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29|回覆: 0

[制度研究] 三公九卿制(2)

[複製連結]
夏知 發表於 2010-11-19 15: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百度貼吧 > 漢朝吧
三公九卿制度雖在結構上沿用了近700年,但在其間,官職的名稱及權利和三公九卿制的部分結構卻一直在變動之中。並且,制度之外其他中央機構的出現也衝擊了三公九卿制。  

    漢景帝改了大量官名。把『奉常』改為『太常』;『衛尉』改為『中大夫令』;『廷尉』為『大理』;『典客』為『大行令』;『治粟內史』為『太農令』,武帝時改為大司農。武帝時改『大行令』為『大鴻臚』,『郎中令』改為『光祿勛』。  

   上述九卿更名大多沒有影響到他們的職能,至於動機可能是語言變遷而尋求官名的準確。無獨有偶,三公的名稱也有比較大的變化。漢武帝更『太尉』為『大司馬』,漢成帝時更『御史大夫』為『大司空』,漢哀帝時『丞相』更為『大司徒』。  

    以上更名在現在我們看來似乎是更名,其實在當時並非是更名,而是另有原因。  

    比如,大司馬一職,原是霍去病和衛青討伐匈奴,帶去的馬匹有十四萬,但至班師入塞之時卻不到三萬匹,所以任兩人同為大司馬。而原來的太尉田`被太皇太后竇氏下令免官,太尉之職從此長期空缺。再加上,霍去病何衛青二人長期對匈奴作戰,手下兵將極多,久而久之,太尉的職權就逐漸轉移到大司馬。另外,應當了解,太尉其實在漢初是不常設的。太尉一職的或置或廢,大都與征伐或時局有關。如漢文帝三年,罷太尉官,歸屬丞相,這年五月就是由灌嬰率軍還擊匈奴的入侵。景帝時,太尉職銜也只恢復了4年。以此為背景來看,大司馬替代太尉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的。  

    漢武帝時改革了中央官制,把中央官員分為分為外朝官、內朝官。外朝官有丞相及丞相之下的各六百石官。而內朝官,或稱中朝官,包括大司馬和左、右、前、後將軍,尚書,以及侍中、散騎、諸吏、諸郎、博士等。所謂內朝官或中朝官就是由皇帝直接差遣,而不專任行政職務的,與行政性質的正規官稱的外朝官相對而言的。  

    三公之中以御史大夫等級最低,職能也比較模糊,一方面為丞相之副,一方面供內廷的差遣。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