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86|回復: 0

[文化觀點] 孔子的君子不器与康德的人非工具有何异同?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20-6-22 15: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这是一个知乎上的问题,可能是某位学士的问题吧。

由于对康德并不了解,该问题暂且知乎回答比较在理的,且抄摘如下:

@东林赤心木

'Act in such a way that you treat humanity, whether in your own person or in the person of any other, never merely as a means to an end, but always at the same time as an end.'

康德的这句话被翻译成“人非工具”,真的把原意都弄拧了。

康德这句话,和我们说的“不成功,则成仁”很接近。意思是,人性不应只是为了达到目的而选择的工具,其本身就应该是目的。

按论语体说,就是“成仁以仁”。想要更好地理解这句话,可以参考下面这句。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以从A地到B地的交通来说,可以选公交/自驾/出租车/火车/飞机,这是“以”,means,交通工具或叫交通手段。选了自驾,可以选国道/高速,这是“由”,routes, 路线。选了路线,但也要矢志不移,安心开你的车,不要老想着超车变道,这是“安”,keep in the lane。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知者利仁,是知者趋利避害,趋仁的意思。或以,或由,都是趋利避害。以仁了,由仁了,安仁了,不一定就成功。但成仁是一定的。知,仁,勇,三达德。知者利仁,仁者安仁,勇者成仁。

“君子不器”说的是要“学而思”的问题。人不能只做个碗,把知识往脑袋里装就完了,还得独立思考,温故而知新。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人如果不思考,那和一只碗有什么分别?

以下是笔者的分析:

《论语·为政第二》:子曰,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

现在很多人将这一章理解为,孔子是在反对人们“成器”,而在生活中,我们时常看到,人们骂一个人没用,就说他不成器。似乎孔子的观点有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人都是要有用,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的,如果“器量”越大,才用越高,这个人的前途前程就会越光明。

然而,我们也会发现另外一种现象,一旦人只存在“器用”价值,也许他会因此很富有,但他的生活会在精神层面极其贫乏。最极端的案例,可以看看流水线上的工人,当他们被严格局限于某个“器用”的岗位上时,他一旦离开这个岗位,就无法在其他社会领域上立足,而他的精神生活也会很单调。

当然,“打工之王”也是存在的,而且,看看那些在仕途上发挥“器用”的,他们也似乎在精神生活上十分丰富——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经常在各种渠道里,了解到上流社会的“变态”嗜好,这应该算是他们的一种精神贫乏吧?

还有另外一种现象,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有提到过:(君子不器注解)只关注天道器用,而不关注人道伦理,就会出现大批的科学家成为制造毁灭人类的武器的工具,这种武器包括核武器、生化武器等。

然而,上面这些现象,也只是说明人们不能只关注“器用”,却没有否定“器用”啊!而孔子直接讲的是“君子不器”。

另外,《道德经》也有道器说,但是,老子的观点与此相反,老子是直接肯定“器用”的,还认为国治就是人民自由发挥自己的“器用”。

《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輻》:“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这一章,老子是鼓励人们“成器”的,烂泥只有成为“埏埴”时,才“有器之用”,否则就永远只是烂泥。另外,老子认为,君子也是器,但他没有讲君子之器是怎样的,只讲了“非君子之器”: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本章是站在帝王的角度上看待“器用”的。“非君子之器”不可多用,显然是“君子之器”可以多用。对于“君子之器”,老子似乎倾向于“无为”。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國》:“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

“民多利器”,则“国家滋昏”,因此,“君子”应当“无为”,以令民自化,似乎这就是“君子之器”。这个观点,在后面的章节也有论述到:

《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國寡民》:“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什伯”,应当就是“十百”,意指甚多。君子无为,即民多器用,以至十百而不用。仍然是强调“器用”之必须。

《道德经》虽然是从帝王术的角度阐发了“器用”在治国层面的意义,认为人民应当“自化”为“器用”,以达天下太平而昌盛,但《道德经》毕竟是关注了人民的,定性了人民是否应该“成器”。难道老子比孔子更贴近现实生活吗?难道孔子建立的,真的只是空中楼阁吗?笔者认为,这是人们误解了。

孔子说的是,“君子”不器,不是“人民”不器。。。。。是否有点尴尬?原来孔子并没有要求人人都成为君子,也没有要求人人都“不器”!

这确实是问题关键所在。

道学讲的是天道,但天道“以万物为刍狗”啊,而且,上面引述的《道德经》章句,也讲了,君子要无为,使民成一器用,而不多其器,不利其器!

儒学关注的,却是人道,天道虽然“以万物为刍狗”,但人道是“以民为本”的啊!

而且,上面所举的现实案例,也确实讲到了十分重要的一点:只关注器用,忽略人文精神建设,就算是富甲一方的“王振华”也会做出深刻伤害社会公义的“变态”事迹!

所以,孔子只讲君子不器,君子要维护道统,发扬人文伦理,使得“成器”的人民,不至于在物质生活中迷失自己,不至于在思想上只停留于“王侯将相们”的工具!

至于康德,实在是不了解,此问题,就此结束吧!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