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25|回覆: 0

[史學] 【魏書】的風波

[複製鏈接]
沙舟 發表於 2007-2-27 11: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人教網

我國歷史上的北朝時期(439―589年),先後出現了北魏,東魏和北齊,西魏和北周等五個皇朝。在二十五史中,【魏書】記北魏和東魏史事,【北齊書】記北齊史事,【周書】追記西魏史事而主要記北周史事。讀北朝正史,應當首先了解這樣一個總的情況。這裡,先說說【魏書】。  

【魏書】的作者是北齊史學家魏收。  

魏收(505-572年),字伯起,北齊鉅鹿下曲陽(今河北晉縣西)人,歷仕北魏、東魏、北齊三朝。他在北魏末年節閔帝普泰元年(531年)就擔負了皇家的『修國史』的工作,這時他才二十六歲。東魏時,他擔任過一些重要官職,但始終兼任史職,負責修史。北齊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這距他開始接觸有關魏史的工作,已有二十年的歷史了。當時,文宣帝高洋對他說:『好直筆,我終不作魏太武誅史官。』高洋這個人在歷史上並不怎麼樣,但他能講出這樣的話,也是難得的。魏收撰【魏書】,可以直接繼承、借鑑的文獻並不多。據他自己說,可資參考者,主要有鄧淵的【代記】十餘卷,崔浩的編年體【國書】(一稱【國記】),李彪改編年體為紀、表、志、傳綜合體國史等,但這些都不是完整的成品;再就是邢巒、崔鴻、王遵業等撰孝文帝以下三朝【起居注】和元暉業撰的【辨宗室錄】;其餘就是當時還能見到的有關譜碟、家傳。魏收與房延v、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值取安┳苷遄謾保只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就撰成【魏書】一百三十篇:帝紀十四篇,列傳九十六篇,志二十篇。魏收自認為是『勒成一代大典』的盛事。  

不料,【魏書】的撰成,在北齊統治集團中卻掀起了一陣陣軒然大波。有人說,【魏書】『遺其家世職位』;有人說,『其家不見記載』;也有人說,【魏書】記事『妄有非毀』,等等,一時間鬧得『群口沸騰』。這場風波對當時和後世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一是北齊皇帝高洋、高演、高湛都相繼過問此事;二是在十幾年中魏收兩次奉命對【魏書】作了修改;三是於『眾口渲然』中【魏書】被有些人稱作『穢史』。這最後一條,影響所及,直至於今。  

以今天的眼光怎樣看待【魏書】所引起的這場風波呢?我看至少有兩點是值得注意的。第一,在門閥地主居於統治地位的時代,死人的歷史地位直接關係到活人的現實利益,這比封建社會任何其他時期都更為突出。唯其如此,門閥地主對其家世、郡望、先人的職位才這樣敏感,這樣關心。【魏書】的風波,不過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地主直接干預史書編撰工作的一個突出例子罷了。第二,不論是當時的人以【魏書】在記述門閥地主家世時的某些『不實』為理由。還是後人以【魏書】『黨齊毀魏』(回護北齊而詆毀東魏)為口實,把【魏書】稱作『穢史』,都是不妥當的。曲筆,一向為正直的史家和讀者所唾棄,無疑是應當反對的;但也不能因為一部史書存在某些曲筆就全然否定它,以致諡為『穢史』。曲筆和穢史,既有聯繫,又不可完全等同起來。否則,就會把許多存在曲筆的史書都視為『穢史』,那是極不妥當的。【魏書】的風波所造成的影響,直到今天還沒有完全消失。因此,澄清這些問題,是我們研讀【魏書】所必要的。  

【魏書】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也是它的重要性之所在,即它是我國封建社會歷代『正史』中第一部專記少數民族政權史事的著作。過去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國古代的史書是記載漢族的歷史。其實,這個看法並不是很妥帖的。自【史記】、【漢書】開始,歷代『正史』中都有少數民族歷史記載的專篇。十六國時,出現了許多記述各個割據政權史事的專書,可惜大部分都失傳了。【魏書】記述了我國北方鮮卑族拓跋部從四世紀末葉至六世紀中葉(即北魏道武帝至東魏孝靜帝)的歷史,內容涉及到它的發展興盛、統一北方、實現封建化和門閥化的過程,以及北魏、東魏與南朝宋、齊、梁三朝關係的歷史;【魏書・序紀】還追敘拓跋氏的遠祖至二十餘代的史事,雖未可盡信,但卻大致闡述了拓跋氏的歷史淵源。因此,研讀【魏書】,對於認識我國歷史是由多民族共同締造的這一客觀事實,必定會有很大的收穫。  

【魏書】的另一個特點,是它的作者在反映時代特點方面的自覺性。除了它的列傳具有比【宋書】更突出的家傳色彩以外,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志。【魏書】的志,新增【官氏志】、【釋老志】兩篇。魏收在【前上十志啟】中說,這兩篇志所記述的內容是『魏代之急』、『當今之重』。【官氏志】首記官制,後敘姓族,是反映北魏統治封建化、門閥化的重要文獻。【釋老志】記佛、道二教,以記佛教為主。它敘述了佛教在中國傳播的過程,詳細記載了它在北魏的興衰史。重姓族,崇佛教,這正是當時的社會風尚和歷史特點。  

這兩個特點,也可以看作是【魏書】的主要成就。  

歷史上有不少人批評【魏書】,僅劉知幾【史通】一書,批評魏收及其【魏書】的地方,就有數十處之多。但歷史上也是有人肯定它的。唐初,許多史家認為【魏書】『已為詳備』;李延壽更是稱讚它『追蹤班、馬,婉而有則,繁而不蕪,持論序言,鈎沉致遠』。隋唐時期,重撰魏史者甚多,但千載而下,諸家盡亡,【魏書】獨存,說明它是經得起歷史的選擇的。  
作者:瞿林東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十五史隨話】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