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53|回覆: 0

[論史] 北宋政治變革中的天文災異論說(3)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11-6-10 14: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華夏風韻
就是在這樣一個理想的官制中, 我們看到有『保章氏』一職:

    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以觀天下之遷,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十有二歲之相,觀天下之妖祥。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降豐荒之象。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各,命乖別之妖祥。凡此五物者,以詔救政、訪序事。[8]

    由此可見,對『天文災異』觀察,也是官僚政治活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從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到,關於『天文災異』的學問,實際上是儒家『經學』的一部分。儒家要做到『經世致用』,就必須使其學術明確地為政治服務。但為政治服務並不一定與追求『客觀知識』相矛盾。要使政治主張有更強的說服力與合法性,就必然要藉助學術的權威,而學術的權威則來自對自然與社會的『正確』認識。中國古代對自然與社會的認識,主要是建立在『天』、『地』、『人』相互對應、無所不包、統一和諧的宇宙觀上。這種宇宙觀重視『統一』、『秩序』與『和諧』,但同時又對『不統一』、『非秩序』、『不和諧』的現象特別敏感。好像只有通過對後者的觀察與研究才能達到前者的境界。也就是說,要通過觀察『非常』現象以達到對『有常』規律的認識;要通過對『災異』的警覺以及相應的補救措施來維持天人之間和諧狀態。這就使得【易】的變化哲學成為中國人受其影響最深的哲學,中國人無時無刻不在注視甚至期望自然與社會中的變異。所以『天文災異』學說,也就成為這種哲學世界觀指導下的知識活動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

    李約瑟傾向於把這種探索『自然』的知識活動視為道家思想或道教的專長,其實從我們上面的討論已經可以看出,對『天文』『災異』等自然現象的研究同樣受到儒家的重視。正是因為儒家把這種學問與政治結合起來,才使其受到充分的重視。下面我們要看這種『天文災異』之學在宋代的社會政治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得到怎樣的發展。

    二、 北宋新經學中災異觀的轉變

    一個皇朝建立之後,都面臨着要證明其存在的合法性與合理性的要求, 北宋也不例外。一方面要通過禮儀、祭祀、神道設教等來證明其權力的來源是『奉天承運』,另一方面也需要通過知識和學術文化的建設來支持[9]。宋朝在『馬上得天下』後,從太祖天始就特別重視以『文』來治天下。最關鍵的措施就是通過教育與科舉選拔有知識的文人進入官僚機構,為國家服務,從而形成了以『文人』為主體的知識階層與統治階層。知識就意味着權力, 知識必然是要為政治服務的。知識需要學術來帶動,那麼什麼樣的學術才是具有權威性的學術?

    漢唐以來的學術就是『經學』,宋代同樣也不能跳出其巢臼,經學仍然是最高的學問。但是宋代的經學與漢、唐相比,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漢唐經學注重經典與名物訓詁,以陰陽五行解經,宣揚『天人感應』。學者篤守家法,只知尊經崇傳。唐高宗永徽四年(653)頒行孔穎達【五經正義】, 主張『疏不破注』, 必須恪守傳註疏義,不得越雷池一步。宋初的情況依然是如此,宋初重新校刊儒學經典,【五經正義】也在其列。學子習經以備科舉,只是對經文註疏死記硬背,並不能真正理解經義。經文註疏越來越繁瑣,學者的知識也就越來越脫離經世治國的實際。這種情況引起了越來越多的學者與政治家的不滿,到宋仁宗慶曆年間,受所謂『古文運動』的推動,經學的風氣開始發生重大的轉變。

    首先,北宋的新經學開始突破經傳,強調對本經的義理的闡發,又進一步從義理出發,表現出疑古的學術態度。如古文家蘇洵提出,要得到經之本義,必須要『斥末而歸本,援經而擊傳。』[10]歐陽修則以為經古文不足為訓,今文經學尤為荒誕不經。他說,『自秦漢以來,諸儒所述,荒虛怪誕,無所不有。』他認為漢以來名儒的註疏,多惑於讖緯異說,為『非聖之書。』他指出,求六經本義必須質諸於『人情』,『聖人之言,在人情不遠。』所謂『人情』,當是指常人可以理解的情理,不是那種神秘主義的讖緯之文。王安石則認為,先王聖人之言為經,後世流傳的經文並不完全是『聖人之言,』因此經學的目的不是沿續後世習俗傳統,而是要『法先王意。』其結果是對經文的新解釋,以滿足現實的需要。王應麟在【困學紀聞】卷八『經說』對宋代的經學有一個簡短的總結:『自漢儒至慶曆間, 談經者守訓故而不鑿, [劉敞]【七經小傳】出而稍尚新奇矣。至[王安石]【三經義】行,視漢儒之學若土梗。自慶曆後,諸儒發明經旨,非前人所及。然排【繫辭】,毀【周禮】,疑【孟子】,譏【書】之『胤征』、『顧命』,黜【詩】之序,不難於議經,況傳注乎?』[11]慶曆之學改變了經學的學風,體現了宋學的疑古的新時代精神,古文家在其中的推動作用尤為突出。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