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65|回覆: 0

[醫藥臨床] 馬齒莧的功效和作用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4-18 15: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馬齒莧是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乾燥地上部分,呈不規則的段,莖圓柱形,表面黃褐色,有明顯縱溝紋,葉多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倒卵形,先端鈍平或微缺,全緣。蒴果圓錐形,內含多數細小種子。氣微,味微酸。肥厚多汁,無毛,生于田野路邊及庭園廢墟等向陽處。國內各地均有分佈,為藥食兩用植物。全草供藥用,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等作用;種子可明目。

歷代本草書中對馬齒莧是這麼描述的:『馬齒莧,又名五行草,以其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也。』馬齒莧把五行都佔全了,它的作用自不可小看:馬齒莧性寒涼,能夠清除心、肝、肺和大腸之熱。馬齒莧可明目、降血脂、使白髮轉青。馬齒莧入肝經,可以涼血、降肝火。有的人熬夜後眼睛會發紅,這是肝火上炎的表現,吃點馬齒莧就可以好轉。有些年紀輕輕就長白頭髮的人,這種白髮是血熱,是肝火太盛上沖頭頂引起的。對付少白頭,多吃馬齒莧來得直接。【本草正義】曰馬齒莧:『最善解癰腫熱毒,亦可作敷藥』,【蜀本草】稱其酸寒;寇宗奭謂其『寒滑』,陳藏器謂『治諸腫,破痃癖,止消渴,皆寒涼解熱之正治。』蘇恭亦謂飲『汁治反胃,金瘡流血,諸淋,破血症瘕,則不獨治癰腫,兼能消痞。』蘇頌謂『治女人赤白帶下,則此症多由濕熱凝滯,寒滑以利導之,而濕熱可泄,又兼能入血破瘀,故亦治赤帶。』又謂之『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又無一非寒滑二字之成績也。』

五行俱全長壽菜

去郊外踏青可以采一些野菜回來嘗鮮,薺菜、香艾、馬齒莧都是美味。其中最多的是馬齒莧,因為它到處都是,一采就是一大把。馬齒莧長得不高,也就是30cm左右,而且大部分是趴在地上的。葉子小而圓,莖是紅色圓圓的,肉質肥厚,夏天開黃色的小花。新鮮馬齒莧的口感脆嫩,吃起來滑滑的,略有些酸。作為蔬菜,馬齒莧的味道不算特別好,但是它的保健價值卻相當高。

馬齒莧別名長壽菜,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它的保肝作用。美國人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在所有的植物中,馬齒莧的歐米茄3(δ3)脂肪酸含量最高,可以與海魚相媲美。δ3脂肪酸是人體非常重要的脂肪酸,它可以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防治心血管疾病。

馬齒莧可治皮膚病

馬齒莧入心經,可以清心火;入肺經,可以散肺熱。【黃帝內經】說:諸痛癢瘡,皆屬於心。又因肺主皮毛,各種癰腫、潰瘍、濕癬,都跟心火和肺熱有關。馬齒莧既清心火,又散肺熱,它的排毒功效既走血分,又走皮膚,內外兼治,對於上面所說的皮膚問題都有療效。調理皮膚病,可以內服和外敷雙管齊下,把新鮮的馬齒莧搗爛敷在患處,或者用干品煮水來泡澡,都是很不錯的方法。

馬齒莧可以治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目前西醫對蕁麻疹多採用對症治療。馬齒莧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功效:清熱解毒,利水去濕,散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主治痢疾,腸炎,腎炎,產後子宮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症。馬齒莧清熱解毒,利水去濕,可以輔助治療蕁麻。

馬齒莧是腸道的清潔劑

馬齒莧是各種腸道病的良藥,它既能解毒,又能消炎,還能祛熱,對於腸道病屬於熱證的,像痔瘡出血、細菌性痢疾、腸道息肉、實熱便秘等,基本上可以通治。受寒引起的腹瀉和脾虛引起的長期大便稀溏慎用。馬齒莧對於急性的腸道病效果更是顯著,尤其是調理細菌性腸炎和細菌性痢疾的效果非常好。

簡易的馬齒莧排毒方

鍋中水燒開,把新鮮的馬齒莧入鍋,撈出來過一下涼水,拌一點蒜泥和香油當涼菜吃。然後把焯過的水加適量白糖喝下就可以了。要注意一點:只能放白糖,不要放紅糖。因為白糖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同時中醫講究酸甘化陰,酸味的馬齒莧加上甜味的白糖,可以起到滋生體液的作用,緩解拉肚子造成的脫水症狀。而紅糖是溫性的,與治療的方向背道而馳。在這個食療方中,馬齒莧的作用是殺菌,促進腸道蠕動,把毒排出來。因此吃過後拉肚子的症狀會暫時加重,不用擔心。

馬齒莧的禁忌

腹部受寒引起腹瀉的人不要食用馬齒莧;孕婦不要吃馬齒莧,因為馬齒莧是滑利的,有滑胎的作用;如果你在吃中藥,藥方裏有鱉甲,要注意馬齒莧與鱉甲相剋,不要同服。(陳允斌)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