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51|回復: 0

[汉语词典] 这44个字不是“废简复繁”的祭品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09-8-20 14: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东方早报
经历上世纪初汉字的“废繁从简”,再到今年初闹得沸沸扬扬的汉字的“废简复繁”。作为谱写中国历史文化传承、民间交流的重要载体,汉字,这位以表意形态,向世人绽放出瑰丽视像世界的风情美女,却似乎总免不了成为国人思潮变革的祭品。
这次,文字革命的“手术刀”伸向了其中的44个汉字:教育部正在征求意见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比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8月19日《天府早报》)
将早已成型且民众广泛使用的汉字,突然按所谓的汉字“字理”要求动刀整形,难怪网友们要齐声炮轰“瞎折腾”。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书面符号,汉字的使用只要能够明确清晰地表情传意,它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是每次文字革命中都已说烂说透,众多国人早已达成共识的东西。
然退身于汉字“整形”争议之外,我们却恍惚看到了屡次文字变革中的国人思潮变革之影――与年初恢复繁体字提议的想法类同,此次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同样也是为了恢复汉字的“字理”,也即是完美地达到传统汉字中“望文生义”的表意形态需求。而这,则正与近年来国内高涨的“恢复传统”呼声相契合。在不少人眼中,“保护及恢复传统”是形成鲜明中国特色、恢复中国民族自信的重要一点。
百年前的“废繁从简”,体现出的是与当今国人完全相反的思潮。那时提倡简化汉字除了扫盲等便利考虑外,更多是随从西方的“汉语拉丁化”思潮。那时的文人普遍认为,繁复的中国文字与现代世界文化格格不入,一些文人甚至极端地倡议废除汉字,采用罗马字母,以使国人通过更为简洁的字母语言交流,达到真正的国民进步。
今日看来,这些想法难免偏颇。然转念我们当下屡屡提及的“废简复繁”,甚至对人们普遍广泛使用的汉字进行“整形动刀”,难道不是另一种偏颇?真正的民俗传统保持,不是完全打破现有的民风民俗,再重新捡拾以往的旧风旧俗;同样,真正的汉字传统保持,也不是打破民众早已广泛使用的汉字使用规则,而恢复古老的“望文生义”汉字传统。
诚然,对44个汉字的“动刀整形”,是为了恢复古老汉字表意形态的风情,但脱离民俗动辄进行“动刀整形”,本身就已经背离了民众的审美标准,又何来汉字的万种风情呢?比如这次收入规范汉字表的51个异体字,很多也都是在人们姓氏中普遍使用的“怪字”,但最终将其收入规范字表,也正是尊重了人们普遍使用的民俗。也唯有如此基于现有民俗尊重的改变,汉字才自会透发其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万种风情。
重庆 李妍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