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20|回復: 0

[論史] 明代商业与社会变迁(20)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2-5-23 18: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华文史网
正是在如此的社会大背景下,思想家何心隐无意中给传统的士、农、工、商四民重新排座次:
商贾大于农工,士大于商贾,圣贤大于士。[228]


    流露出他四民观的第一层意思:商仅次于士,排在第二位置。


    关于商士关系,社会传统的、基本的认识是士高于商。从商人们热衷于安排子弟读书业儒,获取功名,甚至不惜采用取媚、投靠、贿赂官府势要等手段去达到目的,就是反映了商人社会地位不如士的现实。然而,随着商人们经济实力的加强,对社会贡献的扩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上影响的提升,这种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商的地位竟不次于士。明中叶山陕商人在训诫诸子时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229]晚明归有光在为一商人作寿序中言:“古者四民异业,至于后世而士与农商常相混。”“士与农商常相混”之语,包含了士与商的相混。“相混”即是不分上下。汪道昆也说:


    古者右儒而左贾,吾郡或右贾而左儒。盖诎者力不足贾,去而为儒;羸者才不足于儒,则反而归贾,此其大氏(抵)也。[230]


    他还说:“夫贾为厚利,儒为名高。夫人毕事儒不效,则弛儒而张贾;既侧身飨其利矣,及为子孙计,宁弛贾而张儒。一弛一张,迭相为用……”[231]也即行贾、为士,只是谋利手段不同,并无等级的高下贵贱之分。二者各有功用,人们各随所愿。这种思想从当时许多人“弃儒经商”、“贾而好儒”的行为中也得到体现。晚明以降,商人地位不次于士的观念已在社会逐渐滋长。何心隐的四民意识中还有二层意思,即士商同等。他说:


    商贾之大,士之大,莫不见之,而圣贤之大则莫之见也。农工欲主于自主,而不得不主于商贾。商贾欲主于自主,而不得不主于士。商贾与士之大,莫不见也。使圣贤之大若商贾与士之莫不见也,奚容自主其主,而不舍其所凭以凭之耶?[232]


    话中有“商贾之大,士之大,莫不见之”、“商贾与士之大,莫不见也”之语,据余英时解释,这里隐含了士商“同大”意思,士商都是仅次与圣贤的第二层次的人物。何氏曾被时人看为是“异端”思想家,也许他的整体思想中确有偏颇之处,但这种认识当非空穴来风,多少透露出一点新的社会思想信息:士商同等。


    清代沈有一席非常著名的话,反映了他对前代商人地位与士商关系的感知与总结:


    古者四民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    大较也。天下之士多出于商,则纤啬之风日益甚。然而睦姻任恤之风往往难见于士大夫,而转见于商贾,何也?则以天下之势偏重在商,凡豪杰有智略之人多出于焉。其业则商贾也,其人则豪杰也。为豪杰则洞悉天下物情,故能为人所不为,不忍人所忍。是故为士者转益纤啬,为商者转敦古谊。此又世道风俗之大较也[233]。


    以三代概而论之,有失笼统。但是,感知大端出自明代――最靠近他的时代应不会有错。从中可见晚明商人在人们心目中之位置。清初另一位学者孙枝蔚到仪真(今江苏仪征县)访友时写下一诗:“满路尊商贾,愁穷独缙绅。古今风俗异,难只怪仪真。”[234]仪真是当时苏北靠长江的一个商业小镇,“尊商”之风尚且如此,那么大城镇的情形更可想而知了。19世纪中著名学者龚自珍也说,“有明中叶嘉靖及万历之世,朝政不纲……无足留意。其实尔时优伶之见闻、商贾之气习,有后世士大夫所必不能攀跻者”[235]。商贾的社会影响和晚明重商之风由此可见。
尽管如此,我们并不能说在实际生活或人们的观念中,商人已经完全和士平起平坐了。这些事实只是表明,那个时期人们对商人确是另眼相看了,人们的观念中,商人的社会地位向上攀升了一步。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