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94|回復: 0

[古文观止] 刘向【说苑】卷12奉使诗解1大夫无遂事春秋无通义调不书柱使者敬业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2-7-12 16: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题文诗:
春秋辞有,相反者四,既曰大夫,无遂事也.
不得擅生,事矣又曰:出境可以,安社稷也,
利国家者,则可专之.既曰大夫,以君命出,
进退之权,在大夫矣;又曰以君,命出闻丧,
徐行不返;此为何也?曰此义者,各止其科,
不转移也.不得擅生,事者乃谓,平生常经;
专之可谓,救危除患;进退权在,大夫者谓,
将帅用兵;徐行不反,谓出使道,闻君亲丧.
公子子结,昔擅生事,春秋不非,以其为救.
庄公危也.公子遂也,昔擅生事,春秋讥之,
以为僖公,无危事也.故君有危,而不专救,
是不忠也.若君无危,而擅生事,是不臣也.
传经有曰:诗无通诂,易无通吉,春秋也者,
亦无通义.此之谓也.常易不变,而能应变;
变易不常,靡不体常;真情不变,真法常变,
变以适情,三因制宜.赵王遣使,之楚方鼓,
瑟而遣之,诫使者曰:必如吾言.使者曰王,
鼓瑟未尝,悲若此也!王曰宫商,固方调矣!
使者问曰;调则何不,书其柱耶?楚王谓曰:
天有燥湿,弦有缓急,宫商移徙,不可知也,
是以不书.使者对曰:明君使人,任之以事,
不制以辞,遇吉则贺,凶则吊之;楚赵相去,
千有余里,吉凶忧患,不可豫知,犹柱之不,
可书诗云:莘莘征夫,每怀靡及.兢兢业业.
春秋之辞有相反者四,既曰:『大夫无遂事。』不得擅生事矣。又曰:『出境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则专之可也。』既曰:『大夫以君命出,进退在大夫』矣,又曰:『以君命出,闻丧徐行而不反』者,何也?曰:『此义者各止其科,不转移也。不得擅生事者,谓平生常经也;专之可也者,谓救危除患也;进退在大夫者,谓将帅用兵也;徐行而不反者,谓出使道闻君亲之丧也。公子子结擅生事,春秋不非,以为救庄公危也。公子遂擅生事,春秋讥之,以为僖公无危事也。故君有危而不专救,是不忠也。若无危而擅生事,是不臣也。传曰:「诗无通诂,易无通吉,春秋无通义。」此之谓也。』
注释董仲舒所言『【诗】无达诂』之义,【春秋繁露·竹林】曰:『春秋无通辞,从变而移。』则此处『无通辞』即【精华篇】云『无达辞』也,可知『通』、『达』同义互用,『【诗】无达诂』,即『【诗】无通诂』。案【说苑·奉使】云:『【诗】无通诂,【易】无通吉,【春秋】无通义。』语与董子所言近似,可知董仲舒所言『【诗】无达诂』之『达』训『通』,而『通』之意涵较广,主要包括『通透的、确切的』或『通用的、一致的』两种义项,而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精华】中所言『达诂』当包含了两种义项,即『精确的、一致的训解』,但是更侧重于后者,即『没有一致、一成不变的训解』。
译文【春秋】上的辞句,意思相反的有四处:既说大夫不能专权做事,不能擅自生发事端;又说出国后,凡是可以稳定社会有利于国家的事,都可以专权处理。既说大夫奉君王命令出使,如何处理事务由大夫掌握;又说奉君王命令出使,听到国内有丧事要慢慢走而不能折返。这是为什么?应该说,这四句话各自限定在它们的范围内,不能互相混淆。不能擅自生发事端,是指一般情况下的原则;允许专权,是指在解救危难免除祸患的事情上。如何处理事务由大夫掌握,是指在将帅领军作战时;慢慢前行不能折返,是指在出使的路上听到国君父母亡故的消息时。公子结擅自生事,【春秋】不责备他,认为他解救了庄公的危难。公子遂擅自生事,【春秋】责备他,因为僖公没遇到危险的事情。所以君王遇到危难而不自主去解救,是没有尽忠;君王没有危难而擅自生事,是没有恪守做臣子的本分。所以古书上说:『【诗经】没有一成不变的解释,【易经】没有一律吉祥的卦爻,【春秋】没有固定通用的义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赵王遣使者之楚,方鼓瑟而遣之,诫之曰:『必如吾言。』使者曰:『王之鼓瑟,未尝悲若此也!』王曰:『宫商固方调矣!』使者曰:『调则何不书其柱耶?』王曰:『天有燥湿,弦有缓急,宫商移徙不可知,是以不书。』使者曰:『明君之使人也,任之以事,不制以辞,遇吉则贺之,凶则吊之。今楚、赵相去,千有余里,吉凶忧患,不可豫知,犹柱之不可书也。诗云:「莘莘征夫,每怀靡及。」』
参考皇皇同『煌煌』,色彩鲜明的样子者华同花,于彼原高而广的平地(xí):低湿之地。駪駪(shēn):众多的样子征夫行人,出使者,每每人怀靡及。(【诗经·皇皇者华】)
参考译文缤纷绚丽朵朵花,开满洼地与山冈。众多往来的使臣,未尽功业放心上。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