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50|回覆: 0

宮廷諧星登廟堂 黃番綽譏唐玄宗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0-5-31 17: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老郎廟是崑曲界供奉祖師爺的地方,同時也作爲戲班聚會議事的場所。據顧祿【清嘉祿】卷七【青龍戲】記載,蘇州『老郎廟,梨園總局也。凡隸樂籍者,必先署名於老郎廟。廟屬織造府所轄,以南府供奉需人,必由織造府選取故也』。 $ t0 ^! R+ X6 Y5 G' O9 K

+ |; I9 e" k! T    老郎廟裡供奉的老郎神,即崑曲界的行業保護神,究竟是誰,歷來有不同的說法。明代,梨園業曾將清源師也就是二郎神,供奉爲戲神、祖師。二郎神指的是誰,也是說法不一。有的說是毗沙門天王、李冰或者其子李二郎,也有的說是【封神演義】中的楊戩。到了清代,供奉老郎神的習俗愈加興盛。不僅在老郎廟,一些戲園的後台也設有老郎神像或牌位。演員進後台,先要向神位拱手,稱爲『參駕』;臨出場時再拱手,稱爲『辭駕』;下場進後台時則拱手『謝駕』。
/ C& A( E( ~2 Z0 E4 ~: X0 F6 R* ]8 `) ^1 E; G- l: n: J
    崑曲界一般認爲老郎神是唐明皇。唐明皇多才多藝,酷愛音樂,曾親自作曲讓梨園演奏,不愧梨園鼻祖。耐人尋味的是,不少老郎廟在唐明皇身邊,還供奉黃番綽的塑像。蘇州鎮撫司前的伶人公所,祀演劇界梨園諸神,神中也列有黃番綽等人(見顧震濤【吳門表隱】卷九)。這是什麼原因呢? + y# a  s0 J1 Y

1 A  G- a( t$ _+ u3 e0 Z8 Q! w$ w! n    我們且從『梨園』這個詞說起。梨園,是長安的一個地名,早先不過是皇家禁苑中與棗園、桑園、桃園、櫻桃園並存的一個果園。園中設有離宮別殿、酒亭球場等,供帝后、皇戚、貴臣宴飲遊樂。後來經唐玄宗李隆基的倡導,梨園逐漸成爲『梨園子弟』演習歌舞戲曲的場所,成爲一所集合了音樂、舞蹈、戲曲的綜合性『藝術學院』,李隆基親自擔任梨園的崔公(相當於如今的院長)。梨園也漸漸與戲曲連在一起,終於成爲戲劇組織和藝人的代名詞。當年,李隆基爲梨園搞過創作,還經常讓翰林學士或有名的文人(如賀知章、李白等)爲梨園編寫節目。而宮廷諧星黃番綽,與琵琶聖手雷海星、善於舞劍的公孫大娘、善擊羯鼓而歌的李龜年以及和黃番綽搭檔演參軍戲的張野狐,無不是名傾一時的梨園人物。 4 R$ u( }9 P3 w- h. p* F$ q9 B5 w

+ K6 N3 ^# M' Y1 L* [    魏良輔的【南詞引正】,道明了崑山腔的來歷:『腔有數樣,紛紜不類,各方風氣所限,有崑山、海鹽、餘姚、杭州、弋陽……惟崑山爲正聲,乃唐玄宗時黃番綽所傳。元朝有顧堅者……善發南曲之奧,故國初有「崑山腔」之稱。』黃番綽何許人也?從零星的史料可以發現,他巧舌如簧,能言善辯,演的參軍戲噱謔詼諧令人捧腹,所以常常侍奉君側。明人天然痴叟的小說【石點頭】說,唐明皇『寵幸的貴妃楊太真,信用的是胡人安祿山,身邊又寵著幾個小人。那小人是誰?乃是:高力士,李龜年,朱念奴,黃番綽。』安史之亂以後,黃番綽回到江南,在陽澄湖畔的黃家浜設帳授徒,死後葬在村前的土山上,後人爲了緬懷他,把土山叫作綽墩。宋代崑山人龔明之在【中吳紀聞】中說『今村人皆滑稽能作三反語』。
' N  g) i& A! P' h: _+ Z  A! I  e' y; M" T
    有一個故事說,唐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起,次年六月,叛軍進逼長安,玄宗倉皇逃蜀。到達梓潼郎當驛那晚,玄宗昏昏入睡時,忽聽鈴聲劇響,他以爲是紫陽鍾報警,高力士見狀忙道:『此是驛館的鐵馬兒(風鈴)被風雨吹打之聲。』玄宗頓時睡意全消。黃番綽在一旁說:『萬歲,像是三郎,郎當作響』。儘管玄宗心裡怨怪黃番綽語帶譏諷,仍然強壓怒火,依據當時景色和心緒,譜出了【雨霖鈴】曲(見張邦伸【雲棧記程】)。
! ]/ g+ I0 ?" V# v0 ~3 U4 ?
( M/ u: s4 N9 A5 L2 Q    黃番綽故意用『郎當』一詞,確實頗有深意。『郎當』往往形容人的頹唐、潦倒、馬虎,黃番綽以此諷諫,希望玄宗振作精神,以國事爲重,迅速鎮壓叛亂。顯然,假如黃番綽不是玄宗的寵臣,他萬萬不敢這樣膽大妄爲。至今人們仍然把『吊兒』(風鈴)與『郎當』(鈴聲)連起來,以形容人的放浪不羈。
: z. J, A- N& d5 ~0 i$ x$ h& s- ~% D  `& r
    檀板,是一種由幾片木板組成的打擊樂器,也是以黃番綽命名的。明代戲曲理論家王冀德【方諸館曲律】載:『古無拍,魏晉之代有宋纖者,善擊節,始制爲拍』。蓋因『古拍板無譜,唐明皇命黃番綽,始造爲之』,所以名爲番綽、綽板。
$ x) \# T; ^% c. o$ z' F6 U. ]7 F' E9 A
    如此看來,在老郎廟供奉黃番綽,正是對他藝術地位的認可。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