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96|回覆: 0

[史學] 井田制是怎樣從歷史的天空中消失的(2)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11-4-15 10: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奇虎歷史
當時貴族們牢騷:『人有十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復奪之。』到春秋時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使私田急劇增加。諸侯、大夫們富起來。周王便不能任意侵奪他們的田地了。公元前712年,周桓王取鄭國田地,就得王畿內蘇仇忿生之田作為交換條件。貴族之間為田地爭鬥、訴訟,也層出不窮了。公元前580年,晉大夫卸至與周爭鄙田;公元574年晉鍾綺奪夷陽五田,御葷與長魚矯爭田;公元前533年,周甘人與晉閻嘉爭閻田;公元前528年,晉邢侯與雍子爭部田等等,這些事件,都表明土地制度在發生着深刻的變化。  


        四 開闢和耕種大量私田,需要大批勞動力,大量的奴隸從公田上逃走,更促進了井田制的瓦解  


        用奴隸制的辦法已不能調動生產者的勞動積極性。【公羊傳】何休注說:『當時民不肯盡力於公田。』於是,一些順應新形勢的貴族為了招來勞動人手,改變剝削方式,如齊國田氏向民眾征賦稅使小斗,把糧食貸給民眾用大斗;晉國韓氏、魏氏、趙氏採取擴大地畝,而不增稅額的辦法,收買民心。這樣,奴隸們紛紛從公室逃往私門,『歸之如流水』。封建依附關係產生了。春秋時代見於記載的『族屬』、『隱民』、『賓萌』、『私屬徒』,都指的是這些逃來的奴隸。雖然他們身份還不是自由的,但卻不同於奴隸。他們可以占有少量的生產資料,獨立經營農業和與農業有關的家庭副業。他們已經是封建農民的前驅了。奴隸的逃亡,使一些國家的公田,『唯莠驕之』,『唯美桀桀』(【詩經?齊風?甫田】),變成了荒原,井田制再也維持不下去了。  


        五 魯國實行『初稅畝』,成為廢除井田制的標誌  


        【左傳】記載:公元前594年,魯國實行『初稅畝』,正式廢除井田制,承認私田的合法性,並且一律徵稅。公元前548年,楚令尹子木整頓田制,視土地高下肥瘠,『量入修賦』,其後各國也紛紛效法。本來這些改革的目的在於維護舊秩序,但它們既然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已成的事實,在井田制上打開了一個缺口,缺口接二連三地被打開,井田制的瓦解崩塌就是必然的趨勢了,就這樣,井田制終於從歷史的天空中逐步消失了。(作者:尹海振)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