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45|回覆: 0

[訓詁學] 『做』與『作』不可混用

[複製鏈接]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09-3-18 14: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新華網 許博淵
許多人常常將『作為』寫成『做為』。見了這些寫法,我的感覺仿佛在金魚缸里發現了一條死魚。這讓我下決心就此發表一點看法。
     

    漢字的『做』與『作』意思幾乎一樣,比如『做作』這個詞就是同義重疊。但它們畢竟是兩個不同的字,幾千年來它們有固定搭配,如果混用,意思能明白,感覺卻彆扭。比如『作惡多端』不能寫成『做惡多端』,『作法自斃』不能寫成『做法自斃』,『作亂』不能寫成『做亂』,『作孽』不能寫成『做孽』,『做作』不能寫成『做做』,如此等等,可以列出二三十條。  


    或曰,漢字閱讀將錯就錯,約定俗成的也太多,何必認真?不然。這兩個字的用法是有一整套規矩的,破壞了一個,動搖了其他,好比牙齒,掉了一個,其他的好牙也會動搖。漢字的固定搭配如同人的臉,不可隨意改變。如果你的一個天天見面的朋友,忽然有一天眇一目或歪一鼻出現在你面前,你一定會很吃驚,很難受。而且,每一個漢字不但傳達音和義,還包含審美情感,人們見了『香氣撲鼻』就愉快,見了『臭氣撲鼻』就噁心。如果我們將漢字隨意地變來變去,像川劇的變臉一樣,讀者一定會頭暈目眩,精神錯亂。
   

    漢語漢字是祖宗的遺產,我們有責任改良它,卻沒有權利糟踐它。這方面,報紙書刊責無旁貸。是否能準確地使用漢字是一個人文化水平的體現。有幾年我常讀港台的華文報紙,我發現他們的漢語文字水平比我們的報紙明顯地要高,透着一股文化氣息,讀來令人愉快。而文字水平的高下與態度有關。古時候,人們對文字非常尊重,不允許亂扔有文字的紙片,叫做『敬惜字紙』。現在,我們不那麼敬惜了。令人困惑的還有,幾乎人人都在呼籲尊重和發揚傳統文化,而語言文字應該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知為什麼少有人呼籲尊重。有的呼籲尊重傳統文化的文章本身就在那裡糟踐漢字,令人哭笑不得。


    有一點必須說明。我是學外語的,漢字只是粗通而已。有許多字,我幾十年來都是讀錯的,直到用拼音法在電腦上打字打不出來,一翻字典,才知道讀錯了。比如『整飭』的『飭』,我一直讀作『shang』。還有不少字,我幾十年來一直是理解錯的。比如『靈柩』的『柩』字,我一直以為是棺材的意思。不久前讀【禮記】,發現有這樣的文字:人死後,『在床曰屍,在棺曰柩』。原來『柩』是指安放在棺材裡的屍體。可見我們的漢字有多豐富,達到精通的程度,一般人都是做不到的。(我始終不同意許多新聞報道說某人精通幾門外語的說法。每一種語言都是一個無邊的海洋,幾乎沒有人能全部掌握而不出差錯。如果一般地能交流就算精通,那個標準也太低了一些。這是否反映了我們一部分編輯記者對語言文字的低標準?)


    為了提高漢語水平,報紙編輯記者應該仔細讀讀四大名著,再讀點優秀的古文。不求精通,但求能準確理解和使用常用的字和詞。這樣,才上對得起祖宗,中對得起讀者,下對得起後代。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