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84|回覆: 0

[儒家文化] 學習的過程,不是往上加,而是往下減

[複製鏈接]
劉余莉 發表於 2023-7-15 14: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養蒙莫若學問,學問,不過求放心。

養蒙莫若學問,學問,不過求放心。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最後一句話是『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蕅益大師註解:『養蒙莫若學問,學問,不過求放心。』童蒙養正最重要的是求學問。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學問是要從放心上來做起。那什麼是放心呢?心本來是純淨純善的,但是我們把它放在了五欲六塵之上,追求財色名利的享受,心就放逸出去,就不清淨,也有煩惱了。放出去的心收回來,這就叫做學問。

學問從哪裡做起呢?蕅益大師說『求放心,莫若格物致知』,即學問要從格物致知做起,讓我們在面對財色名利的時候如如不動,最後甚至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個時候就克服了自己的妄念和欲望。達到的結果就是『致知』,『知』是智慧的意思,智慧是我們本來自性中有的,只要心從五欲六塵上回來,智慧就開了。

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利令智昏、情令智迷』。當一個人在利益的誘惑面前把持不住自己的時候,就昏頭昏腦,喪失了理智。而一個人過分地貪著情慾時,情令智迷,他的智慧也就昏迷了。所以現在有很多的貪官不是因為財,就是因為色而被拉下了馬。

這個告訴我們童蒙養正,養的是『根本智』,要求『根本智』。所以學習的過程不是一個往上加的過程,而是往下減的過程。老子也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求學,現在的人求知,他的方法是學得越多越好,知識廣博,見聞很多,你說什麼他都知道,頭頭是道。

但是有知就有所不知,無論你知得多少,知得再多,你只要有知,那就一定會有所不知。要做到無所不知就要回到無知,無知起作用才是無所不知,所以為道的方法和為學的方法是不一樣的。為道是一天一天地減損,減損自己的欲望、念頭,最後達到無為的境界。無為起作用才是無所不為,就是『般若無知』。所以儒家童蒙養正的教育也是要求『根本智』。因此它的方法就和我們現在學校的方法不一樣,它是什麼樣的方法呢?下面就告訴我們。

『直教一切時文行合一而修,不是先行後文』,即『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並不是說從次序上講的,而是『文行』要同時修學,是主修和助修,的關係,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從佛教學來的,佛教講『解行相應』,王陽明把『解』變成了『知』,把『行』保留,『相應』變成『合一』,最後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治學方法。這就是講『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並不是說先行後文,而是在『一切時文行合一而修』。

蓋「文」是道統所寄,孝弟忠信等即是文之實處,故曰「文王即沒,文不在茲乎」,若僅作六藝釋之,陋矣!』經典文獻都是『道』的表達,是道統所寄,所以孝悌忠信等都是『文之實處』,即聖賢的行持落實在文字上就是經典,讀誦經典的目的是要更好地修學孝悌忠信,如果僅把『文』作為六藝解釋,就顯得淺陋了。

文王即沒,文不在茲乎』,文王已經不在了,文就不存在了嗎?恰恰相反,要從自己的身上表現出文的實質,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修』是同時修,但是在用的時候它有先後次序。先用在孝敬父母,尊敬尊長;到學校尊敬老師,尊敬同學。但是學的時候是同時的,這也道出,讀書目的不是去談玄說妙,助長自己的浮華之心,而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德行,增進自己的修養。

摘自【群書治要·論語講記】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