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5|回覆: 0

[道學研究] 【鹽鐵論】卷11論儒詩解1御史:儒者不能安國尊君文學:齊威宣時顯賢進士國家富強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鹽鐵論】卷11論儒詩解1御史:儒者不能安國尊君文學:齊威宣時顯賢進士國家富強
題文詩:
御史又曰:文學祖述,仲尼稱誦,其德以為,

自古及今,未之有也.孔子修道,魯衛之間,

教化洙泗,之上弟子,不為變也,然當世不,

為治魯國,之削滋甚.齊宣王昔,褒儒尊學,

孟軻之與,淳于髡徒,受上大夫,祿不任職,

而論國事,蓋齊稷下,先生千餘.此之時非,

一公孫弘.弱燕攻齊,長驅臨淄,湣王遁逃,

死於莒而,不能救也;齊王建擒,於秦儒生,

與之俱虜,而不能存.若此儒者,安國尊君,

未始有效.文學對曰:倘無鞭策,雖造父不,

能調駟馬.無勢位雖,舜禹亦不,能治萬民;

孔子有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軺車良馬,無以馳之;聖德仁義,無所施之.

齊威宣時,顯賢進士,國家富強,威行敵國.

及湣王奮,二世餘烈,南舉楚淮,北並巨宋,

苞十二國,西摧三晉,又卻強秦,五國賓從,

鄒魯之君,泗上諸侯,皆入稱臣.矜功不休,

百姓不堪,儒諫不從,諸各分散,慎到捷子,

亡去田駢,如薛國而,孫卿適楚,內無良臣,

故而諸侯,合謀伐之.齊王建聽,流說而信,

反間言用,後勝之計,親秦不與,諸侯從親,

是以亡國,為秦所擒,不亦宜乎?明王真情,

選賢任能,循名責實,黜陟幽明,國所以王.

【題解】本篇是關於對儒家學派評價的爭論。論戰一開始,文學們以純儒的觀點『祖述』仲尼,稱頌其德,以為自古及今,未之有也』,以孔、孟之道為『憂百姓之禍而欲安其危』的『治國平天下』之道。御史、大夫則持反純儒的觀點,指出『儒者之安國尊君,未始有效』。『孟軻守舊術,不知世務』,因而不合時宜。這說明他們之間的鬥爭是激烈的。

  【原文】

  御史曰:文學祖述仲尼,稱誦其德,以為自古及今,未之有也。然孔子修道魯、衛之間,教化洙、泗之上,弟子不為變,當世不為治,魯國之削滋甚。齊宣王褒儒尊學,孟軻、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祿,不任職而論國事,蓋齊稷下先生千有餘人。當此之時,非一公孫弘也。弱燕攻齊,長驅至臨淄,湣王遁逃,死於莒而不能救;王建禽於秦,與之俱虜而不能存。若此,儒者之安國尊君,未始有效也。



  【注釋】仲尼:即孔丘。
  洙、泗:洙,洙水,泗水的支流。源有二,一出山東曲阜市北,南合沂水入泗。一出費縣北,西流入泗。泗,泗水,發源於山東省泗水縣。【禮記·檀弓】:『吾與女事關子於洙、泗之間。』孔子講學於魯,故後人遂以洙、泗為儒家學派的代稱。
  齊宣王:齊威王之子,名辟強,在位十九年(公元前342—公元前324年)。孟軻(約公元前370—公元前289年),戰國時鄒(今山東省鄒縣)人,字子輿,受業於孔丘孫子思之門,與其徒序【詩】、【書】,述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被後來儒家稱為『亞聖』。淳于髡(k&n):戰國時齊人,以滑稽善辯著稱。
  稷下:戰國時齊國都城臨淄(今山東省臨淄縣)西門外的地方。齊宣王繼齊威王之後,在此擴置學館,招待儒生,淳于髡等七十餘人都受到尊禮,賜列第為上大夫,不作實際工作,專任顧問。一時到者達千餘人。見【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孟軻也到過齊國,遊說過齊宣王,見【史記·孟荀列傳】。
  燕攻齊:公元前二八四年,秦、楚、燕、韓、趙、魏共同伐齊。其中燕國將軍樂毅率兵長驅直入,攻破齊國都城臨淄。齊湣王出逃到莒(今山東省莒縣),被楚人殺死。見【吏記·田敬仲完世家】。
  王建:即齊王田建,戰國時齊國的最後一個國君。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齊,俘虜齊王建,統一天下。

【譯文】御史說:文學效法你們的祖先孔丘,頌揚他的功德,自以為從古到今,他是獨一無二的。然而,孔丘在魯國、衛國一帶宣講儒道,在洙水、泗水一帶實行教育感化,他的學生並未因此而變好,當時的天下並未因此而治理好,魯國反而衰弱得更厲害了。齊宣王獎勵儒術,尊重遊士,孟軻、淳于髡一類的人享受上大夫的俸祿,不擔任具體職務而議論國事,當時在齊國都城有這樣的先生千餘人。那時,可不只是一個公孫弘那樣的人。然而弱小的燕國攻打齊國,竟能長驅直入,直至國都臨淄,齊湣王倉皇出逃,最後死在莒地而儒生卻不能挽救;齊王建被秦國擒住,儒生們也和他一起當了秦國的俘虜而不能使齊國生存。像這樣,儒生治理國家,鞏固王位,從來是沒有什麼成效的。

  【原文】

  文學曰:無鞭策,雖造父不能調駟馬(1)。無勢位(2),雖舜、禹不能治萬民。孔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3)!』故軺車良馬(4),無以馳之;聖德仁義,無所施之。齊威、宣之時,顯賢進士(5),國家富強,威行敵國。及湣王,奮二世之餘烈,南舉楚、淮,北並巨宋,苞十二國(6),西摧三晉(7),卻強秦,五國賓從,鄒、魯之君,泗上諸侯皆入臣。矜功不休,百姓不堪,諸儒諫不從,各分散,慎到、捷子亡去(8),田駢如薛(9),而孫卿適楚(10),內無良臣,故諸侯合謀而伐之。王建聽流說,信反間,用後勝之計(11),不與諸侯從親,以亡國,為秦所禽,不亦宜乎?



  【注釋】(1)造父:傳說是古代善於趕車的人。
  (2)『勢』原作『世』,今據【御覽】三五九引改。本書【貧富篇】:『況以勢位求之者乎?』也作『勢位』。
  (3)語出【論語·子罕篇】。鳳鳥:傳說中的鳳凰。河圖:傳說伏羲時黃河裏出現龍馬,身上有圖,即河圖。
  (4)軺(yao)車:古時用一匹馬拉的輕便馬車。
  (5)『宣』上原無『威』字,『顯』上原有『不』字,今據張敦仁說刪、補。(6)苞:同『包』征服的意思。
  (7)三晉:春秋時,晉國的趙、魏、韓三家卿大夫,先後滅了其他卿大夫,瓜分晉國,各立為國,是為三晉。地在今山西、河南及河北西南部一帶。
  (8)慎到:戰國時趙國人,學黃老道德之術,著有【慎子】四十二篇。【漢書·藝術志】列入法家。捷子:一作『接子』,戰國時齊國人,著有【接子】二篇,【漢書·藝文志】列在道家。(9)田駢(pian):戰國時齊國人,又叫陳駢,著有【田子】二十五篇。【漢書·藝文志】列入道家。
  (10)孫卿:即荀卿。戰國時趙人,名況。漢人避宣帝劉洵諱,便稱孫卿。年五十,遊學於齊,三為祭酒(古代官名)。為齊人所排擠,乃往楚國,為蘭陵(今山東省嶧縣境)令。著有【荀子】三十二篇。【漢書·藝文志】列入儒家,【史記】有傳。
  (11)後勝:齊王建的相國,主張齊不救五國之難,不與秦國交戰,後被秦國所俘。

【譯文】文學說:沒有趕馬的鞭子,就是造父也不能駕馭四匹馬。沒有權勢地位,就是虞舜、夏禹也不能治理好天下的百姓。孔子說:『鳳凰不飛來,河圖不出現,我完了啊!』所以,駿馬拉小車,沒法跑得快;聖明的仁德禮義,也沒辦法實行。齊國威王、宣王時,重用賢人,招徠人才,國家富強,威震各國。到齊湣王時,他繼承了威王、宣王的功業,南面佔領了楚國的淮河北部,北面吞併了強大的宋國,使泗水一帶的十幾個諸侯歸附,西面威逼韓、趙、魏三個國家,擊退了勢力強大的秦國,使其他五國都歸順齊國,鄒、魯的國君和泗水一帶的諸侯都向齊湣王稱臣。由於齊湣王貪功無厭,不斷征伐,老百姓難以忍受。許多儒生的進諫不被採納,儒生各自走散。慎子和捷子走了,田駢到了薛國,而孫卿到了楚國。國內沒有良臣,諸侯合謀進攻。齊王田建被秦國俘虜,不也是應該的嗎?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