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58|回覆: 0

[漢語詞典] 漢字形體的演變及其對字源的否定(2)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12-6-2 00: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漢字網
真書,又叫『今隸』、『楷書』、『正書』。真書始於東漢,系以隸字作楷法,省改波磔,增加鈎而成;形成於魏晉,魏代鍾繇、晉代王羲之改變體勢,備盡法度,遂使真書脫胎於漢隸,後來居上,一躍而成為正體;盛行於唐代,唐人書法皆講究字體結構,精求形貌,妙品迭出,百花齊放。歐、虞、褚、李、顏、柳等各自成家,蔚為大觀,以致被後人一直視為學習真書的正規風範。
真書是隸書的進一步規整,或者說是今文的定型化。它是在隸書和『隸書之捷』章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繼承了隸書和章草的優點,糾正了隸書之難寫和章草之難識的不足。從中改變了隸書的筆勢,並適當加以簡化,使之成為形體方正,橫平豎直,筆劃清楚,準確易識,便於書寫的『楷模』字體。真書從魏晉以來成為通用正體,一直沿用至今日。
以上綜述了漢字形體的演變過程,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漢字是從新舊形體演變的矛盾衝突中發展起來的。其發展動力是以求書寫之迅速,發展的傾向是由繁趨簡。而由繁趨簡必然要損壞字源,因此漢字形體的演變過程也就是對字源的否定過程。恩格斯說:『在辯證法中,否定不是簡單地說不,或宣布某一事物的不存在,或用任何一種方法把它消滅。』(【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181頁)在此對字源的否定,是漢字內部的否定因素髮展的結果,是舊質向新質的飛躍,是揚棄。因為在漢字形體演變過程中,對字源的否定是從量變到質變的,所以,漢字形體的演變與字源的差異必然越來越大。而只有正確地認識這種差異,才能正確地理解文字的構形和本義。
首先,古文字從未定型期向定型期的演化,使古文字的圖畫成分減弱,符號成分增強。雖然提高了書寫速度,但是定型後的古文字與字源出現了明顯的差異,致使有些小篆從其構形上已經無法辨認出其本義。我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儘管作者許慎學識淵博,『五經無雙』,又博訪通人,治學態度嚴謹,然而由於他沒有看到未定型期的甲骨文和金文,只能根據在形體上發生了很大變化的定型期的小篆和初步定型期的籀文來分析字形,難免把一些字的本義解釋錯了。
例一:已,【說文】:『巳,已也,四月陽氣已出,陰氣已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巳為蛇。象形。』
【漢語大字典】:『甲文、金文已字形又與子同,象胎兒。』
例二:為,【說文】:『為,母猴也,其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為母猴形。』
羅振玉【增訂殷墟書契考釋】:『案:(為)從爪,從象,絕不見母猴之狀,卜辭作於牽象形……意古者役象以助勞,其事或尚在服牛乘馬以前。』
例三:臣,【說文】:『臣,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臣,『(甲金文)均象一豎目之形。人首俯則目豎,所以「象屈服之形」者,殆以此也。』
以上字例可見,許慎之所以將其本義解釋錯了,主要是他沒有看到未定型期的古文。如果他看到了未定型期的古文,這些矛盾就會迎刃而解。因為未定型期的古文,歸法自然,近於圖畫,視而可識,望文生義,是比較好理解的。這充分說明了,古文字從未定型期向定型期的演化過程中,出現了與字源明顯的差異。如果對這些差異不加以分析,不去追蹤溯源,弄清其來龍去脈,而斷然顧形思義,勢必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其次,篆隸之變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隸書是今文之始,真書是今文的定型化。漢字經過隸變,形體和本質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清・胡秉虛【說文管見】:『隸書興而字一大變,故經典用字有與篆文大異者。』隸書徹底改變了古文字那種參照實物構形的被動局面,從中由造字時的畫形會意改變成了筆劃態勢,降低了漢字的繁難程度,提高了書寫速度。這是漢字歷史上一次空前的大簡化,也是漢字歷史上否定字源最深刻的一次。
例一:同化,篆異而隸同。(1)『有朗』中的『月』篆字為『月』,『朝服』中的『月』篆字為『舟』,『骨膿』中的『月』篆字為『肉』,而隸變皆為『月』。(2)篆字『然』下的火苗,『馬』的四條腿,『魚』的尾巴,『鳥』的兩腳,隸變皆為『…』(四點水)。(3)『春泰奉秦奏』它們的上部在篆字中皆然不同,隸變統一為『 』(春字頭)。
例二:異化,篆同而隸異。(1)心,『性恨』(在左)、『恭慕』(在下)、『志意』(在下),而在篆字中皆為『心』形。(2)人,『保仁』(在左)、『負色』(在上)、『臥咎』(在右)、『飾飭』(在右上),而在篆字中皆為『人』形。
例三:訛化,以訛傳訛,刃非成是。(1)前,篆字為『從止舟上』(【說文】),隸變為『前。』(2)要,篆字為『身中也,象人要自臼之形』(【說文】),隸變為『要』。(3)曰,篆字上面不封口,隸變成扁日。
例四:位移。(1)『崩晃界壟攀翌』此隸變成為上下結構的,在篆字中原為左右結構。(2)『印峰魂裙稿愜』此隸變成為左右結構的,在篆字中原為上下結構。
例五:簡化,篆繁而隸簡。(1)阝,『郡鄰』(此在右篆字原為『邑』),『隘院』(此在左篆字原為『阜』)。(2)雷,篆字雨下三個田,隸變為一個田。塵,篆字土上三個鹿,隸變為一個鹿。(3)『蜂烽鋒』中的『狻弊字皆為『逢』,隸變為『狻薄
例六:繁化,篆簡而隸繁。(1)故意繁化,南唐・徐鍇【說文解字系傳】三十九卷:『隨意增益,妄施小巧,以異為博,以多為貴。』例如『書增減真隸,別為一格』的『板橋體』(清・牛應之【雨窗消息錄】)(2)類化變繁,雙音聯綿詞中的兩個字互相影響,產生的類化變繁。如篆字『鳳皇』而隸書為『鳳凰』。(3)異化變繁,由於假借反客為主,其本義異化為形聲字。如篆字『莫北要』隸書皆加義符為『暮背腰』。(4)義化變繁,即給假借字加義符,由假借字變成形聲字。如篆字『采辟』隸書加義符為『菜避』。
上述六例,其中繁化:第一種故意繁化屬於個別現象,後三種皆為形聲的產物。形聲屬於造字範疇,而不屬於隸變範疇。因此,繁化不影響漢字由繁趨簡的發展傾向。其中同化、異化、訛化、位移、簡化等則對古文字形體和結構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造,對字源進行徹底的否定,使古文字的象形性特徵基本喪失殆盡,趨於符號化,以致於有些字構形上未免有悖於『六書』。如此再一味按圖索驥,據形辨義,難免造成『馬頭人為長,人持十為斗,蟲者屈中也』(【說文】)的笑話。
最後,草書的特點是結構省簡,筆劃糾連,筆勢疾速,書寫方便。雖然它損正體之規矩,存字形之梗概,極大地破壞了字源,但是它筆畫簡捷,符合漢字由繁趨簡的發展傾向。所以它不僅起到了導變新體的歷史作用,而且是真書定型以來簡化漢字的有生力量。例如,山東掖縣雲峰山的魏碑刻石(刻於公元511年)中就出現了一些草書簡化字,宋元以來的刻本更多有草書簡化字,這些草書簡化字多與現今的簡化字相同或相近。毛澤東同志說:『作簡體字要多利用草體,找出簡化規律,作成基本形體,有規律地進行簡化』。(見【中國語文】1953年6月號)解放以來,通過對草體因勢利導,充分發揮其在簡化漢字中的極積作用,極大地簡化漢字形體,使現今許多簡化字是草書楷化,例如:『長東書為麥樂學辦實應蘭馬鳳』等,這些字無疑簡省了筆畫,提高了書寫速度,但是僅存字形之梗概,嚴重破壞了『六書』法則,否定了字源,已無法再據形辨義了。
歸根結蒂,漢字形體演變的過程,也就是對字源否定的過程。它不再象漢字產生時那樣體現『六書』的規律性,而是為追求書寫之迅速的實用性而不惜破壞『六書』的規律性,如同『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從而使漢字成為『不象形的象形字』。(作者:蕭甫春)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