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43|回覆: 0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複製連結]
雁南飛 發表於 2009-11-12 21: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陲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 礙 無 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盤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娑婆訶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下面是翻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白話譯文)
觀自在菩薩修持般若法門,當功夫達到深入而純熟時,其智慧如同明鏡,萬物盡現其中,其智慧如同太陽當空,萬物盡能普照。這個時候,作爲物質的色境和隨境的感受,因感受而生起的思想和內心的意志取向及針對世間所有萬物的認知活動和觀念等五蘊,在般若智慧的觀照下,無不顯現本有的空相。由於相空。從而去除了一切妄念;由於去除了妄念,從而不生煩惱,不起業惑,因而得以度脫一切災難與苦厄。
舍利子啊!作爲物質界的色本來就與空沒有什麼區別,那作爲世間一切存在的本來之相,那作爲存在之底蘊的空也與任何物質形式沒有什麼不同。其實,從現象反映本質的角度看,色就是空;從本質依託現象的角度看,空就是色。進一步就可以了解五蘊中的受、想、行、識也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受就是空,空就是色,想就是空,空就是想,行就是空,空就是想,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舍利子!這世間一切事物和現象就是諸法,這一切的本相就是空,既不會產生,也不會消亡,既不會被垢染,也不是清淨的,既不能增長,也不能減損。空是從無始以來便無動作、無變異、無生滅的。空原本寂然,是無法在時間序列上加以分別區別的。所以,從根本上看,這個空中沒有物質之色,並沒有感受、想念、意志和意識,也沒有作爲認知活動依據的六種官能,即沒有眼耳鼻捨身意六根所指代的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和知覺;也不存在需要與六根的感應相對應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即形象、聲音、氣味、滋味、軟硬冷熱等以及一切可以成爲思想對象的一切事物;也沒有六種作爲認知官能的根器,也沒有六種作爲認知對象的塵境,也沒有作爲認知所得的六種意識。
這就是從眼界開始起,直到意識界才結束的十八界。不僅空中沒有十八界,也沒有十二因緣;既沒有從無明開始直到老死而再生的生命系列,也沒有超越生死的老死盡這一最終環節;不僅沒有十二因緣,也沒有認識人生本質,超越生命局限行的四諦道理,也即沒有知苦、斷集、修道、證滅的聖教實踐過程;沒有根本的般若智慧,也沒有憑籍此智慧要把握的任何東西。
由於並不存在智慧要把握的對象真理,所以菩薩修行就要實證這一無所得的境地,這也就是依止般若波羅蜜多修行法門的本意。因爲依止般若波羅蜜多,無所不了,所以心中任運自在,不再有牽掛滯礙;因爲沒有牽掛滯礙,所以不再有恐怖畏懼,遠離一切如在夢中的關於事物的顛倒想,離棄了關於眾生所處境地的虛妄幻想,達到了究竟的涅盤境地。
十方三世的一切佛世尊,也都是這樣,因爲依止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法門,才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由此可見,般若波羅蜜多是神妙而不可思議的諸佛之母,是破除生死無明障礙的光明之師,是無與倫比的至尊至上的總持法門,它能解除世間一切眾生的苦難,它與作爲一切諸法的真實而不虛妄的空相是不二而沒有分別的,所以,在這裡宣說般若波羅蜜多智慧度脫生死的總持法門,就宣說如下的咒語: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