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53|回覆: 0

[儒家學說] 【孔子家語】卷7五儀解詩解(全版)3明君思哀憂勞懼危君舟民水

[複製鏈接]
題文詩:
公曰善哉,非子之賢,寡人不得,聞此言也.
雖然吾生,於深宮內,長婦人手,未嘗知哀,
未嘗知憂,未嘗知勞,未嘗知懼,未嘗知危,
恐不足以,行五儀之,教若何焉?孔子對曰:
如君之言,已知之矣,則丘也亦,無所聞焉.
公曰非子,寡人無以,啟吾之心,吾子請言.
孔子乃曰:入廟如右,登自阼階,仰視榱桷,
俯察機筵,其器皆存,不睹故人,以此思哀,
則哀可知.昧爽夙興,正其衣冠,平旦視朝,
慮其危難,一物失理,亂亡之端,以此思憂,
則憂可知.日出聽政,至於中冥,諸侯子孫,
往來為賓,行禮揖讓,慎其威儀,以此思勞,
勞亦可知.緬然長思,出於四門,周章遠望,
睹亡國墟,必將有數,以此思懼,則懼可知.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水以載舟,亦能覆舟,
以此思危,則危可知.君明五者,又少留意,
於五儀事,則於政治,何有失矣.真情自明.
戒慎恐懼,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繁體
公曰:「善哉!非子之賢,則寡人不得聞此言也.雖然,寡人生於深宮之內,長於婦人之手,未嘗知哀,未嘗知憂,未嘗知勞,未嘗知懼,未嘗知危,恐不足以行五儀之教若何?」孔子對曰:「如君之言已知之矣,則丘亦無所聞焉.」公曰:「非吾子,寡人無以啟其心,吾子言也.」孔子曰:「君子入廟,如右,登自阼階,仰視榱桷,俯察機筵,其器皆存,而不睹其人,君以此思哀,則哀可知矣.昧爽夙興,正其衣冠,平旦視朝,慮其危難,一物失理,亂亡之端,君以此思憂,則憂可知矣.日出聽政,至於中冥,諸侯子孫,往來為賓,行禮揖讓,慎其威儀,君以此思勞,則勞亦可知矣.緬然長思,出於四門,周章遠望,睹亡國之墟,必將有數焉,君以此思懼,則懼可知矣.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可知矣.君既明此五者,又少留意於五儀之事,則於政治,何有失矣.」
公曰:『善哉!非子之賢,則寡人不得聞此言也。雖然,寡人生於深宮之內,長於婦人之手,未嘗知哀,未嘗知憂,未嘗知勞,未嘗知懼,未嘗知危,恐不足以行五儀之教。若何?』
孔子對曰:『如君之言,已知之矣,則丘亦無所聞焉。』
公曰:『非吾子,寡人無以啟其心。吾子言也。』
孔子曰:『君入廟,如右,登自阼階,仰視榱桷,俯察几筵,其器皆存,而不睹其人。君以此思哀,則哀可知矣。昧爽夙興,正其衣冠;平旦視朝,慮其危難。一物失理,亂亡之端。君以此思憂,則憂可知矣。日出聽政,至於中冥,諸侯子孫,往來為賓,行禮揖讓,慎其威儀。君以此思勞,則勞亦可知矣。緬然長思,出於四門,周章遠望,睹亡國之墟,必將有數焉。君以此思懼,則懼可知矣。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可知矣。君既明此五者,又少留意於五儀之事,則於政治何有失矣!』
注釋如君之言,已知之矣,則丘亦無所聞焉:王肅註:『君如此言,已為知之。故無所復言,謙以誘進哀公矣。』聞,使之聞,告知。
榱桷:cujué,屋椽,即承托屋面用的木構件。椽,chuán,圓的叫椽,方的也叫桷。
几筵:幾席,為祭祀的席位,後泛指靈座。
昧爽夙興:拂曉早起。昧爽,黎明。夙,早。興,起。
平旦:清晨。
端:開端,緣由。
中冥::王肅註:『中,日中。冥,昳中。』昳,dié,中午過太陽開始偏西。
諸侯子孫:此處指從其他諸侯國投奔而來魯國致仕的『諸侯子孫』。
威儀:莊重而令人敬畏的儀容。
緬然:深切緬懷的樣子。
周章遠望:周章,惶恐的樣子。遠望同文本作『遠視』。
譯文哀公說:『說得好啊!不是先生賢明,我就聽不到這些言論了。即便這樣,但我出生在深宮之內,成長婦人之手,不曾知道什麼是悲哀,什麼是憂愁,什麼是勞苦,什麼是恐懼,什麼是危險,恐怕還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推行五儀之教。怎麼辦呢?』
孔子回答說:『如君所言,您已經明白這些道理的要領了,那我孔丘也就沒有再要告知您的了。』
哀公說:『要不是您,我的心智就得不到啟發。您還是再說說吧!』
孔子說:『您進入廟院門,向東走,從東邊台階走上去,抬頭看到屋椽,低頭看到幾席,那些器物都在,卻看不到故去的先祖了。您從這兒想到哀傷,這樣就知道哀傷是什麼了。破曉早起,整齊衣冠,清晨臨朝聽政,思慮國家是否會有危難。一事處理不當,就會成為國家混亂甚至滅亡的禍端。國君以此而憂慮,也就知道真正的憂慮了。日出理政,直至午後,接待投奔而來的各諸侯子孫,賓客往來,行禮揖讓,謹慎地按照禮法顯示自己的威嚴儀態。國君從此思考辛勞,也就知道什麼是辛勞了。懷着憂鬱。長思先祖,走出都門,環周四顧,極目遠眺,呈現於眼前的那些亡國的廢墟,又豈止少數。國君因此感到懼怕,那什麼是懼怕也就知道了。國君是舟,百姓就是水。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國君從此思慮恐懼,也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恐懼了。國君明白『哀、憂、勞、懼、危』這五個方面,再稍稍留意於『五儀之教』,那麼治理國家還會有什麼過失呢?』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