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35|回覆: 0

[史學] 劉師培與近代清學史研究(7)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11-7-1 00: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讀史網
[20]【南北學派不同論・總論】P549上。
[21]參見【南北學派不同論・南北考證學不同論】。
[22]【江寧鄉土歷史教科書序】謂:『淮江之地,平原曠莽,民風強悍。淮南之地,溝瀆交通,民習於奢。』(【遺書】P1763下)這主要是由於受政治因素影響的緣故;【江蘇鄉土歷史教科書敘】謂:『近世其民日趨於怯弱,由是東南之民氣迥遜於西北,說者謂地勢使然。嗚呼!此亦未觀於蘇省之歷史矣。……而知古代吳民以尚武立國,而先賢學術亦與近世之所尚殊途』(【遺書】P1764下);【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論研究文學不可為地理及時代之見所囿】:『有謂中國因南北地理不同,文體亦未可強同者。然就各家文集觀之,則殊不然。』(劉師培:【中古文學論著三種】,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135頁。)
[23]見【遺書・左庵外集】卷十七中的【江寧鄉土地理教科書序】、【安徽鄉土歷史教科書序】、【安徽鄉土地理教科書序】等文。
[24]【書・清儒第十二】(重訂本),三聯書店1998年6月,第161頁。
[25]【清儒得失論】P1539下。
[26]章太炎把清代漢學治學方法歸納為六點:『審名實,一也;重左證,二也;戒妄牽,三也;守凡例,四也;斷情感,五也;汰華辭,六也。六者不具,而能成經師者,天下無有。學者往往崇尊其師,而江、戴之徒,義有未安,彈射糾發,雖師亦無所避。』(【說林下】,【太炎文錄初編】文錄卷一,見【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19頁。)
[27]梁啓超謂:『本朝學者以實事求是為學,頗饒有科學的精神,……凡此諸端,皆近世各種科學所以成立之由,而本朝之漢學家皆備之,故曰其精神近於科學。』(見【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第113頁。);胡適說:『中國舊有的學術,只有清代的「樸學」確有「科學」的精神。』(見【清代學者的治學方法】,【胡適文存】第1集,黃山書社1996年12月,第285頁。);『清朝的「漢學家」所以能有國故學的大發明者,正因為他們用的方法無形之中都暗合科學的方法。』(見【論國故學――答毛子水】,前揭【胡適文存】第1集,第322頁。)
[28]【近代漢學變遷論】P1541上。
[29]侯外廬:【中國早期啟蒙思想史】,見【中國思想通史】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8月,第416頁。
[30]【崔述傳】P1825上。
[31]【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經部總敘,中華書局1995年4月,第1頁。
[32]【南北學派不同論・南北考證學不同論】P555下。
[33]【揚州前哲畫像記】P1896上。
[34]【近代漢學變遷論】P1541下。
[35]【中國地理教科書第二冊・序例】P2322上。
[36]【中國地理教科書・序】P2274上。
[37]【爾雅蟲名今釋】P446下。
[38]參見【清儒得失論】,【遺書・左庵外集】卷九。
[39]參見【清儒學案序目】中的『目錄』,【遺書・左庵外集】卷十七。
[40]參見【清儒得失論】,【遺書・左庵外集】卷九。
[41]參見【中國民約精義】中的『目錄』。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