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43|回覆: 1

[文學研究] 第四講 懷古詠史詞(下)

[複製連結]
家鄰 發表於 2012-6-9 17: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者: 王兆鵬

  上一次開始講新的類型――懷古詠史詞。我們誦讀、品賞了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關於這首詞寫作的背景,大家知道,蘇東坡這首詞是在黃州寫的,他是因爲烏台詩案而貶謫到黃州的,我們要了解這個創作的背景。蘇東坡在這之前是在浙江湖州當太守,相當於湖州的市委書記,那也是人上人啊,而且還是文壇領袖。如今卻變成了階下囚,人生是倒霉透頂了。蘇軾曾經題寫自畫像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意思是說:俺這一輩子幹了哪些偉大的、驚天動地的事業?只有三件事:先貶到黃州,然後貶到廣東的惠州,最後貶到了海南島的儋州。貶謫黃州,是他人生第一次最沉重的打擊,是他心頭永遠抹不去的傷痛。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失落的痛苦、被剝奪的痛苦。蘇軾過去那些地位、那些榮譽,這時候統統都被剝奪掉了。他有強大的心理反差,所以這個時候他非常地失意。他這樣烘托周瑜,實際上是爲了反襯自己人生的不得意。周瑜『雄姿英發』,人長得帥氣,又有才氣,文武雙全,又建立了豐功偉業,人生的好事美事被他一人占全了。『羽扇綸巾』,『羽扇』,搖著鵝毛扇,『綸巾』是一副儒生打扮,那個時候沒有著戎裝,不是穿著鎧甲,『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談笑之間,輕輕鬆鬆地,就把曹操的幾十萬大軍給搞定了,把他的戰船燒得個灰飛煙滅。人生有這麼一次輝煌,就足夠了,蘇東坡好生羨慕啊!所以他說,神遊故國,應笑我多情,華發早生。周瑜說,東坡居士,年紀也不大嘛,你怎麼頭髮早早地就花白了呢!東坡想到周瑜一定會嘲笑自己,其實是他的自嘲,也是一種苦笑。他想到了人生如夢,『早生華髮』怎麼會跟人生如夢聯繫在一起?人生苦短,他很想能夠像周瑜那樣有所作爲,能夠創造一次人生的輝煌,可惜四十多歲了,身遭貶謫,何時能夠脫離這樣一種政治的困境?他看不到出路,不知道何日能夠解脫,所以他特別悲哀。一個是他政治上受挫折打擊,本來就讓他悲哀了;第二個呢,他想去建功立業,創造輝煌,現在已經四十多歲了,來日苦短,人生很短暫,這是兩層悲哀。
  那麼『人生如夢』怎麼理解呢?人生如夢也包含著三層含義。第一層是人生像夢一樣短暫,這表現出一種生命本體的憂患。我說王安石的詩、王安石的詞是政治家的詩、政治家的詞。他的詞充滿了政治家對社會的思考,對社會前途命運的思考;而蘇軾是一個哲人,他的詩、他的詞充滿對個體命運的思考。政治家王安石關注的是社會,蘇軾關注的是個體生命,關注的是個體人生。人生短暫,這一點在【前赤壁賦》裡也有表現:『羨長江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第二層呢?是說人生命運像夢一樣變化莫測,命運具有多變性、虛幻性。第三層,說人生像夢一樣,不能夠主宰、把握自己的命運。這也是他在【臨江仙】詞裡說的,『長恨此身非我有』,自己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這在官場上尤其如此。像我們現在,命運應該說是由我們自己主宰的,但從絕對意義上講,你的命運也不是由你主宰的。
  那面對『人生如夢』,應該怎麼辦呢?蘇軾這裡說得很含混:『一尊還酹江月。』他拿了一杯酒往那一灑,祭奠江月。也許他暗暗地說,像阿Q那樣,一二十年以後,我蘇東坡還是一條好漢。蘇軾這裡的態度含混模糊,他有一點失意,又有一點不甘心,他沒有絕望,骨子裡還有一種不服氣。蘇軾對人生非常樂觀,他早就意識到人生的悲歡離合、挫折磨難,就像月亮的圓缺一樣是不可避免的,他堅信總有一天會擺脫這些挫折和磨難。所以這個『酹』還帶有一點不服氣的意思:『我總有一天能夠跳出來!』
  蘇軾給人最大的啟示是:他總是樂觀地面對人生,含笑著面對人生。這首詞雖然是懷古,但是也曲折地表達了他的一種人生態度。在一般人看來,『人生如夢』是多麼消極啊!其實『人生如夢』本身並不消極,意識到『人生如夢』時,採取一種什麼樣的態度,才有積極與消極之分。有人覺得『人生如夢』,就要及時行樂;另一種態度是,既然人生苦短,就要及時地建功立業。我覺得,蘇軾這裡沒有沉淪,還有上進心。爲什麼呢?如果他真正死心、真正絕望,他就不會羨慕周瑜了,也許想都不會想周瑜。既然他那樣羨慕周瑜,骨子裡是希望能像周瑜那樣,去實現個體對社會的責任,實現人生的社會價值。我想這首詞有兩點啟示:第一點是面對人生的挫折,我們要樂觀,要有一種信念――對生命的信念,任何時候都不能喪失這一點。第二點就是無論是在什麼困境中,總要懷抱一種理想,總想著要履行個體對社會的一種責任。蘇軾雖然更多地關注個體人生的命運,但同時他也沒有忘記個體對社會的責任。
  我們下面再看兩首赤壁詞。我有意把三首詞進行比較:同樣是懷古,如何寫?下面這首詞是南宋戴復古的【滿江紅】。無論就它的知名度而言,還是就它的藝術精巧度而言,確實比蘇軾的【赤壁懷古】稍遜一籌,要差一個檔次。
  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旁、楊柳爲誰春,搖金縷。
  假如沒有前面蘇東坡的赤壁懷古詞,那這首詞也算是寫得很好的了。但是有了東坡詞,這一比啊,就比出它的差距來了。這首詞是『入手擒題』,一開始就正面點題,用了兩句十一個字說明『赤壁懷古』之意,雖然很老實,但是不免顯得有點笨拙,有點浪費筆墨。題目已經交待懷古了,還要你在詞中說什麼懷古呢?就沒有必要再說『懷古』了嘛。人家蘇東坡那裡,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寫景當中就把讀者的思路引向了千年的歷史。『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他怎麼來寫周郎呢?前面已經有蘇東坡的『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蘇軾寫戰爭場面只用了一句『檣櫓灰飛煙滅』,他濃墨重彩描繪的是周瑜的形象,是周瑜人生的得意。戴復古這裡呢,他只是寫這一場戰爭:當時年少的周郎,『氣吞區宇』,就像辛稼軒寫的『氣吞萬里如虎』。他指揮萬騎臨江,他的將士像貔虎一樣,個個勇猛異常。『貔』是一種勇猛的野獸,這是寫周郎、寫東吳大軍的氣勢。『千艘列炬魚龍怒』,千艘戰船都在燃燒著火把,以至於江裡頭的魚龍都爲之驚怒。這是寫兩軍對壘的場景,用了一句比較精彩的對偶句,來寫當時兩軍對壘的情形,也有特點。『卷長波』三個字有氣勢,好像把江水倒掛起來一樣,把曹操圍困在那裡。可惜這些場景都沒了,『今如許』,今天的赤壁是如此的冷清。
  他這樣懷古是什麼用意?戴復古是南宋後期詞人。這個時候,整個社會是苟且偷安,他想爲什麼現實中再也見不到像周瑜這樣的領袖人物呢?我們南宋爲什麼就很難出現和金人決鬥的場面呢?他在這裡有意突出當年赤壁大戰的輝煌,他突出的不是人,而是周瑜大戰的場面,這裡也蘊藏著一種對現實的痛苦,一種感慨,覺得這樣的場面南宋已經不復可見了。『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這四句比較鋪張浪費,說的只是一個意思,就是赤壁。『覽遺蹤』,說登覽遺蹤故跡,比讀史書上的材料更加讓人感慨。到了赤壁這個地方,好像腦海當中再現出當時的歷史情景,也更增加了對現實的感傷。想到『幾度東風吹世換』,滄海桑田,可惜當時那樣的歷史場景已經不見了,當時『氣吞區宇』的人物已經不見了。見不到那樣的人,見不到那樣的事,『問道旁、楊柳爲誰春,搖金縷』。『金縷』,是指初生的柳葉。楊柳倒還展現出絲絲生機,而現實卻是死氣沉沉,楊柳爲誰搖曳爲誰綠?在這種現實政治環境中,誰還有心情去欣賞枝頭的金縷啊!心情沉重,一至如斯!
  戴復古這首詞,不是表現的對歷史、人生的思考,而是對當時朝廷無能和社會現實的一種感慨。這種感慨是我們揣摸出來的,不是字面上表現出來的。這首詞,清代【四庫全書總目・石屏詞提要】評價比較高,說:『赤壁懷古【滿江紅】一闋,則豪情壯采,實不減於軾。』但是我覺得這首詞的『壯采』還是『減於軾』的,比蘇軾赤壁懷古詞還是要差一點。順便說明一下,【石屏詞】是戴復古的詞集。
  
 樓主| 家鄰 發表於 2012-6-9 17:28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們再來看辛稼軒的一首赤壁詞。稼軒這首詞很難說是名作,在辛稼軒的作品中,原是不太起眼的一首,藝術水平也很一般,我是爲了比較,才把它提出來,以便比較在不同的環境之下,詩人不同的心態,不同的表達方式。和平時代的蘇東坡,借周瑜來表達自己人生的失意。戰亂之後的戴復古,表達的是一種對社會現實的反諷,一種隱隱約約的不滿。而作爲英雄的辛稼軒,又想到了什麼呢?看看他的【霜天曉角】所唱:
  雪堂遷客。不得文章力。賦寫曹劉興廢,千古事、泯陳跡。望中磯岸赤。直下江濤白。半夜一聲長嘯,悲天地、爲予窄。
  這也是一首押入聲韻的詞。他首先感慨蘇東坡的不幸。『雪堂』是蘇東坡在黃州居住的地方,蘇軾有文才,貶謫到此地,寫了著名的前後【赤壁賦】,寫了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可是他沒有得到文章的好處,文章沒有改變他的悲劇命運。他爲蘇東坡感到遺憾,也在爲他鳴不平。古人常說『儒冠誤我』,蘇軾如此天才,都沒有辦法改變他遷客的命運,怎能不讓人感慨?他『賦寫曹劉興廢』,【赤壁賦》裡頭不是寫曹操『橫槊賦詩,舳艫千里,而今安在哉』嗎?當年是何等的氣勢,如今呢?千古以前的事,沒了。『泯陳跡』,陳跡消失了。稼軒面對赤壁,倒沒有正面地去寫曹操、寫周瑜。辛稼軒是英雄,英雄崇拜英雄,他心目中的英雄是曹操和劉備,那個時候還沒有小說【三國演義】,只有【三國志】,曹操在辛稼軒的心目中是英雄,曾經說『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所以他這裡沒有貶義,只是說歷史的興廢,曾經有兩位輝煌的人物決鬥過,最後也沒留下什麼痕跡。辛稼軒好像沒有到過赤壁,請注意,詞中寫的是『望中磯岸赤』,好像是在江對岸,在我的老家鄂州寫的。
  『半夜一聲長嘯』,就像岳飛的『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一樣,這一聲長嘯,是如此震撼人心:『悲天地、爲予窄。』天地是如此之寬,卻沒有我施展才華、沒有我請纓之地。這可以說是英雄的怒吼,是英雄的長嘯。這一嘯,突現出稼軒的英雄本色。我們看看古人類似這樣的詩句。唐代孟郊有一首詩,叫【贈崔純亮別】:『食薺腸亦苦』,薺本來是甜的,但是吃起來腸子都是苦的,吃甜的都苦,可見他的生活沒有一絲快樂。『強歌聲無歡』,聽歌嘛,聽再動聽的流行歌曲,也不痛快,耳朵里仿佛都是噪音。『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出門就是絆腳石,誰說天地寬闊呀?孟郊這人一生倒霉,所以有這種心態。李白的【行路難】寫來氣勢就不一樣了:『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世間的道路像青天一樣寬廣,可就是沒有我李白的出路!他也是表現人生的失意,但寫得有氣勢。記得北京大學的林庚先生在談到『盛唐氣象』時說過,人家李白即使表現痛苦、表現不滿,都很有氣勢,不像宋人那麼感傷,『淒悽慘慘戚戚』的。這是從另外一個層面來比較,說的是盛唐詩人富有豪邁的氣概。中唐白居易的詩則說『無事日月長,不羈天地闊』,白居易表現的是悠閒的心境。沒事的時候,你覺得日月很長,日子很好過,很悠閒。『不羈』,心中沒有苦惱,沒有羈絆,你就覺得天寬地闊,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辛稼軒這個『悲天地,爲予窄』,反映的是在那個苦悶壓抑的時代裡,英雄找不到出路的悲哀。這是個體英雄的悲劇,更是時代、社會的悲劇。辛稼軒這一句,跟李白的『大道如青天』有一拼。上面講的是幾首懷古詞,下面再講兩首詠史詞。詠史是直接對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來談感受,常常是借古人的事來說自己的事,有的是正說,有的是反說。且看王安石的【浪淘沙令】,這是唐宋詞史上比較早的一首詠史詞:
  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一爲釣叟一耕傭。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湯武偶相逢。風虎雲龍。興王只在笑談中。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
  前面我們說過,詠史詞是不寫景的,這首詞就是如此,直接發議論,談歷史。這裡王安石是借歷史人物來說自己人生的不得志。伊尹、呂尚,這兩個老頭啊,經歷了人生的得意和失意。古人的『窮』和『貧』是有區別的。『貧』是指經濟上的貧困,『窮』是政治上的不得意。這兩個人,窮通榮辱都經歷了。早年不得意的時候,姜太公呂尚在幹什麼呢?成天釣魚,等待機會。而伊尹呢,是傭耕,給別人打長工,當打工仔。後來是因爲商湯王做夢,才發現了伊尹這麼個賢能之人。『若使當時身不遇』,假如這兩個老頭沒碰到那兩位英明的君主,誰知道他倆是英雄啊?到老死都是兩個窮老頭!『湯武偶相逢』,伊尹偶然碰到了商湯王,呂尚碰到了周武王,才能夠『風虎雲龍』。雲從龍,風從虎,原是一個卦辭,這裡指君臣遇合,賢相碰到了聖君,所以他們建立了偉大的功業。『興王只在笑談中』,楊慎寫的彈詞,就是【三國演義】主題曲,有一兩句好像是受這句的影響。『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是什麼意思啊?王安石說這兩個老頭之所以得意,之所以建立功業,是因爲他們碰到了兩個英明的君主。我王安石怎麼那麼倒霉啊?我也是英雄啊!可是我現在就沒這樣的好運氣。假如我能碰上商湯王、周武王這樣的人,談笑之間,我也能夠『興王』。當然後來他就碰上了宋神宗,也幹了一番大事業。列寧曾說王安石是中國十二世紀最偉大的改革家呢。這首詞表面上是詠史,實際上毋寧說是言志抒懷,寫他的人生理想。
  我們再看辛稼軒的【卜算子】詞,也是借古人的酒杯澆自己的塊壘。借古人的失意,說自己的不得意: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李蔡爲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芸草去陳根,筧竹添新瓦。萬一朝家舉力田,捨我其誰也。
  這是一首幽默詞,也是一首詠史詞。李廣李將軍,千年以來也就難得這麼一個,他可以『奪得胡兒馬』,多有本事!受傷被俘了以後,他從綁縛的繩網裡跳出來,搶走胡兒的馬逃脫了。【史記・李將軍列傳》裡記載有這個情節。可是『李蔡爲人在下中』,李蔡的能力才幹只是下中等,『卻是封侯者』。『者』,應讀zhǎ,以便押韻。『千古李將軍』沒有封侯,而李蔡的智商、本事遠不如李廣,卻封了侯。不著一字議論,不平之氣自在其中。本是應該騎戰馬、揮舞大刀長槍在戰場上指揮殺敵的英雄辛棄疾,命運又如何呢?卻在田間地頭拿著鋤頭除草,在家裡砍竹子做引水管,幹著農夫工匠的活計。『筧竹添新瓦』的『筧竹』,是把竹子中間打通,從山泉里引下水來,做成像現在的自來水管似的。筧,這裡用作動詞。沒別的事干,要麼是除草,要麼是劈竹子。『萬一朝家舉力田』,將來朝家舉行種田考試比賽,俺倒是可以去奪個頭名狀元。辛稼軒這是苦笑,是自嘲。一代英雄,『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取東家種樹書』,渾身的本事沒地方用。本來是想當國防部長、當軍委主席的,好指揮軍隊去收復中原失地,實現國家的統一,現在卻只能像農民一樣,鋤鋤雜草,砍砍竹子,這是多麼可悲可嘆的英雄悲劇!辛稼軒借『千古李將軍』的不遇來抒發自己人生失意的感慨,同時也說明,像我這樣不得意的英雄,自古有之。管他呢,過一天算一天吧。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