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78|回覆: 0

[儒家文化] [論語心得] 1.15 你是不是正處於困苦之中,反思著自己不著邊際的志向?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22-11-13 21: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論語·學而篇】第十五章: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閱讀電子書

現代漢語
本章用現代漢語怎麼理解呢?
子貢說,『貧困,但是不說諂媚的話;富裕,但是不會驕傲,這樣的人,怎麼樣?』孔子說,『可以,但是不如「貧困卻能有所快樂,富裕卻能喜好禮義」這樣的人。』
子貢說,『【詩經】說,「要像對象牙、玉石那樣,切割、打磨、雕刻、拋光。」這句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啊,從此可以和他談論【詩經】了,告訴他過去的事情,他就能預知未來的事情。』
論語新解·學而篇】子貢說:『貧人能不諂,富人能不驕,如何呀?』先生說:『這也算好了,但不如貧而能樂道,富而知好禮,那就更好了。』子貢說:『【詩經】上曾說過:像切呀,磋呀,琢呀,磨呀,不就是這意思嗎?』先生說:『賜呀!像這樣,才可和你談【詩】了。告訴你這裡,你能知道到那裡。』
論語譯註·學而篇】子貢說:『貧窮卻不巴結奉承,有錢卻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孔子說:『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於道,縱有錢卻謙虛好禮哩。』子貢說: 『【詩經】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先匝料,再糙銼,細刻,然後磨光。」那就是這樣的意思吧?』孔子道:『賜呀,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告訴你一件,你能有所發揮,舉一反三了。』

理解思路
本章的理解要點有哪些?
一、貧困之人,迫於生計,往往依附他人,所以常講諂媚的話;富裕的人,面對周邊普通人,往往會自滿,因此經常驕傲。但這種人都是普通人,沒有仁義等稟性的人。
二、孔子所講的人,是有仁義等稟性的人,這樣的人,『學而時習之』能快樂,『有朋友自遠方來』也能快樂;這類人,他們的爲人處事之原則,是仁義忠智信,是凡事皆從禮節,他們的理想志向不止是活著,更重要的是齊家治國平天下。
三、【詩經】的話,意思是指普通的象牙、玉坯,都是需要經過打磨、雕塑才成爲珍貴的藝術品的。子貢理解了孔子所講的賢才之人,就是需要經過生活磨練,才能成爲有賢才的人,所以子貢想到了【詩經】這句話。
四、『始可與』三字告訴我們,能夠『告諸往而知來者』的人,不是平常的人,是那種具有很強的辨證、邏輯、象類等思維的人。子貢先是學過【詩經】,並能將【詩經】的詩句放在現實生活中去辨證,證實之後才能形成有效的認知,然後邏輯思維、象類思維會以這些有效認知爲方法論,依據其他的現實條件,發展出未學過、未遇到的認知。

中心思想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呢
人必須經歷磨練,才能成爲有用之才,磨練越多,器用越大。

思維啟發
那麼本章能給我們什麼啟發呢?
首先,如果自己稟性、思維能力普通,就不應該確立過高的志向;
其次,當自己處於困難時期,不應當垂頭喪氣,而應該抓緊時機磨練自己;
再次,如果自己的稟性、思維勝於普通人,就應該確立更高的志向,以引導自己鑄就非凡的人生;
最後,貧富與聖賢沒有必然關係,貧困有時反而是聖賢之人實現成就的必經之路,而富裕之人,基本上與聖賢是沒有關係的。

詞語注釋
何如,【論語】中的『何如』.都可以譯爲『怎麼樣』。
貧而樂,皇侃本『樂』下有『道』字.鄭玄注云:『樂謂志於道,不以貧爲憂苦。』所以譯文增『於道』兩字。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兩語見於【詩經·衛風淇奧篇】。
賜,子貢名,孔子對學生都稱名。
告諸往而知來者,『諸』在這裡用法同『之』一樣,『往』,過去的事,這裡譬爲已知的事;『來者』,未來的事,這裡譬爲未知的事;譯文用意譯法,孔子讚美子貢能運用詩經作譬,表示學問道德都要提高一步看。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