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37|回復: 0

[汉语词典] 古汉字的形声相益与反切拼读(1)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0-1-5 08: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北京晚报
20101414524592.jpg


葛英会


201014145155102.jpg


古汉字


    世界上古史与现代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文明发达较早地区产生的一些古老文字系统,因所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面貌与特征。同时,又因相关远古族团大体相当的社会文化与思想认知水平,加之彼此间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沟通与交流,这些文字系统似乎经历了大体一致的源起与发展的历程,即由初始的表意文字阶段逐渐达至于表意、表音相结合的阶段,此后,除少数特例之外的多数文字系统,又先后步入了单一表音的阶段。

    由于现有的考古资料不足以说明文字起源的全过程,这里我们拟采取考古与文献相互参验的方式,扼要阐述中国汉字系统产生与发展的一般情况。

    原始的汉字是依类象形的产物

    中国史前考古资料所见,其刻画于陶、石、龟、骨上的原初文字,主要是用作原始图腾或神名的称谓字以及律历、度、量、衡制度所必需的基础纪数字。前者一律刻画于祭神礼器的特定部位,并在商代甲骨或殷周金文的族名徽号用字中可以找到它们的余绪,它们是多物崇拜的自然物的名字。后者多刻画在废弃的陶片上,其频繁出现、重复使用的几率高且形体简单,古今相承,与商代甲骨、金文中的纪数字基本一致。目前所知,处在原始阶段的古汉字,其通行的年代大概由距今七八千年至四五千年之间,约略经历了3~4个千纪。《尚书序》所谓“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及《后汉书・律历志》“天地初形,人物既著,则算数之事生”等记载,与考古资料相互吻合。

    完成于战国时期的《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汉书・五行志》、《后汉书・律历志》又有“筹,所以纪数”、“数本杪()”(杪即杪末,是筹策的别称)的记载,都表述了这样的史实:结绳与筹策原是古代中国广为流行的原始纪数工具,而原始数字系统即由仿象原始纪数工具创制而成。古代先贤以古汉字始于结绳(易・系辞)或“万物之数因八卦而起”(唐颜师古语。八卦原是以筹策求取奇偶之数表示阴阳变化的游戏)的看法,都与古汉字基础数字的形成密切相关。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