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5|回覆: 0

[儒家學說] 【傅子】卷14正心詩解心正德正政正國正忠正仁理不失倫常正心自得皆得其所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9-20 21:47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傅子】卷14正心詩解心正德正政正國正忠正仁理不失倫常正心自得皆得其所
題文詩:
立德之本,尚乎正心,心正身正,身正而後,
左右,左右正而,後朝廷正,朝廷正而,
後國家正,國家正而,後天下正.天下不正,
修之國家,國家不正,修之朝廷,朝廷不正,
修之左右,左右不正,修之;身不正,
修之.所修彌近,所濟彌遠.禹湯罪己,
興也勃焉,正心之謂.,神明之主,
萬理之統,動不失正,天地可感,況於人乎?
況萬物乎?夫有正心,必有正德,以正德,
臨民猶如,樹表望影,不令而行.大雅云:
儀形文王,萬邦作孚.此之謂也.有邪心必,
有枉行以,枉行臨民,猶樹曲表,望其影直,
若乃身坐,廊廟內意,馳雲夢野,臨朝宰事,
情系曲房,之娛心與,體離情與,志乖形神,
且不相保,孰左右之,能正乎哉!忠正仁理,
存乎心則,萬品不失,其.禮度儀法,
存乎體則,遠邇內外,咸知所象.古大君子,
修身治人,先正其心,自得而已,能自得則,
無不得矣;苟自失則,無不失矣.無不得者,
治天下亦,有餘故否,保身,居正終年,
失其和,達則兼善,天下物無,不得其所.
無不失者,營妻不足,否則,是己非人,
禍逮乎身,達則縱情,用物而殃,及乎天下.
昔有虞氏,彈五弦琴,天下樂其,和自得也.
秦始皇築,長城之塞,為固禍機,發於左右,
者自失也.推心及人,四海蒙佑,文王其人.
推心以,慮用天下,左右不可,亡秦.
秦之,目玩傾城,之色天下,男女怨曠,
而不肯恤,耳淫亡國,之聲天下,小大哀怨,
而不知撫.意盈四海,之外口窮,天下之味,
宮室造天,而起萬國,為之,猶未足以,
逞欲唯不,推心況人.故視用人,如用草芥,
使用人如,用己,不得其性?古達治者,
知心為萬,事主動而,無節則亂,故先正心,
心正於內,而後動靜,不妄率先,天下而後,
天下履正,咸保其性,斯遠乎哉,求心而已.
心正情真,真情自神,真情精誠,誠通天人,
至得自得,自得心得,心正自得,至得至德.
卷14正心
題解:
本篇提出正心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大學】 上說: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 一是皆以修身為本。』而正心正是抓到了修身的根本。學人應銘記在心啊!
【原文】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280] ,心正而後身正,身正而後左右正,左右正而後朝廷正,朝廷正而後國家正,國家正而後天下正。故天下不正,修之國家,國家不正,修之朝廷,朝廷不正,修之左右,左右不正修之身,身不正修之心。所修彌[281] 近,而所濟彌遠。禹湯[282] 罪[283] 己,其興也勃焉,正心之謂也。心者,神明之主,萬理之統,動而不失正,天地可感,而況於人乎?況於萬物乎?夫有正心必有正德[284] ,以正德臨[285] 民,猶樹表[286] 望影,不令而行。大雅云:『儀形[287] 文王,萬邦[288] 作孚[289] 。』此之謂也。有邪心必有枉行,以枉行臨民,猶樹曲表而望其影之直,若乃身坐廊廟[290] 之內,意馳雲夢[291] 之野,臨朝宰[292] 事,情系曲房[293] 之娛,心與體離,情與志乖[294],形神且不相保,孰左右之能正乎哉!忠正[295] 仁理存乎心,則萬品不失其倫矣。禮度[296] 儀法存乎體,則遠邇內外,咸知所象矣。古之大君子,修身治人先正其心,自得而已矣,能自得,則無不得矣,苟自失,則無不失矣。無不得者,治天下有餘。故否則保身居正,終年不失其和,達則兼善[297] 天下,物無不得其所。
【注釋】
[289]作孚:信服,信從。
[290]廊廟:指朝廷。
[291]雲夢:亦作『雲瞢』。古藪澤名。【周禮. 夏官●職方氏】:『 正南日荊州,其山鎮曰衡山,其澤藪日雲瞢。』
鄭玄注:『 衡山在湘南,雲瞢在華容。』
[292]宰:掌管,治理。
[293]曲房:內室,密室。
[294]乖:背離,違背,不和諧。
[295]忠正:忠誠正直。
【譯文】
立德的根本是正心,心正之後才能身正。自身端正,身邊辦事的人才端正。身邊辦事的人端正,朝廷才端正。朝廷端正,國家才端正。國家端正,天下才端正。所以,天下不正就要整治國家,國家不正就要整治朝廷,朝廷不正就要整治身邊的臣子,臣子不正就要加強自身修養,自身不正就首先要正心。所整治的越切近,所成就的越遠大。夏禹、商湯常常檢討自己的錯誤,國家的興盛就很快,這是正心的結果。心是精神的主宰,是各種理念的統率。行為端正,可感天動地,何況人呢?何況萬物呢?心地端正就會有美德,以良好的品德君臨天下,就如樹立標竿觀望影子,無須命令,影子也會圍着移動。
【詩.大雅】說: 『取法於文王,則萬邦都會表示信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有邪惡之心,必有不正的行為。以不正之行君臨天下,就如同樹立的標竿彎曲,卻希望影子端直一樣( 是不可能的)。如果身在朝廷,心神卻飛向雲夢之野去遊樂,雖臨朝理事,情思卻不忘幽隱密室之中的娛樂,心神與形體相分離,感情與意志相違背,自己的形體與精神都不能保持一致,身邊的人怎能端正呢?忠誠、正直、仁愛、理義存在心中,則萬物萬事都不會失其倫常。禮義、制度、準則、法規體現於自身,那麼,無論遠近內外,都知道以其為榜樣。古代聖明君子,修身治天下,首先端正自己的思想,要求自身行事得當而己。能使自己行事得當,則其他事無所不當。如果自身有失誤,則會處處失誤。做事無不得當者,治理天下就力有所余。因此,時運不通時則保全自身、遵循正道,終年持守中和;得志時則兼濟天下,使萬眾各得其所。
【原文】

無不失者,營妻子[298] 不足。故否則是己非人,而禍逮[299] 乎其身,達則縱情用物[300] ,而殃及乎天下。昔者,有虞氏[301]彈五弦之琴[302] ,而天下樂其和者,自得也。秦始皇築長城之塞以為固,禍機發於左右者,自失也。夫推心以及人,而四海蒙其佑,則文王其人也。不推心以慮用天下,則左右不可保,亡秦是也。秦之虣[303] 君,目玩傾城之色,天下男女怨曠[304] 而不肯恤也,耳淫亡國之聲,天下小大哀怨而不知撫也。意盈四海之外,口窮天下之味,宮室造天而起,萬國為之瘁[305] ,猶未足以逞其欲,唯不推心以況[306] 人。故視用人如用草芥,使用人如用己,惡有不得其性者乎。古之達治[307] 者,知心為萬事主,動而無節則亂,故先正其心,其心正於內,而後動靜不妄,以率先天下,而後天下履正[308] ,而咸保其性也,斯遠乎哉,求之心而已矣。
【注釋】
[301]有虞氏:虞舜。
[302]五弦之琴:相傳為舜發明的樂器,有宮、商、角、征、羽五根弦。
[303] 虣:古同『暴』。暴虐。
[304]怨曠:長期別離。【詩 ●邶風●雄雉序】:『軍旅數起, 大夫久役,男女怨曠。』
[305]憔瘁:困頓。
[306]況:比擬,比喻。
[307]達治:明於治理國家。
【譯文】
處處違背道義的人,養妻育子尚有不足。因此,不順利時則肯定自己、指責別人,以致災禍降臨自身;順利時則放縱其情,揮霍無度,以至殃及天下。從前,舜彈奏五弦琴,天下樂於應和的原因,就是他自身行為得當。秦始皇修長城要塞,以為永固,而危機從身邊產生,這是自身行為不當所造成的。推思己心去體察別人,就會使四海之內得其佑護,這是周文王的為人;不推思己心而去役使天下,連身邊的人都不能保全,亡秦就是例證。秦朝的暴君眼中玩賞的是傾城美色,對天下的怨女曠夫卻不肯體恤;耳裏整天聽着亡國的靡靡之音,對天下人的種種哀怨卻不去撫慰。志得意滿,享盡天下美味佳餚,宮室連天,天下人卻疲憊憔悴,還不能滿足他的欲望。這是不推己心去體諒他人,因此,其用人如用草芥。如果對待別人像對待自己,怎麼會不順應其本性的好惡呢?古代能通達治國之道者,明白心是萬事的主宰,行為無節制,就會使國家動亂,所以首先端正自己之心。假如心性端正,無論動還是靜,都不會胡作非為,自己做天下人的表率,天下人就會踐行正道,從而皆能保有其本性。這些要求遙遠嗎?不過是求之於自心而已呀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