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65|回復: 0

[史學] 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儒家传统对外政策的破产(8)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1-12-12 16: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凤凰网
道光十九年二月二十九日林则徐复奏:“至茶叶、大黄两项,臣等悉心访察,实为外夷所必需,且夷商购买出洋,分售各路岛夷,获利优厚,果能悉行断绝,固可制死命而收利权。唯现在各国夷商,业经遵谕呈缴烟土,自应仰乞天恩,准其照常互市,以示怀柔,所有断绝茶叶、大黄,似可暂缓置议。如果该夷经此次查办后,仍敢故智复萌,希图夹带鸦片入口,彼时自当严行禁断,并设法严查偷越弊端,应请于善后章程内另行筹议具奏。”(道光十九年二月二十九日林则徐奏折。)三月二十九日道光颁布谕旨:“林则徐等复奏堵截粤洋夷船情况,请暂缓议断互市及颁行各国檄谕等语,所见是。此次查办海口防堵趸船,各国夷商业经遵缴烟土,自应加恩,准予照常互市,以示怀柔。所有断绝茶叶、大黄,著暂缓置议。”(道光十九年三月二十九日上谕。)
七月,林则徐又在致英国国王的檄谕稿中写道:“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是以天朝柔远绥怀,倍加优礼,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由以富庶称著,赖有此也……况如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中国若靳其利而不恤其害,则夷人何以为生,又外国之呢羽哗叽,非得中国丝斤,不能成织,若中国亦靳其利,夷人何利可图?其余食物自糖料姜桂面外,用物自绸缎瓷器而外,外国所必需者,曷可胜数……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道光十九年六月二十四日林则徐奏折附件。)道光为此颁发上谕:“据林则徐等奏,拟具檄谕□咭□国王底稿附折呈览。朕详加披阅,所议得体周到。著林则徐等即行照录颁发该国,俾知遵守”。(道光十九年七月十九日上谕。)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清政府的抚夷政策又是建立在“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这一错误认识之上的。英人既然离不开通商,所以道光和林则徐都相信,采取“准允通商”或者“断其互市”的办法就可以安抚英夷。
钦差大臣琦善到广东办理抚夷,其指导思想更是如此。在他看来,英人“日以牛羊肉磨粉为粮,食之不易消化,大便不通立死”,是不能没有茶叶、大黄的,所以他竭力主张用通商与否来体现天朝的恩威,制服外夷。他说:“此实以智御外夷,以法绳奸宄之良策也”。(《鸦片战争》第1册,第494页。)从琦善于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十四日给义律的照会中,我们更可以看到,一个日益衰弱的封建主义大国却居高临下地训斥、开导一个横行全球的资本主义强国。
如果说统治阶级的抚夷政策是建立在“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的错误认识上,那么,他们主张剿夷,则是认为英军不可能在陆上和内河接仗,对英军的战斗力作了错误的估计。
道光十九年七月,林则徐上了“英国非不可制”的密片,认为:□咭□之名者,以其船坚炮利而称其强,以其奢糜挥霍而艳其富。不知该兵船笨重,吃水深至数丈,只能取胜外洋,破浪乘风,是其上技,惟不与之在洋接仗,其技即无所施。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是以货船进口,亦必以重资请土人引导,而兵船更不待言矣。以前□唠啤冒昧进虎门,旋即惊吓破胆,回澳身死,是其明证。且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其腿足裹缠,结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力,是其强非不可制也。”(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四日,林则徐奏片。)根据这一认识,林则徐提出了不在远洋与敌接仗,而在内河和陆地歼敌的思想,林则徐以为:“夷船所恃,专在外洋空旷之处,其船尚可转调自如,若使竟进口内,直是鱼游釜底,立可就擒”。(道光十九年六月二十一日,林则徐奏片。)英兵“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扑不能复超,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尽足以制其死命”。(道光十九年,七月十九日林则徐奏片。)裕谦同样认为:“该夷大炮不能登山施放,夷刀不能远刺,夷人腰硬腿直,一击即倒,我兵矛矢击刺,趱捷如飞,用我所长,攻彼所短”。(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十三日裕谦奏折。)类似这样称英人不能陆战的奏章比比皆是,所以道光说:“众口一辞,信然”。道光就是根据这一认识来确定对付英军的战略方针的,他多次谕令沿海督抚,英夷“倘有桀骜情形,断不准在海洋与之接仗。盖该夷之所长在船炮,至舍舟登陆,则一无所能,正不妨偃旗息鼓,诱之登岸,督率弁兵,奋力痛剿,使聚而歼□,乃为上策。”(道光二十年八月初四日上谕。)避开敌人的长处,不在远洋与敌交战,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清政府对英人在内河及陆上军事力量的估计则完全是错误的。
当时,清朝政府碰到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国,而不是中国历史上匈奴、契丹、女真等边陲少数民族,更不是未开化的夷狄,传统的剿抚政策显然不适应变化了的国际形势。而且,有清一代,到道光朝已经是国势衰微,其国力(包括经济和军事实力)远不能与康乾盛世可比。因此,道光在实行传统剿抚政策时,又主要倾向“抚”的方面,即尽可能地避免战争,但“抚”的前提必须是无损天朝上国在蛮夷面前的体面与尊严。所以,道光在给臣下的谕令,总是强调“上不可以失国体,下不可以开边衅”。(道光二十年九月十八日上谕。)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的。因为,英国不仅是一个资本主义强国,而且它的目的就是要使用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以实现其侵略要求。道光想用传统的“抚”的办法,叫这样一个殖民主义者向“天朝”表示臣服,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要“抚”就必须退让,而在道光看来,任何退让都将在英夷面前丧失“天朝”的尊严,即“有失国体”。
在传统剿抚政策中有一个根本原则,叫做“玩则惩之,服则舍之”,亦即所谓“恩威并济”。道光在鸦片战争过程中曾经两次宣布撤兵,第一次是英军北上天津,在递词中有“乞恩诉冤”;第二次是英人攻打广州,奕山谎报军情,奏称英夷“免冠作礼,吁求转奏乞恩”,道光把这些都看成是英人“臣服”的表示,以为“抚夷”成功。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当他发现英人桀骜不驯和自己受骗之后,又宣布进剿。这正是“玩则惩之,服则舍之”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道光在鸦片战争中表现和战不定,出现谈谈打打的局面,根本原因是他推行的是儒家传统的剿抚政策。
由此,我们可以说,从外交政策的角度来考察,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着儒家传统对外政策的破产。中国进入近代,不仅在经济上、政治上要实行近代化,而且在外交观念和外交政策上也有一个从传统走向近代的迫切任务,这应该是我们总结第一次鸦片战争应得的历史教训。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