臣一,曰總督京營戎政,以咸寧侯仇鸞為之;文臣一,曰協理京營戎政,即以邦瑞充之。其下設副參等官二十六員。已,又從部議,以四武營歸五軍營中軍,四勇營歸左右哨,四威營歸左右掖。各設坐營官一員,為正兵,備城守;參將二員,備征討。帝以營制新定,告於太廟行之。又遣四御史募兵畿輔、山東、山西、河南,得四萬人,分隸神樞、神機。各設副將一,而增能戰將六員,分領操練。大將所統三營之兵,居常名曰練勇,有事更定職名。五軍營:大將一員,統軍一萬,總主三營副、參、游擊、佐擊及坐營等官;副將二員,各統軍七千;左右前後參將四員,各六千;游擊四員,各三千。外備兵六萬六千六百六十人。神樞營:副將二員,各統軍六千;佐擊六員,各三千。外備兵四萬人。神機營亦如之。已,又定三大營官數:五軍營一百九十六員,神樞營二百八員,神機營一百八十二員,共五百八十六員。在京各衛軍,俱分隸三營。分之為三十營,合之為三大營。終帝世,其制屢更,最後中軍哨掖之名亦罷,但稱戰守兵兼立車營。
故事,五軍府皆開府給印,主兵籍而不與營操,營操官不給印,戎政之有府與印,自仇鸞始。鸞方貴幸,言於帝,選各邊兵六萬八千人,分番入衛,與京軍雜練,復令京營將領分練邊兵,於是邊軍盡隸京師。塞上有警,邊將不得徵集,邊事益壞。鸞死,乃罷其所置戎政廳首領官之屬,而入衛軍則惟罷甘肅者。
隆慶四年,大學士趙貞吉請收將權,更營制。極言戎政之設府鑄印,以數十萬眾統於一人,非太祖、成祖分府分營本意。請以官軍九萬分五營,營擇一將,分統訓練。詔下廷臣議。尚書霍冀言:「營制,世宗熟慮而後定,不宜更。惟大將不當專設,戎政不宜有印,請如貞吉言。」制曰「可」。於是三大營各設總兵一,副將二。其參佐等官,互有增損,各均為十人。而五軍營兵,均配二營,營十枝,屬二副將分統。以侯伯充總兵,尋改曰提督。又用三文臣,亦稱提督。自設六提督後,各持意見,遇事旬月不決。給事中溫純言其弊,乃罷,仍設總督、協理二臣。
萬曆二年,從給事中歐陽柏請,復給戎政印,汰坐營官二員。五年,巡視京營科臣林景暘請廣召募,立選鋒。是時,張居正當國,綜核名實,群臣多條上兵事,大旨在足兵、選將,營務頗飭。久之,帝厭政,廷臣漸爭門戶,習於偷惰,遂日廢弛。三十六年,尚書李化龍理戎政,條上京營積弊。敕下部議,卒無所振作。及兵事起,總督京營趙世新請改設敎場城內,便演習。太常少卿胡來朝請調京軍戍邊,可變弱為強。皆無濟於用。
天啟三年,協理侍郎朱光祚奏革老家軍,補以少壯。老家怨,以瓦礫投光祚,遂不果革。是時,魏忠賢用事,立內操,又增內臣為監視及把牌諸小內監,益募健丁,諸營軍多附之。
莊烈帝即位,撤內臣,已而復用。戎政侍郎李邦華憤京營弊壞,請汰老弱虛冒,而擇材力者為天子親軍。營卒素驕,有疑其為變者。勛戚中官亦惡邦華害己,蜚語日聞。帝為罷邦華,代以陸完學,盡更其法。京營自監督外,總理捕務者二員,提督禁門、巡視點軍者三員,帝皆以御馬監、司禮、文書房內臣為之,於是營務盡領於中官矣。十年八月,車駕閱城,鎧甲旌旗甚盛,群臣悉鸞帶策馬從。六軍望見乘輿,皆呼萬歲。帝大悅,召完學入御幄獎勞,酌以金卮,然徒為容觀而已。
時兵事益亟。帝命京軍出防剿,皆監以中官。廩給優渥,挾勢而驕,多奪人俘獲以為功,輕折辱諸將士,將士益解體。周延儒再入合,勸罷內操,撤諸監軍。京兵班師還。時營將率內臣私人,不知兵。兵惟注名支糧,買替紛紜,朝甲暮乙,雖有尺籍,莫得而識也。帝屢旨訓練,然日不過二三百人,未昏遂散。營兵十萬幸抽驗不及,玩愒佚罰者無算。帝嘗問戎政侍郎王家彥,家彥曰:「今日惟嚴買替之禁,改操練之法,庶可救萬一,然勢已晚。」帝不懌而罷。十六年,襄城伯李國禎總戎政,內臣王承恩監督京營。明年,流賊入居庸關,至沙河。京軍出御,聞炮聲潰而歸。賊長驅犯闕,守陴者僅內操之三千人,京師遂陷。
大率京軍積弱,由於占役買閒。其弊實起於紈絝之營帥,監視之中官,竟以亡國雲。
京營之在南者,永樂北遷,始命中府掌府事官守備南京,節制在南諸衛所。洪熙初,以內臣司守備。宣德末,設參贊機務官。景泰間,增協同守備官。成化末,命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視五部特重。先是,京師立神機營,南京亦增設,與大小二敎場同練。軍士常操不息,風雨方免。有逃籍者,憲宗命南給事御史時至二場點閱。成國公朱儀及太監安寧不便,詭言軍機密務,御史詰問名數非宜。帝為罪御史,仍令守備參贊官閱視,著為令。
嘉靖中,言者數奏南營耗亡之弊。二十四年冬,詔立振武營,簡諸營銳卒充之,益以淮揚趫捷者。江北舊有池河營,專城守,護陵寢。二營兵各三千,領以勛臣,別設場訓練。然振武營卒多無賴子。督儲侍郎黃懋官抑削之,遂嘩,毆懋官至死。詔誅首惡,以戶部尚書江東為參贊。東多所寬假,眾益驕,無復法紀。給事中魏元吉以為言,因舉浙直副總兵劉顯往提督。未至,池河兵再變,毆千戶吳欽。詔顯亟往,許以川兵五百自隨,事始定。隆慶改元,罷振武營,以其卒千餘仍隸二場及神機營。
萬曆十一年,參贊尚書潘季馴言:「操軍原額十有二萬,今僅二萬餘。祖軍與選充參半,選充例不補,營伍由是虛。請如祖軍收補。」已而王遴代季馴,言:「大小二場,新舊官軍二萬三千有餘。請如北京各邊,三千一百二十人為一枝,每枝分中、左、右哨,得兵七枝。余置旗鼓下,備各營缺。」從之。巡視科臣阮子孝極論南營耗弊,言頗切中,然卒無振飭之者。已,從尚書吳文華請,增參贊旗牌,得以軍法從事,兼聽便宜調遣。三十一年,添設南中軍標營,選大敎場卒千餘,設中軍參將統練。規制雖具,而時狃苟安,闒茸一如北京。及崇禎中,流寇陷廬、鳳,踞上流,有窺留都意。南中將士日夜惴惴,以護陵寢、守京城為名,幸賊不東下而已。最後,史可法為參贊尚書,思振積弊,未久而失,蓋無可言焉。
侍衛上直軍之制。太祖即吳王位,其年十二月設拱衛司,領校尉,隸都督府。洪武二年,改親軍都尉府,統中、左、右、前、後五衛軍,而儀鑾司隸焉。六年,造守衛金牌,銅塗金為之。長一尺,闊三寸。以仁、義、禮、智、信為號。二面俱篆文:一曰「守衛」,一曰「隨駕」。掌於尚寶司,衛士佩以上直,下直納之。
十五年罷府及司,置錦衣衛。所屬有南北鎮撫司十四所,所隸有將軍、力士、校尉,掌直駕侍衛、巡察緝捕。已又擇公、侯、伯、都督、指揮之嫡次子,置勛衛散騎舍人,而府軍前衛及旗手等十二衛,各有帶刀官。錦衣所隸將軍,初名天武,後改稱大漢將軍,凡千五百人。設千、百戶,總旗七員。其眾自為一軍,下直操練如制,缺至五十人方補。月糈二石,積勞試補千、百戶,亡者許以親子弟魁梧材勇者代,無則選民戶充之。
永樂中,置五軍、三千營。增紅盔、明甲二將軍及叉刀圍子手之屬,備宿衛。校尉、力士僉民間丁壯無惡疾、過犯者。力士先隸旗手衛,後改隸錦衣及騰驤四衛,專領隨駕金鼓、旗幟及守衛四門。校尉原隸儀鑾司,司改錦衣衛,仍隸焉。掌擎執鹵簿儀仗,曰鑾輿,曰擎蓋,曰扇手,曰旌節,曰旛幢,曰班劍,曰斧鉞,曰戈戟,曰弓矢,曰馴馬,凡十司,及駕前宣召差遣,三日一更直。設總旗、小旗,而領以勛戚官。官凡六:管大漢將軍及散騎舍人、府軍前衛帶刀官者一,管五軍營叉刀圍子手者一,管神樞營紅盔將軍者四。聖節、正旦、冬至及大祀、誓戒、冊封、遣祭、傳制用全直,直三千人,余則更番,器仗衣服位列亦稍殊焉。凡郊祀、經筵、巡幸侍從各有定製,詳禮志中。居常,當直將軍朝夕分候午門外,夜則司更,共百人。而五軍叉刀官軍,悉於皇城直宿。掌侍衛官輸直,日一員。惟掌錦衣衛將軍及叉刀手者,每日侍。尤嚴收捕之令,及諸脫更離直者。共計錦衣衛大漢將軍一千五百七人,府軍前衛帶刀官四十,神樞營紅盔將軍二千五百,把總指揮十六,明甲將軍五百二,把總指揮二,大漢將軍八,五軍營叉刀圍子手三千,把總指揮八,勛衛散騎舍人無定員,旗手等衛帶刀官一百八十,此侍衛親軍大較也。
正統後,妃、主、公、侯、中貴子弟授官者,多寄祿錦衣中。正德時,奏帶傳升冒銜者,又不下數百人。武宗好養勇士,嘗以千、把總四十七人,注錦衣衛帶俸舍、余千一百人充御馬監家將勇士,食糧騎操。又令大漢將軍試百戶,五年實授,著為令。幸竇開而恩澤濫,宿衛稍輕矣。至萬曆間,衛士多佔役、買閒,其弊亦與三大營等。雖定離直者奪月糈之例,然不能革。
太祖之設錦衣也,專司鹵簿。是時方用重刑,有罪者往往下錦衣衛鞫實,本衛參刑獄自此始。文皇入立,倚錦衣為心腹。所屬南北兩鎮撫司,南理本衛刑名及軍匠,而北專治詔獄。凡問刑、奏請皆自達,不關白衛帥。用法深刻,為禍甚烈,詳刑法志。又錦衣緝民間情偽,以印官奉敕領官校。東廠太監緝事,別領官校,亦從本衛撥給,因是恆與中官相表裏。皇城守衛,用二十二衛卒,不獨錦衣軍,而門禁亦上直中事。京城巡捕有專官,然每令錦衣官協同。地親權要,遂終明之世雲。
初,太祖取婺州,選富民子弟充宿衛,曰御中軍。已,置帳前總制親兵都指揮使。後復省,置都鎮撫司,隸都督府,總牙兵巡徼。而金吾前後、羽林左右、虎賁左右、府軍左右前後十衛,以時番上,號親軍。有請,得自行部,不關都督府。及定天下,改都鎮撫司為留守,設左右前後中五衛,關領內府銅符,日遣二人點閱,夜亦如之,所謂皇城守衛官軍也。
二十七年,申定皇城門禁約。凡朝參,門始啟,直日都督、將軍及帶刀、指揮、千百戶、鎮撫、舍人入後,百官始以次入。上直軍三日一更番,內臣出入必合符嚴索,以金幣出者驗視勘合,以兵器雜藥入門者擒治,失察者重罪之。民有事陳奏,不許固遏。帝念衛士勞苦,令家有婚喪、疾病、產子諸不得已事,得自言情,家無餘丁,父母俱病者,許假侍養,愈乃復。先是,新宮成,詔中書省曰:「軍士戰鬥傷殘,難備行伍,可於宮牆外造舍以居之,晝則治生,夜則巡警。」其後,定十二衛隨駕軍上直者,人給錢三百。二十八年,復於四門置舍,使恩軍為衛士執爨。恩軍者,得罪免死及諸降卒也。
永樂中,定製,諸衛各有分地。自午門達承天門左右,逮長安左右門,至皇城東西,屬旗手、濟陽、濟川、府軍及虎賁右、金吾前、燕山前、羽林前八衛。東華門左右至東安門左右,屬金吾、羽林、府軍、燕山四左衛。西華門左右至西安門左右,屬四右衛。玄武門左右至北安門左右,屬金吾、府軍後及通州、大興四衛。衛有銅符,頒自太祖。曰承,曰東,曰西,曰北,各以其門名也。巡者左半,守者右半。守官遇巡官至,合契而從事。各門守衛官,夜各領銅令申字牌巡警,自一至十六。內皇城衛舍四十,外皇城衛舍七十二,俱設銅鐸,次第循環。內皇城左右坐更將軍百,每更二十人,四門走更官八,交互往來,鈐印於籍以為驗。都督及帶刀、千百戶日各一人,領申字牌直宿,及點各門軍士。後更定都督府,改命侯、伯僉書焉。
洪熙初,更造衛士懸牌。時親軍缺伍,衛士不獲代。帝命選他衛軍守端、直諸門,尚書李慶謂不可。帝曰:「人主在布德以屬人心,苟心相屬,雖非親幸,何患焉。」宣德三年,命御史點閱衛卒。天順中,復增給事中一人。成化十年,尚書馬文升言:「太祖置親軍指揮使司,不隸五府。文皇帝復設親軍十二衛,又增勇士數千員,屬御馬監,上直,而以腹心臣領之。比者日廢弛,勇士與諸營無異,皇城之內,兵衛無幾,諸監門卒尤疲羸,至不任受甲。宜敕御馬監官,即見軍選練。仍敕守衛官常嚴步伍,譏察出入,以防微銷萌。」帝然其言,亦未能有所整飭。
正德初,嚴皇城紅鋪巡徼,日令留守衛指揮五員,督內外夜巡軍。而兵部郎中、主事各一人,同御史、錦衣衛稽閱,毋攝他務。嘉靖七年,增直宿官軍衣糧,五年一給。萬曆十一年,於皇城內外設把總二員,分東西管理。時門禁益弛,衛軍役於中官,每至空伍,賃市兒行丐應點閱。叉刀、紅盔日出始一入直,直廬虛無人。坐更將軍皆納月鏹於所轄。凡提號、巡城、印簿、走更諸事悉廢。十五年,再申門禁。久之,給事中吳文煒乞盡復舊制。不報。末年,有失金牌久之始覺者。梃擊之事,張差一妄男子,得闌入殿廷,其積弛可知。是後中外多事,啟、禎兩朝雖屢申飭,竟莫能挽,侵尋以至於亡。
京城巡捕之職,洪武初,置兵馬司,譏察奸偽。夜發巡牌,旗士領之,核城門扃鐍及夜行者。已改命衛所鎮撫官,而掌於中軍都督府。永樂中,增置五城兵馬司。宣德初,京師多盜,增官軍百人,協五城逐捕。已,復增夜巡候卒五百。成化中,始命錦衣官同御史督之。末年,撥給團營軍二百。弘治元年,令三千營選指揮以下四員,領精騎巡京城外,又令錦衣官五、旗手等衛官各一,分地巡警,巡軍給牌。五年,設把總都指揮,專職巡捕。正德中,添設把總,分畫京城外地,南抵海子,北抵居庸關,西抵盧溝橋,東抵通州。復增城內二員,而益以團營軍,定官卒賞罰例。末年,邏卒增至四千人,特置參將。
嘉靖元年,復增城外把總一員,並舊為五,分轄城內東西二路,城外西南、東南、東北三路,增營兵馬五千。又十選一,立尖哨五百騎,厚其月糈。命參將督操,而監以兵部郎。是時京軍弊壞積久,捕營亦然。三十四年,軍士僅三百餘。以給事中丘岳等言,削指揮樊經職,而禁以軍馬私役騎乘。萬曆十二年,從兵部議,京城內外盜發,自卯至申責兵馬司,自酉至寅責巡捕官,賊眾則協力捕剿。是後,軍額倍增,駕出及朝審、錄囚皆結隊駐巷口。籍伍雖具,而士馬實凋弊不足用。捕營提督一,參將二,把總十八,巡軍萬一千,馬五千匹。盜賊縱橫,至竊內中器物。獲其 童索,竟不能得也。莊烈帝時,又以兵部左侍郎專督。然營軍半虛廩,馬多僱人騎,失盜嚴限止五日,玩法卒如故。
四衛營者,永樂時,以迤北逃回軍卒供養馬役,給糧授室,號曰勇士。後多以進馬者充,而聽御馬監官提調,名隸羽林,身不隸也。軍卒相冒,支糧不可稽。宣德六年,乃專設羽林三千戶所統之,凡三千一百餘人。尋改武驤、騰驤左右衛,稱四衛軍。選本衛官四員為坐營指揮,督以太監,別營開操,稱禁兵。器械、衣甲異他軍,橫於輦下,往往為中官占匿。弘治末,勇士萬一千七百八十人,旗軍三萬一百七十人,歲支廩粟五十萬。孝宗納廷臣言,核之。又令內臣所進勇士,必由兵部驗送乃給廩,五年籍其人數,著為令。省度支金錢歲數十萬。武宗即位,中官寧瑾乞留所汰人數。言官及尚書劉大夏持不可,不聽。後兩官廳設,遂選四衛勇士隸西官廳,掌以邊將江彬、太監張永等。
世宗入立,詔自弘治十八年存額外,悉裁之,替補必兵部查駁。而御馬監馬牛羊,令巡視科道核數。既而中旨免核,馬多虛增。後數年,御馬太監閔洪復矯旨選四衛官。給事中鄭自璧劾其欺蔽,不報。久之,兵部尚書李承勛請以選核仍隸本部,中官謂非便。帝從承勛言。十六年,又命收復登極詔書所裁者,凡四千人。後五年,內臣言,勇士僅存五千餘,請令子侄充選,以備邊警。部臣言:「故額定五千三百三十人。八年清稽,已浮其數,且此營本非為備邊設者。」帝從部議。然隱射、占役、冒糧諸弊率如故。萬曆二年,減坐營官二員。已,復定營官缺由兵部擇用。其後復為中官所撓,仍屬御馬監。廷臣多以為言,不能從。四十二年,給事中姚宗文點閱本營,言:「官勇三千六百四十七,僅及其半。馬一千四十三,則無至者。官旗七千二百四十,止四千六百餘。馬亦如之。乞下法司究治。」帝不能問。天啟末,巡視御史高弘圖請視三大營例,分弓弩、短兵、火器,加以訓練。至莊烈帝時,提督內臣曹化淳奏改為勇衛營,以周遇吉、黃得功為帥,遂成勁旅,出擊賊,輒有功。得功軍士畫虎頭於皂布以衣甲,賊望見黑虎頭軍,多走避,其得力出京營上雲。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明史   卷九十‧志第六十六  兵二 衛所 班軍
太祖下集慶路為吳王,罷諸翼統軍元帥,置武德、龍驤、豹韜、飛熊、威武、廣武、興武、英武、鷹揚、驍騎、神武、雄武、鳳翔、天策、振武、宣武、羽林十七衛親軍指揮使司。革諸將襲元舊制樞密、平章、元帥、總管、萬戶諸官號,而核其所部兵五千人為指揮,千人為千戶,百人為百戶,五十人為總旗,十人為小旗。天下既定,度要害地,擊一郡者設所,連郡者設衛。大率五千六百人為衛,千一百二十人為千戶所,百十有二人為百戶所。所設總旗二,小旗十,大小聯比以成軍。其取兵,有從征,有歸附,有謫發。從征者,諸將所部兵,既定其地,因以留戍。歸附,則勝國及僭偽諸降卒。謫發,以罪遷隸為兵者。其軍皆世籍。此其大略也。
洪武三年,升杭州、江西、燕山、青州四衛為都衛,復置河南、西安、太原、武昌四都衛。四年,造用寶金符及調發走馬符牌。用寶符為小金牌二,中書省、大都督府各藏其一。有詔發兵,省府以牌入,內府出寶用之。走馬符牌,鐵為之,共四十,金字、銀字者各半,藏之內府。有急務調發,使者佩以行。尋改為金符。凡軍機文書,自都督府、中書省長官外,不許擅奏。有詔調軍,省、府同覆奏,然後納符請寶。五年,置親王護衛指揮使司,每府三護衛,衛設左、右、中、前、後五所;所,千戶二,百戶十。圍子手所二;所,千戶一。七年,申定兵衛之政,徵調則統於諸將,事平則散歸各衛。
八年,改在京留守都衛為留守衛指揮使司,在外都衛為都指揮使司,凡十三:北平、陝西、山西、浙江、江西、山東、四川、福建、湖廣、廣東、廣西、遼東、河南。又行都指揮使司二:甘州、大同。俱隸大都督府。九年,選公、侯、都督、各衛指揮嫡長次子為散騎、參侍舍人,隸都督府,充宿衛,或署各衛所事。十三年,丞相胡惟庸謀反誅,革中書省,因改大都督府為五,分統諸軍司衛所。明年,復置中都留守司及貴州、雲南都指揮使司。十五年三月,頒軍法定律。十六年,詔各都司上衛所城池水陸地裏圖。二十年,置大寧都指揮使司。是年,命兵部置軍籍勘合,載從軍履歷、調補衛所年月、在營丁口之數,給內外衛所軍士,而藏其副於內府。三十年,定武官役軍之制:指揮、同知、僉事四,千戶三,百戶、鎮撫二,皆取正軍,三日一番上,下直歸伍操練。衛所直廳六,守門二,守監四,守庫一,皆任老軍,月一更。
建文帝嗣位,置河北都司、湖廣行都司。文皇入立,皆罷之,而陞燕山三護衛為親軍,並建文時所立孝陵衛,皆不隸五府。後諸陵設衛皆如之。移山西行都司所屬諸衛軍於北平,設衛屯種。永樂元年,罷北平都司,設留守行後軍都督府,遷大寧都司於保定。明年,更定衛所屯守軍士。臨邊險要者,守多於屯。在內平僻,或地雖險要而運輸難至者,皆屯多於守。七年,置調軍勘合,以勇、敢、鋒、銳、神、奇、精、壯、強、毅、克、勝、英、雄、威、猛十六字,編百號。制敕調軍及遣將,比號同,方准行。十八年,北京建,在南諸衛多北調。宣德五,年從平江伯陳瑄言,以衛官職漕運,東南之卒由是困。八年,減衛軍余丁,正軍外每軍留一,余悉遣歸。已,復以幼軍備操者不足,三丁至七八丁者選一,余聽治生,給軍裝。正軍有故,即令補伍,毋再勾攝。
當是時,都指揮使與布、按並稱三司,為封疆大吏。而專閫重臣,文武亦無定職,世猶以武為重,軍政修飭。正德以來,軍職冒濫,為世所輕。內之部科,外之監軍、督撫,疊相彈壓,五軍府如贅疣,弁帥如走卒。總兵官領敕於兵部,皆跽,間為長揖,即謂非禮。至於末季,衛所軍士,雖一諸生可役使之。積輕積弱,重以隱佔、虛冒諸弊,至舉天下之兵,不足以任戰守,而明遂亡矣。
崇禎三年,范景文以兵部侍郎守通州,上言:「祖制,邊腹內外,衛所棋置,以軍隸衛,以屯養軍。後失其制,軍外募民為兵,屯外賦民出餉,使如鱗尺籍,不能為衝鋒之事,並不知帶甲之人。陛下百度振刷,豈可令有定之軍數付之不可問,有用之軍糈投之不可知?」因條上清核數事,不果行。
初,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衛所,共計都司十有七,留守司一,內外衛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戶所六十五。及成祖在位二十餘年,多所增改。其後措置不一,今區別其名於左,以資考鏡。
上十二衛
金吾前衛 金吾後衛 羽林左衛 羽林右衛 府軍衛 府軍左衛府軍右衛 府軍前衛 府軍後衛 虎賁左衛 錦衣衛 旗手衛
五軍都督府所屬衛所
左軍都督府
在京(凡本府在京屬衛,曾經永樂十八年調守北京者,各注其下曰「調北京」,其年月不重出。後四府同。)
留守(左衛調北京) 鎮南衛(調北京) 水軍左衛 驍騎右衛(調北京)龍虎衛(調北京) 英武衛 瀋陽左衛(調北京) 瀋陽右衛(調北京)
在外
浙江都司
杭州前衛 杭州右衛 台州衛 寧波衛 處州衛 紹興衛 海寧衛 昌國衛 溫州衛臨山衛 松門衛 金鄉衛 定海衛 海門衛 磐石衛 觀海衛 海寧千戶所衢州千戶所 嚴州千戶所 湖州千戶所
遼東都司
定遼左衛 定遼右衛 定遼中衛 定遼前衛 定遼後衛 鐵嶺衛東寧衛 瀋陽中衛海州衛 蓋州衛 金州衛 復州衛 義州衛 遼海衛 三萬衛 廣寧左屯衛廣寧右屯衛 廣寧前屯衛 廣寧後屯衛 廣寧中護衛 (後改為屯衛)
山東都司
青州左護衛(後為天津右衛) 青州護衛 革兗州護衛 革兗州左護衛(後為臨清衛)登州衛 青州左衛 萊州衛 寧海衛 濟南衛 平山衛 德州衛(後改屬後府)樂安千戶所(後改名武定,屬後府膠州千戶所) 諸城千戶所 滕縣千戶所
右軍都督府
在京
虎賁右衛(調北京) 留守右衛(調北京) 水軍右衛 武德衛(調北京) 廣武衛
在外
雲南都司
雲南左衛 雲南右衛 雲南前衛 大理衛 楚雄衛 臨安衛 景東衛 曲靖衛金齒衛 洱海衛 蒙化衛 馬隆衛(改雲南右護衛,革) 平夷衛 越州衛六涼衛 鶴慶千戶所(革)
貴州都司
貴州衛 永寧衛 普定衛 平越衛 烏撒衛 普安衛 層台衛 革赤水衛威清衛 興隆衛 新添衛 清平衛 平壩衛 安莊衛 龍裏衛 安南衛都勻衛 畢節衛 黃平千戶所
四川都司
成都左護衛 成都右護衛(後為龍虎左衛,隸南京左府)成都中護衛(後為豹韜左衛,隸南京前府) 成都左衛(革) 成都右衛 成都前衛成都後衛 成都中衛 寧川衛 茂州衛 建昌衛(後屬行都司) 重慶衛 敘南衛蘇州衛(後為寧番衛,屬行都司,革) 瀘州衛 松潘軍民指揮使司 岩州衛革青川千戶所 威州千戶所 大渡河千戶所
陝西都司
西安左護衛(後為神武右衛) 西安右護衛 西安中護衛(後為神武前衛) 西安左衛西安右衛(改西安中護衛) 西安前衛 西安後衛華山衛(改西安左護衛,又改神武右衛) 泰山衛(改西安右護衛) 延安衛綏德衛 平涼衛 慶陽衛 寧夏衛 臨洮衛 鞏昌衛 西寧衛(後屬行都司)漢中衛 涼州衛(後屬行都司) 莊浪衛(後屬行都司) 蘭州衛 秦州衛岷州軍民指揮使司 洮州衛 河州軍民指揮使司 甘肅衛(後為甘州後衛)山丹衛(後屬行都司) 永昌衛(後屬行都司) 鳳翔千戶所 金州千戶所寧夏中護衛 西河中護衛(後改雲南中護衛,革)
廣西都司
桂林左衛(後為廣西護衛) 桂林右衛 桂林中衛南寧衛 柳州衛 馴象衛 梧州千戶所
中軍都督府
在京
留守中衛(調北京) 神策衛(調北京) 廣洋衛應天衛(調北京) 和陽衛(調北京) 牧馬千戶所(調北京)
在外
直隸
揚州衛 和州衛(後改為寧夏中屯衛,革) 高郵衛 淮安衛 鎮海衛 滁州衛太倉衛 泗州衛 壽州衛 邳州衛 大河衛 沂州衛 金山衛 新安衛 蘇州衛儀真衛 徐州衛 安慶衛 宿州千戶所
中都留守司
鳳陽右衛 鳳陽中衛 皇陵衛 鳳陽衛 留守左衛 留守中衛長淮衛 懷遠衛 洪塘千戶所
河南都司
歸德衛(後屬中府) 陳州衛 弘農衛 汝寧衛(後改千戶所,屬中府)潼關衛(後屬中府) 河南衛 睢陽衛 宣武衛 信陽衛 彰德衛武平衛(後屬中府) 南陽衛 寧國衛(後為涿鹿衛,後屬後府)懷慶衛 寧山衛(後屬後府) 潁州衛 安吉衛(後為通州衛)親軍潁上千戶所 河南左護衛 河南中護衛 河南右護衛 三護衛(後並彭城衛)
前軍都督府
在京
天策衛(後分為保安衛及保安右衛) 龍驤衛(調北京)豹韜衛(調北京) 龍江衛(後改為龍江左衛) 飛熊衛(調北京)
在外
直隸
九江衛
湖廣都司
武昌衛 武昌左衛 黃州衛 永州衛 岳州衛 蘄州衛 施州衛 長沙護衛 革辰州衛安陸衛(後屬行都司,改承天衛) 襄陽衛 襄陽護衛(後俱屬行都司) 常德衛沅州衛 寶慶衛 沔陽衛(後屬興都留守司) 長沙衛 茶陵衛 衡州衛瞿塘衛(後屬行都司) 鎮遠衛 平溪衛 清浪衛 偏橋衛 五開衛 九溪衛荊州左護衛(後為荊州左衛,屬行都司,改顯陵衛) 荊州中護衛(革) 靖州衛永定衛 郴州千戶所 夷陵千戶所(後屬行都司桂陽千戶所)德安千戶所(後改屬興都留守司) 忠州千戶所(後屬行都司) 安福千戶所道州千戶所革 大庸千戶所 西平千戶所 革麻寮千戶所 枝江千戶所(後屬行都司)武岡千戶所 崇山千戶所 革長寧千戶所(後屬行都司)武昌左、右、中三護衛(左改東昌衛,右改徐州左衛,中改武昌護衛。)
福建都司
福州中衛 福州左衛 福州右衛 興化衛 泉州衛 漳州衛福寧衛 鎮東衛 平海衛 永寧衛 鎮海衛
福建行都司
建寧左衛 建寧右衛 建陽衛(革) 延平衛 邵武衛 汀州衛 將樂千戶所
江西都司
南昌左衛 南昌前衛 袁州衛 贛州衛 吉安衛(後為千戶所) 饒州戶所安福千戶所 會昌千戶所 永新千戶所 南安千戶所 建昌千戶所撫州千戶所 鉛山千戶所 廣信千戶所
廣東都司
廣州前衛 廣州左衛 廣州右衛 南海衛 潮州衛 雷州衛 海南衛 清遠衛惠州衛 肇慶衛 廣州後衛 程鄉千戶所 高州千戶所 廉州千戶所(後為廉州衛)萬州千戶所 儋州千戶所 崖州千戶所 南雄千戶所 韶州千戶所 德慶千戶所新興千戶所 陽江千戶所 新會千戶所 龍川千戶所
後軍都督府
在京
橫海衛 鷹揚衛 興武衛(調北京) 江陰衛 蒙古左衛(革) 蒙古右衛(革) 
在外
北平都司
燕山左衛 燕山右衛 燕山前衛 大興左衛 永清左衛 永清右衛 濟州衛 濟陽衛彭城衛 通州衛(已上俱改為親軍薊州衛) 密雲衛(後為密雲後衛,屬後府)真定衛 永平衛 山海衛 遵化衛 居庸關千戶所(後為隆慶衛已上俱屬後府)
北平行都司(後為大寧都司) 大寧左衛大寧右衛(二衛後為營州左、右護衛,改延慶左、右衛) 大寧中衛 大寧前衛大寧後衛(後為營州中護衛,改寬河衛) 會州衛(俱改調京衛已上俱屬後府)營州中護衛 興州中護衛(革)
山西都司
太原左衛 太原右衛 太原前衛 振武衛 平陽衛 鎮西衛 潞州衛蒲州千戶所 廣昌千戶所 沁州千戶所 寧化千戶所 雁門千戶所
山西行都司大同左衛 大同右衛 大同前衛 蔚州衛 朔州衛
北平三護衛燕山左護衛 燕山右護衛 燕山中護衛(俱為親軍)
山西三護衛太原左護衛 太原右護衛 太原中護衛(俱革)
後定天下都司衛所,共計都司二十一,留守司二,內外衛四百九十三,守御屯田群牧千戶所三百五十九,儀衛司三十三,自儀衛司以下,舊無,後以次漸添設。宣慰使司二,招討使司二,宣撫司六,安撫司十六,長官司七十,原五十九。番邊都司衛所等四百七。後作四百六十三。
親軍上二十二衛,舊制止十二衛,後增設金吾左以下十衛,俱稱親軍指揮使司,不屬五府。又設騰驤等四衛,亦擊親軍,並武功、永清、彭城及長陵等十五衛,俱不屬府。
金吾前衛 金吾後衛 羽林左衛 羽林右衛 府軍衛 府軍左衛府軍右衛 府軍前衛 府軍後衛 虎賁左衛 錦衣衛 旗手衛(以上舊為上十二衛) 
金吾右衛 羽林前衛(以上北平三護衛,洪武三十五年升燕山左衛)
燕山右衛 燕山前衛 大興左衛 濟陽衛 濟州衛 通州衛(舊為安吉衛已上北平都司七衛,永樂四年升,俱為親軍騰驤)
左衛騰驤右衛(舊為神武前衛) 武驤左衛 武驤右衛(已上四衛,宣德八年以各衛養馬軍士及神武前衛官軍開設)
武功中衛(洪武年間設)武功左衛(宣德二年設)武功右衛(宣德六年設)
永清左衛 永清右衛 彭城衛(已上北平三衛,改常山三護衛,宣德初復為本衛,又並河南三護衛多餘官軍於彭城衛) 
長陵衛(舊為南京羽林右衛,永樂二十二年改獻陵衛舊武成左衛,宣德元年改景陵衛舊武成右衛,宣德十年改裕陵衛舊武成前衛,天順八年改茂陵衛舊武成後衛,成化二十三年改泰陵衛舊忠義左衛,弘治十八年改康陵衛舊義勇中衛,正德十六年改永陵衛舊義勇左衛,嘉靖二十七年改昭)
陵衛(舊神武后衛,隆慶六年改定陵衛慶陵衛)德陵衛 奠靖千戶所(嘉靖二十一年設)犧牲千戶所(屬太常寺轄已上俱不屬五府)
五軍都督府所屬衛所
左軍都督府
在京
留守左衛 鎮南衛 驍騎右衛 龍虎衛瀋陽左衛 瀋陽右衛(俱南京舊制,永樂十八年分調)
在外
浙江都司
杭州前衛 杭州後衛 台州衛 寧波衛 處州衛 紹興衛 海寧衛 昌國衛 溫州衛臨山衛 松門衛 金鄉衛 海門衛 定海衛 磐石衛 觀海衛 海寧千戶所衢州千戶所 嚴州千戶所 湖州千戶所 金華千戶所 澉浦千戶所(以下各所,舊無,後添設)乍浦千戶所 三江千戶所 定海後千戶所 定海中左千戶所 定海中中千戶所瀝海千戶所 三山千戶所 大嵩千戶所 霩戺千戶所 龍山千戶所 石浦前千戶所石浦後千戶所 爵溪千戶所 錢倉千戶所 水軍千戶所 新河千戶所 桃渚千戶所健跳千戶所 隘頑千戶所 楚門千戶所 平陽千戶所 瑞安千戶所 海安千戶所蒲門千戶所 壯士千戶所 沙園千戶所 蒲岐千戶所 寧村千戶所新城千戶所(舊有,後革)
遼東都司
定遼左衛 定遼右衛 定遼中衛 定遼前衛 定遼後衛 鐵嶺衛 東寧衛 瀋陽中衛海州衛 蓋州衛 金州衛 州衛 義州衛 遼海衛 三萬衛 廣寧左屯衛 廣寧右屯衛廣寧中屯衛 廣寧前屯衛 廣寧後屯衛 廣寧衛(已下添設)廣寧左衛 廣寧右衛 廣寧中衛 寧遠衛 撫順千戶所 蒲河千戶所寧遠中左千戶所 寧遠中右千戶所 廣寧中前千戶所 廣寧中後千戶 所廣寧中左千戶所 金州中左千戶所 鐵嶺左右千戶所 鐵嶺中左千戶所三萬前前千戶所 三萬後後千戶所 三萬中中千戶所 遼海中中千戶所遼海右右千戶所 遼海前前千戶所 遼海後後千戶所 東寧中左千戶所 
山東都司(舊有青州左護衛,後改天津右衛。舊有貴州護衛,革)
登州衛 青州左衛 萊州衛 寧海衛 濟南衛 平山衛 安東衛(已下添設靈山衛)鰲山衛 大嵩衛 威海衛 成山衛 靖海衛 東昌衛 臨清衛(舊兗州左護衛,後改任城衛) 濟寧衛(舊武昌左護衛,後改兗州護衛)膠州千戶所 諸城千戶所 滕縣千戶所 肥城千戶所(已下添設)海陽千戶所 東平千戶所 寧津千戶所 雄崖千戶所 浮山前千戶所福山中前千戶所 奇山千戶所 濮州千戶所 金山左千戶所 尋山後千戶所百尺崖後千戶所 王徐寨前千戶所 夏河寨前千戶所 魯府儀衛 司德府儀衛司涇府儀衛 司衡府儀衛 司德府群牧所 涇府群牧所 衡山群牧所 
右軍都督府
在京留守右衛 虎賁右衛 武德衛(俱南京舊衛,永樂十八年分調)
在外
直隸
宣州衛(舊無,後設)
陝西都司(舊有階州衛、沙州衛、靈山千戶所,後俱革。)
西安右護衛(舊泰山衛改西安左衛) 西安前衛 西安後衛 延安衛 漢中衛 平涼衛 綏德衛 寧夏衛 慶陽衛 鞏昌衛 臨洮衛 蘭州衛 秦州衛 岷州衛(舊軍民指揮使司,嘉靖二十四年添設岷州,四十年革,後存衛) 河州衛(舊軍民指揮使司) 洮州衛 寧夏中護衛 甘州中護衛 安東中護衛 寧夏前衛(已下各衛舊無,後設寧夏中衛) 寧夏中屯衛(舊和州衛) 寧夏左屯衛 寧夏右屯衛 寧羌衛 靖虜衛 固原衛 榆林衛 寧夏後衛 (以花馬池千戶所改)興安千戶所(舊金州千戶所,萬曆十年改) 鳳翔千戶所 禮店前千戶所(以下各所舊設) 沔縣千戶所 環縣千萬所 文縣千戶所 階州千戶所(舊屬秦州衛,嘉靖二十二年改)屬都司 靈州千戶所 西安千戶所 西固城千戶所 歸德千戶所 鎮羌千戶所 安邊千戶所 平虜千戶所 興武營千戶所 鎮戎千戶所 寧夏平虜千戶所 秦府儀衛 司慶府儀衛 司肅府儀衛 司韓府儀衛 司寧夏群牧所 安東群牧所 甘州群牧所
陝西行都司洪武十二年添設
甘州左衛 甘州右衛 甘州中衛 甘州前衛 甘州後衛(已上陝西甘肅衛分設) 永昌衛 涼州衛 莊浪衛 西寧衛 山丹衛(已上舊屬陝西都司)肅州衛 鎮番衛 鎮夷千戶所 古浪千戶所 高台千戶所
四川都司(舊有浦江關軍民千戶所,後革)
成都左護衛 成都右衛 成都中衛 成都前衛 成都後衛 寧川衛 茂州衛 重慶衛 敘南衛 瀘州衛 利州衛(舊無,後設) 松潘衛(舊為軍民指揮使司,後改青川千戶所) 保寧千戶所 威州千戶所 雅州千戶所 大渡河千戶所 廣安千戶所 灌縣千戶所(已下各所後設) 黔江千戶所 疊溪千戶所 建武千戶所 小河千戶所 蜀府儀衛司 壽府儀衛司 革壽府群牧所(革)
土官
天全六番招討使司(屬都司隴木頭長官司) 靜州長官司 岳希蓬長官司(已上屬茂州衛) 石砫宣撫司 西陽宣撫司(已上屬重慶衛) 石耶洞長官司 邑梅洞長官司(已上屬酉陽宣撫司) 占藏先結簇長官司 蠟匝簇長官司 白馬路簇長官司 發山洞簇長官司 阿昔洞簇長官司 北定簇長官司 麥匝簇長官司 者多簇長官司 牟力簇長官司 班班簇長官司 祈命簇長官司 勒都簇長官司 包藏簇長官司 阿思簇長官司 思曩兒簇長官司 阿用簇長官司 潘斡寨長官司 八郎安撫司 阿角寨安撫司 麻兒匝安撫司 芒兒者安撫司(已上俱屬松潘衛) 疊溪長官司 郁即長官司(已上屬疊溪千戶所)
四川行都司(舊無,後設。舊有建昌前衛,後革)
建昌衛(舊屬四川都司) 寧番衛(舊為蘇州衛,屬四川都司已下添設) 會川衛 鹽井衛 越巂衛 禮州後千戶所 禮州中中千戶所 建昌打沖河中前千戶所 德昌千戶所 迷易千戶所 鹽井打沖河中左千戶所冕山橋後千戶所 鎮西後千戶所
土官
昌州長官司 威龍長官司 普濟長官司(俱屬建昌衛) 馬喇長官司(屬鹽井衛) 邛部長官司(屬越巂衛)
廣西都司
桂林右衛 桂林中衛 南寧衛 柳州衛 馴象衛 南丹衛(已下添設慶遠衛) 潯州衛 奉議衛 廣西護衛 梧州千戶所 懷集千戶所 武緣千戶所 古田千戶所 貴縣千戶所 賀縣千戶所 全州千戶所 太平千戶所 象州千戶所 平樂千戶所 鬱林千戶所 賓州千戶所 來賓千戶所 富川千戶所 容縣千戶所 融縣千戶所 灌陽千戶所 河池千戶所 武宣千戶所 向武千戶所 五屯屯田千戶所 遷江屯田千戶所 靖江府儀衛司
雲南都司(舊有鶴慶、通海二千戶所,革)
雲南左衛 雲南右衛 雲南前衛 大理衛 楚雄衛 臨安衛 景東衛 曲靖衛 洱海衛 永昌衛(舊為金齒軍民指揮使司) 蒙化衛 平夷衛 趙州衛 六涼衛 雲南中衛 雲南後衛(已下後設廣南衛) 大羅衛 瀾滄衛 (以瀾滄軍民指揮使司改)騰衝衛 (以騰衝軍民指揮使司改)安寧千戶所 宜良千戶所 易門千戶所 楊林堡千戶所 十八寨千戶所 通海前前千戶所 通海右右千戶所 定遠千戶所 馬隆千戶所 姚安千戶所 姚安中屯千戶所 武定千戶所 木密關千戶所 鎮安千戶所(舊為金齒千戶所,萬曆十三年改,駐守猛淋鎮) 姚千戶所(舊為永昌千戶所,萬曆十三年改,駐守老姚關) 永平前前千戶所 永平後後千戶所 騰衝千戶所新安千戶所 鳳梧千戶所
土官
茶山長官司 潞江安撫司 鳳溪長官司 施甸長官司 鎮道安撫司 楊塘安撫司(俱屬永昌衛) 蠻莫安撫司 猛臉長官司 猛養長官司(俱萬曆十三年改設)
貴州都司(舊有層台、重安二千戶所,俱革。舊有平伐長官司,後隸貴陽府。舊有平浪、九名九姓獨山州二長官司,後隸都勻府。)
貴州衛 永寧衛 普定衛 平越衛 烏撒衛 普安衛 赤水衛 威清衛 興隆衛 新添衛 清平衛 平壩衛 安莊衛 龍裏衛 安南衛 都勻衛 畢節衛 貴州前衛(舊無,後設) 黃平千戶所 普市千戶所 重安千戶所 安龍千戶所 白撒千戶所 摩泥千戶所 關索嶺千戶所 阿落密千戶所 平夷千戶所 安南千戶所 樂民千戶所 七星關千戶所
土官
新添長官司 小平伐長官司 把平寨長官司 丹平長官司 丹行長官司(已上屬新添衛) 楊義長官司(屬平越衛) 大平伐長官司(屬龍裏衛)
中軍都督府
在京
留守中衛 神策衛 應天衛 和陽衛(俱南京舊衛,永樂十八年調)牧馬千戶所(南京舊所調蕃牧千戶所添設)
在外
直隸
揚州衛 高郵衛 儀真衛 淮安衛 鎮海衛 滁州衛 徐州衛 蘇州衛 太倉衛 金山衛 新安衛 泗州衛 壽州衛 邳州衛 大河衛 沂州衛 安慶衛 宿州衛(舊為千戶所) 潼關衛(已下舊屬河南都司) 歸德衛 武平衛 鎮江衛 (已下添設) 廬州衛 六安衛 徐州左衛 建陽衛 汝寧千戶所 松江中千戶所 青村中前千戶所 南匯嘴中後千戶所 嘉興中左千戶所 在府吳淞江千戶所 寶山千戶所 劉河堡中千戶所 崇明沙千戶所 興化千戶所 通州千戶所 泰州千戶所 鹽城千戶所 東海中千戶所 海州中前千戶所 莒州千戶所
中都留守司
鳳陽衛 鳳陽中衛 鳳陽右衛 皇陵衛 留守左衛 留守中衛 長淮衛 懷遠衛 洪塘千戶所
河南都司(舊有洛陽中護衛,後並汝州衛。)
河南衛 弘農衛 陳州衛 睢陽衛 宣武衛 信陽衛 彰德衛 南陽衛 懷慶衛 潁川衛 南陽中護衛(已下添設) 汝州衛 潁上千戶所 禹州千戶所 (舊名鈞州,後改嵩縣千戶所衛) 輝前千戶所 林縣千戶所 鄧州前千戶所 唐縣右千戶所 周府儀衛司 唐府儀衛司 伊府儀衛司 趙府儀衛司 鄭府儀衛司 崇府儀衛司 徽府儀衛司 趙府群牧所 鄭府群牧所 崇府群牧所 徽府群牧所
前軍都督府
在京
留守前衛 龍驤衛豹韜衛(俱南京舊衛,永樂十八年分調)
在外
直隸
九江衛
湖廣都司(舊有武昌右千戶所,革。)
武昌衛 武昌左衛 黃州衛 永州衛 岳州衛 蘄州衛 施州衛 辰州衛 常德衛 沅州衛 寶慶衛 沔陽衛 長沙衛 衡州衛 茶陵衛 鎮遠衛 偏橋衛 清浪衛(已上三衛在貴州境) 平溪衛 五開衛 九溪衛 靖州衛 永定衛 寧遠衛(已下添設) 銅鼓衛 武昌護衛 襄陽護衛 郴州千戶所 麻寮千戶所 添平千戶所 安福千戶所 忠州千戶所(在四川境) 大庸千戶所 桂陽千戶所 武岡千戶所 澧州千戶所 寧溪千戶所 常寧千戶所 鎮溪千戶所 桃川千戶所 枇杷千戶所 錦田千戶所 寧遠千戶所 江華千戶所 城步千戶所 天柱千戶所 汶溪千戶所 宜章千戶所 廣安千戶所 大田千戶所 黎平千戶所 中潮千戶所 新化千戶所 新化亮寨千戶所 隆裏千戶所(已上五所在貴州境) 平茶千戶所 平茶屯千戶所 銅鼓千戶所 楚府儀衛司 荊府儀衛司 雍府儀衛司 榮府儀衛 司岷府 儀衛司 吉府儀衛司 荊府群牧所 雍府群牧所 榮府群牧所 吉府群牧所
土官
永順軍民宣慰使司(屬都司) 臘惹洞長官司 麥著黃洞長官司 驢遲洞長官司 施溶溪長官司 白崖洞長官司 田家洞長官司(已上屬永順宣慰司) 保靖州軍民宣慰使司(屬都司) 五寨長官司 筸子坪長官司 (俱屬保靖宣慰司) 施南宣撫司(屬施州衛) 東鄉五路安撫司(屬施南宣撫司) 搖把洞長官司 上愛茶峒長官司 下愛茶峒長官司 鎮遠蠻夷長官司 隆奉蠻夷長官司(俱屬東鄉五路) 安撫司忠孝安撫司(屬施南忠路) 安撫司(屬施南) 金峒安撫司(屬施南) 劍南長官司(屬忠路) 西坪蠻夷長官司(屬金峒) 散毛宣撫司(屬施州衛) 龍潭安撫司 大旺安撫司(俱屬散) 毛東流蠻夷長官司 臘璧峒蠻夷長官司(俱屬大旺) 忠建宣撫司(屬施州衛) 忠峒安撫司 高羅安撫司(屬忠建) 木冊長官司(屬高羅) 鎮南長官司 唐崖長官司 容美宣撫司(俱屬施州衛) 椒山瑪瑙長官司 五峯石寶長官司 水盡源通塔平長官司 石樑下峒長官司(俱屬容美) 桑植安撫司(屬九溪) 臻剖六洞橫波等處長官司(屬鎮遠衛)
湖廣行都司(以湖廣都司衛所改設)
荊州衛 荊州左衛 荊州右衛 瞿塘衛 襄陽衛 襄陽護衛 安陸衛 鄖陽衛 夷陵千戶所 德安千戶所 枝江千戶所 長寧千戶所 遠安千戶所 竹山千戶所 均州千戶所 房縣千戶所 忠州千戶所 遼府儀衛司 襄府儀衛司 興府儀衛司
興都留守司
承天衛(舊安陸衛,嘉靖十八年改) 沔陽衛(舊屬都司,嘉靖二十一年改) 顯陵衛(舊為荊州左衛,嘉靖十八年改) 德安千戶所(舊屬行都司,嘉靖二十一年改)
福建都司
福州中衛 福州左衛 福州右衛 興化衛 泉州衛 漳州衛 福寧衛 鎮東衛 平海衛 永寧衛 鎮海衛 大金千戶所(巳下添設) 定海千戶所 梅花千戶所 萬安千戶所 莆禧千戶所 福全千戶所 金門千戶所 中左千戶所 高浦千戶所 浦城千戶所 六鰲千戶所 銅山千戶所 玄鍾千戶所 崇武千戶所 南詔千戶所 龍巖千戶所 
福建行都司
建寧左衛 建寧右衛 延平衛 邵武衛 汀州衛 將樂千戶所 武平千戶所(已下添設) 永安千戶所 上杭千戶所 浦城千戶所
江西都司
南昌衛(正德十六年,以左、前二衛並改) 袁州衛 贛州衛 吉安千戶所(舊為衛饒州千戶所) 安福千戶所 會昌千戶所 永新千戶所 南安千戶所 建昌千戶所 撫州千戶所 鉛山千戶所 廣信千戶所 信豐千戶所 寧府儀衛司 淮府儀衛司 益府儀衛司 淮府群牧所 益府群牧所
廣東都司
廣州前衛 廣州後衛 廣州左衛 廣州右衛 南海衛 潮州衛 雷州衛 海南衛 清遠衛 惠州衛 肇慶衛 廣海衛(已下添設) 碭石衛 神電衛 廉州衛(舊千戶所) 新會千戶所 韶州千戶所 南雄千戶所 龍川千戶所 程鄉千戶所 德慶千戶所 新興千戶所 陽江千戶所 高州千戶所 儋州千戶所 新寧千戶所 萬州千戶所 崖州千戶所 增城千戶所 東莞千戶所(已下添設) 大鵬千戶所 香山千戶所 連州千戶所 河源千戶所 長樂千戶所 平海千戶所 海豐千戶所 捷勝千戶所 甲子門千戶所 大城千戶所 海門千戶所 靖海千戶所 蓬州千戶所 澄海千戶所 廣寧千戶所 四會千戶所 陽春千戶所 海朗千戶所 雙魚千戶所 寧川千戶所 信宜千戶所 石城千戶所 永安千戶所 欽州千戶所 靈山千戶所 海康千戶所 樂民千戶所 海安千戶所 錦囊千戶所 清瀾千戶所 昌化千戶所 南山千戶所 瀧水千戶所 從化千戶所 封門千戶所 函口千戶所 富霖千戶所 
後軍都督府
在京
留守後衛 鷹揚衛 興武衛(俱南京舊衛,永樂十八年分調) 大寧中衛 大寧前衛 會州衛(俱北平) 行都司(舊衛富峪衛已下添設,並北平山西等衛改調) 寬河衛(舊大寧後衛) 神武左衛 神武后衛(改昭陵衛) 忠義左衛 忠義右衛 忠義前衛 忠義後衛 義勇中衛 義勇左衛 義勇右衛 義勇前衛 義勇後衛 武成中衛 蔚州左衛在外
直隸(舊為北平都司,有北平三護衛,後俱為親軍。其不擊北平舊衛者,俱永樂以後添設。)
薊州衛 真定衛 永平衛 山海衛 遵化衛(已上北平舊衛) 密雲中衛 密雲後衛(以舊密雲分開) 平中屯衛 興州左屯衛 興州右屯衛 興州中屯衛興州前屯衛 興州後屯衛 延慶衛(舊為北平都司) 居庸關千戶所,(後改隆慶衛,後又改此東勝左衛) 東勝右衛 鎮朔衛 涿鹿衛( 舊為河南寧國衛,屬中府定邊衛) 神武右衛 神武中衛 忠義中衛 盧龍衛 武清衛 撫寧衛 德州衛 寧山衛(舊屬河南都司,屬中府大同) 中屯衛(永樂初改調瀋陽) 中屯衛 定州衛(已上舊為北平、山東、山西、河南等處衛所,永樂初改調) 天津衛(已下添設) 天津左衛 天津右衛(舊青州左護衛) 通州左衛 通州右衛 涿鹿左衛 涿鹿中衛 河間衛 潼關衛(舊屬河南都司) 德州左衛 梁城千戶所 滄州千戶所(已下添設) 倒馬關千戶所 潮河千戶所 白洋口千戶所 渤海千戶所 寬河千戶所 鎮邊城千戶所 順德千戶所 武定千戶所(舊樂安千戶所,改屬平定) 千戶所蒲州千戶所(俱屬山西都司,後改)
大寧都司
保定左衛 保定右衛 保定中衛 保定前衛 保定後衛(俱永樂元年設) 營州左屯衛 營州右屯衛 營州中屯衛 營州前屯衛 營州後屯衛(俱洪武舊衛,永樂改屬茂山衛) 紫荊關千戶所
萬全都司(宣德五年,分直隸及山西等處衛所添設。)
萬全左衛 萬全右衛 宣府前衛 宣府左衛 宣府右衛 懷安衛 開平衛 延慶左衛(舊屬北平行都司,後改延慶右衛舊屬北平都司,後改龍門衛保安衛舊屬前府,後改保安右衛舊屬前府,後改蔚州衛) 永寧衛 懷來衛 興和千戶所 美峪千戶所 廣昌千戶所( 舊屬山西都司,後改四海冶千戶所) 長安千戶所 雲川千戶所 龍門千戶所
山西都司(舊有太原三護衛,後革。蒲州千戶所,改屬直隸,廣昌千戶所,改屬萬全都司)
太原左衛 太原右衛 太原前衛 振武衛 平陽衛 鎮西衛 潞州衛 瀋陽中護衛 後設汾州衛 後設沁州千戶所 寧化千戶所 雁門千戶所 保德州千戶所(已下添設) 偏頭關千戶所 磁州千戶所 寧武千戶所 八角千戶所 老營堡千戶所 嘉靖十七年添設晉府儀衛司 沈府儀衛司 代府儀衛司 晉府群牧所 沈府群牧所 代府群牧所 
山西行都司(舊有蔚州衛,後改屬萬全都司)
大同左衛 大同右衛 大同前衛 大同後衛 朔州衛(已下俱山西大同等處衛所調改及添設) 鎮虜衛 安東中屯衛 陽和衛 玉林衛 高山衛 雲川衛 天城衛 威遠衛 平虜衛 山陰千戶所 馬邑千戶所 井坪千戶所
南京衛所親軍衛
金吾前衛 金吾後衛 羽林左衛 羽林右衛 羽林前衛 府軍衛 府軍左衛 府軍右衛 府軍前衛 府軍後衛 虎賁左衛 錦衣衛 旗手衛 金吾左衛 金吾右衛 江淮衛 濟川衛 孝陵衛 犧牲千戶所
五軍都督府屬
左軍都督府(本府所屬衛,仍隸北京左府。)
留守左衛 鎮南衛 水軍左衛 驍騎右衛 龍虎衛 龍虎左衛(舊為成都右護衛,宣德六年改英武衛) 瀋陽左衛 瀋陽右衛 龍江右衛 
右軍都督府(本府所屬衛,仍隸北京右府。)
虎賁右衛 留守右衛 水軍右衛 武德衛廣武衛
中軍都督府(本府所屬衛,仍隸北京中府。)
留守中衛 神策衛 廣洋衛 應天衛 和陽衛 牧馬千戶所
前軍都督府(本府所屬衛,仍隸北京前府。)
留守前衛 龍江左衛 龍驤衛 飛熊衛 天策衛 豹韜衛 豹韜左衛(舊為成都中護衛,宣德六年改調)
後軍都督府(本府所屬衛,仍隸北京後府。)
留守後衛 橫海衛 鷹揚衛 興武衛 江陰衛
羈縻衛所,洪武、永樂間邊外歸附者,官其長,為都督、都指揮、指揮、千百戶、鎮撫等官,賜以敕書印記,設都司衛所。
都司一(奴兒干都司)
衛三百八十四
朵顏衛 泰寧衛 建州衛 必裏衛(舊會典作兀裏福余衛已上洪武間置) 兀者衛 兀者左衛 兀者右衛 兀者後衛 赤不罕衛 屯河衛 安河衛( 已上永樂二年置) 毛憐衛 虎兒文衛 失裏綿衛 奴兒干衛 堅河衛 (舊會典有溫河撒力衛已上永樂三年置) 古賁河衛 右城衛 塔魯木衛 蘇溫河衛 斡灘河衛(舊會典有灘納河兀者前衛) 卜顏衛 亦罕河衛 納憐河衛 麥蘭河衛 兀列河衛 雙城衛 撒剌兒衛 亦馬剌衛 斡蘭衛 亦兒古裏衛 脫木河衛 卜剌罕衛 密陳衛 脫倫衛 嘉河衛 塔山衛 阿速江衛 速平江衛 木魯罕山衛 馬英山衛 土魯亭山衛 木塔裏山衛 朵林山衛 兀也吾衛 吉河衛 札竹哈衛(舊會典有撒竹籃) 福山衛(舊會典作福三肥河衛) 哈溫河衛(舊會典作哈裏河木束河衛) 撒兒忽衛罕答河衛(舊會典作忽答河札童衛已上永樂四年置) 阿古河衛 喜樂溫河衛 木陽河衛 哈蘭城衛 可令河衛 兀的河衛 哥吉河衛 野木河衛 納剌吉河衛 亦裏察河衛 野兒定河衛 卜魯丹河衛 好屯河衛 喜剌烏河衛(舊會典作喜速烏考郎兀衛) 亦速裏河衛 阿剌山衛 隨滿河衛 撒禿河衛 忽蘭山衛 古魯渾山衛 阿資河衛 甫裏河衛 答剌河衛(舊會典作納剌河撒只剌河)衛阿裏河衛(舊會典作阿吉河依木河衛) 亦文山衛 木蘭河衛 朵兒必河衛 甫門河衛(已上永樂五年置) 納木河衛 童寬山衛 兀魯罕河衛 塔罕山衛 者帖列山衛 木興衛 友帖衛 牙魯衛 益實衛 剌魯衛 乞忽衛 兀裏溪山衛 希灘河衛 弗朵禿河衛 阿者迷河衛 撒察河衛 斡蘭河衛 阿真河衛 木忽剌河衛 欽真河衛 克默河衛 察剌禿山衛 嘔罕河衛 阮裏河衛 列門河衛 禿都河衛 實山衛 忽裏急山衛 莫溫河衛 薛列河衛(已上永樂六年置) 卜魯兀衛葛林衛 把城衛 札肥河衛 忽石門衛 札嶺上衛 木裏吉衛 忽兒海衛 伏裏其衛 乞勒尼衛 愛河衛 把河衛 和屯吉衛 失裏木衛 阿倫衛 古裏河衛 塔麻速衛(已上永樂七年置) 木興河衛 木剌河衛(舊會典作木束河衛) 喜申衛 使防河衛(舊會典作使方) 河甫兒河衛 亦麻河衛 兀應河衛 法因河衛 阿答赤河衛(舊會典作阿答) 古木山衛 葛稱哥衛(已上永樂八年置)督罕河衛 建州左衛 只兒蠻衛兀剌衛 順民衛 囊哈兒衛 古魯衛(舊會典作古魯山) 滿徑衛 哈兒蠻衛 塔亭衛 也孫倫衛 可木河衛 弗思木衛 弗提衛(已上永樂十年置) 斡朵倫衛(永樂十一年置) 哈兒分衛 阿兒溫河衛 速塔兒河衛 兀屯河衛 玄城衛 和卜羅衛 老哈河衛 失兒兀赤衛 卜魯禿河衛 可河衛 乞塔河衛 兀剌忽衛(已上永樂十二年置) 渚冬河衛 札真衛 兀裏哈裏衛 忽魯愛衛(已上永樂十三年置) 吉灘河衛 亦馬忽山衛 (已上永樂十四年置) 阿真同真衛 亦東河衛 亦迷河衛(已上永樂十五年置) 建州右衛 益實左衛 阿答赤衛 塔山左衛( 舊會典作塔山) 前城討溫衛(舊會典作「成」,已上俱正統間置) 寄住毛憐衛(此下正統已後續置) 可木衛 失裏衛 失木魯河衛 忽魯木衛 塔馬速衛 失烈木衛 吉灘衛 和屯衛 禾屯吉河衛 亦失衛 亦力克衛 納木衛 弗納河衛 忽失木衛 兀也衛 也速倫衛 巴忽魯衛 兀牙山衛 塔木衛 忽裏山衛 罕麻衛 木裏吉河衛 引門河衛 亦裏察衛 只卜得衛 塔兒河衛 木忽魯衛 木答山衛 立山衛 可吉河衛 忽失河衛 脫倫兀衛 阿的納河衛 兀力衛 阿速衛 速溫河衛 納剌吉衛 撒剌衛 亦實衛 弗朵脫河衛 亦屯河衛 兀討溫河衛 甫河衛 剌山衛 阿者衛 童山寬衛 替裏衛 亦裏察河衛 哈黑分衛 禿河衛 好屯衛 乞列尼衛 撒裏河衛 忽思木衛 兀裏河衛 忽魯山衛 弗兒秀河衛 沒脫倫衛 阿魯必河衛 咬裏山衛 亦文衛 寫豬洛衛 答裏山衛 古木河衛 剌兒衛 兀同河衛 出萬山衛 者屯衛 喜辰衛 海河衛 蘭河衛 朵州山衛 者亦河衛 納速吉河衛 把忽兒衛 鎮真河衛 也速河衛 者剌禿衛 也魯河衛 亦裏河衛 失裏兀衛 斡朵裏衛 禿屯河衛 者林山衛 波羅河衛 朵兒平河衛 散力衛 密剌禿山衛 甫門衛 細木河衛 沒倫河衛 弗禿都河衛 者列帖衛 察札禿河衛 出萬河衛 者帖列衛 兀失衛 忽裏河衛 失裏綿河衛 兀剌河衛 愛河衛 洽剌察衛 卜忽禿河衛 沒倫衛 卜魯衛 以哈阿哈衛 速江平衛 兀山衛 弗力衛 失郎山衛 亦屯衛 木河衛 竹墩衛 河木衛 哈郎衛 歲班衛 失山衛 考郎衛 築屯衛 黑裏河衛 右城衛 弗河衛 文東河衛 阿古衛 弗山衛 兀答裏衛 納速河衛 失列河衛 朵兒玉衛 兀魯河衛 弗郎罕河衛 赤卜罕山衛 老河衛 竹裏河衛 吉答納河衛 者不登衛 也速脫衛 阿木河衛 顏亦衛(已下添設) 山答衛 塔哈衛 弗魯納河衛 行子衛 兀勒阿城衛 阿失衛 吉真納河衛 法衛薄羅衛 塔麻所衛 布兒哈衛 亦思察河衛 失剌衛 卜忽禿衛 撒裏衛 你實衛 平河衛 忽裏吉山衛 阿乞衛 台郎衛 塞克衛 拜苦衛 所力衛 巴裏衛 塔納衛 木郎衛 額克衛 勒伏衛 式木衛 樹哈衛 肥哈答衛 蓋千衛英禿衛 乞忽衛 阿林衛 哈兒速衛 巴答衛 脫木衛 忽把衛 速哈兒衛 馬失衛 塔賽衛 札裏衛 者哈衛 恨克衛 哈失衛 交枝衛 葛衛 艾答衛 亦蠻衛 哈察衛 革出衛 卜答衛 蜀河衛 禿裏赤山衛 賽因衛 忙哈衛 
所二十四
兀者托溫千戶所 哈魯門山千戶所 兀者揆野木千戶所 兀的罕千戶所 兀者穩免赤千戶所 得的河千戶所 魚失千戶所 五年千戶所 兀者已河千戶所 真河千戶所 兀的千戶所 屯河千戶所 哈三千戶所 兀者屯河千戶所 古賁河千戶所 五音千戶所 鎖郎塔真河千戶所 兀者揆野人千戶所 敷答河千戶所 兀禿河千戶所 可裏踢千戶所 哈魯門千戶所 兀討溫河千戶所兀 者撒野人千戶所
站七
別兒真站 黑龍江地方莽亦帖站 弗朵河站 亦罕河衛 忽把希站 忽把希站 弗答林站 古代替站
地面七
弗孫河地面 木溫河地面 埇坎河地面 撒哈地面 亦馬河咬東地面 可木地面 黑龍江地面 
寨一黑龍江忽裏平寨
西北諸部,在明初服屬,授以指揮等官,設衛給誥印。
衛六赤斤 蒙古衛 罕東衛 安定衛 阿端衛 曲先衛 哈密衛
西番即古吐番。洪武初,遣人招諭,又令各族舉舊有官職者至京,授以國師及都指揮、宣慰使、元帥、招討等官,俾因俗以治。自是番僧有封灌頂國師及贊善、闡化等王,大乘大寶法王者,俱給印誥,傳以為信。所設有都指揮使司、指揮司。
都指揮使司二烏思藏都指揮使司 朵甘衛都指揮使司
指揮使司一隴答衛指揮使司
宣尉使司三朵甘宣慰使司 董卜韓胡宣慰使司 長河西魚通寧遠宣慰使司 
招討司六朵甘思招討司 朵甘隴答招討司 朵甘丹招討司朵甘倉溏招討司 朵甘川招討司 磨兒勘招討司
萬戶府四沙兒可萬戶府 乃竹萬戶府 羅思端萬戶府 別思麻萬戶府 
千戶所十七
朵甘思千戶所 剌宗千戶所 孛裏加千戶所 長河西千戶所 多八三孫千戶所 加八千戶所 兆日千戶所 納竹千戶所 倫答千戶所 果由千戶所 沙裏可哈忽的千戶所 孛裏加思千戶所 撒裏土兒千戶所 參卜郎千戶所 剌錯牙千戶所 泄裏壩千戶所 潤則魯孫千戶所 
班軍者衛所之軍番上京師,總為三大營者也。初,永樂十三年詔邊將及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各都司,中都留守司,江南、北諸衛官,簡所部卒赴北京,以俟臨閱。京操自此始。
仁宗初,因英國公張輔等言,調直隸及近京軍番上操備,諭以畢農而來,先農務遣歸。既而輔言:「邊軍比悉放還,京軍少,請調山東、河南、中都、淮、揚諸衛校閱。」制曰「可」。又敕河南、山東、山西、大寧及中都將領,凡軍還取衣裝者,以三月畢務,七月至京,老弱者選代,官給之馬。歲春秋番上,共十六萬人:大寧七萬七百餘,中都、山東遞殺,河南最少,僅一萬四千有奇。定為例。後允成國公朱勇等請,罷鞏昌諸衛及階、文千戶所班軍,代以陝西內地卒。山東衛士沿海備倭,沿海衛士復內調,通州衛士漕淮安粟,安慶衛士赴京操,不便,皆更之。已,並放還陝西班軍。正統中,京操軍皆戍邊,乃遣御史於江北、山東、北直選卒,為京師備。景泰初,邊事棘,班軍悉留京,間歲乃放還取衣裝。於是于謙、石亨議三分之,留兩番操備。保定、河間、天津放五十日,河南、山東九十日,淮、揚、中都百日,紫荊、倒馬、白羊三關及保定諸城戍卒,屬山東、河南者,亦如之。逃者,官鐫秩三等,卒盡室謫邊衛。明年,謙又言:「班軍分十營團練,久不得休,請仍分兩番。」報可。
成化間,河南秋班軍二千餘不至,下御史趣之。海內燕安,外衛卒在京只供營繕諸役,勢家私占復半之。卒多畏苦,往往愆期,乃定遠限罪,輕者發居庸、密雲、山海關罰班六月。重者發邊衛罰班至年半。令雖具,然不能革也。
弘治中,兵部言占役之害,罰治如議。於是選衛兵八萬團操,內外各半。外衛四萬,兩番迭上。李東陽極言工作困軍,班軍逾期不至,大率坐此。帝然之。末年,歸大寧卒兩班萬人。正德中,宣府軍及京營互調,春秋番換如班軍例。迄世宗立乃已。
嘉靖初,尚書李承勛言:「永樂中調軍番上京師,後遂踵為故事,衛伍半空,而在京者徒供營造。不若省行糧之費,以募工作。」御史鮑象賢請分班軍為三,二入營操,一以赴役。通政司陳經復請半放之,收其糧募工。皆不行。久之,從翊國公郭勛言,寬河南因災不至班軍,而諭後犯者罪必如法。兵部因條議,軍士失期,治將領之罪,以多寡為差,重者至鐫秩戍邊。報可。其後邊警棘,乃並番上軍為一班,五月赴京,十一月放還,每歲秋防見兵十五六萬。仇鸞用事,抽邊卒入衛,凡選士六萬八千餘。又免大寧等衛軍京操,改防薊鎮,班軍遂耗減。豐城侯李熙核其數,僅四萬人,因請改徵銀召募,而以見軍四萬歸營操練。嚴嵩議以「各衛兵雖有折干之弊,然清核令下,猶凜凜畏罪。若奉旨征銀,恐借為口實,祖宗良法深意,一旦蕩然」。帝是之。折干者,衛卒納銀,將弁以免其行,有事則召募以應。亡何,從平江伯陳圭奏,仍令中都、山東、河南軍分春秋兩班,別為一營,春以三月至,八月還,秋以九月至,來歲二月還,工作毋擅役。
隆慶初,大發治河,軍人憚久役,逃亡多。部議於見役軍中,簡銳者著伍,而以老弱供畚鍤。
萬曆二年,科臣言,班軍非為工作設。下兵部,止議以小工不得概派而已。時積弊已久,軍士苦役甚,多愆期不至。故事,失班脫逃者,罰工銀,追月糈。其後額外多征,軍益逃,中都尤甚。自嘉靖四十三年後,積逋工銀至五十餘萬兩。巡撫都御史張翀乞蠲額外工價,軍三犯者,不必罰工,竟調邊衛。而巡視京營給事中王道成則言:「凡軍一班不到,即擊一年脫伍,盡扣月糧。本軍仍如例解京,罰補正班。三年脫班,仍調邊衛。」並報可。衛軍益大困。
後二十九年,帝以班軍多老弱雇倩,令嚴飭之。職方主事沈朝煥給班軍餉,皆傭諸丐,因言:「班軍本處有大糧,到京有行糧,又有鹽斤銀,所費十餘萬金,今皆虛冒。請解大糧貯庫,有警可召募,有工可雇役。」部議請先申飭,俟大工竣行之。是時專以班軍為役夫,番上之初意盡失矣。
又五年,內庭有小營繕,中官陳永壽請仍用班軍,可節省。給事中宋一韓爭之,謂:「班軍輸操即三大營軍,所擊甚重。今邊鄙多事,萬一關吏不謹,而京師團練之軍多召募,游徼之役多役占,皇城宿衛多白徒,四衛扈從多廝役。即得三都司健卒三萬,猶不能無恐,況動以興作朘削,名存實亡,緩急何賴哉?」不聽。四十年,給事中麻僖請恤班操之苦。後六年,順天巡撫都御史劉曰梧言班軍無濟實用,因陳募兵十利。是時,法益弛,軍不營操,皆居京師為商販、工藝,以錢入班將。
啟、禎時,邊事洶洶,乃移班軍於邊。築垣、負米無休期,而糗糧缺,軍多死,班將往往逮革。特敕兵部右侍郎專督理,鑄印給之,然已無及。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