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68|回復: 0

[史學] 中国古代审计思想略论(1)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2-4-27 15: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光明日报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很多辉煌的文化成就,审计思想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尽管在中国古代审计理论主要表现为一些片断的思想,但是我们从审计机构、审计制度、历代审计思想家及其著作等方面,依然能够梳理出古代审计的思想脉络。


    一、从组织机构看中国古代审计思想


    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都设立了十分严密的组织机构。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计核算随之有了长足的进步,并随之出现了具有审计职能的机构和官吏。最早产生于西周的“宰夫”一职就是当时政府主管审计的机构。据《周礼》记载,自商代开始就有“冢宰”一职,主要管理政府财计事务。到周朝后期“冢宰”下设小宰、司会,其中司会行使会计职责,小宰掌管财物,小宰一职下又设宰夫、大府之职。大府掌管国库,宰夫掌管审计事务。《周礼》称:“宰夫之职,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掌其楚令,叙群吏之治。”《周礼・天官・冢宰》论述宰夫“掌治法,以考百官府郡都县鄙之治,乘其财用之出入”。可见宰夫一职主管政府审计,并具有司法监督性质,主要对象是中央及地方政府官吏和机构。西周时期将小宰职务分为宰夫、大府,将会计与审计进行分离,实际上就是当代管理上所说的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思想的体现。


    统一货币


    秦朝为了加强国家管理和地方政府机构建设,采用统一的货币、度量衡。皇帝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御史”掌管全国政治经济的监察事务,包括审计事务。这一机构始于战国,定型于秦汉,完善于唐代,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监督上有着非凡的贡献。在以后每年全国上计时,御史大夫作为主持者之一,监督上计制度的贯彻执行。《汉书》有记载,皇帝每年“诏使丞相、御史问郡国上计长史、守丞以政令得失。”令御史督察上计制度,防止弄虚作假,御史作为掌管经济监察一职,在以后的封建社会历朝历代中都被承袭,“御史”一职影响中国古代审计机制一千多年。“御史”的产生与发展,说明统治者看到了审计的重要性,而将御史一职与丞相、太尉并列,也反映了古代设立审计机构的超然独立思想。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