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42|回覆: 0

[儒家文化] [論語心得] 2.10 君子的識人術:透過行為識別人的稟性及其內心欲望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22-11-18 13: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論語·為政】第十章: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現代漢語
本章用現代漢語怎麼理解呢?
孔子說,『看他的行為用意,了解他的行為原由,考察他的內心所安,這樣他的稟性就曝光了,還有哪裡需要搜查的呢?還有哪裡需要搜查的呢?』
論語新解·為政篇】先生說:『要觀察他因何去做這一事,再觀察他如何般去做,再觀察他做此事時心情如何,安與不安。如此般觀察,那人再向何處藏匿呀!那人再向何處藏匿呀!』
論語譯註·為政篇】孔子說:『考查一個人所結交的朋友;觀察他為達到一定目的所採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於什麼,不安於什麼。那麼,這個人怎樣隱藏得住呢?這個人怎樣隱藏得住呢?』

理解思路
本章的理解要點有哪些?
一、人的稟性是人的行為所由;或者說,人的稟性,形成習性,而習性就是行為習慣,行為習慣則影響着人的行為方式,和行為特徵。
二、君子修身養性,其稟性形成的行為習慣,叫德行,然後君子經過長期修養,內心與稟性是如一的,所以君子的內心,表現出來就是德行。
三、小人並不修身養性,因此稟性有善有惡,而且與內心也無法如一,所以小人的內心並不能直接表現出來。
四、本章主旨,是觀察人的內心,以及是否與稟性如一。
五、君子的行為都是德行伊尹流放太甲大德似惡,如,如果他的稟性原由行為,與內心一致,可以確定這個人就是君子。
六、小人的行為也可以表現得像是德行,只要他用良善的稟性去處事就可以了,因為他內心是可以主導稟性的,但他內心,必定是惡的,而且與稟性並不如一。我們只要察覺他的內心所安,就能知道他的真實動機,也知道這個人的性質了。

中心思想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呢?
觀察一個人,要辨析清楚他的行為用意,行為原由,和內心所安,這是看清看透一個人的根本方法。

思維啟發
那麼本章能給我們什麼啟發呢?
首先,觀察一個人,不能只看他表面在做什麼,以及他表面的用意,要透過他的行為,觀察他的稟性,挖掘他的內心主觀目的。
其次,所謂修身養性,不止是通過行踐磨鍊稟性,形成德行,更重要的是通過稟性抑制內心欲望和主觀意識。
最後,面對一些突發,或重大的事件,要學會沉靜,觀察對方的內心和稟性。

詞語注釋
所以,『以』字可以當『用』講,也可以當『與』講,如果解釋為『用』,便和下句『所由』的意思重複,因此我把它解釋為『與』。和【微子篇第十八】『而誰以易之』的『以』同義,有人說『以猶為也』,『視其所以』即大戴禮文王官人篇的『考其所為』,也通。
所由,『由』,『由此行』的意思,學而篇第一的『小大由之』,雍也篇第六的『行不由徑』,泰伯篇第八的『民可使由之』的『由』都如此解。『所由』是指所從由的道路,因此我用方式方法來譯述。
所安,『安』就是【陽貨篇·第十七】孔子對宰予說的『女安,則為之』的『安』,一個人未嘗不錯做一兩件壞事,如果因此而心不安,仍不失為好人,因之譯文多說了幾句。
人焉廋哉,焉,何處;廋,音搜sōu,隱藏,藏匿。這句話機械地翻譯,便是:『這個人到哪裡去隱藏呢?』史記魏世家述說李克的觀人方法是『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雖較具體,卻無此深刻。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