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59|回覆: 0

[史學] 讀【資治通鑑】:仁與智的糾纏(3)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0-11-3 14: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新浪博客
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國人從來不需要外在的寄託(比如上帝)就能坦然地面對人生,更不需要任何超越性的追求(比如科學)來實現自身的價值。中國人的價值和安身立命之所就在識見。而對外在的一切,往往採取存而不論的態度。正如孔子所說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不語怪、力、亂、神』等等,都從一個層面反映出中國文化沒有那種向外追求的形而上衝動,而是在世間的生活中尋求超越,在平凡的人生中尋找尊嚴。而這些就是『世俗』(世俗不是庸俗,沒有任何貶義,只是描述一種文化的特質)。而為這種世俗生活提供支點的則是倫理。倫理就是一種建立在血親情感之上的價值依託,是世俗生活得以成為可能的關鍵。血緣的關聯性讓中國人永遠不可能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而只能生存在以血緣為基點的龐大的人際關係網絡中。個人的價值,也只能在在這個網絡中實現。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中國人的禮儀規範,也正是從人倫情感出發建立起來的。『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亂者,未之有矣。君子求本,本立而道生,孝悌,可謂人之本也』。對父母的愛,對兄長的敬,是發自內心的,在行為上恪守一些禮儀規範,表示對他們的尊敬,自然也不是勉強的。這裡,『仁』和『禮』形成了互動:一方面,『人而不仁,如何禮?』,人如果沒有內心中的孝悌之情,怎麼會在外在行為遵從『禮』?在這裡,『仁』是基礎,是根本,『禮』不過是『仁』的外在顯現和自然延伸,是內在情感的外化。另一方面,『克己復禮以為仁』。通過外在行為中遵從一些禮儀規範,自然就會生發出孝敬父母、尊重兄長的情感。這裡,『仁』是外在儀式(禮)的內化,是一種文化心理效應。所以,對中國人來說,情感是真切的,遵守外在規範是甘心情願的。在『仁』『禮』互動的過程中,中國人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正是在這種倫理世俗的生活中,中國人根本就不需要上帝的監視就能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根本不需要上帝的引導就能坦然地面對生死,也根本不需要法律的強制就能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既道出了中國人作為個體的安身立命和價值取向,也反映出中國人孜孜以求的道德境界。
一天人,合內外,正是深刻地揭示了中國文化的世俗性。一天人,表示的是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表明,在人事之外並沒有一個人格神的存在,中國人眼中的『天』乃幾微之天,沒有人格的特徵,它並不在世間的人事之外,相反,其『幾微』處處顯示在世間,正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盡人事,方能知天命。孔子說:吾有三畏:畏天命、畏聖人,畏大人之言。天命由是成為了中國人最大的禁忌。和西方人不同,要做到『知天命』,沒必要向外尋求,將自己的心靈向外寄託,只要在現實生活中『人事』中做到『克己復禮』,『以德配天』,人生也就有了寄託和意義。
內有『仁』,外有『禮』構成了中國文化最根本的格局。前者涉及修身,即個人的修養和道德品質的提高。『仁者,愛人』,個人的學習也不過是逐漸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正所謂『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至於至善』。『至善』估計無人能達到,所謂的『止於至善』,則暗示一個人的修養和學習其實是一個終生的過程。用古代的話語系統,是『內聖之方』,用現代的話語來說,就是『終身教育。』而後者,則是社會秩序的調整和安排,就是以血緣倫理為核心和支點,建立起體套高低有分、貴賤有別的倫理規範,以保證一種有序的社會生活。這一規範以血親情感為根基,以一系列符號系統為標識,逐步散開,深入古代中國倫理、道德、政治各個領域。而對這一部分內容的體認和研究,就構成了中國文化中特有的『外王之術』。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