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85|回覆: 0

[史學] 【全元文】整理質疑

[複製連結]
裏人 發表於 2011-6-18 09: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光明網理論
由北京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主持、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全元文】,從1998年至今,已經出版了二十冊。【全元文】的整理出版,大大便利了學者們在元代歷史文化諸方面的研究,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但從目前出版的這二十冊的情況來看,也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下面,僅就筆者所見,對這二十冊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一些探討。由於筆者水平有限,敘述之中或有不妥之處,還請各位專家學者多多指正。

                                           一

  首先是漏收作者問題。
  像粘合重山,【元史】卷一五七有傳。結合【元史】本傳及其它材料來看,粘合重山應出身女真貴族,為金金紫光祿大夫、中都留守粘合合答之孫,金大安三年(1211年)入質蒙古宮廷,窩闊台在位時任中書左丞相。與耶律楚材一樣,粘合重山亦為大蒙古國時期的重臣。史載:『時耶律楚材為右丞相,凡建官立法,任賢使能,與夫分郡邑,定課賦,通漕運,足國用,多出楚材,而重山佐成之。』[1]1199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第四八冊收有一篇【請□公禪師駐棲岩疏】,文曰:  

  □□□□自悟要會這些關捩□□□烈宗師。伏惟□公大禪師,得法遠從於曹洞,解包暫駐於棲岩。方法席之久虛,宜心燈之與續。不動一莖草,不遠千裏途。要使秦頭晉尾之區,重增齋鼓舟魚之氣。勉從勸請,快為承當。拈一炷紫檀香,祝萬年皇帝壽。謹疏。
  癸卯年三月 日
  中書左承相忘憂居士 粘合 疏
  監寺僧 至和 立石 古桐 蘇明 刊
  按陳賡所撰【重建棲岩寺碑】云:『爾後中書大丞相與府牧,竭誠勸請嗣法瑞峯欽公禪師繼之。』[2]則疏文中的□公大禪師,當指瑞峯欽公禪師,□或即為欽字。【山右石刻叢編】卷二四收有乙巳年(1245年)請欽公住持棲岩疏四篇,但均為『府牧』之類的人物所作,『中書大丞相』所作疏文,僅見於此拓片。該疏文作於癸卯年(1243年),作者題銜為『中書左承相忘憂居士 粘合』。這個忘憂居士,在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中經常見到。王國維很早就指出此人可能為粘合重山,[3]從這篇疏文作者的題銜來看,王國維的觀點無疑是正確的。[4]
  再如王萬慶,一名曼慶,字禧伯,號澹游。為金朝著名文人王庭筠之侄,後過繼為子。在金朝,王萬慶以蔭補官,曾仕至徐州行尚書省左右司郎中。蒙古太宗八年(1236年),受耶律楚材的推薦,出任燕京編修所次二官。入元後,中統二年(1261年),又受任為燕京路提舉學校官。有關其傳記資料,可參見【遺山先生文集】卷一六【王黃華墓碑】、【中州集】卷三【黃華王先生庭筠】、【圖繪寶鑑】卷四、【書史會要】卷七、【黃華集】附錄【黃華山主王庭筠傳】等。
  據【全元文】第一冊【範例】,原金朝管轄區作家以金哀宗天興三年(1234年)為上限,由金入元,其主要活動在元者,則作為元人收錄。與【全元文】已收入的元好問相比,王萬慶不僅卒年時間靠後,而且在大蒙古國與元朝均曾出仕,因此,他的文章更有資格入選【全元文】。王萬慶的現存作品,主要收錄於清人張金吾所編【金文最】,有【雙溪小稿序】、【李山風雪松杉圖跋】、【與夾谷行省書】等。此外,北京圖書館館藏拓本有【大蒙古國燕京大慶壽寺西堂海雲禪師道行碑】,作者題銜為『燕京編修所次二官王萬慶』,此碑為研究臨濟高僧海雲印簡生平及大蒙古國歷史的重要材料。
  與王萬慶情況類似的還有許多,以下試舉三例。首先是趙著,字光祖,號虎岩,漁陽(今天津薊縣)人。鮮于樞【困學齋雜錄】有小傳,擅詩歌,與龍山居士呂鯤齊名。後為耶律楚材賓禮,擔任其子耶律鑄的老師。太宗八年,又受耶律楚材推薦,出任燕京編修所次二官。【甘水仙源錄】卷六有其所撰【佐玄寂照大師馮公道行碑銘】。再如邳邦用,字大用,號谷口野老,定安人。金正大元年(1224年)進士,官承直郎、省差教授。後出仕大蒙古國,官陝西行省左右司郎中。[5]【金文最】卷四七收錄有他在乙卯年(1255年)撰寫的【唐太宗賜孫真人頌跋】。[6]再如趙衍,字昌齡,號西岩,北平(即平州,今河北盧龍)人。遼勛臣趙思溫十二世孫,金朝進士。師從龍山居士呂鯤垂十五年,長期在燕京地區活動,與耶律鑄關係密切,曾為其父耶律楚材撰寫墓志銘,又曾擔任其子耶律希亮的老師。[7]由於他的活動時間主要是在大蒙古國時期,按照前述【全元文・範例】,他也完全有資格入選。【金文最】卷四五收錄有他在丙辰年(1256年)撰寫的【重刊李長吉詩集序】。

                                             二

  其次是作者小傳考證欠精詳。
  作者小傳為【全元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所收文章起了提綱挈領的作用。這部分內容,如果有現成的列傳或行狀、神道、墓誌等材料的話,當然不會太費事。可實際上,許多作者並沒有這樣的現成材料可供參考,這無疑需要【全元文】的編者們多方查找相關材料,進行詳細考證,以對作者的生平進行大致勾勒。【全元文】在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但還遠遠不夠。這方面的缺陷又可以分為欠精確與欠詳細兩方面,以下試舉三例。
  欠精確者,像【全元文】第一冊的楊宏道,元明時期的各種材料均作楊弘道。由於『弘』字犯清朝乾隆皇帝的諱,在修【四庫全書】時,四庫館臣為了避諱的緣故,才把弘改為宏。編者所收楊弘道文出自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小亨集】,卻沒有注意到作者名字的這一前後變化。再如第五冊敬鉉小傳,稱其『元初為中都儒學提舉』,這大概是受到了吳澄【春秋備忘序】一說的影響。但筆者翻檢【析津志輯佚】,卻發現了中統二年(1261年)敬鉉被任命為燕京副提舉的詔書(此詔書似應收入【全元文】第三冊世祖篇目下,但【全元文】未予收錄),文曰:
  

上天眷命,皇帝聖旨:諸路學校久廢,無以作成人材。今擬選博學洽聞之士,以教導之。據敬鉉可充燕京路副提舉學校官,凡諸生進修者,選高業儒生教授,嚴加訓誨,務要成材,以備他日選擢之用。仍仰本路官司,常加主領敦勸,宜令唯此。
  中統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很顯然,敬鉉擔任的只是副提舉。至如正提舉,據【元史】卷四【世祖本紀一】,中統二年(1261年)九月,『王鶚請於各路選委博學老儒一人,提舉本路學校,特詔立諸路提舉學校官,以王萬慶、敬鉉等三十人充之。』另據【國朝名臣事略】卷一二【內翰王文康公】所引墓碑:『公又言:「學校久廢,無以作成人材,宜選博學洽聞之士,提舉各路學校,嚴加訓誨,以備它日選用。」上可其奏,為立十路提舉學校官。』由上述材料來看,王萬慶、敬鉉等三十人應指正、副提舉而言。由此推斷,燕京路提舉學校官似應為王萬慶。
  欠詳細者。像第八冊裴憲小傳,只介紹說『裴憲,字子法,長安(今陝西西安)人。』 實際上,我們翻檢一些材料,還是能夠了解一些他的生平情況的。據【牧庵集】卷二七【安西路同州儒學正潘君阡表】與【寓庵集】附錄王博文所撰【故諮議李公墓志銘】,我們知道,裴憲為前金進士出身,號綠野(當為仰慕先人裴度而取)。另據【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第四七冊【京兆府學題名】,我們又知道他曾在正大二年(1225年)前後擔任京兆府學西學舉事。此外,【永樂大典】卷八六二八有李庭【寓庵集・送裴子法北行】(該詩不見於今本【寓庵集】):『匹馬區區萬裏行,知君雅志為蒼生。聖朝若為經邦策,好草囊封勸罷兵。』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卷二【和裴子法見寄】亦有『謝子萬言策』詩句。再結合其它材料,我們不難推斷,太宗二年(1230年)蒙古軍攻打陝西後不久,裴憲即北上投靠蒙古政權,並得到了耶律楚材的賞識。而據楊奐【還山遺稿】卷上【洞真真人於先生碑】,我們又可以進一步確定,裴憲還曾在耶律楚材主持的中書省機構中擔任過省掾一職。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