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94|回覆: 0

[新儒學] [論語心得] 1.1 爲人處事的根本思維有哪些?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22-11-2 13: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論語·學而篇】第一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閱讀電子書

現代漢語
這一章用現代漢語來講的話,意思就是
孔子說,學習的知識能夠隨時隨地的實踐它這裡與第六章的『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遙呼相應,都是闡明如何『知行合一』的,不是一個很喜悅的事情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而來,不是很令人快樂的事情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他,這不就是一個君子應有的態度嗎?
論語譯註·學而篇孔子說:『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論語新解·學而篇先生說:『學能時時反覆習之,我心不很覺欣暢嗎?有許多朋友從遠而來,我心不更感快樂嗎?別人不知道我,我心不存些微怫鬱不歡之意,不真是一位修養有成德的君子嗎?』

理解思路
不管是學與習,還是朋友相處,還是對自身認知,都必須立足於根本的思維:實事求是、實踐辨證、學與習結合、行與文結合,並且以『行』『習』爲重,『文』『學』爲輕。
人在汲取書本知識的過程中,會在腦海中形成一個『認知』的世界即意識形態,這種『認知』和現實是有差距的,因爲總有一些因素,會導致人的認知與事實有所偏差,所以我們要更加重視實踐,在恰當的時候將『認知』放到現實世界裡去實踐、辨證,把存在誤差的認知遺棄,這樣,我們才能保證自己對現實世界的認知能保持最低限度的偏差,也只有這樣才不會在處事過程中誤導自己。
因爲人性有差異,我們平時遇到的人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比如有的人全身都是消極的負能量,如果和這樣的人交朋友,我們就無法從他的身上獲得進步的動力,甚至只會得到負面的消極影響。

思維啟發
那麼,這一章給我們的啟發是什麼呢?
第一點,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給我們的啟發就是,我們以後多點將課本里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保障自己不會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迷失自己,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
第二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給我們的啟發就是,以後我們要多多交志同道合的、有正能量的、積極向上的、有遠大理想的朋友,這樣我們就能展開知識討論,相互激勵,提高我們自己。
第三點,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給我們的啟發就是,別人不知道我,是因爲我自己的德望不夠,那麼,我就要努力學習,做好我自己,提升我自己的德望,這樣才有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我。

詞語注釋
子,論語『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時,『時』字在周秦時候若作副詞用.等於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的『以時』.『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的意思.王肅的論語注正是這樣解釋的.朱熹的論語集注把它解爲『時常』.是用後代的詞義解釋古書.
習,一般人把習解爲『溫習』.但在古書中.它還有『實習』.『演習』的意義.如禮記射義的『習禮樂』.『習射』.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這一『習』字.更是演習的意思.孔子所講的功課.一般都和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結合.像禮包括各種儀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這些.尤其非演習.實習不可.所以這『習』字以講爲實習爲好.
說,音讀和意義跟『悅』字相同.高興.愉快的意思.
有朋,古本有作『友朋』的.舊注說:『同門曰朋.』宋翔鳳樸學齋札記說.這裡的『朋』字即指『弟子』.就是史記孔子世家的『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譯文用『志同道合之人』即本此義.
人不知,這一句.『知』下沒有賓語.人家不知道什麼呢.當時因爲有說話的實際環境.不需要說出便可以了解.所以未給說出.這卻給後人留下一個謎.有人說.這一句是接上一句說的.從遠方來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訴他.他還不懂.我卻不怨恨.這樣.『人不知』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講述的』了.這種說法我嫌牽強.所以仍照一般的解釋.這一句和憲問篇的『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的精神相同.
慍,yùn.怨恨.
君子,論語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這裡是指『有德者』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