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8|回覆: 0

[道學研究] 劉向【說苑】卷15指武詩解7子路勇武子貢擅辯顏淵相君無為而治

[複製鏈接]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2-7-27 15: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劉向說苑卷15指武詩解7子路勇武子貢擅辯顏淵相君無為而治
題文詩:
孔子北游,東上農山,子路子貢,顏淵從焉.
孔子嘆曰:登高望下,使人心悲,二三子者,
各言爾志.丘將聽之.曰願得,白羽若月,
赤羽若日,鐘鼓之音,上聞乎天,旌旗翩翻,
下蟠於地;子路且舉,兵而擊必,攘地千里,
獨由能耳;使夫二子,從焉!孔子:
勇哉士乎!憤憤者乎!子貢曰願,齊楚合戰,
於莽洋野,兩壘相當,旌旗相望,塵埃相接,
接戰構兵,願着縞衣,白冠陳說,白刃之間,
解兩國患,獨賜能耳;使夫二子,為我從焉!
孔子:辯哉士乎!仙仙者乎!顏淵不言.
孔子曰回,獨何不願?顏淵:文武之事,
二子已言,何敢與焉!子曰若鄙,心不與焉,
第言之!顏淵曰聞,鮑魚蘭芷,藏不同篋,
堯舜桀紂,不同國,二子之言,與回言異;
願得明王,聖主相之,城郭不修,溝池不越,
鍛劍戟以,為農器使,天下千歲,無戰鬥患,
如此則由,何憤憤擊,賜又何仙,仙而使乎?
:美哉德乎!姚姚者乎!子路舉手,
問曰願聞,夫子之意.孔子:吾所願者,
顏氏之計,願負衣冠,從顏氏子.至治無為.
【原文】  孔子北游,東上農山,子路、子貢、顏淵從焉。孔子喟然嘆曰:『登高望下,使人心悲,二三子者,各言爾志。丘將聽之。』子路曰:『願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鐘鼓之音上聞乎天,旌旗翩翻,下蟠於地。由且舉兵而擊之,必也攘地千里,獨由能耳。使夫二子為從焉!』孔子曰:『勇哉士乎!憤憤者乎﹗』子貢曰:『賜也,願齊楚合戰於莽洋之野,兩壘相當,旌旗相望,塵埃相接,接戰構兵,賜願着縞衣白冠,陳說白刃之間,解兩國之患,獨 賜能耳。使夫二子者為我從焉!』
孔子曰:『辯哉士乎!仙仙者乎!』顏淵獨不言。孔子曰:『回!來!若獨何不願乎?』顏淵曰:『文武之事,二子已言之,回何敢與焉!』孔子曰:『若鄙,心不與焉,第言之!』顏淵曰:『回聞鮑魚蘭芷不同篋而藏,堯舜桀紂不同國而治,二子之言與回言異。回願得明王聖主而相之,使城郭不修,溝池不越,鍛劍戟以為農器,使天下千歲無戰鬥之患,如此則由何憤憤而擊,賜又何仙仙而使乎?』孔子曰:『美哉,德乎!姚姚者乎!』子路舉手問曰:『願聞夫子之意。』孔子曰:『吾所願者,顏氏之計,吾願負衣冠而從顏氏子也。』
【注釋】
出自【孔子家語】-----致思第八
原文:
孔子北游於農山,子路子貢顏淵侍側.
孔子四望,喟然而嘆曰:「於斯致思,無所不至矣.(言思無所不至)二三子各言爾志,吾將擇焉.」
子路進曰:「由願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鍾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紛,下蟠於地,(蟠委)由當一隊而敵之,必也攘地千里,(攘卻)搴旗執聝,(搴取也取敵之旍旗職截耳也以效獲也)唯由能之,使二子者從我焉.」
夫子曰:「勇哉.」
子貢復進曰:「賜願使齊楚合戰於漭瀁之野,(漭瀁廣大之類)兩壘相望,塵埃相接,挺刃交兵,賜著縞衣白冠,(兵凶事故白冠服也)陳說其間,推論利害,釋國之患,唯賜能之,使夫二子者從我焉.」
夫子曰:「辯哉.」顏回退而不對.
孔子曰:「回來,汝奚獨無願乎?」
顏回對曰:「文武之事,則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雲焉.」孔子曰:「雖然,各言爾志也,小子言之.」
對曰:「回聞薰蕕不同器而藏,(薰香蕕臭)堯桀不共國而治,以其類異也,回願得明王聖主輔相之,敷其五教,(敷布也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導之以禮樂,使民城郭不修,溝池不越,(言無逾越溝池)鑄劍戟以為農器,放牛馬於原藪,(廣平曰原澤無水曰藪也)室家無離曠之思,千歲無戰鬥之患,則由無所施其勇,而賜無所用其辯矣.」
夫子凜然曰:「美哉!也.」
子路抗手而對曰:「夫子何選焉?」
孔子曰:「不傷財,不害民,不繁詞,則顏氏之子有矣.」
【譯文】 【孔子家語】
  孔子向北遊覽到農山,子路、子貢、顏淵在身邊陪着。孔子向四面望了望,感嘆地說:『在這裡集中精力(靜下心)來思考,什麼想法都會出現啊!你們每個人各談談自己的志向,我將從中做出選擇。』
  子路走上前說:『我希望有這樣一個機會,白色的指揮旗像月亮,紅色的戰旗像太陽,鐘鼓的聲音響徹雲霄,繁多的旌旗在地面盤旋舞動。我帶領一隊人馬進攻敵人,一定會奪取敵方的千里之地,拔去敵人的旗幟,割下敵人的耳朵(獲得大勝)。這樣的事只有我能做到,您就讓端木賜(子貢)和顏回(顏淵)跟着我吧!』
  孔子說:『真勇敢啊!』
  子貢也走上前說:『我願出使到齊國和楚國交戰的廣闊原野上,兩軍的營壘遙遙相望,揚起的塵埃連成一片,士兵們挺矛揮刀交戰。在這種情況下,我穿戴着白色衣帽,在兩國之間勸說,論述交戰的利弊,解除國家的災難(獲得成功)。這樣的事只有我能做得到,您就讓仲由(子路)和顏回(顏淵)跟着我吧!』
  孔子說:『真有口才啊!』
 顏回後退不說話。孔子說:『顏回,過來,難道只有你沒有志向嗎?』
       顏回回答說:『文武兩方面的事,子路和子貢都已經說過了,我還說什麼呢?』
  孔子說:『雖然如此,還是各人說說各人的志向,你就說吧。』
  顏回回答說:『我聽說薰(香)草和蕕(臭)草不能放到同一個容器中,堯和桀不能共同治理一個國家,因為他們都不是同一類人和物。我希望得到明王聖主來輔助他們,向人民宣傳五教((1)父義 (2)母慈 (3)兄友 (4)弟恭 (5)子孝五種倫理道德的五常之教),用禮樂來教導他們,使百姓不用修築城牆,不逾越護城河,劍戟之類的武器都改鑄為農具,平原濕地來放牧牛馬,婦女不因丈夫長期離家而憂慮,千年無戰爭之憂患。這樣,仲由(子路)就沒有機會施展他的勇敢,端木賜(子貢)也就沒有機會運用他的口才了。』
  孔子表情嚴肅地說:『這種德行是多麼美好啊!』
  子路舉起手來問道:『老師您選擇哪一種呢?』
孔子說:『不耗費財物,不危害百姓,不費太多的言辭,這樣來治理國家。只有顏回才能做到啊!』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