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09|回覆: 0

[史學] 【資治通鑑】的纂集與特點(3)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2-3-14 14: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文史網
關於【考異】30卷,進書表如此說:『又參考群書,評其異同,俾歸一途,爲【考異】三十卷。』此即『遍閱舊史,旁及小說,簡牘盈積,浩如煙海,抉擇幽隱,較計毫釐』的考辨。所謂考異,即上引司馬光【答范夢得】中『若彼此年月事跡有相違戾不同者,則請選擇一證據分明、情理近於得實者,修入正文,余者注於其下,仍爲敘述所以取此舍彼之意。』涉及範圍極爲廣泛,大凡時間、地點、人物、史實有疑點者,或各書記載不同,均加考辨,說明取捨。考異內容,包括考證時間、考證地理、考證人物、考證事件。考異方法,一是以本校、對校、他校、理校等校勘方法校改文獻錯訛,二是不取不合情理的記載,或駁斥荒誕不經的妄說。『爲敘述所以取此舍彼之意』,司馬光還規定了『考異』的具體格式:



    先注所舍者雲,某書云云,某書云云,今案某書證驗云云,或無證驗,則以事理推之云云,今從某書爲定。若無以考其虛實是非者,則雲今兩存之。



    人們所見【考異】文字,基本都是按照這一格式書寫。循此格式,既便於閱讀、對照,也有助於對史事進行深入研究。【考異】30卷,歷來頗受推崇,被認爲『光既擇可信者從之,復參考同異,別爲此書。辯證謬誤,以祛將來之惑。』同時更認爲:『修史之家,未有自撰一書明其所以去取之故者。有之,實自光始。』[13]30卷【考異】最初單行,據胡三省乙酉(1345)【新注資治通鑑序】,在浙東騷亂過後,『復購得他本爲之注,始以【考異】及所注者散入【通鑑】各文之下』,即自胡三省注本始,【考異】或單行,或散入【資治通鑑】,兩種形式並行於世。


    司馬光自謂『遍閱舊史,旁及小說,簡牘盈積,浩如煙海』,那麼【資治通鑑】究竟採用多少舊史、小說呢?對此,自宋以來不斷有人進行統計。南宋高似孫在【緯略】說:『【通鑑】采正史之外,其用雜史諸書凡二百二十二家。』[14]清四庫館臣以『其採用之書,正史之外,雜史至三百二十二種。』[15]此後,多以高似孫所說『二百』爲『三百』之誤。不過,高似孫在另一書中對引書作有詳考,明確指出:『司馬公【通鑑】,今人但以爲取諸正史,予嘗窮極【通鑑】用功處,因有用史、用志傳,或用他書,萃成一段者,則其爲功切矣,其所採取亦博矣。乃以其所用之書,隨事歸之於下,凡七年而後成,【通鑑】中所引援二百二十餘家。』[16]同時,詳列書目,起【史記】,至【武威王廟碑】,共計226種(其中【唐列聖實錄】僅爲一目),與【緯略】所說『二百二十二家』稍有出入,並非『二百』爲『三百』之誤。若以【緯略】222家加正史19家,也不過241種。清同治、光緒中,胡元常依【通鑑考異】所見書目作【通鑑引用書目考】,『凡得二百七十二種,惟文集則不列其目。』[17]其所列書目,較高似孫【緯略】多31種,並註明作者、卷數。民國年間,張須『以【通鑑考異】所見書名爲主』,分爲正史、編年、別史、雜史、霸史、傳記、奏議、地理、小說、諸子10類『以究溫公探索所至,兼明去取之由』,共得301種,除去正史25種,『雜史諸書』爲276種,又除去諸子,得書267種。[18]20世紀80年代,圍繞張須的統計,又有過不同的考辨。陳光崇認定爲359種,是迄今統計數目最多的一說。高振鐸認定爲339種,周征松認定爲356種。[19]上述各家統計,除對具體書目認識不同外,主要是統計標準不一,究竟是以【通鑑考異】引書爲標準,還是以【通鑑】引書爲標準?儘管如此,但說【通鑑考異】引書約340種還是完全可信的。


    通過【考異】引書,可以探索【資治通鑑】的史源。這裡僅作簡要提示,以見其取材的基本原則。戰國至秦統一,共出『考異』5條,基本源於【史記】,都是用內證和本校法。西漢一代,主要源於班固【漢書】,參以荀悅【漢紀】。漢高祖至漢武帝,若史事沒有異說而【史記】、【漢書】有異文,一般依【漢書】,或互有取捨,綜合採用。昭帝以下,以【漢書】爲主,【考異】引書僅荀悅【漢紀】、伶玄【飛燕外傳】(一作【趙後外傳】)、葛洪【西京雜記】等數種。因荀悅【漢紀】改【漢書】而來,當二書有異文時,通常從【漢書】而舍【漢紀】。東漢一代,史書漸多,以范曄【後漢書】爲主,兼采袁宏【後漢紀】,其他則更次之。三國時期,以陳壽【三國志】爲主要依據,敘漢獻帝事多取【獻帝起居注】,敘孫策事多依虞溥【江表傳】。兩晉史以【晉書】爲主要史源,晉統一之前多以【三國志】校【晉書】,晉、宋之交多與沈約【宋書】參校。東晉、南北朝,加之十六國,記載既多又各異,從【考異】情況看,通常以事發地史書爲主:即南朝史事,多取宋、齊、梁、陳各史及【南史】;北朝史事,多取魏、北齊、周、隋各史及【北史】。隋唐時期,【考異】引書約占全部引書的3/4,史源紛繁,因而【考異】占23卷,文字明顯增長,往往超過千言,甚至有長達2500餘字者,取捨情況最爲複雜,以『正史』、實錄爲基本史源,『正史』中又以取【舊唐書】爲多。五代時期,同樣以『正史』、實錄爲基本史源,『正史』則以取【舊五代史】爲多,基本不取【新五代史】。[20]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