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7|回覆: 0

[道學研究] 劉向【說苑】卷15指武詩解10退修其德無闕後動進而知退善舉國皆服

[複製連結]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2-7-28 16: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劉向說苑卷15指武詩解10退修德無闕後動進而知退善舉國皆服
題文詩:
莊王伐陳,救之,雨十日晴.左史倚相,
謂子期:吳必夜至,甲列壘壞,彼必薄我,
何不行列,鼓出待之.吳師至楚,見成.
左史倚相,曰追之.吳行六十,裏而無功,
王罷卒寢.果擊之遂,大敗吳師.齊桓公時,
霖雨十旬.桓公欲伐,漅陵其城,之值雨也,
未合管仲,隰朋以卒,徒造於門,桓公曰徒,
眾何以為?管仲對曰:臣聞之也,雨則有事;
漅不,臣請攻之.公曰善!遂興師伐.
既至漅陵,大卒間外,士在內矣,桓公曰其,
有聖人乎?還旗而去.圍曹,.
司馬子魚,君曰:文王伐崇,崇軍其城,
三旬不降,退而修教,伐之,因壘而降;
今君德無,有所闕乎?君王胡不,退修,
無闕後動.吳王闔廬,戰於,柏舉大勝,
至於郢郊,五敗荊人.闔廬之臣,五人諫曰:
深入遠赴,非王之利,王其返乎?五將鍥頭,
闔廬未應,五人之頭,墜於馬前,闔廬懼召,
伍子胥.曰五臣懼,五敗之人,其懼甚矣,
王姑少進.遂入郢都,自南至江,北至方城,
方三千裏,皆服於吳.真情之窟,能知所止,
知止後定,定而後安,安而能久,適可自止.
【原文】  楚莊王伐陳,吳救之,雨十日十夜晴。左史倚相謂子期曰:『吳必夜至,甲列壘壞,彼必薄我,何不行列鼓出待之。』吳師至楚,見成陳而還。左史倚相曰:『追之。』吳行六十裏而無功,王罷卒寢。果擊之,大敗吳師。
【注釋】出自【韓非子】說林下:
原文:荊伐陳,吳救之,軍間三十裏,雨十日,夜星。左史倚相謂子期曰:『雨十日,甲輯而兵聚。吳人必至,不如備之。』乃為陳。陳未成也而吳人至,見荊陳而反。左史曰:『吳反覆六十裏,其君子必休,小人必食。我行三十裏擊之,必可敗也。』乃從之,遂破吳軍。【譯文】
楚國攻打陳國,吳國去解救,楚吳兩軍相距三十裏。下了十天雨後,晚上放晴了。史官倚相對子期說:『下了十天雨,盔甲和兵器都集中存放着。吳軍一定會來,不如多加防備。』於是擺好了戰陣。戰陣還沒擺好,吳軍就到了。看到楚軍佈陣,吳軍又折兵返回。倚相說:『吳軍來回六十裏,當官的一定會在休息,當兵的一定會在吃飯。我們行軍三十裏去襲擊他們,一定能把他們打敗。』於是跟隨過去,並把吳軍打敗了。
【原文】  齊桓公之時,霖雨十旬。桓公欲伐漅陵,其城之值雨也,未合。管仲隰朋以卒徒造於門,桓公曰:『徒眾何以為?』管仲對曰:『臣聞之,雨則有事。夫漅陵不能雨,臣請攻之。』公曰:『善!』遂興師伐之。既至,大卒間外士在內矣,桓公曰:『其有聖人乎?』 乃還旗而去之。
【注釋】
卒徒:徒眾;兵眾。
【原文】  宋圍曹,不拔。司馬子魚謂君曰:『文王伐崇,崇軍其城,三旬不降,退而修教,復伐之,因壘而降。今君德無乃有所闕乎?胡不退修德,無闕而後動。』
【注釋出自【春秋左傳】:僖公十九年
宋人圍曹,討不服也。子魚言於宋公曰:「文王聞崇德亂而伐之,軍三旬而不降,退修教而復伐之,因壘而降。【詩】曰:『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今君德無乃猶有所闕,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內省德乎?無闕而後動。」【譯文】
宋軍包圍曹國,為了討伐曹國的不肯順服。子魚對宋公說:『文王聽到崇國德行昏亂而去攻打,打了三十天,崇國不投降。退兵回國,修明教化,再去攻打,文王就駐紮在過去所築的營壘裏,崇國就投降了。【詩】說:「在嫡妻面前作出示範,由此而作為兄弟們的表率,以此來治理一家一國。」現在君王的德行恐怕還有所欠缺,而以此攻打曹國,能把它怎麼辦?何不姑且退回去自己檢查一下德行,等到沒有欠缺了再採取行動。』
【原文】  吳王闔廬與荊人戰於柏舉,大勝之,至於郢郊,五敗荊人。闔廬之臣五人進諫曰:『夫深入遠報,非王之利也,王其返乎?』五將鍥頭,闔廬未之應,五人之頭墜於馬前,闔廬懼,召伍子胥而問焉。子胥曰:『五臣者懼也。夫五敗之人者,其懼甚矣,王姑少進。』遂入郢,南至江,北至方城,方三千裏,皆服於矣。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