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63|回復: 0

[儒家文化] 怎样把一个人心地的宝藏打开呢?

[複製鏈接]
刘余莉 發表於 2023-8-11 20: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圣贤』不仅仅指儒家,也包含了道家和佛家

『圣贤』不仅仅指儒家,也包含了道家和佛家

『圣贤施教』,『圣贤』不仅仅指儒家,也包含了道家和佛家,也就是说儒释道三家的教育都是以孝道为本。在雍正皇帝的〖上谕〗中,雍正皇帝就说儒释道三家『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说三家都是从一个根本上产生出来的,他们教育人民的方法可以并行而不违背。

那么这个『原』是什么呢?那就是孝道。在〖观无量寿经〗中讲到『净业三福』,就是修学净宗的人必须要有一个基础。三福的第一条就是『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所以孝亲和尊师是修行净业的第一个条件。

印光大师说学佛的人应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敦伦尽分』就是使你的伦理关系协调,能够把自己在伦理关系中的本分尽到。所以做儿女的,就要孝敬父母;做丈夫的就要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做妻子的要有德行,把儿女教育好;做领导的要担负君、亲、师的责任;做被领导的就要能够竭尽全力地完成自己的本分、工作;朋友之间要讲诚信;长幼之间、兄弟之间要讲友悌,这就叫『敦伦尽分』

在佛经上有这样一句话:『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在唐朝以后,小乘的经几乎没有人学了,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出现了很多有德行的高僧大德,那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在中国,小乘经典虽然不学了,但是这些出家人都有儒、道的基础,都是熟读儒家的经典、道家的经典,所以他们已经奠定了小乘的基础,儒家、道家的经典甚至比小乘还高一层。

所以虽然不读小乘经,因为有学儒、学道的基础,他们再深入大乘佛法才有成就。但是我们现在很多学佛的人不理解这个道理,好高骛远,就喜欢读那些大乘经典。大乘经典都是枝、叶、花、果非常好看,但是没有根,就像插在花瓶里的花,虽然很好看,但是没过几天就凋萎了。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在于我们忽视了『孝亲』的这个根本。

佛教有四大菩萨,其中有一位菩萨是地藏菩萨,为什么取名叫『地藏菩萨』呢?是因为地藏菩萨教导我们,人的心性、心地是一个宝藏,无限的宝藏,怎么样把这一个心地的宝藏打开呢?这个『地』就是地基、基础的意思,必须靠孝亲尊师才能够打开心地的宝藏,所以地藏菩萨供在那里,我们一看到就提醒自己,要孝亲、尊师,这是供养佛像最重要的道理。

观音菩萨就代表了大慈大悲,把对父母、老师的孝敬推而广之,恭敬来到我们身边的一切人,这就是观音菩萨所代表的大慈大悲;

文殊菩萨代表的是智慧,就是要孝亲尊师、对人慈悲,必须要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的话,本来很慈悲,但是却被人欺骗利用,结果就是『慈悲多祸患,方便出下流』,这样就是没有智慧的表现;

普贤菩萨代表了行愿,把你的孝亲、尊师、慈悲、智慧运用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之中,这就是普贤菩萨的意思了。所以我们供奉这些塑像,是为了提醒我们做到孝亲、尊师、慈悲、智慧,还有力行,并不是给他供上一些水果、点心,然后再祈求他们保佑自己升官发财,这样就是把教育变成了宗教、变成了迷信。所以佛教的修学也离不开儒家的基础。学习〖论语〗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历史上记载着一个杨黻的故事。杨黻要学佛,于是就到四川去拜访无际大师。他在路上遇见一个僧人,问他要去干什么,他说我要去寻访无际大师,因为听说他很有学问、很有道德,所以要去向他学习。这个僧人就告诉他要寻访无际大师,不如去找佛。杨黻就问,那佛在哪里呢?

这个僧人说你往回走吧,如果你看到一个披着被子、倒趿拉鞋的人,那一个人就是佛。于是这个杨黻就往回走,一路上留宿了很多的客栈,总希望碰到一个披着被子、倒趿拉鞋的人,都没有遇到。所以很失望地回到了家里,结果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他就敲门,母亲听到儿子回来了,非常地高兴,也顾不上穿衣服、顾不上穿好鞋,匆匆忙忙就出来给儿子开门。她打开门,杨黻一看他母亲,披着被子、倒趿拉着鞋,突然恍然大悟,明白了这个僧人的教诲,其实母亲就是佛。从此以后他好好孝敬自己的母亲,母亲活到了八十岁送祭而逝。

所以中国人有句话说,『佛在心中莫远求』,『在家孝父母,强胜远烧香』。如果远烧香的目的是为了自私自利、为了自己升官发财,那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在家能够认认真真地孝敬父母,这才是培养自己知恩报恩的仁慈之心。

所以蕅益大师在〖四书蕅益解〗上说:『厚,是本性之德。复其本性,故似归家。』他就解释这个『厚』,人性本有这种仁厚之德,『人皆可以为尧舜』,『途之人可以为禹』。所以恢复人的本性就像回家一样,所以说『民德归厚』。这一句解释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

摘自【群书治要·论语讲记】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