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11|回覆: 1

[國學觀點] 中國老子網:國學的思辨

  [複製鏈接]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1-4-9 13: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中國老子發展公益基金

    常常聽到有人問我們現在的時代到底是一個什麼時代?有人說是科技的時代、競爭的時代、信息的時代,有人說是物慾橫流的時代,有人乾脆說是金錢的時代,有人說是浮躁無序的時代,可也有人說是幸福的時代。更多的人也許並不關心是什麼時代,因為既不想歌頌,也不想批判,老百姓的日子,什麼時代不都得一天一天的過嗎?

    也許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因為它充滿着各種變數,時時發生着更新,那就叫變革的時代吧!聽着真不像什麼定義,但至少是個描述,雖不中也不謬矣。如果天下興亡,匹夫還能有責的話,倒不如尋個田間野林,流水人家,聽一聽自然的表露,質樸的村言,說不定也如我們的聖人聞韶可以三月不知肉味呢,三天也行啊!正好減一減我們的腦滿肥腸。

    其實定義什麼時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時代在發生着怎樣的變化。改革開放三十年,經濟的騰飛自不必說了,如今中外意識形態的格局也在發生着變化,文化以及相關產業漸漸的熱了起來。尤其是中國的國學(西方人稱漢學),如儒門的孔孟之學,道家的老莊之學,佛家的釋禪皆如復甦的草木,冰釋的河川,無不傳達着一個信息:文化的春天到了。

我學或國學

    所謂國學,依個人理解應是泛指中國的百家之學,包羅學科之眾多,門類之繁雜,經卷之浩瀚,恐怕集畢生也不能閱盡。如今之國學着重指的是老莊道學、孔孟儒學,黃老醫學,兵法武學,應該還包括自西而化的中國佛學。即使這樣也不是我輩能短時言明的,但為了『學』和『問』,只好先籠統地談些淺識。

    先說道學,始祖為老子,莊子後繼,講究行自然無為之道。處事取懷柔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認自然之法則 『道生一,生二,生三,生萬物』;發展層次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行為表現為『功成,名遂,身退』;修為最高境界『無為而無不為』;理想世界『自然』;核心思想『道德』;哲學思辨為『有無』;對應表現為『剛柔』。

    再說儒學,先師孔子,後孟子繼,講究為師為臣之道。處事態度為『溫良恭儉讓』;自我實現層次為『仁義禮智信』;發乎於『惻隱,辭讓,羞惡,是非』四端之心;行為表現為『忠孝』;修為最高境界為『中庸』;核心思想為『恕』;理想世界為『大同』;哲學思辨為『善惡』;對應代表『君子』、『小人』。

    還有佛學,佛祖釋迦,後繼達摩,五祖六祖,講究涅槃。處現世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依六度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達致『彼岸』大光明理想世界。修為分大小乘即『止觀』、『戒定慧』;核心講『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最大發願『普渡眾生』;哲學思辨『因果相報』;現實啟發為『覺悟』。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佛儒道』之像,綿延了幾千年,伴隨着華夏民族經歷了無數次毀滅與復興,侵略與征服,忍受了多少年統治與壓迫,屈辱與苦難,見證了多少回亡國與屠殺,掠奪與瓜分。縱是江山易主,朝代更迭也始終沒有離開過,消亡過,創造了一脈相承的華夏文明之奇蹟,向世界展示了古老的東方文化之魅力。幾千年過去了,她依舊古老而溫暖地照耀着我們,而我們的時代卻一直捲曲在冬雲的下面無法感受,且在麻木的忙碌中度日,在慌亂和浮躁中無措,在復興與重建中迷茫。

    直到我們打開了國門,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勇敢地邁出了脫貧的一步時,才回頭發現了他的重要,本以為拭去這經典上的塵土就可以裝進我們的頭腦,滴上幾滴潤滑油就可以以方納圓,然而感覺到的卻是難以駕馭的生澀和生吞活剝後的不消化。其實我們正經歷的這個時代是個好時代,這個『好』不是歌功頌德粉飾太平,準確地說我們的一條腿(經濟基礎)已經藉助西方的科技成果與市場理念向前邁出了給力的一大步。這一步不簡單,因為我們用了很短的時間,連西方也已經感到了驚訝和失算,事實擺在那裡毋容置疑,好就是好。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我們的另一條腿(文化建設)該如何跟進,這不僅重要而且還沒有借鑑,將全部看我們自己。跟進不及時將拖住我們的前進速度,跟進過急,我們就會發生搖擺,失去重心,嚴重了還會與前腿相拌而跌倒,看來這『心』的穩定成了今天的關鍵,當然還要研究邁步的方向和方法,否則一旦錯誤形成將改之晚矣。

教化與傳承日子可以日新月異,經濟地位可以芝麻開花,甚至傳統觀念也可以改變,但民族文化不能輕易隨波逐流,當我們的時代把『國學』包裝成廣告噱頭,用以達到經濟創收的目的,把之當成又好種,有好養,翻本快的『速生楊』時,我們做的不僅是在賤賣我們的優秀文化,而是在做一種文化的轉基因,得到的是表面的風光和歡喜,種下的卻是變異和危機。

文化領域的建設又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長。面對西方的文化侵略與衝擊,我們不能設想在一夜之間將我們漠視了很久的文化祖先的牌位重新立於堂上,然後按住我們的後生晚輩跪下磕幾個響頭,給他們幾本重新翻印過的祖訓,讓他們去抵擋風雨的侵蝕與腐化,去阻止因誘惑而產生的觀念錯位,去重張因缺失而久違的國禮家法。而這時我們應該做的恰是撣撣歸來的塵躁,洗洗經歷的浮華,泡一盞家鄉的清茶盤膝坐定,展一張時勢的地圖,先標清自己的方位,再標註出理想的峻岭和危險的沼澤,然後分清東南西北,找到我們真正想要去的地方,邁開雙腳信步走在開創未來的路上。

    我們也不能只滿足於傳統文化的繼承,把精華與糟粕不加區分地打上遺產的標籤僅憑着恭敬之心統統打包上傳。文化是信仰的基礎,沒有信仰是因為對文化價值的不確定和不堅信,而信仰的樹立在於心不在於形,也就是說形式上再花樣翻新,而心處於困惑,茫然,麻木,就是背會多少古訓,開辦多少漢學院,也只是爭了個出鏡和出位,見小不見大。而真正的傳統文化的精髓不僅升華不到信仰,就連民族文化的本身也會框於形,流於弊,最終會失其勢。更值得深思的是古老的中華文化遺產,前人留給了我們,我們又拿什麼樣的文化遺產留給我們的後人呢?是用青山綠水換來的摩天大廈,還是用我們的寶藏換來的滿街跑的汽車,我們真的有那麼坦然嗎?


周建中  
2011年3月6日
雪峰山人 發表於 2011-5-4 10:3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對酒當歌 的文章

寫得有詩意。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