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70|回覆: 1

[文學研究] 連珠體的歸類與起源問題的再思考

[複製連結]
南丘 發表於 2012-6-9 17: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者: 羅 瑩

  蕭統【文選】列三十八種文體,其中單列『連珠』一體,收陸機【演連珠】五十首,劉勰【文心雕龍】將連珠、對問、七體併入『雜文』論述之,在後代的文集與文論中亦常提及此體。作為一種古老的文章體式,其饒有意味的形式曾引起了一些學者的注意,但對這種文體的歸類及孕育成體的過程卻眾說紛紜,尚有探討的必要。
  
  一、連珠體的歸類問題
  
  【文選】單列一類『連珠』體,沒有歸到賦類,意味着在【文選】的編者蕭統的心目中,『連珠』是不同於賦的,這代表了當時人的看法。幾乎同時代的劉勰把『連珠』歸類於『雜文』類而不是賦類,也與【文選】編者的觀點一致。【文心雕龍•原道】范文瀾注曰:『【雜文】、【諧隱】,筆文雜用,故列在文筆二類之間。』(范文瀾【文心雕龍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也承認其不同於賦的特性。在【藝文類聚】、【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宋文鑒】、【明文在】等文集中也單獨列『連珠』一體,可以說,在古人的文體意識中,『連珠』是不同於賦的。但是綜觀近十幾年的賦學研究情況,我們發現學者多把『連珠』放在賦裏進行研究,例如程章燦先生認為連珠『是一篇精粹的微型賦,它短小的體制與對問、七體形成鮮明對照,他的精巧結構更值得我們注意』,『劉勰的賦論主要見於【文心雕龍】的【詮賦】、【雜文】兩篇,雜文中論及的對問、七體、連珠三種,實為賦的旁衍,所謂貌異而心同,應算在賦的範圍內』(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另一種看法則認為『連珠』與駢文一致,王瑤先生在【徐庾與駢體】一文中指出『從連珠的文字組織看來,就是簡潔的駢文,習作連珠是文士間普遍的現象。……這種說理方式的起源是很早的,後來逐漸為文人所用,如揚雄、班固等,便成了駢體的濫觴,到了駢文成立以後,這便成了屬文的初步練習,好像現在練習造句一樣』。(王瑤【中古文學論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莫道才先生更認為:『(駢文)最早的名稱應是連珠』,『連珠是駢文的初始形態,或稱准駢文形態,可以說連珠是駢文的乳名。』(莫道才【駢文通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那麼,怎樣看待賦、駢文和連珠的關係呢?
  
  1.連珠與賦
  周振甫【文心雕龍注釋】認為:『對問、七體、連珠,實際都是辭賦。』許多學者把連珠歸為賦類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二者文體特徵相似。【文選】卷五五選陸機【演連珠】五十首,李善注引晉代傅玄【敘連珠】曰:『所謂連珠者,興於漢章帝之世,班固、賈逵、傅毅三子,受詔作之。……其文體,辭麗而言約,不指說事情,必假喻以達其旨,而覽者微悟,合乎古詩諷興之義,欲使歷歷如貫珠,易看而可悅,故謂之連珠。』(蕭統【文選】,中華書局,1997年)傅玄這段話重點說明『連珠』產生的時間以及它的文體特徵,即『興於漢章之世』,『辭麗而言約,不指說事情,必假喻以達其旨』,『合乎古詩諷興之義』,也就是說連珠要有華麗而精煉的語言,運用比喻的手段,達到古詩溫婉的諷諫目的,而這一點與漢大賦極為相似,因為典型的漢大賦的寫作皆以華麗的語言,通過鋪張、比喻、排比等手法達到微諷的目的,就這一點來說,把『連珠』歸為賦體似乎亦無不可。
  但是,就連珠的體式來看,其與賦的差別還是很明顯的,連珠並沒有漢大賦那樣的鋪張揚厲、體物寫志的特性,也無抒情小賦的述志抒情的特徵;在表現諷諫的意義上,『連珠』不是勸百諷一,而是較為直接;儘管多用喻體,但也常常將比喻義與本意直接闡明;儘管也用鋪排的手法,但體式較小,多由前提推導出一個結論,一般僅用兩聯,言簡意賅。如陸機【演連珠】:『臣聞利眼臨雲不能垂照,朗璞蒙垢不能吐暉,是以明哲之君時有蔽壅之累,俊G8156V臣屢抱後時之悲。』『臣聞因雲灑潤則芳澤易流,乘風載響則音徽自遠,是以德教俟物而濟,榮名緣時而顯。』這兩首的體式均為前二句為喻體、前提,推導出後二句的本體和結論,簡單明了。因此,無論從其體式上還是寫作技巧上看,『連珠』都不是賦,至多只能說『連珠』具備了賦的部分特質。這一點與『七體』和『對問』不同,『七體』中的代表作品【七發】恰恰是漢大賦的定體之作,而『對問』的體式和創作手段無疑也是漢賦常用的,因此把『七體』和『對問』歸為賦體更加合適,而將『連珠』歸為賦體就牽強得多。
  第二,『連珠』體的文體淵源問題也是導致把連珠體歸為賦類的主要原因。關於賦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一就是源於先秦的隱語,【漢書•藝文志】『詩賦略』中有荀賦、雜賦、屈賦、陸賈賦,其中荀賦中的五篇【禮】、【知】、【雲】、【蠶】、【箴】,從實質上看就是隱語,劉勰【文心雕龍•諧隱】說:『荀卿【蠶】賦,已兆其體。』從現存片言隻語中可以看到其形式類似謎語。在雜賦中有十八篇隱書,劉勰認為即是隱語列入雜賦之中。也就是說在劉勰之前,隱語是屬於賦體的,這些隱語是『義欲婉而正,辭欲隱而顯』,其使人自悟的性質和我們今天看到的連珠的性質是相同的,於是有的學者就認為『連珠起源於隱語』(崔紅軍【連珠文體探源】,鄭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因此,連珠和賦有了一個共同的源頭。朱光潛先生認為『賦即源於隱』(朱光潛【詩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這也是後人將連珠歸為賦體的一個重要原因。
  然而,連珠與隱語的差別較大。綜觀隱語的體式,我們發現古老的隱語更近似今天的謎語,而且多只有謎面,從謎面來看往往令人費解。『謎者也,回互其辭,使昏迷也。或體目文字,或圖象品物,纖巧以弄思,淺察以玄辭』(【文心雕龍•諧隱】)。例如【世說新語•捷悟篇】:『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修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後楊修解作「絕妙好辭」。』顯然,這種猜謎語式的文字令人費解,這種體式與連珠體前半部為前提,後半部為結論的顯豁表達截然不同。儘管二者都是『義欲婉而正,辭欲隱而顯』,但是,不能認為『連珠』就來源於隱語。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連珠是不同於賦的,儘管二者有許多相似之處。
  
  2.連珠與駢文
  從我們現在見到的連珠的體式來看,比較成熟的作品出現在漢魏南北朝時期,其外在的形式已趨向四六對偶,如陸機【演連珠】:『臣聞日薄星回,穹天所以紀物;山盈川沖,后土所以播氣,五行錯而致用,四時違而成歲。是以百官恪居,以赴八音之離;明君執契,以要克諧之會。』此章連珠,四六句式相雜,由日、月、天、地、四季變化有序,於是萬物和順,推理出君臣恪盡職守則天下平和的結論,多用比喻,語言簡潔。沈約【注制旨連珠表】中稱:『辭句連續,互相發明,若珠之結排也。』(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徐師曾認為連珠『其體輾轉,或二或三,皆駢偶有韻。故工於此者,必使義明而詞淨,事圓而音澤,磊磊自轉,乃可稱珠』(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這一點與駢文頗為相似,駢文的一般特徵是:四六句式雜用,講究對偶、平仄、押韻、運用典故等,因此,清代李兆洛【駢體文鈔】把駢文分為3門31類,連珠被歸為『緣情托興之作』一門。
  『連珠』確有與駢文相似的因素,而且它們都興盛於六朝時期,但是同成熟的駢文相比較,『連珠』藻飾用典的程度較低,儘管趨向四六、對偶,但是由於其篇幅體制小,一般是兩聯,並且四六、對偶也不是連珠所必須有的。如漢代班固【擬連珠】曰:『臣聞公輸愛其斧,故能妙其巧,明主貴其士,故能成其治。』『臣聞良匠度其材而成大廈,明主器其士而建功業。』如果說二者之間有一點關係的話,也只能說『連珠』含有駢文的部分特質,是駢文發展的前奏,或者說『連珠』的體制曾影響了駢文。
  
 樓主| 南丘 發表於 2012-6-9 17:31 | 顯示全部樓層
  總之,從連珠體的結構、體式、用語等方面來看,兼有賦和駢文的部分特點,但是,從嚴格的文體分類的角度來看,我們不能把它簡單地歸入賦和駢文中。筆者認為,由於連珠體自身的獨特性,劉勰將之歸入『雜文』類是比較合適的,或者單列『連珠』一體,把它作為一種古老而式微的文體樣式存在於研究者的視野中會更好。
  
  二、連珠體的起源與定體
  
  關於連珠體的起源問題大致有三種說法。第一,起源於【韓非子】說。【北史•李先傳】:『(魏帝)俄而召先讀韓子連珠論二十二篇。』章學誠也認為內外【儲說】是連珠體的源頭:『韓非【儲說】,比事征偶,【連珠】之所肇也。』(葉瑛【文史通義校注】,中華書局,1994年)清代的李兆洛明確指出:『此體(連珠)仿於韓非之內外【儲說】,淮南之【說山】。』(【駢體文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而實際怎麼樣呢?通過考察,我們發現,儘管【儲說】等篇多用比喻乃至寓言來說理,但是並不符合短小精悍、言簡義明、講究對偶的文體特點,而這恰恰是連珠區別於其他文體的關鍵。在先秦典籍中的【老子】、【論語】、【莊子】、【荀子】等諸子書中也用大量的比喻、寓言來說明事理,則它們也可以算做連珠的源頭了。因此,也不能說連珠僅來源於【韓非子】。
  第二,興於漢章帝之世說。傅玄【敘連珠】『所謂連珠者,興於漢章帝之世,班固、賈逵、傅毅三子,受詔作之。而蔡邕、張華之徒又廣焉。』通過檢索比較,我們可以發現,班固、賈逵、傅毅均有連珠作品,歐陽詢【藝文類聚】卷五七輯揚雄連珠兩首,班固連珠五首,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輯賈逵連珠一首,【後漢書•傅毅傳】有明確記載毅作有連珠。揚雄,公元前53―公元28年,生當西漢,其卒年比東漢章帝時期(公元76―88年)要早幾十年,比班固、賈逵、傅毅也早,這樣,『興於漢章帝之世,班固、賈逵、傅毅三子,受詔作之』之說便不攻自破。
  第三,揚雄首創說。【文心雕龍•雜文】:『揚雄覃思文閣,業深綜述,碎文F語,肇為連珠,其辭雖小而明潤矣。』沈約也持同樣的觀點,其【注制旨連珠表】曰:『竊聞連珠之作,始自子云。』從現存的資料來看,連珠體的創作在漢魏六朝時較為繁榮。【全漢文】卷五三收揚雄連珠三首,其一為:『臣聞明君取士,貴拔眾之所遺,忠臣薦善,不廢格而所排,是以岩穴無隱,而側陋章顯也。』從體式而言,它同連珠的代表作品陸機的【演連珠】大體相當,因此,可以說揚雄的連珠創作是我們可以看到的最早的作品,所以說揚雄『肇為連珠』還是可信的。但是,任何一種文體的形成都有一個萌芽、定型、發展、消亡的過程,我們今天看到的連珠體是定型的,其呈現的特點也是定型時的文體特點,揚雄的創作並不是源頭,而是連珠體發展到成熟期的定體之作。
  那麼,連珠體的最早起源到底在哪裏呢?筆者認為連珠體萌芽於先秦諸子文章中,是先秦諸子及遊說之士善辯與善喻傳統相結合的產物。從先秦的典籍中我們可以看到,先秦時期有着豐富的善喻傳統和論辯經驗,諸子們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在遊說和論辯時,他們常常以生動鮮明的語言,運用大量的寓言、譬喻、排比等文學手段,以及邏輯推理的手法來表達抽象的道理,寓抽象的理念於具體鮮明的形象之中,造成一種委曲而又顯豁的表達效果,這比直接抽象的議論更容易讓人接受。於是我們閱讀先秦作品,從【論語】、【孟子】、【莊子】到【韓非子】、【荀子】,無窮無盡的譬喻,大量的演繹與推理的運用,構成了先秦諸子散文雄辯多姿的藝術特色。如【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用『積土』和『積水』的道理來說明人只要不斷做好事,就能形成高尚的道德。【論語•為政】:『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以北辰常居其所而不移,故眾星共尊之,以喻人君為政以德,無為清靜,眾人共尊之。【墨子•兼愛】:『聖人以治無下為事者,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譬之如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費能治。』用治病要知道病之所起說明治天下也要知道亂之所起的道理。【老子】章六六以江海能匯百流是由於身處下游為喻,說明聖人要想統治人民,必須用自己的言辭向人民表示謙下,要想領導人民,必須把自己擺在人民的後面的道理。這種用比喻說理、推理的方式及整齊、趨向對仗的句式與後世的『連珠』頗為相似。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連珠萌芽於先秦的諸子散文,是其論辯經驗與譬喻傳統的結合。後世論者關於其起源於隱語、賦的觀點,或是片面的,或只是說明其流而不是源。正是由於先秦時期譬喻說理、推理論述的傳統為後世所繼承,到了漢代,先秦論辯縱橫的生存土壤已經不存在了,但是身為人臣的地位又決定其諷諫時不能直刺君過,於是先秦時期的比喻、推理的論辯傳統便衍生出新的文體,連珠就是其一,揚雄的連珠即是代表。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隨着駢文的興起,其語言開始趨向駢偶化,但其明了的表達方式,其曲諫的意義卻始終如一,其饒有意味的形式也得到了歷代文人的關注,故而創作連綿不絕。
  【文心雕龍•雜文】曰:『自連珠以下,擬者間出,杜篤、賈逵之輩,劉珍、潘勖之輩,欲穿明珠,多冠魚目。可謂壽陵匍匐,非復邯鄲學步,裏丑捧心,不關西施之顰矣。』明代吳訥說:『大抵連珠之文……自士衡後,作者蓋鮮。』(吳訥【文章辨體序說】,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事實上,揚雄之後,連珠的創作儘管不像詩文那樣的繁盛,但創作一直未中斷,杜篤、賈逵、劉珍的連珠之作多亡佚,只留下斷章殘句,潘勖的連珠【藝文類聚】卷五七有錄。除此之外,漢代傅毅、服虔、韓說等人皆有創作,【後漢┦•儒林•服虔傳】:『所著賦、碑、誄、書記、連珠、九憤,凡十餘篇。』【後漢書•方術•韓說傳】:『舉孝廉,與議郎蔡邕友善,數陳災眚及秦賦、頌、連珠。』【南史•文學•丘遲傳】:『待詔文德殿,時高祖著連珠,詔群臣繼作者數十人,遲文最美。』【隋書•經籍志四】載:黃芳【引連珠】一卷,梁武帝【連珠】一卷(沈約注),梁武帝【制旨連珠】十卷(梁邵陵王綸注、陸緬注),謝靈運撰【連珠集】五卷,陳證撰【連珠】十五卷,陸機撰【連珠】一卷(何承天注)。可見漢魏六朝時期,連珠創作之興盛。【千頃堂書目】載:連珠集一卷,集班固至劉基、宋濂十人之作。直到清代中葉,洪亮吉還著有連珠三十二首。總體上可以看出:連珠興盛於漢魏六朝,弱於唐宋,復興於明清,這主要是因為魏晉六朝時期是文人的自覺時期,『連珠』這種短小而富有文采,既有邏輯性又有文學性,合於諷諫意義的文體,自然成為文人們時時關注的目標,於是創作、仿作之文時時出現。到了唐宋時期隨着古文運動的興起,詩歌藝術的全面成熟,人們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散文、詩歌的創作,連珠體因其短小的體制,既不能透徹地說理,也不能淋漓盡致地抒情;既不能作為文人議政的工具,也不能滿足文人逞才的願望,其衰落也就理所當然了。到了明清時期,隨着駢文的復興,其創作又呈現上升的趨勢,但是,這只是因為文人們在寫作駢文時往往從連珠對句入手。但正是由於此,這種古老的文體才不至於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中文系)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