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7|回復: 0

[其他] 【王祯农书】农桑通诀集1孝弟力田篇第三诗解1士明仁义学本农赡衣食耕本教民孝悌各食其力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7-11 21:11 手机频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王祯农书农桑通诀集1孝弟力田篇第三诗解1士明仁义学本农赡衣食耕本教民孝悌各食其力
题文诗:
力田,古人曷为,而并言也?孝为,
立身之本,力田为,飬身之本,二者可以,
相资而不,可以相离.葢自民受,天地中和,
之气以生.有是理,有是气.爱之理仁,
宜理为义,自仁用之,亲亲为孝;自义用之,
长长为悌,皆其得于,良知良能,之素人人,
之所同也.特其气禀,有清浊异.清者为士,
浊者为农,为工为商;士以明其,仁义农以,
赡其衣食,工以制其,器用商以,通其货贿,
此四民者,皆天所设,以相资焉.圣树法度,
制其品节,以教飬之,使天下人,衣其衣,
而食其食,亲其亲而,长其长然,其教之者,
莫先于士,飬之者也,莫重于农.士本在学,
农本在耕.故士为上,农次之,工商为下,
本末轻重,昭然可见.古者田有,井党有庠,
有序,家有塾.新谷既入,子弟始入,
塾距,冬至四十,五日而出.聚则行射,
饮正齿位,读教法焉;散则事耕,故天下无,
不学之农.诗经有曰;黍稷薿薿,攸介攸止,
烝我髦士.即汉力田,之科是已.帝舜圣人,
万世而下,言孝莫加,耕于歴山;伊尹训曰:
立爱惟亲,立敬惟长,耕于莘野;其他如,
冀缺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徒皆,以耕为事,
故天下亦,少不耕士,周官大司,徒三嵗,
大比考其,徳行道艺,而先孝友,即汉孝悌,
之科是已.天下之务,本莫如士,次莫如农,
农者被蒲,茅饭麄粝,居蓬藋舍,逐牛豕,
戴星而出,带月而归,父耕子馐,兄作弟随,
公则奉租,税给征役;私则飬父,母育妻子,
余则,结亲姻交,邻里有淳,朴之风者,
莫农若也.至于工逞,技巧商操,赢余转徙,
无常其于,终飬之义,友情必,有所不逮.
虽世所不,可缺圣人,而不以凌,于农也,
是以古者,崇本抑末,其教民以,孝为先,
其制刑也,亦以不孝,不为重,加意立身,
之本如此.当其生也,宅不毛者,有里布钱,
田不耕者,出屋粟税,无职事者,出夫家征.
及其死也,不畜者祭,无牲不耕,者祭无盛,
不树无椁,不蚕不帛,不绩不衰,古人加意,
于飬生之,本又如此,于斯时也,家给人足,
上下有序,亲踈有礼,末作之流,鲜矣安有,
游惰者哉!至于瘖聋,跛躃断者,侏儒各以,
其器食之,彼废疾人,犹有所事,而后食况,
手足耳目,无故者哉?四民分业,各食其力
【原文】孝弟力田篇第三
 孝弟,力田,古人曷为而并言也?孝弟为立身之本,力田为飬身之本,二者可以相资而不可以相离也。葢自民受天地之中以生。莫不有是理。亦莫不有是气。爱之理为仁,宜之理为义,自其仁而用之,亲亲为孝;自其义而用之,长长为悌,皆其得于良知良能之素,人人之所同也。特其气禀有清浊之异。其清者为士,浊者为农,为工,为商;士以明其仁义,农以赡其衣食,工以制其器用,商以通其货贿,此四民者,皆天之所设,以相资焉者。圣人树其法度,制其品节,以教而飬之,使天下之人,莫不衣其衣,而食其食,亲其亲而长其长。然其教之者,莫先于士,飬之者莫重于农。士之本在学,农之本在耕。是故士为上,农次之,工商为下,本末轻重昭然可见。
古者,田有井,党有庠,遂有序,家有塾。新谷既入,子弟始入塾,距冬至四十五日而出。聚则行射饮,正齿位,读教法;散则从事于耕,故天下无不学之农。诗曰: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即汉力田之科是已。帝舜圣人也,万世而下,言孝莫加焉,而耕于歴山;伊尹之训曰:立爱惟亲,立敬惟长,而耕于莘野;其他如冀缺,长沮,桀溺,荷蓧丈人之徒,皆以耕为事,故天下亦少不耕之士,周官大司徒(曰):三嵗大比,考其徳行,道艺而先孝友,即汉孝悌之科是已。夫天下之务本,莫如士,其次莫如农,农者,被蒲茅,饭麄粝,居蓬藋,逐牛豕,戴星而出,带月而归,父耕而子馌,兄作而弟随,公则奉租税,给征役;私则飬父母,育妻子,其余则结亲姻,交邻里,有淳朴之风者,莫农若也。
至于工逞技巧,商操赢余,转徙无常,其于终飬之义,友之情,必有所不逮。虽世所不可缺,而圣人不以加于农也。是以古者崇本抑末,其教民也,以孝弟为先,其制刑也,亦以不孝不弟为重,加意于立身之本如此。当其生也,宅不毛者有里布,田不耕者出屋粟,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及其死也,不畜者祭无牲,不耕者祭无盛,不树者无椁,不蚕者不帛,不绩者不衰,加意于飬生之本又如此,于斯时也,家给人足,上下有序,亲踈有礼,末作之流亦鲜矣,又安有游惰者哉!至于瘖聋跛躃断者,侏儒各以其器食之,彼废疾之人,犹有所事而后食,况于手足耳目无故者哉?
【原文及注】
孝弟、力田,古人曷为而并言也?孝弟为立身之本,力田为养身之本,二者可以相资,而不可以相离也。盖自民受天地之中以生,莫不有是理,亦莫不有是气。爱之理为仁,宜之理为义。自其仁而用之,亲亲为孝,自其义而用之,长长为悌,皆其得于良知良能之素,人人之所同也。特其气禀有清浊之异,其清者为士,而浊者为农、为工、为商。士以明其仁义,农以赡其衣食,工以制其器用,商以通其货贿:此四民者,皆天之所设以相资焉者。圣人树其法度,制其品节,以教而养之,使天下之人,莫不衣其衣而食其食,亲其亲而长其长。然其教之者,莫先于士;养之者,莫重于农。士之本在学,农之本在耕。是故士为上,农次之,工商为下:本末轻重,昭然可见。
古者,田有井,党有庠,遂有序,家有塾。新谷既入,子弟始入塾,距冬至四十五日而出。聚则行射饮,正齿位,读教法;散则从事于耕,故天下无不学之农。【诗】 日:『黍稷嶷嶷(i音尼),攸介攸止,我髦士。 』即汉力田之科是已。帝舜,圣人也,万世而下,言孝者莫加焉,而耕于历山;伊尹之训日:『立爱惟亲,立敬惟长』,而耕于莘野;其他如冀缺、长沮、桀溺、荷(he音喝)某(dio音掉)丈人之徒,皆以耕为事:故天下亦少不耕之士。【倜官●大司徒】:『 三岁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先孝友,即汉孝悌之科是已。
夫天下之务本莫如士,其次莫如农。农者,被蒲茅,饭粗粝,居蓬墓(dio音掉),逐牛豕,戴星而出,带月而归,父耕而子馐(ye音夜), 兄作而弟随;公则奉租税,给征役,私则养父母,育妻子,其余则结亲姻,交邻里:有淳朴之风者,莫农若也。
至于工逞技巧,商操贏余,转徙无常,其于终养之义,友于之情,必有所不逮,虽世所不可缺,而圣人不以加于农也。是以古者崇本抑末。其教民也,以孝弟为先,其制刑也,亦以不孝不弟为重,加意于立身之本如此。当其生也,『宅不毛者有里布,田不耕者出屋粟,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及其死也,『不畜者祭无牲,不耕者祭无盛,不树者无椁,不蚕者不帛,不绩者不衰(ci音催)』,加意于养生之本又如此。于斯时也,家给人足,上下有序,亲疏有礼,末作之流亦鲜矣,又安有游惰者哉?至于『、聋、跛(b音避)、断者、侏......各以其器食之』,彼废疾之人,犹有所事而后食,况于手足耳目无故者哉?
  【译文】
孝悌和力田,古人为什么要相提并称呢?孝悌是立身的根本,力田是养身的根本,二者可以互相促成,而不能彼此背离的! -个入自从受天地的中和之气生下来,无不具有这种理性,也无不具有这种气质。爱的理性是仁,行为的理性是义。从仁实行起来,就是爱其父母为孝,从义实行起来,就是敬爱其兄长为悌,这都是从天赋的良知良能得来,人人所同有的。只是他们的气质有清浊的不同,气质清的是士,而气质浊的是农、是工、是商。[这种气质],士用来明晓仁义,衣用来生产衣食,工用来制造用器,商用来流通货物:这四种人都是老天所安排,使其互相依赖着的。圣人建立制度,规定等级礼节, 用以教化养育人民,使天下的人民,无不穿着自己制作的衣服,食用自已生产的粮食,而亲爱其父母,敬爱其兄长。然而,圣人教育的对象,首先是士;养育的对象,首要的是农。 士的本职在读书,农的本职在耕作。所以士为上等,农是次等,工、商在下等:这里的本末轻重,是非常清楚的。
古时候,田有井田;党里有庠,遂里有序,家里有私塾。新谷收入之后,青少年开始入塾读书,到冬至前四十五日出塾。聚会的时候,举行射礼、乡饮酒礼,按年齿排定席次,学习教法2;分散的时候,就去地里耕作,所以天下没有不读书的农人。【诗经】.说:『黍子、谷子好茂盛啊,连宅旁空地都葱葱秀秀,这人呀便成为庄稼能手。』汉代力田的科比,就是这样来的。舜帝,他是圣人,要说孝顺,就是万世之后,也没能超过他的,而他在历山耕作③;伊伊的教训说『培养爱心,先爱亲人,培养敬心,先敬长辈』,而在莘野种地③;其他象冀缺、长沮、桀溺、荷蒸丈人这些人固,都是亲自耕作的:所以天下少有不种庄稼的士人。【周礼●[乡大夫】说:『三年大考查一次,考查人民的德行和技艺,而首先是考查孝友』。汉代孝悌的科比,就是这样来的。
天下致力于根本的人,谁也不如士,其次,谁也不如农。农民穿草衣,吃粗饭, 住的是茅舍,赶着牛、猪,披星戴月地早出晚归,父亲耕作, 儿子送饭,兄长下地弟弟相帮,对公家要缴租税,服劳役,对自家要赡养父母,抚育妻儿,此外还要缔结姻亲,交结乡邻;所以为人有淳朴之风的,总比不上农民。
至于工人,施展的是技巧,商人, 经营的是盈利,又迁徒没有固定的眉住,他们对于养老送终的义务,手足相爱的情谊,必然有不及的地方,虽然工商是社会不可缺少的,可圣人就是不把他们凌驾于农民之上。由于这缘故,古入推崇农业之根本而抑制工、商之末作。古人教育人民,以孝悌为先,制定刑罚,也以不孝不悌列为重罪,古人就是这样重视孝悌立身的根本。当人们活着的时候,『宅旁空地不种桑麻的,罚他一里二十五家的人头税;田荒着不耕种的,罚他一屋三百亩地的粟税;没有职业给人家佣作的,也要承担一夫一家的赋役"。人死了,『不养牲畜的,祭祀没有荤腥;不种地的,祭祀没有谷食,不种树的,棺材没有外槨; 不养蚕的,入殓不得穿绸;不织布的,不准为她穿麻衣孝服』。古人是这样地重视力田养生的根本。在那时期,家用足够,上下有规矩,亲疏有礼仪,不从事农业的末作之流也就少了,又哪会有游荡懒惰之民呢?以至『哑巴、聋子、瘸腿、断肢、侏儒,.... 各自就他们的能力给饭吃"。那些有残疾的人,尚且有事做而自食其力,更何况四肢五官健全没病的人呢?
 【注释】
里布:古代的一种地税钱。参阅【文献通考·田赋一】。
引:【周礼·地官·载师】:『凡宅不毛者有里布。』郑玄 注:『郑司农 云:宅不毛者,谓不树桑麻也。里布者,布参印书,广二寸,长二尺,以为币,贸易物……或曰:布,泉也。』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