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1|回復: 0

[其他] 王充【论衡】卷38别通篇诗解6识别通人俟以不次通人始于兰台令史典国道藏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王充【论衡】卷38别通篇诗解6识别通人俟以不次通人始于兰台令史典国道藏
题文诗:
人不通者,亦能自供,仕官为吏,亦得高官,
将相长吏,犹吾大夫,高子也者,安能别之?
随时积功,以命得官,不晓古今,以位为贤,
与文儒,异术安得,识别通人,俟以不次?
将相长吏,不得若,右扶风蔡,伯偕郁林,
太守孟尝,东莱太守,李季公徒,心自通明,
览达古今,故敬通人,如见大宾.燕昭王为,
邹衍拥彗,彼受何性?东成令董,知为儒枭,
海内称通,故其接人,能别奇律,是以钟离,
产公以偏,户之民受,圭璧之敬,知之明故,
能知之凡,石生光气;不知之金,玉无润色.
武帝,以至今朝,数举贤良,令人射策,
甲乙之科.若董仲舒,唐子高之,与谷子云,
丁伯玉者,策既中实,文说美善,博览膏腴,
之所生也.使四者经,徒能摘笔,徒能记疏,
不见古今,之书安能,建美善于,圣王庭乎?
孝明之时,读苏武传,见武官名,曰栘中监,
以问百家,百官莫知.仓颉,小学之书,
文字备具,至于无能,对圣国之,问者是皆,
美命随牒,人多在官.木旁多字,且不能知,
欲及,若董仲舒,之知重常,之知,
贰负难哉!或曰通人,之官兰台,令史校书,
定字比夫,太史太祝,职在文书,无典民用,
不可施设.是以兰台,之史班固,贾逵杨终,
傅毅之徒,名香文美,委积不绁,大用于世.
曰此不然.周世通览,之人邹衍,孙卿,
受时王宠,尊显于世.董仲舒虽,无鼎足位,
公卿.周监二代,汉监周秦.然则兰台,
之官国所,监得失以,心如丸卵,为体内藏;
眸子如豆,为身光明.令史虽微,典国道藏;
通人由进,犹博士官,儒生由兴.委积不绁,
岂圣国微,遇之哉殆,以书未定,职未毕也! 
  
  【原文】
  38·14人不通者,亦能自供,仕官为吏,亦得高官,将相长吏,犹吾大夫高子也(1),安能别之?随时积功,以命得官,不晓古今,以位为贤,与文之异术(2),安得识别通人,俟以不次乎(3)?将相长吏不得若右扶风蔡伯偕、郁林太守张孟尝、东莱太守李季公之徒(4),心自通明,览达古今,故其敬通人也如见大宾。燕昭不邹衍拥彗(5),彼独受何性哉?东成令董仲绶知为儒枭(6),海内称通,故其接人能别奇律(7),是以钟离产公以偏户之民(8),受圭璧之敬(9),知之明也。故夫能知之也,凡石生光气;不知之也,金玉无润色。  【注释】
  (1)高子:春秋时齐国执政的大夫。犹吾大夫高子:齐国大夫崔杼杀了齐庄公,高子不敢讨伐。大夫陈文子对他不满,到各国去求兵讨伐崔杼,但没有得到任何支持。陈文子便骂那些人跟高子一样。参见【论语·公冶长】。王充是引用这个典故来讽刺东汉地方长官都像高子那样昏庸无能。
  (2)之:根据文意,疑『人』字误。文人:这里指通人。
  (3)俟(sì四):待。不次:不拘常次,就是破格提拔的意思。
  (4)右扶风:西汉时的行政区之一,相当于一个郡,因地属畿辅,所以不称郡,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西市北),辖境约当今陕西省秦岭以北,户县、咸阳市、旬邑县以西地方。东汉时治所移到槐里(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其最高长官也叫右扶风。郁林:郡名。西汉时置郡,治所在布山(今广西省桂平县西故城),辖境相当今广西省除桂林、梧州及玉林部分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东莱:郡名。西汉置郡,治所在掖县(今属山东省),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胶莱河以东,蚷嵎山以北和乳山河以东地方。蔡伯偕(xié斜)、张孟尝、李季公:都是汉朝人,事迹不详。
  (5)燕昭:燕昭王,名平,战国时燕国君主。公元前311~前279年在位。由于燕被齐国打败,昭王即位,就卑身厚币,以招贤士。为郭隗筑黄金台,师事之,于是乐毅从卫,邹衍从齐,剧辛从赵,争趋燕。之后国渐富强,用乐毅为上将军,伐齐,入临淄,接连攻下齐七十余城。邹衍:参见2·5注(24)。事参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彗:扫帚。
(6)东成:即东城,古县名,在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董仲绶:人名。事迹不详。枭(xiāo肖):雄,首领。
  (7)律:疑『伟』字形近而误。
  (8)钟离:古县名。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产公:人名。事迹不详。编户之民:指普通老百姓。(9)圭(guī规):上尖下方或上圆下方的一种珍贵玉制礼器。天子、诸侯举行降重仪式时所执,按大小以别尊卑。璧:一种平而圆,中央有孔,边大倍于孔的贵重玉器。受圭璧之敬:指受到高度的尊重。
  【译文】
不通的人,也能自己供养自己,做官也能得到高官。地方长官就像齐大夫高子样昏庸,怎么能识别他们呢?他们靠时运积下了些功绩,因为天命当了官,不通古今,由于地位高而被看成贤人,他们与通人当官的手段不一样,怎么才能识别通人并以破格提拔来对待他们呢?地方长官没有像右扶风蔡伯偕、郁林太守张孟尝、东莱太守李季公之类人,心中本身通达明白,博览古今,所以他们尊重通人就会见尊贵的客人一样。燕昭王为邹衍扫地,那他唯独承受的是什么天性呢?东城令董仲绶知识称得上是儒家最杰出的人,海内外都称他是通人,所以他待人时能识别出特别突出的人,因此钟离的产公能以一个普通百姓而受到高度尊重,这是由于董仲绶对产公了解得很清楚。这样看来,能被了解,普通石头也会发光冒气;不被了解,即使是金玉也没有光泽。
  【原文】
  38·15自武帝以至今朝(1),数举贤良(2),令人射策甲乙之科(3)。若董仲舒、唐子高、谷子云、丁伯玉(4),策既中实,文说美善,博览膏腴之所生也(5)。使四者经徒能摘,笔徒能记疏(6),不见古今之书,安能建美善于圣王之庭乎?孝明之时,读【苏武传】,见武官名曰栘中监(7),以问百家,百官莫知。夫【仓颉】之章,小学之书,文字备具,至于无能对圣国之问者(8),是皆美命随牒之人多在官也。『木』旁『多』文字且不能知(9),其欲及若董仲舒之知重常,刘子政之知贰负,难哉!
  【注释】
  (1)今朝:指汉章帝时。
  (2)举贤良:汉武帝时开始的一种选官制度,规定由地方官吏推举一些品行贤良的人进京考试后做官。
  (3)策:竹简。射策:一种考试方法。把题目写在竹简上,由考生抽签解答。甲乙之科:参见3·3注(12)
  (4)丁伯玉:人名。疑西汉时人,事迹不详。
  (5)膏腴(yú鱼):肥厚的脂肪。这里指内容丰富的书。
  (6)记:疑是衍文。上文『经徒能摘』,与『笔徒能疏』正好对文,可证。
  (7)栘(yí移):汉时马厩名。栘中监:管马的官。
  (8)圣国:对统治者的尊称。这里指汉明帝。
  (9)文:本书多有『之字』连文,故疑『文』系『之』误。
  【译文】
从汉武帝到本朝,多次举贤良,让人们通过『射策』考试,分甲乙科录取。像董仲舒、唐子高、谷子云、丁伯玉等,竹简上的题目他们全部能准确地回答出来,而且文章内容完善形式优美,这是他们广泛阅读内容丰富的书籍得来的。假使他们四人读经只能摘录句子,动笔只能给经书作法,没有看过古今的其他书籍,怎么能在圣王的朝庭中写出好文章来呢?汉明帝的时候,他读【汉书·苏武传】,看见武职中有名叫『栘中监』的,以此询问各位官吏,他们没有一个人知道。其实【仓颉】是本文字学的书,上面文字都齐备,至于各位官吏不能回答国君提出的问题,这都是因为凭命好和升官簿升迁的人多在朝廷做官的缘故。『木』旁一个『多』字尚且不知道,他们要想达到像董仲舒知道重常鸟,刘子政知道贰负尸,那太难啊!

  【原文】

  38·16或曰:『通人之官,兰台令史(1),职校书定字,比夫太史、太柷(2),职在文书,无典民之用,不可施设(3)。是以兰台之史,班固、贾逵、杨终、傅毅之徒(4),名香文美,委积不绁(5),大用于世(6)。』曰:此不继(7)。周世通览之人,邹衍之徒,孙卿之辈(8),受时王之宠,尊显于世(9)。董仲舒虽无鼎足之位(10),知在公卿之上。周监二代,汉监周、秦。然则兰台之官,国所监得失也。以心如丸卵,为体内藏;眸子如豆,为身光明。令史虽微,典国道藏;(11),通人所由进,犹博士之官,儒生所由兴也。委积不绁,岂圣国微遇之哉,殆以书未定而职未毕也!
  【注释】
  (1)兰台:汉代宫中藏书的地方。兰台令史:官名。西汉时置,负责校勘、整理书籍,掌管文书。因为班固曾为兰台令史,受诏撰史,故后世亦称史官为兰台。
 (2)太史:官名。周时设置。掌管王室文书的起草,策命卿大夫,记载国家大事,编著史册,管理天文、历法、祭祀,并掌管典籍书册。地位较崇高。秦、汉设太史令,地位已有降低。柷(chù触):古代一种打击乐器。在此又难通,疑有误。递修本作『祝』,可从。太祝:官名。负责国家祭祀的官吏。
  (3)施设:安置。这里是使用的意思。
  (4)班固(公元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官兰台令史,转迁为郎,典校秘书。奉诏完成其父【史记后传】,历二十余年,修成【汉书】,文辞渊雅,叙事详赡,并开创了断代史体例。贾逵(公元30~101年):字景伯。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人。贾谊九世孙。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官兰台令史。著有【春秋左氏传解诂】、【国语解诂】等,已佚。杨终:字子山。成都(今属四川)人。官至兰台校书郎。著有【春秋外传】十二篇,改定章句十五万字。傅毅:字武仲。东汉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人。汉章帝时为兰令史,拜郎中。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
  (5)委积:堆积。这里是停留的意思。绁(yì义):通『绁』,超越。这里指升官。
  (6)根据文意,疑『大』字上夺一『无』字。下文『委积不绁,岂圣国微遇之哉』,文义相同,可证。
  (7)继:疑『然』字之误。本书【超奇篇】有曰:『此不然。周世著书之人』,可证。
  (8)孙卿:即荀况。
  (9)以上参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10)鼎足之位:古代鼎象征国家,鼎有三足,因而把主管朝政的三公喻成鼎的三足,把三公这样的高官,说成鼎足之位。
  (11)藏(àng葬):储放东西的地方。道藏:指储藏重要经典文书的地方。

  【译文】
 有人说:『通人做官,不过兰台令史,其职校勘书籍删定文字,同太史、太祝一样,职务只在掌握文书,没有治理百姓的才能,不能任用他们。所以兰台令史:班固、贾逵、杨终、傅毅一些人,名香文美,但都停留原职不能升官,不被当世重用。『我说:这不一定。周代的通人,邹衍、荀况他们,就受到当时君主的宠幸,在社会上有显赫地位。董仲舒虽然没有三公那样的地位,但知识却在三公九卿之上。周代借鉴夏、商二代的事迹,汉代借要借鉴周、秦的事迹。然而兰台令史是国家要借鉴前代得失的关键。因为心像丸卵那么小,却是人体主要的内脏器官;瞳仁如豆那么小,却能使人见到光明。兰台令史虽然地位低微,却掌管着国家的珍贵图书资料,通人就由此进身做官,像博士这样的官,儒生就是由这里开始做起的。可见有的道人停留原职没有升官,哪里是朝廷冷遇他们,而大概是因为书还没有校订好,任务还没有完成吧!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