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60|回覆: 0

[史學] 也談『黃宗羲定律』(2)

[複製連結]
家鄰 發表於 2011-6-27 09: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哲學網
書吏的額員雖然按理也是有定數的,但實際上遠沒有『朝廷命官』那樣嚴格,而且書吏薪俸極其微薄,收入主要依靠陋規,他們的膨脹一般不會引起上級政府財政上的問題,所以,每當一個朝代年頭久了,整個政權機器開始運轉不靈的時候,書吏就會像氣吹的一樣膨脹起來。衙役就更是如此,他們連工資都沒有,只有一點微不足道的補貼,所以人員的擴張就更方便。一般在正役之外,首先加上『幫役』,然後幫役之外再加『白役』,成十上百地加上去,很快一個縣的衙役就會逾千。雖然國家規定衙役法律地位低下,但現實卻並非如此,在一個大多數人都要靠在土裏刨食的情況下,想要不吃苦而且過得好一點,混入政府絕對是個比較好的出路。往往是越是王朝末季,吏治越腐敗,賦稅越重,因而流離人口也就越多,各種案件也就越多,所以也就有越多的理由添加衙役。而添加的衙役越多,卻只能使社會狀況更加惡化,形成了解不開的惡性循環。除了書吏和衙役之外,一個衙門裏還有正印官自己出錢雇的師爺、長隨等人員,雖然是官員自己出錢,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實際上也等於是政府開支。  
      
    明清兩代,凡這種性質的政府機構膨脹,無論中央機關還是地方政府,從表面上看都不需要增加財政的壓力,隨便添上上萬個書吏和衙役,戶部的帳面上也沒有什麼反映。但是,這些吏和役進入政府,都是要吃飯的,而且還想着吃得比一般人更好一點,沒有利益的話,是不會有人拼命地往政府裏擠。書吏和衙役吃的都是陋規,人數增加了,或者將陋規增大分額,或者是增添新的陋規,否則就難以安排。這些收入最後當然都要落到老百姓的頭上,直接刮地皮的當然是縣裏的人,然後層層孝敬,各級政府都添丁進口,皆大歡喜。  
      
    我們知道,在未能用數字管理的時代,政府的政務越是繁複,稅費徵收的環節、次數越是複雜,經手人上下其手,從中舞弊的機會就越多。這就是為什麼明朝張居正改革,實行一條鞭法之後,實際從數字上看農民交的錢糧是多了,但農民的負擔卻輕了,因為一條鞭法變繁政為簡政,從而減少了官吏的中飽。顯然,對於一個日益膨脹的政府內的成員來說,這種現象是不能長期容忍的。為他們的飯碗計,政務只能越來越多,手續必須日見煩瑣,讓皇帝和上司見了,覺得人人都在忙於公務,辛辛苦苦,勞勞碌碌,似乎只有獎賞的道理,沒有責罰的理由。所以,正稅之外的攤派和附加無論如何都是要加上去的,不加何以塞眾官之口,何以飽屬吏之欲?明代的張居正改革最後按『黃宗羲定律』演化了下去,當然首先有對後金的戰事無窮期的因素,因而引出『遼餉』(後金的女真人在遼東),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王朝末世的政府膨脹。箇中的道理,其實不是像錢穆先生說的那樣,政府把改革已經加入的攤派給忘了,然後再行攤派,實際上是政府希望農民把這一點忘了,或者裝作自己忘掉了,攤派來好理直氣壯。  
      
    我們現在之所以擔心『黃宗羲定律』作怪,讓農民負擔有增無減,主要是針對現在正在進行的稅費改革,擔心它重蹈明朝的覆轍。顯然,這決非杞人之憂。我們現在進行的稅制改革,不僅出現了反彈,而且確有變本加厲加重農民負擔的可能,這一點已經為眾多的關於農村稅制改革的文章所證實。事實上,遏止農民負擔加重,從根本上掘鋤『黃宗羲定律』發作的道路只有兩條,一是讓農村變成工商型的社會,二是進行現代意義上的政府體制改革。前者使政府的開支不再依賴農業收入,後者則可以從根本上堵住政府自身膨脹的路。就目前而言,關鍵是後者。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人們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越是單純依賴農業,指望從農民嘴裏摳食的地方,政府膨脹得就越快,而且由政府倡導的各種工程,興辦的各種企業就越多,也就是說越能生事,這種政府導向的生事,結果往往很差,除了浪費農民的血汗錢之外,百無一成。其實,這種工程和企業,從開始就沒打算辦好過,只不過是官員們藉以撈錢和撈官的梯子。不管他們生事的旗號打得多大,口號有多響,藉口多麼冠冕堂皇,但梯子就是梯子,等桃子摘到了,梯子也就壽終正寢。【紅樓夢】裏賈府如果不修大觀園,主事的和下面的嘍羅那兒來那麼多機會發財?能折騰事兒才有藉口弄錢,能折騰事兒才有機會出『政績』,這是古人就明白的道理,我們現在這些經過現代化薰陶,甚至還受過高等教育的官員豈能不知?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