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38|回覆: 0

[史學] 包拯升遷穩坐的箇中原因:趕上個『好脾氣』的皇帝(1)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1-6-27 13: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炎黃春秋 作者:張國華
包拯,北宋著名的官僚。千百年來,他以仗義爲民請命、與民伸冤除害聞名於世,因而受到百姓持久不息的愛戴與敬仰。有關他的事跡在民間口碑相傳,世代不衰,並敷衍了許多傳奇的故事。

  趕上個『好脾氣』的皇帝

  包拯出生於官僚家庭,從小生活在富足有餘的環境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傳統戲曲把他說成被父母遺棄,由嫂子(包拯系獨子)帶大成人,用於鋪墊包拯的身世和他對百姓疾苦的熟識,此種演繹可以理解,但這不符合歷史事實。

  包拯29歲考中進士,按宋朝的制度,考中了進士就可以外出做官,這也是包拯十年寒窗所追求的。但老邁的父母不願離開故土,這使得包拯面臨離家做朝廷命官還是在家侍養父母的兩難選擇,在功名與盡孝中他選擇了後者。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評論,『拯進士及第,以親老侍養,不仕宦且十年,人稱其孝。』包拯的死對頭歐陽修也客觀評價他『少有孝行,聞於鄉里』。這就是包拯的至孝,他一生行事出發點就在於此。

  從以後實踐來看,包拯履行了他的承諾。他的好友吳奎稱頌包拯『竭力於親,盡瘁於君』,這是舊時代社會士大夫在倫理道德上要做到的兩個重要標誌。當朝的仁宗皇帝自己終生堅守孝義高於一切,不孝無以爲國的行動理念,在這點上包拯自身的優勢得以凸現。據此,包拯引起了仁宗皇帝的注意。

  包拯爲後世所歌頌和懷念,一方面是因爲他爲百姓做了好事,百姓從內心深處感激他,歌頌他;另一方面源於包拯個人的道德品質的魅力,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強大的人格力量,成爲後來者汲取人格力量的源泉。史載,包拯爲人剛直,敢於忠言直諫,從不趨炎附勢,是北宋仁宗朝一位勁正之臣,他一生堅守『大奸必摧』的原則。吳奎在他【墓志銘】中指出了包拯:『人或曲隨,我直其爲;人或善容,我抗其辭』的性格特點。

  每一個傑出人物,都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包拯從政時,上距宋太祖開國已七八十年,北宋的統治已進入中期。開國時期那種朝氣勃勃、勵精圖治的精神,已逐漸消失,官員大都變得懶散,不少人置國家大事於不顧。選拔能爲國家干實事的人是當時社會一種客觀需要,這給從小就『盡信前書之載,竊慕古人之爲,知事君行已之方,有竭忠死義之分,確然素守,期以勉循』的包拯顯示與人迥異的才華提供了機會。

  在仁宗一代的政治生活中,重視諫官的作用,從而對權幸之輩有所打擊排斥,扶植朝廷的正氣,確實起到一定的作用。包拯的一生,實際是諫官的一生,他一生的光輝無不集中於此。北宋台諫是有別於以往的一種監察制度,其主要標誌是台官與諫官事權相混,合成一勢,成爲『人主之耳目』,並享有『風聞言事』無需查實的特權。尤其是仁宗在位的40年裡,一度被太后剝奪的皇權雖然重新回到仁宗手裡,分量卻不像原來那樣重了。君臣就國務展開爭論,甚至台諫與皇帝直接對抗均時有發生。仁宗在性格上的懦弱無疑與吏治渙散、政事不舉有直接關係,但同時也營造出一種使包拯等人各抒己見的政治氛圍。這樣,台諫制度和台諫勢力就得到了空前的加強。

  著名的直言敢諫的台諫官除包拯以外,還有范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余靖、唐介、吳奎等人,時稱『天下是非付之台諫』,成爲社會輿論中心。黃燕生在【宋仁宗、宋英宗】一書里載有一個真實的小故事。一個曾入皇宮中參加法事活動的和尚回憶說,有天晚上,仁宗皇帝忽然前來觀看,看了很長時間。皇帝顯得很高興,下旨賜每個僧人紫羅一匹,眾僧紛紛致謝。仁宗又走近說,來日出東華門,將紫羅放在懷中,別讓人瞧見,否則包拯等台諫官又要有文字論列了。當時這些和尚們都感慨不已,堂堂一代君主,以微物賜僧,尚如此畏懼言官,可見皇帝也不好當啊!

  針對這一現象,張其凡先生認爲,仁宗這一時期,最能體現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特點,皇權、相權、台諫之權三足鼎立,互相制約,使政治上顯現寬鬆局面。這點分析應該說是恰當的。台灣學者普遍認爲,包拯生性耿直,皇帝能容忍他過激的諫言,這與仁宗懦弱的性格有一定的關係,算包拯有福趕上一個『好脾氣』的皇帝。北大孔繁敏教授認爲仁宗與包拯是特定時代的君臣之遇。這一評論是到位的。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