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延章

[二十四史] 明史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明史  卷四十一‧志第十七  地理二 山東 山西
山東
禹貢青、兗二州地。元直隸中書省,又分置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治益都路屬焉。洪武元年四月置山東等處行中書省。治濟南府。三年十二月置青州都衞。治青州府。八年十月改都衞為山東都指揮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六,屬州十五,縣八十九。為里六千四百有奇。南至郯城,與南直界。北至無棣,與北直界。西至定陶,與北直、河南界。東至海。距南京一千八百五十里,京師九百里。洪武二十六年編戶七十五萬三千八百九十四,口五百二十五萬五千八百七十六。弘治四年,戶七十七萬五百五十五,口六百七十五萬九千六百七十五。萬曆六年,戶一百三十七萬二千二百六,口五百六十六萬四千九十九。
濟南府元濟南路,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太祖吳元年為府。領州四,縣二十六:
  歷城倚。天順元年建德王府。南有歷山。東有華不注山。有大清河在西北,即濟水故道,自壽張縣流經縣界,東北至利津入海,又小清河,即濟之南源,一名濼水,出城西趵突泉,經城北,下流至樂安縣入海。又大明湖在城內。又東北有堰頭鎮巡檢司。章邱府東。東有長白山,又有黌山。南有東陵山,又有長城嶺。又小清河在北。又東有淯河,一名繡江,合諸泉西北匯為白雲湖,下流入小清河。鄒平府東北。西南有長白山,接章邱、長山二縣界。北有小清河。淄川府東。元般陽路治此,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太祖吳元年改路為淄川州,縣仍為附郭。二年七月,州廢,來屬。西南有夾谷山。南有原山,與萊蕪縣界,其山陰淄水出焉。又西有孝婦河,自益都縣流入,合瀧、萌、般諸水,下流入小清河。長山府東北。元屬般陽路。洪武二年七月來屬。西南有長白山。西北有小清河。南有孝婦河。新城府東北。元屬般陽路。洪武二年七月來屬。七年十二月省入長山、高苑二縣,後復置。北有小清河。西北有孝婦河。東有烏河,其上流即時水,下流至高苑縣入小清河。齊河府西。元屬德州。洪武二年七月改屬府。有大清河。齊東府東。元屬河間路。洪武初來屬。北有大清河。東有減水河,成化元年開濬,洩小清河漲溢入大清河。濟陽府北。南有大清河。禹城府西北。元屬曹州。洪武二十年來屬。西有漯水枯河,俗名土河。臨邑府北。元屬河間路。洪武初來屬。西北有盤河。長清府西南。元屬泰安州。洪武二年七月改屬府。東南有青崖山、隔馬山、方山。西南有大清河。又有沙河,自縣南流入焉,亦曰沙溝河。又東南有石都寨巡檢司。肥城府西南。元屬濟寧路。洪武二年七月來屬。西北有巫山,一名孝堂山,肥水出焉,西流入大清河。青城府東北。元屬河間路。洪武二年省入鄒平、齊東二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來屬。北有大清河。北有大石關,舊置巡檢司,後廢。陵府西北。元德州,治安德縣,直隸中書省。洪武元年省安德縣入州。七年七月移州於故陵縣。十三年十一月置陵縣於此。東有德河,下流西入衞河。
  泰安州元直隸中書省。洪武初來屬,以州治奉符縣省入。北有泰山,即岱宗也,亦曰東嶽,汶水出焉,下流至汶上縣合大清河。又東南有徂徠山。南有梁父山。又城西有泰安巡檢司。北距府百八十里。領縣二:新泰州東南。西北有宮山,本名新甫。西南有龜山。東北有小汶河,西流合汶水。又西有上四莊巡檢司。萊蕪州東。洪武初,改屬濟南府。二年仍來屬。東北有原山,其山陽汶水別源出焉。又西南有冠山。西北有韶山。諸山多產銅鐵錫。
  德州元屬河間陵州路。洪武元年降為陵縣,屬濟寧府。二年七月改屬德州。七年七月省陵縣,移德州治焉。西有衞河。東南有故篤馬河,俗名土河。東南距府二百八十里。領縣二:德平州東。東北有般河,亦曰盤河,或以為古鈎盤也。平原州東南。
  武定州元棣州,治厭次縣,屬濟南路。洪武初,州縣俱廢。六年六月復置州,改名樂安。宣德元年八月改為武定州。永樂十五年,漢王府遷於此。宣德元年除。南有大清河,又有土河,又有商河。東南有清河巡檢司。西南距府二百四十里。領縣四:陽信州北。元屬棣州。東有商河。海豐州東北。洪武六年六月析樂安州南地置,屬濱州,後來屬。東北濱海。又北有鬲津河,又有無棣縣,元屬棣州,洪武初省。東北有大沽河口巡檢司。樂陵州西北。舊治在縣之咸平鎮,屬滄州,洪武元年改屬濟寧府,二年移治富平鎮,七月來屬。南有般河及鬲津河,又有土河。西南又有商河。西北有舊縣鎮巡檢司。商河州西南。南有商河。
  濱州。洪武初,以州治渤海縣省入。東北濱海,產鹽。南有大清河。北有士傷河,即鬲津別名也。西南距府三百五十里。領縣三:利津州東。東北濱海,有永阜等鹽場。東有大清河,流入海。又東北有豐國鎮巡檢司。霑化州西北。東北濱海,有富國等鹽場。又有久山鎮巡檢司。蒲臺州南。元屬般陽路。洪武二年七月來屬。東濱海。北有大清河。
兗州府元兗州,屬濟寧路。洪武十八年升為兗州府。領州四,縣二十三。東北距布政司三百五十里。
  滋陽倚。洪武三年四月建魯王府。元曰嵫陽。洪武初,省入州。十八年復置。成化間,改為滋陽。泗水在東,又有沂水,自曲阜縣西流來合焉。曲阜府東。東南有尼山,沂水所出。又東有防山。北有泗水。又有洙水,西南流入於沂水。又北有孔林。寧陽府北。西北有汶水,支流為洸水。洸水者,洙水也,洸、洙相入受,通稱也,俱西南入運河。又東北有堽城堰,即汶、洸分流處也。鄒府東南。元屬滕州。洪武二年七月改屬。東南有嶧山,亦曰邾嶧,又曰鄒嶧。東北有昌平山。西南有鳧山。又有泗河。泗水府東。東有陪尾山,泗水出焉,經縣北,下流至南直清河縣入淮。滕府東南。元滕州,治滕縣,屬益都路。洪武二年七月,州廢,縣屬濟寧府。十八年來屬。東南有桃山。東北有連青山。又西南有新運河,北自南陽,南至境山,長一百九十四里,嘉靖四十四年所開,又薛水,源自縣東高、薛二山間,西南流,合漷水,一名南沙河,至沛縣入運。又有北沙河在縣北,西流經魚臺入招湖。又南有沙溝集巡檢司。嶧府東南。元嶧州,屬益都路。洪武二年降為縣,屬濟寧府,後來屬。東南有柱子山,舊名葛嶧山,氶水流其下。又北有君山,一名抱犢山,西泇水所出,東南流至三合村,有東泇河自沂水來會焉。又南合武河、彭、氶諸水注於泗,謂之泇口。萬曆中,改為運道,自夏鎮至直河口,凡二百六十餘里,避黃河之險者三百三十里。又西北有鄒塢鎮巡檢司,嘉靖中,移於縣西拖梨溝。又東南有臺莊巡檢司,萬曆三十四年置。金鄉府西南。元屬濟寧路。洪武十八年來屬。金莎嶺在東。大河在西南。魚臺府西南。元屬濟州。洪武元年屬徐州。二年七月屬濟寧府。十八年來屬。泗河在東,即運道也。北有菏水,一名五丈溝,東入泗。又東有穀亭鎮,嘉靖九年,黃河決於此。又南有塌場口,洪武、永樂間,為運道所經。單府西南。元單州,屬濟寧路。洪武元年省州治單父縣入州。二年七月乃降州為縣,屬濟寧府。十八年來屬。舊城在南,正德十四年五月因河決改遷。南濱大河。城武府西南。元屬曹州。洪武四年屬濟寧府。十八年來屬。縣城,正德十四年五月因河決改遷。南有故黃河,即洪武間之運道也,弘治後堙。
  濟寧州元任城縣,為濟州治。至正八年罷濟州,徙濟寧路治此。太祖吳元年為濟寧府。十八年降為州,以州治任城縣省入。南臨會通河。西有馬腸湖。又東南有魯橋鎮巡檢司。東距府六十里。領縣三。嘉祥州東。元屬單州。洪武二年來屬。南有塔山。東有會通河。北有故黃河,一名塔章河,即塌場口之上流也。鉅野州西北。元為濟寧路治,至正八年徙路治任城縣,以縣屬焉。南有高平山。東有鉅野澤,元末為黃河所決,遂涸。東南有會通河。西南有故黃河,弘治後堙。西有安興集巡檢司。鄆城州西北。西有灉水,又有故黃河,又有故濟水在西南。
  東平州元東平路,直隸中書省。太祖吳元年為府。七年十一月降為州,屬濟寧府,以州治須城縣省入。十八年改屬。北有瓠山。東北有危山。西南有安山,亦曰安民山。下有積水湖,一名安山湖。山南有安山鎮,會通河所經也。汶水在南,西流入安山湖。又西北有金線閘巡檢司。東南距府百五十里。領縣五:汶上州東南。西南有蜀山,其下為蜀山湖。又西為南旺湖,其西北則馬踏河,運道經其中而北出,即會通河也。又汶水在東北,舊時西流入大清河。永樂中,開會通河,堰汶水西南流,悉入南旺湖。東阿州西北。故城在縣西南。今治本故穀城縣也,洪武八年徙於此。南有碻磝山。西有魚山。會通河自西南而北經此,始與大清河分流。又西有馬頰河,俗名小鹽河,東流入大清河。又張秋鎮在西南,弘治二年,河決於此。七年十二月塞,賜名安平鎮。平陰州東北。南有汶河。西南有大清河,又有滑口鎮巡檢司,後廢。陽穀州西北。東有會通河。又東有阿膠井。壽張州西。洪武三年省入須城、陽穀二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屬濟寧府,後來屬。東南有故城,元時縣治在焉。今治本王陵店,洪武十三年徙置。南有梁山濼,即故大野澤下流。東北有會通河,又有沙灣,弘治前黃河經此,後堙。西南有梁山集巡檢司。
  曹州。正統十年十二月以曹縣之黃河北舊土城置。東有舊黃河,洪武初,引河入泗以通運處也。永樂中,亦嘗條濬。南有灉河。東南有菏澤,流為菏水。東北距府三百里。領縣二:曹州東南。元曹州,治濟陰縣,直隸中書省。洪武元年省濟陰縣入州。二年,州治自北徙於盤石鎮。四年降為縣,屬濟寧府。正統十年十二月置州,以縣屬焉。西南有黃陵岡,與河南儀封縣界。弘治五年,黃河決於此,河遂在縣南,東入單縣界,至南直徐州,合泗入淮。又西有賈魯河,嘉靖前猶為運道,後廢。東南有楚邱縣,元屬曹州,洪武初省。又西北有安陵鎮巡檢司。定陶州東南。元屬曹州。洪武元年屬濟寧府。十年五月省入城武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仍屬濟寧府。正統十年十二月來屬。西有黃河故道。弘治前,河經此,至張秋之沙灣入會通河。
  沂州元屬益都路,後省州治臨沂縣入州。洪武元年屬濟寧府。五年屬濟南府。七年十二月屬青州府。十八年來屬。弘治四年八月建涇王府,嘉靖十六年除。西有艾山。東有沂水,源自青州沂水縣,南流至州境,與枋水合,下流入泗。又有沭水,流經南直安東縣為漣水,入淮。又西南有泇水,亦曰東泇水,下流合嶧縣之西泇水入運。西南有羅藤鎮巡檢司。西距府五百六十里。領縣二:郯城州東南。洪武初置。東有馬陵山,又有羽山,與南直贛榆縣界。又沭水在東。沂水在西。西有磨山鎮巡檢司,後廢。費州西北。西北有蒙山。西南有大沫崓,又有祊水,東北有蒙陽水,下流俱入於沂河。西南有關陽鎮、西北有毛陽鎮二巡檢司。
東昌府元東昌路,直隸中書省。洪武初為府。領州三,縣十五。東距布政司二百九十里。
  聊城倚。城東有會通河。西南有武水枯河,即漯河也,為會通河所截,中堙。堂邑府西。東北有會通河。西有舊黃河。博平府東北。洪武三年三月省,尋復置。西南有會通河。東北有故黃河。茌平府東北。西有故黃河。又西北有故馬頰河。莘府西南。北有弇山,舊有泉湧出,曰弇山泉。清平府北。元屬德州。洪武元年屬恩州。二年七月屬高唐州。三年三月省,尋復置,改屬。西有會通河。西南有魏家灣巡檢司。冠府西南。元冠州,直隸中書省。洪武三年降為縣,來屬。西北有衞河。又東有賈鎮堡,東北有清水鎮堡,俱嘉靖二十二年築。
  臨清州元臨清縣,屬濮州。洪武二年七月改屬。弘治二年升為州。舊治在南,洪武二年徙治臨清閘。景泰元年又於閘東北三里築城,徙治焉。會通河在城南,有衞河自西來會,至天津直沽入海,為北運河。東南距府百二十里。領縣二:邱州西。元直隸東昌路。弘治二年改屬州。東南有衞河,又有漳河。館陶州西南。元屬濮州。洪武二年七月屬東昌府,三年三月省,尋復置,仍屬東昌府。弘治二年改屬州。西有衞河,自元城縣流入。又西南有漳河。又西南有南館陶鎮巡檢司。
  高唐州元直隸中書省。洪武初,以州治高唐縣省入,來屬。西有漯河,溢涸無常。又有馬頰河,一名舊黃河。西南距府百二十里。領縣三:恩州北。元恩州,直隸中書省。洪武二年降為縣,來屬。西有故城。今治本許官店,洪武七年七月徙於此。西北有衞河。東南有馬頰枯河。又高雞泊亦在縣西北。夏津州西。洪武三年三月省,尋復置。西南有衞河。又東有馬頰故河。又西有裴家圈巡檢司。武城州西北。西有衞河。東南有沙河。東北有甲馬營巡檢司。
  濮州元直隸中書省。洪武二年以州治鄄城縣省入,來屬。故城在東,景泰三年以河患遷於王村,即今治也。東南有故黃河,永樂中,河流由此入會通河,後堙。又西南有濮水,一名洪河。東北距府二百里。領縣三:范州東北。洪武三年三月省,尋復置。東南有故城,洪武二十五年圮於河,始遷今治。又東南有水保寨巡檢司。觀城州西北。洪武三年三月省,尋復置。又東有馬頰河,有黑羊山水自西北流入焉。朝城州北。洪武三年三月省,尋復置。西南有故漯河。
青州府元益都路,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太祖吳元年為青州府。領州一,縣十三。西距布政司三百二十里。
  益都倚。洪武三年四月建齊王府,永樂四年廢。十三年建漢王府,十五年遷於樂安。成化二十三年建衡王府。南有雲門山,與劈山連。西北有堯山。又西有九迴山,北陽水出焉,亦曰澠水,經治嶺山麓,曰五龍口,下流經樂安縣,入巨淀。又有南陽水,源出縣西南石膏山,流經城北,又東北合北陽水。又西有淄水,下流至壽光入海。又西南有顏神鎮,孝婦河出焉,入淄川縣界。有顏神鎮巡檢司,嘉靖三十七年築城。鎮西南有青石關。臨淄府西北。南有牛山。又有鼎足山,女水出焉,下流合北陽水。又有峱山。又有南郊山,其下為天齊淵。城東有淄水,又西有澠水,又有系水,下流俱入時水。其時水自西南而東北,亦曰耏水,又有澅水流入焉,下流俱至樂安縣入海。南有淄河店巡檢司,後廢。博興府西北。元博興州。洪武二年降為縣。南有小清河,有時水。高苑府西北。東南有商山。西南有小清河。西北有田鎮巡檢司。後廢。樂安府北。東北濱海,有鹽場。北有小清河。東有時水。又東南有淄水,又有北陽水,又有巨洋水,俱匯流於縣東北之高家港入海。港即古之馬車瀆也。有高家港巡檢司。又西北有樂安鎮巡檢司。又東北有塘頭寨,有百戶所駐焉。壽光府東北。北濱海,有鹽場。西有淄水,又有北陽水。又東有巨洋水。又西北有清水泊,即古之鉅定湖也,其北接樂安縣之高家港。又東北有廣陵鎮巡檢司。昌樂府東。元屬濰州,尋省,後復置,仍屬濰州。洪武初,改屬。西北有故城。洪武中,徙於今治。東南有方山,東丹水所出,北逕昌樂故城,西丹水流合焉,下流至壽光縣入於海。又南有白狼水,至濰縣入海。臨朐府東。南有朐山,又有大峴山,上有穆陵關巡檢司。又東有沂山,一名東泰山,沭水、瀰水俱發源於此。瀰水,一名巨洋水,西合石構水,至壽光入海。又東北有丹山,一名丸山,西丹河及白狼水出焉。安邱府東南。元屬密州。洪武二年七月,州廢,屬府。西南有牟山,又有峿山。又東北有岞山。東有濰水,下流經濰縣入海。又北有汶水,源亦出沂山,下流合濰水。諸城府東南。元為密州治,屬益都路。洪武二年七月,州廢,屬府。東南有琅邪山。西南有常山,又有馬耳山。北有濰水,東北有盧水,流合焉。南有信陽鎮巡檢司。又南有南龍灣海口巡檢司。蒙陰府西南。元屬莒州。洪武二年七月改屬府。南有蒙陰山。東有長山,有蒙水,北流入沂水。東南有紫荊關巡檢司。萬曆間廢。
  莒州元屬益都路。洪武初,以州治莒縣省入。西有浮來山。又西北有箕屋山,濰水出焉。又西南有沭水,流入沂州界。南有十字路、西南有葛溝店二巡檢司。北距府二百里。領縣二:沂水州西北。西北有大弁山,與雕厓山連,沂水出焉,南流經沂州界入泗。東北有沭水。日照州東北。東濱海,有鹽場。東南有夾倉鎮巡檢司。
萊州府元萊州,屬般陽路。洪武元年升為府。六年降為州。九年五月復升為府。領州二,縣五。西距布政司六百四十里。
  掖倚。北濱海,有鹽場。又有三山島,在海南岸。東北有萬里沙。西南有掖水,北入海。東南有小沽河。又東北有王徐砦守禦千戶所,嘉靖中置。又西有海倉、北有柴葫寨二巡檢司。
  平度州元膠水縣。洪武二十二年正月改置。北有萊山。西有膠水,下流至昌邑北入海。東有大沽河,源自黃縣蹲犬山,流經州,與小沽河合,通名為沽河,至即墨縣入海。小沽,即尤水也。又西南有亭口鎮巡檢司。北距府百里。領縣二:濰州西。元濰州,屬益都路。洪武元年以州治北海縣省入。九年屬萊州府。十年五月降為縣。二十二年正月改屬州。南有濰水,東北入海。又東北有固堤店巡檢司。昌邑州西北。元屬濰州。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濰縣。二十二年正月復置,來屬。東有濰水。東北有膠河。北有魚兒鎮巡檢司。
  膠州元屬益都路。洪武初,以州治膠西縣省入。九年來屬。西南有鐵橛山,膠水所出,亦曰膠山。東北有沽河,南流入海。又東南海口有靈山衞,又有安東衞,俱洪武三十一年五月置。又有夏河寨千戶所,在靈山衞西南。石臼島寨千戶所,在安東衞南。俱弘治後置。又西南有古鎮巡檢司。北有逢猛鎮巡檢司。北距府二百二十里。領縣二:高密州西北。元屬膠州。洪武元年屬青州府。九年五月屬萊州府,尋復屬州。東有膠水。西有濰水。又西南有密水,一名百尺溝,北會於濰水。即墨州東。元屬膠州。洪武初,屬青州府。九年五月屬萊州府。十年五月仍屬州。東南有勞山,在海濱。又有田橫島,在東北海中。東有鼇山衞,洪武二十一年五月置。又東北有雄崖守禦千戶所,南有浮山守禦千戶所,俱洪武中置。又東北有栲栳島巡檢司。又即墨營舊在縣南,宣德八年移置縣北,有城。
登州府元登州,屬般陽路。洪武元年屬萊州府。六年直隸山東行省。九年五月升為府。領州一,縣七。西距布政司一千零五十里。
  蓬萊倚。洪武初廢。九年五月復置。北有丹崖山,臨大海。南有密神山,密水所出。西南有黑石山,黑水所出,經城南合流,北入於海。西有龍山,產鐵。東有高山巡檢司,本置於海中沙門島,後遷朱高山下。又東南有楊家店巡檢司。黃府西南。東南有萊山。西南有蹲犬山,大沽水出焉。又東有黃水,東南有洚水,合流入海。又西有馬停鎮巡檢司。福山府東南。東北有之罘山,三面臨海。西南有義井河,北入海。又奇山守禦千戶所在東北,洪武三十一年置。又北有孫夼鎮巡檢司。棲霞府東南。東有岠嵎山,嘗產金,亦名金山。又有百澗山,西北有北曲山,二山舊皆產鐵。又南有翠屏山,大河出焉,即義井河之上源也。招遠府西南。元屬萊州。洪武九年五月來屬。東北有原疃河,北入海。西有東良海口巡檢司。萊陽府南。元屬萊州。洪武九年五月來屬。東南有昌水,源發文登縣之昌山,一名昌陽水,南入海。東有豯養澤。又東南有大嵩衞,洪武三十一年五月置。衞西有大山千戶所,成化中置。又南有行村寨巡檢司。
  寧海州元直隸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洪武初,以州治牟平縣省入,屬萊州府。九年改屬。東有金水河,一名沁水,西南有五丈河,俱北入海。又西南有乳山寨巡檢司。西距府二百二十里。領縣一:文登州東南。元屬寧海州。洪武初,改屬萊州府。九年五月屬登州府,後仍屬州。東南有斥山。南有成山,又有鐵槎山。又西有鐵官山。東南濱海。南有靖海衞,東有成山衞,北有威海衞,皆洪武三十一年五月置。又寧津守禦千戶所在東南,亦洪武三十一年置。又東有海陽守禦千戶所,在靖海衞南。金山守禦千戶所,在威海衞西。百尺崖守禦千戶所,在威海衞北。尋山守禦千戶所,在成山衞東南。俱成化中置。又北有辛汪寨、東北有溫泉鎮、東有赤山鎮三巡檢司。
遼東都指揮使司元置遼陽等處行中書省,治遼陽路。洪武四年七月置定遼都衞。六年六月置遼陽府、縣。八年十月改都衞為遼東都指揮使司。治定遼中衞,領衞二十五,州二。十年,府縣俱罷。東至鴨綠江,西至山海關,南至旅順海口,北至開原。由海道至山東布政司,二千一百五十里。距南京一千四百里,京師一千七百里。
定遼中衞元遼陽路,治遼陽縣。洪武四年罷。六年復置。十年復罷。十七年置衞。西南有首山。南有千山。又東南有安平山,山有鐵場。又西有遼河,自塞外流入,至海州衞入海。又西北有渾河,一名小遼水,東北有太子河,一名大梁水,又名東梁水,下流俱入於遼水。又東有鴨綠江,東南入海。又東有鳳凰城,在鳳凰山東南,成化十七年築,為朝鮮入貢之道。又南有鎮江堡城。又連山關亦在東南。
定遼左衞,定遼右衞,俱洪武六年十一月置。定遼前衞,洪武八年二月置。定遼後衞,本遼東衞,洪武四年二月置,八年二月改,九年十月徙治遼陽城北,尋復。東寧衞,本東寧、南京、海洋、草河、女直五千戶所,洪武十三年置,十九年七月改置。自在州,永樂七年置於三萬衞城,尋徙。以上五衞一州,同治都司城內。
海州衞,本海州,洪武初,置於舊澄州城。九年置衞。二十八年四月,州廢。西南濱海,有鹽場。西有遼河,匯渾河、太子河入海,謂之三岔河。又西有南、北通江,亦合於遼河。東有大片嶺關,有鹽場。東北距都司百二十里。
蓋州衞元蓋州,屬遼陽路。洪武四年廢,五年六月復置,九年十月置衞。二十八年四月,州復廢。東北有石城山。又北有平山,其下有鹽場。又東有駐蹕山,西濱海,有連雲島,上有關。又東有泥河,南有清河,東南有畢里河,下流皆入於海。又南有永寧監城,永樂七年置。又西北有梁房口關,海運之舟由此入遼河,旁有鹽場。又東有石門關。西有鹽場。北有鐵場。北距都司二百四十里。
復州衞,本復州,洪武五年六月置於舊復州城。十四年九月置衞。二十八年四月,州廢。西濱海。西南有長生島。又南有沙河,合麻河,西注於海。東有得利嬴城,元季士人築,洪武四年二月置遼東衞於此,尋徙。又南有樂古關。西有鹽場。北有鐵場。北距都司四百二十里。
金州衞,本金州,洪武五年六月置於舊金州。八年四月置衞。二十八年四月,州廢。東有大黑山,小沙河出焉。又有小黑山,駱馬河、澄沙河俱出焉。衞東西南三面皆濱海。南有南關島。東有蓮花島。東南有金線島。又東有皮島,又有長行島。南有雙島及三十島。西南有鐵山島。東北有蕭家島,有關。又旅順口關在南,海運之舟由此登岸,有南、北二城,其北城有中左千戶所,洪武二十年置。又東南有望海堝石城,永樂七年置。又衞東有鐵場。東北有鹽場。北距都司六百里。
廣寧衞元廣寧府路。洪武初廢。二十三年五月置衞。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建遼王府。建文中改封湖廣荊州府。西有醫無閭山。南濱海。東有路河,東北有珠子河,下流皆注於遼河。又板橋河在西,南流入海。北有白土廠關,又有分水嶺關。西北有魏家嶺關。又北有懿州,元屬遼陽路。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廣寧後屯衞於此。永樂八年,州廢。徙衞於義州衞城。又西南有閭陽關,東北有望平縣,元俱屬廣寧路。又西北有川州,元屬大寧路。又東北有順州,西北有成州,元俱屬東寧路。又西南有鍾秀城,元置千戶所於此。俱洪武中廢。東距都司四百二十里。
廣寧中衞、廣寧左衞,俱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二十八年四月廢,三十五年十一月復置。廣寧右衞,本治大凌河堡,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二十八年四月廢,三十五年十一月復置。以上三衞,俱在廣寧衞城。
廣寧前衞、廣寧後衞俱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後俱廢。
義州衞元義州,屬大寧路。洪武初,州廢。二十年八月置衞。西北有大凌河,下流入海。東北有清河,下流合大凌河。東南距都司五百四十里。
廣寧後屯衞,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於舊懿州。永樂八年徙治義州衞城。
廣寧中屯衞元錦州,屬大寧路。洪武初,州廢。二十四年九月置衞。東有木葉山。西有東、西紅螺山。西南有杏山。東南有乳峰山。又東有大凌河、小凌河。又西有女兒河,與小凌河合。又南有松山堡,在松山西,宣德五年正月置中左千戶所於此,轄杏山驛至小凌河驛。東有大凌河堡,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廣寧右衞,二十八年四月廢。宣德五年正月置中右千戶所於此,轄凌河驛至十三山驛。又城南有鹽場二,鐵場一。又西有鐵場。東南距都司六百里。
廣寧左屯衞,洪武二十四年九月置於遼河西,後徙廣寧中屯衞城。
廣寧右屯衞元廣寧府地。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置於十三山堡。二十七年遷於舊閭陽縣之臨海鄉。北有十三山。山西有十三山堡。西有大凌河。又西南有望梅嶺。又南有鹽場,東有鐵場。東南距都司五百四十里。
廣寧前屯衞元瑞州,屬大寧路。洪武初,屬永平府。七年七月,州廢。二十六年正月置衞。西北有萬松山。北有十八盤山。西有麻子峪,有鐵場。東南為山口峪,有鹽場。東北有六州河,下流至蛇山務入海。西有山海關,與北直撫寧縣界。又有急水河堡,宣德五年正月置中前千戶所於此,轄山海東關至高嶺驛。又東有杏林堡,宣德五年正月置中後千戶所於此,轄沙河驛至東關驛。東距都司九百六十里。
寧遠衞,宣德五年正月分廣寧前屯、中屯二衞地置,治湯池。西北有大團山。東北有長嶺山。南濱海。東有桃花島。東南有覺華島城。西有寧遠河,即女兒河也,又名三女河。又東有塔山,有中左千戶所,轄連山驛山至杏山驛,西有沙河中右千戶所,轄東關驛至曹莊驛,俱宣德五年正月置。又南有鹽、鐵二場。東距都司七百七十里。
瀋陽中衞元瀋陽路。洪武初廢。三十一年閏五月置衞。洪武二十四年建瀋王府。永樂六年遷於山西潞州。東有東牟山。南有渾河,又東有瀋水入焉。又西有遼河。又東北有撫順千戶所,洪武二十一年置。所東有撫順關。北有蒲河千戶所,亦洪武二十一年置。南距都司百二十里。
瀋陽左衞、瀋陽右衞,俱洪武中置。建文初廢。洪武三十五年七月復置,後仍廢。
瀋陽中屯衞,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置。建文中廢。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復置,屬北平都司,後屬後軍都督府,寄治北直河間縣。
鐵嶺衞,洪武二十一年三月以古鐵嶺城置。二十六年四月遷於古嚚州之地,即今治也。西有遼河,南有汛河,又南有小清河,俱流入於遼河。又南有懿路城,洪武二十九年置懿路千戶所於此。又范河城在衞南,亦曰汛河城,正統四年置汛河千戶所於此。東南有奉集縣,即古鐵嶺城也,接高麗界,洪武初置縣,尋廢。又有咸平府,元直隸遼東行省。至正二年正月降為縣。洪武初廢。南距都司二百四十里。
三萬衞元開元路。洪武初廢。二十年十二月置三萬衞於故城西,兼置兀者野人乞例迷女直軍民府。二十一年,府罷,徙衞於開元城。洪武二十四年建韓王府。永樂二十二年遷於陝西平涼。西北有金山。東有分水東嶺。北有分水西嶺。西有大清河,東有小清河,流合焉,下流入於遼河。又北有上河,東北有艾河,流合焉,謂之遼海,即遼河上源也。又北有金水河,北流入塞外之松花江。又鎮北關在東北。廣順關在東。又西有新安關。西南有清河關。南有山頭關。又北有北城,即牛家莊也,洪武二十三年三月置遼海衞於此。二十六年,衞徙。又南有中固城,永樂五年置。南距都司三百三十里。
遼海衞,洪武二十三年三月置於牛家莊。二十六年徙三萬衞城。安樂州,永樂七年置,在三萬衞城。
山西
禹貢冀州之域。元置河東山西道宣慰使司,治大同路。直隸中書省。洪武二年四月置山西等處行中書省。治太原路。三年十二月置太原都衞。與行中書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衞為山西都指揮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領府五,直隸州三,屬州十六,縣七十九。為里四千四百有奇。東至真定,與北直界。北至大同,外為邊地。西南皆至河,與陝西、河南界。距南京二千四百里,京師千二百里。洪武二十六年編戶五十九萬五千四百四十四,口四百七萬二千一百二十七。弘治四年,戶五十七萬五千二百四十九,口四百三十六萬四百七十六。萬曆六年,戶五十九萬六千九十七,口五百三十一萬九千三百五十九。
太原府元冀寧路,屬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洪武元年十二月改為太原府,領州五,縣二十:
  陽曲倚。洪武三年四月建晉王府於城外東北維。西有汾水,自靜樂縣流經此,下流至滎河縣合大河。西北有天門關巡檢司。東北有石嶺關巡檢司。太原府西南。元曰平晉,治在今東北。洪武四年移於汾水西,故晉陽城之南關。八年更名太原。西有懸甕山,一名龍山,又名結絀山,晉水所出,下流入於汾。西北有蒙山。東有汾水。東南有洞渦水,源自樂平,下流入汾。榆次府東南。有凃水,合小凃水西北流,入洞渦水。太谷府東南。有馬嶺,路出北直邢臺縣,上有馬嶺關,有巡檢司。西有太谷,一名咸陽谷。東北有象谷水,流入汾。祁府南少西。東南有胡甲山,隆舟水出焉,下流至平遙入汾。南有隆舟峪巡檢司。又東有團柏鎮。徐溝府南。北有洞渦水,至此合汾。清源府西南。北有清源水,東流,南入汾。交城府西南。東北有羊腸山。東南有汾水。又西有文水。文水府西南。有隱泉山。東有文水,南入汾。又東北有猷水,或以為即鄔澤也。壽陽府東。西有殺熊嶺。南有洞渦水,黑水流合焉。盂府東北。元盂州。洪武二年降為縣。東北有白馬山。北有滹沱河,東入北直平山縣界。東北有伏馬關,一名白馬關。又東有榆棗關。靜樂府西北。元管州。洪武二年改為靜樂縣。東北有管涔山,汾水所出。又東北有燕京山,上有天池。又北有寧化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年置。又東南有兩嶺關,置故鎮巡檢司於此,後移於稍東順水村。又南有樓煩鎮巡檢司。又東北有沙婆嶺巡檢司,後移於陽曲縣天門關。河曲府西北。元省。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復置。西有火山,臨大河。河濱有娘娘灘、太子灘,皆套中渡河險要處也。北有關河,以經偏頭關而名,西北流入大河。成化十一年十二月置偏頭關守禦千戶所,與寧武、雁門為三關。
  平定州東有綿山,澤發水出焉,即冶河上源,合沾水,東流至平山縣入滹沱。西南有洞渦水,合浮化水,西流入汾。東南有新固關守禦千戶所。又東有故關,即井陘關也,洪武三年置故關巡檢司於此。又有葦澤、盤石二關在縣東北,俱接井陘縣界。西北距府一百八十里。領縣一:樂平州東南。東有臯落山,一名靈山。西南有少山,一名沾嶺,為沾水、清漳二水之發源。沾東流入澤發水,漳北流,折而西南,入和順縣之梁榆水。又西有陡泉嶺,洞渦水所出。又靜陽鎮在縣東南。
  忻州。洪武初,以州治秀容縣省入。北有滹沱河,又有忻水,一名肆盧川,自北流入焉。西南有牛尾莊巡檢司,後移於州北十里。又西有寨西巡檢司,西北有沙溝巡檢司,後俱廢。又忻口寨亦在州北。又東南有赤塘關。南距府百六十里。領縣一:定襄州東少北。北有滹沱河。又南有叢象山,有三會水流合焉。東北有胡谷砦巡檢司,後廢。
  代州。洪武二年降為縣。八年二月復升為州。句注山在西,亦名西陘,亦曰雁門山,其北為雁門關,有雁門守禦千戶所,洪武十二年十月置。又於關北置廣武營城。又東有夏屋山,一名下壺。又南有滹沱河,源自繁峙入州界,西南流經崞、忻、定襄,又東經五臺、盂,入真定界。又北有太和嶺、水勤口二巡檢司,後俱廢。西南距府三百五十里。領縣三:五臺州東南。元臺州。洪武二年改為五臺縣。八年二月來屬。東北有五臺山,有清水河,東北流,合虒陽河,南入於滹沱。又東南有高洪口巡檢司。又東北有大谷口、飯仙山二巡檢司,後俱廢。繁峙州東。元堅州。洪武二年改為繁峙縣。八年二月來屬。舊治在縣南,成化三年二月移治東義村。萬曆十四年十二月徙於河北之石龍崗。東北有秦戲山,滹沱河所出也,迴環千三百七十里,至北直靜海縣入海。又北有茹越口、東北有北樓口、東有平刑嶺三巡檢司,後俱廢。又東有郎嶺關城,洪武十七年築。崞州西南。元崞州。洪武二年降為縣。八年二月來屬。西南有崞山。東南有石鼓山,又有滹沱河。又西北有寧武關,有寧武守禦千戶所,景泰元年置。又有八角守禦千戶所,嘉靖三年八月置。又西南有蘆板寨巡檢司。又西北有楊武峪、弔橋嶺、胡峪北口三巡檢司。
  岢嵐州。本岢嵐縣,洪武七年十月置。八年十一月升為州。北有岢嵐山,其東為雪山。西南有嵐漪河,北有蔚汾水,下流俱入大河。又西北有岢嵐鎮巡檢司,後廢。又北有天澗堡隘,路通朔州。西北有于坑堡隘,又有洪谷堡隘,俱通保德州。東南距府二百八十里。領縣二:嵐州南,少東。元嵐州。洪武初,降為縣。西南有黃尖山,蔚汾水所出。又北有二郎關、鹿徑嶺二巡檢司。興州西南。元興州。洪武二年降為縣。八年十一月來屬。東北有石樓山。西濱大河,南有蔚汾水流入焉。又東有界河口、西南有孟家峪二巡檢司。
  保德州。洪武七年降為縣。八年十一月屬岢嵐州。九年正月復升為州。西濱大河。東北有得馬水巡檢司,後廢。東南距府五百里。
平陽府元晉寧路,屬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洪武元年改為平陽府。領州六,縣二十八。東北距布政司五百九十里。
  臨汾倚。西有姑射山。西南有平山,晉水、平水皆出於此,東流入於汾。襄陵府西南。西南有三隥山。東有汾水,南有太平關,有巡檢司。洪洞府北,少東。東有九箕山。西有汾水。浮山府東,少南。西有浮山。北有澇水,東南有潏水,下流俱入汾。趙城府北。元屬霍州。洪武三年改屬。西有羅雲山,又有汾水、霍水,自東南流入焉。太平府西南。元屬絳州。洪武二年改屬。東有汾水。岳陽府東北。東有沁水,流入澤州界。北有澗水。又南有赤壁水,西北流,會澗水入汾河。曲沃府南。元屬絳州。洪武二年改屬。南有紫金山,產銅。北有喬山。西有汾水。西南有澮水,下流入汾。翼城府東南。元屬絳州。洪武二年改屬。東南有澮高山,產銅,下有灤泉。又東有烏嶺山,澮水出焉。汾西府北,少西。西有青山,產鐵。東有汾水。蒲府西北。元屬隰州。洪武二年改屬。西有第一河,西流入大河。東有張村岔巡檢司。靈石府北。元屬霍州。萬曆二十三年五月改屬汾州府。四十三年還屬府。東有綿山,即介山也。城北有汾水,又東有谷水流入焉。又北有靈石口巡檢司。西南有陰地關,又有汾水關。
  蒲州元河中府。洪武二年改為蒲州,以州治河東縣省入。中條山在東南,即雷首山也,又名首陽山,跨臨晉、聞喜、垣曲、平陸、芮城、安邑、夏縣、解州之境。又南有歷山。又大河自榆林折而南,經州城西,又經中條山麓,又折而東,謂之河曲。臨河有風陵關巡檢司。又東南有涑水,即絳水下流,又南有媯汭水,俱注於大河。東北距府四百五十里。領縣五:臨晉州東北。東南有王官谷。西有大河。南有涑水。又西有吳王寨巡檢司。滎河州北,少東。大河在城西,汾水至此入河。猗氏州東北。南有涑水。東南有鹽池。萬泉州東北。南有介山。河津州東北。西北有龍門山,夾河對峙,下有禹門渡巡檢司。汾水舊由滎河縣北睢邱入河,隆慶四年東徙,經縣西南葫蘆灘入河。
  解州。洪武初,以州治解縣省入。南有檀道山,又有石錐山。東南有白徑嶺。南濱大河。東有鹽池。西北又有女鹽池。東北有長樂鎮巡檢司。東南有鹽池巡檢司。東北距府三百四十里。領縣五:安邑州東北。西有司鹽城。北有鳴條岡。又有涑水。西南有鹽池。南有聖惠鎮巡檢司。西南有西姚巡檢司。夏州東北。北有涑水。聞喜州東北。東南有湯山,產銅。南有涑水。又東北有乾河,又有董澤。平陸州東南。東北有虞山,一名吳山。又東有傅巖。南濱大河,中有底柱山。東有大陽津,上有關,亦曰茅津。有沙澗茅津渡巡檢司。又有白浪渡巡檢司。芮城州西南。大河南經縣,西折而東。東南有陌底渡巡檢司。西北有萬壽堡。東有襄邑堡。
  絳州。洪武初,以州治正平縣省入。西北有九原山。南有汾水,澮水自東南流入焉。西有武平關。東北距府百五十里。領縣三:稷山州西。南有稷神山,又有汾水。絳州東南。東有太行山。東南有太陰山,又有陳村峪,涑水出焉,經聞喜、夏、安邑等縣,至蒲州入黃河。又西北有絳山,絳水出焉,西流入涑。又東南有教山,教水出焉,即乾河之源也。絳山產鐵。垣曲州東南。西北有折腰山,山有銅冶。又東北有王屋山。南濱河,西有清水流入焉。又北有乾河。西北有橫嶺背巡檢司。西南有留莊隘。
  霍州,洪武初,以州治霍邑縣省入。東南有霍山,亦曰霍太山。西有汾水,又有霍水、彘水,俱出霍山,下流俱入汾。南距府百四十五里。
  吉州西有孟門山,大河所經。西南有壺口山。又烏仁關在西,平渡關在西北,俱有巡檢司。東距府二百七十里。領縣一:鄉寧州東南。西南有兩乳山。西有黃河。西北有龍尾磧巡檢司。
  隰州,洪武初,以州治隰川縣省入。西有蒲水,南入大河。東北有廣武莊巡檢司。東南距府二百八十里。領縣二:大寧州西南。西濱大河。又東南有昕川,西注於河。西有馬鬬關,大河經其下,有巡檢司。永和州西。西濱大河。西北有永和關,有巡檢司。又有興德關。西南有鐵羅關。三關俱與陝西濱河為界。
汾州府元汾州,屬冀寧路。洪武九年直隸布政司。萬曆二十三年五月升為府。領州一,縣七。東北距布政司二百里。
  汾陽倚。元曰西河。洪武初,省入州。萬曆二十三年五月復置,更名。東有汾水。又東北有文水,一名萬谷河,自文水縣東南流入焉。西有金鎻關、黃蘆嶺二巡檢司。孝義府南,少東。西北有狐岐山,勝水出焉,東流入汾。又縣南有雀鼠谷,與介休縣界,汾水自東北來經此。又西有溫泉鎮巡檢司。平遙府東。南有麓臺山,一名蒙山,又名謁戾山。西有汾河。東有中都水,又有原祠水,合流注於汾河。又南有普同關巡檢司,後移於縣東北之洪善鎮。介休府東南。有介山,亦曰綿山。西有汾水,東有石洞水,西流入焉。東北有鄔城泊,與平遙、文水二縣界,即昭餘祁藪之餘浸也,或亦謂之蒿澤。東南有關子嶺鎮巡檢司。石樓府西,少南。元屬晉寧路之隰州。萬曆四十年改屬。東南有石樓山。西有黃河,又有土軍川流入焉。又西北有上平關、西有永和關、東北有窟龍關三巡檢司。臨府西北。元臨州,屬冀寧路。洪武二年降為縣。萬曆二十三年五月來屬。北濱黃河,東北有榆林河流入焉。西北有剋狐寨巡檢司。
  永寧州元石州,屬冀寧路。洪武初,以州治離石縣省入。隆慶元年更名。萬曆二十三年五月來屬。大河在西。東有穀積山,下有石窟村,東川河出焉。北有赤堅嶺,一名離石山,離石水出焉,亦曰北川河,合流注於大河。又西有青龍渡、北有赤堅嶺二巡檢司。又西有孟門關。東南距府百六十里。領縣一:寧鄉州南。東南有樓子臺山。西有黃河。
潞安府元潞州,屬晉寧路。洪武二年直隸行中書省。九年直隸布政司。嘉靖八年二月升為潞安府。領縣八。西北距布政司四百五十里。
  長治倚。永樂六年,瀋王府自瀋陽遷此。元上黨縣。洪武二年省入州。嘉靖八年二月復置,更名。東南有壺關山,舊置壺關口於山下。西南有潞水,即濁漳水,自長子縣流入,下流至河南臨漳縣,合清漳水。又西有藍水,東流與濁漳水合。長子府西,少南。東南有羊頭山。西南有發鳩山,一名鹿谷山,濁漳水發源於此。西北有藍水,南有梁水,皆流入漳水。屯留府西北。西北有三嵕山。又西南有盤秀山,藍水出乎其陽,絳水出乎其陰,下流俱合濁漳水。襄垣府北,少西。南有濁漳水。西北有小漳水,又有涅水,自武鄉縣流入界,合小漳水,下流入濁漳水。西有五巑山巡檢司。潞城府東北。西有三垂山。北有濁漳水,又有絳水,流合焉,謂之交漳。壺關府東南。南有趙屋嶺,西南有大峪嶺,俱產鐵。東南有羊腸坂。西北有壺水,西入濁漳。黎城府東北。西北有濁漳水,東南入河南林縣界。東北又有清漳水,流入河南涉縣界。又東北有吾兒峪巡檢司。平順嘉靖八年二月以潞城縣青羊里置,析黎城、壺關、潞城三縣地益之。東北有濁漳水。東南有虹梯關、玉峽關二巡檢司。
大同府元大同路,屬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洪武二年為府。領州四,縣七。南距布政司六百七十里。
  大同倚。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建代王府。北有方山。西北有雷公山。東有紇真山。又東北有白登山。又西有大河。又南有桑乾河,自馬邑縣流經此,其下流至蔚州入北直境,為盧溝河。又西北有金河,又有紫河,皆流入大河。又西有武州山,武州川水出焉。又東有街河,一名如渾水,南有十里河流合焉,即武州川也,俗曰合河,南入於桑乾。北有威寧海子。又有孤店、開山、虎峪、白陽等口,俱在東北。又北有猫兒莊。懷仁府西南。西有清涼山,西南有錦屏山,舊皆有鐵冶。南有桑乾河。西南有偏嶺等口。
  渾源州南有恒山,即北嶽也,與北直曲陽縣界。東有五峰山。又南有翠屏山,滱水出焉,與嘔夷水合,下流為唐河。又北有桑乾河。西南有渾源川,下流入桑乾河。又東有亂嶺關、南有瓷窰口、東南有大寨頭三巡檢司。西北距府百三十里。
  應州。洪武初,以州治金城縣省入。北有桑乾河。西有小石口巡檢司。東南有胡峪口巡檢司。南有茹越口巡檢司。又有北婁、大石等口,路通繁峙縣。北距府百二十里。領縣一:山陰州西南。北有桑乾水。
  朔州。洪武初,以州治鄯陽縣省入。西南有翠峰山。西北有黃河。又南有灰河,下流入桑乾河。又西有武州,元屬大同路,洪武初省。北有沙淨口、西南有神池口二巡檢司。東北距府二百八十里。領縣一:馬邑州東,少北。西北有洪濤山,灅水出焉,俗名洪濤泉,即桑乾河上源也,至北直武清縣入海。東南有雁門關。又北有白陽。
  蔚州元屬上都路之順寧府。至大元年十一月升為蔚昌府,直隸上都路。洪武二年仍為州。四年來屬,以州治靈仙縣省入。東有九宮山,又有雪山。又東南為小五臺山。北有桑乾水,東入北直保安州界。又北有壺流水,一名葫蘆水,西南有滋水流入焉,下流入北直真定府界。東北有定安縣,元屬州,洪武初廢。西南有石門口,東南有神通溝鎮,東北有鴛鴦口、長寧鎮四巡檢司。又東有九宮口巡檢司,後移於州南黑石嶺。又東北有美峪口巡檢司,尋徙於董家莊。又有興寧口巡檢司。後移於北口關。西北距府三百五十里。領縣三:廣靈州西,少北。北有九層山。東南有豐水,即葫蘆河上源也。又西南有滋水。北有平嶺關巡檢司,後徙於縣西南之林關口。廣昌州東南。元曰飛狐,洪武初更名。東南有白石山。東有雕窠崖,舊有洞產銀。又桑乾河在北。唐河在南,即滱水也。又淶水在東,源出北厓古塔,與縣南之拒馬河合,東入北直淶水縣界。又紫荊關在東北,接北直易州界。倒馬關在南,接北直定州界。又飛狐關在北,今為黑石嶺堡,與蔚州界。靈邱州西南。東南有隘門山,西北有槍峰嶺,即高是山也,嘔夷水出焉。又有枚回嶺,滋水出焉。
澤州元澤州,屬晉寧路。洪武初,以州治晉城縣省入。二年直隸行中書省。九年直隸布政司。東南有馬牢山。南有太行山,山頂有天井關,關南即羊腸坂。又東北有丹水,南有白水流入焉,下流注於沁河。東南有柳樹店、南有橫望嶺二巡檢司。領縣四。西北距布政司六百二十里。
  高平州北,少東。西北有仙公山,丹水出焉。又西南有空倉堡巡檢司。西北有長平關,又有磨磐寨。陽城州西。西南有析城山,南有王屋山,與垣曲縣及河南濟源縣界。東有沁河,又西北有濩澤水入焉。陵川州東北。西北有蒲水,西流入於丹水。南有永和隘巡檢司,後廢。沁水州西北。東有沁河。又西有蘆河,下流入於沁水。西北有東烏嶺巡檢司。
沁州元屬晉寧路。洪武初,以州治銅鞮縣省入。二年直隸行中書省。九年直隸布政司。萬曆二十三年五月改屬汾州府,三十二年仍直隸布政司。西南有護甲山,涅水出焉。南有銅鞮山。正西有銅鞮水,有二流,一名小漳河,一名西漳河,下流入襄垣縣,合濁漳水。領縣二。西北距布政司三百十里。
  沁源州西,少南。北有綿山,沁水出焉,經縣東,下流至河南修武縣入大河,行九百七十餘里。又北有綿上巡檢司。武鄉州東北。西有涅水,又西有武鄉水入焉。
遼州元屬晉寧路。洪武初,以州治遼山縣省入。二年直隸行中書省。九年直隸布政司。東南有太行山,洺水所出,上有黃澤嶺,嶺有十八盤巡檢司。又東有清漳水,分二流,至東南交漳村而合,南入黎城縣界。又西北有遼陽水,流合清漳水。領縣二。西北距布政司三百四十里。
  榆社州西。西有榆水。西南有武鄉水。又西北有黃花嶺、馬陵關二巡檢司。和順州北。東有黃榆嶺,北有松子嶺,西有八賦嶺,俱有巡檢司。又清漳水在西北,松嶺水及八賦水、梁榆水俱流入焉。
山西行都指揮使司本大同都衞,洪武四年正月置。治白羊城。八年十月更名。二十五年八月徙治大同府。二十六年二月領衞二十六,宣府左、右,萬全左、右,懷安五衞,改屬萬全都司。後領衞十四。朔州衞治州城,安東中屯衞寄治應州城。
大同前衞,洪武七年二月置,與行都司同城。
大同後衞,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與行都司同城,尋罷。二十六年二月復置,治行都司東,後仍徙行都司城。東有聚落城,天順三年築。嘉靖二年九月置聚落守禦千戶所於此,來屬。
大同中衞,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與行都司同城,後罷。
大同左衞,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與行都司同城。三十五年罷。永樂元年九月復置。七年徙治鎮朔衞城。
大同右衞,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與行都司同城。三十五年罷。永樂元年九月復置。七年徙治定邊衞城。
鎮朔衞,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屬行都司。永樂元年二月徙治北直薊州,直隸後軍都督府,而衞城遂虛。七年徙大同左衞來治。正統十四年又徙雲川衞來同治。東有雕嶺山。北有兔毛川,即武州川也。又西北有御河,自塞外流入,下流入於桑乾河。又北有鹽池。東北距行都司一百二十里。
定邊衞,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屬行都司。永樂元年二月徙治北直通州,直隸後軍都督府,而衞城遂虛。七年徙大同右衞來治。正統十四年又徙玉林衞來同治。西有大青山。東北有海子窊,兔毛川出焉,分為二,其一東南流入左衞界,其一西北流自殺虎口出塞。又有南大河,經衞東南,合於兔毛川。東南距行都司一百九十里。
陽和衞元白登縣,屬大同路。洪武初,縣廢。二十六年二月置衞。宣德元年徙高山衞來同治。北有雁門山,雁門水出焉。南有桑乾河。西南距行都司一百二十里。
天成衞元天成縣,屬興和路。洪武四年五月改屬大同府,縣尋廢。二十六年二月置衞,後徙鎮虜衞來同治。桑乾河在南。南洋河在北,即雁門水也,東入宣府西陽和堡界。西南距行都司一百二十里。
威遠衞,正統三年三月以淨水坪置。南有大南山。西有小南山。又南有南大河,下流入於兔毛川。東距行都司一百八十里。
平虜衞,成化十七年置,與行都司同城。嘉靖中徙今治。西有小青山,又有黃河自東勝衞流入。北有南大河。西北有雲內縣,本元雲內州,屬大同路,洪武五年廢。宣德中復置縣,屬豐州,正統十四年復廢。西北有平地縣,元屬大同路,亦洪武中廢。東北距行都司二百四十里。領千戶所一:井坪守禦千戶所成化二十年七月置。
雲川衞,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屬行都司。永樂元年二月徙治北直畿內,直隸後軍都督府。宣德元年還舊治,仍屬行都司。正統十四年徙治舊鎮朔衞城,與大同左衞同治,而衞城遂虛。東距行都司二百十里。
玉林衞,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屬行都司。永樂元年二月徙治北直畿內,直隸後軍都督府。宣德元年還舊治,仍屬行都司。正統十四年徙治舊定邊衞城,與大同右衞同治,而衞城遂虛。東有玉林山,玉林川出焉。東距行都司二百四十里。
鎮虜衞,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屬行都司。永樂元年二月徙治北直畿內,直隸後軍都督府。宣德元年還舊治,仍屬行都司。正統十四年徙治天成衞城,與天成衞同治,而衞城遂虛。東距行都司□百□十里。
高山衞,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屬行都司。永樂元年二月徙治北直畿內,直隸後軍都督府。宣德元年徙陽和衞城,與陽和衞同治,仍屬行都司,而衞城遂虛。嘉靖二年九月置高山守禦千戶所於此,屬大同前衞。東有高山。西有兔毛川。東距行都司三十里。
宣德衞元宣寧縣,屬大同路。洪武中,縣廢。二十六年二月置宣德衞,後廢。東南距行都司八十里。
東勝衞元東勝州,屬大同路。洪武四年正月,州廢,置衞。二十五年八月分置東勝左、右、中、前、後五衞,屬行都司。二十六年二月罷中、前、後三衞。永樂元年二月徙左衞於北直盧龍縣,右衞於北直遵化縣,直隸後軍都督府。三月置東勝中、前、後三千戶所於懷仁等處守禦,而衞城遂虛。正統三年九月復置,後仍廢。北有赤兒山。西有黃河。西北有黑河,源出舊豐州之官山,西流入雲內州界,又東經此入於黃河。又有兔毛川,亦入於黃河。又有紫河,源出舊豐州西北之黑峪口,下流至雲內州界,入於黑河。又西有金河泊,上承紫河,下流亦入於黃河。西北有豐州,元屬大同路,洪武中廢,宣德元年復置;正統中內徙,復廢。又有淨州路,元直隸中書省,亦洪武中廢。西距行都司五百里。領千戶所五:失寶赤千戶所,五花城千戶所,幹魯忽奴千戶所,燕只千戶所,瓮吉刺千戶所。俱洪武四年正月置。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明史  卷四十二‧志第十八  地理三 河南 陝西
河南
禹貢豫、冀、揚、兗四州之域。元以河北地直隸中書省,河南地置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治汴梁路。洪武元年五月置中書分省。治開封府。二年四月改分省為河南等處行中書省。三年十二月置河南都衞。八年十月改都衞為都指揮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府八,直隸州一,屬州十一,縣九十六。為里三千八百八十有奇。北至武安,與北直、山西界。南至信陽,與江南、湖廣界。東至永城,與山東、江南界。西至陝州,與山西、陝西界。距南京一千一百七十五里,京師一千五百八十里。洪武二十六年編戶三十一萬五千六百一十七,口一百九十一萬二千五百四十二。弘治四年,戶五十七萬五千二百四十九,口四百三十六萬四百七十六。萬曆六年,戶六十三萬三千六十七,口五百一十九萬三千六百二。
開封府元汴梁路,屬河南江北行省。洪武元年五月曰開封府。八月建北京。十一年,京罷。領州四,縣三十:
  祥符倚。洪武十一年正月建周王府。大河舊在城北。正統十三年,河決滎陽,東過城西南,而城遂在河北。東為開封縣,元時同治郭內,洪武中省。南有朱仙鎮。東北有陳橋鎮。陳留府東,少南。北有大河。東北有睢水,下流至南直宿遷縣合犬河。杞府東南。北有睢水,又有舊黃河,洪武二十五年河決之故道也。嘉靖三十六年,全河合淮入海,而縣遂無河患。通許府東南。西南有故黃河,弘治後北徙,不經縣界。太康府東南。北有渦水,自通許縣流入,下流至南直懷遠縣入淮。東有馬廠集,正統十三年河決,自杞縣經此。尉氏府南少西。西南有大溝,東北合康溝,入於黃河。洧川府西南。南有故城,洪武二年以河患遷今治。又南有洧水,下流至西華縣合潁水。東南有南席店,弘治九年,河入栗家口,南行經此。鄢陵府南,少西。北有洧水。扶溝府南,少東。東有沙河,一名惠民河,又名小黃河,即宋蔡河故道也。成化中濬,下流達南直太和縣界。又北有洧水,自西流入焉。又東北有黃河故道,弘治二年淤。中牟府西。東有故城,天順中,徙今治。大河在縣北。又有汴河,舊自滎陽而東,下流經祥符縣南,又東南至南直泗州入於淮。正統六年改從此入河,後淤。西北有圃田澤。陽武府西北。北濱大河,自此至南直徐州,大河所行,皆唐、宋汴河故道。原武府西北。北有黑陽山,下臨大河。洪武二十四年,河決於此。正統十二年復決焉。東南有安城縣,洪武初置,正統中廢。封邱府北。南有大河。西南有荊隆口,一名金龍口。弘治二年、五年,萬曆十五年,崇禎四年、五年,河屢決於此。又西北有沁河,弘治六年淤。西南有中欒鎮巡檢司。延津府西北。大河舊經縣北。成化十四年,河決,徙流縣南,而縣北之流遂絕。西北有沙門鎮,弘治十一年移項城縣西之香臺巡檢司於此。蘭陽府東,少北。北濱大河,有李景高口。萬曆十七年,河決於此。儀封府東,少北。元屬睢州。洪武十年五月改屬南陽府,後來屬。故城在縣北,洪武二十二年二月圮於河,徙日樓村,即今治也。東北有黃陵岡,大河舊經其下,入曹縣界。弘治五年,河決於此,尋塞之,改從岡南入睢州界。又賈魯故河亦在縣北,正德四年,河決入焉。新鄭府西南。元屬均州。隆慶五年七月改屬。西南有大隗山,一名具茨山,潩水出焉,一名魯固河,下流入潁。又南有陘山。北有大河。又有溱水,一曰澮水,流合縣南之洧水。
    陳州。洪武初,以州治宛丘縣省入。南有潁水。又西有沙水,亦曰小黃河,至潁岐口,與潁水合,下流分為二。崇禎間,屢決於西南之苑家埠口。又南有故黃河,嘉靖時,黃河南出之道也。西北距府二百六十五里。領縣四:商水州西南。洪武初廢。四年七月復置。北有潁水,又有水,亦曰大水。西華州西,少北。北有潁水,又有沙水,即小黃河也。西南有水,又有常社鎮巡檢司。項城州南。東北有故城。今治本南頓縣之殄寇鎮也,宣德三年遷。東有潁水,西有溵水流入焉。洪武二十四年,大河自陳州經縣界合潁,下入於淮。永樂九年,河始復故道。又東北有沙水。沈邱州東南。元屬潁州。洪武初廢。弘治十年改乳香臺巡檢司置,來屬。東北有潁水,東入南直潁州界。又北有沙河,東入南直太和縣界。又東有界首巡檢司。又北有南頓縣,洪武初廢。景泰初,置南頓巡檢司於此。
  許州。洪武初,以州治長社縣省入。西有潁水。北有潩水。又東有東湖,一名秋湖。又西北有石固鎮,與長葛縣界。東北距府二百二十里。領縣四:臨潁州東南。西有潁水,潩水自縣北流入焉。又西南有小水。襄城州西南。南有首山。東北有潁水。南有汝河。郾城州東南。南有沙水,亦曰大溵水,上流即故汝水也,又東南有濃水來入焉。長葛州西北。北有洧水。西有潩水。
  禹州元曰鈞州。洪武初,以州治陽翟縣省入。萬曆三年四月避諱改曰禹州。成化二年七月建徽王府。嘉靖三十五年除。北有禹山,又西北有鑛山,有鐵母山,舊俱產鐵。又北有潁水,下經襄城,一名渚水,至臨潁合沙河。東北距府三百二十里。領縣一:密州西北。南有洧水,又有溱水。
  鄭州。洪武初,以州治管城縣省入。西南有梅山,鄭水出焉,下流舊入汴水,後堙。又西有須水,源出滎陽縣,舊亦入於汴水。正統八年嘗濬以分決河之流,後亦堙。東北距府百四十里。領縣四:滎陽州西。南有大周山,汴水出焉。又東南有嵩渚山,京水出焉。又有索水,源出小陘山,北流與京水合,下流入於鄭水。又大河在北。東有須水鎮,崇禎十年築城。滎澤州北,少西。元直隸汴梁路。洪武中,改屬州。北有故城。洪武八年因河患徙於南。成化十五年正月又徙北,濱大河。東南有孫家渡,正統十三年,大河決於此。河陰州西北。舊治在大峪口,洪武三年為水所圮,徙於此。東北有廣武山,與三皇山連。西有敖倉,北濱大河。汜水州西。故城在縣東,洪武十一年七月徙於成臯。崇禎十六年又遷西北。北濱河,洛水自西,東至滿家溝合汜水入焉。又西有虎牢關,洪武四年九月改曰古崤關,有巡檢司。
河南府元河南府路,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洪武元年為府。領州一,縣十三。東距布政司三百八十里。
  洛陽倚。洪武二十四年建伊王府。嘉靖四十三年廢。萬曆二十九年十月建福王府。北有北邙山,西南有闕塞山,亦曰闕口山,亦曰伊闕山,俗曰龍門山。又西北有穀城山,亦曰簪亭山,水所出。又東南有大谷,谷口有關。又大河在北。又有洛水,源自洛南冢嶺山,東經盧氏、永寧諸縣,至洛陽、偃師、鞏縣入於河。又東有伊水,自盧氏縣東北流至偃師縣而入洛。又北有水,西有澗水,俱流會於洛。又西南有孝水。偃師府東,少北。南有緱氏山。又有洛水,西有伊水流合焉。鞏府東北。西南有軒轅山,上有關。北濱河。西北有洛水,舊經縣北入河,謂之洛汭,亦曰洛口。嘉靖後,東過汜水縣入河。又南有鄩水,會洛入河,亦曰鄩口也。又東南有石子河,西南有長羅川,皆流入洛水。又西南有黑石渡巡檢司。孟津府東北。舊治在縣東,今治本聖賢莊,嘉靖十四年七月遷於此。西北有大河。又西有硤石津,又西有委粟津,又有高渚、馬渚、陶渚,皆大河津濟處。東北有孟津巡檢司。宜陽府西南。西有女几山。東南有鹿蹄山,一名非山,甘水出焉。又北有洛水。西有宜水,又有昌谷水,與甘水俱流注於洛。又西南有趙保鎮、木冊鎮二巡檢司。永寧府西南。北有崤山,崤水出焉,北注於洛。其東曰穀陽谷,穀水所出焉。又南有洛水。東北有刀轘川,下流為昌谷水。又有大宋川,下流為宜水。又西有崇陽鎮、又有高門關、東有崤底關三巡檢司。新安府西。西有缺門山。北有大河。又南有澗水,穀水自北流入焉。東有慈澗水,亦流入穀水。又有函谷新關。澠池府西。元屬陝州。洪武中改屬。東北有廣陽山,亦曰澠池山,北溪水出焉。又有白石山,澗水所出。西北濱河。南有穀水。又西北有南村巡檢司。登封府東南。北有嵩山,即中岳也,亦曰太室山。又西有少室山,潁水中源出焉;又有右源,出於山之南溪,又有左源,出於西南之陽乾山,合流至南直壽州入淮。又北有陽城山,洧水所出,下流至扶溝縣入沙河。又東南有崿嶺,即箕山也,上有崿坂關。又東南有五渡水,流入潁,亦曰三交水。又西南有少陽河,亦流入潁。嵩府西南。元嵩州,屬南陽府。洪武二年四月降為縣,來屬。三塗山在西南。陸渾山在東北。又東有篩山,北有露寶山,西有大礦山,皆產錫。西南有伏牛山,即天息山也,山有分水嶺,汝水出焉,下流至南直潁州入淮,行千三百五十餘里。又南有伊水,西北有高都川流入焉。又西南有舊縣鎮巡檢司。西有沒大嶺巡檢司。盧氏府西南。元屬嵩州。洪武元年四月屬南陽府。三年三月屬陝州。萬曆初,改屬府。西南有熊耳山,洛水自陝西商州流入境,經此。東南有巒山,一名悶頓嶺,伊水所出。北有鐵嶺,東澗水出焉,東南入洛。又東北有馬回川,亦入於洛。又東南有欒州鎮、西南有朱陽鎮、北有杜管鎮三巡檢司。又西有白華關。
  陝州元屬河南府路。洪武元年四月改屬南陽府,以州治陝縣省入。東有底柱山,在大河中。山有三門,中曰神門,南曰鬼門,北曰人門,惟人門修廣可行舟,鬼門最險。又南有橐水,一名永定澗,亦曰漫澗,西北入河。又東南有硤石關,有巡檢司。又有雁領關。東距府三百里。領縣二:靈寶州西,少南。北濱河。又西有弘農澗。南有虢畧鎮巡檢司。又有函谷故關。西南又有洪關。閿鄉州西南。東南有夸父山,一名秦山,中有大谷關。北濱河,自山西芮城縣流入,東南至永城縣,入南直碭山縣界。西有湖水,又有盤澗水北流入焉。又西有潼關,與陝西華陰縣分界。
歸德府元直隸河南江北行省。洪武元年五月降為州,屬開封府。嘉靖二十四年六月升為府。領州一,縣八。西距布政司三百五十里。
  商丘倚。元曰睢陽。洪武初省。嘉靖二十四年六月復置,更名。舊治在南,弘治十五年圮於河,十六年九月遷於今治。北濱河。正統後,河決而南。城嘗在河北,正德後,仍在河南。北有丁家道口巡檢司。東南有武津關巡檢司。寧陵府西。南有睢水。北有桃源集巡檢司。鹿邑府南。元屬亳州。洪武中改屬。南有潁水,又蔡河自西流入,謂之蔡河口,即沈邱縣之沙河也。又北有渦水,東流入南直亳州境。夏邑府東。元曰下邑,洪武初更名。北濱大河。又東南有睢水。永城府東南。洪武元年五月屬開封府。十一月來屬。北有碭山,又有芒山,皆與南直碭山縣界,又睢水、澮水皆在縣南。又南有泡水,弘治間淤塞。虞城府東北。元屬濟寧路。洪武二年正月來屬。南有故城。嘉靖九年遷於今治。北有黃河。
  睢州元屬汴梁路。洪武初,屬開封府,以州治襄邑縣省入。十年五月降為縣。十三年十一月復升為州。嘉靖二十四年六月來屬。北濱河。又有睢水亦在州東北。東距府百七十里。領縣二:考城州北。元末省。洪武四年八月復置,屬開封府。十年五月復省。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屬州。舊治在縣東南。正統十三年徙。北濱大河。柘城州東南。元末省。洪武四年八月復置,屬開封府。十年五月省入寧陵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屬州。北有睢水。南有渦水。
汝寧府元直隸河南江北行省。洪武初,因之。領州二,縣十二。距布政司四百六十里。
  汝陽倚。天順元年三月建秀王府,成化八年除。十年建崇王府。洪武初,縣廢,四年七月復置。北有汝水,源出天息山,東流入境,過新蔡東南入淮。又南有澺水,又有汶水,又有溱水,又西北有瀙水,俗名泥河,下流俱入於汝。又城南有柴潭。東有陽埠巡檢司。真陽府東。元屬息州。洪武四年省入汝陽縣。景泰四年置真陽鎮巡檢司於此。弘治十八年十二月仍置縣,而徙巡檢司於縣南銅鐘店,仍故名,尋廢。南有淮水。又汝水在縣東,北有滇水流入焉。上蔡府北。洪武初廢,四年五月復置。西有汝水,西南有沙水流合焉。新蔡府東,少南。元屬息州,後廢。洪武四年五月復置,改屬。南有汝水,又澺水自城北流合焉。又東北有瓦店巡檢司。西平府西北。北有汝水,源出縣西南雲莊、諸石二山。自元末堨斷故汝,而此水遂為汝源。嘉靖九年復塞,改為洪河之上流。確山府西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汝陽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成化十一年九月改屬信陽州。弘治二年八月仍屬府。西北有郎山,亦曰樂山。北有黃酉河,下流為練河,流入汝。又西有竹溝巡檢司。南有明港巡檢司。遂平府西,少北。西南有查牙山,其東南相接者曰馬鞍山。又西有洪山,龍陂之源出焉,自西平縣雲莊諸山之水既塞,遂以此為汝源。南有灈水,又有沙河,又北有石洋河,其下流皆入於汝。
  信陽州元為信陽縣,屬信陽州,後廢。洪武元年十月置信陽州於此,屬河南分省。四年二月屬中都臨濠府。七年八月改屬。十年五月降為縣。成化十一年九月復升為州。西南有賢首山。南有士雅山,又有峴山。東南有石城山,亦曰冥山。北有淮水,又南有溮水流入焉。東北距府二百七十里。領縣一:羅山州東。元信陽州治,後州縣俱廢。洪武元年十月置州於舊信陽縣,復置羅山縣屬焉。十年五月直隸汝寧府。成化十一年九月還屬州。北有淮水,又南有小黃河入焉。東南有大勝關巡檢司,與湖廣黃陂界。西南有九里關,即黃峴關,義陽三關之一,有巡檢司,與湖廣應山縣界。
  光州。洪武初,以州治定城縣省入。四年二月改屬中都臨濠府。十三年仍來屬。北有淮水。又南有潢水,北流入淮水。西南有陰山關。西北距府三百里。領縣四:光山州西南。南有石盤山。北濱淮。南有潢水,亦曰官渡河。又南有木陵關。西南又有白沙、土門、斗木嶺、黃土嶺、修善衝等五關,與湖廣麻城縣界。東南有牛山鎮巡檢司,後移於長潭。又有沙窩鎮巡檢司,後廢。固始州東北。南有白鹿崖。北濱淮。東有史河,西有淠河,俱入南直霍邱縣界,下流入淮。又東北有朱臯鎮,與南直潁州界,有巡檢司。息州西北。元息州,洪武四年二月屬中都臨濠府。尋降為縣,屬潁州。七年仍來屬。南濱淮。東北有汝水。北有楊莊店巡檢司,後移於縣東北之固城倉。商城州東南。成化十一年四月析固始縣地置。南有金剛臺山。又東南有竹根山。東有大蘇山,灌水出焉,流入南直霍邱縣。又東有牛山河,即史河上源也。西南有五水關河。又南有五河,下流俱入於史河。又南有金剛臺巡檢司,本置金剛臺山下,嘉靖二十七年移於縣東南之水東案。又南有長嶺關,東南有松子關,俱接湖廣羅田縣界。
南陽府元直隸河南江北行省。洪武初,因之。領州二,縣十一。距布政司六百八十里。
  南陽倚。洪武二十四年建唐王府。城南有精山。北有百重山、雉衡山。又有分水嶺,其水北流入於汝水,南流入於淯水。西南有臥龍岡。東有淯水,一名白河,下流至湖廣襄陽縣界入漢水。西南有湍水,西北有洱水,皆流入淯水。鎮平府西。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南陽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西北有五朶山,產銅。東有潦河,流入淯河。唐府東南。洪武三年以故比陽縣地置。南有唐子山。東北有大狐山,亦曰壺山,沘水所出。又西有黃淳水,又有泌水,下流皆入淯水。又東北有石夾口關。泌陽府東。元為唐州治。洪武二年二月省入州。十三年十一月,州廢,復置縣。東有銅山,泌水出焉。又北有潕水,東北有瀙水,下流俱入汝水。又象河關在縣東北,有巡檢司。桐栢府東南。本唐縣之桐栢鎮巡檢司。成化十二年十二月改置縣,而移巡檢司於毛家集。東有桐栢山,淮水所經,下流至南直安東縣入海,行二千三百餘里。又東有大復山。西北有胎簪山,淮水所出。又西有澧水,亦曰醴水,下流入泌水。南召府北。成化十二年十二月以南陽縣南召堡置。北有丹霞山,一名留山。北有魯陽關,即三鴉路口也,與魯山縣界。有鴉路鎮巡檢司,成化十二年十二月移於窪石口。
  鄧州元治穰縣。洪武二年二月,縣廢。十三年十一月復置縣。十四年五月復省入州。南有析隈山。西北有白崖山。北有湍水,又東有涅水,亦名趙河,自北來入焉。東北距府百二十里。領縣三:內鄉州北,少西。東有熊耳山,湍水所出。西南有淅水,又有丹水。又北有菊潭。東北有金斗山巡檢司,後廢。又西北有西硤口關巡檢司。又西南有黨子口關。又西有武關,路出陝西商州。新野州東南。西有清水,又有湍水,又北有沘水,東有棘水,皆流入於淯水。淅川州西。成化六年析內鄉縣地置。東南有太白山。又有丹崖山。東有均水,又西南有淅水,北有丹水俱流入焉,南入於漢水。西北有花園頭巡檢司,又有荊子口關。又西有峽口鎮,南接湖廣均州界。
  裕州。洪武初,以州治方城縣省入。東北有方城山,渚水出焉,下流入沘水。西南距府百二十里。領縣二:舞陽州東北。汝水在縣北,舊入西平縣界,元末於渦河堨斷其流,使東歸潁,而西平之水始別為汝源。南有潕水,亦曰舞水,又有瀙水,下流俱入於汝寧府之汝水。西南有沙水,即水也。又北有澧水,下流歸故汝水。葉州北,少東。北有黃城山,一名長城山,有汝水。又北有湛水,流入汝。東北有沙水,一名水,又名泜水,又北有昆水入焉,下流入於汝。又北有昆陽關。
懷慶府元懷慶路,直隸中書省。洪武元年十月為府,屬河南分省。領縣六。東南距布政司三百里。
  河內倚。永樂二十二年建衞王府。正統三年除。八年,鄭王府自陝西鳳翔府遷此。北有太行山,又有碗子城山,上有關。又有沁河,源出山西沁源縣,流入府境,下流至武陟入大河。又有丹河,自澤州流入,注於沁河。又西有栢鄉城,崇禎四年築。濟源府西。元屬孟州。洪武十年五月改屬府。南濱大河。西有王屋山,接山西垣曲縣界,濟水出焉。西北有琮山,溴水出焉。又東北有沁水,經兩山之間,一名枋口水。又西北有枳關。西有邵原鎮巡檢司。修武府東,少北。西有沁水。武陟府東。大河在縣南。東有沁河,至南賈口入焉。又東北有蓮花池,萬曆十五年,沁河決此。又西北有寧郭城,景泰中築。孟府南少西。元孟州。洪武初,以州治河陽縣省入。十年五月降為縣。西南濱大河。溫府東南。元屬孟州。洪武十年五月改屬府。南濱大河,溴水自西北流入焉。又西南有濟水,舊自濟源縣流經沇河鎮,南注於河,後其道盡入河中。
衞輝府元衞輝路,直隸中書省。洪武元年八月為府。十月屬河南分省。領縣六。東南距布政司一百六十里。
  汲倚。弘治四年八月建汝王府。嘉靖二十年除。隆慶五年二月建潞王府。北有衞河,源出輝縣,下流至北直靜海縣入海,行二千餘里,又東北有淇門鎮。胙城府東,少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汲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新鄉府西南。北有衞河。西北有清水。又西南有大河故道,正統十三年河決縣之八柳樹由此,尋塞。西有古沁河,永樂十三年後,時決時涸。獲嘉府西,少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新鄉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大河舊在縣南。天順六年中,河自武陟徙入原武,而縣界之流絕。北有清水,又有小丹河合焉。淇府北。元淇州,後廢。洪武元年九月復置。十二月降為縣。西北有淇水,又清水自東北流入焉,下流入於衞河。輝府西北。元輝州,後廢。洪武元年九月復置。十二月降為縣。西有太行山。西北有白鹿山。又有蘇門山,一名百門山,山有百門泉,泉通百道,其下流為衞水,故又名衞源。又西南有清水。又西北有候趙川、西有鴨子口二巡檢司。
彰德府元彰德路,直隸中書省。洪武元年閏七月為府。十月屬河南分省。領州一,縣六。南距布政司三百六十里。
  安陽倚。永樂二年四月建趙王府。元末,縣廢。洪武元年九月復置。東北有韓陵山。西北有銅山,舊產銅。北有安陽河,本名洹水,自林縣流入,至北直內黃縣入衞河。又北有濁漳水。臨漳府東北。元末廢。洪武元年九月復置。西有清、濁二漳水,合流於此,曰交漳口,入北直界。又有滏水,下流入於漳河。西南又有洹水。湯陰府南。元末廢。洪武元年九月復置。西有蕩水,經縣治北,下流入衞水。林府西,少南。元林州,後廢。洪武元年九月復置。二年四月降為縣。西北有隆慮山,亦曰林慮,洹水出焉。又西南有天平山。西有太行山。又北有濁漳水,自山西平順縣流入。
  磁州元治滏陽縣,屬廣平路,後州縣俱廢。洪武元年十一月復置州,屬廣平府。二年四月來屬。西北有神麕山,滏水出焉。又南有清漳水。北有車騎關巡檢司。南距府七十里。領縣二。武安州西北。元末廢。洪武元年十一月復置。東南有滏山,滏水出焉。西南有磁山,產磁石。東北有洺河,流入北直邯鄲縣界。又西有固鎮巡檢司。涉州西,少北。元屬真定路,後廢。洪武元年十一月復置,屬真定府。二年四月來屬。南有涉水,即清漳水也,自山西黎城縣流入。又東北有偏店巡檢司,後移於縣西南之吾而峪口。
汝州元屬南陽府。洪武初,以州治梁縣省入。成化十二年九月直隸布政司。東南有霍山。又有魚齒山,涉水出於此,入葉縣界。又西南有鳴臯山。又有空峒山。南有汝水。西有廣成澤。領縣四。東北距布政司四百九十里。
  魯山州西南。東有魯山。西有堯山,水所出,西南有波水流入焉。又西北有歇馬嶺關巡檢司。郟州東少南。東南有汝水,西有扈澗水流入焉。寶豐州東南。成化十一年四月析汝州地置。南有汝水,又有水。伊陽州西,少南。成化十二年十二月以汝州之伊闕故縣置,析嵩及魯山二縣地益之。西有伊陽山。又有堯山,即天息山也,上有分水嶺,水出焉,俗又名沙水。又南有汝水。西有伊水。西南有上店鎮巡檢司,成化十二年十二月移於常界嶺。又有普捄關巡檢司,廢。
陝西
禹貢雍、梁二州之域。元置陝西等處行中書省,治奉元路。又置甘肅等處行中書省。治甘州路。洪武二年四月置陝西等處行中書省。治西安府。三年十二月置西安都衞。與行中書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衞為陝西都指揮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八,屬州二十一,縣九十有五。為里三千五百九十七。東至華陰,與河南、山西界。南至紫陽,與湖廣、四川界。北至河套,西至肅州。外為邊地。距南京二千四百三十里,京師二千六百五十里。洪武二十六年編戶二十九萬四千五百二十六,口二百三十一萬六千五百六十九。弘治四年,戶三十萬六千六百四十四,口三百九十一萬二千三百七十。萬曆六年,戶三十九萬四千四百二十三,口四百五十萬二千六十七。
西安府元奉元路,屬陝西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為西安府。領州六,縣三十一:
  長安倚。治西偏。洪武三年四月建秦王府。北有龍首山。南有終南山。西南有太一山,又有子午谷,谷中有關。北有渭水,源出鳥鼠山,流經縣界,至華陰入黃河。又西有灃水。又西北有鎬水,合滮水,又南有潏水,亦曰泬水,合澇水,俱北流入渭。咸寧倚。治東偏。渭水在南。東有滻水,合霸水流入渭。咸陽府西北。舊治在渭河北,洪武二年徙於渭南。東北有涇水,東入渭。東南有灃水,北入渭。涇陽府北。西北有甘泉山。南有涇水,源自岍頭山,流經縣界,至高陵縣入渭。又北有冶谷水,合清谷水,下流入渭。興平府西少北。南有渭水。臨潼府東,少北。東南有驪山,有溫泉。北有渭水。西有潼水,又東有戲水,俱北入渭。又東有泠水,一曰零水,至零口鎮亦入渭。又南有煮鹽驛,舊產鹽。渭南府東。元屬華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屬府。北有渭水。藍田府東南。南有七盤山,旁有坡,謂之七盤十二,藍關之險道。又有嶢山。東南有藍田山,有關。西有霸水,西北有長水,亦曰荊溪,又南有輞谷水,亦曰輞川,俱注於霸水。鄠府西南。南有牛首山,澇水出焉。北有渭水。西南有甘泉,西有渼陂,俱流合澇水,注於渭。又灃水在南,合高觀谷、太平谷諸水,入長安縣界。盩厔府西南。西南有駱谷,谷長四百二十里,谷口有關。谷中有十八盤、又有柴家關二巡檢司。北有渭水。南有龍水,西南有黑水流入焉。又東有駱谷水,東南有芒水,竝北入渭。高陵府東北。西南有渭水,涇水自西北流合焉。富平府東北。元屬耀州。萬曆三十六年改屬府。西南有荊山。西北有漆沮水,舊經白水縣南入洛,自鄭渠堙廢,不復東入洛矣。東北有美原巡檢司,尋廢。三原府北,少東。元屬耀州。弘治三年十一月改屬府。西北有堯門山。東北有漆沮水。西有清水,下流注於渭。醴泉府西北。元屬乾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屬府。西北有九嵕山,又有武將山。東有涇水,又有甘谷水,流合焉。
  華州南有少華山。北有渭水,與同州界。西有赤水,分大小二流,又有石橋水,俱北注渭。西距府二百里。領縣二:華陰州東。南有華山,亦曰太華,即西嶽也。東有牛心谷。西南有車箱谷。東北有大河,自朝邑縣流入,至渭口,與渭水合,所謂渭汭也。南有敷水,北入渭。東北有潼水,入於大河。東有潼關。洪武七年置潼關守禦千戶所。九年十一月升為衞,屬河南都司。永樂六年直隸中軍都督府。蒲城州西北。東有洛水。又西有西鹵池,南有東鹵池,舊產鹽。
  商州。洪武七年五月降為縣。成化十三年三月仍為州。東南有商洛山。西有熊耳山,伊水所出。南有丹崖山,舊產銅。又有冢嶺山,洛水所出,下流至河南汜水縣入大河。又南有丹水,流入河南內鄉縣界。東有武關、西有秦嶺二巡檢司。又東有龍駒寨。西北距府二百二十里。領縣四。商南州東,少南。成化十三年三月以商縣之層峰驛置,尋徙治於沭河西。西南有兩河,即丹水也,東有沭河,南有挾川,俱入焉。東有富水堡巡檢司。雒南州北,少東。元曰洛南,屬商州。洪武七年五月改屬華州。成化十三年三月復來屬。天啟初,改洛為雒。東北有魚難山,魚難水出焉,西北有玄扈山,玄扈水出焉,俱北入於洛。東南有三要、東北有石家坡二巡檢司。山陽州南,少東。本商縣之豐陽巡檢司,成化十二年十二月改為縣,而移巡檢司於縣東南之漫川里,仍故名。東南有天柱山。西南有甲河,流入湖廣上津縣界,注於漢水。又東有竹林關巡檢司。鎮安州西南。景泰三年以咸寧縣野豬坪置,屬府。天順七年二月遷治謝家灣。成化十三年三月改屬州。西有泎水,合縣南洵水入洵陽縣界,注於漢江。北有舊縣、西有五郎壩二巡檢司。
  同州北有商原。南有渭水。西南有沮水,一名洛水。西南距府二百六十里。領縣五:朝邑州東。東有大河。南有渭水。又有洛水,舊自縣南經華陰縣西北葫蘆灘入渭;成化中,自縣南趙渡鎮徑入於河,不復入渭。東北有臨晉關,一名大慶關,即浦津關也,舊屬浦州,洪武九年八月來屬。有浦津關巡檢司。郃陽州東北。東有黃河。韓城州東北。西有梁山,一名呂梁山,濱大河。東北有龍門山,夾河對峙。澄城州北,西有洛水。白水州西北。南有故城。洪武初,徙於今治。西有洛水,白水流入焉。西北有馬蓮灘巡檢司。
  耀州東有沮水,西有漆水流入焉。又有清水,流入三原縣界。南距府百八十里。領縣一:同官州東北。北有神水峽,峽內有金鎖關巡檢司。又西北有北高山,漆水出焉,東南流與同官川水合。又東有沮水,南有安公谷水,其下流合於沮水。
  乾州西北有梁山,接岐山縣界。其南有漠谷,漠谷水經其下,流為武水。又東北有甘谷水。又西有武亭水。東南距府百六十里。領縣二:武功州西南。西南有太白山,又有武功山。東南有惇物山。南有渭水。又西有漠谷水,又有武亭水,自縣東北流合焉。俱匯於湋水。永壽州北。東有涇水。西南有錦川河,下流為漠谷水。有土副巡檢司。又有穆陵關。
  邠州元直隸陝西行省。洪武中來屬,以州治新平縣省入。北有涇水。西南有白土川,亦名漆水,東南注於渭水。與入洛之漆異。東南距府三百五十里。領縣三:淳化州東。南有黃嶔山。西有涇水。東有清水,南流入耀州界。三水州東北。成化十三年九月析淳化縣地置。東南有石門山。東有三水河,一名汃水,西南流入涇水。東南有石門巡檢司。長武州西北。萬曆十一年三月以邠州宜祿鎮置。北有涇水,自涇州流入。南有汭水,一名宜祿水,亦自涇州流入,逕縣東停口鎮,與黑水河合,入於涇水。西有窰店巡檢司,本名宜祿,治宜祿鎮。弘治十七年遷於正東之冉杏,仍故名。萬曆十一年又遷,更名。
鳳翔府元屬陝西行省。洪武二年三月因之。領州一,縣七。東距布政司三百四十里。
  鳳翔倚。永樂二十二年建鄭王府。正統八年遷於河南懷慶府。東北有杜陽山,杜水所出。西北有雍山,雍水出焉,下流合漆水入渭。又東南有橫水,亦曰橫渠,東入渭。岐山府東。東北有岐山。又有梁山。又北有武將山。南有渭水,西北有岐水,又東有湋水,俱流入扶風縣界。又南有斜谷水,北入渭。寶雞府西南。東南有陳倉山。西南有大散嶺,大散關在焉。又有和尚原,接鳳縣界。南有渭河,東有汧河流入焉。又東南有箕谷水,有洛谷水,俱北入渭。西南有益門鎮二里散關、東南有虎川二巡檢司。又東南有金牙關。扶風府東。西南有渭河。東有漆河,又有雍水自東南流入焉,又南有湋河,俱流入武功縣界。郿府東南。元屬奉元路。洪武二年來屬。西有衙嶺山,褒水出其南,流入沔,斜水出其北,流入渭。西有五丈原。又西南有斜谷,南入漢中,有斜谷關。北有渭水。麟遊府東北。西有漆水,南有麟遊水,下流俱入於渭。西南又有杜水,亦曰杜陽川,東入漆。西北有石窰關巡檢司。汧陽府西少北。元屬隴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屬府。舊治在縣西,嘉靖二十七年徙於今治。南有汧河。
  隴州元屬鞏昌總帥府。延祐四年十一月省州治汧源縣入州。洪武二年來屬。西北有隴山,上有關曰隴關,亦曰大震關,一名故關,有故關大寨巡檢司。又有安夷關,亦曰新關。又西有小隴山,一名關山。又西南有岍山,汧水出焉。南有吳山,即吳嶽,古文以為岍山。西南有白環谷,白環水出焉。西有弦蒲藪,汭水出焉,下流合於涇水。南有渭水。西南有方山原。又南有隴安、西南有香泉二巡檢司。東南距府百八十里。
漢中府元興元路,屬陝西行省。洪武三年五月為府。六月改名漢中府。領州一,縣八。東北距布政司九百六十里。
  南鄭倚。萬曆二十九年十月建瑞王府。西南有巴嶺山,南連孤雲、兩角、米倉諸山,達四川之巴州。南濱漢水,又曰沔水,源自嶓冢,經縣界,下流至湖廣漢陽府入大江。又有沮水,漢水別源也,又西北有褒水,俱流入漢水。南有青石關巡檢司。褒城府西北。洪武十年六月省入南鄭縣,後復置。東北有褒谷,自此出連雲棧,北抵斜谷之道也。南有沔水,即漢水也。又有廉水,又城東有褒水,西南有讓水,一名遜水,下流俱入沔水。北有雞頭關巡檢司。又有虎頭關。西北有漢陽關。城固府東,少北。南有漢水。東北有壻水,又名智水,下流入漢水。又西北有黑水,或云即褒水之上源。洋府東南。元洋州。洪武三年降為縣。十年六月省入西鄉,後復置。北有興勢山。東有黃金谷。南有漢水。西北有壻水,西有灙水,亦曰駱谷水,又東有酉水,俱南入漢。西鄉府東南。東有饒風嶺,有關。北有漢水。東有洋水,即清涼川也,西北合木馬河入漢。東南有鹽場關、西南有大巴山、東北有子午鎮三巡檢司。鳳府西北。元鳳州。洪武七年七月降為縣。南有武都山。北有嘉陵江,源出縣之嘉陵谷,下流至四川巴縣入於大江。又東有大散水,亦注於嘉陵江。東北有清風閣巡檢司。南有留壩巡檢司,後遷廢邱關,又遷柴關,仍故名。南有仙人關。西有馬嶺關。沔府西。元沔州,屬四川廣元路。洪武三年改屬漢中府,省州治鐸水縣入州。七年七月降為縣。十年六月省入略陽,後復置。成化二十一年六月屬寧羌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仍屬府。北有鐵山。東南有定軍山。南有漢水。西有沮水,又有大安水,南入於漢。西南有大安縣,洪武初廢。又西有石頂關。
  寧羌州本寧羌衞。洪武三十年九月以沔縣之大安地置。成化二十一年六月置州,屬府。東北有五丁山,亦曰金牛峽。北有嶓冢山,漢水出焉,亦曰漾水,下流至湖廣漢陽縣合大江。又東有嘉陵江,西有西漢水合焉。西南有白水,自洮州衞流經此,亦曰葭萌水,有白水關,其下流至四川昭化縣合於嘉陵江。又東北有濜水,流入漾水,謂之濜口。又東有沮水。北有陽平關巡檢司。東北距府三百里。領縣一:略陽州北。元屬沔州。洪武三年屬府。成化二十一年六月改來屬。西有盤龍山。東南有飛仙嶺,棧道所經也。東有沮水,為漢水之別源。南有嘉陵江,西北有犀牛江,即西漢水也。又西有白水江。東北有九股樹、西有罝口二巡檢司。又西北有白水鎮巡檢司,後廢。
延安府元延安路,屬陝西行省。洪武二年五月為府。領州三,縣十六。南距布政司七百四十里。
  膚施倚。東有延水,又有清化水流入焉。安塞府西北。西有洛水。北有延水,出縣西北之蘆關嶺,又東南有西川水,北有金明川,俱流入焉。又北有塞門守禦百戶所,洪武十二年置。西南有敷政巡檢司。甘泉府西南。北有野豬峽。西有洛河,南有伏陸水流入焉。又東北有庫利川。安定府東北。北有高栢山,懷寧河出焉,東流入於無定河。西北有白洛城,洪武三年築。保安府西北。西南有洛河,有喫莫河流入焉。北有大鹽池。又西有靖邊守禦千戶所,隆慶元年二月置。北有順寧巡檢司。宜川府東。南有孟門山,在大河中流。又西南有銀川水,北有汾川水,西南有丹陽諸川,俱流入大河。延川府東,少北。東濱大河。北有吐延川,合清澗水,流注於大河。又東北有永寧關,臨河。延長府東。東濱河。南有延水,流入大河。青澗府東北。元屬綏德州。嘉靖四十一年改屬府。東有黃河,東北有無定河流入焉。又西有青澗河。
  鄜州東有洛水,南與單池水合,又名三川水。西有直羅巡檢司。北距府百八十里。領縣三:洛川州東南。西南有洛水。東南有鄜城巡檢司。中部州南。北有橋山,亦曰子午嶺,沮水出焉。西北有谷河及子午水,俱入於沮水。又東北有洛水。宜君州南。西南有玉華山,又有鳳凰谷。東有洛水。東北有沮水。
  綏德州。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府,後復置。南有魏平關。東有黃河。城東有無定河,一名奢延水,亦曰圁水,西北有大理水流入焉。東北有官菜園渡口巡檢司。西南距府三百六十里。領縣一。米脂州北。西有無定河。有大理水,又有小理水,西北有明堂川,俱流入無定河。北有碎金鎮、西南有克戎寨二巡檢司。又西有銀州關,成化七年修築。
  葭州,洪武七年十一月降為縣,屬綏德州。十三年十一月復升為州,屬府。東濱大河,西有葭蘆河,城東有真鄉川流合焉。西南距府五百八十里。領縣三:吳堡州南。元屬州。洪武七年十一月改屬綏德,尋省。十三年十一月復置,還屬。東濱河。神木州北。洪武初省。十三年十一月復置。西北有楊家城,正統五年移縣治焉。成化中,復還故治。南有大河。北有濁輪川。西南有屈野川。府谷州東北。洪武初省。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東濱大河,北有清水川入焉。
慶陽府元屬鞏昌總帥府。洪武二年五月直隸行省。領州一,縣四。東南距布政司五百七十里。
  安化倚。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建慶王府。二十六年遷於寧夏衞。元省。洪武中復置。東北有白於山,洛水所出。又城東有東河,西有西河,流合焉,下流為馬蓮河。又西有黑水河,源出縣北之太白山,下流至長武縣合於涇河。東北有槐安、北有定邊二巡檢司。又西南有驛馬關、又有靈州、又有大鹽池三巡檢司,廢。合水府東南。東有建水,西有北岔河,流合焉,謂之合水,西南入馬蓮河。又東北有華池水,有平戎川流合焉,東入鄜州之洛河。有華池巡檢司。環府西北。元環州,屬鞏昌總帥府。洪武初,降為縣,來屬。西有環河,出縣北青岡峽,下流為府城之西河。又南有黑水河,又有鹹河,西南有甘河,俱注於環河。又西有葫蘆泉。西北有清平關。西北有安邊守禦千戶所,弘治中置。真寧府東南。元屬寧州。萬曆二十九年改屬府。西有馬蓮河。南有大陵、小陵諸水,即九陵川之上源也。東有雕山嶺巡檢司。
  寧州元屬鞏昌總帥府。洪武中來屬。東有橫嶺,又有九龍川,亦曰寧江,亦曰九陵川,西南流,會上流羣川,而南注於涇河。東北有襄樂巡檢司。北距府百五十里。
平涼府元屬鞏昌總帥府。洪武三年五月直隸行省。領州三,縣七。東南距布政司六百五十里。
  平涼倚。洪武二十四年建安王府。永樂十五年除。二十二年,韓王府自遼東開原遷此。西南有可藍山。西有崆峒山。又有笄頭山,涇水出焉,下流至高陵縣入渭。又西有橫河,東有湫峪河,俱流入涇河。又西有羣牧監。洪武三十年置陝西行太僕寺。永樂四年置陝西苑馬寺,領長樂等六監,開成等二十四苑,俱在本府及慶陽、鞏昌境內。正統三年又倂甘肅苑馬寺入焉。又東有通梢關。崇信府東南。北有汭水。西南有赤城川,南有白石川流合焉。下流合於涇水。華亭府南。西有小隴山。西北有瓦亭山,有瓦亭關巡檢司,所謂東瓦亭也。東北有涇河。東南有汭水。又東南有三鄉鎮,北有馬鋪嶺二巡檢司。鎮原府東北。元鎮原州,屬鞏昌總帥府。洪武初,降為縣,來屬。西北有葫蘆河,分二流,一北注於黃河,其支流東南注於涇河。南有高平川,流入葫蘆河。西有安平寨巡檢司。西北有蕭關。西南有木峽關。又西有石峽關。南有驛藏、木靖二關。隆德府西南。元屬靖寧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屬府。東有好水,西流與苦水合。西北有武延川,流入好水。東南有捺龍川,流入苦水。
  涇州元直隸陝西行省。洪武三年以州治涇川縣省入,來屬。舊治在涇水北。今治本皇甫店,洪武三年徙於此。北有涇河,有汭水。東有金家凹巡檢司。西北距府百五十里。領縣一:靈臺州東南。西北有白石原。東北有三香水,一名三交川,下流至邠州合涇水。又西南有細川水,東北流合於三交川。
  靜寧州元屬鞏昌總帥府。洪武中來屬。南有隴山。北有橫山,即隴山支阜。南有水洛川,一名石門水,下流至秦州入略陽川。又西有苦水河,即高平川之上源。東距府二百三十里。領縣一:莊浪州東南。元莊浪州,直隸陝西行省。洪武三年屬鳳翔府。八年三月降為縣,來屬。西有苦水川。
  固原州,本固原守禦千戶所,景泰三年以故原州城置。成化四年升為衞。弘治十五年置州,屬府。西南有六盤山,上有六盤關,東北有清水河出焉,下流合鎮原縣之葫蘆河。又北有黑水,北流入於大河。又東西有二朝那湫,其下流注於高平川。南有開成州,元直隸陝西行省,治開成縣。洪武二年省州,以縣屬平涼府。成化三年廢縣。又東南有廣安州,元屬開成州,洪武二年省。又西有甘州羣牧所,永樂中置。又西北有西安守禦千戶所,成化五年以舊西安州置。北有鎮戎守禦千戶所,成化十二年以葫蘆峽城置。東北有平虜守禦千戶所,弘治十四年以舊豫望城置。又北有下馬關,嘉靖五年置。東南距府百七十里。
鞏昌府元屬鞏昌總帥府。洪武二年四月直隸行省。領州三,縣十四。東距布政司千六十里。
  隴西倚。西有首陽山,上有關。北濱渭水,東有赤亭水,西流入焉。安定府北。元定西州,屬鞏昌總帥府。至正十二年三月改名安定州。洪武十年降為縣,屬府。北有車道峴。西有西河,東有東河,流合焉。北有巉口巡檢司。會寧府東北。元會州,屬鞏昌總帥府。至正十二年三月改為會寧州。洪武十年降為縣,屬府。東有響水,北流入大河。東有青家巡檢司。通渭府東北。北濱渭,西有華川,東流入焉。漳府南。西南有故城。今治,正統中所徙。西北有西傾山。南有漳水,北流入渭。東南有鹽井。寧遠府東。南有太陽山,舊產鐵。北有桃花峽,兩山夾峙,渭水經其中。西有廣吳水,又有山丹水,俱源出岷州,竝流北注渭。伏羌府東。西南有朱圉山,俗名白崖山。北有渭水,西南有永寧河,西有洛門川,俱東北注於渭。西和府東南。元西和州,屬鞏昌總帥府。洪武十年降為縣,屬府。舊治在西南白石鎮,洪武中,移於今治。北有祁山。南有黑谷山,上有關。西北有西漢水,亦曰鹽官水。西南有濁水,即白水江也。東北有鹽井。成府東南。元成州,屬鞏昌總帥府。洪武十年降為縣,屬府。西北有仇池山。東南有西漢水。西南有濁水,又西有建安水,又有洛谷川,俱流入西漢水。又東有泥陽水,下流至徽州界入嘉陵江。又北有黃渚關巡檢司。
  秦州元屬鞏昌總帥府。洪武二年屬府,省州治成紀縣入州。西南有嶓冢山,西漢水出焉,下流至寧羌州合嘉陵江。東北有渭水,有秦水東流入渭。又西有西谷水,下流入西漢水。又南有籍水,西南有段谷水流入焉。又東有長離水,即瓦亭川下流也,俱流入於渭。南有高橋巡檢司。又有石榴關。又有現子關。西距府三百里。領縣三。秦安州北。東有大隴山。又東北有瓦亭山,所謂西瓦亭也。城南有渭水。又西有隴水,瓦亭川自東北流合焉。又東有松多川,下流入於秦水。又東有隴城關巡檢司。清水州東。東有隴山,有盤嶺巡檢司。西南又有小隴山。西有渭水。東有秦水,南有清水流入焉。禮州西南。元禮店文州軍民元帥府,屬吐蕃宣慰司。洪武四年十一月置禮店千戶所。十一年屬岷州衞。十五年改屬秦州衞。成化九年十二月置禮縣於所城,屬州。故城在東。洪武四年移於今治。東南有西漢水。西南有岷峨山,岷江出焉,東南流入階州界合於西漢水。又西有漩水鎮、南有板橋山二巡檢司。
  階州元屬鞏昌總帥府。洪武四年降為縣,屬府。十年六月復為州。舊城在東南坻龍岡上。今城,洪武五年所置。北有白水江。東北有犀牛江,即西漢水也。又西北有羌水,下流合白水江。又東有七防關巡檢司。西北距府八百里。領縣一:文州東南。元文州。至元九年十月置,屬吐蕃宣慰司。洪武四年降為縣,屬府。十年六月改屬州。二十三年三月省。成化九年十二月復置,仍屬州。東南有青唐嶺,路入四川龍安府。東有白水,西有黑水,流合焉。又北有羌水,一名太白水。東有文縣守禦千戶所,本文州番漢千戶所,洪武四年四月置。二十三年改文縣守禦軍民千戶所。成化九年更今名。又東有玉壘關。西北有臨江關。
  徽州元屬鞏昌總帥府。洪武十年六月降為縣,屬府,後復升為州。東南有鐵山。南有嘉陵江,又有河池水流入焉。又南有虞關巡檢司。西南有小河關。西北距府四百八十里。領縣一:兩當州東。洪武十年六月省入徽縣,後復置,屬州。南有嘉陵江。
臨洮府元臨洮府,屬鞏昌總帥府。泰定元年九月改為臨洮路。洪武二年九月仍為府。領州二,縣三。南距布政司千二百六十里。
  狄道倚。西南有常家山,與西傾山相接。北有馬寒山,浩尾河出於其北,阿干河出於其南,俱東流入大河。又西南有洮河,自洮州衞流入。又東有東峪河,南有邦金川,皆流會洮河。北有摩雲嶺巡檢司。又北有打壁峪關,有結河關。南有南關,有下襯關,有八角關、十八盤關。西有三坌關,有分水嶺關。渭源府東,少南。西有南谷山,渭水所出。又有鳥鼠山,渭水所經,東至華陰縣入大河。又西有分水嶺,東流者入渭,西流者入洮,上有分水嶺關巡檢司。又西南有五竹山,清源河出焉,逕縣東南入渭。
  蘭州元屬鞏昌總帥府。洪武二年九月降為縣,來屬。成化十三年九月復為州。建文元年,肅王府自甘州衞遷此。南有臯蘭山。北濱大河,所謂金城河也,湟水自西,洮水、阿干河俱自南,先後流入焉。又西南有灕水,合於洮水。北有金城關,下有鎮遠浮橋,有河橋巡檢司。西北有京玉關,南有阿干鎮關。西南有鳳林關。南距府二百十里。領縣一:金州東,少南。元金州,屬鞏昌總帥府。洪武二年九月降為縣,屬府。成化十三年改屬州。舊城在南,洪武中,移於今治。北有大河,東北流亂山中,入靖虜衞界。又南有浩尾河,一名閃門河,入於大河。東北有一條城,萬曆二十五年置。
  河州元河州路,屬吐蕃宣慰司。洪武四年正月置河州衞,屬西安都衞。六年正月置河州府,屬陝西行中書省。七年七月置西安行都衞於此,領河州、朶甘、烏斯藏三衞。八年十月改行都衞為陝西行都指揮使司。九年十二月,行都指揮使司廢,衞屬陝西都指揮使司。十年分衞為左右。十二年七月,府廢,改左衞於洮州,升右衞為軍民指揮使司。成化九年十二月置州,屬府,改軍民指揮使司為衞。西南有雪山,與洮州界。西北有小積石山,上有關。大河自塞外大積石山東北流,逕此,又逕榆林衞北,折而南,與山西中流分界,至潼關衞北,折而東,入河南界,回環陝西境四千餘里。南有大夏河,即灕水也,亦曰白石川。又西北有積石州,元屬吐蕃宣慰司,洪武四年正月改置積石州千戶所。西南有貴德州,元屬吐蕃宣慰司,洪武八年正月改置歸德守禦千戶所。又南有寧河縣,東北有安鄉縣,元俱屬河州路,洪武三年廢,六年復置。十二年復廢。又東南有定羌巡檢司。東北距府百八十里。
靈州元屬寧夏府路。洪武三年罷。弘治十三年九月復置,直隸布政司。大河在城北,洛浦河自南流入焉。南有小鹽池。距布政司九百九十三里。
興安州元金州,屬興元路。萬曆十一年八月更名。二十三年直隸布政司。舊治漢水北,後遷水南。萬曆十一年又遷故城南三里許。北有漢水。又西有衡河,亦曰恒河,下流入漢江。東北有乾祐關巡檢司,廢。領縣六。西北距布政司六百四十里。平利州南少東。元末省。洪武三年置,屬四川大寧州。五年二月來屬。十年六月復省,後復置。東有女媧山,灌溪水出焉,西北與黃洋河合,入於漢。南有鎮坪巡檢司。石泉州西。元末省。洪武三年置,屬四川大寧州。五年二月來屬。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屬漢中府。萬曆十一年還屬州。南有十八盤山,有漢江。西有饒風河,東有池河,俱入漢。又西有饒風嶺巡檢司,本治縣東池河口,後遷下饒風鋪,更名。洵陽州東。元末省。洪武三年復置。五年二月來屬。東北有水銀山,產水銀、硃砂。南有漢江,東有旬水流入焉。又有乾祐河,自西北流入旬水。東有閭關、西北有三岔二巡檢司。漢陰州西,少北。元末省。洪武三年復置。十年六月省入石泉縣,後復置,屬州。嘉靖三十八年十一月改屬漢中府。萬曆十一年還屬州。南有漢水。東北有直水,又有恒河,俱流入漢水。又西有方山關。白河州東南。成化十二年十二月以洵陽縣白河堡置,屬湖廣鄖陽府。十三年九月來屬。北有漢江,東入湖廣鄖西縣界。南有白石河,分二流,俱北注於漢。紫陽州西南。正德七年十一月以金州紫陽堡置。初治紫陽灘之左,嘉靖三十五年遷於灘右。西有漢江。
洮州衞元洮州,屬吐蕃宣慰司。洪武四年正月置洮州軍民千戶所,屬河州衞。十二年二月升為洮州衞軍民指揮使司,屬陝西都司。西南有西傾山,桓水出焉,下流為白水江,又漒川亦出焉,一名洮水。又北有石嶺山,上有石嶺關。東有黑松嶺,上有松嶺關。又東有黑石關、三岔關、高樓關。北有羊撒關。西南有新橋關、洮州關。東南有舊橋關。南距布政司千六百七十里。
岷州衞元岷州,以舊祐川縣地置,屬吐番宣慰司。洪武四年正月置岷州千戶所,屬河州衞。十一年七月升為衞,屬陝西都司。十五年四月升軍民指揮使司。嘉靖二十四年又置州,改軍民指揮使司為衞。四十年閏五月,州廢,仍置軍民指揮使司。洪武二十四年建岷王府。二十六年遷雲南。北有岷山,洮河經其下。南有白水,一名臨江。又東有石關。東北有鐵州,元屬吐蕃宣慰司。洪武四年正月置鐵城千戶所,屬河州衞,後廢。領所一。南距布政司千五百五十里。西固城守禦軍民千戶所衞南。本西固城千戶所,洪武七年三月置,屬鞏昌府。十五年四月改置,來屬。南有白水。北有化石關。西北有平定關。
榆林衞。成化六年三月以榆林川置。其城,正統二年所築也。西有奢延水,西北有黑水,經衞南,為三岔川流入焉。又北有大河,自寧夏衞東北流經此,西經舊豐州西,折而東,經三受降城南,折而南,經舊東勝衞,又東入山西平虜衞界,地可二千里。大河三面環之,所謂河套也。洪武中,為內地。天順後,元裔阿羅出、毛里孩、孛羅出相繼居之。西南有鹽池,舊屬寧夏衞,嘉靖九年來屬。又衞東有長鹽池、紅鹽池。西有西紅鹽池、鍋底池。又東有長樂堡,分轄雙山等十二營堡,為中路。又有神木堡,分轄鎮羌等九營堡,為東路。西有安邊營,分轄永濟等十二營堡,為西路。俱成化後置。又北有邊牆,成化九年築,長一千七百七十餘里,東起清水營,接山西偏頭關界,西抵定邊營,接寧夏花馬池界。南距布政司千一百二十里。
寧夏衞元寧夏府路,屬甘肅行省。洪武三年為府。五年,府廢。二十六年七月置衞。二十八年四月罷。永樂元年正月復置。洪武二十六年,慶王府自慶陽府遷此。西有賀蘭山。又西南有峽口山,黃河流其中,一名青銅硤。黃河出硤東流,亦曰三岔河。又東有黑水河,南有清水河,即葫蘆河下流也,俱注於黃河。有寧夏羣牧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十二月置。領千戶所四。東南距布政司千四百里。靈州守禦千戶所衞東南。洪武十六年十月置,治在河口。宣德三年二月徙於城東。弘治十三年九月復置靈州於所城。興武守禦千戶所衞東南。正德元年以興武營置。韋州守禦千戶所衞東南。弘治十年以故韋州置。西有大蠡山。南有小蠡山。東有東湖。平虜千戶所衞北,少東。嘉靖三十年以平虜城置。東北有老虎山,濱大河。北有鎮遠關。
寧夏前衞。在寧夏城內,洪武十七年置。寧夏左屯衞,寧夏右屯衞亦俱在寧夏城內,洪武二十五年二月置,後廢。三十五年十二月復置。
寧夏後衞,本花馬池守禦千戶所,成化十五年置。正德元年改衞。其城,正統九年所築也。東北有方山。西有花馬池。西北有大鹽池。又西有小鹽池。東有長城關,正德初置。東南距布政司千一百二十里。
寧夏中衞元應理州,屬寧夏府路。洪武三年州廢。永樂元年正月置衞。西有沙山,一名萬斛堆。大河在南。又西南有溫圍水,流入大河。又有裴家川。又東南有鳴沙州,元屬寧夏府路。洪武初廢。南距布政司千一百十里。
靖虜衞。正統二年以故會州地置,屬陝西都司。南有烏蘭山,上有烏蘭關。北有大河。西南有祖厲河,東北有亥刺河,皆注於大河。西南有會寧關。南距布政司千二百二十里。
陝西行都指揮使司元甘肅等處行中書省,治甘州路。洪武五年十一月置甘肅衞。二十五年罷。二十六年,陝西行都指揮使司自莊浪徙置於此。領衞十二,守禦千戶所四。距布政司二千六百四十五里。
甘州左衞倚。元甘州路。洪武初廢。二十三年十二月置甘州左衞。二十七年十一月罷。二十八年六月復置。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建肅王府。建文元年遷於蘭縣。西南有祁連山。西北有合黎山。東北有人祖山,山口有關,曰山南,嘉靖二十七年置。又東北有居延海。西有弱水,出西南山谷中,下流入焉。又有張掖河,流合弱水,其支流曰黑水河,仍合於張掖河。又東南有盧水,亦曰沮渠川。
甘州右衞,甘州中衞,俱洪武二十五年三月置。甘州前衞,甘州後衞,俱洪武二十九年置。四衞俱與甘州左衞同城。
肅州衞元肅州路,屬甘肅行省。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置衞。西有嘉峪山,其西麓即嘉峪關也。弘治七年正月扁關曰鎮西。西南有小崑崙山,亦曰雪山,與甘州山相接。北有討來河,東會於張掖河。西南有白水,又西北有黑水,東南有紅水,俱流入白水,下流入西寧衞之西海。又東北有威虜衞,洪武中置,永樂三年三月省。東距行都司五百十里。
山丹衞元山丹州,直隸甘肅行省。洪武初廢。二十三年九月置衞,屬陝西都司,後來屬。東南有焉支山。西有刪丹河,即弱水也。北有紅鹽池。西距行都司百八十里。
永昌衞元永昌路,屬甘肅行省,至正三年七月改永昌等處宣慰司。洪武初廢。十五年三月置衞,屬陝西都司,後來屬。北有金山,麗水出焉。西南有白嶺山,亦曰雪山。西有水磨川,上有水磨關。又東南有蹇占河。西北距行都司三百十里。
涼州衞元西涼州,屬永昌路。洪武九年十月置衞,屬陝西都司,後來屬。南有天梯山,三岔河出焉。東南有洪池嶺。又東北有白亭海,有瀦野澤。又西有土彌干川,即五澗水也,亦出天梯山,下流合於三岔河。又東有雜木口關。又有涼州土衞,洪武七年十月置。西北距行都司五百里。
鎮番衞。本臨河衞,洪武中,以小河灘城置。三十年正月更名。建文中罷。永樂元年六月復置。西有黑河,即張掖河下流也。又東有三岔河。南有小河。西有鹽池。西南有黑山關。西距行都司五百五十里。
莊浪衞。洪武五年十一月以永昌地置。十二年正月置陝西行都指揮使司於衞城。二十六年,行都司徙於甘州。建文中,改衞為守禦千戶所。洪武三十五年十月復改所為衞,屬陝西都司,後來屬。東有大松山。其北有小松山。西有分水嶺,南出者為莊浪河,北出者為古浪河。又南有大通河,與莊浪河合,北流經衞西,入於沙漠。北距行都司九百四十里。
西寧衞元西寧州,直隸甘肅行省。洪武初廢。六年正月置衞。宣德七年十一月升軍民指揮使司,屬陝西都司,後來屬。西南有小積石山,與河州接界。東南有峽口山,亦曰湟峽。南有大河,自西域流入,迴環於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四布政司,及南直隸之地,幾至萬里,至淮安府清河縣,南合長淮,又東至安東縣南入於海。又北有湟水,即蘇木連河也,東入大河。又西南有賜支河,又城北有西寧河,皆流入大河。又西北有浩亹水,西南有宗哥川,俱流合於湟水。又西有西海,亦名卑禾羌海,俗呼青海。西北有赤海。又有烏海鹽池。東南有綏遠關。西北距行都司千三百五十里。
碾伯守禦千戶所,本碾北地。洪武十一年三月置莊浪分衞。七月改置碾北衞,後廢,而徙西寧衞右千戶所於此。成化中更名。南有碾伯河。西北距行都司千二百三十里。
沙州衞元沙州路,屬甘肅行省。洪武初廢。永樂元年置衞。正統間廢。南有鳴沙山。東南有三危山。又東有龍勒山,又有渥洼水。西有瓜州,元屬沙州路,洪武初廢。東距行都司千三百六十里。
鎮夷守禦千戶所,洪武三十年以甘州衞地置。建文二年罷。永樂元年復置所,舊在西北,天順八年移於今治。南有黑河,即張掖河也。西南有鹽池。北有兔兒關。東南距行都司三百里。
古浪守禦千戶所,正統三年六月以莊浪衞地置。古浪河在東。又南有古浪關。東有石峽關。東南距行都司六百四十里。
高臺守禦千戶所,景泰七年以甘州衞之高臺站置。弱水在北。又西有合黎山。西南有白城山。東南距行都司一百六十里。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明史  卷四十三‧志第十九  地理四 四川 江西
四川
禹貢梁、荊二州之域。元置四川等處行中書省。治成都路。又置羅羅蒙慶等處宣慰司,治建昌路。屬雲南行中書省。洪武四年六月平明昇。七月置四川等處行中書省。九月置成都都衞。與行中書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衞為四川都指揮使司。領招討司一,宣慰司二,安撫司五,長官司二十二及諸衞所。九年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十三,直隸州六,宣撫司一,安撫司一,屬州十五,縣百十一,長官司十六。為里千一百五十有奇。北至廣元,與陝西界。東至巫山,與湖廣界。南至烏撒、東川,與貴州、雲南界。西至威茂,與西番界。距南京七千二百六十里,京師一萬七百一十里。洪武二十六年編戶二十一萬五千七百一十九,口一百四十六萬六千七百七十八。弘治四年,戶二十五萬三千八百三,口二百五十九萬八千四百六十。萬曆六年,戶二十六萬二千六百九十四,口三百一十萬二千七十三。
成都府元成都路。洪武四年為府。領州六,縣二十五:。
  成都倚。洪武十一年建蜀王府。華陽倚。北有武檐山。又有外江,自灌縣分流經城北,繞城而南,一名清遠江。又有內江,亦自灌縣分流經城南,繞城而東,亦名石犀渠。合流南注於大江。此府城之內、外江也。東有寧州衞,洪武十一年四月置。東南有馬軍寨巡檢司。雙流府西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華陽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東南有牧馬川,即府城內、外江下流也。郫府西。有內江,一名郫江,即府城內江之上流也。溫江府西少南。西南有皁江,亦曰內江。新繁府西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成都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西北有沱江。又西有湔口。新都府北。東有雒水,自什邡縣流經此,下流至瀘州入大江,亦曰中水。北有湔水,即大江別流,自灌縣東北出,流經此,至漢州入雒水。東北有綿水,自漢州流至此入雒江。三水同流,亦曰郫江也。彭府北。元彭州。洪武十年五月降為縣。北有九隴山,有葛璝山,又有大隋山、中隋山。南有沱江,又北有濛水流合焉。又東有濛陽縣,元屬彭州。洪武十年五月省。又北有白石溝巡檢司。崇寧府西北。元屬彭州。洪武四年屬府。十年五月省入灌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南有沱江。灌府西,少北。元灌州。洪武中,降為縣。西北有灌口山。又有玉壘山,下有玉壘關,一名七盤關。又西南有青城山。又西有湔江,亦曰都江,亦曰湔江,古離堆也。岷江經此,正流引而南,支流分三道,繞成都境。有石渠水口。又有白沙水,下流入都江。又南有沱江,即郫江上源也。又西有蠶崖關巡檢司。西南有獠澤關。金堂府東。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新都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東北有三學山。南有雲頂山。有金堂峽,雒水經此,曰金堂河。東南又有懷口巡檢司。仁壽府南,少東。東有麗甘山,下有鹽井。東有三嵎山,又有蟠溪,下流入資江。又南有陵井,產鹽,亦曰仙井。井研府南,少東。洪武六年十二月置。十年五月省入仁壽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東北有鐵山,舊產鐵。南有鹽井。資府東。明玉珍置資州。洪武初,降為縣。南有珠江,即雒江也,東流為資江。東有銀山鎮巡檢司。內江府東南。洪武中置。西有中江,即雒之異名。南有椑木鎮巡檢司。安府北,少東。元安州,治在西北。洪武中,降為縣,移於今治。南有浮山,黑水出焉,南流入羅江縣界。北有曲山關。東有小東壩關。又東南有睢水關,關西有綿堰堡,綿水發源處也。
  簡州,洪武六年降為縣。正德八年又升為州。舊治在絳河北。正德八年徙治河南。東北有石鼓山。西有分棟山。東有雁水,即雒水也,絳水自北來合焉,一名赤水,亦曰牛鞞水。又城內有牛皮井,產鹽。西有龍泉鎮巡檢司。西南有陽安關。西北距府百五十里。領縣一:資陽州東。洪武六年十二月置,屬府。十年五月省入簡縣。成化元年七月復置,仍屬府。正德中,改屬州。西有資溪,流入雁水。東有資陽鎮巡檢司,後移治濛溪河。
  崇慶州元治晉原縣。洪武中省縣入州。西有鶴鳴山。西北有鄩江,東流入新津界。又北有味江,東北有白馬江,皆岷江南出之別名也。西北有永康縣。東南有江源縣,明玉珍復置,洪武初省。西有清溪口巡檢司。東北距府百十里。領縣一。新津州東。南有天社山。南枕大江,一名皁江。東有北江,亦曰新穿水,自府城南流經此合大江。
  漢州明玉珍復置雒縣,為州治。洪武四年省縣入州。東有雒水,有綿水。又西南有湔水,流入雒。又北有雁水,亦流入雒,故雒水亦兼雁水之名。又東北有石亭水,流合綿水。東南有三水關巡檢司。西南距府百十里。領縣三:什邡州西。洪武十年五月省入綿竹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西北有章山,雒水出此,亦名雒通山。南有高鏡關,雒水經其南。又西有大逢山。綿竹州西北。西北有紫巖山,綿水出焉。又有紫溪河,一名射水河。又北有睢水關。德陽州東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漢州。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北有鹿頭山,上有鹿頭關。東有綿水。西南有石亭水。南有白馬關巡檢司。
  綿州元屬潼川府。洪武三年來屬。十年五月降為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為州。東有富樂山。西有涪水,源出松潘衞,泫經此,亦曰綿江,下流至合州,合於嘉陵江。又西北有安昌水,一名龍安水,東南流合涪水。又東有潺水,亦合於涪水。東有魏城巡檢司。西南距府三百六十里。領縣二。羅江州南。洪武六年十二月省入綿州。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東北有羅江,涪水與安昌水會流處也。又西有黑水,自安縣流入界。又西南有白馬關巡檢司,關與德陽縣鹿頭關相對。彰明州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綿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東北有太華山。西有涪江,北有廉水,西有讓水,俱流入焉。
  茂州元治汶山縣,屬陝西行省吐番宣慰司。洪武中省縣入州。十六年復置縣,後復省。南有岷山,即隴山之南首也。汶江自松潘衞流入,經山下,又東經州城西,東南流,迴環於四川、湖廣、江西三布政司及南直隸之地,入於海,幾七千餘里。南有雞宗關、東有積水關、北有魏磨關三巡檢司。又南有七星關,又有雁門關。東有桃坪關。北有實大關。西北有黃崖關,有汶山長官司,又南有靜川長官司,東南有隴木頭長官司,西南有岳希蓬長官司,俱洪武七年五月置,屬重慶衞。又北有長寧堡,本長寧安撫司,宣德中,平曆日諸蠻置,屬松潘衞。正統元年二月改屬壘溪所。八年六月改屬茂州衞。後廢為堡。東南距府五百五十里。領縣一:汶川州西南。北有七盤山。西有玉輪江,即汶江也,有汶川長官司,洪武七年五月置。西有寒水關巡檢司。又南有徹底關。
  威州元以州治保寧縣省入。明玉珍復置縣。洪武二十年五月復省縣入州。舊治在西北鳳坪里,宣德三年六月遷於保子岡河西。十年六月又遷於保子岡河東千戶所城內。東南有定廉山,鹽溪出焉。又西南有雪山,亦曰西山。北有汶江,西北有赤水,北有平谷水,俱流入焉。東有通化縣,洪武三年省。西北有保子關、徹底關。西南有鎮夷關。東南距府四百五十里。領縣一。保州西北。洪武六年分保寧縣地置。東有汶江。西北有鎮安關。
保寧府元屬廣元路。洪武四年直隸行省。領州二,縣八。西南距布政司七百里。
  閬中倚。成化二十三年建雍王府。弘治三年遷於湖廣衡州府。四年八月建壽王府。正德元年遷於湖廣德安府。舊治在縣東,明玉珍徙於此。東有蟠龍山,其北有鉅山關。又有靈山,其麓為梁山關。南有嘉陵江,即西漢水,自陝西寧羌州流入,至巴縣合大江,亦曰閬水,又曰巴水,其下流曰渝水。有南津關在城南,臨嘉陵江。又有滴水關,在城北玉臺山下。又東南有和溪關。蒼溪府西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閬中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大獲山在東,宋江環其下。東南有雲臺山。西南有嘉陵江,宋江自西流入焉。北有八字堡巡檢司。南部府南,少東。洪武十年五月省入閬中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南有南山,一名跨鼇山。東南有離堆山。東北有嘉陵江。廣元府北,少西。元廣元路,治綿谷縣。洪武四年改為府。九年四月降為州,來屬,以綿谷縣省入。十三年十一月復置綿谷縣。二十二年六月降州為縣,復省綿谷縣入焉。北有潭毒山,上有潭毒關,下臨大江。又有朝天嶺,上有朝天關。又有七盤嶺,上有七盤關,為陝西、四川分界處。又東北有大漫天嶺,其北有小漫天嶺。西有嘉陵江。北有渡口,在大、小二漫間。東有百丈關,北有望雲關,有龍門閣,北達陝西寧羌州。昭化府西北。元屬廣元路。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廣元州。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屬府。西南有長寧山,有白衞嶺。又西有九曲山。東有嘉陵江,其津口曰桔柏津,渡口關在焉。北有白水,自陝西文縣流入,亦曰葭萌水,合於嘉陵江。又北有馬鳴閣,又有石櫃閣。
  劔州元屬廣元路。洪武六年以州治普安縣省入,來屬。九年省。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北有大劔山,亦曰梁山,西北接小劔山,飛閣通衢,謂之劔閣,有大、小劔門關在其上。又有漢陽山。東有嘉陵江。西南有涪江。北有大劔溪、小劔溪,又有泥溪。東南距府三百二十里。領縣一:梓潼州西南。西有梓潼水,亦日潼江水,下流入於涪江。又北有揚帆水,流合潼江水。又東有小潼水,下流入嘉陵江。
  巴州元屬廣元路。洪武九年四月以州治化城縣省入,又改州為縣,來屬。正德九年復為州。東北有小巴山,與漢中大巴山接,巴江水出焉,經州東南,分為三,下流至合州入嘉陵江。南有清水江,流合巴江。東有曾口縣,元屬州,後廢。又北有米倉關巡檢司。本治小巴山之巔,尋徙大巴山下,後廢。東北距府三百五十里。領縣二。通江州東,少北。元至正四年置,屬府。正德九年改屬州。舊治在趙口坪,洪武中,徙於今治。東有得漢山。南有巴江。又有宕水,在縣西壁山下,亦曰諾水,流入巴江。東北有濛壩、北有羊圈山二巡檢司。又東北有桐柏關,相對樗林關。南江州北。正德十一年置。北有兩角山。南有難江,源出南鄭縣米倉山,下流入巴江。西北有大壩巡檢司。
順慶府元順慶路。洪武中,為府。領州二,縣八。西南距布政司六百里。
  南充倚。北有北津渡,縣舊治也。洪武中,徙今治。南有清居山。西有大、小方山。東有嘉陵江。西有曲水,又有流溪水,東有清水溪,又有大斗溪,俱流注於嘉陵江。又西有昆井,產鹽。府境州縣多鹽井。北有北津渡巡檢司。西充府西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南充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南有南岷山,上有九井、十三峰。西有西溪,即流溪也。
  蓬州元屬順慶路。洪武中,以州治相如縣省入。東南有雲山。西有嘉陵江。東北有巴江。西南距府百四十里。領縣二。營山州東,少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蓬州。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東北有大、小蓬山。東有巴江。儀隴州北,少東。洪武十年五月省入蓬州。十三年十一月復置。西有伏虞山。北有金城山,一名金粟山。東有巴江。北有鼇水,流入嘉陵江。
  廣安州元廣安府,屬順慶路。洪武四年降為州,來屬。十年五月以州治渠江縣省入。東北有篆江,即巴江,合渠江之下流也。江中有三十六灘,亦名洄水。又北有濃水,南流合於環水,至州南合洄水,并注合州之嘉陵江。西北距府二百十里。領縣四。岳池州西北。東有岳池水。渠州東北。元渠州,屬順慶路。至元二十六年五月省州治流江縣入焉。洪武九年四月降為縣。東北有八濛山。東有宕渠山,有渠江,下流合巴江。又北有衞渠關,正德中置。鄰水州東,少南。成化元年七月置。東南有鄰山,產鐵。有鄰水,下流入大江,縣以此名。大竹州東,少北。元屬渠州。洪武九年來屬。西有九盤山。東有東流溪,下流合於渠江。
夔州府元夔州路,屬四川南道宣慰司。洪武四年為府。九年四月降為州,屬重慶府。十年五月直隸布政司。十三年十一月復為府。領州一,縣十二。西距布政司千九百里。
  奉節倚。洪武九年四月省。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東北有赤甲山。東有白帝山,又有白鹽山。南濱江。東出為瞿唐峽,峽口曰灩澦堆。又西有南鄉峽、虎鬚灘,東有龍脊灘,皆江流至險處。又東有大瀼水、東瀼水,俱流入江。南有尖山、又有金子山二巡檢司。又東有瞿唐關。東南有江關。南有八陣磧,磧旁有鹽泉。巫山府東。東有巫山,亦曰巫峽,大江經其中,東入湖廣巴東縣界。東有大寧河,又有萬流溪,皆流入大江。大昌府東。洪武十三年十一月置。西有千頃池。又有當陽鎮巡檢司。大寧府東北。元大寧州。洪武九年降為縣。北有寶源山,有石穴,鹽泉出焉。又有馬連溪,亦曰昌溪。東北有袁溪巡檢司。北有青崖關。雲陽府西。元雲陽州。洪武六年十二月降為縣。南濱江。東有湯溪,源自湖廣竹山,流經此,至奉節湯口入江。西有檀溪,上承巴渠水,入於湯水。北有鹽井。又西北有五溪、北有鐵檠二巡檢司。萬府西,少南。元萬州。洪武六年十二月降為縣。南濱江。西有苧溪。東有彭溪。又西有武寧縣,洪武四年省,有武寧巡檢司。又西南有銅羅關巡檢司。又西北有西柳關。開府西,少北。元開州。洪武六年八月置,九月降為縣。南有開江,彭溪之上流,有清江自縣東流合焉,亦曰疊江。又南有墊江,一名濁水,亦合流於開江。梁山府西。元梁山州,治梁山縣。洪武六年十二月省州,存縣。十年五月改屬忠州,後來屬。北有高梁山,又有高都山。西南有桂溪,南有蟠龍溪,下流俱入於江。新寧元屬達州。洪武三年改屬重慶府。十年五月省入梁山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來屬。東有霧山,開江出焉。又東有豆山關。建始府東南。元屬施州。洪武中來屬。西有石乳山,產麩金,上有石乳關,與湖廣施州衞界。南有清江,自施州衞流入,又東入湖廣巴東縣界。
  達州元治通川縣。洪武九年四月降為縣,省通川縣入焉。正德九年復升為州。西有石城山。東有渠江,通川江之下流,西南入渠縣界,合於巴江,中有南昌灘,有土副巡檢司。又西有鐵山關。東北有深溪關。東南距府八百里。領縣二。東鄉州東,少北。成化元年七月置。通川江在城東。太平州東北。正德十年析東鄉縣地置。東北有萬頃池,渠江、通川江出焉,下流為渠江。北有北江,又北入陝西紫陽縣界,名任河,入於漢江,東北有明通巡檢司。
重慶府元重慶路,屬四川南道宣慰司。洪武中,為府。領州三,縣十七。西北距布政司五百五十里。
  巴倚。東有塗山。大江經城南,又東經明月峽,至城東,與涪江合。西北有魚鹿峽,涪江所經。東南有丹溪,東北有交龍溪,俱流入大江。東有大紅江巡檢司。西有佛圖關。西南有二郎關。東有銅鑼關。又南有南坪關。江津府西南。北濱大江。東南有僰溪口,僰溪入江處,有清平巡檢司。壁山成化十九年三月析巴縣地置。大江在南。涪江在北。又北有壁山巡檢司。永川府西,少南。洪武六年十二月置。榮昌府西,少南。洪武六年十二月置。西有雒江,即中水。西北有昌寧縣,明玉珍置,洪武七年省。大足明玉珍置,屬合州。洪武四年改屬府。東有米糧關。北有化龍關。安居成化十七年九月析銅梁、遂寧二縣地置。東有安居溪,一名瓊江,下流入涪江。綦江府南,少東。元綦江長官司,屬播州。明玉珍改為縣。洪武中來屬。南有綦江,即僰溪之上流,一名東溪,有東溪巡檢司,後徙縣南之趕水鎮。又南有三溪渡,有綦市關。南川府東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綦江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南有南江,北流為綦江,中有龍牀灘,在縣北。又東有四十八渡水,流入南江。又南有馬頸關、雀子崗關。北有冷水關。長壽府東,少北。洪武六年九月置,屬涪州,尋改屬府。北濱大江。南有樂溫山,下有樂溫灘,大江所經。又東有桃花溪。黔江府東。元屬紹慶府。洪武五年十二月省入彭水縣。十一年九月置黔江守禦千戶所。十四年九月復置縣,來屬。南有黔江,源出貴州思州府界,正流自涪江合大江,支流經此,下流為湖廣施州衞之清江。又東有石勝關,又有石牙關。西有白巖關。東南有老鷹關,與湖廣施州界。
  合州府北。元治石照縣。明玉珍省縣入焉。東有釣魚山,嘉陵江經其北,涪江經其南。又東北有嘉渠口,嘉陵江與渠江合流處,經城東南,涪江自西流合焉,亦曰三江口,并流而南,入於大江。南距府百五十里。領縣二。銅梁州南。北有涪江。定遠州北。有舊城。今城本廟兒壩,嘉靖三十年徙此。東有武勝山。西南有涪江。東有嘉陵江。
  忠州府東。元治臨江縣。洪武中,以縣省入。南濱大江,江中有倒鬚灘,西北有鳴玉溪流入江。西有臨江巡檢司。西距府八百里。領縣二。酆都州西南。元曰豐都。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涪州。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曰酆都。南濱大江,有葫蘆溪自西南流入焉。東南有南賓縣,洪武中省。又有沙子關巡檢司。墊江州西,少北。明玉珍置,屬州。南有高灘溪,西南入長壽界,為桃花溪。
  涪州大江自長壽縣流入,東逕黃草峽,又東逕鐵櫃山,又東逕州城北,遶城而東,又南有涪陵江流合焉,江口有銅柱灘。又東南有清溪關。西南有白雲關。又西有陽關。西距府四百三十里。領縣二。武隆州南。元曰武龍。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彭水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曰武隆。西南有涪陵江,亦曰黔江,亦曰巴江。彭水州南。元紹慶府治此,屬四川南道宣慰司。洪武四年,府廢,改屬重慶府。洪武十年五月來屬。東有伏牛山,山左右有鹽井。城西有涪陵江。又東南有水德江,源自貴州思南流入涪陵江。東南有天池關。東北有亭子關。
遵義軍民府元播州宣慰司,屬湖廣行省。洪武五年正月改屬四川。十五年二月改屬貴州都司。二十七年四月改屬四川布政司。萬曆二十九年四月改置遵義軍民府。領州一,縣四。西北距布政司千七百里。
  遵義倚。元播州總管。洪武五年正月改為播州長官司。萬曆二十九年四月改縣,與府同徙治白田壩,在故司城之西。北有龍岩山。其東為定軍山,又有大樓山,上有太平關,亦曰樓山關。又東有烏江,源自貴州水西,即涪陵江上源,中有九接灘,其南有烏江關。又東南有仁江,東有湘江、洪江,皆流合於烏江。又西南有落閩水,東有樂安水,亦俱流入焉。又東南有河度關。西南有老君關。又東有三度關。西有落濛關。西北有崖門關、黑水關。北有海龍囤,有白石口隘。桐梓府東。萬曆二十九年四月以舊夜郎縣望草地置。北有僰溪,源出山箐,綦江之上流。
  真安州元珍州思寧長官司。明玉珍改真州。洪武十七年置真州長官司。萬曆二十九年四月改置。南有芙蓉江,自烏江分流,東北入於黔江。又有三江,東南流合於虎溪,亦注於黔江。西南距府二百里。領縣二。綏陽府東北。萬曆二十九年四月以舊綏陽縣地置。東有水德江,亦曰涪江,亦曰小烏江,流入彭水縣界。仁懷州西。萬曆二十九年四月以舊懷陽縣地置。東南有芙蓉江,西南有仁水,其下流俱注於烏江。
敘州府元敘州路,屬敘南等處蠻夷宣撫司。至元二十三年正月降為縣。洪武六年六月置府。領州一,縣九。北距布政司千二百里。
  宜賓倚。弘治四年八月建申王府,未之國,除。西有朱提山,舊產銀。西南有石城山。又西北有朝陽崖,大江經其下,又東經城東南,馬湖江來合焉。又西南有石門江,俗呼橫江,北入馬湖江。又東南有黑水,一名南廣溪,北入江。又西北有宣化縣,洪武中省,有宣化巡檢司。又西南有橫江鎮巡檢司。又南有摸索關。南溪府東。東濱大江,中有石笋灘,在縣西。又有銅鼓灘,在縣東。又南有青衣水,流入大江。慶符府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宜賓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南有石門山,石門江經其下。又西北有馬鳴溪,流入馬湖江。富順府東北。元富順州。洪武中降為縣。西南有虎頭山。東有金川,亦曰中水,即雒江也。又西有榮溪,東有鼇溪,俱流合焉。又西有鹽井。東有趙化鎮巡檢司。長寧府東南。元長寧軍,屬馬湖路。泰定二年十月改為州。洪武五年降為縣。治東西有二溪,竝冷水溪,三溪合流入大江,曰三江口。又東出虞公峽,曰淯溪,亦曰武寧溪,其下流入於大江。又治北有淯井,產鹽。東有梅洞堡巡檢司。興文府東南。元戎州,屬馬湖路。洪武四年降為縣,來屬。萬曆二年二月改曰興文。南有南壽山,又有思早江,又東有水車河,俱流入淯溪。西有武寧城,萬曆二年二月築,置建武守禦千戶所於此。所南有九絲城,所東南有李子關。縣東北有板橋巡檢司,後遷兩河口,仍故名。隆昌府東北。本富順縣隆橋馬驛。隆慶元年置縣,析榮昌、富順二縣及瀘州地屬之。西南有雒江。
  高州元屬敘南宣撫司。洪武五年降為縣,屬府。正德十三年四月復為州。舊治懷遠寨。正德十三年遷治中壩。東有復寧溪,即黑水之上流。南有江口巡檢司。北距府百五十里。領縣二:筠連州西。元筠連州,治騰川縣,屬永寧路,尋廢縣存州。洪武四年降州為縣,屬敘州府。六年十二月改屬綿州,尋仍屬敘州府。十年五月省入高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仍屬敘州府。正德十三年四月來屬。西有定川溪,下流與淯溪合。東南有三岔巡檢司。珙州東。元下羅計長官司,屬敘南宣撫司。明玉珍改為珙州。洪武四年降為縣。十年五月省入高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屬府。正德十三年四月來屬。西南有珙溪,下流入淯溪。南有鹽水壩巡檢司,後遷歇馬堡,仍故名。
龍安府元龍州,屬廣元路。明玉珍置龍州宣慰司。洪武六年十二月復置龍州。十四年正月改松潘等處安撫司。二十年正月仍改為龍州。二十二年九月改龍州軍民千戶所。二十八年十月升龍州軍民指揮使司,後復曰龍州。宣德七年改龍州宣撫司,直隸布政司。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改曰龍安府。領縣三。南距布政司四百八十里。
  平武倚。本名寧武,萬曆十八年四月置,後更名。州舊治在江油縣界之雍村。洪武六年徙於青州所。二十二年又徙於盤龍壩箭樓山之麓,即今治也。東南有馬盤山,又有石門山。東有涪江,有青川溪,下流合白水,入嘉陵江。西北有胡空關,又有黃陽關。東有鐵蛇關,西有大魚關,羊昌關、和平關,俱永樂中置。又東有棧閣,道出陝西文縣。又西有永濟橋,鐵索為之,達松潘衞。又東有青川守禦千戶所,洪武四年十月以舊青川縣置,屬四川都司。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來屬。所東有白水江。東北有明月關巡檢司。南有杲陽關。北有北雄關,接陝西文縣界。又有控夷關,萬曆中置。江油府東南。元省。明玉珍復置。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梓潼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屬劔州。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來屬。西有大匡山,與彰明縣界。東北有竇圌山。北有涪水,水上有涪水關。石泉府西南。元屬安州。洪武中,州廢,改屬成都府。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來屬。北有三面山,龍安水出焉。又東有湔水,東至江陽入江,有馬坪口巡檢司。北有松嶺關。西有石板關。東有奠邊關。東北有大方關。西北有上雄關。
馬湖府元馬湖路,屬敘南宣撫司。洪武四年十二月為府。領縣一,長官司四。東北距布政司千一百里。
  屏山倚。本泥溪長官司,洪武四年十二月置。萬曆十七年三月改縣。西有雷番山。南有馬湖江,其上源自黎州西徼外流入界,至此合金沙江,經府城東入宜賓縣界。中有結髮灘、鐵鎖灘、雞肝石灘,俱在府西。又有馬湖,湖在山頂,亦曰龍湖。東有悔泥溪巡檢司。又東有龍關。西有鳳關。又北有新鄉鎮,萬曆十七年三月建城,置戍焉。平夷長官司府西。洪武四年十二月置。舊治在司東。萬曆中,移於今治。南有馬湖江,又南有大汶溪,東有小汶溪,俱流合焉。蠻夷長官司府西,少南。洪武四年十二月置。南濱馬湖江,西有什葛溪,東有大鹿溪,俱流合焉。南有戎寧巡檢司。沐川長官司府西少北。元置。洪武四年十二月改為州,尋復。北有沐川,下流入大江。東有芭蕉溪,下流入馬湖江。雷坡長官司府西南。洪武四年十二月置。二十六年省。
鎮雄府元芒部路,屬雲南行省。洪武十五年正月為府。十六年正月改屬四川布政司。十七年五月升為軍民府。嘉靖五年四月改府名。萬曆三十七年五月罷稱軍民府。北有樂安山,與敘州府界。又西有白水,亦曰八匡河,源出烏撒界,流經此,境內諸川俱流入焉,下流至敘州府入大江。又南有苴斗河,下流入烏撒之七星關河。又北有鹹泉二,俱產鹽。有益良州、強州,元俱屬芒部路,洪武十七年後廢。又有阿頭、易溪、易娘三蠻部,元屬烏撒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芒部府。十七年又改阿頭部為阿都府,屬四川布政司。後俱廢。南有阿赫關,與烏撒界。領長官司五。北距布政司千五百八十里。
  白水江酬長官司正德十六年十一月置。懷德長官司府西。本却佐寨。威信長官司府南。本母響寨。歸化長官司府西南。本夷良寨。安靜長官司府西北。本落角寨。四司,俱嘉靖五年四月改置。
烏蒙軍民府元烏蒙路,後至元元年九月屬四川行省。洪武十五年正月為府,屬雲南布政司。十六年正月改屬四川布政司。十七年五月升為軍民府。西有涼山。北有界堆山,與敘州府界。西南有金沙江,下流合於馬湖江。南有索橋,金沙江渡處。北有羅左關。有歸化州,洪武十五年三月置,屬府,尋廢。東北距布政司千三百里。
烏撒軍民府元烏撒路,後至元元年九月屬四川行省。洪武十五年正月為府,屬雲南布政司。十六年正月改屬四川布政司。十七年五月升為軍民府。西有盤江,出府西亂山中,經府南為可渡河,入貴州畢節衞界。有可渡河巡檢司。又西有趙班巡檢司。又有阿赫關、鄔撒二巡檢司。東南有七星關。東有老鴉關,又有善欲關,皆與貴州畢節衞界。又南有倘唐驛,路出雲南霑益州。東北距布政司千八百五十里。
東川軍民府元東川路,屬雲南行省。洪武十五年正月為府。十七年五月升為軍民府,改屬四川布政司。二十一年六月廢。二十六年五月復置。西南有馬鞍山,府舊治在焉。尋移治萬額山之南。又西南有絳雲弄山,接雲南祿勸州界,下臨金沙江。又東南有牛欄江,自雲南尋甸府流入,至府北合金沙江。有藤索橋,在東北牛欄江上。東北距布政司千四百里。
潼川州元潼川府,直隸四川行省。洪武九年四月降為州,以州治郪縣省入,直隸布政司。北有涪江,南有中江流合焉。又西南有郪江,有鹽井。西南距布政司三百里。領縣七:
  射洪州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鹽亭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東有涪江。又東南有射江,亦曰彌江,亦曰梓潼水,自鹽亭縣流入,經縣東南之獨坐山,合於涪江。又東南有沈水,亦入涪江。有鹽井。中江州西。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州。十三年十一月復置。西南有可蒙山、銅官山,南有賴應山、私熔山,俱產銅。東南有中江,南有郪江,有鹽井。鹽亭州東,少北。北有紫金山。南有梓潼水。東有鹽亭水,自劔州南境流入,亦謂之瀰江。城東有鹽井。遂寧州東南。元遂寧州。明玉珍省州治小溪縣入焉。洪武九年四月降州為縣。東有銅盤山,又有涪江,北有郪江流入焉,謂之郪口。西有倒流溪,有鹽井。蓬溪州東南。元屬遂寧州。洪武十年五月省入遂寧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徙治故城之西南。西有明月山,下為明月池。又有伏龍山,下有火井。北有蓬溪,下流合於涪江,有鹽井。安岳州南。洪武四年於縣置普州。九年,州廢。西有岳陽溪,下流合於涪江,有鹽井。樂至州南,少西。成化元年七月置,屬州。正德九年改屬簡州。嘉靖元年四月還屬。有鹽井。
眉州元屬嘉定府路。洪武九年四月降為縣,仍屬嘉定州。十三年十一月復為州,直隸布政司。東有蟇頤山,西面臨江,下為蟇頤津。南有峨嵋山。東有玻瓈江,即大江也。南有思濛江,西南有金流江,一名難江,下流俱入大江。東南有魚耶鎮巡檢司。北距布政司百八十里。領縣三:
  彭山州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眉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東有彭亡山,亦曰平無山,俗呼為平模山。北有天社山。南有打鼻山。東北濱大江,內江自雙流縣流入焉,即牧馬川也,合流而南,亦曰武陽江,江中有鼓樓灘。又有赤水,亦自東北流入大江。丹稜州西。洪武六年十二月置,屬嘉定府。十年五月省入眉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來屬。東南有青衣水,源出盧山縣,流經此,下流至嘉定州入大江。青神州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嘉定州。十三年十一月復還屬。西有熊耳山,青衣水經其下。又東有大江。東南有松柏灘。東有犁頭灣巡檢司。
卭州元屬嘉定府路。洪武九年四月降為縣,仍屬嘉定州。成化十九年二月復為州,直隸布政司。西有古城山,產鐵。又東南有銅官山,產銅。西有相臺山,下有火井,又有鹽井。南有卭水,自雅州流入,至新津縣入大江。南有夾門關巡檢司。西有火井壩巡檢司。後移於州南二十五里。東北距布政司三百里。領縣二。
  大邑州北,少東。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卭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屬嘉定州。成化十九年二月還屬。西北有鶴鳴山,與崇慶州界。東有牙江,下流入卭水。蒲江州東南。元省入州。洪武六年十二月復置,屬嘉定府。成化十九年二月還屬。南有蒲水,源出名山縣,流經此,東入卭州界。西有雙路巡檢司。
嘉定州元嘉定府路。洪武四年為府。九年四月降為州,以州治龍遊縣省入,直隸布政司。東有三龜山。又有九頂山。大江在城東,亦曰通江。又西有陽江,即大渡河,自峨嵋縣流入,經城東烏尤山下,合於大江。又西南有青衣水,至城西雙湖,與陽江合。東南有金石井巡檢司,後廢。北距布政司二百六十里。領縣六。
  峩眉州西。西南有峩嵋山,有大峩、中峩、小峩,羅目江出焉。陽江在縣南,自黎州所夷界流入,與羅目江合。又西南有中鎮巡檢司,後徙治大圍山。又有土地關,接蠻界。夾江州西北。西有青衣水,又有洪雅川,合焉。洪雅州西北。元省入夾江。成化十八年五月復置。西北有青衣水。西有洪雅川。又有竹箐山巡檢司。犍為州東南。舊治玉津鎮。今治懲非鎮,洪武中徙此。東有大江。東北有四望溪流入焉。有四望溪口巡檢司。又北有石馬關巡檢司。榮州東。本榮州。洪武六年十二月置。九年四月降為縣。東有榮川水,有甕溪關、飛水關,俱洪武間置。又有大坪隘口,成化十二年八月置。威遠州東。洪武六年十二月置,屬嘉定府。十年五月省入榮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
瀘州元屬重慶路。洪武六年直隸四川行省。九年直隸布政司。舊治在州東茜草壩。洪武中徙此。城西有寶山。西南有方山。大江在東,一名瀘江,又名汶江,資水自州北來合焉,亦曰中江。又有瀘州衞,洪武二十一年十月置於州城,成化四年四月徙於州西南之渡船鋪。南有石棚鎮、北有李市鎮二巡檢司。又有江門、水流崖、洞掃等關堡,俱成化四年四月置。又南有龍透關,崇禎間修築。西北距布政司千五百五十里。領縣三。
  納溪州西南。北濱大江,城西有納溪水,自蕃部西南流合焉。有納溪口巡檢司。南有倒馬關、石虎關,俱通雲南、交阯路。江安州西,少南。北濱大江,有綿水西南流入之,謂之綿水口。又南有淯溪,又有涇灘,俱流合於綿水。有板橋巡檢司。合江州東少北。舊治在神臂山南。洪武初徙安樂山之麓,即今治也。又南有榕山,俗名容子山。北濱大江,西有之溪、北溪入焉,因謂之合江。又南有安樂溪,西北流入江安縣。
雅州元屬陝西行省吐蕃宣慰司。洪武四年以州治嚴道縣省入,直隸布政司。東有蔡山,一名周公山,其下有經水,一名周公水。又東南有榮水,一名長濆河,又有小溪,一名百丈河,至州界,俱合流於青衣江。北有金雞關。東北有金沙關。東北距布政司四百五十里。領縣三。
  名山州東北。洪武十年省入州。十三年十一月復置。東北有百丈山,旁有百丈縣,元屬州,洪武中省。西有蒙山。南有青衣江。榮經州西南。明玉珍省入嚴道縣。洪武中復置。東北有銅山。東有卭崍山,與黎州所界,上有九折坂。西有大關山,卭崍關在焉。北有長濆河,南有周公水,竝流入州界。西北有紫眼關,地接西番。又有碉門砦,亦曰和川鎮,元置碉門安撫司。洪武五年設碉門百戶所於此,其地興天全界。蘆山州西北。元曰瀘山,後省。洪武六年十二月復置,改為蘆山。東有盧山,青衣水出焉。南有三江渡,其水經多功峽,下流入平羌江。西北有臨關,舊曰靈關,正統初更名。有臨關巡檢司。又南有飛仙關。
永寧宣撫司元永寧路。洪武七年為永寧長官司。八年正月升宣撫司。天啟三年廢,地屬敘州府。故城在西。洪武十五年遷於今治。東南有獅子山。西北有青山。南有永寧河,東北流經瀘州境,入於大江。又東南有赤水河。東有魚浮關,洪武四年置。領長官司二。距布政司千八百里。
  九姓長官司司城西南。元九姓羅氏黨蠻夷長官千戶。洪武六年十二月改置。天啟六年改屬瀘州。南有通江溪,東北會於納溪之江門峽。西南有金鵞池。太平長官司元大壩軍民府,洪武中廢。成化四年四月改置。
天全六番招討司元六番招討司。洪武六年十二月改置,直隸四川布政司。二十一年二月改隸都司。東有多功山。南有和水,一名始陽河,亦名多功河,流入雅州青衣江。又西番境內有可跋海,其下流合雲南樣備水,流入交阯。又禁門關、紫石關亦俱在司西。又東有善所、張所、泥山、天全、思經、樂藹、始陽、樂屋、在城、靈關凡十百戶所。東距布政司五百五十里。
松潘衞元松州,屬雲南行省。洪武初因之。十二年四月兼置松州衞。十三年八月罷衞。未幾,復置衞。二十年正月罷州,改衞為松潘等處軍民指揮使司,屬四川都司。嘉靖四十二年罷軍民司,止為衞。東有雪欄山,上有關。南有紅花山。西北有甘松嶺。又北有大、小分水嶺。西有岷江,自陝西洮州衞流經此,亦曰潘州河。又東有涪江,出小分水嶺,東南流,入小河所界。北有潘州衞,洪武中,以故潘州置。二十年省入。又西有鎮夷關,永樂四年七月置。又西北有流沙關。又東有望山、雪欄、風洞、黑松林、三舍、小關子關。南有西寧、歸化、安化、新塘、北定、浦江六關。又有平夷關,萬曆十四年置。又南為鎮平關。又西北有漳臘堡,洪武十一年置。領千戶所一,長官司十六,安撫司五。東南距布政司七百六十里。
  小河守禦千戶所宣德四年正月置。北有師家山,一名文山,山麓有文山關。南有小河,即涪水也,東流入龍安府界,有鐵索橋跨其上。占藏先結簇長官司,蠟匝簇長官司,白馬路簇長官司,山洞簇長官司,阿昔洞簇長官司,北定簇長官司,麥匝簇長官司,者多簇長官司,牟力結簇長官司,班班簇長官司,祈命簇長官司,勒都簇長官司,包藏先結簇長官司,以上十三司,俱洪武十四年正月置。阿用簇長官司宣德十年五月置。潘斡寨長官司正統五年七月置。別思寨長官司宣德十年五月置。八郎安撫司永樂十五年二月置。麻兒匝安撫司宣德二年三月,以阿樂地置。阿角寨安撫司,芒兒者安撫司二司俱正統五年七月置。思曩日安撫司正統十一年七月置。
疊溪守禦軍民千戶所,本疊溪右千戶所,洪武十一年以古翼州置,屬茂州衞。二十五年改置。直隸都司。南有排柵山。西有汶江,南有黑水流合焉,謂之翼水。又南有南橋、中橋、徹底三關,北有永鎮橋關、鎮平關,西有疊溪橋關,東有小關,俱洪武十一年置。領長官司二。東南距布政司五百八十里。疊溪長官司所城北。鬱即長官司所城西。俱永樂元年正月置。
黎州守禦軍民千戶所,本黎州長官司,洪武九年七月置。十一年六月升安撫司,直隸布政司。萬曆二十四年降為千戶所,直隸都司。東北有聖鍾山,下有黎州,元屬陝西行省吐蕃宣慰司。洪武五年省州治漢源縣入州。永樂後廢。西北有飛越山,兩面皆接生羌界。西南有大田山,東麓為大田壩,萬曆二十四年立黎州土千戶所於此。又東有冲天山。南有避瘴山。西北又有笋筤山。南有大渡河,即古若水。洪武十五年六月置大渡河守禦千戶所,後徙司城西北隅。又西南有漢水,源出飛越山之仙人洞,亦曰流沙河,下流至試劔山,入大渡河。河南即清溪關,與建昌行都司界。西有黑崖關,洪武十六年置。又有椒子關,路通長河西等處。東北距布政司六百九十里。
平茶洞長官司元溶江、芝子、平茶等處長官司。洪武八年正月置,屬酉陽宣撫司。十七年直隸布政司。西有百歲山。哨溪出於其東,滿溪出於其西,合流入買賽河。北距布政司千六百七十里。
溶溪芝麻子坪長官司元溶江、芝子、平茶等處長官司。洪武八年改置,屬湖廣思南宣慰司。十七年五月直隸四川布政司。
安寧宣撫司,成化十三年二月置,領長官司二:懷遠長官司,宣化長官司俱成化十三年二月,與宣撫司同置。
酉陽宣慰司元酉陽州,屬懷德府。明玉珍改沿邊溪洞軍民宣慰司。洪武五年四月仍置酉陽州,兼置酉陽宣慰司,州尋廢。八年正月改宣慰司為宣撫司,屬四川都司。永樂十六年改屬重慶衞。天啟元年升為宣慰司。東南有酉水,流合平茶水,至湖廣辰州府合流於江,有寧俊江巡檢司。西北距重慶府四百九十里。領長官司三:石耶洞長官司司東南。元石耶軍民府。洪武八年正月改為長官司。邑梅洞長官司司南。元佛鄉洞長官司。明玉珍改邑梅沿邊溪洞軍民府。洪武八年正月改置。北有凱歌河,一名買賽河,自貴州平頭著可司流入,東入酉陽司界。麻兔洞長官司洪武八年正月置。
石砫宣慰司元石砫軍民宣撫司。明玉珍改安撫司。洪武八年正月為宣撫司,屬重慶衞。嘉靖四十二年改屬夔州衞。天啟元年升為宣慰司。東有石砫山。又有三江溪,即葫蘆溪之上流也。西南距夔州府七百五十里。
四川行都指揮使司元羅羅蒙慶等處宣慰司,治建昌路,屬雲南行省。洪武十五年罷宣慰司。二十七年九月置四川行都指揮使司。治建昌衞。領衞五、所八、長官司四。東北距布政司千四百八十里。
建昌衞軍民指揮使司元建昌路,屬羅羅蒙慶宣慰司。洪武十五年正月為府,屬雲南布政司,兼置衞,屬雲南都司。十月,衞府俱改屬四川。二十五年六月,府廢,升衞為軍民指揮使司。二十七年九月來屬。領守禦千戶所四、長官司三。南有瀘水,流入金沙江。又北有長河,南有懷遠河,西南有寧遠河,下流俱合於瀘水。又東有建安州、永寧州,又東有里州,東南有闊州,西南有瀘州、隆州,元俱屬建昌路,洪武十五年三月俱屬建昌府。東有北社縣,元屬永寧州,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尋改為碧舍縣。又西有德州,元屬德昌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德昌府。二十七年後,府州縣俱廢。又有建昌前衞指揮使司,洪武二十七年六月置,與建昌軍民衞同城,九月屬四川行都司,萬曆三年省。又東有建昌土衞,洪武十五年置,萬曆後廢。北有瀘沽巡檢司,即故瀘沽縣也。又南有麻刺巡檢司。又西南有打冲河、東南有白水、東有龍溪三巡檢司,後廢。又東北有老君關,有太平關。東南有甸沙關。又有金川堡。守禦禮州後千戶所。守禦禮州中中千戶所衞北。元禮州,屬建昌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建昌府,兼置二守禦所,屬衞。二十七年後,州廢。北有瀘沽縣,元屬禮州,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亦二十七年後廢。守禦打冲河中前千戶所衞西。洪武二十七年二月置。西有打冲河,蠻名黑惠江,一名納夷江,源出吐蕃,下流入金沙江。東北有水砦關。南有天星砦。守禦德昌千戶所衞南。洪武十五年置。南有德昌路,元屬羅羅蒙慶宣慰司,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屬雲南布政司,十月改屬四川布政司,二十七年後廢。昌州長官司衞南。元屬德昌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德昌府。永樂二年七月改置。威龍長官司衞東南。元威龍州,屬德昌路。洪武十五年三月以「龍」為「隆」,屬德昌府。永樂二年七月改置。普濟長官司衞西南。元普濟州,屬德昌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德昌府。永樂二年七月改置。
寧番衞軍民指揮使司元蘇州,屬建昌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建昌府。二十一年十月兼置蘇州衞,屬四川都司。二十五年六月,州廢,升衞為軍民指揮使司。二十六年三月更名,屬四川都司。二十七年九月來屬。南有南山,產銅。東有長河,亦名白沙江,南流會於瀘水。又有中縣,元屬建昌路。洪武十五年三月改屬永寧州。十七年改屬蘇州,後廢。又有沙陀關、羅羅關、九盤關。南有烏角關。北有北山關。又西有定番堡,萬曆十五年置。南距行都司百九十里。領千戶所一:守禦冕山橋後千戶所衞東。正統七年以冕山堡置。東有東河,與瀘沽河合,下流入金沙江。北有冕山關。
越巂衞軍民指揮使司。洪武二十五年七月置,屬四川都司。二十七年九月來屬。西有阿露山,亦曰大雪山。北有大渡河,與黎州界。又有魚洞河,南有羅羅河,合流入大渡河。又北有青岡關,有海棠關,有曬經關。南有小相公嶺關。西北有刺伯關。南距行都司百九十里。領千戶所一、長官司一。鎮西後千戶所衞北。弘治中置。卭部長官司衞東。元卭部州,屬建昌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建昌府,二十七年四月升軍民府,後仍為州,屬越巂衞。永樂元年五月改為長官司。東有平夷、歸化二堡,萬曆十五年開部夷地增置。
鹽井衞軍民指揮使司元柏興府,治閏鹽縣,屬羅羅蒙慶宣慰司。洪武十五年三月屬雲南布政司。二十四年二月降為州,省閏鹽縣入焉。二十六年六月,州廢,置衞,屬四川都司。二十七年九月來屬。南有柏林山。西有斛僰和山,產金。又西有鐵石山,出砮石。東北有打冲河,上有索橋。西有雙橋河,東有越溪河,俱流入打冲河。又治東有鹽井。北有金縣,元屬柏興府,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十七年後廢。又東有雙橋關。西有古德關。東南距行都司三百里。領千戶所一、長官司一:打冲河守禦中左千戶所衞東北。洪武二十五年置。馬刺長官司衞南。永樂初置。
會川衞軍民指揮使司,本會川守禦千戶所,洪武十五年置,屬建昌衞。二十五年六月升軍民千戶所。十一月升會川衞軍民指揮使司,屬四川都司。二十七年九月來屬。東南有土田山,產石碌,有葛砧山,產石青,東有密勒山,產銀礦。西南有金沙江,自雲南武定府流入界。又西有瀘水,南入焉,南有瀘沽河,亦流入焉。又南有搭甲渡巡檢司。東南有瀘津關。南有迷郎關,又有松坪關。西有永昌關,有大龍關。北有甸沙關,接建昌衞界。有會川路,元屬羅羅蒙慶宣慰司。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屬雲南布政司。十月改屬四川布政司。二十六年四月,府廢。墮其城。二十七年四月復置府,後復廢。又西有永昌州,南有武安州,又有黎漢州,元俱屬會川路,洪武十五年三月俱屬會川府,十月俱改為縣,二十四年二月復俱為州。東南有姜州,元屬建昌路,又有會理州,元屬會川路,洪武十五年三月俱改屬東川府。北有麻龍州,元屬會川路,洪武十五年三月改屬東川府。又有麻龍縣,洪武十七年改屬麻龍州。二十七年後,府州縣俱廢。西北距行都司五百里。領千戶所一:守禦述易千戶所衞西北。洪武二十五年閏十二月置。
江西
禹貢揚州之域。元置江西等處行中書省。治龍興路。太祖壬寅年正月因之。正月治吉安府。二月還治洪都。洪武三年十二月置江西都衞。與行中書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衞為都指揮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十三,州一,縣七十七。為里九千九百五十六有奇。北至九江,與江南、湖廣界。東至玉山,與浙江界。南至安遠,與福建、廣東界。西至永寧,與湖廣界。距南京一千五百二十里,京師四千一百七十五里。洪武二十六年編戶一百五十五萬三千九百二十三,口八百九十八萬二千四百八十二。弘治四年,戶一百三十六萬三千六百二十九,口六百五十四萬九千八百。萬曆六年,戶一百三十四萬一千五,口五百八十五萬九千二十六。
南昌府元龍興路,屬江西行省。太祖壬寅年正月為洪都府。癸卯年八月改南昌府。領州一、縣七:
  南昌倚。洪武十一年建豫王府。二十五年改為代王,遷山西大同。永樂初,寧王府自大寧衞遷此,正德十四年除。故城在東。今城,明太祖壬寅年改築。東湖在城東南隅。西有贛江,自豐城縣流入,東北入鄱陽湖,出湖口縣,入大江,亦曰章江。又東南有武陽水,上源自南豐縣旴江,北流經此,又東北入宮亭湖。南有市汊巡檢司。新建倚。西有西山,跨南昌、新建、奉新、建昌四縣之境。北有吳城山,臨贛江。東有鄱陽湖,即彭蠡也,俗謂之東鄱湖;其西與宮亭湖相接,謂之西鄱湖。西南有筠水,一名蜀江,自高安縣流入,合於章江。東北有趙家圍、西有烏山、北有吳城、西北有昌邑四巡檢司。豐城府南,少西。元富州。洪武九年十二月改為豐城縣。南有羅山,富水所出。又有柸山,豐水所出。西南有章江,豐水自南,富水自東南,俱流入焉。又東有雲韶水,自撫州流入,亦入於章江。南有沛源、西南有江滸口二巡檢司。又有河湖巡檢司,廢。又北有港口巡檢司,治大江口,後遷縣東北小江口,廢。進賢府東南。西南有金山,產金。北有三揚水,又有軍山湖,又北有日月湖,下流俱入於鄱陽湖。東有潤陂、東北有鄔子寨、北有龍山、東南有花園四巡檢司。奉新府西。西有百丈山,馮水所出,下流入於章江。又西有華林山,華林水出焉。又西北有藥王山,龍溪水出焉。二水合流,注於馮水。西有羅坊巡檢司。又有白沙巡檢司,廢。靖安府西北。西有毛竹山,接寧州界,雙溪水出焉,下流入於馮水。北有桃源山,桃源水所出,流與雙溪水合。又西北有長溪,源出名山,下流入於修水。武寧府西北。西有太平山。西北有九宮山。南有修水。
  寧州府西。元分寧縣,為寧州治。洪武初,改縣為寧縣,省州入焉。弘治十六年,升縣為州。西有幕阜山,修水發源於此,下流入鄱陽湖。又東有鶴源水,源發九宮山,下流合修水。西有杉市巡檢司,後遷於崇鄉北村。南有定江、又有八疊嶺二巡檢司,廢。東南距府三百六十里。
瑞州府元瑞州路,屬江西行省。洪武二年為府。領縣三。東北距布政司二百里。
  高安倚。北有米山。西北有華林山。又北有蜀江,自上高縣流入,東流匯於南昌之象牙潭而入章江,一名錦水。此別一蜀江,非出岷山之大江也。又南有曲水,亦東入章江。南有陰岡嶺、又有洪城二巡檢司,廢。上高府西南。南有蒙山,舊產銀鉛。西有天嶺。又西有蜀江,自萬載縣流入,至縣西北凌江口合新昌縣之鹽溪水。又有斜口水,源出蒙山,至縣西亦流入焉。西有離婁橋、又有麻塘二巡檢司。新昌府西。元新昌州。洪武初,降為縣。西有鹽溪水,一名若耶溪,南流至上高縣入於蜀江。又北有藤江,下流與鹽溪水合。西有黃岡洞、北有大姑嶺二巡檢司。
九江府元江州路,屬江西行省。太祖辛丑年為九江府。領縣五。南距布政司三百里。
  德化倚。南有廬山,亦曰匡廬。東南有鄱陽湖,湖中有大孤山。縣北濱大江,亦曰潯陽江,北岸為湖廣黃梅縣,南岸經湖口、彭澤二縣,而入南直東流縣境。江中有桑落州,與南直宿松縣界。又西有湓浦,自瑞昌縣流入,經城西,注於大江,所謂湓口也。又東南有女兒浦,源出廬山,東北入鄱陽湖。西有城子鎮巡檢司。又東有南湖觜、西有龍開河二巡檢司,後廢。德安府西南。南有博易山,古文以為敷淺原,博易水出焉,東南流入於鄱陽湖。東北有谷簾水,源出廬山,下流亦入鄱陽湖。瑞昌府西。西有清湓山,湓水出焉。北有大江,北岸與湖廣廣濟縣分界。湖口府東。北濱大江。南有上石鐘山。北有下石鐘山。又南有青山,在鄱陽湖中。西南即鄱陽湖,匯章、貢羣川之水,由此入江。南有湖口鎮巡檢司,後遷上石鐘山。西北有茭石磯鎮巡檢司,後遷於黃茅潭。彭澤府東,少北。濱大江。北有小孤山在江中,江濱有彭浪磯,與小孤對。東北有馬當山,橫枕大江。有馬當鎮巡檢司。西南有峰山、磯鎮二巡檢司。
南康府元南康路,屬江西行省。太祖辛丑年八月為西寧府。壬寅年四月改曰南康府。領縣四。南距布政司三百里。
  星子倚。西北有廬山。北有鞋山,在鄱陽湖中。湖東為宮亭湖,西北為落星湖。又西有谷簾水,下流入鄱陽湖。東有長嶺巡檢司,後遷縣南渚溪鎮,又遷縣東北青山鎮,仍故名。都昌府東。西南有石壁山,臨章江,東南為鄱陽湖,北有後港河,合諸水入焉。西北有左蠡巡檢司,濱湖。東南有柴棚巡檢司,在湖中。建昌府西南。元建昌州。洪武初,降為縣。西南有長山,南有修水,自寧州流入,亦謂之西河。東有蘆潭巡檢司。安義府西南。正德十三年二月析建昌縣安義等五鄉置。東有東陽新涇水,南有龍江水,俱流合於修水。
饒州府元饒州路,屬江浙行省。太祖辛丑年八月為鄱陽府,隸江南行省。尋曰饒州府,來隸。領縣七。西南距布政司二百四十里。
  鄱陽倚。正統元年,淮王府自廣東韶州府遷此。西北有鄱陽山,在鄱陽湖中。湖長三百里,闊四十里,亙南康、饒州、南昌、九江四府之境。南有鄱江,源出南直婺源縣及祁門縣,下流會於城東。又南則廣信上饒江來合焉,環城西北出,復分為二,俱入鄱陽湖,亦名雙港水。又東有東湖,一名督軍湖,流入鄱江。西北有棠陰巡檢司,遷於雙港口。北有石門鎮巡檢司。又東北有大陽埠。西有八字腦。餘干府南。元饒干州。洪武初,降為縣。西北有康郎山,濱鄱陽湖南涯,因名其水曰康郎湖。又西有族亭湖。又南有餘水,亦曰三餘水。又南有龍窟河,合於餘水,下入鄱江。有康山巡檢司,舊在康郎山上,後遷黃埠。西有瑞虹鎮,在鄱陽湖濱。樂平府東。元樂平州。洪武初,降為縣。東北有鳳遊山。南有樂安江,即鄱江之上流也。北有八澗鎮巡檢司。南有仙鶴鎮巡檢司,後遷萬年縣之荷溪鎮。浮梁府東。元浮梁州,洪武初降為縣。南有昌江,南直祁門縣之水俱流匯焉,鄱江之別源也。西北有桃樹鎮巡檢司,後遷縣東北勒上市。西南有景德鎮,宣德初,置御器廠於此。德興府東。東有銀山,舊產銀。北有銅山,山麓有膽泉,浸鐵可以成銅。西南有建節水,自弋陽縣流入。北有大溪,自南直婺源縣流入。下流俱合於樂安江。東有白沙巡檢司。西南有永泰巡檢司,廢。安仁府南,少東。南有錦江,亦名安仁港,自貴溪縣流入,西北入餘干境,為龍窟河。又東有白塔河,流合於錦江。南有白塔、東有田南二巡檢司,後廢。萬年府東南。正德七年以餘干縣之萬春鄉置,析鄱陽、樂平及貴溪三縣地益之。北有萬年山。東有桃源洞,桃源水出焉,經縣西南,下流為餘水。東北有荷溪鎮、北有石頭街二巡檢司,後俱廢。
廣信府元信州路,屬江浙行省。太祖庚子年五月為廣信府。領縣七。西北距布政司六百三十里。
  上饒倚。西北有靈山,舊產水晶。南有丁溪山,產鐵。又南有銅山。北有上饒江,自玉山縣流入,經城北,下流至鄱陽縣合於鄱江。又西有櫧溪,源出靈山,亦曰靈溪,流入上饒江。南有八坊場、東北有鄭家坊二巡檢司。玉山府東。有三清山。又有懷玉山,玉溪出焉,分二流,東入浙,西為上饒江。東南有柳都寨巡檢司。弋陽府西。南有軍陽山,舊產銀。東有弋陽江,即上饒江下流也,又有弋溪流合焉。又有葛溪,源出上饒縣靈山,下流入鄱江。又有信義港,自福建邵武流入,合於葛溪。貴溪府西。西南有象山,又有龍虎山,上清宮在焉。其南為仙嚴。又南有薌溪,亦名貴溪,上流即上饒江也。又有須溪,自福建光澤縣流入,來合焉。南有管界寨巡檢司。西有神前街巡檢司,本神峰寨,在縣北,後遷潭溪,更名。鉛山府南。元鉛山州,直隸江浙行省,治在八樹嶺之南。洪武初,降為縣,遷於今治。西南有銅寶山,湧泉浸鐵可以為銅。又有鉛山,產鉛銅及青綠。北有鵝湖山。南有分水嶺,與福建崇安縣界,上有分水關巡檢司。又有紫溪嶺,紫溪水出焉。北有上饒江,至汭口,與紫溪、桐木、黃蘗諸水合流,入弋陽縣界,謂之鉛山河口。又東北有石溪,亦流合上饒江。西南有石佛寨巡檢司,後遷善政鄉湖坊街。又西有駐泊巡檢司,治汭口鎮,廢。永豐府南。東南有平洋山,舊產銀礦。南有永豐溪,源出福建浦城縣界,下流至上饒縣界合玉溪。又東有永平溪,西會杉溪及諸溪谷之水,注於永豐溪。東有柘陽寨巡檢司。又有杉溪寨巡檢司,廢。興安府西。嘉靖三十九年八月以弋陽縣之橫峰寨置,析上饒、貴溪二縣地益之。縣南有宋溪,源并出靈山,下流入上饒江。東有丫嚴寨巡檢司,後廢。
建昌府元建昌路,屬江西行省。太祖壬寅年正月為肇慶府,尋曰建昌府。領縣五。西北距布政司四百里。
  南城倚。永樂二十二年建荊王府。正統十年遷於湖廣蘄州。成化二十三年建益王府。西南有麻姑山。東有旴江,一名建昌江,自南豐縣流入,下流入金谿縣。東有藍田、北有伏牛二巡檢司。又南有曾潭、北有岳口二巡檢司,廢。又東南有杉關,接福建光澤縣界。南豐府南,少西。元南豐州,直隸江西行省。洪武初,降為縣,南有軍山。又東南有百丈嶺,與福建建寧縣分界。又有旴水。東南有龍池巡檢司,本黃沙源坪,在縣西南,後遷縣南雙港口,又遷縣東南百丈嶺,又遷刊都,尋又遷於此,更名。又南有太平、北有仙君二巡檢司,廢。新城府東南。西有福山,黎水出焉,經縣西,下流會於旴江。又東有飛猿嶺,飛猿水出焉,下流至南城縣入於旴江。又有五福港,源出杉關,流與飛猿水合。東南有極高巡檢司,遷水口村,後遷縣南德勝關,又遷縣東洵口,仍故名。西南有同安巡檢司,後遷縣西樟村,尋復。廣昌府西南。西北有金嶂山。西南有梅嶺。又南有血木嶺,旴水出焉,經城南,流入南豐縣。西南有秀嶺、南有泉鎮二巡檢司。瀘溪府東南。本南城縣瀘溪巡檢司,萬曆六年十二月改為縣。東有瀘溪,源出福建崇安縣之五鳳山,流至縣,又北入於安仁港。
撫州府元撫州路,屬江西行省。太祖壬寅年正月為臨川府,尋曰撫州府。領縣六。北距布政司二百四十里。
  臨川倚。南有靈谷山。西有銅山,舊產銅。城東有汝水,上源接旴江,自金谿縣流入,東合於章江。又西有臨水,源出崇仁縣,流合汝水。北有溫家圳、南有青泥、西有清遠三巡檢司。又有白竿巡檢司,後廢。崇仁府西。南有巴山,一名臨川山,臨水出焉,亦曰巴水。又南有華蓋山,西寧水出焉,下流俱合於汝水。又西南有寶唐山,寶唐水出其下,北合縣境諸溪,入於臨水。東有周坊巡檢司。又西北有丁坊、南有河亭二巡檢司,廢。金谿府東南。東有金窟山,舊產金。又有雲林山,跨撫、信、建昌三府境。又有崖山,接貴溪縣界。南有福水,即旴水下流也,自南城縣流入,北合清江水,又北合石門港水。又北流為苦竹水,又西流為臨川縣之汝水。宜黃府西南。東有宜黃水,下流入汝。南有止馬寺巡檢司。又有上勝巡檢司,廢。樂安府西南。西北有大盤山,與新淦、永豐二縣界,寶唐水出焉,下流合於臨水。東有芙蓉山,鰲溪水出焉,下流合於贛水。北有龍義、又有望仙二巡檢司。又西北有南平巡檢司,後廢。東鄉府東。正德七年八月以臨川縣之孝岡置,析金谿、進賢、餘干、安仁四縣地益之。西南有汝水。東北有橫山、西北有古熂二巡檢司,後廢。
吉安府元吉安路,屬江西行省。太祖壬寅年為府。領縣九。東北距布政司五百九十里。
  廬陵倚。北有螺山,南有神岡山,兩山相望,贛江經其下。又北經城東,又北經虎口石,流入峽江縣,為清江。南有富田、西有井岡、西南有敖城三巡檢司。泰和府南,少西。元太和州。洪武二年正月改為泰和縣。東有王山,亦名匡山。贛江在城南,自萬安縣流入,經縣西之牛吼石,而東北入廬陵縣界。又南有雲亭江,一名繒水,源出興國縣,北流至珠林口,注於贛江。西有旱禾市、東北有花石潭、東南有三顧山三巡檢司。吉水府東北。元吉水州。洪武二年正月降為縣。東有東山。北有王嶺。又東北有吉文水,贛水之支流。北有白沙巡檢司,遷縣西北三曲灘上,仍故名。永豐府東。東有郭山。南有石空嶺,又有恩江,下流入於贛江。東南有層山、南有沙溪、又有表湖三巡檢司。又東北有視田巡檢司,後廢。安福府西,少北。元安福州。洪武二年正月降為縣。西有盧蕭山,盧水出焉,經城北,東流與王江合,又東合禾水,至廬陵縣神岡山下入於贛江。南有黃茆巡檢司,治黃陂寨,後遷縣西時礱鎮,西有羅塘巡檢司,治洋澤,後遷江背,俱仍故名。龍泉府西南。東南有錢塘山。西有石含山。南有遂水,東流入於贛江。西北有北鄉巡檢司。西南有禾源巡檢司,後遷縣西左安司,仍故名。西有秀洲巡檢司,本金田,在縣北,後遷治,更名。萬安府南。東有蕉源山,產鐵。城西有贛江,江之灘三百里,在縣境者十八灘,皇恐為最險。又南有皁口江,自贛縣北注於贛江。有造口巡檢司,在縣西南。又東北有灘頭巡檢司,又東南有西平山巡檢司,廢。永新府西南。元永新州。洪武二年正月降為縣。東南有義山。西有秋山,一名禾山,禾水出焉,一名永新江,下流至泰和縣入於贛江。東南有上坪寨、西北有栗傳寨、又有禾山寨、又有新安寨四巡檢司。永寧府西南。北有七溪嶺。西有漿山水,源自湖廣茶陵州界,流經縣南,合於永新縣之禾江。西有升鄉寨巡檢司。西南有礱頭寨巡檢司,尋廢。
臨江府元臨江路,屬江西行省。太祖癸卯年為府。領縣四。東北距布政司二百七十里。
  清江倚。東有閣皁山,亙二百餘里。南有贛江,一名清江,有清江鎮巡檢司。又有袁江,自新喻縣流入,至縣南合焉。西有蕭水,南有淦水,至縣東清江鎮,亦俱合於贛江。西南有太平市巡檢司,廢。新淦府南。元新淦州。洪武初降為縣。西北有離嶺,淦水出焉。又西有清江。又南有象江,有泥江,俱流入於清江。東有枉山巡檢司,後遷藍橋,尋復。新喻府西。元新喻州,洪武初,降為縣。西有銅山,舊產銅。北有蒙山。南有渝水,即袁江,潁江水北流入焉。北有水北墟巡檢司。峽江府南。本新淦縣之峽江巡檢司,嘉靖五年四月改為縣,析新淦縣六鄉地益之。南有玉笥山,又有贛江,亦名峽江,有黃金水流合焉。
袁州府元袁州路,屬江西行省。太祖庚子年為府。領縣四。東北距布政司三百九十里。
  宜春倚。南有蟠龍山,又有仰山。又秀江在城北,源出萍鄉縣,流經府西,亦曰稠江,即袁江之上源也。西有黃圃、南有澗富嶺二巡檢司。分宜府東。東有鍾山峽。西有昌山峽。秀江經兩峽中,入新喻縣境,為喻水。萍鄉府西。元萍鄉州,洪武初降為縣。東有羅霄山,羅霄水出焉,分二派。東流者為盧溪水,下流為秀江,入宜春縣界。西流者入湖廣醴陵縣界,合淥水。又西有萍川水,亦曰陽岐水,西流經縣南,下流合淥水。北有安樂鎮、東南有大安里二巡檢司。又西有草市巡檢司,後遷於插嶺關,仍故名。又西有湘東市。東有盧溪鎮。萬載府北。北有龍江,下流即瑞州府之蜀江。東北有康樂水入焉。西有鐵山界巡檢司。又有高村鎮巡檢司,尋廢。
贛州府元贛州路,屬江西行省。太祖乙巳年為府。領縣十二。西北距布政司一千一百八十里。
  贛倚。南有崆峒山,章、貢二水夾山左右,經城之東西。貢水一名東江,自福建長汀縣流入府界。章水一名西江,自湖廣宜章縣流入府界。至城北,合流為贛江。北有桂源巡檢司,後遷攸鎮。東北有磨刀寨巡檢司,後遷石院鋪。南有長洛巡檢司,後遷縣西黃金鎮。俱仍故名。雩都府東。東北有高沙寶山。又北有雩山,雩水出焉,合寧都、會昌諸水,繞城而西,至贛縣,合於貢水。東北有平頭寨巡檢司。又有印山、又有青塘二巡檢司,後廢。信豐府東南。東有桃江,自龍南縣流入,經縣北,為信豐江,下流入於貢水。東南有新田巡檢司。西有桃枝墟,又有黃田、覃塘,又東有新設四巡檢司,後廢。興國府東北。北有覆笥山。東北有瀲江,西南流,合雩水入貢江。東有衣錦鄉、東北有迴龍寨二巡檢司。會昌府東,少南。元會昌州,洪武初降為縣。南有四望山,下有羊角水隘。北有湘洪水,即貢水,西北流,會雩水。南有湘鄉寨、北有承鄉鎮二巡檢司。又西有河口巡檢司,後廢。安遠府南。元屬寧都州,洪武初改屬府。西有安遠水,亦曰廉水,流入會昌縣之貢水。又南有三百坑水,下流入廣東龍川縣。西北有板口巡檢司。寧都府東北。元寧都州,洪武初降為縣。西北有金精山。北有梅嶺。南有寧都水,與散水、篔簹、曲陽、黃沙、長樂五水合,又東北有虔化水,下流俱入於雩水。又有梅川水,出梅嶺,下流亦經雩都縣入貢水。東南有下河寨巡檢司。瑞金府東。元屬會昌州,洪武初改屬府。東北有陳石山,綿江出焉,流至縣南入貢水,又西入會昌縣,為湘洪水。西北有瑞林、東北有湖陂二巡檢司。東南有古城鎮,路出福建長汀縣。龍南府南。元屬寧都州,洪武初改屬府。西南有冬桃山,桃水出焉,東北流會諸水,至縣北宮山下,與渥、濂二水合為三江口,又北流為信豐縣之桃江。有冬桃隘,崇禎初,移定南縣下歷巡檢司駐焉。石城府東北。元元貞元年十一月屬寧都州,洪武初改屬府。北有牙梳山。東有霸水,西南合虔化水,入貢江。北有捉殺寨巡檢司,後遷縣西赤江市,仍故名。定南府東南。隆慶三年三月以龍南縣之蓮莆鎮置。析安遠、信豐二縣地益之。西北有程嶺,又南有神仙嶺。東有指揮峰。東北有九洲河,下流會於信豐縣之桃江。東北有下歷巡檢司,後遷高砂蓮塘,又遷龍南縣冬桃隘。長寧府東南。萬曆四年三月以安遠縣之馬蹄岡置,析會昌縣地益之。東南有頂山,又南有大帽山,俱接閩、廣境。又東有尋鄔水,流入廣東龍川縣界。西北有黃鄉巡檢司。南有新坪巡檢司,本大墩,後更名。北有雙橋、南有丹竹樓二巡檢司,後廢。
南安府元南安路,屬江西行省。太祖乙巳年為府。領縣四。東北距布政司一千五百二十里。
  大庾倚。西南有大庾嶺,五嶺之一,亦名梅嶺,上有關曰梅關。又有章江,亦曰南江,亦曰橫江,下流與貢水合。西有鬱林鎮巡檢司,治晶都村,後遷浮江隘,又遷黃泥港,東北有赤石嶺巡檢司,治峰山里,後遷小溪城,又遷峰山新城,後遷峰山水西村,俱仍故名。又縣南有水南城,與府城隔江對峙,嘉靖四十年築。西北有新田城。又北有鳳凰城,又西有楊梅城,俱嘉靖四十四年築。又東有九所城。亦嘉靖四十四年築。南康府東北。西北有禽山,禽水出焉,東流至南壄口入於章江。北有羊嶺山。南有芙蓉江,即章江。東北有潭口鎮、北有相安鎮二巡檢司。上猶府東北。元永清縣,洪武初更名。西有書山,一名太傅山。東有大猶山,猶水出焉,下流至南康縣,入於章江。西有浮龍巡檢司,後遷太傅村,仍故名。崇義府北。正德十四年三月以上猶縣之崇義里置,析大庾、南康二縣地益之。西南有聶都山。西有桶岡。又有章江,自湖廣宜章縣流入,又有橫水,經縣南,又西南有左溪,下流俱合章江。西北有上保巡檢司,本過步,後遷治,更名。西南有鉛廠巡檢司,本在鉛山,後遷聶都,東南有長龍巡檢司,本治隆平里,後遷縣東北尚德里江頭,俱仍故名。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明史  卷四十四‧志第二十  地理五 湖廣 浙江
湖廣
禹貢荊揚梁豫四州之域。元置湖廣等處行中書省,治武昌路。又分置湖南道宣慰司治天臨路屬焉。又以襄陽等三路屬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又分置荊湖北道宣慰司治中興路并屬焉。太祖甲辰年二月平陳理,置湖廣等處行中書省。洪武三年十二月置武昌都衞。與行中書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衞為湖廣都指揮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十五,直隸州二,屬州十七,縣一百有八,宣慰司二,宣撫司四,安撫司五,長官司二十一,蠻夷長官司五。為里三千四百八十有奇。北至均州,與河南、陝西界。南至九疑,與廣東、廣西界。東至蘄州,與江南、江西界。西至施州,與四川、貴州界。距南京一千七百一十五里,京師五千一百七十里。洪武二十六年編戶七十七萬五千八百五十一,口四百七十萬二千六百六十。弘治四年,戶五十萬四千八百七十,口三百七十八萬一千七百一十四。萬曆六年,戶五十四萬一千三百一十,口四百三十九萬八千七百八十五。
武昌府元武昌路,屬湖廣行省。太祖甲辰年二月為府。領州一,縣九。
  江夏倚。洪武三年四月建楚王府於城內黃龍山。東有黃鵠山,下為黃鵠磯,臨大江。又南有金水,一名塗水,西流至金口入江,有金口鎮巡檢司。又北有滸黃洲、西南有鮎魚口鎮二巡檢司。武昌府東。西有樊山,一名西山,產銀銅鐵及紫石英。南有神人山,其下為白鹿磯。西有西塞山,與大冶縣界。北濱江,中有蘆洲,亦曰羅洲。又西南有樊港,一名樊溪,又名袁溪,匯縣南湖澤凡九十九,北入大江,曰樊口。又東有南湖,一名五丈湖,通大江。東有金子磯鎮、又有赤土磯鎮、西南有白湖鎮三巡檢司。南有金牛鎮、西有三江口鎮二巡檢司,後廢。嘉魚府西南。西有赤壁山,與江夏縣界。北岸對烏林。西北濱大江,有陸水流入焉,曰陸口,亦曰蒲圻口。東北有簰洲鎮、西南有石頭口鎮二巡檢司。蒲圻府西南。西有蒲首山。南有蒲圻河,即陸水也。又西有蒲圻湖。西南有新店等湖,下流至嘉魚縣之石頭口,注於大江。西南有羊樓巡檢司。咸寧府東南。陳友諒時徙治河北。洪武中復還故城,即今治也。西有淦水,即金水之別名。崇陽府南。西有岩頭山。西南有龍泉山。東北有壺頭山,下有壺頭港,亦曰崇陽港,匯羣川西合陸水,又名雋水。通城府西南。南有錫山,舊產銀錫。北有陸水,自巴陵縣流入。
  興國州元興國路,屬湖廣行省。太祖甲辰年二月為府。洪武九年四月降為州,以州治永興縣省入,來屬。北有銀山,西有黃姑山,舊俱產銀。南有太平山,與九宮山接。東有大坡山,產茶。東北有大江。東有富池湖,亦曰富水,北流注於江,有富池鎮巡檢司。又東北有黃顙口鎮巡檢司。西北距府三百八十里。領縣二:大冶州西北。北有鐵山,又有白雉山,出銅礦。又東有圍爐山,出鐵。又西南有銅綠山,舊產銅。大江在北。有道士洑巡檢司。通山州西,少南。東南有九宮山,寶石河出焉,下流合於富水。東有黃泥壠巡檢司。
漢陽府元屬湖廣行省。洪武九年四月降為州,屬武昌府。十三年五月復為府。屬湖廣布政司,尋屬河南。二十四年六月還湖廣。領縣二。西北距布政司,隔江僅七里。
  漢陽倚。洪武九年四月省。十三年五月復置。大別山在城東北,一名翼際山,又名魯山。漢水自漢川縣流入,舊逕山南襄河口入江。成化初,於縣西郭師口之上決,而東從山北注於大江,即今之漢口也,有漢口巡檢司。大江自巴陵縣西北接洞庭之水,流入府境,至此與漢水會。又西南有沔水,即漢水支流也,仍合漢入江。又有沌水,大江支流也,自沔陽州流入,仍入大江,謂之沌口,有沌口巡檢司。又有弇水,在大江南岸,至弇口入江。又北有灄水,亦漢水支流也,有淪水流合焉,下流注於大江。又西有太白湖,江北諸水多匯焉。西有蔡店鎮、西南有新灘鎮二巡檢司。又西南有百人磯鎮巡檢司,後遷於東江腦。漢川府西,少北。元屬漢陽路。洪武九年四月改屬武昌府。十三年五月還屬。南有小別山,一名甑山,又有陽臺山。西南有漢水。東有溳水,自雲夢縣來,南入漢,謂之溳口。北有劉家塥巡檢司。
黃州府元黃州路,屬河南江北行省。太祖甲辰年為府,屬湖廣行省。九年屬湖廣布政司,尋改屬河南。二十四年六月還屬湖廣。領州一,縣八。西南距布政司百八十里。
  黃岡倚。南有故城。洪武初,徙於今治。南濱大江,西北岸有赤鼻磯,非嘉魚之赤壁。西有三江口,其上流水分三派,至此合流。中有新生洲,又有崢嶸洲。東有巴河,西有舉水,俱入於江。江濱西有陽邏鎮、北有團風鎮、又西北有中和鎮三巡檢司。又有鹿城關,有大活關。又東北有陰山關。麻城府北。東有龜峰山,舉水出焉,流入黃岡縣。東南有長河,又南有縣前河流入焉,下流注於江西。有雙城鎮、鵝籠鎮,東北有虎頭關三巡檢司。又西北有木陵關,在木陵山上。東北有陰山關,在陰山上。又北有黃土關,與木陵、虎頭、白沙、大城為五關。又西有岐亭鎮,嘉靖五年築城。黃陂府西。東南濱大江,有武湖自西來,入於江,曰武口,又曰沙武口,亦曰沙洑口。又西有灄水,自漢陽流入江,曰灄口。北有大城潭鎮巡檢司。又北有白沙關,即麻城五關之一也。黃安府西北。嘉靖四十二年以麻城縣之姜家畈置,析黃岡、黃陂二縣地益之。東有三角山,接蘄水、羅田、蘄州界。又有東流河,下流出團風口入江。西有西河,又有雙河,合流出灄口,入漢。又北有雙山關巡檢司。西北有金扃關,亦曰金山關,與河南羅山縣界。蘄水府東,少南。元屬蘄州路。洪武九年四月屬蘄州。十一年十月改屬府。西南濱大江。南有浠水,源出英山縣,流經縣境西南入江。又東有蘭溪,東南流入浠水。又北有巴水,源出縣之板石山,流入黃岡縣界。有蘭溪鎮、巴河鎮二巡檢司。羅田府東北。元屬蘄州路。洪武九年四月屬蘄州。十一年十月改屬府。東南有浠水。西北有平湖水。南有官渡河,亦名縣前河,平湖水流入焉,下流合黃岡縣之巴河,入大江。東北有多雲鎮巡檢司,又有栗子關,又有上岐嶺、中岐嶺、下岐嶺等關。西北又有平湖關。
  蘄州元蘄州路,屬河南江北行省。太祖甲辰年為府。九年四月降為州,以州治蘄春縣省入,來屬。正統十年,荊王府自江西建昌遷此。東北有百家冶山,產蘄竹。南濱江。東北有蘄水,出大浮山,經州北,匯為赤東湖,西南流,接蘄水縣界,注於大江。西有茅山鎮、北有大同鎮二巡檢司。西距府二百十里。領縣二。廣濟州東北。南濱江,江中有中洲。崇禎末遷治於此,尋復故。又有武山湖、馬口湖皆流通大江。南有武家穴鎮、西南有馬口鎮二巡檢司。黃梅州東北。東南有礦山,舊產鐵。大江在南,江濱有太子洑。又南有縣前河,由小池口入江。西南有新開口鎮巡檢司,屢圮於江,內徙。又南有靖江觜鎮巡檢司。
承天府元安陸府,屬荊湖北道宣慰司。太祖乙巳年屬湖廣行省。洪武九年四月降為州,直隸湖廣布政司。二十四年六月改屬河南,未幾還屬。弘治四年,興王府自德安府遷此。嘉靖十年升州為承天府。十八年建興都留守司於此。領州二,縣五。東南距布政司五百七十里。
  鍾祥倚。洪武二十四年建郢王府,永樂十二年除。二十二年建梁王府,正統六年除。元曰長壽縣,元末廢。洪武三年復置。九年四月省入州。嘉靖十年八月復置,更名。東有樠木山,一名青泥山。北有松林山,興獻王陵寢在焉,嘉靖十年賜名純德山,置顯陵縣於此。明末,縣廢。西濱漢水。北有直河,自隨州流入,有滶水流合焉。又有豐樂水,又東有臼水,俱注於漢水。京山府東。南有縣河,下流至景陵縣,入漢江。又東北有撞河,自隨州流入,至漢川縣入漢江,或謂之富水。潛江府東南。元屬中興路。洪武十年八月來屬。北有漢水。西北有潛水,即漢水分流,經縣東南入於漢。又東南有深江,又南有恩江,皆漢水支分也。西南有沱水,為江水之分流,經縣南,有重湖環繞,又東匯於漢水。
  荊門州元治長林縣,屬荊湖北道宣慰司。洪武九年四月改為縣,省長林縣入焉,屬荊州府。十三年五月復為州,仍屬荊州府。嘉靖十年八月來屬。東南有章山,即內方山也。漢水逕其東,亦曰沔水。又西有權水,東南有直江,一名直河,又有陽水,一名建水,皆流入焉。南有荊門守禦千戶所。北有宜陽守禦千戶所。東南有建陽鎮、新城鎮,西北有仙居口,北有樂仙橋四巡檢司。東北距府九十里。領縣一:當陽州西。元屬荊門州。洪武九年改屬荊州府。十年五月省入荊門縣。十三年五月復置,仍屬州。東南有方城,洪武初移治於此。十三年復故。南有玉泉山,玉泉水出焉。北有沮水,源出房陵縣,逕縣東南,合榕渡,與漳水會,下流至枝江縣,入於大江。北有漳河口巡檢司。
  沔陽州元沔陽府,屬荊湖北道宣慰司。洪武九年四月降為州,以州治玉沙縣省入,直隸湖廣布政司,尋直隸河南。二十四年六月還直隸湖廣。嘉靖十年十二月來屬。東南有黃蓬山,其下為黃蓬湖。南有大江。北有漢水。東有太白湖,州西十四湖之水悉匯焉,由漢陽縣之沌口入於大江。又南有長夏河,江水支流也,亦曰夏水。西北有襄水,漢水支流也,至州東北瀦口合流,東入於沔水。東有沙鎮、西南有茅鎮二巡檢司。西北距府三百二十五里。領縣一:景陵州西北。南有沔水。西南有楊水,北注沔,謂之楊口,亦曰中夏口,又曰楊林口。又有中水,流合楊水,曰中口。東有乾鎮巡檢司。
德安府元屬荊湖北道宣慰司。洪武元年十月屬湖廣行省。九年四月降為州,屬黃州府。十一月屬武昌府。十三年五月復為府,屬湖廣布政司。二十四年六月改屬河南,未幾還屬。領州一,縣五。東南距布政司四百里。
  安陸倚。成化二十三年建興王府。弘治四年遷於安陸州。八年建岐王府,十四年除。正德元年,壽王府自四川保寧府遷此,嘉靖二十四年除。四十年建景王府,四十四年除。洪武初,縣省。十三年五月復置。東有章山,即豫章山。溳水在城西,俗稱府河,亦曰石潼河,又西有漳水入焉,謂之漳口。南有高覈鎮巡檢司,後移於隨州之合河店。雲夢府東南。西南有溳水。東有興安鎮巡檢司,後廢。應城府西南。洪武九年四月屬黃州府。十年五月省入雲夢縣。十三年五月復置。西北有西河,下流入漢水。又峙山鎮巡檢司亦在西北。孝感府東南。洪武九年四月屬黃州府。十年五月省入德安州。十三年五月復置。北有澴水,下流入於漢水。南有淪河,自溳河分流至漢陽,合灄水入江。北有小河溪、東南有馬溪河二巡檢司。
  隨州。洪武二年正月以州治隨縣省入。九年四月降為縣,屬黃州府。十年五月省入應山縣。十三年五月復升為州。西有大溪山,溳水出焉,下流至漢川縣入漢水。又西有大洪山,漳水所出。西北有溠水,源出栲栳山,又有水流入焉。又南有浪水,源出大猿山,下流俱注於溳水。又西北有合河店、東北有出山鎮二巡檢司。東南距府百八十里。領縣一:應山州東。洪武初省。十三年五月復置。西有雞頭山,澴水出焉。西南有溳水。東有白泉河,與澴水合,入孝感縣界。西北有杏遮關巡檢司,即平靖關,義陽三關之一。又西南有平里市巡檢司。又東北有武陽關,一名武勝關,又名禮山關,亦義陽三關之一。
岳州府元岳州路,屬湖廣行省。太祖甲辰年為府。洪武九年四月降為州,直隸布政司。十四年正月復為府。領州一,縣七。東北距布政司五百里。
  巴陵倚。洪武九年四月省,十四年復置。西南有巴邱山。又有君山,在洞庭湖中。大江在西北。洞庭湖上納湘、澧二水,自西南來合,謂之三江口。湖之南有青草湖,又西曰赤沙湖,謂之三湖。沅、漸、元、辰、敘、酉、澧、澬、湘九水,皆匯於此,故亦名九江。東南有湖,亦名翁湖。南有鹿角巡檢司。臨湘府東北。東南有龍窖山,跨臨湘、通城、當陽、蒲圻四縣界。西南有城陵磯,又有道人磯,皆濱大江,有城陵磯巡檢司。又南有土門鎮、東北有鴨欄磯二巡檢司。華容府西北。東有東山,又有石門山。大江在北。又有華容河,自大江分流,南達洞庭湖。南有澧水,東流入洞庭湖。西南有赤沙湖,與洞庭湖接。南有明山古樓巡檢司。又東北有黃家穴巡檢司,後移於塔市。北有北河渡巡檢司,後廢。平江府東南。元平江州,洪武三年降為縣。北有永寧山。東北有幕阜山。東有汨水,西南流,昌水北流入焉。東北有長壽巡檢司。
  澧州元澧州路,屬湖廣行省。太祖甲辰年為府。九年四月降為州,以州治澧陽縣省入,屬常德府。三十年三月來屬。元元貞末徙治新城。洪武五年復舊治。東有關山。西南有大浮山,跨石門、武陵、桃源三縣界。南有澧水,一名蘭江,亦曰繡水。其東有澹水,北有涔水,俱流入焉。東有嘉山鎮巡檢司。東距府二百七十里。領縣三:安鄉州東南。西有澧水,一名長河。北有涔水。石門州西。南有澧水。西北有渫水,亦名添平河,自添平所南流入焉。慈利州西,少南。元慈利州,洪武二年降為縣。西南有天門山,有檳榔洞,與猺分界。又西有崇山。又有歷山,澧水出焉,下流至華容縣入於洞庭湖。又西有漊水,源出四川巫山縣,東流合諸溪澗之水,至縣西匯於澧水,亦曰後江。西南有永定衞,洪武中置,二十三年八月徙於永順宣慰司之芋岸坪。西北有龍伏關,東南有後平關、黑崇關,謂之永定三關。所屬曰大庸守禦千戶所,本大庸衞,在衞西,洪武九年四月置,三十一年改為所,曰茅岡長官司,在衞東北,正統中永定衞置。北有九溪衞,洪武二十三年六月置,有九淵、野牛、三江口、閘口四關。所屬曰守禦添平千戶所,在衞北,洪武二年置。曰守禦安福千戶所,在衞西北,洪武二十三年九月置。曰守禦麻寮千戶所,在衞北,洪武四年置。曰桑植安撫司,本桑植、荒溪等處宣撫司,在衞西北,太祖丙午年二月置,後廢,永樂四年十一月改置。
荊州府元中興路,屬荊湖北道。太祖甲辰年九月改為荊州府,屬湖廣行省。吳元年十月置湖廣分省於此,尋罷。九年屬湖廣布政司,尋改屬河南。二十四年還屬。領州二,縣十一。東距布政司千二百一十里。
  江陵倚。洪武十一年正月建湘王府,建文元年四月除。永樂元年,遼王府自遼東廣寧遷於此,隆慶二年十月除。萬曆二十九年十月建惠王府。南濱江。東南有夏水,至沔陽州合於沔水,故沔水亦兼夏水之名。又有陽水,東北至景陵縣,入沔水。又東北有三海,沮、漳水匯流處。北有柞溪。又東有靈溪,亦曰零水,南入江,謂之零口。東北有龍彎市、東南有沙頭市、南有郝穴口、西南有虎渡口四巡檢司。公安府東南。東北有舊城。今治崇禎元年所遷。北濱江,西北有油河流入焉,謂之油口,有油口巡檢司。東北有夏水。石首府東南。元末治楚望山北,洪武中徙繡林山左,本宋時舊治也。北濱江,江中有石首山。又東有焦山,下有港,通洞庭湖。有調弦口巡檢司。監利府東,少南。南濱江。東南有魯洑江,亦曰夏水,自大江分流,下至沔陽州入沔。又西有涌水,南入江,謂之涌口。又東有瓦子灣、西有窰所、南有白螺磯、北有毛家口、又有分鹽所五巡檢司。松滋府西南。西南有巴山。北濱大江。南有紅崖子巡檢司。又有西坪塞巡檢司,後廢。枝江府西。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松滋縣。十三年五月復置。北濱大江,江中有百里洲,江水經此而分,故曰枝江。北有沮水,南入江,謂之沮口。
  夷陵州元峽州路,屬荊湖北道宣慰司。太祖甲辰年為府。九月降為州,直隸湖廣行省。九年四月改州名夷陵,以州治夷陵縣省入,來屬。大江在南。西北有關曰下牢關,夾江為險。又有西陵、明月、黃牛三峽,峽中有使君、虎頭、狼尾、鹿角等灘,皆江流至險處也。西北有赤谿,東合大江。南有南津口巡檢司。又東有金竹坪巡檢司,後廢。又西有西津關。東北有白虎關。東距府三百四十里。領縣三:長陽州西南。東南有清江。西有舊關堡、西南有蹇家園、南有漁洋關三巡檢司。南有古捍關。西有梅子八關。宜都州東南。西北有荊門山,下臨大江,其對岸即虎牙山也。又西有清江,東流合大江,有清江口巡檢司。又西北有古江關、東北有普通鎮二巡檢司。遠安州東北。舊治亭子山下。成化四年遷於東莊坪。崇禎十三年又遷鳳凰山麓,即今治也。東北有沮水。
  歸州元治秭歸縣,直隸湖廣行省。洪武九年四月廢州入秭歸縣,屬夷陵州。十年二月改縣名長寧。十三年五月復改縣為歸州。舊治江北,後治白沙南浦。洪武初,徙治丹陽。四年徙長寧,在江南楚王臺下。嘉靖四十年復還江北舊治。東有馬肝、白狗、空舲等峽。大江在州北,經峽中,入夷陵界。其西有叱灘、蓮花灘、新灘,皆濱江。西北有牛口巡檢司,後遷於巴東縣利洲。東南有南邏口巡檢司,後遷於新灘。東距府五百二十里。領縣二。興山州西北。洪武九年改屬夷陵州,後還屬。正統九年三月省入州。弘治三年五月復置。南有香溪,亦曰縣前河,南流入江。東北有高雞寨巡檢司。又東有桑林坪巡檢司,後廢。又北有猫兒關,達鄖、襄。巴東州西。元屬歸州。洪武九年改屬夷陵州。隆慶四年還屬。北濱大江,自四川巫山縣流入,東經門扇、東奔、破石,謂之巴東三峽,下流至黃梅縣入南直宿松縣界。又南有清江,一名夷水,自四川建始縣流入,下流入於大江。又北有鹽井。西南有連天關巡檢司。南有野山關巡檢司,本治石柱,隆慶四年更名。
襄陽府元襄陽路,屬河南江北行省。太祖甲辰年為府,屬湖廣行省。九年屬湖廣布政司。二十四年六月改屬河南,未幾,還屬湖廣。領州一,縣六。東南距布政司六百八十里。
  襄陽倚。正統元年,襄王府自長沙遷此。南有虎頭山,又有峴山。東南有鹿門山。又西有隆中山。漢水在城北,亦曰襄江。白河在城東北,與唐河合,南入漢,謂之白河口,亦曰三州口。又西北有青泥河,南有浮河,西南有檀溪,下流皆入於漢。北有樊城,有樊城關巡檢司,後移於縣東北之柳樹頭。又東北有雙溝口巡檢司。又西有油坊灘巡檢司,嘉靖十九年移於縣西北之北泰山廟鎮。宜城府東南。東有漢水。西有蠻水,亦曰夷水,源出房縣,流至縣界,入漢水,其支流曰長渠。又有沶水,自漢中流入,合於蠻水,謂之沶口。又有疎水,在縣東北,自南漳縣流入,注漢,謂之疎口。南漳府西南。西北有荊山。南有蠻水,又有沮水,又有漳河,流入當陽縣,合於沮水。東有方家堰、西南有金廂坪二巡檢司。又西有七里頭巡檢司,後移於保康縣之常平堡。棗陽府東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宜城縣,後復置。東南有白水,南有濜水流合焉,西流於沔水,此縣內之白水也。又西南有滾河,流入襄陽之白河。東北有鹿頭店巡檢司。穀城府西,少北。東北有漢水,又有均水流入焉,謂之均口。又有筑水,經縣治東南,注於漢水,曰筑口。西有石花街巡檢司。光化府西北。洪武十年省入穀城縣。十三年五月復置。舊治在西。隆慶末,改建於阜城衞,即今治也。東有馬窟山。北有漢水。東有白河,即淯水,自河南新野縣流入,有泌河流合焉。西北有左旗營巡檢司,萬曆中,徙於縣舊城。
  均州。洪武二年七月以州治武當縣省入。南有武當山,永樂中,尊為太嶽太和山。山有二十七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澗。北有漢江,一名滄浪水。東北有均水,自河南淅川縣流入。又東南有黑虎廟巡檢司。東南距府三百九十里。
鄖陽府。成化十二年十二月置。領縣七。又置湖廣行都指揮使司於此。衞所俱無實土。東南距布政司千二百里。
  鄖倚。元屬均州。成化十二年置鄖陽府,治此。漢水在南。東南有龍門山,龍門河出焉,下流入於漢水。西北有青桐關。東北有雷峰、埡鎮二巡檢司。房府南,少西。元房州,屬襄陽路。洪武十年五月以州治房陵縣省入,又降州為縣,仍屬襄陽府。成化十二年十二月來屬。西南有景山,一名雁山,沮水出焉,流入遠安縣界。又南有粉水,亦曰彭水,又有筑水,俱流入穀城縣,注漢。西南有板橋山巡檢司,後移於縣東南之博磨坪。竹山府西南。元屬房州。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房縣。十三年五月復置,屬襄陽府。成化十二年十二月來屬。東有方城山。西有筑山,筑水出焉,流入房縣界。又有上庸山,上庸水所出,南合孔陽水,下流入漢。又南有堵水,源出陝西平利縣界,東流入漢。西北有黃茅關、吉陽關二巡檢司。竹谿府西南。本竹山縣之尹店巡檢司,成化十二年十二月改置縣,而移巡檢司於縣東之縣河鎮,尋又遷巡檢司於白土關。南有竹谿河。上津府西北。洪武初置,屬襄陽府。十年五月省入鄖陽。十三年五月復置,仍屬襄陽府。成化十二年十二月來屬。西有十八盤山,又有吉水,西南流入漢,俗謂之夾河。南有江口鎮巡檢司。鄖西府西北。成化十二年十二月以鄖縣之南門保置。南有漢江,自陝西白河縣流入,下流至漢陽縣入於江。保康府東南。弘治十年十一月以房縣之潭頭坪置。北有粉水,東南有常平堡,嘉靖十九年移南漳縣之七里頭巡檢司於此。
長沙府元天臨路,屬湖南道宣慰司。太祖甲辰年為潭州府。洪武五年六月更名長沙。領州一,縣十一。東北距布政司八百八十里。
  長沙倚。治西北。洪武三年四月建潭王府,二十三年除。永樂元年,谷王府自北直宣府遷於此,十五年除。二十二年建襄王府,正統元年遷於襄陽。天順元年三月建吉王府。縣舊治城外,洪武初,徙城中。十八年復徙北門外。萬曆二十四年徙朝宗門內。西有湘水,源出廣西興安縣,流入境,合瀟水、烝水北流,環府城,東北出至湘陰縣,達青草湖,注洞庭湖,行二千五百餘里。北有瀏陽水,西流入湘,謂之瀏口。又有麻溪,流入湘水,曰麻溪口。又西北有喬口巡檢司,喬江與澬江合流處。善化倚。治東南。舊治在城外,洪武四年徙於城中。十年五月省入長沙縣。十三年五月復置,治在南門外。成化十八年仍徙城中。西南有嶽麓山,湘江繞其東麓。又有靳江,流入湘江。西有橘洲,在湘江中。南有暮雲市巡檢司。湘陰府北。元湘陰州。洪武初降為縣。北有黃陵山。西有湘水,北達青草湖,謂之湘口。湖在縣北,與洞庭連,亦曰重湖。南有哀江。又北有汨羅江,汨水自平江縣流入,分流為羅水,會於屈潭,西流注湘,謂之汨羅口。西北有營田巡檢司。湘潭府西南。元湘潭州。洪武三年三月降為縣。東有昭山,下有昭潭。西有湘水,西南有涓水流入焉。南有下灄市巡檢司。瀏陽府東。元瀏陽州。洪武二年降為縣。北有道吾山。東北有大光山。又有大圍山,瀏水出焉,經縣南,入長沙縣界,曰瀏陽水。東南有渠城界、梅子園二巡檢司。又有翟家寨巡檢司,後廢。醴陵府東南。元醴陵州。洪武二年降為縣。南有淥水,亦曰漉水,西北注於湘水,有淥口巡檢司。寧鄉府西。西有大溈山。北有澬江,源出綏寧縣,經此入沅江縣界,注洞庭。益陽府西北。元益陽州。洪武初降為縣。西南有澬江,亦曰益水。東有喬江,澬江之分流也,下流復合於澬江。湘鄉府西南。元湘鄉州。太祖甲辰年降為縣。西有龍山,漣水出焉,經縣東南,下流入於湘水。又西有湄水,南有豐溪水,俱入於漣水。西南有武障市巡檢司。又有永豐市、虞磨市二巡檢司,後廢。攸府南,少東。元攸州。洪武三年三月降為縣。南有司空山。東有攸水,自江西安福縣流入,東南有洣水流合焉,下流至衡山縣,入於湘水。南有鳳嶺巡檢司,後廢。安化府西。東有浮泥山,有大峰山。西北有辰山,西有澬江。又南有善溪,自武陵縣流注於澬江。
  茶陵州元直隸湖南道。太祖甲辰年降為縣。成化十八年十月復為州。西有雲陽山。西北有洣水,自酃縣流入。又東南有茶水,源出江西永新縣之景陽山,西流來合焉,北入攸縣之攸水。東有視渡口巡檢司。北距府四百五十里。
常德府元常德路,屬湖廣行省。太祖甲辰年為府。領縣四。東北距布政司一千零五十里。
  武陵倚。弘治四年八月建榮王府。東南有善德山。南有沅水,又有朗水流入焉,謂之朗口。又東北有漸水,即鼎水也,自九溪衞流入。桃源府西。元桃源州。洪武二年降為縣。西有壺頭山,接武陵、沅陵界。南有沅水,東有朗溪,西南有泥溪,俱流入焉。又西南有高都巡檢司。又南有白馬巡檢司,本名蘇溪,治縣東後春村,尋徙,更名,後廢。龍陽府東,少南。元龍陽州。洪武三年三月降為縣。舊治在東,今治景泰元年十二月所徙。東有軍山。北有沅水,東北有鼎水流入焉,謂之鼎口,有鼎港口巡檢司。又東南有赤沙湖,一名蠡湖。又西北有小江口巡檢司。沅江府東南。元屬龍陽州。洪武三年州廢,來屬。十年五月省入龍陽縣。十三年五月復置。西南有沅水。又有澬水、澧水,竝流入縣境,至縣東北入洞庭湖。
衡州府元衡州路,屬湖南道宣慰司。太祖甲辰年為府。領州一,縣九。東北距布政司一千三百里。
  衡陽倚。弘治十二年,雍王府自四川保寧府遷此,正德二年除。萬曆二十九年十月建桂王府。南有回雁峰,北有岣嶁峰。衡山之峰七十二,在縣者凡七,而二峰最著。東有湘水,又有蒸水自西南流入焉,謂之蒸口。又東北有耒水,注湘,謂之耒口。又東有酃湖。又東有新城縣,元末置。洪武十年五月省為新城市,江東巡檢司治此。西南有松栢市巡檢司。衡山府東北。元屬天臨路。洪武間改屬。西有衡山,有七十二峰、十洞、十五嶽、三十八泉、二十五溪、九池、九潭、九井,而峰之最大者曰祝融、紫蓋、雲密、石廩、天柱,惟祝融為最高。東有湘江。東南有茶陵江,即洣水也,自攸縣合攸水流入境,注於湘,曰茶陵口。東有草市、東南有雷家埠二巡檢司。耒陽府東南。元耒陽州,直隸湖南道。洪武三年三月降為縣。耒水在北。東有候計山,肥水出焉,西南入耒水。又西南有羅渡巡檢司。常寧府南。元常寧州,直隸湖南道。洪武三年三月降為縣。西北有湘水,東有舂陵水合焉。安仁府東,少北。西有楊梅峰。南有小江水,自郴州流入,西北流至衡山縣,合於洣水。南有安平、北有潭湖二巡檢司。酃府東。洣水在縣東,源出洣泉,西有雲秋水流合焉。
  桂陽州元桂陽路,治平陽縣,屬湖南道宣慰司。洪武元年為府。九年四月降為縣,省平陽縣入焉。十三年五月升為州。西有大湊山。南有晉嶺山。北有潭流嶺。舊皆產銀鉛砂礦。西有藍山。西北有舂陵水,又西有巋水流合焉。北有泗州寨、南有牛橋鎮二巡檢司。西北距府三百里。領縣三:臨武州南。西北有舜峰山。西有西山,武水出焉,經章縣合於章水。東北有兩路口巡檢司。又東有赤土巡檢,後廢。藍山州西南。舊治在縣北,洪武元年徙於此,屬郴州。二年來屬。南有黃檗山。東南有華陰山。西南有九疑山,山有杞林峰,巋水出焉,亦名舜水,北流合舂陵水。又西有守禦寧溪千戶所,洪武二十九年三月置。東有毛俊鎮、北有乾溪鎮、西南有大橋鎮三巡檢司。又西有小山堡、張家陂二巡檢司,後廢。嘉禾州西南。崇禎十二年以桂陽州之倉禾堡置,析臨武縣地益之。東南有巋水,自藍山縣流入,北經石門山,又東北入州界。
永州府元永州路,屬湖南道宣慰司。洪武元年為府。領州一,縣七。東北距布政司千八百二十里。
  零陵倚。北有湘水,經城西,瀟水自南來合焉,謂之湘口,有湘口關。又南有永水,源出縣西南之永山,北流入於湘水。北有黃楊堡巡檢司,本高溪市,隆慶元年徙治,更名。祁陽府東北。舊治在縣西,景泰元年十二月徙於今治。北有祁山,上有黃羆鎮。西北有四望山。西有湘水。又城北有祁水,源出邵陽縣,東北流入焉。南有浯溪,下流亦入湘水。又東有歸陽市、東南有白水市、西北有水隆太平市三巡檢司。又東北有湘江市巡檢司,後移於縣東北之排山。東安府西北。八十四渡山在縣東。又東南有湘水,自廣西全州流入。又有盧洪江,源出縣北九龍巖,經城東,下流入湘水。有盧洪市巡檢司。又有結陂市巡檢司,後廢。
  道州元道州路,屬湖南宣慰司。洪武元年為府。九年四月復降為州,以州治營道縣省入,來屬。西有營山,營水出焉,至泥江,與江華縣之沲水合。東有瀟江,至青口,合於沲水。又西有濂溪,源出州西安定山下,東北合宜水,謂之龍灘,下流俱入湘水。北距府百五十里。領縣四:寧遠州東,少北。南有九疑山,介衡、永、郴、道之間。山有朱明峰,瀟水出焉。又南有舜源水,北流與江華縣沲、瀟二水合為三江口。南有九疑、魯觀巡檢司,在九疑、魯觀二峒口。江華州南。東南有故城。今治本寧遠衞右千戶所,洪武二十八年置。天順六年徙縣來同治。西有白芒嶺,即萌渚嶺,五嶺之第四嶺也。東有沲水,源出九疑山之石城、娥皇二峰,下流合於瀟水。又東南有砅水,源出九疑山之女英峰,流合沲水。又東有守禦錦田千戶所,洪武二十九年置。又有錦田巡檢司。又西南有錦岡巡檢司,又有濤墟市巡檢司,後移於寧遠縣之九疑、魯觀。永明州西,少南。北有永明嶺,即都龐嶺,五嶺之第三嶺也。南有遨水,自廣西富川縣流入,下流注於瀟水。東南有枇杷守禦千戶所,西南有桃川守禦千戶所,俱洪武二十九年置。又有桃川市巡檢司。又西南有白面墟巡檢司。新田州東北。崇禎十二年以寧遠縣之新田堡置。西北有舂陵山,與寧遠縣界,舂陵水出焉,下流至常寧縣,合於湘水。東南有白面寨巡檢司。
寶慶府元寶慶路,屬湖南道宣慰司。洪武元年為府。領州一,縣四。東北距布政司千二百五十里。
  邵陽倚。南有高霞山,東有蒸水。又北有澬水,邵水自東流合焉,有五十三灘,又有四十八灘,皆澬水所經。西北有龍回巡檢司。又北有巨口關。東北有白馬關。新化府北。南有上梅山,其下梅山在安化縣境。東南有澬水。西南有長鄄巡檢司,尋廢。又北有蘇溪巡檢司。城步府西南。本武岡州之城步巡檢司。弘治十七年改置縣,析綏寧縣地益之,而遷巡檢司於縣東北之茅坪鋪,尋又遷山口,後廢。東南有羅漢山,又有巫水,下流入於澬水。
  武岡州元武岡路,屬湖南道宣慰司。洪武元年為府。九年四月降為州,以州治武岡縣省入,來屬。永樂二十二年,岷王府自雲南遷於此。北有武岡山。南有雲山。又有澬水。西南有都梁水,東北流入焉。北有蓼溪隘、峽口鎮,南有石門隘,東有紫陽關四巡檢司。東有石羊關。東距府二百八十里。領縣一:新寧州東南。舊治在縣東。景泰二年移於沙洲原。南有夫夷水,北流合都梁水。東南有靖位、西有新寨二巡檢司。
辰州府元辰州路,屬湖廣行省。太祖甲辰年為府。領州一,縣六。東北距布政司千七百里。
  沅陵倚。西北有大酉山、小酉山。東有壺頭山。西南有沅水,辰水自東北流入焉。又東有百曳、高湧、九磯、清浪等灘。又酉水在西北,東南入沅水。東有大刺、西北有明溪、又有會溪、東北有池蓬四巡檢司。又有高巖巡檢司,後廢。盧溪府西,少南。南有沅水。西有武溪,即潕溪也,下流合於沅水。又西有鎮溪軍民千戶所,洪武三十年二月置。又南有溪洞巡檢司。又西有河溪、西南有院場坪二巡檢司,後廢。辰溪府西南。東南有五城山。西北有沅水。西有辰水。又東有渡口鎮、南有晉市鎮二巡檢司,後廢。漵浦府東南。東有紅旗洞。西有漵水,下流入沅水。南有龍潭、東北有鎮寧二巡檢司。
  沅州元沅州路,直隸湖廣行省。太祖甲辰年為府。九年四月降為州,以州治盧陽縣省入,來屬。北有明山。南有沅江,其源出四川遵義縣,下流至沅江縣,入洞庭湖。西有舞水,即无水也,流入於沅水。西有晃州巡檢司。又西南有西關渡口巡檢司,後廢。東北距府二百七十里。領縣二:黔陽州東南。東南有羅公山。南有雙石崖,一名屏風崖。景泰中,築寨置戍於此,名安江雙崖城。北有沅水。又東有洪江,西有郎江,南有黔江,俱流入焉。東有安江巡檢司。又西有托口寨。東有洪江寨。麻陽州北,少西。東有包茅山。西有蠟爾山,與保靖司及四川、貴州界,諸苗蠻在山下者凡七十四寨。南有辰水,自貴州銅仁府流入。西有錦水,下流入於辰州。東北有巖門巡檢司。
郴州元郴州路,屬湖南道宣慰司。洪武元年為府。九年四月降為州,以州治郴陽縣省入,直隸布政司。南有黃岑山,與宜章縣界,亦曰騎田嶺,五嶺之第二嶺也,其支嶺曰摺嶺。又東北有雲秋山,與酃縣界,雲秋水出焉。東有郴水,發源黃岑山,流合桂陽縣之耒水,下流入於湘水。又西南有桂水,下流合於耒水。西南有石陂巡檢司。領縣五。北距布政司千八百八十里。
  永興州北,少西。東南有土富山,舊有銀井。西有高亭山。東有郴水,又有白豹水,自西南流入焉,謂之森口。西有高亭、北有安福二巡檢司。宜章州南。西南有莾山。東有漏天山。北有章水,支流曰小章水,源俱出黃岑山,有武水自西來合焉,下流入江西崇義縣界。東有赤石、南有白沙二巡檢司。興寧州東北。南有耒水,東南有資興水流合焉。東有州門巡檢司。東南有滁口巡檢司,後移於西南之黃家涃。桂陽州西南。南有耒山,耒水所出,西北會於郴水。又東有孤山水,流入江西崇義縣,達於贛水。東有守禦廣安千戶所,洪武二十九年三月置,後廢。宣德八年六月復置。東有益將、西有鎮安、南有長樂山口、北有濠村四巡檢司。桂東州東。西北有小桂山,桂水所出,南有漚江來合焉。又南有高分嶺巡檢司。
靖州元靖州路,直隸湖廣行省。太祖乙巳年七月為靖州軍民安撫司。元年降為州。三年升為府。九年四月復降為州,以州治永平縣省入,直隸布政司。南有侍郎山,與廣西融縣分界。東有渠水,下流合會同縣之郎江而入沅水。西有零溪巡檢司。領縣四。東北距布政司千八百五十里。
  會同州東北。西有沅水,又西南有郎水,自貴州黎平府流入,又東有雄溪,一名洪江,下流俱入於沅水。南有若水巡檢司。通道州南。洪武十年五月省入州。十三年五月復置。北有福湖山。西有渠水,西北有播揚河,自貴州黎平府流合焉。有播揚巡檢司。又西南有收溪寨巡檢司。綏寧州東。元屬武岡路。洪武元年屬武岡府。三年來屬。東有雙溪,即城步縣巫水之下流也。東北有青坡巡檢司,後移於武陽。西南有臨口巡檢司。天柱州西北。本天柱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五年五月置。萬曆二十五年改為縣,析綏寧、會同二縣地益之。崇禎十年東遷龍塘,名龍塘縣。後東遷雷寨縣。後還舊治,復故名。東有沅水。西北有屯鎮汶溪後千戶所,洪武二十三年置。東有鎮遠巡檢司,後移上新市,又有江東巡檢司。
施州衞軍民指揮使司元施州,屬四川行省夔州路。洪武初省。十四年五月復置,屬夔州府。六月兼置施州衞軍民指揮使司,屬四川都司。十二月屬湖廣都司。後州廢,存衞。北有都亭山。東有連珠山,五峰關在山下。又東南有東門山。東北有清江,自四川黔江縣流入,一名夷水,亦曰黔江,衞境諸水皆入焉,下流至宜都縣入於大江。領所一,宣撫司四,安撫司九,長官司十三,蠻夷官司五。東北距布政司千七百里。
  大田軍民千戶所。洪武二十三年閏四月以散毛宣撫司之大水田置。東有小關山。西南有萬頃湖,與酉陽界。又南有深溪關。北有硝場,產硝。東北距衞二百二十里。
  施南宣撫司元施南道宣慰司。洪武四年十二月因之,後廢。十六年十一月復置,屬施州衞。二十七年後復廢。永樂二年五月改置長官司,屬大田軍民千戶所。四年三月升宣撫司,仍屬衞。東有舊治。後遷夾壁龍孔,即今治也。西有前江,發源七藥山,西南流與後江合,入四川彭水縣界。北距衞一百里。領安撫司五。東鄉五路安撫司元東鄉五路軍民府。洪武四年十二月改置長官司,後升安撫司。領長官司三,蠻夷官司二。搖把峒長官司元又把峒安撫司,後廢。宣德三年五月改置。上愛茶峒長官司,下愛茶峒長官司二長官司俱元容美洞地。至大二年置懷德府,屬四川南道宣慰司。至順二年正月升宣撫司。至正中,升軍民宣慰司。太祖甲辰年六月改軍民宣撫司,後廢。宣德三年五月改置。鎮遠蠻夷官司宣德三年五月置。隆奉蠻夷官司元隆奉宣撫司。洪武四年十二月改長官司,後廢。宣德三年五月改置官司。忠路安撫司明玉珍忠路宣撫司。洪武四年改安撫司,二十三年廢。永樂五年復置,領長官司一。劍南長官司宣德三年五月置。忠孝安撫司元置。洪武四年十二月改置長官司,尋復故。二十三年廢。永樂五年復置。金峒安撫司元置。洪武四年十二月改長官司。永樂五年復故。宣德三年五月領蠻夷官司一。隆慶五年正月降為峒長。西坪蠻夷官司宣德三年五月置。中峒安撫司嘉靖初置。
  散毛宣撫司元至元三十年四月置散毛洞蠻夷官。三十一年五月升為府,屬四川行省。至正六年七月改散毛誓厓等處軍民宣慰司。明玉珍改散毛宣慰使司都元帥。洪武七年五月改散毛沿邊宣慰司,屬四川重慶衞。二十三年廢。永樂二年五月置散毛長官司,屬大田軍民千戶所。四年三月升宣撫司,屬施州衞。南有白水河,一名酉溪,自忠建宣撫司流入,又東南入永順司界。東北距衞二百五十里。領安撫司二。龍潭安撫司元龍潭宣撫司。明玉珍改長官司。洪武八年十二月改龍潭安撫司,屬四川重慶衞。二十三年廢。永樂四年三月復置,來屬。南有清江。大旺安撫司明玉珍大旺宣撫司。洪武八年十二月因之,屬四川。永樂五年改置,領蠻夷官司二。東流蠻夷官司洪武八年十二月置東流安撫司,屬四川,後廢。宣德三年五月改置,來屬。臈壁峒蠻夷官司宣德三年五月置。
  忠建宣撫司元忠建軍民都元帥府。明玉珍因之。洪武五年正月改長官司。六年升宣撫司。二十七年四月改安撫司,尋廢。永樂四年復置宣撫司,屬施州衞。南有白水河,源出將軍山,西南流,車東河自容美司來合焉。北距衞二百五十里。領安撫司二。忠峒安撫司元湖南鎮邊宣慰司。明玉珍改沿邊溪洞宣撫司。洪武五年正月改沿邊溪峒長官司,後廢。永樂四年改置。西南有酉溪。高羅安撫司元高羅宣撫司。明玉珍改安撫司。洪武六年廢。永樂四年三月復置。領長官司一。思南長官司成化後置。
  容美宣撫司元容美等處宣撫司,屬四川行省。太祖丙午年二月因之。吳元年正月改黃沙、靖安、麻寮等處軍民宣撫司。洪武五年二月改置長官司。七年十一月升宣慰司,後廢。永樂四年復置宣撫司,屬施州衞。西南有山河,即漊水之上源,東入九溪衞界。西北距衞二百十里。領長官司五:盤順長官司元元統二年正月置盤順府。至正十五年四月升軍民安撫司。洪武五年三月改為長官司。椒山瑪瑙長官司,五峰石寶長官司,石梁下峒長官司,水盡源通塔平長官司四長官司,俱洪武七年十一月置,十四年廢。永樂五年復置。
  木冊長官司元木冊安撫司。明玉珍改長官司。洪武四年廢。永樂四年三月復置,屬高羅安撫司。宣德九年六月直隸施州衞。
  鎮南長官司元宣化鎮南五路軍民府,尋改湖南鎮邊毛嶺峒宣慰司。明玉珍改鎮南宣撫司。太祖丙午年二月因之,尋廢。洪武八年二月復置,屬施州衞。二十三年復廢。永樂五年改置,直隸施州衞。有酉溪。
  唐崖長官司元唐崖軍民千戶所。明玉珍改安撫司。洪武七年四月改長官司,後廢。永樂四年三月復置,直隸施州衞。南有黔水,即清江之上源。
永順軍民宣慰使司元至元中,置永順路,後改永順保靖南渭安撫司。至大三年四月改永順等處軍民安撫司。至正十一年四月升宣撫司,屬四川行省。洪武二年為州。十二月置永順軍民安撫司。六年十二月升軍民宣慰使司,屬湖廣行省,尋改屬都司。西南有水溪,即酉水也,下流入沅陵縣界。領州三,長官司六。東北距布政司二千里。
  南渭州司西。元屬新添葛蠻安撫司,後廢。洪武二年復置,改屬。
  施溶州司東南。元會溪施溶等處長官司,屬思州軍民安撫司,後廢。洪武二年改置,來屬。
  上溪州司西。洪武二年置。
  臈惹洞長官司,麥著黃洞長官司,驢遲洞長官司,施溶溪長官司四長官司,元俱屬思州軍民安撫司。洪武三年改屬。白崖洞長官司元屬新添葛蠻安撫司。洪武三年改屬。田家洞長官司洪武三年置。
保靖州軍民宣慰使司元保靖州,屬新添葛蠻安撫司。太祖丙午年二月置保靖州軍民安撫司。洪武元年九月改宣慰司。六年十二月升軍民宣慰使司,直隸湖廣行省,尋改屬都司。北有北河,自酉陽司流入,東入永順司界。又有峒河,下流與盧溪縣之武溪合。領長官司二。東北距布政司千九百七十里。五寨長官司司南。元置,洪武七年六月因之。筸子坪長官司司南。太祖甲辰年六月置簳子坪洞元帥府,後廢。永樂三年七月改置。
浙江
禹貢揚州之域。元置江浙等處行中書省,治杭州路。又分置浙東道宣慰使司,治慶元路。屬焉。太祖戊戌年十二月置中書分省。治寧越府。癸卯年二月移治嚴州府。丙午年十二月罷分省,置浙江等處行中書省。治杭州府。洪武三年十二月置杭州都衞。與行中書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衞為浙江都指揮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十一,屬州一,縣七十五。為里一萬零八百九十九。西至開化,與江南界。南至平陽,與福建界。北至太湖,與江南界。東至海。距南京九百里,京師三千二百里。洪武二十六年編戶二百一十三萬八千二百二十五,口一千四十八萬七千五百六十七。弘治四年,戶一百五十萬三千一百二十四,口五百三十萬五千八百四十三。萬曆六年,戶一百五十四萬二千四百八,口五百一十五萬三千五。
杭州府元杭州路,屬江浙行省。太祖丙午年十一月為府。領縣九。
  錢塘倚。洪武三年四月建吳王府。十一年正月改封周王,遷河南開封府。南有鳳凰山,有秦望山。西南有靈隱山。南有錢塘江,亦曰浙江,有三源:曰新安江,出南直歙縣;曰信安江,出開化縣;曰東陽江,出東陽縣。匯而東為錢塘江,至會稽縣三江海口入海。西有西湖,源出武林泉。又北有運河,至秀水縣北,而接南直運河。又有安溪,即苕溪也,自餘杭縣流入,下流至烏程縣東北,注於太湖。仁和倚。東北有臯亭山,有臨平山,下有臨平湖,後塞。北有北新關,成化中設戶部分司於此。又有塘棲鎮。海寧府東,少北。元海寧州。洪武二年降為縣。南濱海,有捍海塘。西南有赭山,與蕭山縣龕山相對,浙江經其中,東接大海,謂之海門。東南有石墩鎮巡檢司,本置縣東北硤石鎮,後遷於此,更名。西南有赭山鎮巡檢司,本置縣西陳橋北,尋遷赭山,更名,又遷文堂山上,仍故名。又西北有長安鎮。富陽府西。東有觀山。西南有湖洑山。東南臨富春江,即錢塘江也。西南有東梓巡檢司,後廢。餘杭府西北。西南有大滌山。西北有徑山。南有苕溪,源出於潛縣天目山。東北有石瀨巡檢司,後廢。臨安府西。舊治在縣西西墅鎮。洪武初徙於今所,本吳越衣錦軍也。西有天目山,亦曰東天目,其在於潛境者為西天目。西北有南溪,即東苕溪也,源出天目山,經縣南,亦曰新溪。於潛府西。北有天目山,浮溪出焉。縣南為紫溪,下流至桐盧縣入浙江。新城府西南。西有葛溪,又東北有松溪合焉,至峴口入於浙江。昌化府西。東南有柳相山。南有銅坑山。西北有千頃山。西有昱嶺,上有關。又西北有黃花嶺,上亦有關。東南有柳溪,東流合於於潛之紫溪。又有雙溪,自縣治南流入柳溪。西有手嶺巡檢司,遷縣西南株柳村,又遷縣西湛村,又遷楊家塘,仍故名。
嚴州府元建德路,屬江浙行省。太祖戊戌年三月為建安府,尋曰建德府。壬寅年二月改曰嚴州府。領縣六。東北距布政司二百七十里。
  建德倚。北有烏龍山。西有銅官山。又新安江自淳安縣流入,經城南,東陽江自西南來合焉。又東北有胥溪,來入江,謂之胥口,亦曰建德江。東有管界巡檢司。桐廬府東北。西有富春山,一名嚴陵山。桐江在南,即浙江也,亦曰睦江。自建德縣流入,經富春山之釣臺下,曰七里瀨,又東經桐君山下,曰桐江。有桐溪自縣東北流入焉,謂之桐江口,其上源即分水縣之天目溪也。有桐江巡檢司,後遷桐君山,又遷窄溪埠。淳安府西。南有雲濛山。西有都督山,又有威平洞,亦曰青溪洞,又名幫源洞。南有新安江,自南直歙縣流入,亦曰青溪。西有街口、又有永平、南有港口三巡檢司,後廢。東有錦溪關,嘉靖中置。遂安府西,少南。西有武強溪,有雙溪流合焉,曰三渡口,經城南,東北注於淳安之青溪。南有鳳林巡檢司,後廢。壽昌府西南。東南有巖峒山。西有壽昌溪,東北流至建德縣,入新安江。南有常樂溪,東南流至蘭溪縣,入東陽江。西有社田、西南有上梅二巡檢司。分水府東北。東有天目溪,上源即於潛縣之紫溪及昌化縣柳溪也,下流為桐廬縣之桐溪。又東南有前溪,自淳安縣流入,東流於天目溪。東有吳村巡檢司,後廢。
嘉興府元嘉興路,屬江浙行省。太祖丙午年十一月為府,直隸京師。十四年十一月改隸浙江。領縣七。西南距布政司百九十五里。
  嘉興倚。南有南湖,亦曰鴛鴦湖,流合運河。又有長水塘,西南接海寧,東北接海鹽縣界。又東有雙溪,東出為華亭塘,南直松江府之漕舟,由此入運河。秀水倚。宣德五年三月析嘉興縣地置。西有運河,北經聞家湖,達南直吳江縣之運河。東北有杉青閘、又有王江涇二巡檢司。嘉善府東。本嘉興縣魏塘鎮巡檢司,宣德五年三月改為縣。南有華亭塘河,東有魏塘河,東北有清風涇,皆流合焉。西北有分湖,與南直吳江縣分界。又北有章練塘水,亦流合華亭塘河,達華亭縣之泖湖。東北有風涇、西北有陶莊二巡檢司,廢。崇德府西南。元崇德州。洪武二年降為縣。西北有運河,自德清縣流入。東南有語溪,一名語兒中涇,又名沙渚塘。又東北有石門塘水,東南接運河,北達歸安之烏鎮。桐鄉府西,少南。宣德五年三月以崇德縣之鳳鳴鄉置。北有運河,與崇德縣接界。又有爛溪,北達吳江縣之鶯脰湖,西達湖州府潯溪。北有皁林鎮巡檢司。平湖府東。宣德五年三月以海鹽縣之當塗鎮置。東南有故邑山。南有雅山,俗曰瓦山。又當湖在縣治東,下流出海鹽澉浦口入海。其西為市西河,自嘉興縣流入,入於當湖。其分流南出者,則由縣東南乍浦入海;北出者,則由縣東北蘆瀝浦入海。浦傍有蘆瀝鹽場。又北有東泖,即華亭三泖之上流。東有白沙灣巡檢司,治廣陳墅,後遷縣東南獨山。又東南有乍浦鎮巡檢司,後遷梁莊,仍故名。海鹽府東南。元海鹽州。洪武二年降為縣。南有秦駐山,又有長墻山。西南有鳳凰山。東北有湯山,又有獨山,舊置鹽場於此。東臨海,有防海塘,洪武初,以石為之,南北計四千八百丈。又有東、西、南三海口,而西海口在縣東北,尤衝要。東北有呂港,港口有鹽場。西南有鮑郎市,有鹽課司。東北有守禦乍浦千戶所,東南有澉浦守禦千戶所,俱洪武十九年十月置。城東有海口巡檢司,後徙砂腰村,南有澉浦巡檢司,後遷秦駐山,俱仍故名。
湖州府元湖州路,屬江浙行省。太祖丙午年十一月為府,直隸京師。十四年十一月改隸浙江。領州一,縣六。南距布政司百九十里。
  烏程倚。北有卞山,亦曰弁山。西南有石城山。南有峴山,本名顯山。西南有銅山,一名銅峴山。北有太湖,接南直蘇、常二府界。東北有大錢湖、小梅湖二口,府境羣水皆於此入太湖。又西有苕溪,源自孝豐天目之陰,流經昆山下,出大錢湖口。又南有餘不溪,即杭州境內之苕溪,自德清縣流經府南,匯為玉湖,復東北出而匯於苕水,亦曰霅溪。東有後潘村巡檢司,後遷南潯鎮,仍故名。東北有大錢湖口巡檢司。歸安倚。南有金蓋山,亦名何山。又有衡山。東有昇山,亦曰烏山,一名歐餘山。又運河在城東,源自苕溪、餘不溪二水,分流為運河,東北經南潯鎮,入吳江縣界,合嘉興之運河。又南有荻塘,亦曰荻港,東北接運河。其枝流東南出烏鎮,合桐鄉之瀾溪。又東有潯溪,即餘不溪支流也,流經南潯。東南有璉市巡檢司。又西南有上沃埠巡檢司,後廢。長興府西北。元長興州。太祖丁酉年三月改名長官州,壬寅年復曰長興。洪武二年降為縣。西北有顧渚山,產茶,一名西顧山,一名吳望山。東北有太湖,與南直宜興縣分中流為界。西有箬溪,下流入太湖。西南有荊溪,東南入於苕溪。東北有臯塘、西南有四安二巡檢司。又西有合溪、南有和平二巡檢司,廢。德清府南,少東。東北有敢三山。東南有運河,有餘不溪,亦曰霅溪,即苕溪別名。東北有新市鎮巡檢司。又東有下塘巡檢司,後遷五柳港口。又東有荷葉浦巡檢司,廢。武康府西南。東有封山,一名防風山。又有禺山。西南有覆舟山。南有前溪,東北有後溪流入焉,下流入德清餘不溪。
  安吉州元安吉縣。正德元年十一月升為州。西南有故城。洪武徙於今治。東南有白陽山,舊產錫。西有苕溪。又有龍溪,即苕溪支流。東南有獨松關巡檢司,又有遞鋪巡檢司,廢。東北距府二十里。領縣一。孝豐州西南。成化二十三年析安吉縣地置,屬府。正德二年改屬州。南有天目山,有天目山巡檢司。又西南為金石山,即天目最高處。又南有苕溪,出天目山,此為苕溪之別源。又西有松坑巡檢司。
紹興府元紹興路,屬浙東道宣慰司。太祖丙午年十二月為府。領縣八。西北距布政司百三十八里。
  山陰倚。南有會稽山,其支山為雲門山,又有法華山。西南為蘭亭山。西北有塗山。北濱海,有三江口。三江者,一曰浙江;一曰錢清江,即浦陽江下流,其上源自浦江縣流入,至縣西錢清鎮,曰錢清江;一曰曹娥江,即剡溪下流,其上源自嵊縣流入,東折而北,經府東曹娥廟,為曹娥江,又西折而北,會錢清江、浙江而入海。又西有運河,自蕭山縣流入,又東南逕會稽縣,又東入上虞縣界。又南有鑑湖,長十四五里,俗曰白塔洋,有若耶溪合焉。又北有白水湖,旁通運河。北有三江守禦千戶所,在浮山之陽,洪武二十年二月置。又有三江巡檢司,在浮山桃松莊。又西北有白洋巡檢司。會稽倚。東南為會稽山,其東接宛委、秦望、天柱諸山。又東有銀山、錫山,舊產銀砂及錫。東南有若耶山。東有曹娥江。東南有平水溪,南合剡溪。東北有瀝海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年二月置。又有黃家堰巡檢司,尋遷瀝海所西,後遷上虞縣界纂風鎮,仍故名。蕭山府西北。西南有虎爪山,東南有龕山,俱下臨浙江。龕山傍有小山曰鼈子山,浙江自縣西東北流,出其中,東接大海,亦曰海門。東南有峽山,錢清江經其中,復北折而東,入山陰縣界。城西有運河,東接錢清江。又有湘湖。西南有漁浦巡檢司。又西有西興,亦曰西陵,往錢塘者由此渡江。諸暨府西南。元諸暨州。大祖己亥年正月改諸全州。丙午年十二月降為諸暨縣。西南有新城,在五指山下,太祖癸卯年,李文忠所築。西有長山,又有五泄山。南有句乘山。又有浣江,即浦陽江,亦曰青弋江。又西南有長清關、西有陽塘關二巡檢司,廢。餘姚府東北。元餘姚州。洪武初,降為縣。南有新城,與縣城隔江對峙,姚江經其中。南有四明山,北瀕海。姚江源自縣西南太平山,一名舜江,西北流至上虞縣,乃東北出,經縣南。又東為慈溪之前江。東北有燭溪湖,引流為東橫河。西有牟山湖,引流為西橫河,俱注於姚江。又西北有臨山衞,洪武二十年二月置。東北有三山守禦千戶所,一名滸山,亦洪武二十年二月置。又東北有三山巡檢司,治金家山上,尋遷破山。北有眉山巡檢司,治眉山寨,尋遷縣西北湖海頭。又有廟山巡檢司,治廟山寨,尋遷上虞縣界中源堰,仍故名。上虞府東。西北有夏蓋山,北枕海,南臨夏蓋湖。西南有東山。東有覆卮山,接嵊縣界。又東有通明江,即姚江上流。又有運河,在縣治前。又西北有白馬湖,北接夏蓋湖,其相連者有上妃湖,亦曰上陂湖,引流為五夫湖,東北達於餘姚之西橫河。又西有梁湖巡檢司,本治梁湖,尋遷百官市,仍故名。嵊府東南。東有丹池山。東北有嵊山。北有嶀山,又有清風嶺。西有太白山。南有剡溪,源出天台諸山,下流為曹娥江。西有長樂鎮、西北有管解寨二巡檢司,廢。新昌府東南。東有沃州山。東南有天姥山。又東有東溪,源出天台山,西北流入嵊縣界。南有彩霞鎮、又有豐樂、又有善政三巡檢司,後廢。
寧波府元慶元路,屬浙東道宣慰司。太祖吳元年十二月為明州府。洪武十四年二月改寧波。領縣五。西北距布政司三百六十里。
  鄞倚。東有鄮山。西南有四明山,周八百餘里。東有灌頂山,舊產鐵。東南有阿育王山,有太白、天童諸山。東北濱海。有鄞江,一名甬江。東南有奉化江,西北有慈溪,皆流合焉。西南有小江湖,又西有廣德湖,東有東錢湖,皆引流入鄞江。北有龍山守禦千戶所,洪武十九年十一月置。東有甬東巡檢司,治甬東隅,後遷定海縣東南竹山海口,仍故名。又有岱山、又有螺峰二巡檢司,後廢。慈谿府西北。元曰慈溪。永樂十六年改「溪」為「谿」。西南有車廄山。東北濱海。南有慈谿,一曰前江,即姚江下流也,藍溪、文溪諸水皆流合焉。西北有鳴鶴鹽課司。又觀海衞亦在西北,洪武十九年一月置。又有松浦巡檢司,治浦東,尋遷浦西。又有向頭巡檢司,治向頭寨,尋遷洋浦,廢,後復。奉化府南。元奉化州。洪武二年降為縣。南有蓬島山,又有天門山。西北有雪竇山。北有奉化江,亦曰北渡江,又謂之剡溪。東有市河,東北有趙河,皆南流入焉。東有塔山、東南有鮚埼二巡檢司。又有公棠、連山、柵、東宿四巡檢司,廢。定海府東北。東有候濤山,一名招寶山,上有威遠城,山麓有靖海城,俱嘉靖三十九年置。東北皆濱海。海中有舟山,有金塘山,有蛟門山,又有普陀落伽山,有大謝、小謝山。南有大浹江,其上流即鄞江,分流為小浹江,竝入海。南有清泉等鹽場。又東北有定海衞,本定海守禦千戶所,洪武十四年四月置,二十年二月升為衞。東南有穿山後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九月置。又有霩衢守禦千戶所,大嵩守禦千戶所,俱洪武十九年十一月置。又有舟山中中千戶所,舟山中左千戶所,本元昌國州,洪武二年降為縣,二十年六月,縣廢。改置。南有上岸太平嶴、西有管界寨二巡檢司。又西北有施公山、南有長山二巡檢司,後廢。又南有霞嶼巡檢司,本名崎頭,正統間更名,後廢。又舟山東南有寶陀、西北有岑港,又舟山東有岱山、西南有螺峰四巡檢司,後廢。象山府東南。南有石壇山,亦曰壇頭山。東南北三面皆濱海。其南有三萼山,一名三仙島,俱在海中。南有玉泉鹽場。又西南有昌國衞,本昌國守禦千戶所,洪武十二年十月置於舟山,十七年九月改為衞。二十年來徙縣南天門山,二十七年遷縣西南後門山。又山西南有石浦守禦前、後二千戶所,俱洪武二十年置。西北有錢倉守禦千戶所,洪武十九年十一月置。西有爵溪守禦千戶所,洪武三十年十二月置。北有陳山巡檢司,治陳山,尋遷縣東南。西有爵溪巡檢司,遷治姜嶼渡。南有石浦巡檢司,遷治青山頭。又東有趙嶴巡檢司,自寧海縣遷此。俱仍故名。
台州府元台州路,屬浙東道宣慰司。洪武初,為府。領縣六。西北距布政司四百四十里。
  臨海倚。西南有括蒼山,一名真隱山。又東南有海門山,有金鰲山,皆濱海。南有澄江,一名靈江,流合天台、仙居諸山之水,至黃巖縣入海。又大海在東,中有芙蓉山、高麗頭山。又有杜瀆鹽場。又海門衞亦在縣東,洪武二十年二月置。其北為前千戶所,洪武二十八年置。東北有桃渚前千戶所,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東有蛟湖巡檢司,遷治海口陶嶼。又有連盤巡檢司,遷治海口長沙。俱仍故名。黃巖府東南。元黃巖州。洪武三年三月降為縣。南有委羽山。東有大海。西北有永寧江,即澄江下流。東南有鹽場,又有長浦巡檢司。天台府西南。西有天台山。北有赤城山,又有石橋山,皆天台支阜也,其絕頂曰華頂峰。又西南有始豐溪,即澄江上源。又東有楢溪,產鐵。其東為甬溪。又西有胡竇巡檢司,廢。仙居府西南。西北有蒼嶺,即括蒼山。又有永安溪,下流亦會於澄江。又西南有曹溪,東有彭溪,俱流合於永安溪。西有田寺巡檢司,後廢。寧海府東北。北有天門山。西北有龍鬚山,舊產銅鐵。東濱海。東北有鄞江,與象山縣界。南有海游溪,有寧和溪,又有東溪,東有鐵砂,冶之成鐵,俱導流入海。又有梅嶴鎮,舊有鐵場。又南有健跳千戶所,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東有越溪、又有長亭、北有鐵場、南有曼嶴、東南有竇嶴五巡檢司。太平府東南。成化五年十二月以黃巖縣之太平鄉置,析樂清地益之。南有大雷山。西北有玉城山。西南有靈山,與玉環山接。東南濱海,曰大閭洋,中有松門、石塘、大陳等山。又東有遷江,一名新建河,至縣北曰官塘河,北抵黃巖縣,東入海。東有松門衞,本松門千戶所,洪武十九年十二月置,二十年六月升為衞。東北有新河千戶所,洪武十九年十二月置。南有隘頑千戶所,西南有楚門千戶所,俱洪武二十年二月置。又東有盤馬、西有二山、又有蒲岐三巡檢司。南有沙角巡檢司,本治岐頭山下,後遷今治。西南有小鹿巡檢司,遷治楚門所之橫山後。西有溫嶺巡檢司,廢。
金華府元婺州路,屬浙東宣慰司。太祖戊戌年十二月為寧越府。庚子年正月曰金華府。領縣八。東北距布政司四百五十里。
  金華倚。北有金華山。南有銅山,舊產銅。城南有東陽江,亦曰婺港,自東陽縣流經此。又有南溪,自縉雲縣來合焉,謂之雙溪,亦曰縠溪,合流至蘭谿而會於信安江。蘭谿府西。元蘭谿州。洪武三年三月降為縣。東有銅山,舊產銅。西南有蘭溪,即縠溪也,亦曰大溪,一自衢州之衢港,一自金華之婺港,會於西南蘭陰山下,北入嚴州界。西北有平渡巡檢司。北有靈泉鄉、龍巖鄉二巡檢司,廢。東陽府東。東南有大盆山,東陽江出焉,經縣北,謂之北溪,亦曰東溪,西南有畫溪,下流至義烏縣入焉。東有永寧巡檢司。又東南有瑞山、玉山。南有興賢、仁壽二巡檢司,廢。義烏府東,少北。南有烏傷溪,即東陽江。西有智者同義鄉、南有雙林明義鄉、北有龍祈鎮三巡檢司,廢。永康府東南。東南有銅山,舊產銅。南有南溪,亦曰永康溪。又東有孝義寨、南有義豐鄉、東南有合德鄉三巡檢司,後廢。武義府南,少東。東北有永康溪,又有茭道市。西有苦竹市。又北有白溪口市。蒲江府東北。西有深裊山,蒲陽江出焉,東流入諸暨縣界。東有楊家埠巡檢司,後廢。湯溪府西南。成化七年正月析蘭谿、金華、龍游、遂昌四縣地置。南有銀嶺。西北有縠江,即信安江。
衢州府元衢州路,屬浙東道宣慰司。太祖己亥年九月為龍游府。丙午年為衢州府。領縣五。東北距布政司五百六十里。
  西安倚。永樂二十二年建越王府,宣德二年除。西有巖山。南有爛柯山,又有爵豆山,舊出銀。又西北有銅山,舊出銅、錫、鉛。城西南有衢江,其上源曰大溪,自江山縣流入。又有西溪,亦曰信安溪,自開化縣發源,流至此與大溪合焉,曰雙港口。又東有定陽溪,一名東溪,自遂昌縣流入,合於衢江。西南有嚴剝、東南有板固二巡檢司。龍游府東。東有龍邱山。北有梅嶺。又有縠溪,即衢江也,一名盈川溪,又南有靈溪,自遂昌縣流經縣南靈山下,又東北入焉。東有湖頭鎮巡檢司。又北有水北、南有靈山二巡檢司,廢。常山府西。有三衢山。東有常山,即信安嶺也。北有金川,一名馬金溪,自開化縣流入。東有文溪,自江山縣流入,合於金川,為信安溪上源。北有下坑、東南有鎮平二巡檢司,廢。江山府西。東南有江郎山,有仙霞嶺,仙霞關在其上。城東有大溪,仙霞嶺水所匯也。又西有文溪。南有東山巡檢司,本治仙霞嶺下,後遷嶺上。又有小竿嶺巡檢司,廢。開化府西北。金溪在城東,其源一出馬金嶺,一出百際嶺,至城北合流而南,即金川上源也。北有金竹嶺巡檢司。又西有雲臺、北有低坂、又有馬金、南有華埠四巡檢司,廢。
處州府元處州路,屬浙東道宣慰司。太祖己亥年十一月為安南府,尋曰處州府。領縣十。北距布政司七百三十里。
  麗水倚。大溪在城南,一名洄溪,自龍泉縣流經此,下流至永嘉縣,入於海。又東有好溪,本名惡溪,東南達於大溪。青田府東南。西有大、小連雲山。南有南田山。又有南溪,即大溪也,亦曰青溪,自麗水縣流入。西南有小溪流合焉。南有淡洋巡檢司,又北有黃壇巡檢司,廢。縉雲府北。東有仙都山,亦名縉雲山。又有管溪官山。西南有馮公嶺,一名木合嶺,一名桃花隘。又東有好溪,源出縣東北之大盆山,有管溪自東流合焉。又北有南源溪,亦曰南溪,下流為永康溪,入於東陽江。松陽府西。北有竹喀嶺。西有松溪,南有竹溪流入焉,下流至麗水縣,入於大溪。又西南有淨居巡檢司,廢。遂昌府西。南有雙溪,有二源,至縣南合流。又東經西明山南,分為二,其一入龍泉縣之大溪,其一為東溪,入松陽縣,為松溪。北有馬步巡檢司。龍泉府西南。南有匡山,建溪之水出焉。南有大溪,源出臺湖山,又有靈溪,自縣北流合焉,東入雲和縣界。南有慶元巡檢司,治查田市。慶元府西南。洪武三年三月省。十三年十一月復置。西南有松源水,南流入福建,為松溪縣之松溪。雲和府西南。景泰二年析麗水縣地置。南有大溪,西有黃溪流入焉,東入麗水縣界。又西有七赤渡。東有石塘隘。宣平府北。本麗水縣之鮑村巡檢司。景泰三年改為縣,而徙巡檢司於縣之後陶,仍故名,尋廢。西北有礱坑山,舊產銀。南有玉岩山,又有會高山,產礦。又南有虎蹐溪,會流於麗水縣之大溪。景寧府南。景泰五年析青田縣置。南有敕木山。東有礦坑嶺。西有彪溪,東北有大匯灘,下流皆注於青田縣之大溪。北有沐溪巡檢司,遷縣南大漈仍故名。又西有盧山巡檢司,後廢。東有龍首關,又有龍匯關、白鹿關,俱嘉靖中置。
溫州府元溫州路,屬浙東道宣慰司。洪武初,為府。領縣五。西北距布政司八百九十里。
  永嘉倚。西有岷岡山,又有鐵場嶺。南有大羅山。東濱海。又永寧江在城北,一名甌江,一名永嘉江,自蒼括諸溪匯流入府界,又東注於海。江中有孤嶼山,與北岸羅浮相望。又西北有安溪,東北有楠溪,俱注於甌江。城西南又有會昌湖,東有寧村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年二月置。東南有中界山巡檢司,後遷縣東永昌堡。瑞安府南。元瑞安州。洪武二年降為縣。正德六年五月徙縣城於故城西,去海三丈五尺,以避潮患。西有陶山。北有帆游山。城南有安陽江,源出福建政和縣及青田縣界,合流至此,曰瑞安江,亦曰飛雲江,渡處有飛雲關,東接海口。又縣東海岸中有鳳凰諸山。又縣東北有海安守禦千戶所,縣東南有沙園守禦千戶所,俱洪武二十年二月置。東有東山巡檢司,本名梅頭,治梅頭寨,後遷,更名。樂清府東北。東有北雁蕩山。南濱海,有玉環山,在海中。又西北有荊溪。又縣治傍有東、西二溪。西南有館頭江。西有象浦河,東北有石馬港,下流皆達海。有長林鹽場。又西有盤石衞,洪武二十年二月置。東有盤石守禦後千戶所,成化五年置。東北有蒲岐守禦千戶所,亦洪武二十年二月置。西有館頭巡檢司,遷治縣西南岐頭寨。後復。東南有北監巡檢司,治玉環山下,尋遷縣東北蔡嶴,又遷縣東白沙嶺,又遷鶚頭,又遷窑嶴山下,仍故名。平陽府西南。元平陽州。洪武三年降為縣。西南有南雁蕩山,有玉蒼山。又東南海中有大巖頭山,有南麂山。又西有前倉江,亦曰橫陽江,東南經江口關注於海。南有天富南鹽場。又南有金鄉衞,有蒲門守禦千戶所,東北有壯士守禦千戶所,皆洪武二十年二月置。東南有舥艚、又有斗門二巡檢司。南有江口巡檢司,治下埠,後遷渡頭。又東有仙口巡檢司,遷縣南麥城山,仍故名。又東南有龜峰巡檢司,廢。泰順府西南。景泰三年以瑞安縣羅洋鎮置,析平陽縣地益之。南有分水山,上有關,為浙、閩分界處。又西有白溪,下流至福建寧德縣入海。又東有仙居溪,流入瑞安境入海。北有池村巡檢司。南有三冠巡檢司,本洋望,後更名。東南有鴉陽巡檢司,後廢。又羅陽第一關在縣東。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明史  卷四十五‧志第二十一  地理六 福建 廣東 廣西
福建
禹貢揚州之域。元置福建道宣慰使司,治福州路。屬江浙行中書省。至正十六年正月改宣慰司為行中書省。太祖吳元年十二月平陳友定。洪武二年五月仍置福建等處行中書省。七年二月置福州都衞。與行中書省同治。八年十月改福州都衞為福建都指揮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八,直隸州一,屬縣五十七。為里三千七百九十七。北至嶺,與浙江界。西至汀州,與江西界。南至詔安,與廣東界。東至海。距南京二千八百七十二里,京師六千一百三十三里。洪武二十六年編戶八十一萬五千五百二十七,口三百九十一萬六千八百六。弘治四年,戶五十萬六千三十九,口二百一十萬六千六十。萬曆六年,戶五十一萬五千三百七,口一百七十三萬八千七百九十三。
福州府元福州路,屬福建道。太祖吳元年為府。領縣九:
  閩倚。南有釣臺山,亦曰南臺山。東南有鼓山。南有方山,一名甘果山,下有官母嶼,有巡檢司。東南濱海。南有閩江,亦曰建江,自南平縣流入府界。東南納羣川之水,至府西曰洪塘江,分二流,南出曰陶江,東出曰南臺江,至鼓山下復合為一。又東南有馬頭江,自永福縣流入,曰西峽江,又東有東峽江流合焉,又東南至五虎門,入於海。東有閩安鎮巡檢司。侯官倚。西有旂山,有雪峯山,有建江,又有西禪浦。西南有陽崎、吳山、鳳岡、澤苗、延澤、仙坂等六浦,皆建江支分,仍合正流入海。西北有懷安縣,洪武十二年移入郭內,與閩、侯官同治,萬曆八年九月省,西北有竹崎、又有五縣寨二巡檢司。長樂府東,少南。東濱海,有海堤。北有馬頭江。又東有守禦梅花千戶所,洪武二十一年二月置。東北有石梁蕉山、東南有松下鎮二巡檢司。又東有小祉山巡檢司,後移治大祉澳。福清府南,少東。元福清州。洪武二年二月降為縣。東南際海,有鹽場,海中有海壇山,又有小練山。南有龍江,又有逕江。東南有海口,江皆匯流入海。又東有鎮東衞,東南有守禦萬安千戶所,俱洪武二十一年二月置。又有澤朗山、有牛頭門、又南有壁頭山三巡檢司。又東有海口鎮巡檢司,洪武二十年移於長樂縣之松下鎮。連江府東北。東北濱海,海中有北茭鎮巡檢司。南有連江,東入海。東北有守禦定海千戶所,洪武二十一年二月置。羅源府東北。東濱海。西有羅川,南流分三派入海。南有應德鎮。古田府西北。建江在縣南,自南平縣流入,經城南,有大溪流合焉,謂之水口。又東南逕模天嶺下,江流至此始出險就平,東入閩清縣界。東有杉洋鎮,出銀坑,有巡檢司,後廢。又西南有谷口鎮、西北有西溪鎮二巡檢司,尋廢。閩清府西北。西南有大帽山。北有建江,西南有梅溪流合焉。東有青窰鎮巡檢司,廢。永福府西南。西南有高蓋山,又南有陳山。東有東溪,匯諸山溪之水,下流會於福清之龍江而入海。又有漈門巡檢司,後移於嵩口埕,尋復故。
興化府元興化路,屬福建道宣慰司。洪武元年為府。領縣二。北距布政司二百八十里。
  莆田倚。東南濱海,海中有湄洲嶼,又有南日山,俱東與琉球國相望。又南有木蘭溪,北有延壽溪,東北有荻蘆溪,又有通應港,俱會流入海。又西北有興化縣,正統十三年四月省。東有平海衞,東南有守禦莆禧千戶所,俱洪武二十一年二月置。東有嵌頭、西北有大洋寨、東南有吉了三巡檢。東有沖沁巡檢司,本治尋陽,後徙興福。又有青山巡檢司,本治武盛里南哨,後徙奉國里。東南有南日山巡檢司,後徙新安。東北有迎仙寨巡檢司,後移鼓樓山。東有峙頭、東南有小峙二巡檢司,後廢。仙遊府西。北有二飛山。東北有何嶺。南臨九鯉湖,湖在萬山中,下流入莆田縣界,合於延壽溪。西有三會溪,即木蘭溪上源。西有白嶺巡檢司,後遷於文殊寨。南有楓亭市、西有潭邊市二巡檢司,後廢。
建寧府元建寧路,屬福建道宣慰司。洪武元年為府。領縣八。四年正月置建寧都衞於此。八年十月改為福建行都指揮使司。東南距布政司五百二十五里。
  建安倚。東北有鳳凰山,產茶。東有東溪,即建江,自浙江慶元縣流經此,又西合於西溪。又東南有壽嶺巡檢司。甌寧倚。西有西溪,源出崇安縣,東會諸溪之水,流入縣境,又東合於東溪,南入延平府界。西北有營頭街巡檢司。建陽府西北。西北有西山。東南有錦江,亦曰交溪,有二源,合流於縣東東山下,南流達於建溪。崇安府西北。南有武夷山,中有清溪,九曲流入崇溪。西北有分水嶺,上有分水關巡檢司。其水西流者入江西境,東流者入縣境,即崇溪源。俗謂之大溪,經城西而南出,亦謂之西溪。其別源出縣東北之岑陽山,亦曰東溪,西南流合於西溪,又南合武夷水而入建陽縣界,即錦江之上源也。又西北有溫林、岑陽、桐木、焦嶺、谷口、寮竹、觀音等關,與分水關為崇安入關。浦城府東北。北有漁梁山,建溪之源出焉。又有蓋仙山,有黎嶺,又有楓嶺,一名大竿嶺,皆浙、閩通途。又東北有柘嶺,與浙江麗水縣分界,柘水出焉,流合大溪。又南有南浦溪,亦曰大溪,即建溪也,下合建陽之交溪。東有高泉、東北有溪源、西北有盆亭三巡檢司。松溪府東。東有萬山。東北有鷲峯山,接浦城及浙江之龍泉界。南有松溪,源出浙江慶元縣,亦謂之松源水,又西有杉溪,下流俱入於建溪。北有二十四都巡檢司。南有東關巡檢司,後遷於烏鞍嶺,又遷於鐵嶺,又遷於峽橋。政和府東。南有七星溪,源出縣東之銅盤山,下流合於松溪。又東有丹溪,流經福安縣入海。又東南有赤巖巡檢司。壽寧府東。景泰六年八月以政和縣楊海村置,析福安縣地益之。東有蟾溪,即福寧州長溪上源也。東有漁溪巡檢司,後遷縣北之官臺山,又遷斜灘鎮。
延平府元延平路,屬福建道宣慰司。洪武元年為府。領縣七。東南距布政司四百五里。
  南平倚。南有九峯山。東北有衍仙山。城東南有劍溪,即建江也,亦曰東溪,自建寧府流入,南經黯淡灘,又西逕劍津,與西溪合。西溪出汀、邵二府之境,至縣西,合於沙縣之沙溪,為沙溪口;又東至劍津,合於東溪;又南至尤溪口,合於大溪,亦名南溪;又東至福州府,入於海;俗亦謂之三溪。東南有蒼峽、西北有大曆二巡檢司。將樂府西。南有天階山。西北有百丈山。南有將溪,亦曰大溪,即西溪之上源也。又西北有梅溪,自邵武界流入,合於大溪。又北有萬安寨巡檢司。沙府西南。西北有幼山。縣治南有沙溪,亦名太史溪,自永安縣流入,經縣東,有霹靂等灘,下流合於西溪。北有北鄉寨巡檢司。尤溪府南。北有丹溪嶺,一名桃木嶺,下有丹溪。東有尤溪,其上源一出龍巖縣,一出德化縣,合流於縣西南,又北流會湯泉等二十溪,北出尤口,入建溪,亦曰湖頭溪。西有英果砦、又有高才坂二巡檢司。順昌府西,少北。南有徘徊嶺。西北有順陽溪,源出建陽縣,又東經縣南,與將溪合,又東經沙口,合邵武縣之沙溪,又東經縣西,與西溪合,西溪即邵武縣之紫雲溪也,又東入南平縣界,為南平之西溪。又西北有仁壽鎮巡檢司。永安府西南。本沙縣之浮流巡檢司,正統十四年置永安千戶所於此。景泰三年改置縣,析尤溪縣地益之。東北有貢川山。東南有石羅山。西有燕溪,四源合流,經城東北,下流為沙縣之沙溪。又西有安砂鎮、西南有湖口寨二巡檢司。又西北有黃楊巡檢司,廢。大田府西南。嘉靖十五年二月以尤溪縣之大田置,析永安、漳平、德化三縣地益之。北有五臺山。南有大仙山。東有銀瓶山,產銀鐵。又南有尤溪,自龍岩縣流入,又東入尤溪縣境。又東南有花橋巡檢司。又西南有桃源店巡檢司,本屬漳平縣,後來屬。北有英寨、西南有安仁隘二巡檢司,後廢。
汀州府元汀州路,屬福建道宣慰司。洪武元年為府。領縣八。東距布政司九百七十五里。
  長汀倚。北有臥龍山。又北有新樂山,貢水出焉,流入江西界。西有新路嶺。東有鄞江,即東溪,亦曰左溪,自寧化縣流入,下流經廣東大埔縣入海,中有五百灘,亦謂之汀水。又東南有正溪,西有西溪,北有北溪,南有南溪,俱合於東溪。又西有古城寨巡檢司。寧化府東北。南有潭飛漈。又有大溪,源出縣北萬斛泉,分流為清流縣之清溪,其正流入長汀縣,為鄞江上流。北有安遠寨巡檢司。上杭府南。西有金山,上有膽泉,浸鐵能成銅。西南有羊廚山,產礦。南有大溪。武平府西南。北有黃公嶺。南有化龍溪,下流入廣東程鄉縣。西南有武平城,洪武二十四年正月置武平千戶所於此。東南有象洞巡檢司,後移於縣西南之懸繩隘。北有永平寨巡檢司,後移縣西北之貝寨。清流府東北。南有豐山,東南有鐵石山,南臨九龍溪,有鐵石磯頭巡檢司。西南有清溪,自寧化縣流入,東北合半溪,又東南經九龍灘而入永安縣界,亦曰龍溪,即燕溪之上源。連城府東南。本曰蓮城,洪武十七年後改「蓮」曰「連」。東有蓮峯山。南有文溪,下流達於清流縣之清溪。西南有北園寨巡檢司,後遷於縣南之朗村隘,後又遷於縣西南之新泉隘。歸化府東北。成化七年正月以清流縣之明溪鎮置,析將樂、沙縣、寧化三縣地益之。北有鐵嶺。南有歸化溪,下流合將樂縣之將溪。東有夏陽巡檢司。永定府南。成化十四年以上杭縣溪南里之田心地置,析勝運等四里益之。西有大溪,即汀水,自上杭縣流經此,又東入廣東大埔縣界。東南有三層嶺巡檢司。東北有太平巡檢司,後徙高坡。西南有興化巡檢司,治溪南里古鎮,尋廢,復置,後遷於上杭縣之峯頭。
邵武府元邵武路,屬福建道宣慰司。太祖吳元年為府。領縣四。東南距布政司六百七十里。
  邵武倚。東有三臺山。東南有七臺山,又有道人峯。又有樵溪,源自樵嵐山,經城內,出北門,合紫雲溪,流至順昌縣為順陽溪。又東南有水口巡檢司。又東有拏口、南有同巡、東北有楊坊三巡檢司,廢。光澤府西北。北有雲際嶺。西北有杉嶺,杉關在其上,與江西南城縣接界。杭川出焉,亦名大溪,下流入紫雲溪。又有大寺寨巡檢司,在杉關東。又西北有黃土關。泰寧府西南。西有金饒山。西北有大杉嶺。西有二十四溪,南有灘江流合焉,下流會於樵溪。建寧府西南。北有百丈嶺,藍溪出焉。南有綏江,源出金饒山,一名濉江,亦名寧溪,至綏城口,合藍溪流入泰寧縣界。西有西安巡檢司,本治里心保,後遷邱坊隘,尋廢,後復置,後又遷新安保之黃泥舖。
泉州府元泉州路,屬福建道宣慰司。洪武元年為府。領縣七。東距布政司四百十里。
  晉江倚。東北有泉山,一名清源。東南有寶蓋山。南有靈源山。東南濱海,有鹽場。海中有彭湖嶼。南有晉江,自南安縣流入,經城西石塔山下,又東南至岱嶼入海。東北有洛陽江,南流入海。又東南有永寧衞,南有守禦福泉千戶所,俱洪武二十一年二月置。東南有祥芝、又有烏潯、南有深滬、又有圍頭四巡檢司。西南有安平城,嘉靖中築。東南有石湖城,萬曆中築。南安府西,少北。東南濱海。南有黃龍溪,即晉江之上流,西有桃林溪流入焉。南有石井巡檢司。又西北有澳頭、西南有達河二巡檢司,後廢。同安府西南。西有文圃山。南濱海,有鹽場。西北有西溪,流合縣東之東溪、縣西之苧溪,又東南注於海。西南有守禦金門千戶所,西有守禦高浦千戶所,俱洪武二十一年二月置。又西南有永寧中左千戶所,在嘉禾嶼,即厦門也,洪武二十七年二月置。西有苧溪、南有塔頭山、東南有田浦、又有陳坑四巡檢司。又西南有白礁巡檢司,後移於縣西之口寨。東南有烈嶼巡檢司,後移於石潯港口。又有官澳巡檢司,後移於踏石寨。又有峯上巡檢司,後移於縣西之下店港口。惠安府東北。東南濱海,有鹽場。西有洛陽江。又東南有守禦崇武千戶所,洪武二十一年二月置,嘉靖中移於縣東北。城東有黃峙、南有獺窟、東南有小阼、東北有峯尾四巡檢司。又東北有塗嶺、又有沙格、東南有小兜三巡檢司,洪武二十年廢。安溪府西。西北有佛耳山。南有藍溪。又西北有源口渡巡檢司,後遷白華堡,尋復。永春府西北。西北有雪山,桃林溪出焉,東逕南安縣,北合藍溪,為雙溪口,又東逕南安縣,南合於黃龍溪。西有陳岩寨巡檢司,洪武中廢。德化府西北。西北有戴雲山。西有太湖山。南有丁溪,又有滻溪,合而北流,入興化仙遊境。又西北有高鎮巡檢司,本東西團,後徙治,更名。東南有虎豹關。
漳州府元漳州路,屬福建道宣慰司。洪武元年為府。領縣十。東北距布政司七百里。
  龍溪倚。東有岐山。西有天寶山。北有華封嶺,一名龍頭嶺。東南濱海,海中有丹霞等嶼。又東北有九龍江,亦名北溪,其上源出長汀及沙縣,流入縣界,歷龍頭嶺下,謂之峽中,至縣東出峽,為柳營江,又南有南溪流入焉。又東南為鎮門港,入於海。有柳營江巡檢司。又南有九龍嶺巡檢司。漳浦府南。南有梁山,又東南有良山,與梁山相峙。東北有大武山。縣東南兩面皆濱海。南有漳江,亦曰雲霄溪,合李澳溪入於海。又有石塍溪。東北又有鎮海衞,東有守禦六鼇千戶所。澳東南有古雷、又有後葛、東有井尾澳、西南有盤陀嶺四巡檢司。又東南有青山巡檢司,後徙治月峙,又西南有雲霄鎮,俱洪武二十一年二月內置。龍巖府西。東有龍巖山,又有東寶山,舊產銀鉛。西有紫金山。北有九侯山。又南有龍川,下流入漳平界,為九龍江上源。東北有雁石巡檢司,後移於皞林口。長泰府東。南有長泰溪,下流入九龍江。東南有朝天嶺巡檢司,後移於溪口。南靖府西。舊治在西南,雙溪之北。嘉靖四十五年北徙大帽山麓。萬曆二十三年復還舊治。北有歐寮山。南有雙溪,入龍溪縣界,為南溪。北有永豐、西北有和溪二巡檢司。又有小溪、寒溪二巡檢司,後廢。漳平府西北。成化六年以龍巖縣九龍鄉置,析居仁等五里地益之。東南有象湖山。南有百家畲洞,踞龍巖、安溪、龍溪、南靖、漳平五縣之交。又有九龍溪,自龍巖縣流經此,下流入龍溪縣。南有歸化巡檢司,後移於縣東之析溪口。又東北有溪南巡檢司,後廢。平和府西南。正德十四年六月以南靖縣之河頭大洋陂置,析漳浦縣地益之。東南有三平山。東有大峯山,和頭溪所出,分數流達海,又西有蘆溪流合焉。有蘆溪巡檢司,後遷枋頭板,改名漳汀巡檢司。詔安府南。本南詔守禦千戶所,弘治十八年置。嘉靖九年十二月改為縣。南臨海,海濱有川陵山,海中有南澳山。又東有東溪,為和頭溪分流,東南流入海。又南有守禦玄鍾千戶所,東有守禦銅山千戶所,俱洪武二十一年二月置。東有金石、洪淡二巡檢司。西南有分水關,漳、潮分界,巡檢司治焉。海澄府東南。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以龍溪縣之靖海館置,析漳浦縣地益之。東北濱海。西有南溪,自龍溪縣流入,與柳營江合流入海。東有海門巡檢司,後遷於青浦社。東北有濠門巡檢司,本治海滄洋,後遷縣東北之嵩嶼。東有島尾巡檢司。又西北有石馬鎮。寧洋府西北。本龍巖縣之東西洋巡檢司,正統十一年置。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改置縣,又析大田、永安二縣地益之。南有香寮山。東南有東洋,溪流所匯也。
福寧州元屬福州路。洪武二年八月降為縣,屬福州府。成化九年三月升為州,直隸布政司。北有龍首山。東有松山,山下有烽火門水寨,正統九年自海中三沙堡移此。東北有大姥山。東南濱海,海中有嵛山、臺山、官澳山、屏風嶼。東有白水江。西有長溪,源出壽寧縣界,至縣西南古鎮門入海。東有福寧衞,南有守禦大金千戶所,俱洪武二十一年二月置。西北有柘洋巡檢司,又有蘆門巡檢司,後移桐山堡。又東北有大篔簹巡檢司,後移秦嶼堡。又東有清灣巡檢司,後徙牙裏堡。南有高羅巡檢司,後移閭峽堡。又有延亭巡檢司,後移下滸堡。又東北有蔣洋,又有小瀾,西北有小澳、庫溪,西南有藍田,南有西臼六巡檢司,後廢。領縣二。西南距布政司五百四十五里。
  寧德州西南。洪武二年屬福州府。成化九年來屬。北有霍童山,有龜嶼。東南濱海,中有官扈山,下有官井洋。又東有瑞峯,亦在海中。西有穹窿溪,西南有赤鑑湖,北有外渺溪,下流俱達於海。北有東洋麻嶺巡檢司,後徙涵村,又徙縣東北之雲淡門,又徙縣東之黃灣,後還故治。南有南靖關。東有長崎鎮。福安州西北。洪武二年屬福州府。成化九年來屬。西南有城山。海在南。西北有長溪,東南入福寧州境。西北有白石巡檢司,後徙於縣東南之黃崎鎮。
廣東
禹貢揚州之域及揚州徼外。元置廣東道宣慰使司,治廣州路。屬江西行中書省。又置海北海南道宣慰使司,治雷州路。屬湖廣行中書省。洪武二年三月以海北海南道屬廣西行中書省。四月改廣東道為廣東等處行中書省。六月以海南海北道所領并屬焉。四年十一月置廣東都衞。與行中書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衞為廣東都指揮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十,直隸州一,屬州七,縣七十五。為里四千二十八。北至五嶺,與江西界。東至潮州,與福建界。西至欽州,與廣西界。南至瓊海。距南京四千三百里,京師七千八百三十五里。洪武二十六年編戶六十七萬五千五百九十九,口三百萬七千九百三十二。弘治四年,戶四十六萬七千三百九十,口一百八十一萬七千三百八十四。萬曆六年,戶五十三萬七百一十二,口五百四萬六百五十五。
廣州府元廣州路,屬廣東道宣慰司。洪武元年為府。領州一,縣十五:
  南海倚。西北有石門山、雙女山。南濱海。又南有三江口。三江者,一曰西江,上流合黔、鬱、桂三水,自廣西梧州府流入;一曰北江,即湞水;一曰東江,即龍川水。俱與西江會,經番禺縣南,入於南海。西北有三江巡檢司,本治側水村,後遷村堡。又有金利、西南有神安、又有黃鼎、又有江浦四巡檢司。又南有五斗口巡檢司,後遷磨刀口,又遷佛山鎮。番禺倚。在城有番、禺二山,縣是以名。東有鹿步、南有沙灣、北有慕德、東南有茭塘、又有獅嶺五巡檢司。順德府西南。景泰三年,以南海縣大良堡置,析新會縣地益之。西北有西江,南有馬寧、北有紫泥二巡檢司。西有江村巡檢司,後遷縣西北查浦。北有寧都巡檢司,後遷都粘堡。又東南有馬岡巡檢司,後廢。東莞府東南。南濱海,海中有三洲,有南頭、屯門、雞栖、佛堂門、十字門、冷水角、老萬山、零丁洋等澳。北有東江。西有中堂、西南有白沙、又有缺口鎮三巡檢司。東北有京山巡檢司,本治茶園,後遷京口村,更名。又西南有虎頭山關,洪武二十七年置。新安府東南。本東莞守禦千戶所,洪武十四年八月置。萬曆元年改為縣。南濱海。有大鵬守禦千戶所,亦洪武十四年八月置。東南有官富、西北有福永二巡檢司。三水府北。嘉靖五年五月以南海縣之龍鳳岡置,析高安縣地益之。西江在南,北江在西。又西南有三江、北有胥江、東有西南鎮三巡檢司。又南有橫石巡檢司。增城府東。東有增江,南有東江。西南有烏石、西北有茅田二巡檢司。龍門府東。弘治六年以增城縣七星岡置,析博羅縣地益之。南有龍門水,亦曰九淋水,流入東江。東有上龍門巡檢司。香山府南。南濱海。東有零丁洋。北有黃圃巡檢司。西北有大攬巡檢司,本名香山,後更名。新會府西南。南濱海,中有崖山。東北有西江。西南有恩平江,一名峴岡水。東南有潮連、西有牛肚灣二巡檢司。又西北有樂逕巡檢司,後遷縣北之石螺岡。又東北有大瓦巡檢司,本治中樂都,後遷鸞臺村。又南有沙村巡檢司,本治大神岡,後遷仙洞村,又遷長沙村,後復故治。新寧府西南。弘治十一年以新會縣德行都之上坑蓢置,析文章等五都地益之。南濱海。北有恩平江,一名長沙河。又南有廣海衞,洪武二十七年九月置。西有望高巡檢司,西南有城岡巡檢司,後廢。從化府東北。弘治二年以番禺縣橫潭村置,析增城縣地益之。九年遷於流溪馬場曲。東北有流溪巡檢司,本治縣北石潭村,後遷神岡村。清遠府北。東有中宿峽。西有大羅山。又湞水在縣東北,東南有潖水來合焉,謂之潖江口,有潖江巡檢司。又西南有迴岐、西北有濱江二巡檢司。東北有橫石磯巡檢司,後廢。
  連州元桂陽州,直隸廣東道。洪武二年三月省入連州。四月,連州廢,地屬連山。三年九月,連山廢,地屬陽山。十四年置連州於此,屬府。東北有桂水。西有湟水,亦曰洭水,自湖廣寧遠縣流入,東南合湞水。西北有朱岡巡檢司。又有西岸巡檢司,治仁內鄉,後徙陽山縣境。東南距府五百六十里。領縣二。陽山州東北。元屬桂陽州。洪武二年三月,桂陽州廢,屬連州。四月,連州廢,屬韶州府。十四年四月改為連州,徙州於桂陽州舊治,復置縣,屬焉。南有陽谿,即洭水。西北有星子巡檢司。東有西岸巡檢司,自連州移此,治青蓮水口。又北有湟谿、陽山二關。連山州西。元連州治此,直隸廣東道。洪武二年四月,州廢,屬韶州府。三年九月省入陽山。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十四年四月屬州。舊治在縣西北鍾山。永樂元年徙縣西程山下。天順六年又徙小坪。南有黃連山。北有高良水,又名大獲水,東至州界入湟水。西有宜善巡檢司,即程山下舊縣治。
肇慶府元肇慶路,屬廣江道。洪武元年為府。領州一,縣十一。南距布政司二百三十里。
  高要倚。北有石室山。南有銅鼓山。東有高峽山、爛柯山。城南有西江,又南有新江,東南有蒼梧水,俱流入焉。東南有古耶巡檢司,治龍池都之馮村,後遷縣東之橫槎下都。東有祿步巡檢司,初在下村,後遷上村水口。東有橫槎巡檢司,初治上半都,後遷水口,尋廢。高明府東南。本高要縣高明鎮巡檢司,成化十一年十二月改為縣,析清泰等都益之。南有倉步水,一名滄江,下流入於西江。東北有太平巡檢司,治太平都,後遷縣東都含海口。又遷縣西南山臺寺,又遷縣東清溪申石奇海濱。四會府北。南有北江。東有南津巡檢司,治黃岡村,尋遷縣東南南津水口。新興府南。元新州治,直隸廣東道。洪武二年四月州廢來屬。東有新江。西南有立將巡檢司。又南有祿緣巡檢司,後廢。開平府南。本恩平縣之開平屯。明末改為縣,析新興、新會二縣地益之。南有恩平江,源出舊恩平縣西北平城山,東流合烏石水,下流入廣州新會縣界。東南有沙岡巡檢司,本治沙岡村,後遷平康都之長沙村。又南有松栢、北有四合二巡檢司。陽春府南。元屬南恩州。洪武元年屬新州。二年四月,新州廢,屬府。西有漠陽江。北有古良巡檢司,尋廢,後復置於縣西,又遷南鄉都小水口。又北有思良巡檢司,後廢。陽江府南。元南恩州治此,直隸廣東道。洪武元年,南恩州廢,改屬新州。二年四月,新州廢,屬府。南濱海。中有海陵山,山西北為鶴州山,海陵巡檢司在焉。西有漠陽江,源出古銅陵縣北雲浮山下,南流過陽春縣,會諸水,經南恩舊城,直通北津港門,入於海。東南有海朗守禦千戶所,西南有雙魚守禦千戶所,俱洪武二十七年置。又東北有蓮塘堡,西有太平堡,俱嘉靖間築。恩平府南。本陽江縣之恩平巡檢司,初治縣東北之恩平故縣,後遷恩平堡。成化十四年六月改堡為縣,析新興、新會二縣地益之,而遷巡檢司於縣東南之城村,仍故名,後又遷白蒙屯。縣南有恩平江。廣寧府西北。嘉靖三十八年十月以四會縣地置。初治縣東南潭圃山下,後遷大圃村福星山下,即今治也。北有綏江,又有龍口屯田千戶所,亦嘉靖三十八年置。西北有金溪巡檢司。南有扶溪巡檢司,初治東鄉水口,後遷扶溪口,又遷官埠。
  德慶州元德慶路,屬廣東道。洪武元年為府。九年四月降為州,以府治端溪縣省入,來屬。西有小湘峽,西江經其中,端溪自東北流入焉。東有悅城鄉巡檢司,治悅城故縣,後遷靈溪水口。東距府二百十里。領縣二。封川州西。元封州治此,直隸廣東道。洪武二年三月,州廢,改屬。南有西江,西有賀江,西北有東安江,俱流入焉。北有文德巡檢司,初治縣西北大洲口,後遷縣西賀江口,後又遷於此。開建州西北。元屬封州。洪武二年三月改屬。西有開江,一名封溪,即賀江之下流。北有古令巡檢司,治古令村,後遷縣東北之褥村。
韶州府元韶州路,屬廣東道宣尉司。洪武元年為府。領縣六。西距布政司八百里。
  曲江倚。永樂二十二年建淮王府,正統元年遷於江西饒州府。南有蓮花山。東北有韶石山。西有桂山。湞水在東,東南有曹溪水,西有武水,俱流入焉,抱城回曲,故謂之曲江,下流即始興江。東北有平圃、南有蒙二巡檢司。樂昌府西北。南有昌山。東北有靈君山。西有三瀧水,即武水。北有九峯、西北有黃圃、又有羅家灣三巡檢司。東有高勝巡檢司,後廢。英德府西南。元英德州,直隸廣東道。洪武二年三月降為縣,來屬。南有臯石山,一名湞陽峽。又湞水在縣東,一名溱水,洭水在縣西,一名洸水,至縣西南合流,謂之洸口,有洸口巡檢司。又南有瀧頭水,與湞水合。又東有象岡、北有清溪、西有含洸三巡檢司。又南有南崖巡檢司,廢。仁化府東北。治水西村,後遷城口村。西北有吳竹嶺,吳溪水出焉,下流為潼溪,入湞。東北有扶溪巡檢司。又北有恩村巡檢司。乳源府西。本治虞塘,洪武元年遷於洲頭津。西有臈嶺,五嶺之一。西北有武水,自湖廣宜章縣流入,有武陽巡檢司。翁源府東南。元屬英德州。洪武二年三月改屬。故城在西北,今治本長安鄉也,洪武初,遷於此。北有寶山。東有靈池山,滃溪出焉,即瀧頭水。東有桂丫山巡檢司,初治茶園舖,後遷南浦。
南雄府元南雄路,屬廣東道。洪武元年為府。領縣二。西距布政司千九十里。
  保昌倚。大庾嶺在北,亦曰梅嶺,上有梅關,湞水所出。西北有凌江水,流合焉,南至番禺入海,謂之北江。又縣東有小庾嶺。西北有百順、東南有平田二巡檢司。又東北有紅梅巡檢司,舊治梅關下,後遷於此。始興府西。西有始興江,即湞水。南有清化徑巡檢司。又東北有黃塘巡檢司,本治瓔珞舖,後遷黃塘江口,又遷黃田舖。
惠州府元惠州路,屬廣東道宣慰司。洪武元年為府。領州一,縣十。西北距布政司三百六十里。
  歸善倚。南濱海。西江在西南。東有東江,自江西安遠縣流入府境,亦曰龍川江,西南至番禺縣,會西江入海。東南有平海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九月置。又有內外管理、又有碧甲二巡檢司。博羅府西北。西北有羅浮山。南有東江。西有石灣、又西北有善政里二巡檢司。長寧府西。隆慶三年正月以歸善縣鴻雁洲置,析韶州府英德、翁源二縣地益之。萬曆元年徙治君子峯下。南有新豐江,下流入龍江。西有坪巡檢司。又北有黃峒巡檢司,後廢。永安府東北。隆慶三年正月以歸善縣安民鎮置,析長樂縣地益之。西有東江。西南有寬仁里巡檢司,治苦竹派,後遷桃子園。又有馴雉里巡檢司,治鳳凰岡,後遷縣東烏石屯。尋俱還故治。海豐府東。北有五坡嶺。南濱海,一名長沙海。又東南有碣石衞,東有甲子門守禦千戶所,俱洪武二十七年十月置。南有捷勝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八年二月置,初名捷徑,三月更名。有甲子門巡檢司。又西有鵝埠嶺巡檢司。又西南有長沙港巡檢司,後遷謝道。龍川府東北。元循州治此,直隸廣東道。洪武二年四月,州廢來屬。東有霍山。南有龍江,即東江上流,自江西安遠縣流入。東有通衢巡檢司,後遷老龍埠,尋還故治。東北有十一都巡檢司。長樂府東北。元屬循州。洪武四年四月來屬。舊治在紫金山北。洪武初,徙於今治。東南有興寧江。南有十二都巡檢司。又西有清溪巡檢司,後廢。興寧府東北。元屬循州。洪武二年四月來屬。南有興寧江,東入潮州府程鄉縣界。東南有水口巡檢司,治水口隘,後廢,復置於下岸,尋遷於上岸水東。又北有十三都巡檢司,後遷白水砦,尋復故。
  連平州本連平縣。崇禎六年以和平縣惠化都置,析長寧、河源二縣及韶州府翁源縣地益之。尋升為州。西有銀梅水,源出楊梅坪,即湞水上源。南有長吉里、東南有忠信里二巡檢司。東北距府百八十里。領縣二:河源州北。舊屬府,崇禎六年改屬州。故城在西南。洪武二年徙於壽春市。萬曆十年遷於今治。南有槎江,即龍川江,下流為東江。又北有新豐江入焉。又東北有藍口巡檢司。和平州少北。正德十三年八月以龍川縣之和平司置,析河源縣地益之,屬府。崇禎六年改屬州。北有九連山。西北有浰頭山,三浰水出焉,亦名和平水,有浰頭巡檢司。
潮州府元潮州路,屬廣東道宣慰司。洪武二年為府。領縣十一。西距布政司千一百九十里。
  海陽倚。南濱海,有急水門。東有鱷溪,一名惡溪,亦名韓江,又名意溪,東入於海。西北有潘田巡檢司。又有楓洋巡檢司,尋遷縣南園頭村。潮陽府南。東南濱海。西南有練江。南有海門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置。東有招寧、西北有門闢、北有桑田三巡檢司。又有吉安巡檢司,治水都南山下,後遷貴嶼村。揭陽府西。西北有揭嶺。南有古溪。東南濱海。西有南寨巡檢司,本名湖口,治湖口村,後遷棉湖寨,更名。東有北寨巡檢司,本治縣西北岡頭山,後遷縣東北鳥石山南,尋還舊治,後又遷縣東桃山舖前。程鄉府西北。元梅州治此,直隸廣東道。洪武二年四月,州廢來屬。南有梅溪,即興寧江之下流,一名惡溪,西北有程江合焉。西有太平鄉巡檢司,治梅塘堡,後遷縣西北石鎮村旁。東南有豐順鄉巡檢司,本在縣西北平遠縣界,後遷松口市。饒平府東北。成化十二年十月以海陽縣三饒地置,治下饒。東南濱海,海中有南澳山,有大成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置。南有黃岡、西有鳳凰山二巡檢司。又東南有柘林寨。惠來府西南。嘉靖三年十月以潮陽縣惠來都置,析惠州府海豐縣地益之。南濱海。西有三河,以大河、小河、清遠河三水交會而名,即韓江之上源。東南有靖海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置。南有神泉巡檢司,本名北山,治縣西北山村,後遷神泉村,更名。鎮平府北。本平遠縣石窟巡檢司,崇禎六年改為縣,析程鄉縣地益之。西有石窟溪,下流入於程江。東有藍坊巡檢司,自石窟司遷治,更名。大埔府東。嘉靖五年以饒平縣大埔村置,析洲,清遠二都地益之。南有神泉河,即福建汀州府之鄞江。又西有惡溪。東北有虎頭沙、西有三河鎮二巡檢司。又南有大產巡檢司,後遷黃沙。西南有烏槎巡檢司,後遷高陂。平遠府西北。嘉靖四十一年五月以程鄉縣豪居都之林子營置,析福建之武平、上杭,江西之安遠,惠州府之興寧四縣地益之,屬江西贛州府。四十二年正月還三縣割地,止以興寧程鄉地置縣,來屬。普寧府西南。嘉靖四十二年正月以潮陽縣水都置,析洋烏、黃坑二都地益之,寄治貴山都之貴嶼。萬曆十年移治黃坑,以洋烏、水二都還潮陽。西有冬瓜山,冬瓜水出焉,下流為揭陽縣之古溪,與南、北二溪合,下流至澄海縣入於海。西南有雲落徑巡檢司。澄海府東南。本海陽縣之闢望巡檢司。嘉靖四十二年正月改為縣,析揭陽、饒平二縣地益之,而徙闢望巡檢司於縣北之南洋府,仍故名。南濱海,亦曰鳴洋海。西南有蓬州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六年四月置。又有駝浦巡檢司。
高州府元高州路,屬海北海南道,治電白。洪武元年為府。七年十一月降為州。九年四月復為府。後徙治茂名。領州一,縣五。東南距布政司一千里。
  茂名倚。洪武七年十一月省,十四年五月復置。南濱海。城西有竇江,源出信宜縣,東北流,鑑江入焉,西南流入化州界。南有赤水巡檢司。東南有平山巡檢司,治紅花堡,後遷縣東北之電白故縣。又西南有博茂巡檢司,後廢。電白府東。舊治在西北。今治本神電衞,洪武二十七年十月置。成化三年九月遷於此。東濱海。西北有立石巡檢司,後廢。信宜府北。南有竇江。東北有中道巡檢司,治在懷德鄉黃僚寨之左,廢,後復置於羅馬村,尋又遷於三橋。
  化州元化州路,屬海北海南道。洪武元年為府。七年十一月降為州,以州治石龍縣省入。九年四月又降為縣,來屬。十四年五月復為州。北有石城山,又有來安山。東北有茂名水,竇江之下流。又有陵水、羅水,俱自廣西北流縣流入,與茂名水合,至吳川縣為吳川水,南入於海。北有梁家沙巡檢司。東南距府九十里。領縣二。吳川州南。元屬化州路。洪武九年四月屬高州府。十四年五月改屬州。南濱海,中有碙洲。有碙洲巡檢司,在洲南濱海,後遷洲上。東南有寧川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四月置。又北有寧村巡檢司,治川,後遷縣西北之地聚村,又遷於芷口。石城州西。元屬化州路。洪武九年四月屬高州府。十四年五月改屬州。南濱海。西有零緣巡檢司。
雷州府元雷州路,屬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洪武元年為府。領縣三。東距布政司千四百五十里。
  海康倚。東濱海。南有擎雷水,自擎雷山南流,東入於海。西有海康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十月置。西南有清道、東南有黑石二巡檢司。遂溪府北。東西濱海。西南有樂民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十月置。西北有湛川巡檢司,治故湛川縣,後遷縣東南故鐵杷縣。又西南有潿洲巡檢司,治海島中博里村,後遷蠶村。徐聞府南。東西南三面濱海。西有海安守禦千戶所,東有錦囊守禦千戶所,俱洪武二十七年十月置。西南有東場、東有寧海二巡檢司。又西北有遇賢巡檢司,廢。
廉州府元廉州路,屬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洪武元年為府。七年十一月降為州。九年四月屬雷州府。十四年五月復為府。領州一,縣二。東距布政司千二百十里。
  合浦倚。洪武七年十一月省,十四年五月復置。東有大廉山,州以此名。東南濱海,亦曰珠母海,以海中有珠池也。又城北有廉江,亦曰合浦江,自廣西容縣流入,逕州,江口分為五,西南注於海。又北有石康縣,成化八年省。東有永安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置。東南有珠場、東北有永平二巡檢司。又北有高仰巡檢司,治馬欄墟,後遷於縣西南。
  欽州元欽州路,屬海北海南道。洪武二年為府。七年十一月降為州,以州治安遠縣省入。九年四月降為縣,來屬。十四年五月復為州。西南濱海,中有烏雷山,入安南之要道也。又有分茅嶺,亦與安南分界。龍門江在城東,又東有欽江,俱入於海。南有淞海、西南有長墩、西北有管界三巡檢司。又西有如昔、又有佛淘二巡檢司,與交阯接界,宣德二年入於安南,嘉靖二十一年復。又西南有千金鎮。東距府百四十里。領縣一:靈山州北。元屬欽州。洪武九年四月屬廉州。十四年五月仍屬欽州。北有洪牙山,洪牙江出焉,經縣東,與羅陽山水合,為南岸江,南流為欽江。又南有林墟、西有西鄉二巡檢司。
瓊州府元乾寧軍民安撫司。元統二年十月改為乾寧安撫司,屬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洪武元年十月改為瓊州府。二年降為州。三年仍升為府。領州三,縣十。東北距布政司千七百五十里。
  瓊山倚。南有瓊山。北濱海,有神應港,亦曰海口渡,有海口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年十月置。又西南有水蕉村,萬曆二十八年置水會守禦千戶所於此。南有石山。又有清瀾巡檢司,廢。澄邁府西。北濱海。南有黎母江。東有澄江。西北有澄邁巡檢司,治石都。南有兔頴巡檢司,治曾家東都,後遷南黎都,廢。西南有銅鼓巡檢司,治新安都,後遷西黎都,廢。又有那拖巡檢司,治那拖市,後遷縣西森山市,廢。臨高府西。北濱海。南有黎母江。南有田牌巡檢司,後遷墳橫岡。又東有定南、北有博舖二巡檢司,廢。安定府南。元至元二十九年六月置。天曆二年十月升為南建州。洪武元年十月復為縣。南有五指山,亦曰黎母山,黎人環居山下,外為熟黎,內為生黎。北有建江,繞郡境西北流,入南渡江。東有潭覽屯田千戶所,元置,洪武中因之,永樂四年廢。西有青寧巡檢司。又東有寧村巡檢司,治潭覽村,後遷縣東南南資都,仍故名。文昌府東。西北有七星山。南有紫貝山。東北濱海。東南有文昌江,入於海。又東北有清瀾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八月置,萬曆九年遷縣東南南都陳家村。西北有舖前巡檢司。東北有青藍頭巡檢司,後遷縣東抱凌港。會同府東南。元至元二十九年六月置。東濱海。西有黎盆溪,東有調囂巡檢司,治端趙都,尋遷縣東南南滄村。樂會府東南。西有白石山。東濱海。西北有萬泉河,有黎盆水流入焉。
  儋州元南寧軍,屬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洪武元年十月改為儋州,屬府。正統四年六月以州治宜倫縣省入。西北有龍門嶺。西濱海。北有倫江。西南有鎮南、又有安海二巡檢司。又東有歸姜巡檢司,廢。東北距府三百七十里。領縣一:昌化州南。舊城在東南,今城本昌化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五年置。正統六年五月徙縣治焉。西濱海。南有昌江。
  萬州元萬安軍,屬海北海南道。洪武元年十月改為萬州,屬府。正統四年六月以州治萬安縣省入。北有六連山,龍滾河出焉。東南海中有獨洲山。東有蓮塘巡檢司,後廢。西北距府四百七十里。領縣一。陵水州南。東北有舊縣城,今治本南山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置。正統間,遷縣於此。西有小五指山。東濱海,海中有雙女嶼。東北有牛嶺巡檢司。
  崖州元吉陽軍,屬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洪武元年十月改為崖州,屬府。正統四年六月以州治寧遠縣省入。南有南山。北有大河,自五指山分流,南入海。東有滕橋、西有抱歲、又西北有通遠三巡檢司。北距府千四百一十里。領縣一:感恩州西北。舊屬儋州。正統五年來屬。西濱海。南有南湘江,源自黎母山,西南入於海。東南有延德巡檢司。
羅定州元瀧水縣,屬德慶路。洪武元年屬德慶州。萬曆五年五月升為羅定州,直隸布政司。西南有瀧水,源出猺境。又有瀧水、新寧、從化三千戶所,俱萬曆七年置。又有函江守禦千戶所,萬曆五年五月置於西寧縣境,十六年遷於州界之溝驛。南有開陽鄉、西北有晉康鄉二巡檢司。又東有建水巡檢司,治建水鄉,後遷縣東南古模村,又遷高要縣白坭村,尋復還白模。領縣二。東距布政司五百三十里。東安州東。萬曆五年十一月以瀧水縣東山黃姜峒置,析德慶州及高要、新興二縣地益之。北有西江,西有瀧水流入焉。東北有南鄉守禦千戶所,西南有富霖守禦千戶所,俱萬曆五年五月置。東南有羅苛巡檢司。西寧州西。萬曆五年十一月以瀧水縣西山大峒置,析德慶州及封川縣地益之。東北有西江,與德慶州分界。東南有瀧水。西南有封門守禦千戶所,萬曆五年五月置。北有都城鄉巡檢司。又西南有懷鄉巡檢司,後廢。
廣西
禹貢荊州之城及荊、揚二州之徼外。元置廣西兩江道宣慰使司,治靜江路。屬湖廣行中書省。至正末,改宣慰使司為廣西等處行中書省。洪武二年三月因之。六年四月置廣西都衞。與行中書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衞為都指揮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十一,州四十有八,縣五十,長官司四。為里一千一百八十三。北至懷遠,與湖廣、貴州界。東至梧州,與廣東界。西至太平,與貴州、雲南界。南至博白,與廣東界。距南京四千二百九十五里,京師七千四百六十二里。洪武二十六年編戶二十一萬一千二百六十三,口一百四十八萬二千六百七十一。弘治四年,戶四十五萬九千六百四十,口一百六十七萬六千二百七十四。萬曆六年,戶二十一萬八千七百一十二,口一百一十八萬六千一百七十九。
桂林府元靜江路。洪武元年為府。五年六月改為桂林府。領州二,縣七。
  臨桂倚。洪武三年七月建靖江王府於獨秀峯前。東有桂山。東北有堯山。又有桂江,亦曰灕江,南有陽江來合焉,至蒼梧縣合於左、右江。東有蘆田市、西有兩江口二巡檢司。南有湘山渡巡檢司,後廢。興安府北。南有海陽山,湘水出其北,流入湖廣永州府界,灕水出其南,南入梧州府界。北有越城嶺,亦曰始安嶠,五嶺之最西嶺,下有始安水流入灕水。西南有融江六峒、西有鹽砂寨、北有唐家舖三巡檢司。又西南有岩關。靈川府北。北有百丈山。東北有融江,源出融山二洞中,一名銀江,流經縣境,又南入靈川縣界,合於灕江。南有白石潭、東北有千秋峽二巡檢司。陽朔府南。北有陽朔山。東有灕江。東南有伏荔市、南有都樂墟二巡檢司。西有白竹寨巡檢司,廢。
  全州元全州路,屬湖廣道。洪武元年為府。九年四月降為州,省州治清湘縣入焉,屬湖廣永州府。二十七年八月來屬。西有湘山。南有湘水,又北有洮水流合焉。又西有西延、西南有建安、東北有柳浦三巡檢司。又東北有平塘巡檢司,廢。南距府二百五十里。領縣一。灌陽州南,少東。南有灌水,經州界,合於湘水。西南有吉寧鄉崇順里巡檢司。
  永寧州元古縣。洪武十四年改為古田縣。隆慶五年三月升為永寧州。縣舊治在今州南三十里。洪武初,移於今州南八里。成化十八年又移今治。又有黃源水,下流入灕江。南有桐木鎮、又有常安鎮、西南有富椽鎮三土巡檢司。東距府百五十里。領縣二。永福州東南。舊屬府,隆慶五年三月改屬州。西南有太和山,太和江環其下,東入柳州府,為雒清江。又西南有理定縣,元屬靜江舊路,正統五年九月省。又有蘭麻鎮、東北有銅鼓市二巡檢司,廢。義寧州東北。舊屬府,隆慶五年三月改屬州。北有丁嶺,義江出焉,下流分為二,東流者為臨桂縣之相思水,入於灕江,南流者為永福縣之白石水,即太和江也。西北有桑江口巡檢司。
平樂府元大德五年十一月置。洪武元年因之。領州一,縣七。北距布政司百九十里。
  平樂倚。東南有魯溪山。西北有灕江,又北有樂川水,東經昭潭流合焉。又東有榕津寨巡檢司,又有水滻營土巡檢司。又東有龍平寨巡檢司、昭平堡土巡檢司,廢。又東有團山堡,東南有廣運堡、足灘堡,又南有甑灘堡,俱弘治後置。恭城府東北。南有樂川水,又東有勢江,南有南平江,北有平川江,西南有西水江,俱流合焉。東北有鎮峽寨、東有勢江源二巡檢司。又有白面寨、西嶺寨二土巡檢司。富川府東,少北。元屬賀州。洪武十年五月改屬潯州府,後來屬。西南有鍾山縣,舊治於此,洪武二十九年十一月移治靄石山下,而置邊蓬寨巡檢司於舊治。北有秦山,接湖廣道州界。東北有甿渚嶺,即臨賀嶺,與湖廣江華縣分界。又東有富江,南合賀水。西南有白霞寨、西北有寨下市二巡檢司。賀府東南。元賀州,直隸廣西兩江道。洪武初,以州治臨賀縣省入,屬潯州府。十年五月降為縣,後來屬。東北有臨賀嶺,亦曰桂嶺,下有桂嶺縣,元末廢。東有賀江,至廣東封川縣合於西江。南有信都鄉巡檢司。北有沙田寨巡檢司,後遷縣西點燈寨,尋廢。又東北有大寧寨、樊字寨、白花洞三土巡檢司,後廢。荔浦府西,少南。舊屬桂林府,弘治四年來屬。舊治在今縣西。景泰七年移於後山,即今治。東有銅鼓嶺,一名火燄山。又荔江在南,下流入灕江。東南有峯門寨巡檢司,後遷中峝。西北有南原寨巡檢司,後遷縣東南下峝,又遷縣東延濱江。又西南有華蓋城,萬曆中築。修仁府西,少南。舊屬桂林府,弘治四年來屬。舊治在今縣西馬浪坪。景泰初,遷今縣南霸寨村。成化十五年遷於五福嶺,即今治。東北有荔江,有麗壁市土巡檢司。西南有石墻堡,萬曆間築。昭平府南,少東。萬曆四年四月析平樂、富川二縣地置。五年又析賀縣地益之。東有五指山。又有灕江。又有思勤江,下流入於灕江。東南有龍平縣,元屬府,洪武十八年廢。
  永安州元立山縣,屬府。洪武十八年廢為立山鄉,屬荔浦縣。成化十三年二月置州,曰永安,屬桂林府。弘治三年九月改為長官司。五年復為州,來屬。東有蒙山,下有蒙水。南有古眉寨土巡檢司。北有羣峯寨土巡檢司,後遷州西北杜莫寨,又遷州北貓兒堡。東南有仙廻營,萬曆中置。東北距府百二十里。
梧州府元梧州路。洪武元年為府。領州一,縣九。北距布政司五百八十里。
  蒼梧倚。城西南有大江,江即黔、鬱二水,合流於潯州府城東,為潯江;入府界,東經立山下,又東經此,與桂江合,謂之三江口,下流為廣東之西江。東有長行、西有安平、北有東安、西南有羅粒四巡檢司。藤府西。元藤州,直隸廣西兩江道。洪武二年九月省州治鐔津縣入焉。十月來屬。十年五月降為縣。北有藤江,亦曰鐔江,即潯江也。東南有繡江,西有幕僚江,俱流入焉。又西北有五屯守禦千戶所,嘉靖初置。西有白石寨、南有竇家寨、東北有赤水鎮三巡檢司。又東有溻州、南有周村、西南有驛面、又南有思羅四巡檢司,廢。容府西南。元容州,直隸廣西兩江道。洪武二年十月來屬。十年五月降為縣,省州治普寧縣入焉。西北有容山。南有容江,亦名繡江。又東有波羅里大洞、西南有粉壁寨二巡檢司。岑溪府南,少西。元屬藤州。洪武十年五月改屬府。東北有烏峽山。西有繡江。東南有上里平河村、西南有南渡二巡檢司。又東南有連城鄉義平巡檢司,廢。懷集府東北。元屬賀州。洪武初,屬平樂府。十年五月來屬。西南有懷溪水。東有武城鄉、西有慈樂寨、西北有蘭峒寨三巡檢司。
  鬱林州元直隸廣西兩江道。洪武二年九月以州治南流縣省入。十月來屬。南有南流江,至廣東合浦縣入海。有橫嶺、文俊二巡檢司,廢。東北距府三百三十里。領縣四。博白州西南。西有雙角山,綠珠江出其下,流合縣南飲馬水,下流入南流江。南有周羅、西南有沙河二巡檢司。又有安定、春臺、平山、兆常四土巡檢司,尋廢。又東南有海門鎮,舊為入安南之道。北流州北。元屬容州。洪武十年五月來屬。東北有勾漏山。東有銅石山,產水銀、硃砂。又南有扶來山,陵水出焉,西南有峩石山,羅水出焉,俱流入廣東化州界。又北有綠藍山,綠藍水出焉,分為二。東流者經城東登龍橋,與廣東高州府流入之繡江合,又東經容縣,為容江。西流者入鬱林州,為南流江。南有雙威寨巡檢司。西有都隴、又有中山、又有清灣三巡檢司,廢。又西有天門關,本名鬼門關,洪武初,改為桂門關;宣德中,更今名。陸川州南,少東。元屬容州。洪武十年五月來屬。舊為入安南之道。東有龍化江,下流合容江。南有溫水寨巡檢司。興業州西,少北。南有鐵城山。北有翻車嶺,龍母江出焉,下流入南流江。南有趙家寨、西有長寧寨、北有平安寨、又有棠木寨四巡檢司,後俱廢。
潯州府元潯州路。洪武元年為府。領縣三。東北距布政司九百八十里。
  桂平倚。南有白石山。西北有大藤峽。北有黔江,一名北江,亦曰右江,南有鬱江,一名南江,亦曰左江,至城東匯為潯江。東北有武靖州,成化三年置,萬曆末廢。又東有大黃江口、北有靖寧鄉、東北有大宣鄉、又有思隆鄉、又有木盤浦、西南有常林鄉六巡檢司。又南有羅秀土巡檢司,又北有碧灘堡、鎮峽堡,俱成化中置。東有牛屎灣堡,西有淹冲堡、秀江堡,俱嘉靖中置。平南府東。東南有龔江,即潯江也,東有白馬江流入焉。又有奉議衞,洪武二十八年八月置於奉議州,正統六年五月遷於此。東北有大同、西北有泰川、西南有武林三巡檢司。又南有峝心、東南有三堆、東北有大峽、西北有平嶺四土巡檢司。貴府西。元貴州,直隸廣西兩江道。洪武二年十月降為縣,來屬。南山在南。又有東、西、北三山。南有鬱江,亦曰南江,羣川悉流入焉。有向武軍民千戶所,本向武守禦千戶所,洪武十八年十月置於向武州,三十年三月升軍民所,正統六年五月來遷縣北門外,萬曆二十三年又遷縣西北謝村鎮。東南有新安寨、北有北山寨二巡檢司。又南有橋頭墟、西有瓦塘渡、又有五州寨、又有東壆渡、又有郭東里五巡檢司,廢。又東南有三江城,萬曆中築。
柳州府元柳州路。洪武元年為府。領州二,縣十。東北距布政司四百里。
  馬平倚。元為府屬,洪武元年徙府治於此。南有柳江,亦曰潯水,亦曰黔江,上流自貴州黎平府流入府境,下流至桂平縣合於鬱江,亦曰右江。南有新興鎮、都博鎮二巡檢司。又有歸化鎮巡檢司,廢。洛容府東北。舊治白龍岩,天順中,徙於朱峒。正德時,為猺、獞所據,嘉靖三年十一月復。萬曆四年正月遷於靈塘,以朱峒舊治為平樂鎮,留兵百名守之。城南有洛清江,至馬平縣入於柳江。西南有江口鎮、又有運江二巡檢司。東有平樂鎮巡檢司,治石榴江,後遷縣東北中渡。又西南有章洛鎮巡檢司,廢。柳城府西北。舊治龍江南,元為府治。洪武元年遷治龍江東,而府徙治馬平縣。龍江自天河縣流入,合於融江,即柳江上流。東有東泉鎮巡檢司。北有古鎮巡檢司,初治融江東岸,後遷馬頭驛。又東北有古清鎮、西有洛好鎮、又有廖洞鎮三巡檢司。羅城府西北。洪武二年十月以羅城鄉置,屬融州。十年五月來屬。北有武陽江,下流合於融江。北有武陽鎮、又有莫離鎮、又有通道鎮三巡檢司。又舊有安湘鎮、樂善鎮、中峒鎮三巡檢司,廢。懷遠府北。元屬融州。洪武十年廢,置三江鎮巡檢司。十三年十一月復置縣,來屬,治大融江、潯江之匯。萬曆十九年移治丹陽鎮。西北有九曲山,山南為石門山,兩山夾峙。福祿江自貴州永從縣流逕其中,至融縣為融江,至柳城縣為柳江。又東北有潯江,自湖廣靖州流合焉,有潯江鎮巡檢司。又西北有萬石鎮,又有宜良鎮、丹陽鎮三巡檢司。融府西北。元融州,直隸廣西兩江道。洪武二年十月以州治融水縣省入,來屬。十年五月降為縣。東南有靈岩山。北有雲際山。其西曰上石門,以兩山夾峙,融江中流也。又東有寶積山,產鐵。東北有思管鎮、東南有清流鎮、西南有鵝頭隘三巡檢司。又北有長安鎮巡檢司,本在融江東岸,後遷西岸。又有大約鎮土巡檢司。又有保江鎮、理源鎮、西峒鎮三巡檢司,廢。來賓府南。元屬象州。洪武十年五月來屬。西南有白牛洞。北有白雲洞。南有大江,亦曰都泥江。西有界牌鎮巡檢司,後遷縣南之南岡。
  象州元直隸廣西兩江道。洪武二年十月來屬,以州治陽奉縣省入。西有象山。東有雷山。南有象江,即柳江。東北有龍門寨巡檢司。又有鵝頸鎮、尖山鎮二巡檢司,廢。西北距府百十三里,領縣一。武宣州南。元曰武仙。宣德六年更名。舊治陰江。宣德六年三月徙於高立。東南有大藤峽,後名永通峽。西有柳江,又有都泥江,亦謂之橫水江,來入焉,下流為潯州府之右江,亦入於柳江。西北有安永鎮、西南有縣郭鎮二巡檢司。又東有東鄉、又有周冲、又有閑得三巡檢司,廢。
  賓州元直隸廣西兩江道。洪武二年九月以州治嶺方縣省入。十月來屬。東南有鎮龍山。西南有燈臺山。西有古漏山,下有古漏關,古漏水出焉,入於賓水。賓水在南,即都泥江也。東有安城鎮巡檢司。又東有梁村巡檢司,後廢。北距府三百里。領縣二。遷江州北。西有古黨山,有峒。東北有大江,即都泥江。東有遷江屯田千戶所,洪武二十五年九月置。東南有清水鎮巡檢司,又有羅目鎮、李廣鎮二巡檢司,廢。又東有石零堡,北有都歷堡,俱正德中築。上林州西,少北。西有大明山,澄江出焉,亦名南江,東合北江,又東入遷江縣之大江。西北有三里營,南丹衞在焉。衞舊在南丹州,洪武二十八年八月置,二十九年正月升軍民指揮使司,尋罷軍民,止為衞。永樂二年十二月徙上林縣東,正統六年五月徙賓州城,與賓州千戶所同治,萬曆八年徙於此。西南有周安堡,在八寨中,舊為猺、獞所據,嘉靖三年討平之,萬曆七年改屬南丹衞。西北有三畔鎮巡檢司。又東北有琴水橋、東南有思龍鎮、又有三門灘鎮三巡檢司。
慶遠府元慶遠路。洪武元年為府。二年正月改慶遠南丹軍民安撫司。三年六月復曰慶遠府。領州四,縣五,長官司三。東北距布政司五百七十里。
  宜山倚。北有龍江,東流入融縣,合於融江。西有河池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八年十月置於河池縣,永樂六年徙於此。東有大曹鎮、西有懷遠鎮、又有德勝鎮、又有東江鎮四巡檢司。天河府北,少東。舊縣在高寨。洪武二年遷於蘭石。正統七年又遷甘場。嘉靖十三年又遷福祿鎮。萬曆十九年始移今治。西南有龍江,自貴州獨山州流入。北有東禪鎮巡檢司,又有思農鎮、歸仁鎮二土巡檢司。忻城府南,少東。西有烏泥江,即都泥江。北有三寨堡土巡檢司。
  河池州元河池縣。弘治十七年五月升為州。縣舊治在州北懷德故城。天順六年遷屏風山。成化十三年還治懷德。嘉靖四年又遷鳳儀山南。西有智州山。東有金城江,下流合於都泥江。江北有金城鎮巡檢司。又東有都銘鎮、土堡鎮二巡檢司,後廢。東距府二百五十里。領縣二。思恩州東北。舊屬府,正德元年二月改屬州。舊治在環江洲。永樂末,遷於清潭村。宣德三年十一月遷於白山寨。成化八年遷於歐家山。南有環江,北有帶溪,皆合流於龍江。有安化鎮、歸思鎮二巡檢司。又有普義鎮、吉安鎮、北蘭鎮三巡檢司,廢。荔波州西北。洪武十七年九月析思恩縣地置,屬府。正統十二年改屬南丹州。成化十一年九月又屬府。正德元年來屬。州東南有勞村江,源出貴州陳蒙爛土長官司,流入州界,為金城江。又東有窮來、南有蒙石、又有方村三土巡檢司,後廢。
  南丹州。洪武七年七月置。二十八年廢,尋復置。西有孟英山,舊產銀。南有都泥江,自貴州定番州流入。東距府二百四十里。
  東蘭州。洪武十二年置。以西蘭州省入,又省安習、忠、文三州入焉。東南有隘洞江,一名都泥江,又名紅水河,又名烏泥江。東北距府四百二十里。
  那地州元地州。洪武元年改置。北有都泥江,有布柳水流合焉。南有那州,洪武元年省。東北距府二百四十里。
  永順長官司,府西南。永定長官司府南。二司皆弘治五年析宜山縣地置。永安長官司弘治九年九月析天河縣十八里地置。
南寧府元南寧路。洪武元年為府。領州七,縣三。東北距布政司千二百里。
  宣化倚。東有崑崙山,上有崑崙關。又有橫山,又有思玉山。北有馬退山。東南有望仙坡,與青、羅二山相對。城西南有大江,即鬱江,一曰夜郎豚水。其上流有二:一為南盤江,經府城南,曰右江;一為麗江,經府城西南,曰左江。合流處謂之合江鎮,下流為潯州府之左江。東有金城寨、西有那南寨、又有那龍寨、又有遷隆寨、南有八尺寨五巡檢司。隆安府西北。嘉靖十二年四月析宣化縣那久地置。東有火燄山。城北有盤江,亦曰右江。西南有那樓寨、西北有馱演寨二巡檢司。
  橫州元直隸廣西兩江道。洪武二年九月以州治寧浦縣省入,屬潯州府。十年五月降為縣,來屬。十三年十一月復為州,仍置寧浦縣為州治,縣尋廢。東有烏蠻山。南有鬱江,又東南有武流江,源自廣東靈山縣,流入境合焉。東有古江口、西有南鄉二巡檢司。又南有太平關,成化四年置。西北距府二百四十里。領縣一。永淳州西。元屬橫州。洪武十年五月省入橫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屬州。西臨鬱江。南有南里鄉、北有武羅鄉二巡檢司。又東北有修德鄉巡檢司,景泰間遷於縣西,後廢。
  新寧州。隆慶六年二月以宣化縣定祿洞地置。北有三峯山。城西有麗江,一名定祿江,又名文字水。東南有渠樂寨巡檢司。東距府二百里。
  上思州元屬思明路。洪武初廢。二十一年正月復置,屬思明府。弘治十八年來屬。南有十萬山,上思江出焉,東流合西小江,西即交阯所出之左江也。又有明江,亦出十萬山,西流入思明府界。又西有遷隆峒土巡檢司。東南距府三百里。
  歸德州元屬田州路。洪武二年屬田州府。弘治十八年來屬。盤江在西南。東南距府三百五十里。
  果化州元屬田州路。洪武二年屬田州府。嘉靖九年十二月來屬。南盤江在西。東南距府三百二十里。
  忠州元屬思明路。洪武初廢。二十一年正月復置,屬思明府。萬曆三年九月來屬。東北距府四百餘里。
  下雷州元下雷峒。洪武初,屬鎮安府。嘉靖四十三年來屬。萬曆十八年升為州。南有邏水,自鎮安府流入,南寧府左江之別源也。東距府五百八十里。
思恩軍民府元思恩州,屬田州路。洪武二年屬田州府,後屬雲南廣西府。永樂二年八月直隸廣西布政司。正統四年十月升為府。六年十一月升軍民府。舊治在府西北。正統七年遷府東北之喬利。嘉靖七年七月又遷武緣縣止戈里之荒田驛,因割止戈二里屬之。西北有都陽山。東南有靖遠峯。北有紅水江,又有馱蒙江,一名清水江,流合焉。又有大攬江,出城東北大名山,下流俱入於鬱江。東有鳳化縣,正德六年七月置,嘉靖八年十月廢。東有古零,西有定羅、那馬、下旺,北有興隆,東北有白山、安定,西北有舊城、都陽九土巡檢司。領州二,縣二。東北距布政司千二百里。
  奉議州元直隸廣西兩江道。洪武五年省入來安府。七年二月復置,直隸行省。二十八年復廢,尋復置,直隸布政司。嘉靖六年二月來屬。東有舊城。今治本砦林村也,洪武初,遷於此。北濱南盤江,有州門渡。距府 百 十里。
  上映州元屬鎮安路。洪武五年廢為洞。萬曆三十二年復置,來屬。東北距府四百七十里。
  上林府西南。元屬田州路。洪武二年屬田州府。嘉靖七年七月來屬。北有南盤江,南有大羅溪,東流合焉,即枯榕江之下流也。武緣府南。元屬南寧路。萬曆五年十月來屬。西有西江,即大欖江也,東南有南流江合焉。東有鏌鎁寨、又有博澀寨、西有高井寨、西北有西舍寨四巡檢司。又南有橫山寨巡檢司,廢。
太平府元太平路,至元二十九年閏六月置。洪武二年七月為府。領州十七,縣三。東北距布政司二千五十里。
  崇善倚。府治馱盧村,洪武二年徙治麗江。舊縣治在府西北,嘉靖十九年遷入郭內。北有青蓮山。東有將軍山,下有威震關,一名伏波關。南有府前江,即麗江,又西有邏水流入焉。北有壺關,正德三年置。又東北有保障關。陀陵府東北。東有淥空山,淥空江出焉,亦名綠甕江。又南有麗江。羅陽府東北。南有麗江。西有馱排江,源出永康縣,下流入於麗江。以上三縣,元俱屬太平路。
  左州東有舊治。成化十三年遷於思崖村。正德十五年遷於今治,本古攬村也。西北有金山。南有麗江。西南距府百里。 養利州有舊州三,一在州北,一在西北,一在東北。又西北有養水。北有通利江,至崇善縣注於麗江。以上二州,元屬太平路。南距府百五十里。 永康州元永康縣,屬太平路。萬曆二十八年六月升為州。北有固城。萬曆中,遷於今治。西有綠甕江,下流亦合麗江焉。西南有思同州,舊屬府。萬曆二十八年六月省。西南距府二百里。 上石西州元屬思明路。洪武末省。永樂二年復置。萬曆三十八年來屬。東有明江,西北流入麗江。東北距府三百三十里。 太平州自此以下十一州,元屬太平路。邏水在西,下流入麗江。東南距府八十里。 思城州南有教水,下流合於隴水。東南距府五百里。 安平州南有隴水,下流合於邏水。東南距府百十里。 萬承州西南有綠降水,亦名玉帶水。西南距府五十里。 全茗州西有通利江,一名大利江。南距府百六十里。 鎮遠州北有楊山。南有岩磨水。西南距府二百八十里。 茗盈州南有觀音岩,澗水出焉,下流入於麗江。西南距府六十里。 龍英州南有通麗江,有三源,下流入於麗江。南距府二百十里。 結安州西有堰水,下流入麗江。西南距府二百二十里。 結倫州南有咘畢水,即堰水之上流。西南距府三百三十里。 都結州南有咘畢水。西南距府三百三十里。 上下凍州元屬龍州萬戶府。洪武初來屬。西有八峯山,太源水出焉。又北有青連山。南有拱天嶺。東距府二百二十里。 思明州元屬思明路。洪武二年屬思明府。萬曆十六年三月來屬。東有逐象山。東北有明江,自思明府流入。東北距府二百十里。
思明府元思明路。洪武二年七月為府,直隸行省。九年直隸布政司。南有明江,有永平寨巡檢司。領州三。北距布政司二千二百里。
  下石西州元屬思明路。洪武二年屬府。舊治在東南。萬曆間,始遷今治。西距府百四十里。
  西平州元屬思明路。洪武三年省。永樂二年復置。宣德元年與安南。
  祿州元屬思明府。洪武三年省。二十一年正月復置,尋沒於交阯。永樂三年收復。宣德元年與安南。
鎮安府元鎮安路。洪武二年為府。西有鎮安舊城。洪武二年徙於廢凍州,即今治也。南有馱命江,下流合鬱江。又有邏水,發源府北土山峽中,下流至胡潤寨,與歸順州之邏水合,有湖潤寨巡檢司。距布政司二千二百里。
田州元田州路。洪武二年七月為府。嘉靖七年六月降為州,徙治八甲,而置田寧府於府城。八年十月,府廢,州復還故治,直隸布政司。東南有南盤江。西有來安路,元屬廣西兩江道,洪武二年七月為府,領歸仁州、羅博州、田州,十七年復廢。北有上隆州,元屬田州路,洪武二年屬府,成化三年徙治潯州府東北,更名武靖州。又有恩城州,元屬路,洪武初屬府,弘治五年廢。東有床甲、拱甲、婪鳳,西有武隆、累彩,北有岜馬甲、篆甲,東北有下隆,東南有砦桑,西北有凌時,西南有萬岡陽院,又有大甲、子甲,又有縣甲、怕河、怕牙、思郎、思幼、候周十九土巡檢司。距布政司千六百里。
歸順州元屬鎮安路。洪武初,廢為洞。弘治九年八月復置,屬鎮安府。嘉靖初,直隸布政司。東北有龍潭水,南入交阯高平府界。又南有邏水,發源西北鵝槽隘界。距布政司二千三百二十里。
泗城州元屬田州路。洪武七年直隸行中書省。九年直隸布政司。舊州在西南,洪武六年移於古勘洞。西有南盤江,自貴州慕役長官司流入,下流為南寧府之右江。又北有紅水江。東北有程縣,洪武二十一年以泗城州之程丑莊置,屬州,尋屬慶遠府,宣德初,還屬州,嘉靖元年廢。西南有利州,元屬田州路,洪武七年十一月直隸布政司,正統六年五月徙治泗城州古那甲,嘉靖二年廢。又西有上林長官司,永樂七年以州之上林洞置,直隸布政司,萬曆中,省入州,崇禎六年分司西地入雲南廣南府。有羅博關巡檢司。北距布政司一千八百一十五里。
向武州元屬田州路。洪武二年七月屬田州府。二十八年廢。建文二年復置,直隸布政司。舊州在東。萬曆四十五年遷於乃甲。南有枯榕江,下流入於右江。北有富勞縣,元屬田州路,洪武二年屬田州府,尋為夷獠所據,建文四年復置,後廢。東有武林縣,元亦屬田州路,洪武二年屬田州府,永樂初省入富勞縣。距布政司二千四百里。
都康州元屬田州路。洪武二年屬田州府,後為夷獠所據。建文元年復置,直隸布政司。西有岜爐江,下流合於通利江。距布政司二千五百四十里。
龍州元龍州萬戶府。洪武二年七月仍為州,屬太平府。九年六月直隸布政司。南有龍江,自交阯廣源州流入,即麗江也,有明江流入焉,下流為南寧府之左江。距布政司二千三百里。
江州元屬思明路。洪武二十年直隸布政司。東有歸安水,西有綠眉水,下流俱合於麗江。領縣一。距布政司二千一百十里。羅白州東北。洪武三年置,屬思明府,後來屬。南有隴冬水,下流入於麗江。
思陵州元屬思明路。洪武三年省入思明府。二十一年正月復置,直隸布政司。南有角硬山,角硬水出焉,又有淰削水合之,下流入思明府界。距布政司二千一百二十里。
憑祥州。本憑祥縣。永樂二年五月以思明府之憑祥鎮置,屬思明府。成化十八年升為州,直隸布政司。西北有麗江,自交阯廣源州流入。又南有鎮南關,一名大南關,即界首關也。距布政司二千四十里。
安隆長官司元致和元年三月置安隆州,屬雲南行省。後廢為寨,屬泗城州。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置安隆長官司,仍屬泗城州,後直隸布政司。西有壩達山,渾水河經其下,即紅水江也,東入泗城州界。又西南有同舍河。距布政司   里。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明史  卷四十六‧志第二十二  地理七 雲南 貴州
雲南
禹貢梁州徼外。元置雲南等處行中書省。治中慶路。洪武十五年二月癸丑平雲南,置雲南都指揮使司。乙卯置雲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同治雲南府。領府五十八,州七十五,縣五十五,蠻部六。後領府十九,禦夷府二,州四十,禦夷州三,縣三十,宣慰司八,宣撫司四,安撫司五,長官司三十三,禦夷長官司二。北至永寧,與四川界。東至富州,與廣西界。西至干崖,與西番界。南至木邦,與交阯界。距南京七千二百里,京師一萬六百四十五里。洪武二十六年編戶五萬九千五百七十六,口二十五萬九千二百七十。弘治四年,戶一萬五千九百五十,口一十二萬五千九百五十五。萬曆六年,戶一十三萬五千五百六十,口一百四十七萬六千六百九十二。
雲南府元中慶路。洪武十五年正月改為雲南府。領州四,縣九。
  昆明倚。洪武二十六年,岷王府自陝西岷州遷於此。永樂二十二年遷岷王府於湖廣武岡州,建滕王府於此,宣德元年除。東有金馬山,與西南碧雞山相對,俱有關,山下即滇池。池在城南,周五百里,其西南為海口,至武定府北,注於金沙江。又東有盤龍江,西注滇池。東有赤水鵬、清水江二巡檢司。富民府西北。東有螳蜋川,源自滇池,下流入金沙江。東南有安寧河。宜良府東,少南。東有大池江,一名大河,亦曰巴盤江。西有湯池巡檢司。羅次府西北。舊屬安寧州,弘治十三年八月改屬府。西有星宿河,自武定府流入。又有沙摩溪,即安寧河。南有鍊象關巡檢司。
  晉寧州西有大堡河,下流入滇池。北距府百里。領縣二。歸化東北有交七浦,滇池下流。呈貢州北。西有滇池,北有落龍河,南流入焉。
  安寧州西有呀嵕山,有煎鹽水,設鹽課提舉司,轄鹽井四。天啟三年改設於琅井,此司遂廢。又南有螳蜋川。西有安寧河。又有祿脿、貼琉二巡檢司。東距府八十里。領縣一。祿豐州西。西有南平山,上有關。東有大溪,即安寧河。西有星宿河,河東有老鴉關巡檢司。又西有蘭谷關。
  昆陽州東南有渠濫川,東北入於滇池。北距府百五十里。領縣二。三泊州西北。西有三泊溪,流入滇池。易門州西。南有易門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四年置,舊縣治在焉。萬曆三年復還縣治於此。又南有黎崖山,產異馬,一名馬頭山。西有九渡河,即祿豐縣大溪,下流入元江府界。
  嵩明州。洪武十五年三月改曰嵩盟。成化十八年復故。東北有羅錦山。東有禿高山。西北有東葛勒山。東南有烏納山,牧漾水出焉,西南入滇池。又東南有嘉利澤,亦曰楊林澤。又西有邵甸河,匯九十九泉,至昆明為盤龍江。西有邵甸縣,洪武十五年三月屬州,尋廢。東南有楊林縣,成化十七年十月廢。又東有楊林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五年置。又西有兔兒關巡檢司。西南距府百二十里。
曲靖府元曲靖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二十七年四月升為軍民府。領州四,縣二。西距布政司二百九十里。
  南寧倚。東南有石堡山,山西有元越州治,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廢。北有白石江,流合城南之瀟湘江,又東南合左小江,亦謂之南盤江,下流環雲南、澂江、廣西三府之境,至羅平州入貴州界。東北有白水關巡檢司。亦佐府東。元屬羅雄州。永樂初,改屬府。西南有塊澤江。
  霑益州東南有堆湧山。北有北盤江,其上流即貴州畢節衞之可渡河,流入州境,又東南入貴州安南衞。其西南又有南盤江,即南寧縣之東山河。南有交水縣,東南有羅山縣,東北有石梁縣,元皆屬州,洪武十五年皆廢。南有平夷衞,本平夷千戶所,洪武二十一年十一月置,二十三年四月改為衞,後廢,永樂元年復置衞。衞當貴州西入之衝,東有巒岡,西有定南嶺,北有豫順關、宣威關。州東南又有越州衞,洪武二十三年七月置,二十四年十二月徙於陸涼州,二十八年與州同廢,永樂元年九月復置。又州南有松韶舖、阿幢橋二巡檢司。又南有炎方城,西南有松株城,俱天啟五年築。西南距府二百十三里。
  陸涼州東有丘雄山,下有中涎澤,即南盤江所匯也。西北有木容山,有關。又西有部封山。又西有芳華縣,南有河納縣,元皆屬州,永樂初皆廢。西南有陸涼衞,洪武二十三年三月以古魯昌地置。西南有喬甸,萬曆二年立營置戍於此。四十八年復設法古甸、龍峝等營,協守其地。北距府百二十里。
  馬龍州東南有木容箐山,洪武二十四年十二月置寧越堡於此。山下有木容溪,下流即瀟湘江。又西有楊磨山,一名關索嶺,上有關。西南有通泉縣,元屬州,永樂初廢。北有馬隆守禦千戶所,本馬隆衞,洪武二十三年七月置,二十八年十月改為所。南有魯婆伽嶺巡檢司。又有馬龍縣,元屬州,洪武十五年廢。西南有分水嶺關。東有三叉口關。東距府七十里。
  羅平州元羅雄州。萬曆十五年四月更名。北有祿布山。東南有盤江,下流入貴州慕役長官司界。南有定雄守禦千戶所,萬曆十四年九月置。西北距府二百七十里。
尋甸府元仁德府。洪武十六年十月辛未升為仁德軍民府。丁丑改尋甸軍民府。成化十二年改為尋甸府。舊治在東。今治在鳳梧山下,嘉靖七年十月徙。西南有落隴雄山,又有畦山。西有果馬山,其泉流為龍巨江,下流入滇池。又西南有三稜山,上有九十九泉,即盤龍江之上源。又東有阿交合溪。又北有為美縣,西有歸厚縣,元屬府,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尋廢。東南有木密關,一名易龍堡,洪武二十三年四月置木密關守禦千戶所於此。西南距布政司二百六十里。
臨安府元臨安路。洪武十五年正月為府。領州六,縣四,長官司九。北距布政司四百二十里。
  建水州倚。元時,府在州北。洪武中,移府治此。西南有寶山。西北右有火燄山。東有石巖山,瀘江水自石屏州流經此,伏流入巖洞中,東出為樂蒙河。又東北有曲江,東入於盤江,有曲江巡檢司。又西有禮社江,源出趙州,流經此。又有寧遠州,萬曆十四年析建水州置,四十八年廢。東南有納更山土巡檢司。
  石屏州元曰石坪。洪武十五年三月改曰石平,後改今名。南有鍾秀山。東有采玉山,產石似玉。有曲江。又有異龍湖,周百五十里,中有大、小、中三島,其大島、中島上皆有城,其水引流為瀘江。西有寶秀關巡檢司。東距府七十里。
  阿迷州元阿甯萬戶。洪武十五年三月置州。東南有買吾山,萬曆初,改名雷公山。又南有盤江,東有樂蒙河流入焉。又東有火井,有東山口土巡檢司。又有部舊村巡檢司,後廢。又有阿迷守禦城,萬曆二年築。西距府百二十里。
  寧州東南有登樓山。東有水角甸山,產蘆甘石。又東有婆兮江,源出澂江府撫仙湖,下流入盤江,又西南有沅江,流合焉。又東有西沙縣,元屬州,後省,洪武十五年三月復置,仍屬州,尋復省。西北有甸直巡檢司。西南距府百八十里。
  通海府西北。元屬寧州,洪武十五年三月改屬府。南有秀山。北有通海湖。東有守禦通海前前、右右二千戶所,本元臨安路治。洪武初,徙府治建水州。十五年置守禦千戶所於此。河西府西北。東有曲江。又西有祿卑江,自新興州流入,合於曲江。又東北有綠溪河,其下流即通海湖。又北有曲陀關巡檢司,後廢。嶍峨府西北。元屬寧州。洪武十五年二月改屬府。東有曲江,自新興州流入,又南有合流江,西北有丁癸江,俱流合焉。又西南有伽羅關、西有興衣鄉二巡檢司。蒙自府東南。西有目則山。東有雲龍山,又有羨裒山。又東南有黎花江,即禮社江也,東南注於交阯清水江。有黎花舊市柵,宣德五年五月置臨安衞右千戶所於此。又西南有西溪二,出銀礦。又南有蓮花灘,即瀾滄江下流,交阯洮江上流。西南有箐口關巡檢司,又有大窩關、楊柳河關。東南有廢果寨,又有賀謎寨,俱道通交阯。新平府西北。萬曆十九年置。東南有魯奎山。東有平甸河司。南有南峝巡檢司。
  新化州。本馬龍他郎甸長官司。洪武十七年四月置,直隸布政司。弘治八年改為新化州。萬曆十九年來屬。北有徹崇山。西有馬籠山,蠻酋結寨處,元置馬籠部千戶於此,屬元江路,洪武十五年廢。又北有法龍山,亦蠻酋結寨處。又東南有馬籠江,即禮社江,亦曰摩沙勒江,有摩沙勒巡檢司。東北有阿怒甸。東南距府五百三十里。
  寧遠州元至治三年二月置,直隸雲南行省。洪武十五年來屬。宣德元年與安南。
  納樓茶甸長官司府西南。本納樓千戶所,洪武十五年置,屬和泥府。十七年四月改置。北有羚羊洞,產銀礦。又有祿豐江,即禮社江下流。又東有倘甸。教化三部長官司府東南。元強現三部,洪武中改置。西南有魯部河,源出禮社江,下流合蒙自縣棃花江。王弄山長官司府東南。元王弄山大小二部,洪武中改置。虧容甸長官司府西南。元鐵容甸,屬元江路。洪武中改置,來屬。西有虧容江,源出沅江府,東經車人寨,出寧遠州境。溪處甸長官司府西南。元溪處甸軍民副萬戶,屬元江路。洪武中改置,來屬。思佗甸長官司府西南。元和泥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領納樓千戶所伴溪、七溪、阿撒三蠻部,十七年廢,後改置。左能寨長官司府西南。本思佗甸寨,洪武中改置。落恐甸長官司府西南。元伴溪落恐部軍民萬戶。洪武中改置。安南長官司府東南。元捨資千戶,後改安南道防送軍千戶。洪武十五年三月仍曰捨資千戶所,尋改置長官司。正德六年省入蒙自縣。天啟二年復置。
澂江府元澂江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領州二,縣三。西北距布政司八十里。
  河陽倚。舊治在西。洪武中,遷繡毬山上。弘治中,又遷縣東金蓮山。正德十三年又遷縣東暘溥山麓。嘉靖二十年又遷金蓮山南。隆慶四年又遷舞鳳山下,即今治。北有羅藏山。南有撫仙湖,一名羅伽湖,下流東會於盤江。又東有鐵池河,源出陸涼州,流至此,會撫仙湖,復引流為鐵赤河,入於盤江。江川府西南。南有故城,崇禎七年圮於水,遷於舊江川驛,即今治。又南有星雲湖,東南入撫仙湖。北有關索嶺巡檢司。陽宗府東北。北有明湖,一名陽宗湖,源出羅藏山,流入於盤江。
  新興州東北有羅麼山,一名石崖山。西北有大棋山。又有蒙習山,山與晉寧州交界。又有大溪,下流至嶍峨縣,入於曲江。有羅麼溪,源出羅麼山,入於大溪。又北有普舍縣,南有研和縣,元俱屬州,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尋廢。又北有鐵爐關巡檢司。東距府二百里。
  路南州西南有竹子山。東有劄龍山,石可煉銅。西有巴盤江,源自陸涼州。又有鐵赤河合焉。東南有邑市縣,元屬州,弘治三年九月廢。東北有革泥巡檢司。西距府百三十里。
廣西府元廣西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西有阿盧山。西北有巴盤江。又西有南盤江。又南有矣邦池,一名龍甸海,跨彌勒州界,南入盤江。領州三。西北距布政司三百十里。
  師宗州西有龜山,萬曆四十八年築督捕城於此。東有英武山。西有盤江,又西北有巴盤江合焉,東北入羅平州界。西南距府八十里。
  彌勒州南有卜龍山。西有阿欲山。東南有盤江山,南盤江經其下。又東有八甸溪,南合南盤江。又西有十八寨山,嘉靖元年二月置十八寨守禦千戶所於此,直隸雲南都司。又南有捏招巡檢司。東北距府九十里。
  維摩州元天德四年二月置。東北有小維摩山。東南有大維摩山,又有阿母山。又東北有寶寧溪,下流經廣南府界,合西洋江。西有三鄉城,萬曆二十二年築。西北距府二百二十里。
廣南府元廣南西路宣撫司。洪武十五年十一月改置廣南府。西北有牌頭山,土人築砦其上。南有西洋江,東南至廣西田州府,入於左江。領州一。西北距布政司七百九十里。
  富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屬廣南西路。洪武十五年改屬府。東南有者鷂山。東北有西寧山。又東有楠木溪,至州南與南汪溪合,伏流十五里,東出於西洋江。西南有安寧州,東北有羅佐州,俱元至元十三年置,屬廣南西路。洪武十五年因之,後俱廢。西距府二百里。
元江軍民府元元江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永樂初,升軍民府。領州二。東北距布政司七百九十里。
  奉化州倚。本因遠羅必甸長官司,洪武十八年四月置。嘉靖中,改州。東有羅槃山,亦名玉臺山。又有路通山。東南有元江,亦曰禮社江,東南入納樓茶甸長官司界。西南有瀾滄江,與車里宣慰司分界。又西有步日部,洪武中廢。又東有禾摩村巡檢司。恭順州本他郎寨長官司。嘉靖中,改州。
楚雄府元威楚開南路。洪武十五年三月改為楚雄府。領州二,縣五。東距布政司六百里。
  楚雄倚。元曰威楚。洪武十五年二月更名。西有薇溪山,又有龍川江,經城北青峰下,曰峩江,下流入武定府,合金沙江。西有波羅澗,其麓有滷水,元設鹽課司於此,明廢。西北有呂合巡檢司。廣通府東。元屬南安州。洪武十五年因之,後改屬府。東北有盤龍山,亦曰九盤山。西有羅苴甸山。東有鹽倉山,舊產鹽。又有臥象山,東南有臥獅山,俱產銀礦。又東北有阿陋雄山,有阿陋井、猴井,俱產鹽。又東有捨資河,自武定府流入,下流入於元江。又北有大河,西北入定遠縣之龍川江。東有捨資巡檢司,東北有沙矣舊、西有回蹬關二土巡檢司。定遠府西北。西有赤石山。東有龍川江。又有黑鹽井,設提舉於此。又有琅井提舉司,本置於安寧州,天啟三年移此,有黑井、琅井二巡檢司。又西南有羅平關、南有會基關二巡檢司。定邊府西。元至元十二年置,屬鎮南州。洪武中,改屬。北有螺盤山,上有自普關。又有無量山。南有定邊河,又有陽江,自蒙化府流合焉。嘉府南。元置。西有黑初山。東北有卜門河,在卜門山下,又東北合馬龍江,流入新化州。又西有上江河,接南安州界。
  南安州東有健林蒼山。又西南有表羅山,產銀。北有捨資河。西北距府五十里。
  鎮南州東北有石吠山。東有五樓山。西南有馬龍江,其上流為定邊河,又東南入嘉縣界。又西有平夷川,龍川江之上流。又有沙橋巡檢司。又有鎮南關、英武關、阿雄關三土巡檢司。東南距府五十里。
姚安軍民府元姚安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二十七年四月升軍民府。領州一,縣一。東南距布政司七百里。
  姚州倚。元屬大理路。洪武十五年三月來屬。東有東山,一名飽烟蘿山。東北有金沙江。南有青蛉河,源出三窠山,下流合大姚河。北有守禦姚安千戶所,洪武二十八年置。東有箭場、西有普昌、南有三窠、西南有普淜四巡檢司。
  大姚府北。元屬姚州。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後改屬府。西北有赤石崖。北有大姚河,源出書案山。西北有龍蛟江,源出鐵索箐,一名苴泡江,產金。俱東北流入金沙江。南有白鹽井提舉司,轄鹽井九。又有白鹽井巡檢司。東有姚安中屯千戶所,洪武二十八年置。
武定府元武定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尋升軍民府。隆慶三年閏六月徙治獅子山。萬曆中,罷稱軍民。領州二,縣一。東南距布政司百五十里。
  和曲州倚。舊城在南,元州治於此。隆慶三年十二月徙州為府附郭,令吏目領兵守焉。西北有三臺山。北有金沙江,源出吐蕃共龍川犂牛石,下流經麗江、鶴慶二府,至本府北界,東流入黎溪州,又東入四川會川衞界。有金沙江土巡檢司。又有烏龍河,流入金沙江。又西北有西溪河,即楚雄府龍川江下流。又有只舊、草起二鹽井。東有南甸縣,元路治,洪武十五年三月改屬州,成化二十年仍屬府,正德元年七月省。西北有乾海子、又有羅摩洱、又南有小甸關三巡檢司。西北有龍街關土巡檢司。
  元謀府西北。西北有住雄山,又有竹沙雄山。北有金沙江,西有西溪河流入焉。
  祿勸州北有法塊山,又有哇匿歪山。東北有幸丘山,又有烏蒙山,一名絳雲露山。北有金沙江,與四川東川府界。又東有普渡河,即螳蜋川,下流會掌鳩河水,入於金沙江。北有易籠縣,元屬州,洪武十七年省。東有石舊縣,元屬州,天啟元年七月省。又北有普渡河巡檢司。南有撒墨巡檢司,後廢。西距府二十里。
景東府元至順二年二月置。洪武十五年閏二月因之。三月降為州,屬楚雄府。十七年正月仍升為府。西有景董山,洪武中築景東衞城於其上,又築小城於山顛,謂之月城。北有蒙落山,一名無量山。西南有瀾滄江,源出金齒,流經府西南二百餘里,南注車里,為九龍江,下流入交阯。東南有大河,即定邊河之下流,又東入鎮南州,為馬龍江。又南有土井,產鹽。北有開南州,元屬威楚開南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楚雄府,尋省。又東有三汊河、西北有保甸二土巡檢司。又北有安定關。南有母瓜關。東南有景蘭關。西南有蘭津橋,鐵索為之。東北距布政司千一百八十里。
鎮沅府本鎮沅州。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置。永樂四年四月升為府。西有波弄山,山上下有鹽井六。南有杉木江,源出者樂甸,下流合威遠州之谷寶江。領長官司一。北距布政司千五十里。
  祿谷寨長官司府東北。永樂十年四月以祿平寨置。北有馬容山。南有南浪江,西南流合杉木江。
大理府元大理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領州四,縣三,長官司一。東南距布政司八百九十里。
  太和倚。西有點蒼山。東有西洱河,一名洱海,自浪穹縣流入,經天橋下,又東合點蒼山之十八川匯於此,中有三島、四洲、九曲。西有樣備江,一曰漾鼻水,自劍川州流入,經點蒼山後,合於西洱河,又西南流入瀾滄江。南有太和土巡檢司。又北有龍首關,亦曰上關。南有龍尾關,亦曰下關。
  趙州。洪武十五年三月改名趙喜州,尋復。南有九龍頂山。又有定西嶺,大江之源出焉,一名波羅江,西北入西洱河。又西南有樣備江,南入蒙化府界。東南有白厓江,源出定西嶺,下流為禮社江。有舊白厓城,嘉靖四十三年修築,更名彩雲城。又東有乾海子、南有迷度市二巡檢司。又有定西嶺上巡檢司。西北距府三十里。領縣一。雲南州東。元雲南州。洪武十五年三月改為縣,屬府。十七年改屬州。西北有寶泉山,有一泡江。東北有周官子海。西有品甸,洪武十九年四月置洱海衞於此。又東北有你場、又有楚甸、南有安南坡三巡檢司。
  鄧川州北有鍾山,又有普陀江,一名蒲萄江,又名彌苴佉江,南入西洱河。又東有豪豬洞,一名銀坑。又有青索鼻土巡檢司。南距府七十里。領縣一。浪穹州東。東北有佛光山,山半有洞,可容萬人,山後險仄,名一女關。又有蓮花山,有蒙次和山,皆險峻。西南有鳳羽山。北有罷谷山,洱水所出。西有樣備江。西北有寧湖,亦曰明河,即普陀江上源。又有五鹽井提舉司,洪武十六年置,萬曆四十二年廢。西南有鳳羽縣,洪武十五年三月置,屬鄧川州,尋省。有鳳羽鄉巡檢司。又東南有晉陀崆巡檢司,後廢。西有上江嘴、西南有下江嘴二土巡檢司。
  賓川州。弘治六年四月析趙州及太和、雲南二縣地置。西有雞足山,一名九曲巖。東北有金沙江,東入姚安府界。西有金龍湫,流入西洱河。又東有大羅衞,在鍾英山下,弘治六年四月與州同置。又東北有赤石崖、西南有賓居二巡檢司。西有神摩洞。又南有蔓神寨、北有白羊市二巡檢司,後廢。又北有金沙江土巡檢司。西距府百里。
  雲龍州元雲龍甸軍民府,至元末置。洪武十七年改為州,來屬。正統間屬蒙化府,後仍來屬。西有三峰山。東有瀾滄江。又西北有諾鄧等鹽井,東南有大井等鹽井,舊俱轄於五井提舉司,後改屬州。東有雲龍甸巡檢司,後廢。東北有順盪井、又有上五井、東有師井、北有箭捍場四巡檢司,又東有十二關土巡檢司,舊俱屬浪穹縣,後改屬。東南距府六十里。
  十二關長官司府東。元十二關防送千戶所。洪武中改置。嘉靖元年五月徙於一泡江之西。
鶴慶軍民府元鶴慶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三十年十一月升軍民府。南有方丈山,又有半子山,產礦。東有金沙江。東南有漾共江,即鶴川,其下流入金沙江。有木按州,又有副州,元俱屬府,洪武十五年俱廢。東北有宣化關、西南有觀音山、又有清水江三巡檢司。領州二。東南距布政司千一百六十里。
  劍川州元劍川縣。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十七年正月升為州。西南有石寶山。南有劍川湖,俗呼海子,樣備江之下流。又西南有彌沙井鹽課司。又有彌沙井巡檢司。東距府九十里。
  順州元屬麗江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北勝府,尋來屬。西有金沙江。東有浴海浦,與北勝州分界。西距府百二十里。
麗江軍民府元麗江路宣撫司。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三十年十一月升軍民府。領州四。東南距布政司千二百四十里。
  通安州倚。西北有玉龍山,一名雪嶺。又有金沙江,古名麗水,源出吐蕃界犂牛石下,名犂水,「犂」訛「麗」,流經巨津、寶山二州,至武定府,北流入四川大江。西有石門關巡檢司。
  寶山州西南有阿那山。南有金沙江。西距府二百四十里。
  蘭州元屬麗江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麗江府,尋屬鶴慶府,後仍來屬。北有福源山。西北有瀾滄江,源出吐蕃嵯和歌甸,流入境,南入雲龍州界。東北距府三百六十里。
  巨津州南有華馬山。北有金沙江,流入州界,有鐵橋跨其上。西北有臨江縣,元屬州,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弘治後廢。又東北有雪山關。東南距府三百里。
永寧府元永寧州,屬麗江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北勝府。十七年屬鶴慶府。二十九年改屬瀾滄衞。永樂四年四月升為府。金沙江在西。又東有瀘沽湖,周三百里,中有三島。又東南有魯窟海子,在干木山下,下流入四川鹽井衞之打冲河。又北有勒汲河,自吐蕃流入,亦東流入打冲河。又南有羅易江,自蒗蕖州流入,注於瀘沽湖。領長官司四。東南距布政司千四百五十里。
  剌次和長官司府東北革甸長官司府西北香羅甸長官司府西瓦魯之長官司府北。四司,俱永樂四年四月置。
北勝州元北勝府,屬麗江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布政司,尋降為州,屬鶴慶府。二十九年改屬瀾滄衞。正統七年九月直隸布政司。弘治九年徙治瀾滄衞城。瀾滄衞舊在州南,本瀾滄衞軍民指揮使司,洪武二十八年九月置,屬都司。弘治九年徙州來同治。尋罷軍民司,止為衞。西南有瀾滄山。南有九龍山。西有金沙江,環繞州治,亦曰麗江。又南有陳海,又有呈湖,東南有浪峩海,下流俱入金沙江。東有羅易江,下流入永寧府界。北有蒗蕖州,元屬麗江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北勝府,尋屬鶴慶軍民府,二十九年改屬瀾滄衞,天啟中廢。東有寧番土巡檢司。南距布政司千二十五里。
永昌軍民府元永昌府,屬大理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布政司。十八年二月兼置金齒衞,屬都司。二十三年十二月省府,升衞為金齒軍民指揮使司。嘉靖元年十月罷軍民司,止為衞,復置永昌軍民府。領州一,縣二,安撫司四,長官司三。東距布政司千二百里。
  保山倚。本金齒千戶所,洪武中置。永樂元年九月又置永昌府守禦千戶所,俱屬金齒軍民司。嘉靖三年三月改二所為保山縣,東有哀牢山,本名安樂,夷語哀牢。西有九隆山。又東北有羅岷山,瀾滄江經其麓。又南有潞江,舊名怒江,一名喳里江,自潞江司流入。又北有清水河,經縣東南峽口山下,伏流東出,入瀾滄江。又有潞江州,宣德八年六月置,直隸布政司,正統二年五月廢。又東北有沙木和、西北有清水關二巡檢司。又北有甸頭、南有水眼二土巡檢司。永平府東北。元屬永昌府。洪武二十三年屬金齒軍民司。嘉靖元年仍屬府。西南有博南山,一名金浪巔山,俗訛為丁當丁山,上有關。又有花橋山,產鐵礦。又東北有橫嶺山,驛道所經。東有銀龍江,下流入瀾滄江。又東北有勝備江,下流入蒙化府樣備江。又西南有花橋河,源出博南山,流入銀龍江,上有花橋關,亦曰玉龍關。又東北有上甸定夷關巡檢司。東有打牛坪土巡檢司。
  騰越州元騰衝府,屬大理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布政司,尋廢。永樂元年九月置騰衝守禦千戶所,屬金齒軍民司。宣德六年八月直隸都司。正統十年三月升所為騰衝軍民指揮使司。嘉靖三年十月置騰越州,屬府。十年十二月罷司為騰衝衞。東有球牟山。東南有羅生山。南有羅佐衝山,上有鎮夷關,有巡檢司。又東北有高黎共山,一名崑崙岡。西北有明光山,有銀礦銅礦。西有大盈江,亦曰大車湖,自徼外流入,下流至比蘇蠻界,注於金沙江。又東北有龍川江,源出徼外蛾昌蠻地之七藏甸,下流合於大盈江,有藤橋在其上。有龍川江關巡檢司。又西南有壘水河,即大盈江之支流。又有騰衝土州,宣德五年六月置,屬金齒軍民司,後直隸布政司,正統三年五月仍屬金齒軍民司,尋廢。又西有古勇關。東北距府二百七十五里。
  潞江安撫司元柔遠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後廢,屬麓川平緬司。永樂元年正月析置潞江長官司,直隸都司。十六年六月升安撫司。宣德元年六月改隸布政司。正統三年六月屬金齒軍民司。嘉靖元年十月屬府。北有潞江,一名怒江,源出吐蕃雍望甸,南流經此,折而東南入府界。東岸有潞江關,北岸有細甸。又西有鎮姚守禦千戶所,萬曆十三年置,治老姚關鳳山之阿。又西有全勝關。東北距府三百五十里。鎮道安撫司,楊塘安撫司二司地舊屬西番,與麗江府接界。俱永樂四年正月置,屬金齒軍民司。嘉靖元年屬府。瓦甸安撫司,本瓦甸長官司。宣德二年置,屬金齒軍民司。九年二月直隸都司。正統三年五月仍屬金齒軍民司。五年十一月升為安撫司。嘉靖元年屬府。
  鳳溪長官司府東。洪武二十三年十一月置,屬金齒軍民司。嘉靖元年改屬府。施甸長官司府南。元石甸長官司。洪武十七年五月更名,屬府。二十三年屬金齒軍民司。嘉靖元年仍屬府。西有坪市河,下流入於怒江。東南有猛淋寨,萬曆十三年置鎮安守禦千戶所於此。南有金齒巡檢司,治浦關。又南有石甸巡檢司。茶山長官司永樂五年析孟養地置,屬金齒軍民司。嘉靖元年屬府。東有高黎共山。
蒙化府元蒙化州,屬大理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正統十三年六月升為府。北有龍宇圖山、又有甸頭山,一名天耳山。南有甸尾山。西有陽江,源出甸頭澗,下流至定邊縣,入定邊河。又西有樣備江,一名神莊江,與永平縣分界,南入順寧府境,為黑惠江。西南有瀾滄江。有甸頭、甸尾、樣備、瀾滄江四巡檢司。又西南有備溪江土巡檢司。又東有迷渡市,嘉靖初築。東距布政司八百六十里。
順寧府元泰定四年十一月置。洪武十五年三月庚戌因之。己未降為州,屬大理府。十七年正月仍升為府。西北有樂平山。南有把邊山,中有把邊關。東北有瀾滄江,又有黑惠江,即樣備江也,又名墨會江,南流至府東泮山下,合於瀾滄江。又城東有順寧河,源出甸頭村山箐,流入雲州之孟祐河。南有寶通州,又有慶甸縣,元俱與府同置,洪武十五年省。又西南有矣堵寨,萬曆三十年置右甸守禦士千戶所於此。北有錫鉛寨、又有牛街、又有猛麻、又有錫蠟寨、董甕寨、蟒水寨、亦壁嶺七巡檢司。領州一。東距布政司千五百五十里。
  雲州。本大侯長官司。永樂元年正月析麓川平緬地置,直隸都司。宣德三年五月升為大侯禦夷州,直隸布政司。萬曆二十五年更名,來屬。舊治在南。萬曆三十年移於今治。南有瀾滄江,東有孟祐河流入焉。有臘丁鄉巡檢司,後廢。西距府百五十里。領長官司一。孟緬長官司州西南。宣德五年六月以景東府之孟緬、孟梳地置,屬景東府,後直隸布政司。萬曆二十五年來屬。有大猛麻、又有猛撒二土巡檢司,與猛緬稱為「三猛」。
車里軍民宣慰使司元車里路,泰定二年七月置,即大徹里。洪武十五年閏二月為軍民府。十九年十一月改軍民宣慰使司。永樂中廢。宣德六年復置。東北有瀾滄江,與九龍江會,達於交阯,為富良江,而入於海。又有沙木江。東有小徹里部,永樂十九年正月置車里靖安宣慰使司,宣德九年十月省入車里。又有元耿凍路,至正七年正月置,又有耿當、孟弄二州,亦元末置,洪武十五年俱省入車里。西北距布政司三十四程。
緬甸軍民宣慰使司。本緬中宣慰司。洪武二十七年六月置,尋廢。永樂元年十月復置,更名。北有大金沙江,其上流即大盈江也,源出青石山,自孟養境內流經司北江頭城下,下流注於南海。東有阿瓦河,自孟養流入境,下流入大金沙江。又北有江頭城、太公城、馬來城、安正國城、蒲甘緬王城,謂之「緬中五城」。元後至元四年十二月置邦牙宣慰司於蒲甘緬王城,至正二年六月廢。至元二十六年置太公路於太公城,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後廢。領長官司一。東北距布政司三十八程。東倘長官司宣德八年九月置。
木邦軍民宣慰使司元木邦路,至順元年三月置。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後廢。三十五年十二月復置。永樂二年六月改軍民宣慰使司。北有慕義山。西有喳里江,即潞江,自芒市流入境,又西南入緬甸界。又北有蒙憐路、蒙來路,俱元置,洪武十五年三月俱為府,後俱廢。又西北有孟炎甸,有天馬關。東北距布政司三十五程。
八百大甸軍民宣慰使司元八百等處宣慰使司。洪武二十四年六月改置。東北有南格剌山,下有河,與車里分界。有八百者乃軍民宣慰使司,永樂二年四月分八百大甸地置,後廢。又有蒙慶宣慰司,元泰定四年閏月置,至正二年四月罷,洪武十五年三月復置府,後廢。又有孟絹路,元元統元年置,屬八百宣慰司,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後廢。又有木按、孟傑二路,俱元置,洪武十五年三月俱為府,後俱廢。北距布政司三十八程。
孟養軍民宣慰使司元雲遠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十七年改為孟養府,後廢。三十五年十二月復置。永樂二年六月改軍民宣慰使司。正統十三年廢。萬曆十三年改置長官司。東有鬼窟山,又有茫崖山。又有大金沙江,其上流即大盈江,南流入於緬甸。又南有密堵城,有速送城。又南有戛撒寨。西有猛倫,西南有孟拱、戛里、猛別、盞西諸部。東北距布政司三十七程。
老撾軍民宣慰使司。永樂二年四月置。東南有三關,與安南界。西北距布政司六十八程。
南甸宣撫司元至元二十六年置南甸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後廢,屬騰衝守禦千戶所。永樂十二年正月置州,直隸布政司。正統三年五月改屬金齒軍民指揮使司。九年六月升宣撫司,仍直隸布政司。東有丙弄山,又有蠻干山。南有沙木籠山,上有沙木籠關。西有大盈江。東北有小梁河,西南經南牙山下,曰南牙江,入干崖境內。又東南有孟乃河,即騰越州之龍川江。又南有黃連坡關。東北有小隴川關。東北距布政司二十二程。
干崖宣撫司元鎮西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後廢,屬麓川平緬司。永樂元年正月析置干崖長官司,直隸都司,後屬金齒軍民指揮使司。宣德五年六月復屬都司。正統三年五月復屬金齒軍民指揮使司。九年六月升宣撫司,直隸布政司。東有雲籠山。西有大盈江,又南有檳榔江,自吐蕃界流合焉。東有安樂河,即小梁河,下流經雲籠山下,曰雲籠江,經司治北,折而西,合於檳榔江。又西北有南賧,元置,洪武中廢。又西有雷弄、盞達等部。東北距布政司二十三程。
隴川宣撫司。本麓川平緬軍民宣慰使司。正統六年廢,九年九月改置,治隴把。元平緬路,在隴把東北。洪武十五年閏三月置平緬宣慰使司。三月又改路為府,未幾府廢。十七年八月丙子升司為平緬軍民宣慰使司。甲午改麓川平緬軍民宣慰使司,省麓川路入焉。元麓川路在隴把南,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未幾府廢。十七年八月為麓川平緬軍民宣慰司治所,正統中,司廢,曰平麓城,亦曰孟卯城,萬曆十二年置宣撫同知於此。又西南有通西軍民總管府,元至元二十六年置,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後廢。又東南有遮放城,萬曆十二年置宣撫副使於此。北有馬鞍山。西北有大金沙江。又有麓川江,即龍川江,自南甸流入,與芒市分界,西南入於大金沙江。東北距布政司六十六程。
孟定禦夷府元孟定路,至元三十一年四月置。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東北有無量山,又有喳哩江,與麓川江合。東南有謀粘路,元泰定三年七月置。有木連路,元至正二十六年置。洪武十五年三月俱因之,後俱廢。領安撫司一。東北距布政司十八程。耿馬安撫司。萬曆十三年析孟定地置。西有三尖山。南有喳哩江,與孟定分界。北距府百里。
孟艮禦夷府。永樂三年七月置,直隸都司,後直隸布政司。東有木朶路,又有孟隆路,俱元泰定三年九月置。東北有孟愛等甸軍民府,元至元二十六年置。洪武十五年三月俱為府,後俱廢。北距布政司三十八程。
威遠禦夷州元威遠州,屬威楚路,後改威遠蠻柵府。洪武十五年三月仍為威遠州,屬楚雄府。十七年升為府,後廢。三十五年十二月復置州,直隸布政司。北有蒙樂山,接景東府界。西北有威遠江,一名谷寶江,下流合瀾滄江。東北距布政司十九程。
灣甸禦夷州。本灣甸長官司。永樂元年正月析麓川平緬地置,直隸都司。三年四月升為州,直隸布政司。西北有高黎共山。北有姚關,與順寧府界。東北距布政司二十程。
鎮康禦夷州元鎮康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十七年降為州,後廢,以其地屬灣甸州。永樂七年七月復置,直隸布政司。西有喳哩江,接潞江安撫司界。南有昔剌寨。西南有控尾寨。東北距布政司二十三程。
孟密宣撫司。本孟密安撫司。成化二十年六月析木邦地置。萬曆十三年升為宣撫司。東北有南牙山,與南甸分界。西南有摩勒江,有大金沙江,俱與緬甸分界。又有寶井。北有猛乃、猛哈,東北有孟廣等部。東北距布政司三十三程。
蠻莫安撫司。萬曆十三年析孟密地置。東北有等練山。西南有那莫江,下流入大金沙江。又西有孟木寨。東北距布政司三十一程。
者樂甸長官司。永樂元年正月析麓川平緬地置,直隸都司,後改隸布政司。南有瀾滄江。又東有景來河,自景東府流入,下流入馬龍江。東北距布政司千一百七十里。
鈕兀禦夷長官司。宣德八年十月以和泥之鈕兀、五隆二寨置,北距布政司十六程。
芒市禦夷長官司元芒施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後廢。正統八年四月改置,屬金齒軍民指揮司,後直隸布政司。西南有永昌幹山,又有孟契山。又有大盈江,西南經青石山下,又西有麓川江來合焉。東北距布政司二十三程。
孟璉長官司舊為麓川平緬司地,後為孟定府。永樂四年四月置,直隸都司。東南有木來府,元置,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後廢。東北距布政司二十三程。
大古剌軍民宣慰使司在孟養西南。亦曰擺古,濱南海,與暹羅鄰。底馬撒軍民宣慰使司在大古剌東南。小古剌長官司,茶山長官司,底板長官司,孟倫長官司,八家塔長官司皆在西南極邊俱永樂四年六月置。
刺和莊長官司。永樂四年十月置,直隸都司。
促瓦長官司,散金長官司舊俱為麓川平緬司地。永樂六年四月置。
麻里長官司。永樂六年七月析孟養地置,直隸都司。
八寨長官司。永樂十二年九月置,直隸都司。
底兀刺宣慰使司。永樂二十二年三月置。地舊為大古剌所據,上諭還之,故置司。
廣邑州。本金齒軍民司之廣邑寨。宣德五年五月升為州。八年十一月直隸布政司。正統元年三月徙於順寧府之右甸。
貴州
禹貢荊、梁二州徼外。元為湖廣、四川、雲南三行中書省地。洪武十五年正月置貴州都指揮使司,治貴州宣慰司。其民職有司則仍屬湖廣、四川、雲南三布政司。永樂十一年置貴州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與都指揮司同治。領府八,州一,縣一,宣慰司一,長官司三十九。後領府十,州九,縣十四,宣慰司一,長官司七十六。北至銅仁,與湖廣、四川界。南至鎮寧,與廣西、雲南界。東至黎平,與湖廣、廣西界。西至普安,與雲南、四川界。距南京四千二百五十里,京師七千六百七十里。弘治四年,編戶四萬三千三百六十七,口二十五萬八千六百九十三。萬曆六年,戶四萬三千四百五,口二十九萬九百七十二。
貴陽軍民府。本程番府。成化十二年七月分貴州宣慰司地置,治程番長官司。隆慶二年六月移入布政司城,與宣慰司同治。三年三月改府名貴陽。萬曆二十九年四月升為軍民府。領州三,縣二,長官司十六。
  新貴倚。本貴竹長官司,洪武五年正月置,屬宣慰司。萬曆十四年二月改置縣,來屬。西有獅子山。西北有木閣箐山,在水西境內。北有貴人峰。又西有白龍洞。北有烏江,源出水西,與四川遵義府分界,北流至四川彭水縣,入涪陵江。西北有陸廣河,下流入於烏江,有陸廣河巡檢司。又西有宅溪。又西北有蔡家關,一名響水關,又有闊水關。貴定倚。萬曆三十六年析新貴縣及定番州地置。東有銅鼓山,有石門山。南有高連山,有南門河。又東有龍洞河,下流俱入陸廣河。
  開州。崇禎四年十一月以副宣慰洪邊舊地置。西南距府一百二十里。
  廣順州。本金筑長官司。洪武五年三月置,屬四川行省。十年正月改安撫司。十九年十二月屬廣西。二十七年仍屬四川。二十九年屬貴州衞。正統三年八月直隸貴州布政司。成化十二年七月屬程番府。隆慶二年六月屬貴陽府。萬曆四十年置州。東南有天臺山。北有天生橋。南距府一百一十里。
  定番州元程番武勝軍安撫司。洪武五年罷。成化十二年七月置程番府,領金筑安撫司,上馬橋、大龍番、小龍番、程番、方番、韋番、臥龍番、洪番、小程番、盧番、羅番、金石番、盧山、木瓜、大華、麻响十六長官司。隆慶二年六月移府入布政司城。萬曆十四年三月置州。距府八十五里,領長官司十六。
  程番長官司倚。洪武五年三月置,屬貴州衞。正統三年八月屬貴州宣慰司。成化十二年七月屬程番府。萬曆十四年三月屬州。北有青巖。南有都泥江,源出州西北亂山中,曰濛潭,經司南,州境之水皆流合焉,入廣西南丹州界。下十二司所屬倣此。小程番長官司州西北。元小程番安撫司。洪武六年正月改置。上馬橋長官司州西北。洪武十五年六月置。盧番長官司州北。元盧番靜海軍安撫司。洪武六年正月改置,省元盧番蠻夷軍民長官司入焉。韋番長官司州南。元韋番蠻夷長官司。洪武十五年六月改置。方番長官司州南。元方番河中府安撫司。洪武五年改置。洪番長官司州西。元洪番永盛軍安撫司。洪武六年正月改置。臥龍番長官司州南。元臥龍番南寧州安撫司。洪武五年改置。小龍番長官司州東南。元小龍番靜蠻軍安撫司。洪武六年正月改置。大龍番長官司州東南。元大龍番應天府安撫司。洪武五年改置。金石番長官司州東。元金石番太平軍安撫司。洪武五年改置。羅番長官司州南。元羅番大龍遏蠻軍安撫司。洪武五年改置。盧山長官司州南。元盧山等處蠻夷軍安撫司。洪武六年正月改置。木瓜長官司元木瓜等處蠻夷軍民長官司。洪武五年改置,屬貴州衞。正統三年八月屬金筑安撫司。成化十二年七月,屬程番府。萬曆十四年三月屬州。下二司倣此。麻响長官司洪武七年六月置。大華長官司洪武七年六月置。
貴州宣慰使司元改順元路軍民安撫司置,屬湖廣行省。洪武五年正月屬四川行省。九年六月屬四川布政司。永樂十一年二月來屬。有沙溪、的澄河二巡檢司。又有黃沙渡、龍谷二土巡檢司。領長官司七。
  水東長官司宣慰司北。元水東寨長官司。洪武五年改置,後廢。永樂元年六月置,屬都司,後來屬。中曹蠻夷長官司宣慰司東南。元中曹白納等處長官司,屬管番民總管。洪武五年改置,來屬。龍里長官司宣慰司東。元龍里等寨長官司,屬管番民總管。洪武五年改置,來屬。白納長官司宣慰司東南。元茶山白納等處長官司。洪武五年幷入中曹司。永樂四年五月置,來屬。底寨長官司宣慰司北。元底寨等處長官司。洪武五年改置。乖西蠻夷長官司宣慰司東北。元乖西軍民府,屬管番民總管。洪武五年改置,後廢。永樂元年六月復置,屬都司,後來屬。養龍坑長官司宣慰司北。元養龍坑宿徵等處長官司。洪武五年改置。
安順軍民府元安順州,屬普定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普定府。十八年直隸雲南布政司。二十五年八月屬四川普定衞。正統三年八月直隸貴州布政司。成化中,徙州治普定衞城。萬曆三十年九月升安順軍民府。普定衞舊在州西北,洪武十五年正月置,屬四川都司。三月升軍民指揮使司。正統三年改屬貴州都司。成化中,州自衞東南來同治。西北有舊坡山,兩峰相對,中有石關。東有巖孔山。北有歡喜嶺,又有思臘河,接水西界。西南有北盤江,自雲南霑益州流入。東南有九溪河。又東有元普定路,屬雲南行省,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屬雲南布政司,尋幷軍民府,改屬四川布政司,十八年七月廢。領州三,長官司六。東距布政司百五十里。
  寧谷寨長官司府西南。洪武十九年置,屬安順州。二十五年八月屬普定衞。正統三年八月仍來屬。下倣此。東南有乾海子。西堡長官司府西北。建置所屬同上。北有浪伏山,元置習安州於山下,屬普定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普定府,後廢。又北有白石巖。東南有楚油洞山。北有谷龍河,下流合烏江。
  鎮寧州元至正十一年四月以火烘夷地置,屬普定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普定府。二十五年八月屬普定衞,後僑治衞城。正統三年八月直隸貴州布政司。嘉靖十一年六月徙州治安莊衞城。萬曆三十年九月屬府。安莊衞,舊在州西,洪武二十三年五月置,屬貴州都司。萬曆三十五年九月,州自衞東來同治。南有白水河,又有烏泥江,即都泥江,源出山箐中,東南流,入金筑安撫司境。東距府五十五里。領長官司二。十二營長官司州北。洪武十九年置,屬安順州。二十五年八月屬普定衞。正統三年八月來屬。下倣此。東北有天生橋,又有公具河。北有阿破河。康佐長官司州東。建置所屬同上。
  永寧州元以打罕夷地置,屬普定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普定府。二十五年八月屬普定衞,後僑治衞城。正統三年八月直隸貴州布政司。嘉靖十一年三月徙州治關索嶺守禦千戶所城。萬曆三十年九月屬府。關索所舊在州西南,洪武二十五年置,屬安莊衞。萬曆三十年九月,州自所東北來同治。西北有紅崖山。西有北盤江,自普安州流入,有盤江河巡檢司。東北距府一百二十里。領長官司二。慕役長官司州西。洪武十九年置,屬安順州。二十五年八月屬普定衞。正統三年八月來屬。下倣此。北有安籠箐山。西北有象鼻嶺。東有北盤江,與永寧州分界,東南流,南盤江自雲南羅平州來合焉,又南入廣西泗城州界。頂營長官司州北。洪武四年置,所屬同上。東有關索嶺。西有盤江。
  普安州。本貢寧安撫司。建文中置,屬普安軍民府。永樂元年正月改普安安撫司,屬四川布政司。十三年十二月改為州,直隸貴州布政司。萬曆十四年二月徙治普安衞城。三十年九月屬府。普安衞舊在州南,洪武十五年正月置,屬雲南都司,後改屬貴州都司。二十二年三月升軍民指揮使司。萬曆十四年二月,州自衞北來同治。東有八部山,元普安路治山下,屬雲南行省,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屬雲南布政司,尋升軍民府,二十七年四月改屬四川,永樂後廢。東北有格孤山。又西北有番納牟山,一名雲南坡。又東南有得都山,一名白崖,產雄黃水銀。又東有盤江。東南有者卜河,下流入於盤江。東有芭蕉關。西有分水嶺關。東南有安籠箐關。又西南有樂民守禦千戶所,西有平夷守禦千戶所,俱洪武二十二年置,又東南有安南守禦千戶所,又有安籠守禦千戶所,俱洪武二十三年置,皆屬普安衞。正統十年四月徙安南所於羅渭江。東北距府三百三十五里。
都勻府。本都勻安撫司。洪武十九年十二月置。二十三年十月改都勻衞,屬貴州都司。二十九年四月升軍民指揮使司,屬四川布政司。永樂十七年仍屬貴州都司。弘治七年五月置都勻府於衞城。西有龍山。南有獨山鎮巡檢司。北有平定關,西有威鎮關,俱洪武二十四年置。領州二,縣一,長官司八。西北距布政司二百六十里。
  都勻長官司府南。元上都勻等處軍民長官司。洪武十六年更名。南有都勻河,亦名馬尾河。邦水長官司府西。元中都雲板水等處軍民長官司,屬管番民總管。洪武十六年更名。邦水河在東南,本名扳河,即都勻河上源。平浪長官司府西。洪武十六年置。西南有凱陽山,上有滅苗鎮,即故凱口囤。東南有麥冲河。平洲六洞長官司府西南。洪武十六年置。西南有六洞山。南有平洲河,中有沙洲。
  麻哈州。本麻哈長官司。洪武十六年置,屬平越衞。弘治七年五月升為州,來屬。南有麻哈江,即邦水河之上源。南距府六十里。領長官司二。樂平長官司州西北。洪武二十四年五月置,屬雲南,後屬平越衞。弘治七年五月來屬。東北有馬場山。南有樂平溪。平定長官司州西北。洪武二十二年置,屬平越衞。三十年屬清平衞。弘治七年五月來屬。東有山江河。
  獨山州。本九名九姓獨山州長官司。洪武十六年置,屬都勻衞。弘治七年五月升為獨山州,屬府。南有獨山,有獨山江,即都勻河下流,南入廣西天河縣界,為龍江。北距府百五十里。領縣一,長官司二。清平府北。本清平長官司,洪武二十二年置,屬平越衞。三十年屬清平衞。弘治七年五月改為縣,屬麻哈州,後來屬。東有香爐山,嘉靖十二年四月徙清平衞中左所於此。北有雲溪洞。南有木級坡。又東有山江河,源出香爐山,有舟溪江流合焉,亦都勻河上源。又南有雞場關,北有羅冲關,俱洪武二十五年置。又東北有黎樹等寨。合江洲陳蒙爛土長官司州東。洪武十六年置,屬都勻衞。弘治七年五月屬州。東南有梅花洞。豐寧長官司州西南。洪武二十三年置,屬都勻衞。弘治七年五月屬州。西南有行郎山。
平越軍民府元平月長官司。洪武十四年置平越守禦千戶所。十五年閏二月改為平越衞。十七年二月升軍民指揮使司。領長官司五,屬四川布政司,尋屬貴州都司。萬曆二十九年四月置平越軍民府於衞城,以播州地益之,屬貴州布政司。東有峩黎山,又有七盤坡。東南有麻哈江,其上源即黃平州之兩岔江。南有馬場江,又有羊場河,俱東入於麻哈江。南有武勝關。西南有通津關。東南有羊場關。領衞二,州一,縣三,長官司二。西距布政司百八十里。
  清平衞。洪武二十三年六月置,屬貴州都司。萬曆二十九年來屬。衞治在清平縣北一里。西南距府六十里。
  興隆衞。洪武二十二年六月置,屬貴州都司。萬曆二十九年來屬。北有龍岩山,亦名龍洞山。又有截洞,甚深險。東有飛雲岩。西南距府百二十里。
  黃平州。本黃平安撫司。洪武七年十一月置,屬播州宣慰司。萬曆二十九年四月改為州,來屬。東有七里谷。西南有兩岔江,以兩源合流而名。又東有冷水河。西北有黃平守禦千戶所,洪武十一年正月置,十五年正月改為衞,閏二月仍為千戶所。南距府三十里。
  餘慶州西。本餘慶長官司,洪武十七年置,屬播州宣慰司。萬曆二十九年六月改為縣,來屬。東有白泥長官司,亦洪武十七年置,屬播州宣慰司,萬曆二十九年四月省入餘慶縣。南有小烏江,下流入於烏江。東南有白泥河,下流合於思南河。又有走馬坪寨,嘉靖三十四年置。甕安州西北。本甕水安撫司,洪武初置。萬曆二十九年四月改為縣,來屬。東有草塘安撫司,洪武十七年六月置,又有重安長官司,永樂四年九月置,俱屬播州宣慰司,萬曆二十九年四月俱省入甕安縣。東南有萬丈山。西有烏江,縣境諸山溪之水皆流合焉。又有黃灘關。東北有飛練堡,有天邦囤,西有西坪等寨。湄潭州北。萬曆二十九年四月以播州湄潭地置。西有容山長官司,洪武中置,屬播州宣慰司。萬曆二十九年省入湄潭縣。南有湄潭水,又西有三江水,下流俱入於烏江。凱里長官司府東北。本凱里安撫司,嘉靖八年二月分播州宣慰司地置,屬清平衞。萬曆二十九年來屬。三十五年六月改為長官司。楊義長官司府東南。洪武初置,屬平越衞。萬曆二十九年屬府。西有杉木箐山。又有清水江,上流自新添衞流入,經城西,又名皮隴江,北經乖西、巴香諸苗界,而入烏江。
黎平府。本思州宣慰司地。洪武十八年正月置五開衞,屬湖廣都司,後廢。三十五年十一月復置。永樂十一年二月置黎平府於衞城,屬貴州布政司。弘治十年徙府治衞南。萬曆二十九年十一月改府屬湖廣。三十一年四月還屬貴州。南有寶帶山。東有摩天嶺。東北有銅鼓巖。西有新化江。又有福祿江,其上源為古州江,下流入廣西懷遠縣境。西南有黎平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一年九月置,屬五開衞。領縣一,長官司十三。西距布政司六百三十里。
  永從府南。本元福祿永從軍民長官司。洪武中改置福祿永從蠻夷長官司,後廢。永樂元年正月復置,屬貴州衞。十二年三月來屬。正統六年九月改為縣。南有福祿江,有彩江流合焉。又有永從溪。潭溪蠻夷長官司府東南。元潭溪長官司。洪武三年正月改置,屬湖廣辰州衞。三月改屬湖廣靖州衞,後廢。永樂元年正月復置,屬貴州衞。十二年三月來屬。西南有銅關鐵寨山。南有潭溪。八舟蠻夷長官司府北。元八舟軍民長官司。洪武五年改置,後廢。永樂元年正月復置,屬貴州衞。十二年三月來屬。西南有八舟江,源自府城,西為三十里江,北流經此,又東北為新化江。洪舟泊里蠻夷長官司府東南。元洪舟泊里軍民長官司。洪武初改置,後廢。永樂元年正月復置,屬貴州衞。十三年三月來屬。北有洪舟江,下流合於湖廣靖州之渠河。西南有中潮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一年九月置,屬五開衞。曹滴洞蠻夷長官司府西北。元曹滴等洞軍民長官司。洪武初改置,後廢。永樂元年正月復置,屬貴州衞。十二年三月來屬。西南有容江,源出苗地,北流入福祿江。古州蠻夷長官司府西北。元古州八萬洞軍民長官司。洪武三年正月改置,屬湖廣辰州衞。三月改屬湖廣靖州衞,後廢。永樂元年正月復置,屬貴州衞。十二年三月來屬。有古州衞,洪武二十六年置,尋廢。東北有古州江。西山陽洞蠻夷長官司府西南。洪武初置,後廢。永樂元年正月復置,屬貴州衞。十二年三月來屬。西北有大巖山,大巖江出焉,東南入於福祿江。新化蠻夷長官司府東北。元新化長官司。洪武三年正月改置,屬湖廣辰州衞,三月改屬湖廣靖州衞,後廢。永樂元年正月復置,屬貴州衞。十一年二月置新化府於此,領湖耳、亮寨、歐陽、新化、中林驗洞、龍里六蠻夷長官司,赤溪湳洞長官司。宣德九年十一月,府廢,以所領俱屬黎平府。西有六疊山。東南有新化江,又西北合於清水江。又東有新化亮寨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一年九月置,西南有新化屯千戶所,洪武二十五年置,俱屬五開衞。湖耳蠻夷長官司府東北。元湖耳洞長官司。洪武三年正月改置,屬湖廣辰州衞。三月改屬湖廣靖州衞,後廢。永樂元年正月復置,屬貴州衞。十二年三月屬新化府,府廢,來屬。西有銅鼓衞,本銅鼓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一年九月置,屬五開衞,三十年改所為衞,屬湖廣都司,後二年廢,三十五年十一月復置,屬湖廣都司。亮寨蠻夷長官司府東北。本八萬亮寨蠻夷長官司。洪武三年正月置,屬湖廣辰州衞。三月屬湖廣靖州衞,後廢。永樂元年正月復置,改名,屬貴州衞。十二年三月屬新化府,府廢,來屬。歐陽蠻夷長官司府東北。元歐陽寨長官司。洪武三年正月改置,屬湖廣辰州衞。三月改屬湖廣靖州衞,後廢。永樂元年正月復置,屬貴州衞。十二年三月屬新化府,府廢,來屬。中林驗洞蠻夷長官司府北。洪武初置,後廢。永樂元年正月復置。十二年三月屬新化府,府廢,來屬。下二司倣此。赤溪湳洞蠻夷長官司府東北。龍里蠻夷長官司府北。南有龍里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五年置,屬五開衞。
思南府元思南宣慰司,屬湖廣行省。洪武四年改屬四川。六年十二月陞為思南道宣慰使司,仍屬湖廣。永樂十一年二月改為府,屬貴州布政司。隆慶四年三月徙治平溪衞。尋復故。有都儒五堡二坑等處巡檢司。又有覃韓偏力水土巡檢司。又有板橋巡檢司,舊屬石阡府,後來屬。領縣三,長官司三。西南距布政司六百二十里。
  安化倚。本水犄姜長官司,元屬思州安撫司。洪武初,改曰水德江,屬思南宣慰司。永樂十二年三月屬府。萬曆三十三年改置安化縣。西南有崖門山。南有萬勝山。又有烏江,自石阡府流入,經城西鮎魚峽北,入四川彭水縣界,合涪陵江。東南有水德江,即烏江之分流,又有思印江流合焉,下流亦入於涪陵江。舊有洪安、化濟二長官司,屬思南宣慰司,洪武二十六年五月省。東有水勝關。南有武勝關。北有太平關。蠻夷長官司倚。洪武十年十月置,屬思南宣慰司。永樂十二年三月屬府。婺川府北。元屬思州安撫司。洪武五年屬鎮遠州。十七年後仍屬思州。永樂十二年三月來屬。東有河只水,又有羅多水,下流俱注於水德江。印江府東。本思印江長官司,元屬思南宣慰司。永樂十二年三月屬府。弘治七年六月改為印江縣。沿河祐溪長官司府東北。洪武七年十月置,屬思南宣慰司。永樂十二年三月屬府。朗溪蠻夷長官司府東。洪武七年十月置,屬思南宣慰司。永樂十二年三月屬烏羅府。正統三年五月,府廢,來屬。有厥溪蠻夷長官司,亦洪武七年十月置,尋廢。
思州府元思州宣慰司。永樂十一年二月改為府,屬貴州布政司。領長官司四。西距布政司七百五十里。
  都坪峩異溪蠻夷長官司倚。洪武六年置,二十五年省。永樂十二年三月復置。南有峩山。西北有江頭山。東有異溪。東北有平溪,上有關,洪武二十二年三月置平溪衞於此,屬湖廣都司,萬曆二十九年十一月改屬貴州,三十一年四月還屬湖廣。又有鮎魚關。南有黃土關。又東北有晃州驛,路出湖廣沅州。都素蠻夷長官司府西。永樂十二年三月置,屬府。施溪長官司府北。元施溪樣頭長官司。洪武五年改名,屬湖廣沅州衞。永樂十二年三月來屬。東有施溪。黃道溪長官司府東北。元屬思州宣慰司。永樂十二年三月屬府。西南有黃道溪。
鎮遠府元鎮遠府,屬思州安撫司。洪武四年降為鎮遠州,屬思南宣慰司。五年六月直隸湖廣。永樂十一年二月置鎮遠府於州治,屬貴州布政司。正統三年五月省州入焉。領縣二,長官司三。西距布政司五百三十里。
  鎮遠倚。本鎮遠溪洞金容金達蠻夷長官司,洪武二年二月置,屬思南宣慰司。永樂十二年三月屬州。正統三年五月改屬府。弘治七年十月改為鎮遠縣。北有石崖山。東有中河山,以兩水夾流而名。東北有鐵山。又東有觀音山,有馬場坡。東南有巴邦山。西有平冒山。南有鎮陽江,一名鎮南江,亦曰水,上受興隆、黃平諸水,東流三百里,入於沅江。又東北有鐵溪,出鐵山,下流入鎮陽江。又西有油榨關。有焦溪關、梅溪關。又有清浪關,清浪衞治於此,又西有偏橋,偏橋衞在焉,俱洪武二十三年四月置。西南有鎮遠衞,洪武二十二年七月置。俱屬湖廣都司,萬曆二十九年十一月俱改屬貴州,三十一年四月還屬湖廣。施秉府西南。本施秉蠻夷長官司,洪武五年置,屬思南宣慰司。永樂十二年三月屬州。正統九年七月改為縣。天啟元年四月省。崇禎四年十一月復置。南有洪江,即鎮陽江。偏橋長官司府西。元偏橋中寨蠻夷軍民長官司。洪武五年改置,屬思南宣慰司。永樂十二年三月來屬。卭水十五洞蠻夷長官司府東。元卭水縣。洪武五年改置團羅、得民、曉隘、陂帶、卭水五長官司,屬思州宣慰司。二十九年以四司幷入卭水司,屬思南宣慰司。永樂十二年三月屬府。臻剖六洞橫坡等處長官司府西。本臻剖、六洞、橫坡三長官司,洪武二十二年置,屬鎮遠衞,後幷為一司。
銅仁府。本思州宣慰司地。永樂十一年二月置銅仁府。領縣一,長官司五。西南距布政司七百七十里。
  銅仁倚。元銅人大小江等處蠻夷軍民長官司,屬思州安撫司。洪武初,改置銅仁長官司,屬思南宣慰司。永樂十二年三月置府治於此。萬曆二十六年四月改為縣。南有銅崖山。又有新坑山,產硃砂水銀。西南有銅仁大江,西北有小江流合焉,下流入沅州界,注於沅江。省溪長官司府西。元省溪壩場等處蠻夷長官司,屬思州安撫司。洪武初,改名,屬思南宣慰司。永樂十二年三月來屬。西有邏江,即省溪,產金。提溪長官司府西。元提溪等處軍民長官司,屬思州安撫司。洪武初,改名,屬思南宣慰司。永樂十二年三月來屬。東有印江。西有提溪,產砂金。大萬山長官司府南。元大萬山蘇葛辦等處軍民長官司,屬思州安撫司。洪武初,改名,屬思南宣慰司。永樂十二年三月來屬。烏羅長官司府西。元烏羅龍千等處長官司,屬思州安撫司。洪武初,更名,屬思南宣慰司。永樂十一年二月置烏羅府,領朗溪蠻夷長官司,烏羅、荅意、治古、平頭著可四長官司治於此。正統三年五月,府廢,來屬。西有九龍山,銅仁大江源於此。又西南有觀音囤,亦曰烏羅洞。南有九江。又有木耳溪,亦曰九十九溪,下流亦入沅江。平頭著可長官司府西北。元平頭著可通達等處長官司,屬思州安撫司。洪武七年十月改置,屬思南宣慰司。永樂十二年三月屬烏羅府,府廢,來屬。又有荅意長官司,治古寨長官司,俱永樂三年七月置,屬貴州宣慰司,十二年三月改屬烏羅府,正統三年五月俱與府同廢。
石阡府本思州宣慰司地。永樂十一年二月置石阡府。領縣一,長官司三。西南距布政司六百三十里。
  石阡長官司倚。元石阡等處軍民長官司,屬思州安撫司。洪武初改置,屬思州宣慰司。永樂十二年三月為石阡府治。西有崖門山。南有秋滿洞。西有烏江,自四川遵義府流入,東北入思南府界。有石阡江,下流入於烏江。龍泉府西。本龍泉坪長官司,元為思州安撫司治。洪武七年七月復置,屬思州宣慰司。永樂十二年三月來屬。萬曆二十九年四月改為縣。北有騰雲洞。南有鄧坎等寨。苗民長官司府西南。洪武七年十月置,屬思州宣慰司。永樂十二年三月來屬。葛彰葛商長官司府南。元屬思州安撫司。洪武中屬思州宣慰司。永樂十二年三月來屬。
龍里衞軍民指揮使司。洪武二十三年四月置衞。二十九年四月升軍民指揮使司。西有蓮花涇,又有加牙河,下流入甕首河。東南有平伐長官司,本元平伐等處長官司,洪武十五年改置,屬貴州衞,二十八年屬龍里衞,萬曆十四年二月省入新貴縣。又西有長衝關。東有巃聳關。領長官司一。西距布政司五十里。
  大平伐長官司衞南。洪武十九年置,屬貴州衞。二十八年來屬。東北有谷峽山。東南有甕首河,下流合清水江。
新添衞軍民指揮使司元新添葛蠻安撫司,後廢。洪武二十二年置新添千戶所,屬貴州衞。二十三年二月改為新添衞,屬貴州都司。二十九年四月升軍民指揮使司。領長官司五。西距布政司百十里。
  新添長官司倚。洪武四年置。東有憑虛洞,一名猪母洞。西北有清水江。西南有甕城河,有甕城河土巡檢司。又東有谷忙關。小平伐長官司衞西南。洪武十五年六月置,屬貴州衞,尋屬龍里衞。二十九年來屬。把平寨長官司衞南。洪武十五年六月置,屬貴州衞,尋屬龍里衞。二十九年來屬。丹平長官司衞西南。洪武三十年置,尋省。永樂二年復置。丹行長官司衞西南。洪武三十年置,尋省。永樂二年復置。
安南衞。洪武十五年正月置尾灑衞於此,尋廢。二十三年十二月復置,更名,屬貴州都司。南有尾灑山。東有盤江山,有清源洞。又有北盤江,自雲南霑益州流入,又南入安順府界。東南有者卜河,自普安州流入,注於盤江。西有江西陂,初置柵屯守於此,尋徙於尾灑,築城為衞。南有烏鳴關,亦洪武中置。東北距布政司三百四十里。
威清衞。洪武二十三年六月置,屬貴州都司。北有羊耳山。西有的澄河,即陸廣河上流。西北有鴨池河,即烏江。西距布政司六十里。
平壩衞。洪武二十三年閏四月置,屬貴州都司。東南有南仙洞,有馬頭山。東有東溪。西南距布政司八十里。
畢節衞。洪武十七年二月置,屬貴州都司。東有木稀山,有關。又有響水河。南有善欲關,西有老鴉關,俱洪武中置。東北有層臺衞,洪武二十一年九月置,二十七年六月廢。領守禦所一。東南距布政司四百五十里。
  守禦七星關後千戶所衞西。洪武二十一年置,屬烏撒衞。永樂中來屬。有七星關河,亦曰可渡河,源出四川烏撒府,即北盤江上流,七星關在其上,下流入雲南霑益州界。
赤水衞。洪武二十一年十月置,北有雲山,上有關。東有赤水河,有赤水關。領所四。距布政司六百二十里。
  摩尼千戶所衞北。曰撒千戶所衞東南。二所俱洪武二十二年九月置。阿落密千戶所衞南。前千戶所衞南。二所俱洪武二十七年置。
普市守禦千戶所。洪武二十三年三月析永寧宣撫司地置,直隸貴州都司。東有木案山。西南有水腦洞。又東南有龍泉澗。距布政司七百二十里。
敷勇衞。本劄佐長官司。洪武五年改元落邦札佐等處長官司置,屬貴州宣慰司。崇禎三年改置,屬貴州都司。東有陽明洞。西有三湘水。北有烏江,有陸廣河。領所四。南距布政司五十里。
  於襄守禦千戶所衞西。本青山長官司,洪武五年改元青山遠地等處長官司置,屬貴州宣慰司。崇禎三年改置。息烽守禦千戶所衞東北。崇禎三年以貴州前衞故絕六屯幷割底寨司地置。西有西望山。南有石天洞。北有烏江。濯靈守禦千戶所衞北。西有陸廣河,北流合烏江。修文守禦千戶所衞東北。二所俱宣慰司水西地,崇禎三年同置。
鎮西衞。崇禎三年以宣慰司水西地置。北有天柱洞,又有鴨池河,即烏江異名。領所四。西南距布政司六十里。
  威武守禦千戶所衞東。赫聲守禦千戶所衞北。有鴨池河。柔遠守禦千戶所衞□。定遠守禦千戶所衞□。以上俱水西地,崇禎三年與衞同置。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明史  卷四十七‧志第二十三  禮一 吉禮一 周官、儀禮尚已,然書缺簡脫,因革莫詳。自漢史作禮志,後皆因之,一代之制,始的然可考。歐陽氏云「三代以下,治出於二,而禮樂為虛名。」要其用之郊廟朝廷,下至閭里州黨者,未嘗無可觀也。惟能修明講貫,以實意行乎其間,則格上下、感鬼神,教化之成即在是矣。安見後世之禮,必不可上追三代哉。
明太祖初定天下,他務未遑,首開禮、樂二局,廣徵耆儒,分曹究討。洪武元年,命中書省暨翰林院、太常司,定擬祀典。乃歷敘沿革之由,酌定郊社宗廟儀以進。禮官及諸儒臣又編集郊廟山川等儀,及古帝王祭祀感格可垂鑒戒者,名曰存心錄。二年,詔諸儒臣修禮書。明年告成,賜名大明集禮。其書準五禮而益以冠服、車輅、儀仗、鹵簿、字學、音樂,凡升降儀節,制度名數,纖悉畢具。又屢敕議禮臣李善長、傅瓛、宋濂、詹同、陶安、劉基、魏觀、崔亮、牛諒、陶凱、朱升、樂韶鳳、李原名等,編輯成集。且詔郡縣舉高潔博雅之士徐一夔、梁寅、周子諒、胡行簡、劉宗弼、董彝、蔡深、滕公琰至京,同修禮書。在位三十餘年,所著書可考見者,曰孝慈錄,曰洪武禮制,曰禮儀定式,曰諸司職掌,曰稽古定制,曰國朝制作,曰大禮要議,曰皇朝禮制,曰大明禮制,曰洪武禮法,曰禮制集要,曰禮制節文,曰太常集禮,曰禮書。若夫釐正祀典,凡天皇、太乙、六天、五帝之類,皆為革除,而諸神封號,悉改從本稱,一洗矯誣陋習,其度越漢、唐遠矣。又詔定國恤,父母竝斬衰,長子降為期年,正服旁服以遞而殺,斟酌古今,蓋得其中。
永樂中,頒文公家禮於天下,又定巡狩、監國及經筵日講之制。後宮罷殉,始於英宗。陵廟嫡庶之分,正於孝宗。暨乎世宗,以制禮作樂自任。其更定之大者,如分祀天地,復朝日夕月於東西郊,罷二祖竝配,以及祈穀,大雩,享先蠶,祭聖師,易至聖先師號,皆能折衷於古。獨其排衆議,祔睿宗太廟躋武宗上,徇本生而違大統,以明察始而以豐昵終矣。當時將順之臣,各為之說。今其存者,若明倫大典,則御製序文以行之;禮儀成典,則李時等奉敕而修;郊祀考議,則張孚敬所進者也。至大明會典,自孝宗朝集纂,其於禮制尤詳。世宗、神宗時,數有增益,一代成憲畧具是焉。
今以五禮之序,條為品式,而隨時損益者,則依類編入,以識沿革云。
壇壝之制 神位祭器玉帛牲牢祝冊之數 籩豆之實 祭祀雜議諸儀 祭祀日期 習儀 齋戒 遣官祭祀 分獻陪祀
五禮,一曰吉禮。凡祀事,皆領於太常寺而屬於禮部。明初以圜丘、方澤、宗廟、社稷、朝日、夕月、先農為大祀,太歲、星辰、風雲雷雨、嶽鎮、海瀆、山川、歷代帝王、先師、旗纛、司中、司命、司民、司祿、壽星為中祀,諸神為小祀。後改先農、朝日、夕月為中祀。凡天子所親祀者,天地、宗廟、社稷、山川。若國有大事,則命官祭告。其中祀小祀,皆遣官致祭,而帝王陵廟及孔子廟,則傳制特遣焉。每歲所常行者,大祀十有三:正月上辛祈穀、孟夏大雩、季秋大享、冬至圜丘皆祭昊天上帝,夏至方丘祭皇地祇,春分朝日於東郊,秋分夕月於西郊,四孟季冬享太廟,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太稷。中祀二十有五:仲春仲秋上戊之明日,祭帝社帝稷,仲秋祭太歲、風雲雷雨、四季月將及嶽鎮、海瀆、山川、城隍,霜降日祭旗纛於教場,仲秋祭城南旗纛廟,仲春祭先農,仲秋祭天神地祗於山川壇,仲春仲秋祭歷代帝王廟,春秋仲月上丁祭先師孔子。小祀八:孟春祭司戶,孟夏祭司竈,季夏祭中霤,孟秋祭司門,孟冬祭司井,仲春祭司馬之神,清明、十月朔祭泰厲,又於每月朔望祭火雷之神。至京師十廟、南京十五廟,各以歲時遣官致祭。其非常祀而間行之者,若新天子耕耤而享先農,視學而行釋奠之類。嘉靖時,皇后享先蠶,祀高禖,皆因時特舉者也。
其王國所祀,則太廟、社稷、風雲雷雨、封內山川、城隍、旗纛、五祀、厲壇。府州縣所祀,則社稷、風雲雷雨、山川、厲壇、先師廟及所在帝王陵廟,各衞亦祭先師。至於庶人,亦得祭里社、穀神及祖父母、父母并祀竈,載在祀典。雖時稍有更易,其大要莫能踰也。
至若壇壝之制,神位、祭器、玉帛、牲牢、祝冊之數,籩豆之實,酒齊之名,析其彼此之異同,訂其初終之損益,臚於首簡,畧於本條,庶無缺遺,亦免繁複云爾。
壇壝之制
明初,建圜丘於正陽門外,鍾山之陽,方丘於太平門外,鍾山之陰。圜丘壇二成。上成廣七丈,高八尺一寸,四出陛,各九級,正南廣九尺五寸,東、西、北八尺一寸。下成周圍壇面,縱橫皆廣五丈,高視上成,陛皆九級,正南廣一丈二尺五寸,東、西、北殺五寸五分。甃磚闌楯,皆以琉璃為之。壝去壇十五丈,高八尺一寸,四面靈星門,南三門,東、西、北各一。外垣去壝十五丈,門制同。天下神祇壇東門外。神庫五楹,在外垣北,南向。廚房五楹,在外壇東北,西向。庫房五楹,南向。宰牲房三楹,天池一,又在外庫房之北。執事齋舍,在壇外垣之東南。坊二,在外門外橫甬道之東西,燎壇在內壝外東南丙地,高九尺,廣七尺,開上南出戶。方丘壇二成。上成廣六丈,高六尺,四出陛,南一丈,東、西、北八尺,皆八級。下成四面各廣二丈四尺,高六尺,四出陛,南丈二尺,東、西、北一丈,皆八級。壝去壇十五丈,高六尺,外垣四面各六十四丈,餘制同。南郊有浴室,瘞坎在內壝外壬地。
洪武四年,改築圜丘。上成廣四丈五尺,高五尺二寸。下成每面廣一丈六尺五寸,高四尺九寸。二成通徑七丈八尺。壇至內壝墻,四面各九丈八尺五寸。內壝墻至外壝墻,南十三丈九尺四寸,北十一丈,東、西各十一丈七尺。方丘,上成廣三丈九尺四寸,高三尺九寸。下成每面廣丈五尺五寸,高三尺八寸,通徑七丈四寸。壇至內壝墻,四面皆八丈九尺五寸。內壝墻至外壝墻,四面各八丈二尺。
十年,改定合祀之典。即圜丘舊制,而以屋覆之,名曰大祀殿,凡十二楹。中石臺設上帝、皇地祇座。東、西廣三十二楹。正南大祀門六楹,接以步廊,與殿廡通。殿後天庫六楹。瓦皆黃琉璃。廚庫在殿東北,宰牲亭井在廚東北,皆以步廊通殿兩廡,後繚以圍墻。南為石門三洞以達大祀門,謂之內壇。外周垣九里三十步,石門三洞南為甬道三,中神道,左御道,右王道。道兩旁稍低,為從官之地。齋宮在外垣內西南,東向。其後殿瓦易青琉璃。二十一年增修壇壝,壇後樹松柏,外壝東南鑿池二十區。冬月伐冰藏凌陰,以供夏秋祭祀之用。成祖遷都北京,如其制。
嘉靖九年,復改分祀。建圜丘壇於正陽門外五里許,大祀殿之南,方澤壇於安定門外之東。圜丘二成,壇面及欄俱青琉璃,邊角用白玉石,高廣尺寸皆遵祖制,而神路轉遠。內門四。南門外燎爐毛血池,西南望燎臺。外門亦四。南門外左具服臺,東門外神庫、神廚、祭器庫、宰牲亭,北門外正北泰神殿。正殿以藏上帝、太祖之主,配殿以藏從祀諸神之王。外建四天門:東曰泰元,南曰昭亭,西曰廣利。又西鑾駕庫,又西犧牲所,其北神樂觀。北曰成貞。北門外西北為齋宮,迤西為壇門,壇北,舊天地壇,即大祀殿也。十七年撤之,又改泰神殿曰皇穹宇。二十四年,又即故大祀殿之址建大享殿。方澤亦二成,壇面黃琉璃,陛增為九級,用白石圍以方坎。內,北門外西瘞位,東燈檯,南門外皇祇室。外,西門外迤西神庫、神廚、宰牲亭、祭器庫,北門外西北齋宮。又外建四天門,西門外北為鑾駕庫、遣官房、內陪祀官房。又外為壇門,門外為泰折街牌坊,護壇地千四百餘畝。
太社稷壇,在宮城西南,東西峙,明初建。廣五丈,高五尺,四出陛,皆五級。壇土五色隨其方,黃土覆之。壇相去五丈,壇南皆樹松。二壇同一壝,方廣三十丈,高五尺,甃磚,四門飾色隨其方。周坦四門,南靈星門三,北戟門五,東西戟門三。戟門各列戟二十四。洪武十年,改壇午門右,社稷共一壇,為二成。上成廣五丈,下成廣五丈三尺,崇五尺。外壝崇五尺,四面各十九丈有奇。外垣東西六十六丈有奇,南北八十六丈有奇。垣北三門,門外為祭殿,其北為拜殿。外復為三門,垣東、西、南門各一。永樂中,建壇北京,如其制。帝社稷壇在西苑,壇址高六寸,方廣二丈五尺,甃細磚,實以淨土。壇北樹二坊,曰社街。王國社稷壇,高廣殺太社稷十之三。府、州、縣社稷壇,廣殺十之五,高殺十之四,陛三級。後皆定同壇合祭,如京師。
朝日、夕月壇,洪武三年建。朝日壇高八尺,夕月壇高六尺,俱方廣四丈。兩壝,壝各二十五步。二十一年罷。嘉靖九年復建,壇各一成。朝日壇紅琉璃,夕月壇用白。朝日壇陛九級,夕月壇六級,俱白石。各建天門二。
先農壇,高五尺,廣五丈,四出陛。御耕耤位,高三尺,廣二丈五尺,四出陛。
山川壇,洪武九年建。正殿、拜殿各八楹,東西廡二十四楹。西南先農壇,東南具服殿,殿南耤田壇,東旗纛廟,後為神倉。周垣七百餘丈,垣內地歲種穀蔬,供祀事。嘉靖十年,改名天神地祇壇,分列左右。
太歲壇與嶽瀆同。嶽鎮海瀆山川城隍壇,據高阜,南向,高二尺五寸,方廣十倍,四出陛,南向五級,東西北三級。王國山川壇,高四尺,四出陛,方三丈五尺。天下山川所在壇,高三尺,四出陛,三級,方二丈五尺。
神位祭器玉帛牲牢祝冊之數
神位
圜丘。洪武元年冬至,正壇第一成,昊天上帝南向。第二成,東大明,星辰次之,西夜明,太歲次之。二年,奉仁祖配,位第一成,西向。三年,壇下壝內,增祭風雲雷雨。七年更定,內壝之內,東西各三壇。星辰二壇,分設於東西。其次,東則太歲、五嶽,西則風雲雨、五鎮。內壝之外,東西各二壇。東四海,西四瀆。次天下神祇壇,東西分設。
方丘。洪武二年夏至,正壇第一成,皇地祇,南向。第二成,東五嶽,次四海,西五鎮,次四瀆。三年,奉仁祖配,位第一成,西向。壇下壝內,增祭天下山川。七年更定,內壝之內,東西各二壇。東四海,西四瀆。次二壇,天下山川。內壝之外,東西各設天下神祇壇一。
十二年正月,合祀大祀殿。正殿三壇,上帝、皇地祇竝南向。仁祖配位在東,西向。從祀十四壇。丹陛東一壇曰大明,西一壇曰夜明。兩廡壇各六:星辰二壇;次東,太歲、五嶽、四海,次西,風雲雷雨、五鎮、四瀆二壇;又次天下山川神祇二壇。俱東西向。二十一年,增修丹墀內石臺四,大明、夜明各一,星辰二。內壝外石臺二十:東十壇,北嶽、北鎮、東嶽、東鎮、東海、太歲、帝王、山川、神祇、四瀆;西十壇,北海、西嶽、西鎮、西海、中嶽、中鎮、風雲雷雨、南嶽、南鎮、南海。俱東西向。臺高三尺有奇,周以石欄,陟降為磴道。臺上琢石鑿龕,以置神位。建文時,撤仁祖,改奉太祖配,位第一成。西向。洪熙元年,增文皇帝於太祖下。
嘉靖九年,復分祀之典。圜丘則東大明,西夜明。次東,二十八宿、五星、周天星辰。次西,風雲雷雨。共四壇。方丘則東五嶽,基運、翊聖、神烈三山,西五鎮,天壽、純德二山。次東四海,次西四瀆。南北郊皆獨奉太祖配。太社稷配位別見。先農正位南向,后稷配位西向。
凡神位,天地、祖宗曰「神版」,餘曰「神牌」。圜丘神版長二尺五寸,廣五寸,厚一寸,趺高五寸,以栗木為之,正位題曰昊天上帝,配位題曰某祖某皇帝,竝黃質金字。從祀風雲雷雨位版,赤質金字。神席,上帝用龍椅龍案,上施錦褥,配位同。從祀,位置於案,不設席。方丘正位曰皇地祇,配位及從祀,制竝同圜丘。奉先殿帝后神主高尺二寸,廣四寸,趺高二寸,用木,飾以金,鏤以青字。龕高二尺,廣二尺,趺高四寸,朱漆鏤金龍鳳花版,開二窗,施紅紗,側用金銅環,內織金文綺為藉。社稷,社主用石,高五尺,廣五尺,上微銳。立於壇上,半在土中,近南北向;稷不用主。洪武十年,皆設木主,丹漆之。祭畢,貯於庫,仍用石主埋壇中,微露其末。後奉祖配,其位製塗金牌座,如先聖匵用架罩。嘉靖中,藏於寢廟。帝社稷神位以木,高一尺八寸,廣三寸,朱漆質金書。壇南置石龕,以藏神位。王府州縣社主皆用石,長二尺五寸,廣尺五寸。日月壇神位,以松柏為之。長二尺五寸,廣五寸,趺高五寸。朱漆金字。餘倣此。
祭器
南郊。洪武元年定,正位,登一,籩豆各十二,簠簋各二,爵三;壇上,太尊二,著尊、犧尊、山罍各一;壇下,太尊一,山罍二。從祀位,登一,籩豆各下,簠簋各二,東西各設著尊二,犧尊二。北郊同。七年增圜丘從祀,共設酒尊六於壇西,大明,夜明位各三。天下神祇,鉶三,籩豆各八,簠簋各二,壝內外東西各設酒尊三,每位爵三。方丘、嶽鎮,各設酒尊三,壝內東西各設酒尊三,壝外東西各設酒尊三,每位爵三。神祇與圜丘同。八年,圜丘從祀,更設登一、鉶二。每位增酒斚,星辰、天下神祇各三十,太歲、風雲雷雨、嶽鎮海瀆各十五。方丘,從祀同。十年,定合祀之典,各壇陳設如舊,惟太歲、風雲雷雨酒盞各十,東西廡俱共設酒尊三、爵十八於壇南。
二十一年更定,正殿上三壇,每壇登一,籩豆各十二,簠簋各二,共設酒尊六、爵九於殿東南,西向。丹墀內四壇,大明、夜明各登一,籩豆十,簠簋二,酒尊三,爵三。星辰二壇,各登一,鉶二,酒盞三十,餘與大明同。壝外二十壇,各登一,鉶二,籩豆各十,簠簋各二,酒盞十,酒尊三,爵三。神祇壇,鉶三,籩豆各八。帝王、山川、四瀆、中嶽、風雲雷雨神祇壇,酒盞各三十,餘竝同嶽鎮。
太廟時享。洪武元年定,每廟登一,鉶三,籩豆各十二,簠簋各二,共酒尊三、金爵八、瓷爵十六於殿東西向。二十一年更定,每廟登二,鉶二。弘治時,九廟通設酒尊九,祫祭加一,金爵十七,祫祭加二,瓷爵三十四,祫祭加四。親王配享,洪武三年定,登鉶各三,籩豆各十二,簠簋各二,酒尊三,酒注二。二十一年更定,登鉶各一,爵各三,籩豆各十,簠簋各二,共用酒尊三於殿東。功臣配享,洪武二年定,每位籩豆各二,簠簋各二。三年增定,共用酒尊二,酒注二。二十一年更定,十壇,每壇鉶一,籩豆各二,簠簋各一,爵三,共用酒尊於殿西。
太社稷。洪武元年定,鉶三,籩豆各十,簠簋各二,配位同。正配位皆設酒尊三於壇東。十一年更定,每位登一,鉶二,籩豆十二,正配位共設酒尊三,爵九。後太祖、成祖竝配時,增酒尊一,爵三。府、州、縣社稷,鉶一,籩豆四,簠簋二。
朝日、夕月。洪武三年定,太尊、著尊、山罍各二,在壇上東南隅,北面。象尊、壺尊、山罍各二,在壇下,籩豆各十,簠簋各二,登鉶各三。
先農,與社稷同,加登一,籩豆減二。神祇。洪武二年定,每壇籩豆各四,簠簋登爵各一。九年更定,正殿共設酒尊三,爵七,兩廡各設酒尊三,爵三,餘如舊。二十一年更定,每壇登一,鉶二,籩豆各十,簠簋各二,酒盞三十。星辰,正殿中登一,鉶二。餘九壇,鉶二。每壇籩豆十,簠簋各一,酒盞三十,爵一,共設酒尊三。太歲諸神,籩豆各八,簠簋各二,酒尊三。嶽瀆山川同。
歷代帝王。洪武四年定,登一,鉶二,籩豆各八,簠簋各一,俎一,爵三,尊三。七年更定,登、鉶、簠簋各一,籩豆各十,爵各三,共設酒尊五於殿西階,酒尊三於殿東階。二十一年增定,每位鉶二,簠簋各二,五室共設酒尊三,爵四十八。配位每壇籩豆各二,簠簋各一,饋盤一,每位鉶一,酒盞三。三皇,籩豆各八,簠簋各二,登、鉶各二,爵三,犧尊、象尊、山罍各一。配位,籩豆各四,簠簋各二,鉶一,爵三,犧尊、象尊各一。
至聖先師。洪武元年定,籩豆各六,簠簋各二,登一,鉶二,犧尊、象尊、山罍各一。四配位,籩豆各四,簠簋各一,登一。十哲,兩廡,籩豆二。四年更定,正位,籩豆各十,酒尊三,爵三,餘如舊。四配,每位酒尊一,餘同正位。十哲,東西各爵一,每位籩豆各四,簠簋各一,鉶一,酒盞一。兩廡,東西各十三壇,東西各爵一,每壇籩豆各四,簠簋各一,酒盞四。十五年更定,正位,酒尊一,爵三,登一,鉶二,籩豆各八,簠簋各二。四配位,共酒尊一,各爵三,登一,鉶二,籩豆各六,簠簋各一。十哲,共酒尊一,東西各爵五,鉶一,籩豆各四,簠簋各一。東西廡,每四位爵四,籩豆各二,簠簋各一。景泰六年增兩廡籩豆各二,簠簋各一。成化十二年,增正位籩豆為十二。嘉靖九年,仍減為十。
旗纛,與先農同。馬神,籩豆各四,簠簋、登、象尊、壺尊各一。
玉帛牲牢
玉三等:上帝,蒼璧;皇地祇,黃琮;太社、太稷,兩圭有邸;朝日、夕月,圭璧五寸。帛五等:曰郊祀制帛,郊祀正配位用之。上帝,蒼;地祇,黃;配位,白。曰禮神制帛,社稷以下用之。社稷,黑;大明,赤;夜明、星辰、太歲、風雲雷雨、天下神祇俱白;五星,五色;嶽鎮、四海、陵山隨方色;四瀆,黑;先農,正配皆青;羣神,白;帝王先師皆白;旗纛,洪武元年用黑,七年改赤,九年定黑二、白五。曰奉先制帛,太廟用之,每廟二。曰展親制帛,親王配享用之。曰報功制帛,功臣配享用之。皆白。每位各一。惟圜丘,嘉靖九年用十二,而周天星辰則共用十,孔廟十哲、兩廡東西各一云。又洪武十一年,上以小祀有用楮錢者為不經。禮臣議定,在京,大祀、中祀用制帛,有篚。在外,王國府州縣亦如之。小祀惟用牲醴。
牲牢三等:曰犢,曰羊,曰豕。色尚騂,或黝。大祀,入滌九旬;中祀,三旬;小祀,一旬。大祀前一月之朔,躬詣犧牲所視牲,每日大臣一人往視。洪武二年,帝以祭祀省牲,去神壇甚邇,於人心未安,乃定省牲之儀,去神壇二百步。七年定制,大祀,皇帝躬省牲;中祀、小祀,遣官。嘉靖十一年更定,冬、夏至,祈穀,俱祭前五日親視,後俱遣大臣。圜丘,蒼犢;方丘,黃犢;配位,各純犢。洪武七年,增設圜丘配位。星辰,牛一,羊豕三。太歲,牛羊豕一。風雲雷雨、天下神祇,羊豕各五。方丘配位,天下山川,牛一,羊豕各三。太廟禘,正配皆太牢,祫皆太牢。時享每廟犢羊豕各一。親王配位,洪武三年定,共牛羊豕一。二十一年更定,每壇犢羊豕各一。功臣配位,洪武二年定,每位羊豕體各一。二十一年更定,每壇羊豕一。太社稷,犢羊豕各一,配位同。府州縣社稷,正配位,共羊一、豕一。洪武七年增設,各羊一、豕一。朝日、夕月,犢羊豕各一。先農與太社稷同。神祇,洪武二年定,羊六、豕六。二十一年更定,每壇犢羊豕各一。嘉靖十年,天神左,地祇右,各牲五。星辰,每壇羊一、豕一。靈星諸神,每神羊豕各一,共牛一。太歲諸神,皆太牢。嶽鎮海瀆諸神,犢一、羊一、豕一。帝王,每室犢羊豕各一。配位,每壇羊豕各一。先師如帝王,四配如配位,十哲東西各豕一分五,兩廡東西各豕一,後增為三。府州縣學先師,羊一、豕一。四配。共羊一、豕一,解為四體。十哲東西各豕一,解為五體。兩廡豕一,解為百八分。旗纛,洪武九年定犢羊豕,永樂後,去犢。王國及衞所同。五祀馬神俱用羊豕。
祝冊
南北郊,祝板長一尺一分,廣八寸,厚二分,用楸梓木。宗廟,長一尺二寸,廣九寸,厚一分,用梓木,以楮紙冒之。羣神帝王先師,俱有祝,文多不載。祝案設於西。
籩豆之實
凡籩豆之實,用十二者,籩實以形鹽、 2708e.gif 魚、棗、栗,豆則止實以芹菹、兔醢、菁菹、鹿醢。各二者,籩實栗、鹿脯,豆實菁菹、鹿醢。臡簠簋各二者,實以黍稷、稻粱。各一者,實以稷粱。登實以太羹,鉶實以和羹。
洪武三年,禮部言:「禮記郊特牲曰,『郊之祭也』『器用陶匏』,尚質也。周禮籩人,『凡祭祀供簠簋之實』,疏曰,『外祀用瓦簠』。今祭祀用瓷,合古意。惟盤盂之屬,與古簠簋登鉶異制。今擬凡祭器皆用瓷,其式皆倣古簠簋登豆,惟籩以竹。」詔從之。
酒齊倣周制,用新舊醅,以備五齊三酒。其實於尊之名數,各不同。
祭祀雜議諸儀
其祭祀雜議諸儀,凡版位,皇帝位,方一尺二寸,厚三寸,紅質金字。皇太子位,方九寸,厚二寸,紅質青字。陪祀官位,竝白質黑字。
拜褥。初用緋。洪武三年定制,郊丘席為表,蒲為裏。宗廟、社稷、先農、山川,紅文綺為表,紅木棉布為裏。贊唱。凡皇帝躬祀,入就位時,太常寺奏中嚴,奏外辦。盥洗、升壇、飲福、受胙,各致贊辭。又凡祀,各設爵洗位,滌爵拭爵。初升壇,唱再拜,及祭酒,唱賜福胙。洪武七年,禮部奏其煩瀆,悉刪去。
上香禮。明初祭祀皆行。洪武七年以翰林詹同言罷。嘉靖九年復行。
拜禮。初,每節皆再拜。洪武九年,禮臣奏:「禮記一獻三獻五獻七獻之文,皆不載拜禮。唐、宋郊祀,每節行禮皆再拜。然亞獻終獻,天子不行禮,而使臣下行之。今議大祀中祀,自迎神至飲福送神,宜各行再拜禮。」帝命節為十二拜,迎神、飲福受胙、送神各四拜云。
登壇脫舄。初未行。洪武八年詔翰林院臣考定大祀登壇脫舄之禮。學士樂韶鳳雜考漢、魏以來朝祭儀,議於郊祀廟享前期一日,有司以席藉地,設御幕於壇東南門外,設執事官脫履之次於壇門外西階側。祭日,大駕入幕次,脫舄升壇。其升壇執事、導駕、贊禮、讀祝并分獻陪祀官,皆脫舄於外,以次升壇供事。協律郎、樂舞生依前跣襪就位。祭畢,降壇納舄。從之。嘉靖十七年罷其禮。
祭祀日期
欽天監選擇,太常寺預於十二月朔至奉天殿具奏。蓋古卜法不存,而擇干支之吉以代卜也。洪武七年,命太常卿議祭祀日期,書之於版,依時以祭,著為式。其祭日,遣官監祭,不敬失儀者罪之。
習儀
凡祭祀,先期三日及二日,百官習儀於朝天宮。嘉靖九年更定,郊祀冬至,習儀於先期之七日及六日。
齋戒
洪武二年,學士朱升等奉敕撰齋戒文曰:「戒者,禁止其外;齋者,整齊其內。沐浴更衣,出宿外舍,不飲酒,不茹葷,不問疾,不弔喪,不聽樂,不理刑名,此則戒也;專一其心,嚴畏謹慎,苟有所思,即思所祭之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精白一誠,無須臾間,此則齋也。大祀七日,前四日戒,後三日齋。」太祖曰:「凡祭祀天地、社稷、宗廟、山川等神,為天下祈福,宜下令百官齋戒。若自有所禱於天地百神,不關民事者,不下令。」又曰:「致齋以五日七日,為期太久,人心易怠。止臨祭,齋戒三日,務致精專,庶可格神明。」遂著為令。是年從禮部尚書崔亮奏,大祀前七日,陪祀官詣中書省受誓戒。各揚其職,不共其事,國有常刑。宗廟社稷,致齋三日,不誓戒。三年,諭禮部尚書陶凱曰:「人心操舍無常,必有所警,而後無所放。」乃命禮部鑄銅人一,高尺有五寸,手執牙簡,大祀則書致齋三日,中祀則書致齋二日於簡上,太常司進置齋所。四年,定天子親祀齋五日,遣官代祀齋三日,降香齋一日。五年,命諸司各置木牌,以警褻慢,刻文其上曰:「國有常憲,神有鑒焉。」凡祭祀,則設之。又從陶凱奏,凡親祀,皇太子宮中居守,親王戎服侍從。皇太子親王雖不陪祀,一體齋戒。
六年建陪祀官齋房於北郊齋宮之西南,復定齋戒禮儀。凡祭天地,正祭前五日午後,沐浴更衣,處外室,次早,百官於奉天門觀誓戒牌。次日,告仁祖廟,退處齋宮,致齋三日。享宗廟,正祭前四日午後,沐浴更衣,處外室。次日為始,致齋三日。祭社稷、朝日、夕月、周天星辰、太歲、風雲雷雨、嶽鎮海瀆、山川等神,致齋二日,如前儀。凡傳制降香,遣官代祀,先一日沐浴更衣,處外室。次日遣官。七年定制,凡大祀前期四日,太常卿至天下神祇壇奠告,中書丞相詣京師城隍廟發咨。次日,皇帝詣仁祖廟請配享。二十一年定制,齋戒前二日,太常司官宿於本司。次日,奏請致齋。又次日,進銅人,傳制諭文武百官齋戒。是日,禮部太常司官檄城隍神,徧請天下當祀神祇,仍於各廟焚香三日。
二十六年,定傳制誓戒儀。凡大祀前三日,百官詣闕,如大朝儀,傳制官宣制云:「某年月日,祀於某所,爾文武百官,自某日為始,致齋三日,當敬慎之。」傳制訖,四拜,奏禮畢。宣德七年,大祀南郊,帝御齋宮,命內官內使飲酒食葷入壇唾地者,皆罪之,司禮監縱容者同罪。齋之日,御史檢視各官於齋次,仍行南京,一體齋戒。弘治五年,鴻臚少卿李燧言:「分獻陪祭等官,借居道士房榻,貴賤雜處,且宣召不便。乞於壇所隙地,倣天壽山朝房體制,建齋房。」從之。嘉靖九年,定前期三日,帝御奉天殿,百官朝服聽誓戒。萬曆四年十一月,禮部以二十三日冬至祀天,十八日當奏祭,十九日百官受誓戒。是日,皇太后聖旦,百官宜吉服賀。一日兩遇禮文,服色不同,請更奏祭、誓戒皆先一日。帝命奏祭、誓戒如舊,而以十八日行慶賀禮。
遣官祭祀
洪武二十六年,定傳制特遣儀。是日,皇帝陞座如常儀,百官一拜。禮畢,獻官詣拜位四拜,傳制官由御前出宣制。如祭孔子,則曰:「某年月日,祭先師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命卿行禮。」祭歷代帝王,則曰:「某年月日,祭先聖歷代帝王,命卿行禮。」俯伏,興,四拜,禮畢出。其降香遣官儀,前祀一日清晨,皇帝皮弁服,陞奉天殿。捧香者以香授獻官。獻官捧由中陛降中道出,至午門外,置龍亭內。儀仗鼓吹,導引至祭所。後定祭之日,降香如常儀,中嚴以待。獻官祭畢復命,解嚴還宮。嘉靖九年定大祀遣官,不行飲福禮。
分獻陪祀
凡分獻官,太常寺豫請旨。洪武七年,太祖謂學士詹同曰:「大祀,終獻方行分獻禮,未當。」同乃與學士宋濂議以上,初獻奠玉帛將畢,分獻官即行初獻禮。亞獻、終獻皆如之。嘉靖九年,四郊工成,帝諭太常寺曰:「大祀分獻官豫定,方可習儀。」乃用大學士張璁等於大明、夜明、星辰、風雲雷雨四壇。舊制,分獻用文武大臣及近侍官共二十四人,今定四人,法司官仍舊例不與。
凡陪祀,洪武四年,太常寺引周禮及唐制,擬用武官四品、文官五品以上,其老疾瘡疥刑餘喪過體氣者不與。從之。後定郊祀,六科都給事中皆與陪祀,餘祭不與。又定凡南北郊,先期賜陪祀執事官明衣布,樂舞生各給新衣。制陪祀官入壇牙牌,凡天子親祀,則佩以入。其制有二,圓者與祭官佩之,方者執事人佩之。俱藏內府,遇祭則給,無者不得入壇。洪武二十九年,初祀山川諸神,流官祭服,未入流官公服。洪武二十九年,從禮臣言,未入流官,凡祭皆用祭服,與九品同。
296c6.gif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明史  卷四十八‧志第二十四  禮二 吉禮二 郊祀 郊祀配位 郊祀儀注 祈穀 大雩 大饗 令節拜天
郊祀之制
洪武元年,中書省臣李善長等奉敕撰進郊祀議,略言:
  王者事天明,事地察,故冬至報天,夏至報地,所以順陰陽之義也。祭天於南郊之圜丘,祭地於北郊之方澤,所以順陰陽之位也。周禮大司樂:「冬日至,禮天神,夏日至,禮地祇。」禮曰:「享帝於郊,祀社於國。」又曰:「郊所以明天道,社所以明地道。」書曰:「敢昭告於皇天后土。」按古者或曰地祇,或曰后土,或曰社,皆祭地,則皆對天而言也。此三代之正禮,而釋經之正說。
  自秦立四畤,以祀白、青、黃、赤四帝。漢高祖復增北畤,兼祀黑帝。至武帝有雍五畤,及渭陽五帝、甘泉太乙之祠,而昊天上帝之祭則未嘗舉行,魏、晉以後,宗鄭玄者,以為天有六名,歲凡九祭。宗王肅者,以為天體惟一,安得有六?一歲二祭,安得有九?雖因革不同,大抵多參二家之說。自漢武用祠官寬舒議,立后土祠於汾陰脽上,禮如祀天。而後世因於北郊之外,仍祠后土。又鄭玄惑於緯書,謂夏至於方丘之上祭崑崙之祇,七月於泰折之壇祭神州之祇,析而為二。後世又因之一歲二祭。元始間,王莽奏罷甘泉泰畤,復長安南北郊。以正月上辛若丁,天子親合祀天地於南郊。由漢歷唐,千餘年間,皆因之合祭。其親祀北郊者,惟魏文帝、周武帝、隋高祖、唐玄宗四帝而已。宋元豐中,議罷合祭。紹聖、政和間,或分或合。高宗南渡以後,惟用合祭之禮。元成宗始合祭天地五方帝,已而立南郊,專祀天。泰定中,又合祭。文宗至順以後,惟祀昊天上帝。
  今當遵古制,分祭天地於南北郊。冬至則祀昊天上帝於圜丘,以大明、夜明、星辰、太歲從祀。夏至則祀皇地祇於方丘,以五嶽、五鎮、四海、四瀆從祀。
太祖如其議行之。建圜丘於鍾山之陽,方丘於鍾山之陰。三年,增祀風雲雷雨於圜丘,天下山川之神於方丘。七年,增設天下神祇壇於南北郊。九年,定郊社之禮,雖有三年喪,不廢。十年秋,太祖感齋居陰雨,覽京房災異之說,謂分祭天地,情有未安,命作大祀殿於南郊。是歲冬至,以殿工未成,乃合祀於奉天殿,而親製祝文,意謂人君事天地猶父母,不宜異處。遂定每歲合祀於孟春,為永制。十二年正月,始合祀於大祀殿,太祖親作大祀文并歌九章。永樂十八年,京都大祀殿成,規制如南京。南京舊郊壇,國有大事,則遣官告祭。
嘉靖九年,世宗旣定明倫大典,益覃思制作之事,郊廟百神,咸欲斟酌古法,釐正舊章。乃問大學士張璁:「書稱燔柴祭天,又曰『類於上帝』,孝經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以形體主宰之異言也。朱子謂,祭之於壇謂之天,祭之屋下謂之帝。今大祀有殿,是屋下之祭帝耳,未見有祭天之禮也。況上帝皇地祇合祭一處,亦非專祭上帝。」璁言:「國初遵古禮,分祭天地,後又合祀。說者謂大祀殿下壇上屋,屋即明堂,壇即圜丘,列聖相承,亦孔子從周之意。」帝復諭璁:「二至分祀,萬代不易之禮。今大祀殿擬周明堂或近矣,以為即圜丘,實無謂也。」璁乃備述周禮及宋陳襄、蘇軾、劉安世、程頤所議分合異同以對。且言祖制已定,無敢輕議。帝銳欲定郊制,卜之奉先殿太祖前,不吉。乃問大學士翟鑾,鑾具述因革以對。復問禮部尚書李時,時請少需日月,博選儒臣,議復古制。帝復卜之太祖,不吉,議且寢。
會給事中夏言請舉親蠶禮。帝以古者天子親耕南郊,皇后親蠶北郊,適與所議郊祀相表裏,因令璁諭言陳郊議。言乃上疏言:「國家合祀天地,及太祖、太宗之竝配,諸壇之從祀,舉行不於長至而於孟春,俱不應古典。宜令羣臣博考詩、書、禮經所載郊祀之文,及漢、宋諸儒匡衡、劉安世、朱熹等之定論,以及太祖國初分祀之舊制,陛下稱制而裁定之。此中興大業也。」禮科給事中王汝梅等詆言說非是,帝切責之。乃敕禮部令羣臣各陳所見。且言:「汝梅等舉召誥中郊用二牛,謂明言合祭天地。夫用二牛者,一帝一配位,非天地各一牛也。又或謂天地合祀,乃人子事父母之道,擬之夫婦同牢。此等言論,褻慢已甚。又或謂郊為祀天,社稷為祭地。古無北郊,夫社乃祭五土之祇,猶言五方帝耳,非皇地祇也。社之名不同,自天子以下,皆得隨所在而祭之。故禮有『親地』之說,非謂祭社即方澤祭地也。」璁因錄上郊祀考議一冊。
時詹事霍韜深非郊議,且言分祀之說,惟見周禮,莽賊偽書,不足引據,於是言復上疏言:
  周禮一書,於祭祀為詳。大宗伯以祀天神,則有禋祀、實柴、槱燎之禮,以祀地祇,則有血祭、薶沈、疈辜之禮。大司樂冬至日,地上圜丘之制,則曰禮天神,夏至日,澤中方丘之制,則曰禮地祇。天地分祀,從來久矣。故宋儒葉時之言曰:「郊丘分合之說,當以周禮為定。」今議者旣以大社為祭地,則南郊自不當祭皇地祇,何又以分祭為不可也?合祭之說,實自莽始,漢之前皆主分祭,而漢之後亦間有之。宋元豐一議,元祐再議,紹聖三議,皆主合祭,而卒不可移者,以郊賚之費,每傾府藏,故省約安簡便耳,亦未嘗以分祭為禮也。
  今之議者,往往以太祖之制為嫌為懼。然知合祭乃太祖之定制,為不可改,而不知分祭固太祖之初制,為可復。知大祝文乃太祖之明訓,為不可背,而不知存心錄固太祖之著典,為可遵。且皆太祖之制也,從其禮之是者而已。敬天法祖,無二道也。周禮一書,朱子以為周公輔導成王,垂法後世,用意最深切,何可誣以莽之偽為耶?且合祭以后配地,實自莽始。莽旣偽為是書,何不削去圜丘、方丘之制,天神地祇之祭,而自為一說耶?
於是禮部集上羣臣所議郊禮,奏曰:「主分祭者,都御史汪鋐等八十二人,主分祭而以慎重成憲及時未可為言者,大學士張璁等八十四人,主分祭而以山川壇為方丘者,尚書李瓚等二十六人,主合祭而不以分祭為非者,尚書方獻夫等二百六人,無可否者,英國公張崙等一百九十八人。臣等祇奉敕諭,折衷衆論。分祀之義,合於古禮,但壇壝一建,工役浩繁。禮,屋祭曰帝,夫旣稱昊天上帝,則當屋祭。宜仍於大祀殿專祀上帝,改山川壇為地壇,以專祀皇地祇。旣無創建之勞,行禮亦便。」帝復諭當遵皇祖舊制,露祭於壇,分南北郊,以二至日行事。言乃奏曰:「南郊合祀,循襲已久,朱子所謂千五六百年無人整理。而陛下獨破千古之謬,一旦舉行,誠可謂建諸天地而不悖者也。」
已而命戶、禮、工三部偕言等詣南郊相擇。南天門外有自然之丘,僉謂舊丘地位偏東,不宜襲用。禮臣欲於具服殿少南為圜丘。言復奏曰:「圜丘祀天,宜即高敞,以展對越之敬。大祀殿享帝,宜即清閟,以盡昭事之誠。二祭時義不同,則壇殿相去,亦宜有所區別。乞於具服殿稍南為大祀殿,而圜丘更移於前,體勢峻極,可與大祀殿等。」制曰「可」。於是作圜丘,是年十月工成。明年夏,北郊及東、西郊,亦以次告成,而分祀之制遂定。
萬曆三年,大學士張居正等輯郊祀新舊圖考進呈。舊禮者,太祖所定。新禮者,世宗所定也。
郊祀配位
洪武元年,始有事於南郊。有司議配祀。太祖謙讓不許,親為文告太廟曰:「歷代有天下者,皆以祖配天。臣獨不敢者,以臣功業有未就,政治有闕失。去年上天垂戒,有聲東南,雷火焚舟擊殿吻,早暮兢惕,恐無以承上帝好生之德,故不敢輒奉以配。惟祖神與天通,上帝有問,願以臣所行奏帝前,善惡無隱。候南郊竣事,臣率百司恭詣廟廷,告成大禮,以共享上帝之錫福。」明年夏至,將祀方丘,羣臣復請。太祖執不允。固請。乃曰:「俟慶陽平,議之。」八月,慶陽平。十一月冬至,羣臣復固請。乃奉皇考仁祖淳皇帝配天於圜丘。明年祀方丘,亦如之。建文元年改奉太祖配。洪熙改元,敕曰:「太祖受命上天,肇興皇業。太宗中興宗社,再奠寰區。聖德神功,咸配天地。易曰,『殷薦上帝,以配祖考』。朕崇敬祖考,永惟一心。正月十五日大祀天地神祇,奉皇祖、皇考以配。」遂於郊祀前告太廟及几筵,請太祖、太宗竝配。
嘉靖九年,給事中夏言上疏言:「太祖、太宗竝配,父子同列,稽之經旨,未能無疑。臣謂周人郊祀后稷以配天,太祖足當之。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太宗足當之。」禮臣集議,以為二祖配享,百有餘年,不宜一旦輕改。帝降敕諭,欲於二至日奉太祖配南、北郊,歲首奉太宗配上帝於大祀殿。於是大學士張璁、翟鑾等言,二祖分配,於義未協,且錄仁宗所撰敕諭竝告廟文以進。帝復命集議於東閣,皆以為:「太廟之祀,列聖昭穆相向,無嫌竝列。況太祖、太宗,功德竝隆,圜丘、大祀殿所祀,均之為天,則配天之祖,不宜闕一。臣等竊議南、北郊及大祀殿,每祭皆宜二祖竝配。」帝終以竝配非禮,諭閣臣講求。璁等言:「禮曰:『有其舉之,莫敢廢也。』凡祭盡然,況祖宗配享大典?且古者郊與明堂異地,故可分配。今圜丘、大祀殿同兆南郊,冬至禮行於報而太宗不與,孟春禮行於祈而太祖不與,心實有所不安。」帝復報曰:「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天惟一天,祖亦惟一祖。故大報天之祀,止當以高皇帝配。文皇帝功德,豈不可配天?但開天立極,本高皇帝肇之耳。如周之王業,武王實成之,而配天止以后稷,配上帝止以文王,當時未聞爭辨功德也。」因命寢其議。
已而夏言復疏言:「虞、夏、殷、周之郊,惟配一祖。後儒穿鑿,分郊丘為二,及誤解大易配考、孝經嚴父之義。以致唐、宋變古,乃有二祖竝侑,三帝竝配之事。望斷自宸衷,依前敕旨。」帝報曰:「禮臣前引太廟不嫌一堂。夫祀帝與享先不同,此說無當。」仍命申議。於是禮臣復上議:「南北郊雖曰祖制,實今日新創。請如聖諭,俱奉太祖獨配。至大祀殿則太祖所創,今乃不得侑享於中,恐太宗未安,宜仍奉二祖竝配。」遂依擬行之。
郊祀儀注
洪武元年冬至,祀昊天上帝於圜丘。先期,皇帝散齋四日,致齋三日。前祀二日,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省牲器。次日,有司陳設。祭之日,清晨車駕至大次,太常卿奏中嚴,皇帝服袞冕。奏外辦,皇帝入就位。贊禮唱迎神,協律郎舉麾奏中和之曲。贊禮唱燔柴,郊社令升煙,燔全犢於燎壇。贊禮唱請行禮,太常卿奏有司謹具,請行事。皇帝再拜,皇太子及在位官皆再拜。贊禮唱奠玉帛,皇帝詣盥洗位。太常卿贊曰:「前期齋戒,今辰奉祭,加其清潔,以對神明。」皇帝搢圭,盥手,帨手。出圭,升壇。太常卿贊曰:「神明在上,整肅威儀。」升自午陛,協律郎舉麾奏肅和之曲。皇帝詣昊天上帝神位前跪,搢圭,三上香,奠玉帛,出圭,再拜復位。贊禮唱進俎,協律郎舉麾奏凝和之曲。皇帝詣神位前,搢圭,奠俎,出圭,復位。贊禮唱行初獻禮。皇帝詣爵洗位,搢圭,滌爵,拭爵,以爵授執事者,出圭。詣酒尊所,搢圭,執爵,受泛齊,以爵授執事者,出圭。協律郎舉麾奏壽和之曲、武功之舞。皇帝詣神位前跪,搢圭,上香,祭酒,奠爵,出圭。讀祝官捧祝跪讀訖,皇帝俯伏,興,再拜,復位。亞獻,酌醴齊,樂奏豫和之曲、文德之舞。終獻,酌盎齊,樂奏熙和之曲、文德之舞。儀竝同初獻,但不用祝。贊禮唱飲福受胙,皇帝升壇,至飲福位,再拜,跪,搢圭。奉爵官酌福酒跪進,太常卿贊曰:「惟此酒殽,神之所與,賜以福慶,億兆同霑。」皇帝受爵,祭酒,飲福酒,以爵置於坫。奉胙官奉胙跪進,皇帝受胙,以授執事者,出圭,俯伏,興,再拜,復位。皇太子以下在位官,皆再拜。贊禮唱徹豆,協律郎舉麾奏雍和之曲,掌祭官徹豆。贊禮唱送神,協律郎舉麾奏安和之曲。皇帝再拜,皇太子以下在位官皆再拜。贊禮唱讀祝官奉祝,奉幣官奉幣,掌祭官取饌及爵酒,各詣燎所。唱望燎,皇帝至望燎位。半燎,太常卿奏禮畢,皇帝還大次,解嚴。
二年夏至,祀皇地祇於方丘,其儀竝同。惟迎神後瘞毛血,祭畢,奉牲帛祝饌而埋之,與郊天異。其冬,奉仁祖配天於南郊,儀同元年。其奠玉帛、進俎、三獻,皆先詣上帝前,次詣仁祖神位前,行禮亦如之,惟不用玉。四年定,先祭六日,百官沐浴宿官署。翼日,朝服詣奉天殿丹墀,受誓戒。丞相以祀期徧告百神,復詣各祠廟行香三日。次日,駕詣仁祖廟,告請配享。禮畢,還齋宮。七年去中嚴、外辦及贊唱上香之縟節,定十二拜禮。十年改合祀之制,奠玉帛、進俎、三獻,俱先詣上帝神位前,次皇地祇,次仁祖,餘悉仍舊儀。
嘉靖八年罷各廟焚香禮。九年復分祀之制,禮部上大祀圜丘儀注。
前期十日,太常寺題請視牲。次請命大臣三員看牲,四員分獻。前期五日,錦衣衞備隨朝駕,帝詣犧牲所視牲。其前一日,常服告於廟。前期四日,御奉天殿,太常寺進銅人如常儀。太常博士請太祖祝版於文華殿,候帝親填御名捧出。前期三日,帝具祭服,以脯醢酒果詣太廟,請太祖配。帝還易服,御奉天殿,百官朝服受誓戒。前期二日,太常光祿卿奏省牲,帝至奉天殿親填祝版。前期一日免朝,錦衣衞備法駕,設版輿於奉天門。常服告廟,乘輿詣南郊,由西天門入,至昭亨門外降輿。禮部太常官導由左門入,至內壝。太常卿導至圜丘,恭視壇位,次至神庫視籩豆,至神廚視牲畢,仍由左門出,升輿至齋宮。分獻陪祀官叩首。禮部太常官詣皇穹宇,請皇天上帝神版、太祖神主、從祀神牌,奉安壇座。
祭之日,三鼓,帝自齋宮乘輿至外壝神路之西,降輿至神路東大次。禮部、太常寺捧神位官復命訖,退,百官分列神路東西以候。帝具祭服出,導引官導由左靈星門入內。贊對引官導行至內壝,典儀唱樂舞生就位,執事官各司其事。帝至御拜位,自燔柴、迎神至禮畢,其儀悉如舊。至大次易服,禮部太常官奉神位安於皇穹宇。還齋宮,少憇。駕還,詣廟參拜畢,回宮。
詔如擬。
明年,定方澤儀。先期二日,太常卿請太祖配位,奉安皇祇室。至期,禮部太常官同請皇地祇神版、太祖神主、從祀神牌,奉安壇座。祀畢,太常奉神版、神牌安皇祇室,奉神主還廟寢。餘皆如圜丘儀。
是年十月,帝將郊祀,諭禮部尚書夏言欲親行奉安禮。言乃擬儀注以聞。
先期擇捧主執事官十一員,分獻配殿大臣二員,撰祝文,備脯醢、酒果、制帛、香燭。前一日行告廟禮,設神輿香案於奉天殿,神案二於泰神殿,神案二於東西配殿,香案一於丹墀正中,設大次於圜丘左門外。
是日質明,帝常服詣奉天殿,行一拜三叩頭禮。執事官先後捧昊天上帝、太祖高皇帝及從祀神主,各奉安輿中,至圜丘泰神殿門外。帝乘輅至昭亨門,禮官導至泰神殿丹墀。執事官就神輿捧神主升石座,奉安於龕中。帝乃詣香案前,行三獻禮如儀。禮畢,出至大次升座,百官行一拜三叩頭禮畢,還宮。
帝從之,而命行禮用祭服,導引用太常寺官一員,合禮部堂上官四員。十一年冬至,尚書言,前此有事南郊,風寒莫備。乃采禮書天子祀天張大次、小次之說,請「作黃氊御幄為小次。每大祭,所司以隨。值風雪,則設於圜丘下,帝就幄中對越,而陟降奠獻以太常執事官代之」。命著為令。
祈穀
明初未嘗行。世宗時,更定二祖分配禮。因諸臣固請,乃許於大祀殿祈穀,奉二祖配。嘉靖十年始以孟春上辛日,行祈穀禮於大祀殿。禮畢,帝心終以為未當,諭張璁曰:「自古惟以祖配天,今二祖竝配,決不可法後世。嗣後大報與祈穀,但奉太祖配。」尋親製祝文,更定儀注,改用驚蟄節,禮視大祀少殺,帛減十一,不設從壇,不燔柴,著為定式。十一年驚蟄節,帝疾,不能親,乃命武定侯郭勛代。給事中葉洪言:「祈穀、大報,祀名不同,郊天一也。祖宗無不親郊。成化、弘治間,或有故,寧展至三月。蓋以郊祀禮重,不宜攝以人臣,請俟聖躬痊,改卜吉日行禮。」不從。十八年改行於大內之玄極寶殿,不奉配,遂為定制。隆慶元年,禮臣言:「先農親祭,遂耕耤田,即祈穀遺意。今二祀竝行於春,未免煩數。且玄極寶殿在禁地,百官陪祀,出入非便。宜罷祈穀,止先農壇行事。」從之。
大雩
明初,凡水旱災傷及非常變異,或躬禱,或露告於宮中,或於奉天殿陛,或遣官祭告郊廟、陵寢及社稷、山川,無常儀。嘉靖八年春祈雨,冬祈雪,皆御製祝文,躬祀南郊及山川壇。次日,祀社稷壇。冠服淺色,鹵簿不陳,馳道不除,皆不設配,不奏樂。九年,帝欲於奉天殿丹陛上行大雩禮。夏言言:「按左傳『龍見而雩』。蓋巳月萬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為百穀祈膏雨也。月令:『雩帝用盛樂,乃命百縣雩祀,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穀實。』通典曰:『巳月雩五方上帝,其壇名雩,禜於南郊之傍。』先臣邱濬亦謂:『天子於郊天之外,別為壇以祈雨者也。後世此禮不傳,遇有旱暵,輒假異端之人為祈禱之事,不務以誠意感格,而以法術劫制,誣亦甚矣。』濬意欲於郊傍擇地為雩壇,孟夏後行禮。臣以為孟春既祈穀矣,苟自二月至四月,雨暘時若,則大雩之祭,可遣官攝行。如雨澤愆期,則陛下躬行禱祝。」乃建崇雩壇於圜丘壇外泰元門之東,為制一成,歲旱則禱,奉太祖配。
十二年,夏言等言:「古者大雩之祀,命樂正習盛樂、舞皇舞。蓋假聲容之和,以宣陰陽之氣。請於三獻禮成之後,九奏樂止之時,樂奏雲門之舞。仍命儒臣括雲漢詩詞,制雲門一曲,使文武舞士竝舞而合歌之。蓋雲門者,帝堯之樂,周官以祀天神,取雲出天氣,雨出地氣也。且請增鼓吹數番,教舞童百人,青衣執羽,繞壇歌雲門之曲而舞,曲凡九成。」因上其儀,視祈穀禮。又言:「大雩乃祀天禱雨之祭,凡遇亢旱,則禮部於春末請行之。」帝從其議。十七年躬禱於壇,青服,用一牛,熟薦。
大饗禮
明初無明堂之制。嘉靖十七年六月,致仕揚州府同知豐坊上疏言:「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請復古禮,建明堂。加尊皇考獻皇帝廟號稱宗,以配上帝。」下禮部會議。尚書嚴嵩等言:
  昔羲、農肇祀上帝,或為明堂。嗣是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作明堂之制,視夏、殷加詳焉。蓋聖王事天,如子事父,體尊而情親。故制為一歲享祀之禮,冬至圜丘,孟春祈穀,孟夏雩壇,季秋明堂,皆所以尊之也。明堂帝而享之,又以親之也。今日創制,古法難尋,要在師先王之意。明堂圜丘,皆所以事天,今大祀殿在圜丘之北,禁城東南,正應古之方位。明堂秋享,即以大祀殿行之為當。
  至配侑之禮,昔周公宗祀文王於明堂,詩傳以為物成形於帝,猶人成形於父。故季秋祀帝明堂,而以父配之,取其成物之時也。漢孝武明堂之享,以景帝配,孝章以光武配,唐中宗以高宗配,明皇以睿宗配,代宗以肅宗配,宋真宗以太宗配,仁宗以真宗配,英宗以仁宗配,皆世以遞配,此主於親親也。宋錢公輔曰:「郊之祭,以始封之祖,有聖人之功者配焉。明堂之祭,以繼體之君,有聖人之德者配焉。」當時司馬光、孫抃諸臣執辯於朝,程、朱大賢倡議於下,此主於祖宗之功德也。今復古明堂大享之制,其所當配之帝,亦惟二說而已。若以功德論,則太宗再造家邦,功符太祖,當配以太宗。若以親親論,則獻皇帝,陛下之所自出,陛下之功德,即皇考之功德,當配以獻皇帝。至稱宗之說,則臣等不敢妄議。
帝降旨:「明堂秋報大禮,於奉天殿行,其配帝務求畫一之說。皇考稱宗,何為不可?再會議以聞。」
於是戶部左侍郎唐冑抗疏言:
  三代之禮,莫備於周。孝經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又曰:「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說者謂周公有聖人之德,制作禮樂,而文王適其父,故引以證聖人之孝,答曾子問而已。非謂有天下者,皆必以父配天,然後為孝。不然,周公輔成王踐阼,其禮蓋為成王而制,於周公為嚴父,於成王則為嚴祖矣。然周公歸政之後,未聞成王以嚴父之故,廢文王配天之祭,而移於武王也。後世祀明堂者,皆配以父,此乃誤孝經之義,而違先王之禮。昔有問於朱熹曰:「周公之後,當以文王配耶,當以時王之父配耶?」熹曰:「只當以文王為配。」又曰:「繼周者如何?」熹曰:「只以有功之祖配,後來第為嚴父說所惑亂耳。」由此觀之,明堂之配,不專於父明矣。
  今禮臣不能辨嚴父之非,不舉文、武、成、康之盛,而乃濫引漢、唐、宋不足法之事為言,謂之何哉!雖然,豐坊明堂之議,雖未可從,而明堂之禮,則不可廢。今南、北兩郊皆主尊尊,必季秋一大享帝,而親親之義始備。自三代以來,郊與明堂各立所配之帝。太祖、太宗功德竝盛,比之於周,太祖則后稷也,太宗則文王也。今兩郊及祈穀,皆奉配太祖,而太宗獨未有配,甚為缺典。故今奉天殿大享之祭,必奉配太宗,而後我朝之典禮始備。
帝怒,下冑詔獄。嵩乃再會廷臣,先議配帝之禮,言:「考季秋成物之指,嚴父配天之文,宜奉獻皇帝配帝侑食。」因請奉文皇帝配祀於孟春祈穀。帝從獻皇配帝之請,而却文皇議不行。
已,復以稱宗之禮,集文武大臣於東閣議,言:「禮稱:『祖有功,宗有德。』釋者曰:『祖,始也。宗,尊也。』漢書注曰:『祖之稱始,始受命也。宗之稱尊,有德可尊也。』孝經曰:『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王肅注曰:『周公於文王,尊而祀之也。』此宗尊之說也。古者,天子七廟。劉歆曰:『七者正法,苟有功德則宗之,不可預為設數。宗不在數中,宗變也。』朱熹亦以歆之說為然。陳氏禮書曰:『父昭子穆,而有常數者,禮也。祖功宗德,而無定法者,義也。』此宗無數之說,禮以義起者。今援據古義,推緣人情,皇考至德昭聞,密佑穹旻,宗以其德可。聖子神孫,傳授無疆,皆皇考一人所衍布,宗以其世亦可。宜加宗皇考,配帝明堂,永為有德不遷之廟。」
帝以疏不言祔廟,留中不下。乃設為臣下奏對之詞,作明堂或問,以示輔臣。大略言:「文皇遠祖,不應嚴父之義,宜以父配。稱宗雖無定說,尊親崇上,義所當行。既稱宗,則當祔廟,豈有太廟中四親不具之禮?」帝既排正議,崇私親,心念太宗永無配享,無以謝廷臣,乃定獻皇配帝稱宗,而改稱太宗號曰成祖。時未建明堂,迫季秋,遂大享上帝於玄極寶殿,奉睿宗獻皇帝配。殿在宮右乾隅,舊名欽安殿。禮成,禮部請帝陞殿,百官表賀,如郊祀慶成儀。帝以大享初舉,命賜宴羣臣於謹身殿。已而以足疾不御殿,命羣臣勿行賀禮。禮官以表聞,竝罷宴,令光祿寺分給。
二十一年敕諭禮部:「季秋大享明堂,成周禮典,與郊祀竝行。曩以享地未定,特祭於玄極寶殿,朕誠未盡。南郊舊殿,原為大祀所,昨歲已令有司撤之。朕自作制象,立為殿,恭薦名曰泰享,用昭寅奉上帝之意。」乃定歲以秋季大享上帝,奉皇考睿宗配享。行禮如南郊,陳設如祈穀。明年,禮部尚書費寀以大享殿工將竣,請帝定殿門名,門曰大享,殿曰皇乾。及殿成,而大享仍於玄極寶殿,遣官行禮以為常。
隆慶元年,禮臣言:「我朝大享之禮,自皇考舉行,追崇睿宗,以昭嚴父配天之孝。自皇上視之,則睿宗為皇祖,非周人宗祀文王於明堂之義。」於是帝從其請,罷大享禮,命玄極寶殿仍改欽安殿。
令節拜天
嘉靖初,沿先朝舊儀,每日宮中行拜天禮。後以為凟,罷之。遇正旦、冬至、聖誕節,於奉天殿丹陛上行禮。既定郊祀,遂罷冬至之禮。惟正旦、聖誕節行禮於玄極寶殿。隆慶元年正旦,命宮中拜天,不用在外執事,祭品亦不取供於太常。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明史  卷四十九‧志第二十五  禮三 吉禮三 社稷 朝日夕月 先農 先蠶 高禖 祭告 祈報 神祇 星辰 靈星壽星司中司命司民司祿 太歲月將風雲雷雨 嶽鎮海瀆山川 城隍
社稷
社稷之祀,自京師以及王國府州縣皆有之。其壇在宮城西南者,曰太社稷。明初建太社在東,太稷在西,壇皆北向。洪武元年,中書省臣定議:「周制,小宗伯掌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社稷之祀,壇而不屋。其制在中門之外,外門之內。尊而親之,與先祖等。然天子有三社。為羣姓立者曰太社。其自為立者曰王社。又勝國之社屋之,國雖亡而存之,以重神也。後世天子惟立太社、太稷。漢高祖立官太社、太稷,一歲各再祀。光武立太社稷於洛陽宗廟之右,春秋二仲月及臘,一歲三祀。唐因隋制,並建社稷於含光門右,仲春、秋戊日祭之。玄宗升社稷為大祀,仍令四時致祭。宋制如東漢時。元世祖營社稷於和義門內,以春秋二仲上戊日祭。今宜祀以春秋二仲月上戊日。」是年二月,太祖親祀太社、太稷。社配以后土,西向。稷配以后稷,東向。帝服皮弁服,省牲;通天冠、絳紗袍,行三獻禮。初,帝命中書省翰林院議創屋,備風雨。學士陶安言:「天子太社必受風雨霜露。亡國之社則屋之,不受天陽也。建屋非宜。若遇風雨,則請於齋宮望祭。」從之。三年,於壇北建祭殿五間,又北建拜殿五間,以備風雨。
十年,太祖以社稷分祭,配祀未當,下禮官議。尚書張籌言:
  按通典,顓頊祀共工氏子句龍為后土。后土,社也。烈山氏子柱為稷。稷,田正也。唐、虞、夏因之。此社稷所由始也。商湯因旱遷社,以后稷代柱。欲遷句龍,無可繼者,故止。然王肅謂社祭句龍,稷祭后稷,皆人鬼,非地祇。而陳氏禮書又謂社祭五土之祇,稷祭五穀之神。鄭康成亦謂社為五土總神,稷為原隰之神。句龍有平水土功,故配社,后稷有播種功,故配稷。二說不同。漢元始中,以夏禹配官社,后稷配官稷。唐、宋及元又以句龍配社,周棄配稷。此配祀之制,初無定論也。
  至社稷分合之義,書召誥言「社於新邑」,孔註曰:「社稷共牢。」周禮「封人掌設王之社壝」,註云:「不言稷者,舉社則稷從之。」陳氏禮書曰:「稷非土無以生,土非稷無以見生生之效,故祭社必及稷。」山堂考索曰:「社為九土之尊,稷為五穀之長,稷生於土,則社與稷固不可分。」其宜合祭,古有明證。請社稷共為一壇。
  至句龍,共工氏之子也,祀之無義。商湯欲遷未果。漢嘗易以夏禹,而夏禹今已列祀帝王之次。棄稷亦配先農。請罷句龍、棄配位,謹奉仁祖淳皇帝配享,以成一代盛典。
遂改作於午門之右,社稷共為一壇。
初,社稷列中祀,及以仁祖配,乃升為上祀。具冕服以祭,行奉安禮。十一年春,祭社稷行新定儀。迎神、飲福、送神凡十二拜,餘如舊。建文時,更奉太祖配。永樂中,北京社稷壇成,制如南京。洪熙後,奉太祖、太宗同配。舊制,上丁釋奠孔子,次日上戊祀社稷。弘治十七年八月,上丁在初十日,上戊在朔日,禮官請以十一日祀社稷。御史金洪劾之,言如此則中戊,非上戊矣。禮部覆奏言:「洪武二十年嘗以十一日為上戊,失不始今日。」命遵舊制,仍用上戊。
嘉靖九年諭禮部:「天地至尊,次則宗廟,又次則社稷。今奉祖配天,又奉祖配社,此禮官之失也。宜改從皇祖舊制,太社以句龍配,太稷以后稷配。」乃以更正社稷壇配位禮,告太廟及社稷,遂藏二配位於寢廟,更定行八拜禮。其壇在西苑豳風亭之西者,曰帝社稷。東帝社,西帝稷,皆北向。始名西苑土穀壇。嘉靖十年,帝謂土穀壇亦社稷耳,何以別於太社稷?張璁等言:「古者天子稱王,今若稱王社、王稷,與王府社稷名同。前定神牌曰五土穀之神,名義至當。」帝采帝耤之義,改為帝社、帝稷,以上戊明日祭。後改次戊,次戊在望後,則仍用上巳。春告秋報為定制。隆慶元年,禮部言:「帝社稷之名,自古所無,嫌於煩數,宜罷。」從之。
中都亦有太社壇,洪武四年建。取五方土以築。直隸、河南進黃土,淅江、福建、廣東、廣西進赤土,江西、湖廣、陝西進白土,山東進青土,北平進黑土。天下府縣千三百餘城,各土百觔,取於名山高爽之地。
王國社稷,洪武四年定。十一年,禮臣言:「太社稷既同壇合祭,王國各府州縣亦宜同壇,稱國社國稷之神,不設配位。」詔可。十三年九月復定制兩壇一壝如初式。十八年定王國祭社稷山川等儀,行十二拜禮。
府州縣社稷,洪武元年頒壇制於天下郡邑,俱設於本城西北,右社左稷。十一年,定同壇合祭如京師。獻官以守禦武臣為初獻,文官為亞獻、終獻。十三年,溧水縣祭社稷,以牛醢代鹿醢。禮部言:「定制,祭物缺者許以他物代。」帝曰:「所謂缺者,以非土地所產。溧水固有鹿,是有司故為苟簡也。百司所以能理其職而盡民事者,以其常存敬懼之心耳。神猶忽之,於人事又何懼焉。」命論如律。乃敕禮部下天下郡邑,凡祭祀必備物,苟非地產、無從市鬻者,聽其缺。十四年令三獻皆以文職長官,武官不與。
里社,每里一百戶立壇一所,祀五土五穀之神。
朝日夕月
洪武三年,禮部言:
  古者祀日月之禮有六。郊特牲曰,「郊之祭,大報天而主日,配以月」,一也。玉藻曰,「朝日於東門之外」,祭義曰,「祭日於東郊,祭月於西郊」,二也。大宗伯,「肆類於四郊,兆日於東郊,兆月於西郊」,三也。月令孟冬「祈來年於天宗」,天宗,日月之類,四也。覲禮,「拜日於東門之外,及祀方明,禮日於南門之外,禮月於北門之外」,五也。「霜雪風雨之不時,則禜日月」,六也。說者謂因郊祀而祀之,非正祀也。類禜而祀之,與覲諸侯而禮之,非常祀也。惟春分朝之於東門外,秋分夕之於西門外者,祀之正與常也。蓋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日月次天地,春分陽氣方永,秋分陰氣方長,故祭以二分,為得陰陽之義。
  自秦祭八神,六曰月主,七曰日主,雍又有日月廟。漢郊太乙,朝日夕月改周法。常以郊泰畤,質明出行宮,東向揖日,西向揖月,又於殿下東西拜日月。宣帝於神山祠日,萊山祠月。魏明帝始朝日東郊,夕月西郊。唐以二分日,朝日夕月於國城東西。宋人因之,升為大祀。元郊壇以日月從祀,其二分朝日夕月,皇慶中議建立而未行。
  今當稽古正祭之禮,各設壇專祀。朝日壇宜築於城東門外,夕月壇宜築於城西門外。朝日以春分,夕月以秋分。星辰則祔祭於月壇。
從之。其祀儀與社稷同。二十一年,帝以大明、夜明已從祀,罷朝日夕月之祭。
嘉靖九年,帝謂「大報天而主日,配以月。大明壇當與夜明壇異。且日月照臨,其功甚大。太歲等神,歲有二祭,而日月星辰止一從祭,義所不安」。大學士張璁亦以為缺典。遂定春秋分之祭如舊儀,而建朝日壇於朝陽門外,西向;夕月壇於阜城門外,東向。壇制有隆殺以示別。朝日,護壇地一百畝;夕月,護壇地三十六畝。朝日無從祀,夕月以五星、二十八宿、周天星辰共一壇,南向祔焉。春祭,時以寅,迎日出也。秋祭,時以亥,迎月出也。十年,禮部上朝日、夕月儀:朝日迎神四拜,飲福受胙兩拜,送神四拜;夕月迎神飲福受胙送神皆再拜。餘並如舊儀。隆慶元年,禮部議定,東郊以甲、丙、戊、庚、壬年,西郊以丑、辰、未、戌年,車駕親祭。餘歲遣文大臣攝祭朝日壇,武大臣攝祭夕月壇。三年,禮部上朝日儀,言:「正祭遇風雨,則設小次於壇前,駕就小次行禮。其升降奠獻,俱以太常寺執事官代。」制曰「可」。
先農
洪武元年諭廷臣以來春舉行耤田禮。於是禮官錢用壬等言:「漢鄭玄謂王社在耤田之中。唐祝欽明云:『先農即社。』宋陳祥道謂:『社自社,先農自先農。耤田所祭乃先農,非社也。』至享先農與躬耕同日,禮無明文。惟周語曰:『農正陳耤禮。』而韋昭注云:『祭其神為農祈也。』至漢以耤田之日祀先農,而其禮始著。由晉至唐、宋相沿不廢。政和間,命有司享先農,止行親耕之禮。南渡後,復親祀。元雖議耕耤,竟不親行。其祀先農,命有司攝事。今議耕耤之日,皇帝躬祀先農。禮畢,躬耕耤田。以仲春擇日行事。」從之。
二年二月,帝建先農壇於南郊,在耤田北。親祭,以后稷配。器物祀儀與社稷同。祀畢,行耕耤禮。御耒耜二具,韜以青絹,御耕牛四,被以青衣。禮畢,還大次。應天府尹及上元、江寧兩縣令率庶人終畝。是日宴勞百官耆老於壇所。十年二月遣官享先農,命應天府官率農民耆老陪祀。二十一年更定祭先農儀,不設配位。
永樂中建壇京師,如南京制,在太歲壇西南。石階九級。西瘞位,東齋宮、鑾駕庫,東北神倉,東南具服殿,殿前為觀耕之所。護壇地六百畝,供黍稷及薦新品物地九十餘畝。每歲仲春上戊,順天府尹致祭。後凡遇登極之初,行耕耤禮,則親祭。
弘治元年定耕耤儀。前期百官致齋。順天府官以耒耜及穜稑種進呈,內官仍捧出授之,由午門左出,置綵輿,鼓樂,送至耤田所。至期,帝翼善冠黃袍,詣壇所具服殿,服袞冕,祭先農。畢,還,更翼善冠黃袍。太常卿導引至耕耤位,南向立。三公以下各就位,戶部尚書北向跪進耒耜,順天府官北向跪進鞭。帝秉耒,三推三反訖。戶部尚書跪受耒耜,順天府官跪受鞭,太常卿奏請復位。府尹挾青箱以種子播而覆之。帝御外門,南向坐,觀三公五推,尚書九卿九推。太常卿奏耕畢,帝還具服殿,陞座。府尹率兩縣令耆老人行禮畢,引上中下農夫各十人,執農器朝見,令其終畝。百官行慶賀禮,賜酒饌。三品以上丹陛上東西坐,四品以下臺下坐,並宴勞耆老於壇旁。宴畢,駕還宮。大樂鼓吹振作,農夫人賜布一疋。
嘉靖十年,帝以其禮過煩,命禮官更定。迎神送神止行二拜。先二日,順天府尹以耒耜穜稑種置綵輿,至耕耤所,並罷百官慶賀。後又議造耕根車載耒耜,府尹於祭日進呈畢,以耒耜載車內前玉輅行。其御門觀耕,地位卑下,議建觀耕臺一。詔皆可。後又命墾西苑隙地為田。建殿曰天遁,亭曰豳風,又曰省耕,曰省斂,倉曰恒裕。禮部上郊廟粢盛支給之數,因言:「南郊耤田,皇上三推,公卿各宣其力,較西苑為重。西苑雖農官督理,皇上時省耕斂,較耤田為勤。請以耤田所出,藏南郊圓廩神倉,以供圜丘、祈穀、先農、神祇壇、長陵等陵、歷代帝王及百神之祀。西苑所出,藏恒裕倉,以供方澤、朝日、夕月、太廟、世廟、太社稷、帝社稷、禘祫、先蠶及先師孔子之祀。」從之。十六年諭凡遇親耕,則戶部尚書先祭先農。皇帝至,止行三推禮。三十八年罷親耕,惟遣官祭先農。四十一年並令所司勿復奏。隆慶元年罷西苑耕種諸祀,皆取之耤田。
先蠶
明初未列祀典。嘉靖時,都給事中夏言請改各宮莊田為親蠶廠公桑園。令有司種桑柘,以備宮中蠶事。九年復疏言,耕蠶之禮,不宜偏廢。帝乃敕禮部:「古者天子親耕,皇后親蠶,以勸天下。自今歲始,朕親祀先農,皇后親蠶,其考古制,具儀以聞。」大學士張璁等請於安定門外建先蠶壇。詹事霍韜以道遠爭之。戶部亦言:「安定門外近西之地,水源不通,無浴蠶所。皇城內西苑中有太液、瓊島之水。考唐制在苑中,宋亦在宮中,宜倣行之。」帝謂唐人因陋就安,不可法。於是禮部尚書李時等言:「大明門至安定門道路遙遠,請鳳輦出東華、玄武二門。」因條上四事:一、治繭之禮,二、壇壝之向,三、採桑之器,四、掌壇之官。帝從其言,命自玄武門出。內使陳儀衞,軍一萬人,五千圍壇所,五千護於道,餘如議。
三月,工部上先蠶壇圖式,帝親定其制。壇方二丈六尺,疊二級,高二尺六寸,四出陛。東西北俱樹桑柘,內設蠶宮令署。採桑臺高一尺四寸,方十倍,三出陛。鑾駕庫五間。後蓋織堂。壇圍方八十丈。禮部上皇后親蠶儀。
蠶將生,欽天監擇吉巳日以聞。順天府具蠶母名數送北郊,工部以鉤箔筐架諸器物給蠶母。順天府以蠶種及鉤筐一進呈,內官捧出,還授之。出玄武右門,置綵輿中,鼓樂送至蠶室。蠶母受蠶種,浴飼以待。命婦文四品、武三品以上俱陪祀,攜一侍女執鉤筐。皇后齋三日,內執事並司贊、六尚等女官及應入壇者,齋一日。先一日,太常寺具祝版,祭物,羊、豕、籩豆各六、黑帛,送蠶宮令。是日,分授執事女官。日未明,宿衞陳兵備,女樂司設監備儀仗及重翟車,俱候玄武門外。將明,內侍詣坤寧宮奏請。皇后服常服,導引女官導出宮門,乘肩輿,至玄武門。內侍奏請降輿,升重翟車。兵衞儀仗及女樂前導,出北安門,障以行帷,至壇內壝東門。內侍奏請降車,乘肩輿,兵衞、儀仗停東門外。皇后入具服殿,易禮服,出,至壇。司贊奏就位。公主、內外命婦各就拜位。祭先蠶,行三獻禮,女官執事如儀。迎神四拜,賜福胙二拜,送神四拜。凡拜跪興,公主、內外命婦皆同。禮畢,皇后還具服殿,更常服。司賓引外命婦先詣採桑壇東陛下,南北向。尚儀奏請,皇后詣採桑位,東向。公主以下位皇后位東,亦南北向,以西為上。執鉤者跪進鉤,執筐者跪奉筐受桑。皇后採桑三條,還至壇南儀門坐,觀命婦採桑。三公命婦採五條,列侯、九卿命婦採九條。訖,各授女侍。司賓引內命婦一人,詣桑室,尚功率執鉤筐者從。尚功以桑授蠶母。蠶母受桑,縷切之,以授內命婦。內命婦食蠶,灑一箔訖,還。尚儀奏禮畢,皇后還坐具服殿。司賓率蠶母等叩頭訖,司贊唱班齊。外命婦序立定,尚儀致詞云:「親蠶既成,禮當慶賀。」四拜畢,賜宴命婦,並賜蠶母酒食。公主及內命婦於殿內,外命婦文武二品以上於臺上,三品以下於丹墀,尚食進膳。教坊司女樂奏樂。宴畢,公主以下各就班四拜。禮畢,皇后還宮,導從如前。
詔如擬。
四月,蠶事告成,行治繭禮。選蠶婦善繅絲及織者各十人。卜日,皇后出宮,導從如常儀,至織堂。內命婦一人行三盆手禮,布於織婦,以終其事。蠶宮令送尚衣織染監局造祭服。其祀先蠶,止用樂,不用舞,樂女生冠服俱用黑。
十年二月,禮臣言:「去歲皇后躬行採桑,已足風勵天下。今先蠶壇殿工未畢,宜且遣官行禮。」帝初不可,令如舊行。已而以皇后出入不便,命改築先蠶壇於西苑。壇之東為採桑臺,臺東為具服殿,北為蠶室,左右為廂房,其後為從室,以居蠶婦。設蠶宮署於宮左,令一員,丞二員,擇內臣謹恪者為之。四月,皇后行親蠶禮於內苑。帝謂親耕無賀,此安得賀,第行叩頭禮,女樂第供宴,勿前導。三十八年罷親蠶禮。四十一年並罷所司奏請。
高禖
嘉靖九年,青州儒生李時颺請祠高禖,以祈聖嗣。禮官覆以聞。帝曰:「高禖雖古禮,今實難行。」遂寢其議。已而定祀高禖禮。設木臺於皇城東,永安門北,震方。臺上,皇天上帝南向,騂犢,蒼璧。獻皇帝配,西向,牛羊豕各一。高禖在壇下西向,牲數如之,禮三獻。皇帝位壇下北向,后妃位南數十丈外北向,用帷。壇下陳弓矢、弓韣如后妃嬪之數。祭畢,女官導后妃嬪至高禖前,跪取弓矢授后妃嬪,后妃嬪受而納於弓韣。
祭告
明制,凡登極、巡幸及上諡、葬陵、冊立、冊封、冠婚等事,皆祭告天地、宗廟、社稷。凡營造宮室,及命將出師,歲時旱潦,祭告天地、山川、太廟、社稷、后土。凡即位之初,並祭告闕里孔廟及歷代帝王陵寢。
洪武二年從禮部尚書崔亮奏,圜丘、方丘、大祀,前期親告太廟,仍遣使告百神於天下神祇壇。六年,禮部尚書牛諒奏,太歲諸神,凡祈報,則設一十五壇。有事祭告,則設神位二十八壇。中,太歲、風雲雷雨、五嶽、五鎮、四海,凡五壇。東,四瀆、京畿、湖廣、山東、河南、北平、廣西、四川、甘肅山川,夏冬二季月將,京都城隍,凡十二壇。西,鍾山,江西、浙江、福建、山西、陝西、廣東、遼東山川,春秋二季月將,旗纛、戰船等神,凡十一壇。若親祀,皇帝皮弁服行一獻禮,每三壇行一次禮。八年,帝駐蹕中都,祭告天地於中都之圜丘。九年,以諸王將之藩,分日告祭太廟、社稷、嶽、鎮、海、瀆,及天下名山大川,復告祀天地於圜丘。
初,諸王來朝還藩,祭真武等神於端門,用豕九、羊九、制帛等物。祭護衞旗纛於承天門,亦如之。二十六年,帝以其禮太繁,定制豕一、羊一,不用帛。尋又罷端門祭,惟用葷素二壇祭於承天門外。
永樂七年巡狩北京,祭告天地、宗廟、社稷。嘉靖八年秋,以躬祭山川諸神,命先期不必遣官告太廟。凡出入,必親告祖考於內殿。聖誕前一日,以酒果告列聖帝后於奉先殿。至日,以酒脯告皇天上帝於玄極寶殿,遣官以牲醴祭神烈、天壽、純德諸陵山,及東嶽、都城隍,以素羞祭真武及靈濟宮,又告修齋於道極七寶帝尊。隆慶三年,以親祭朝日壇,預告奉先、弘孝、神霄殿。
祈報
洪武二年,太祖以春久不雨,祈告諸神祇。中設風雲雷雨、嶽、鎮、海、瀆,凡五壇。東設鍾山、兩淮、江西、兩廣、海南北、山東、燕南燕薊山川、旗纛諸神,凡七壇。西設江東、兩浙、福建、湖廣荊襄、河南北、河東、華州山川、京都城隍,凡六壇。中五壇奠帛。初獻,帝親行禮,兩廡命官分獻。三年夏,旱。六月朔,帝素服草履,步禱於山川壇。藁席露坐,晝曝於日,夜臥於地,凡三日。六年,從禮部尚書牛諒言,太歲諸神,春祈秋報,凡十五壇。中,太歲、風雲雷雨、五嶽、五鎮、四海。東,四瀆、京畿山川,春秋二季月將,京都各府城隍。西,鍾山、甘肅山川,夏冬二季月將,旗纛戰船等神。各五壇。時甘肅新附,故附其山川之祭於京師。其親祀之儀與祭告同。正統九年三月,雨雪愆期,遣官祭天、地、社稷、太歲、風雲雷雨、嶽、鎮、海、瀆。弘治十七年,畿內、山東久旱,命官祭告天壽山,分命各巡撫祭告北嶽、北嶽、東嶽、東鎮、東海。
嘉靖八年春,帝諭禮部:「去冬少雪,今當東作,雨澤不降,當親祭南郊社稷、山川。」尚書方獻夫等言:「周禮大宗伯:『以荒禮哀凶札。』釋者謂:『君膳不舉,馳道不除,祭事不縣,皆所以示貶損之意。』又曰:『國有大故,則旅上帝及四望。』釋者曰:『故謂凶災。旅,陳也。陳其祭祀以禱焉,禮不若祀之備也。』今陛下閔勞萬姓,親出祈禱。禮儀務簡約,以答天戒。常朝官並從,同致省愆祈籲之誠。」隨具上儀注。二月親禱南郊,山川同日,社稷用次日,不除道。冠服淺色,羣臣同。文五品、武四品以上於大祀門外,餘官於南天門外,就班陪祀。是秋,帝欲親祀山川諸神。禮部尚書李時言:「舊例山川等祭,中夜行禮,先一日出郊齋宿。祭畢,清晨回鑾。兩日畢事,禮太重。宜比先農壇例,昧爽行禮。」因具儀以進。制可。祭服用皮弁,迎神、送神各兩拜。
十一年,大學士李時等以聖嗣未降,請廷臣詣嶽鎮名山祝禱。帝欲分遣道士,齎香帛行,令所在守臣行禮,在廷大臣分詣地祇壇祈告。於是禮部尚書夏言言:「我朝建地祇壇,自嶽、鎮、海、瀆以及遠近名山大川莫不懷柔,即此而禱,正合古人『望衍』之義。但輔臣所請,止於嶽鎮。竊以山川海瀆,發祥效靈,與嶽鎮同功,況基運、翊聖、神烈、天壽、純德諸山,又祖宗妥靈之地,祈禱之禮皆不可缺。」遂命大臣詣壇分祀。
神祇壇
洪武二年從禮部尚書崔亮言,建天下神祇壇於圜丘壝外之東,及方丘壝外之西,郊祀前期,帝躬詣壇,設神位,西向,以酒脯祭告。郊之日,俟分獻從祀將畢,就壇以祭。後定遣官預告。又建山川壇於正陽門外天地壇西,合祀諸神。凡設壇十有九,太歲、春夏秋冬四季月將為第一,次風雲雷雨,次五嶽,次五鎮,次四海,次四瀆,次京都鍾山,次江東,次江西,次湖廣,次淮東、淮西,次浙東、浙西、福建,次廣東、廣西、海南、海北,次山東、山西、河南、河北,次北平、陝西,次左江、右江,次安南、高麗、占城諸國山川,次京都城隍,次六纛大神、旗纛大將、五方旗神、戰船、金鼓、銃礮、弓弩、飛鎗、飛石、陣前陣後諸神,皆躬自行禮。先祭,禮官奏:「祝文,太歲以下至四海,凡五壇,稱臣者親署御名。其鍾山諸神,稱余者請令禮官代署。」帝曰:「朋友書牘,尚親題姓名,況神明乎?」遂加親署。後又定驚蟄、秋分後三日,遣官祭山川壇諸神。七年令春、秋仲月上旬,擇日以祭。九年復定山川壇制,凡十三壇。正殿,太歲、風雲雷雨、五嶽、五鎮、四海、四瀆、鍾山七壇。東西廡各三壇,東,京畿山川、夏冬二季月將。西,春秋二季月將、京都城隍。十年定正殿七壇,帝親行禮,東西廡遣功臣分獻。二十一年增修大祀殿諸神壇壝。乃敕十三壇諸神並停春祭,每歲八月中旬,擇日祭之。命禮部更定祭山川壇儀,與社稷同。永樂中,京師建山川壇並同南京制,惟正殿鍾山之右,益以天壽山之神。
嘉靖十一年改山川壇名為天神地祇壇,改序雲師、雨師、風伯、雷師。天神壇在左,南向,雲、雨、風、雷,凡四壇。地祇壇在右,北向,五嶽、五鎮、基運翊聖神烈天壽純德五陵山、四海、四瀆,凡五壇。從祀,京畿山川,西向;天下山川,東向。以辰、戌、丑、未年仲秋,皇帝親祭,餘年遣大臣攝祭。其太歲、月將、旗纛、城隍,別祀之。十七年加上皇天上帝尊稱,預告於神祇,遂設壇於圜丘外壝東南,親定神祇壇位,陳設儀式。禮部言:「皇上親獻大明壇,則四壇分獻諸臣,不敢並列。請先上香畢,命官代獻。」帝裁定,上香、奠帛、獻爵復位後,分獻官方行禮。亞、終二獻,執事官代,餘壇俱獻官三行。隆慶元年,禮臣言:「天神地祇已從祀南北郊,其仲秋神祇之祭不宜復舉。」令罷之。
星辰壇
洪武三年,帝謂中書省臣:「日月皆專壇祭,而星辰乃祔祭於月壇,非禮也。」禮部擬於城南諸神享祭壇正南向,增九間,朝日夕月祭周天星辰,俱於是行禮。朝日夕月仍以春秋分祭,星辰則於天壽節前三日。從之。四年九月,帝躬祀周天星辰。正殿共十壇,中設周天星辰位,儀如朝日。二十一年以星辰既從祀南郊,罷禜星之祭。
靈星諸神
洪武元年,太常司奏:「周禮『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天府『若祭天則祀司民、司祿,而獻民數、穀數,受而藏之』。漢高帝命郡國立靈星祠。唐制,立秋後辰日祀靈星,立冬後亥日遣官祀司中、司命、司民、司祿,以少牢。宋祀如唐,而於秋分日祀壽星。今擬如唐制,分日而祀,為壇於城南。」從之。二年從禮部尚書崔亮奏,每歲聖壽日祭壽星,同日祭司中、司命、司民、司祿,示與民同受其福也。八月望日祀靈星。皆遣官行禮。三年罷壽星等祀。
太歲月將風雲雷雨之祀
古無太歲、月將壇宇之制,明始重其祭。增雲師於風師之次,亦自明始。太祖既以太歲諸神從祀圜丘,又合祭羣祀壇。已而命禮官議專祀壇壝。禮臣言:「太歲者,十二辰之神。按說文,歲字從步從戌。木星一歲行一次,歷十二辰而周天,若步然也。陰陽家說,又有十二月將,十日十二時所直之神,若天乙、天罡、太乙、功曹、太衝之類。雖不經見,歷代因之。元每有大興作,祭太歲、月將、日直、時直於太史院。若風師、雨師之祀,見於周官,後世皆有祭。唐天寶中,增雷師於雨師之次。宋、元因之。然唐制各以時別祭,失享祀本意。宜以太歲、風雲雷雨諸天神合為一壇,諸地祇為一壇,春秋專祀。」乃定驚蟄、秋分日祀太歲諸神於城南。三年復以諸神陰陽一氣,流行無間,乃合二壇為一,而增四季月將。又改祭期,與地祇俱用驚蟄、秋分後三日。
嘉靖十年命禮部考太歲壇制。禮官言:「太歲之神,唐、宋祀典不載,元雖有祭,亦無常典。壇宇之制,於古無稽。太歲天神,宜設壇露祭,準社稷壇制而差小。」從之。遂建太歲壇於正陽門外之西,與天壇對。中,太歲殿。東廡,春、秋月將二壇。西廡,夏、冬月將二壇。帝親祭於拜殿中。每歲孟春享廟,歲暮祫祭之日,遣官致祭。王國府州縣亦祀風雲雷雨師,仍築壇城西南。祭用驚蟄、秋分日。
嶽鎮海瀆山川之祀
洪武二年,太祖以嶽瀆諸神合祭城南,未有專祀。又享祀之所,屋而不壇,非尊神之道。禮官言:「虞舜祭四嶽,王制始有五嶽之稱。周官,『兆四望於四郊』,鄭注,以四望為五嶽四鎮四瀆。詩序巡狩而禮四嶽河海,則又有四海之祭。蓋天子方望之事,無所不通。而嶽鎮海瀆,在諸侯封內,則各祀之。秦罷封建,嶽瀆皆領於祠官。漢復建諸侯,則侯國各祀其封內山川,天子無與。武帝時,諸侯或分或廢,五嶽皆在天子之邦。宣帝時,始有使者持節祠嶽瀆之禮。由魏及隋,嶽鎮海瀆,即其地立祠,有司致祭。唐、宋之制,有命本界刺史、縣令之祀,有因郊祀而望祭之祀,又有遣使之祀。元遣使祀嶽鎮海瀆,分東西南北中為五道。今宜以嶽鎮海瀆及天下山川城隍諸地祇合為一壇,與天神埒,春秋專祀。」遂定祭日以清明霜降。前期一日,皇帝躬省牲。至日,服通天冠絳紗袍,詣嶽鎮海瀆前,行三獻禮。山川城隍,分獻官行禮。是年命官十八人,祭天下嶽鎮海瀆之神。帝皮弁御奉天殿,躬署御名,以香祝授使者。百官公服,送至中書省,使者奉以行。黃金合貯香,黃綺幡二,白金二十五兩巿祭物。
三年詔定嶽鎮海瀆神號。略曰:「為治之道,必本於禮。嶽鎮海瀆之封,起自唐、宋。夫英靈之氣,萃而為神,必受命於上帝,豈國家封號所可加?瀆禮不經,莫此為甚。今依古定制,並去前代所封名號。五嶽稱東嶽泰山之神,南嶽衡山之神,中嶽嵩山之神,西嶽華山之神,北嶽恒山之神。五鎮稱東鎮沂山之神,南鎮會稽山之神,中鎮霍山之神,西鎮吳山之神,北鎮醫無閭山之神。四海稱東海之神,南海之神,西海之神,北海之神。四瀆稱東瀆大淮之神,南瀆大江之神,西瀆大河之神,北瀆大濟之神。」帝躬署名於祝文,遣官以更定神號告祭。六年,禮臣言:「四川未平,望祭江瀆於峽州。今蜀既下,當遣人於南瀆致祭。」從之。十年命官十八人分祀嶽鎮海瀆,賜之制。
萬曆十四年,巡撫胡來貢請改祀北嶽於渾源州。禮臣言:「大明集禮載,漢、唐、宋北嶽之祭,皆在定州曲陽縣,與史俱合。渾源之稱北嶽,止見州誌碑文,經傳無可考,仍祀曲陽是。」
其他山川之祀。洪武元年躬祀汴梁諸神,仍遣官祭境內山川。二年,以天下山川祔祭嶽瀆壇。帝又以安南、高麗皆臣附,其國內山川,宜與中國同祭。諭中書及禮官考之。安南之山二十一,其江六,其水六。高麗之山三,其水四。命著祀典,設位以祭。三年遣使往安南、高麗、占城,祀其國山川。帝齋戒,親為祝文。仍遣官頒革正山川神號詔於安南、占城、高麗。六年,琉球諸國已朝貢,祀其國山川。八年,禮部尚書牛諒言:「京都既罷祭天下山川,其外國山川,亦非天子所當親祀。」中書及禮臣請附祭各省,從之。廣西附祭安南、占城、真臘、暹羅、鎖里,廣東附祭三佛齊、爪哇,福建附祭日本、琉球、渤泥,遼東附祭高麗,陝西附祭甘肅、朶甘、烏斯藏,京城不復祭。又從禮官言,各省山川居中南向,外國山川東西向,同壇共祀。其王國山川之祀,洪武十三年定制。十八年定王國祭山川,儀同社稷,但無瘞埋之文。凡嶽鎮海瀆及他山川所在,令有司歲二祭以清明、霜降。
城隍
洪武二年,禮官言:「城隍之祀,莫詳其始。先儒謂既有社,不應復有城隍。故唐李陽冰縉雲城隍記謂『祀典無之,惟吳、越有之』。然成都城隍祠,李德裕所建,張說有祭城隍之文,杜牧有祭黃州城隍文,則不獨吳、越為然。又蕪湖城隍廟建於吳赤烏二年,高齊慕容儼、梁武陵王祀城隍,皆書於史,又不獨唐而已。宋以來其祠徧天下,或錫廟額,或頒封爵,至或遷就傅會,各指一人以為神之姓名。按張說祭荊州城隍文曰:『城隍是保,甿庶是依。』則前代崇祀之意有在也。今宜附祭於嶽瀆諸神之壇。」乃命加以封爵。京都為承天鑒國司民昇福明靈王,開封、臨濠、太平、和州、滁州皆封為王。其餘府為鑒察司民城隍威靈公,秩正二品。州為鑒察司民城隍靈佑侯,秩三品。縣為鑒察司民城隍顯佑伯,秩四品。袞章冕旒俱有差。命詞臣撰制文以頒之。
三年詔去封號,止稱某府州縣城隍之神。又令各廟屏去他神。定廟制,高廣視官署廳堂。造木為主,毀塑像舁置水中,取其泥塗壁,繪以雲山。六年製中都城隍神主成,遣官賫香幣奉安。京師城隍既附饗山川壇,又於二十一年改建廟。尋以從祀大祀殿,罷山川壇春祭。永樂中,建廟都城之西,曰大威靈祠。嘉靖九年罷山川壇從祀,歲以仲秋祭旗纛日,幷祭都城隍之神。凡聖誕節及五月十一日神誕,皆遣太常寺堂上官行禮。國有大災則告廟。在王國者王親祭之,在各府州縣者守令主之。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明史  卷五十‧志第二十六  禮四 吉禮四 歷代帝王陵廟 三皇 聖師 先師孔子 旗纛 五祀 馬神 南京神廟 功臣廟 京師九廟 諸神祠 厲壇
歷代帝王陵廟
洪武三年遣使訪先代陵寢,仍命各行省具圖以進,凡七十有九。禮官考其功德昭著者,曰伏羲,神農,黃帝,少昊,顓頊,唐堯,虞舜,夏禹,商湯、中宗、高宗,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漢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宣帝、光武、明帝、章帝,後魏文帝,隋高祖,唐高祖、太宗、憲宗、宣宗,周世宗,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孝宗、理宗,凡三十有六。各製袞冕,函香幣。遣秘書監丞陶誼等往修祀禮,親製祝文遣之。每陵以白金二十五兩具祭物。陵寢發者掩之,壞者完之。廟敝者葺之。無廟者設壇以祭。仍令有司禁樵採。歲時祭祀,牲用太牢。
四年,禮部定議,合祀帝王三十五。在河南者十:陳祀伏羲、商高宗,孟津祀漢光武,洛陽祀漢明帝、章帝,鄭祀周世宗,鞏祀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在山西者一:滎河祀商湯。在山東者二:東平祀唐堯,曲阜祀少昊。在北平者三:內黃祀商中宗,滑祀顓頊、高辛。在湖廣者二:酃祀神農,寧遠祀虞舜。在浙江者二:會稽祀夏禹、宋孝宗。在陝西者十五:中部祀黃帝,咸陽祀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宣王,漢高帝、景帝,咸寧祀漢文帝,興平祀漢武帝,長安祀漢宣帝,三原祀唐高祖,醴泉祀唐太宗,蒲城祀唐憲宗,涇陽祀唐宣宗。歲祭用仲春、仲秋朔。于是遣使詣各陵致祭。陵置一碑,刊祭期及牲帛之數,俾所在有司守之。
已而命有司歲時修葺,設陵戶二人守視。又每三年,出祝文、香帛,傳制遣太常寺樂舞生齎往所在,命有司致祭。其所祀者,視前去周宣王,漢明帝、章帝,而增祀媧皇於趙城,後魏文帝於富平,元世祖於順天,及宋理宗於會稽,凡三十六帝。後又增祀隋高祖於扶風,而理宗仍罷祀。又命帝王陵廟所在官司,以春秋仲月上旬,擇日致祭。
六年,帝以五帝、三王及漢、唐、宋創業之君,俱宜於京師立廟致祭,遂建歷代帝王廟於欽天山之陽。倣太廟同堂異室之制,為正殿五室:中一室三皇,東一室五帝,西一室夏禹、商湯、周文王,又東一室周武王、漢光武、唐太宗,又西一室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元世祖。每歲春秋仲月上旬甲日致祭。已而以周文王終守臣服,唐高祖由太宗得天下,遂寢其祀,增祀隋高祖。七年令帝王廟皆塑袞冕坐像,惟伏羲、神農未有衣裳之制,不必加冕服。八月,帝躬祀於新廟。已而罷隋高祖之祀。
二十一年令每歲郊祀,附祭歷代帝王於大祀殿。仍以歲八月中旬,擇日遣官祭於本廟,其春祭停之。又定每三年遣祭各陵之歲,則停廟祭。是年詔以歷代名臣從祀,禮官李原名奏擬三十六人以進。帝以宋趙普負太祖不忠,不可從祀。元臣四傑,木華黎為首,不可祀孫而去其祖,可祀木華黎而罷安童。既祀伯顏,則阿术不必祀。漢陳平、馮異,宋潘美,皆善始終,可祀。於是定風后、力牧、皐陶、夔、龍、伯夷、伯益、伊尹、傅說、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召虎、方叔、張良、蕭何、曹參、陳平、周勃、鄧禹、馮異、諸葛亮、房玄齡、杜如晦、李靖、郭子儀、李晟、曹彬、潘美、韓世忠、岳飛、張浚、木華黎、博爾忽、博爾术、赤老溫、伯顏,凡三十七人,從祀於東西廡,為壇四。初,太公望有武成王廟,嘗遣官致祭如釋奠儀。至是,罷廟祭,去王號。
永樂遷都,帝王廟,遣南京太常寺官行禮。嘉靖九年罷歷代帝王南郊從祀。令建歷代帝王廟於都城西,歲以仲春秋致祭。後幷罷南京廟祭。十年春二月,廟未成,躬祭歷代帝王於文華殿,凡五壇,丹陛東西名臣四壇。禮部尚書李時言:「舊儀有賜福胙之文。賜者自上而下之義,惟郊廟社稷宜用。歷代帝王,止宜云答。」詔可。十一年夏,廟成,名曰景德崇聖之殿。殿五室,東西兩廡,殿後祭器庫,前為景德門。門外神庫、神廚、宰牲亭、鐘樓。街東西二坊,曰景德街。八月壬辰親祭。帝由中門入,迎神、受福胙、送神各兩拜。嗣後歲遣大臣一員行禮,四員分獻。凡子、午、卯、酉祭於陵寢之歲,則停秋祭。二十四年,以禮科陳棐言,罷元世祖陵廟之祀,及從祀木華黎等,復遷唐太宗與宋太祖同室。凡十五帝,從祀名臣三十二人。
三皇
明初仍元制,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通祀三皇。洪武元年令以太牢祀。二年命以句芒、祝融、風后、力牧左右配,俞跗、桐君、僦貸季、少師、雷公、鬼臾區、伯高、岐伯、少俞、高陽十大名醫從祀。儀同釋奠。四年,帝以天下郡邑通祀三皇為瀆。禮臣議:「唐玄宗嘗立三皇五帝廟於京師。至元成宗時,乃立三皇廟於府州縣。春秋通祀,而以醫藥主之,甚非禮也。」帝曰:「三皇繼天立極,開萬世教化之原,汨於藥師可乎?」命天下郡縣毋得褻祀。
正德十一年立伏羲氏廟於秦州。秦州,古成紀地,從巡按御史馮時雄奏也。嘉靖間,建三皇廟於太醫院北,名景惠殿。中奉三皇及四配。其從祀,東廡則僦貸季、岐伯、伯高、鬼臾區、俞跗、少師、桐君、雷公、馬師皇、伊尹、扁鵲、淳于意、張機十三人,西廡則華陀、王叔和、皇甫謐、葛洪、巢元方、孫思邈、韋慈藏、王冰、錢乙、朱肱、李杲、劉完素、張元素、朱彥修十四人。歲仲春、秋上甲日,禮部堂上官行禮,太醫院堂上官二員分獻,用少牢。復建聖濟殿於內,祀先醫,以太醫官主之。二十一年,帝以規制湫隘,命拓其廟。
聖師
聖師之祭,始於世宗。奉皇師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帝師陶唐氏、有虞氏,王師夏禹王、商湯王、周文王武王,九聖南向。左先聖周公,右先師孔子,東西向。每歲春秋開講前一日,皇帝服皮弁,拜跪,行釋奠禮。用羹酒果脯帛祭於文華殿東室。
初,東室有釋像,帝以其不經,撤之,乃祀先聖先師。自為祭文,行奉安神位禮。輔臣禮卿及講官俟行禮訖,入拜。先是洪武初,司業宋濂建議欲如建安熊氏之說,以伏羲為道統之宗,神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以次列焉。秩祀天子之學,則道統益尊。太祖不從。至是,世宗倣其意行之。十六年移祀於永明殿後,行禮如初。其後常遣官代祭。隆慶初,仍於文華殿東室行禮。
至聖先師孔子廟祀
漢晉及隋或稱先師,或稱先聖、宣尼、宣父。唐諡文宣王,宋加至聖號,元復加號大成。明太祖入江淮府,首謁孔子廟。洪武元年二月詔以太牢祀孔子於國學,仍遣使詣曲阜致祭。臨行諭曰:「仲尼之道,廣大悠久,與天地並。有天下者莫不虔修祀事。朕為天下主,期大明教化,以行先聖之道。今既釋奠成均,仍遣爾修祀事於闕里,爾其敬之。」又定制,每歲仲春、秋上丁,皇帝降香,遣官祀於國學。以丞相初獻,翰林學士亞獻,國子祭酒終獻。先期,皇帝齋戒。獻官、陪祀、執事官皆散齋二日,致齋一日。前祀一日,皇帝服皮弁服,御奉天殿降香。至日,獻官行禮。三年詔革諸神封號,惟孔子封爵仍舊。且命曲阜廟庭,歲官給牲幣,俾衍聖公供祀事。四年,禮部奏定儀物。改初制籩豆之八為十,籩用竹。其簠簋登鉶及豆初用木者,悉易以瓷。牲易以熟。樂生六十人,舞生四十八人,引舞二人,凡一百一十人。禮部請選京民之秀者充樂舞生。太祖曰:「樂舞乃學者事,況釋奠所以崇師。宜擇國子生及公卿子弟在學者,豫教肄之。」五年罷孟子配享。踰年,帝曰:「孟子辨異端,闢邪說,發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七年二月,上丁日食,改用仲丁。
十五年,新建太學成。廟在學東,中大成殿,左右兩廡,前大成門,門左右列戟二十四。門外東為犧牲廚,西為祭器庫,又前為靈星門。自經始以來,駕數臨視。至是落成,遣官致祭。帝既親詣釋奠,又詔天下通祀孔子,幷頒釋奠儀注。凡府州縣學,籩豆以八,器物牲牢,皆殺于國學。三獻禮同,十哲兩廡一獻。其祭,各以正官行之,有布政司則以布政司官,分獻則以本學儒職及老成儒士充之。每歲春、秋仲月上丁日行事。初,國學主祭遣祭酒,後遣翰林院官,然祭酒初到官,必遣一祭。十七年敕每月朔望,祭酒以下行釋菜禮,郡縣長以下詣學行香。二十六年頒大成樂於天下。二十八年以行人司副楊砥言,罷漢揚雄從祀,益以董仲舒。三十年以國學孔子廟隘,命工部改作,其制皆帝所規畫。大成殿門各六楹,靈星門三,東西廡七十六楹,神廚庫皆八楹,宰牲所六楹。永樂初,建廟於太學之東。
宣德三年,以萬縣訓導李譯言,命禮部考正從祀先賢名位,頒示天下。十年,慈利教諭蔣明請祀元儒吳澄。大學士楊士奇等言當從祀,從之。正統二年,以宋儒胡安國、蔡沈、真德秀從祀。三年禁天下祀孔子於釋、老宮。孔、顏、孟三氏子孫教授裴侃言:「天下文廟惟論傳道,以列位次。闕里家廟,宜正父子,以敍彝倫。顏子、曾子、子思,子也,配享殿廷。無繇、子晳、伯魚,父也,從祀廊廡。非惟名分不正,抑恐神不自安。況叔梁紇元已追封啟聖王,創殿於大成殿西崇祀,而顏、孟之父俱封公,惟伯魚、子晳仍侯,乞追封公爵,偕顏、孟父俱配啟聖王殿。」帝命禮部行之,仍議加伯魚、子晳封號。成化二年,追封董仲舒廣川伯,胡安國建寧伯,蔡沈崇安伯,真德秀浦城伯。十二年從祭酒周洪謨言,增樂舞為八佾,籩豆各十二。弘治八年追封楊時將樂伯,從祀,位司馬光之次。九年增樂舞為七十二人,如天子之制。十二年,闕里孔廟燬,敕有司重建。十七年,廟成,遣大學士李東陽祭告,幷立御製碑文。正德十六年詔有司改建孔氏家廟之在衢州者,官給錢,董其役。令博士孔承義奉祀。
嘉靖九年,大學士張璁言:「先師祀典,有當更正者。叔梁紇乃孔子之父,顏路、曾晳、孔鯉乃顏、曾、子思之父,三子配享廟庭,紇及諸父從祀兩廡,原聖賢之心豈安?請於大成殿後,別立室祀叔梁紇,而以顏路、曾晳、孔鯉配之。」帝以為然。因言:「聖人尊天與尊親同。今籩豆十二,牲用犢,全用祀天儀,亦非正禮。其諡號、章服悉宜改正。」璁緣帝意,言:「孔子宜稱先聖先師,不稱王。祀宇宜稱廟,不稱殿。祀宜用木主,其塑像宜毀。籩豆用十,樂用六佾。配位公侯伯之號宜削,止稱先賢先儒。其從祀申黨、公伯寮、秦冉等十二人宜罷,林放、蘧瑗等六人宜各祀於其鄉,后蒼、王通、歐陽修、胡瑗、蔡元定宜從祀。」
帝命禮部會翰林諸臣議。編修徐階疏陳易號毀像之不可。帝怒,謫階官,乃御製正孔子祀典說,大略謂孔子以魯僭王為非,寧肯自僭天子之禮。復為正孔子祀典申記,俱付史館。璁因作正孔子廟祀典或問奏之。帝以為議論詳正,幷令禮部集議。於是御史黎貫等言:「聖祖初正祀典,天下嶽瀆諸神皆去其號,惟先師孔子如故,良有深意。陛下疑孔子之祀,上擬祀天之禮。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雖擬諸天,亦不為過。自唐尊孔子為文宣王,已用天子禮樂。宋真宗嘗欲封孔子為帝,或謂周止稱王,不當加帝號。而羅從彥之論,則謂加帝號亦可。至周敦頤則以為萬世無窮,王祀孔子,邵雍則以為仲尼以萬世為王。其辨孔子不當稱王者,止吳澄一人而已。伏望博考羣言,務求至當。」時貫疏中言:「莫尊於天地,亦莫尊於父師。陛下敬天尊親,不應獨疑孔子王號為僭。」帝因大怒,疑貫借此以斥其追尊皇考之非,詆為奸惡,下法司會訊,褫其職。給事中王汝梅等亦極言不宜去王號,帝皆斥為謬論。
於是禮部會諸臣議:「人以聖人為至,聖人以孔子為至。宋真宗稱孔子為至聖,其意已備。今宜於孔子神位題至聖先師孔子,去其王號及大成、文宣之稱。改大成殿為先師廟,大成門為廟門。其四配稱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十哲以下凡及門弟子,皆稱先賢某子。左丘明以下,皆稱先儒某子。不復稱公侯伯。遵聖祖首定南京國子監規制,製木為神主。仍擬大小尺寸,著為定式。其塑像,即令屏撤。春秋祭祀,遵國初舊制,十籩十豆。天下各學,八籩八豆。樂舞止六佾。凡學別立一祠,中叔梁紇題啟聖公孔氏神位,以顏無繇、曾點、孔鯉、孟孫氏配,俱稱先賢某氏。至從祀之賢,不可不考其得失。申黨即申棖,釐去其一。公伯寮、秦冉、顏何、荀況、戴聖、劉向、賈逵、馬融、何休、王肅、王弼、杜預、吳澄罷祀。林放、蘧瑗、盧植、鄭衆、鄭玄、服虔、范甯各祀於其鄉。后蒼、王通、歐陽修、胡瑗宜增入。」命悉如議行。又以行人薛侃議,進陸九淵從祀。
初,洪武時,司業宋濂請去像設主,禮儀樂章多所更定,太祖不允。成、弘間,少詹程敏政嘗謂馬融等八人當斥。給事中張九功推言之,幷請罷荀況、公伯寮、蘧瑗等,而進后蒼、王通、胡瑗。為禮官周洪謨所却而止。至是以璁力主,衆不敢違。毀像蓋用濂說,先賢去留,略如九功言。其進歐陽修,則以濮議故也。
明年,國子監建啟聖公祠成。從尚書李時言,春秋祭祀,與文廟同日。籩豆牲帛視四配,東西配位視十哲,從祀先儒程晌、朱松、蔡元定視兩廡。輔臣代祭文廟,則祭酒祭啟聖祠。南京,祭酒於文廟,司業於啟聖祠。遂定制,殿中先師南向,四配東西向。稍後十哲:閔子損、冉子雍、端木子賜、仲子由、卜子商、冉子耕、宰子予、冉子求、言子偃、顓孫子師皆東西向。兩廡從祀:先賢澹臺滅明、宓不齊、原憲、公冶長、南宮适、高柴、漆雕開、樊須、司馬耕、公西赤、有若、琴張、申棖、陳亢、巫馬施、梁鱣、公晳哀、商瞿、冉孺、顏辛、伯虔、曹恤、冉季、公孫龍、漆雕哆、秦商、漆雕徒父、顏高、商澤、壤駟赤、任不齊、石作蜀、公良孺、公夏首、公肩定、后處、鄡單、奚容蒧、罕父黑、顏祖、榮旂、秦祖、左人郢、句井疆、鄭國、公祖句茲、原亢、縣成、廉潔、燕伋、叔仲會、顏之僕、邽巽、樂欬、公西輿如、狄黑、孔忠、公西蒧、步叔乘、施之常、秦非、顏噲,先儒左丘明、公羊高、穀梁赤、伏勝、高堂生、孔安國、毛萇、董仲舒、后蒼、杜子春、王通、韓愈、胡瑗、周敦頤、程顥、歐陽修、邵雍、張載、司馬光、程頤、楊時、胡安國、朱熹、張栻、陸九淵、呂祖謙、蔡沈、真德秀、許衡凡九十一人。
隆慶五年,以薛瑄從祀。萬曆中,以羅從彥、李侗從祀。十二年,又以陳獻章、胡居仁、王守仁從祀。二十三年,以宋周敦頤父輔成從祀啟聖祠。又定每歲仲春、秋上丁日御殿傳制,遣大臣祭先師及配位。其十哲以翰林官,兩廡以國子監官各二員分獻。每月朔,及每科進士行釋菜禮。司府州縣衞學各提調官行禮。牲用少牢,樂如太學。京府及附府縣學,止行釋菜禮。崇禎十五年,以左丘明親授經於聖人,改稱先賢。幷改宋儒周、二程、張、朱、邵六子亦稱先賢,位七十子下,漢唐諸儒之上。然僅國學更置之,闕里廟廷及天下學宮未遑頒行也。
旗纛
旗纛之祭有四。其一,洪武元年,禮官奏:「軍行旗纛所當祭者,旗謂牙旗。黃帝出軍訣曰:『牙旗者,將軍之精,一軍之形候。凡始豎牙,必祭以剛日。』纛,謂旗頭也。太白陰經曰:『大將中營建纛。天子六軍,故用六纛。氂牛尾為之,在左騑馬首。』唐、宋及元皆有旗纛之祭。今宜立廟京師,春用驚蟄,秋用霜降日,遣官致祭。」乃命建廟於都督府治之後,以都督為獻官,題主曰軍牙之神、六纛之神。七年二月詔皇太子率諸王詣閱武場祭旗纛,為壇七,行三獻禮。後停春祭,止霜降日祭於教場。其二,歲暮享太廟日,祭旗纛於承天門外。其三,旗纛廟在山川壇左。初,旗纛與太歲諸神合祭於城南。九年別建廟。每歲仲秋,天子躬祀山川之日,遣旗手衞官行禮。其正祭,旗頭大將、六纛大將、五方旗神、主宰戰船正神、金鼓角銃礮之神、弓弩飛鎗飛石之神、陣前陣後神祇五昌等衆,凡七位,共一壇,南向。皇帝服皮弁,御奉天殿降香。獻官奉以從事。祭物視先農,帛七,黑二、白五。瘞毛血、望燎,與風雲雷雨諸神同。祭畢,設酒器六於地。刺雄雞六,瀝血以釁之。其四,永樂後,有神旗之祭,專祭火雷之神。每月朔望,神機營提督官祭於教場。牲用少牢。凡旗纛皆藏內府,祭則設之。
王國祭旗纛,則遣武官戎服行禮。天下衞所於公署後立廟,以指揮使為初獻官,僚屬為亞獻、終獻。儀物殺京都。
五祀
洪武二年定制,歲終臘享,通祭於廟門外。八年,禮部奏:「五祀之禮,周、漢、唐、宋不一。今擬孟春祀戶,設壇皇宮門左,司門主之。孟夏祀竈,設壇御廚,光祿寺官主之。季夏祀中霤,設壇乾清宮丹墀,內官主之。孟秋祀門,設壇午門左,司門主之。孟冬祀井,設壇宮內大庖井前,光祿寺官主之。四孟於有事太廟之日,季夏於土旺之日,牲用少牢。」制可。從定中霤于奉天殿外文樓前。又歲暮合祭五祀于太廟西廡下,太常寺官行禮。
馬神
洪武二年命祭馬祖、先牧、馬社、馬步之神,築壇後湖。禮官言:「周官春祭馬祖,天駟星也;夏祭先牧,始養馬者;秋祭馬社,始乘馬者;冬祭馬步,乃神之災害馬者。隋用周制,祭以四仲之月。唐、宋因之。今定春、秋二仲月,甲、戊、庚日,遣官致祀。為壇四,樂用時樂,行三獻禮。」四年,蜀明昇獻良馬十,其一白者,長丈餘,不可加韉勒。太祖曰:「天生英物,必有神司之。」命太常以少牢祀馬祖,囊沙四百斤壓之,令人騎而遊苑中,久之漸馴。帝乘之以夕月於清涼山。比還,大悅,賜名飛越峰。復命太常祀馬祖。五年幷諸神為一壇,歲止春祭。永樂十三年立北京馬神祠於蓮花池。其南京馬神,則南太僕主之。
南京神廟
初稱十廟。北極真武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道林真覺普濟禪師寶誌以三月十八日,都城隍以八月祭帝王後一日,祠山廣惠張王渤以二月十八日,五顯靈順以四月八日、九月二十八日,皆南京太常寺官祭。漢秣陵尉蔣忠烈公子文、晉成陽卞忠貞公壼、宋濟陽曹武惠王彬、南唐劉忠肅王仁瞻、元衞國忠肅公福壽俱以四孟朔,歲除,應天府官祭。惟蔣廟又有四月二十六日之祭。幷功臣廟為十一。後復增四:關公廟,洪武二十七年建於雞籠山之陽,稱漢前將軍壽亭侯。嘉靖十年訂其誤,改稱漢前將軍漢壽亭侯。以四孟歲暮,應天府官祭,五月十三日,南京太常寺官祭。天妃,永樂七年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以正月十五日、三月二十三日,南京太常寺官祭。太倉神廟以仲春、秋望日,南京戶部官祭。司馬、馬祖、先牧神廟,以春、秋仲月中旬,擇日南京太僕寺官祭。諸廟皆少牢,真武與真覺禪師素羞。
功臣廟
太祖既以功臣配享太廟,又命別立廟於雞籠山。論次功臣二十有一人,死者塑像,生者虛其位。正殿:中山武寧王徐達、開平忠武王常遇春、岐陽武靖王李文忠、寧河武順王鄧愈、東甌襄武王湯和、黔寧昭靖王沐英。羊二,豕二。西序:越國武莊公胡大海、梁國公趙德勝、巢國武壯公華高、虢國忠烈公俞通海、江國襄烈公吳良、安國忠烈公曹良臣、黔國威毅公吳復、燕山忠愍侯孫興祖。東序:郢國公馮國用、西海武莊公耿再成、濟國公丁德興、蔡國忠毅公張德勝、海國襄毅公吳楨、蘄國武義公康茂才、東海郡公茆成。羊二,豕二。兩廡各設牌一,總書「故指揮千百戶衞所鎮撫之靈」。羊十,豕十。以四孟歲暮,遣駙馬都尉祭。
初,胡大海等歿,命肖像於卞壼、蔣子文之廟。及功臣廟成,移祀焉。永樂三年以中山王勳德第一,又命正旦、清明、中元、孟冬、冬至遣太常寺官祭於大功坊之家廟,牲用少牢。
京師九廟
京師所祭者九廟。真武廟,永樂十三年建,以祀北極佑聖真君。正德二年改為靈明顯佑宮,在海子橋之東,祭日同南京。東嶽泰山廟,在朝陽門外,祭以三月二十八日。都城隍廟,祭以五月十一日。漢壽亭侯關公廟,永樂間建。成化十三年,又奉敕建廟宛平縣之東,祭以五月十三日。皆太常寺官祭。京都太倉神廟建於太倉,戶部官祭。司馬、馬祖、先牧神廟,太僕寺官祭。宋文丞相祠,永樂六年從太常博士劉履節請,建於順天府學之西。元世祖廟,嘉靖中罷。皆以二月、八月中旬順天府官祭。洪恩靈濟宮,祀徐知證、知諤。永樂十五年,立廟皇城之西,正旦、冬至聖節,內閣禮部及內官各一員祭。生辰,禮部官祭。弘治中,大學士劉健等請毋遣閣臣。嘉靖中,改遣太常寺官。其榮國公姚廣孝,洪熙元年從祀太廟。嘉靖九年撤廟祀,移祀大興隆寺,在皇城西北隅。後寺燬,復移崇國寺。東嶽、都城隍用太牢,五廟用少牢,真武、靈濟宮素羞。
諸神祠
洪武元年命中書省下郡縣,訪求應祀神祇。名山大川、聖帝明王、忠臣烈士,凡有功於國家及惠愛在民者,著於祀典,令有司歲時致祭。二年又詔天下神祇,常有功德於民,事蹟昭著者,雖不致祭,禁人毀撤祠宇。三年定諸神封號,凡後世溢美之稱皆革去。天下神祠不應祀典者,即淫祠也,有司毋得致祭。
弘治元年,禮科張九功言:「祀典正則人心正。今朝廷常祭之外,又有釋迦牟尼文佛、三清三境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金闕真君元君、神父神母,諸宮觀中又有水宮星君、諸天諸帝之祭,非所以法天下。」帝下其章禮部,尚書周洪謨等言:
  釋迦牟尼文佛生西方中天竺國。宗其教者,以本性為法身,德業為報身,幷真身為三,其實一人耳。道家以老子為師。朱熹有曰:「玉清元始天尊既非老子法身,上清天上道君又非老子報身,設有二像,又非與老子為一。而老子又自為上清太上老君,蓋倣釋氏而又失之者也。」自今凡遇萬壽等節,不令修建吉祥齋醮,或遇喪禮,不令修建薦揚齋醮。其大興隆寺、朝天宮俱停遣官祭告。
  北極中天星主紫微大帝者,北極五星在紫微垣中,正統初,建紫微殿,設像祭告。夫幽禜祭星,古禮也。今乃像之如人,稱之為帝,稽之祀典,誠無所據。
  雷聲普化天尊者,道家以為總司五雷,又以六月二十四日為天尊示現之日,故歲以是日遣官詣顯靈宮致祭。夫風雲雷雨,南郊合祀,而山川壇復有秋報,則此祭亦當罷免。
  祖師三天扶教輔玄大法師真君者,傳記云:「漢張道陵,善以符治病。唐天寶,宋熙寧、大觀間,累號正一靖應真君,子孫亦有封號。國朝仍襲正一嗣教真人之封。」然宋邵伯溫云:「張魯祖陵、父衡,以符法相授受,自號師君。」今歲以正月十五日為陵生日,遣官詣顯靈宮祭告,亦非祀典。
  大小青龍神者,記云:「有僧名盧,寓西山。有二童子來侍。時久旱,童子入潭化二青龍,遂得雨。後賜盧號曰感應禪師,建寺設像,別設龍祠於潭上。宣德中,建大圓通寺,加二龍封號,春秋祭之。」邇者連旱,祈禱無應,不足崇奉明矣。
  梓潼帝君者,記云:「神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沒,人為立廟。唐、宋屢封至英顯王。道家謂帝命梓潼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故元加號為帝君,而天下學校亦有祠祀者。景泰中,因京師舊廟闢而新之,歲以二月三日生辰遣祭。」夫梓潼顯靈於蜀,廟食其地為宜。文昌六星與之無涉,宜敕罷免。其祠在天下學校者,俱令拆毀。
  北極佑聖真君者,乃玄武七宿,後人以為真君,作龜蛇於其下。宋真宗避諱,改為真武。靖康初,加號佑聖助順靈應真君。圖志云:「真武為淨樂王太子,修煉武當山,功成飛昇。奉上帝命鎮北方。被髮跣足,建皂纛玄旗。」此道家附會之說。國朝御製碑謂,太祖平定天下,陰佑為多,嘗建廟南京崇祀。及太宗靖難,以神有顯相功,又於京城艮隅幷武當山重建廟宇。兩京歲時朔望各遣官致祭,而武當山又專官督祀事。憲宗嘗範金為像。今請止遵洪武間例,每年三月三日、九月九日用素羞,遣太常官致祭,餘皆停免。
  崇恩真君、隆恩真君者,道家以崇恩姓薩名堅,西蜀人,宋徽宗時嘗從王侍宸、林靈素輩學法有驗。隆恩,則玉樞火府天將王靈官也,又嘗從薩傳符法。永樂中,以道士周思得能傳靈官法,乃於禁城之西建天將廟及祖師殿。宣德中,改大德觀,封二真君。成化初改顯靈宮。每年換袍服,所費不訾。近今祈禱無應,亦當罷免。
  金闕上帝、玉闕上帝者,誌云:「閩縣靈濟宮祀五代時徐溫子知證、知諤。國朝御製碑謂太宗嘗弗豫,禱神輒應,因大新閩地廟宇,春秋致祭。又立廟京師,加封金闕真君、玉闕真君。正統、成化中,累加號為上帝。朔望令節俱遣官祀,及時薦新,四時換袍服。」夫神世系事蹟,本非甚異,其僭號宜革正,妄費亦宜節省。神父聖帝、神母元君及金玉闕元君者,即二徐父母,及其配也。宋封其父齊王為忠武真人,母田氏為仁壽仙妃,配皆為仙妃。永樂至成化間,屢加封今號,亦宜削號罷祀。
  東嶽泰山之神者,泰山五嶽首,廟在泰安州山下。又每歲南郊及山川壇俱有合祭之禮。今朝陽門外有元東嶽舊廟,國朝因而不廢。夫既專祭封內,且合祭郊壇,則此廟之祭,實為煩瀆。
  京師都城隍之神者,舊在順天府西南,以五月十一日為神誕辰,故是日及節令皆遣官祀。夫城隍之神,非人鬼也,安有誕辰?況南郊秋祀俱已合祭,則誕辰及節令之祀非宜,凡此俱當罷免。
議上,乃命修建齋醮,遣官祭告,幷東嶽、真武、城隍廟、靈濟宮祭祀,俱仍舊。二徐真君及其父母妻革去帝號,仍舊封,冠袍等物換回焚毀,餘如所議行之。
按祀典,太祖時,應天祀陳喬、楊邦乂、姚興、王鉷,成都祀李冰、文翁、張詠,均州祀黃霸,密縣祀卓茂,松江祀陸遜、陸抗、陸凱,龍州祀李龍遷,建寧祀謝夷甫,彭澤祀狄仁傑,九江祀李黼,安慶祀余闕、韓建之、李宗可。宣宗時,高郵祀耿遇德。英宗時,豫章祀韋丹、許遜,無錫祀張巡。憲宗時,崖山祀張世傑、陸秀夫。孝宗時,新會祀宋慈元楊后,延平祀羅從彥、李侗,建寧祀劉子翬,烏撒祀潭淵,廬陵祀文天祥,婺源祀朱熹,都昌祀陳澔,饒州祀江萬里,福州祀陳文龍,興化祀陳瓚,湖廣祀李芾,廣西祀馬慨。武宗時,真定祀顏杲卿、真卿,韶州附祀張九齡子拯,沂州祀諸葛亮,蕭山祀游酢、羅從彥。皆歷代名臣,事蹟顯著。守臣題請,禮官議覆,事載實錄,年月可稽。至若有明一代之臣抗美前史者,或以功勳,或以學行,或以直節,或以死事,臚于志乘,刻于碑板,匪一而足。其大者,鄱陽湖忠臣祠祀丁普郎等三十五人,南昌忠臣祠祀趙德勝等十四人,太平忠臣廟祀花雲、王鼎、許瑗,金華忠臣祠祀胡大海,皆太祖自定其典。其後,通州祀常遇春,山海關祀徐達,蘇州祀夏原吉、周忱,淮安祀陳瑄,海州衞祀衞青、徐安生,甘州祀毛忠,榆林祀余子俊,杭州祀于謙,蕭山祀魏驥,汀州祀王得仁,廣州祀楊信民、毛吉,雲南祀沐英、沐晟,貴州祀顧成,廬陵祀劉球、李時勉,廣信祀鄧顒,寶慶祀賀興隆,上杭祀伍驥、丁泉,慶遠祀葉禎,雲南祀王禕、吳雲,青田祀劉基,平陽祀薛瑄,杭州祀鄒濟、徐善述,金華祀章懋,皆衆著耳目,炳然可考。其他郡縣山川龍神忠烈之士,及祈禱有應而祀者,會典所載,尤詳悉云。
厲壇
泰厲壇祭無祀鬼神。春秋傳曰「鬼有所歸,乃不為厲」,此其義也。祭法,王祭太厲,諸侯祭公厲,大夫祭族厲。士喪禮「疾病禱於厲」,鄭注謂「漢時民間皆秋祠厲」,則此祀達于上下矣,然後世皆不舉行。洪武三年定制,京都祭太厲,設壇玄武湖中,歲以清明及十月朔日遣官致祭。前期七日,檄京都城隍。祭日,設京省城隍神位於壇上,無祀鬼神等位於壇下之東西,羊三,豕三,飯米三石。王國祭國厲,府州祭郡厲,縣祭邑厲,皆設壇城北,一年二祭如京師。里社則祭鄉厲。後定郡邑厲、鄉厲,皆以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朔日。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